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90380A -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90380A
CN109090380A CN201811061833.3A CN201811061833A CN109090380A CN 109090380 A CN109090380 A CN 109090380A CN 201811061833 A CN201811061833 A CN 201811061833A CN 109090380 A CN109090380 A CN 109090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her liquor
axe
floating larvae
fortification
ba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618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莹莹
傅泽钦
冯鉴童
李继姬
郭宝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8110618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903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90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903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rds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所包含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小球藻母液3~7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5~0.8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6~0.9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5~0.6份、海洋红酵母母液0.02~0.06份。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所含营养全面充足,且适口性好,诱食摄食效果优良,能满足幼虫期营养强化和高变态成活率的需要,提高浮游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力,能净化水质,且含有更多、更高活性的菌种和增益性的代谢产物,从而加快浮游幼虫的变态发育。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技术背景
斧文蛤,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贝类。斧文蛤为温水性海产双壳类,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南海,在我国的广东、南海、广西等省份沿海均有分布,通常埋栖于潮下带至水深20m浅海的沙质海底。斧文蛤成体个体大,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群众喜爱,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经济价值较高、具有广阔养殖开发前景的贝类。斧文蛤历来依靠采捕自然资源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近些年来,滥采乱捕加上无繁殖保护措施等因素影响,并且伴随着海水污染加剧、堵海筑坝及海滩围垦等人为活动,导致了斧文蛤自然栖息地的大量丧失,其自然资源急剧减少并濒临枯竭,斧文蛤的自然资源量急剧下滑,自然资源量稀缺,然而市场需求却在不断增加。因此,开展斧文蛤野生资源的保护和人工增养殖工作已迫在眉睫。
目前,斧文蛤人工繁、养殖技术不成熟,自然资源量稀缺,且有关斧文蛤生产开发和基础研究的报道均十分匮乏,而斧文蛤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在于育苗,苗种繁育的成功与否关乎着斧文蛤的高效养殖和健康发展,然而人工育苗养殖存在浮游幼虫期饵料供应营养不足的情况,饵料问题是苗种繁育的基础,且浮游幼虫期是斧文蛤种苗养护的重要时段,期间的基础饵料配方问题未得到完全解决,常规使用无配方的单一藻类喂养使得营养不充分从而抑制苗种浮游幼虫的发育。
单胞藻是单细胞的浮游藻类,能够光合作用自行制造有机养料,藻类不仅大小合适能被摄食,更重要的能在幼虫体内被消化吸收,并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助于幼虫的生长发育,由于种类繁多和其浮游特性成为浮游动物的觅食对象,经过营养搭配之后便是理想的浮游动物饵料。小球藻是球形单细胞淡水藻类,直径3~8微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常作为浮游动物、鱼虾的开口饵料;球等鞭金藻是单细胞运动个体,呈椭圆形,含有丰富的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色素、海藻多糖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且易消化吸收,安全无毒;牟氏角毛藻是一种小型海洋硅藻,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等,是贝类、对虾、鲍鱼等海珍品的优质育苗饵料;亚心形扁藻,因其油脂和淀粉含量高,是水产动物育苗过程中常用的优质饵料。单胞藻的单细胞浮游特性和营养丰富的特点,使得它们成为斧文蛤尤其是浮游幼虫期的最主要的饵料,充分承担了浮游幼虫的营养供应的任务。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598477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厚壳贻贝浮游幼虫基础饵料配方,利用多种单胞藻混合投喂厚壳贻贝浮游幼虫,但是藻类的培养受温度、光照等因素影响显著,往往生长不充足,不能满足幼体对营养的需求,导致幼体变态率低下、发育畸形和死亡率高等,因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营养全面充足,能满足幼虫期营养强化和高变态成活率的需要,提高浮游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力,能净化水质,具有更高活性的菌种和更多的增益性代谢产物,从而加快浮游幼虫的变态发育。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中所用菌种购自北海群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将菌种活化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扩繁培养得到二级种后,再将二级种进行发酵培养即得,其中发酵培养过程中需补加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的液体培养基。海洋酵母蛋白含量高,一般为细胞干重的30~50%,且含有贝类、甲壳类所需的10种必须氨基酸,还含有生长中产生的消化酶类、维生素、矿物质、促生长因子以及酵母多糖,这些成分能提高浮游生物的消化吸收率,增加其对饵料的利用率,还能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海洋红酵母还可以作为有机体的腐生菌,通过分泌消化酶类物质,对水体中的有机质进行腐化,达到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的功能。
作为优选,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7~11%(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5~32℃、搅拌速率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36~48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5,罐压为0.05~0.08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50~20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海洋红酵母为椭圆形的红色单细胞,约为4~6μm,悬浮性好,在海水中分散均匀、不易沉淀,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富含虾青素、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等活性成分,安全无毒,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幼苗存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动物体免疫力及肉质品质,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还能净化水体,不污染水体,是幼体培育中最佳的活性饵料。
作为优选,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5~7份、蛋白胨3~5份、酵母粉3~5份、硫酸镁0.7~1.5份、磷酸二氢钾0.8~1.4份、洁净海水50~55份。
进一步优选,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的液体培养基中油酸甘油酯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7~0.09%,丁酸钠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5~0.06%,再进一步优选,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的液体培养基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此时菌种生长接近稳定期,加入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可以利用官能团的电子效应,以非离子的形态与发酵液中的多种含有正电荷的物质相粘合,降低了因菌种表面的负电荷而吸附在其周围的正离子浓度,破坏菌种表面形成的双电层结构,使得发酵液的粘度降低,富集的代谢产物在充气的辅助下,能在新添加的培养基中进一步扩散,从而降低发酵体系中二氧化碳、泡沫和代谢产物富集等对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和物质相容性,进而延长菌种的生长期和稳定期,获得更具活性的菌种和更多的高活性代谢产物,进而使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富集,达到强化增益效果。
作为优选,菌种活化是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5~32℃的条件下培养40~50h后即可得。菌种的保存通常是在低温或冷冻的条件下,低温保存的菌种处于休眠或活跃度较低的状态,因此使用前就得先进行活化操作,才能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作为优选,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30℃、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45~50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8~12%(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30℃、转速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32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50~20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进行菌种种子的扩繁培养可以获得更高的菌种底物浓度,使微生物更快的生长,而且也使菌种逐步接近和适应发酵培养的培养条件,便于菌种在发酵罐中的生长,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7份小球藻母液、0.5~0.8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6~0.9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05~0.6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2~0.06份海洋红酵母母液。所制饵料营养丰富全面,能满足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需要,且适口性好,诱食性优良,海洋红酵母的加入避免了藻类的营养不足和营养缺乏,使得浮游幼虫生长快,变态率高,兼顾浮游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还能够提高浮游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力,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净化水质的效果显著而持久,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在幼虫期的营养强化效果和变态成活率。
进一步优选,小球藻母液、球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亚心形扁藻母液的浓度均为1×108~2×108cells/ml,海洋红酵母母液的浓度为1×1010~2×1010cells/ml。微藻中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蛋白、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甾醇等),可满足浮游动物在幼苗期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合理利用混合微藻比单一微藻效果更好,鲜活的微藻比非活性微藻饵料更适于幼虫生长,具有促进幼虫正常变态和发育、提高生长速度及体长和体重等各项性状指标、提高免疫力等综合作用。
作为优选,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与含浮游幼虫的养殖海水的重量比为1:900~1100。
进一步优选,含浮游幼虫的养殖海水中斧文蛤浮游幼虫的密度为60~90个/ml海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中提供的饵料配方中添加的海洋红酵母,不但能提高浮游生物的消化吸收率,增加其饵料利用率,促进新陈代谢,净化养殖水体,还能有效抑制其它有害微生物的生长,起到生物防治的作用,提高动物免疫机能,降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从而提高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2)本发明中海洋红酵母母液的培养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且具有连续性,原料消耗少,成本低廉,培养基营养供应稳定、持久,促进了微生物菌种数量和浓度持续、快速地增长,获得更高活性的菌种和代谢产物,使得饵料中营养物质更加富集,达到进一步强化增益的效果;3)本发明中提供的饵料配方营养全面,容易消化,且适口性好,诱食摄食效果优良,使得浮游幼虫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加快,变态率高,还能够提高浮游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力,且具有显著而持久的净化水质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将菌种活化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扩繁培养得到二级种后,再将二级种进行发酵培养即得,其中发酵培养过程中需补加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的液体培养基。海洋酵母蛋白含量高,一般为细胞干重的30~50%,且含有贝类、甲壳类所需的10种必须氨基酸,还含有生长中产生的消化酶类、维生素、矿物质、促生长因子以及酵母多糖,这些成分能提高浮游生物的消化吸收率,增加其对饵料的利用率,还能刺激机体免疫应答,提高其免疫抗病能力,海洋红酵母还可以作为有机体的腐生菌,通过分泌消化酶类物质,对水体中的有机质进行腐化,达到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的功能。
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7%(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5℃、搅拌速率为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36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罐压为0.05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5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海洋红酵母为椭圆形的红色单细胞,约为4~6μm,悬浮性好,在海水中分散均匀、不易沉淀,营养全面,适口性好,富含虾青素、葡聚糖和甘露寡糖等活性成分,安全无毒,能显著提高水产动物幼苗存活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增强动物体免疫力及肉质品质,并可减少抗生素用量,还能净化水体,不污染水体,是幼体培育中最佳的活性饵料。
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5份、蛋白胨5份、酵母粉3份、硫酸镁1.4份、磷酸二氢钾0.8份、洁净海水55份。
发酵培养过程中补加的液体培养基中油酸甘油酯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7%,丁酸钠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6%,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的液体培养基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此时菌种生长接近稳定期,加入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可以利用官能团的电子效应,以非离子的形态与发酵液中的多种含有正电荷的物质相粘合,降低了因菌种表面的负电荷而吸附在其周围的正离子浓度,破坏菌种表面形成的双电层结构,使得发酵液的粘度降低,富集的代谢产物在充气的辅助下,能在新添加的培养基中进一步扩散,从而降低发酵体系中二氧化碳、泡沫和代谢产物富集等对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加体系的稳定性和物质相容性,进而延长菌种的生长期和稳定期,获得更具活性的菌种和更多的高活性代谢产物,进而使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更加富集,达到强化增益效果。
菌种活化是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5℃的条件下培养42h后即可得。菌种的保存通常是在低温或冷冻的条件下,低温保存的菌种处于休眠或活跃度较低的状态,因此使用前就得先进行活化操作,才能获得活力旺盛的、接种数量足够的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45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8%(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5℃、转速为150r/min的条件下培养24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5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进行菌种种子的扩繁培养可以获得更高的菌种底物浓度,使微生物更快的生长,而且也使菌种逐步接近和适应发酵培养的培养条件,便于菌种在发酵罐中的生长,有效减少生产成本。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份小球藻母液、0.8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6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6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2份海洋红酵母母液。所制饵料营养丰富全面,能满足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需要,且适口性好,诱食性优良,海洋红酵母的加入避免了藻类的营养不足和营养缺乏,使得浮游幼虫生长快,变态率高,兼顾浮游动物的消化生理和营养生理,还能够提高浮游动物的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提高其对病害的抵抗力,促进浮游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净化水质的效果显著而持久,从而提高浮游动物在幼虫期的营养强化效果和变态成活率。
小球藻母液、球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亚心形扁藻母液的浓度均为2×108cells/ml,海洋红酵母母液的浓度为2×1010cells/ml。微藻中丰富而均衡的营养成分(蛋白、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和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甾醇等),可满足浮游动物在幼苗期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合理利用混合微藻比单一微藻效果更好,鲜活的微藻比非活性微藻饵料更适于幼虫生长,具有促进幼虫正常变态和发育、提高生长速度及体长和体重等各项性状指标、提高免疫力等综合作用。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
1)菌种活化: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30℃的条件下培养46h后即可得;
2)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30℃、转速为18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50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11%(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30℃、转速为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28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20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
3)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9%(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30℃、搅拌速率为180r/min的条件下培养42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5,罐压为0.08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20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上述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的液体培养基中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其中油酸甘油酯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9%,丁酸钠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5%。
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6份、蛋白胨4份、酵母粉4份、硫酸镁1.2份、磷酸二氢钾1.0份、洁净海水52份。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6份小球藻母液、0.5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8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4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5份海洋红酵母母液。
小球藻母液、球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亚心形扁藻母液的浓度均为1.5×108cells/ml,海洋红酵母母液的浓度为1.5×1010cells/ml。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
1)菌种活化: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8℃的条件下培养48h后即可得;
2)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32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
3)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48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5,罐压为0.07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上述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的液体培养基中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其中油酸甘油酯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75%,丁酸钠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55%。
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7份、蛋白胨3份、酵母粉5份、硫酸镁0.8份、磷酸二氢钾1.3份、洁净海水50份。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份小球藻母液、0.75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75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25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5份海洋红酵母母液。
小球藻母液、球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亚心形扁藻母液的浓度均为1×108cells/ml,海洋红酵母母液的浓度为1×1010cells/ml。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
1)菌种活化: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8℃的条件下培养48h后即可得;
2)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32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
3)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48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5,罐压为0.07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上述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的液体培养基中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其中油酸甘油酯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75%,丁酸钠的量为酵母粉重量的0.055%。
上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7份、蛋白胨3份、酵母粉5份、硫酸镁0.8份、磷酸二氢钾1.3份、洁净海水50份、透明质酸0.13份、β-环糊精0.22份,上述透明质酸利用自身带有的负电荷和特殊的螺旋柱状结构,与培养基中的其他成分之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待接种后,能快速填充在菌种与培养基之间,并稳定菌种与培养基之间的结构,破坏掉发酵液中分子之间的黏度,使得菌种能更迅速地溶于培养基中,提高菌种的分散度,进而加快菌种的生长速率,而β-环糊精则将菌种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疏水性的代谢产物如β-胡萝卜素等包裹在其内部疏水性空腔里,并利用自身筒状结构外侧羟基的亲水性,使得疏水性代谢产物快速分散于水中,从而减小了菌种周围的产物浓度,降低了产物对菌种生长的抑制作用,使得菌种生长活性增长,有效增加了菌种的生长繁殖的数量和浓度,并使菌种的代谢产物也增加,进而使得饵料的营养强化效果有进一步增益。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该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
1)菌种活化: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8℃的条件下培养48h后即可得;
2)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恒温摇床中振荡培养48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在温度为28℃、转速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32h,培养过程中将无菌空气通入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可得到二级种子;
3)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10%(V/V)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8℃、搅拌速率为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48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5,罐压为0.07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8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上述在发酵培养24h后添加的液体培养基中未添加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
所制饵料配方与实施例3相同,以此培养浮游幼虫。
实施例6:
斧文蛤浮游幼虫期生长性能测试
统一选取刚完成变态的D形一日龄幼虫,分别随机放置在6个培育池中,每个培育池中有1000重量份含浮游幼虫的养殖海水,养殖海水中斧文蛤浮游幼虫的密度控制为80个/ml海水。在培育期间,各培育池中水温、盐度保持一致,每日换水2次,每4天倒池一次,每日投饵2次,将实施例1~5所制饵料分别投喂1~5号培育池作为试验组,将某市售海洋红酵母浓缩液与小球藻母液、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和亚心形扁藻母液配制而成的饵料投喂6号培育池作为对照组,期间不施用抗生素,待幼虫发育变态为稚贝后,试验结束,统计实验结果如下。
表1不同饵料配方对斧文蛤浮游幼虫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试验结果可知,各组幼虫发育的成活率以培育池2最优,培育池5最低,但总体差异不明显;试验组中畸形率略小于对照组,结果有一定的优化;而试验组的幼虫变态为稚贝所用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少,尤其是培育池3和4号中,幼虫变态为稚贝仅用了6天,比培育池5用时少了33.3%,比对照组用时少了45%,说明实施例中所制饵料,尤其是使培育池3和4号中的浮游幼虫在发育期间摄入的营养更充足全面,饵料的吸收消化也明显优于其他组,因此在幼虫发育过程中,营养得到强化,最终使得其生长速度加快,早于对照组变态成稚贝。
本发明操作步骤中的常规操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进行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配方中含有由下述方法制得的海洋红酵母母液:将菌种活化后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进行扩繁培养得到二级种后,再将二级种进行发酵培养即得,所述发酵培养过程中需补加含有油酸甘油酯和丁酸钠的液体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培养步骤为:将二级种子按7~11%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罐中,在温度为25~32℃、搅拌速率为150~200r/min的条件下培养36~48h,发酵过程中控制液体培养基pH为4~5,罐压为0.05~0.08MPa,并将无菌空气通入液体培养基进行深层充气,通气量为150~200m3/h,期间发别在发酵开始12h和24h后补加液体培养基,发酵完成即得海洋红酵母母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基中含有的原料及其重量份如下:葡萄糖5~7份、蛋白胨3~5份、酵母粉3~5份、硫酸镁0.7~1.5份、磷酸二氢钾0.8~1.4份、洁净海水50~5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酸甘油酯的添加量占酵母粉重量的0.07~0.09%,所述丁酸钠的添加量占酵母粉重量的0.05~0.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活化是将冷藏中的菌种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上,在25~32℃的条件下培养40~50h后即可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扩繁培养步骤为:将活化菌种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培养45~50h后,得到一级种子,然后将一级种子按8~12%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上培养24~32h后,可得到二级种子,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配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3~7份小球藻母液、0.5~0.8份球等鞭金藻母液、0.6~0.9份牟氏角毛藻母液、0.05~0.6份亚心形扁藻母液、0.02~0.06份海洋红酵母母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藻母液、球等鞭金藻母液、牟氏角毛藻母液、亚心形扁藻母液的浓度均为1×108~2×108cells/ml,所述海洋红酵母母液的浓度为1×1010~2×1010cells/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与含浮游幼虫的养殖海水的重量比为1:900~1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浮游幼虫的养殖海水中斧文蛤浮游幼虫的密度控制在60~90个/ml海水。
CN201811061833.3A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Pending CN1090903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1833.3A CN109090380A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61833.3A CN109090380A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90380A true CN109090380A (zh) 2018-12-28

Family

ID=64866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61833.3A Pending CN109090380A (zh) 2018-09-12 2018-09-12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9038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2360A (zh) * 2020-06-19 2021-12-21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藻粉型育苗饵料及其应用和贝类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4794332A (zh) * 2022-05-09 2022-07-29 广东南洋海洋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牡蛎苗种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4A (zh) * 1996-05-02 1997-11-12 孙成明 海洋酵母饵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3614307A (zh) * 2013-11-13 2014-03-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固体海洋红酵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57328A (zh) * 2015-04-20 2015-07-0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鱼类育苗的微藻复合活体饵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85876A (zh) * 2016-06-27 2016-11-09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糖化淀粉液的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及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44A (zh) * 1996-05-02 1997-11-12 孙成明 海洋酵母饵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3614307A (zh) * 2013-11-13 2014-03-05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固体海洋红酵母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757328A (zh) * 2015-04-20 2015-07-08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鱼类育苗的微藻复合活体饵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6085876A (zh) * 2016-06-27 2016-11-09 合肥福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糖化淀粉液的草菇液体菌种培养基以及草菇液体菌种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EGOÑA MIRAS-MORENO: "Enhanced accumulation of phytosterols and phenolic compounds incyclodextrin-elicited cell suspension culture of Daucus carota", 《PLANT SCIENCE》 *
周安国: "《饲料手册》", 31 August 2002 *
王笑月 等: "几种饵料对文蛤稚贝生长与成活的影响", 《水产科学》 *
童应凯 等: "海洋红酵母培养条件的研究", 《食品研究与开发》 *
陈国顺: "《畜禽消化生理特点与营养设计》", 30 June 2016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2360A (zh) * 2020-06-19 2021-12-21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藻粉型育苗饵料及其应用和贝类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3812360B (zh) * 2020-06-19 2023-01-06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藻粉型育苗饵料及其应用和贝类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14794332A (zh) * 2022-05-09 2022-07-29 广东南洋海洋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牡蛎苗种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ebeau et al. Diatom cultivation and biotechnologically relevant products. Part I: Cultivation at various scales
Gladue et al. Microalgal feeds for aquaculture
Molejón et al. Culture experiments with Oithona oculata Farran, 1913 (Copepoda: Cyclopoida), and its advantages as food for marine fish larvae
CN102754610B (zh) 一种提高线纹海马幼苗养成率的方法
EP1578191A2 (en) Feed suitable for culturing rotifers, larval shrimp, and marine filter feeders
CN101611767A (zh) 一种海参用微生物发酵饵料的生产方法
CN100574629C (zh) 一种缢蛏生态配合饲料
CN103211088A (zh) 海参饵料的制备方法
CN104855692B (zh) 一种桡足类室内大规模、高密度养殖饵料
CN109090380A (zh) 一种用于斧文蛤浮游幼虫期营养强化的饵料配方
CN100467584C (zh) 水产养殖及景观水体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23812B (zh) 一种用于鱼类幼苗培育的薄片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88338B (zh) 一种复合菌制剂及其应用
CN10945691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耐低温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06614171A (zh) 一种高效河蟹育苗集成培育方法
CN108782390A (zh) 一种利用生物絮凝技术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
CN107841464A (zh) 一种藻类的培养方法
CN109548711B (zh) 龙纹斑温室规模化养殖方法
CN106165790A (zh) 一种用于养殖卤虫的饵料及卤虫养殖方法
CN110800888A (zh) 一种培养浮游生物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0467266A (zh) 一种藻类活性高效养虾池塘调水技术
CN1579200A (zh) 一种多效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14730A (zh) 高温高盐环境下快速增殖的卤虫及其驯化方法
CN112167131B (zh) 红色嗜盐古菌盐红菌菌株及其强化卤虫在水产育苗或养殖中的应用
CN110604234A (zh) 索罗金小球藻在改善鱼类健康状况的功能性饲料中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