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9883A -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9883A
CN109109883A CN201811039128.3A CN201811039128A CN109109883A CN 109109883 A CN109109883 A CN 109109883A CN 201811039128 A CN201811039128 A CN 201811039128A CN 109109883 A CN109109883 A CN 109109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stiffening plate
reinforced structure
reinforced
fl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391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王欢欢
喻海洋
田洪雷
梁建英
薛健康
李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391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9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9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9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08Si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补强本体用于与侧墙固定连接,翻边与侧墙间隔设置。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轨道车辆的侧墙上设置补强结构,能够增加侧墙的强度,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侧墙上设置L型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具有翻边,能够避免因补强结构的末端锋利划伤操作人员的问题,从而便于安装和维护。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轻车体重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锈钢侧墙要尽量的薄,但这种薄板侧墙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屈曲变形,导致侧墙的外观不良。
现有技术中通过在侧墙上设置L型补强结构来提高侧墙的强度,但是,L形补强结构的末端比较锋利,操作人员在安装补强结构或者进行后续工序时容易划伤手,操作不方便。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补强结构,以在提高侧墙强度的同时,便于操作人员的安装和后续工序的进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上的补强结构的末端比较锋利,容易划伤操作人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的补强结构,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补强本体用于与侧墙固定连接,翻边与侧墙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补强本体包括:第一补强板,用于与侧墙连接;第二补强板,第二补强板的第一端与第一补强板连接,第二补强板的第二端与翻边连接,第二补强板与第一补强板之间有夹角。
进一步地,第一补强板与侧墙之间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翻边和第一补强板分别位于第二补强板的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补强板与第二补强板之间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翻边的截面为圆弧形。
进一步地,圆弧形的末端和圆弧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补强板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侧墙结构包括侧墙和设置在侧墙上的补强结构,补强结构为上述的补强结构。
进一步地,侧墙包括上侧墙和与上侧墙连接的下侧墙,补强结构设置在上侧墙上。
进一步地,侧墙结构包括多个补强结构,上侧墙上设有车窗,多个补强结构在车窗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进一步地,侧墙结构包括多个补强结构,侧墙上设有门框,多个补强结构在门框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进一步地,下侧墙由波纹板制成。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轨道车辆的侧墙上设置补强结构,能够增加侧墙的强度,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侧墙上设置L型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具有翻边,能够避免因补强结构的末端锋利划伤操作人员的问题,从而便于安装和维护。进一步地,侧墙包括设置在外侧的侧墙本体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装件,补强结构设置在侧墙本体上,当侧墙本体与内装件之间填充防寒材料时,补强结构的翻边不会阻碍防寒材料的填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n形补强结构或m形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方便防寒材料的附着和粘贴,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开展。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A-A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3中的补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70、侧墙;73、车窗;74、补强结构;741、第一补强板;742、第二补强板;743、翻边;76、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的补强结构。该实施例的补强结构74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743,补强本体用于与侧墙70固定连接,翻边743与侧墙70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中,在轨道车辆的侧墙70上设置补强结构74,以增强侧墙70的强度,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743,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侧墙70上设置L型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具有翻边743,避免因补强结构的末端锋利划伤操作人员,便于安装和维护。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侧墙70包括设置在外侧的侧墙本体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装件,补强结构74设置在侧墙本体上,当侧墙本体与内装件之间填充防寒材料时,补强结构74的翻边743不会阻碍防寒材料的填充,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n形补强结构或m形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74方便防寒材料的附着和粘贴,有利于后续工序的开展。
如图3和图4所示,补强本体包括第一补强板741和第二补强板742。第一补强板741用于与侧墙70连接;第二补强板742的第一端与第一补强板741连接,第二补强板742的第二端与翻边743连接,第二补强板742与第一补强板741之间有夹角。
具体地,第一补强板741和第二补强板742形成L型补强本体,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连接,以提高侧墙70的高度方向上的强度,第二补强板742与第一补强板741之间存在夹角,以提高侧墙70在宽度方向上的强度。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第一补强板741与第二补强板742之间垂直连接。
当然,在本发明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第一补强板741与第二补强板742之间的夹角可任意设置,只要不会影响后续工序的进行即可。
优选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之间焊接连接。
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之间点焊连接,并在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之间设置点焊密封胶,保证了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对第一补强板741和侧墙7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从而能够有效防止第一补强板741脱落。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翻边743和第一补强板741分别位于第二补强板742的两侧。
在本申请中,第一补强板741、第二补强板742与翻边74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补强板742的一端与第一补强板741连接,第二补强板742的另一端与翻边743连接,第一补强板741和翻边743分别位于第二补强板742的两侧。上述设置便于操作人员安装,相对于将第一补强板741和翻边743设置在第二补强板742的同侧而言,本申请的设置方式方便成型,且便于操作人员将补强结构74安装至侧墙70上,且翻边743的末端朝向侧墙70设置,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安装时被划伤。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补强结构74采用1mm厚的钢板一体成型制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翻边743的截面为圆弧形。
此处所说的截面是指沿车辆的宽度方向所做的截面,即图1中的A-A的剖视方向。圆弧形的翻边743使补强结构74的末端朝向侧墙7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L型的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74末端弯曲,使操作人员不易碰到补强结构74锋利的末端,避免被划伤。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圆弧形的末端和圆弧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第一补强板741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夹角α为15°。上述夹角α的设置保证了翻边743有一定的弧度,既能满足翻边743本身的结构要求,又可以实现在侧墙70填充防寒材料时对防寒材料的钩挂作用。避免因翻边743太小,影响防寒材料的填充,或者因翻边743太大,无法起到防止操作人员划伤的作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该实施例的侧墙结构包括侧墙70和设置在侧墙70上的补强结构74,补强结构74为上述的补强结构74。
本申请的补强结构74与侧墙70连接,在减轻车体重量的前提下,使侧墙70尽量轻薄,并通过补强结构74的设置满足侧墙70的强度要求。因此,具有上述补强结构74的侧墙结构也具有上述优点。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侧墙70包括上侧墙和与上侧墙连接的下侧墙,补强结构74设置在上侧墙上。
具体地,本申请的上侧墙由普通薄钢板制成,下侧墙由波纹板制成,波纹板的强度大大高于普通薄钢板的强度。因此,为了提高上侧墙的强度,在上侧墙上设置补强结构74,以满足侧墙70的强度要求。
优选地,本申请的侧墙结构包括多个补强结构74,上侧墙上设有车窗73,多个补强结构74在车窗73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如图1所示,上侧墙上开设有车窗73,在车窗73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多个补强结构74,形成补强区,以提高车窗73周围的侧墙70的强度,如图1中B区域所示。
当然,在附图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车窗73的两侧间隔设置多个补强结构74。
优选地,本申请的侧墙结构包括多个补强结构74,侧墙70上设有门框76,多个补强结构74在门框76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如图1所示,侧墙70上开设有车门,在车门的门框76两侧的上侧墙部分设置多个补强结构74以形成补强区,提高门框76周围的侧墙70的强度,如图1中B和C区域所示,以达到侧墙70的强度要求。
进一步地,上侧墙70上还设有通风孔(如图1中C区域中的圆形通风孔),在通风孔的周围也设置有上述的补强结构74,从而能够保证开孔位置的侧墙70强度。
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上侧墙上的开孔位置的周围设置多个补强结构74,补强结构74可以根据需要横向或纵向设置,形成补强区,以提高上侧墙的强度,避免上侧墙产生弯曲变形,影响侧墙外观。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轻车体重量,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不锈钢侧墙70要尽量的薄,但这种薄板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屈曲变形,导致侧墙70的外观不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补强结构74的截面,在生产加工中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长度的补强结构74,通过把补强结构74沿侧墙70的纵向和横向合理布置,形成侧墙70(尤其是上侧墙)上的屈曲补强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锈钢的侧墙70由于刚度不够而产生的屈曲不平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发明的补强结构74包括第一补强板741、第二补强板742和翻边743。其中,第一补强板741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二补强板742沿水平方向布置,翻边743为圆弧形,第一补强板741和翻边743均与第二补强板742连接,且第一补强板741和翻边743设置在第二补强板742的两侧。竖直的第一补强板741与侧墙70点焊连接,以增强侧墙70沿竖直方向上的强度,第二补强板742与侧墙70间隔设置,以增强侧墙70在水平方向上的强度,翻边743的设置,避免了操作人员在安装补强结构74或进行后续工序时被补强结构74的末端划伤。多个补强结构74将在门框76周围、车窗73周围及侧墙70上开设通风孔的附近通过合理的布置,与侧墙70点焊连接,形成补强区,使薄的侧墙70不会产生屈曲变形。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在轨道车辆的侧墙上设置补强结构,以增强侧墙的强度,补强结构包括补强本体和与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在侧墙上设置L型补强结构而言,本申请的补强结构具有翻边,避免因补强结构的末端锋利划伤操作人员,便于安装和维护。进一步地,侧墙包括设置在外侧的侧墙本体和设置在内侧的内装件,补强结构设置在侧墙本体上,当侧墙本体与内装件之间填充防寒材料时,补强结构的翻边有利于防寒材料的附着和粘贴,有利于后于工序的开展。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轨道车辆侧墙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补强结构(74)包括补强本体和与所述补强本体连接的翻边(743),所述补强本体用于与侧墙(70)固定连接,所述翻边(743)与所述侧墙(70)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本体包括:
第一补强板(741),用于与所述侧墙(70)连接;
第二补强板(742),所述第二补强板(7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补强板(741)连接,所述第二补强板(742)的第二端与所述翻边(743)连接,所述第二补强板(742)与所述第一补强板(741)之间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741)与所述侧墙(70)之间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743)和所述第一补强板(741)分别位于所述第二补强板(742)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强板(741)与所述第二补强板(742)之间垂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743)的截面为圆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补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的末端和所述圆弧形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与所述第一补强板(741)所在平面之间具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大于等于15°且小于等于25°。
8.一种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包括侧墙(70)和设置在所述侧墙(70)上的补强结构(74),所述补强结构(74)为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补强结构(7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70)包括上侧墙和与所述上侧墙连接的下侧墙,所述补强结构(74)设置在所述上侧墙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包括多个所述补强结构(74),所述上侧墙上设有车窗(73),多个所述补强结构(74)在所述车窗(73)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结构包括多个所述补强结构(74),所述侧墙(70)上设有门框(76),多个所述补强结构(74)在所述门框(76)的至少一侧间隔设置以形成补强区。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侧墙由波纹板制成。
CN201811039128.3A 2018-09-06 2018-09-06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Pending CN109109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9128.3A CN109109883A (zh) 2018-09-06 2018-09-06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39128.3A CN109109883A (zh) 2018-09-06 2018-09-06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9883A true CN109109883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58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39128.3A Pending CN109109883A (zh) 2018-09-06 2018-09-06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988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00563A (ja) * 1989-01-30 1990-08-08 Hitachi Ltd 車両の側構体構造
CN106080629A (zh) * 2016-07-14 2016-11-0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车辆车体及铁路车辆
CN106627616A (zh) * 2016-11-02 2017-05-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一种内嵌入口门扶手及其安装方法
CN107415965A (zh) * 2017-07-31 2017-12-01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侧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7901932A (zh) * 2017-10-27 2018-04-13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不锈钢侧墙结构和新型不锈钢侧墙的安装方法
CN208868036U (zh) * 2018-09-06 2019-05-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00563A (ja) * 1989-01-30 1990-08-08 Hitachi Ltd 車両の側構体構造
CN106080629A (zh) * 2016-07-14 2016-11-09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车辆车体及铁路车辆
CN106627616A (zh) * 2016-11-02 2017-05-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一种内嵌入口门扶手及其安装方法
CN107415965A (zh) * 2017-07-31 2017-12-01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侧墙结构及其组装方法
CN107901932A (zh) * 2017-10-27 2018-04-13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不锈钢侧墙结构和新型不锈钢侧墙的安装方法
CN208868036U (zh) * 2018-09-06 2019-05-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83552A (zh) 一种轨道车辆
CN208868036U (zh)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CN206616749U (zh) 新型小曲率铝板幕墙
CN109109883A (zh) 轨道车辆的侧墙结构及其补强结构
CN108316810A (zh) 门窗系统
CN109131392A (zh) 轨道车辆的侧墙组件及轨道车辆
CN208122639U (zh) 一种门窗系统的框扇结构
RU189694U1 (ru) Кузов полувагона
CN207244951U (zh) 一种建筑幕墙横铝合金型材竖框二面角自适应连接角片
CN206018957U (zh) 接水盘和空调器
CN108301733A (zh) 一种门窗系统的框扇结构
CN207108234U (zh) 竖井用吊篮
US11142227B2 (en) Side wall component of railway vehicle, and railway vehicle
CN209554581U (zh) 一种钢带曳引机的安装布置结构
CN209653398U (zh) 自带双矩管背楞的外梁侧结构
CN206938863U (zh) 汽车车身侧围铰链加强板
CN213594261U (zh) 端墙结构及地铁车辆
CN205778293U (zh) 用于门窗型材的l型连接固定件
CN208531994U (zh) 一种自动扶梯内侧盖板
CN207345926U (zh) 一种车辆及其纵梁和纵梁加强装置
CN207967626U (zh) 一种应用于低压开关柜的新型门板
CN205475906U (zh) 异面折线式单元幕墙
CN211197324U (zh) 一种角柱及集装箱
CN214731444U (zh) 一种具有顶包角组件的集装箱
CN206035199U (zh) 内倒电动链条开窗器配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