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0947B - 车辆的框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框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0947B
CN109070947B CN201780026843.0A CN201780026843A CN109070947B CN 109070947 B CN109070947 B CN 109070947B CN 201780026843 A CN201780026843 A CN 201780026843A CN 109070947 B CN109070947 B CN 1090709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vehicle
bracket
rear sid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68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0947A (zh
Inventor
稻垣贤次
井筒昌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09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9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09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9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框架和安装于框架的托架(16)。框架具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及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后摆臂的摆动轴部支承于托架(16)。另外,在外伸叉架上部(71)上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75)。补强筋部(75)从外伸叉架上部(71)朝向托架(16)的顶部(95)鼓出而与顶部(95)结合。

Description

车辆的框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框架结构。
本申请基于2016年6月13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117109号而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的框架结构,已知有在后侧框架上安装托架并在托架上连结后摆臂的摆动轴部的框架结构。在该框架结构中,存在托架的顶部从后底板的开口部向上方突出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或者存在托架的顶部配置在后地板的下方的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6947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2293号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框架结构中,托架的顶部从后底板的开口部离开。另外,专利文献2的框架结构中,托架的顶部从后地板离开。因此,难以通过托架来提高车辆的框架的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方案是考虑到这样的情况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的车辆的框架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方案。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具备:车辆的框架;以及托架,其安装于所述框架来对车载部件进行支承,其中,在所述托架和所述框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该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而能够与所述另一方结合的结合部。
这样,能够将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通过使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能够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抑制框架因冲击载荷而发生变形的情况。
另外,通过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无需使用加强构件等其他构件就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的框架结构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而且,使结合部从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朝向另一方鼓出,来使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通过确保结合部的位置精度,从而能够利用结合部将托架与框架结合。由此,无需将托架、框架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能够提高生产率。
(2)在上述(1)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框架具备形成有供所述车载部件插入的开口部的框架底部,所述托架具备:内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内侧凸缘;以及外腿部,其配置在所述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且具有与所述框架底部结合的外侧凸缘,在所述内腿部和所述外腿部中的至少一方固定有紧固连结构件,所述紧固连结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底部。
这样,在框架上具备框架底部,在托架上具备内腿部及外腿部。另外,将内腿部的内侧凸缘与框架底部结合,将外腿部的外侧凸缘与框架底部结合。由此,托架与框架底部结合。
而且,在内腿部和外腿部中的至少一方固定紧固连结构件,通过紧固连结构件将车载部件安装于框架底部。紧固连结构件固定于框架底部。由此,托架经由紧固连结构件而与框架底部连结。
这样,通过将托架与框架底部结合,而且将托架经由紧固连结构件与框架底部连结,由此能够利用托架更加良好地加强框架。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框架的刚性。
(3)在上述(2)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具备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顶部,所述顶部具有:内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内腿部结合;以及外伸出部,其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而与所述外腿部结合。
这样,在托架的顶部形成有内伸出部和外伸出部。另外,将内伸出部与内腿部结合,并将外伸出部与外腿部结合。由此,即便在确保了内腿部、外腿部的高度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托架的刚性。由此,即便是从框架底部到与顶部对置的部位的高度尺寸大的框架的情况下,也容易利用托架来确保框架的刚性。
(4)在上述(3)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托架具有前腿部,所述前腿部从所述顶部延伸到所述框架底部,且与所述框架底部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前方的部位结合,所述顶部具有后伸出部,所述后伸出部从所述顶部的后端向所述框架底部侧伸出,且与所述框架中的所述开口部的车身后方的框架后壁结合。
这样,在托架上具有前腿部,且将前腿部与框架底部结合。在此,前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身前方。另外,内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内侧,外腿部位于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由此,前腿部、内腿部及外腿部配置在开口部的周围。由此,托架的顶部、前腿部、内腿部及外腿部在开口部的周围形成为袋状,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框架底部(即,框架)的刚性。
(5)在上述(4)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下边梁,其配置在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后侧框架,其配置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其中,所述下边梁具备内构件,所述内构件具有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的后部,将所述后部与所述后侧框架连结的外伸叉架包括所述框架底部及所述框架后壁,所述框架底部具有与所述后部结合的结合凸缘。
这样,使下边梁的内构件中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将该后部与后侧框架由外伸叉架连结。外伸叉架包括框架底部及框架后壁。由此,通过使内构件的后部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由此能够将车载部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
由此,例如通过将车载部件作为后摆臂的摆动轴部,从而能够使摆动轴部向车宽方向外侧移动,能够提高决定悬架的配置部位时的自由度。
(6)在上述(5)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后侧框架具备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上构件,在所述上构件上形成有所述结合部,所述结合部是朝向所述顶部鼓出的补强筋部。
这样,将后侧框架的上构件配置于框架底部的上方,在上构件上形成补强筋部来作为结合部。由此,能够通过补强筋部来确保对因侧面碰撞引起的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的耐力。
(7)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横梁,所述横梁从所述上构件向所述车宽方向内侧延伸,所述横梁经由所述上构件而与所述托架结合。
这样,将横梁经由上构件与托架结合。由此,能够将因侧面碰撞引起的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经由上构件及托架向横梁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由横梁来承受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
另外,通过将横梁经由上构件而与托架结合,由此能够确保上构件(即,后侧框架)的刚性。由此,能够确保车身后部的刚性。
(8)在上述(6)的方案的基础上,也可以是,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底板框架,所述底板框架配置在所述后侧框架的所述车身前方,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通过所述后侧框架的下构件与所述上构件结合,由此所述后侧框架通过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而形成为闭合截面,所述下构件与所述底板框架连结,通过所述上构件、所述外伸叉架、所述下边梁及所述下构件形成闭合截面。
这样,后侧框架通过上构件和下构件而形成为闭合截面。将该下构件与底板框架连结。另外,通过上构件、外伸叉架、下边梁的后部及后侧框架而将框架形成闭合截面。
由此,在从车身后方向后侧框架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将冲击载荷的一部分经由后侧框架向底板框架效率良好地传递。另外,能够将冲击载荷的剩余部分经由框架的闭合截面向下边梁效率良好地传递。
即,能够将从车身后方输入到后侧框架的冲击载荷顺利地向底板框架和下边梁分散。由此,能够利用底板框架和下边梁来良好地承受冲击载荷。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将托架和框架中的至少一方的结合部与另一方结合,由此能够将框架由托架加强。由此,能够提高框架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后侧框架的沿着图1的III-III线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倾斜部的沿着图1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框架及托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框架及托架的沿着图1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从左侧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框架结构沿着图1的VIII-VIII线剖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框架及托架的沿着图2的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框架及托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附图中,箭头FR指向车辆的前方,箭头UP指向车辆的上方,箭头LH指向车辆的左侧方。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的车辆10是左侧部和右侧部大致左右对称的结构,以下,对左侧部和右侧部的各构成部标注相同的符号,并对左侧部的各构成部详细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车辆10具备下边梁12、后侧框架13、外伸叉架14、底板框架15、托架16及横梁18。
下边梁12配置在车宽方向左外侧,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具体而言,下边梁12具备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外构件21和配置在外构件21的车宽方向内侧的内构件22。
外构件21通过截面大致U字状的外鼓出部23、上凸缘24及下凸缘25而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内构件22通过截面大致U字状的内鼓出部26、上凸缘27及下凸缘28而形成为截面大致帽状。
外构件21的上凸缘24与内构件22的上凸缘27结合。另外,外构件21的下凸缘25与内构件22的下凸缘28结合。由此,下边梁12通过外构件21及内构件22而形成为刚性高的闭合截面。
另外,内构件22在与托架16对置的位置具有后部31(也参照图5)。后部31中,内鼓出部26比上凸缘27及下凸缘28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
在下边梁12的车身后方侧配置有后侧框架13。后侧框架13比下边梁12靠车宽方向内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该后侧框架13具备上构件34和下构件35。
如图3所示,下构件35通过内壁36、外壁37和底部38而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通过在下构件35的上端部结合上构件34,由此下构件35的上开口部39由上构件34覆盖。由此,后侧框架13通过上构件34及下构件35而形成为刚性高的闭合截面。
在上构件34与下构件35之间夹持有地板41的左端部。
另外,上构件34从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朝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至下边梁12(参照图1)。
返回图2,外伸叉架14是将内构件22的后部31与后侧框架13连结的部位。外伸叉架14具备框架底部44和框架后壁45。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外伸叉架14,在后文进行详细说明。
后侧框架13中,下构件35的前端部35a经由倾斜部47与底板框架15连结。即,倾斜部47从下构件35的前端部35a朝向车身前方而以下降梯度延伸。另外,底板框架15从倾斜部47的前端部47a朝向车身前方大致水平地延伸。
如图4所示,倾斜部47与后侧框架13的下构件35(参照图3)同样,通过内壁51、外壁52和底部53而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另外,底板框架15与倾斜部47同样,通过内壁54、外壁55和底部56而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
在倾斜部47的上端部结合有后底板58。由此,通过倾斜部47及后底板58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另外,在底板框架15的上端部结合有后底板58。由此,通过底板框架15及后底板58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
返回图1,横梁18朝向车宽方向而架设在左侧的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和右侧的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横梁18通过上部61、前壁62及后壁63而形成为截面大致U字状。后底板58从下方与横梁18结合。由此,通过横梁18及后底板58形成刚性高的闭合截面。
另外,横梁18在左端部18a具有上凸缘64、前纵凸缘65及后纵凸缘66。上凸缘64、前纵凸缘65及后纵凸缘66在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与上构件34接合。换言之,横梁18在后侧框架13的前端部13a从上构件34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如图5、图6所示,托架16安装于框架70。框架70具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和后侧框架13(具体而言,下构件35)的外壁37。
外伸叉架上部71是上构件34(也参照图2)中的位于外伸叉架14的上方且与托架16的顶部95对置的部位的部位。
框架70通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而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闭合截面。
外伸叉架上部71具有水平配置的水平上部72、从水平上部72的内端向下方折弯的纵上部73。水平上部72在框架底部44的上方隔开间隔地配置。在水平上部72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75。
多个补强筋部75是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朝向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的固定支承面(参照图2)。补强筋部75从水平上部72朝向托架16的顶部95鼓出。在补强筋部75与顶部95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点焊等将补强筋部75与顶部95结合。
通过将水平上部72的补强筋部75与托架16的顶部95结合,由此框架70由托架16加强。由此,框架70的刚性得以提高。由此,能够在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向下边梁12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抑制冲击载荷F1引起的框架70的变形。
另外,通过将框架70由托架16加强,由此无需使用加强构件等其他构件就能够提高框架70的刚性。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的框架结构11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而且,通过使水平上部72的补强筋部75与托架16的顶部95结合,由此无需将水平上部72、顶部95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即,通过确保补强筋部75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利用补强筋部75将水平上部72与顶部95结合。由此,无需将水平上部72、顶部95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能够提高车辆的框架结构11的生产率。
另外,返回图1,多个补强筋部75朝向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由此,能够通过补强筋部75来确保对因侧面碰撞引起的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F1的耐力。
如图6所示,外伸叉架14如前述那样具备框架底部44和框架后壁45(也参照图5)。框架底部44大致水平地配置在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与下边梁12的内构件22之间。框架底部44具有形成于内端的内凸缘44a和形成于外端的外凸缘44b。
内凸缘44a与外壁37结合。另外,外凸缘44b与内构件22的后部31及后部31的前侧部附近22a(参照图2)结合。由此,外壁37及内构件22由框架底部44连结。
在框架底部44的中央形成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开口部77。在框架底部44的上表面中的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内侧固定有第一螺母78。另外,在框架底部44的上表面中的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外侧固定有第二螺母79。第一螺母78及第二螺母79使用了凸边螺帽。
将第一螺栓81从下方紧固连结于第一螺母78。由此,通过第一螺母78及第一螺栓81将摆动轴部84的内侧轴部84a紧固连结于框架底部44。另外,将第二螺栓82从下方紧固连结于第二螺母79。由此,通过第二螺母79及第二螺栓82而将摆动轴部84的外侧轴部84b紧固连结于框架底部44。
由此,摆动轴部84安装于框架底部44。在该状态下,摆动轴部84的上半部84c从开口部77向托架16内插入。
摆动轴部84设置于后悬架用的后摆臂85的前端部。由此,后摆臂85被支承为能够以摆动轴部84的内侧轴部84a及外侧轴部84b为轴而向上下方向移动。
在此,内构件22的后部31相对于内鼓出部26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参照图5)。该后部31通过外伸叉架14而与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连结。外伸叉架14由框架底部44及框架后壁45构成。
由此,通过使内构件22的后部31向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由此能够将框架底部44的开口部77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箭头A方向)。由此,能够将后摆臂85的摆动轴部84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能够提高决定悬架的配置部位时的自由度。
如图5所示,框架后壁45以从框架底部44的后端44c朝向上方立起的方式折弯。框架后壁45位于开口部77的车身后方。框架后壁45的内端部45a与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结合。另外,框架后壁45的外端部45b与内构件22的后端部22b结合。
返回图6,框架70通过外伸叉架上部71、内构件22的后部31、外伸叉架14及后侧框架13的外壁37而在车宽方向上形成为闭合截面。
如图7所示,后侧框架13通过上构件34和下构件35而形成为闭合截面(也参照图3)。该下构件35经由倾斜部47而与底板框架15连结。
由此,在从车身后方向后侧框架13输入了冲击载荷F2时,能够将冲击载荷F2的一部分F3从后侧框架13经由倾斜部47向底板框架15效率良好地传递。另外,能够将冲击载荷F2的剩余部分F4经由框架70的闭合截面向下边梁12效率良好地传递。
即,能够将从车身后方输入到后侧框架13的冲击载荷F2顺利地向底板框架15和下边梁12分散。由此,能够通过底板框架15和下边梁12良好地承受冲击载荷F2。
如图5、图8所示,在框架底部44及框架后壁45上结合有托架16。托架16配置在框架70的闭合截面内。通过框架70及托架16来构成车辆的框架结构11。
托架16是对后摆臂85的摆动轴部84(参照图6)进行支承的构件。具体而言,托架16具备托架主体91、内腿部92和外腿部93。
内腿部92具有从下端伸出到车宽方向内侧的内侧凸缘92a。内侧凸缘92a与框架底部44中的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内侧结合。由此,内腿部92以立起的状态安装于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内侧。
另外,外腿部93具有从下端伸出到车宽方向外侧的外侧凸缘93a(参照图6)。外侧凸缘93a与框架底部44中的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外侧结合。由此,外腿部93以立起的状态安装于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外侧。
在内腿部92和外腿部93上安装有托架主体91。
托架主体91具有在框架底部44的上方配置的顶部95和在开口部77的车身前方配置的前腿部96。顶部95通过后端、前端、内端及外端而形成为俯视大致矩形形状。顶部95在外周具有内伸出部95a、外伸出部95b和后伸出部95c。
内伸出部95a从顶部95的内端向框架底部44侧伸出。内伸出部95a与内腿部92的上端部92b结合。另外,外伸出部95b从顶部95的外端向框架底部44侧伸出。外伸出部95b与外腿部93的上端部93b(也参照图6)结合。而且,后伸出部95c从顶部95的后端向框架底部44侧伸出。后伸出部95c与框架后壁45结合。
如图9所示,前腿部96从顶部95的前端延伸到框架底部44。前侧凸缘96b从前腿部96的下端96a朝向车身前方伸出。前侧凸缘96b与框架底部44中的开口部77的车身前方的部位44d结合。即,前腿部96经由前侧凸缘96b而与开口部77的车身前方的部位44d结合。
返回图5,顶部95的内伸出部95a与内腿部92结合。另外,顶部95的外伸出部95b与外腿部93结合。而且,顶部95的后伸出部95c与框架后壁45结合。此外,前腿部96与框架底部44结合。由此,顶部95的刚性由内腿部92、外腿部93、框架后壁45及前腿部96来确保。
由此,即便在将内腿部92、外腿部93、前腿部96的高度确保得较大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托架16的刚性。因而,即便是从框架底部44到外伸叉架上部71的高度尺寸H1大的框架70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托架16来加强框架70,能够容易确保框架70的刚性。
而且,前腿部96位于开口部77的车身前方侧。内腿部92位于开口部77的车宽方向内侧。外腿部93位于开口部的车宽方向外侧。
后伸出部95c位于开口部的车身后方。由此,前腿部96、内腿部92及外腿部93配置在开口部77的周围。而且,前腿部96、内腿部92及外腿部93形成在托架16的周向上连续的壁面。
由此,托架16中,顶部95、前腿部96、内腿部92及外腿部93形成为刚性高的袋状。因而,框架底部44(即,框架70)的刚性通过托架16而进一步提高。
如图6所示,在内腿部92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一螺母78的外周。
第一螺母78固定于框架底部44的上表面。由此,内腿部92经由第一螺母78而与框架底部44连结。
同样,在外腿部93的内表面固定有第二螺母79的外周。第二螺母79固定于框架底部44的上表面。由此,外腿部93经由第二螺母79而与框架底部44连结。
另外,内腿部92的内侧凸缘92a与框架底部44结合。而且,外腿部的外侧凸缘93a与框架底部44结合。此外,前腿部96的前侧凸缘96b(参照图9)与框架底部44结合。
这样,托架16经由第一螺母78、第二螺母79而与框架底部连结。而且,托架16通过内腿部92、外腿部93及前腿部96而与框架底部44结合。由此,托架16与框架底部44牢固地结合。由此,框架70由托架16更加良好地加强,框架70的刚性进一步提高。
如图8所示,外伸叉架上部71的纵上部73从车宽方向内侧与托架16的内腿部92接触。另外,横梁18的前纵凸缘65从车宽方向内侧与纵上部73接触。在该状态下,在前纵凸缘65、纵上部73及内腿部92重合的状态下通过点焊等将它们结合。
即,横梁18的左端部18a经由外伸叉架上部71而与托架16结合。
由此,在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向下边梁12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将输入的冲击载荷F1经由外伸叉架上部71及托架16向横梁18效率良好地传递。由此,能够由横梁18来承受来自车身侧方的冲击载荷F1。
另外,横梁18的左端部18a经由外伸叉架上部71而与托架16结合。由此,外伸叉架上部71由横梁18、托架16加强。由此,能够确保外伸叉架上部71(即,车辆10的车身后部)的刚性。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框架结构100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类似的构件标注同一符号而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图10所示,车辆的框架结构100在托架102上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105,其他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即,托架102在顶部103形成有多个补强筋部105。多个补强筋部105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补强筋部75同样,在车身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朝向车宽方向呈直线状延伸。补强筋部105从托架102的顶部103朝向水平上部72鼓出。在补强筋部105与水平上部72接触的状态下,通过点焊等将补强筋部105与水平上部72结合。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车辆的框架结构100,能够得到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即,通过将顶部103的补强筋部105与水平上部72结合,由此框架70由托架102加强。因此,框架70的刚性得以提高。由此,在因侧面碰撞而从车身侧方向下边梁12输入了冲击载荷F1时,能够抑制冲击载荷F1引起的框架70的变形。
另外,通过将框架70由托架102加强,由此无需使用加强构件等其他构件就能够提高框架70的刚性。由此,能够实现车辆的框架结构100的轻量化、低成本化。
而且,通过将顶部103的补强筋部105与水平上部72结合,由此无需将水平上部72、顶部103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即,通过确保补强筋部105的位置精度,由此能够利用补强筋部105将顶部103与水平上部72结合。由此,无需将水平上部72、顶部103的位置精度必要以上地提高,能够提高车辆的框架结构100的生产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车载部件,例示了后摆臂85的摆动轴部84,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使车载部件为消音器、罐等其他构件。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水平上部72形成有补强筋部75的例子,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托架102的顶部103形成有补强筋部10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
作为其他例子,也可以在水平上部和顶部这两方形成补强筋部。
而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补强筋部75、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补强筋部105的个数可以适当变更。
另外,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在内腿部92固定第一螺母78且在外腿部93固定第二螺母79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仅在内腿部92固定第一螺母78。另外,还可以仅在外腿部93固定第二螺母79。
符号说明:
10…车辆
11、100…车辆的框架结构
12……下边梁
13……后侧框架
14……外伸叉架
15……底板框架
16、102…托架
18……横梁
22……内构件
31……后部
34……上构件
35……下构件
44……框架底部
44b…外凸缘(结合凸缘)
45……框架后壁
70……框架
75、105…补强筋部(结合部)
77……开口部
78……第一螺母(紧固连结构件)
79……第二螺母(紧固连结构件)
84……摆动轴部(车载部件)
92……内腿部
92a…内侧凸缘
93……外腿部
93a…外侧凸缘
95、103…顶部
95a…内伸出部
95b…外伸出部
95c…后伸出部
96……前腿部

Claims (4)

1.一种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下边梁,其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且向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以及
后侧框架,其配置在所述下边梁的所述车宽方向内侧,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所述下边梁具备内构件,所述内构件具有向所述车宽方向外侧位移的后部,
外伸叉架构成为将所述内构件的后部与所述后侧框架在下方连结,
在所述外伸叉架上安装有对车载部件进行支承的托架,
所述托架和所述后侧框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从该一方朝向另一方沿上下方向鼓出而能够与所述另一方结合的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侧框架具备在形成有供所述车载部件插入的开口部的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上构件,
在所述上构件上形成有所述结合部,
所述结合部是朝向所述托架的在所述框架底部的上方配置的顶部鼓出的补强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横梁,所述横梁从所述上构件向所述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所述横梁经由所述上构件而与所述托架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框架结构还具备底板框架,所述底板框架配置在所述后侧框架的所述车身前方,且向所述车身前后方向延伸,
通过所述后侧框架的下构件与所述上构件结合,由此所述后侧框架通过所述上构件和所述下构件而形成为闭合截面,
所述下构件与所述底板框架连结,
通过所述上构件、所述外伸叉架、所述下边梁及所述下构件形成闭合截面。
CN201780026843.0A 2016-06-13 2017-04-24 车辆的框架结构 Active CN1090709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17109 2016-06-13
JP2016117109 2016-06-13
PCT/JP2017/016171 WO2017217117A1 (ja) 2016-06-13 2017-04-24 車両のフレーム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0947A CN109070947A (zh) 2018-12-21
CN109070947B true CN109070947B (zh) 2021-05-18

Family

ID=6066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6843.0A Active CN109070947B (zh) 2016-06-13 2017-04-24 车辆的框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72492B2 (zh)
CN (1) CN109070947B (zh)
WO (1) WO2017217117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243A (ja) * 2000-02-22 2001-08-28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2004114789A (ja) * 2002-09-25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JP2007022293A (ja) * 2005-07-15 2007-02-01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1870304A (zh) * 2009-04-23 2010-10-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框架次组件
CN103118926A (zh) * 2011-04-18 2013-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92984U (zh) * 1985-12-03 1987-06-13
JP2541768Y2 (ja) * 1991-03-22 1997-07-16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3092617B1 (ja) * 1999-05-25 2000-09-25 トヨタ車体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け部構造
JP2012011857A (ja) * 2010-06-30 2012-01-19 Mazda Motor Corp 車両の下部車体構造
JP5426614B2 (ja) * 2011-07-12 2014-0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トレーリングアームの取付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3243A (ja) * 2000-02-22 2001-08-28 Mitsubishi Automob Eng Co Ltd 車両のルーフ構造
JP2004114789A (ja) * 2002-09-25 2004-04-15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JP2007022293A (ja) * 2005-07-15 2007-02-01 Mazda Motor Corp 車体下部構造
CN101870304A (zh) * 2009-04-23 2010-10-27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车辆框架次组件
CN103118926A (zh) * 2011-04-18 2013-05-2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17117A1 (ja) 2017-12-21
JPWO2017217117A1 (ja) 2018-12-13
CN109070947A (zh) 2018-12-21
JP6572492B2 (ja)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2651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JP5352682B2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US8282154B2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ide portion structure
US10603999B2 (en) Low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6288069B2 (ja) 車体後部構造
KR20070075335A (ko) 차체 후방부 구조
US20180354559A1 (en) Side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5924345B2 (ja) 車両の樹脂フロア構造
JP2016150687A (ja) 車体構造
CN108725588B (zh) 车身底板构造
US20140312657A1 (en) Vehicle body superstructure
JP2013014246A (ja) 車両用バンパ構造
CN109204510A (zh) 车身前部构造
JP6106006B2 (ja)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08454702B (zh) 车辆的侧部车体构造
CN109204459B (zh) 车身后部结构
US20180170440A1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0505995B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109070947B (zh) 车辆的框架结构
CN113428233B (zh) 车体侧部结构
JP201817193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CN111452874B (zh) 车身结构
JP2007230268A (ja) 車両骨格部材
CN112061240A (zh) 车辆的前端构造
CN115140184B (zh) 车身后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