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50313B -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50313B
CN109050313B CN201810952344.0A CN201810952344A CN109050313B CN 109050313 B CN109050313 B CN 109050313B CN 201810952344 A CN201810952344 A CN 201810952344A CN 109050313 B CN109050313 B CN 1090503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hreaded rod
motor
fixedly connected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523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50313A (zh
Inventor
董晶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Beryllium Sodium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i Youx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i Youxiang filed Critical Kui Youxiang
Priority to CN2018109523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503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50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3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503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503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3Means for mounting coupling parts to apparatus or structures, e.g. to a wal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第一凹槽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充电桩本体,充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该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通过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能够带动充电桩本体上下移动,能够调节充电口本体的高度,能够防止在充电的过程中触电,通过基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能够使基座固定防止倾倒。

Description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目前的电动汽车也是一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电动汽车是由电力驱动的,自身装配有蓄电池,蓄电池储备的电能使用完后需要补充电能,给电动汽车充电的设备是充电桩,由于人直接接触插头与充电桩连接,而且充电口的高度不能调节在充电时容易被接触,存在有充电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它具有自动连接电源和充电口方便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人直接接触插头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滑槽、第一螺纹杆、第一滑块、第一凹槽、第一轴承、第一空腔、第一电机、第一散热孔和螺纹孔,所述基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扣合机构,所述扣合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凹槽、第二螺纹杆、第三凹槽、第一连接杆、第一螺纹管、第一插接块、充电桩本体、绝缘套、第一插孔、提手、插头、第二连接杆、横杆、第二插接块、第二插孔、第三轴承、第二空腔、第二散热孔、第三电机、第四轴承、第三螺纹杆、第二螺纹管、连接块、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第四凹槽和第五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充电桩本体,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相适配的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卡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第一凹槽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并延伸至第一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远离第一电机一端的外表面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桩本体右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三凹槽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的一端贯穿第二轴承并延伸至第三凹槽的内部,且第二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远离第二电机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三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表面的左端均固定镶嵌有与第二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管,两个所述第一螺纹管均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四凹槽的左侧壁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凹槽的右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五轴承,所述充电桩本体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第四凹槽的左侧,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贯穿第四轴承并延伸至第四凹槽的内部,且第三螺纹杆的外表面与第四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远离第三电机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五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与第三螺纹杆相适配的第二螺纹管,且第二螺纹管与第三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相适配的第二滑块,且第二滑块卡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所述横杆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孔,所述横杆的上表面放置于插头,所述插头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插孔相适配的第二插接块,且两个第二插接块与两个第二插孔相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基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基座方便固定,防止基座侧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二空腔的左侧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所述横杆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的水平长度值,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的水平长度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电机和第三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排放出去,使横杆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外部,方便取放插头,使第二连接杆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插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且提手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所述插头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插接块相适配的第一插孔,且两个第一插孔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插接块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凹槽的竖直长度值,所述第一螺纹杆的竖直长度值小于螺纹孔的竖直长度值。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插头方便取出,绝缘套具有绝缘作用,能够防止触电,通过第一插接块与第一插孔相插接使插头与电源自动接通,能够避免人直接接触插头防止触电,使第一螺纹杆能够延伸至第一凹槽的上部,防止第一螺纹杆与螺纹孔脱离,使充电桩本体能够降低到第一凹槽的底部,方便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杆,能够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能够带动充电桩本体上下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充电口本体的高度,能够防止在充电的过程中触电,通过基座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能够使基座固定防止倾倒。
2、本发明通过第二空腔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能够带动第三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三螺纹杆与第二螺纹管螺纹连接,能够带动横杆左右移动,从而方便插头的取放,通过第二插接块与第二插孔相插接,能够使插头与横杆相连接,能够防止插头与横杆相对称滑动。
3、本发明通过充电桩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能够带动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两个第一螺纹管螺纹连接,能够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杆上下移动,从而能够使第一插接块与第一插孔相插接,实现插头与充电桩的自动连接,避免了人与插头直接接触,能够防止触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座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座的正视图。
图中:1-基座,2-固定块,3-安装孔,4-升降机构,401-第一滑槽,402-第一螺纹杆,403-第一滑块,404-第一凹槽,405-第一轴承,406-第一空腔,407-第一电机,408-第一散热孔,409-螺纹孔,5-扣合机构,501-第二电机,502-第二凹槽,503-第二螺纹杆,504-第三凹槽,505-第一连接杆,506-第一螺纹管,507-第一插接块,508-充电桩本体,509-绝缘套,510-第一插孔,511-提手,512-插头,513-第二连接杆,514-横杆,515-第二插接块,516-第二插孔,517-第三轴承,518-第二空腔,519-第二散热孔,520-第三电机,521-第四轴承,522-第三螺纹杆,523-第二螺纹管,524-连接块,525-第二滑槽,526-第二滑块,527-第四凹槽,528-第五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滑槽401、第一螺纹杆402、第一滑块403、第一凹槽404、第一轴承405、第一空腔406、第一电机407、第一散热孔408和螺纹孔409,基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扣合机构5,扣合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第二凹槽502、第二螺纹杆503、第三凹槽504、第一连接杆505、第一螺纹管506、第一插接块507、充电桩本体508、绝缘套509、第一插孔510、提手511、插头512、第二连接杆513、横杆514、第二插接块515、第二插孔516、第三轴承517、第二空腔518、第二散热孔519、第三电机520、第四轴承521、第三螺纹杆522、第二螺纹管523、连接块524、第二滑槽525、第二滑块526、第四凹槽527和第五轴承528。
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04,第一凹槽404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401,第一凹槽404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凹槽404相适配的充电桩本体508,充电桩本体50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40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403,且第一滑块403卡接于第一滑槽401的内部,通过第一滑块403与第一滑槽401相卡接能够使充电桩本体508上下移动的更稳定,充电桩本体508底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409,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406,第一空腔406位于第一凹槽404的正下方,第一空腔406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05,第一空腔40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07,第一电机407为正反转电机,正反转电动机也叫电机正反转,代表的是电机顺时针转动和逆时针转动,电机顺时针转动是电机正转,电机逆时针转动是电机反转,正反转控制电路图及其原理分析要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只要将接至电动机三相电源进线中的任意两相对调接线即可达到反转的目的,第一电机4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409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杆402,第一螺纹杆402远离第一电机407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405并延伸至第一凹槽404的内部,第一螺纹杆402远离第一电机407一端的外表面与螺纹孔409螺纹连接,通过第一螺纹杆402与螺纹孔409螺纹连接能够带动充电桩本体508上下移动。
充电桩本体508右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凹槽502,第二凹槽502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504,第三凹槽504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529,第三凹槽504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517,充电桩本体5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第二电机501为正反转电动机,第二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3,第二螺纹杆503远离第二电机501的一端贯穿第二轴承529并延伸至第三凹槽504的内部,且第二螺纹杆503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529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螺纹杆503远离第二电机501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三轴承517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凹槽50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505,每个第一连接杆505上表面的左端均固定镶嵌有与第二螺纹杆503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管506,两个第一螺纹管506均与第二螺纹杆503螺纹连接,通过第二螺纹杆503与两个第一螺纹管506螺纹连接能够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杆505上下移动,每个第一连接杆505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507,第一插接块507与充电桩本体508的电源端相连接,通过第一插接块507与第一插孔510相插接能够使电源接通。
第二凹槽502的内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527,第四凹槽527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滑槽525,第四凹槽527的左侧壁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521,第四凹槽527的右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五轴承528,充电桩本体50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518,第二空腔518位于第四凹槽527的左侧,第二空腔5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20,第三电机520为正反转电动机,第三电机5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522,第三螺纹杆522远离第三电机520的一端贯穿第四轴承521并延伸至第四凹槽527的内部,且第三螺纹杆522的外表面与第四轴承521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三螺纹杆522远离第三电机520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五轴承528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二凹槽502的内部放置有横杆514,横杆514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24,连接块524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与第三螺纹杆522相适配的第二螺纹管523,且第二螺纹管523与第三螺纹杆522螺纹连接,连接块52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525相适配的第二滑块526,且第二滑块526卡接于第二滑槽525的内部,横杆514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孔516,横杆514的上表面放置于插头512,插头5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插孔516相适配的第二插接块515,且两个第二插接块515与两个第二插孔516相插接。
进一步的,基座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每个固定块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使基座1方便固定,防止基座1侧翻。
进一步的,第一空腔406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408,第二空腔518的左侧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519,使第一电机407和第三电机520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散热孔408和第二散热孔519排放出去。
进一步的,横杆514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502的水平长度值,第二连接杆513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502的水平长度值,使横杆514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502的外部,方便取放插头512,使第二连接杆513能够延伸至第二凹槽502的内部。
进一步的,插头5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511,且提手5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509,使插头512方便取出,绝缘套509具有绝缘作用,能够防止触电。
进一步的,插头5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513,每个第二连接杆5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插接块507相适配的第一插孔510,且两个第一插孔51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插接块507的正下方,通过第一插接块507与第一插孔510相插接使插头512与电源自动接通,能够避免人直接接触插头512防止触电。
进一步的,第一螺纹杆402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凹槽404的竖直长度值,第一螺纹杆402的竖直长度值小于螺纹孔409的竖直长度值,使第一螺纹杆402能够延伸至第一凹槽404的上部,防止第一螺纹杆402与螺纹孔409脱离,使充电桩本体508能够降低到第一凹槽404的底部,方便使用。
工作原理:把第一电机407、第二电机501和第三电机520与市政电源相连通,把插头512放置在横杆514上,使第二插接块515与第二插孔516相插接,启动第三电机520正向旋转,带动第三螺纹杆522转动,在第三螺纹杆522与第二螺纹管523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横杆514和插头512一起向左移动,使第二连接杆513移动到第二凹槽502的内部,启动第二电机501正向旋转,带动第二螺纹杆503转动,在第二螺纹杆503和第一螺纹管506螺纹连接的作用下带动两个第一连接杆505向下移动,从而使两个第一插接块507与第一插孔510相插接,实现插头512与充电桩本体508的自动连接,启动第一电机407正向旋转,第一电机407带动第一螺纹杆402转动,在第一螺纹杆402和螺纹孔409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充电桩本体508向上移动,能够防止在充电的过程中触电。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引用结构”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升降机构(4),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第一滑槽(401)、第一螺纹杆(402)、第一滑块(403)、第一凹槽(404)、第一轴承(405)、第一空腔(406)、第一电机(407)、第一散热孔(408)和螺纹孔(409),所述基座(1)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扣合机构(5),所述扣合机构(5)包括第二电机(501)、第二凹槽(502)、第二螺纹杆(503)、第三凹槽(504)、第一连接杆(505)、第一螺纹管(506)、第一插接块(507)、充电桩本体(508)、绝缘套(509)、第一插孔(510)、提手(511)、插头(512)、第二连接杆(513)、横杆(514)、第二插接块(515)、第二插孔(516)、第三轴承(517)、第二空腔(518)、第二散热孔(519)、第三电机(520)、第四轴承(521)、第三螺纹杆(522)、第二螺纹管(523)、连接块(524)、第二滑槽(525)、第二滑块(526)、第四凹槽(527)和第五轴承(528),所述基座(1)上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404),所述第一凹槽(404)的内侧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滑槽(401),所述第一凹槽(404)的内部放置有与第一凹槽(404)相适配的充电桩本体(508),所述充电桩本体(508)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滑槽(401)相适配的第一滑块(403),且第一滑块(403)卡接于第一滑槽(401)的内部,所述充电桩本体(508)底面的中部开设有螺纹孔(409),所述基座(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406),所述第一空腔(406)位于第一凹槽(404)的正下方,所述第一空腔(406)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405),所述第一空腔(406)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07),所述第一电机(4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螺纹孔(409)相适配的第一螺纹杆(402),所述第一螺纹杆(402)远离第一电机(407)的一端贯穿第一轴承(405)并延伸至第一凹槽(404)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402)远离第一电机(407)一端的外表面与螺纹孔(409)螺纹连接,所述充电桩本体(508)右侧面的上部开设有第二凹槽(502),所述第二凹槽(502)的左侧壁开设有第三凹槽(504),所述第三凹槽(504)的内顶壁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529),所述第三凹槽(504)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第三轴承(517),所述充电桩本体(50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03),所述第二螺纹杆(503)远离第二电机(501)的一端贯穿第二轴承(529)并延伸至第三凹槽(504)的内部,且第二螺纹杆(503)的外表面与第二轴承(529)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503)远离第二电机(501)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三轴承(517)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02)的内部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杆(505),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05)上表面的左端均固定镶嵌有与第二螺纹杆(503)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管(506),两个所述第一螺纹管(506)均与第二螺纹杆(503)螺纹连接,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杆(505)底面的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插接块(507),所述第二凹槽(502)的内底壁开设有第四凹槽(527),所述第四凹槽(527)的内底壁开设有第二滑槽(525),所述第四凹槽(527)的左侧壁固定镶嵌有第四轴承(521),所述第四凹槽(527)的右侧壁固定镶嵌有第五轴承(528),所述充电桩本体(50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空腔(518),所述第二空腔(518)位于第四凹槽(527)的左侧,所述第二空腔(5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520),所述第三电机(5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螺纹杆(522),所述第三螺纹杆(522)远离第三电机(520)的一端贯穿第四轴承(521)并延伸至第四凹槽(527)的内部,且第三螺纹杆(522)的外表面与第四轴承(521)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522)远离第三电机(520)一端的外表面与第五轴承(528)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02)的内部放置有横杆(514),所述横杆(514)底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524),所述连接块(524)的左侧面固定镶嵌有与第三螺纹杆(522)相适配的第二螺纹管(523),且第二螺纹管(523)与第三螺纹杆(52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块(524)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滑槽(525)相适配的第二滑块(526),且第二滑块(526)卡接于第二滑槽(525)的内部,所述横杆(514)上表面的右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插孔(516),所述横杆(514)的上表面放置于插头(512),所述插头(5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与第二插孔(516)相适配的第二插接块(515),且两个第二插接块(515)与两个第二插孔(516)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每个所述固定块(2)的上表面均开设有安装孔(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406)的内底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一散热孔(408),所述第二空腔(518)的左侧壁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第二散热孔(519),所述横杆(514)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502)的水平长度值,所述第二连接杆(513)的水平长度值大于第二凹槽(502)的水平长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5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511),且提手(5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套(509),所述插头(512)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连接杆(513),每个所述第二连接杆(513)的上表面均开设有与第一插接块(507)相适配的第一插孔(510),且两个第一插孔(51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插接块(507)的正下方,所述第一螺纹杆(402)的竖直长度值大于第一凹槽(404)的竖直长度值,所述第一螺纹杆(402)的竖直长度值小于螺纹孔(409)的竖直长度值。
CN201810952344.0A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ctive CN1090503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2344.0A CN109050313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52344.0A CN109050313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313A CN109050313A (zh) 2018-12-21
CN109050313B true CN109050313B (zh) 2020-12-22

Family

ID=64687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52344.0A Active CN109050313B (zh) 2018-08-21 2018-08-21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503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580A (zh) * 2019-04-22 2019-06-25 方海章 一种具有洗车降温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113328280B (zh) * 2021-07-06 2022-11-01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防触电设备
CN114211989B (zh) * 2022-02-21 2022-05-27 深圳市润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485A (zh) * 2016-11-14 2017-03-22 墨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
CN106740230A (zh) * 2017-01-19 2017-05-31 沈军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
CN106945561A (zh) * 2017-04-20 2017-07-14 苏州玛斯堡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106972317A (zh) * 2017-04-18 2017-07-21 宁波四九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206406773U (zh) * 2016-12-28 2017-08-15 江苏电果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雨型充电桩
CN107834289A (zh) * 2017-11-03 2018-03-23 王丽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CN207140822U (zh) * 2017-07-13 2018-03-27 安徽易威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07725251U (zh) * 2017-12-30 2018-08-14 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安全机构的交流充电桩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25B2 (ja) * 1991-12-26 1996-01-10 株式会社明工社 電気自動車用給電装置
JPH07245152A (ja) * 1994-03-04 1995-09-19 Akihiro Takahashi インレットとアウトレットとの組合わせ
FR2828589B1 (fr) * 2001-08-07 2003-12-05 France Telecom Systeme de connexion electrique entre un vehicule et une station de recharge ou similaire
DE102012214114A1 (de) * 2012-08-09 2014-02-13 Robert Bosch Gmbh Sicherheitssystem für Fahrzeuge zur Reduzierung einer Gefährdung durch einen elektrischen Schlag von einer Batterie
JPWO2017022601A1 (ja) * 2015-08-06 2018-03-08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充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15485A (zh) * 2016-11-14 2017-03-22 墨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自动充电系统
CN206406773U (zh) * 2016-12-28 2017-08-15 江苏电果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防雨型充电桩
CN106740230A (zh) * 2017-01-19 2017-05-31 沈军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
CN106972317A (zh) * 2017-04-18 2017-07-21 宁波四九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防护性能强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CN106945561A (zh) * 2017-04-20 2017-07-14 苏州玛斯堡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自动控制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7140822U (zh) * 2017-07-13 2018-03-27 安徽易威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CN107834289A (zh) * 2017-11-03 2018-03-23 王丽 一种用于新能源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插头
CN207725251U (zh) * 2017-12-30 2018-08-14 天津市鸿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安全机构的交流充电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50313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50313B (zh) 一种能够预防触电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CN204851522U (zh) 水储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4691194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调节的支撑架
CN210726242U (zh) 移动便携式光伏提水设备
CN207103930U (zh) 一种往复式加工防转动导电接线柱的装置
CN207033333U (zh) 一种电工用梯子
CN214393712U (zh) 一种建筑钢管除锈装置
CN209335584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子元件及组件生产用工作台
CN207277302U (zh) 一种快速判别贯入阻力大小的动力触探仪
CN213162435U (zh) 一种土壤修复自动取土装置
CN106058099B (zh) 一种高速电动工具储备电源电池
CN211379397U (zh) 一种电力设备用驱鸟设备
CN111613945A (zh) 一种电源插
CN107962964A (zh) 一种新能源充电桩装置
CN21418538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板材钻孔装置
CN217580263U (zh) 海上风力发电基础桩
CN218268080U (zh) 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测量设备
CN210554250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充电器
CN215855128U (zh) 一种冷水池升降装置
CN204315659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加酸装置
CN213417716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汛箱
CN219218857U (zh) 一种可调式水利水电工程的挡水装置
CN214531051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排水结构
CN204068023U (zh) 接地钎安装拆除装置
CN215893865U (zh) 连接线接头插拔力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1001, building 2, qiushujiayuan, youyigang Road, Lingang Economic Park,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Kui Youxiang

Address before: 102419 No. 50, No. 4, Xiyuan Village, Da'an Township,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DINGHAN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No.98, Lanling Road, East Industrial Park, high tech Zone,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13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beryllium sodium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 building 2, qiushujiayuan, youyigang Road, Lingang Economic Park, Gaog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i You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