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759A -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2759A
CN109052759A CN201811170002.XA CN201811170002A CN109052759A CN 109052759 A CN109052759 A CN 109052759A CN 201811170002 A CN201811170002 A CN 201811170002A CN 109052759 A CN109052759 A CN 1090527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lectrolytic cell
sedimentation basin
water
control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700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峙
梁骁
张明胜
张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Tengru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700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275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27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75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中阳极滑动槽包括:滑动槽固定栓、滑动槽工字钢、侧向凹槽、滑动槽喷油嘴;所述侧向凹槽为滑动槽工字钢上下两端之间的中空通道,侧向凹槽内部设有滑动槽喷油嘴;所述滑动槽固定栓固定连接在滑动槽工字钢)底部两端,每个滑动槽工字钢上的滑动槽固定栓数量为2个;所述滑动槽工字钢、侧向凹槽和滑动槽喷油嘴的数量均为2个。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该装置污水处理费用和工厂运行成本较低;处理后的污水质量较好,可以达到循环使用标准,减少资源浪费;该装置工艺方法相对简单,制备成本低,经济性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污水水质与一般城市污水性质不同(城市污水中常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其特征可概括为:水质水量变化较大,污染物浓度偏低,污水可生化性较差,处理难度相对较大,不同煤矿对出水的要求差异较大,主要污染物为SS、Fe、Mn、SO4、COD、NH3及微量有毒金属离子,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进行排放,煤矿污水处理包括生产污水处理及生活污水处理,处理工艺随科技进步不断发展,在80年代采用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沟法处理工艺的较多,其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由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太低,在运转过程中微生物得不到最低限度的营养物质,形不成活性污泥,运转不起来,达不到要求的处理目标。
目前进行煤矿污水的处理工艺仍然存在以下缺点:污水处理费用高,导致工厂运行成本较高;处理后的污水质量较差,不能达到循环使用标准,造成资源浪费;现有的污水处理剂制备方法复杂,工艺条件较高,制备成本增加,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支撑座2,倾倒电机3,电解池4,加碱管5,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沉淀池8,沉淀池出水管9,沉淀池进水管10,加酸管11,进水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内壁设有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和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所述沉淀池8底部一侧置有沉淀池进水管10,沉淀池进水管10与沉淀池8贯通,其中沉淀池进水管10另一端设有电解池4,沉淀池进水管10与电解池4贯通;所述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位于沉淀池8外壁上,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与沉淀池8贯通;所述电解池4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12,电解池4通过进水泵12与沉淀池8贯通;所述加酸管11位于电解池4上部一侧,加酸管11与电解池4贯通,加酸管11距离电解池4上檐在15cm~20cm之间;所述电解池4两侧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横截面结构为梯形,支撑座2与电解池4通过轴转动连接,其中支撑座2上设有控制面板1和倾倒电机3;所述倾倒电机3、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和进水泵1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支撑座2结构的说明。所述支撑座2包括: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支架电机2-3,支架传动系统2-4,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连接支架滑道2-7,支撑座面板2-8;所述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设于连接支架滑道2-7下方,两者垂直且固定连接,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的数量为2个,每个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均设有左右2个连接支架滑道2-7;所述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左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滑动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端头与支撑座面板2-8固定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在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一侧,连接支架滑轮2-2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右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滚动连接,每侧连接支架滑轮2-2的数量为2个;所述支架传动系统2-4位于每个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另一侧,支架传动系统2-4上下两端与连接支架滑轮2-2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电机2-3布置于支架传动系统2-4一侧下部,连接支架电机2-3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为两侧支架传动系统2-4之间的连接装置,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电解池4结构的说明。所述电解池4包括:进水泵安装座4-1,电解池出水管4-2,桶壁4-3,搅拌器4-4,阳极4-5,搅拌电机4-6,倾倒口4-7,阴极4-8,转动轴4-9,加酸孔4-10;所述桶壁4-3顶部一侧设有倾倒口4-7,桶壁4-3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安装座4-1和电解池出水管4-2,其中电解池出水管4-2与桶壁4-3贯通;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上部设有加酸孔4-10,加酸孔4-10与桶壁4-3贯通;所述转动轴4-9位于桶壁4-3两侧中心,转动轴4-9数量为2个,两个转动轴4-9同轴转动;所述桶壁4-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器4-4,搅拌器4-4中心置有搅拌电机4-6,搅拌电机4-6与搅拌器4-4螺纹连接;所述搅拌器4-4两侧分别设有阳极4-5和阴极4-8,阳极4-5和阴极4-8均与搅拌器4-4滑动连接;所述阳极4-5、搅拌电机4-6和阴极4-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阳极4-5为铁材质,阴极4-8为碳材质。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结构的说明。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包括:安装座面板4-1-1,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块连接杆4-1-3,水泵支脚4-1-4,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螺栓调节旋钮4-1-7,支脚固定环4-1-8;所述安装座固定块4-1-2位于安装座面板4-1-1右下方,两者固定连接,安装座固定块4-1-2的数量为3个,相邻安装座固定块4-1-2以水泵支脚4-1-4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支脚固定环4-1-8位于安装座固定块4-1-2内侧,支脚固定环4-1-8通过固定块连接杆4-1-3与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连接,支脚固定环4-1-8上设有螺栓套管4-1-6;所述螺栓套管4-1-6的顶部设有螺栓调节旋钮4-1-7,螺栓套管4-1-6的底部设有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的数量为3个;所述水泵支脚4-1-4位于支脚固定环4-1-8内部,水泵支脚4-1-4的直径小于支脚固定环4-1-8的直径,水泵支脚4-1-4通过压紧螺栓4-1-5的作用固定在安装座面板4-1-1上。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搅拌器4-4结构的说明。所述搅拌器4-4包括:承载板4-4-1,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搅拌装置4-4-4;所述承载板4-4-1上设有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搅拌装置4-4-4位于承载板4-4-1下部,搅拌电机4-6通过轴与搅拌装置4-4-4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装置4-4-4结构的说明。所述搅拌装置4-4-4包括:翼型搅拌叶4-4-4-1,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搅拌中轴4-4-4-3,固定波轮4-4-4-4,搅拌叶支撑架4-4-4-5;所述搅拌中轴4-4-4-3中部设有固定波轮4-4-4-4,搅拌中轴4-4-4-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所述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与搅拌中轴4-4-4-3固定连接,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底部与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两端分别与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和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数量为2个。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阳极4-5结构的说明。所述阳极4-5包括:进水处理甬道4-5-1,阳极环4-5-2,吸水孔4-5-3,吸入管4-5-4,吸入缓冲室4-5-5,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防水穿线管4-5-7,阳极滑动槽4-5-8;所述阳极滑动槽4-5-8呈工字结构,阳极滑动槽4-5-8的数量为两个,相邻阳极滑动槽4-5-8之间设有吸入缓冲室4-5-5;所述吸入缓冲室4-5-5的上部连接有防水穿线管4-5-7和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吸入缓冲室4-5-5的下部连接有吸入管4-5-4和阳极环4-5-2;所述吸入管4-5-4通过吸入缓冲室4-5-5与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贯通,吸入管4-5-4的下端设有吸水孔4-5-3;所述阳极环4-5-2设在吸入管4-5-4外侧,阳极环4-5-2的直径大于吸入管4-5-4的直径,阳极环4-5-2内部设有进水处理甬道4-5-1;所述进水处理甬道4-5-1与吸水孔4-5-3贯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阳极滑动槽4-5-8结构的说明。所述阳极滑动槽4-5-8包括:滑动槽固定栓4-5-8-1,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侧向凹槽4-5-8-3为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下两端之间的中空通道,侧向凹槽4-5-8-3内部设有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滑动槽固定栓4-5-8-1固定连接在滑动槽工字钢4-5-8-2底部两端,每个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的滑动槽固定栓4-5-8-1数量为2个;所述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和滑动槽喷油嘴4-5-8-4的数量均为2个。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转动轴4-9结构的说明。所述转动轴4-9包括:压块固定板4-9-1,张紧度调节栓4-9-2,齿轮传动装置4-9-3,中轴压块4-9-4,压紧弹簧4-9-5,转动轴壳体4-9-6,中轴驱动齿轮4-9-7,转动中轴4-9-8,转动轴制动器4-9-9;所述转动中轴4-9-8设于转动轴壳体4-9-6 内部中心处,转动中轴4-9-8外壁为螺纹结构;所述中轴压块4-9-4布置于转动中轴4-9-8上下两端,中轴压块4-9-4凹面一侧设有压块固定板4-9-1;所述压块固定板4-9-1的数量为2个;所述张紧度调节栓4-9-2垂直于压块固定板4-9-1之间,且张紧度调节栓4-9-2穿过压块固定板4-9-1与中轴压块4-9-4固定连接,张紧度调节栓4-9-2的数量为4个;所述中轴驱动齿轮4-9-7布置于中轴压块4-9-4内部,中轴驱动齿轮4-9-7与转动中轴4-9-8啮合连接,中轴驱动齿轮4-9-7外侧设有齿轮传动装置4-9-3;所述齿轮传动装置4-9-3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压紧弹簧4-9-5固定连接在中轴压块4-9-4一侧中心处;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位于转动中轴4-9-8另一侧,转动中轴4-9-8从转动轴制动器4-9-9中部穿过。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结构的说明。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包括: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皮带控制器4-9-9-2,减速皮带4-9-9-3,制动转盘4-9-9-4,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所述制动转盘4-9-9-4以转动中轴4-9-8为中心且两者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制动转盘4-9-9-4外围缠绕有减速皮带4-9-9-3;所述减速皮带4-9-9-3的端口与皮带控制器4-9-9-2连接,减速皮带4-9-9-3的上侧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控制器4-9-9-2位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下侧,皮带控制器4-9-9-2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另一端连接,皮带控制器4-9-9-2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连接在转动中轴4-9-8上,且位于制动转盘4-9-9-4一侧。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结构的说明。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包括:冷却水回流管4-9-9-1-1,矩形缓冲板4-9-9-1-2,冷却水缓冲网4-9-9-1-3,水温传感器4-9-9-1-4,水箱上腔室4-9-9-1-5,冷却水沉降板4-9-9-1-6,冷却水去流管4-9-9-1-7,冷却水回流泵4-9-9-1-8,水箱下腔室4-9-9-1-9;所述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分别设在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内部上下两侧,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沉降板4-9-9-1-6固定连接在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各腔室内冷却水沉降板4-9-9-1-6的数量均为3个,相邻冷却水沉降板4-9-9-1-6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矩形缓冲板4-9-9-1-2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中的冷却水沉降板4-9-9-1-6下侧,矩形缓冲板4-9-9-1-2的数量为4个,相邻矩形缓冲板4-9-9-1-2之间等距离分布,矩形缓冲板4-9-9-1-2的下部设有冷却水缓冲网4-9-9-1-3;所述水温传感器4-9-9-1-4固定连接在水箱下腔室4-9-9-1-9内壁下侧,水温传感器4-9-9-1-4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冷却水去流管4-9-9-1-7位于水箱上腔室4-9-9-1-5外侧,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一端插入水箱上腔室4-9-9-1-5内部,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回流泵4-9-9-1-8与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流管4-9-9-1-1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外侧,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另一端插入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所述冷却水回流泵4-9-9-1-8布置于整个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一侧,冷却水回流泵4-9-9-1-8通过导线与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加碱管5结构的说明。所述加碱管5包括: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加碱管固定环5-3,碱液流出口5-4,碱液缓冲装置5-5,碱液进入口5-6;所述碱液进入口5-6、碱液流出口5-4分别设于加碱管5左右两端;所述加碱管固定环5-3固定套接在加碱管5中部,加碱管固定环5-3的数量为3个,相邻加碱管固定环5-3呈等距分布;所述管内电机5-2位于加碱管5内部,管内电机5-2的两端设有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的腰部设有碱液缓冲装置5-5,管内电机5-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连接;所述碱液搅拌叶5-1和碱液缓冲装置5-5均与管内电机5-2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池pH值检测器7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包括: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高压放电电容7-2,汞同位素环7-3,汞同位素发射头7-4,集成电路板7-5,测试液进水甬道7-6,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测试液进水口7-9,测试液出水口7-10;所述测试液进水口7-9和测试液出水口7-10分别设在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上、下两端,且两者均与测试液进水甬道7-6贯通;所述测试液进水甬道7-6为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外壁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之间的中空夹层;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位于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内部;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内部设有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底部设有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所述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固定连接,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和高压放电电容7-2;所述汞同位素环7-3上端设有汞同位素发射头7-4,汞同位素发射头7-4的数量不少于8个;所述电磁震动线圈7-7、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高压放电电容7-2均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包括: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二次沉渣罐9-2,U型管出水口9-3,U型管9-4,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污水进入管9-7;所述疏通装置9-6的两端分别设有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和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的上侧设有污水进入管9-7;所述沉淀物排出口9-5和污水进入管9-7均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所述U型管9-4位于疏通装置9-6下侧, U型管9-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U型管9-4的另一端设有U型管出水口9-3;所述二次沉渣罐9-2设于U型管9-4底部,两者贯通连接;所述疏通装置顶推器9-1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结构的说明。所述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包括:控制器壳体9-1-1,凹形夹块9-1-2,夹块间距调节栓9-1-3,内置齿轮9-1-4,齿轮传动轴9-1-5,侧压弹簧9-1-6;所述凹型夹块9-1-2位于控制器壳体9-1-1内部,凹型夹块9-1-2的数量为2个,相邻夹块之间通过夹块间距调节栓9-1-3连接;所述夹块间距调节栓9-1-3的数量为4个;所述内置齿轮9-1-4设于凹形夹块9-1-2内侧,内置齿轮9-1-4与齿轮传动轴9-1-5同轴传动连接,内置齿轮9-1-4的数量为2个,相邻内置齿轮9-1-4均与沉淀物顶推杆9-6-4啮合连接;所述侧压弹簧9-1-6固定连接在凹形夹块9-1-2一侧,侧压弹簧9-1-6的数量为2个;所述齿轮传动轴9-1-5与外部电机驱动连接,外部电机与控制面板1导线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疏通装置9-6结构的说明。所述疏通装置9-6包括:疏通器出水管9-6-1,疏通器腔体9-6-2,顶推活塞9-6-3,沉淀物顶推杆9-6-4;所述沉淀物顶推杆9-6-4位于疏通器腔体9-6-2内部,沉淀物顶推杆9-6-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传动连接,沉淀物顶推杆9-6-4的另一端与顶推活塞9-6-3固定连接;所述疏通器出水管9-6-1位于疏通装置9-6一侧下端,疏通器出水管9-6-1与疏通器腔体9-6-2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顶推活塞9-6-3结构的说明。所述顶推活塞9-6-3包括:活塞端头9-6-3-1,活塞出风口9-6-3-2,活塞加固环9-6-3-3,活塞进风口9-6-3-4,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所述活塞进风口9-6-3-4和活塞端头9-6-3-1分别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的两端;所述鼓风电机9-6-3-6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内部,鼓风电机9-6-3-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活塞加固环9-6-3-3和活塞出风口9-6-3-2固定连接在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外部,活塞加固环9-6-3-3的数量为2个;所述活塞出风口9-6-3-2设在相邻活塞加固环9-6-3-3之间,活塞出风口9-6-3-2与活塞进风口9-6-3-4贯通,活塞出风口9-6-3-2的数量不少于4个。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优点在于:该装置污水处理费用和工厂运行成本较低;处理后的污水质量较好,可以达到循环使用标准,减少资源浪费;该装置工艺方法相对简单,制备成本低,经济性较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座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电解池4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进水泵安装座4-1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器4-4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装置4-4-4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阳极4-5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阳极滑动槽4-5-8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4-9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制动器4-9-9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加碱管5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池pH值检测器7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池出水管9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疏通装置9-6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顶推活塞9-6-3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承载板4-4-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掺量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看出,包括:控制面板1,支撑座2,倾倒电机3,电解池4,加碱管5,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沉淀池8,沉淀池出水管9,沉淀池进水管10,加酸管11,进水泵12;所述沉淀池8内壁设有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和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所述沉淀池8底部一侧置有沉淀池进水管10,沉淀池进水管10与沉淀池8贯通,其中沉淀池进水管10另一端设有电解池4,沉淀池进水管10与电解池4贯通;所述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位于沉淀池8外壁上,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与沉淀池8贯通;所述电解池4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12,进水泵12与电解池4固定连接;所述加酸管11位于电解池4上部一侧,加酸管11与电解池4贯通,加酸管11距离电解池4上檐在15cm~20cm之间;所述电解池4两侧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横截面结构为梯形,支撑座2与电解池4滚动连接,其中支撑座2上设有控制面板1和倾倒电机3;所述倾倒电机3、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和进水泵1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座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支撑座2包括: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支架电机2-3,支架传动系统2-4,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连接支架滑道2-7,支撑座面板2-8;所述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设于连接支架滑道2-7下方,两者垂直且固定连接,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的数量为2个,每个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均设有左右2个连接支架滑道2-7;所述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左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滑动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端头与支撑座面板2-8固定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在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一侧,连接支架滑轮2-2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右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滚动连接,每侧连接支架滑轮2-2的数量为2个;所述支架传动系统2-4位于每个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另一侧,支架传动系统2-4上下两端与连接支架滑轮2-2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电机2-3布置于支架传动系统2-4一侧下部,连接支架电机2-3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为两侧支架传动系统2-4之间的连接装置,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的数量为2个。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电解池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电解池4包括:进水泵安装座4-1,电解池出水管4-2,桶壁4-3,搅拌器4-4,阳极4-5,搅拌电机4-6,倾倒口4-7,阴极4-8,转动轴4-9,加酸孔4-10;所述桶壁4-3顶部一侧设有倾倒口4-7,桶壁4-3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安装座4-1和电解池出水管4-2,其中电解池出水管4-2与桶壁4-3贯通;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上部设有加酸孔4-10,加酸孔4-10与桶壁4-3贯通;所述转动轴4-9位于桶壁4-3两侧中心,转动轴4-9数量为2个,两个转动轴4-9同轴转动;所述桶壁4-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器4-4,搅拌器4-4中心置有搅拌电机4-6,搅拌电机4-6与搅拌器4-4螺纹连接;所述搅拌器4-4两侧分别设有阳极4-5和阴极4-8,阳极4-5和阴极4-8均与搅拌器4-4滑动连接;所述阳极4-5、搅拌电机4-6和阴极4-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阳极4-5为铁材质,阴极4-8为碳材质。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进水泵安装座4-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进水泵安装座4-1包括:安装座面板4-1-1,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块连接杆4-1-3,水泵支脚4-1-4,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螺栓调节旋钮4-1-7,支脚固定环4-1-8;所述安装座固定块4-1-2位于安装座面板4-1-1右下方,两者固定连接,安装座固定块4-1-2的数量为3个,相邻安装座固定块4-1-2以水泵支脚4-1-4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支脚固定环4-1-8位于安装座固定块4-1-2内侧,支脚固定环4-1-8通过固定块连接杆4-1-3与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连接,支脚固定环4-1-8上设有螺栓套管4-1-6;所述螺栓套管4-1-6的顶部设有螺栓调节旋钮4-1-7,螺栓套管4-1-6的底部设有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的数量为3个;所述水泵支脚4-1-4位于支脚固定环4-1-8内部,水泵支脚4-1-4的直径小于支脚固定环4-1-8的直径,水泵支脚4-1-4通过压紧螺栓4-1-5的作用固定在安装座面板4-1-1上。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器4-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搅拌器4-4包括:承载板4-4-1,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搅拌装置4-4-4,搅拌轴4-4-5;所述承载板4-4-1上设有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搅拌轴4-4-5位于承载板4-4-1中心,搅拌轴4-4-5与承载板4-4-1贯通,其中搅拌轴4-4-5底端设有搅拌装置4-4-4,搅拌装置4-4-4与搅拌轴4-4-5固定连接。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装置4-4-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搅拌装置4-4-4包括:翼型搅拌叶4-4-4-1,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搅拌中轴4-4-4-3,固定波轮4-4-4-4,搅拌叶支撑架4-4-4-5;所述搅拌中轴4-4-4-3中部设有固定波轮4-4-4-4,搅拌中轴4-4-4-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所述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与搅拌中轴4-4-4-3固定连接,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底部与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两端分别与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和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数量为2个。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阳极4-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阳极4-5包括:进水处理甬道4-5-1,阳极环4-5-2,吸水孔4-5-3,吸入管4-5-4,吸入缓冲室4-5-5,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防水穿线管4-5-7,阳极滑动槽4-5-8;所述阳极滑动槽4-5-8呈工字结构,阳极滑动槽4-5-8的数量为两个,相邻阳极滑动槽4-5-8之间设有吸入缓冲室4-5-5;所述吸入缓冲室4-5-5的上部连接有防水穿线管4-5-7和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吸入缓冲室4-5-5的下部连接有吸入管4-5-4和阳极环4-5-2;所述吸入管4-5-4通过吸入缓冲室4-5-5与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贯通,吸入管4-5-4的下端设有吸水孔4-5-3;所述阳极环4-5-2设在吸入管4-5-4外侧,阳极环4-5-2的直径大于吸入管4-5-4的直径,阳极环4-5-2内部设有进水处理甬道4-5-1;所述进水处理甬道4-5-1与吸水孔4-5-3贯通。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阳极滑动槽4-5-8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阳极滑动槽4-5-8包括:滑动槽固定栓4-5-8-1,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侧向凹槽4-5-8-3为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下两端之间的中空通道,侧向凹槽4-5-8-3内部设有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滑动槽固定栓4-5-8-1固定连接在滑动槽工字钢4-5-8-2底部两端,每个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的滑动槽固定栓4-5-8-1数量为2个;所述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和滑动槽喷油嘴4-5-8-4的数量均为2个。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4-9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转动轴4-9包括:压块固定板4-9-1,张紧度调节栓4-9-2,齿轮传动装置4-9-3,中轴压块4-9-4,压紧弹簧4-9-5,转动轴壳体4-9-6,中轴驱动齿轮4-9-7,转动中轴4-9-8,转动轴制动器4-9-9;所述转动中轴4-9-8设于转动轴壳体4-9-6 内部中心处,转动中轴4-9-8外壁为螺纹结构;所述中轴压块4-9-4布置于转动中轴4-9-8上下两端,中轴压块4-9-4凹面一侧设有压块固定板4-9-1;所述压块固定板4-9-1的数量为2个;所述张紧度调节栓4-9-2垂直于压块固定板4-9-1之间,且张紧度调节栓4-9-2穿过压块固定板4-9-1与中轴压块4-9-4固定连接,张紧度调节栓4-9-2的数量为4个;所述中轴驱动齿轮4-9-7布置于中轴压块4-9-4内部,中轴驱动齿轮4-9-7与转动中轴4-9-8啮合连接,中轴驱动齿轮4-9-7外侧设有齿轮传动装置4-9-3;所述齿轮传动装置4-9-3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压紧弹簧4-9-5固定连接在中轴压块4-9-4一侧中心处;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位于转动中轴4-9-8另一侧,转动中轴4-9-8从转动轴制动器4-9-9中部穿过。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转动轴制动器4-9-9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转动轴制动器4-9-9包括: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皮带控制器4-9-9-2,减速皮带4-9-9-3,制动转盘4-9-9-4,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所述制动转盘4-9-9-4以转动中轴4-9-8为中心且两者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制动转盘4-9-9-4外围缠绕有减速皮带4-9-9-3;所述减速皮带4-9-9-3的端口与皮带控制器4-9-9-2连接,减速皮带4-9-9-3的上侧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控制器4-9-9-2位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下侧,皮带控制器4-9-9-2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另一端连接,皮带控制器4-9-9-2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连接在转动中轴4-9-8上,且位于制动转盘4-9-9-4一侧。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包括:冷却水回流管4-9-9-1-1,矩形缓冲板4-9-9-1-2,冷却水缓冲网4-9-9-1-3,水温传感器4-9-9-1-4,水箱上腔室4-9-9-1-5,冷却水沉降板4-9-9-1-6,冷却水去流管4-9-9-1-7,冷却水回流泵4-9-9-1-8,水箱下腔室4-9-9-1-9;所述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分别设在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内部上下两侧,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沉降板4-9-9-1-6固定连接在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各腔室内冷却水沉降板4-9-9-1-6的数量均为3个,相邻冷却水沉降板4-9-9-1-6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矩形缓冲板4-9-9-1-2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中的冷却水沉降板4-9-9-1-6下侧,矩形缓冲板4-9-9-1-2的数量为4个,相邻矩形缓冲板4-9-9-1-2之间等距离分布,矩形缓冲板4-9-9-1-2的下部设有冷却水缓冲网4-9-9-1-3;所述水温传感器4-9-9-1-4固定连接在水箱下腔室4-9-9-1-9内壁下侧,水温传感器4-9-9-1-4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冷却水去流管4-9-9-1-7位于水箱上腔室4-9-9-1-5外侧,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一端插入水箱上腔室4-9-9-1-5内部,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回流泵4-9-9-1-8与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流管4-9-9-1-1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外侧,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另一端插入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所述冷却水回流泵4-9-9-1-8布置于整个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一侧,冷却水回流泵4-9-9-1-8通过导线与控制相连。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加碱管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加碱管5包括: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加碱管固定环5-3,碱液流出口5-4,碱液缓冲装置5-5,碱液进入口5-6;所述碱液进入口5-6、碱液流出口5-4分别设于加碱管5左右两端;所述加碱管固定环5-3固定套接在加碱管5中部,加碱管固定环5-3的数量为3个,相邻加碱管固定环5-3呈等距分布;所述管内电机5-2位于加碱管5内部,管内电机5-2的两端设有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的腰部设有碱液缓冲装置5-5,管内电机5-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连接;所述碱液搅拌叶5-1和碱液缓冲装置5-5均与管内电机5-2固定连接。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池pH值检测器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包括: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高压放电电容7-2,汞同位素环7-3,汞同位素发射头7-4,集成电路板7-5,测试液进水甬道7-6,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测试液进水口7-9,测试液出水口7-10;所述测试液进水口7-9和测试液出水口7-10分别设在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上、下两端,且两者均与测试液进水甬道7-6贯通;所述测试液进水甬道7-6为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外壁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之间的中空夹层;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位于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内部;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内部设有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底部设有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所述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固定连接,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和高压放电电容7-2;所述汞同位素环7-3上端设有汞同位素发射头7-4,汞同位素发射头7-4的数量不少于8个;所述电磁震动线圈7-7、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高压放电电容7-2均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相连。
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池出水管9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沉淀池出水管9包括: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二次沉渣罐9-2,U型管出水口9-3,U型管9-4,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污水进入管9-7;所述疏通装置9-6的两端分别设有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和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的上侧设有污水进入管9-7;所述沉淀物排出口9-5和污水进入管9-7均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所述U型管9-4位于疏通装置9-6下侧, U型管9-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U型管9-4的另一端设有U型管出水口9-3;所述二次沉渣罐9-2设于U型管9-4底部,两者贯通连接;所述疏通装置顶推器9-1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包括:控制器壳体9-1-1,凹形夹块9-1-2,夹块间距调节栓9-1-3,内置齿轮9-1-4,齿轮传动轴9-1-5,侧压弹簧9-1-6;所述凹型夹块9-1-2位于控制器壳体9-1-1内部,凹型夹块9-1-2的数量为2个,相邻夹块之间通过夹块间距调节栓9-1-3连接;所述夹块间距调节栓9-1-3的数量为4个;所述内置齿轮9-1-4设于凹形夹块9-1-2内侧,内置齿轮9-1-4与齿轮传动轴9-1-5同轴传动连接,内置齿轮9-1-4的数量为2个,相邻内置齿轮9-1-4均与沉淀物顶推杆9-6-4啮合连接;所述侧压弹簧9-1-6固定连接在凹形夹块9-1-2一侧,侧压弹簧9-1-6的数量为2个;所述齿轮传动轴9-1-5与外部电机驱动连接,外部电机与控制面板1导线连接。
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疏通装置9-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疏通装置9-6包括:疏通器出水管9-6-1,疏通器腔体9-6-2,顶推活塞9-6-3,沉淀物顶推杆9-6-4;所述沉淀物顶推杆9-6-4位于疏通器腔体9-6-2内部,沉淀物顶推杆9-6-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传动连接,沉淀物顶推杆9-6-4的另一端与顶推活塞9-6-3固定连接;所述疏通器出水管9-6-1位于疏通装置9-6一侧下端,疏通器出水管9-6-1与疏通器腔体9-6-2贯通连接。
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顶推活塞9-6-3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顶推活塞9-6-3包括:活塞端头9-6-3-1,活塞出风口9-6-3-2,活塞加固环9-6-3-3,活塞进风口9-6-3-4,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所述活塞进风口9-6-3-4和活塞端头9-6-3-1分别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的两端;所述鼓风电机9-6-3-6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内部,鼓风电机9-6-3-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活塞加固环9-6-3-3和活塞出风口9-6-3-2固定连接在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外部,活塞加固环9-6-3-3的数量为2个;所述活塞出风口9-6-3-2设在相邻活塞加固环9-6-3-3之间,活塞出风口9-6-3-2与活塞进风口9-6-3-4贯通,活塞出风口9-6-3-2的数量不少于4个。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承载板4-4-1,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承载板4-4-1,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承载板4-4-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3%加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同时加入超声波净化水1%,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3rpm;
第2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运转1分钟后,加入CS促凝外加剂3%和α-氢-ω-[(1-氧代-2-丙烯基)氧基]-聚[氧基(甲基-1,2-亚乙基)]6%,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3℃,加入CSA促凝促进剂8%和锡纳米微粒4%,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得到J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PG4%,与J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6℃,保温8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承载板4-4-1。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承载板4-4-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13%加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同时加入超声波净化水85%,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13rpm;
第2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运转85分钟后,加入CS促凝外加剂95%和α-氢-ω-[(1-氧代-2-丙烯基)氧基]-聚[氧基(甲基-1,2-亚乙基)]39%,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95℃,加入CSA促凝促进剂19%和锡纳米微粒68%,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得到J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PG44%,与J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39℃,保温19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承载板4-4-1。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与本申请承载板4-4-1同样部件,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2制备获得的承载板4-4-1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同样部件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二者热变形温度、抗压强度、抗冲击强度、腐蚀速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承载板4-4-1,其上述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4
研究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成分占比对承载板4-4-1性能的影响。变化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掺量为总量的 10%、20%、30%、40%,以承载板4-4-1抗疲劳强度增率为评价指标。从本发明中所述的承载板4-4-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掺量关系图中看出,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的含量,对其材料抗疲劳强度增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

Claims (10)

1.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包括:控制面板(1),支撑座(2),倾倒电机(3),电解池(4),加碱管(5),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沉淀池(8),沉淀池出水管(9),沉淀池进水管(10),加酸管(11),进水泵(1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8)内壁设有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和沉淀池pH值检测器(7);所述沉淀池(8)底部一侧置有沉淀池进水管(10),沉淀池进水管(10)与沉淀池(8)贯通,其中沉淀池进水管(10)另一端设有电解池(4),沉淀池进水管(10)与电解池(4)贯通;所述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位于沉淀池(8)外壁上,加碱管(5)和沉淀池出水管(9)均与沉淀池(8)贯通;所述电解池(4)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12),电解池(4)通过进水泵(12)与沉淀池(8)贯通;所述加酸管(11)位于电解池(4)上部一侧,加酸管(11)与电解池(4)贯通,加酸管(11)距离电解池(4)上檐在15cm~20cm之间;所述电解池(4)两侧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横截面结构为梯形,支撑座(2)与电解池(4)通过轴转动连接,其中支撑座(2)上设有控制面板(1)和倾倒电机(3);所述倾倒电机(3)、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和进水泵(12)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包括: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支架电机(2-3),支架传动系统(2-4),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连接支架滑道(2-7),支撑座面板(2-8);所述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设于连接支架滑道(2-7)下方,两者垂直且固定连接,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的数量为2个,每个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均设有左右2个连接支架滑道(2-7);所述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左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滑动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端头与支撑座面板(2-8)固定连接,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连接支架滑轮(2-2)连接在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一侧,连接支架滑轮(2-2)与连接支架滑道底座(2-1)上的右侧连接支架滑道(2-7)滚动连接,每侧连接支架滑轮(2-2)的数量为2个;所述支架传动系统(2-4)位于每个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另一侧,支架传动系统(2-4)上下两端与连接支架滑轮(2-2)传动连接;所述连接支架电机(2-3)布置于支架传动系统(2-4)一侧下部,连接支架电机(2-3)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为两侧支架传动系统(2-4)之间的连接装置,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的数量为2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池(4)包括:进水泵安装座(4-1),电解池出水管(4-2),桶壁(4-3),搅拌器(4-4),阳极(4-5),搅拌电机(4-6),倾倒口(4-7),阴极(4-8),转动轴(4-9),加酸孔(4-10);所述桶壁(4-3)顶部一侧设有倾倒口(4-7),桶壁(4-3)底部一侧设有进水泵安装座(4-1)和电解池出水管(4-2),其中电解池出水管(4-2)与桶壁(4-3)贯通;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上部设有加酸孔(4-10),加酸孔(4-10)与桶壁(4-3)贯通;所述转动轴(4-9)位于桶壁(4-3)两侧中心,转动轴(4-9)数量为2个,两个转动轴(4-9)同轴转动;所述桶壁(4-3)顶部中心设有搅拌器(4-4),搅拌器(4-4)中心置有搅拌电机(4-6),搅拌电机(4-6)与搅拌器(4-4)螺纹连接;所述搅拌器(4-4)两侧分别设有阳极(4-5)和阴极(4-8),阳极(4-5)和阴极(4-8)均与搅拌器(4-4)滑动连接;所述阳极(4-5)、搅拌电机(4-6)和阴极(4-8)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阳极(4-5)为铁材质,阴极(4-8)为碳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安装座(4-1)包括:安装座面板(4-1-1),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块连接杆(4-1-3),水泵支脚(4-1-4),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螺栓调节旋钮(4-1-7),支脚固定环(4-1-8);所述安装座固定块(4-1-2)位于安装座面板(4-1-1)右下方,两者固定连接,安装座固定块(4-1-2)的数量为3个,相邻安装座固定块(4-1-2)以水泵支脚(4-1-4)为中心等角度分布;所述支脚固定环(4-1-8)位于安装座固定块(4-1-2)内侧,支脚固定环(4-1-8)通过固定块连接杆(4-1-3)与安装座固定块(4-1-2)固定连接,支脚固定环(4-1-8)上设有螺栓套管(4-1-6);所述螺栓套管(4-1-6)的顶部设有螺栓调节旋钮(4-1-7),螺栓套管(4-1-6)的底部设有压紧螺栓(4-1-5),螺栓套管(4-1-6)的数量为3个;所述水泵支脚(4-1-4)位于支脚固定环(4-1-8)内部,水泵支脚(4-1-4)的直径小于支脚固定环(4-1-8)的直径,水泵支脚(4-1-4)通过压紧螺栓(4-1-5)的作用固定在安装座面板(4-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4-4)包括:承载板(4-4-1),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搅拌装置(4-4-4);所述承载板(4-4-1)上设有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和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搅拌装置(4-4-4)位于承载板(4-4-1)下部,搅拌电机(4-6)通过轴与搅拌装置(4-4-4)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4-4-4)包括:翼型搅拌叶(4-4-4-1),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搅拌中轴(4-4-4-3),固定波轮(4-4-4-4),搅拌叶支撑架(4-4-4-5);所述搅拌中轴(4-4-4-3)中部设有固定波轮(4-4-4-4),搅拌中轴(4-4-4-3)底部设有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所述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与搅拌中轴(4-4-4-3)固定连接,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底部与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两端分别与搅拌装置连接器(4-4-4-2)和翼型搅拌叶(4-4-4-1)固定连接,搅拌叶支撑架(4-4-4-5)的数量为2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4-5)包括:进水处理甬道(4-5-1),阳极环(4-5-2),吸水孔(4-5-3),吸入管(4-5-4),吸入缓冲室(4-5-5),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防水穿线管(4-5-7),阳极滑动槽(4-5-8);所述阳极滑动槽(4-5-8)呈工字结构,阳极滑动槽(4-5-8)的数量为两个,相邻阳极滑动槽(4-5-8)之间设有吸入缓冲室(4-5-5);所述吸入缓冲室(4-5-5)的上部连接有防水穿线管(4-5-7)和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吸入缓冲室(4-5-5)的下部连接有吸入管(4-5-4)和阳极环(4-5-2);所述吸入管(4-5-4)通过吸入缓冲室(4-5-5)与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贯通,吸入管(4-5-4)的下端设有吸水孔(4-5-3);所述阳极环(4-5-2)设在吸入管(4-5-4)外侧,阳极环(4-5-2)的直径大于吸入管(4-5-4)的直径,阳极环(4-5-2)内部设有进水处理甬道(4-5-1);所述进水处理甬道(4-5-1)与吸水孔(4-5-3)贯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滑动槽(4-5-8)包括:滑动槽固定栓(4-5-8-1),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侧向凹槽(4-5-8-3)为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下两端之间的中空通道,侧向凹槽(4-5-8-3)内部设有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述滑动槽固定栓(4-5-8-1)固定连接在滑动槽工字钢(4-5-8-2)底部两端,每个滑动槽工字钢(4-5-8-2)上的滑动槽固定栓(4-5-8-1)数量为2个;所述滑动槽工字钢(4-5-8-2)、侧向凹槽(4-5-8-3)和滑动槽喷油嘴(4-5-8-4)的数量均为2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4-9)包括:压块固定板(4-9-1),张紧度调节栓(4-9-2),齿轮传动装置(4-9-3),中轴压块(4-9-4),压紧弹簧(4-9-5),转动轴壳体(4-9-6),中轴驱动齿轮(4-9-7),转动中轴(4-9-8),转动轴制动器(4-9-9);所述转动中轴(4-9-8)设于转动轴壳体(4-9-6) 内部中心处,转动中轴(4-9-8)外壁为螺纹结构;所述中轴压块(4-9-4)布置于转动中轴(4-9-8)上下两端,中轴压块(4-9-4)凹面一侧设有压块固定板(4-9-1);所述压块固定板(4-9-1)的数量为2个;所述张紧度调节栓(4-9-2)垂直于压块固定板(4-9-1)之间,且张紧度调节栓(4-9-2)穿过压块固定板(4-9-1)与中轴压块(4-9-4)固定连接,张紧度调节栓(4-9-2)的数量为4个;所述中轴驱动齿轮(4-9-7)布置于中轴压块(4-9-4)内部,中轴驱动齿轮(4-9-7)与转动中轴(4-9-8)啮合连接,中轴驱动齿轮(4-9-7)外侧设有齿轮传动装置(4-9-3);所述齿轮传动装置(4-9-3)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压紧弹簧(4-9-5)固定连接在中轴压块(4-9-4)一侧中心处;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位于转动中轴(4-9-8)另一侧,转动中轴(4-9-8)从转动轴制动器(4-9-9)中部穿过;
所述转动轴制动器(4-9-9)包括: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皮带控制器(4-9-9-2),减速皮带(4-9-9-3),制动转盘(4-9-9-4),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所述制动转盘(4-9-9-4)以转动中轴(4-9-8)为中心且两者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制动转盘(4-9-9-4)外围缠绕有减速皮带(4-9-9-3);所述减速皮带(4-9-9-3)的端口与皮带控制器(4-9-9-2)连接,减速皮带(4-9-9-3)的上侧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一端连接;所述皮带控制器(4-9-9-2)位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下侧,皮带控制器(4-9-9-2)与皮带张紧度调节装置(4-9-9-5)的另一端连接,皮带控制器(4-9-9-2)通过导线与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连接在转动中轴(4-9-8)上,且位于制动转盘(4-9-9-4)一侧;
所述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包括:冷却水回流管(4-9-9-1-1),矩形缓冲板(4-9-9-1-2),冷却水缓冲网(4-9-9-1-3),水温传感器(4-9-9-1-4),水箱上腔室(4-9-9-1-5),冷却水沉降板(4-9-9-1-6),冷却水去流管(4-9-9-1-7),冷却水回流泵(4-9-9-1-8),水箱下腔室(4-9-9-1-9);所述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分别设在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内部上下两侧,且两者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沉降板(4-9-9-1-6)固定连接在水箱上腔室(4-9-9-1-5)和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各腔室内冷却水沉降板(4-9-9-1-6)的数量均为3个,相邻冷却水沉降板(4-9-9-1-6)之间等距离分布;所述矩形缓冲板(4-9-9-1-2)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中的冷却水沉降板(4-9-9-1-6)下侧,矩形缓冲板(4-9-9-1-2)的数量为4个,相邻矩形缓冲板(4-9-9-1-2)之间等距离分布,矩形缓冲板(4-9-9-1-2)的下部设有冷却水缓冲网(4-9-9-1-3);所述水温传感器(4-9-9-1-4)固定连接在水箱下腔室(4-9-9-1-9)内壁下侧,水温传感器(4-9-9-1-4)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连接;所述冷却水去流管(4-9-9-1-7)位于水箱上腔室(4-9-9-1-5)外侧,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一端插入水箱上腔室(4-9-9-1-5)内部,冷却水去流管(4-9-9-1-7)的另一端通过冷却水回流泵(4-9-9-1-8)与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一端贯通连接;所述冷却水回流管(4-9-9-1-1)位于水箱下腔室(4-9-9-1-9)外侧,冷却水回流管(4-9-9-1-1)的另一端插入水箱下腔室(4-9-9-1-9)内部;所述冷却水回流泵(4-9-9-1-8)布置于整个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一侧,冷却水回流泵(4-9-9-1-8)通过导线与控制相连;
所述加碱管(5)包括: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加碱管固定环(5-3),碱液流出口(5-4),碱液缓冲装置(5-5),碱液进入口(5-6);所述碱液进入口(5-6)、碱液流出口(5-4)分别设于加碱管(5)左右两端;所述加碱管固定环(5-3)固定套接在加碱管(5)中部,加碱管固定环(5-3)的数量为3个,相邻加碱管固定环(5-3)呈等距分布;所述管内电机(5-2)位于加碱管(5)内部,管内电机(5-2)的两端设有碱液搅拌叶(5-1),管内电机(5-2)的腰部设有碱液缓冲装置(5-5),管内电机(5-2)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连接;所述碱液搅拌叶(5-1)和碱液缓冲装置(5-5)均与管内电机(5-2)固定连接;
所述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包括: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高压放电电容(7-2),汞同位素环(7-3),汞同位素发射头(7-4),集成电路板(7-5),测试液进水甬道(7-6),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测试液进水口(7-9),测试液出水口(7-10);所述测试液进水口(7-9)和测试液出水口(7-10)分别设在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上、下两端,且两者均与测试液进水甬道(7-6)贯通;所述测试液进水甬道(7-6)为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外壁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之间的中空夹层;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位于整个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装置的内部;所述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内部设有电磁震动线圈(7-7),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的底部设有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所述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与密封式防水玻璃壳(7-8)固定连接,密封式检测器机座(7-1)内部设有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和高压放电电容(7-2);所述汞同位素环(7-3)上端设有汞同位素发射头(7-4),汞同位素发射头(7-4)的数量不少于8个;所述电磁震动线圈(7-7)、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高压放电电容(7-2)均与控制面板(1)通过导线控制相连;
所述沉淀池出水管(9)包括: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二次沉渣罐(9-2),U型管出水口(9-3),U型管(9-4),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污水进入管(9-7);所述疏通装置(9-6)的两端分别设有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和沉淀物排出口(9-5),疏通装置(9-6)的上侧设有污水进入管(9-7);所述沉淀物排出口(9-5)和污水进入管(9-7)均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所述U型管(9-4)位于疏通装置(9-6)下侧, U型管(9-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9-6)贯通连接,U型管(9-4)的另一端设有U型管出水口(9-3);所述二次沉渣罐(9-2)设于U型管(9-4)底部,两者贯通连接;所述疏通装置顶推器(9-1)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
所述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包括:控制器壳体(9-1-1),凹形夹块(9-1-2),夹块间距调节栓(9-1-3),内置齿轮(9-1-4),齿轮传动轴(9-1-5),侧压弹簧(9-1-6);所述凹型夹块(9-1-2)位于控制器壳体(9-1-1)内部,凹型夹块(9-1-2)的数量为2个,相邻夹块之间通过夹块间距调节栓(9-1-3)连接;所述夹块间距调节栓(9-1-3)的数量为4个;所述内置齿轮(9-1-4)设于凹形夹块(9-1-2)内侧,内置齿轮(9-1-4)与齿轮传动轴(9-1-5)同轴传动连接,内置齿轮(9-1-4)的数量为2个,相邻内置齿轮(9-1-4)均与沉淀物顶推杆(9-6-4)啮合连接;所述侧压弹簧(9-1-6)固定连接在凹形夹块(9-1-2)一侧,侧压弹簧(9-1-6)的数量为2个;所述齿轮传动轴(9-1-5)与外部电机驱动连接,外部电机与控制面板(1)导线连接;
所述疏通装置(9-6)包括:疏通器出水管(9-6-1),疏通器腔体(9-6-2),顶推活塞(9-6-3),沉淀物顶推杆(9-6-4);所述沉淀物顶推杆(9-6-4)位于疏通器腔体(9-6-2)内部,沉淀物顶推杆(9-6-4)的一端与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传动连接,沉淀物顶推杆(9-6-4)的另一端与顶推活塞(9-6-3)固定连接;所述疏通器出水管(9-6-1)位于疏通装置(9-6)一侧下端,疏通器出水管(9-6-1)与疏通器腔体(9-6-2)贯通连接;
所述顶推活塞(9-6-3)包括:活塞端头(9-6-3-1),活塞出风口(9-6-3-2),活塞加固环(9-6-3-3),活塞进风口(9-6-3-4),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所述活塞进风口(9-6-3-4)和活塞端头(9-6-3-1)分别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的两端;所述鼓风电机(9-6-3-6)位于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内部,鼓风电机(9-6-3-6)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风扇叶(9-6-3-5),鼓风电机(9-6-3-6)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控制相连;所述活塞加固环(9-6-3-3)和活塞出风口(9-6-3-2)固定连接在整个顶推活塞(9-6-3)装置外部,活塞加固环(9-6-3-3)的数量为2个;所述活塞出风口(9-6-3-2)设在相邻活塞加固环(9-6-3-3)之间,活塞出风口(9-6-3-2)与活塞进风口(9-6-3-4)贯通,活塞出风口(9-6-3-2)的数量不少于4个;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的整个装置中,工作人员首先接通控制面板(1)电源,其次将带处理污水注入电解池(4)内部,与此同时,位于搅拌器(4-4)上的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实时监测电解池(4)内部水位高度,当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产生警报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停止加注待处理污水;
第2步:在支撑座(2)运转过程中,连接支架电机(2-3)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进行运转,并带动支架传动系统(2-4)的运作,进而促使连接支架滑轮(2-2)在连接支架滑道(2-7)上上下滚动;连接支架滑轮(2-2)的上下滚动又促使支撑座面板连接支架(2-6)在连接支架滑道(2-7)上上下滑动,从而实现支撑座面板(2-8)的上升及下降;由于支架传动系统连接杆(2-5)的存在,在连接支架电机(2-3)的驱动作用下,促使左右两套升级系统同步上下移动;
第3步:在电解池(4)运行中,当电解池(4)完成待处理污水加注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搅拌电机(4-6)启动,同时对阳极(4-5)和阴极(4-8)进行通电,进行待处理污水电解工作;在待处理污水电解的过程中,位于搅拌器(4-4)上的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实时监测电解池(4)内部污水pH值,当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监测值超出其设定范围值时,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控制加酸管(11)上的电控阀开启,将加酸管(11)内部酸性物质注入电解池(4)内部;当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监测值在其设定范围值时,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控制加酸管(11)上的电控阀关闭;
第4步:在进水泵安装座(4-1)工作过程中,通过拧紧螺栓调节旋钮(4-1-7)来实现压紧螺栓(4-1-5)对水泵支脚(4-1-4)的固定;
第5步:在搅拌器(4-4)运行中,电解池pH值检测器(4-4-2)对电解池(4)内的污水进行实时的pH值检测;电解池液位感应器(4-4-3)对电解池(4)内污水到达的位置进行监测,以防止污水溢出;同时,搅拌装置(4-4-4)对池内污水进行搅拌;
第6步:在搅拌装置(4-4-4)运转过程中,搅拌中轴(4-4-4-3)的运转带动固定波轮(4-4-4-4)的转动,促使污泥压入底部;同时,翼型搅拌叶(4-4-4-1)的转动实现了对电解池(4)内污水的搅拌;
第7步:在阳极(4-5)工作过程中,外部的水进入进水处理甬道(4-5-1)后,吸水孔(4-5-3)将进水处理甬道(4-5-1)内的水吸入到吸入管(4-5-4)中;吸入管(4-5-4)中的水经过吸入缓冲室(4-5-5)后,从阳极处理液排水管(4-5-6)排出;同时,电线从防水穿线管(4-5-7)内穿入,与阳极环(4-5-2)连接,使得阳极环(4-5-2)周边形成电场,完成电解工作;
第8步:在阳极滑动槽(4-5-8)工作过程中,滑动槽喷油嘴(4-5-8-4)所起的润滑作用保证了侧向凹槽(4-5-8-3)内装置的有效滑动;
第9步:在转动轴(4-9)运转过程中,齿轮传动装置(4-9-3)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进行运作,并带动中轴驱动齿轮(4-9-7)的运转,进而促使转动中轴(4-9-8)左旋或右旋,带动电解池(4)翻转或复位;同时,利用张紧度调节栓(4-9-2)和压紧弹簧(4-9-5)实现中轴压块(4-9-4)与转动中轴(4-9-8)的紧密啮合;
第10步:在转动轴制动器(4-9-9)运转过程中,皮带控制器(4-9-9-2)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对减速皮带(4-9-9-3)进行下拉,促使减速皮带(4-9-9-3)对运转的制动转盘(4-9-9-4)进行紧密包裹,从而实现减速;
第11步:在制动器冷却水箱(4-9-9-1)运转过程中,冷却水从冷却水去流管(4-9-9-1-7)进入水箱上腔室(4-9-9-1-5),并经过冷却水沉降板(4-9-9-1-6)后流入水箱下腔室(4-9-9-1-9);水箱下腔室(4-9-9-1-9)中的水在经过冷却水沉降板(4-9-9-1-6)、矩形缓冲板(4-9-9-1-2)和冷却水缓冲网(4-9-9-1-3)后,流入冷却水回流管(4-9-9-1-1);与此同时,水温传感器(4-9-9-1-4)对水箱下腔室(4-9-9-1-9)中的水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送至控制面板(1);冷却水回流泵(4-9-9-1-8)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进行运作,将冷却水回流管(4-9-9-1-1)内的水输送至冷却水去流管(4-9-9-1-7),完成对转动中轴(4-9-8)的循环散热;
第12步:在加碱管(5)运转过程中,碱液从碱液进入口(5-6)流入加碱管(5)内;同时,管内电机(5-2)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带动碱液搅拌叶(5-1)进行转动,实现对加碱管(5)内碱液的搅拌;随后,液体从碱液流出口(5-4)中流出;
第13步:在沉淀池pH值检测器(7)运作过程中,待检测的污水从测试液进水口(7-9)流入测试液进水甬道(7-6);与此同时,电磁震动线圈(7-7)、集成电路板(7-5)、汞同位素环(7-3)、高压放电电容(7-2)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合作完成pH值检测工作;检测完的污水从测试液出水口(7-10)流出;
第14步:在沉淀池出水管(9)运作过程中,污水从污水进入管(9-7)流入疏通装置(9-6);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促使疏通装置(9-6)进行运作,进而将污水中的沉淀物推送至沉淀物排出口(9-5)后排出,剩下的污水则流入U型管(9-4);经过U型管(9-4)的沉淀作用,污水中的沉渣进入二次沉渣罐(9-2);同时,去除沉渣的水从U型管出水口(9-3)排出;
第15步:在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运作过程中,外部电机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进行运转,并带动齿轮传动轴(9-1-5)和内置齿轮(9-1-4)转动,进而通过内置齿轮(9-1-4)与沉淀物顶推杆(9-6-4)的啮合作用实现的沉淀物顶推杆(9-6-4)伸缩;
第16步:在疏通装置(9-6)运作过程中,污水从污水进入管(9-7)进入疏通器腔体(9-6-2)内;沉淀物顶推杆(9-6-4)和顶推活塞(9-6-3)在疏通装置顶推控制器(9-1)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沉淀物挤压至沉淀物排出口(9-5)后排出,其余的水则从疏通器出水管(9-6-1)流出;
第17步:在顶推活塞(9-6-3)运转过程中,风从活塞进风口(9-6-3-4)进入顶推活塞(9-6-3)装置内部;同时,鼓风电机(9-6-3-6)在控制面板(1)的控制下进行运转,进而带动风扇叶(9-6-3-5)的转动,实现散热;散热过程中产生的热风从活塞出风口(9-6-3-2)排出;
第18步:在沉淀池(8)运行中,在待处理污水电解完成后,控制面板(1)控制搅拌电机(4-6)停止运转,同时对阳极(4-5)和阴极(4-8)进行断电,随后控制面板(1)控制进水泵(12)启动,将电解池(4)内部污水注入沉淀池(8)内部;与此同时位于沉淀池(8)内部的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实时监测沉淀池(8)内部水位高度,当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沉淀池液位感应器(6)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进水泵(12)停止运转;待处理污水注入沉淀池(8)内部后,位于沉淀池(8)内部的沉淀池pH值检测器(7)实时监测沉淀池(8)内部污水pH值,当沉淀池pH值检测器(7)监测值低于其设定范围值时,沉淀池pH值检测器(7)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控制加碱管(5)上的电控阀开启,将加碱管(5)内部碱性物质注入电解池(4)内部,当沉淀池pH值检测器(7)监测值在其设定范围值时,沉淀池pH值检测器(7)产生电信号传输至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控制加碱管(5)上的电控阀关闭;当工作人员需要对电解池(4)内部残留物进行清洗和倾倒工作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搅拌电机(4-6)启动,对电解池(4)内部进行清洗,在清洗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1)控制倾倒电机(3)启动,倾倒电机(3)带动电解池(4)翻转,通过倾倒口(4-7)将残留物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4-4-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承载板(4-4-1)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组成:
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3~13%;
超声波净化水1~85%;
CS促凝外加剂3~95%;
α-氢-ω-[(1-氧代-2-丙烯基)氧基]-聚[氧基(甲基-1,2-亚乙基)]6~39%;
CSA促凝促进剂8~19%;
锡纳米微粒4~68%;
促进催化剂DPG4~44%;
所述CS促凝外加剂为2-[3-(2H-苯并三唑-2-基)-4-羟基苯基]乙基2-甲基丙烯酸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特征为:
其中,R为烷基,为7~10碳原子;
所述CSA促凝促进剂为丙位癸内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X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该基团的油水分离系数为:2.8809;
所述促进催化剂DPG为17α-羟基-3-氧-7α-(乙酰硫基)-17α-孕甾-4-烯-21-羧酸-γ-内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B基团是高分子基团;
所述B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为:C12H16ClNO3;分子量:257.71;
承载板(4-4-1)的制造方法是: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3-(5,5,6-三甲基双环(2.2.1)庚-2-基)环己-1-醇加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同时加入超声波净化水,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3rpm~13rpm;
第2步: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运转1~85分钟后,加入CS促凝外加剂和α-氢-ω-[(1-氧代-2-丙烯基)氧基]-聚[氧基(甲基-1,2-亚乙基)],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使温度升至3℃~95℃,加入CSA促凝促进剂和锡纳米微粒,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搅拌均匀,得到J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DPG,与J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带搅拌受热式反应罐中的汽传导加热器,控制温度为6℃~39℃,保温8~19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承载板(4-4-1)。
CN201811170002.XA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Withdrawn CN1090527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002.XA CN109052759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70002.XA CN109052759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759A true CN109052759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67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70002.XA Withdrawn CN109052759A (zh) 2018-10-09 2018-10-09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27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5812A (zh) * 2019-02-13 2019-05-21 林碧秀 漂浮式水环境化学净化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75812A (zh) * 2019-02-13 2019-05-21 林碧秀 漂浮式水环境化学净化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27730U (zh) 一种高效沉淀池
CN111777146A (zh) 一种自来水处理预混合的絮凝装置
CN109052759A (zh)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CN109289260A (zh)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发酵后的脱出水处理系统
CN109107231A (zh) 一种喜树苗培育过程中废弃营养液回用处理系统
CN109110987A (zh)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除磷脱氮处理系统
CN208327766U (zh) 淤泥处置再利用装置
CN109052760A (zh) 一种用于屠宰场改良型污水处理设备
CN109179809A (zh) 一种安装在煤矿巷道中处理煤泥水装置
CN111018064A (zh) 一种工业污水再生处理设备
CN110217908A (zh) 一种工业尾水环保治理系统
CN109110986A (zh) 一种综合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的相应装置
CN10905275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组合式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CN214389972U (zh) 絮凝剂自动制备装置
CN211497198U (zh) 一种高效污水沉淀混合调节装置
CN109052582A (zh) 一种采用电解法处理养殖场污水装置
CN109052757A (zh) 一种餐厨污水应急处理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3754036A (zh) 一种石油化工废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CN110204104B (zh) 基于机械搅拌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109179807A (zh) 一种采用电解-好氧工艺处理城市污水装置
CN109045772A (zh) 一种分离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20181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
CN109052761A (zh) 一种通过直流电场处理电镀污水设备
CN109107236A (zh)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CN207361990U (zh) 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