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250841A -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250841A CN109250841A CN201811170022.7A CN201811170022A CN109250841A CN 109250841 A CN109250841 A CN 109250841A CN 201811170022 A CN201811170022 A CN 201811170022A CN 109250841 A CN109250841 A CN 1092508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
- arm
- piston
- gear
- refrigerating fl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entrifuga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中挤压活塞包括:活塞进风口、活塞内风扇叶、活塞环、风扇驱动电机、挤压头、出风口;所述活塞内风扇叶布置于风扇驱动电机两侧,活塞内风扇叶与风扇驱动电机同轴转动连接,每侧活塞内风扇叶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活塞内风扇叶沿旋转轴等角度分布;所述风扇驱动电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器控制相连;所述出风口位于两侧活塞内风扇叶之间,出风口固定连接在风扇驱动电机上,出风口与活塞进风口贯通;所述出风口的数量为4个,相邻出风口呈等距分布。本发明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且使用使用成本低、处理效果良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重要有机化合物,它是水体与沉积物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碳、氮、硫、磷等)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自然界中组成蛋白质的α-氨基酸共有20多种,除甘氨酸外,所有α-氨基酸中的α碳原子均是手性碳,因此氨基酸具有D型与L型两种空间构型。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几乎都是由L型氨基酸所构成的,D型氨基酸含量极少。D型氨基酸来源极其特殊,仅存在于一些细菌和植物的细胞壁中。细菌在生长和代谢过程中产生D型氨基酸(包括D型天冬氨酸、D型丙氨酸、D型丝氨酸和D型谷氨酸),D型氨基酸不易发生降解,能够在环境中长期保存并积累,可用于辨识有机质来源和迁移转化过程。
目前D-型氨基酸的生产主要通过生产菌来实现, 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化学剂。但是,至今为止涉及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的设备寥寥无几。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二级沉淀池2结构的说明。所述二级沉淀池2的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分离器立轴2-2结构的说明。所述分离器立轴2-2的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渣池2-9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渣池2-9的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的说明。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的说明。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的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的说明。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的说明。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的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预处理装置11结构的说明。所述预处理装置11的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淀物排放管11-1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淀物排放管11-1的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的一端设有沉淀物挤出口11-1-7,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为水平摆放的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布置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上部,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通过锁紧装置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固定连接,且两者垂直贯通;所述不对称U型管11-1-4设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下部,不对称U型管11-1-4一端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贯通连接,不对称U型管11-1-4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1-1-3无缝贯通;所述二次沉淀罐11-1-2布置于不对称U型管11-1-4底部且两者贯通连接,二次沉淀罐11-1-2的下端设有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所述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与二次沉淀罐11-1-2贯通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结构的说明。所述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的多孔内套管11-1-5-2位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内部,多孔内套管11-1-5-2的直径小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挤出水通道11-1-5-4;所述挤压推杆11-1-5-6设于多孔内套管11-1-5-2内部,挤压推杆11-1-5-6的一端与挤压活塞11-1-5-7固定连接,挤压推杆11-1-5-6的另一端与挤压器11-1-5-5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活塞11-1-5-7与多孔内套管11-1-5-2内壁滑动连接,活塞的直径为4cm~6cm;所述挤压器11-1-5-5位于整个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挤压器11-1-5-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连接;所述挤出水管11-1-5-1设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一侧下端,挤出水管11-1-5-1与挤出水通道11-1-5-4垂直贯通,挤出水管11-1-5-1的直径为10cm~15cm。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挤压器11-1-5-5结构的说明。所述挤压器11-1-5-5的弹簧压块11-1-5-5-3位于挤压推杆11-1-5-6两侧且对称布置,弹簧压块11-1-5-5-3外部中心处设有压紧弹簧11-1-5-5-4;所述压紧弹簧11-1-5-5-4与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压紧弹簧11-1-5-5-4呈水平布置;所述张紧调节栓11-1-5-5-2设于两侧弹簧压块11-1-5-5-3之间,张紧调节栓11-1-5-5-2的两端分别与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张紧调节栓11-1-5-5-2的数量为4个;所述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位于弹簧压块11-1-5-5-3内部,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内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数量为2个;所述传动轴11-1-5-5-6设在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内部,传动轴11-1-5-5-6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中心垂直,且两者同轴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推杆螺纹11-1-5-5-1绕于挤压推杆11-1-5-6外壁表面,挤压推杆螺纹11-1-5-5-1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挤压活塞11-1-5-7结构的说明。所述挤压活塞11-1-5-7的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布置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同轴转动连接,每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活塞内风扇叶11-1-5-7-2沿旋转轴等角度分布;所述风扇驱动电机11-1-5-7-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出风口11-1-5-7-6位于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之间,出风口11-1-5-7-6固定连接在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上,出风口11-1-5-7-6与活塞进风口11-1-5-7-1贯通;所述出风口11-1-5-7-6的数量为4个,相邻出风口11-1-5-7-6呈等距分布;所述活塞进风口11-1-5-7-1设于挤压推杆11-1-5-6一侧,两者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挤压头11-1-5-7-5位于整个挤压活塞11-1-5-7装置的一端,挤压头11-1-5-7-5与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环11-1-5-7-3固定连接在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套管上,活塞环11-1-5-7-3的数量为2个,相邻活塞环11-1-5-7-3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反应室11-4结构的说明。所述反应室11-4的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结构的说明。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升降装置立杆11-5-1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升降装置立杆11-5-1的直径小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的直径,升降装置立杆11-5-1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之间形成升降装置气道11-5-4;所述立杆活塞11-5-5设于升降装置立杆11-5-1顶端,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立杆11-5-1固定连接,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泵进气孔11-5-2布置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下部,气泵进气孔11-5-2与升降装置气道11-5-4贯通,气泵进气孔11-5-2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气泵11-5-3;所述升降装置气泵11-5-3与气泵进气孔11-5-2贯通连接,升降装置气泵11-5-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上部,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贯通。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的说明。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包括:打捞网11-7-1,打捞臂转轴11-7-2,打捞臂11-7-3,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摇臂连杆11-7-5,摇臂11-7-6,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进一步的,本段是对本发明中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结构的说明。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包括:网牵引索11-7-4-1,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绞盘11-7-4-3,装置冷却系统11-7-4-4,绞盘电机11-7-4-5,制冷压缩机11-7-4-6,绞盘张紧装置11-7-4-7,引导筒11-7-4-8;所述绞盘电机11-7-4-5位于整个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上端,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11-7-4-3在同一轴线上,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张紧装置11-7-4-7传动连接;所述装置冷却系统11-7-4-4设于绞盘电机11-7-4-5下部,装置冷却系统11-7-4-4与绞盘11-7-4-3转动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1-7-4-6连接在装置冷却系统11-7-4-4底部一侧;所述绞盘张紧装置11-7-4-7位于绞盘11-7-4-3内部,绞盘张紧装置11-7-4-7与绞盘11-7-4-3贴合时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绞盘11-7-4-3为直径10cm~20cm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在绞盘11-7-4-3底部,引导筒11-7-4-8上端设有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引导筒11-7-4-8下端设有网牵引索11-7-4-1,引导筒11-7-4-8为中空结构;所述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与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所述网牵引索11-7-4-1与打捞网11-7-1连接,网牵引索11-7-4-1通过引导筒11-7-4-8缠绕于绞盘11-7-4-3上。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该装置处理成本低,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处理效果理想,且内部设有搅拌刮泥板,避免了池内泥区死区以及底部沉泥排放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二级沉淀池2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器立轴2-2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渣池2-9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装置11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物排放管11-1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挤压器11-1-5-5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挤压活塞11-1-5-7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室11-4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二级沉淀池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颗粒物检测器2-5为现有技术产品,LD-3C型微电脑激光颗粒物检测仪,由潍坊艾沃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器立轴2-2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如图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渣池2-9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如图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如图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装置支撑机构10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预处理装置1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物排放管11-1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的一端设有沉淀物挤出口11-1-7,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为水平摆放的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布置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上部,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通过锁紧装置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固定连接,且两者垂直贯通;所述不对称U型管11-1-4设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下部,不对称U型管11-1-4一端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贯通连接,不对称U型管11-1-4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1-1-3无缝贯通;所述二次沉淀罐11-1-2布置于不对称U型管11-1-4底部且两者贯通连接,二次沉淀罐11-1-2的下端设有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所述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与二次沉淀罐11-1-2贯通连接。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多孔内套管11-1-5-2位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内部,多孔内套管11-1-5-2的直径小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挤出水通道11-1-5-4;所述挤压推杆11-1-5-6设于多孔内套管11-1-5-2内部,挤压推杆11-1-5-6的一端与挤压活塞11-1-5-7固定连接,挤压推杆11-1-5-6的另一端与挤压器11-1-5-5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活塞11-1-5-7与多孔内套管11-1-5-2内壁滑动连接,活塞的直径为4cm~6cm;所述挤压器11-1-5-5位于整个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挤压器11-1-5-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连接;所述挤出水管11-1-5-1设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一侧下端,挤出水管11-1-5-1与挤出水通道11-1-5-4垂直贯通,挤出水管11-1-5-1的直径为10cm~15cm。
如图12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挤压器11-1-5-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弹簧压块11-1-5-5-3位于挤压推杆11-1-5-6两侧且对称布置,弹簧压块11-1-5-5-3外部中心处设有压紧弹簧11-1-5-5-4;所述压紧弹簧11-1-5-5-4与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压紧弹簧11-1-5-5-4呈水平布置;所述张紧调节栓11-1-5-5-2设于两侧弹簧压块11-1-5-5-3之间,张紧调节栓11-1-5-5-2的两端分别与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张紧调节栓11-1-5-5-2的数量为4个;所述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位于弹簧压块11-1-5-5-3内部,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内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数量为2个;所述传动轴11-1-5-5-6设在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内部,传动轴11-1-5-5-6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中心垂直,且两者同轴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推杆螺纹11-1-5-5-1绕于挤压推杆11-1-5-6外壁表面,挤压推杆螺纹11-1-5-5-1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啮合连接。
如图13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挤压活塞11-1-5-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布置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同轴转动连接,每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活塞内风扇叶11-1-5-7-2沿旋转轴等角度分布;所述风扇驱动电机11-1-5-7-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出风口11-1-5-7-6位于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之间,出风口11-1-5-7-6固定连接在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上,出风口11-1-5-7-6与活塞进风口11-1-5-7-1贯通;所述出风口11-1-5-7-6的数量为4个,相邻出风口11-1-5-7-6呈等距分布;所述活塞进风口11-1-5-7-1设于挤压推杆11-1-5-6一侧,两者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挤压头11-1-5-7-5位于整个挤压活塞11-1-5-7装置的一端,挤压头11-1-5-7-5与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环11-1-5-7-3固定连接在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套管上,活塞环11-1-5-7-3的数量为2个,相邻活塞环11-1-5-7-3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
如图14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反应室11-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如图15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升降装置立杆11-5-1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升降装置立杆11-5-1的直径小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的直径,升降装置立杆11-5-1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之间形成升降装置气道11-5-4;所述立杆活塞11-5-5设于升降装置立杆11-5-1顶端,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立杆11-5-1固定连接,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泵进气孔11-5-2布置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下部,气泵进气孔11-5-2与升降装置气道11-5-4贯通,气泵进气孔11-5-2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气泵11-5-3;所述升降装置气泵11-5-3与气泵进气孔11-5-2贯通连接,升降装置气泵11-5-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上部,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贯通。
如图16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漂浮物打捞设备11-7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如图17所示,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结构示意图。从图中看出,所述绞盘电机11-7-4-5位于整个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上端,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11-7-4-3在同一轴线上,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张紧装置11-7-4-7传动连接;所述装置冷却系统11-7-4-4设于绞盘电机11-7-4-5下部,装置冷却系统11-7-4-4与绞盘11-7-4-3转动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1-7-4-6连接在装置冷却系统11-7-4-4底部一侧;所述绞盘张紧装置11-7-4-7位于绞盘11-7-4-3内部,绞盘张紧装置11-7-4-7与绞盘11-7-4-3贴合时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绞盘11-7-4-3为直径10cm~20cm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在绞盘11-7-4-3底部,引导筒11-7-4-8上端设有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引导筒11-7-4-8下端设有网牵引索11-7-4-1,引导筒11-7-4-8为中空结构;所述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与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所述网牵引索11-7-4-1与打捞网11-7-1连接,网牵引索11-7-4-1通过引导筒11-7-4-8缠绕于绞盘11-7-4-3上。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作为刮泥板2-2-1,它是本发明的重要组件,由于它的存在,增加了整体设备的使用寿命,它为整体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此,通过以下是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刮泥板2-2-1,所表现出的高于其他相关专利的物理特性。
实施例1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刮泥板2-2-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2%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9%,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9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1%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4%,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加入促进剂D2%和氧化铷纳米微粒9%,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5%,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保温2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实施例2
按照以下步骤制造本发明所述刮泥板2-2-1,并按质量百分比计: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52%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1%,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5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10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13%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85%,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03℃,加入促进剂D95%和氧化铷纳米微粒39%,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19%,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85℃,保温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对照例
对照例为市售某品牌与本申请刮泥板2-2-1同样部件,为进行性能测试试验。
实施例3
将实施例1~2制备获得的刮泥板2-2-1和对照例所获得的同样部件进行使用效果对比。对二者热变形温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腐蚀速率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可见,本发明所述的刮泥板2-2-1,其上述性能指标均优于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
实施例4
研究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成分占比对刮泥板2-2-1性能的影响。变化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为总量的 10%、20%、30%、40%,以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为评价指标。从本发明中所述的刮泥板2-2-1抗疲劳强度增率与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掺量关系图中看出,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的含量,对其材料抗疲劳强度增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产品性能。
Claims (10)
1.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包括:固定座(1),二级沉淀池(2),搅拌电机(3),控制器(4),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缓冲箱(7),连接管(8),水泵(9),装置支撑机构(10),预处理装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内部设有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一级沉淀池(5)结构为立方体,二级沉淀池(2)结构为圆柱体,二级沉淀池(2)和一级沉淀池(5)管道连通;所述一级沉淀池(5)内壁布置有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所述控制器(4)固定于固定座(1)顶部一侧;所述搅拌电机(3)位于二级沉淀池(2)顶部中心,搅拌电机(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缓冲箱(7)置于一级沉淀池(5)一侧,其中缓冲箱(7)一端设有连接管(8),连接管(8)与缓冲箱(7)贯通;所述水泵(9)位于一级沉淀池(5)和缓冲箱(7)之间,其中水泵(9)一端通过管道与缓冲箱(7)贯通,另一端通过管道与一级沉淀池(5)贯通;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位于固定座(1)底部;所述预处理装置(11)与连接管(8)贯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沉淀池(2)包括:分离器(2-1),分离器立轴(2-2),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支撑板(2-4),颗粒物检测器(2-5),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沉积物收集箱(2-8),沉渣池(2-9),沉渣排管(2-10);所述分离器(2-1)顶部中心设有分离器立轴(2-2),分离器立轴(2-2)上置有支撑板(2-4),其中分离器立轴(2-2)通过支撑板(2-4)与分离器(2-1)转动连接;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位于分离器(2-1)顶部内壁上;所述颗粒物检测器(2-5)位于分离器(2-1)中部内壁上;所述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一端与一级沉淀池(5)连通,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另一端从二级沉淀池(2)底部进入;所述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其中一端深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其入口端面通过浮球将二级沉淀池(2)表面水引出;所述沉积物收集箱(2-8)位于二级沉淀池(2)底部外围;所述沉渣池(2-9)位于分离器(2-1)下部,两者贯通;所述沉渣排管(2-10)位于沉渣池(2-9)底部,两者贯通;所述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和颗粒物检测器(2-5)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器立轴(2-2)包括:刮泥板(2-2-1),联轴器(2-2-2),转轴(2-2-3),旋转叶片(2-2-4),刮泥板加强筋(2-2-5);所述转轴(2-2-3)底端设有刮泥板(2-2-1),刮泥板(2-2-1)顶端设有联轴器(2-2-2),刮泥板(2-2-1)通过联轴器(2-2-2)与转轴(2-2-3)同轴转动,其中刮泥板(2-2-1)上设有刮泥板加强筋(2-2-5),刮泥板加强筋(2-2-5)数量为2个;所述旋转叶片(2-2-4)位于转轴(2-2-3)上,旋转叶片(2-2-4)与转轴(2-2-3)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渣池(2-9)包括: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离心锥体(2-9-2),沉渣池传动齿轮(2-9-3),防水电机(2-9-4),沉渣搅拌装置(2-9-5),搅拌轴反推装置(2-9-6);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设于离心锥体(2-9-2)外壁表面,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与离心锥体(2-9-2)贯通,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的数量不少于16个,每侧相邻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呈等距分布;所述离心锥体(2-9-2)为沉渣池(2-9)内部的中空结构,离心锥体(2-9-2)顶部的直径大于底部的直径;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下端,搅拌轴反推装置(2-9-6)的直径为10cm~20cm;所述沉渣搅拌装置(2-9-5)位于离心锥体(2-9-2)内部,沉渣搅拌装置(2-9-5)的直径为20cm~30cm,沉渣搅拌装置(2-9-5)与沉渣搅拌装置(2-9-5)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位于离心锥体(2-9-2)一侧且两者啮合连接,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数量为2个,相邻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之间水平啮合连接;所述防水电机(2-9-4)垂直设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上部,防水电机(2-9-4)与沉渣池传动齿轮(2-9-3)转动连接,防水电机(2-9-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包括: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启闭装置支架(2-9-1-6),出水孔道(2-9-1-7),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密封圆板(2-9-1-9),圆板调节臂(2-9-1-10),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所述圆板调节臂(2-9-1-10)的一端与密封圆板(2-9-1-9)固定连接,圆板调节臂(2-9-1-10)的另一端与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圆板(2-9-1-9)位于出水孔道(2-9-1-7)内部,密封圆板(2-9-1-9)的数量为2个,相邻密封圆板(2-9-1-9)之间通过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固定连接;所述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的数量为6个,相邻圆板间距调节机构(2-9-1-8)之间等距分布;所述出水孔道(2-9-1-7)为直径3cm~5cm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启闭装置支架(2-9-1-6)位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端,启闭装置支架(2-9-1-6)与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板支架(2-9-1-5)固定连接于圆板调节臂(2-9-1-10)下端,调节板支架(2-9-1-5)与圆板调节臂(2-9-1-10)之间的夹角为45°~60°,两者以圆板调节臂(2-9-1-10)上的中心轴为旋转轴前后摆动;所述多孔调节板(2-9-1-3)位于调节板支架(2-9-1-5)下部,多孔调节板(2-9-1-3)与调节板支架(2-9-1-5)通过调节孔(2-9-1-4)连接;所述调节孔(2-9-1-4)设于调节板(2-9-1-3)上,调节孔(2-9-1-4)为不均匀分布且形状大小各异的中空结构,调节孔(2-9-1-4)的数量不少于7个;所述伸缩支架(2-9-1-2)连接在多孔调节板(2-9-1-3)下端,伸缩支架(2-9-1-2)通过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实现上升及下降,伸缩支架(2-9-1-2)的底部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支架调节旋钮(2-9-1-11)位于多孔调节板(2-9-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包括:平衡配重物(2-9-1-1-1),销钉调节旋钮(2-9-1-1-2),固定横杆(2-9-1-1-3),固定环加热器(2-9-1-1-4),锁紧销钉(2-9-1-1-5),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销钉套管(2-9-1-1-7),固定环(2-9-1-1-8);所述固定横杆(2-9-1-1-3)穿过固定环(2-9-1-1-8)内部并与固定环(2-9-1-1-8)中心垂直,固定横杆(2-9-1-1-3)的直径小于固定环(2-9-1-1-8)的直径;所述固定环(2-9-1-1-8)为直径15cm~25cm的可伸缩装置,固定环(2-9-1-1-8)内侧套有固定环加热器(2-9-1-1-4);所述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设于固定环(2-9-1-1-8)外壁一侧,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上设有固定环(2-9-1-1-8)断接口,断接口同侧的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与固定环(2-9-1-1-8)固定连接;所述销钉套管(2-9-1-1-7)设于固定环(2-9-1-1-8)上,两者固定连接,销钉套管(2-9-1-1-7)的数量为3个,每个销钉套管(2-9-1-1-7)呈等距分布,相邻销钉套管(2-9-1-1)之间的夹角为120°;所述销钉调节旋钮(2-9-1-1-2)位于销钉套管(2-9-1-1-7)顶端,两者转动连接;所述锁紧销钉(2-9-1-1-5)设于销钉套管(2-9-1-1-7)底端,销钉套管(2-9-1-1-7)通过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进行固定;所述平衡配重物(2-9-1-1-1)布置于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底部,平衡配重物(2-9-1-1-1)与固定环(2-9-1-1-8)通过立柱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包括:制冷液回收罐(2-9-6-1),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反推轴承(2-9-6-3),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释放孔(2-9-6-5),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所述反推轴承(2-9-6-3)设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内部中心处,反推轴承(2-9-6-3)上部设有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反推轴承(2-9-6-3)下部设有制冷液回收罐(2-9-6-1);所述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及其外部的立柱与反推轴承(2-9-6-3)同轴转动连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与立柱之间形成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上端封闭;所述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穿过反推轴承(2-9-6-3)内部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贯通;所述制冷液释放孔(2-9-6-5)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外壁上端,制冷液释放孔(2-9-6-5)的数量不少于6个,相邻制冷液释放孔(2-9-6-5)呈等距分布;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位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下部,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一端与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无缝贯通,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另一端穿过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与外部的制冷罐连通;所述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从搅拌轴反推装置(2-9-6)外壁一侧插入,并与制冷液回收罐(2-9-6-1)底部贯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支撑机构(10)包括:机构升降电机(10-1),齿轮传动装置(10-2),连接块(10-3),支撑臂滑道(10-4),固定齿条(10-5),升降齿轮(10-6),支撑臂(10-7),支撑机构基座(10-8);所述支撑臂滑道(10-4)垂直位于支撑机构基座(10-8)上部,支撑臂滑道(10-4)的一侧布置有固定齿条(10-5),支撑臂滑道(10-4)与固定齿条(10-5)平行且两者与支撑机构基座(10-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臂(10-7)设在支撑臂滑道(10-4)上,支撑臂(10-7)与支撑臂滑道(10-4)滑动连接,支撑臂(10-7)为L型结构,支撑臂(10-7)的前端设有连接块(10-3),支撑臂(10-7)与连接块(10-3)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传动装置(10-2)位于支撑臂(10-7)一侧,齿轮传动装置(10-2)两端布置有升降齿轮(10-6),齿轮传动装置(10-2)与升降齿轮(10-6)滚动连接;所述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啮合连接,升降齿轮(10-6)的数量为2个,相邻升降齿轮(10-6)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所述机构升降电机(10-1)位于齿轮传动装置(10-2)一侧,机构升降电机(10-1)与齿轮传动装置(10-2)传动连接,机构升降电机(1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11)包括:沉淀物排放管(11-1),预处理装置支架(11-2),沉淀物汇聚室(11-3),反应室(11-4),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待处理水进入管(11-6),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处理后水排放管(11-8);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位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部上端,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与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滑动连接;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固定连接在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内壁上端,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数量为4个;所述反应室(11-4)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下部,反应室(11-4)与预处理装置支架(11-2)固定连接;所述反应室(11-4)的一侧设有处理后水排放管(11-8),反应室(11-4)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贯通连接,反应室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沉淀物汇聚室(11-3)位于反应室(11-4)下部且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汇聚室(11-3)底部设有沉淀物排放管(11-1),沉淀物汇聚室(11-3)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连接;所述待处理水进入管(11-6)位于整个预处理装置(11)上部;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物排放管(11-1)包括: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二次沉淀罐(11-1-2),出水口(11-1-3),不对称U型管(11-1-4),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沉淀物挤出口(11-1-7);所述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的一端设有沉淀物挤出口(11-1-7),两者无缝贯通,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为水平摆放的圆柱状中空结构;所述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布置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上部,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通过锁紧装置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固定连接,且两者垂直贯通;所述不对称U型管(11-1-4)设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下部,不对称U型管(11-1-4)一端与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贯通连接,不对称U型管(11-1-4)的另一端与出水口(11-1-3)无缝贯通;所述二次沉淀罐(11-1-2)布置于不对称U型管(11-1-4)底部且两者贯通连接,二次沉淀罐(11-1-2)的下端设有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所述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与二次沉淀罐(11-1-2)贯通连接;
所述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包括:挤出水管(11-1-5-1),多孔内套管(11-1-5-2),挤压装置外管(11-1-5-3),挤出水通道(11-1-5-4),挤压器(11-1-5-5),挤压推杆(11-1-5-6),挤压活塞(11-1-5-7);所述多孔内套管(11-1-5-2)位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内部,多孔内套管(11-1-5-2)的直径小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的直径,两者之间形成挤出水通道(11-1-5-4);所述挤压推杆(11-1-5-6)设于多孔内套管(11-1-5-2)内部,挤压推杆(11-1-5-6)的一端与挤压活塞(11-1-5-7)固定连接,挤压推杆(11-1-5-6)的另一端与挤压器(11-1-5-5)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活塞(11-1-5-7)与多孔内套管(11-1-5-2)内壁滑动连接,活塞的直径为4cm~6cm;所述挤压器(11-1-5-5)位于整个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一侧,挤压器(11-1-5-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连接;所述挤出水管(11-1-5-1)设于挤压装置外管(11-1-5-3)一侧下端,挤出水管(11-1-5-1)与挤出水通道(11-1-5-4)垂直贯通,挤出水管(11-1-5-1)的直径为10cm~15cm;
所述挤压器(11-1-5-5)包括:挤压推杆螺纹(11-1-5-5-1),张紧调节栓(11-1-5-5-2),弹簧压块(11-1-5-5-3),压紧弹簧(11-1-5-5-4),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传动轴(11-1-5-5-6);所述弹簧压块(11-1-5-5-3)位于挤压推杆(11-1-5-6)两侧且对称布置,弹簧压块(11-1-5-5-3)外部中心处设有压紧弹簧(11-1-5-5-4);所述压紧弹簧(11-1-5-5-4)与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压紧弹簧(11-1-5-5-4)呈水平布置;所述张紧调节栓(11-1-5-5-2)设于两侧弹簧压块(11-1-5-5-3)之间,张紧调节栓(11-1-5-5-2)的两端分别与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固定连接,张紧调节栓(11-1-5-5-2)的数量为4个;所述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位于弹簧压块(11-1-5-5-3)内部,每侧弹簧压块(11-1-5-5-3)内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数量为2个;所述传动轴(11-1-5-5-6)设在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内部,传动轴(11-1-5-5-6)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中心垂直,且两者同轴传动连接;所述挤压推杆螺纹(11-1-5-5-1)绕于挤压推杆(11-1-5-6)外壁表面,挤压推杆螺纹(11-1-5-5-1)与推杆驱动齿轮(11-1-5-5-5)啮合连接;
所述挤压活塞(11-1-5-7)包括:活塞进风口(11-1-5-7-1),活塞内风扇叶(11-1-5-7-2),活塞环(11-1-5-7-3),风扇驱动电机(11-1-5-7-4),挤压头(11-1-5-7-5),出风口(11-1-5-7-6);所述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布置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与风扇驱动电机(11-1-5-7-4)同轴转动连接,每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的数量不少于20个,相邻活塞内风扇叶(11-1-5-7-2)沿旋转轴等角度分布;所述风扇驱动电机(11-1-5-7-4)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控制相连;所述出风口(11-1-5-7-6)位于两侧活塞内风扇叶(11-1-5-7-2)之间,出风口(11-1-5-7-6)固定连接在风扇驱动电机(11-1-5-7-4)上,出风口(11-1-5-7-6)与活塞进风口(11-1-5-7-1)贯通;所述出风口(11-1-5-7-6)的数量为4个,相邻出风口(11-1-5-7-6)呈等距分布;所述活塞进风口(11-1-5-7-1)设于挤压推杆(11-1-5-6)一侧,两者之间形成通道;所述挤压头(11-1-5-7-5)位于整个挤压活塞(11-1-5-7)装置的一端,挤压头(11-1-5-7-5)与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的套管固定连接;所述活塞环(11-1-5-7-3)固定连接在活塞内风扇叶(11-1-5-7-2)外部套管上,活塞环(11-1-5-7-3)的数量为2个,相邻活塞环(11-1-5-7-3)之间的距离为10cm~20cm;
所述反应室(11-4)包括:阻尼板(11-4-1),阻尼网(11-4-2),絮凝剂加注口(11-4-3),反应室支护架(11-4-4),溢流通道口(11-4-5),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所述反应室支护架(11-4-4)为柱体中空结构,相邻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之间形成反应室(11-4)外壁;所述溢流通道口(11-4-5)设于竖直反应室支护架(11-4-4)上端且与沉淀物排放管(11-1)贯通,溢流通道口(11-4-5)的数量为4个;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位于反应室(11-4)内部上端,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的数量为3个,相邻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之间等距分布,每个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呈M型;所述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通过支杆与外部电机连接;所述阻尼板(11-4-1)布置于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下端,阻尼板(11-4-1)两端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板(11-4-1)的数量为4个,相邻阻尼板(11-4-1)呈等距分布;所述阻尼网(11-4-2)设于反应室(11-4)内部下端,阻尼网(11-4-2)两侧与反应室(11-4)侧壁固定连接,阻尼网(11-4-2)与阻尼板(11-4-1)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所述絮凝剂加注口(11-4-3)布置于反应室(11-4)内壁下端;
所述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包括:升降装置立杆(11-5-1),气泵进气孔(11-5-2),升降装置气泵(11-5-3),升降装置气道(11-5-4),立杆活塞(11-5-5),升降装置缸体(11-5-6),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所述升降装置立杆(11-5-1)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升降装置立杆(11-5-1)的直径小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的直径,升降装置立杆(11-5-1)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之间形成升降装置气道(11-5-4);所述立杆活塞(11-5-5)设于升降装置立杆(11-5-1)顶端,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立杆(11-5-1)固定连接,立杆活塞(11-5-5)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气泵进气孔(11-5-2)布置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下部,气泵进气孔(11-5-2)与升降装置气道(11-5-4)贯通,气泵进气孔(11-5-2)的一侧设有升降装置气泵(11-5-3);所述升降装置气泵(11-5-3)与气泵进气孔(11-5-2)贯通连接,升降装置气泵(11-5-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4)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位于升降装置缸体(11-5-6)上部,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与升降装置缸体(11-5-6)内部贯通;
所述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包括:打捞网(11-7-1),打捞臂转轴(11-7-2),打捞臂(11-7-3),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摇臂连杆(11-7-5),摇臂(11-7-6),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所述凸滚轮(11-7-8)设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上端,凸滚轮(11-7-8)的一侧布置有打捞驱动电机(11-7-7),凸滚轮(11-7-8)与打捞驱动电机(11-7-7)传动连接;所述摇臂(11-7-6)的一端与凸滚轮(11-7-8)不同轴转动连接,摇臂(11-7-6)的数量为两个,相邻摇臂(11-7-6)同轴转动连接;所述摇臂连杆(11-7-5)一端连接在摇臂(11-7-6)下端,摇臂连杆(11-7-5)另一端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所述打捞臂转轴(11-7-2)布置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转轴(11-7-2)通过固定装置与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连接,每侧打捞臂转轴(11-7-2)上设有打捞臂(11-7-3);所述打捞臂(11-7-3)与打捞臂转轴(11-7-2)转动连接,成对打捞臂(11-7-3)之间通过细杆固定连接;所述打捞网(11-7-1)为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下部两侧打捞臂(11-7-3)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固定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支架上端,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与打捞网(11-7-1)连接,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的数量为4个;
所述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包括:网牵引索(11-7-4-1),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绞盘(11-7-4-3),装置冷却系统(11-7-4-4),绞盘电机(11-7-4-5),制冷压缩机(11-7-4-6),绞盘张紧装置(11-7-4-7),引导筒(11-7-4-8);所述绞盘电机(11-7-4-5)位于整个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上端,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11-7-4-3)在同一轴线上,绞盘电机(11-7-4-5)与绞盘张紧装置(11-7-4-7)传动连接;所述装置冷却系统(11-7-4-4)设于绞盘电机(11-7-4-5)下部,装置冷却系统(11-7-4-4)与绞盘(11-7-4-3)转动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11-7-4-6)连接在装置冷却系统(11-7-4-4)底部一侧;所述绞盘张紧装置(11-7-4-7)位于绞盘(11-7-4-3)内部,绞盘张紧装置(11-7-4-7)与绞盘(11-7-4-3)贴合时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绞盘(11-7-4-3)为直径10cm~20cm的圆柱形中空结构;所述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在绞盘(11-7-4-3)底部,引导筒(11-7-4-8)上端设有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引导筒(11-7-4-8)下端设有网牵引索(11-7-4-1),引导筒(11-7-4-8)为中空结构;所述调节装置固定架(11-7-4-2)与引导筒(11-7-4-8)固定连接;所述网牵引索(11-7-4-1)与打捞网(11-7-1)连接,网牵引索(11-7-4-1)通过引导筒(11-7-4-8)缠绕于绞盘(11-7-4-3)上;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该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1步:在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运行中,接通电源,控制器(4)启动水泵(9),待处理污水经过连接管(8)和缓冲箱(7),进入一级沉淀池(5),此时位于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实时监测一级沉淀池(5)内部水位;当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一级沉淀池液位计(6)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水泵(9)停止运转;在待处理污水进入一级沉淀池(5),工作人员通过对控制器(4)编程,设定污水在一级沉淀池(5)的停滞时间,当控制器(4)内部计数器计数时间达到设定值时,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开启,将污水放至二级沉淀池(2)内部;
第2步:在二级沉淀池(2)运行中,污水通过二级沉淀池进水管(2-6)进入二级沉淀池(2)内部,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水位;当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监测值达到其设定值时,二级沉淀池液位计(2-3)产生电信号并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一级沉淀池(5)内部的排水阀关闭;在二级沉淀池(2),颗粒物检测器(2-5)实时监测二级沉淀池(2)内部污水颗粒物含量,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高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脱离,促使搅拌电机(3)单独带动旋转叶片(2-2-4)旋转,污水内部颗粒物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沉淀;当颗粒物检测器(2-5)监测值低于其设定值时,颗粒物检测器(2-5)产电信号传输至控制器(4),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停止运转;
第3步:在分离器立轴(2-2)运行中,当二级沉淀池(2)内部沉淀物沉积到一定程度时,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4)控制搅拌电机(3)启动,同时控制联轴器(2-2-2)结合,搅拌电机(3)带动旋转叶片(2-2-4)和刮泥板(2-2-1)旋转,将二级沉淀池(2)底部沉淀物收集到沉积物收集箱(2-8)中,清水从二级沉淀池出水管(2-7)排出;
第4步:在沉渣池(2-9)运行中,接通电源后,防水电机(2-9-4)带动沉渣池传动齿轮(2-9-3)的运转,进而带动整个离心锥体(2-9-2)转动;在离心锥体(2-9-2)与沉渣搅拌装置(2-9-5)的双重作用下实现对物料的搅拌;随后,物料从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冲流出;
第5步:在分离出水孔启闭装置(2-9-1)运行中,当离心锥体(2-9-2)进行旋转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整体向偏离旋转轴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圆板调节臂(2-9-1-10)向下运动,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打开;当离心锥体(2-9-2)停止转动时,伸缩支架(2-9-1-2)、多孔调节板(2-9-1-3)、调节孔(2-9-1-4)、调节板支架(2-9-1-5)整体呈自然垂落状态,此时圆板调节臂(2-9-1-10)处于水平状态,实现密封圆板(2-9-1-9)的闭合;
第6步:在平衡物固定装置(2-9-1-1)运行中,通过调节销钉调节旋钮(2-9-1-1-2)的松紧度来实现锁紧销钉(2-9-1-1-5)对固定横杆(2-9-1-1-3)的固定与放松;同时,在固定环调节旋钮(2-9-1-1-6)的作用下,固定环(2-9-1-1-8)得以展开与收缩,进而适应直径不同的固定横杆(2-9-1-1-3);
第7步:在搅拌轴反推装置(2-9-6)运行中,制冷液由反推装置制冷液进口(2-9-6-2)进入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制冷液在到达制冷液上升立管(2-9-6-4)顶部时,从制冷液释放孔(2-9-6-5)中流入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制冷液吸收了制冷液回流通道(2-9-6-6)中的热量后,流入制冷液回收罐(2-9-6-1),进而从反推装置制冷液出口(2-9-6-7)排出;
第8步:在装置支撑机构(10)运行中,接通电源后,机构升降电机(10-1)带动齿轮传动装置(10-2)运转,进而带动升降齿轮(10-6)转动,并通过升降齿轮(10-6)与固定齿条(10-5)的啮合作用实现支撑臂(10-7)的上升及下降;当升降齿轮(10-6)逆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上升;当升降齿轮(10-6)顺时针旋转时,支撑臂(10-7)下降;
第9步:在预处理装置(11)运行中,待处理污水由待处理水进入管(11-6)进入反应室(11-4);污水中的固形物经过沉淀,降至沉淀物汇聚室(11-3),并从沉淀物排放管(11-1)排出;同时,漂浮物打捞设备(11-7)在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的作用下对漂浮在污水表面的物体进行打捞;最后,经过处理的污水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
第10步:在沉淀物排放管(11-1)运行中,泥水混合物由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流入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在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的作用下,水中的淤泥从沉淀物挤出口(11-1-7)排出,剩下的水流入不对称U型管(11-1-4);不对称U型管(11-1-4)中的水经过沉淀后,水中固形物进入二次沉淀罐(11-1-2),并从二次沉淀物排放管(11-1-1)排出;同时,经过沉淀的水由出水口(11-1-3)排出;
第11步:在沉淀物挤压装置(11-1-5)运行中,泥水混合物从泥水混合物进入管(11-1-6)进入多孔内套管(11-1-5-2);挤压器在接通电源后,推动挤压推杆(11-1-5-6)向前移动,进而促使挤压活塞(11-1-5-7)将泥水混合物中的淤泥推送至多孔内套管(11-1-5-2)一端的沉淀物挤出口(11-1-7)处,并由此排出;同时,多孔内套管(11-1-5-2)中挤出的水从孔中流入挤出水通道(11-1-5-4),并从挤出水管(11-1-5-1)排出;当排泥工作完成后,关闭电源,挤压推杆(11-1-5-6)复位;
第12步:在挤压器(11-1-5-5)运行中,传动轴(11-1-5-5-6)在外部电机的带动下进行运转,进而带动推杆驱动齿轮(11-1-5-5-5)的转动,并实现挤压推杆(11-1-5-6)的伸缩;同时,通过张紧调节栓(11-1-5-5-2)和压紧弹簧(11-1-5-5-4)来调整推杆驱动齿轮(11-1-5-5-5)与挤压推杆螺纹(11-1-5-5-1)间的啮合紧密度;
第13步:在挤压活塞(11-1-5-7)运行中,风从活塞进风口(11-1-5-7-1)进入挤压活塞(11-1-5-7)装置内部;同时,风扇驱动电机(11-1-5-7-4)接通电源后带动活塞内风扇叶(11-1-5-7-2)转动,进而对整个装置进行散热;之后,热风从出风口(11-1-5-7-6)排出;
第14步:在反应室(11-4)运行中,外部电机的运作促使前后移动式波浪板(11-4-6)前后摆动,实现对污水的搅拌;进而在阻尼板(11-4-1)和阻尼网(11-4-2)的作用下,污水实现缓降;同时,从絮凝剂加注口(11-4-3)流入反应室(11-4)的絮凝剂与污水产生沉淀反应,处理后的水体从处理后水排放管(11-8)中排出;当污水超过高度上限时,从溢流通道口(11-4-5)流入沉淀物排放管(11-1);
第15步:在打捞设备升降装置(11-5)运行中,接通电源,升降装置气泵(11-5-3)持续不断地通过气泵进气孔(11-5-2)将气体输送至升降装置气道(11-5-4);同时,立杆活塞(11-5-5)在气体压力的作用下上移,并带动升降装置立杆(11-5-1)上升;当立杆活塞(11-5-5)上移至升降装置缸体(11-5-6)顶部时,升降装置气道(11-5-4)与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贯通,气体从升降装置出气孔(11-5-7)中流出,进而促使立杆活塞(11-5-5)和升降装置立杆(11-5-1)下降;
第16步:在漂浮物打捞设备(11-7)运行中,打捞驱动电机(11-7-7)在通电后进行运转,并带动凸滚轮(11-7-8)、摇臂(11-7-6)和摇臂连杆(11-7-5)的转动,进而促使打捞臂转轴(11-7-2)带动打捞臂(11-7-3)上下摆动,对漂浮物进行打捞;同时,通过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来调节打捞网(11-7-1)的松紧度;
第17步:在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运行中,绞盘电机(11-7-4-5)接通电源后带动绞盘张紧装置(11-7-4-7)进行运转;当绞盘张紧装置(11-7-4-7)与绞盘(11-7-4-3)贴合时,绞盘(11-7-4-3)在绞盘张紧装置(11-7-4-7)的带动下对打捞网(11-7-1)进行缠绕;同时,在制冷压缩机(11-7-4-6)的作用下,装置冷却系统(11-7-4-4)对整个打捞网调节装置(11-7-4)进行降温;当绞盘张紧装置(11-7-4-7)与绞盘(11-7-4-3)离合时,绞盘(11-7-4-3)处于静止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板(2-2-1)由高分子材料压模成型,刮泥板(2-2-1)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组分组成:
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2~52%;
净化湖水9~1%;
促进外加剂DPG1~13%;
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4~85%;
促进剂D2~95%;
氧化铷纳米微粒9~39%;
促进催化剂5~19%;
所述促进外加剂DPG为二甲聚硅氧烷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特征为:
其中,R为烷基,为8~68碳原子;
所述促进剂D为二苯酚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X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X基团分子式为:C13H11O2;
X基团的准确分子量为:183.0810;油水分离系数为:21576;
所述促进催化剂为环己烷-1,2-二羧酸二(环氧乙基甲基)酯的衍生物,其分子结构式为:
其中,B基团的分子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为:C11H19N3O2;
刮泥板(2-2-1)的制造方法是:
第1步: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配比组分中的5-甲基-1-(2,2,2-三甲基-3-环戊烯-1-基)-6-氧杂双环[3.2.1]辛烷加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同时加入净化湖水,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2rpm~52rpm;
第2步:搅拌釜式反应器罐运转9~10分钟后,加入促进外加剂DPG和α,α'-[(1-甲基亚乙基)二-4,1-亚苯基]二[ω-[(甲基-1-氧代-2-丙基)氧基]聚(氧-1,2-亚乙基),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使温度升至1℃~103℃,加入促进剂D和氧化铷纳米微粒,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搅拌均匀,得到H组分匀浆;
第3步:按照质量百分比称取配比组分中的促进催化剂,与H组分匀浆混合搅拌,再次启动搅拌釜式反应器罐中的抽气加热器,控制温度为4℃~85℃,保温2~95分钟,出料入压模机,即得到刮泥板(2-2-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0022.7A CN109250841A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70022.7A CN109250841A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250841A true CN109250841A (zh) | 2019-01-22 |
Family
ID=65045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70022.7A Withdrawn CN109250841A (zh) | 2018-10-09 | 2018-10-09 |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250841A (zh) |
-
2018
- 2018-10-09 CN CN201811170022.7A patent/CN109250841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289260A (zh) | 一种农村生活垃圾发酵后的脱出水处理系统 | |
CN208883626U (zh) | 一种油田采出水处理装置 | |
CN109107231A (zh) | 一种喜树苗培育过程中废弃营养液回用处理系统 | |
CN109250841A (zh) | 一种d型氨基酸生产菌的细胞固定化液回收处理设备 | |
CN109107236A (zh) | 一种高铁锰矿井水深度处理装置 | |
CN112456571A (zh) | 一种高效流动式污水药液处理设备 | |
CN109045772A (zh) | 一种分离式农村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9107230A (zh) | 一种原位治理河道底泥重金属点源污染装置 | |
CN219314893U (zh) | 一种果汁分离装置 | |
CN110255687A (zh) | 一种新型环保水处理设备 | |
CN109107238A (zh) | 一种用于乳品生产中分离水体处理系统 | |
CN208279405U (zh) | 一种自动调节式建筑雨水净化装置 | |
CN107519689B (zh) | 一种灌溉水源过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9126216A (zh) | 一种河湖水体污染点原位生态修复系统 | |
CN109107235A (zh) | 一种用于土壤重金属铅锌反应水处理装置 | |
CN109173358A (zh)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暗坝电井突水回用处理装置 | |
CN109045779A (zh) | 一种用于岩溶含水层高铁锰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9110987A (zh) | 一种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除磷脱氮处理系统 | |
CN208964606U (zh) | 一种高效煤气化黑水沉淀分离装置 | |
CN109052759A (zh) | 一种煤矿污水处理工艺与回用装置 | |
CN208292803U (zh) | 一种高盐废水分级处理装置 | |
CN109045778A (zh) | 一种玉米淀粉生产中高浓度bod污水处理装置 | |
CN109107237A (zh) | 一种用于岩溶含水层四氯化碳处理装置 | |
CN208742023U (zh) | 一种优化污水泥浆处理口的处理装置 | |
CN209451473U (zh) |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过程中的环保型好氧沉淀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