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096B - 分隔阀 - Google Patents
分隔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73096B CN109073096B CN201780028952.6A CN201780028952A CN109073096B CN 109073096 B CN109073096 B CN 109073096B CN 201780028952 A CN201780028952 A CN 201780028952A CN 109073096 B CN109073096 B CN 1090730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ding portion
- sealing member
- insertion direction
- wall
-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10—Means for stopping flow from or in pipes or hoses
- F16L55/105—Closing devices introduced radially into the pipe or hos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28—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with resilient valve memb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F16K3/314—Forms or constructions of slides; Attachment of the slide to the spind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00—Gate valves or sliding valves,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ing members having a sliding movement along the seat for opening and closing
- F16K3/30—Details
- F16K3/316—Guiding of the sli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liding Valv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增大使密封部件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力的情况下使密封部件相对于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内壁也良好地密接的分隔阀。具备从形成在流体管上的贯通孔插入的阀体、和使阀体沿着径向动作的动作机构;阀体具备阀主体、和装备在阀主体的保持部上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在密封部件中的动作方向的下游侧的外表面与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面之间,埋设有比密封部件硬质的芯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阀体的分隔阀,所述阀体将流体管的流路切断。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结构的分隔阀,在专利文献1中,表示了以下这样的技术:从形成在流体管(在文献中是管)上的贯通孔(在文献中是孔)插入阀体,使在该阀体的外周上形成的密封部件(在文献中是弹性密封)与贯通孔的周缘和流体管的内壁密接。
在该专利文献1的分隔阀中,阀体的密封部件与贯通孔的周缘密接,并且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由此,将流路切断而阻止流体向管外的漏出。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表示了以下这样的技术:具备被从形成在管周壁上的贯通孔向管内插入的密封部件(在文献中是弹性密封部件)和向该密封部件推压的推压部件,随着推压部件向插入方向的移动,使力沿与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作用,使密封部件压接在管(自来水管)的管内壁上。
在该专利文献2的分隔阀中,在密封部件的内部具备可动片,为了得到随着推压部件的移动而使可动片在与插入方向交叉的径向上移位的力,具备使可动片的倾斜面相对于推压部件的倾斜面接触的结构。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这样的技术:在阀体芯金属件上覆盖着密封部件(在文献中是弹性密封部件),具备在将阀体芯金属件插入到管内的情况下防止密封部件向管的轴芯方向的伸出的导引部。
在该专利文献3的分隔阀中,在借助向插入方向的移位而将密封部件压接在管内壁上的情况下,导引部抑制密封部件向管的轴芯方向伸出的不良状况,能够进行向压接于管内壁的方向的弹性变形。
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这样的技术:将分隔用阀体从形成在流体管上的贯通孔插入,使分隔用阀体的密封部件(在文献中是弹性密封件)接触在流体管的内壁上,并且借助阀棒上具备的可动推压部件的收缩动作,使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弹性变形。
在该专利文献4的分隔阀中,在进出移动自如的阀棒的前端,沿进出方向移位自如地具备可动推压部件,遍及阀棒和可动推压部件具备密封部件而构成分隔用阀体。在可动推压部件的突出端上具备头部,构成为,当密封部件被压缩时可动推压部件收缩,由此在头部处使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隆起弹性变形,使密封部件压接在管内壁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3569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3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722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109997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4所记载的任一技术中,例如在自来水管中在任意的位置处将水切断的情况下,都不在上游侧进行将水流切断的操作,能够在其任意的位置处将自来水管的水流切断。
此外,为了借助分隔阀将自来水管的水流切断,使密封部件无间隙地密接在管的内周上是重要的,为了实现该密接,可以考虑专利文献2~4所记载的技术的利用。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技术中,由于需要用来将密封部件向插入方向的力在与该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分力的结构,所以零件件数增加。
此外,在专利文献3所示的技术中,在密封部件向插入方向作用压力的情况下,密封部件中的在插入方向上与管内壁接触的部位最大地弹性变形,从该部位沿着插入方向从管内壁离开的距离越扩大,弹性变形量越减小,所以也可以想到即使形成导引部也不能得到大的效果。
进而,在专利文献4所示的技术中,通过主动地使密封部件在与阀体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弹性变形,使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密封部件相对于管内壁的密接性提高。但是,在该结构中,由于密封部件在沿着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也变形,所以为了使密封部件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所需要的密封部件的量增大,导致在用于密接的操作中需要的力的增大。
特别是,在该专利文献4所记载的结构中,由于将可动推压部件相对于阀棒相对移动自如地支承,所以要求既定的精度,导致结构的复杂化。
另外,如果举铸铁制的自来水管为例,则由于在以往以来的自来水管中外径与管厚(壁厚)的比率确定了,所以通过形成与外径对应的直径的贯通孔,选择与其对应的分隔阀,能够将水流切断。
但是,近年来,还开发了管厚(壁厚)较薄的自来水管,这样,在薄壁的自来水管中,即使如以往那样形成与外径对应的贯通孔,使用与其对应的分隔阀,密封部件的变形也不足,所以即使使将阀体插入的力增大,也有在密封部件与自来水管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而不能进行水的切断的情况。
发明内容
因为这样的理由,要求以简便的结构提供一种分隔阀,其能够在不增大使密封部件密接于流体管的内壁的力的情况下使密封部件相对于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内壁良好地密接。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具备:阀体,借助从形成在流体管上的贯通孔向沿着前述流体管的径向的插入方向的动作,被插入到前述流体管的内部中;以及动作机构,使前述阀体向前述插入方向动作;前述阀体具备阀主体、和设置在该阀主体中的将沿前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保持部覆盖的区域中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构成为,借助前述动作机构而前述阀体向前述插入方向动作时,前述密封部件与前述流体管的内壁接触而弹性变形,由此,前述密封部件密接在前述流体管的内壁上,将前述流体管中的流体流切断;在前述密封部件中的前述插入方向的外表面与前述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面之间,埋设有比前述密封部件硬质、与前述保持部分体的芯材。
根据该特征方案,由动作机构将阀主体从流体管的贯通孔向管内插入,在密封部件中的插入方向的外表面接触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情况下,从保持部的前端面作用在密封部件上的压力被传递给芯材,将压力从该芯材向外表面侧的密封部件分散而传递,所以能够进行抑制了外表面侧的密封部件局部地较大变形的现象的状态下的密接。此外,在该弹性变形时,随着弹性变形而芯材向与保持部的前端面接近的方向移位,所以随着该移位,将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压缩,使这样压缩的密封部件在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移位,能够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
即,在该特征方案中,通过在密封部件的内部中埋设芯材,将仅密封部件的一部分局部地较强压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不良状况消除,即使不使较大的载荷作用,也使密封部件的一部分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移位,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区域中也能够使密封部件密接到流体管的内壁上。
结果,以简单的结构提供了以下这样的分隔阀:其能够在不增大使密封部件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力的情况下,使密封部件相对于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内壁也良好地密接。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在前述芯材中的与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上,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形成有以与前述管轴芯正交的姿势朝向前述前端面竖起的第1限制壁。
由此,在密封部件中的插入方向的外表面接触于流体管的内壁上的状态下压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被压缩,随着该压缩而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在这样的变形时,第1限制部件在抑制密封部件向沿着管轴芯的方向的伸出的同时,将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并且与管轴芯正交的方向上导引,所以能够使密封部件在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变形,使其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从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到前述芯材的对置面的第2距离被设定为比从前述密封部件的前述外表面到前述芯材的对置面的第1距离大。
由此,由于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的体积比从芯材到密封部件的外表面的区域的密封部件的体积大,所以在压力沿插入方向作用在密封部件上的情况下,能够使密封部件向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变形量变大而实现与流体管的内壁的可靠的密接。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被形成为与前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由此,在阀主体向插入方向动作的情况下,密封部件沿着形成在保持部的前端面上的平坦面变形,所以密封部件不易比前端面更向插入方向上游侧伸出。由此,成为在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将密封部件适当地压缩的形态,在该压缩时使较大的压缩力从保持部的前端面对密封部件作用,能够有效地产生朝向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的变形。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在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上,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形成有以与前述管轴芯正交的姿势朝向前述芯材竖起的第2限制壁。
由此,在密封部件中的插入方向的外表面接触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状态下压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被压缩,随着该压缩,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移位。在这样的变形时,第2限制部件在抑制密封部件向沿着管轴芯的方向的伸出的同时,将密封部件在与插入方向正交且与管轴芯正交的方向上导引,所以能够使密封部件在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变形而使其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在前述密封部件中,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观察,在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与前述芯材之间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在前述流体管的径向上较长的槽状的狭缝。
由此,在压力相对于密封部件在插入方向上作用的情况下,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被压缩,导致该部位的密封部件以在管轴芯方向上隆起的方式弹性变形的现象。在该弹性变形时,通过狭缝的间隙扩大,能够实现使动作机构动作的驱动力的减轻。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前述第2限制壁形成为,当前述密封部件密接在前述流体管的内壁上而将前述流体管中的流体流切断时,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观察,前述芯材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由此,即使在因沿着管轴芯方向的流体压而对于密封部件及芯材作用有沿着管轴芯方向移动的力的情况下,芯材的移动也被第2限制壁阻止。结果,抑制了处于保持部的前端面与芯材之间的密封部件的向沿着管轴芯的方向的伸出。由此,通过使阀主体在插入方向上动作,能够使密封部件在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变形,维持密接在流体管的内壁上的状态。
作为其他方案,也可以是,在前述保持部中,在基端侧,在一对前述第2限制壁之间的部位,形成有限制前述密封部件的向与前述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的限制凸部。
由此,通过使阀主体在插入方向上动作,向与保持部的插入方向相反侧的密封部件的伸出被限制凸部抑制。结果,通过使阀主体在插入方向上动作,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径向上变形的密封部件的变形量。并且,由于密封部件难以向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伸出,所以能够防止通过使阀主体在插入方向上动作、密封部件抵接在流体管的贯通孔上而损坏的不良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分隔阀和流体管的纵剖主视图。
图2是分隔阀和流体管的纵剖侧视图。
图3是将阀体插入到流体管中的状态的分隔阀的纵剖主视图。
图4是阀体的主视图。
图5是阀体的侧视图。
图6是有关另一实施方式的阀体的纵剖主视图。
图7是有关另一实施方式的阀体的纵剖侧视图。
图8是有关另一实施方式的阀主体的立体图。
图9是另一实施方式中的在流体管中插入了阀体的状态的分隔阀的纵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基本结构〕
分隔阀A构成为,如图1、图2所示那样,从在作为流体管的一例的自来水管1上形成的贯通孔1a将阀体V插入,由此,在已设的自来水管1中,在不借助上游侧的阀等的操作将水流切断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那样以使阀体V的密封部件30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的方式将水(流体)流切断。
该分隔阀A构成为,虽然需要借助既定的施工法在自来水管1上形成贯通孔1a,但通过将收容在壳体10中的阀体V向沿着与自来水管1的管轴芯X正交的轴杆轴芯Y(自来水管1的径向)的插入方向F插入,使阀体V的密封部件30在插入方向F和与该插入方向F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弹性变形,使该密封部件30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将水流切断。
此外,在该分隔阀A中,还构成为,当将自来水管1中的水流切断时,阀体V的密封部件30密接在贯通孔1a的部位上,阻止从贯通孔1a向外方的水的流出。这样将水切断时的密封部件30的弹性变形的状况后述。
〔分隔阀〕
如图1,图2所示,分隔阀A具备:密封构造的壳体10,形成与自来水管1的贯通孔1a连通的内部空间;阀体V,被收容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中;以及动作机构40,使该阀体V沿着轴杆轴芯Y动作。
壳体10具备:半圆筒状的基端部11,配置在将自来水管1的贯通孔1a覆盖的位置;筒状部12,一体形成在基端部11上;以及有盖筒状的机构支承部13,连结在筒状部12上;筒状部12被自来水管1中的配置在与贯通孔1a相反侧的半圆筒状的保持器14保持在自来水管1上。
即,将一体形成在基端部11上的基端侧突出片11a与形成在保持器14上的保持器侧突出片14a用紧连螺栓15紧连,由此,基端部11和保持器14以将自来水管1环抱的状态实现连结状态。
在该壳体10中,在基端部11和保持器14的内周上,在与自来水管1的外周密接的部位处具备第1衬垫16,在基端部11和保持器14的边界部位处具备第2衬垫19。在基端部11及保持器14的端部,螺纹接合着决定壳体10的姿势的调节螺栓17。
此外,相对于形成在筒状部12的开口部分处的第1凸缘12a,将形成在机构支承部13上的第2凸缘部13a用连结螺栓18连结,由此,将筒状部12与机构支承部13连结。
另外,在自来水管1上形成贯通孔1a的情况下,对于保持器14装接穿孔装置(未图示),用该穿孔装置的刀具在自来水管1上形成贯通孔1a。设想该贯通孔1a为圆形,在形成贯通孔1a后,将自来水管1中的通过穿孔被切掉的外壁部及切粉等除去。然后,对于保持器14代替穿孔装置而装接壳体10。
〔分隔阀:阀体〕
阀体V具备由铁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形成的阀主体20、和由柔软地变形的橡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密封部件30而构成。
如图1~图5所示,阀主体20具备块状部21、在块状部21的外表面上以沿着轴杆轴芯Y的姿势向外方伸出的形成为板状的一对卡合片22、和在将该块状部21的外表面包围的区域中形成的突边状部23。进而,该阀主体20在从突边状部23沿着轴杆轴芯Y延伸的部位处一体形成有方棒状的保持部24。
在保持部24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位置,形成有相对于轴杆轴芯Y正交的姿势的作为平坦面的前端面24s。进而,在该保持部24的延伸方向的端部位置,在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以相互平行姿势形成有向该保持部24的延伸方向突出、为与管轴芯X正交的姿势的主限制壁25(第2限制壁的一例)。此外,主限制壁25配置在前端面24s中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的两端,该主限制壁25形成在从前端面24s的部位跨至保持部24的侧面的区域中。
在阀主体20上,从块状部21跨至保持部24与轴杆轴芯Y同轴芯地形成有孔部,在块状部21上与孔部同轴芯地不能旋转地具备螺母42。
密封部件30被装备在将阀主体20的保持部24覆盖的位置,在插入方向F上的突出端(插入方向F的下游侧)形成有与自来水管1的半径大致相等的半径的第1接触面31,在与其相连的侧面上形成有第2接触面32。
此外,密封部件30从第1接触面31跨至第2接触面32的区域的厚度形成为大致恒定,该厚度方向为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进而,在沿着突边状部23的区域中形成有比前述设定厚度厚的封固部33。
进而,如图1、图2所示,在密封部件30中的第1接触面31与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之间埋设有芯材36。芯材36与保持部24分体地形成,使用铁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等比密封部件30硬质的材料。在芯材36的插入方向F的前端侧,形成有以沿着第1接触面31的方式平缓地弯曲的形状的外壁面36a(对置面的一例),在其相反侧形成有稍稍凹陷的内壁面36b。
此外,在芯材36中的与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对置的部位,在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的两端位置,以相互为平行的姿势,形成有与管轴芯X正交的姿势、朝向前端面24s竖起的姿势的副限制壁37(第1限制壁的一例)。
特别是,将从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到芯材36的内壁面36b的第2距离D2设定为比从密封部件30中的插入方向F的外表面(第1接触面31)到芯材36的外壁面36a的第1距离D1大(参照图1)。
密封部件30以将芯材36镶嵌的方式借助金属模成形。因而,为了在成形时将在金属模的内部决定芯材36的位置的销等插通,在芯材36上形成有定位孔36c,在密封部件30的前端上形成有孔部30a。另外,通过在密封部件30的前端形成孔部30a,在将阀体V插入到自来水管1中的情况下,即使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存在锈等的粒子,也能够进入到孔部30a中,能够进行良好的止水。
如图4、图5所示,在密封部件30中,在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观察,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和芯材36的中间位置,在外表面上形成有呈在径向上较长的槽状的狭缝34。
如图1、图2所示,将密封部件30粘接到保持部24中的与管轴芯X正交的正交壁面24a的外表面及芯材36的整周上,但没有粘接到与管轴芯X平行的平行壁面24b的一部分、前端面24s及一对主限制壁25的内表面(相互面对的面)上。
〔分隔阀:动作机构〕
如图1、图2所示,动作机构40具备:丝杠轴41,以一端贯通到机构支承部13的端部壁13W中的状态旋转自如、且不能沿丝杠轴芯方向移动地被支承;螺母42,如前述那样被装备在阀主体20上;以及壁状的导引部43,在机构支承部13的内表面中对阀主体20的卡合片22进行导引。
在丝杠轴41中的露出到机构支承部13的外部的部位,形成有将丝杠轴41旋转操作的操作部41a。此外,以阀主体20的螺母42螺纹接合在该丝杠轴41上的关系配置。
〔动作方式〕
在图1、图2中表示将阀体V向贯通孔1a插入以前的位置关系,通过从该状态将丝杠轴41旋转操作、使阀体V向插入方向F动作而从贯通孔1a插入,如图3所示那样密封部件30的第1接触面31与自来水管1的内壁1s接触。
通过在该接触状态下将丝杠轴41进一步操作,密封部件30沿着插入方向F(沿着轴杆轴芯Y的方向)被压缩,芯材36的插入方向F的外壁面36a是沿着自来水管1的内壁1s的形状,所以使压力平均地作用在该芯材36与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之间的密封部件30上,虽然第1距离D1稍稍缩小,但抑制了局部地较大弹性变形的现象。
在该压缩时,芯材36向与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接近的方向移位,所以第2距离D2比第1距离D1更大地缩小。由此,压缩力作用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与芯材36之间的密封部件30上,密封部件30要以在与插入方向F正交的方向上隆起的方式弹性变形。
在像这样要弹性变形的状况下,由于一对主限制壁25和一对副限制壁37抑制密封部件30向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的弹性变形,所以使密封部件30优先地在与插入方向F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弹性变形,使密封部件30的第2接触面32接触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将水流可靠地切断。
此外,当密封部件30在与插入方向F及管轴芯X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弹性变形时,由于密封部件30相对于保持部24的平行壁面24b中的比中间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前端面24s、一对主限制壁25的内表面(相互面对的面)没有粘接,所以使得向与插入方向F及管轴芯X正交的方向的弹性变形容易进行,能够实现用于压缩操作的操作力的减轻。
进而,由于在密封部件30上形成有狭缝34,所以夹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与芯材36的内壁面36b间的密封部件30被压缩,在其一部分弹性变形以要在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隆起的情况下,通过使该狭缝34的槽宽扩大,使密封部件30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能够实现用于压缩操作的操作力的减轻。
〔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这样,在构成分隔阀A的密封部件30中埋入芯材36,设定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的姿势,借助芯材36与阀主体20的保持部24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和相对的距离的设定,在压力沿着插入方向F作用的情况下,使较强的压力作用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与芯材36的内壁面36b之间的密封部件30上,能够对于该部位的密封部件30实现轻负荷下的压缩力的作用。
此外,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的部位处形成有一对主限制壁25,在芯材36上形成有一对副限制壁37。借助该结构,在压力作用在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与芯材36之间的情况下,使由该压力带来的密封部件30的弹性变形的方向朝向与管轴芯X正交且与插入方向F正交的导引方向G,使密封部件30中的第2接触面32也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实现了水流的完全的切断。
进而,没有将密封部件30相对于保持部24中的作为与自来水管1的内壁1s对置的位置的平行壁面24b中的比中间部分靠前端侧的部分、前端面24s、一对主限制壁25的内表面粘接,而在密封部件30的表面上形成狭缝34,由此,使压缩力作用的情况下的密封部件30的弹性变形变得容易,实现了将丝杠轴41操作时的负荷的减轻。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以外也可以如以下这样构成(对于具有与实施方式相同的功能的零部件,赋予与实施方式共通的数字、标记)。
(a)将分隔阀A并不限于自来水管1,也用于在煤气管、供水或煤气以外的流体流动的流体管中将流体流切断。
(b)主限制壁25(第2限制壁)和副限制壁37(第1限制壁)的数量也可以是3个以上,也可以将它们省略。
(c)将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形成为曲率相对于自来水管1(流体管)的曲率较小的面(曲率半径较大的面)。即,也可以将保持部24的前端面24s形成为稍稍突出的面或稍稍凹陷的面。
(d)狭缝34的形状及深度可以任意地设定,也可以将该狭缝34省略。
(e)也可以代替上述的阀体V而用图6~图9所示那样的阀体VA构成。阀体VA具备由铁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等金属材料形成的阀主体20A、和由柔软地变形的橡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的密封部件30A而构成。
如图6~图8所示,阀主体20A具备圆筒状的块状部21A、在块状部21A的外表面中以沿着轴杆轴芯Y的姿势向外方伸出的形成为板状的一对卡合片22A、和在该块状部21A的端部沿着周向形成的突边状部23A。进而,该阀主体20A在从突边状部23A沿着轴杆轴芯Y延伸的部位处一体形成有方筒状的保持部24A。
如图6~图9所示,芯材36A与保持部24A分体地形成,使用比铁材料或不锈钢材料等的密封部件30A硬质的材料。在芯材36A的插入方向F的前端侧,形成有以沿着第1接触面31A的方式平缓地弯曲的形状的外壁面36Aa,在其相反侧形成有从弯曲面隆起的内壁面36Ab。本实施方式的芯材36A不具备上述芯材36的副限制壁37,但也可以是具备副限制壁37的结构。
在保持部24A的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上的两端部,以相互平行姿势形成有向该保持部24的延伸方向突出、为与管轴芯X正交的姿势的主限制壁25A(第2限制壁的一例)。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主限制壁25A形成为,当密封部件30A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而将自来水管1中的水流切断时,在沿着自来水管1的管轴芯X的方向观察,芯材36A的至少一部分重复。即,主限制壁25A的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的突出量D3构成为比阀体VA被插入到自来水管1中而密封部件30A最压缩时的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到芯材36A的内壁面36Ab的第2距离D2大(参照图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阀体VA被向自来水管1插入之前(密封部件30A压缩之前),主限制壁25A的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的突出量D3构成为比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到芯材36A的内壁面36Ab的第2距离D2小(参照图7)。代之,也可以将主限制壁25A的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的突出量D3构成为比密封部件30A压缩之前的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到芯材36A的内壁面36Ab的第2距离D2大。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密封部件30没有相对于保持部24中的被一对主限制壁25A夹着的侧面及前端面24s、一对主限制壁25的内表面(相互面对的面)粘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借助沿着管轴芯X方向的流体压,在沿着管轴芯X方向移动的力相对于密封部件30A及芯材36A作用的情况下,芯材36A的移动也被主限制壁25A阻止。结果,处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与芯材36A之间的密封部件30A的向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的伸出被抑制。由此,通过使阀主体20A向插入方向F动作,能够使密封部件30A在相对于插入方向F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变形而维持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的状态。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主限制壁25A除了在保持部24的延伸方向上突出以外,也从保持部24在与插入方向F及管轴芯X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突出。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处于保持部24A的前端面24As与芯材36A之间的密封部件30A的向沿着管轴芯X的方向的伸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阀体VA的保持部24A中,在作为插入方向F的后侧的基端侧,在一对主限制壁25A之间的部位,向外侧突出形成限制密封部件30A的向与插入方向F相反方向的移动的限制凸部38。该限制凸部38设定为,当密封部件30A密接在自来水管1的内壁1s上而将自来水管1中的水流切断时,位于自来水管1的贯通孔1a附近(在自来水管1的径向上与贯通孔1a对应的部位)(参照图9)。
通过使阀主体20A向插入方向F动作,密封部件30A向与保持部24A的插入方向F相反方向的伸出被限制凸部38抑制。结果,通过使阀主体20A向插入方向F动作,能够充分地确保在相对于插入方向F正交的导引方向G上变形的密封部件30A的变形量。并且,由于密封部件30A难以在与插入方向F相反的方向上伸出,所以通过使阀主体20A向插入方向F动作,能够防止密封部件30A抵接在自来水管1的贯通孔1a上而损坏的不良状况。其他的结构及作用效果与上述实施方式是同样的,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具备将流体管的流路切断的阀体的分隔阀。
附图标记说明
1 自来水管(流体管)
1a 贯通孔
1s 内壁
20 阀主体
20A 阀主体
24 保持部
24A 保持部
24s 前端面
25 主限制壁(第2限制壁)
30 密封部件
30A 密封部件
31 第1接触面(插入方向的外表面)
34 狭缝
36 芯材
36A 芯材
36a 外壁面(对置面)
37 副限制壁(第1限制壁)
37A 副限制壁(第1限制壁)
38 限制凸部
40 动作机构
A 分隔阀
D1 第1距离
D2 第2距离
V 阀体
X 管轴芯
Claims (8)
1.一种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具备:
阀体,借助从形成在流体管上的贯通孔向沿着前述流体管的径向的插入方向的动作,被插入到前述流体管的内部中;以及
动作机构,使前述阀体向前述插入方向动作;
前述阀体具备阀主体、和设置在该阀主体中的将沿前述插入方向延伸的保持部覆盖的区域中的能够弹性变形的密封部件,构成为,借助前述动作机构而前述阀体向前述插入方向动作时,前述密封部件与前述流体管的内壁接触而弹性变形,由此,前述密封部件密接在前述流体管的内壁上而将前述流体管中的流体流切断;
在前述密封部件中的前述插入方向的外表面与前述保持部的延伸方向的前端面之间,埋设有比前述密封部件硬质、与前述保持部分体的芯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芯材中的与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对置的对置面上,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形成有以与前述管轴芯正交的姿势朝向前述前端面竖起的第1限制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从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到前述芯材的对置面的第2距离被设定为比从前述密封部件的前述外表面到前述芯材的对置面的第1距离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被形成为与前述插入方向正交的平坦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上,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的两端位置,形成有以与前述管轴芯正交的姿势朝向前述芯材竖起的第2限制壁。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密封部件中,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上观察,在前述保持部的前述前端面与前述芯材之间的外表面上,形成有在前述流体管的径向上较长的槽状的狭缝。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前述第2限制壁形成为,当前述密封部件密接在前述流体管的内壁上而将前述流体管中的流体流切断时,在沿着前述流体管的管轴芯的方向观察,与前述芯材的至少一部分重复。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分隔阀,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保持部中,在作为插入方向的后侧的基端侧,在一对前述第2限制壁之间的部位,形成有限制前述密封部件的向与前述插入方向相反方向的移动的限制凸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53482 | 2016-12-27 | ||
JP2016253482 | 2016-12-27 | ||
PCT/JP2017/044918 WO2018123618A1 (ja) | 2016-12-27 | 2017-12-14 | 仕切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3096A CN109073096A (zh) | 2018-12-21 |
CN109073096B true CN109073096B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270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8952.6A Active CN109073096B (zh) | 2016-12-27 | 2017-12-14 | 分隔阀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248732B2 (zh) |
EP (1) | EP3564561B1 (zh) |
JP (1) | JP6978082B2 (zh) |
CN (1) | CN109073096B (zh) |
WO (1) | WO201812361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174958B2 (en) | 2019-01-24 | 2021-11-16 | Jet Oilfield Services, LLC | Gate valve and method of repairing same |
CN110906022B (zh) * | 2019-12-06 | 2021-09-21 | 浙江宣达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u型闸阀 |
US11692659B2 (en) | 2021-03-26 | 2023-07-04 | Mueller International, Llc | Combined drilling and stopping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290251A (en) * | 1937-08-20 | 1942-07-21 | Saunders Philip Keith | Fluid controlling valve |
US2401112A (en) * | 1938-08-17 | 1946-05-28 | Saunders Philip Keith | Fluid controlling valve |
US2424210A (en) * | 1941-04-09 | 1947-07-15 | Sutton Frank | Fluid controlling valve |
BE477730A (zh) * | 1947-11-29 | 1947-12-31 | ||
DE1017431B (de) | 1954-01-14 | 1957-10-10 | Poerringer & Schindler G M B H | Absperrschieber mit einem zylindrischen, becherfoermigen Hohlkoerper aus elastischem Material als stauchbarem Verschlussstueck |
US3006597A (en) | 1957-01-07 | 1961-10-31 | Cooper Alloy Corp | Valve |
US3043555A (en) * | 1957-11-15 | 1962-07-10 | Stubbe Friedrich | Gate valve having an upsettable sealing member of rubber elastic material |
ES352742A1 (es) * | 1967-10-06 | 1969-08-01 | Roedinghausen Eisenwerk | Perfeccionamientos en valvulas de cierre con guarnicion de material elastico. |
US3763880A (en) * | 1969-11-28 | 1973-10-09 | Mueller Co | Gate valve structure |
US4359204A (en) * | 1980-11-06 | 1982-11-16 |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 Rod operated valve |
JPS61140267U (zh) * | 1985-02-20 | 1986-08-30 | ||
JPS63135692A (ja) | 1987-07-24 | 1988-06-08 | 矢野技研株式会社 | 弁装置 |
JP3570742B2 (ja) | 1993-12-28 | 2004-09-29 | 矢野技研株式会社 | 仕切り用弁装置 |
JP3474003B2 (ja) * | 1994-10-12 | 2003-12-08 | 矢野技研株式会社 | 仕切り用弁装置 |
US6357471B1 (en) * | 1999-12-15 | 2002-03-19 | Suiken Technology Co., Ltd. | Valve insertion method and cutting tool |
JP3662897B2 (ja) * | 2002-05-31 | 2005-06-22 |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 仕切り用弁装置 |
JP4461926B2 (ja) | 2004-06-30 | 2010-05-12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ゼオライトの製造方法及びε−カプロラクタムの製造方法 |
JP3953480B2 (ja) | 2004-07-01 | 2007-08-08 |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 仕切り用弁装置 |
JP4673159B2 (ja) * | 2005-08-10 | 2011-04-20 | 株式会社水道技術開発機構 | 仕切り用弁装置 |
JP5674400B2 (ja) | 2010-09-24 | 2015-02-25 | コスモ工機株式会社 | 制流弁 |
JP5986751B2 (ja) | 2012-01-27 | 2016-09-06 | 前澤工業株式会社 | ソフトシール仕切弁 |
JP6317983B2 (ja) | 2014-04-03 | 2018-04-25 | 前澤工業株式会社 | ソフトシール仕切弁 |
-
2017
- 2017-12-14 EP EP17889479.6A patent/EP3564561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CN CN201780028952.6A patent/CN109073096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US US16/095,854 patent/US11248732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4 WO PCT/JP2017/044918 patent/WO2018123618A1/ja unknown
- 2017-12-14 JP JP2018559033A patent/JP6978082B2/ja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3096A (zh) | 2018-12-21 |
WO2018123618A1 (ja) | 2018-07-05 |
US11248732B2 (en) | 2022-02-15 |
JPWO2018123618A1 (ja) | 2019-10-31 |
EP3564561A1 (en) | 2019-11-06 |
US20210222816A1 (en) | 2021-07-22 |
JP6978082B2 (ja) | 2021-12-08 |
EP3564561A4 (en) | 2020-08-12 |
EP3564561B1 (en) | 2024-08-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73096B (zh) | 分隔阀 | |
US4501299A (en) | Plunger-type valve | |
CN101889161B (zh) | 对准关闭件和阀杆的装置和方法 | |
BR0115932B1 (pt) | vÁlvula de luva para controlar fluxo de fluido entre um reservatàrio de hidrocarboneto e tubulaÇço em um poÇo e mÉtodo para a montagem de uma vÁlvula de luva. | |
KR20160042792A (ko) | 밸브 장치 | |
EP3369973B1 (en) | Regulating valve | |
JPS6048671B2 (ja) | 逆止弁 | |
JP6677721B2 (ja) | シート交換システムを有するアーマチャ | |
EP3693537A3 (en) | Auto-bleeding setting tool and method | |
JP2017519167A (ja) | 流体管路用の高度圧力保護システム(hipps) | |
EP2738638A2 (en) | Flow rate adjusting device | |
KR20210107124A (ko) | 가스용 릴리프 밸브 | |
EP3049700B1 (en) | Gas valve with rubber seal packing on the closing member | |
KR20190039792A (ko) | 시일 구조 및 시일 방법과 이 시일 구조를 갖는 커플링 | |
EP3614025A1 (en) | Two-way valve | |
JPH0356774A (ja) | ゲート弁 | |
JP7408079B2 (ja) | 導通口と配管端部とを接続した接続構造、開閉バルブ装置及び封止部材の取外し方法 | |
CN110325779B (zh) | 密封插塞装置和密封插塞方法 | |
JP2008144836A (ja) | メタルシートバタフライ弁 | |
JP6393217B2 (ja) | 容器バルブ、圧力検出治具、圧力検出ユニット、流体充填治具、及び流体充填ユニット | |
KR20160042904A (ko) | 밸브를 작동시키기 위한 작동 장치 및 방법 | |
CN212028593U (zh) | 海底用化学药剂注入阀 | |
JP6558300B2 (ja) | バルブ構造 | |
EP3480499A1 (en) | Check valve | |
KR102718914B1 (ko) | 핀치 밸브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206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