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7236A -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7236A
CN109107236A CN201811170012.3A CN201811170012A CN109107236A CN 109107236 A CN109107236 A CN 109107236A CN 201811170012 A CN201811170012 A CN 201811170012A CN 109107236 A CN109107236 A CN 1091072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refrigerating fluid
tank
settling pond
level sett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001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峙
梁骁
张明胜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001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72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72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723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03Making of sedimentation devices, structural details thereof, e.g. prefabricate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1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using flocculating ag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B01D21/04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with moving scrapers
    • B01D21/06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with moving scrapers with rotating scra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6Separation of sediment aided by centrifugal force or centripetal for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8Mechanical auxiliary equipment for acceleration of sedimentation, e.g. by vibrator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中漂浮物打捞设备包括:打捞网、打捞臂转轴、打捞臂、打捞网调节装置、摇臂连杆、摇臂、打捞驱动电机和凸滚轮;所述凸滚轮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上端,凸滚轮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凸滚轮与打捞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摇臂的一端与凸滚轮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一端连接在摇臂下端,摇臂连杆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支架连接。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成本低、效率高,且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污水处理已经成为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个很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是未来人的生存问题。近年来,高铁锰矿井水的处理利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是现有的处理方式效率较低、使用范围小,处理装置结构复杂且不便于操作。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用于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座1,二级沉淀池2,搅拌电机3,控制器4,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缓冲箱7,连接8,水泵9,装置支撑机构10,预处理装置11;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二级沉淀池2结构的说明。所述二级沉淀池2包括:分离器2-1,分离器立轴2-2,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支撑板2-4,颗粒物检测器2-5,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沉积物收集箱2-8,沉渣池2-9,沉渣排管2-10;
所述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分离器立轴2-2结构的说明。所述分离器立轴2-2包括:刮泥板2-2-1,联轴器2-2-2,转轴2-2-3,旋转叶片2-2-4,刮泥板加强筋2-2-5;所述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渣池2-9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渣池2-9包括: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离心锥体2-9-2,沉渣池传动齿轮2-9-3,防水电机2-9-4,沉渣搅拌装置2-9-5,搅拌轴反推装置2-9-6;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的说明。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包括: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启闭装置支架2-9-1-6,出水孔道2-9-1-7,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密封圆板2-9-1-9,圆板调节臂2-9-1-10,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所述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的说明。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包括:平衡配重物2-9-1-1-1,销钉调节旋钮2-9-1-1-2,固定横杆2-9-1-1-3,固定环加热器2-9-1-1-4,锁紧销钉2-9-1-1-5,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销钉套管2-9-1-1-7,固定环2-9-1-1-8;所述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的说明。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包括:制冷液回收罐2-9-6-1,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反推轴承2-9-6-3,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释放孔2-9-6-5,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所述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的说明。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包括:机构升降电机10-1,齿轮传动装置10-2,连接块10-3,支撑臂滑道10-4,固定齿条10-5,升降齿轮10-6,支撑臂10-7,支撑机构基座10-8;所述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预处理装置11结构的说明。所述预处理装置11包括:沉淀物排放管11-1,预处理装置支架11-2,沉淀物汇聚室11-3,反应室11-4,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待处理水进入管11-6,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处理后水排放管11-8;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反应室11-4结构的说明。所述反应室11-4包括:阻尼板11-4-1,阻尼网11-4-2,絮凝剂加注口11-4-3,反应室支护架11-4-4,溢流通道口11-4-5,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所述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的说明。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包括:打捞网11-7-1,打捞臂转轴11-7-2,打捞臂11-7-3,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摇臂连杆11-7-5,摇臂11-7-6,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的工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运行中,接通电源,控制器4启动水泵9,待处理污水经过连接管8和缓冲箱7,进入一级沉淀池5,此时位于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实时监测一级沉淀池5内部水位;当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水泵9停止运转;在待处理污水进入一级沉淀池5,工作人员通过对控制器4编程,设定污水在一级沉淀池5的停滞时间,当控制器4内部计数器计数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开启,将污水放至二级沉淀池2内部;
第2步:在二级沉淀池2运行中,污水通过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进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水位;当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关闭;在二级沉淀池2,颗粒物检测器2-5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污水颗粒物含量,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高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脱离,促使搅拌电机3单独带动旋转叶片2-2-4旋转,污水内部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低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停止运转;
第3步:在分离器立轴2-2运行中,当二级沉淀池2内部沉淀物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结合,搅拌电机3带动旋转叶片2-2-4和刮泥板2-2-1旋转,将二级沉淀池2底部沉淀物收集到沉积物收集箱2-8中,清水从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排出;
第4步:在沉渣池2-9运行中,接通电源后,防水电机2-9-4带动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运转,进而带动整个离心锥体2-9-2转动;在离心锥体2-9-2与沉渣搅拌装置2-9-5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对物料的搅拌;随后,物料从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冲流出;
第5步:在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运行中,当离心锥体2-9-2进行旋转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体向偏离旋转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圆板调节臂2-9-1-10向下运动,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打开;当离心锥体2-9-2停止转动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整体呈自然垂落状态,此时圆板调节臂2-9-1-10处于水平状态,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闭合;
第6步:在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运行中,通过调节销钉调节旋钮2-9-1-1-2的松紧度来实现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的固定与放松;同时,在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的作用下,固定环2-9-1-1-8得以展开与收缩,进而适应直径不同的固定横杆2-9-1-1-3;
第7步:在搅拌轴反推装置2-9-6运行中,制冷液由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进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在到达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顶部时,从制冷液释放孔2-9-6-5中流入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吸收了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中的热量后,流入制冷液回收罐2-9-6-1,进而从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排出;
第8步:在装置支撑机构10运行中,接通电源后,机构升降电机10-1带动齿轮传动装置10-2运转,进而带动升降齿轮10-6转动,并通过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的啮合作用实现支撑臂10-7的上升及下降;当升降齿轮10-6逆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上升;当升降齿轮10-6顺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下降;
第9步:在预处理装置11运行中,待处理污水由待处理水进入管11-6进入反应室11-4;污水中的固形物经过沉淀,降至沉淀物汇聚室11-3,并从沉淀物排放管11-1排出;同时,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在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作用下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物体进行打捞;最后,经过处理的污水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
第10步:在反应室11-4运行中,外部电机的运作促使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前后摆动,实现对污水的搅拌;进而在阻尼板11-4-1和阻尼网11-4-2的作用下,污水实现缓降;同时,从絮凝剂加注口11-4-3流入反应室11-4的絮凝剂与污水产生沉淀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当污水超过高度上限时,从溢流通道口11-4-5流入沉淀物排放管11-1;
第11步: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运行中,打捞驱动电机11-7-7在通电后进行运转,并带动凸滚轮11-7-8、摇臂11-7-6和摇臂连杆11-7-5的转动,进而促使打捞臂转轴11-7-2带动打捞臂11-7-3上下摆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通过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来调节打捞网11-7-1的松紧度。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处理成本低、效率高、适用范围广,且内部设有搅拌刮泥板,避免了池内泥区死区以及底部沉泥排放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二级沉淀池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器立轴2-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渣池2-9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装置11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室11-4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包括:固定座1,二级沉淀池2,搅拌电机3,控制器4,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缓冲箱7,连接8,水泵9,装置支撑机构10,预处理装置11;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二级沉淀池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二级沉淀池2包括:分离器2-1,分离器立轴2-2,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支撑板2-4,颗粒物检测器2-5,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沉积物收集箱2-8,沉渣池2-9,沉渣排管2-10;所述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颗粒物检测器2-5为现有技术产品,LD-3C型微电脑激光颗粒物检测仪,由潍坊艾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器立轴2-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分离器立轴2-2包括:刮泥板2-2-1,联轴器2-2-2,转轴2-2-3,旋转叶片2-2-4,刮泥板加强筋2-2-5;所述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渣池2-9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沉渣池2-9包括: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离心锥体2-9-2,沉渣池传动齿轮2-9-3,防水电机2-9-4,沉渣搅拌装置2-9-5,搅拌轴反推装置2-9-6;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包括: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启闭装置支架2-9-1-6,出水孔道2-9-1-7,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密封圆板2-9-1-9,圆板调节臂2-9-1-10,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所述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包括:平衡配重物2-9-1-1-1,销钉调节旋钮2-9-1-1-2,固定横杆2-9-1-1-3,固定环加热器2-9-1-1-4,锁紧销钉2-9-1-1-5,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销钉套管2-9-1-1-7,固定环2-9-1-1-8;所述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包括:制冷液回收罐2-9-6-1,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反推轴承2-9-6-3,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释放孔2-9-6-5,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所述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包括:机构升降电机10-1,齿轮传动装置10-2,连接块10-3,支撑臂滑道10-4,固定齿条10-5,升降齿轮10-6,支撑臂10-7,支撑机构基座10-8;所述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装置1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预处理装置11包括:沉淀物排放管11-1,预处理装置支架11-2,沉淀物汇聚室11-3,反应室11-4,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待处理水进入管11-6,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处理后水排放管11-8;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室11-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反应室11-4包括:阻尼板11-4-1,阻尼网11-4-2,絮凝剂加注口11-4-3,反应室支护架11-4-4,溢流通道口11-4-5,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所述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包括:打捞网11-7-1,打捞臂转轴11-7-2,打捞臂11-7-3,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摇臂连杆11-7-5,摇臂11-7-6,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刮泥板2-2-1,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刮泥板2-2-1,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刮泥板2-2-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2%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9%,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9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1%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4%,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加入促进剂D2%和氧化铷纳米微粒9%,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5%,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保温2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刮泥板2-2-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52%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1%,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10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13%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85%,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03℃,加入促进剂D95%和氧化铷纳米微粒39%,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19%,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85℃,保温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与本申请刮泥板2-2-1同样部件,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2制备获得的刮泥板2-2-1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同样部件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二者热变形温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腐蚀速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刮泥板2-2-1,其上述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4
研究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成分占比对刮泥板2-2-1性能的影响。变化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为总量的 10%、20%、30%、40%,以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为评价指标。从本发明中所述的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关系图中看出,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的含量,对其材料抗疲劳强度增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

Claims (10)

1.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座(1),二级沉淀池(2),搅拌电机(3),控制器(4),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缓冲箱(7),连接管(8),水泵(9),装置支撑机构(10),预处理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2)包括:分离器(2-1),分离器立轴(2-2),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支撑板(2-4),颗粒物检测器(2-5),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沉积物收集箱(2-8),沉渣池(2-9),沉渣排管(2-10);所述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立轴(2-2)包括:刮泥板(2-2-1),联轴器(2-2-2),转轴(2-2-3),旋转叶片(2-2-4),刮泥板加强筋(2-2-5);所述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2-9)包括: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离心锥体(2-9-2),沉渣池传动齿轮(2-9-3),防水电机(2-9-4),沉渣搅拌装置(2-9-5),搅拌轴反推装置(2-9-6);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包括: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启闭装置支架(2-9-1-6),出水孔道(2-9-1-7),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密封圆板(2-9-1-9),圆板调节臂(2-9-1-10),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所述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包括:平衡配重物(2-9-1-1-1),销钉调节旋钮(2-9-1-1-2),固定横杆(2-9-1-1-3),固定环加热器(2-9-1-1-4),锁紧销钉(2-9-1-1-5),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销钉套管(2-9-1-1-7),固定环(2-9-1-1-8);所述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包括:制冷液回收罐(2-9-6-1),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反推轴承(2-9-6-3),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释放孔(2-9-6-5),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所述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包括:机构升降电机(10-1),齿轮传动装置(10-2),连接块(10-3),支撑臂滑道(10-4),固定齿条(10-5),升降齿轮(10-6),支撑臂(10-7),支撑机构基座(10-8);所述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1)包括:沉淀物排放管(11-1),预处理装置支架(11-2),沉淀物汇聚室(11-3),反应室(11-4),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待处理水进入管(11-6),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处理后水排放管(11-8);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
所述反应室(11-4)包括:阻尼板(11-4-1),阻尼网(11-4-2),絮凝剂加注口(11-4-3),反应室支护架(11-4-4),溢流通道口(11-4-5),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所述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包括:打捞网(11-7-1),打捞臂转轴(11-7-2),打捞臂(11-7-3),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摇臂连杆(11-7-5),摇臂(11-7-6),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运行中,接通电源,控制器(4)启动水泵(9),待处理污水经过连接管(8)和缓冲箱(7),进入一级沉淀池(5),此时位于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实时监测一级沉淀池(5)内部水位;当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水泵(9)停止运转;在待处理污水进入一级沉淀池(5),工作人员通过对控制器(4)编程,设定污水在一级沉淀池(5)的停滞时间,当控制器(4)内部计数器计数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开启,将污水放至二级沉淀池(2)内部;
第2步:在二级沉淀池(2)运行中,污水通过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进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水位;当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关闭;在二级沉淀池(2),颗粒物检测器(2-5)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污水颗粒物含量,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高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脱离,促使搅拌电机(3)单独带动旋转叶片(2-2-4)旋转,污水内部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低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停止运转;
第3步:在分离器立轴(2-2)运行中,当二级沉淀池(2)内部沉淀物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结合,搅拌电机(3)带动旋转叶片(2-2-4)和刮泥板(2-2-1)旋转,将二级沉淀池(2)底部沉淀物收集到沉积物收集箱(2-8)中,清水从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排出;
第4步:在沉渣池(2-9)运行中,接通电源后,防水电机(2-9-4)带动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运转,进而带动整个离心锥体(2-9-2)转动;在离心锥体(2-9-2)与沉渣搅拌装置(2-9-5)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对物料的搅拌;随后,物料从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冲流出;
第5步:在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运行中,当离心锥体(2-9-2)进行旋转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体向偏离旋转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圆板调节臂(2-9-1-10)向下运动,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打开;当离心锥体(2-9-2)停止转动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整体呈自然垂落状态,此时圆板调节臂(2-9-1-10)处于水平状态,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闭合;
第6步:在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运行中,通过调节销钉调节旋钮(2-9-1-1-2)的松紧度来实现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的固定与放松;同时,在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的作用下,固定环(2-9-1-1-8)得以展开与收缩,进而适应直径不同的固定横杆(2-9-1-1-3);
第7步:在搅拌轴反推装置(2-9-6)运行中,制冷液由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进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在到达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顶部时,从制冷液释放孔(2-9-6-5)中流入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吸收了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中的热量后,流入制冷液回收罐(2-9-6-1),进而从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排出;
第8步:在装置支撑机构(10)运行中,接通电源后,机构升降电机(10-1)带动齿轮传动装置(10-2)运转,进而带动升降齿轮(10-6)转动,并通过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的啮合作用实现支撑臂(10-7)的上升及下降;当升降齿轮(10-6)逆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上升;当升降齿轮(10-6)顺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下降;
第9步:在预处理装置(11)运行中,待处理污水由待处理水进入管(11-6)进入反应室(11-4);污水中的固形物经过沉淀,降至沉淀物汇聚室(11-3),并从沉淀物排放管(11-1)排出;同时,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在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作用下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物体进行打捞;最后,经过处理的污水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
第10步:在反应室(11-4)运行中,外部电机的运作促使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前后摆动,实现对污水的搅拌;进而在阻尼板(11-4-1)和阻尼网(11-4-2)的作用下,污水实现缓降;同时,从絮凝剂加注口(11-4-3)流入反应室(11-4)的絮凝剂与污水产生沉淀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当污水超过高度上限时,从溢流通道口(11-4-5)流入沉淀物排放管(11-1);
第11步: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运行中,打捞驱动电机(11-7-7)在通电后进行运转,并带动凸滚轮(11-7-8)、摇臂(11-7-6)和摇臂连杆(11-7-5)的转动,进而促使打捞臂转轴(11-7-2)带动打捞臂(11-7-3)上下摆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通过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来调节打捞网(11-7-1)的松紧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2-2-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刮泥板(2-2-1)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组成:
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2~52%;
净化湖水9~1%;
促进外加剂DPG1~13%;
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4~85%;
促进剂D2~95%;
氧化铷纳米微粒9~39%;
促进催化剂5~19%;
所述促进外加剂DPG为二甲聚硅氧烷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特征为:
其中,R为烷基,为8~68碳原子;
所述促进剂D为二苯酚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X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X基团分子式为:C13H11O2;
X基团的准确分子量为:183.0810;油水分离系数为:21576;
所述促进催化剂为环己烷-1,2-二羧酸二(环氧乙基甲基)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B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为:C11H19N3O2;
刮泥板(2-2-1)的制造方法是: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2rpm~5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9~10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103℃,加入促进剂D和氧化铷纳米微粒,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85℃,保温2~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CN201811170012.3A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Withdrawn CN1091072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012.3A CN109107236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012.3A CN109107236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7236A true CN109107236A (zh) 2019-01-01

Family

ID=6485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0012.3A Withdrawn CN109107236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72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729A (zh) * 2022-10-10 2022-12-06 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氧化镝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32729A (zh) * 2022-10-10 2022-12-06 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氧化镝的制备方法
CN115432729B (zh) * 2022-10-10 2023-08-11 吉水金诚新材料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纯氧化镝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89260A (zh)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发酵后的脱出水处理系统
CN208883626U (zh) 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
CN215516997U (zh) 一种焦化废水深度水处理设备
CN109107236A (zh)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09107231A (zh) 一种喜树苗培育过程中废弃营养液回用处理系统
CN109045772A (zh) 一种分离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07086U (zh) 一种生活污水多级处理设备
CN109173358A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暗坝电井突水回用处理装置
CN109107238A (zh) 一种用于乳品生产中分离水体处理系统
CN109126216A (zh) 一种河湖水体污染点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CN109107230A (zh) 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重金属点源污染装置
CN109045778A (zh) 一种玉米淀粉生产中高浓度bod污水处理装置
CN109045779A (zh) 一种用于岩溶含水层高铁锰污水处理装置
CN109107235A (zh) 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铅锌反应水处理装置
CN109045777A (zh) 一种用于秸秆絮凝剂生产中污水处理系统
CN110255687A (zh) 一种新型环保水处理设备
CN116253422A (zh) 锌镍合金废水的处理回收装置
CN109250841A (zh)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CN109107237A (zh) 一种用于岩溶含水层四氯化碳处理装置
CN114291976A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环保设备
CN207435206U (zh) 一种高碱性循环水游离态重金属的络合反应装置
CN211497198U (zh) 一种高效污水沉淀混合调节装置
CN208742023U (zh) 一种优化污水泥浆处理口的处理装置
CN109052759A (zh)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CN2083201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