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2120B - 曳引机 - Google Patents
曳引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52120B CN109052120B CN201811291609.3A CN201811291609A CN109052120B CN 109052120 B CN109052120 B CN 109052120B CN 201811291609 A CN201811291609 A CN 201811291609A CN 109052120 B CN109052120 B CN 10905212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ake
- bracket
- traction
- traction machine
- rot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曳引机,曳引机包括转动轴、曳引轮、第一支架及制动器,当制动器铁芯断电时,第一制动瓦与第二制动瓦分别在制动器内的弹簧作用下,相互靠拢,并压紧曳引轮上的制动盘,从而使得曳引机能够及时停止运行。由于制动器可拆卸装设在第一支架上,因此,在制动器维保调试过程中,很容易对制动器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制动器与曳引轮分开设置,有效避免制动器与曳引轮之间空间过小而导致维护人员难于对制动器进行维修,极大方便了维护人员对曳引机的维保调试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曳引机。
背景技术
曳引机是电梯的主要拖动机构,它驱动电梯的轿厢和对重作上、下运动。其组成部分主要有:电动机、制动器、减速箱(也可以无减速箱)、曳引轮和底座。根据电动机与曳引轮之间是否有减速箱,分为无齿曳引机和有齿曳引机。无齿曳引机的电动机和制动轮、曳引轮同轴直接相连;而有齿曳引机的电机动力通过中间减速箱传动到曳引轮。
曳引机的制动器为曳引机的制动(刹车)设备,使曳引机中的运动部件减速或者停止的机械零件,主要分为鼓(毂)式制动器、盘式(碟式)制动器和板式制动器。在工作时,制动器铁芯断电后,衔铁或者制动臂在制动器壳体内多个弹簧的作用下,把安装在衔铁或者制动臂的制动瓦(刹车片)压紧制动轮(制动盘),实现制动器的闭合。然而,由于传统的曳引机的制动器结构一般较为复杂,或常与曳引机壳体和电机机座设计为一体结构,因此,导致曳引机的维保调试操作变得复杂,从而导致曳引机的维保调试效率严重降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曳引机,它便于曳引机的维保调试操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曳引机,包括:转动轴;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曳引轮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曳引轮上设有制动盘;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及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可拆卸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瓦与第二制动瓦,所述第一制动瓦与所述第二制动瓦分别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
上述的曳引机,当制动器铁芯断电时,第一制动瓦与第二制动瓦分别在制动器内的弹簧作用下,相互靠拢,并压紧曳引轮上的制动盘,从而使得曳引机能够及时停止运行。由于制动器可拆卸装设在第一支架上,因此,在制动器维保调试过程中,很容易对制动器进行维修或者更换。相比于传统的曳引机,本实施例的制动器与曳引轮分开设置,有效避免制动器与曳引轮之间空间过小而导致维护人员难于对制动器进行维修,从而极大方便了维护人员对曳引机进行维保调试操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制动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承载件,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承载件上,且所述制动器装设在所述承载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第一制动臂与第二制动臂,所述第一制动臂穿过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一制动瓦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臂与所述第二制动瓦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所述曳引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还包括驱动件与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胀紧连接套,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胀紧连接套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子上的定子及套设在所述定子上的外壳,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胀紧连接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还包括编码器,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编码器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架装设在所述支撑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曳引轮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且所述制动盘沿着所述曳引轮的周向延伸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曳引机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曳引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曳引机,110、驱动件,111、转子,112、外壳,113、定子,120、转动轴,121、胀紧连接套,122、轴承,130、曳引轮,131、制动盘,140、第一支架,141、第一轴孔,142、承载件,143、第一支撑件,144、第二支撑件,150、制动器,151、第一制动瓦,152、第二制动瓦,153、第一制动臂,154、第二制动臂,160、第二支架,161、第二轴孔,170、支撑座,180、编码器,19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请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曳引机100,包括转动轴120、曳引轮130、第一支架140及制动器150。曳引轮130套设在转动轴120上,且曳引轮130与转动轴120同步转动,曳引轮130上设有制动盘131。第一支架140上设有第一轴孔141。转动轴120穿过第一轴孔141装设在第一支架140上。制动器150可拆卸装设在第一支架140上,制动器150包括第一制动瓦151与第二制动瓦152。第一制动瓦151与第二制动瓦152分别位于制动盘131两侧。
上述的曳引机100,当制动器150铁芯断电时,第一制动瓦151与第二制动瓦152分别在制动器150内的弹簧作用下,相互靠拢,并压紧曳引轮130上的制动盘131,从而使得曳引机100及时停止运行。由于制动器150可拆卸装设在第一支架140上,因此,在制动器150维保调试过程中,维护人员只需将制动器150从第一支架140上拆卸下来即可完成维修或者更换操作,极大方便了对制动器150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制动器150与曳引轮130分开设置,有效避免制动器150直接装设在曳引轮130上而导致制动器150与曳引轮130之间空间过小而无法开展维保调试作业,如此,使得维护人员能够方便且从容地对曳引机100的维保调试操作。具体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孔141内装有轴承122,转动轴120通过轴承122装设在第一支架140上,如此,使得转动轴120在第一支架140上更加平稳转动。
进一步地,制动器150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制动器150间隔设置在第一支架140上。如此,本实施例在第一支架140上并列间隔设有两个以上的制动器150,不仅使得曳引机100的制动能力更强,而且还能够有效避免曳引机100因个别制动器150发生故障而失去制动功能,从而有利于提高了曳引机100的使用安全性。同时,相比于传统的曳引机100,本实施例将结构复杂且庞大的制动器150设计成两个以上且并列设置的制动器150,如此,使得在曳引机100维保调试过程中,只需对损坏的制动器150进行拆除或者维修即可,极大方便了维护人员对曳引机100的维保调试操作。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制动器150为盘式(碟式)制动器150,由于盘式(碟式)制动器150结构简单,因此,使得曳引机100的维保调试工作更加简便。本实施例的制动器150的数量可为2个、3个、4个或者更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第一支架140包括第一支撑件143、第二支撑件144及装设在第一支撑件143与第二支撑件144上的承载件142。第一轴孔141位于承载件142上,且制动器150装设在承载件142上。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制动器150装设在承载件142,再通过第一支撑件143与第二支撑件144使得制动器150稳定安装,从而有利于制动器150能够在第一支架140上稳定工作。本实施例将第一支架140的下部设计成两个支撑件而非整块支撑板,其目的不仅在于稳定支撑制动器150,而且还在于减轻曳引机100的整体重量,从而有利于减轻整个电梯系统的荷载。
进一步地,制动器150还包括第一制动臂153与第二制动臂154。第一制动臂153穿过承载件142与第一制动瓦151连接。第二制动臂154与第二制动瓦152连接。由此可知,当制动器150铁芯断电时,制动器150内的弹簧分别推动第一制动臂153与第二制动臂154,使得第一制动瓦151与第二制动瓦152分别相互靠拢,并压紧曳引轮130上的制动盘131,从而使得曳引机100能够及时停止运行。同时,当制动器150需要更换时,只需将第一制动臂153从承载件142上拆除即可,而无需先将曳引轮130或者曳引机100的壳体拆除才能够更换制动器150,如此,极大方便了制动器150的维修或者更换,从而更有利于曳引机100的维保调试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100还包括第二支架160。第二支架160与第一支架140并列间隔设置,第二支架160上设有第二轴孔161。转动轴120分别穿过第一轴孔141与第二轴孔161。曳引轮130位于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之间。由此可知,本实施例的转动轴120同时可转动架设在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上,使得转动轴120更加稳定被支撑,有利于提高曳引机100的承载能力。传统的曳引轮130直接装设在伸出曳引机100机壳外的悬臂主轴上,这样不仅导致主轴受到巨大的弯曲力矩而发生变形,而且在曳引机100工作时,发生严重振动,导致曳引机100无法正常工作。本实施例将曳引轮130设置在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之间,如此,使得曳引轮130上的负载很容易被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分别对转动轴120的支撑力所抵消,从而使得曳引轮130能够在转动轴120稳定工作;同时,也使得转动轴120能够避免受到巨大弯曲力矩,有利延长转动轴120寿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分别贴合在曳引轮130的两侧面上,且曳引轮130能够在第一支架140与第二支架160之间发生转动,由此可知,使得曳引轮130的中心分别离第一支架140对转动轴120的支撑点、第二支架160对转动轴120的支撑点的距离更近,如此,有效减少曳引轮130对转动轴120的弯矩,从而使得曳引机100更加稳定工作。同时,第二轴孔161内装有轴承122,转动轴120通过轴承122装设在第二支架160上,如此,使得转动轴120在第二支架160上更加平稳转动。
进一步地,曳引轮130的侧面设有多个绳槽,如此,有利于曳引轮130对钢丝绳的缠绕。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绳槽的数量为2倍的钢丝绳数量,如此,使得本曳引机100在不增大曳引轮130尺寸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曳引力。同时,为了适用高速或者超高速的电梯,本实施例的曳引机100的曳引比为1:1。其中,曳引比为曳引轮130的圆周速度(钢丝绳的运动速度)与乘客轿厢速度之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100还包括驱动件110与套设在转动轴120上的胀紧连接套121。驱动件110通过胀紧连接套121与转动轴120传动连接。如此,使得转动轴120与驱动件110稳定连接。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胀紧连接套121,使得转动轴120与驱动件110连接,使得本实施例的驱动件110能够实现单独拆装,如此,在曳引机100维保调试过程中,只需将胀紧连接套121从转动轴120上拆除便可将驱动件110拆离,从而极大提高了驱动件110的维修或者更换效率。
进一步地,驱动件110包括转子111、套设在转子111上的定子113及套设在定子113上的外壳112。转子111套设在胀紧连接套121上。由此可知,本实施例将驱动件110的结构模块化,使得驱动件110的内部结构分布更加简洁,以便于修护人员在对驱动件110内部零件维修或者更换过程中,能够清晰、快速对驱动件110进行拆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100还包括编码器180。转动轴120可转动装设在编码器180上。通过编码器180,能够精确控制转动轴120的运动状况。具体在本实施例中,编码器180装设在驱动件110的外壳1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曳引机100还包括支撑座170。第一支架140装设在支撑座170上。如此,使得第一支架140稳定固定,从而有利于曳引机100稳定运行。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曳引机100包括第二支架160与驱动件110,第一支架140、第二支架160及驱动件110分别通过螺栓190锁紧在支撑座170上,以使得曳引机100的结构更加稳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动盘131位于曳引轮130靠近第一支架140的一端,且制动盘131沿着曳引轮130的周向延伸设置。如此,便于制动器150的第一制动瓦151与第二制动瓦152能够压紧制动盘131,使得曳引机100的制动效果更好。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曳引轮130与制动盘131为一体结构,使得制动器150产生的制动力直接传递到曳引轮130上,而无需通过中间介质进行传递,使得曳引机100的制动效率更高,从而有利于提高曳引机100的制动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轴;
曳引轮,所述曳引轮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且所述曳引轮与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所述曳引轮上设有制动盘;
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轴孔,所述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轴孔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及
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可拆卸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制动瓦与第二制动瓦,所述第一制动瓦与所述第二制动瓦分别位于所述制动盘两侧;
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及装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的承载件,所述第一轴孔位于所述承载件上,且所述制动器装设在所述承载件上,所述制动器还包括第一制动臂与第二制动臂,所述第一制动臂穿过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一制动瓦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臂与所述第二制动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器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制动器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并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转动轴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所述曳引轮位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分别贴合在所述曳引轮的两侧面上,且所述曳引轮能够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发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轮的侧面设有多个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件与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胀紧连接套,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胀紧连接套与所述转动轴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转子、套设在所述转子上的定子及套设在所述定子上的外壳,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胀紧连接套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编码器,所述转动轴可转动装设在所述编码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架装设在所述支撑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盘位于所述曳引轮靠近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且所述制动盘沿着所述曳引轮的周向延伸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1609.3A CN109052120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曳引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291609.3A CN109052120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曳引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52120A CN109052120A (zh) | 2018-12-21 |
CN109052120B true CN109052120B (zh) | 2023-12-01 |
Family
ID=64789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91609.3A Active CN109052120B (zh) | 2018-10-31 | 2018-10-31 | 曳引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052120B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2761A (ja) * | 1995-11-24 | 1997-06-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
JPH11157766A (ja) * | 1997-11-28 | 1999-06-15 | Hitachi Ltd | 巻上機 |
JP2002003095A (ja) * | 2000-06-22 | 2002-01-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8037611A (ja) * | 2006-08-08 | 2008-02-21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の調整治具 |
CN201195655Y (zh) * | 2008-02-01 | 2009-02-18 | 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
CN104860171A (zh) * | 2015-05-18 | 2015-08-26 |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便于装配和维护的永磁同步曳引机 |
CN106185563A (zh) * | 2014-08-06 | 2016-12-07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用曳引机 |
CN209052256U (zh) * | 2018-10-31 | 2019-07-02 |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 曳引机 |
-
2018
- 2018-10-31 CN CN201811291609.3A patent/CN10905212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9142761A (ja) * | 1995-11-24 | 1997-06-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 |
JPH11157766A (ja) * | 1997-11-28 | 1999-06-15 | Hitachi Ltd | 巻上機 |
JP2002003095A (ja) * | 2000-06-22 | 2002-01-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
JP2008037611A (ja) * | 2006-08-08 | 2008-02-21 |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の調整治具 |
CN201195655Y (zh) * | 2008-02-01 | 2009-02-18 | 浙江西子富沃德电机有限公司 | 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
CN106185563A (zh) * | 2014-08-06 | 2016-12-07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用曳引机 |
CN104860171A (zh) * | 2015-05-18 | 2015-08-26 | 沈阳蓝光驱动技术有限公司 | 便于装配和维护的永磁同步曳引机 |
CN209052256U (zh) * | 2018-10-31 | 2019-07-02 | 日立电梯电机(广州)有限公司 | 曳引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52120A (zh) | 2018-12-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68360Y (zh) | 薄型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 |
EP3210925B1 (en) | Elevator assembly | |
CN1993289B (zh) | 电梯用曳引装置 | |
CN112032221B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制动装置 | |
KR100597523B1 (ko) | 엘리베이터용 권상기 | |
CN201777764U (zh) | 一种带制动闸盘的绞车卷筒 | |
CN103879916B (zh) | 电梯的卷扬机用制动器 | |
CN109052120B (zh) | 曳引机 | |
CN209052256U (zh) | 曳引机 | |
CN102674130B (zh) | 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 | |
CN101955114B (zh) | 曳引机 | |
KR20020062284A (ko) | 지지대에 부착된 승강실이 구비된 승강기 | |
CN201538629U (zh) | 电梯用曳引机 | |
CN111577220B (zh) | 双驴头永磁直驱抽油机 | |
CN111170126A (zh) | 一种无齿轮永磁同步超重载的曳引机 | |
CN101900169A (zh) | 摩擦片式极限力矩联轴节 | |
CN110417133A (zh) | 一种编码器前置碟式超薄永磁同步曳引机 | |
CN110130856A (zh) | 一种直驱式抽油机 | |
CN201580872U (zh) | 曳引机 | |
CN209957195U (zh) | 一种具有拼接式钢带曳引轮的曳引机 | |
CN202481873U (zh) | 一种结构改进的紧急制动装置 | |
CN202625581U (zh) | 用于自动扶梯主制动器的失电制动机构 | |
CN219751756U (zh) | 一种具有外置制动机构的绞磨机 | |
CN2313908Y (zh) | 一体化卷扬机 | |
CN201281096Y (zh) | 自动制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