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540B -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2540B
CN109052540B CN201811024572.8A CN201811024572A CN109052540B CN 109052540 B CN109052540 B CN 109052540B CN 201811024572 A CN201811024572 A CN 201811024572A CN 109052540 B CN109052540 B CN 1090525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zno
cucurbit
urea
d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245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2540A (zh
Inventor
李伟
李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0245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254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2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5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25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25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2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6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2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in addition, inorganic metal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J31/02 - B01J31/24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5/0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0Catalyst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or physical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 B01J35/39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synthetic 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8Dyes; Colorants; Fluorescent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5/00Use of specific compounds during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5/10Photocatalys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organic Compounds Of Heavy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含有葫芦[8]脲和ZnO,其中,ZnO以颗粒的形式附着在所述葫芦[8]脲的表面。本发明方法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并且具有吸附‑光降解活性艳红X‑3B的光催化活性和具有光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染料生产和出口大国,但随着印染工业的迅速发展,每年水体中会被排放大量含有染料的工业废水。此类废水水质变化大,色度深,COD浓度高,毒性强,很难生物降解。因此,染料废水大量进入水体环境,已成为威胁我国水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处理废水的方法一般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这三种方法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其中,物理法中的吸附法是最为普遍的一种处理印染废水的方法,虽然去除色度效果明显,但常用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有限并且再生困难,因此,开发高效、经济和可再生的吸附剂成为当前一个研究热点。
葫芦[n]脲(CB[n])是一类大环化合物,通过甘脲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催化缩合反应而制备。这个南瓜状的分子由极性的羰基构成了端口,由非极性的碳氢构成了疏水的内腔,具有稳固的刚性结构。由于葫芦[n]脲(n=5,6,7,8,10)聚合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尺度的空腔,其疏水的内腔可以包结碳水化合物、质子化的烷基和芳氨分子,其极性的羰基端口能与金属离子配位。葫芦[n]脲已经成为第四代超分子主体,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荧光调控和超分子构筑等领域。目前,由于葫芦[n]脲对染料表现出超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将葫芦[n]脲用于染料吸附的研究逐渐出现,并且有望成为处理染料废水的一种新方法。但是,葫芦脲吸附染料后再生困难的问题制约了其作为高效吸附剂的使用。因此,寻找有效的葫芦脲再生方法是葫芦[n]脲能否用于染料吸附的关键。
氧化锌(ZnO)作为最广泛研究的光催化剂之一,具有光催化活性高、自然资源丰富、无毒、成本低和物理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在相关文献报道中我们发现,ZnO对低浓度染料光催化降解效果显著,但其因光催化降解时间长,并且对高浓度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不佳,限制了其成为用于染料降解的一种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葫芦[n]脲吸附染料后再生困难以及ZnO对高浓度染料的光催化降解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所述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含有葫芦[8]脲和ZnO,其中,ZnO以颗粒的形式附着在所述葫芦[8]脲的表面。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甘脲;
(2)将所述甘脲与浓盐酸混合反应,再通过水盐分离法获得葫芦[8]脲;
(3)配制硝酸锌水溶液,称作溶液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称作溶液B;配制1,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称作溶液C;
(4)将溶液C与所述葫芦[8]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
(6)将溶液B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将产物洗涤、干燥、冷却并研磨。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
本发明第四方面提供本发明所述的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在含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所述的葫芦[8]脲-ZnO(CB[8]-ZnO)纳米复合材料中,葫芦[8]脲与ZnO复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使ZnO以颗粒的形式附着在葫芦[8]脲的表面上,使得该复合材料对有机染料具有吸附-光催化协同效应,特别适用于对含高浓度染料工业废水进行处理,而且具有较好的循环效果。
按照本发明所述的制备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且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其中,图2中谱图对应于ZnO标准卡片PDF#85-0861。
图3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其中,3-a是对比例1制备的纯ZnO的SEM照片,3-b是实施例2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SEM照片。
图4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对高浓度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曲线。
图5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本发明所述的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即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含有葫芦[8]脲和ZnO,其中,ZnO以颗粒的形式附着在所述葫芦[8]脲的表面。
在本发明所述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中,葫芦[8]脲与ZnO复合在一起,其中,ZnO以聚集的小颗粒的形式附着在葫芦[8]脲的表面上。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是,所述葫芦[8]脲是一种大环化合物,具有较大的空腔。ZnO颗粒可以附着在空腔的内和/或外表面。
在本发明所述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中,葫芦[8]脲与ZnO的摩尔比可以为1:3-8,具体地例如可以为1:3、1:4、1:5、1:6、1:7或1:8。在较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吸附-光催化活性,葫芦[8]脲与ZnO的摩尔比优选为1:4-6,最优选为1:5。
在本发明中,所述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可以为300-800nm,优选为400-500nm。
本发明所述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甘脲;
(2)将所述甘脲与浓盐酸混合反应,再通过水盐分离法制得葫芦[8]脲;
(3)配制硝酸锌水溶液,称作溶液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称作溶液B;配制1,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称作溶液C;
(4)将溶液C与所述葫芦[8]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
(6)将溶液B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将产物洗涤、干燥、冷却并研磨。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步骤(4)和步骤(5)的混合过程以及步骤(6)的滴加过程,使得分子或离子间混合较均匀,增加了CB[8]与ZnO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利于电荷的转移与传递,从而有利于提高吸附-光催化活性。
而且,该方法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改善了ZnO无法降解高浓度染料的弊端,解决了CB[8]不能循环利用的缺点,且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光化学稳定的优点。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反应条件适宜、环境友好,是一种绿色且理想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中,步骤(1)所述的制备甘脲的过程可以按照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实施。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甘脲的制备过程包括:将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为强酸性(优选的pH值为1-3),机械搅拌均匀,再向其中滴加乙二醛水溶液,升温至60-90℃,反应2-4h,冷却抽滤,用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在本发明中,尿素溶液的pH可用盐酸进行调节。在本发明中,所述乙二醛水溶液为40%的乙二醛水溶液。在本发明中洗涤用氢氧化钠浓度为1-2mol/L。
优选地,尿素和乙二醛的摩尔比为(2.25-2.5):1,优选为(2.3-2.45):1,进一步优选为(2.35-2.4):1。
优选地,所述乙二醛水溶液的滴定速度为1-5秒/滴,例如可以为1秒/滴、2秒/滴、3秒/滴、4秒/滴或5秒/滴。
优选地,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4-6h。
在步骤(2)中,将甘脲与浓盐酸混合反应的过程包括:将浓盐酸加入甘脲中,持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继续添加多聚甲醛,搅拌使之成固溶胶状态,缓慢升温,最终将温度控制在102-110℃,反应2-6小时,冷却至室温。
优选地,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10-15mol/L,例如可以为10mol/L、11mol/L、12mol/L、13mol/L、14mol/L或15mol/L。
优选地,甘脲和浓盐酸用量比为(290-300mg):1mL,例如可以为290mg:1mL、291mg:1mL、292mg:1mL、293mg:1mL、294mg:1mL、295mg:1mL、296mg:1mL、297mg:1mL、298mg:1mL、299mg:1mL或300mg:1mL。
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中,最终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中CB[8]与ZnO的比例可以通过硝酸锌和氢氧化钠的加入量来控制,其中当CB[8]与ZnO的摩尔比为1:4-6(特别是1:5)时,所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最优的吸附-光催化活性,对高浓度有机染料(特别是活性艳红X-3B)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具体地,降解率可在40分钟之内达到100%。
在步骤(3)中,硝酸锌水溶液中硝酸锌与水的用量比可以为2.4mmol:(0.25mL-3mL),优选为2.4mmol:(0.5mL-2.5mL),更优选为2.4mmol:(1mL-2mL)。
在步骤(3)中,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与水的用量比可以为9.6mmol:(0.25mL-3mL),优选为9.6mmol:(0.5mL-2.75mL),更优选为9.6mmol:(0.75mL-2.5mL),进一步优选为9.6mmol:(1mL-2.25mL),更进一步优选为9.6mmol:(1.25mL-2mL),最优选为9.6mmol:(1.5mL-1.75mL)。
在步骤(3)中,在1,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水和1,2-丙二醇的体积比可以为(4mL-10mL):30mL,优选为(5mL-9mL):30mL,更优选为(6mL-8mL):30mL,最优选为7mL:30mL。
在本发明中,所述硝酸锌水溶液配制过程中优选使用六水合硝酸锌。
在本发明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配制过程中优选使用片状氢氧化钠。
在本发明中,步骤(4)所述的混合优选为超声混合,使得分子或离子间混合更均匀。
在本发明中,步骤(6)所述的溶液B的滴定速度优选为1-5秒/滴,例如可以为1秒/滴、2秒/滴、3秒/滴、4秒/滴或5秒/滴。
在本发明中,步骤(6)所述的反应在室温下进行2-4h,例如可以为2h、2.5h、3h、3.5h或4h。
在本发明中,步骤(6)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例如可以为50℃、55℃、60℃、65℃或70℃),时间为4-6h(例如可以为4h、4.5h、5h、5.5h或6h)。
在本发明中,所述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颗粒尺寸为纳米级别,其颗粒尺寸是通过研磨实现的。所述研磨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实施方式,例如可以为手工研磨。
本发明还提供了由上述方法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如此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能够吸收紫外-可见光,并且具有吸附-光降解活性,对高浓度有机染料(特别是活性艳红X-3B)具有显著的降解效果,光化学稳定性较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在含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染料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有机染料,例如可以为活性艳红X-3B。
在本发明中,所述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特别适用于对含高浓度染料的工业废水进行处理,例如,所述含高浓度染料工业废水中染料的浓度可以为100-500g/L,优选为300-500g/L。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多聚甲醛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制备样品A1,具体步骤如下:
(1)将2.25mol尿素溶于110mL去离子水中,用盐酸调节pH为1,机械搅拌均匀,再以1秒/滴的速度向其中滴加1mol、40%的乙二醛水溶液,升温至80℃,反应2h,冷却抽滤,用2mol/L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甘脲;
(2)将130mL、10mol/L浓盐酸加入37.7g甘脲中,持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继续添加多聚甲醛,搅拌使之成固溶胶状态,缓慢升温,最终将温度控制在102℃,反应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通过水盐分离法获得CB[8];
(3)将1.05g六水合硝酸锌溶于1.5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A;将0.56g片状氢氧化钠溶于1.5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B;将去离子水和1,2-丙二醇按体积比7mL:30mL混合,得到溶液C;
(4)将溶液C与CB[8]超声混合均匀;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使得CB[8]与锌摩尔比为1:4;
(6)将溶液B以1秒/滴的速度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反应2个小时,反应完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3遍,在5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h,冷却并研磨制得样品A1。
实施例2
按照图1所示的流程制备样品A2,具体步骤如下:
(1)将2.4mol尿素溶于110mL去离子水中,用盐酸调节pH为2,机械搅拌均匀,再以1秒/滴的速度向其中滴加1mol、40%乙二醛水溶液,升温至85℃,反应3h,冷却抽滤,用2mol/L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甘脲;
(2)将130mL、10mol/L浓盐酸加入38.35g甘脲中,持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继续添加多聚甲醛,搅拌使之成固溶胶状态,缓慢升温,最终将温度控制在104℃,反应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通过水盐分离法获得CB[8];
(3)将0.178g六水合硝酸锌溶于0.25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A;将0.1g片状氢氧化钠溶于0.25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B;将去离子水和1,2-丙二醇按体积比9.5mL:30mL混合,得到溶液C;
(4)将溶液C与CB[8]超声混合均匀;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使得CB[8]与锌摩尔比为1:5;
(6)将溶液B以2秒/滴的速度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反应3个小时,反应完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4遍,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冷却并研磨制得样品A2。
对实施例2所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进行XRD测试,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对应于六方晶系纤维矿结构ZnO(100)、(002)、(101)、(102)、(110)、(103)、(200)、(112)和(20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JCPDS 36-1451)。
实施例3
制备样品A3,具体步骤如下:
(1)将2.5mol尿素溶于130mL去离子水中,用盐酸调节pH为2,机械搅拌均匀,再以3秒/滴的速度向其中滴加1mol、40%的乙二醛水溶液,升温至90℃,反应3h,冷却抽滤,用2mol/L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甘脲;
(2)将130mL、12mol/L的浓盐酸加入39g甘脲中,持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继续添加多聚甲醛,搅拌使之成固溶胶状态,缓慢升温,最终将温度控制在102℃,反应4小时,冷却至室温后,将产物通过水盐分离法获得CB[8];
(3)将2.14g六水合硝酸锌溶于3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A;将1.15g片状氢氧化钠溶于3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B;将去离子水和1,2-丙二醇按体积比4mL:30mL混合,得到溶液C;
(4)将溶液C与CB[8]超声混合均匀;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使得CB[8]与锌摩尔比为1:6;
(6)将溶液B以3秒/滴的速度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反应4个小时,反应完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5遍,在7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冷却并研磨制得样品A3。
对比例1
将2.14g六水合硝酸锌溶于3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A;将1.15g片状氢氧化钠溶于3mL去离子水配成溶液B;将去离子水和1,2-丙二醇按体积比4mL:30mL混合,得到溶液C;将溶液A与溶液C混合均匀,搅拌5min;继续以1秒/滴的速度滴加溶液B,室温下反应2个小时,反应完后将产物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5次,在60℃真空干燥箱中干燥5h,冷却并研磨得到ZnO作为样品D1。
对比例2
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制备样品,所不同的是,使用葫芦[6]脲代替CB[8],从而制得样品D2。
对比例3
按照实施例2所述的方法制备样品,所不同的是,使用Cu2O代替ZnO,从而制得样品D3。
对比例4
按照实施例2中步骤(1)和步骤(2)制备的葫芦[8]脲作为样品D4。
测试例
在非光照和光照条件下,将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样品分别加入到含有相同浓度染料的污水中进行处理,搅拌5分钟,吸附时间为2小时,取上层清液用紫外测其吸光度,分别计算得出移除率和吸附量。
(1)非光照条件下,将50mg上述各种样品分别投入到50ml、300mg/L活性艳红X-3B和50ml、400mg/L的活性艳红X-3B中。
(2)光照条件下,将50mg上述各种样品分别投入到50ml、300mg/L活性艳红X-3B和50ml、400mg/L的活性艳红X-3B中。
非光照条件下,计算得出降解率和吸附量结果如表1所示。
光照条件下,计算得出降解率和吸附量结果如表2所示。
其中,移除率和吸附量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1788168980000121
Figure BDA0001788168980000122
其中:c0、ce分别为溶液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mg*L-1;m为吸附剂的质量,g;V为溶液的体积,L-1
表1
Figure BDA0001788168980000123
表2
Figure BDA0001788168980000124
由表1和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吸附-光催化活性,具体的,可以提高工业废水中高浓度染料(例如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从而达到高效、快速处理工业染料废水的目的。
图2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XRD)谱图,其中,图2中谱图对应于ZnO标准卡片PDF#85-0861。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2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对应于六方晶系纤锌矿结构的ZnO(100)、(002)、(101)、(102)、(110)、(103)、(200)、(112)和(20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JCPDS 36-1451),峰形尖锐,表明样品均具有很高的结晶度。说明制备的复合材料中存在ZnO,在整个图谱中没有发现其他衍射峰的存在,说明本发明成功制备出了CB[8]-ZnO纳米复合材料。
图3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其中,3-a是对比例1制备的纯ZnO的SEM照片,3-b是实施例2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SEM照片。由图3可以看出,纯相的ZnO呈现出白色颗粒的聚集,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呈现出部分小颗粒覆盖在CB[8]的表面上。SEM图充分论证了本发明成功制备出了CB[8]-ZnO纳米复合材料这一结果。
图4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对高浓度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纯ZnO对高浓度的活性艳红X-3B并没有很强的光催化降解能力,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在40min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率仅达到40%,而摩尔比为CB[8]:ZnO=1:5时所制备的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对活性艳红X-3B的降解效率突出,在40min内将活性艳红完全降解,明显优于纯相的ZnO。
图5是对比例1与实施例2分别制备的纯ZnO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循环效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纯ZnO并没有很强的循环能力,使用五次后,染料的移除率仅有35%,而CB[8]-ZnO纳米复合材料在使用五次后,染料的移除率还能达到60%,循环效果明显优于纯ZnO。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技术特征以任何其它的合适方式进行组合,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2)

1.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含有葫芦[8]脲和ZnO,其中,ZnO以颗粒的形式附着在所述葫芦[8]脲的表面,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甘脲;
(2)将所述甘脲与浓盐酸混合反应,再通过水盐分离法获得葫芦[8]脲;
(3)配制硝酸锌水溶液,称作溶液A;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称作溶液B;配制1,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称作溶液C;
(4)将溶液C与所述葫芦[8]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
(5)将所述溶液A加入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以获得混合溶液;
(6)将溶液B滴加到步骤(5)得到的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将产物洗涤、干燥、冷却并研磨;
在步骤(1)中,制备甘脲的过程包括:将尿素溶于去离子水中,调节pH为强酸性,机械搅拌均匀,再向其中滴加乙二醛水溶液,升温至60-90℃,反应2-4h,冷却抽滤,用氢氧化钠和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用丙酮洗涤,真空干燥;
在步骤(2)中,将甘脲与浓盐酸混合反应的过程包括:将浓盐酸加入甘脲中,持续搅拌,得到透明溶液,继续添加多聚甲醛,搅拌使之成固溶胶状态,缓慢升温,最终将温度控制在102-104℃,反应2-6小时,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葫芦[8]脲和ZnO的摩尔比为1: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调节pH至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尿素和乙二醛的摩尔比为(2.25-2.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乙二醛水溶液的滴定速度为1-5秒/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4-6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浓盐酸的浓度为10-1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甘脲和浓盐酸用量比为(290-300mg):1m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硝酸锌水溶液中硝酸锌与水的用量比为2.4mmol:(0.25mL-3m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与水的用量比为9.6mmol:(0.25mL-3mL)。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在1,2-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中,水和1,2-丙二醇的体积比为(4mL-10mL):30mL。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硝酸锌水溶液配制过程中使用的是六水合硝酸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配制过程中使用的是片状氢氧化钠。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混合为超声混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溶液B的滴定速度为1-5秒/滴。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反应在室温下进行2-4h。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50-70℃,时间为4-6h。
18.由权利要求1-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
19.权利要求18所述的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在含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所述染料为活性艳红X-3B。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应用,所述含染料工业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100-500g/L。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应用,所述含染料工业废水中染料的浓度为300-500g/L。
CN201811024572.8A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ctive CN1090525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4572.8A CN109052540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24572.8A CN109052540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540A CN109052540A (zh) 2018-12-21
CN109052540B true CN109052540B (zh) 2021-07-06

Family

ID=64758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24572.8A Active CN109052540B (zh) 2018-09-04 2018-09-04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25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5983A (zh) * 2021-02-03 2021-06-08 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处理染料废水的易脱附再生开链葫芦脲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6734B1 (ko) * 2004-04-26 2006-05-03 학교법인 포항공과대학교 극초단파를 이용한 글리코루릴 및 쿠커비투릴 화합물의 합성
CN104557951A (zh) * 2014-12-19 2015-04-29 武汉科技大学 制备高纯葫芦[10]脲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76734B1 (ko) * 2004-04-26 2006-05-03 학교법인 포항공과대학교 극초단파를 이용한 글리코루릴 및 쿠커비투릴 화합물의 합성
CN104557951A (zh) * 2014-12-19 2015-04-29 武汉科技大学 制备高纯葫芦[10]脲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复合瓜环的制备及其吸附和催化性能研究;姜瑛;《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1辑》;20150815(第8期);第63,66-69页 *
纳米氧化锌—纤维素复合材料研究进展;苑腾飞等;《中国造纸学报》;20171231;第32卷(第4期);第53-5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2540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u et al. Improved recyclability and selectivity of environment-friendly MFA-based heterojunction imprinted photocatalyst for secondary pollution free tetracycline orientation degradation
Bao et al. Efficient and stable photocatalytic reduction of aqueous hexavalent chromium ions by polyaniline surface-hybridized ZnO nanosheets
Alemi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Ln (Gd3+, Ho3+ and Yb3+)-doped Bi2MoO6 with Aurivillius layered structures and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W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PVDF/CdS/Bi2WO6/ZnO hybrid membrane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degrading nitrite in water
CN112916035B (zh) 鱼鳞片管状氮化碳复合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i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zed novel nanoporous g-C3N4/MnTiO3 heterojunction with direct Z-scheme mechanism
Xing et al. N-doped synergistic porous thin-walled g-C3N4 nanotubes for efficient tetracycline photodegradation
CN112958061B (zh) 一种氧空位促进直接Z机制介孔Cu2O/TiO2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Qiu et al. A novel adsorptive and photocatalytic system for dye degradation using ZIF-8 derived carbon (ZIF-C)-modified graphene oxide nanosheets
CN109052540B (zh) 一种葫芦[8]脲-ZnO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9908926B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CN113181943B (zh) 一种MnO2复合g-C3N4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Gelaw et al. Chitosan/hydroxyethyl cellulose gel immobilized polyaniline/CuO/ZnO adsorptive-photocatalytic hybrid nanocomposite for Congo red removal
CN112978799A (zh) 一种纯六方相片状三氧化钼纳米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00724A (zh) 一种气凝胶型污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
Jin et al. Preparation of flower-like Bi 2 WO 6/ZnO heterojunction photocatalyst with improved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
CN105289576A (zh) 一种ZnAl-LDO@Nb2O5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93377B (zh) 超薄锌铝类水滑石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793312B (zh) 利用氮化碳/氮掺中空介孔碳/三氧化二铋三元z型光催化剂催化去除抗生素的方法
Zhang et al. Enhanced activity of hydrothermal prepared Nd/Pr-codoped Bi2WO6 microspheres in photodegradation of Rhodamine B
CN114950524A (zh) 一种多孔氮化碳-三氧化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046437B (zh) 一种可全天使用的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eng et al. Prepar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of samarium-doped mixed crystalline phase TiO2 nanoparticles
CN111732138B (zh) 一种氮掺杂碳点/钛酸纳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I/montmorillonite composites with high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