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1304B -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1304B
CN109071304B CN201880000591.9A CN201880000591A CN109071304B CN 109071304 B CN109071304 B CN 109071304B CN 201880000591 A CN201880000591 A CN 201880000591A CN 109071304 B CN109071304 B CN 1090713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bending
line
glass
contac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5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1304A (zh
Inventor
P.希林斯
A.博德里奥
A.帕尔曼捷
A.蔡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Original Assignee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Saint Gobain Glass France SAS
Publication of CN109071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1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13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130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press-bending between shaping moul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2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gravity
    • C03B23/0252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by gravity by gravity only, e.g. sagg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7/00Tempering or quenching glass produc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装置,包括‑带有框架形的接触面(2)的下压弯模具(1),‑与接触面(2)相对而置地布置的上压弯模具(3),其中,下压弯模具(1)和上压弯模具(3)适用于通过挤压使位于其间的玻璃盘片(I)变型,其中,玻璃盘片(I)的侧棱(S)沿着接触线(4)放置在接触面(2)上,其中,接触线(4)在挤压期间从第一接触线(4A)迁移直至挤压线(4B),并且其中,接触面(2)在第一接触线(4A)与挤压线(4B)之间构造成凸地弯曲的。

Description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尤其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机动车的安装玻璃典型地具有弯曲。已知多种用于产生这样的弯曲的不同的方法。在所谓的重力弯曲(英文也称为重力弯曲(gravity bending)或下陷弯曲(sagbending))的情况中将在初始状态中为平坦的玻璃盘片布置在弯曲模具的支承面上并且加热到至少其软化温度上,使得其在重力的影响下贴靠到支承表面处。在所谓的压弯方法中,将盘片布置在两个互补的工具之间,其共同地将挤压作用施加到盘片上,以便于产生弯曲。
在压弯的情况中,常常使用带有框架式的接触面的下压弯模具,玻璃盘片的仅侧棱沿着环绕的接触线放置在该接触面上。接触面典型地构造成平坦的且向内倾斜的。仅仅在玻璃盘片与接触面之间的该线式的接触对于避免工具压痕和与此相关的光学品质的降低而言是重要的。如果通过上压弯模具(常常是所谓的带有全面作用面的阳模)将玻璃盘片压入到下压弯模具中并且变型,则所述接触线由于盘片在接触面上的越来越大的弯曲而从外向内迁移。在此,显著的是,与接触面的线式的接触在整个过程期间得以维持,而盘片主面不与下压弯模具达到碰触。这种类型的压弯方法例如说明在文件DE10314267B3、WO2007125973A1、EP0677488A2或WO9707066A1中。
在边缘区域中带有强烈的弯曲的玻璃盘片存在如下问题,即,接触面必须布置地非常陡峭,以便于确保线式的接触。尽管如此,为了使接触面具有足够的总宽度,必须使接触面强烈地延长,由此会得出难以处理的高的弯曲工具。
还已知一种更为复杂的弯曲工具,利用其可产生带有强烈弯曲的盘片。如此以来,文献US 5882370A公开了一种下弯曲模具,其不仅借助于重力弯曲产生预弯曲,而且还用作下压弯模具,并且具有铰接地支承的边缘区域。边缘区域首先定位在下面,使得当平坦的玻璃盘片存放在弯曲模具上时,弯曲模具构造成相对平坦的,并且其随着增大的盘片弯曲向上摆动,以便于在边缘区域中经济适宜地实现更强烈的弯曲。然而,带有用于产生摆动运动的器件和铰接部的工具非常复杂,这提高了制造、维护强度和易故障性。
文件US2005268661A1公开了一种带有凹的弯曲的接触面的下压弯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基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压弯的改善的装置,利用其可在边缘区域中实现强烈的盘片弯曲,而不需更为复杂的弯曲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装置来实现,包括:
-带有框架形的接触面的下压弯模具,
-与接触面相对而置地布置的上压弯模具,
其中,下压弯模具和上压弯模具适用于通过挤压使位于其间的(被加热到软化温度上的)玻璃盘片变型,其中,玻璃盘片的侧棱沿着接触线放置在接触面上,其中,所述接触线在挤压期间从第一接触线迁移直至挤压线(即在接触面上移位)。
本发明的目的此外通过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方法来实现,包括如下方法步骤:
(a)将被加热到至少其软化温度上的玻璃盘片布置在带有框架形的接触面的下压弯模具和与接触面相对而置的布置的上压弯模具之间并且在玻璃盘片的侧棱与接触面之间沿着第一接触线建立接触。
(b)使在下压弯模具与上压弯模具之间的玻璃盘片压弯(即,通过挤压使玻璃盘片变型),其中,玻璃盘片的侧棱始终沿着环绕的接触线放置在接触面上,其在挤压期间从第一接触线迁移直至挤压线。
接下来总的介绍该装置和方法,其中,阐述和优选的设计方案同样涉及装置和方法。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接触面构造成凸地弯曲的。接触面的凸的弯曲与玻璃盘片的弯曲反向相反。接触面于是仿佛从玻璃盘片弯离,由此防止盘片主面与接触面达到碰触。代替地,即使在强烈的盘片弯曲的情况中仍确保保持沿着玻璃盘片的侧棱的线式接触。利用根据本发明的下压弯模具可制成带有尤其在边缘区域中的强烈的弯曲且带有较高光学品质的玻璃盘片。然而对此不需要弯曲装置和方法的复杂的匹配。仅仅需要将现存的装置的下压弯模具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来替代。如此以来可将本发明简单地集成到已存在的设备和过程中。这是本发明的大优点。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包括下压弯模具和上压弯模具。压弯模具彼此相对而置地布置并且具有互补的作用或接触面,其适用于通过如下方式将被加热到软化温度上的玻璃盘片弯曲成期望的形状,即,使玻璃盘片挤压在压弯模具之间,其中,改变盘片弯曲。下弯曲模具在本发明的思想中理解成如下模具,其碰触玻璃盘片的下部的面向地面的表面或者关联于其并且作用于其。上弯曲模具理解成如下模具,其碰触玻璃盘片的上部的、背对地面的表面或者关联于其并且作用于其。弯曲模具还可称为弯曲工具。
下压弯模具具有接触面,其构造成框架式。在此,接触面指的是大致指向上的背对地面的面,其根据规定设置用于在挤压的情况中承载玻璃盘片。接触面通过棱来限制,更确切地说通过分别框架式地围绕地伸延的外棱和内棱来限制。内棱面向中心并且在根据规定的使用中面向玻璃盘片中间。外棱指向外并且在根据规定的使用中背对玻璃盘片中间。在弯曲过程期间,不是整个接触面而是仅仅在第一支承线与挤压线之间的区域与玻璃盘片达到直接接触。接触面不是所谓的阳模,即,不是实心弯曲模具,其设置用于与玻璃盘片的大部分达到接触。代替地,接触面构造成框架式地或框架形的并且匹配于待弯曲的玻璃盘片的轮廓,使得其适用于与玻璃盘片的环绕的侧棱相接触。这样的弯曲模具还可被称为环(弯曲环)或框架(框架模具)。玻璃盘片的下表面不具有与接触面的直接接触,而是仅仅其侧棱。接触面不必非要形成完整的框架,而是也可以是中断的。接触面以完整的或中断的框架形式来构造。
无关紧要的是,玻璃盘片在挤压弯曲之前首先被带到与下或上压弯模具相接触。如此以来可将玻璃盘片存放在下压弯模具上并且之后靠近上压弯模具。备选地,玻璃盘片可以首先被上压弯模具容纳,例如通过抽吸或鼓风作用,并且紧接着靠近下压弯模具。在每种情况中,仅仅玻璃盘片的侧棱与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达到接触。在玻璃盘片与接触面之间的直接接触于是构造成线式的或线形的,其中,该线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表示接触线。接触线框架式地环绕地构造在接触面上。当在开始变形之前工具彼此靠近时玻璃盘片首先碰触接触面所沿着的那条接触线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被称为第一接触线。一旦开始实际上的压弯并且盘片变型,则玻璃盘片的侧棱在接触面上移位。由于玻璃盘片的越来越大的弯曲,接触线向内迁移,远离框架式的接触面的外部的限制棱。如果弯曲模具随着压弯结束在实现最终的盘片形状之后达到了其最终位置,则接触线最大地移位并且达到其最为内部的位置。该接触线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被称为挤压线。接触线在弯曲过程期间从第一接触线向内迁移直至挤压线。
在玻璃盘片与下弯曲模具之间的直接接触在整个弯曲方法期间始终紧紧线式地沿着接触线。下盘片表面从不与下弯曲模具达到接触。在此,下盘片表面指的是玻璃盘片的面向弯曲模具和地面的那个主面,而上盘片表面指的是玻璃盘片的背对弯曲模具并且指向上的那个主面。环绕的侧棱在上和下盘片表面之间延伸。准确来说,尤其在下盘片表面与侧棱之间的边界线与接触面处于接触。
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具有至少一个区段,在其中其至少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区域中构造成凸地弯曲的。玻璃盘片从上压弯模具如此压入到下压弯模具中,使得盘片中间下沉并且使盘片边缘相对于盘片中间抬高。玻璃盘片于是被如此弯曲,使得下盘片表面凸地弯曲而上盘片表面凹地弯曲。接触面是凸地弯曲的,使得接触面的弯曲与玻璃盘片的弯曲彼此相反。接触面的高度在外棱至内棱的方向上下降。接触面的内区域于是仿佛从玻璃盘片弯离,使得即使在强烈的盘片弯曲的情况中仍避免接触面碰触下盘片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弯曲不必非要环绕地存在于整个接触面上。还可行的是,仅仅接触面的区段设有根据本发明的弯曲,而其它区域以常规的方式来构造。于是,例如当玻璃盘片在其侧棱的一部分的区域中强烈弯曲,而其在其余的侧棱的区域中不具有太过强烈的弯曲时,上述可能性可出现。于是可为有利的是,仅仅接触面的关联于强烈弯曲的侧棱的区域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弯曲。
接触面的所需的弯曲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待弯曲的玻璃盘片的几何形状并且可借助于在规划弯曲工具的情况中在专业上常见的计算来测定。弯曲尤其如此来选择,使得下盘片表面即使在最终弯曲的状态中也不碰触接触面。于是,应由下盘片表面和接触面始终包夹大于0°的角度,其在本发明的思想中被称为自由角度。由于盘片弯曲,为了准确地确定自由角度,使用在接触线处的相应的切线面。在玻璃盘片与接触面之间的自由角度在挤压线处优选地为至少3°、尤其优选地至少5°、例如5°至8°。由此使盘片表面与接触面间隔足够远,以便于还在考虑制造公差的情况下有效地排除直接接触。
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接触面的弯曲半径应当有利地为最高750mm、优选地最高500mm。由此在待弯曲的玻璃盘片的通常的弯曲半径的情况中获得尤其良好的结果并且确保足够的自由角度。
在一有利的改进方案中,从第一接触线至挤压线的方向上的弯曲半径至少逐段地增加,于是弯曲从外向内越来越弱。在从第一接触线至挤压线的横截面中于是存在接触面的至少一个区段,在其中弯曲由外向内变地越来越强烈。由此使接触面的内棱进一步下降并且进一步避免在盘片表面与接触面之间接触的危险。
特别尤其有利的是,弯曲半径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整个区域中由外向内增大。
在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间距为2cm至50cm、优选地5cm至30cm。所述间距沿着在第一接触线与挤压线之间的接触面的最短的连接来测量,尤其大致垂直于两条线来测量。利用所说明的间距可尤其良好地获得弯曲结果。
在接触面的内棱与挤压线之间的间距优选地为至少10mm、例如10mm至100mm。在接触面的外棱与第一接触线之间的间距优选地为至少5mm、例如5mm至100mm。
上压弯模具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构造成所谓的阳模,于是具有全面的指向下的接触面或作用面。与框架弯曲模具相反地,还可被称为实心的这样的作用面在弯曲步骤结束时与上盘片表面的大部分,或者甚至与整个上盘片表面处于接触。实心的上压弯模具接合框架式的下压弯模具尤其适用于压弯。上压弯模具的作用面尤其成型成凸的并且所具有的几何形状相应于最终弯曲的盘片的几何形状的几何形状。
两个压弯模具的接触面在压弯的情况中典型地不以织物覆盖、尤其含金属的织物(如在其它弯曲模具中所常见的那样)。代替地,玻璃盘片与弯曲模具的金属表面处于直接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此外具有用于使下和上压弯模具相互运动的器件。由此在为了弯曲而将玻璃盘片定位之后使两个压弯模具靠近彼此,从而它们可共同地挤压地作用到玻璃盘片上。该靠近可通过下压弯模具、上压弯模具或两者的垂直运动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装置此外包括用于将玻璃盘片加热到软化温度上的器件。典型地,弯曲模具布置在可加热的弯曲炉或可加热的弯曲腔以内。玻璃盘片为了加热可穿过特定的腔,例如通道炉。
该装置还包括用于使待弯曲的玻璃盘片运动的器件,以便于将玻璃盘片朝向加热器件运输并且在弯曲之后又运输玻璃盘片远离加热器件。如此,例如可使压弯模具可运动地支承,例如支承在运输机架上,其借助于滚轮或运送带来运动。备选地,弯曲模具可静止地布置在弯曲炉中并且可使玻璃盘片直接在滚轮或运送带上运动。在弯曲炉中,玻璃盘片例如可被上压弯模具容纳。为此,玻璃盘片可被上压弯模具抽吸或通过垂直的气流吹到上压弯模具处。
在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中,玻璃盘片在压弯之前被预弯曲,并且该装置配备有相应地用于产生预弯曲的器件。预弯曲可例如通过将软化的玻璃盘片吹到上压弯模具处来实现。备选地,可通过重力弯曲来产生预弯曲。为此,装置配备有重力弯曲模具,其优选地具有框架形的、由内棱和外棱限制的支承面。玻璃盘片的仅仅边缘区域与支承面处于直接接触,而玻璃盘片的最大部分不具有与重力弯曲模具的直接接触。玻璃盘片的环绕的侧棱可布置在支承面上或还可逐段地或环绕地突出超过支承面。如果玻璃盘片被加热到软化温度上,则盘片中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并且盘片边缘相对于盘片中间被抬高,其中,产生预弯曲。通过用于产生预弯曲的重力弯曲与用于最终的弯曲的压弯的组合可以高光学品质产生带有复杂几何形状的玻璃盘片。
于是,该装置优选地包括用于将玻璃盘片布置在重力弯曲模具上的器件、尤其带有朝向下的接触面的上运输模具。玻璃盘片被抽吸或吹到接触面处。重力弯曲模具运动到运输模具下(或备选地运输模具运动到重力弯曲模具上),任选地靠近到运输模具处并且通过关停抽吸或鼓风作用将玻璃盘片存放到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上。运输模具的接触面优选地构造成平坦的,由此可最佳地运输在初始状态中平坦的玻璃盘片。
该装置例如可包括特定地用于使玻璃盘片从重力弯曲模具运动到下压弯模具上的器件、例如另一上运输模具。其还可通过以下方式从重力弯曲模具抬高,即,其被吹到上压弯模具处,其中,紧接着用下压弯模具更换重力弯曲模具,以便于预备用于压弯的装置。在一有利的设计方案中,重力弯曲模具和下压弯模具组合在共同的工具中,其中,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包围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或反之亦然。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和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可通过垂直移位相对于彼此运动,从而可在第一状态(在其中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布置地比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更高)与第二状态(在其中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布置地比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更高)之间变换。如果玻璃盘片在第一状态中在重力弯曲模具上被预弯曲,则其可通过过渡到第二状态中简单地交付到下压弯模具上,而不必通过工具将其抬高。
重力弯曲模具优选地具有框架形的支承面(其适用于在其上布置玻璃盘片)和外棱以及内棱。内棱面向中心并且在根据规定的使用中面向玻璃盘片中间。外棱指向外且在根据规定的使用中面向盘片棱,并且被玻璃盘片中间背对。玻璃盘片的环绕的侧棱可布置在支承面上或也可逐段地或环绕地突出超过支承面。
在一尤其优选地改进方案中,支承面不是构造成完全平坦的,而是部分弯曲。在此,支承面具有外部的、中间的和内部的区域。这些区域同样构造成框架式的,其中,外部区域包围中间区域,中间区域又包围内部区域。外部区域面向外棱,内部区域面向内棱并且中间区域布置在外部区域与内部区域之间。这些区域在穿过重力弯曲模具的横截面中在支承面的外棱与内棱之间可识别出,其中,由外棱出发在内棱的方向上首先布置有外部区域,之后是中间区域且随后是内部区域。
支承面的外部区域构造成平坦的并且水平布置。中间区域可构造成平坦的或稍微弯曲的(优选地凸地)并且朝向内、即朝向内棱倾斜。内部区域相反具有相对强烈的弯曲,其与玻璃盘片在重力弯曲过程的情况中产生的弯曲相反。因为盘片中间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并且盘片边缘相对于盘片中间被抬高,因此在重力弯曲的情况中盘片被如此弯曲,使得下盘片表面凸地弯曲而上盘片表面凹地弯曲。根据本发明的支承面的内部区域因此凸地弯曲,使得第二区域的弯曲与玻璃盘片的弯曲彼此相反。通过支承面的该成型避免玻璃盘片仅仅放置在支承面的棱上。代替地,玻璃盘片首先面式地放置在外部区域上并且在开始弯曲之后面式地放置在中间区域上。产生干扰的工具压痕的危险可由此被有效地避免。玻璃盘片也不与内棱达到接触,这通过强烈弯曲的内部区域来确保。通过内棱与玻璃盘片之间缺失的接触又可避免工具压痕。
内部区域比中间区域更强烈地弯曲,于是具有较小的弯曲半径。内部区域的弯曲尤其如此来选择,使得玻璃盘片在最终弯曲状态中不碰触内棱。
在一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内部区域中的弯曲半径最高为200mm、尤其优选地20mm至100mm。弯曲半径在中间区域中优选地为至少200mm、尤其优选地至少400mm。由此在常见的盘片弯曲的情况中得到尤其良好的结果。
支承面优选地具有3cm至20cm、尤其优选地5cm至15cm的宽度。这样的宽度对于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而言是常见的。宽度指的是支承面沿着在外棱与内棱之间最短的连接的伸展,尤其大致垂直于这两个棱。中间区域的宽度优选地为支承面的宽度的至少50%、尤其优选地至少70%、完全尤其优选地为80%至90%。支承面的平坦的外部区域的宽度应为至少5mm、优选地5mm至20mm。支承面的弯曲的内部区域的宽度应为至少2mm、优选地2mm至10mm。
重力弯曲模具的支承面可覆盖以织物、尤其含金属的织物。其一方面用于填充,以便于进一步减少工具压痕的危险,另一方面用于热隔离,以便于减小由于重力弯曲模具所引起的玻璃盘片的冷却。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和定位在下压弯模具与上压弯模具之间的玻璃盘片。
在压弯之后将玻璃盘片冷却,这可以任意的方式来实现。可在盘片被交付到其上的另一模具上实现冷却。可在环境温度的情况下或通过激活的冷却装置实现冷却。根据本发明的压弯装置和方法尤其适用于制造弯曲的、预紧的玻璃盘片,如其例如作为机动车的侧玻璃或后玻璃所常见的那样。因此,在一优选的实施方案中,玻璃盘片在弯曲之后通过快速冷却来热预紧。玻璃盘片为此在弯曲之后被交付到所谓的预紧框架上,玻璃盘片在预紧过程期间支承在其上。
待弯曲的玻璃盘片优选地含有钙钠玻璃,如其对于窗玻璃所常见的那样,然而也可包含其它玻璃类型,如硼硅酸盐玻璃或石英玻璃。玻璃盘片的厚度典型地为0.5mm至10mm、优选地1mm至5mm。典型地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温度为500℃至700℃,在使由钙钠玻璃构成的盘片弯曲的情况中尤其为大约650℃。
本发明此外包括用于使用于陆地上的、空气中的或相对水的交通的运输器件的玻璃盘片压弯、优选地用于使轨道车辆或机动车的窗玻璃压弯、尤其用于使轿车的后玻璃、侧玻璃或顶玻璃压弯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用途。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弯曲的玻璃盘片优选地用作用于陆地上的、空气中的或相对水的交通的运输器件,尤其优选地用作轨道车辆或机动车的窗玻璃、尤其用作轿车的后玻璃、侧玻璃或顶玻璃。
附图说明
接下来根据附图和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附体是示意图并且不按照比例。附图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其中:
图1显示了在玻璃盘片的压弯期间穿过这种类型的装置的横截面,
图2显示了在压弯期间穿过传统的装置的一区段的横截面,
图3显示了这种类型的装置的下压弯模具的接触面的俯视图,
图4显示了在压弯期间穿过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区段的横截面,
图5显示了穿过带有最终弯曲的玻璃盘片的根据本发明的下压弯模具的一区段的横截面,
图6显示了工具的横截面,在其中,下压弯模具与重力弯曲模具相组合,以及
图7显示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形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穿过这种类型的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的横截面。该装置包括带有框架式的接触面2的下压弯模具1和带有全面的作用面的上压弯模具3,它们彼此相对而置地布置并且可相对于彼此垂直运动。待弯曲的玻璃盘片I布置在压弯模具1,3之间。压弯模具1,3彼此靠近,使得玻璃盘片I在其间被挤压且由此变型。在此,玻璃盘片I的仅侧棱S放置在下压弯模具1的接触面2上。玻璃盘片I与接触面2于是仅仅沿着被称为接触线4的环绕的线相碰触。整个上盘片表面O与上压弯模具3的作用面处于接触。上压弯模具3的作用面的形状相应于玻璃盘片I的期望的弯曲形状。
图2显示了穿过以传统的方式构造其下压弯模具1的装置的一区段的横截面。接触面2是平坦的且向内倾斜。玻璃盘片I首先被带到与下压弯模具1和上压弯模具3相接触(图2a)。在此,玻璃盘片I初始与接触面2达到接触所沿着的那条接触线4被称为第一接触线4A。玻璃盘片I这里出于简易性原因在初始状态中平坦地示出,其然而也可以是预弯曲的。为了压弯,使压弯工具1,3彼此进一步靠近,从而使玻璃盘片I变型。在此,接触线4从第一接触线4A出发向内迁移(图2b)。虚线箭头指示出在压弯期间上压弯模具3与接触线4的运动。在压弯的端部处,压弯模具1,3达到了其最终位置,并且玻璃盘片I被弯曲成其最终的形状(图2c)。在此,接触线4达到其最为里面的被称为挤压线4B的位置。
附图清楚说明了带有平坦的接触面2的传统的下压弯模具的缺点。尤其在制造在边缘区域中带有强烈弯曲的玻璃盘片I的情况中存在如下危险,即,下盘片表面U与接触面2在挤压线4B和内棱之间的区域中相碰触,这可导致光学品质的损坏。该碰触可基本上由此来阻止,即,使接触面2陡峭地定向。尽管如此为了使接触线4能划过相同的水平间距,然而于是必须使接触面2显著延长,这导致下弯曲模具非常空泛,尤其必须设计成难以处理的并且不可轻易地集成到现存的设备中。
图3显示了下压弯模具1的俯视图。可识别出框架形的接触面2,其被指向中间的内棱6和指向外的外棱7限制。接触面2与玻璃盘片I的侧棱S的接触在框架形的第一接触线4A与挤压线4B(该两者框架式环绕地布置在接触面2上)之间的区域内实现。
图4相较于图2显示了穿过带有根据本发明的下压弯模具1的装置的一区段的横截面。接触面2凸地弯曲、尤其在第一接触线4A与挤压线4B之间的区域内。接触面2的弯曲与盘片弯曲相反。通过弯曲提高了接触面2的下部区域与玻璃盘片I的间距,由此即使在在边缘区域中带有强烈弯曲的玻璃盘片的情况中仍可避免下盘片表面U的碰触。
图5显示了另一下压弯模具1的横截面。通过接触面2(通过内棱6和外棱7限制)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确保,下盘片表面不与接触面2达到碰触。下盘片表面和接触面2于是始终包夹大于0°的角度,其被称为自由角度α。根据玻璃盘片I和接触面2的弯曲可在压弯期间改变自由角度α,然而保持始终大于0°。挤压线4B处的自由角度应当有利地大于3°、例如为7°。
在弯曲的表面之间的自由角度可通过如下方式被准确地确定,即,使用在相应的接触线4处的切线平面。
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下压弯模具1和重力弯曲模具5,其组合在共同的模具中。重力弯曲模具5具有框架形的支承面,其被下压弯工具1的接触面2包围。压弯模具1和重力弯曲模具5可相对于彼此垂直移位,从而可调整,是重力弯曲模具5的支承面还是压弯模具1的接触面2布置地更高,并且因此可承载玻璃盘片I。首先使玻璃盘片I在布置地更高的重力弯曲模具5上预弯曲(图6a)。弯曲模具1,5紧接着相对于彼此移位,其中,玻璃盘片I被从重力弯曲模具5交付到下压弯模具1上(图6b)。该交付可通过重力弯曲模具5向下的运动、压弯模具1向上的运动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
图7根据流程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
附图标记清单
(1)下压弯模具
(2)下弯曲模具1的接触面
(3)上压弯模具
(4)玻璃盘片I与接触面2之间的接触线
(4A)第一接触线
(4B)挤压线
(5)重力弯曲模具
(6)接触面2的内棱
(7)接触面2的外棱
α接触面2与玻璃盘片I之间的自由角度
(I)玻璃盘片
(O)玻璃盘片I的上盘片表面
(U)玻璃盘片I的下盘片表面
(S)玻璃盘片I的侧棱。

Claims (21)

1.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装置,包括
-带有框架形的接触面(2)的下压弯模具(1),
-与所述接触面(2)相对而置地布置的上压弯模具(3),
其中,所述下压弯模具(1)和所述上压弯模具(3)适用于通过挤压使位于其间的玻璃盘片(I)变型,其中,所述玻璃盘片(I)的侧棱(S)沿着接触线(4)放置在所述接触面(2)上,其中,所述接触线(4)在挤压期间从第一接触线(4A)迁移直至挤压线(4B),
其中,所述接触面(2)在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构造成凸地弯曲的,
其中,选择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的接触面(2)的曲率,以便当所述接触线(4)从所述第一接触线(4A)完全迁移到所述挤压线(4B)时,防止在挤压期间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的下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I)之间的自由角度(α)在挤压线(4B)处为至少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的接触面(2)的弯曲半径最高为7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的接触面(2)的弯曲半径在从所述第一接触线(4A)至所述挤压线(4B)的方向上至少逐段地增加。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压弯模具(1,3)的接触面未覆盖有织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的间距为2cm至50c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压弯模具(3)具有全面的作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包括带有框架形的支承面的重力弯曲模具(5)并且适用于通过所述重力弯曲模具(5)与所述下压弯模具(1)彼此的垂直移位将所述玻璃盘片(I)从所述重力弯曲模具(5)交付到所述下压弯模具(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重力弯曲模具(5)的支承面具有平坦的且水平的外部区域、倾斜的、平坦的或弯曲的中间区域和凸地弯曲的内部区域,其中,所述内部区域比所述中间区域更强烈地弯曲。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I)之间的自由角度(α)在挤压线(4B)处为至少5°。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弯曲的接触面(2)的弯曲半径最高为500mm。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的间距为5cm至30cm。
13.一种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方法,包括:
(a)将被加热到至少其软化温度上的玻璃盘片(I)布置在带有框架形的接触面(2)的下压弯模具(1)与上压弯模具(3)之间并且在所述玻璃盘片(I)的侧棱(S)与所述接触面(2)之间沿着第一接触线(4A)建立接触;
(b)使在所述下压弯模具(1)与所述上压弯模具(3)之间的玻璃盘片(I)压弯,其中,所述玻璃盘片(I)的侧棱(S)沿着接触线(4)放置在所述接触面(2)上,其在挤压期间从所述第一接触线(4A)迁移直至挤压线(4B),
其中,所述接触面(2)在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构造成凸地弯曲的,
其中,选择所述第一接触线(4A)与所述挤压线(4B)之间的接触面(2)的曲率,以便当所述接触线(4)从所述第一接触线(4A)完全迁移到所述挤压线(4B)时,防止在挤压期间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的下表面之间的直接接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I)之间的自由角度(α)在所述挤压线(4B)处为至少3°。
15.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盘片(I)在方法步骤(a)之前被预弯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盘片(I)在重力弯曲模具(5)上被预弯曲并且紧接着通过所述重力弯曲模具(5)与所述下压弯模具(1)彼此的垂直移位被交付到所述下压弯模具(1)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盘片(I)在方法步骤(b)之后被热预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接触面(2)与所述玻璃盘片(I)之间的自由角度(α)在所述挤压线(4B)处为至少5°。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的用于使用于陆地上的、空中的或相对水的交通的运输器件的玻璃盘片弯曲的用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装置用于使轨道车辆或机动车的窗玻璃弯曲。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装置用于使轿车的后玻璃、侧玻璃或顶玻璃弯曲。
CN201880000591.9A 2017-04-10 2018-03-15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13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7165667 2017-04-10
EP17165667.1 2017-04-10
PCT/EP2018/056471 WO2018188888A1 (de) 2017-04-10 2018-03-15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pressbiegen von glasscheibe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1304A CN109071304A (zh) 2018-12-21
CN109071304B true CN109071304B (zh) 2022-05-03

Family

ID=58536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59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1304B (zh) 2017-04-10 2018-03-15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03545B2 (zh)
EP (1) EP3609849A1 (zh)
JP (1) JP6886039B2 (zh)
KR (1) KR102248397B1 (zh)
CN (1) CN109071304B (zh)
BR (1) BR112019013410A2 (zh)
CA (1) CA3058805C (zh)
CO (1) CO2019007762A2 (zh)
DE (1) DE202018006731U1 (zh)
MA (1) MA49732A (zh)
MX (1) MX2019012146A (zh)
RU (1) RU2742682C1 (zh)
WO (1) WO2018188888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9977A (en) * 1989-09-18 1990-12-25 Ppg Industries, Inc. Bending iron having member to effect reverse bend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87174A (zh) * 1995-06-07 1998-07-08 英国皮尔金顿有限公司 弯曲玻璃板的装置和方法
JP2000327354A (ja) * 1999-05-12 2000-11-28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成形強化方法およびガラス板成形強化装置のガラス板支持装置
WO2002030838A1 (en) * 2000-10-10 2002-04-18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forming mold
CN1768011A (zh) * 2003-03-29 2006-05-03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弯曲窗玻璃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051417A (ja) * 2012-09-07 2014-03-20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成形用支持リング、ガラス曲げ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曲げ成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43420A (en) * 1954-07-30 1960-07-05 Libbey Owens Ford Glass Co Glass bending mold
SU772974A1 (ru) 1978-05-22 1980-10-23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Армстекло" Головное Предприятие Завод "Армхрусталь"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стекольной шихты дл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бесцветного стекла
SU941323A1 (ru) 1980-09-10 1982-07-0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текла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 цветного стекла
DE4412747A1 (de) 1994-04-15 1995-10-19 Flachglas Ag Preßbiegestation für das Biegen von Glasscheiben
US5669952A (en) * 1994-10-14 1997-09-23 Ppg Industries, Inc. Pressure forming of glass sheets
JPH08295522A (ja) * 1995-02-27 1996-11-12 Asahi Glass Co Ltd 石英ガラス製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製造装置
US5882370A (en) 1995-06-07 1999-03-16 Pilkington Glass Limited Method of bending glass sheets
US5743931A (en) 1995-08-14 1998-04-28 Libbey-Owens-Ford Co. Glass sheet conveying and bending apparatus
US6629436B1 (en) * 2000-11-03 2003-10-07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pparatus for thermal treatment of glass and method and thermally treated glass therefrom
DE10314267B3 (de) * 2003-03-29 2004-08-19 Saint-Gobain Sekurit Deutschland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iegen von Glasscheiben
RU2255908C2 (ru) 2003-05-27 2005-07-10 Кондрашов Дмитрий Валерьевич Способ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текла
JP2005343720A (ja) 2004-06-01 2005-12-15 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彎曲ガラス板の製法とその装置
EP2025648B1 (en) 2006-04-25 2016-05-04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bend forming of glass plate and glass plate bend forming apparatus
CN101883739B (zh) * 2007-12-04 2013-06-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弯曲成形方法及玻璃板的弯曲成形装置
EP2365945A1 (en) 2008-11-25 2011-09-21 Corning Inc. Progressive pressing to form a glass article
RU2548416C1 (ru) 2014-03-18 2015-04-20 Валерий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Ефременко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ая линия возвратного стеклобоя в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 стеклянной тары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79977A (en) * 1989-09-18 1990-12-25 Ppg Industries, Inc. Bending iron having member to effect reverse bend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1187174A (zh) * 1995-06-07 1998-07-08 英国皮尔金顿有限公司 弯曲玻璃板的装置和方法
JP2000327354A (ja) * 1999-05-12 2000-11-28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成形強化方法およびガラス板成形強化装置のガラス板支持装置
WO2002030838A1 (en) * 2000-10-10 2002-04-18 Glasstech, Inc. Glass sheet forming mold
CN1768011A (zh) * 2003-03-29 2006-05-03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弯曲窗玻璃的方法和装置
JP2014051417A (ja) * 2012-09-07 2014-03-20 Asahi Glass Co Ltd ガラス成形用支持リング、ガラス曲げ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曲げ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248397B1 (ko) 2021-05-06
US11203545B2 (en) 2021-12-21
JP2020514236A (ja) 2020-05-21
WO2018188888A1 (de) 2018-10-18
EP3609849A1 (de) 2020-02-19
CA3058805A1 (en) 2018-10-18
CA3058805C (en) 2021-11-02
BR112019013410A2 (pt) 2020-03-03
DE202018006731U1 (de) 2022-05-30
CN109071304A (zh) 2018-12-21
CO2019007762A2 (es) 2019-07-31
MX2019012146A (es) 2019-11-21
RU2742682C1 (ru) 2021-02-09
MA49732A (fr) 2020-06-10
JP6886039B2 (ja) 2021-06-16
US20200148574A1 (en) 2020-05-14
KR20190123773A (ko)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579355B1 (ko) 벤딩된 창유리
KR100870518B1 (ko) 창유리를 쌍으로 구부리는 방법 및 장치
US9771297B2 (en) Method for cambering glass sheets by suction
JP5766813B2 (ja) 窓板を曲げ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201503150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empered glass
US20180194664A1 (en) Glass-bending device and glass-bending method using a fan
JPH0337125A (ja) 板ガラスの湾曲・接触焼入れ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966785B2 (ja) ガラス成形用支持リング、ガラス曲げ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曲げ成形方法
AU200422620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nding glass sheets
CN109071304B (zh) 用于使玻璃盘片压弯的装置和方法
CN109041574B (zh) 用于使玻璃盘片弯曲的带有弯曲的支承面的重力弯曲模具
JP3879152B2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装置、曲げ成形型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557217A (zh) 用于压弯玻璃片材的装置和方法
JPH11147728A (ja) ガラス板の曲げ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0729793B2 (ja) 合せガラス用合せ素板ガラスの曲げ成形加工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4105121A (ja) ガラス曲げ成形装置及びガラス曲げ成形方法
JPH0251435A (ja) 合せガラス用合せ素板ガラスの曲げ成形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