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9546A -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9546A
CN109039546A CN201811278154.1A CN201811278154A CN109039546A CN 109039546 A CN109039546 A CN 109039546A CN 201811278154 A CN201811278154 A CN 201811278154A CN 109039546 A CN109039546 A CN 109039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block
bit block
bits
c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781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9546B (zh
Inventor
张晓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angbo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2781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9546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9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9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9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9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006Control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 A01D34/008Control or measuring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ed or remotely controlled opera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14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 accordance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criteria, e.g. avoiding hazardous area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19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ensuring the processing of the whole working surfac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0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 G05D1/021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 G05D1/0212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 G05D1/0225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wo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land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defining a desired trajectory involving docking at a fixed facility, e.g. base station or loading bay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60Intended control result
    • G05D1/617Safety or protection, e.g. defining protection zones around obstacles or avoiding hazard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60Intended control result
    • G05D1/648Performing a task within a working area or space, e.g. clean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60Intended control result
    • G05D1/656Interaction with payloads or external entities
    • G05D1/661Docking at a base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sourc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04L1/0052Realisations of complexity reduction techniques, e.g. pipelining or use of look-up t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2101/00Lawn-mow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第一节点首先确定第一比特块,然后发送第一无线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和所述第一比特块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比特。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数有关;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上述方法利用polar码中的CRC比特同时实现了剪枝和传统CRC的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本申请是以下原申请的分案申请:
--原申请的申请日:2016年12月28日
--原申请的申请号:201611235136.6
--原申请的发明创造名称: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信号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被用于信道编码的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极化码(Polar Codes)是一种于2008年由土耳其毕尔肯大学ErdalArikan教授首次提出的编码方案,其可以实现对称二进制输入离散无记忆信道(B-DMC,Binary inputDiscrete Memoryless Channel)的容量的代码构造方法。在3GPP(3rd GenerationPartner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RAN1#87会议上,3GPP确定了采用Polar码方案作为5G 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的控制信道编码方案。
3GPP文稿R1-164356通过仿真证明:当信息比特位的数量较低时,极化码采用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比特会导致传输效率的降低–低于TBCC(Tail-Biting Convolutional Codes,咬尾卷积码)。R1-164356进而提出了极化码不采用CRC的方案。
传统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CRC扮演着差错校验和目标接收机身份识别等特定功能。因此,简单的取消极化码中的CRC会使得上述特定功能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例如,本申请的第一节点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应用到第二节点中,反之亦然。
本申请公开了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确定第一比特块;
-步骤B.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来调整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把具有不同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的第一类比特映射到具有不同可靠性的子信道上,对具有不同重要性的第一类比特实现不等差错保护。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根据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来调整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便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的译码过程中,利用第二类比特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某些比特的相关性来提高译码准确性,同时简化译码。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比特块在所述第一节点的物理层上被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调度结果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所述步骤A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基站的调度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等于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正整数个比特的和对2取模。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由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正整数个比特的和对2取模,再和扰码序列中的相应比特进行异或操作之后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至少一个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之外的比特无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等于所述P1与所述P2的和,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等于所述P1加所述P2再加P4,所述P4是第四比特块包括的比特是个数,所述P4是正整数。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的值是预先设定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都是0。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比特块中至少有两个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不连续的,所述第一比特块中至少有两个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不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控制信道(即不能被用于传输物理层数据的物理层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物理层数据信道(即能被用于承载物理层数据的物理层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UE。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PUCCH(PhysicalUp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PUSCH(Physical Uplink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上传输。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在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上传输。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第三比特块依次经过信道编码(ChannelCoding),扰码(Scrambling),调制映射器(Modulation Mapper),层映射器(LayerMapper),预编码(Precoding),资源粒子映射器(Resource Element Mapper),宽带符号发生(Generation)之后的输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第三比特块依次经过信道编码,扰码,调制映射器,层映射器,转换预编码器(transform precoder,用于生成复数值信号),预编码,资源粒子映射器,宽带符号发生之后的输出。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是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小于所述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有和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小于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是第一类索引中最小的,所述第一类索引是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是第二类索引中最小的,所述第二类索引是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小于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小于所述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A0.执行信道编码;
其中,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Polar code);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比特集合和所述第二比特集合的不等差错保护,使重要的比特在具有高可靠性的所述子信道上传输,提高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传输质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集合和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中不存在公共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任意一个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二者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按照所述子信道的所述信道容量依次映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按照所述子信道的索引依次映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第五比特是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述第五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索引是p,所述p是大于等于0,小于P3的整数。所述第五比特被映射到第五子信道,所述第五子信道在所有所述子信道上的索引是所述p。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连续的,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离散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离散的,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组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P2/2个比特,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P2/2个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任意两个不同的所述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不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依次经过扰码(Scrambling),调制映射器(Modulation Mapper),层映射器(Layer Mapper),预编码(Precoding),资源粒子映射器(Resource Element Mapper),宽带符号发生(Generation)之后得到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依次经过扰码,调制映射器,层映射器,转换预编码器(transform precoder,用于生成复数值信号),预编码,资源粒子映射器,宽带符号发生之后得到的。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比特块是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比特块是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经过扰码之后的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扰码采用的扰码序列和所述第一节点的标识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UE,所述第一节点的标识是RNTI(Radio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节点的标识是PCI(Physical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扰码采用的扰码序列和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目标接收者的标识有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目标接收者的标识是RNTI。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一比特块经过CRC循环生成多项式(cyclic generator polynomial)的输出。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构成的多项式在GF(2)上能被所述CRC循环生成多项式整除,即所述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构成的多项式除以所述CRC循环生成多项式得到的余数是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是24、16和8}三者中之一。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是UE,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相应数据{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所占用的频域资源,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RV(RedundancyVersion,冗余版本),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HARQ(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号}中的至少之一。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指示{HARQ-ACK(Acknowledgement,确认),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CRI}中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公开了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恢复第一比特块;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节点是UE。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UE,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有和给定所述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所述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所述第一类比特之前。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B0.执行信道译码;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生成所述信道译码的输入,所述信道译码对应的信道编码是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信道译码的输出被用于恢复所述第一比特块。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译码被用于确定P3个参考值,所述P3个参考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P3个比特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用于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好处在于,一部分所述P2第一类比特可以用于在所述信道译码中提高译码准确性,并降低译码复杂度;另一部分所述P2第一类比特可以用于实现传统CRC的功能,即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同时用于传递所述第一节点的标识,或者用于传递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目标接收者的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恢复的(接收)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恢复的(接收)软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估计的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剪枝被用于在基于Viterbi准则的所述信道译码中减少幸存的搜索路径。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被用于剪枝的给定参考值,被剪枝的搜索路径所对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给定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给定参考值是所述P3个参考值中被用于剪枝的参考值,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对应所述给定参考值。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即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都被用于所述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即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都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所述剪枝,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所述剪枝,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的第一类比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目标接收者的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的第一类比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节点的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的第一类比特对应的参考值和所述第一比特块对应的参考值共同通过CRC校验,如果校验结果正确则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被正确恢复;否则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没有被正确恢复。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节点是UE,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本申请公开了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中,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生成第一比特块;
-第一发送机模块,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中的设备是基站设备,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中的设备是用户设备,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执行信道编码。其中,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本申请公开了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其中,包括:
-第一接收机模块,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恢复第一比特块,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设备是基站设备,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或者所述第二节点中的设备是用户设备,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的,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执行信道译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生成所述信道译码的输入,所述信道译码对应的信道编码是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上述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的特征在于,所述信道译码被用于确定P3个参考值,所述P3个参考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P3个比特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用于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和传统方案相比,本申请具备如下优势:
-.利用CRC作为polar码的外码,提高了polar码的译码准确性
-.通过合理设计一部分CRC比特和对应的信息比特在polar码输入序列上的位置关系,可以利用一部分CRC比特在polar的译码过程中实现剪枝,降低译码复杂度。
-.另一部分CRC被用于实现传统CRC的功能,即差错校验和目标接收机身份识别。
-.不同重要性的比特,包括和不同数目的信息比特相关联的CRC比特,用于剪枝的CRC比特,用于差错校验和目标接收机身份识别的CRC比特和信息比特,被映射到具有不同信道容量的子信道上,实现了不等差错保护,提高了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中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明显: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无线传输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和第三比特块中比特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在子信道上的映射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第三比特块}和第一无线信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和第三比特块中比特的映射关系的示意图;
实施例1
实施例1示例了无线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1所示。附图1中,基站N1是UE U2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
对于N1,在步骤S11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对于U2,在步骤S2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在实施例1中,第三比特块被所述N1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所述N1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在所述N1的物理层上被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N1根据调度结果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第三比特块依次经过信道编码(ChannelCoding),扰码(Scrambling),调制映射器(Modulation Mapper),层映射器(LayerMapper),预编码(Precoding),资源粒子映射器(Resource Element Mapper),宽带符号发生(Generation)之后的输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块被所述N1用于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Polar code)。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所述U2用于生成信道译码的输入,所述信道译码对应的信道编码是基于极化码。所述信道译码被用于确定P3个参考值,所述P3个参考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P3个比特一一对应。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所述U2用于剪枝。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被所述U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所述N1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指示相应数据{所占用的时域资源,所占用的频域资源,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方式),RV(Redundancy Version,冗余版本),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程号}中的至少之一。
实施例2
实施例2示例了无线传输的流程图,如附图2所示。附图2中,基站N3是UE U4的服务小区维持基站。
对于N3,在步骤S31中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对于U4,在步骤S41中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在实施例2中,第三比特块被所述U4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所述U4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在所述U4的物理层上被生成。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U4根据所述N3的调度结果生成所述第一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是所述第三比特块依次经过信道编码,扰码,调制映射器,层映射器,转换预编码器(transform precoder,用于生成复数值信号),预编码,资源粒子映射器,宽带符号发生之后的输出。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上行控制信息指示指示{HARQ-ACK(Acknowledgement,确认),CSI(ChannelState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CRI}中的至少之一。
实施例3
实施例3示例了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和第三比特块中比特的映射关系,如附图3所示。
在实施例3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在附图3中,所述P1等于6,所述P2等于4,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用d(i)来表示,所述i是大于等于0,小于P1的整数;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用p(j)来表示,所述j是大于等于0,小于P2的整数。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之间用实线连接。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等于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正整数个比特的和对2取模。例如,附图3中的p(0)等于d(0)和d(3)之和对2取模。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由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正整数个比特的和对2取模,再和扰码序列中的相应比特进行异或操作之后得到。例如,附图3中的p(0)由d(0)和d(3)之和对2取模,再和扰码序列中的相应比特进行异或操作之后得到。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任意比特,所述任意比特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至少一个比特。例如,附图3中的d(0)被用于确定p(0)和p(2)。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之外的比特无关。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等于所述P1加所述P2再加P4,所述P4是第四比特块包括的比特是个数,所述P4是非负整数。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4等于0,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4大于0,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的值是预先设定的。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都是0。
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是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例如,在附图3中,p(0)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关联了两个比特d(0)和d(3),p(2)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关联了三个比特d(0),d(2)和d(5)。p(0)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p(2)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例如,在附图3中,p(1)和{d(2),d(4)}相关联,{d(2),d(4)}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p(1)之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
作为一个实施例,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例如,在附图3中,d(0)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d(4)之前。{p(0),p(2)}和d(0)相关联且和d(4)无关,{p(1),p(3)}和d(4)相关联且和d(0)无关;p(0)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p(2)之前,p(1)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p(3)之前;p(0)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p(1)之前。
实施例4
实施例4示例了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在子信道上的映射的示意图,如附图4所示。
在实施例4中,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Polar code)。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比特,所述P3个比特被映射到P3个子信道上,所述P3个子信道的信道容量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的。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第一类比特,所述第四比特块包括P4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和所述P2分别是正整数,所述P4是非负整数。
在附图4中,交叉线填充的方格表示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小点填充的方格表示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左斜线填充的方格表示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集合和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中不存在公共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任意一个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和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比特属于第三比特集合,所述第三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小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连续的,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离散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离散的,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和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组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P2/2个比特,所述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P2/2个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任意两个不同的所述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是不同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按照所述子信道的所述信道容量依次映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比特按照所述子信道的索引依次映射。
实施例5
实施例5示例了{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第三比特块}和第一无线信号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如附图5所示。
在实施例5中,在第一节点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Polar code)。所述第二比特块和所述第一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在第二节点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生成信道译码的输入,所述信道译码对应的信道编码是基于极化码。所述信道译码被用于确定P3个参考值,所述P3个参考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P3个比特一一对应。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用于剪枝。
在附图5中,所述P1等于6,所述P2等于4,所述P3等于所述P1和所述P2的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用d(i)来表示,所述i是大于等于0,小于P1的整数;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用p(j)来表示,所述j是大于等于0,小于P2的整数。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之间用实线连接。译码器中的树状图表示了所述信道译码中和比特{d(0),d(3),p(0)}相关联的一部分路径,比特{d(0),d(3),p(0)}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是连续的。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的第一类比特对应的参考值不能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用于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恢复的(接收)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恢复的(接收)软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3个参考值分别是针对对应的(发送)比特而估计的LLR(Log Likelihood Ratio,对数似然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剪枝被用于在基于Viterbi准则的所述信道译码中减少幸存的搜索路径。例如,附图5的树状图中,粗实线表示的路径是幸存的搜索路径,其他路径是被删减的搜索路径。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于被用于剪枝的给定参考值,被剪枝的搜索路径所对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给定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给定参考值是所述P3个参考值中被用于剪枝的参考值,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对应所述给定参考值的第一类比特。例如,在附图5中,p(0)对应的参考值,在附图5中用p’(0)表示,被用于在所述信道译码中剪枝。被剪枝的搜索路径所对应的比特是d(0)和d(3)。d(0)和d(3)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p(0)之前。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即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都被用于所述剪枝。例如,在附图5中,{p(0),p(1),p(2),p(3)}对应的参考值,在附图5中分别用{p’(0),p’(1),p’(2),p’(3)}表示,都被用于所述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即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对应的参考值都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例如,在附图5中,{p(0),p(1),p(2),p(3)}对应的参考值,在附图5中分别用{p’(0),p’(1),p’(2),p’(3)}表示,都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所述剪枝,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例如,在附图5中,{p(0),p(1)}对应的参考值,在附图5中分别用{p’(0),p’(1)}表示,被用于所述剪枝;{p(2),p(3)}对应的参考值,在附图5中分别用{p’(2),p’(3)}表示,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所述剪枝的第一类比特属于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的第一类比特属于第二比特集合。所述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一个子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所述剪枝的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的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的第一类比特还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无线信号的目标接收者的标识。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被用于判断是否正确恢复出所述第一比特块的第一类比特对应的参考值和所述第一比特块对应的参考值共同通过CRC校验,如果校验结果正确则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被正确恢复;否则判断所述第一比特块没有被正确恢复。
实施例6
实施例6示例了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6所示。
在附图6中,第一节点装置200主要由第一处理模块201和第一发送模块202组成。
第一处理模块201确定第一比特块以及生成第二比特块;第一发送模块202生成第一无线信号并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在实施例6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01还执行信道编码。其中,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所述第一处理模块201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节点是UE,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实施例7
实施例7示例了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如附图7所示。
在附图7中,第二节点装置300主要由第一接收模块301和第二处理模块302组成。
第一接收模块301接收第一无线信号;第二处理模块302恢复第一比特块。
在实施例7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302还执行信道译码。其中,所述第一无线信号被用于生成所述信道译码的输入,所述信道译码对应的信道编码是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作为一个实施例,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
作为一个实施例,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节点是UE,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处理模块302确定P3个参考值,所述P3个参考值和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P3个比特一一对应。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在所述信道译码中被用于剪枝。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至少有一个第一类比特所对应的参考值被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比特块是否被正确接收。
实施例8
实施例8示例了第一比特块,第二比特块和第三比特块中比特的映射关系,如附图8所示。
在实施例8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所述P3等于所述P1加所述P2再加P4,所述P4是第四比特块包括的比特是个数,所述P4是正整数。
在附图8中,所述P1等于6,所述P2等于4,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用d(i)来表示,所述i是大于等于0,小于P1的整数;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用p(j)来表示,所述j是大于等于0,小于P2的整数。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之间用实线连接。
在实施例8中,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即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关联的比特越少,相应的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越靠前。如附图8所示,和比特p(0),p(1),p(2)和p(3)关联的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的数量分别为1,4,2,3。因此,{p(0),p(2),p(3),p(1)}在第三比特块中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硬盘或者光盘等。可选的,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者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形式实现,也可以由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于任何特定形式的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本申请中的UE或者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上网卡,NB-IOT终端,eMTC终端等无线通信设备。本申请中的基站或者系统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宏蜂窝基站,微蜂窝基站,家庭基站,中继基站等无线通信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确定第一比特块;
-步骤B.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2.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步骤B.恢复第一比特块;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3.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中,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生成第一比特块;
-第一发送机模块,发送第一无线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执行信道编码;其中,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入,所述信道编码的输出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信道编码基于极化码;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分别被映射到两个不同的子信道上;第一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大于第二比特集合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所映射的子信道的信道容量;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或者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或者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一比特集合,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另一部分属于所述第二比特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比特块中至少有两个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不连续的,所述第一比特块中至少有两个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是不连续的。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3等于所述P1加所述P2再加P4,所述P4是第四比特块包括的比特是个数,所述P4是正整数;所述第三比特块是由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组成,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的值是预先设定的。
8.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是基站,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下行控制信息;或者所述第一节点是UE,所述第一比特块包括上行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三比特和所述第四比特是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任意两个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小于所述第四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第一节点中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比特块中的所有比特都是0。
11.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二节点中的设备,其中,包括:
-第一接收机模块,接收第一无线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恢复第一比特块;
其中,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被用于生成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第三比特块包括所述第二比特块中的比特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无线信号;所述第一比特块和所述第二比特块分别包括P1个第二类比特和P2个第一类比特,所述第三比特块包括P3个二进制比特,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和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任意一个比特是二进制比特,所述P1,所述P2和所述P3分别是正整数;参考第一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一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的数量有关,所述参考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或者参考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比特块中与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相关联的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有关,所述参考第二类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一个;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一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与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前后位置相反;所述第一比特块的CRC比特块被用于生成所述第二比特块;所有和给定第一类比特相关联的第二类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之前,所述给定第一类比特是所述P2个第一类比特中的一个;和第一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第二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相关联且和所述第一目标比特无关的第一类比特中,第二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排在最前面;所述第一比特在所述第二比特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在所述第二目标比特在所述第三比特块中的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目标比特和所述第二目标比特是所述P1个第二类比特中的任意两个第二类比特。
CN201811278154.1A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090395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154.1A CN109039546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78154.1A CN109039546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201611235136.6A CN108259121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5136.6A Division CN108259121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9546A true CN109039546A (zh) 2018-12-18
CN109039546B CN109039546B (zh) 2020-12-29

Family

ID=6270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8151.8A Active CN109039545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201811278154.1A Active CN109039546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201611235136.6A Active CN108259121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78151.8A Active CN109039545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5136.6A Active CN108259121B (zh) 2016-12-28 2016-12-28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5) US10931306B2 (zh)
EP (3) EP3565125B1 (zh)
JP (2) JP6959621B2 (zh)
KR (2) KR102328864B1 (zh)
CN (3) CN109039545B (zh)
WO (1) WO20181208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19018B (zh) 2017-01-09 2022-03-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1416639B (zh) * 2019-01-07 2021-06-25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US20140365842A1 (en) * 2012-01-20 2014-12-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device for polar code cascaded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N105227189A (zh) * 2015-09-24 2016-01-06 电子科技大学 分段crc辅助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法
CN105680883A (zh) * 2015-12-23 2016-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和多比特偶校验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81022B1 (en) * 2000-06-30 2012-10-02 Em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high-performance, scaleable data processing and storage systems
EP1452012A2 (en) * 2001-10-03 2004-09-01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atermarking and authenticating data
US7260770B2 (en) * 2001-10-22 2007-08-21 Motorola, Inc. Block puncturing for turbo code bas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US7062703B1 (en) * 2003-07-28 2006-06-13 Cisco Technology, Inc Early detection of false start-of-packet triggers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de
KR20080065654A (ko) * 2005-10-10 2008-07-14 엔디에스 리미티드 블록 암호문 암호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0734389B1 (ko) * 2005-12-08 2007-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궤환 정보를 이용한 부호어 재전송/복호 방법 및 송수신장치
CN100499888C (zh) * 2006-09-08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前向信令信道消息传送方法及系统
US8555148B2 (en) * 2007-09-18 2013-10-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generate multiple CRCs
CN102164025B (zh) * 2011-04-15 2013-06-0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重复编码和信道极化的编码器及其编译码方法
CN103312442B (zh) * 2012-03-15 2017-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有限长度循环缓存速率匹配的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361402B (zh) * 2013-05-31 2019-09-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编码设备
US9768915B2 (en) * 2013-08-20 2017-09-1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y using polar cod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TW201733322A (zh) * 2015-12-14 2017-09-16 Idac控股公司 使用極化碼凍結位元之wtru識別
JP6998890B2 (ja) * 2016-06-06 2022-01-18 ク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セクション式冗長検査を有する制御シグナリングの符号化および復号
CN110519018B (zh) * 2017-01-09 2022-03-01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65842A1 (en) * 2012-01-20 2014-12-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coding method and decoding device for polar code cascaded with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CN105227189A (zh) * 2015-09-24 2016-01-06 电子科技大学 分段crc辅助的极化码编译码方法
CN105680883A (zh) * 2015-12-23 2016-06-15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极化码和多比特偶校验码级联的纠错编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31306B2 (en) 2021-02-23
CN108259121B (zh) 2019-02-01
US11990919B2 (en) 2024-05-21
KR102328864B1 (ko) 2021-11-18
US11750215B2 (en) 2023-09-05
US20210080962A1 (en) 2021-03-18
JP6959621B2 (ja) 2021-11-02
KR102205781B1 (ko) 2021-01-20
JP7357859B2 (ja) 2023-10-10
EP4178116A1 (en) 2023-05-10
US20230143607A1 (en) 2023-05-11
US11575388B2 (en) 2023-02-07
EP3565125A1 (en) 2019-11-06
US20190312592A1 (en) 2019-10-10
KR20190096430A (ko) 2019-08-19
KR20210008175A (ko) 2021-01-20
CN108259121A (zh) 2018-07-06
JP2020506640A (ja) 2020-02-27
US20220116054A1 (en) 2022-04-14
WO2018120862A1 (zh) 2018-07-05
EP4178116B1 (en) 2024-03-06
EP3565125B1 (en) 2023-06-07
EP3565125A4 (en) 2019-12-25
US20230370088A1 (en) 2023-11-16
JP2022002406A (ja) 2022-01-06
EP4340230A1 (en) 2024-03-20
US11245417B2 (en) 2022-02-08
CN109039545A (zh) 2018-12-18
CN109039545B (zh) 2021-01-01
CN109039546B (zh) 2020-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982B (zh) 无线通信系统和广播系统中使用极性码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装置和方法
US1141829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using redundant bits in semi-statically configured HARQ-ACK codebook
CN107124188A (zh) 极化码的编码方法、译码方法、编码设备和译码设备
JP5665850B2 (ja) データパケット中継およびデータパケット復号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7819545A (zh) 极化码的重传方法及装置
JP2020519174A (ja) 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02132512A (zh) 用于移除电信网络中pdcch检测错误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82172A (zh) 确定极化码传输块大小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KR101701305B1 (ko) 반송파 집합화 환경에서 상향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36879B (zh) 基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码块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029173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ack/nack捆绑
WO2017101023A1 (zh) 通信方法及网络设备、用户设备
CN108259121B (zh) 一种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19018B (zh) 一种被用于信道编码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CN109075911A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
CN106341209B (zh)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06375070B (zh) 一种用于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传方法和装置
JP7036118B2 (ja) 再送制御方法、無線端末、無線基地局
CN110192362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3078913A (zh) 卷积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无线通信装置
Kundaeli The analysis of truncated ARQ and HARQ schemes using transition diagrams
CN109952726B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终端、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Mahasukhon et al. HARQ performance modelling and evaluation of mobile WiMAX for network simulators
CN11047471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