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68618B -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68618B
CN109068618B CN201780024434.7A CN201780024434A CN109068618B CN 109068618 B CN109068618 B CN 109068618B CN 201780024434 A CN201780024434 A CN 201780024434A CN 109068618 B CN109068618 B CN 109068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ervoir
water
basin
netpen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44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68618A (zh
Inventor
盖尔·诺达尔-彼得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i ErNuodaer Bidesen
Original Assignee
Gai ErNuodaer Bides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NO2016057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NO20160573A1/no
Priority claimed from NO201700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NO20170034A1/no
Application filed by Gai ErNuodaer Bidesen filed Critical Gai ErNuodaer Bidesen
Publication of CN109068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8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68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68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03Aquaria; Terr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A01K63/04Arrangements for treating water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 A01K63/045Filters for aquar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3/00Receptacles for live fish, e.g. aquaria; Terrari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 Packag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以及建立用于鱼类养殖的蓄水池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用于建立用于鱼类养殖的蓄水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今,鱼类养殖是大型并且重要的产业。传统上,养殖在海基装置中进行,其中养殖网笼具有给定网眼尺寸的围网,水穿过围网自由地流动。
这些装置中的鱼类患有不同的疾病,并且近来鲑鱼虱已经成为与鲑鱼养殖相关联的一大问题。虱子通过网笼装置中的网进入。为了避免由进入网笼中的病原生物体(虱子、藻类、细菌、病毒等)感染的问题,已经开发出封闭的装置。已经开发出不同的陆基装置,其中养殖在陆地上的水箱中进行,并且将新鲜水从海中向上泵送进入装置中。此外,还已经开发出具有水密壁的海基漂浮装置。这种“水密”壁通常由防水油布材料制成,但它们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模制设计。
这种养殖网笼在申请人Ecomerden的挪威专利NO332341中有所描述,并且是具有双壁系统、即水密的外壁和内部围网二者的漂浮式养殖网笼。网笼配备有浮圈,以确保在漂浮于水中时以及用于向网笼供应新鲜水的正确定位。
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保障使用陆基装置可以获得的优点,并且在纳入与这些装置相关的缺点的情况下将这些优点与使用海基漂浮装置获得的优点结合起来。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就下述意义而言提供一种封闭的装置,即养殖网笼本身中的蓄水池由封闭的壁包围而与网笼漂浮于其中的蓄水池隔离,并且如果不是绝对必要的话,装置在网笼装置上方具有顶盖构造也是一优点。
另一个目的是,养殖网笼漂浮于装置中,从而获得了海基装置的优点,诸如可以简单地并且有能量效率地将水泵送进出养殖网笼。
如果将养殖网笼布置在隔开的水池中,并且该水池与外部蓄水池进一步连通,则可以达到这些目的。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具有蓄水池(B)的水池,所述水池与外部蓄水池(C)隔开并且与外部蓄水池(C)流体连通,其中在水池和蓄水池(C)之间存在用于将水转移到水池以及将水从水池中转移出来的管线,以及
-具有蓄水池(A)的一个或多个养殖网笼,其浸入并且漂浮于水池中,其中所述养殖网笼布置有不可透水的壁。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池中的水面和蓄水池(C)中的水面处于相同的水位,或者,如果蓄水池(C)是海/洋,则水池中的水位设定于在蓄水池(C)的高潮和低潮之间的水位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通过水池壁和网笼壁在蓄水池(A)和蓄水池(C)之间设置双重屏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网笼包括可透水的壁,诸如布置在壁的内侧的围网。
在一个实施例中,养殖网笼包括:
-漂浮器具,所述漂浮器具设置成使得网笼漂浮于水池中并且建立网笼在水池中的正确的竖向定位,
-具有入口开口的管线,所述管线用于将新鲜水从蓄水池(B)供应到网笼,
-位于网笼的下部部分处的出口,所述出口用于经由管线移除水和废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线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得能够通过蓄水池(B)中的水面的变化来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笼刚性地或柔性地布置在水池的底部,并设置成使得能够调整网笼关于水池中的水位线的竖向定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网笼刚性地或柔性地布置在水池的所述顶盖或壁部分中,并设置成使得能够调整网笼关于水池中的水位线的竖向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从蓄水池(C)到蓄水池(B)的新鲜水的供应的入口开口布置在与水面相距一定距离处,使得防止诸如虱子之类的病原生物体进入蓄水池(B),其中所述距离优选地为与水面相距至少15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池布置在位于蓄水池(C)附近的陆相地层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面处于相同的水位。
在一个实施例中,蓄水池(C)是海,其中水面的高度差和流体静力学压力用于驱动水离开以及进入水池。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对从蓄水池(B)流到蓄水池(A)的水进行清洁的清洁过滤器布置成使得其随潮汐水而上升和下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池中的一壁部分具有较大的周长,使得水池的该层的水体大于水池的其余部分的水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器具布置成漂浮于另一蓄水池(D)中,并且来自该网笼的水被引导穿过管线流到所述清洁器具,并且清洁过的水从清洁器具被引导到蓄水池(C)。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过的水从清洁设备被引导穿过管线流到蓄水池(D)。
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过的水从清洁设备被直接引导到蓄水池(C)。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将水转移到水池(20)以及从水池(20)中将水转移出来的管线(30)呈岩层中的隧道的形式。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立用于鱼类养殖的蓄水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个或多个养殖网笼布置成漂浮于水池中的蓄水池(B)中,其中所述养殖网笼布置有不可透水的壁,其中水池中的蓄水池(B)与外部蓄水池(C)隔开,并且其中使水穿过管线而从蓄水池(C)供应到水池(20),并且其中使水穿过管线而从网笼流出到蓄水池(C),并且其中水池中的水面设置成与蓄水池(C)中的水面处于相同的水位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蓄水池(A)中的水面布置成与蓄水池(B)中的水面处于相同的水位处或高于蓄水池(B)中的水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蓄水池(C)是海/洋,则蓄水池(B)和(C)之间的水量的替换完全地或部分地由蓄水池(C)的潮差驱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从蓄水池(B)向蓄水池(A)供应新鲜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将水从蓄水池(B)泵送到蓄水池(A),则泵送到蓄水池(A)中的对应量的水由于流体静力学差异或者因为将对应量的水泵送到蓄水池(B)中而由来自蓄水池(C)的水替换。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水池中具有养殖网笼的装置,并且其中该装置包括标记为A、B和C的三个不同的蓄水池。该图还示出了用于在这些蓄水池之间供应水的管线。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水池的替代实施例,其中水池的周长和容积在水面的水位附近的区域中增加。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简化的、从上方所见的根据本发明的装置的优选实施例,该装置布置在与水(海)毗邻的陆相地层中,并且其中水池与海隔开并且建立有隔开的蓄水池B。
图4示出了与图3相同的装置,但是以截面图示出,其中蓄水池B和外部蓄水池C的水面示出为处于相同的水位。
图5示出了水池的替代实施例,其中水池的延伸的端部部分彼此靠近并靠近周围的外部蓄水池C但是与周围的外部蓄水池C隔开。
图6示出了该装置的替代实施例,其还包括具有漂浮式处理器具的蓄水池D。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即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10。该图示出了设置在水池20中的养殖网笼12,其中可以看到水池20是隔开的单元,但是布置在诸如海、湖泊或河流的较大的蓄水池C的附近。
如图1中所示,已建立根据本发明的具有三个隔开的蓄水池的解决方案;首先,养殖网笼12包含隔开的第一蓄水池,在图1中标记为“A”,其由养殖网笼12的至少一个水密(watertight)的编织物/壁14定边界。该编织物或壁14不可透水,因此,可以控制该第一蓄水池A中的水和水的品质。
养殖网笼12可以是任意类型的浮式水密养殖网笼,并且市场上存在可以使用的不同的型号。养殖网笼12配备有/可以配备有、例如、诸如浮圈17之类的浮力装置,以使养殖网笼12在水池20中正确并且适当地竖向定位,并且使得其漂浮于水池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养殖网笼12刚性地或柔性地固定到水池20的底部部分或顶盖部分。例如,网笼12可以从顶盖悬垂或者从具有到水池20的壁的紧固件的布置悬垂。优选地,可以调节网笼12关于水位线的竖向定位,并且在这种情况下,浮圈17可能是不必要的。在其他实施例中,网笼12刚性地或柔性地固定到底部部分,可以为网笼12紧固到水池20的底部处的框架。这些解决方案未在图中示出。
水池20可以是任意种类的构造,但是通常是人造构造,诸如大型的建筑物或岩基中的隧道布置。水池20具有水密壁22,该水密壁22可以包含蓄水池。水池20中的蓄水池在图1中标记为“B”,并且还被描述为第二蓄水池。因此,养殖网笼12漂浮于水池20中的蓄水池B中。
养殖网笼12和水池20二者分别用水密壁14和22“封闭”,因为网笼12和水池20二者中的壁对于液体均为不可渗透的。在本文中,“壁”14、22指底部部分和壁部分二者。网笼12可以具有任意形状,但是呈具有壁(壁部分和底部部分)和开放的、面向上的部分的大致U状的形状。以这种方式,在网笼12中的第一蓄水池A和外部蓄水池C之间形成双重屏障(双壁)14、22,这将提供非常良好的保护,以防止病原微生物进入该装置并且防止网笼中的鱼类逃离该装置。供应到养殖网笼12的所有新鲜水都经由管线18在蓄水池B中进行收集。蓄水池B从蓄水池C被供以水,并且该管线中的入口30b布置在水面40下方的足够深的位置处,使得病原生物体不会流入。还可以布置直接从外部蓄水池C到蓄水池A的用于新鲜水的入口管道(图中未示出),使得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外部蓄水池C收集新鲜水,但这是一种不太优选的解决方案,并且仅用于特殊情况中。目前,诸如虱子之类的寄生物代表鲑鱼养殖中的较大问题,如果从超过15米左右的深度处收集新鲜水,虱子将会得以消除。通常鲑鱼虱不会生活在10至15米以下的水深处。入口18a还配备有用于过滤水的过滤器,并且通过选择用于过滤器的正确截流设置(cut-off),可以防止超过一定尺寸的那些生物体进入网笼12。优选地,可以调节入口30的竖向定位,使得可以从蓄水池C中的任意想要的和适合的深度收集水。
在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中,网笼12具有约30米的竖向延伸。因此,同样优选的是,水池20具有约35至40米左右的深度(从水位线到底部的距离)。
水池20布置在外部蓄水池附近,外部蓄水池在图1中标记为“C”。该外部蓄水池C可以是海、湖泊或河流。水池20经由用于将水供应到水池20的管线30以及用于将水从网笼12释放到蓄水池C的管线19a与蓄水池C流体连通。管线可以配备有泵/阀门/过滤器30a。优选地,经由管线30供应到水池20的水收集自足够的深的位置处,使得其不含诸如鲑鱼虱之类的病原生物体,并且管线30可以在入口处配备有过滤器/栅格30b。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经由地层中的隧道(图中未示出)在蓄水池B和C之间建立流体连通。
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装置10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养殖网笼12。通常,装置10将包括大量的养殖网笼12。
每个养殖网笼均具有以下代表值:
容积(对应于蓄水池A)5000m3
高度:30米;
鱼类密度(鲑鱼);80kg/m3,总共400吨;
网笼中的水量变化:0.2至0.3l/kg/min,总共100m3/min;
生长速率:0.22kg/m3/24小时,总共1100kg/24小时;
饲料因子(feed factor):1.15;
饲料消耗量:1260kg/24小时;
耗氧量:0.25kg/kg饲料,总共470kg/24小时;
二氧化碳产量:0.4kg/kg饲料,总共740kg/24小时。
在网笼12中需要进行相当大的水循环,以保持水新鲜并处于运动中。在水进入网笼12之前,可以将氧气添加到在水池20和网笼12之间循环的水中,使得氧气水平总是足以确保良好的鱼类健康。例如,氧气的供应可以经由管线18(没有详细示出用于供应氧气的装置)实现。经由管线19a移除的水可以在被收回到蓄水池C之前进行清洁。
在图6中所示的替代的优选实施例中,装置包括另一蓄水池D,清洁设备72定位于该蓄水池D中,该清洁设备72可以是漂浮式的。来自网笼12的水经由管线19a排出并进入清洁设备72中,并且经由管线19c从处理设备72中将净水引导出来并引导进入蓄水池D,然后从蓄水池D经由管线32引导到蓄水池C中。替代地,可以将已清洁的水直接从清洁设备72引导到蓄水池C(图中未示出)。优选地,来自蓄水池C的水的入口(30)和进入蓄水池C的水的出口(32)布置成充分分开,使得设置有火门(fire gate)(无养殖区),这形成屏障,在此处感染性物质稀释、下沉或其生物活性降低。
对于漂浮式养殖网笼12,即在网笼12中的水面与周围海域处于相同的水位的情况下,必须具有约20kW的泵送效果,以将水泵入网笼12中以及从网笼12中抽出。
对于陆地上的装置,即位于高于水面(例如海)的一定高度处的装置,如果应当将水泵送到网笼的顶部,则最小提升高度为30m。这对应于约750kW的泵送效果,该泵送效果对应于16kW·小时/kg的鱼类,并且每个网笼年消耗为6.6GW·小时。这导致相当可观的成本并且不可持续,因此对于陆基装置而言是相当大的缺点。
用图1中示出的解决方案,网笼12中的蓄水池A的水面60设置成与水池20中的水面50处于相同的水位,并且可以实现与漂浮式网笼相同的较低泵送效果要求,即使在网笼设置在可以设置在陆地上的刚性构造中的情况下亦是如此。因此,可以获得封闭的陆基装置,其具有与漂浮式海基封闭装置相同的较低能耗需求。
由养殖的鱼类分泌的CO2和其他代谢物将积聚在网笼12中,因此必须更换水。
在图1中,可以看到水池20中的蓄水池B中的水面50设置在与外部蓄水池C(例如,海)中的水面40近乎相同的水位处。因此,如果需要,可以在较低能耗下在蓄水池B和C之间泵送水。这是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必要优势。流体静力学压力和潮差可以影响蓄水池B和C之间的流动,而不必在水进入蓄水池B的入口处进行泵送(但是需要进行过滤)。当将水从第二蓄水池B泵送到第一蓄水池A中时,蓄水池B将总是将水排空。由于流体静力学压力(如果管线/隧道的横截面积足够大)或者由于将水泵送到蓄水池B中,被引导到蓄水池A中的对应量的水将由来自第三蓄水池C的水替换。
如果蓄水池C是海/洋,则水面40将随潮汐而升高和降低。水面40的水位的这种改变可以用于驱动水从蓄水池C流到B(在涨潮时)以及从蓄水池B流到C(在退潮时)。如果水池20因潮汐水与蓄水池C相连,则将实现相当大的自然交换,并且这种自然交换不需要任何用于泵送水的能量。蓄水池B和C之间的水交换可以经由岩层中的专用通道(未示出)或者经由管线隧道30进行。由于水池20和蓄水池C具有处于相同水位处的水面40、50,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所需要的泵送效果都将很小。
当水经由管线18泵送到网笼12时,网笼12中的水位60将上升,并且网笼12中的比蓄水池B中的水位更高的水位60将驱动水从网笼12中经管线19a排出。
图2示出了水池20的实施例,该水池20在水面上下处的周长50大于水池20的一般周长,使得水池20中的在蓄水池C的潮汐变化的水位处的水体积更大。这将增加潮汐水对水池20中的水的替换的影响。
本发明的目前优选的实施例使用岩层中的隧道来建立水池20。这在图3中示意性地示出,图3示出了(从上方所见的水平截面)在诸如海110的外部蓄水池C中的诸如岛屿或岬角100的陆相地层。通过爆破或钻凿而形成纵向水道(canal)120。端部部分120a是水密的(或者没有被炸开,或者再次使其密闭),使得在水道120中建立具有蓄水池B的水池20。数个养殖网笼12设置成漂浮于水池20中。图4以截面图示出了与图3中所示相同的解决方案,其中可见水池20和网笼12以及水池20中的水面50相对于外部水面40如何布置。在地层100中建立的水池20可以具有任意形状和尺寸。例如,如果存在纵向水道,则端部部分120a可以彼此靠近,如图5中所示。
布置成漂浮于水池20中的养殖网笼具有一个水密壁。这里的水密壁14指网笼的整个形状(壁和底部部分)不可透水。
优选地,将水从蓄水池B泵送到蓄水池A使得在网笼12中建立了循环流,这导致所有的固体颗粒都被迫使移向网笼12的外缘并且在网笼12的外缘中下落并且被迫使下降到蓄水池A中的网笼12底部的中部,使得这些颗粒可以通过合适的清洁管道容易地分离出来。如果将网笼12底部的出口19拆分,则可以更有效地对水进行清洁。与使污泥和饲料残留物溶解然后对其进行清洁的情况相比,在污泥和饲料残留物溶解于水中之前将其分离出来仅需要对相当少量的水进行清洁。在优选实施例中,管线19a接收从网笼12中排出的所有水的90%至99%。这些水可以在未被清洁的情况下流到蓄水池D、可能是蓄水池C。来自排水管线(effluent line)19a的水可以以更简单的方式清洁,因为这些水不含固体物质(饲料残留物和污泥)。网笼12还可以配备有自网笼离开的另一管线(图中未示出),以便分离饲料残留物和污泥。该管线位于网笼12的底部并且设置成使得、优选地配备有泵(未详细示出)、其将吸出污泥和饲料残余物。此外,优选地,该水管/泵应当接收从网笼12中排出的水的1%至10%。来自该管线的水以常规方式清洁,诸如用清洁过滤系统、UV光和/或在蓄水池D中进行机械清洁。
经由水入口30的水优选地经由竖井被引导到蓄水池B中,该竖井被建立以破坏水流速度。需要将大量的水引入蓄水池B以确保将足够的水供应到网笼12。入口管线30的靠近蓄水池B附近的部分管线的直径可以更大,使得水流速度朝向管道/隧道30的端部降低。可能还需要使水流分流,使得可以遍及整个蓄水池B而分配水供应,进而使得蓄水池B中存在更均匀/更少的流动。管线30还可以在到蓄水池B的开口中配备有屏障,使得水流速度降低。这与传统的网笼(可透水的)不同,传统的网笼需要较高流速使得在网笼中实现足够的水通流(water throughflow)。在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中,如果网笼12是柔性的,则将限制水流的速度,以能够保持网笼12的形状。
地貌(topography)将决定可以如何组织水的入口30b和水的出口32。最佳设计将是能够在地形的一侧进水30b并且在地形的另一侧使水排出,其中入口30b和出口32之间的水程尽可能大。其他解决方案可以是在一定深度处将水从蓄水池C收集到蓄水池B中,该深度意味着避免病原生物体并且出口位置的表面高于或者低于入口以尽可能地避免两次使用相同的水。该决定将取决于流动条件/流速,并且必须针对每个独立的位置进行计算。还有可能的是,将入口30b和出口32经由管线彼此远离地设置,使得不会两次使用“相同”的水。如果距离足够大,这将起到防火道(无养殖区)、即屏障的作用,在该屏障处感染性物质被稀释、下沉或其生物活性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水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来自养殖鱼类的废料是否被去除。如果入口30b和出口32之间的距离较大,则这些物质将在蓄水池C(海、湖泊、河流等)中进行稀释,从而可以在相同位置处获得更大的养殖鱼类产量。
现今,规定限制了每个独立位置处可以获得的生物量的大小,以及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存在感染、以及向附近环境排放其他威胁环境的排放物的危险。假设如果在装置10中的网笼12中具有疾病问题,则只有该网笼12中的养殖鱼类将被感染。如果将水放回到蓄水池B,则装置10中的所有养殖鱼类都将被感染。通过在蓄水池B中使用若干个蓄水池A(更多的网笼12),本发明将使得能够在相同的位置操作大得多的养殖鱼类产量成为可能,其中每个位置可以获得超过现今允许的生物量的两倍的生物量。
用于将水从蓄水池A排放到蓄水池C的优选方法以使水经由蓄水池D排放的方式进行,蓄水池D连接到用于固体物质和/或水的清洁设备。
在涨潮和退潮的帮助下,蓄水池B和D中的水面由来自蓄水池C中的以及进入到蓄水池C中的海水驱动。到蓄水池A的水必须从蓄水池B中泵出/喷出,并且通过泵送成使蓄水池A中的水面较高,可以将水从蓄水池A移到蓄水池D,之后水将从蓄水池D不受阻碍地流到蓄水池C。从蓄水池B泵送到蓄水池A将促进蓄水池B中的更大的水的通流。来自蓄水池A的水也可以通过泵、喷射器系统、推进器和/或压缩的空气的帮助经由管线19泵出,使得在蓄水池A、B、C和D中获得相同的高度。通过仅提供(using)从蓄水池B到蓄水池A的泵送动力,将显著地降低能源成本。然后,如果蓄水池A中的水面高于蓄水池B和D中的水面,则仅需要泵送一次。
从蓄水池C到蓄水池B的水可以在未进行清洁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在通过过滤系统、UV光和/或机械清洁的帮助进行清洁的情况下使用。从蓄水池B到蓄水池A的水可以通过过滤系统、UV光和/或机械清洁的帮助进行清洁。从蓄水池A到蓄水池C的水可以在未进行清洁的情况下或者在通过过滤系统、UV光和/或机械清洁的帮助进行清洁的情况下流过。来自蓄水池A的水可以在完全地或部分地未进行清洁的情况下流到蓄水池D,并且在蓄水池D中或在蓄水池D处通过过滤系统、UV光和/或机械清洁的帮助进行清洁。
蓄水池B中可以发生表面生长。该表面生长可以通过保持蓄水池B的壁22中和网笼的壁14外侧的水免受光照而减少,这通过覆于水上方的不可透光的编织物的帮助或者通过覆于蓄水池B上方的建筑物/隧道的帮助而成为可能。
通过从相同深度处收集水,蓄水池A和B中的水温将与蓄水池的入口的深度处相同。蓄水池C中的水温将随深度而变化。例如,与例如在70米处的9℃相比,表面处的温度可以是14℃。在饲养、生长和鱼类健康(fish welfare)方面,整个网笼具有相同的温度是有利的。

Claims (25)

1.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0)包括:具有带有第一水面(60)的第一蓄水池(A)的一个或多个养殖网笼(12),所述养殖网笼浸入并且漂浮于水池(20)中,其中所述养殖网笼(12)布置有不可透水的第一壁(14),具有第二蓄水池(B)的所述水池(20),所述水池与外部的第三蓄水池(C)隔开并且与所述第三蓄水池(C)流体连通,其中第一管线(30)在所述水池(20)和所述第三蓄水池(C)之间延伸,所述第一管线(30)用于将水转移到所述水池(20)以及从所述水池(20)中将水转移出来,并且在所述第三蓄水池(C)是海或洋的情况下,其中所述装置布置成使得所述水池(20)中的第二水面(50)和所述第三蓄水池(C)中的第三水面(40)几乎处于相同的水位,并且使得所述第二蓄水池(B)和所述第三蓄水池(C)之间的水量的变化完全地或部分地由所述第三蓄水池(C)的潮差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蓄水池(C)是海或洋的情况下,所述水池(20)中的所述第二水面(50)设置成遵循所述第三蓄水池(C)中的所述第三水面(40)的升高和降低而位于在所述第三蓄水池(C)的高潮和低潮之间的水位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10)通过所述水池的第二壁(22)和所述养殖网笼的所述第一壁(14)在所述第一蓄水池(A)和所述第三蓄水池(C)之间设置双重屏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笼(12)还包括可透水的壁(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透水的壁(16)是布置在所述第一壁(14)的内侧的围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笼(12)包括:漂浮装置(17),所述漂浮装置(17)设置成使得所述养殖网笼(12)漂浮于所述水池(20)中并且建立所述养殖网笼(12)在所述水池(20)中的正确的竖向位置,具有第一入口开口(18a)的第二管线(18),所述第二管线(18)用于将新鲜水从所述第二蓄水池(B)供应到所述养殖网笼(12),位于所述养殖网笼(12)的下部部分处的出口(19),所述出口(19)用于使水和废料经由第三管线(19a)流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线(19a)足够柔性,使得能够通过所述第二蓄水池(B)中的所述第二水面的变化来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笼(12)刚性地或柔性地布置在所述水池(20)的底部,并设置成使得能够调整所述养殖网笼(12)关于所述水池(20)中的水位线的竖向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网笼(12)刚性地或柔性地布置在所述水池(20)的顶盖或壁部分中,并设置成使得能够调整所述养殖网笼(12)关于所述水池(20)中的水位线的竖向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用于使新鲜水从所述第三蓄水池(C)进入到所述第二蓄水池(B)的第二入口开口(30b)设置在与所述第二水面(50)相距一定距离处,使得防止病原生物体进入所述第二蓄水池(B),其中所述第三蓄水池(C)为海或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原生物体是虱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为与所述第三水面(40)相距至少15米。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三蓄水池(C)附近的陆相地层(100)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面(60)、所述第二水面(50)和所述第三水面(40)处于相同的水位。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蓄水池(C)是海,并且其中所述第三水面的高度差和流体静力学压力用于驱动水离开以及进入所述水池(2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从所述第二蓄水池(B)流到所述第一蓄水池(A)的水进行清洁的清洁过滤器布置成使得其随为海或洋的所述第三蓄水池(C)的潮汐而上升和下落。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20)中的壁部分(22a)的部分具有较大的周长,使得所述水池(20)的这一层的水的体积大于所述水池(20)的其余部分的水的体积。
1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清洁设备(72)布置成漂浮于第四蓄水池(D)中,并且来自所述养殖网笼(12)的水被引导穿过所述第三管线(19a)流到所述清洁设备(72)。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清洁过的水从所述清洁设备(72)被引导穿过第四管线(19c)流到所述第四蓄水池(D)。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清洁过的水从所述清洁设备(72)被直接引导到所述第三蓄水池(C)。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10),其特征在于,用于将水转移到所述水池(20)以及从所述水池(20)中将水转移出来的所述第一管线(30)呈岩层中的隧道的形式。
22.一种建立用于鱼类养殖的第一蓄水池(A)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所述第一蓄水池(A)的一个或多个养殖网笼(12)布置成漂浮于水池(20)中的第二蓄水池(B)中,其中所述养殖网笼(12)布置有不可透水的第一壁(14),其中所述水池(20)中的所述第二蓄水池(B)与外部的第三蓄水池(C)隔开,并且其中使水穿过第一管线(30)而从所述第三蓄水池(C)供应到所述水池(20),并且其中使水穿过第三管线(19a)而从所述养殖网笼(12)流出到所述第三蓄水池(C),并且其中所述水池(20)的第二水面(50)设置成与所述第三蓄水池(C)中的第三水面(40)处于相同的水位处,并且在所述第三蓄水池(C)是海或洋的情况下,所述第二蓄水池(B)和所述第三蓄水池(C)之间的水量的变化完全地或部分地由所述第三蓄水池(C)的潮差驱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蓄水池(A)的第一水面(60)设置成与所述第二蓄水池(B)的所述第二水面(50)处于相同的水位处或高于所述第二蓄水池(B)的所述第二水面(50)。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蓄水池(B)向所述第一蓄水池(A)供应新鲜水。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水从所述第二蓄水池(B)泵送到所述第一蓄水池(A)的情况下,与泵送到所述第一蓄水池(A)中的水的量对应的量将因流体静力学压力或者因为将对应量的水泵送到所述第二蓄水池(B)中而由来自所述第三蓄水池(C)的水替换。
CN201780024434.7A 2016-04-07 2017-04-06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Active CN109068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NO20160573 2016-04-07
NO20160573A NO20160573A1 (no) 2016-04-07 2016-04-07 Bassenget med lukket flytende oppdrettsmerd
NO20170034A NO20170034A1 (no) 2017-01-09 2017-01-09 Basseng med lukket flytende oppdrettsmerd
NO20170034 2017-01-09
PCT/NO2017/050081 WO2017176125A1 (en) 2016-04-07 2017-04-06 Installation and method for farming of fis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68618A CN109068618A (zh) 2018-12-21
CN109068618B true CN109068618B (zh) 2021-09-24

Family

ID=5935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4434.7A Active CN109068618B (zh) 2016-04-07 2017-04-06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20)

Country Link
US (1) US10729110B2 (zh)
EP (1) EP3439467B1 (zh)
JP (1) JP6882448B2 (zh)
KR (1) KR102275891B1 (zh)
CN (1) CN109068618B (zh)
AU (1) AU2017248080B2 (zh)
CA (1) CA3018540C (zh)
CL (1) CL2018002854A1 (zh)
CY (1) CY1123102T1 (zh)
DK (2) DK3439467T3 (zh)
ES (1) ES2787382T3 (zh)
HR (1) HRP20200740T1 (zh)
LT (1) LT3439467T (zh)
MY (1) MY195142A (zh)
NZ (1) NZ746483A (zh)
PH (1) PH12018502146A1 (zh)
PL (1) PL3439467T3 (zh)
PT (1) PT3439467T (zh)
RU (1) RU2720096C1 (zh)
WO (1) WO20171761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O343947B1 (en) * 2017-12-20 2019-07-22 Soelvpilen As Fish farm and method for operation
NO344276B1 (no) * 2018-03-06 2019-10-28 Searas As Oppdrettsmerd
NO344591B1 (no) * 2018-03-08 2020-02-03 Norocean As Landbasert oppdrettsanlegg
NO20181637A1 (no) * 2018-12-19 2020-06-22 Gigante Havbruk As System for å minimere energiforbruk og maksimere sedimentering i et lukket oppdrettsanlegg
WO2020227831A1 (en) * 2019-05-13 2020-11-19 JLH Consulting Inc. Combined mixed-cell and raceway aquaculture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and method for growing fish thereby
NO20210255A1 (en) * 2021-02-25 2022-08-26 Andfjord Salmon AS A system for regulating fluid in at least two fluid container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1991A (en) * 1969-10-21 1972-10-04 Marifarms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culturing shrimp artificially
US4798168A (en) * 1987-02-11 1989-01-17 Ragnar Vadseth Arrangement for farming of fish, shellfish and other marine beings
EP0574589A1 (en) * 1991-12-27 1993-12-22 Onnason Gyogyou Kyoudoukumiai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marine organisms
CN101060775A (zh) * 2004-06-25 2007-10-24 爱恩·麦克罗伯特 水产养殖系统
CN103826448A (zh) * 2011-09-28 2014-05-28 普瑞莱养鱼系统公司 鱼类养殖设备、模块、方法和用途
CN104542420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天津振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鱼类养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93339A (en) * 1921-05-18 1921-10-11 Orlando F Benton Fish-pond
US3495572A (en) 1967-08-28 1970-02-17 George L Potter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raising pompano and other estuarine fish
US4116164A (en) * 1976-05-19 1978-09-26 Air Products And Chemicals, Inc. Method of fish farming
US4137868A (en) * 1976-09-29 1979-02-06 Pryor Taylor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wing seafood in commercially significant quantities on land
JPS5752163U (zh) * 1980-09-11 1982-03-25
US4972801A (en) 1988-08-15 1990-11-27 Hunt Robert D Pumping system for producing oxygen enriched water useful in the growing of aquatic life
US5007376A (en) 1989-04-18 1991-04-16 Nor'eastern Trawl Systems, Inc. Spar bouy pen system
JPH0655084B2 (ja) * 1989-12-22 1994-07-27 東亜建設工業株式会社 取水装置
JPH03240426A (ja) * 1990-02-19 1991-10-25 Shizuo Okamoto 満潮干潮の落差を利用した海水池の浄化方法
NO911075L (no) 1991-03-19 1992-09-21 Stroemsnes Akvakultur As V Ste Miljoedokkbasert fiskeoppdrettsanlegg.
NO175341C (no) 1992-07-20 1994-10-05 Geir L Kjersem Fremgangsmåte ved tilförsel av vann til en lukket merd, utforming av en lukket merd og anvendelse av merden til utövelse av fremgangsmåte
KR100596696B1 (ko) 1998-10-28 2006-10-04 영성산업 주식회사 어린이용 풀장이나 간이 양어장으로 사용될 수 있는 조립형 플라스틱 수조
NO331196B1 (no) * 2008-08-08 2011-10-31 Maritime Oppdrett As Merd for plassering i vann
RU81622U1 (ru) * 2008-11-21 2009-03-27 Валерий Валерьевич Зюганов Ферма для разведения водных организмов
KR101170528B1 (ko) * 2010-01-11 2012-08-01 김창운 지상에 설치되는 바다양식장
NO332341B1 (no) 2010-04-22 2012-09-03 Ecomerden As Merdkonstruksjon
WO2011133045A1 (en) 2010-04-22 2011-10-27 Feeder International As Fish farm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for water flow in a fish farm construction
NO20101803A1 (no) 2010-04-22 2011-10-24 Feeder Internat As Merdkonstruksjon
NO337333B1 (no) 2014-04-07 2016-03-21 Rs X As Strekkankret merd
NO339207B1 (no) * 2015-07-07 2016-11-14 Fishglobe As Lukket tank for oppdrett av fisk
KR20170123920A (ko) * 2016-04-29 2017-11-09 주식회사 동신하이텍 대형 양식장용 조립식 수조
US10542732B2 (en) * 2017-03-08 2020-01-28 Koi Acr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eatment and filtration of wate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1991A (en) * 1969-10-21 1972-10-04 Marifarms Inc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ethods of culturing shrimp artificially
US4798168A (en) * 1987-02-11 1989-01-17 Ragnar Vadseth Arrangement for farming of fish, shellfish and other marine beings
EP0574589A1 (en) * 1991-12-27 1993-12-22 Onnason Gyogyou Kyoudoukumiai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ultivating marine organisms
CN101060775A (zh) * 2004-06-25 2007-10-24 爱恩·麦克罗伯特 水产养殖系统
CN103826448A (zh) * 2011-09-28 2014-05-28 普瑞莱养鱼系统公司 鱼类养殖设备、模块、方法和用途
CN104542420A (zh) * 2014-12-29 2015-04-29 天津振邦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鱼类养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95142A (en) 2023-01-11
KR20180126590A (ko) 2018-11-27
AU2017248080B2 (en) 2020-09-10
ES2787382T3 (es) 2020-10-16
DK201800714A1 (en) 2018-12-03
RU2720096C1 (ru) 2020-04-24
EP3439467B1 (en) 2020-03-04
US20190110447A1 (en) 2019-04-18
WO2017176125A1 (en) 2017-10-12
CL2018002854A1 (es) 2019-01-25
CA3018540C (en) 2021-04-06
AU2017248080A1 (en) 2018-10-11
PL3439467T3 (pl) 2020-09-21
JP6882448B2 (ja) 2021-06-02
CA3018540A1 (en) 2017-10-12
PT3439467T (pt) 2020-05-21
PH12018502146A1 (en) 2019-09-23
KR102275891B1 (ko) 2021-07-09
DK180233B1 (en) 2020-08-28
JP2019513420A (ja) 2019-05-30
US10729110B2 (en) 2020-08-04
EP3439467A1 (en) 2019-02-13
NZ746483A (en) 2021-12-24
LT3439467T (lt) 2020-06-10
DK3439467T3 (da) 2020-06-02
CN109068618A (zh) 2018-12-21
CY1123102T1 (el) 2021-10-29
HRP20200740T1 (hr) 2020-07-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68618B (zh) 用于鱼类养殖的装置和方法
CN109963463B (zh) 水处理或海洋动物养殖的浮动装置
EP2587915B1 (en) Fish farm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for water flow in a fish farm construction
KR101626663B1 (ko) 부침식 양식장치
KR102096206B1 (ko) 부유식 해상구조물을 활용한 어류 양식 설비
US20170118963A1 (en) Farming apparatus for aquatic organisms living in sandy soil
JP2019513420A5 (zh)
KR101544708B1 (ko) 부력기능을 구비한 양식장 프레임을 이용한 해저양식 시스템
JP3957721B2 (ja) 魚類の養殖装置並びにその方法
NO20110331A1 (no) Flytende lukket oppdrettsanlegg
KR101033101B1 (ko) 투명한 사이펀형 파이프라인 수조 로된 사이펀 수족관
CN210017496U (zh) 立体分层养殖水槽连续供水装置
JPH06327375A (ja) 水産生物の養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4957068A (zh) 一种能够反冲的池塘食场区排污系统
NO20211093A1 (en) A fish farming facility comprising a water outlet cleaning device
NO20170034A1 (no) Basseng med lukket flytende oppdrettsmerd
KR20100012020A (ko) 동력을 사용하지 않고, 조력과 중력을 이용하여 인양한 심해수로 어패류를 양식하는 방식과 시설
NO20160573A1 (no) Bassenget med lukket flytende oppdrettsmerd
JP2910816B2 (ja) 養殖池の水交換装置および水交換方法
NO344634B1 (en) A displacement body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ly of water to an onshore or offshore seafood farm
JP2019170165A (ja) 魚類養殖装置
CN208064268U (zh) 一种漂浮罐体式可持续水产养殖系统
GB2026823A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rearing of fish and other marine creatures
JPH048013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