CN109126669B -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6669B
CN109126669B CN201811030920.2A CN201811030920A CN109126669B CN 109126669 B CN109126669 B CN 109126669B CN 201811030920 A CN201811030920 A CN 201811030920A CN 109126669 B CN109126669 B CN 109126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plate
guide
connecting shaf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092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6669A (zh
Inventor
曾爱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ang Zhike Industrial Pa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le Yum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le Yum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le Yum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092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26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2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6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6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18Stationary reactors having moving elements in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12Settling tanks making use of filters, e.g. by floating layers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53Details of the reactor
    • B01J19/0066Stirr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FCOMPOUNDS OF THE METALS BERYLLIUM, MAGNESIUM, ALUMINIUM, CALCIUM, STRONTIUM, BARIUM, RADIUM, THORIUM, OR OF THE RARE-EARTH METALS
    • C01F17/00Compounds of rare earth metals
    • C01F17/20Compounds containing only rare earth metals as the metal element
    • C01F17/247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2Apparatu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3/00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 C22B3/04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by leaching
    • C22B3/06Extra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from ores or concentrates by wet processes by leaching in inorganic acid solutions, e.g. with acids generated in situ; in inorganic salt solutions other than ammonium salt solu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BPRODUCTION AND REFINING OF METALS; PRETREATMENT OF RAW MATERIALS
    • C22B59/00Obtaining rare earth met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10/00Technologies related to metal processing
    • Y02P10/20Recyc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的共沉沉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调整、能够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的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轴承、支撑轴、筒体、排液管、第一阀门、过滤网、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二轴承、长连接轴等;第一轴承嵌设在底座内,支撑轴的下端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能够使稀土混合料液混合反应均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的共沉沉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背景技术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稀土元素氧化物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57到71的15种镧系元素氧化物,以及与镧系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钪和钇共17种元素的氧化物。稀土元素在石油、化工、冶金、纺织、陶瓷、玻璃、永磁材料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技术的不断突破,稀土氧化物的价值将越来越大。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虽然在地球上储量非常巨大,但冶炼提纯难度较大,显得较为稀少。一般而言,地球上的稀土以稀土氧化物形式存在。沉淀槽是两种溶液在一个槽体内反应,产生沉淀物质,最终的产品为此沉淀物质,稀土行业中常用碳酸氢铵溶液与稀土矿反应沉淀制备碳酸稀土,采用的生产工艺一般有正序加料,共同加料和反序加料,不同的加料方式所得到的碳酸稀土的晶型、颗粒大小、分布也都有所区别。正序加料即将稀释后的碳酸氢铵按一定速度加入稀土料液中,配好的碳酸氢铵溶液浓度要低于1mol/L,同时要控制好加料速度,否则会出现局部浓度过高现象,使得颗粒不均匀。反序加料即将稀土料液加入碳酸氢铵溶液中。
现有的用于稀土的共沉沉淀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导致稀土混合料液混合反应不均匀,所生成的碳酸稀土品质低,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不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于稀土的共沉沉淀装置通常采用传统的固定结构,无法进行调整,从而无法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导致稀土混合料液混合反应不均匀,所生成的碳酸稀土品质低,严重影响所制产品的质量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进行调整、能够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的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轴承、支撑轴、筒体、排液管、第一阀门、过滤网、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二轴承、长连接轴、套管、搅拌板、销轴、小挡板、第一弹簧、导向环、拉线、绕线轮、固定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一旋转盘、第三轴承、顶板、第一支架、第一导向板、第二定位螺杆、第二支架、第二导向板、第三定位螺杆和盖体,第一轴承嵌设在底座内,支撑轴的下端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位于支撑轴的上方,筒体与支撑轴相连接,排液管的右上端与筒体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与筒体相连通,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排液管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排料管的左上端与筒体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与筒体相连通,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支撑轴位于排料管与排液管之间,第二轴承与筒体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的下端与第二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与筒体相接触,套管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上,搅拌板套在套管上,搅拌板与套管的上部相连接,套管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长连接轴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销轴滑动式位于长滑槽内,销轴与长连接轴相接触,小挡板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一弹簧位于小挡板与套管之间,第一弹簧套在长连接轴上,导向环位于小挡板的右侧,导向环与小挡板相连接,导向环和小挡板均位于筒体的上方,拉线位于导向环内,拉线的下端与套管的顶部相连接,拉线位于长连接轴的右侧,拉线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上,绕线轮位于固定板的前方,绕线轮与固定板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第一定位螺杆与绕线轮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与固定板相接触,第一旋转盘位于固定板上方,第一旋转盘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一旋转盘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一旋转盘的中部与长连接轴相连接,第三轴承位于第一旋转盘的上方,第三轴承嵌设在顶板的中部,第三轴承与长连接轴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顶部与顶板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板通过第一导向孔套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导向板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与第一导向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位于第一支架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与第一支架相接触,第二支架的顶部与顶板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板通过第二导向孔套在第二支架上,第二导向板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与第二导向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位于第二支架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与第二支架相接触,盖体位于筒体的正上方,盖体与筒体相接触,第一导向板的左侧壁与盖体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的右侧壁与盖体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长连接轴和拉线均位于大通孔内,小挡板和导向环位于盖体的下方。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小连接轴、第四轴承、连接板和第二旋转盘,第一锥齿轮位于顶板的上方,第一锥齿轮与长连接轴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与第四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嵌设在连接板内,第一小连接轴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小连接轴、第五轴承、凸轮、接触板、导向杆、第二弹簧、椭圆形活动环、滑杆、连接块和线管,第三锥齿轮设置在第一小连接轴上,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下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小连接轴的上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小连接轴与第五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嵌设在顶板的右部,第二小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有凸轮,凸轮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凸轮位于拉线的右侧,接触板位于凸轮的右侧,接触板与凸轮相接触,导向杆位于接触板的下方,导向杆与接触板相接触,导向杆设置为矩形,第一支架的上部开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导向孔设置为矩形,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孔内,第二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第二弹簧位于接触板与第一支架之间,椭圆形活动环位于导向杆的左侧,椭圆形活动环与导向杆相连接,导向杆位于盖体与凸轮之间,长连接轴和拉线均位于椭圆形活动环内,椭圆形活动环的顶部开有椭圆形滑槽,滑杆滑动式位于椭圆形滑槽内,连接块位于滑杆的上方,连接块与滑杆相连接,线管位于连接块左侧,线管与连接块相连接,线管滑动式套在拉线上。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旋转电机和固定块,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二旋转盘的右侧,第五锥齿轮与第二旋转盘相连接,第六锥齿轮位于第五锥齿轮的下方,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位于第六锥齿轮的下方,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六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左侧壁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旋转电机和固定块均位于导向杆的上方。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有大齿轮、小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大齿轮设置在支撑轴上,小齿轮位于大齿轮的右侧,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位于小齿轮的下方,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小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第一轴承、支撑轴、筒体、排液管、第一阀门、过滤网、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二轴承、长连接轴、套管、搅拌板、销轴、小挡板、第一弹簧、导向环、拉线、绕线轮、固定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一旋转盘、第三轴承、顶板、第一支架、第一导向板、第二定位螺杆、第二支架、第二导向板、第三定位螺杆和盖体,所以当使用本发明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二定位螺杆和第三定位螺杆拧松,通过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带动盖体进行向上运动,将晶种加入到筒体内,并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调浆,调浆完毕后,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筒体内,将盖体向下运动并盖在筒体上,然后将第二定位螺杆和第三定位螺杆拧紧并固定,由于盖体与筒体相接触,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支撑轴带动筒体进行旋转,从而对筒体内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旋转搅拌,同时还可以对第一旋转盘进行转动,第一旋转盘通过长连接轴带动套管和搅拌板进行旋转,销轴能够在长滑槽内进行轴向滑动,因此通过绕线轮旋转,对拉线进行卷绕,拉线通过套管带动搅拌板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在搅拌板对筒体内的混合料液进行旋转搅拌的同时进行升降搅拌,搅拌方式多种多样,第一弹簧为套管提供弹力辅助,导向环在长连接轴转动过程中能够为拉线提供旋转导向辅助,当对混合料液搅拌完毕后,将混合料液静置一定的时间,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稀土则在筒体内进行沉淀,并沉淀在筒体的内底部,与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形成分层,打开第一阀门通过排液管将剩余的溶液排出,过滤网能够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挡在筒体内,剩余的溶液排出完毕后,可以打开第二阀门通过排料管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小连接轴、第四轴承、连接板和第二旋转盘,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旋转盘进行转动,第二旋转盘通过第一小连接轴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从而通过长连接轴带动套管和搅拌板进行转动,操作更加方便。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小连接轴、第五轴承、凸轮、接触板、导向杆、第二弹簧、椭圆形活动环、滑杆、连接块和线管,所以工作人员对第二旋转盘进行转动,第二旋转盘通过第一小连接轴带动第三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同时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四锥齿轮带动第二小连接轴进行旋转,第二小连接轴带动凸轮进行旋转,凸轮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接触板进行运动,第二弹簧为接触板提供弹力辅助,从而接触板带动导向杆进行左右运动,导向杆带动椭圆形活动环继续进行运动,椭圆形活动环即可对拉线进行拉动,由于在进行操作之前,工作人员已经将第一定位螺杆拧紧,此时绕线轮无法转动,从而拉线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椭圆形活动环进行左右运动时,椭圆形活动环通过滑杆、连接块和线管对拉线进行拉动,当拉线被向右拉动时,拉线可以带动套管和搅拌板向上进行运动,同时连接块可以在椭圆形滑槽内进行滑动,因此长连接轴可以带动拉线一起转动,滑杆、连接块和线管能够为拉线转动提供辅助,为了防止拉线过度扭转,可以对第二旋转盘正转几圈,然后再对第二旋转盘进行反转几圈,能够有效防止拉线的过度扭转,延长拉线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带动搅拌板进行旋转搅拌,并在旋转搅拌过程中能够进行上下运动,更加节省人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旋转电机和固定块,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通过第六锥齿轮带动第五锥齿轮进行旋转,第五锥齿轮从而带动第二旋转盘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大齿轮、小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通过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进行转动,大齿轮从而带动支撑轴进行旋转,通过第二旋转电机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简单,更加省时省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能够方便的进行调整,能够对稀土混合料液进行多种方式的搅拌,能够使稀土混合料液混合反应均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有利于提高所制产品的质量,有利于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小连接轴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小连接轴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旋转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旋转电机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底座,2.第一轴承,3.支撑轴,4.筒体,5.排液管,6.第一阀门,7.过滤网,8.排料管,9.第二阀门,10.第二轴承,11.长连接轴,12.套管,13.搅拌板,14.销轴,15.小挡板,16.第一弹簧,17.导向环,18.拉线,19.绕线轮,20.固定板,21.第一定位螺杆,22.第一旋转盘,23.第三轴承,24.顶板,25.第一支架,26.第一导向板,27.第二定位螺杆,28.第二支架,29.第二导向板,30.第三定位螺杆,31.盖体,41.第一锥齿轮,42.第二锥齿轮,43.第一小连接轴,44.第四轴承,45.连接板,46.第二旋转盘,51.第三锥齿轮,52.第四锥齿轮,53.第二小连接轴,54.第五轴承,55.凸轮,56.接触板,57.导向杆,58.第二弹簧,59.椭圆形活动环,60.滑杆,61.连接块,62.线管,71.第五锥齿轮,72.第六锥齿轮,73.第一旋转电机,74.固定块,81.大齿轮,82.小齿轮,83.第二旋转电机,111.长滑槽,251.第三导向孔,261.第一导向孔,291.第二导向孔,311.大通孔,591.椭圆形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在下文中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当前优选的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为了透彻性和完整性而提供这些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将本发明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技术人员。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第一轴承2嵌设在底座1内,支撑轴3的下端与第一轴承2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4位于支撑轴3的上方,筒体4与支撑轴3相连接,排液管5的右上端与筒体4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5与筒体4相连通,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排液管5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7,排料管8的左上端与筒体4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8与筒体4相连通,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支撑轴3位于排料管8与排液管5之间,第二轴承10与筒体4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1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11与筒体4相接触,套管12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11上,搅拌板13套在套管12上,搅拌板13与套管12的上部相连接,套管12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14,长连接轴1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111,销轴14滑动式位于长滑槽111内,销轴14与长连接轴11相接触,小挡板15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弹簧16位于小挡板15与套管12之间,第一弹簧16套在长连接轴11上,导向环17位于小挡板15的右侧,导向环17与小挡板15相连接,导向环17和小挡板15均位于筒体4的上方,拉线18位于导向环17内,拉线18的下端与套管12的顶部相连接,拉线18位于长连接轴11的右侧,拉线18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固定板20的前方,绕线轮19与固定板20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19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定位螺杆21与绕线轮1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21与固定板20相接触,第一旋转盘22位于固定板20上方,第一旋转盘22与固定板20相连接,第一旋转盘22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旋转盘22的中部与长连接轴11相连接,第三轴承23位于第一旋转盘22的上方,第三轴承23嵌设在顶板24的中部,第三轴承23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25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2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26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261,第一导向板26通过第一导向孔261套在第一支架25上,第一导向板26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导向板2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7位于第一支架25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支架25相接触,第二支架28的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28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291,第二导向板29通过第二导向孔291套在第二支架28上,第二导向板29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30,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导向板2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30位于第二支架28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支架28相接触,盖体31位于筒体4的正上方,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第一导向板26的左侧壁与盖体3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的右侧壁与盖体31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31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311,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大通孔311内,小挡板15和导向环17位于盖体31的下方。
实施例2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第一轴承2嵌设在底座1内,支撑轴3的下端与第一轴承2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4位于支撑轴3的上方,筒体4与支撑轴3相连接,排液管5的右上端与筒体4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5与筒体4相连通,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排液管5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7,排料管8的左上端与筒体4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8与筒体4相连通,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支撑轴3位于排料管8与排液管5之间,第二轴承10与筒体4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1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11与筒体4相接触,套管12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11上,搅拌板13套在套管12上,搅拌板13与套管12的上部相连接,套管12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14,长连接轴1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111,销轴14滑动式位于长滑槽111内,销轴14与长连接轴11相接触,小挡板15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弹簧16位于小挡板15与套管12之间,第一弹簧16套在长连接轴11上,导向环17位于小挡板15的右侧,导向环17与小挡板15相连接,导向环17和小挡板15均位于筒体4的上方,拉线18位于导向环17内,拉线18的下端与套管12的顶部相连接,拉线18位于长连接轴11的右侧,拉线18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固定板20的前方,绕线轮19与固定板20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19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定位螺杆21与绕线轮1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21与固定板20相接触,第一旋转盘22位于固定板20上方,第一旋转盘22与固定板20相连接,第一旋转盘22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旋转盘22的中部与长连接轴11相连接,第三轴承23位于第一旋转盘22的上方,第三轴承23嵌设在顶板24的中部,第三轴承23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25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2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26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261,第一导向板26通过第一导向孔261套在第一支架25上,第一导向板26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导向板2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7位于第一支架25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支架25相接触,第二支架28的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28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291,第二导向板29通过第二导向孔291套在第二支架28上,第二导向板29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30,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导向板2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30位于第二支架28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支架28相接触,盖体31位于筒体4的正上方,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第一导向板26的左侧壁与盖体3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的右侧壁与盖体31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31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311,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大通孔311内,小挡板15和导向环17位于盖体31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小连接轴43、第四轴承44、连接板45和第二旋转盘46,第一锥齿轮41位于顶板24的上方,第一锥齿轮41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右侧,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43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43与第四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44嵌设在连接板45内,第一小连接轴4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46。
实施例3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第一轴承2嵌设在底座1内,支撑轴3的下端与第一轴承2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4位于支撑轴3的上方,筒体4与支撑轴3相连接,排液管5的右上端与筒体4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5与筒体4相连通,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排液管5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7,排料管8的左上端与筒体4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8与筒体4相连通,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支撑轴3位于排料管8与排液管5之间,第二轴承10与筒体4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1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11与筒体4相接触,套管12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11上,搅拌板13套在套管12上,搅拌板13与套管12的上部相连接,套管12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14,长连接轴1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111,销轴14滑动式位于长滑槽111内,销轴14与长连接轴11相接触,小挡板15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弹簧16位于小挡板15与套管12之间,第一弹簧16套在长连接轴11上,导向环17位于小挡板15的右侧,导向环17与小挡板15相连接,导向环17和小挡板15均位于筒体4的上方,拉线18位于导向环17内,拉线18的下端与套管12的顶部相连接,拉线18位于长连接轴11的右侧,拉线18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固定板20的前方,绕线轮19与固定板20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19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定位螺杆21与绕线轮1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21与固定板20相接触,第一旋转盘22位于固定板20上方,第一旋转盘22与固定板20相连接,第一旋转盘22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旋转盘22的中部与长连接轴11相连接,第三轴承23位于第一旋转盘22的上方,第三轴承23嵌设在顶板24的中部,第三轴承23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25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2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26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261,第一导向板26通过第一导向孔261套在第一支架25上,第一导向板26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导向板2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7位于第一支架25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支架25相接触,第二支架28的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28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291,第二导向板29通过第二导向孔291套在第二支架28上,第二导向板29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30,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导向板2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30位于第二支架28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支架28相接触,盖体31位于筒体4的正上方,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第一导向板26的左侧壁与盖体3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的右侧壁与盖体31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31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311,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大通孔311内,小挡板15和导向环17位于盖体31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小连接轴43、第四轴承44、连接板45和第二旋转盘46,第一锥齿轮41位于顶板24的上方,第一锥齿轮41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右侧,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43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43与第四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44嵌设在连接板45内,第一小连接轴4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46。
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51、第四锥齿轮52、第二小连接轴53、第五轴承54、凸轮55、接触板56、导向杆57、第二弹簧58、椭圆形活动环59、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第三锥齿轮51设置在第一小连接轴43上,第四锥齿轮52位于第三锥齿轮51的下方,第四锥齿轮52与第三锥齿轮51相啮合,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上端与第四锥齿轮52相连接,第二小连接轴53与第五轴承5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54嵌设在顶板24的右部,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下端连接有凸轮55,凸轮55位于固定板20的下方,凸轮55位于拉线18的右侧,接触板56位于凸轮55的右侧,接触板56与凸轮55相接触,导向杆57位于接触板56的下方,导向杆57与接触板56相接触,导向杆57设置为矩形,第一支架25的上部开有第三导向孔251,第三导向孔251设置为矩形,导向杆57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孔251内,第二弹簧58套在导向杆57上,第二弹簧58位于接触板56与第一支架25之间,椭圆形活动环59位于导向杆57的左侧,椭圆形活动环59与导向杆57相连接,导向杆57位于盖体31与凸轮55之间,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椭圆形活动环59内,椭圆形活动环59的顶部开有椭圆形滑槽591,滑杆60滑动式位于椭圆形滑槽591内,连接块61位于滑杆60的上方,连接块61与滑杆60相连接,线管62位于连接块61左侧,线管62与连接块61相连接,线管62滑动式套在拉线18上。
实施例4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第一轴承2嵌设在底座1内,支撑轴3的下端与第一轴承2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4位于支撑轴3的上方,筒体4与支撑轴3相连接,排液管5的右上端与筒体4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5与筒体4相连通,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排液管5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7,排料管8的左上端与筒体4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8与筒体4相连通,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支撑轴3位于排料管8与排液管5之间,第二轴承10与筒体4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1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11与筒体4相接触,套管12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11上,搅拌板13套在套管12上,搅拌板13与套管12的上部相连接,套管12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14,长连接轴1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111,销轴14滑动式位于长滑槽111内,销轴14与长连接轴11相接触,小挡板15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弹簧16位于小挡板15与套管12之间,第一弹簧16套在长连接轴11上,导向环17位于小挡板15的右侧,导向环17与小挡板15相连接,导向环17和小挡板15均位于筒体4的上方,拉线18位于导向环17内,拉线18的下端与套管12的顶部相连接,拉线18位于长连接轴11的右侧,拉线18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固定板20的前方,绕线轮19与固定板20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19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定位螺杆21与绕线轮1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21与固定板20相接触,第一旋转盘22位于固定板20上方,第一旋转盘22与固定板20相连接,第一旋转盘22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旋转盘22的中部与长连接轴11相连接,第三轴承23位于第一旋转盘22的上方,第三轴承23嵌设在顶板24的中部,第三轴承23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25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2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26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261,第一导向板26通过第一导向孔261套在第一支架25上,第一导向板26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导向板2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7位于第一支架25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支架25相接触,第二支架28的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28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291,第二导向板29通过第二导向孔291套在第二支架28上,第二导向板29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30,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导向板2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30位于第二支架28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支架28相接触,盖体31位于筒体4的正上方,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第一导向板26的左侧壁与盖体3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的右侧壁与盖体31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31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311,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大通孔311内,小挡板15和导向环17位于盖体31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小连接轴43、第四轴承44、连接板45和第二旋转盘46,第一锥齿轮41位于顶板24的上方,第一锥齿轮41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右侧,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43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43与第四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44嵌设在连接板45内,第一小连接轴4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46。
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51、第四锥齿轮52、第二小连接轴53、第五轴承54、凸轮55、接触板56、导向杆57、第二弹簧58、椭圆形活动环59、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第三锥齿轮51设置在第一小连接轴43上,第四锥齿轮52位于第三锥齿轮51的下方,第四锥齿轮52与第三锥齿轮51相啮合,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上端与第四锥齿轮52相连接,第二小连接轴53与第五轴承5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54嵌设在顶板24的右部,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下端连接有凸轮55,凸轮55位于固定板20的下方,凸轮55位于拉线18的右侧,接触板56位于凸轮55的右侧,接触板56与凸轮55相接触,导向杆57位于接触板56的下方,导向杆57与接触板56相接触,导向杆57设置为矩形,第一支架25的上部开有第三导向孔251,第三导向孔251设置为矩形,导向杆57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孔251内,第二弹簧58套在导向杆57上,第二弹簧58位于接触板56与第一支架25之间,椭圆形活动环59位于导向杆57的左侧,椭圆形活动环59与导向杆57相连接,导向杆57位于盖体31与凸轮55之间,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椭圆形活动环59内,椭圆形活动环59的顶部开有椭圆形滑槽591,滑杆60滑动式位于椭圆形滑槽591内,连接块61位于滑杆60的上方,连接块61与滑杆60相连接,线管62位于连接块61左侧,线管62与连接块61相连接,线管62滑动式套在拉线18上。
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71、第六锥齿轮72、第一旋转电机73和固定块74,第五锥齿轮71位于第二旋转盘46的右侧,第五锥齿轮71与第二旋转盘46相连接,第六锥齿轮72位于第五锥齿轮71的下方,第六锥齿轮72与第五锥齿轮7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73位于第六锥齿轮72的下方,第一旋转电机73的输出轴与第六锥齿轮7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73的左侧壁连接有固定块74,固定块74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支架25,第一旋转电机73和固定块74均位于导向杆57的上方。
实施例5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第一轴承2嵌设在底座1内,支撑轴3的下端与第一轴承2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4位于支撑轴3的上方,筒体4与支撑轴3相连接,排液管5的右上端与筒体4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5与筒体4相连通,排液管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排液管5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7,排料管8的左上端与筒体4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8与筒体4相连通,排料管8上设置有第二阀门9,支撑轴3位于排料管8与排液管5之间,第二轴承10与筒体4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11的下端与第二轴承10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11与筒体4相接触,套管12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11上,搅拌板13套在套管12上,搅拌板13与套管12的上部相连接,套管12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14,长连接轴11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111,销轴14滑动式位于长滑槽111内,销轴14与长连接轴11相接触,小挡板15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弹簧16位于小挡板15与套管12之间,第一弹簧16套在长连接轴11上,导向环17位于小挡板15的右侧,导向环17与小挡板15相连接,导向环17和小挡板15均位于筒体4的上方,拉线18位于导向环17内,拉线18的下端与套管12的顶部相连接,拉线18位于长连接轴11的右侧,拉线18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19上,绕线轮19位于固定板20的前方,绕线轮19与固定板20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19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定位螺杆21与绕线轮1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21与固定板20相接触,第一旋转盘22位于固定板20上方,第一旋转盘22与固定板20相连接,第一旋转盘22设置在长连接轴11上,第一旋转盘22的中部与长连接轴11相连接,第三轴承23位于第一旋转盘22的上方,第三轴承23嵌设在顶板24的中部,第三轴承23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25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25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26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261,第一导向板26通过第一导向孔261套在第一支架25上,第一导向板26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导向板26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27位于第一支架25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27与第一支架25相接触,第二支架28的顶部与顶板24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28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291,第二导向板29通过第二导向孔291套在第二支架28上,第二导向板29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30,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导向板29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30位于第二支架28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30与第二支架28相接触,盖体31位于筒体4的正上方,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第一导向板26的左侧壁与盖体31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29的右侧壁与盖体31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31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311,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大通孔311内,小挡板15和导向环17位于盖体31的下方。
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小连接轴43、第四轴承44、连接板45和第二旋转盘46,第一锥齿轮41位于顶板24的上方,第一锥齿轮41与长连接轴11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42位于第一锥齿轮41的右侧,第二锥齿轮42与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43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42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43与第四轴承4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44嵌设在连接板45内,第一小连接轴43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46。
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51、第四锥齿轮52、第二小连接轴53、第五轴承54、凸轮55、接触板56、导向杆57、第二弹簧58、椭圆形活动环59、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第三锥齿轮51设置在第一小连接轴43上,第四锥齿轮52位于第三锥齿轮51的下方,第四锥齿轮52与第三锥齿轮51相啮合,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上端与第四锥齿轮52相连接,第二小连接轴53与第五轴承54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54嵌设在顶板24的右部,第二小连接轴53的下端连接有凸轮55,凸轮55位于固定板20的下方,凸轮55位于拉线18的右侧,接触板56位于凸轮55的右侧,接触板56与凸轮55相接触,导向杆57位于接触板56的下方,导向杆57与接触板56相接触,导向杆57设置为矩形,第一支架25的上部开有第三导向孔251,第三导向孔251设置为矩形,导向杆57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孔251内,第二弹簧58套在导向杆57上,第二弹簧58位于接触板56与第一支架25之间,椭圆形活动环59位于导向杆57的左侧,椭圆形活动环59与导向杆57相连接,导向杆57位于盖体31与凸轮55之间,长连接轴11和拉线18均位于椭圆形活动环59内,椭圆形活动环59的顶部开有椭圆形滑槽591,滑杆60滑动式位于椭圆形滑槽591内,连接块61位于滑杆60的上方,连接块61与滑杆60相连接,线管62位于连接块61左侧,线管62与连接块61相连接,线管62滑动式套在拉线18上。
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71、第六锥齿轮72、第一旋转电机73和固定块74,第五锥齿轮71位于第二旋转盘46的右侧,第五锥齿轮71与第二旋转盘46相连接,第六锥齿轮72位于第五锥齿轮71的下方,第六锥齿轮72与第五锥齿轮71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73位于第六锥齿轮72的下方,第一旋转电机73的输出轴与第六锥齿轮72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73的左侧壁连接有固定块74,固定块74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支架25,第一旋转电机73和固定块74均位于导向杆57的上方。
还包括有大齿轮81、小齿轮82和第二旋转电机83,大齿轮81设置在支撑轴3上,小齿轮82位于大齿轮81的右侧,小齿轮82与大齿轮81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83位于小齿轮82的下方,第二旋转电机83的输出轴与小齿轮82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83与底座1的顶部相连接。
因为本发明包括有底座1、第一轴承2、支撑轴3、筒体4、排液管5、第一阀门6、过滤网7、排料管8、第二阀门9、第二轴承10、长连接轴11、套管12、搅拌板13、销轴14、小挡板15、第一弹簧16、导向环17、拉线18、绕线轮19、固定板20、第一定位螺杆21、第一旋转盘22、第三轴承23、顶板24、第一支架25、第一导向板26、第二定位螺杆27、第二支架28、第二导向板29、第三定位螺杆30和盖体31,所以当使用本发明时,工作人员可以将第二定位螺杆27和第三定位螺杆30拧松,通过第一导向板26和第二导向板29带动盖体31进行向上运动,将晶种加入到筒体4内,并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调浆,调浆完毕后,将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加入到筒体4内,将盖体31向下运动并盖在筒体4上,然后将第二定位螺杆27和第三定位螺杆30拧紧并固定,由于盖体31与筒体4相接触,所以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支撑轴3带动筒体4进行旋转,从而对筒体4内的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进行旋转搅拌,同时还可以对第一旋转盘22进行转动,第一旋转盘22通过长连接轴11带动套管12和搅拌板13进行旋转,销轴14能够在长滑槽111内进行轴向滑动,因此通过绕线轮19旋转,对拉线18进行卷绕,拉线18通过套管12带动搅拌板13进行上下运动,从而可以在搅拌板13对筒体4内的混合料液进行旋转搅拌的同时进行升降搅拌,搅拌方式多种多样,第一弹簧16为套管12提供弹力辅助,导向环17在长连接轴11转动过程中能够为拉线18提供旋转导向辅助,当对混合料液搅拌完毕后,将混合料液静置一定的时间,稀土料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稀土则在筒体4内进行沉淀,并沉淀在筒体4的内底部,与反应后的剩余溶液形成分层,打开第一阀门6通过排液管5将剩余的溶液排出,过滤网7能够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挡在筒体4内,剩余的溶液排出完毕后,可以打开第二阀门9通过排料管8将生成的碳酸稀土排出即可。
因为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一小连接轴43、第四轴承44、连接板45和第二旋转盘46,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对第二旋转盘46进行转动,第二旋转盘46通过第一小连接轴43带动第二锥齿轮42和第一锥齿轮41进行旋转,第一锥齿轮41从而通过长连接轴11带动套管12和搅拌板13进行转动,操作更加方便。
因为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51、第四锥齿轮52、第二小连接轴53、第五轴承54、凸轮55、接触板56、导向杆57、第二弹簧58、椭圆形活动环59、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所以工作人员对第二旋转盘46进行转动,第二旋转盘46通过第一小连接轴43带动第三锥齿轮51和第二锥齿轮42同时转动,第三锥齿轮51通过第四锥齿轮52带动第二小连接轴53进行旋转,第二小连接轴53带动凸轮55进行旋转,凸轮55在转动过程中推动接触板56进行运动,第二弹簧58为接触板56提供弹力辅助,从而接触板56带动导向杆57进行左右运动,导向杆57带动椭圆形活动环59继续进行运动,椭圆形活动环59即可对拉线18进行拉动,由于在进行操作之前,工作人员已经将第一定位螺杆21拧紧,此时绕线轮19无法转动,从而拉线18的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当椭圆形活动环59进行左右运动时,椭圆形活动环59通过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对拉线18进行拉动,当拉线18被向右拉动时,拉线18可以带动套管12和搅拌板13向上进行运动,同时连接块61可以在椭圆形滑槽591内进行滑动,因此长连接轴11可以带动拉线18一起转动,滑杆60、连接块61和线管62能够为拉线18转动提供辅助,为了防止拉线18过度扭转,可以对第二旋转盘46正转几圈,然后再对第二旋转盘46进行反转几圈,能够有效防止拉线18的过度扭转,延长拉线18的使用寿命,从而能够通过单人操作即可带动搅拌板13进行旋转搅拌,并在旋转搅拌过程中能够进行上下运动,更加节省人力。
因为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71、第六锥齿轮72、第一旋转电机73和固定块74,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一旋转电机73进行运转,第一旋转电机73通过第六锥齿轮72带动第五锥齿轮71进行旋转,第五锥齿轮71从而带动第二旋转盘46进行旋转,通过第一旋转电机73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更加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因为还包括有大齿轮81、小齿轮82和第二旋转电机83,所以工作人员可以启动第二旋转电机83进行运转,第二旋转电机83通过小齿轮82带动大齿轮81进行转动,大齿轮81从而带动支撑轴3进行旋转,通过第二旋转电机83代替人工手动操作,操作方便简单,更加省时省力。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Claims (3)

1.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第一轴承、支撑轴、筒体、排液管、第一阀门、过滤网、排料管、第二阀门、第二轴承、长连接轴、套管、搅拌板、销轴、小挡板、第一弹簧、导向环、拉线、绕线轮、固定板、第一定位螺杆、第一旋转盘、第三轴承、顶板、第一支架、第一导向板、第二定位螺杆、第二支架、第二导向板、第三定位螺杆和盖体,第一轴承嵌设在底座内,支撑轴的下端与第一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筒体位于支撑轴的上方,筒体与支撑轴相连接,排液管的右上端与筒体的左斜侧壁相连接,排液管与筒体相连通,排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排液管的上管口内设置有过滤网,排料管的左上端与筒体的右斜侧壁相连接,排料管与筒体相连通,排料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支撑轴位于排料管与排液管之间,第二轴承与筒体的内底部相连接,长连接轴的下端与第二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长连接轴与筒体相接触,套管滑动式套在长连接轴上,搅拌板套在套管上,搅拌板与套管的上部相连接,套管右侧壁的下部设置有销轴,长连接轴的右侧壁下部开有长滑槽,销轴滑动式位于长滑槽内,销轴与长连接轴相接触,小挡板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一弹簧位于小挡板与套管之间,第一弹簧套在长连接轴上,导向环位于小挡板的右侧,导向环与小挡板相连接,导向环和小挡板均位于筒体的上方,拉线位于导向环内,拉线的下端与套管的顶部相连接,拉线位于长连接轴的右侧,拉线的上端缠绕在绕线轮上,绕线轮位于固定板的前方,绕线轮与固定板设置为转动连接,绕线轮的偏心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螺杆,第一定位螺杆与绕线轮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一定位螺杆与固定板相接触,第一旋转盘位于固定板上方,第一旋转盘与固定板相连接,第一旋转盘设置在长连接轴上,第一旋转盘的中部与长连接轴相连接,第三轴承位于第一旋转盘的上方,第三轴承嵌设在顶板的中部,第三轴承与长连接轴的上端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一支架顶部与顶板底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支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右端相连接,第一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一导向孔,第一导向板通过第一导向孔套在第一支架上,第一导向板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二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与第一导向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二定位螺杆位于第一支架的前方,第二定位螺杆与第一支架相接触,第二支架的顶部与顶板底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支架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左端相连接,第二导向板开有上下贯穿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板通过第二导向孔套在第二支架上,第二导向板的前侧壁设置有第三定位螺杆,第三定位螺杆与第二导向板设置为螺纹连接,第三定位螺杆位于第二支架的前方,第三定位螺杆与第二支架相接触,盖体位于筒体的正上方,盖体与筒体相接触,第一导向板的左侧壁与盖体的右侧壁相连接,第二导向板的右侧壁与盖体的左侧壁相连接,盖体的顶部开有上下贯穿的大通孔,长连接轴和拉线均位于大通孔内,小挡板和导向环位于盖体的下方;还包括有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小连接轴、第四轴承、连接板和第二旋转盘,第一锥齿轮位于顶板的上方,第一锥齿轮与长连接轴的上端相连接,第二锥齿轮位于第一锥齿轮的右侧,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一小连接轴的左端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小连接轴与第四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四轴承嵌设在连接板内,第一小连接轴的右端连接有第二旋转盘;还包括有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小连接轴、第五轴承、凸轮、接触板、导向杆、第二弹簧、椭圆形活动环、滑杆、连接块和线管,第三锥齿轮设置在第一小连接轴上,第四锥齿轮位于第三锥齿轮的下方,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啮合,第二小连接轴的上端与第四锥齿轮相连接,第二小连接轴与第五轴承设置为过盈连接,第五轴承嵌设在顶板的右部,第二小连接轴的下端连接有凸轮,凸轮位于固定板的下方,凸轮位于拉线的右侧,接触板位于凸轮的右侧,接触板与凸轮相接触,导向杆位于接触板的下方,导向杆与接触板相接触,导向杆设置为矩形,第一支架的上部开有第三导向孔,第三导向孔设置为矩形,导向杆滑动式位于第三导向孔内,第二弹簧套在导向杆上,第二弹簧位于接触板与第一支架之间,椭圆形活动环位于导向杆的左侧,椭圆形活动环与导向杆相连接,导向杆位于盖体与凸轮之间,长连接轴和拉线均位于椭圆形活动环内,椭圆形活动环的顶部开有椭圆形滑槽,滑杆滑动式位于椭圆形滑槽内,连接块位于滑杆的上方,连接块与滑杆相连接,线管位于连接块左侧,线管与连接块相连接,线管滑动式套在拉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一旋转电机和固定块,第五锥齿轮位于第二旋转盘的右侧,第五锥齿轮与第二旋转盘相连接,第六锥齿轮位于第五锥齿轮的下方,第六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相啮合,第一旋转电机位于第六锥齿轮的下方,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第六锥齿轮相连接,第一旋转电机的左侧壁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左侧壁连接有第一支架,第一旋转电机和固定块均位于导向杆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大齿轮、小齿轮和第二旋转电机,大齿轮设置在支撑轴上,小齿轮位于大齿轮的右侧,小齿轮与大齿轮相啮合,第二旋转电机位于小齿轮的下方,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小齿轮相连接,第二旋转电机与底座的顶部相连接。
CN201811030920.2A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Active CN109126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0920.2A CN10912666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0920.2A CN10912666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6669A CN109126669A (zh) 2019-01-04
CN109126669B true CN109126669B (zh) 2020-09-04

Family

ID=64826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0920.2A Active CN109126669B (zh) 2018-09-05 2018-09-05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26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79670B (zh) * 2019-06-13 2020-07-14 信丰县包钢新利稀土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离钕铁硼耐酸碱萃取槽
CN112138592A (zh) * 2019-06-27 2020-12-29 南京韦福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烷基膦的生产装置
CN110548441A (zh) * 2019-08-14 2019-12-10 王涌 一种用于复合肥料的上下混合型均化装置
CN111777222A (zh) * 2020-07-08 2020-10-16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一种水环境治理的污水回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684027U (zh) * 2016-06-22 2016-11-16 江西坤隆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反应釜
CN206423533U (zh) * 2016-11-24 2017-08-22 王江琴 一种畜牧业用饲料高效搅拌装置
CN207520900U (zh) * 2017-09-27 2018-06-22 江西和明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浓缩配浆罐
CN108392994A (zh) * 2018-02-08 2018-08-14 赣州科源甬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氯化稀土的可调整型溶解装置
CN108479466B (zh) * 2018-02-20 2021-02-12 江苏翰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子元器件电阻生产原料的搅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6669A (zh) 2019-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6669B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多方式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06964282A (zh) 一种五金钢珠用抛光液制配装置
CN109097608B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升降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205398138U (zh) 一种用于生产高纯仲钨酸铵的高效提纯装置
CN106984229B (zh) 一种用于稀土矿的高效制浆装置
CN206444550U (zh) 一种设有外加剂滤网机构的化工颜料制备处理设备
CN106947860B (zh) 一种稀土矿沉淀用混合均匀型共沉沉淀装置
CN116539395B (zh) 一种用于稀土氧化物的成分分析装置
CN107971281A (zh) 一种用于稀土草酸盐的新型洗涤装置
CN109097607B (zh) 一种用于稀土的可移动搅拌型共沉沉淀装置
CN207483808U (zh) 一种稀土废料回收用的稀土杂质分离设备
CN109482091A (zh) 一种旋转浮动式电子搅拌装置
CN209890696U (zh) 一种稀土萃取用萃取剂稀释装置
CN217368378U (zh) 一种用于精细化工生产的管道反应器
CN216149545U (zh) 一种药液混合搅拌装置
CN109082541B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均匀添加料液装置
CN108950197B (zh) 一种用于稀土沉淀的间歇输送料液装置
CN209531092U (zh) 一种篮式研磨机
CN213801980U (zh) 一种氧化铝粉体用送料装置
CN212142229U (zh) 一种可以实现充分搅拌的稀土搅拌装置
CN210613723U (zh) 一种有助于促进反应效率的反应器
CN217189198U (zh) 一种有机发光材料加工用分离纯化设备
CN212142227U (zh) 一种可以实现充分溶解的稀土搅拌装置
CN212142226U (zh) 一种稀土的高效溶解装置
CN107962031A (zh) 一种用于稀土草酸盐的新式洗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730

Address after: C-5 shop, Dongguan community, Wuhang Town, Changle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ANGLE YUM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702, Ethnic Building, 163 Fengfu Road, Baixia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rovince, 210008

Applicant before: Zeng Ail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27

Address after: 300000 building 4, No. 16, Wujing Road, Dongli Development Zone,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after: TIANJIN GUOKE YIG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200 C-5 shop, Dongguan community, Wuhang Town, Changle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LE YUMENG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7

Address after: No. 99, Gangcheng Road, Dongying Port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ongy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57237

Patentee after: Donggang Zhike Industrial Park Co.,Ltd.

Address before: 300000 building 4, No. 16, Wujing Road, Dongli Development Zone, Dongli District, Tianjin

Patentee before: TIANJIN GUOKE YIG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