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5321A -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5321A
CN109055321A CN201810986043.XA CN201810986043A CN109055321A CN 109055321 A CN109055321 A CN 109055321A CN 201810986043 A CN201810986043 A CN 201810986043A CN 109055321 A CN109055321 A CN 109055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us
culture
rotavirus
cell
cultura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860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庆江
李津
祝洪敢
梁锦
王伟成
张华超
赵施杨
周慧
慕婷
戢欢
刘奇
史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AVOVA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AVOVAX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AVOVAX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AVOVAX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860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5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5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7/00Viruses; Bacteriophag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eparation or purification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2720/00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dsRNA viruses
    • C12N2720/00011Details
    • C12N2720/12011Reoviridae
    • C12N2720/12311Rotavirus, e.g. rotavirus A
    • C12N2720/12351Methods of production or purification of viral material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Zo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涉及病毒培养技术领域。该培养方法包括:细胞培养步骤:在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接种吸附步骤: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0×104~3.0×105个/cm2时,往所述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进行吸附;以及病毒培养步骤。采用该培养方法可以提升病毒的收率,降低细胞染菌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病毒培养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感染途径为粪-口途径,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呈渗透性腹泻病,病程一般为7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出现脱水症状。
轮状病毒(Rotavirus,简称RV)是一种双链核糖核酸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它是婴儿与幼儿腹泻的单一主因,几乎世界上每个大约五岁的小孩都曾感染过轮状病毒至少一次。然而,每一次感染后人体免疫力会逐渐增强,后续感染的影响就会减轻,因而成人就很少受到其影响。轮状病毒总共有八种,以英文字母编号为A、B、C、D、E、F、G与H。其中,A种是最为常见的一种,而人类轮状病毒感染超过90%的案例也都是该种造成的。
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的特效药物,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仍以疫苗预防为主。而轮状病毒培养的收率高低是疫苗研制的关键因素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采用该培养方法进行轮状病毒的培养,可以降低细胞染菌风险、提高病毒收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包括:
细胞培养步骤:在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接种吸附步骤: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0×104~3.0×105个/cm2时,往所述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
病毒培养步骤:接种吸附后补加病毒维持液进行病毒培养。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0~3.0)×105个/cm2时,往所述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6×105个/cm2时,往所述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细胞培养步骤中,细胞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40℃、溶氧30%-70%、转速0.2-4.0cm/s、pH 6.4~7.8。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细胞培养步骤中,细胞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6-38℃、溶氧48%-52%、转速0.8-1.2cm/s、pH7.2-7.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吸附条件:吸附0.5-2.5h,转速0.1-3.0cm/s。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吸附条件:吸附0.8-1.2h,转速0.7-0.9cm/s。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吸附1h,转速为0.8cm/s。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病毒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40℃、溶氧30%-70%、转速0.2-4.0cm/s、pH6.4~7.8。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病毒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6-38℃、溶氧48%-52%、转速0.8-1.2cm/s、pH7.2-7.4。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病毒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7℃、溶氧50%、转速1cm/s。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病毒稀释液由稀释液和含轮状病毒的毒种液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毒种液的MOI值为0.01~5;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毒种液的MOI值为0.18-0.22;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毒种液的MOI值为0.08。
优选的,所述稀释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
每750ml MEM溶液对应加入30ml 7.0%的NaHCO3溶液和0.1ml~10ml 0.1%的胰蛋白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稀释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每750ml MEM溶液对应加入30ml 7.0%的NaHCO3溶液和0.8m~1.5ml 0.1%的胰蛋白酶。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维持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每4000ml MEM溶液中对应加入120ml 7.0%的NaHCO3溶液、0.5ml~50ml 0.1%胰蛋白酶和40ml SPG病毒保护剂。
更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维持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每4000ml MEM溶液中对应加入120ml 7.0%的NaHCO3溶液、4ml 0.1%胰蛋白酶和40ml SPG病毒保护剂。
本发明中,SPG病毒保护剂含有的成分为:1%谷氨酸钠(质量体积比:g:ml)+65%蔗糖(质量体积比:g:ml)+PBS。
NaHCO3溶液的作用在于调节MEM溶液pH至6.4~7.8,其用量体积通常为MEM溶液体积的1.5%-3.0%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NaHCO3溶液的作用在于调节MEM溶液pH至7.2-7.4。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在接种病毒第48-50小时,在转速为2.0-8.0cm/s的条件下循环0.5-3.0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在接种病毒第48-50小时,在转速为3.8-4.2cm/s的条件下循环0.9-1.1h。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病毒培养步骤中,在接种病毒后第48-50小时,在转速为4cm/s的条件下循环1h。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细胞培养步骤中,所用的细胞为FRhL-2细胞。
优选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的FRhL-2细胞为P40代的FRhL-2细胞。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接种吸附步骤中,所接种的病毒为轮状病毒G3。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在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细胞培养、接毒、病毒培养等步骤,可以提升病毒的收率,降低细胞染菌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细胞悬液接入固定床反应器后细胞培养过程情况;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接种病毒后病毒维持培养过程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述实施例中,SPG(病毒保护剂)的成分为:1%谷氨酸钠+65%蔗糖+PBS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Cassettle即固定床反应器,购自PALL公司,型号为iCELLis nano。
本实施例提供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1.细胞培养
1.1cassettle准备,校准电极,管道清洗灭菌:900ml反应罐,分别用pH为4.01和7.00的校准液校准pH电极,灭菌条件为121℃,60分钟;按仪器说明,组装线路与管路。装培养基(90%MEM+10%FBS,用浓度为7.0%的NaHCO3调节pH 7.2-7.4)空转2d。分别在空转第1d取样Y1和空转第2d取样Y2,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
1.2细胞准备,收集细胞:将培养至P40代的FRhL-2细胞用0.25%胰酶处理后收集,共850ml细胞悬液,后续备用。
1.3将步骤1.2收集的细胞悬液上样入cassettle,细胞培养参数设置为pH 7.0,温度37.0℃,溶氧(Do)50%,开培养基循环(此时记为第0h)后转速控制为1.0cm/s;换液时停止转动。开启循坏后第4h取样Y3,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
1.4培养24h后,取部分细胞培养液样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染菌,结果见图1,并排尽液体,并用Earle’s液清洗3次,排尽Earle’s液,上新的培养基(90%MEM+10%FBS,用7.0%NaHCO3调节pH 7.2-7.4),开循环,在第23h取样Y4,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此时细胞密度为:2×10^4个/cm2;在第48h取样Y5,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此时细胞密度为:7×10^4个/cm2
图1中:A为细胞培养液的镜检结果,B为细胞载体片上细胞染色后的镜检结果,C为细胞培养液的肉眼观察结果。
图1A,图1C反映了细胞培养上清情况,图1C可见上清清澈未有染菌迹象;图1A可见无菌体,并且上清中细胞十分稀少,绝大部分已经贴附到载体片上,图1B中染成紫色部分即细胞,可大体反映出细胞量及贴壁状况。
1.5在第72h,取样Y6,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此时细胞密度为:1.35×10^5个/cm2
1.7在第90h,取样Y7,进行无菌检测,结果见表1,此时细胞密度为:2.6×10^5个/cm2
表1在细胞培养阶段各取样样品的无菌检查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整个细胞培养阶段,细胞培养液中未感染杂菌。
2.接种吸附
2.1病毒稀释液准备:用1.5ml 0.1%胰蛋白酶激活80ml轮状病毒G3毒种液(恒河猴轮状病毒(G3),由美国国立卫生院提供),然后取激活后的76ml G3毒种液与800ml稀释液混合,制得病毒稀释液。毒种液的MOI值为0.08。
其中,所用稀释液由如下成分混合配制而成:每750ml MEM溶液对应加入30ml7.0%NaHCO3溶液和1.5ml 0.1%胰蛋白酶。
2.2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6×10^5个/cm2时,往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880ml左右),以0.8cm/s的转速吸附1h,此后将转速设置为1cm/s,其他培养参数设置为:pH 7.0,温度37.0℃,溶氧(Do)50%。
3维持培养
接种病毒吸附1小时后,往与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连接的循环罐中加入5L维持液,开动循环泵。
反应器转速设置为1cm/s,循环48h,维持培养阶段的其他参数设置为:温度37℃、溶氧50%、pH7.2-7.4;
维持液由如下成分混合配制而成:每4000ml MEM溶液中加入120ml 7.0%NaHCO3溶液、8ml 0.1%胰蛋白酶和40ml SPG。
NaHCO3的作用在于调节溶液pH至7.2-7.4,其用量体积一般为培养基总体积的1.5%-3.0%的范围内。
接种病毒培养24h后,取病毒维持液用显微镜观察是否染菌,结果见图2。图2中:A是接毒后24h病毒维持培养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可见些许病毒裂解细胞产生的细胞碎片;B为接毒40h载体片染色后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可见依然有少许细胞贴附于载体片上;C是接毒48h载体片染色后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可见只有极少细胞仍贴附于载体片上。此三个过程均未见染菌迹象。
4病毒收获
维持培养结束后,即接种病毒后培养至第50小时,收获循环罐及Cassettle里的病毒液至无菌容器。按V:V=1:10,将SPG添加至收获液中,充分混匀,取样送检及冻存。
5裂解细胞后收获
将600ml裂解液加入Cassettle,4cm/s转速循环20分钟,使裂解液充分接触载体片,并利用较高的转速冲击载体片上残留的细胞,充分裂解细胞并释放病毒。
所用裂解液含有:0.5mol/L NaCl、10mmol/L Tris以及1%蔗糖,pH7.5。
裂解结束后,将cassettle中的细胞裂解液全部收集。按V:V=1:10,将SPG添加至细胞裂解液中,充分混匀,取样送检(送样编号B1)及冻存。
在病毒培养至病毒收获阶段不同时间点取样检测,结果见表2。
表2取样表
样品编号C1为对比例1收获的病毒收获液。
对比例1
采用T225细胞培养瓶进行细胞培养及接毒等过程,所用试剂、培养温度及接毒过程等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结果显示,收获的病毒液(对应于表2中的样品编号C1)滴度为1×106.7PFU/ml。
根据表1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在接毒培养后的第18-50h病毒滴度值大于对比例1,固定床反应器的单位面积病毒产量是T225细胞培养瓶的3倍。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轮状病毒的方法能够提高病毒收率。固定床反应器相对于传统的T瓶以及细胞工厂培养可以实时监控培养体系的参数,如溶氧、pH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细胞培养步骤:在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细胞,进行细胞培养;
接种吸附步骤:待细胞培养密度达到2.0×104~3.0×105个/cm2时,往所述一次性固定床反应器中接种含轮状病毒的病毒稀释液;
病毒培养步骤:接种吸附后,加入病毒维持液进行病毒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胞培养步骤中,细胞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40℃、溶氧30%-70%、转速0.2-4.0cm/s、pH6.4~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种吸附步骤中,吸附条件:吸附0.5-2.5h,转速0.1-3.0c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病毒培养步骤中,病毒培养的条件为:温度30-40℃、溶氧30%-70%、转速0.2-4.0cm/s、pH 6.4~7.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病毒稀释液由稀释液和含轮状病毒的毒种液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毒种液的MOI值为0.01~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毒种液的MOI值为0.18-0.22;
优选的,所述稀释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每750ml MEM溶液对应加入30ml 7.0%的NaHCO3溶液和0.1ml~10ml 0.1%的胰蛋白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持液按如下方法配制而成:
每4000ml MEM溶液中对应加入120ml 7.0%的NaHCO3溶液、0.5ml~50ml 0.1%胰蛋白酶和40ml SPG病毒保护剂;SPG病毒保护剂含有的成分为:1%谷氨酸钠+65%蔗糖+PB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病毒培养步骤中,在接种病毒第48-50小时,在转速为2.0-8.0cm/s的条件下循环0.5-3.0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病毒培养步骤中,在接种病毒后第48-50小时,在转速为4cm/s的条件下循环1h。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细胞培养步骤中,所用的细胞为FRhL-2细胞。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种吸附步骤中,所接种的病毒为轮状病毒G3。
CN201810986043.XA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Pending CN109055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6043.XA CN109055321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86043.XA CN109055321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5321A true CN109055321A (zh) 2018-12-21

Family

ID=64757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86043.XA Pending CN109055321A (zh) 2018-08-27 2018-08-27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532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7918A (zh) * 2022-07-22 2022-10-18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病毒保护剂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0604A (zh) * 2002-06-10 2003-01-15 上海恩培科学仪器咨询有限公司 大规模连续生产病毒疫苗的方法
CN102559617A (zh) * 2010-12-20 2012-07-11 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病毒疫苗的方法
CN105749270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轮状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90604A (zh) * 2002-06-10 2003-01-15 上海恩培科学仪器咨询有限公司 大规模连续生产病毒疫苗的方法
CN102559617A (zh) * 2010-12-20 2012-07-11 北京清大天一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人二倍体细胞生产病毒疫苗的方法
CN105749270A (zh) * 2016-03-03 2016-07-13 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轮状病毒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AN STANTON: "Fixed-bed, high cell density bioreactors and a naturally occurring attenuated viral strain will be used by Batavia Biosciences in an attempt to produce an affordable rotavirus vaccine.", 《HTTPS://WWW.BIOPHARMA-REPORTER.COM/ARTICLE/2016/09/27/GATES-FOUNDATION-GRANT-AIMS-TO-REDUCE-COST-OF-ROTAVIRUS-VACCINE》 *
FABIEN MONCAUBEIG: "Simpler and more Efficient Viral Vaccine Manufacturing", 《BIOPROCESS INTERNATIONALBIOPROCESS INTERNATIONAL》 *
RAJENDRAN R ET AL.: "Assessment of packed bed bioreactor syst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viral vaccines.", 《AMB EXPRESS》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97918A (zh) * 2022-07-22 2022-10-18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病毒保护剂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tchison The role of herpesviruses in adenovirus-associated virus replication in vitro
Provost et al. Physical, chemical and morphologic dimensions of human hepatitis A virus strain CR326
Benyesh-Melnick et al. Cytomegaloviruria in children with acute leukemia and in other children.
US4525349A (en) Process for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a vaccine against poliomyelitis and the resulting vaccine
CN108567974B (zh) 一种防治新型鹅星状病毒的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42368A (zh) 一种低pH孵育病毒灭活的验证方法
CN106591242A (zh) 一株犬细小病毒毒株cpv‑yh及其应用
CN106676076A (zh) 一种无血清Vero细胞制备轮状病毒疫苗原液的方法以及无血清轮状病毒疫苗制品
CN111944927A (zh) 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
CN109689862A (zh) 重组ev71病毒样颗粒的纯化及其疫苗制备方法
CN105396129B (zh) 一种利用脊髓灰质炎减毒株生产的灭活疫苗
CN109055321A (zh) 一种轮状病毒的培养方法
CN112451658B (zh) 无抗生素添加的狂犬病疫苗的制备工艺
CN105535958B (zh) 一种鸡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禽腺病毒三联灭活疫苗
CN1647822A (zh)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3600B (zh) 霉酚酸或其衍生物在制备犬瘟热病毒抑制剂中的用途
Griffin et al. Demonstration of virus particles in biopsy material from cases of Burkitt's tumour
CN108676780B (zh) 一种高效分离猪肠道冠状病毒的方法
CN111643659A (zh) 一种兔出血症病毒杆状病毒载体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51609A (zh) 猪细小病毒l株及在制备猪细小病毒病灭活疫苗中的用途
CN116162601A (zh) 一种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制备方法
CN110551694A (zh) 塞尼卡谷病毒svv/ch/zz/2016
CN101215552A (zh) F基因型腮腺炎减毒毒种及其用途
CN107137705B (zh) 猪伪狂犬gE基因缺失病毒灭活疫苗的生产方法
CN107058212A (zh) 可传代培养的羊睾丸传代细胞及其传代驯化培养方法及专用培养体系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