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02863A -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02863A
CN109102863A CN201810933609.2A CN201810933609A CN109102863A CN 109102863 A CN109102863 A CN 109102863A CN 201810933609 A CN201810933609 A CN 201810933609A CN 109102863 A CN109102863 A CN 109102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rink
seeking help
help person
demand
archi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336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存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Sanzhibang Health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Sanzhibang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Sanzhibang Health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Sanzhibang Health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336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02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102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02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10/6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patient-related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for patient-specific data, e.g. for electronic patient record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8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medical practitioners or patients, e.g. for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therapy or health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7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livestock or poultr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属于心理疾病分诊管理领域;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心理医生和求助者分别注册登录系统;步骤2:求助者通过系统提示勾选需求选项,系统自动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步骤3:求助者与分诊对应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步骤4:系统将咨询内容存档并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系统根据其档案后在求助者再次咨询时发送信息至心理医生;步骤5: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进行评价;本发明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合理分配心理医生资源,促进轻松快捷咨询,提高咨询效果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心理疾病分诊管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心理疾病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人的健康分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对应的财力投入大,人才资源丰富,法律比较完善,全民生理健康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心理疾病患者逐年增长,心理健康对应的服务机构只有地市级以上医院零星设置,全国布局范围窄;其次心理咨询服务机构收入少,医院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心理门诊咨询和治疗效果不佳;同时,心理疾病患者处于不自知病情的状态,不愿意主动就医,造成全国很多心理疾病患者因未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或咨询治疗而选择结束生命的严重后果;最后心理健康对应的人才资源十分匮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持证人员仅为60余万,而真正有能力开展咨询服务的只有六千余人),导致整个社会的心理医生人才资源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现有的线上心理咨询均为个体经营,覆盖面窄;采用文字沟通,停留在导医阶段,无法促进求助者和心理医生全面沟通,导致咨询效果差,无法提高求助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和利用稀缺的心理医生人力资源,提高咨询效果和在线咨询效果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心理医生和求助者根据时间安排分别注册登录系统;
步骤2:求助者通过系统提示勾选需求选项,系统自动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
步骤3:求助者与分诊对应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
步骤4:系统将咨询内容存档并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定时监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后生成监测信息,并在求助者再次咨询时发送至对应的心理医生;
步骤5: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评价后保存至医生档案,系统根据医生档案进行管理。
优选地,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求助者根据需求选择时间填写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后,登录系统,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基本诉求;
步骤1.2:心理医生填写工作信息完成注册后,根据时间安排登录系统,所述工作信息包括工作时间、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区和擅长领域。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系统弹出需求选项,求助者根据需求勾选选项;
步骤2.2:系统根据勾选的选项依次从医生档案中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完成分诊。
优选地,所述需求选项包括心理医生的在线情况、评价分数、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和擅长领域。
优选地,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系统将咨询内容进行存档并生成对应求助者的档案后,保存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
步骤4.2:系统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生成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
步骤4.3:系统获取求助者再次登录信息时,将求助者对应的监测信息发送至其选择的心理医生。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系统,包括
注册和登录模块,用于保存求助者基本信息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保存医生工作信息生成医生档案,完成心理医生和求助者的注册和登录;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需求选项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弹出提示框供求助者进行勾选;
分诊模块,用于依次根据求助者勾选的选项从医生档案中搜索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
咨询模块,用于为求助者和心理医生提供视频连接进行咨询和保存咨询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中求助者的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生成监测信息和用于读取求助者再次登录系统的时间;
评价模块,用于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进行评价生成评价分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心理医生、将咨询内容发送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将评价分数发送至医生档案。
优选地,还包括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医生对应的评价分数进行级别管理和人事管理。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根据心理医生的时间安排登录系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充分整合现有稀缺的心理医生资源,根据求助者的需求匹配对应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合理利用心理医生资源;通过视频咨询后经咨询内容存档并监测求助者咨询内容和时间,利于诊断前充分了解求助者,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咨询准确度;设置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利于监督心理医生咨询质量;通过在线分诊管理平台,协调系统、求助者和心理医生的管理,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合理分配心理医生人才资源,促进求助者轻松咨询、提高线上咨询效果;
2.本发明根据求助者需求进行自动分诊,合理利用心理医生资源,平衡心理医生分布不均的情况;
3.本发明通过平台实现求助者和心理医生进行视频咨询,并将咨询内容存档,一方面为后期数据分析提供求助者档案参考,另一方面利于心理医生捕捉更多心理疾病患者信息,提高信息分析的准确度,促进提高咨询效果;
4.本发明求助者对心理医生的咨询进行评价,督促心理医生的业务能力,根据评价分数有效管理心理医生人才资源,促进合理分配资源,促进更多的求助者就诊,同时利于心理医生不断学习和进步,促进求助者有效咨询;
5.本发明通过提供线上咨询平台,平台为无行医资格的心理专家提供碎片时间行医的机会,解决了现有心理门诊作息时间与求助者求助时间冲突的问题,充分整合现有稀缺的心理医生资源,搭建具有海量信息的大平台,为求助者提供更多选择,利于提高线上咨询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技术问题: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手段: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心理医生和求助者根据时间安排分别注册登录系统;
步骤2:求助者通过系统提示勾选需求选项,系统自动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
步骤3:求助者与分诊对应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
步骤4:系统将咨询内容存档并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定时监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后生成监测信息,并在求助者再次咨询时发送至对应的心理医生;
步骤5: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评价后保存至医生档案,系统根据医生档案进行管理。
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求助者根据需求选择时间填写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后,登录系统,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基本诉求;
步骤1.2:心理医生填写工作信息完成注册后,根据时间安排登录系统,所述工作信息包括工作时间、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区和擅长领域。
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系统弹出需求选项,求助者根据需求勾选选项;
步骤2.2:系统根据勾选的选项依次从医生档案中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完成分诊。
需求选项包括心理医生的在线情况、评价分数、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和擅长领域。
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系统将咨询内容进行存档并生成对应求助者的档案后,保存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
步骤4.2:系统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生成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
步骤4.3:系统获取求助者再次登录信息时,将求助者对应的监测信息发送至其选择的心理医生。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系统,包括
注册和登录模块,用于保存求助者基本信息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保存医生工作信息生成医生档案,完成心理医生和求助者的注册和登录;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需求选项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弹出提示框供求助者进行勾选;
分诊模块,用于依次根据求助者勾选的选项从医生档案中搜索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
咨询模块,用于为求助者和心理医生提供视频连接进行咨询和保存咨询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中求助者的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生成监测信息和用于读取求助者再次登录系统的时间;
评价模块,用于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进行评价生成评价分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心理医生、将咨询内容发送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将评价分数发送至医生档案。
还包括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医生对应的评价分数进行级别管理和人事管理。
技术效果:本发明根据心理医生的时间安排登录系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充分整合现有稀缺的心理医生资源,根据求助者的需求匹配对应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合理利用心理医生资源;通过视频咨询后经咨询内容存档并监测求助者咨询内容和时间,利于诊断前充分了解求助者,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咨询准确度;设置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利于监督心理医生咨询质量;通过在线分诊管理平台,协调系统、求助者和心理医生的管理,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合理分配心理医生人才资源,促进求助者轻松咨询、提高线上咨询效果。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步骤1:心理医生填写工作信息完成注册后,根据时间安排登录系统,所述工作信息包括业务能力级别、擅长领域、所在地和工作时间;心理医生包括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求助者包括心理障碍患者或者心理疾病患者;业务能力根据执业证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擅长领域分为儿童教育、婚姻、家庭等;所在地划分为全国各城市的各个区县;工作时间分为:周一到周五/周六到周日;9:00-18:00/20:00-22:00等;求助者根据需求选择时间填写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后,登录系统,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基本诉求;
步骤2:系统弹出需求选项,求助者根据需求勾选选项;系统根据勾选的选项依次从医生档案中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完成分诊;所述需求选项包括心理医生的在线情况、评价分数、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和擅长领域;若选择在线情况,根据登录情况判断心理医生的在线情况进行筛选,将所有在线心理医生筛选出来,基于筛选出来的在线医生再次选择评价分数选项,系统根据心理医生资源库中心理医生的评价分数高低进行排序获取根据评价分数排序的在线心理医生列表,若求助者还有对应的选项选择,系统将不断根据选项进行筛选和排序;若求助者在选择在线情况时无在线心理医生,系统提供预约供求助者填写预约信息,系统根据填写的预约信息为求助者匹配心理医生;
步骤3:求助者选择分诊结果中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后,通过视频连接医生开始视频咨询;
步骤4:系统通过存储单元将咨询内容进行存档并生成对应求助者的档案后,保存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生成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系统获取求助者再次登录信息时,将求助者对应的监测信息发送至其选择的心理医生;保存包括将语音转换为文字保存或者将方言语音普通化后再转换为文字保存;
步骤5: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评价后保存至医生档案,系统根据医生档案进行管理;求助者点击评价,求助者在系统提供的评价表进行评价生成对应心理医生的评价分数,评价分数保存至对应心理医生资料中,系统根据评价分数对心理医生的薪酬以及级别进行管理。
本发明根据心理医生的时间安排登录系统,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和充分整合现有稀缺的心理医生资源,根据求助者的需求匹配对应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合理利用心理医生资源;通过视频咨询后经咨询内容存档并监测求助者咨询内容和时间,利于诊断前充分了解求助者,利于提高咨询效果和咨询准确度;设置评价体系进行管理,利于监督心理医生咨询质量;通过在线分诊管理平台,协调系统、求助者和心理医生的管理,解决现有心理医生资源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疾病线下就医时间冲突、现有咨询平台功能单一且费用过高导致心理疾病咨询效果不佳的问题,合理分配心理医生人才资源,促进求助者轻松咨询、提高线上咨询效果。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评价后保存至医生档案,系统根据医生档案进行管理;求助者点击评价,求助者在系统提供的评价表进行评价生成对应心理医生的评价分数,评价分数保存至对应心理医生资料中,系统根据评价分数对心理医生的薪酬以及级别进行管理,用于提高心理医生工作质量,提高系统的管理效果。
实施例3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系统,包括
注册和登录模块,用于保存求助者基本信息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保存医生工作信息生成医生档案,完成心理医生和求助者的注册和登录;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需求选项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弹出提示框供求助者进行勾选;
分诊模块,用于依次根据求助者勾选的选项从医生档案中搜索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
咨询模块,用于为求助者和心理医生提供视频连接进行咨询和保存咨询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中求助者的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生成监测信息和用于读取求助者再次登录系统的时间;
评价模块,用于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进行评价生成评价分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心理医生、将咨询内容发送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将评价分数发送至医生档案。
本发明通过分诊模块、咨询模块、监测模块和评价模块等模块实现心理医生合理安排线上视频咨询时间、根据求助者选择的选项进行自动分诊和视频咨询、合理分析求助者信息供心理医生提高咨询准确度,解决了我国现有心理医生人力资源和心理咨询机构匮乏且分布不均、心理门诊作息时间与心理疾病发病求助时间冲突等问题,能够达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心理医生稀缺人力资源、促进心理疾病患者分诊快捷就医和行业健康发展、宣传推广和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求助者整体心理素质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心理医生和求助者根据时间安排分别注册登录系统;
步骤2:求助者通过系统提示勾选需求选项,系统自动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完成分诊;
步骤3:求助者与分诊对应的心理医生进行实时视频咨询;
步骤4:系统将咨询内容存档并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系统定时监测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后生成监测信息,并在求助者再次咨询时发送至对应的心理医生;
步骤5: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评价后保存至医生档案,系统根据医生档案进行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求助者根据需求选择时间填写基本信息完成注册后,登录系统,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职务、婚姻状况、家庭状况和基本诉求;
步骤1.2:心理医生填写工作信息完成注册后,根据时间安排登录系统,所述工作信息包括工作时间、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区和擅长领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系统弹出需求选项,求助者根据需求勾选选项;
步骤2.2:系统根据勾选的选项依次从医生档案中搜索符合需求的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完成分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需求选项包括心理医生的在线情况、评价分数、业务能力级别、性别、所在地和擅长领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系统将咨询内容进行存档并生成对应求助者的档案后,保存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
步骤4.2:系统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生成监测信息,所述监测信息包括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
步骤4.3:系统获取求助者再次登录信息时,将求助者对应的监测信息发送至其选择的心理医生。
6.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注册和登录模块,用于保存求助者基本信息生成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保存医生工作信息生成医生档案,完成心理医生和求助者的注册和登录;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需求选项的优先级进行排序弹出提示框供求助者进行勾选;
分诊模块,用于依次根据求助者勾选的选项从医生档案中搜索心理医生,并生成满足需求的心理医生列表;
咨询模块,用于为求助者和心理医生提供视频连接进行咨询和保存咨询内容;
监测模块,用于定时读取心理健康电子档案中求助者的咨询内容和咨询时间生成监测信息和用于读取求助者再次登录系统的时间;
评价模块,用于求助者对心理医生进行评价生成评价分数;
发送模块,用于将监测信息发送给对应的心理医生、将咨询内容发送至心理健康电子档案、将评价分数发送至医生档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理模块,用于根据医生对应的评价分数进行级别管理和人事管理。
CN201810933609.2A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9102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3609.2A CN109102863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33609.2A CN109102863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02863A true CN109102863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49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33609.2A Pending CN109102863A (zh) 2018-08-16 2018-08-16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02863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93A (zh) * 2019-05-07 2019-08-09 上海拼历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心理健康管理方法
CN110147950A (zh) * 2019-05-14 2019-08-20 和阖(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咨询系统的客户导流管理方法
CN110474880A (zh) * 2019-07-22 2019-11-19 李静妤 实时交互式问答咨询系统及方法
CN111193939A (zh) * 2019-11-29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线视频互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0895A (zh) * 2019-12-28 2020-05-29 杭州好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开放服务接口的心理咨询方法及系统
CN113658676A (zh) * 2021-08-26 2021-11-16 北京践行者教育科技研究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心理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315A (zh) * 2013-01-18 2013-05-08 余飞 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医德档案量化评价系统
CN106354998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程问诊的在线医疗系统
CN107122618A (zh) * 2017-05-17 2017-09-01 上海医十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视频医疗咨询系统及其咨询方法
CN108229709A (zh) * 2016-12-19 2018-06-29 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牙科医院诊疗预约系统的功能模块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3315A (zh) * 2013-01-18 2013-05-08 余飞 基于多元评价主体的医德档案量化评价系统
CN106354998A (zh) * 2016-08-26 2017-01-25 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程问诊的在线医疗系统
CN108229709A (zh) * 2016-12-19 2018-06-29 哈尔滨光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牙科医院诊疗预约系统的功能模块
CN107122618A (zh) * 2017-05-17 2017-09-01 上海医十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视频医疗咨询系统及其咨询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1893A (zh) * 2019-05-07 2019-08-09 上海拼历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儿童心理健康管理方法
CN110147950A (zh) * 2019-05-14 2019-08-20 和阖(深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咨询系统的客户导流管理方法
CN110474880A (zh) * 2019-07-22 2019-11-19 李静妤 实时交互式问答咨询系统及方法
CN111193939A (zh) * 2019-11-29 2020-05-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在线视频互助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10895A (zh) * 2019-12-28 2020-05-29 杭州好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开放服务接口的心理咨询方法及系统
CN111210895B (zh) * 2019-12-28 2023-03-31 杭州好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开放服务接口的心理咨询方法及系统
CN113658676A (zh) * 2021-08-26 2021-11-16 北京践行者教育科技研究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心理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658676B (zh) * 2021-08-26 2023-09-01 北京践行者教育科技研究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心理健康管理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2863A (zh) 一种心理疾病在线分诊管理方法及系统
Bridges et al. Formulaic language in Alzheimer's disease
Eke et al. Predicting periodontitis at state and local levels in the United States
Côté et al. Towards a description of clinical communication impairment profiles following right‐hemisphere damage
Simko et al. Nutrition assessment: A comprehensive guide for planning intervention
Cahill et al. Two short forms of the Agnew Relationship Measure: The ARM-5 and ARM-12
JP2002511159A (ja) リストベース処理を用いたコンピュータ化医療診断システム
CN112735610A (zh) 一种院后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
Li et al. [Retracted]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Nursing Information System in Emergency Nursing Management
Clemente et al. The use of a conceptual model and related indicators to evaluate quality of health care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KR102360651B1 (ko) 의료분야 마이데이터를 이용한 목표질환 수치 개선용 개인 맞춤형 식단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Briggs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based gardening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wellbeing and reducing symptoms of mental ill-health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N112529474A (zh) 一种区域影像质量控制互认方法及系统
Bartlett et al. Quality of care in nursing homes for older people: Providers' perspectives and priorities
Coats et al. Integration of person-centered narratives into th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 study protocol
Liu et al. Prediction of sleep efficiency from big physical exercise data
Crèvecoeur et al. Los Angeles County Evaluation System (LACES): Bringing accountability to alcohol and drug abuse treatment through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providers, payers, and researchers
El Haddad et al. Determinants of non-adherence to exercise or physical activity in people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 mixed methods review
Breslin et al. Defacto client-treatment matching: How clinicians make referrals to outpatient treatments for substance use
Carrasco-Querol et al. Effectiveness and health benefits of a nutritional, chronobiological and physical exercise primary care intervention in fibromyalgia and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SYNCHRONIZE+ mixed-methods study protocol
KR20010087006A (ko) 인터넷을 이용한 다이어트 지원 장치 및 방법
Holmes et al. Relating personnel costs in special care units and in traditional care units to resident characteristics
Oloo et al. Efficacy of physical activity counselling interventions delivered in primary ca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Happonen et al. P4Well concept to empower self-management of psychophysiological wellbeing and load recovery
Wallace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nic logbook for intensive care un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