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3120B -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3120B
CN109043120B CN201810860139.1A CN201810860139A CN109043120B CN 109043120 B CN109043120 B CN 109043120B CN 201810860139 A CN201810860139 A CN 201810860139A CN 109043120 B CN109043120 B CN 109043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parts
percent
fermentation
soy sau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01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3120A (zh
Inventor
崔毅
刘学峰
孟维珊
陈霞
黄萌
白长胜
孙广林
沈思思
高宏宇
李旭业
王佳辉
张扬
黄荣雁
崔伯阳
黄宣凯
顾元丽
秦旭涛
于春玲
张雪东
张薇
赵国丰
吴春宇
吴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r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r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ry
Priority to CN2018108601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31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3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3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3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31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23K10/38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from distillers' or brewers' was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玉米芯50‑2000份、酱油渣30‑1200份、松针30‑1200份、发酵菌剂0.01‑1.1份;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1.5:3‑3.6:1‑1.4:1.8‑2.4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本发明利用玉米芯、酱油渣以及松针进行厌氧发酵制备饲料,可以减少常规饲料的使用,降低农业废弃物燃烧所造成的污染。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饲料食用后,饲料的生物利用率高,氮磷等排泄物低,能节约耕地、饲用粮、减少焚烧秸秆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

Description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牛、猪等饲料主要是利用粮食、饲草等,虽然能满足牛、猪等的生产需要,但是饲料利用率低下,增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旨在改善现有的饲料利用率低下,造成粮食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饲料,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芯50-2000份、酱油渣30-1200份、松针30-1200份、发酵菌剂0.01-1.1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1.5:3-3.6:1-1.4:1.8-2.4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玉米芯300-800份、酱油渣200-500份、松针180-600份、发酵菌剂0.07-0.5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3:1:2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03-1.0份、苦参0.002-0.8份以及茯苓0.003-0.7份。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2-0.5份、苦参0.02-0.4份以及茯苓0.02-0.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上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在混合之前,还包括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粉碎至粒径为30-80目。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在30℃厌氧发酵5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生态饲料,通用生态饲料包括上述饲料以及基础料;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5%-70%、麦麸5%-10%、米糠8%-11%、棉粕1%-4%、菜粕1%-5%、小苏打0.5%-2%、食盐0.5%-1.5%、硫酸钠0.2%-0.8%。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9%、麦麸10%、米糠8%、棉粕3%、菜粕3%、小苏打1.5%、食盐1%、硫酸钠0.5%。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通用生态饲料还包括玉米秸秆和酒糟;玉米秸秆、酒糟、基础料以及饲料的质量比为1-1.2:0.2-0.3:2.2-2.8:4-4.5。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玉米芯、酱油渣以及松针进行厌氧发酵制备饲料,可以减少常规饲料的使用,降低农业废弃物燃烧所造成的污染。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饲料食用后,饲料的生物利用率高,氮磷等排泄物低,能节约耕地、饲用粮、减少焚烧秸秆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饲料,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芯50-2000份、酱油渣30-1200份、松针30-1200份、发酵菌剂0.01-1.1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1.5:3-3.6:1-1.4:1.8-2.4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玉米芯含水份5.0%、粗蛋白5.7%、粗纤维3.7%,玉米芯可作为饲料预混料,蛋氨酸、赖氨酸、赖氨酸蛋白粉、甜菜碱、各种霉制剂、防霉剂、维生素、磷脂、植酸酶、香味剂及马杜酶素、安普酶素氯化胆碱等,兽药添加剂产品,营养性载体,可代替次粉,也是生物制品水洗霉发酵的主要原料之一。
酱油渣主要是以大豆或豆饼为原料加工酱油的副产品。酱油渣含粗蛋白质13.4%,粗脂肪13%。另外,还富含有纤维、糖、磷脂等。在酱油原料的发酵过程中,除了原料中的蛋白质、淀粉被部分利用以外,其他营养成分,如油脂、纤维、磷脂等大多留在酱油渣中。
在本实施例中,酱油渣含水量低于5%。
松针富含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用作畜禽饲料添加剂或直接饲喂畜禽,不仅能节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和提高生殖功能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奶牛日粮中,添加10%的松针粉,可以节省饲料,提高产奶量。
采用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对玉米芯、酱油渣以及松针进行厌氧发酵,使玉米芯、酱油渣以及松针中的有效成分更容易被动物吸收。
本发明利用现有的农业和工业的废弃物经过生物技术加工生产奶牛、肉牛和猪等的饲料,用于代替其中部分常规饲料,可以减少常规饲料的使用,降低农业废弃物燃烧所造成的污染。开发出的的饲料,代替奶牛、肉牛全价精料的10%-30%,代替猪全价精料5%-20%,降低料肉比5%以上,能有效的提高奶牛产奶量10%以上,缩短肉牛和猪的出栏周期。
此外,该配方能够代替奶牛全价料。食用后,饲料的生物利用率高,氮磷等排泄物低,能节约耕地、饲用粮、减少焚烧秸秆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口性好、饲料报酬高,能提高产奶量10%以上;所用的原料来源稳定、价格低廉,成本可降低3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芯300-800份、酱油渣200-500份、松针180-600份、发酵菌剂0.07-0.5份;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3:1:2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03-1.0份、苦参0.002-0.8份以及茯苓0.003-0.7份。
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苦参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
茯苓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作用。
黄芪、苦参以及茯苓相辅相成,去火、利尿以及杀虫,可以降低动物因为摄入饲料后营养过剩导致吸收不好,营养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2-0.5份、苦参0.02-0.4份以及茯苓0.02-0.3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上述的饲料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混合物料,用水调节含水量,然后进行厌氧发酵,将大生物降解,有利于被动物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在混合之前,还包括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粉碎至粒径为30-80目。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原料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在30℃厌氧发酵5天。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通用生态饲料,通用生态饲料包括上述的饲料以及基础料;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5%-70%、麦麸5%-10%、米糠8%-11%、棉粕1%-4%、菜粕1%-5%、小苏打0.5%-2%、食盐0.5%-1.5%、硫酸钠0.2%-0.8%。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9%、麦麸10%、米糠8%、棉粕3%、菜粕3%、小苏打1.5%、食盐1%、硫酸钠0.5%、预混料4%。
将上述的饲料与基础料配合使用,增加通用生态饲料的营养水平,提高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和总磷含量。饲料与基础料配合,在满足能量、各种营养物质均衡的条件下,可以节约粮食,上述的饲料与基础料的配比能恰好满足牛羊等的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通用生态饲料还包括玉米秸秆和酒糟;玉米秸秆、酒糟、基础料以及饲料的质量比为1-1.2:0.2-0.3:2.2-2.8:4-4.5。
酒糟能够增加糖分的合成。玉米秸秆可以增加纤维素。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通用生态饲料主要用于饲养西杂牛,能够增加西杂牛的产奶量。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的通用生态饲料也可以用于饲养猪、羊以及其他种类的牛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用是指牛、羊、猪等多种动物均可以食用的饲料。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备料:
玉米芯50份、酱油渣30份、松针30份、发酵菌剂0.01份;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3:3.4:1.3:1.8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备料:
玉米芯800份、酱油渣500份、松针600份、发酵菌剂0.5份;黄芪0.5份、苦参0.4份以及茯苓0.3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3:1:1.8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黄芪、苦参、茯苓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55%,在30℃厌氧发酵5天。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备料:
玉米芯500份、酱油渣200份、松针180份、发酵菌剂0.2份;黄芪0.3份、苦参0.2份以及茯苓0.1.5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5:3.6:1.4:2.4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黄芪、苦参、茯苓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70%,在35℃厌氧发酵12天。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备料:
玉米芯1000份、酱油渣600份、松针800份、发酵菌剂0.2份;黄芪0.35份、苦参0.2份以及茯苓0.15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2:3.3:1.2:2.1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黄芪、苦参、茯苓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50%,在30℃厌氧发酵7天。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饲料,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原料按照以下重量份配比备料:
玉米芯800份、酱油渣500份、松针600份、发酵菌剂0.5份;黄芪0.08份、苦参0.11份以及茯苓0.09份。
发酵菌剂包括数量比为1:3:1:2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
将玉米芯、酱油渣、松针、黄芪、苦参、茯苓以及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55%,在35℃厌氧发酵5天。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包括实施例1的饲料以及基础料,饲料与基础料独立设置。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5%、麦麸5%、米糠8%、棉粕1%、菜粕1%、小苏打0.5%、食盐0.5%、硫酸钠0.2%。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包括实施例1的饲料以及基础料;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5%、麦麸5%、米糠8%、棉粕1%、菜粕1%、小苏打0.5%、食盐0.5%、硫酸钠0.2%。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包括实施例1的饲料以及基础料、玉米秸秆、酒糟。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9%、麦麸10%、米糠8%、棉粕3%、菜粕3%、小苏打1.5%、食盐1%、硫酸钠0.5%。
玉米秸秆、酒糟、基础料以及饲料的质量比为1:0.2:2.2:4.5。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包括实施例1的饲料、基础料、玉米秸秆、酒糟。
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9%、麦麸10%、米糠8%、棉粕3%、菜粕3%、小苏打1.5%、食盐1%、硫酸钠0.5%。
玉米秸秆、酒糟、基础料以及饲料的质量比为1.2:0.3:2.8:4。
试验例1
采用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选取200头体重约60kg的杜长大(杜洛克×长白×大白)育肥猪,按体重接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每个重复单栏饲养,单栏面积为3.3m×4.0m。分别添加生物饲料比例为0%、10%、15%、20%。日粮为干粉料,基础日粮参考NRC(1998)猪营养需要推荐水平配制,基础日粮的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按猪场常规饲养管理程序进行。预试期7d,试验期28d。进入正试期后各组分别喂相应饲粮。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按猪场正常程序进行免疫。
表1 基础日粮组从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21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31
以栏为单位,记录试验猪每天的耗料量,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称重,计算平均日采食量(ADFI)、日增重(ADG)和料重比(F/G)。分别于试验的第1天和最后1天08:00空腹逐栏称重,按照每栏总重和头数计算平均头重,根据平均头重的初重和末重计算平均日增重。每周记录各组的采食量,试验结束后结算各组消耗饲料,计算出平均日采食量(试验组按照饲喂基础量的0.92倍系数换算成与对照组同样的风干型饲粮重量)。根据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计算料重比。
采用SAS 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统计分析。
各组生产性能见表2,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改善了育肥猪的生产性能。添加10%、15%、20%的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分别高出1.74%(P>0.05)、12.37%(P<0.05)、3.44%(P>0.05);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56%(P<0.05)、10.51%(P<0.05)、3.11%(P<0.05);料重比分别下降了0.33%、1.64%、0.33%,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2 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32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41
注:同行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标注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试验例2
研究实施例2提供的饲料对西杂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将体重为(373.40±42.53)kg、体况和毛色一致的40头西杂肉牛分为4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精料,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用用15%、25%和35%的实施例2提供的饲料等质量替代原基础料,试验期8周,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基础料配方:玉米69%、麦麸10%、米糠8%、棉粕3%、菜粕3%、小苏打1.5%、食盐1%、硫酸钠0.5%、预混料4%。
试验牛采用拴系饲养,每头每天饲喂相同重量的精料(4.00kg)和玉米秸秆颗粒料(2.70kg),自由采食鲜酒糟,自由饮水。预试期为10d,正试期为48d。
每天记录每头肉牛的鲜酒糟采食量,计算每头牛全期平均采食量。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每头牛早晨空腹称重,计算全期平均日增重。
试验数据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采食量见表3,由表3可知,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比对照组增加鲜酒糟采食量4.46%、13.24%和12.80%,但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实施例2提供的饲料对肉牛头均日采食量的影响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51
表4 实施例2提供的饲料对肉牛增重的影响
组别 初始体重/kg 终末体重/kg 总增重/kg 日增重/kg 日增重/%
对照组 381.27±39.67 345.77±37.87 54.50±15.42 1.14±0.32<sup>a</sup>
试验Ⅰ组 359.54±36.32 418.63±37.80 59.08±16.03 1.23±0.33<sup>b</sup> +7.89
试验Ⅱ组 377.42±49.54 436.83±56.51 59.42±20.10 1.24±0.42<sup>b</sup> +8.77
试验Ⅲ组 368.25±42.32 427.03±42.68 58.78±24.15 1.22±0.35<sup>b</sup> +7.01
由表4可知,试验试验Ⅰ、Ⅱ、Ⅲ组日增重分别为1.23kg、1.24kg和1.22kg,比对照组提高7.89%、8.77%和7.01%,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试验Ⅱ组(替代25%精料)增重最好。
试验例3
选取胎次2-4胎(平均2.5胎),体重(550±27)kg和产奶量(23±1.1)kg相近的泌乳中期的中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4组,每组6头牛。对照组饲喂原场全混合日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用用15%、25%和35%的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等质量替代原基础精料,试验期8周,其中预试期2周,正试期6周。预试期试验组以每3d更换一定比例基础精料逐渐过渡至试验饲粮,直至试验组奶牛的饲粮全部转换为试验饲粮。原场全混合日粮参考中国奶牛饲养标准(2004)设计,精粗比为4∶6(风干基础),粗料为青草、苜蓿干草、青贮玉米秸秆和啤酒糟。基础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5,各组饲粮组成见表6。试验牛按照试验牛场的规定管理,自由饮水,机械挤奶。每天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每头牛共饲喂饲粮22.71、22.56、22.35和22.56kg(风干基础),平均分成3次定时(07:30、14:00、18:30)定量饲喂,挤奶3次(05:30、13:30、19:30)。
表5 基础精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Figure BDA0001749436750000161
表6 各组饲粮组成(饲喂基础)%
项目 对照组 试验Ⅰ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
青草 13.33 13.33 13.33 13.33
苜蓿干草 7.78 7.78 7.78 7.78
青贮玉米秸秆 33.33 33.33 33.33 33.33
啤酒糟 22.22 22.22 22.22 22.22
麸皮 2.22 2.22 2.22 2.22
基础精料 21.12 17.95 15.84 13.73
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 3.17 5.28 7.39
总计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产奶量:每天(05:30、13:30、19:30)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3次相加即为每头牛的日产奶量。
试验数据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试验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由表7可知,在奶牛饲粮中加入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可以提高泌乳奶牛的产奶量,3个试验组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试验第1周,各组的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第2周,试验Ⅰ组(替代15%精料)、试验Ⅱ组(替代25%精料)和试验Ⅲ组(替代35%精料)的产奶量分别高出对照组1.83%(P<0.05)、2.68%(P<0.05)和2.11%(P<0.05);试验第3周,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分别高出对照组3.96%(P<0.05)、4.90%(P<0.05)和3.47%(P<0.05);试验第4周开始,各试验组的产奶量趋于稳定,表现为试验组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全期平均值来看,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的产奶量分别高出对照组3.42%(P<0.05)、4.40%(P<0.05)和3.30%(P<0.05),以试验Ⅱ组(替代25%精料)产奶量最高,为25.65kg/头·d。
表7 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对泌乳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kg/头·d
项目 第一周 第二周 第三周 第四周 第五周 第六周 全期平均值
对照组 24.56±0.20 24.60±0.21<sup>b</sup> 24.51±0.34<sup>b</sup> 24.59±0.13<sup>b</sup> 24.61±0.25<sup>b</sup> 24.56±0.23<sup>b</sup> 24.57±0.36<sup>b</sup>
试验Ⅰ组 24.69±0.71 25.05±0.58<sup>a</sup> 25.48±0.33<sup>a</sup> 25.75±0.26<sup>a</sup> 25.73±0.16<sup>a</sup> 25.76±0.13<sup>a</sup> 25.41±0.45<sup>a</sup>
试验Ⅱ组 24.75±0.70 25.26±0.41<sup>a</sup> 25.71±0.24<sup>a</sup> 26.03±0.23<sup>a</sup> 26.07±0.18<sup>a</sup> 26.04±0.12<sup>a</sup> 25.65±0.54<sup>a</sup>
试验Ⅲ组 24.63±0.68 25.12±0.42<sup>a</sup> 25.36±0.25<sup>a</sup> 25.67±0.29<sup>a</sup> 25.61±0.24<sup>a</sup> 25.64±0.14<sup>a</sup> 25.38±0.39<sup>a</sup>
同列数据肩标相同字母或无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从试验例1-试验例3可以看出,实施例1提供的饲料能够提高泌乳奶牛产奶量,对肉牛增重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相应地,本发明其他实施例提供的饲料也能够增加奶牛产奶量,对猪、肉牛增重的效果也优于对照组。
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饲料直接饲喂畜禽,不仅能节省饲料,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增强抗病力和提高生殖功能等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玉米芯300-800份、酱油渣200-500份、松针180-600份、发酵菌剂0.07-0.5份;
所述发酵菌剂由数量比为1-1.5:3-3.6:1-1.4:1.8-2.4的光合细菌、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酵母菌组成;
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玉米芯、所述酱油渣、所述松针以及所述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菌剂由数量比为1:3:1:2的所述光合细菌、所述乳酸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所述酵母菌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03-1.0份、苦参0.002-0.8份以及茯苓0.003-0.7份;
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玉米芯、所述黄芪、所述苦参、所述茯苓、所述酱油渣、所述松针以及所述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
黄芪0.02-0.5份、苦参0.02-0.4份以及茯苓0.02-0.3份;
所述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所述玉米芯、所述黄芪、所述苦参、所述茯苓、所述酱油渣、所述松针以及所述发酵菌剂混合,混合后调节含水率45%-70%,在30℃-35℃厌氧发酵5-12天。
5.一种通用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生态饲料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饲料以及基础料;
所述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玉米65%-70%、麦麸5%-10%、米糠8%-11%、棉粕1%-4%、菜粕1%-5%、小苏打0.5%-2%、食盐0.5%-1.5%、硫酸钠0.2%-0.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用生态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料的原料主要包括按质量百分数计的以下组分:
所述玉米69%、所述麦麸10%、所述米糠8%、所述棉粕3%、所述菜粕3%、所述小苏打1.5%、所述食盐1%、所述硫酸钠0.5%。
CN201810860139.1A 2018-08-01 2018-08-01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0431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139.1A CN109043120B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0139.1A CN109043120B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3120A CN109043120A (zh) 2018-12-21
CN109043120B true CN109043120B (zh) 2022-02-25

Family

ID=64832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0139.1A Active CN109043120B (zh) 2018-08-01 2018-08-01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312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938A (zh) * 2009-11-23 2011-05-25 袁礼江 一种生物饲料
CN103355487A (zh) * 2013-07-18 2013-10-23 刘淑丽 一种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KR20140095280A (ko) * 2013-01-24 2014-08-01 이대한 가축용 사료 제조방법
CN106173404A (zh) * 2016-07-28 2016-12-07 无为县三公山特种养殖场 一种育成猪饲料
CN106509412A (zh) * 2016-10-12 2017-03-22 宾阳县阳光农村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含中草药的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7938A (zh) * 2009-11-23 2011-05-25 袁礼江 一种生物饲料
KR20140095280A (ko) * 2013-01-24 2014-08-01 이대한 가축용 사료 제조방법
CN103355487A (zh) * 2013-07-18 2013-10-23 刘淑丽 一种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73404A (zh) * 2016-07-28 2016-12-07 无为县三公山特种养殖场 一种育成猪饲料
CN106509412A (zh) * 2016-10-12 2017-03-22 宾阳县阳光农村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含中草药的牛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酱油渣醋渣加工优质饲料技术;蒋爱国;《农村新技术》;20080623(第10期);46-5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3120A (zh) 2018-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9467B (zh) 一种草鱼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64104B (zh) 利用花椒籽制备动物饲料的方法及应用
CN105707474A (zh) 一种青贮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3156057A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5901378A (zh) 一种育肥后期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998369A (zh) 博根双微生物蛋白饲料
CN110800870A (zh) 一种优质青贮构树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1756002A (zh) 利用树叶和醋糟发酵生产高复合酶和高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0559961C (zh) 微生物发酵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851537A (zh) 一种秸秆型育肥羊生物饲料及其饲喂方法
KR100903865B1 (ko) 항생제가 첨가되지 않은 소사료 및 이를 이용한 소 사육방법
CN104381682B (zh) 一种成年绒山羊全价配合饲料及其应用
CN105360633A (zh) 一种肉牛的精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78205A (zh) 一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14297B1 (ko) 젖소 또는 육우용 혼합-발효사료
CN105410403A (zh) 一种新型诱食、抗便秘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3005227B (zh) 一种利用废弃毕赤酵母生产母猪饲料的方法
CN107348214A (zh) 一种含有食用菌菌糠促进鹅生长的饲料
CN104509681A (zh)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组成的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4699A (zh) 一种中草药饲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9043120B (zh) 通用生态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5896B (zh) 低残留绿色复合型肉鸡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4304801A (zh) 温室养殖模式专用中华鳖成鳖粉状配合饲料
CN104171318A (zh) 一种以甘蔗尾叶为主要原料的生物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Yerima et al. Evaluation of multi-nutrient block supplementation on nutrient intake and growth performance of Yankasa rams fed based diet of cowpea shell and maize off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