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47C -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47C
CN1090347C CN 94102341 CN94102341A CN1090347C CN 1090347 C CN1090347 C CN 1090347C CN 94102341 CN94102341 CN 94102341 CN 94102341 A CN94102341 A CN 94102341A CN 1090347 C CN1090347 C CN 10903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transfer paper
toner
duplicat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234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256A (zh
Inventor
安藤和弘
宫下义明
浅场阳一
谷川清
新宫领慧
仓本信一
高桥贞夫
木村祥之
齐藤忠司
大凑满
中野克
川村荣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39075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76406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7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4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通过从转印纸上清除调色剂而不损伤纸纤维使纸获得更新和能续用的方法与设备。由供液装置将预定的处理液供给在一面稳定附有调色剂的转印纸上。使调色剂在此纸上的粘合态变为不稳粘合态处理液为水、含表面活化剂或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等。含此处理液的纸送至调色剂分离装置,在其中经加热、加压,使软化的调色剂转印到的分离辊的表面上,再经分离爪使纸分离。用干燥装置等除去处理液即可使纸能续用于复印机。

Description

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涉及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与设备,其中当通过复印机、传真机与打字机之类成象设备而使一种成象物质稳定地附着于一复印或打印页的表面上时,可将这种成象物质从此载象件的表面上除去。
在先有技术中,例如那种静电照相复印机的基本系统,是分作为如下三个系统:电子照相机系统、静电印刷系统与NP(硫化镉感光法)系统。在电子照相机系统中,需用光敏或感光纸来形成复制件。因此作为一种能使用普通纸张的系统,静电印刷系统(特别是在当前)便成为主流。在使用普通纸张的普通纸复印机(PPC)对复印纸并无限制,但使用普通纸张的运行费用要纸。除此,易于提高复印速度。
当前,由于办公室自动化(OA),使用着大量的打印机与复印纸,因此便有了需改变因毁林而致地球环境恶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一般只靠一种方法解决,即从一度使用过的纸张上除掉墨粉等,然后将此纸张压泡于水中,再从此纸张中滤除水分,而得以使这种纸张更新,即所谓的用过的纸张的更新。但当前业已发展了一种方法来把用过的纸张重新用于复印或打印目的。这种方法是通过清洗步骤从用过的纸上除去字符影象而使之以重新利用。
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101576(公开文件(1))以及1-101577(公开文件(2))的文件中,在使纸张一类载象件更新的方法中采用了一种溶剂。在这种方法中,将上面附着有调色剂(即俗称色粉)的纸张浸渍到调色剂树脂的可溶性溶剂内,并用超声波在此种溶剂内振动。这样,溶解于溶剂内的调色剂便从纸张的表面上分离。
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4-300395(公开文件(3))以及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号为4-118500(公开文件(4))的文件中,各示明了另一种更新纸张之类载象件的方法,其中用浸渍、喷涂或涂层方法等将溶剂附着到用过的纸张的已印刷之部分上,而得以溶解此已印制部分中的调色剂。然后用清洗、空气吸除、吸附剂接触、机械分离或静电吸附等方法,从已印制部分上来除去已溶解的调色剂。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1-297294(公开文件(5))的文件中给出了一种清洗方法,它不使用任何溶剂而从载象件上把图象分离出去。在这种清洗方法中,载象件是由塑料、金属、纸张或液体渗透率低的陶瓷等形成。在此种载象件上形成有图象。此图象经由一分离部件加热而热溶化,使之从载象件上除去。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255195(公开文件(6))的文件中示明了另一种更新载象件的方法。在此方法中,热溶化的墨粉或调色剂是经由静电复制的或热转移的系统而附着到一印制件上,而此印制件的支承件上至少有一种分离剂。然后将一墨粉分离件与上述印制件叠合,再在加热辊与压力辊之间传送。当墨粉分离件冷却后,便与印制件相分离。这样,热溶化的墨粉或调色剂便附着到墨粉分离件上,并从印制件上除去,使载象件得以更新。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4-64472(公开文件(7))的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抹象件,它具有至少一个循环带、一个加热辊、一个冷却辊、一个压力辊和一个驱动部。此循环带的表面上有热溶树脂。加热辊与冷却辊则布置成能支承和转动该循环带。压力辊将一表面经分离处理过的可抹象纸压向已热软化或熔化的树脂。驱动部则用来驱动彼此关联的循环带、加热辊、冷却辊以及压力辊。在对纸张表面作分离处理的一个例子中,把一张未经使用过的复印纸表面涂以一层硅橡胶密封剂之类的分离剂,然后加以干燥。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为4-82983(公开文件(8))的文件中示明了一种用来从纸张上清除成象物质的设备。此种清除设备有一对平行的辊、一个加热器、刮板与分离器。这两个平行辊能相互作压力接触并转动而促使纸张通过一压力接触部。加热器则加热此两辊中的至少一个。刮板使通过上述压力接触部的纸张与这对辊分离。分离器则从这对辊上除去附着于其上的成象物质。
在上述各公开文件(1)至(4)所示明的这种更新方法与更新设备中,用到的溶剂是一种有机溶剂,由它来溶解载象件上的成象调色剂树脂而从此载象件上除去图象。但是考虑到有机溶剂对人体与环境的影响,在办公室与住宅等建筑物内一般是不适合安排与使用这类有机溶剂的。这就有必要依据调色剂与颜料之类的粘合剂树脂的品种,来恰当而分别地使用多种类型的溶剂,从而使得所处理的对象受到限制。此外,当调色剂为溶剂溶解时,此种调色剂再次附着到纸张的纤维质结构内的可能性会增大,因而从整体上说便降低了调色剂的除去速率。还有,由于很难避免干燥的问题,因而与用来更新已用过的纸张的一般系统相比,成本要高。
公开文件(5)至(7)中所示的更新方法与更新设备不用溶剂,但其中必须采用具备分离表面的可抹象纸。因此很难将这类更新方法与更新设备用于当前相当广泛采用的一般复印纸与印刷纸上。这是由于图象被形成在分离剂上,图象的附着力自然就会减弱。此外,必须使可抹象纸与普通纸相互区别开才能进行复印,因而不能高效地从事复印作业。在可抹象纸与普通纸相互混合的实际状态下,也是难以进行复印的。
具体地说,例如在上述公开文件(7)中所谈到的,当用硅橡胶密封剂之类的分离剂进行涂层并加以干燥,以在纸张的表面上提供分离特性时,便会引起下述一些问题。即当只是把硅橡胶密封剂之类的分离剂加以涂层和干燥时,纸张表面上的纸纤维结构会保持原样。此时虽可把表面上具有热熔树脂的循环带粘附到可抹象纸张的图象面上,在加热状态下由机械方法从此纸张上分离掉图象。但在图象的调色剂树脂渗透到纸纤维间的空隙内之前,是很难从纸张上完全清除图象的。因此,更新的效率是不够高的。
考虑到能重复利用资源,重要的是去制造一种双面复印件,即要在一张复印纸的正反面上可进行复印。据认为这种双面复印件在未来会成为主要潮流。因此,对于一种以分离剂涂到纸张一面上的那种方法,更新效率就降纸了。即使当纸张两面上都涂有分离剂并加以干燥后,这种硅橡胶密封剂还是会渗透此复印纸的。结果就得到了一种半透明的复印纸。从而在这一双面复印件上就不能看清任何图象。
公开文件(8)所示的更新方法与设备中也没有使用溶剂。成象物质是从记录有图象的载象件上清除的,在此载象件上,图象是记录在纸纤维暴露在表面上的普通纸张上。因此,势必要担心纸纤维会从纸面上随同从其上清除的成象物质而被分离掉,由此而会损坏纸质。这是由于成象物质是牢牢地附着在载象件表面的纸纤维上。例如,这种成象物质是通过把以热熔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成象物质,在静电复制系统的定影过程中熔化和附着到载象件上,而牢牢地附着到在纸纤维上的。
当上述的墨粉分离件,循环带或每一个辊受到加热和加压,来有效地从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时,此成象物质在载象件上的附着力却相反会因各种附着条件而加强。于是在某种情况下,就很难从载象件上清除成象物质。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新载象件的方法,其中,通过在特殊的可抹象纸上清除复制和印制的图象,以及清除上述的一般PPC复印图象和当前市面上所用的PPC的印刷图象,能更新复印纸与印刷纸,使之重新用于复制或印刷。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新载象件的设备,其中只是从载象件上清除掉成象物质,而不会较显著地损伤载象件的纤维质表面与纸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结构,上述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一种更新载象件的方法来实现,这里的载象件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纸构成;而由一种成象物质构成的图象则形成在此载象件的一纸层上,且至少有一种水或水溶液是选自水、包括一种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以及包括一种水溶性聚合物与一种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之中的;所述更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的至少一种水或水溶液保持在具有图象的载象件内;借助加热粘附或加压粘附,通过图象分离件使图象与载象件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结构,在上述第一种结构的上面形成有图象的载象件中,至少一部分是由纸形成,而由成象物质构成的图象则能形成在此载象件的纸层上;至少有一种水溶液是选自包括一种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包括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以及包括一种表面活化剂和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之中;此至少一种水溶液保持于载象件中;此载象件经此保持过程后加以干燥;以及所述图象形成在此干燥的载象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结构,前述第二个目的可以由一种更新载象件的设备来实现,其中,载象件具有一纤维质表面,而成象物质则稳定地形成于此纤维质表面上;此更新设备从载象件上除去图象,并构制成可使此纤维质表面与成象物质间的已稳定的粘着态变为不稳态;有一分离件与上述对纤维质表面的粘着力已减小了的成象物质作紧密接触;而后从此纤维质表面上除去此成象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结构,前述第三种结构中的成象物质在从纤维质表面上清除下时被软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种结构,前述第二个目的也可以由这样一种更新载象件的设备来实现,其中,载象件有一纤维质表面,而在此表面上稳定地形成有一种成象物质;此更新设备从载象件上清除图象,且构制成可使纤维质表面的粘着态调整到一种不稳定态,在此不稳定状态中,纤维质表面与成象物质间的稳定化粘着态改变为一种不稳定的粘着态;有一分离件与此对纤维质表面上的粘着力已经减小了的成象物质作紧密接触;以及从纤维质表面上清除下成象物质。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种结构,当在第五种结构中从纤维质表面上清除下成象物质之后,此纤维质表面上的粘着态便恢复到它与一种成象物质间的稳定状态,近似地等同于更新处理之前的成象物质对载象件的稳定态。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种结构,前述第二个目的还可以由这样一种更新载象件的设备来实现,其中,载象件具有一纤维质表面,在此表面上稳定地附着有热熔化的调色剂;此更新设备从载象件上清除此热熔化的调色剂,且包括有使用一种附着状态减弱物质来浸渍此载象件的浸渍装置,以减小在纤维质表面与热熔的调色剂之间稳定的附着力;以及其中有调色剂清除装置,此装置用来使一调色剂分离件与对纤维质表面的粘合力已经不稳定且减小了的热熔化的调色剂作紧密接触;此调色剂清除装置通过将热熔化的调色剂从纤维质表面转移到上述分离件上,而由载象件上清除掉热熔化的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种结构,由加热装置使上述第七种结构中的热熔化的调色剂软化,得以在此热熔化的调色剂从纤维质表面清除下时,易于把它转移到前述分离件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种结构,上述第七或第八种结构中的更新设备还包括有恢复装置,在热熔化的调色剂从纤维质表面上清除后,用来调节载象件的平匀度与湿度,使之能近似地等同于经更新处理前的水平。
如上所述,在上述更新方法与设备的结构中,通过清除在一种特殊可抹象纸上的复制与印制的图象,以及清除一般PPC复制的图象和当前市面上所用的PPC印刷图象,就能更新复印或印刷纸张,使之重新用于形成复制件或印刷件。
此外,能从上述载象件上只是把成象物质清除掉,而不会较显著地损伤载象件的纤维质表面与纸质。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与优点,则可以根据下面对本发明按附图所示就其最佳实施例所作的描述,而获得理解。
在本发明的附图中:
图1典型地示明了图象形成在纸张一类载象件上的状态;
图2示明了在其一面上具有图象之纸张的分离机构;
图3示明了两面都有图象之纸张的分离机构;
图4示明了已复印之纸张的分离机构以及采用由此分离机构供给的更新复印纸张的复印机;
图5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6是图5中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电路部分的框图;
图7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8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9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10是图9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电路部分的框图;
图11图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又另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12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又再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13示意地表明依据本发明复又另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
图14a至14c用来说明依据本发明再又另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
图15a至15c用来说明依据本发明复再又另一实施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
图16a用来说明上面附着有调色剂的转印纸片的表面部分;
图16b是图16a中的转印纸片与调色剂间界面部分的放大图;
图17用来阐明上述转印纸片、调色剂、一种处理液以及一种分离件的接触状态;
图18用来阐明一种供液装置的结构,此供液装置有一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和一处理液供应装置2b;
图19示意地表明在一种调色剂清除装置中上述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0示意地表明在一改进的实例中的此种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1示意地表明在另一改进的实例中此种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2示意地表明在又一改进的实例中此种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3a与图23b分别示意地表明在再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以及此供应装置的流程图;
图24示意地表明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5示意地表明复另一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6示意地表明再另一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7示意地表明复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8a示意地表明再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28b是图28a所示供液装置的处理头的透视图;
图29a至29c说明图28b所示处理头的作业;
图30a是示明此种供应装置另一改进实例的透视图;
图30b是图30a所示供液装置的处理头的横剖面图;
图31示意地表明别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32是图31所示供液装置的处理头的横剖面图;
图33用来说明具有图32所示处理头的供液装置的作业;
图34示意地表明又别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35说明在图34所示供液装置的液体贮存部中处理液的体积;
图36示意地表明另别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37示意地表明再又别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38示意地表明复又别一个改进实例中的供液装置的结构;
图39说明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转移纸处理器;
图40示意地表明设在前述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1示意地表明在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2示意地表明在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3示意地表明在又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4示意地表明在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5示意地表明在再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6a示意地表明在复又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6b是图46a所示调色剂分离装置的调色剂收集部的横剖面图;
图46c说明图46b中所示调色剂收集部的压紧件;
图47示意地表明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48示意地表明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与供液装置;
图49示明图48中之调色剂分离装置与供应装置的作业时间图;
图50是图48所示调色剂分离装置中一分离爪之接触部的放大图;
图51示意地表明复又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52a示意地表明复又另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52b是图52a所示调色剂分离装置的透视图;
图53a是与图52a所示调色剂分离装置在一起使用的供液装置的供液部的前视图;
图53b是图53a所示供液部的侧视图;
图54示意地表明又别一改进实例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
图55a至55f各自说明一种干燥辊的实例;
图56a至56f各自说明上述干燥辊表面形状的改进实例;
图57a至57b各自说明上述干燥辊表面形状的另一改进实例;
图58a至58b各说明干燥装置的一个改进实例;
图59a至59c各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个改进实例;
图60说明干燥装置的又一改进实例;
图61a与61b用来说明图60所示干燥装置的加热器的工作;
图62a至62d分别是干燥装置的特性曲线图;
图63a与63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的又另一改进实例;
图64a与64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的复另一改进实例;
图65a与65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的复又另一改进实例;
图66a与66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的再另一改进实例;
图67a与67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的又另一改进实例;
图67c说明干燥装置别一改进实例;
图68a与68b各自用来说明干燥装置另别一改进实例;
图69a与69b各自用说明干燥装置又别一改进实例;
图70a与70b示明了调色剂清除装置的输送系统的整体结构;而
图71a与71b则示明具有图70a所示输送系统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整体结构。
下面参考附图,详述本发明的用于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的最佳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中,此载象件的至少一个部分是由纸构成。作为成象物质的一种热熔墨粉象是形成在载象件的纸层上。至少有一种水或水溶液是选自水、包括有一种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包括有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以及包括一种表面活化剂和一种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中。选定的水或水溶液保持于载象件中。然后通过加热或加压把载象件上的图象粘附到一图象分离件上,使得此图象能从图象分离件上分离出去。
这种更新方法中的载象件主要由复印纸或印刷纸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复印或印刷纸,这里的载象件是可以由任何能在其上载象的部件构成。此外,不必要把载象件的所有部分都用纸层构成。只需由纸构成用来载承热熔墨粉图象的一个层即可。例如,可以用纸与塑料的叠层材料来构造载象件。
本发明的更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载象件处于由一种水溶液浸渍的状态下,从纸张上仅仅除去上面的图象,便更新此载象件,再次供同样目的使用。
在用过的纸张和上面的图象相结合的状态下,这种纸张上的图象就会如图1所示意的形式,由于用过的纸张的精细结构的差异,这样的结合状态会有所不同。
当把上述纸张用水或水溶液浸渍,它一般常会弯曲。此时,水便保持于纸层和在此纸层中且构成一图象层的疏水性热熔化的墨粉之间的界面上。因此,此纸层与热熔化的墨粉间的粘合力就大大减弱了。
因此就易于利用合适的分离装置从此纸张上清除图象而不损伤纸张。
在本发明的更新方法中,上述分离装置是由一种分离件构成的,此分离件对于构成图象层的热熔墨粉有粘合性。例如,上述分离装置可通过在分离件上设置粘合剂来形成。这类粘合剂则例如可由下述合成树脂中的任一种制成:
(1)热熔墨粉的调色剂组分树脂
这种热熔墨粉的调色剂组分树脂例如由聚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酯、环氧树脂等构成。
(2)粘合剂组分树脂
例如,用作组分树脂的粘合剂由动物胶、明胶、白朊、酪朊等各种蛋白质粘合剂构成。这种粘合剂也可由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与黄蓍胶之类复合聚糖等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粘合剂构成;也可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氨酯等的聚合物与共聚物的各种热塑性粘合剂构成;也可由聚氯丁烯、腈橡胶、再生橡胶、SBR、天然橡胶等的各种橡胶粘合剂构成;也可由橡胶、丙烯酸类等各种压力敏感橡胶构成。
在本发明中,所用的合成树脂并不局限于上述合成树脂,还可以采用水溶或不可水溶的树脂。
在本发明的更新方法中,就载有热熔墨粉图象的纸张对于水的吸湿性而言,重要的是能在短时间内用水充分地浸渍载象纸张。此外,水必须充分地渗透此载象纸张与热熔墨粉的界面,以便从此载象纸张上清除图象。
存在有可使水加深渗透纸张的表面活化剂。例如此种表面活化剂可以是脂肪酸衍生物、硫酸盐、磺酸与磷酸盐类型等的各种阴离子表面活化剂;季胺盐、酯键合的胺、具有醚键的季铵盐、杂环胺、胺的衍生物等的阳离子表面活化剂;以及两性表面活化剂、非离子表面活化剂等。
在本发明的更新方法中,最好将一种起到粘合剂作用的材料,设置到分离件的表面与能渗透纸纤维的间隙而又不易粘附到分离件表面的墨粉之间,使得这种墨粉能有效地从纸纤维的间隙中和分离件的表面上清除掉。这样一种粘合剂材料可由水溶性聚合物构成。
下面的表1列出了若干典型的水溶性聚合物,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水溶性聚合物。
表1
Figure C9410234100211
在造纸工业中,上述各种表面活化剂与各种水溶性聚合物已被用作纸的上浆剂。因此,即使当用到了这类表面活化剂或水溶液聚合物时,它们也不会损伤纸面。此外,当这类表面活化剂在一种水溶液中的浓度最好为0.1%至20%而尤为最好是0.5%至10%时,还会改善纸张表面。当上述水溶性聚合物在一种水溶性中的浓度最好为0.1%至20%而尤为最好是0.5%至10%时,也会改善纸面。当水溶液中的这类浓度过高,更新的纸张就会变硬,并因为吸附了空气中的水分而会有粘合性。
在本发明的更新方法中,上面形成有图象的载象件是用水浸渍的。具体地说,是在采用了表面活化剂使载象件含有充分多的水的状态下,借助适当的图象分离装置来从例如纸层式的载象件上分离图象。也可以在有水溶性聚合物设置于热熔墨粉与前述分离件之间的状态下,由适当的图象分离装置从例如纸层式的载象件上分离图象。这类适当的图象分离装置例如可以由用于热压和定位的橡胶辊构成,或是用具有一种粘合剂或粘着层的压敏粘性带构成。当采用这样一种图象分离装置时,就能从纸层式的载象件上清除图象而几乎不会从其上除掉纸纤维。例如,上述压敏粘性带可以根据基底膜层的种类,由赛珞玢带、牛皮纸粘性带、聚氯乙烯带、醋酸酯带与纤维增强带等构成。如图象是在下述状态下形成在载象件上的,即载象件是如上述由水、表面活化剂、水溶性聚合物等浸渍的。则这种图象可以通过上述粘合剂组分树脂构成的热熔分离件,由加热粘合或加压粘合而类似地从载象件上清除掉。特别是在图象形成之前于载象件中保持有含上述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或是含水溶性聚合物与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时,能更有效地从载象件上分离图象。
在本实施例的对载象件的更新方法中,例如是把复制的或印刷的图象形成在纸构成的载象件上。从载象件上清除掉的仅仅是热熔墨粉而未曾伤及载象件的纸层,因而使载象件得以更新。这样,用过的纸张可不必扔弃而重复使用,从而可以减少纸张的消耗量。
在上面形成图象的载象件的至少一部分是由纸构成的,而热熔的墨粉图象可以形成在此纸层上。从水、含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以及含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中至少选择一种水溶液,使它保持在此载象件中。然后使载象件干燥,图象便形成在已干燥的载象件上。在这种情形下,可以更好地从载象件上清除掉热熔墨粉。
下面将阐述本发明更新方法的若干实例。
实例1
用例如日本RICHO公司制造的型号为IMAGIO 320FP1的标准PPC复印机,在复印纸上形成一图象,然后将此纸浸于水内。用一加热了的橡胶辊与此纸张上所复印的图象面作压力接触。当此复印纸随后从橡胶辊上分离下来时,形成于此纸张上的图象便清楚地从纸面上转印到橡胶辊上。在这张复印纸从橡胶辊上送出时,就成了一张上面没有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当把这一没有图象的纸干燥并重新用在上述的PPC复印机中时,就能在此种纸上形成清晰的复制象。
上述这种作业重复地进行了5次。但此纸上复制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在未曾重复用于复制之新复印纸上所复制的图象质量。实例2
所用的更新方法与实例1中的相同,只是用含有1%例如日本NIHON EMULSIFIER所制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取代了实例1中的水。在复印纸上形成图象后再从纸上予以清除。此种成象与除象作业重复进行5次。
尽管历经5次成象与除象作业,但在此纸上复制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在未曾重复用于复制之新复印纸上所复制的图象质量。
实例3
所用更新方法与实例1中的相同,只是用含2%淀粉的水溶液取代了实例1中的水。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后再从纸上清除掉图象。这样的成象与除象作业重复了5次。
尽管历经5次成象与除象作业,但在此纸上复制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在未曾用于复制之新复印纸上所复制的图象质量。
实例4
采用与实例1中相同的更新方法,但将例1中所用的水代之以一种水溶液,其中含有1.5%的例如日本NIHON EMULSIFIER所制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与3%的水溶液聚合物淀粉。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后再把它清除掉。这样的成象与除象作业重复了5次。
尽管历经了5次这种成象与除象作业,但在此复印纸上复制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在未曾重复用于复制的新复印纸上所复制出的图象质量。
实例5
用例如日本RICHO制造的型号为IMAGIO 320 FP1的复印机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然后将这张纸浸渍于含有1%的例如日本NIHON EMULSIFIER所制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中。将一种例如日本NICHIBAN所制的赛珞玢粘性带的粘合面与上述纸张上已复制有图象的面作压力接触。当此复印纸从赛珞玢粘性带上分离下来时,在此纸张上所形成的复制图象更清晰地从此纸面转印到赛珞玢粘性带的粘合面上。这样,该纸张便成了一张上面没有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当把这张不带图象的纸烘干并再次用在上述的PPC复印机中时,就能在此纸上形成清楚的复制象。
上述作业重复进行了5次。但这一纸张上所复制图象的质量等同于未曾重复用于复制的新的复印纸上所复制的图象质量。
实例6
用例如日本RICHO所制的型号IMAGIO 320FP1的标准PPC复印机,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然后将此纸浸于含有1.5%前述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以及3%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水溶液中。再用加热了的橡胶辊与这张纸已复印有图象的面作压力接触。在此复印纸从橡胶辊上分离时,它上面形成的图象便从纸面转印到橡胶辊上。当这张纸从橡胶辊上送出后,便成为一张上面没有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了。把这张不带图象的纸干燥并再次用于上述PPC复印机中,就能在它上面形成清晰的复制图象。
重复进行5次这样的操作。但在这张纸上复印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未曾用于复制的新的复印纸上所复制出的图象质量。
实例7
用例如日本RICHO制的IMAGIO 320FP1型的普通PPC复印机将图象形成在一复印纸上。然后将这张纸浸于含1.5%例如日本NIHON EMULSIFIER所生产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和3%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水溶液中。再用一上有胶的带与此纸张上复制有图象的面作压力接触。当此纸从该上有胶的带上分离下时,此纸张上形成的图象即清楚地从纸面转印到这一上有胶的带上。这样,此纸张便成为一张上面没有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当这张没有图象的经干燥并再次用于上述PPC复印机中时,就能在这张纸上形成一清晰的复制图象。
上述作业进行了5次。但在这张纸上复印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未曾用于复制的新的复印纸上所复制出的图象质量。
实例8
用例如日本RICHO制造的型为IMAGIO 320FP1的标准PPC复印机,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然后将这张纸浸于含1.5%例如日本NIHON EMULSIFIER所制造的tonakurin 205表面活化剂与3%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CMC)的水溶液中。然后将一分离件加热并使之与这张纸上复制有图象的一面作压力接触。此分离件是由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1甲基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为10∶4∶8的热熔墨粉的调色剂组分树脂构成。当此复印纸从这一分离件上分离下来后,此纸上形成的图象便清楚地从此纸面转印到分离件上。这样,这张纸便成为一张上面无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将这样的纸干燥后并再次用于上述PPC复印机中时,就能在这张复印纸上形成清晰的复制图象。
上述作业重复进行5次。但在这张纸上复印出的图象质量等同于未曾用于复制的新的复印纸上所复制出的图象的质量。
实例9
用例如日本RICHO制的型号为IMAGIO 320FP1的标准PPC复印机在一复印纸上形成图象。然后将此纸浸于水、溶剂与表面活化剂组成的水溶液中。上述溶剂并不溶解图象的墨粉,但用它浸渍图象后易于将图象墨粉从纸张上分离掉。在把这样的纸浸到上种水溶液中后,就在该纸为此水溶液浸渍状态下,用树脂辊或橡胶辊与纸的复制有图象的面作压力接触。这种树脂辊是用与图象墨粉或调色剂有相同成分的材料制成。随后从该辊上将纸分离下来。纸面上所形成的图象便清楚地转印到辊面上。在这张纸从辊上送出后,便成为一张上面无图象的普通纸或单色纸了。这一无图象的纸可以用于能以20张纸/分的速率进行复印的复印机中。当把这一无图象的纸干燥后用于上述PPC复印机中,就能在纸上形成清晰的复制图象。此种作业重复进行5次,但纸上所复制图象的质量等同于未曾重复用于复制的新复印纸上所复制图象的质量。
下面结合图2说明用来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更新载象件方法的设备。
图2示明了用来更新载象件的一种设备。此更新设备有一对供纸辊30、30,一个含水辊31、一个图象分离-加热辊32、一个辊压调节器33、一个图象构成组分收集辊34、一个用来刮除图象组分的刮爪35以及一对砑光辊36、36等。
每个供纸辊30、30都是一种用来输送预先存放在一未示明之盘中的或是用手工供应的纸张的辊。含水辊31则是一种用来以贮于容器37a中的水或含表面活化剂等的水溶液37来浸渍纸张10的辊。含水辊31最好用橡胶辊或带槽的辊来构成。在图2所示例子中,与含水辊31相对地设置有一用水溶液等来浸渍纸张的辅助辊38。
上面谈到的图象分离-加热辊32所用材料则能使图象的构成组分与含水的纸张相比更易于附着到辊3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与这一纸张相比,此种图象构成组分能够反向地转印到辊32上。
辊压调节器33构成一种用来调节含水辊31与图象分离-加热辊32之间辊压的装置。例如这样一种调节装置可由一块片状的带构成。当采用图象分离-加热辊32从纸张上分离下图象时,就需要在一定的辊32加热温度和转速下来调节上述这两个辊之间的的压力,以便有效地从此纸张上分离下图象。辊压调节器33便是用来调节这种压力的。
图象构成组分的收集辊34例如是用这样的材料构成,它可使图象构成组分相对于图象分离-加热辊32来说,更易附着到这一收集辊34上。这种材料可由橡胶、塑料、金属如铝等构成。图象构成组分收集辊34还最好起一加热辊的作用。也可用一片状带来代替所说的收集辊34。在图2所示例子中,附着到图象构成组分收集辊34上的图象构成组分由刮爪35刮除,此刮爪的端梢与图象构成组分收集辊34接触。刮除下的图象构成组分收集到收集容器40中。
用上述这对砑光辊36、36人纸张上涂去因图形分离加工中造成的皱折等,并用以恢复在图象分离加工时造成的粗糙纸面。此外,各砑光辊36、36还起到供送辊的作用,用来将更新的纸张直接供给下一个操作系统,例如纸贮存装置或复印机。
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设有一批拾取爪39,用来从图象-分离加热辊32上拾取倾向于卷绕和牵引到浸透水之结构部分上的纸张。
下面参看图3来阐明用来实行上述实施例中载象件更新方法之更新设备的另一个例子。
图3所示载象件的更新设备用来更新两面上都形成有图象的纸。这一更新设备的基本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类似。此纸张上一个面上的图象由一图象分离-加热辊32分离,而它另一个面上的图象由分离辊41分离。在图3所示例子中,相对于分离辊41还设有用来刮除图象构成组分的刮爪43和用来收集刮除下之图象构成组分的收集容器44。此外,与分离辊41相对置地设有一支承辊42。
在各个图2与图3所示的更新设备中,反转印到各图象分离加热辊32与分离辊41上的图象由刮爪35刮下,以用作图象构成组分而收集到收集容器40内的。这样便能收集构成图象的调色剂、颜料等。
图4所示设备主要用来更新一种由于进行双面复制而形成有图象层的用过的复印纸。此种更新设备从该纸张上分离下图象并直接将更新了的纸张送给复印机。
根据是单面复制还是双面复制件以及纸张的规格,事先将纸张相互分别开来并贮存于堆纸器45与46中。通过一供纸辊47由堆纸器45与46来提供纸张。采用一种具有传感功能的供纸辊47,能在输纸作业的同时,根据单面复制件、双面复制件与纸张规格将这些纸张互相区别开来。具有上述传感功能的供纸辊47还能具有测定供纸速度、图象印制宽度、印制位置等传感功能。根据从这些传感器功能所获得的信息,在能控制通过含水辊32的水或水溶液的浸渍宽度或位置,还能控制图象分离-加热辊32与/或分离辊41的加热源宽度与加热源位置。此外,还能控制分离辊41的转速等。通过这些控制作业就能使此更新设备省能。此外,由于不会从没有图象的层上的结构部分上分离图象,就不会损伤纸张。根据从复印机55发出的例如纸张规格之类的信息,就能从各个堆纸器45与46送出纸张。
图4示明了图象分离部的一种详细结构。在纸张的两侧面上设有分离态探测传感器48、48,用来主要探测此纸张正面与反面上的图象分离态。此分离态探测传感器48、48也用来探测在单面复印的纸的正面与反面经翻转过来而且被传送中时的状态。
不一定要使用砑光辊49、49。但在图象分离中有时会造成皱折或粗糙的纸面。当由各分离态探测传感器48、48探测出这种皱折或粗糙面状态时,则可用砑光辊49、49来将皱折或粗糙纸面砑光与复原。当对这类皱折或粗糙纸面加热和/或加以水蒸汽等时,就能有效地使它们复原。
当各分离态探测传感器48、48探测出相对分离后的的纸51有缺陷时,导向爪50便可将它排出。此导向爪50将这种排出的纸51堆放到一个用于这类排出的纸的堆纸器52上。从此纸张上分离出图象并将此张更新纸堆放到另一堆纸器53上。再由一进出辊54重新供给复印机55。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用于调色剂清除装置。此实施例中,载象件有一纤维质表面,而成象物质则稳定地形成在此纤维质表面上。本发明的载象件更新设备可从载象件上清除成象物质。在此实施例中,纤维质表面上成象的稳定粘着态被改变到一种不稳态。用分离件与对纤维质表面的粘着力已减少的成象物质作压力接触,以从此纤维质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调色剂清除装置则从由转印型静电复印机形成了图象的用作载象件的转印纸上,清除掉用作成象物质的热熔调色剂。首先来说明这种调色剂清除装置一完整结构的例子。
在图5中,这种调色剂清除装置有一供纸装置1、供液装置2、调色剂分离装置3、干燥装置4和纸接收装置5。上面形成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张10以码垛状态贮存于供纸装置1上。供纸装置1逐一地分离开这些纸张并传送每一张这样的纸。供液装置2将液体供给从供纸装置1送出的纸10。调色剂分离装置3从此带有液体的纸张10上清除调色剂。干燥装置4将清除了调色剂的纸张10干燥。纸接收装置5接收从干燥装置4送出的转印纸10。在这种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用供液元件2将一种使转印纸10与调色剂的附着态变得不稳定的不稳定化处理液20供给此转印纸张10。这样,处理液20便渗透转印纸10与调色剂之间至少一部分界面。然后在调色剂对转印纸张10的附着态不稳定的状态下,用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分离辊302由转印纸10上分离调色剂。经干燥装置4将此纸10干燥后,便可再次使用。
上述处理液可以从水、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含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以及含水溶性聚合物与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中选取至少一种。在这种选定的水或水溶液中,可以包括一种预定的有机溶剂。处理液20也可只由有机溶剂组成。
水溶性聚合物可以由结合载象件更新方法的上述实施例、在表1中所列的各种水溶性聚合物构成。但在本发明中并不局限于表1中所示的水溶性聚合物。
例如,前述表面活化剂一般是由脂肪酸衍生物、羧化物、磺酸盐、硫酸盐、磷酸盐与膦酸盐等之类阴离子表面活化剂构成,也可由下述一类阳离子表面活化剂构成,例如:胺盐、季铵盐、酯键合胺、带有醚键的季铵盐、杂环胺、胺的衍生物、亚苄基毒芹属盐、氯化苄乙氧铵、吡啶盐、咪唑鎓盐、硫盐与聚乙烯-聚胺等。上述表面活化剂还可由下述一类两性的表面活化剂构成,例如氨基酸、羧基内铵盐、硫内铵盐、氨基硫酸盐、氨基羧酸盐与咪唑啉的衍生物等。上述表面活化剂还可以由非离子型的表面活化剂构成,例如醚型、醚-酯型、酯型、含氮型、多元醇、氨基醇与聚乙二醇等。上述表面活化剂也可以由氟表面活化剂等构成。但本发明的表面活化活性并不局限于上述这些。
前述的包含在水或水溶液中的有机溶剂则可以包括松节油、二聚戊烯、酯酸丁酯、四氯化碳、乙酸溶纤剂、二甲苯、甲苯、醋酸乙酯、双丙酮醇、甲基溶纤剂酸酸酯、苯、甲基-乙基甲酮、醋酸甲酯、二氯甲烷、二氯化乙烯、环己烷、溶纤剂、二噁烷、丙酮、甲基溶纤剂、环己醇与丁醇等。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这些有机溶剂。
当只是把有机溶剂独立地用作处理液时,这样的有机溶剂则是由下述这种烃类溶剂构成,例如己烷、庚烷、辛烷、壬烷、酒精、石脑油(naphtha)1号6号(壳牌石油公司商品名)、isopar E,L,K,V(EXON公司商品名)、ip-溶剂(IDEMITSU石油公司商品名)、shell-sol70,71,solbesso 100,150(壳牌石油公司商品名)、ascom OMS,460(SPIRITS公司商品名)、begasol 1030,2130,3040(MOBIL石油公司商品名),等等。
除此,这种有机溶剂还可以用一种氟熔剂,例如florinate FC40、43、70、70(住友3M公司商品名);afludo E10、16、18等例如sin-etsu硅KF96(商品名)的一种硅溶剂;tohre硅SH200、344(商品名);东芝硅TSF431(商品名)等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溶剂。
下面详述图5中所示的供纸装置1、供液装置2、调色剂分离装置3、干燥装置4以及纸接收装置5。
供纸装置1经由一供纸辊102将码垛在一底板101上的转印纸10从最上面一张开始进行输送。有一个未示明于图中的分离机构可将重叠的转印纸彼此分开。这样,供纸装置1就把一张转印纸10供给一对定准辊104,以对纸张进行定时调节和修正其歪斜。这种供纸装置1的具体结构与操作与静电复印机中供纸机构中的类似。因此,在下面的描述中便省除了对此供纸装置1的结构与操作的详细解释。
供液装置2有一液体容器201、液体内部输送辊202以及这一辊202的未示明的传动部分、液体内部导向板203、一对牵引辊204以及一牵引杆205等。液体溶器201中充以一预定量的处理液20。液体内部输送辊202将转印纸10导引并输送到容器201中的处理液20中,同时输送辊202便与转印纸10的一个面接触,这个面在图5中确定为上面。导向板203则将转印纸10的另一面(把它确定为下面)引向容器201的处理液20之中。牵引辊对204还起到支承与输送这张转印纸的作用。牵引杆205配置成能埋置在下部的牵引辊204中。在此供液装置2中,从供纸装置1送出的转印纸10由输送辊202与导向板203导入容器201的处理液20中。在转印纸10为处理液20浸渍后,过量的处理液20便由牵引辊对204从转印纸10上清除掉。然后将转印纸10输送到调色剂分离装置3。在本例中,转印纸10是直接通过处理液而使处理液供给于此转印纸10的。但是,也可不用这种供液方法,而用一种涂层辊在此转印纸10表面上涂上一层处理液;或是用一种喷涂器使此表面喷涂上或着附上一层处理液。也可以用其它任意的一种方法为此转印纸提供处理液。供液装置2如以后所述可以有各种变更型式。
调色剂分离装置3有一对用作一对分离件的分离辊302、一个分离爪303、一个清洁器304以及一未示明的传动部分等。各个分离辊中302有一加热灯301用作软化调色剂T的装置。分离辊对302配置成使这两个辊302能相互作压力接触。分离爪303则装配成,在转印纸送出一侧两分离辊302作压力接触部分的邻区,能同各分离辊302触合。清洁器304则使各分离辊302的表面清洁化。
各分离辊302的表面构制成能使它们每个表面上的粘着力相对于至少是软化的调色剂而言,大于转印纸10与此软化的调色剂二者间的粘着力。具体地说,各分离辊302的表面可由等同或类似于调色剂的组分树脂、粘合剂的组分树脂那样的材料构成。各分离辊302的表面则可由包括铝、铜、镍、铁等金属材料制成。但各分离辊302的表面并不局限于上述材料。此外,前述树脂可以由水溶性或非水溶性树脂制成。
调色剂的组分树脂可以由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酯、环氧树脂等构成。但是,该调色剂组分树脂并不局限于这些树脂。
用于组分树脂的粘合剂例如可以由动物胶、明胶、白朊、酪朊等各种蛋白质粘合剂构成。这种粘合剂还可由淀粉,纤维素,阿拉伯胶之类的复合聚糖、黄蓍胶橡胶等的各种碳水化合物粘合剂构成。这种粘合剂也可以由醋酸乙烯酯、丙烯酸-乙烯共聚物、聚酰胺、聚酯、聚氨酯等的聚合物和共聚物的各种热塑性粘合物构成;或是由聚氯丁烯、腈橡胶、再生橡胶、SBR、天然橡胶等各种橡胶类粘合剂构成;或也可以由橡胶、丙烯酸类等各种压敏粘合剂构成。此外,这种粘合剂还可以由具有分散的氧化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构成。但此种用于组分树脂的粘合剂并不局限于这些粘合剂。
当把前述各种树脂用作所述组分树脂时,最好是能形成至少是由支承部与表面层两种层组合成的多层结构,用以防止组分树脂因张力、受热等等而延伸,同时能改进组分树脂的耐用性。即,当一分离件取图5例示的一种辊的形式时,最好把这种分离件在其辊形的基础件上形成一组分树脂构成的表面层。这种分离件也能够取带状或载切成的片状形式。此种分离件的形状可根据用于直接支承组分树脂的支承件种类而分定。这种分离件还可由带有粘性的粘合层的压敏粘接带构成。例如,这样的压敏粘接带可以由一种赛珞玢带、牛皮纸粘合带、聚氯之烯带、丙酮带、纤维增强带等构成。
在上、下各分离辊302内的加热灯301加热并软化与转印纸10前后两面作紧密接触并附着在该纸10上的调色剂,这样可使调色剂易于脱离开转印纸10上的纤维。为此,最好将高色剂加热到使它不会熔化在各分离辊302作压力接触的部分处。当调色剂熔化,如果不在转印纸10与分离辊的两侧去分离开该纸上的调色剂,就难以将此调色剂转印到各个分离辊302上。要是调色剂加热过量,转印纸10就会在它通过分离辊对302作压力接触的部分中时变得过分干燥。因此与转印纸10湿润时的情况相比,调色剂在干燥转印纸10上的附着力就会加大。这样,转印纸10就有可能粘附到滚过调色剂的各分离辊302上,而不能由前述的分离爪303使其从各分离辊302上分离下来。因此,最好将调色剂加热到这样的程度:在转印纸10上留有少量水分,在该纸业已通过分离辊对302的加热部分时,能够防止再次附着上调色剂。
上述的清洁器304有一清洁辊305、刮板306、调色剂的接收器或容器307。清洁辊305从一个分离辊302的表面上清除调色剂T。刮板306刮除清洁辊305上的调色剂。调色剂接收器307贮存为刮板306刮下的调色剂T。
清洁辊305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由这样的材料构成,使得此表面相对于附着在分离辊302上之调色剂T的分离特性,比不上此分离辊302一表面相对于调色剂T的分离特性。具体地说,上述材料是由包括铝、铜、镍等的金属材料构成,或是由内有分散的二氧化钛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的高分子或聚合物材料构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材料。
调色剂分离装置3如后详述有各种变更型式。
干燥装置4是用来干燥转印纸10的,它由上部干燥辊402与下部干燥辊404构成。上部干燥辊420例如有一设在内部的加热灯401,并且是由铝制成。下部干燥辊404从下方与上部干燥辊402作压力接触。下部干燥辊404有一由供液件构成的表面层,并与一用来汲引和滴落此表面层上液体的汲引板405接触。这对干燥辊402与404组成的干燥装置4能改进并改变成各种修正型式以提高干燥效率。这种干燥装置4能用一种带式装置构成来取代这对干燥辊402和404。后面将详述包括这样一种结构在内的干燥装置的改进例。
纸接收装置5有一个纸受纸盘501,用来接收从干燥装置4送出转印纸。
图6是用来操作图5中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控制框图。由市售的电源901将交流电(AC)能输送给调色剂清除装置。当把一主开关902接通,就会有直流((DC)电压从一直流电源(PSV)903供给于各个控制集成电路。电功率供应给一中央处理器(CPU)904,此中央处理器(CPU)904便重新设定一程序计数器等等。中央处理器(CPU)904根据写入一ROM(只读存储器)905中的程序内容,起动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控制操作。由一时钟(CLK)振荡器906将一操作中央处理器(CPU)所需的基准时钟信号发送给此中央处理装置(CPU)。
通过一地址数据总线907将接通一继电器909(RA1)所需的数据传送给一并行接口908。用来驱动各个负载的驱动器910连接到此并行接口908的输出部分。继电器1的接触驱动线圈连接到此驱动器910的一个部分上,以接通此继电器1的一个接点911。
用来接通各静态移位寄存器SSR1(912)与SSR2(913)的数据以相似的方式传送给前述的驱动器910。SSR1(912)连接到与用来加热一个干燥辊302的加热灯301相对应的一个或两个电阻器314a及314b上,使此干燥辊402开始加热。SSR2(913)则连接到一与用来加热干燥辊402的加热灯401相对应的电阻器915上,使此干燥辊402开始加热。分离辊302与干燥辊402的温度分别由热敏电阻916与917探测,并将探测结果输入一个A/D(模-数)转换器918。此A/D转换器918将指示上述各温度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分离辊302与干燥辊402各个控制温度被写入一个RAM(随机存储器)中。此分离辊302与干燥辊402的温度分别通过将它们的探测温度与这些控制温度加以比较而控制。温度数据也能根据一操作显示段920,通过一串行接口921而写入RAM919中。
当分离辊302的温度与干燥辊402的温度分别达到RAM919中所设定的,足以进行它们的分离与干燥作业的温度值时,此操作显示段920便接通一个LED(发光二极管)等,表明可以启动调色剂清除装置。当从操作显示段920将操作命令数据发送出时,中央处理器(CPU)904便驱动一主驱动马达922。当此主驱动马达922的载荷能以恒速运转时,就可驱动一供纸马达923来开始供纸作业。在使一个定位用马达转动的同时,使此定位用马达正时,同时来测量此供纸马达923,用以防止纸张歪斜。这样,该纸张就能经供纸马达923与定位用马达924送出。然后便可进行上述处理液的浸渍作业以及上述的分离与干燥作业。
除了供纸辊102与定位辊104之外,其它所有负载都是由主驱动马达带动同步运转的。调色剂清除装置(LCT)有一用来探测纸张存在与否的纸端传感器925。当不存在纸张时,指示无纸张的数据便通过并行接口908传送给中央处理器(CPU)904。中央处理器(CPU)探测出无纸张时,就中止调色剂清除装置的作业,并接通LED等,通过操作显示段920显示出此调色剂清除装置的作业已中止。
在上述结构中,由供液装置2将液体均匀地供给从供纸装置1输出的转印纸10上有调色剂图象的一面上。然后将这张纸输送给调色剂分离装置3,后者通过来自分离辊302的热量使附着在该纸张上的调色剂软化,使得调色剂能粘附到分离辊302的一表面上。当纸张为分离辊302所分离时,附在分离辊302上述表面上的调色剂便与纸张分离。这样便从纸张上清除了调色剂。然后用干燥装置4将此纸张干燥并排送给纸接收装置5。
在此调色剂清除装置中,液体是供给于上面附有图象之纸张的。调色剂是在此液体渗透纸张与调色剂界面部分的状态下而与纸张分离的。因此能在不损伤纸纤维的条件下清除调色剂。
纸张是在纸面为液体润湿状态下与分离辊302接触的。当此纸张从分离辊302上分离下时,被加热到使它能保持此润湿状态的程度。因此,当分离辊302的表面由能与调色剂粘合的材料制成时,就能防止纸面附到分离辊302的表面,从而能防止调色剂不完全分离。此外,也能防止由于所分离之纸张的一部分与分离辊302重新接触而致调色剂再次转印。
在这一调色剂清除装置中,转印纸10夹于两个支承辊302之间,而调色剂是从转印纸10的前后两面上除去的。因此当具有待除去调色剂的转印纸10设定在供纸装置1的底板101之上时,就不需考虑此纸的正面与反面了。此外,当要从作为双面复印件的转移纸各个前后面上除去调色剂时,也只须使该纸一次通过清除装置。
排出的转印纸10由干燥装置4干燥,这样就易于处理此转印纸10。这一转印纸10能够原样地用于静电复印机等中,因为它已经过干燥装置4加热而干燥,调色剂便又能容易地附着到它上面。
下面参考图7详述采用了本发明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又一实例。
图7中的调色剂清除装置是一种在其纵向传送转印纸的纸传送型调色剂清除装置。这样可以减小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空间,使它能够安装于复印机内。与图5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不同,图7中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构造成,使转印纸10从位于下方的供纸装置1沿纵向传送到位于上方的纸接收装置5中。这种调色剂清除装置并不采用上述由液体内部输送辊202等构成的供液装置2而使转印纸10浸入处理液20中的形式。取代这种供液装置2,用一种涂层辊207在支承且传送此转印纸10的同时,将处理液20经由一供液器件208供给涂层辊207。还能用类似于图6所示的控制段来控制此调色剂清除装置的作业。
例如在图13中所示,可以设置一对引入爪303a和一对引入辊303b来取代前述分离爪303。各引入爪303a的端梢邻近各分离辊302的周面或与此周面触合。从这对分离辊302的压力接触部分输出之转印纸的上竖的前端,插入到引入辊对303b之中并由它们传送,同时此转印纸的前端为引入爪对303a所导引。在此情形下,转印纸10与分离辊302均匀地分开,使得转印纸能够送到干燥装置4上。通常在转印纸上有几公分宽的端部中,几乎不会有调色剂图象形成于其上的。此外,在本例中,转印纸的前后两面都涂有处理液,并且进行了分离辊302的粘附与加热作业。因此,这一转印纸的前后面近似地具有相同的湿度等等,使得转印纸的前端能竖直地上升。这样,与前述情形相同,这一转印纸能够均匀地与分离辊302分开并可输送到干燥装置4上。在此转印纸的前端部分插入引入辊对303b后,转印纸即支承于引入辊对303b之间并由其传送。这样,此转印纸的后端部分能够可靠地与各分离辊302相分离。
与图7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相反,供纸装置1可以设在纵式调色剂清除装置的上部,而纸接收装置5可以设在此清除装置的下部。在这种情形,如图8所示,在供纸装置1与纸接收装置5之间的各结构装置2至4也相对于上下方向反向安装。
在此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整体结构的上述实例中,供液装置2、调色剂分离装置3与干燥装置5是独立安装的。但如图9所示,供液装置2与调色剂分离装置3则可相互连成整体,而构成一供液装置-调色剂分离装置6。这一装置6有一个通过一夹合爪602来夹住转印纸张前端的载纸鼓601,并能在此鼓601的周面上保持并转动该前端。例如,将一分离辊302与一用来将处理液供给于此载纸鼓601的周面上的泡沫材料辊207等配置成,能使分离辊302与泡沫辊207二者同此载纸鼓601相接触。至于类似于各图5、7与8中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的那些结构部件,则以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明。在图9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中,除处理液20之外,另将一种用来加速或促进液体渗透的液体21供给于用作供液辊的泡沫辊207。此泡沫辊207能逼近和脱离开载纸鼓601。通过泡沫辊207的上述逼近和脱离操作,能从转印纸上部分地清除调色剂。处理液20和渗透加速液21能通过分离辊供给在载纸鼓601上的转印纸。这种渗透加速液21将于以后详述。
图10是图9中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电路部分的框图。与图6所示的电路部分不同,有一螺线管926与涂层辊螺线管927连接到一驱动装置上,同时有一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603与一A/D变换器918相连。螺线管926开关着载纸鼓601的夹合爪602。涂层辊螺线管927驱动泡沫辊207,使得这一作为处理液涂层辊的泡沫辊207逼近和脱离开载纸辊601。CCD传感器603探测在用过纸张上的调色剂。在上述结构中,转印纸为载纸鼓601的夹合爪602固定并同载纸鼓601一齐转动。在转印纸转动时,就为涂层泡沫辊207涂以处理液20与渗透加速液21。之后便由分离辊302从转印纸上清除调色剂。在转印纸业已通过了分离辊302时,转印纸上一定数量的调色剂就为上述CCD传感器603探测出。要是在调色剂未能完全从转印纸上分离下来时,就重复进行若干次相同的分离作业。以使调色剂从转印纸上彻底清除掉。当从转印纸上完全除去了调色剂后,便打开夹合爪602,而转印纸即脱离开载纸鼓601并送至干燥装置4。图10中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的其它控制作业则与图6中所示的类似。
为图11所示,供液装置2、调色剂分离装置3与干燥装置5能够相互连接成整体。在本例中,供液辊207、分离辊302与加热辊402设置在鼓701周围,此鼓内有一带反射板704的内装式灯705。此外,图11中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还有一个覆盖着鼓701的导向件702以及一个用来从鼓701上分离转印纸的分离爪703。灯705则是用来辅助转印纸的分离与干燥的。类似于图5、7与8中所示各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的那些结构部分则用相同的参考标号标明。如图12所示,调色剂分离装置3与干燥装置5能够相互连成一整体。
在图10与11中,各分离辊302分别与鼓601和与鼓701相接触。为此必须从理论上确定转印纸与分离辊302相分离的最佳条件。为了确定此种理论上的最佳条件,最好是在鼓的与分离辊302相对的部分上,在不使转印纸完全飘离开各个鼓601与701的条件下来传送这张纸,就象似这纸张是通过分离辊以强力而附着到一个鼓的侧面上。为此目的,例如可依图14a所示,在一个鼓的周面上加工出一批通孔,且使这批通孔通过此鼓的内部。此外,在与分离辊302相对的这个鼓的一对峙内部中形成一个空间,且用一个遮蔽壁604使这一空间与另一个鼓的内部隔绝。这样,可用一抽空装置来减小此空间内的压力并把它调节成负压。例如,这些通孔可以形成为图14b中所示的圆形,或如图14c所示的一批沿宽向延展的条缝形。当然,这些通孔也可以按另一种合适形状成形。在图14a中,有一导向辊与鼓601的通过与分离辊302相对峙部分的那一部分相对。此导向辊装配成当从鼓侧无负压产生时能确保转印纸与鼓的周面间有紧密接触。在此鼓的下部周面邻近设有用来转动此鼓的各个轴608。
如图15a所示,替代图14中所示结构,要在701的周面上形成一粘附到转印纸上的粘着层701a。
利用空气吸力来吸附转印纸的吸附性膜层以及在与分离辊302相对的一个对峙鼓部上采用粘合剂,并不局限于用在这种组合式的装置,还同样适用于图5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中。
在图15b例示的一种调色剂清除装置中,例如是将一种液体渗透加速辊706构造成在其周面上设置有许许多多的针形件。此液体加速渗透辊706在转印纸传送之前始终与卷在鼓701的这一转印纸相对,直到鼓的一部分与一供液装置208相对时为止。这些针状件是用来于转印纸上的调色剂中形成孔,以使供液装置208所供给的处理液易于渗透调色剂与转印纸间的界面。这些针状件可以在一带状件上形成。此种结构尤其在从上面的调色剂图象有大量的调色剂时的转印纸上除去调色剂时很有效。这样就能防止由于处理液未能在上述界面上充分渗透而留剩下调色剂。还能进一步防止由于转印纸卷绕在分离辊302上而操作分离辊302。
上述液体渗透加速辊706也适用于图5中所示的调色剂装置。
如图15c所例示,也可以将两或多个分离辊302安排成与在鼓701上传送的转印纸相对峙。在这种情形下,是由这些个分离辊302在两或多个阶段下进行调色剂分离作业。例如,用第一个分离辊302将约50%的调色剂图象转印到第一个分离辊302上,然后再用第二个分离辊302来转印其余的调色剂。这同用一次性调色剂分离方式从转印纸上清除所有调色剂的情形相比,能减少在调色剂分离作业中作用到转印纸上的应力。因而能降低对转印纸的损伤程度。这样的结构当从上面由大量调色剂形成的图象的转印纸上清除调色剂时特别有效。此种多级分离调色剂的方法也适用于图5中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
下面说明适用在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的供液装置2。
在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中,最好用水一类不稳定化剂来充分地浸渍调色剂T与转印纸10表面间的界面部分。如图16a与16b所示,与普通纸相类似,通常用于复印机之类成象设备中的转印纸10上具有着其中作为纤维素纤维的纸纤维10a呈相互盘绕的一种纤维质结构,因而在这种纤维质结构中存在许多细微间隙。当作为水一类不稳化剂的处理液20渗透含有这些细微间隙的转印纸时,这些细微间隙便能起着毛细管的作用。但由于这些细微间隙内有着空气一类气体,就会妨碍处理液20渗入转印纸10中。结果难免会使转印纸10不能为处理液20充分润湿。因此,在上述情况下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中,处理液20就不能可靠地充分渗透到转印纸10与调色剂T之间的界面部分。这样,当如图17所示用分离件302a使调色剂T与转印纸10相分离时就有可能分离得不充分。
当采用供液装置2时,处理液20就能可靠地充分渗透到此转印纸与调色剂T之间的界面部分。下面详述这种供液装置2的具体结构例。
在用于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的供液装置2中,处理液可以一次性地供给转印纸10,但也可以分几次独立地供给转印纸10。例如,如图18所示,首先以用作一种渗透率加速剂供应装置的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将用作为渗透率加速剂的一种渗透加速液21供给于转印纸10,用以加速或促进上述处理液20渗入转印纸10与调色剂之间的界面部分。于是供液装置2可由一个用作一种不稳定化剂供应装置的处理液供应装置2b构成,使得这种处理液20供应给已具有了所供应的渗透加速液21的转印纸10。在这种情形下,渗透加速液21例如可以采用前述的表面活化剂构成。各处理液供应装置2b与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都可以采用后述的供应装置2,或采用一些供应装置2的适当组合形式构成。各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与处理液供应装置2b可以用多个供液装置2构成,使得加速渗透液21与处理液20可以依多种方式供给转移纸10。
在下述供液装置2的一个具体结构例中,可以不对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与处理液供应装置2b互加区分而能将处理液20之类的一种液体22供给转印纸10。因此,在以后的附图中,就可适当地用液体22而不对渗透加速液21与处理液20互加区分。
首先参考图19说明采用了将转印纸10浸于液体22中这样一种系统的供液装置2的一种结构例。此供液装置2有一个液体容器201、一个浸到液体内的输送辊202、一个用于辊202的未示明的驱动部、一个浸到液体内部的导向板203、一个分离爪210以及一对牵引辊204等。液体容器201内充以预定量的液体22。液体内部输送辊202导引并将转印纸10输送入液体容器201的液体22内,同时液体内部输送辊202则与转印纸10的一面相接触。转印纸10的上述这一面在图19中定为上面。液体内部导向板203在转印纸10的上面进入液体容器201内的液体中时导引着该纸的下面。牵引辊对204则组成一种从转印纸10上除去过量液体22的装置。本例中,从供纸装置1供给的转印纸10是由浸在液体内部的输送辊202与浸到液体内部的导向板203导引到液体容器201内的液体22中。然后将转印纸10浸于液体22中。再从为分离爪210自输送辊202表面上分离下的转印纸10上用牵引辊对204除去多余的液体22。至此,再将转印纸10送到下一个调色剂分离装置3,等等。本例中,由牵引辊对204能把为减弱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处理液供给转印纸10,因而可以减少在继后干燥工序中这一转印纸所需的加热量。此外,也可减少转印纸10因吸收水分而有的伸缩量,从而能阻止转印纸10因皱缩而变形成波纹形。
再来参看图20,描述了一种将转印纸10浸入液体22中的系统的供液装置2的另一个结构例。此供液装置20有一个传送带201来取代图19中所示的浸到液体内部的输送辊202。传送带盘绕并张紧在一对由一未示明之驱动部所带动转动的输送辊209之间。本例中,从供纸装置1送出的转印纸10在传送带211的传送过程中是附在此带的下表面上而导引入液体容器201的液体22内,然后再浸入液体22中的。随后,此转印纸10便易在使供纸方向为另一输送辊209依锐角返转回的输送端与液体22相分离。至此,此转印纸10便输送到下一个调色剂分离装置3中。本例中还可以装配上前述的一对牵引辊204。当在此传送带211上开设一批孔时,能加大液体22的渗透量。
当采用图19或20所用的供液装置2时,转印纸10是浸入在液体22中,因而液体22是从此转印纸10的两面与端部渗入该纸中的。因此,液体22能可靠和快速地渗入转印纸10的内部。这样就能减弱调色剂与转印纸10纸纤维之间界面上的粘着力。在这种供液装置2中,供给转印纸10的液体22的数量是预先设定的,通过由前述控制段所显示的液体容器201内液体22的剩余液体量等等,对液体数量进行控制,就可保持这一预定量。根据处理过程的次数,还能通过在液体的再补充过程等之中,通过对液体浓度的控制来保持上述这一预定量。
下面参考图21来说明采用了由液体22来对转印纸10涂层之系统时的供液装置2的结构例。此供液装置2有一个液体容201、一对涂层辊207、这对涂层辊207的未示明的驱动部、一根供液管212以及一个泵213,等等。液体容器201充有预定量的液体22。各涂层辊207的至少一个表面部分是由吸液材料构成。涂层辊207的至少一个表面部分是由吸液材料构成。涂层辊对207在将转印纸10支承于其间的同时传送该纸。供液管212是用来将液体22供给于涂层辊对207中之一。下部涂层辊207装配成能使它的一部分浸入液体容器201内的液体22中。涂层辊对207的吸液材料可以由这样一类材料构成,它可以保持液体22,并能将液体22供给于转印纸使此转印纸能为这种液体22涂层。作为一个具体例子,此种吸液材料能由泡沫材料、毛毡等构成,但不局限于这些材料。本例中,从供纸装置1送出的转印纸10由一对在表面和内部保持有液体22的涂层辊207支承于其间并进行传送。此时,转印纸10的两面都为液体22涂层。
如果涂层辊207之一是由具有大的气囊泡沫材料或软毡构成,则会引起涂层辊对207辊隙部分与该辊其它部分之间的压力差。因此,液体22的渗透力就会增加,从而加快了更新处理的速度。在本例中,在转印纸10的两面上均同时涂有液体22。但是,在只有转印纸10的一面涂有液体22时,则图21中的下部涂层辊207才照原样使用,而上部涂层辊207可用通常的橡胶辊等构成。
以下将参照图22说明供液装置2的另一结构性实例,该供液装置使用了一个将液体22涂敷到转印纸10上的系统。该供液装置2的结构能将预定量的液体22涂敷到转印纸10的一面如该纸的上面上。而且,该供液装置2带有一个液体容器201、一对涂层辊207、涂层辊对207未画出的驱动部分、一蓄液部分214、一板片215、一供液管212以及一个泵等。液体容器201内填充有预定量的液体22。涂层辊对207在将转印纸10支承于其间的同时传送该纸10。蓄液部分214的配置能使液体22与上部涂层辊207的表面相接触。板片215起一过量液体清除装置的作用,以便限制液体22在涂层辊207表面上的附着量。供液管212及泵213用于向蓄液部分214提供液体22。在本例中,从液体容器201中供给泵213的液体22存贮在蓄液部分214内并附着在上部涂层辊207的表面上。板片215将液体22在上部涂层辊207上的附着量限制于一预定的数量。因此,能够防止液体22过度地润湿转印纸10。涂层辊207在将转印纸10支承于其间的同时传送该从供纸装置1中送出的转印纸10。此后,将液体22涂敷到转印纸10的表面上。
在本例中,当用含有气泡的材料如泡沫材料来构成与一涂层辊相对的另一涂层辊时,就可利用用涂层辊对207的辊隙部分与该辊对其它部分之间的压力差来提高液体22向转印纸10的渗透力。而且,总是将用于限制液体22涂敷量的处理面设定为上部涂层辊的表面。但是,供液装置2的结构也可以将所述的处理面设定在下部涂层辊的表面。
如果使用图21或22所示的供液装置2,由于可向转印纸10提供减少调色剂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的处理液20,因此,在随后的干燥处理过程中可以减少对转印纸的加热量。而且,可以减少因吸收水分而导致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所以,能够防止转印纸10呈波纹状地变形折皱。在这种供液装置2中,可将供给转印纸10的液体22的数量调节为一预定量,而且,此预定量可通过由上述控制部分所进行的用于显示液体容器201内液体22的剩余量等的液量控制作业而得以保持。此预定量也可由在供液过程中根据处理对象的多少而进行的液体蒸发控制作业等来保持。
以下将参照图23a和23b说明一带有施压调节器的供液装置2,所述的施压调节器用于调节施加给涂层辊对207的压力。如图23a所示,供液装置2带有一纸张前端传感器234、一偏压部件235、一可移动的支承件236、一压力释除螺线管237、一在图23a中未示出的控制部分等。纸张前端传感器234用于探测所传送的转印纸10的前端。偏压部件235将上部涂层辊207压向下部涂层辊207,因而上部涂层辊207可压在下部涂层辊207上。偏压部件235可由弹簧等构成。可移动的支承件236固定在上部涂层辊207的转轴上。压力释除螺线管237用于通过可移动的支承件236来解除从上部涂层辊207上施加给下部涂层辊207的压力。纸张前端传感器234可用带有滤光片的光敏器件构成。
在本例中,如图23b所示,当供液元件2的作业开始时,一对传送辊209会从供纸装置1中传送转印纸10。纸张前端传感器234探测该转印纸前端。在图23 b所示之步骤1与步骤2内,纸张前端传感器234的探测信号被传递给所说的控制部分。而该控制部分则将释除所施加的压力的信号传送给螺线管237的未画出的驱动部分。当螺线管237开动时,该管237的可移动部分会受到牵引,而且,上部涂层辊207会通过可移动的支承件离开下部涂层辊207。这样,就会在图23b所示的步骤4中释除涂层辊207之间所施加的压力。当经过了事先存贮在控制部分的随机存储器(RAM)919中的设定时间时,施压开始信号就会从该控制部分中传递给螺线管237的驱动部分。当螺线管273关闭时,偏压部件235就会在步骤5中施压于上部涂层辊207,因此,上部涂层辊207会与下部涂层辊207接触。可根据转印纸10前端的未处理的宽度、转印纸10在涂层辊对207支承部分内的线速度等来确定上述设定时间。
在本例中,由于具有预定宽度的转印纸10的前端上并没有涂敷液体22,因此,该前端不会被液体22润湿。所以,会在随后的分离处理过程中提高转印纸10对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辊的表面的分离性能,由此便会很容易地从该分离辊上分离转印纸10。如果图23a及23b所示之供液装置2的结构能增加涂层辊207之间相对转印纸10前端的预定宽度的施加力,那么,液体22只会过量地供给该转印纸10的前端,从而将该纸的前端濡湿。因此,应在下一处理过程中使用一水分吸收-分离系统,以简化从转印纸中分离液体22的过程。
以下将参照图24说明供液装置2的结构性实例,该供液装置使用了一个将处理液喷涂到转印纸10上的系统。所述供液装置2带有一个液体容器201、一个喷嘴216、一供液管212、一个泵213、一对传送辊209、一对牵引辊204、一对液体遮护板217等。液体容器201填充有预定量的液体22。喷嘴216用于将液体22喷涂到转印纸10上。供液管212及泵213将液体22供给喷嘴216。液体遮护板217用于防止液体22逸散。在本例中,通过喷嘴216的喷涂将液体22涂敷到从供纸装置1中送出的转印纸10的处理面上。当上述处理面通过喷涂而涂敷有液体22时,在许多情况下会将液体22过量地提供给所述的转印纸处理面。但是,可用设置在供液装置2下游侧的牵引辊对204来除去转印纸10上的过量液体22。在本例中,可用牵引辊对204向转印纸10提供减少调色剂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处理液20,因此,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可以减少对转印纸的加热量。而且,由于能减少因水分吸收而造成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所以,能够防止转印纸10呈波纹状地变形折皱。
在本例中,所说的转印纸处理面设定为下面,但也可以设定为上面或者设定为两面。
本例中的供液装置2做成能够改变泵213的排放量以及喷嘴216的喷孔等。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分的信号来改变液体22的喷涂量。
例如,可以通过控制泵213的排放量或喷嘴216的喷孔在转印纸10前端减小而减少液体22的喷涂量。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预定宽度的转印纸10的前端没有涂敷液体22而不会被该液体22润湿。因此,会在随后的分离处理过程中提高转印纸10对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辊的表面的分离性能,从而,可以很容易地使转印纸10与该分离辊分离开。
而且,例如,可以通过控制泵213的排放量或喷嘴216的喷孔在转印纸10前端增大而增加液体22的喷涂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只是给转印纸10的前端提供过量的液体22而将该前端润湿,因此,应在随后的处理过程中使用一水分吸收-分离系统。所以,可以简化从转印纸中分离液体22的过程。
以下将参照图25说明供液装置2的结构实例,此供液装置使用了一个用于在喷涂状态下向转印纸10提供液体22的系统。所述供液装置带有一液体容器201、一喷涂器218,一冷凝器219、一喷嘴216、一供液管212、一个泵213、一对传送辊209、一对牵引辊204等。液体容器201内填充了预定量的液体22。冷凝器219将所喷涂的液体22a送回液体22。喷嘴216将液体22喷涂到转印纸10上。供液管212以及泵213向喷嘴216提供液体22。例如,可用一超声波振荡器及一加热器等构成喷涂器218,但此喷涂器并不局限于这些部件。在本例中,通过喷涂器218使来自液体容器201内的液体22形成喷雾状。传送辊对209经由飘浮在液体容器201上方的喷涂液22a传送从供纸装置1中送出的转印纸10。这时,喷涂液22a会附着在转印纸10的表面上,从而将液体22供给该转印纸10。喷涂液22a被冷凝器219再度液化,从而得以重复使用。
以下将参照图26说明使用了一毡片220的供液装置的结构性实例。所述供液装置2带有一毡片220、传送导向板221、一对传送辊209、一对牵引辊204等。毡片220的一部分浸在液体容器201内的液体22中。在本例中,传送辊对209将来自供纸装置的转印纸10提供到传送导向板221之间。此后,转印纸10与被液体22充分浸渍了的毡片220相接触,从而将液体22涂敷到转印纸10上。设置在供液装置2下游侧的牵引辊对204从转印纸10上清除掉过量的液体22。在本例中,可通过牵引辊对204向转印纸10提供减小调色剂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处理液20,因此,可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减少对转印纸的加热量。而且,会减少因水分吸收所引起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所以,能够防止该转印纸10呈波纹状地变形皱褶。
以下参照图27说明供液装置2的结构性实例,该供液装置使用了一个通过喷嘴将液体22提供给转印纸的系统。所述供液装置2带有一个喷嘴头223、一未示出的图象传感器等。喷嘴头223带有多个与转印纸10的供纸方向相垂直的喷嘴。图象传感器用于读取转印纸10上的图象。在本例中,喷嘴头223将液体22喷向从供纸装置1中送出的转印纸10的图象部分10a。图象传感器读取转印纸10上的图象。对供纸装置2作业的控制能使得液体22根据上述图象区域10a来喷射或者不喷射。不必仔细而精确地调节读取及喷射位置。只要能向大于图象的区域上提供液体22就可以了。例如,在用于打印机等的喷墨打印中,精度一般为每英寸200至400点阵。在本例中,将分辨精度设置在几厘米的单位内就足够了。也可以用较高的精度来控制读取与喷射位置。而且,还可以在不形成读取图象部分的情况下处理转印纸10的整个表面。
如果使用本例中的供液装置2,那么就应通过控制喷嘴头223的喷射量来向转印纸10提供减小调色剂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的处理液20,因此,可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减少对转印纸的加热量。而且,由于能减少因水分吸收而造成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所以,能够防止该转印纸10呈波纹状地变形皱褶。
可以根据来自上述控制部分的信号来改变喷嘴头223的喷射量。例如,如果喷嘴的喷射量在转印纸10的前端减少,那么,具有预定宽度的转印纸10的前端上就不会涂敷有液体22,因而也就不会被该液体22润湿。因此,在随后的分离过程中会提高转印纸10对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辊的表面的分离性能,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从该分离辊上分离转印纸10。
而且,例如,如果喷嘴的喷射量相对转印纸10的前端增加,那么液体22只会过量地供给转印纸10的这一前端,因而该前端被液体22润湿。因此,应在下一处理过程中使用一水分吸收-分离系统,以便简化从转印纸中分离液体22的过程。
以下将参照图28a及28b说明供液装置2的结构实例,此供液装置使用了一个通过直接接触来向转印纸10提供处理头224内液体22的系统。所述供液装置2带有一处理头224(见图28b)、一个对峙辊225、一供液容器201、一供液管212、一个泵213、一对传送辊209、一对牵引辊204,一个传送导向板221以及各个辊的未示出的驱动部分等。处理头224是中空的且带有一沿垂直于转印纸10传送方向形成的细长开孔部分224a。对峙辊225设置在与到达转印纸10的处理头224相对的位置处。液体容器201内填充了预定量的液体22。供液管与泵213用于向处理头224提供液体22。在本例中,处理头224与对峙辊225传送从供纸装置1中送出的转印纸10,同时,该转印纸10被处理头224与对峙辊224支承于其间。这时,处理头224开孔部分224a内的液体22会直接接触转印纸10的下表面,从而将液体22提供给转印纸10。而设置在供液装置2下游侧的牵引辊对204则从转印纸10上清除掉过量的液体22。在本例中,牵引辊对204向转印纸10提供减小调色剂粘着力所需的最少量的处理液20,因此,可以在随后的干燥过程中减少对转印纸10的加热量。而且,会减少因水分吸收所造成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所以,能够防止转印纸10呈波纹状地变形折皱。
在本例中,处理头224的液面与转印纸10作紧密接触,因此,可以防止液体22从该处理头224中蒸发掉。而且,图28a所示的液体容器201应该是密封的,因此由泵213将该容器201内的液体抽起并提供给处理头224。当液体容器201是密封式时,就能防止液体22从该容器201中蒸发掉。
以下将参照图29a至29c说明可沿转印纸传送方向移动的处理头224。在传送辊209a和209b之间设置有处理头224以及与该处理头224的开孔部分224a相对的对峙辊225。同时还设置有一用于启动处理头224并使对峙辊225旋转的驱动装置。
如图29a所示,传送辊209a等从供纸盒1中传送转印纸10。该转印纸10被支承于对峙辊225与已停止提供液体22的处理头224之间。用上述控制部分控制对峙辊225的旋转,使该对峙辊225与处理头24一起支承转印纸10前端时暂时停止旋转。可根据一未示出的设置在传送辊209a上游侧的纸张前端传感器,一未画出的设置在处理头224或对峙辊225内的纸张传感器等来控制对峙辊225的暂时停转时间。如图29b所示,处理头224和对峙辊225在支承到转印纸10的前端时会移至传送辊209b一侧。当处理头224与对峙辊225到达传送辊209b前的预定位置时,它们的运动会停止。此后,对峙辊225会开始旋转,从而使得传送辊209b能支承到转印纸10。在传送辊209b如图29c所示那样支承着转印纸10之后,泵213会启动并开始向处理头224提供液体22。向处理头224的液体22供应应以这样的方式加以控制:从对峙辊225开始旋转时算起经过一预定时间才开始供液作业。在传送转印纸10且向该转印纸10完全地供给了液体22时,处理头224的作业以及对峙辊225的旋转均会停止。此后,处理头224及对峙辊225会返回其预定的位于传送辊209a一侧的原始位置上并处于等待状态,直至传送下一张转印纸。
通过进行这样的操作可以在转印纸10前端上形成一未被提供液体22的区域,因此,在随后的分离过程中会提高转印纸10对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辊的表面的分离性能,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从该分离辊上分离转印纸10。
在图29a至29c中的传送辊209b支承了转印纸10之后,处理头224与对峙辊225的移动会使它们与转印纸10带有所提供的液体22的表面作摩擦接触。例如,处理头224和对峙辊225可在传送辊209a与209b之间作往复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头224等会与转印纸10浸渍有液体22的表面作摩擦接触。这样,可从转印纸10内除掉其中的气泡。因此,液体22会因毛细管作用更有效更可靠地渗入转印纸10。
以下将参照图30至32说明供液装置2,此装置使用了一处理头238,该处理头使处理液20高速流进与转印纸10相接触的凹槽内。如图30a和30b所示,在供液装置2的处理头238的一侧形成有两个垂直于转印纸10传送方向的凹槽238a,而所述的处理头则与转印10相接触。液体容器201内的处理液20经过供液管212供给处理头238的凹槽238a之一的端部。在供液管212的中部设置有一过滤件229和一个泵213。所供应的液体20在此一凹槽238a内高速运动并从另一凹槽238a的端部返回至液体容器201,因此,处理液20得以循环。在处理头238的两侧沿转印纸传送方向各设置有一传送辊209。
在本例中,处理液20高速流进接触转印纸10之处理头238的凹槽238a内。因此,会在凹槽238a内产生沿垂直于处理液20流动方向的负压,从而,转印纸10会与凹槽238a内的处理液20作紧密接触。这样,转印纸10就会涂敷上处理液20。这时,转印纸10会与该处理液20作直接接触,而且该处理液20会高速运动,故能从转印纸10的表面上除掉气泡。此外,处理液20还会通过毛细管作用充分且可靠地渗进转印纸10。
由于处理头238a上的转印纸10靠近凹槽238a,所以转印纸10能起凹238a的覆盖件作用。这样,就能防止处理液20蒸发和流失。
而且,通过密封液体容器201可以防止处理液20蒸发掉。处理液20通过供液管212、过滤件229以及泵213而得到循环。因此,可在任何时候将清洁的处理液20供给处理头238的凹槽238a。
图31显示了供液装置2的改进例,在此实例中,传送带设置于在处理头上未形成有凹槽238a的区域。该传送带由两个辊子拉伸并设置在传送辊209之间以及处理头238的上表面上,因此,转印纸10可被支承在该传送带与处理头238的上表面之间。这样,就可在处理头238上可靠地传送转印纸10。
如图32所示,在传送转印纸方向,供液装置2下游侧的处理头238之每一凹槽238a的内表面238b均被加工成倾斜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当转印纸10的前端落进各个凹槽238a内时,可在不折合转印纸10的情况下将该纸10从凹槽238a中送出。因此,能在处理头238上可靠地传送转印纸10。
以下参照图33说明供液装置2的运行情况,此供液装置带有一处理头238并能将液体供给于转印纸10的整个表面。当转印纸10具有最小尺寸时,传送辊209e的中心与处于沿转印纸传送方向供液装置2下游侧的处理头238的凹槽238a的中心之间的距离,调节为该转印纸10沿传送方向的长度的一半,或小于该转印纸10沿传送方向的长度,第一传送路径转换爪239和第二传送路径转换爪241设置在图33中的实线位置处。
转印纸10首先通过传送辊209c和209d传送至处理头238上。这时,处理头238是关闭的。当处理头238打开时,转印纸10的前端会因处理头238的凹槽238a内形成的负压而落进该凹槽238a内,但这样可能会折叠该转印纸张。此后,转印纸10的前端经过处理头238并被一纸张前后端部传感器242所探测到。这时,在传送辊209之间支承着转印纸10,这样可传送该转印纸。于是,处理头238便开启而开始将液体供给转印纸。
当纸前后端部传感器242探测到转印纸10的后端时,处理头238关闭。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头238可在任何时间内关闭。例如,处理头238可在确认纸张10已通过了反向传送路径240之后关闭。当探测到纸张10的后端并经过一预定时间后,就有一对传送辊209f作反向旋转,同时,第一传送路径转换爪293也会转换至图33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这样,传送辊209g、209h和209i就会经由反向传送路径240传送转印纸10。此后,所传送的纸10即会被传送辊对209d支承于其间。这时,第二传送路径转换爪已事先转换至图33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
当纸前后端部传感器242探测到转印纸10的前端时,处理头238便开启。这样,处理液20就会供给在上述供给液体过程中不曾为该液体20弄湿的部分。此后,第一传送路径转换爪239即返回至原来实线所示的位置,而传送辊209f沿正常方向旋转。转印纸10则被供给下一处理过程,如分离过程、干燥过程等等。当纸前后端部传感器242探测到纸10的后端时,处理头238会关闭。
在上述示例中,可将处理液20可靠地供给转印纸10的整个表面。
以下将参照图34说明供液装置2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供液装置带有用于挤压转印纸10的装置和用于向转印纸10供应液体的装置。在这种供液装置2中,所述挤压装置使用了一对涂层挤压辊228,以便支承其间的纸10并用预定的压力挤压该纸10。设置涂层挤压辊对228以便能自下而上地从供纸装置1中供应转印纸10。通过一未画出的驱动装置使该挤压辊对228沿图34中箭头方向旋转。
上述供液装置由一蓄液器部分214及两组供液装置208构成。设置蓄液器部分214,使得处理液20能接触到从所述一对挤压辊228之间的压力中释放出的纸10的两面。而所述两组供液装置208则将处理液20按需供给蓄液器部分214。蓄液器部分214带有液体保持板214a。该板214a经设计成可使其下端部分以滑动的方式与每个挤压辊228的表面作摩擦接触。液体保持板214a的下端部分最好由不会损伤每一挤压辊228的材料构成。在本例中,蓄液器独立地形成在纸10的前后两面处。但是,处于纸10两面的相应蓄液器可以彼此相通连。
上述两组供液装置208中的每一个均由一液体容器201、一供液管212、一个泵213、一个诸如液体清洁装置的过滤器229等构成。在处于每个每个挤压辊228一侧的液体容器201的上端部分设置有一除液片230。该除液片230会从每个挤压辊228表面上除掉残余的处理液。当处于纸张10两侧的蓄液器彼此通连时,可以只设置一套供液装置208。
有一未画出的导向板以及一对用于引导纸10的导向辊,它们以适当的方式设置在纸10的传送路径上。例如,在如图34所示的供液装置2的结构中,于所述的一对涂层挤压辊228的上游侧及下游侧设置有一对传送辊209。
在上述实例中,所述一对传送辊209将表面上带有调色剂图象的纸10引导并传送到涂层挤压辊对228的入口处。涂层挤压辊对228在其间支承并挤压有转印纸10的同时,向上传送该转印纸10。通过这样的挤压,可以除去转印纸10微小空隙内的气体气泡如空气气泡等。在转印纸10业已通过涂层挤压辊对228的挤压位置之后,就会释除施加给转印纸10的挤压压力。在上述挤压压力的释除位置处,蓄液器部分214内的处理液会与转印纸10的相接触。因此,当释除挤压压力时,蓄涂器部分214内的处理液20会迅速地渗进上述转印纸10内的微小空隙,也会通过毛细管作用等渗进作为转印纸10的结构材料如纤维素纤维等纸纤维内。处理液20会主要从转印纸10带有调色剂图象的两面部分迅速地渗进微小空隙及纸纤维中。处理液20最终会可靠地渗至调色剂图象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转印纸10上的调色剂通常具有抗水性,因此,处理液20不会轻易地附着于调色剂图象的表面。但是,如在显微镜下看到的那样,调色剂图象上存在有无数的空隙。因此,处理液20也会因毛细管现象等渗进调色剂图象的表面。
如上所述,处理液20会可靠地渗至转印纸10表面上的调色剂图象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这样,就会改变调色剂和/或纸纤维的粘着特性,从而,转印纸10的调色剂及纸纤维的附着或粘着状态会变得不稳定。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将调色剂图象与转印纸10的表面分离开。
此后,会在另一调色剂分离元件3的分离辊302之间经由传送辊对209传送已渗有处理液20的转印纸10。如图17所示,在这一调色剂分离装置3中,有一分离件302a能与转印纸10上的调色剂T和处理液20相接触。分离件302a与调色剂T之间的粘着力要大于调色剂T与转印纸10的表面之间的粘着力。因此,调色剂T会与转印纸10的表面分离。分离部件302a与转印纸10上未粘着调色剂的表面之间会附着处理液20。因此,在转印纸10的这一表面上不会有纸纤维通过分离部件302a而分离下来。所以,只有调色剂T能从转印纸10上分离下来,而不会损坏转印纸10的表面。
在不损坏复印机等内的转印纸10表面的情况下,能够重复利用这种只有调色剂T被分离出去的转印纸10。
附着在每一涂层挤压辊228表面上的残留处理液可用除液片230刮去并存贮于液体容器201内。此后,用泵213将该残留的处理液经由过滤件229提供给各个蓄液器部分214。当处理液通过过滤件229时,被清洁的处理液能随时提供给各个蓄液器部分214。结果将不含灰尘及杂质等的处理液供给转印纸10,并能更有效、更可靠地渗进该转印纸10直至转印纸10表面上的调色剂T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
在本例中,涂层挤压辊对228之间的挤压压力最好调节为能使得处理液20不会从该涂层挤压辊之间的接触位置上泄出。具体地说,如果将上述挤压压力设定为等于或大于至少相应于涂层挤压辊对228上处理液20重量的力时,就不会从该接触部分泄出处理液。
涂层挤压辊对228上处理液20重量的近似值W可估算如下。如图35所示,蓄液器的高度为H(cm),每一涂层挤压辊228的半径为R(cm)。当A4规格的一张复印纸通过此涂层挤压辊对228时,将每一涂层挤压辊228的长度设置为至少23cm或更长就足够了。当处理液20是以2R×H×23(cm3)的长方体形存在于涂层挤压辊对228上并具有1g/cm3的密度时,就可以很空间地计算出涂层挤压辊对228上处理液20重量的近似值W。在这种情况下,该近似值W可按下式计算:
W=46×R×H(g)
例如,当R=5厘米且H=5厘米时,就应将涂层挤压辊对228的挤压压力设置为等于或大于约1.15kgf。
以下将参照图36说明供液装置2的另一实例,此供液装置带有转印纸10的挤压装置和供液装置。除设置有一用于浸渍转印纸10的浸渍装置以外,本例中供液装置2的结构基本上类似于图34所示的结构。所述浸渍装置起到一供液装置的作用,该供液装置用于在一对涂层挤压辊228挤压转印纸10之前,将作为预定液体的预浸渍液23以浸渍的方式提供给转印纸10。浸渍装置由用于贮存预浸渍液23的预浸渍液容器231、未画出的传送导向板、一对传送辊209等构成。所述传送导向板设置成能使转印纸10通过容器231内的预浸渍液23。一般地说,水等均可用作预浸渍液23,但是,上述处理液20也可用作预浸渍液23。
本例中,在上面形成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0由传送辊对209等来引导并经过容器231内的预浸渍液23。这样,转印纸10就会被预浸渍液23润湿。与图34所示的实例相似,转印纸10会传送至成对涂层挤压辊228的入口处。由于转印纸10被预浸渍液23润湿,所以,转印纸10很容易弯转和挤压。因此,用涂层挤压辊对228可以更有效、更可靠地除去转印纸10微小空隙中的气体气泡如空气气泡。
当转印纸10被预浸渍液23湿润时,就不需要该浸渍液23充分地渗进转印纸10的内部。
以下将参照图37说明供液装置2的又一实例,此供液装置具有转印纸10的挤压机构和供液机构。本例中供液装置2的结构,除了是沿横向来传送转印纸10外,基本上类似于图34所示的结构。在图34中,是相对于涂层挤压辊对228自下而上地传送转印纸10的。与此相反,例如,图37中的转印纸10的则是相对于涂层挤压辊228从右至左沿横向传送的。在本例中,将蓄液器部分214相对涂层挤压辊对228设置在转印纸的送出侧,因而,处理液20能与从挤压辊对228中挤压出的转印纸的正反两面相接触。蓄液器部分214带有一液体保持板214a。该板214a设计成使其右侧下端部分能以滑动的方式与一个涂层挤压辊228的表面作摩擦接触,从而防止了处理液20的泄露。液体保持板214a的右侧下端最好由不会损伤上述挤压辊228的材料构成。
在本例中,传送辊对209等引导并传送形成有调色剂图象的转印纸10,直至涂层挤压辊对228的入口处。涂层挤压辊对228在其间支承转印纸10并在挤压该纸的同时向左传送该纸。转印纸10微小空隙内的气体气泡如空气气泡会因这种挤压而除掉。在转印纸10经过挤压辊对228的挤压位置之后,施加给转印纸的挤压压力就会释除。在上述挤压压力的释除位置处,蓄液器部分214内的处理液20会与转印纸10相接触。因此,当释除挤压压力时,蓄液器部分214内的处理液20会迅速地渗进上述转印纸10内的微小空隙,也会通过毛细管作用等渗进作为转印纸10的结构材料如纤维素纤维等纸纤维内。处理液20会主要从转印纸10带有调色剂图象的两面部分迅速地渗进微小空隙及纸纤维中。处理液20最终能可靠地渗至调色剂图象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
由于处理液20能可靠地渗至转印纸10表面上的调色剂图象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所以就会改变调色剂和/或纸纤维的粘着特性,从而,转印纸10的调色剂及纸纤维的附着或粘着状态会变得不稳定。因此,在下一调色剂分离装置3处可以很容易地将调色剂图象与转印纸10的表面分离开。
以下将参照图38说明供液装置2的结构实例,此供液装置带有用于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分离鼓226。上述供液装置2带有:一圆柱形中空分离鼓226;一未画出的分离鼓226的驱动部分;一对峙辊227;一液体接收容器206等。分离鼓226将液体22保持于其中。对峙辊227的设置能使该辊227与分离鼓226的表面作压力接触。液体接收容器206接收来自对峙辊227的液体22。在分离鼓226的外壁部分上形成有许多小孔。对峙辊227由含有气泡的材料如泡沫材料构成。在本例中,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在被分离鼓226与对峙辊227支承于其间的同时被传送。分离鼓226内的液体22排放至该鼓226与辊227之间的辊隙内。所排放出的液体22再提供给转印纸10。此后,转印纸10卷绕在分离鼓226上,而开始下一步的处理过程。辊227由含有气泡的材料如泡沫材料等构成。因此,会造成上述辊隙部分与辊227其它部分之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促使液体22从分离鼓226中排放出来。也可以通过增加分离鼓226内部的压力来从中排放液体22。
在图19至图38所示的供液装置2中,可以向液体22(如处理液22及渗透加速液21)施加超声波,或者向上述浸入液体内部的传送辊202、传送带211、涂层辊对207、清洁片220等施加超声波。在这种情况下,液体22(如处理液20及渗透加速液21)渗入转印纸10的渗透速度就会增加。供液装置2也可以带有一温度控制器等,以便在适当的处理过程内保持液体22(如处理液20及渗透加速液21)的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改进供液装置的液体处理中的处理速度和可靠性。在处理液体22(如处理液20及渗透加速液21)时,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液体22(如处理液20及渗透加速液21)在运载供液装置主体时溅散出。在另一情况下,也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供液装置主体手柄或爪持件适当地定位从而使得没有液体22外泄。在另外的情况下,亦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液体容器201构造成密封的结构。普通的湿式复印机、重氮复印机等的技术均可适用于此。当液体22(如处理液20及渗透加速液21)循环使用时,最好设置一过滤件以在循环路径的一部分内除去液体22内的灰粒、杂质等。上述每一个辊均可用传送带等置换。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液20能够充分且可靠地渗到转印纸10表面上调色剂图象与纸纤维之间的界面部分。所以,会改变转印纸10和/或调色剂在该界面部分处的粘着特性,因而,得以很可靠地使转印纸10与调色剂的粘着状态变得不稳定。这样就降低了转印纸10与调色剂之间的粘着力。因此,能够很可靠地只将调色剂从转印纸10上除掉。
当设置有诸如牵引辊204、刮片215等用来除去多余液体的装置时,便可以向转印纸10提供最少量的能使调色剂粘着力减少时所需的处理液20,从而可以减少在后续干燥过程中转印纸所需的热量。而且,还会减少因吸潮而造成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从而,能够防止转印纸10因皱褶而呈波纹形变形。
在本发明中,图象可用静电复印机等形成。例如,在下述实施例中,本发明使用了一种转印纸处理器,此处理器用于处理载象件,其中是把上述渗透加速液21、处理液20等之类的液体提供给未用过的转印纸10。
对此种转印纸处理器来说,可以使用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调色剂分离装置的结构。例如,该转印纸处理器可设计成能省掉图5、7、8、9、11或12所示之调色剂清除装置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并使转印纸10直接地从上述供液装置2中传送至干燥装置4。在这种情况下,供液装置2包括了上述渗透加速液供应装置2a与处理液供应装置2b的组合结构。
如图39所示,转印纸处理器可以带有:绕过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之调色剂分离装置的分支传送路径232;一未画出的模式转换装置;一传送路径转换装置233。所述模式转换装置可由使用者来转换除去调色剂的模式和未使用过的转印纸的处理模式。在调色剂除去的模式下,可从转印纸上除去附着在该纸上的调色剂。在未使用的转印纸的处理模式下,会处理一张未用过的转印纸。传送路径转换装置233通过模式转换装置转换转印纸的传送路径。转印纸处理器可设计成当选择未用过的转印纸处理模式时,能使转印纸10经过分支传送路径232以绕过调色剂分离装置3。
可将上述表面活化剂的溶液用作供给转印纸10的渗透加速剂或促进剂。除纯水以外,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用的处理液20可用作不稳定剂。即,可用从一组包括含水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含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以及含水溶性聚合和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中选出的至少一种水溶液来构成不稳定剂。
在本实施例的转印纸处理器中,含有表面活化剂之类水溶液的处理液20可以充分且可靠地渗进不附着有调色剂的未用过的转印纸10部分中。因此,当调色剂图象形成在该纸10上并再从该纸10上分离下来时,调色剂与该纸10表面的粘着或附着状态就会变得不稳定。所以,与一般的转印纸处理器相比,调色剂图象会更可靠地与转印纸10表面分离。
当转印纸处理器带有用于除去多余液体的装置如牵引辊204、刮片215等时,就能向转印纸10提供最少量的能使调色剂粘着力减少时所需的处理液20,从而可以减少在后续干燥过程中转印纸所需的加热量。而且,还会减少因吸潮而造成的转印纸10的伸缩量,从而防止转印纸10因皱褶而呈波纹形的变形。
从上述每一个实施例来看,本发明适用于带有用转印型静电复印机所形成的图象的转印纸,或者适用于成象之前的未用过的转印纸10。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例如记录纸之类的可用于其它成象设备,如传真机、打印机等的载象体。而且,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有纤维结构的载象件,而是适用于可以成象的任何载象件。例如,本发明所用的载象件可由叠层材料构成,在该叠层材料中,可用纸张层之类的材料层来形成塑料层一类底层的表层。
以下将详细说明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一种具体结构实例。图5示明了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整个结构,在图5中,两个分离辊302在其间支承着转印纸10,而且,调色剂是从转印纸10的两面除去的。但是,在下述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中,调色剂则是通过一个分离辊302从转印纸10的一面除去的。下述结构也适用于这样的分离装置3,在这种分离装置中,两个分离辊302在其间支承着转印纸10,而且调色剂是从转印纸10的两面除去的,如图5所示。
图40示出了调色剂分离件3的一个实例,该调色剂分离装置具有使凸凹的调色剂平整地附着于分离辊302上的装置。所述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中空的分离辊302;一支承辊308;一压力辊309;一未画出的驱动部分等等。作为软化调色剂T装置的加热灯301设置在中空分离辊302的内部。支承辊308设置成能与分离辊302的表面相接触。作为上述平整装置的压力部件的压力辊309则设置成在它旋转时能压在分离辊302的表面。
支承辊308和驱动部分构成了一分离件的移动装置,此装置用于在分离辊302的表面与作为一转印纸的复印纸10的表面相接触时移动此分离辊302。上表面上附着有调色剂T的转印纸10被支承辊308和分离辊302支承于其间并被朝图40中左侧传送。所述驱动部分能使分离辊302和支承辊308之一或两者都沿箭头方向旋转。当支承辊308旋转且分离辊302也因支承辊308的旋转而旋转时,附着在分离辊302上的调色剂数量会因反复使用分离辊302而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分离辊302的直径会因附着调色剂而增大,也能恒定地保持在支承纸的位置处的分离辊302的表面移动速度和转印纸10的传送速度。
构成上述压力辊309表面部分的材料最好是相对调色剂T来说具有良好分离性质的材料。具体地说,这种材料由聚四氟乙烯等制成。
在本例中,加热灯30用作软化调色剂的装置。但是,也可使使用通过加压而使调色剂软化的加压装置来代替加热灯30。加热灯30、加压装置等可设置在分离辊302与转印纸10之间接触部分的上游侧。
在本例中,上表面上附着有调色剂T的转印纸10被支承于分离辊302和支承辊308之间并朝左侧传送。在分离辊302和支承辊308之间的支承部分上,附在转印纸10表面的调色剂会与分离辊302的表面作压力接触,该分离辊302对调色剂粘附力要大于转印纸10与调色剂T之间的调色剂粘附力。此后,当转印纸10通过上述支承部分时,调色剂T在粘附到分离辊302表面的同时与转印纸10的表面相分离。
这时,加热灯301会加热分离辊302以软化由分离辊302与支承辊308所支承的转印纸10上的调色剂T。因此,调色剂T与转印纸10之间的粘着力会进一步减小,而调色剂T与分离辊302表面之间的粘合力则会相对增加。所以,调色剂T能很容易地与转印纸10的表面相分离。
当调色剂T与转印纸10的表面分离时,附着在分离辊302表面上的调色剂T具有与转印纸10上图型相对应的不规则部分。但是,这种不规则的及凸凹不平的调色剂部分会因压力辊309压向分离辊302表面而被平整。此后,附有调色剂但被平整了的分离辊302的表面与转印纸10附着有调色剂T的表面相接触。这样,分离辊302就可用于下一次的分离过程。
以下将参照图41说明带有上述平整装置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另一具体实例。在这一调色剂分离装置3中,用一压力片310代替所述的压力辊309来作为平整装置的压力部件。压力片310设置成能使之压向分离辊302的表面。在本例中,压力片310压向具有与转印纸10上图象形状相对应的不规则形状且凸凹不平地附着在分离辊302上的调色剂,由此而使调色剂平整化。此后,调色剂被平整了的分离辊302的表面会与转印纸10附着有调色剂T的表面相接触。这样,分离辊302就可用于下一次的分离作业。
如上所述,与分离辊302上图象形状相对应的不规则调色剂由平整装置所平整,因而使转印纸10的表面与分离辊302的接触状态变得平匀。因此可以防止因局部分离不充分等现象而造成的不规则分离,从而得以重复地使用分离辊302。
如图42所示,所述调色剂分离装置3可以带有一分离剂涂层辊311和一刮片312。分离剂涂层辊311起到一分离剂涂层装置的作用,用于将酮油之类分离剂涂敷到压力辊309的表布。刮片312起到一成象物质除去装置的作用,此装置用于刮落压力辊309上的调色剂T。在这种情况下,压力辊309的表面就为分离剂涂层辊311涂上分离剂,从而能改进压力辊309表面相对调色剂T的分离特性。刮片312可以刮落附着在压力辊309表面上的调色剂,使得不再会有调色剂附着在压力辊309的表面上。因此,能够可靠地平整以不规则形状附着在分离辊302上的调色剂T。
图43示明了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一个实例,此调色剂分离装置带有用作成象物质除去装置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以便从分离辊302表面除去附着的调色剂T。这种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中空的分离辊302;一支承辊308;一未画出的驱动部分等。作为软化调色剂T的装置的加热灯301设置在中空分离辊30 2的内部。支承辊308的设置使得该辊308能与分离辊302的表面相接触。所述调色剂除去装置带有一清洁辊305、一刮片306以及一调色剂接收器或容器307。清洁辊305能从分离辊302的表面上除去调色剂。刮片306能刮落清洁辊305上的调色剂T。调色剂接收器或容器307用于存贮由刮片306刮落的调色剂T。
至少上述清洁辊305的表面是由能使分离辊302对所附着的调色剂T的分离性能低于该辊305表面对所附着的调色剂T的分离性能的材料构成的。具体地说,清洁辊305的表面是由包括铝、铜、镍等金属材料或者高分子或聚合物材料如带有分散在其中的二氧化钛的对苯二甲酸乙酯(PET)构成。但是,清洁辊305的表面并不局限于用这些材料。
在本例中,从转印纸10表面分离下来并附着在分离辊302表面上的调色剂T通过清洁辊305从分离辊302上除去。而附着在清洁辊305上的调色剂T则被刮片306刮落并被存贮进调色剂接收器或容器307。
如图44所示,所述调色剂清除装置304也可设计成由刮片313直接去刮落分离辊302上的调色剂T。由刮片313所刮落的调色剂T被存贮进调色剂接收器或容器307。例如,刮片313可由涂有聚四氟乙烯的金属构成,从而使得该刮片313具有相对调色剂T而言的最佳分离性能。因此,可以防止调色剂附着在刮片313的表面上。调色剂接收器或容器307应设计成其上部能沿设置在调色剂除去装置304一主体侧的导轨314上移动。调色剂接收器307在需要时可从调色剂清除装置上卸下,因此,可以倒掉该接收器307内的调色剂。
如图45所示,可用一张紧的从而能与分离辊302保持压力接触的传输带或传送带315来从分离辊302上除去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304内的调色剂T。传输带315从一未用过的一盘带卷316中供给。此带315在与分离辊302附着有调色剂T的表面作压力接触时,以不同于分离辊302表面移动速度的速度移动。在从分离辊302上除去调色剂T之后,该传输带盘绕在一卷带辊317上。
在所述的调色剂清除装置304中,可于任何时候或根据需要除去附着在分离辊302表面上的调色剂T,从而能防止过多地附着调色剂T。因此,可以最佳地保持分离辊302的分离性能并能长时间地使用该分离辊302。
可设置一调色剂收集器以用作收集从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304中除下来的调色剂的装置。如图44所示,作为一个具体的实例,此调色剂收集器被设计成能使调色剂接收器307的上部沿着设置在调色剂清除装置主体侧上的导轨314移动。在这种情况下,调色剂接收器307可根据需要而从调色剂除去装置上卸下,因此,可以倒掉该接收器307内的调色剂。
可以设置有一如图46a至46c所示的调色剂收集器。该调色剂收集器起到一通过将转印纸10吸附至支承辊308上而传送该纸10的传送部件的作用。此调色剂收集器具有:带有内装式螺旋318的调色剂传送路径319;加热器320;调色剂容器307;挤压部件321;未画出的螺旋318驱动部分;未画出的加热器电源等等。加热器320设置在调色剂传送路径319的端部。挤压部件321起一压缩调色剂容器307内调色剂T的装置的作用。此挤压部件可用手工操作。但是,也可设置一用于自动操作该挤压部件的驱动部分。
在本例中,如图46a所示,刮片313将附着在分离辊302表面上的调色剂T刮落并将其存贮进调色剂传送路径319内。如图46b所示,螺旋318将调色剂传送路径319内的调色剂T传送至该路径的端部。此后,调色剂T在调色剂传送路径319内因加热器320的加热而熔化,同时,该调色剂T被存贮进调色剂容器307。如图46c所示,挤压部件321挤压调色剂容器307内的调色剂T以增大其密度,从而将调色剂T固化。在任何时候都可将调色剂容器307内固化了的调色剂T倒掉。
如上所述,调色剂可通过设置调色剂收集器而收集进调色剂容器307内并被倒掉,因此,可以长时间地使用调色剂分离装置3。而且,可以通过增大调色剂容器307内调色剂的密度来减小调色剂T的体积,从而,可以增进调色剂的存贮效率并使调色剂清除装置小型化。而且,能很容易地倒掉所收集的调色剂,因而可以方便地维护调色剂清除装置并改善该装置的可操作性和工作效率。
调色剂收集器收集调色剂数量的周期限度应大致等于分离部件如分离辊302等的分离限度的周期。
以下的说明涉及到带有一控制装置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所述的控制装置用于探测附着在分离辊302上的调色剂数量并用于控制该分离辊302的旋转,从而根据调色剂数量的探测结果来使旋转停止。
图47显示了带有这种控制装置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一个具体实例。所述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分离带323;一压力辊309;一支承辊308;一调色剂附着量探测器325;一未画出的用作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部分等。分离带323起到一在传送辊322a、322b和322c之间张紧的分离部件的作用。一弹性部件324a如弹簧等施压于压力辊309,从而使得压力辊309压向分离带323的表面。一弹性部件324b如弹簧等施压于支承辊308,从而使得支承辊308通过分离带323与传送辊322a作压力接触。调色剂附着量探测器325探测附着在分离带323上的调色剂的数量。控制部分由中央处理器、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I/O)部分等构成。
调色剂附着量探测器325由一反射板327、一反射型光敏件328等构成。反射板327具有一反射面327a,并且有一弹性部件324c如弹簧等施压于该板327,从而使得该板327与分离带323的表面相接触。光敏件328向反射板327发光并探测在该板327上的反射光强。
在本例中,上表面上附着有调色剂T的转印纸10被分离带323与支承辊30 8支承于其间并朝图47的左侧传送。当转印纸10通过分离带323与支承辊308的支承部分时,调色剂T就会从转印纸10上分离下来并附着在分离带323的表面上。这样,附着的调色剂T就层叠在分离带323的表面上,从而形成一调色剂层。压力辊309平整所述的调色剂层,此后,该调色剂层与反射板327的左侧端部接触。这时,反射板327根据分离带上调色剂层的厚度的左右移动,从而改变了仅光面327a的反射光强。结果,光敏件328的输出电压Vsp会随分离带323上调色剂层的厚度而改变。所述电压Vsp输入至控制部分并用于下述各种控制操作。
在基于光敏件328输出电压的控制操作实例中,将对应于需要置换或更换分离带323时的调色剂层厚度的光敏件328输出电压V1设定为参照值。此电压值V1事先存储在控制部分内。此后,将作为参照值的输出电压V1与光敏件323的输出电压Vsp作比较。当判断出需要更换分离带323或该分离带的更换期即将到来时,就可控制调色剂清除装置的运行,使操作者可通过显示板上的显示内容、示警声等了解到上述判断的内容。
在上述控制操作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将参照值设定为光敏件328对应于无法支承和传送转印纸10的调色剂层厚度时的输出电压V2。该电压值V2也事先存储在控制部分内。当光敏件323的输出电压Vsp近似等于参照值V2时,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所有作业均能控制并使之中止。这样,就能事先防止卡住转印纸10。在分离带323旋转了预定的圈数之后,就可停止调色剂清除装置的所有作业。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在分离带323上形成一凸出的探测标记。当光敏件323的输出电压Vsp近似等于所述参照值V2时,上述调色剂附着量探测器325就会探测所述探测标记的通过。这样,就可数出分离带323的旋转圈数,并能用该圈数来控制调色剂清除装置。
图48至图50显示了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一个具体实例,该调色剂分离装置带有用于在调色剂T从转印纸10上分离下来之后使该纸10高开分离辊302表面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分离装置相组合来使用供液装置2会更有成效,所以将与调色剂分离装置3一起来说明供液装置2。
在本例中,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分离辊302;一支承辊308;一分离爪303;一弹性部件324,如弹簧;一螺线管329;一螺线管329的驱动部分等等。支承辊308上有一加热管301。分离爪303起到一能绕它自身的轴303a自由旋转的分离装置的作用。弹性部件324施压于分离爪303,从而使得该爪303分离部分的末梢端与分离辊302的表面相接触。螺线管32 9使分离爪303移动,从而使得该爪303分离部分的末梢端与分离辊302的表面相分离。当不再要从转印纸10除去调色剂时,分离爪303分离部分的末梢端就会在螺线管329的作用下而离开分离辊302的表面,因而不会破坏分离辊302的表面,并不再刮落附着在分离辊302表面上的调色剂。在分离爪303的分离时间内,要关闭螺线管329,因此,分离爪303就会在弹性部件324的例如为0.1至10gf的偏压力作用下而与分离辊302表面作轻微接触。
在本例中,供液装置2带有:一处理液喷射器;一传送导向板221;纸张前端传感器234等。由一个用于存贮处理液20的液体容器201、一供液管212、一个泵213及一喷嘴216等构成了所述的处理液喷射器。纸张前端传感器234用于探测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的前端。例如,纸张前端传感器234要用透射型或反射型光敏件或者带有滤光片的光敏件构成。
在本例中,调色剂清除装置带有一未画出的控制部分,此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纸张前端传感器234,螺线管329等的操作。例如,该控制部分可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I/O)等构成。
在本例中,如图49的时间图所示,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的前端由纸张前端传感器234所探测到。在探测到转印纸前端之后,经过一预定延迟时间t1,控制部分会开启泵213。该控制部分还会控制供液装置2的操作,从而从喷嘴216中将处理液20喷向转印纸10。这样,就能形成一纸张前端区域,在此区域中,不会有处理液20供给转印纸10。此纸张的前端区距转印纸10前端有几个毫米(最好为2至10mm)的长度。这样,在完成调色剂装置3的下一次分离处理之后,转印纸10的前端会因该纸10的柔性而很容易地离开分离辊302的表面。
如图49的时间图所示,控制部分控制着调色剂清除装置的运行,使得在探测到转印纸10的前端之后正好经过一预定时间t2之前,使螺线管329开启。而分离爪303分离部分的末梢端则会因弹性部件324的压力而与分离辊302的表面相接触。如图50所示,除了利用转印纸10的柔性进行纸分离以外,转印纸10的前端还可借机械的方式离开分离辊302的表面。这样,转印纸10的前端能可靠地与分离辊302表面相分离。通过使用分离爪303以及在转印纸10前端部分上形成不提供处理液区域的方法,就能更有效地使转印纸的前端与分离辊302表面相分离。
图51显示了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另一具体实例。
本例中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分离辊302,此分离辊具有最好设定为约30mm以下的小直径。在本例中,转印纸10的分离角θ设定为:分离辊302和转印纸10相接触部分前的转印纸10传送方向与离开分离辊302并从上述接触部分终止端来看的转印纸10前端的分离方向之间的角。所述转印纸10的前端如图51中双点划线所示。上述分离角θ为锐角。换句话说,分离辊302表面在相对所述接触部分的下游侧上的运动轨迹所具有的曲率能使转印纸10并因柔性弯曲并离开分离辊302。因此,经过上述接触部分的转印纸10的前端能可靠地离开分离辊302的表面。这样,在本例中,在不设置任何复杂的纸张分离装置的情况下,就能使转印纸10的前端可靠地与分离辊302分离。
本例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与图48所示的结构组合使用会更有效。此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结构也适用于使用带状形式的并由传送辊张紧用作分离部件的分离带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下,应充分减小相对分离带与转印纸10之间接触部分下游侧的传送辊直径。
以下将参照图52及53说明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另一实例,此分离装置带有上述的分离装置。在本例中,由于与分离装置组合在一起用供液装置2更有效,所以,将与调色剂分离装置3在一起来说明供液装置2。
如图52a及52b所示,本便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件3带有:一分离辊302;一带有内置式加热管301的支承辊308;一分离侧板330等。分离侧板330沿一预定传送方向引导转印纸10,因而,转印纸10的侧端部分不会接触分离辊302的表面。分离侧板330的表面最好经聚四氟乙烯一类的氟树脂处理,从而使其表面具有分离性能以防调色剂能轻易地附着于其上。分离侧板330相对转印纸10侧端的延伸距离最好为约3至10mm。
如图53a及53b所示,本例中的供液装置2带有:一处理液喷射器;一传送导向板221等等。上述处理液喷射器由一喷嘴216等构成。传送导向板221的延伸范围应使得不会有处理液20供给转印纸10的侧端部分。转印纸10的这一侧端部分是力53b中纸张左侧的部分。传送导向板221相对上述转印纸10侧端的延伸距离最好为1至10mm。
在本例中,是沿分离侧板330的下侧来引导来自供纸装置1中的转印纸10的侧端部分的,因而该转印纸10会达到分离侧板330与分离辊302之间的接触部分。在转印纸10业已通过上述接触部分之后,该纸10就会在其侧端沿分离侧板330的下侧引导时作进一步传送。这样,就能防止调色剂附着在分离辊302上。而且,转印纸10能够可靠地离开分离辊302的表面。
在转印纸10的侧端部分上事先形成有一没有供给处理液20的区域。因此,就能够进一步防止调色剂附着在分离辊302上。由于不会降低转印纸10的柔性,所以,转印纸10会更可靠地离开只接触该纸10侧面的分离辊302。
以下将参照图54说明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另一具体实例,此调色剂分离装置带有上述的分离装置。本便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带有一分离辊302、一带有内置式加热管301的支承辊308等等。在支承辊308的表面部分上形成有一凹进部分。在该凹进部分内设置有一夹合爪331,此爪能开启与闭合。夹合爪331可根据需要握持转印纸10的前端。有一未画出的施压部件如弹簧等施压于夹合爪331,从而使该爪在通常情况下是打开的。
在本例中,调色剂分离装置3还带有:一纸张前端传感器234,此传感器用于探测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的前端;一未画出的控制段,此控制段用于控制纸张前端传感器234、支承辊308以及传送辊对209等的驱动部分。例如,纸张前端传感器234可用透射型或反射型光敏件或者带有滤光片的光敏件构成。又例如,控制组件可由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I/O)部分等构成。
在本例中,用纸张前端感受器234来探测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的前端。在经过一预定时间之后,支承辊308会旋转,因而,用于开启状态下的夹合爪331的凹进部分会与转印纸10的前端同步运动。这时,分离辊302的表面会推挤夹合爪331,因而,该爪331会反抗所述施压部件的压力移进凹进部分。这样,夹合爪331就会在转印纸10被推向凹进部分的状态下经过支承辊308与分离辊302之间的接触部分。此后,支承辊308转过预定的距离,然后,夹合爪331与分离辊302分离。当夹合爪331离开分离辊302时,该爪331因施压部件而完成了开启状态,因而,转印纸10的前端会被打开。这样,转印纸10的前端能可靠地离开分离辊302。
当有大量的处理液20提供给供液装置2内的转印纸10时,在不使用大直径旋转体如支承辊308的情况下,转印纸10也能可靠地离开分离辊30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地设置如图50所示的分离爪303以便使转印纸10更可靠地离开每一个辊。
当调色剂清除装置带有大直径的用于在表面上承载并传送转印纸10的旋转体如载纸鼓等时,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即被支承于载纸鼓与和该载纸鼓作压力接触的涂层辊207之间。此后,在将处理液20提供给转印纸10之后,转印纸10会在与载纸鼓表面作紧密接触的同时被传送。转印纸10上的调色剂会附着到分离辊302上从而离开转印纸10。这时,处理液20的吸附力就作用于转印纸10与载纸鼓之间。所以,转印纸10就可反抗分离辊302与转印纸10之间的粘着力或者反抗调色剂与转印纸10之间的粘着力而附着到载纸鼓的表面上。在转印纸10附着到载纸鼓表面的同时,该纸10会移向载纸鼓与带有内置式干燥灯的干燥辊之间另外的接触位置。转印纸10因干燥辊而干燥,并因失去了处理液20的吸附力而离开载纸鼓的表面。
从上述实施例看,本发明适用于用转印型静电复印机成象的转印纸10。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其它成象设备如传真机、打印机等所使用的载象件如记录纸等。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具有纤维结构的载象件,而且适用于任何可以成象的载象件。例如,本发明中的载象件可由叠层材料构成,在这种叠层材料中,例如以塑料层等为基底层的表面层可由能吸收液体并有弹性的材料层如纸张来构成。
以下将说明上述干燥装置4的改进实例。
首先,将参照图55a至55f以及图56a至56f就一对干燥辊402与404的改进型来说明干燥装置4的改进实例。例如,在图5所示的调色剂清除装置中,在成对干燥辊402与404压触部分处充满了来自转印纸的蒸汽。因此,要有效地将这些蒸汽从该压触部分排放掉,以便充分地干燥转印纸。而且,在上述压触部分处,沿传送方向延伸的转印纸会因褶皱而变形。因此,最好是沿宽度方向拉伸转印纸的同时传送该纸。所以,本例中的干燥装置使用了下述的辊作为干燥辊402及404中的至少一个。
图55a显示了一种鼓形辊,此辊在轴向上中心部分的直径小于其两端部分的直径。当转印纸两侧在此辊与另一辊之间的压触部分处沿宽度方向拉伸时,就能由此辊来传送转印纸。
在图55b中,有多个V形凹槽407形成在一个辊的表面上并延伸至此辊的两侧端部,而此辊轴向的中央部分即被定为顶点。当转印纸两侧在此辊与另一辊之间的压触部分处沿宽度方向拉伸时,此辊便能传送转印纸。例如,也可通过用螺纹形的螺旋槽代替这种V形槽407来传送转印纸。在这种情况下,例如,螺旋槽以左旋形式形成在该辊的右侧圆周面上,同时以右旋形式形成在该辊的左侧圆周面上,这样,该辊轴向上的中央部分就为分界部分。如果在此辊的圆周面上形成有上述的两种螺旋槽,那么,此辊与另一辊之间压触部分内的蒸气就会因上述两辊在能使该蒸汽保持在螺旋槽内状态下的旋转而自所述的接触部分内排出。因此,能有效地干燥转印纸。
与图55b所示的那种辊类似,图55c至55f所示的每一个辊轮均具有这样的结构:在圆周形的辊面上形成有凹进及凸出部分,通过将每一辊在能使蒸汽保持在其凹进部分内的状态下旋转,而将蒸汽自压触部分中排放。具体地说,图55c所示的辊带有多个沿轴向彼此分隔设置的凸出条纹408,每一条纹408沿该辊的圆周方向在该辊上绕过一圈。图55d所示的辊带有多个沿该辊轴向广延的凸出条纹408,这些条纹408沿该辊的圆周方向相互分隔设置。图55e所示的辊轮具有粗糙的圆周表面。图55f所示的辊轮具有这样的结构:在该辊圆周表面上形成有许多凹进部分。
如图56a至56f所示,其中每一个辊的圆周面上的凸出与凹进部分可形成为如图56a及图56b所示那样,在横截面上呈弧形形式、也可如图56c及图56d所示那样,横截面呈三角形形式、或如图56e及图56f所示那样在横截面上呈梯形形式,等等。
图55c和55d所示的辊可以成对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7a所示,辊409及410的凸出条纹部分408最好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凹槽部分411和412在两辊相对部分上尽可能地交错设置。凹槽411是作为辊409表面部分上凸出条纹部分的间隙而设置的。凹槽412则是作为辊410表面部分上凸出条纹部分的间隙而设置的。凹槽部分411和412最好彼此完全交错。而且,凹槽部分411和412的大小最好能使转印纸10的整个表面对向凹槽部分411和412之一。在这种结构中,与在辊相对部分上凹槽411和412彼此相对峙的情形相比,会大大增加转印纸10的与凹槽411或412相对部分的面积。因此,可以通过凹槽411和412从所述转印纸中很好地排出水蒸汽。
在图55b至55d所示的辊面上形成凸、凹部分之后,可用具有较好透气性和吸水能力的部件413覆盖凹进部分,如图57b所示。通过这种结构,此辊与另一辊压触部分内的蒸汽体将可有效地吸进凹进部分内的部件413中,从而能进一步提高转印纸的干燥效率。
以下将参照图58a和58b说明此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58a所示的干燥装置中,由一基底辊414和形成在该辊414上的表面辊415构成了一上部辊409。基底辊414例如是由金属或具有一定硬度的耐热树脂制成。又例如,表面辊415是由透气材料如阻燃布、编织物、耐热泡沫材料等制成的。有一下部辊410与该上部辊409保持接触。例如,此下部辊410由一带有内置式加热器的加热辊构成。在这种干燥装置中,蒸汽是从处在上部辊与下部辊之间压触部分的转印纸中释放出,并能通过将该蒸汽吸进上部辊415的表面辊415而自上述压触部分中排出。当用具有一定硬镀的透气材料构成上部辊409时,就不必将干燥装置制成如上所述的两层式或多层式结构了。
如图58b所示,由一个带有许多外部孔417的辊构成图58a所示的上部辊409的基底辊414,所述的孔417从该辊的表面贯穿至其中空的内部。如果使用带有孔417的辊且该辊中空的内部又与用于排放蒸汽的风扇418相连,则蒸汽就会通过表面辊415及外部孔417吸进辊的中空的内部。通过风扇418就能进一步将这种蒸汽排放到干燥装置的外部。
如图59a所示,可以设置一个用于覆盖上部辊409圆周部分的覆盖件419,以便集中地利用所述风扇418的抽吸力,而得以通过表面辊415及外部孔417将蒸汽吸进辊的中空的内部。在图59a所示的实例中,在每个上部辊和下部辊409及410的周围设置有分离爪420,以防转印纸卷绕到上部辊及下部辊上。用一弹簧施偏压于分离爪420,使得该爪420的末梢端与各个辊409及410的圆周表面相接触。此外,设在上部辊409圆周上的分离爪420的末梢端可以由透气部件,例如不易损坏表面辊415的泡沫材料构成,并使该分离爪420与表面层415相接合。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将分离爪420的末梢端做成圆形的,如图59b所示。参看图59c,可以代替分离爪420的圆形末梢端设置一环形的与透气部件不相连部分421以防止分离爪420与表面辊415相接合。除分离爪420的圆形末梢端以外,还可以设置环形的与透气部件不相连部分421。如图59c所示,可将一与透气部件不相连的部件421以环绕基底辊414一圈的方式沿该辊圆周方向设置,从而使得分离爪420的末梢端能移进与透气部件不相连的部分421。在这种结构中,例如,可以通过使分离爪420的末梢端部分与基底辊414的圆周面接触而完全防止转印纸卷绕到基底辊414上。
以下将参照图60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60所示的实例中,干燥装置带有一传送带424、面板形加热器425以及入口导向件426。传送带424绕在一对支撑辊422与423之间并由导热材料如金属等制成。面板形加热器425设置于在传送带424围成的空间内上部移动的传送带部分的附近位置处。例如,入口导向件426将来自图5所示调色剂消除装置中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转印纸10引导至传送带424上。这样,在入口导向件426引导来自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转印纸的同时,该转印纸会被传送至传送带424上。当在由面板形加热器425加热的传送带424上传送转印纸时,得以使该转印纸干燥。
干燥装置还带有:一压力辊429;一批加热器427,每一加热器均具有一背面覆盖层428;分离爪430和431;一个排出导向件432以及一对转印纸排出辊433。压力辊425与卷绕在位于传送带424纸张排出侧的支承辊422上部的传送带部分相接触。每个加热器427均设置在传送带424上部移动部分的上方,从而使得每个加热器427位于所述上部移动部分的附近。分离爪430和431防止转印纸卷绕到压力辊429和传送带424上。排出导向件432引导从传送带424上排出的转印纸。在转印纸干燥之后,压力辊429用于矫正形成在转印纸上的波纹。例如,上述每一加热器427可由红外线加热器构成。设置各个加热器427是为了通过从转印纸的上侧进一步加热该纸而有效地使之干燥。在图60所示的实例中,每一加热器427均以倾斜的形式连接着干燥装置,在上述倾斜形式下,当转印纸接近供纸侧时,每一加热器427均会离开传送带424。这样,就不会有转印纸因与加热器427相接合而被轻易地卡住。当处于传送带424排纸侧的每个压力辊429及支承辊422具有充分小的直径且转印纸可以弯曲并能离开上述辊时,便可以省去分离爪430和431。
干燥装置还带有温度-湿度传感器434,此传感器用于探测转印纸的干燥程度。例如,可将一湿度传感器用作所述的温度-湿度传感器434。又例如,如图62a所示,此温度-湿度传感器利用了转印纸湿度和该转印纸周围大气湿度之间的预定关系。图62d示明了转印纸湿度、转印纸周围大气湿度与温度-湿度传感器434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在图62d中,转印纸湿度以横轴表示,传感器434的输出电压以纵轴表示。例如,如图62b所示,可利用图中的关系根据转印纸的湿度来推定面板形加热器425的温度。而且,如图62c所示,可利用图中的关系根据转印纸的湿度来推定传送带424传送转印纸的速度。
在图60所示的实例中,传送带424内的面板形加热器425的大小近似等于由成对支承辊422和423所张紧的传送带424的面积。面板形加热器425固定地设置在干燥装置内。传送带424上方的加热器427也固定地设置在干燥装置内。例如,如图61a和61b所示,加热器427的结构应能使得可以改变每一加热器427的位置,并通过改变其位置而在传送带424的宽度(W)方向上改变每一加热器427覆盖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可根据待干燥的转印纸的宽度来改变加热器427和425的位置。
以下将参照图63a说明干燥装置4的另一改进实例。
图63a所示的干燥装置带有一对传送带438和424。传送带438和424在预定的区域内以相对的表面将转印纸支承于其间的方式彼此平行地设置。具体地说,下部传送带424绕定在近似等高设置的排纸侧支承辊422和供纸侧支承辊423上。排纸侧支承辊422为主动辊。在传送带424的上部移动部分的中部还有一支承辊439支承着传送带424。上部传送带438绕在排纸侧支承辊345、供纸侧支承辊436和一上引式支承辊437上。排纸侧支承辊435与下部传送带424的排纸侧支撑辊422相对。供纸侧支承辊436与所述的支承辊439相对。上引辊437位于支承辊435和436的上方处在沿供纸方向相对供纸侧支承辊436的上游侧。
在支承转印纸的区域内,传送带424和438以相互接触的方式彼此平行地设置。在这一支承区域内,传送带424与438以它们之间相对的表面支承并传送转印纸。所述支承转印纸的区域指的是从支承辊439与上产传送带438的供纸侧支承辊436之间的相对部分到传送带424的排纸侧支承辊422与传送带438的排纸侧支承辊435之间的那部分区域。下部传送带424最好由导热材料如金属材料构成。面板形加热器425设置在下部传送带424所围成的空间内的一定位置处,在该处,下部传送带424位于上述支承转印纸区域内的部分可以被加热。与此相反,上部传送带438则由透气材料如阻燃布、编织物及具有网状结构的材料等构成。在上部传送带438所围成的内部空间设置有一吸气风扇441,从而可在该内部空间内产生负压。还设置有一覆盖件442以阻止上部空气通过上部传送带438的上部移动部分流进所述上部传送带438所围成的空间内。设置覆盖件442也是为了有效地利用吸气风扇441的抽吸力来抽吸来自处于所述支承转印纸部分内的转印纸中的蒸汽。覆盖件442覆盖了上部传送带438的上部移动部分。由吸气风扇441所吸入的气流如图63a中箭头所示。
例如,将一用于事先加热转印纸的红外线加热器440设置在传送带424和438供纸侧相对的楔形空间内。用于探测转印纸干燥程度的温度-湿度传感器434则设置在上部传送带438所围成的空间内。用一批弹簧等偏压着分离爪430和431,从而使得分离爪430和431的末梢端分别与传送带438与424卷绕在排纸侧支撑辊435和422上的卷绕部分相接触。又例如,可将一用于探测转印纸后部的纸张探测传感器950设置在沿转印纸传送方向相对由传送带438和424所形成的支承转印纸区域的上游侧的预定位置处。纸张探测传感器950的信号输入控制段953以控制驱动电路952的运行,而此驱动电路则用于驱动传送带424的驱动电机951。
在上述结构中,当启动面板形加热器425时,会通过导热的下部传送带424在支承转印纸的区域处加热转印纸。这样,就能从转印纸中蒸发掉该纸所含的处理液。所蒸发的蒸汽凭借吸气风扇441的抽吸力经过透气传送带438而上升并被排放至干燥装置的外部。用于预热转印纸的加热器440设置在传送带424和438供纸侧相对的楔形空间内,如图63a所示。当吸气风扇441启动时,从转印纸中蒸发出的蒸汽也会为支承转印纸区域之前的加热器440加热。上述蒸汽通过供纸侧支承辊436上引支承辊437之间的上部传送带438的一个部分而吸进到上部传送带438所围成的空间内。此后,蒸汽被排放至干燥装置的外部。这样,面板形加热器425等就会将处理液从传送至支承转印纸区域的转印纸中蒸发掉。由此,可以将转印纸干燥至所需的湿度。
可以根据纸张探测传感器950的信号来控制面板形加热器425的运行,这样就能当转印纸到达支承转印纸的区域时能定时地开启面板形加热器425。用于预热转印纸的加热器440在面板形加热器425开启之前定时启动。面板形加热器425和所述支承转印纸区域所占的面积相当于作为干燥目标的转印纸的最大尺寸。这一用于面板形加热器425和所述支承转印纸区域的面积最好等于或大于转印纸的最大尺寸。当将整个转印纸提供给支承转印纸区域时,面板形加热器425就会开启。另外,当将整个转印纸提供给支承转印纸区域时,会将面板形加热器425向转印纸提供相对较少热量的预热状态改变为加热状态,以便向转印纸提供所需要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会向转印纸的整个表面提供均匀的热量。所以,可以防止转印纸因不均匀加热而变形褶皱。在这种情况下,最好停止传送带424和438的移动,从而在停止状态下干燥支承转印纸区域上的转印纸。例如,由控制段事先计算出在转印纸的后端通过纸张探测传感器950所在位置之后直至将整个转印纸提供给支承转印纸区域所需要的预定时间。在将整个转印纸提供给支承转印纸区域时,转印纸的这种状态可在用纸张探测传感器950探测到转印纸后端之后根据是否已经过了所述预定时间来探测到。
在本例的干燥装置中,转印纸的干燥是在被传送带424和438支承于其间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可以防止转印纸在干燥时变形褶皱等。
而且,上部传送带438是由透气材料构成的,因此,来自转印纸的气体会经过传送带438上升并能顺利地离开转印纸。
下部传送带424是由导热材料构成的,因此,可以很好地将来自热源的热量传递给转印纸。特别是,当热源设置在下部传送带424位于支承转印纸区域之内的部分的下方时,会经由下部传送带424充分地加热转印纸。
透气传送带在支承转印纸区域内位于该区域的上方。因此,当将一不透气的传送带用作导热传送带时,所述透气传送带就不会阻止支承转印纸区域内的来自转印纸的向上逸散的蒸汽流。
可用所述的温度-湿度传感器434的输出来控制传送带424和438的传动线速度。而且,在没有充分加热转印纸时,就会执行干燥装置的示警显示和止动控制。
如图63b所示,面板形加热器445呈弯曲状,从而在支承转印纸区域内向一侧推挤部分传送带424和438。在这种情况下,传送带424和438之间的转印纸被按压在弯曲的加热器445上。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转印纸在干燥之后的波纹状变形。
在图63b中,下部传送带具有支承辊442、443及423。排纸侧支承辊442的直径应小至这样的程度:转印纸在干燥之后能因自身的柔性而弯曲并离开传送带424。也就是说,排纸侧支承辊442的直径小至可以进行所谓的转印纸的弯曲分离。所以,没有必要设置分离爪。
图63a、63b和60中所示的干燥装置均使用了传送带。例如,下部传送带424的设置能使该带424延伸至图5中调色剂消除装置内的分离装置3。在这种情况下,下部传送带424会以承载转印纸的状态与分离辊302相接触。而且,与分离辊302相似,和转印纸表面相比,传送带424的表面可由容易附着软化了的调色剂的材料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传送带424.用作分离部件,转印纸两面上的调色剂能同时离开该转印纸。
以下将参照图64a说明干燥装置4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64a中,干燥装置带有辊对409与410、覆盖件422、一对入口辊446、入口导向件426、一对排纸辊433以及排纸导向件432。在每一个辊409和41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加热器416。辊409和410近似地等高设置。覆盖件422分别覆盖辊409和410的周边部分。设置入口辊446是为了从上方将转印纸10提供至辊轮409与410的压力接触部分。入口导向件引导由成对入口辊446所传送的转印纸。成对排纸辊433传送从辊409与410的压触部分中排送出来的转印纸。排纸导向件432引导由成对排纸辊433所传送的转印纸。
在上述干燥装置内,可将转印纸从近似等高设置的辊409与410的压触部分中提供至下侧。因此,在转印纸通过所述压触部分之后,在该压触部分中被加热的转印纸所释发出并上升的蒸汽不会与此转印纸接触。所以,就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来自压触部分的蒸汽与该压触部分内已干燥了的转印纸相接触,从而再度弄湿该转印纸。由于辊409和410是近似等高设置的,所以,能以向上敞开的形状来形成所述的压触部分,从而能有效地将蒸汽从该压触部分排出。
如图64b所示,以近似等高度方式设置一带内置式加热器416的加热辊410和一由透气材料构成的辊409,从而可在转印纸以预定角度卷绕到加热辊410上的同时将该纸提供给辊409与410的压触部分。依照这种结构,可以通过将转印纸卷绕到加热辊410上并加热该纸而提高转印纸的干燥效率。由于辊409是由透气材料构成的,所以来自转印纸在压触部分内那部分的蒸气以及来自转印纸刚通过压力接触部分的那部分蒸汽会经由辊409上升离开转印纸。在本例中,辊409内没有设置加热器。因此,有可能由于转印纸前后面干燥程度的差异使转印纸卷曲。例如,可通过用一对卷曲辊来代替成对的排纸辊433来防止所述的卷曲,从而有效地排出转印纸。此外,除了使用成对的排纸辊433之外,还可使用一对卷曲辊以防止所述的卷曲,这也能有效地排出转印纸。
图64a与64b所示的干燥装置带有:一转印纸支承部分,此部分利用了成对的入口辊446;一转印纸支承或压触部分,此部分利用了成对的辊409和410,以及一转印纸支承部分,此部分利用了成对的排纸辊433。而且,转印纸的线速度最好能防止转印纸在上述支承部分之间褶曲,因此,所述转印纸的线速度应在沿转印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侧有所增加。
以下将参照图65a说明干燥装置4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65a中,干燥装置带有一对加热辊409、410、一覆盖件442、一对入口辊446、一入口导向件426、一对排纸辊433以及排纸导向件432。在每个辊409与410的内部均设置有一加热器416。覆盖件442覆盖着辊409与410的周边部分。入口辊446的设置是为了从上方给辊409与410的压触部分供给转印纸10。入口导向件426引导由入口辊对446所传送的转印纸。排纸辊对433传送从辊409与410压触部分排送出来的转印纸。排纸导向件432引导由排纸辊对433传送的转印纸。例如,入口导向件426和排纸导向件432使得转印纸能以超出180°的角度卷绕到每个加热辊409与410上,并在前后两侧大致弯成S形的同时通过成对的加热辊409与410。而且,设置了一分离爪447以防止通过辊409与410的压触部分的转印纸会象原来那样卷绕到上游辊轮409上,用一弹簧施偏压于分离爪447,以使该爪447的末梢端与辊轮409相接触。与此相似,还设置了分离爪448以防转印纸仍卷绕到下游辊410上。
在所述的干燥装置中,转印纸在前后两侧大致弯成S形的同时通过成对的加热辊409与419。因此,该加热辊对409和410可以实现类似于砑光辊的功能。所以,能够防止转印纸在干燥之后的褶皱、卷曲和波纹变形等等。
如图65b所示,可附设一个或多个辊449、450。辊449和450的数量最好凑为偶数。辊449在转印纸传送方向的下游侧与带内置式加热器的加热辊对中的一个相接触。辊449与450最好彼此相接触。而且,设置中部导向件451、452和分离爪453、454以在转印纸在相邻辊之间的前后侧大致弯成S形的同时传送该纸。依照这种结构,可以进一步防止转印纸的褶皱、卷曲及波纹变形。每一附加辊449和550最好由透气材料构成。而且,在上游侧由加热辊对加热并干燥转印纸之后,在继后由辊冷却转印纸的同时,可以矫正(消除卷曲)转印纸的卷曲部分。也可以使用一消除卷曲的辊来代替由透气材料构成的辊。
在另一种调色剂除去装置中,由于液体集中地含在转印纸的前侧或后侧中,所以,提供给干燥装置中的转印纸前后两侧之间的含液量是有差别的。在这种调色剂除去装置中,加热器可只设置在与转印纸液体集中侧相接触的辊内,从而能只在这一侧上集中地加热该转印纸。也就是说,加热器可以交替地设置在这类辊之内。例如,当所述液体集中在转印纸与图65b中最上游侧加热辊相接触的表面上时,加热器则只应设置在奇数辊的各个辊内。要这样地构造上述每一个辊:靠近转印纸传送方向下游侧的辊需具有较大的外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更好地防止转印纸卷曲。
在图65a与图65b所示的干燥装置中,应这样设定转印纸的线速度:靠近传送方向上游侧的转印纸的线速度应有所增加。
可以使用由线材构成的导向件代替导向板以在转印纸位于一对辊之间的前后两面变成S形的同时传送该纸。如图66a所示,可以使用一夹持辊456代替所述的导向板。在图66a所示的实例中,用三个辊455a、455b和455c构成消除卷曲的辊组。一对夹持辊456用作中间辊455b圆周面上转印纸的导向件。在上部表面上传送转印纸10的传送带424则用作在中间辊455b两侧卷绕到辊455a及455c上的转印纸的导向件。通过利用小直径支撑辊442实现的弯曲分离,转印纸10最终会离开传送带424。面板形加热器425用作干燥转印纸。也可代替所述面板形加热器425在每个消除卷曲的辊455a、455b及455c内设置加热器。此外,除了所述面板形加热器425,还可在每个消除卷曲的辊轮455a、455b及455c内设置加热器。
如图66b所示,在传送带438和424从转印纸前后两侧支承与引导该纸的状态下,可以在转印纸位于消除卷曲的辊455a、455b、455c与455d之间的前后两侧弯曲的同时传送该纸。
以下将参照图67a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67a中,干燥装置带有一受纸盘501、一夹持件461以及一热风型风扇462。受纸盘501用于放置转印纸10。夹持件461夹持着底盘501上转印纸10的端部。热风型风扇462向盘501上的转印纸10吹热风。从向右沿图67a箭头A方向传送经过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转印纸,而将转印纸提供给盘501上。在上述夹持件461夹持到转印纸的端部之后,热风型风扇462会启动以干燥转印纸。经过预定时间以后,转印纸就会完全干燥。干燥了的转印纸由一未画出的供纸装置依上述箭头A向左传送,此后,再被排送到一未画出的排纸盘上。此外,当转印纸仍放在底盘501内时,操作者可以取出转印纸。在转印纸盛放在受纸盘501内的情况下,盘501还可起排纸盘的作用。
如图67a所示,干燥装置可带有一压力部件463,此部件从上方将转印纸压到盘10上。例如,如图67b所示,压力部件463的形状不会阻断热气。在需要挤压转印纸时压力部件463通过一未画出的升降装置可以升降,将转印纸压到底盘463上。图67b所示的压力部件463具有框架部分,此框架部分具备分别对应A4、B4和A3纸的宽度L1、L2和L3以及与这些宽度相适应的长度。上述每种尺寸的转印纸的边缘部分能够为相应的框架部分加压。
以下参照图67c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在图67c中,干燥装置由一导热传送带424、一夹持件460和一热风型风扇462构成。例如,导热传送带424由金属等构成并卷绕在一对支承辊422和423上。夹持件460设置在传送带424上。热风型风扇462设置在传送带424的上部移动部分的上方,也可设置在所述上部移动部分的背面处。在这种干燥装置中,从图67c的右侧开始传送转印纸10并将该纸提供给传送带424。当夹持部件460夹持住转印纸10的前端且沿图67c中的左侧传送该转印纸时,来自热风型风扇462的热风会干燥所说的转印纸。
以下将参照图68a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图68a所示的干燥装置是一种分拣器型的装置,该装置具有与复印机中使用的存贮器固定系统的分拣器大致相同的结构。所述干燥装置具有多个存贮器470,这些存贮器用于存贮转印纸。通过一对传送辊474将转印纸提供给干燥装置。设置有一配纸辊472和一转向爪473以将转印纸分配给每个存贮器470,为此,配纸辊472和转向爪473应与每个存贮器470相对应。在此干燥装置中,设置有一压力部件475以加热并干燥以受压状态存贮在每个存贮器470中的转印纸。例如,压力部件473带有一面板形加热器并可通过一未画出的升降装置而升降。每个存贮器均设置有压力部件475。在图68a所示的实例中,每个存贮器的基底端471均以可旋转的方式与一装置框架体相连,从而,能将每个存贮器470上干燥了的转印纸排放至一受纸盘501,此盘独立于存贮器470设置。有一未画出的驱动件可使每一存贮器470的侧端偏转。还有一未画出的升降装置可使受纸盘501沿箭头477升降,从而能将来自每个存贮器470中的转印纸接收到受纸盘501内。用一传感器476来探测转印纸的通过,等等。
在上述干燥装置中,通过对转向爪473作与其在一般分拣器中相类似的驱动控制,可以将已分离调色剂并被处理液润湿的转印纸提供给每一个存贮器470。提供到一个存贮器470上的转印纸的数量可以是一张,也可以是多张。应根据压力部件475的干燥能力和所需的干燥速度来适当地确定上述转印纸的数量。当每一存贮器470中都填满转印纸时,就会停止调色剂清除装置主体的操作。具体地说,例如,当从图5所示的供纸装置1中提供了填满存贮器470的最后一张转印纸时,就会阻止下一张纸的供纸操作。此后,压力部件475移至挤压存贮器470上转印纸的位置,同时加热器开启,由此开始加热转印纸。当转印纸完全干燥时,压力部件475会向上移动。例如,每个存贮器470随后会绕其基底端471而相对下面的一个存贮器偏转,这样,每个存贮器470的前端部分就会随受纸盘501的移动而下降。因此,转印纸会滑落并存贮到受纸盘501内。此后,每个存贮器470均反向偏转回到原来的位置。当转印纸从所有的存贮器470中全部排送出来时,可以执行供纸装置1的供纸操作。
在所述的干燥装置中,通过使压力部件475以加压状态接触每个存贮器470而加热和干燥转印纸。因此,可以在防止转印纸出现褶皱的同时干燥该纸。由于是在多个存贮器470上干燥转印纸,所以可以同时干燥大量的转印纸。
在所述的干燥装置中,独立地设置受纸盘501。但是,受纸盘501通常也可用作这些存贮器470的受纸盘,便于使用者能从存贮器470中取出干燥了的转印纸。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必要再设置使存贮器偏转的装置。
在压力部件475中设置加热器以便在加压状态下加热和干燥转印纸,但是,也可在每个存贮器470的一侧设置加热器。
可通过移动受纸501而只用一个受纸盘501从所有的存贮器470中接收转印纸。但是,也可在每个存贮器470中都设置受纸盘501。
当所有存贮器470都填满了转印纸时,供纸装置1的供纸操作就会停止,而且,会将转印纸从存贮器470中排放至受纸盘501。但是,也可以不用这种结构将转印纸从每一个填满了的存贮器470中顺序排放至受纸盘501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至少一个能在任何时候存贮转印纸的存贮器470,来不间断地将调色剂从转印纸上去掉。
图68b显示了所述分拣器型干燥的改进实例。在图68a所示的干燥装置中,每一存贮器470均能绕其基底端偏转以将转印纸排送到受纸盘501上。但是,在图68b所示的干燥装置中,每一存贮器470均倾斜地设置,这样,转印纸就可以落到每个存贮器470的底面上。而且,设置有一止动件479,此止动件可绕每个存贮器470的基底端478偏转。该止动件479与每个存贮器470的端部相连,以使此止动件479能取得使转印纸能停止运动的位置以及使之在上述基底端部478中进行下落运动的位置。本例中,在每个存贮器470的附近均设置一加热器480,以便加热该存贮器470。而且,要根据相应的存贮器470来设置多个受纸盘501。本例的干燥装置的其它方面的结构均与图68a所述的干燥装置的结构相公似。所以,对应于图68a中的结构性部件均用相同的参考数号标明。
图69a显示了分拣器型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图68a与68b中的每一种干燥装置均具有与存贮器固定系统的分拣器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但是,图69a所述的分拣器型干燥装置则具有与开放移动系统每一存贮器的分拣器大致相同的基本结构。即在每一存贮器470上均形成有能接收来自排纸辊481的转印纸的开口,并且有一与附设在复印机上供使用的开放移动系统每一存贮器的分拣器相类似的装置,用来使上述开口移动。例如,所述装置用一星形轮、一螺旋凸轮、一导向凸轮等组成的。压力部件475设置在最上边的存贮器470的上方。加热器480设置在最下边的存贮器470的下方以加热该最下边的存贮器470。而且,在存贮器470末梢端一侧设置有一受纸盘501。每个存贮器470均要绕其基底端偏转,这样便可以将转印纸排送到受纸盘501上。
在所述的干燥装置中,在所有存贮器470的填纸时间内开始干燥转印纸时,可以减少存贮器470之间的相互间隙,这样相邻的下面存贮器470上的转印纸可以被加压。而且,压力部件475会移动从而挤压最上边的存贮器470的转印纸。此外,加热器480也会开启。在转印纸完全干燥之后,每个存贮器470随后均会相对下部存贮器470偏转,从而将转印纸排送到受纸盘501上。
以下将参照图69b说明干燥装置的另一改进实例。
本例中的干燥装置由一坚固的加热鼓482和一用于加压于转印纸的传送带484构成。例如,加热鼓482由铝、铁等制成,同时在该鼓482内设置有一加热灯482a。传送带484缠绕在多个支承辊483上并以该带484按恒定角度卷绕在加热鼓482圆周面上的状态循环移动。加热鼓482具有能使转印纸不会轻易卷曲的直径。例如,该直径最好设置为约等于或大于90mm。
传送带484的材料可以用帆布质的、绵质的、聚四氟乙烯质的等之类具有抗热与透气性能的布式材料构成。最好尽量使用不能延伸的材料。可用一定的力将转印纸支承在加热鼓482的圆周表面与传送带484的内表面之间。该力能使转印纸在加热鼓482圆周表面上的卷绕区域内干燥的同时不会完全自由地收缩起皱,也不会轻易地卷曲和产生波纹状变形。例如,当传送带484的宽度为240mm时,该传送带的张力可等于或大于7kgw并最好为等于或大于15kgw。干燥转印纸,使转印纸的含液量等于或小于10%。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控制内置式加热灯482a的开启和关闭操作,以使得加热鼓482的表面保持等于或高于100℃的温度。最好设置一防偏装置如防偏环485以防止传送带484向一侧偏移。例如可使防偏环485与传送带484两侧相接触来防止传送带484偏移。
在所述的干燥装置中,当只从转印纸的一面上除去调色剂时,该转印纸除去了调色剂的表面会与加热鼓482的圆周面作紧密接触。此后,在转印纸被支承于传送带484与加热器482的圆周面之间的同时干燥并传送该纸。这样,当纸纤维因除去调色剂而略微隆起时,该隆起的纸纤维会因将该纸纤维压到坚固的加热鼓482的圆周面上而返回原来的状态。
本实施例中的干燥装置可以作为一个单元装配到调色剂除去装置内。但是,本发明也可作为一个单独的转印纸干燥器使用,这些纸由于除去了调色剂,但多余的水分会留在该转印纸上,所以不能在转印型静电复印机中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可用其中省略了干燥装置或只具有不充分的干燥性能的调色剂清除装置来除去转印纸上的调色剂。除调色剂消除装置以外,本发明还适用装配在将预定处理液提供给转印纸的装置之内的干燥装置。而且,本发明也适用于一种独立的干燥器,这种干燥器用于干燥存留有从处理液供应装置中排放出来的多余水分的转印纸。
与图5所示的调色剂除去装置有所不同,调色剂分离装置3的结构能使调色剂只脱离转印纸的一面(见图5)。在这种情况下,要在调色剂除去装置内传送并循环转印纸,从而能从该纸的前后两面除去调色剂。以下将说明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的结构性实例。
图70a显示了在上述结构性实例中用于传送和循环转印纸的传送系统的概略结构。在图70a中,处理段80带有:一供液装置2(见图5);一调色剂分离装置3,此装置能使调色剂只与所述转印纸的一面相分离;以及一按需设置的干燥装置4(见图5)。在处理段80与受纸盘501之间设置有一对传送辊81以及一转向爪82。有一循环传送通路84设置在处理段80的下方,它用多对传送辊8 6、87、89、90、91和92以及一导向爪93构成。在循环传送通路84的一部分上形成有一翻转通路83。具体地说,该翻转通路83设置在传送辊对87附近。翻转通路83用于将辊对87所提供的转印纸从循环传送通路84中取出并使该转印纸翻转,此后再将该纸提供给循环传送通路84。具体地说,是由一双向传送辊85、一从动辊等形成此翻转通路83的。双向传送辊85可沿正反两个方向旋转。从动辊与传送辊对87中的一个相接触。图70a中所示的转印纸10是从一未画出的供纸装置1(见图5)中提供的。
在上述传送系统中,来自未画出的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被传送到所述的处理段80。此后,通过该处理段80只从转印纸10的一面上除去调色剂。然后,用传送辊对81提供转印纸,并由转向爪82将该纸经由循环通路84提供给处理段80。在这种情况下,转印纸通过循环传送通路84上的翻转通路83。因此,当经由循环传送通路84将转印纸再度提供给处理段80时,与转印纸第一次通过处理部件80相比,该转印纸的前后面会颠倒。所以,转印纸第二次通过处理段80时,转印纸另一面上的调色剂会脱离开该面,因此,可从转印纸的两面上除去调色剂。此后,传送辊81和转向爪82会将转印纸排放至受纸盘501。
在图70a所示的传送系统中,在提供给处理段80的转印纸两侧上设置有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94与95。可以利用CCD传感器94与95的信号来控制所述传送系统与处理段80的操作。例如,可利用CCD传感器94和95的信号来判断是否有调色剂附着在来自供纸装置1的转印纸10的两面或是否只有一面附有调色剂。当调色剂附着在转印纸两面时,传送转印纸以使调色剂与该纸的两面分离。与此相反,当调色剂只附着在转印纸的一面时,可以根据调色剂表面是否实际地位于处理段80内的调色剂分离面来控制转印纸的传送操作以及处理段80的操作。当调色剂表面实际上是位于处理段80内的调色剂分离侧时,可以在转印纸通过处理段80之后有效地将转印纸排放到受纸盘501上。与此相反,当调色剂表面实际上是位于处理段80内的与调色剂分离面相反的一面时,根据需要,处理段80不会操作地使转印纸通过该处理段80。此后,转印纸通过包含有翻转通路83的循环传送通路84。之后处理段80会再度工作且转印纸通过该处理部件80。然后,将调色剂从转印纸上除去并将该纸排送到排纸盘501上。
利用CDD传感器94和95的信号判断出是否从转印纸充分地除去了调色剂。可以根据需要使转印纸翻转,直至从该纸上完全除去调色剂。也就是说,可以控制转印纸的传送操作以及使该纸多次通过处理段80。通过使转印纸反复地通过处理段80可以将液体多次地提供给转印纸10。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不含渗透加速剂如表面活化剂的处理液。而且,当转印纸上分别覆盖有不稳定液和渗透加速液时,可以这样构造调色剂除去装置,即转印纸上不涂覆渗透加速液。
图70b显示了图70a中传送系统的改进实例。该传送系统在循环通路上带有一中间盘装置195。转印纸在翻转通路83上翻转。此后,可以在中间盘装置上贮多张转印纸并将该转印纸再度提供给处理段80。
例如,可如图46所示那样来设置只以转印纸一面上分离调色剂的调色剂分离装置3。在这种调色剂分离装置3中,以与分离辊302相对的方式设置支承辊308。支承辊308的表面最好由具有相对调色剂T的良好分离性能的材料构成。但是,只要没有转印纸附着在支承辊308上,即使转印纸上的调色剂转移并附着在支承辊308的表面上,也不会出现问题。这是因为在转印纸通过分离辊302与支承辊308之间的接触部分之后,转移并附着到支承辊308表面上的调色剂会从该表面上转移到分离辊302上。当调色剂与支承辊308之间的粘着力等于或大于调色剂与转印纸之间的粘着力且等于或小于调色剂与分离辊302之间的粘着力时,就能满足转移调色剂操作的条件。
图71a显示了带有类似于图70a所示传送系统的调色剂清除装置整个结构的实例。在此结构性实例中,作为一个例子,在处理段80的下游侧设置有一用于探测转印纸尺寸的传感器100。在从转印纸上除去调色剂之后,可将转印纸存贮于对应转印纸尺寸的箱盒510、511及512中。例如,可将转印纸经由传送通路11从每个箱盒510、511及512提供给未示出的复印机。而且,例如,设置有一CCD传感器96以探测转印纸以供纸盘110向处理段80的传送状态。CCD传感器96用来判断转印纸是不适于除去调色剂处理的转印纸还是不需要除去调色剂的转印纸。在提供了这类转印纸时,转印纸不再通过处理段80就被排送到位于调色剂除去装置上部的排纸盘501。
如图71a所示,调色剂清除装置具有从翻转通路83至位于该调色剂清除装置上部的排纸盘501的传送通路99。如果形成有一传送通路99且以转印纸刚好通过处理段80的位置为参照位置,那么在供纸盘110上的转印纸的前面作为该纸上面时,转印纸可被排送到位于供纸盘110一侧的受纸盘501的一个部分上。例如,处理段80的结构能使调色剂沿垂直方向离开转印纸的上部面。所以,安放转印纸时应使该纸的调色剂表面在供纸盘110上朝向上方。在这种情况下,转印纸在通过处理段80之后会被排送到位于调色剂除去装置上部的受纸盘501中。因此,当转印纸完全翻转时,转印纸已除去调色剂的表面会在受纸盘501上朝向下方。但是,在图71a所示的实例中,转印纸在通过翻转通路83之后被排放至受纸盘501。因此,转印纸已除去调色剂的表面会朝向上方。如果转印纸的调色剂表面与已除去调色剂的表面在供纸盘110和受纸盘501上均朝向上方,就能很容易地确定从转印纸上除去调色剂的程度。
图71b显示了带有类似于图70a所示传送系统的调色剂清除装置整个结构的实例。在此结构性实例中,可以利用位于该调色剂清除装置上部的受纸盘501来形成翻转通路83。在该调色剂清除装置中,可将转印纸从供纸盘110提供给处理段80。此后,转印纸通过翻转通路83及循环通路84并被再度提供给处理段80。这样,可从转印纸的两面上除去调色剂。此后,根据尺寸探测传感器100的信号将转印纸存贮于每个与转印纸大小相对应的箱盒510、511及512中。在图71b所示的实例中,当处理段80的结构能使调色剂沿垂直方向离开转印纸的下面时,转印纸已除去调色剂的表面会因该纸的翻转而在将该纸提供到受纸盘501上时朝向上方。所以,能在将转印纸存贮到各个箱盒510、511和512之前很容易地确定从转印纸上除去调色剂的程度。如果在图71a和图71b所示的结构性实例中转印纸的调色剂表面在供纸盘110上朝向上方,那么,可以在下述状态下来传送转印纸,即转印纸已除去调色剂的表面在一用于将转印纸从每一箱盒510、511及512中提供给复印机等的传送通路111上也朝向上方。
在具有第一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方法中,可以用水或预定溶液来减少转印纸与成象物质之间的粘着力的方式从转印纸上除去成象物质。形成有复印和打印图象的载象件至少有一部分是由纸质材料构成的。因此,可以在不损坏纸张层的情况下有效地从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
特别是,在具有第二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方法中,在第一结构中形成有图象的载象件至少有一部分是用纸质材料构成的,而且,由成象物质构成的图象可形成在载象件的纸层上;
至少有一种水溶液是从一组包括表面活化剂水溶液、含有水溶性聚合物水溶液以及含有水溶聚合物和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中挑选出来的;
载象件中包括至少一种水溶液;
在包含水溶液之后载象件被干燥;以及
图象形成在干燥了的载象件上。因此,可以在不损坏纸层的情况下有效地从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
在具有第三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载象件具有纤维表面,成象物质能稳定地形成在该纤维表面上;
从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的更新设备的结构能将所述纤维表面与成象物质之间稳定的粘着状态改变为不稳定;
一分离部件与对纤维表面粘着力已减小的成象物质作紧密接触;
从所述纤维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因此,可在几乎不损坏载象件纤维表面的情况下最佳地从该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
特别是,在具有第四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在从所述纤维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时,软化该成象物质。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损坏该载象件的纤维表面,并有效地从载象件上除去作为成象物质的调色剂。
在具有第五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载象件具有纤维表面,而且,成象物质能稳定地形成在该纤维表面上;
从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的更新设备能将上述纤维表面的粘着状态改变为不稳定,在此不稳定状态下,纤维表面与成象物质之间的稳定粘着会变得不稳定;
一分离部件与对纤维表面的粘着力已减小的成象物质作紧密接触;以及
从所述纤维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因此,可在几乎不损坏载象件纤维表面的情况下最佳地从该载象件纤维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
特别是,在本发明的第六结构中,从第五结构中的纤维表面上除去成象物质之后,此纤维表面的粘着状态会恢复到它与一种成象物质之间的稳定状态,与更新处理之前的成象物质在载象件上的状况大致相同。因此,当载象件在更新处理之后再度用于成象时,成象物质会稳定地附着在该载象件上。
在具有第七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载象件具有纤维表面,热熔性调色剂可以稳定地附着在该纤维表面上;
从载象件上除去热熔性调色剂的更新设备包括:
浸渍装置,此装置用弱化附着状态的物质来浸渍载象件以减小所述纤维表面与热熔性调色剂之间的稳定的附着力;以及
调色剂清除装置,此装置使调色剂分离部件与对纤维质表面上的粘着力已经不稳定且减小了的热熔性调色剂作紧密接触。
上述调色剂清除装置通过将热熔性调色剂从所述纤维表面传送至分离部件而从载象件上除去该热熔性调色剂。因此,可以在几乎不损坏载象件纤维表面的情况下最佳地从该载象件上除去成象物质。
特别是,在具有第八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可用加热装置来软化热熔性调色剂,以便在从所述纤维表面上除去热熔性调色剂时很容易地将该调色剂传送到分离部件上。因此,可以进一步防止损坏载象件的纤维表面并有效地从该载象件上除去热熔性调色剂。
在具有第九结构的载象件的更新设备中,在从所述纤维表面上除去热熔性调色剂之后,恢复装置将诸如纸张之类的载象件的平滑度及湿度调整为与更新处理之前的大致相同,因此,触摸载象件会有类似于更新之前所获得的感觉,此后,在该载象件上成象不存在任何问题。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与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构造本发明许多不同的实施例。应该认识到,除后附权利要求书所规定的内容以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中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Claims (36)

1.  用来更新复印或打印页(10)的一种方法,在该复印或打印
页上形成有由一种成象物质(T)构成的图象,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一种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保持在具有图象的复印或打印页
上,由此减小此复印或打印页(10)和成象物质(T)之间稳
定化的附着力;接着,将一图象分离件(32;41;302)与复
印或打印页(10)压力接触,使复印或打印页上的图象完全
转印到图象分离件上,从而得到上面没有图象的空白复印或
打印页。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热熔化复印或打印页上的成象物质的步
骤,该复印或打印页上保持有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把片状形式之复印或打印页在经过从纤
维质表面上除去热熔调色剂后的平均度与湿度调节到近
似于在进行更新处理之前的平均度与湿度的步骤。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从图象分离件上收集成象物质的步骤。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象物质为调色剂。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至少复印或打印页的一部分由纤维质层构成,由成象物质构
成的图象形成在此纤维质层上。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质层为纸层。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从水、含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含水
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含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化剂的水溶
液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溶液。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水。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
11.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2%淀粉的水溶液。
12.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5%表面活化剂和3%水溶性聚
合物淀粉的水溶液。
13.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5%表面活化剂和3%水溶性聚
合物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
14.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在将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保持在
复印或打印页上的步骤和将图象转印到图象分离件上的步骤
之间干燥复印或打印页。
1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是一个加热的辊。
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是压敏粘性带。
1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由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1甲基丙
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0∶4∶8的热熔墨粉的调色剂组分树脂构
成。
18. 用来更新复印或打印页(10)的一种设备,在该复印或打印
页上形成有由一种成象物质(T)构成的图象,其特征在于,
该设备包括:
用一种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浸渍上述复印或打印页的装
置(2),由此减小纤维质表面与热熔成象物质之间稳
定化的附着力;以及包括图象分离件(302)的图象分离
装置(3),用于将对复印或打印页(10)具有不稳定的减
小了的粘合力的成象物质(T)转印到图象分离件(302)上,
从而得到上面没有图象的空白复印或打印页。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在图象分离件(302)和复印或打印页(10)
之间施加压力的装置(309,310)。
20.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以热熔化复印或打印页上的成象物质的装置
(301,705),该复印或打印页上保持有使附着力减弱的物
质。
21.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用来把片状形式之复印或打印页在经过
从纤维质表面上除去热熔调色剂后的平均度与湿度调节
到近似于在进行更新处理之前的平均度与湿度的干燥装
置(4)。
22.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砑光装置(36,36)。
23.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收集装置(304),用于从图象分离件(302)
上收集成象物质(T)。
24.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成象物质(T)为调色剂。
25.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至少复印或打印页的一部分由纤维质层构成,由成象物质构
成的图象形成在此纤维质层上。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纤维质层为纸层。
27.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从水、含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含水
溶性聚合物的水溶液、含水溶性聚合物和表面活化剂的水溶
液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溶液。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水。
29.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表面活化剂的水溶液。
30.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2%淀粉的水溶液。
31.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5%表面活化剂和3%水溶性聚
合物淀粉的水溶液。
32.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是含有1.5%表面活化剂和3%水溶性聚
合物羧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
33.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备还包括在将使附着力减弱的物质保持在复印或打印
页上和将图象转印到图象分离件上之间干燥复印或打印页的
干燥装置(705)。
34.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302)是一个加热的橡胶辊。
35.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302)可以是压敏粘性带。
36.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更新复印或打印页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象分离件由聚苯乙烯、聚丙烯酸正丁酯、聚1甲基丙
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0∶4∶8的热熔墨粉的调色剂组分树脂构
成。
CN 94102341 1993-04-08 1994-03-15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3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6062/93 1993-04-08
JP10606293 1993-04-08
JP20116993 1993-07-21
JP201169/93 1993-07-21
JP239075/93 1993-08-31
JP23907593A JP2764066B2 (ja) 1992-08-31 1993-08-31 像保持体の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8106314 Division CN1206860A (zh) 1993-04-08 1998-04-01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6A CN1097256A (zh) 1995-01-11
CN1090347C true CN1090347C (zh) 2002-09-04

Family

ID=27310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234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347C (zh) 1993-04-08 1994-03-15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0138950B1 (zh)
CN (1) CN109034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2503A1 (zh) * 2009-09-18 2011-03-24 Chen Dong 可循环使用的页面介质及其擦除装置、信息记录处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21494B2 (ja) * 2017-09-29 2022-02-1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方法
JP7395333B2 (ja) * 2019-11-27 2023-12-11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32503A1 (zh) * 2009-09-18 2011-03-24 Chen Dong 可循环使用的页面介质及其擦除装置、信息记录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256A (zh) 1995-01-11
KR0138950B1 (ko) 1998-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5863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3454956B2 (ja) 画像保持支持体の再生方法およびその再生装置
CN1900830A (zh) 电子照相用图像转印片材和图像记录介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1046657A (zh) 色粉补给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色粉不足检测方法
CN1912774A (zh) 电子照相用图像转印片、使用该转印片制作图像记录介质的方法和图像记录介质
US5605777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generating image holding member
CN1090347C (zh)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US20080317487A1 (en) Method For Reusing Recording Medium, Reusable Recording Medium, Method For Producing Reus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716870Y (zh) 影像处理装置和影像形成设备
CN1308779C (zh) 清理片材、清理方法及成像设备
CN1206860A (zh) 更新载象件的方法与设备
US7869757B2 (en) Bookbinding apparatus and bookbinding system
CN101046649A (zh) 成像装置
JP3318102B2 (ja) 像保持体からの像形成物質除去装置
CN1930527A (zh) 图像接收纸及其制造方法,电子照相用图像形成方法和图像形成系统
JP2764066B2 (ja) 像保持体の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811530B2 (ja) 像保持体からの像形成物質除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像保持体処理装置
JP51876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763660A (zh) 图像生成装置的废显影剂回收容器
JP5294058B2 (ja) 画像除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除去システム
JP53219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88259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93185A (zh) 液体涂敷装置、喷墨记录装置以及液体涂敷装置的控制方法
JP2006027806A (ja) シート供給装置
JP3208409B2 (ja) 剥離部材表面の像形成物質の除去手段を有する剥離手段を備えた、像保持体からの像形成物質除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904

Termination date: 201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