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11758A -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11758A
CN109111758A CN201811185572.6A CN201811185572A CN109111758A CN 109111758 A CN109111758 A CN 109111758A CN 201811185572 A CN201811185572 A CN 201811185572A CN 109111758 A CN109111758 A CN 109111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pase
capsanthin
added
color value
extr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557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11758B (zh
Inventor
牛亮峰
梁玮
张超
刘成
李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c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u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c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uc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18557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1175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11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117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117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1/00Dyes of natural origin prepared from natural sources, e.g. vegetable sour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BORGANIC DYES OR CLOSELY-RELATED COMPOUNDS FOR PRODUCING DYES, e.g. PIGMENTS; MORDANTS; LAKES
    • C09B67/00Influencing the physical, e.g. the dyeing or printing properties of dyestuffs without chemical reactions, e.g. by treating with solvents grinding or grinding assistants, coating of pigments or dyes; Process features in the making of dyestuff preparations; Dyestuff preparations of a special physical nature, e.g. tablets, films
    • C09B67/0096Purification; Precipitation; Filt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领域,提供了一种利用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辣椒红中的植物油类成分从而提高辣椒红色价,经济效益良好,产品质量稳定,具体实施如下:1)将辣椒细粉溶于乙醇水溶液中,调节PH值,加入脂肪酶,控制适宜温度,酶解,升温继续提取一定时间后,过滤,滤饼用乙醇水溶液洗涤,过滤后烘干;2)一次浸提,提取器中加入烘干品与提取溶剂,浸提数小时后,过滤,滤液萃取后浓缩,得产品1;3)二次浸提,滤饼用提取溶剂再次提取,过滤浓缩,得产品2。本发明的三步操作法在于通过酶法去除难分离的辣椒油类组分,提取过程简便,除杂充分,步骤一的滤液可用来提取辣椒碱,产品1、2可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并且制得的辣椒红产品色价高,辣度低,品质高。

Description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技术领域,涉及天然红色素辣椒红的获取,具体涉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辣椒红色素(辣椒红,3,3'-Dihydroxy-beta,kappa-caroten-6'one,CAS:465-42-9)的色价。
背景技术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优质天然植物色素,作为天然着色剂,不仅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而且具有药理作用。辣椒红色素可调配不同色价,从而呈现出淡黄、深黄、橘红、深红等颜色梯度,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制药行业中。
辣椒红色素是四萜类衍生物,按色素化学结构分类为异戊二烯类,分子式为C40H56O3,分子量584.87,含有11个共轭双键,6位有1个共轭酮基和1个环戊烷环,共轭酮基是辣椒红色素分子中的发色基团,化学结构式为:
纯的辣椒红素为深胭脂红色针状结晶,熔点175-176℃,在辣椒生长过程中,随着辣椒色素生物合成的进行,脂肪酸与辣椒中叶黄素的酯化反应也同时发生,到成熟时红辣椒中游离色素、单酯化色素和全酯化色素分别以20%-30%、20%-30%、40%-50%,约70%-80%的色素是以酯的形式存在于辣椒中。
辣椒中的油酸、亚油酸,酯类组分由于极性与辣椒红接近,在提取的过程中会一起提取出来,且后期分离困难。采用蒸馏等提取挥发油的方法去除,由于温度过高,辣椒红会变质较快。
公开号为CN 106634037A的专利中,辣椒红提取液采用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旋转膜蒸发器对辣椒红提取物进行连续的蒸发分离,这对于热敏性的辣椒红有严重影响,产品会随着连续蒸发而色值下降,且能耗较高。公开号为CN107022202A的专利中,辣椒红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尽管提取率高,无污染,但存在处理量小,设备投入大,辣椒红的生产成本高等劣势。
专利与文献中有采用调酸或调碱去除杂质的方法:如CN1067520072A(调碱)、CN106893345A(调酸)、辣椒红色素的纯化实验研究(中国食品添加剂,2018年第7期:122-126),但这类方法在碱性或酸性条件下会对色素产生严重影响,而且涉及碱液或酸液废水处理,因次寻找一种低温适宜的提取方法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能使辣椒中的植物油酯解离出来,温和分离,又不至使色素降解退色。产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方法检测,分析其中主要油脂类成分的变化,直接提取出来的辣椒色素中(亚油酸乙酯36%,棕榈酸10.8%,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1.21%),经脂肪酶解酯后产品1中(亚油酸乙酯8.2%,棕榈酸3.8%,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0.23%),产品2中(亚油酸乙酯7%,棕榈酸3.4%,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0.17%),脱脂率可达75%~80%(相对于直接提取)。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杂:辣椒筛选粉碎后,乙醇水为溶媒,浸泡并搅拌,调节pH值至7.4~8,加入脂肪酶酶解,酶解后体系升温,控制温度60℃~70℃,继续搅拌浸提,过滤,滤渣烘干备用;
2)第一次浸提:烘干料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50℃~70℃,浸提1~3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萃取,取上层色素溶液浓缩,得产品1,呈现暗红色;
3)第二次浸提:一次提取滤渣,继续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60℃~80℃,浸提2~4小时,滤液浓缩,得产品2,呈现暗红色或红褐色。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为60%~80%,辣椒粉与乙醇水溶液的加入质量比为1:3~1:6。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若脂肪酶活性单位3万U/g,其用量应为辣椒质量的1%-5%。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酶解时间为1~3小时。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值。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1)中脂肪酶为微生物源性脂肪酶或动物源性脂肪酶。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浸提的时间为1~3小时。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2)中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为60%~80%。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第二次浸提时间为2~4小时。
上述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所述步骤3)中所用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具有的优势为:采用酶解分步提取法,能够以较低温度提取,保证了辣椒红的不变性,并使辣椒经处理后辣椒红含量最大化,再以此高红辣椒粉为原料提取,免去了后续植物油类及酯类物质分离的烦恼,通过合理选用提取溶媒与提取环境,对处理料浸提,使辣椒红色价达到吸光度 QUOTE 200以上,提取更充分,全过程无冗繁步骤,精确有效针对各目标组分,环保,高效,另外第一步提取出来的物质可以作为提取辣椒碱的原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除杂:将辣椒粉碎筛选后,以乙醇水为溶媒,其中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为60%~80%,辣椒粉与乙醇水溶液的加入质量比为1:3~1:6,浸泡并搅拌,调节pH值至7.4~8,优选pH值为7.6,加入脂肪酶酶解,脂肪酶用量为辣椒质量的1%~5%,酶解时间为1~3小时,酶解后体系升温度至60℃~70℃,优选70℃,继续搅拌浸提,过滤,滤渣烘干备用;
2)第一次浸提:烘干料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50℃~70℃,浸提1~3小时,过滤,滤液中加入60%~80%的乙醇水溶液,萃取分液,取上层色素溶液浓缩,得产品1,呈现暗红色,油酸类总含量应≤15%,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00~230,为高色价辣椒红。
3)第二次浸提:一次提取滤渣,继续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60℃~80℃,浸提2~4小时,滤液浓缩,得产品2,呈现暗红色或红褐色,油酸类总含量应≤12%,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约150~200,为色价较高的辣椒红。
本发明步骤1)中当采用活性单位3万U/g的脂肪酶酶解时,辣椒粉与乙醇水溶液的加入质量比为1:3~1:5;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值,pH值调到合适值时(根据酶的活性选定),控制温度在35℃-40℃加入脂肪酶,优选37℃,脂肪酶为微生物源性脂肪酶或动物源性脂肪酶,酶解后体系升温到要求值后继续搅拌浸提0.5-2小时,优选1小时。
本发明步骤2)中加入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优选正己烷,辣椒粉与溶媒质量比为1:3~1:6。
本发明步骤3)中所用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丙酮、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优选乙酸乙酯,辣椒粉与溶媒质量比为1:3~1:6。
实施例1: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70%乙醇水溶液200kg,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7.6,控温37℃,加入0.5kg脂肪酶(类型为Lipase),进行酶解,酶解2小时后,升温至70℃,搅拌1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第一步所得烘干料,加入200kg正己烷,控制温度为60℃,浸提2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7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正己烷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3.4%,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23。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200kg乙酸乙酯,控制温度为70℃,浸提3小时,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1.2%,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80。
实施例2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70%乙醇水溶液200kg,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7.6,控温37℃,加入0.5kg脂肪酶(类型为Novozy435),进行酶解,酶解2小时,然后升温至70℃,搅拌1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烘干料,加入200kg乙酸乙酯,开启搅拌,控制温度70℃,浸提1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 65%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乙酸乙酯层浓缩,得辣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3.8%,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20。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200kg正己烷,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正己烷沸点69℃,浸提3小时后,放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0.6%,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90。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在其步骤1中,脂肪酶Lipozyme RM IM可加入,第一次浸提辣椒红产品1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4.0%,吸光度 QUOTE =219,第二次浸提辣椒红产品2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1.1%,吸光度 QUOTE =183。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在其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浓度改为80%,第一次浸提辣椒红产品1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3.0%,吸光度 QUOTE =225,第二次浸提辣椒红产品2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1.0%,吸光度 QUOTE =182。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在其步骤2中,第二次浸提溶媒仍为正己烷,第一次浸提辣椒红产品1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2.9%,吸光度 QUOTE =226,第二次浸提辣椒红产品2中油酸类总含量约10.9%,吸光度 QUOTE =186。
实施例6: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80%乙醇水溶液150kg,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值为7.4,控温35℃,加入2.5kg脂肪酶(类型为Lipozyme TLIM),进行酶解,酶解1小时后,升温至60℃,搅拌1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第一步所得烘干料,加入260kg乙醇,控制温度为65℃,浸提1.5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6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色素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2.5%,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21。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280kg异丙醇,控制温度为63℃,浸提2小时,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1%,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85。
实施例7: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60%乙醇水溶液290kg,加入碳酸钾调节pH值为8,控温36℃,加入2.4kg脂肪酶(类型为Novozy435),进行酶解,酶解1.5小时,然后升温至62℃,搅拌0.5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烘干料,加入280kg异丙醇,开启搅拌,控制温度63℃,浸提2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6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色素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3.5%,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19。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300kg二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9℃,浸提2.5小时后,放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0.5%,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91。
实施例8: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65%乙醇水溶液250kg,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7.5,控温37℃,加入2kg脂肪酶(类型为Lipozyme TL IM),进行酶解,酶解2小时后,升温至65℃,搅拌0.5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第一步所得烘干料,加入300kg二氯甲烷,控制温度为69℃,浸提2.5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8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二氯甲烷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2.5%,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26。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260kg95%乙醇,控制温度为65℃,浸提3.9小时,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1%,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88。
实施例9: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72%乙醇水溶液180kg,加入氢氧化钾调节pH值为7.9,控温38℃,加入1.5kg脂肪酶(类型为Novozy435),进行酶解,酶解2.5小时,然后升温至67℃,搅拌1.5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烘干料,加入150kg异丙醇,开启搅拌,控制温度67℃,浸提3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7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色素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3.2%,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16。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180kg二氯甲烷,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2℃,浸提3小时后,放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1.2%,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88。
实施例10: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75%乙醇水溶液260kg,加入碳酸钠调节pH值为7.7,控温39℃,加入1kg脂肪酶(类型为Lipozyme TL IM),进行酶解,酶解2.8小时后,升温至66℃,搅拌1.2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第一步所得烘干料,加入180kg二氯甲烷,控制温度为62℃,浸提2.6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8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离,上层二氯甲烷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2.4%,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23。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220kg正已烷,控制温度为69℃,浸提3.5小时,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0.4%,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83。
实施例11:
1、前处理:在500L提取釜中,加入处理后的辣椒粉50kg,然后加入62%乙醇水溶液298kg,加入碳酸钾调节pH值为7.8,控温40℃,加入0.8kg脂肪酶(类型为Novozy435),进行酶解,酶解1.7小时,然后升温至69℃,搅拌1.9小时,甩滤,滤饼转入干燥箱烘干。
2、第一次浸提:在浸提釜中加入烘干料,加入220kg正已烷,开启搅拌,控制温度69℃,浸提1.2小时,关闭加热,放至室温,过滤,滤液中加入100kg70%乙醇水溶液,搅拌30分钟,萃取分液,上层正己烷层浓缩,得辣椒红产品1,呈暗红色粘稠液体,几乎不流动,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3.1%,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217。
3、第二次浸提:滤饼继续投入浸提釜,加入150kg异丙醇,加热回流提取,温度为67℃,浸提2.2小时后,放至室温,过滤,滤液浓缩,得辣椒红产品2,呈暗红色粘稠液体,油酸类总含量约为10.2%,产品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 QUOTE =192。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7)

1.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除杂:辣椒筛选粉碎后,以乙醇水为溶媒,浸泡并搅拌,调节pH值至7.4~8,加入脂肪酶酶解,酶解1~3小时后体系升温,控制温度60℃~70℃,继续搅拌浸提1小时,过滤,滤渣烘干备用;
2)第一次浸提:烘干料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50℃~70℃,浸提1~3小时,过滤,滤液中再加入乙醇水溶液,萃取,取上层色素溶液浓缩,得产品1,呈暗红色或红褐色,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200~230,为高色价辣椒红;
3)第二次浸提:一次提取滤渣,继续投入浸提容器中,加入提取溶媒,控制温度60℃~80℃,浸提2~4小时,过滤,滤液浓缩,得产品2,呈现暗红色或红褐色,按GB1886.34-2015检测,吸光度约150~200,为色价较高的辣椒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乙醇水溶液质量浓度为60%~80%,辣椒粉与乙醇水溶液的加入质量比为1:3~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脂肪酶类型为微生物源性脂肪酶或动物源性脂肪酶,具体可以为Lipase、Novozym435、Lipozyme RM IM、Lipozyme TL IM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用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pH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入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
中加入乙醇水溶液,萃取,其中乙醇水溶液的浓度为60%~8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用的提取溶媒为乙醇、异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己烷中的任一种。
CN201811185572.6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Active CN1091117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572.6A CN1091117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572.6A CN1091117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758A true CN109111758A (zh) 2019-01-01
CN109111758B CN109111758B (zh) 2020-10-09

Family

ID=648579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85572.6A Active CN109111758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117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965A (zh) * 2000-12-20 2001-06-06 陈勇 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02618072A (zh) * 2012-01-12 2012-08-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酶催化酯化分子蒸馏精制辣椒红色素的方法
CN103073915A (zh) * 2013-02-07 2013-05-01 湖南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处理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工艺
CN103642269A (zh) * 2013-12-27 2014-03-19 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 酶解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
CN106700642A (zh) * 2016-12-29 2017-05-24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CN107936611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天津三鹰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处理提取辣椒色素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7965A (zh) * 2000-12-20 2001-06-06 陈勇 辣椒红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02618072A (zh) * 2012-01-12 2012-08-0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酶催化酯化分子蒸馏精制辣椒红色素的方法
CN103073915A (zh) * 2013-02-07 2013-05-01 湖南威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处理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工艺
CN103642269A (zh) * 2013-12-27 2014-03-19 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 酶解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
CN107936611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天津三鹰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酶处理提取辣椒色素的工艺
CN106700642A (zh) * 2016-12-29 2017-05-24 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辣椒红色素的精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雅雯: "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调味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11758B (zh) 2020-10-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6249B (zh) 一种促进红曲菌液态发酵生产红曲黄色素的方法
CN103130762B (zh) 一种从蓝靛果中提取花青素的方法
CN101475875A (zh) 一种用玫瑰鲜花提取天然玫瑰精油的方法
CN108929255B (zh) 一种提取分离万寿菊中叶黄素的方法
Amin et al. Extra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chlorophyll from microalgae Chlorella sp.
CN107858013A (zh) 一种从黑芝麻中提取黑色素的方法
CN104293874A (zh) 一种制备游离虾青素的方法
CN101601465B (zh) 一种核桃外果皮色素的提取方法
Xu et al. Microencapsulation and stability analysis of blueberry anthocyanins
CN109111758A (zh) 一种脂肪酶催化解酯提高辣椒红色价的方法
CN107987002B (zh) 一种由万寿菊浸膏制备高纯度叶黄素酯的生产方法
CN101885925A (zh) 一种从油茶果壳中提取棕色素的方法
CN106755171B (zh) 一种促进红曲菌液态发酵生产红曲橙色素的方法
CN101210113A (zh) 油溶性柑橘黄色素的制备方法
CN106434478B (zh) 一种谷氨酸棒杆菌菌株及其在发酵生产l-色氨酸中的应用
JPS62190090A (ja) 天然粉末色素の製造方法
CN103436585A (zh) 一种通过发酵乳杆菌生产虾青素的方法
CN103333922B (zh) 一种高色价朱红菌素的获取方法
Kolek et al. Use of common carp waste for pigment production by Monascus purpureus
CN106810483B (zh) 一种提取螺旋藻中活性物质的方法
CN106491421B (zh) 一种澳洲坚果壳天然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31019B (zh) 一种紫薯花青素快速提取方法
CN104448917B (zh) 一种采用醋酸-微波工艺提取红继木花红色素的方法
CN109251594A (zh) 一种农民画颜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08658779A (zh) 一种利用黑曲霉分离提取5-硝基间苯二甲酸二甲酯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