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31209B -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31209B
CN109031209B CN201811098764.3A CN201811098764A CN109031209B CN 109031209 B CN109031209 B CN 109031209B CN 201811098764 A CN201811098764 A CN 201811098764A CN 109031209 B CN109031209 B CN 1090312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sliding
main body
shaped
rad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987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31209A (zh
Inventor
张淑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ing High Tech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0987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312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312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2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312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312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可以调节雷达的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并且雷达的朝向以及倾仰角可以同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第一圆杆设有两个,第一圆杆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第二圆杆设置在链条的内部,并且第二圆杆位于两个第一圆杆之间;所述中心轴与第一圆杆上的轴孔间隙配合,并且中心轴的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支撑杆;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卡块的另一端与第四滑槽间隙配合,并且卡块位于中心轴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主体侧面;所述链条与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锥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背景技术
雷达,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因此,雷达也被称为“无线电定位”。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雷达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但是目前使用的雷达只能单独调节朝向或者倾仰角,所以设计了这种新型雷达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雷达支架,有益效益是可以调节雷达的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并且雷达的朝向以及倾仰角可以同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包括底座、控制装置,可以调节雷达的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并且雷达的朝向以及倾仰角可以同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由底座主体、通孔、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架、第一锥齿轮、第一支撑杆构成;所述底座主体内部中空,并且底座主体的上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支架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座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设置在第一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的内部底面上,并且第一支撑杆位于通孔的下方;
所述控制装置由雷达、U形固定壳、动力装置构成;所述U形固定壳的底部固定设有动力装置;所述雷达连接在U形固定壳的顶端;
所述雷达由弧形杆、第一弧形槽、连接杆、雷达主体构成;所述弧形杆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弧形槽内部设有齿;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的上端,连接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雷达主体上;
所述U形固定壳由连接件、U形壳、辅助支撑装置构成;所述U形壳的顶端设有连接件;所述辅助支撑装置设置在U形壳的内部;
所述连接件由套筒、第一滑杆、杆构成;所述套筒内部设有槽;所述第一滑杆的一端与套筒内部的槽间隙配合,第一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杆;所述杆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的上端;
所述U形壳由第二滑杆、U形壳主体、第一滑槽、第二锥齿轮、弹簧、第二滑槽构成;所述U形壳主体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弹簧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的下端;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U形壳主体上;所述第二滑杆与第一滑槽间隙配合;所述套筒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的上端;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由第三滑杆、第一活动杆、第三滑槽、第二活动杆、滑块构成;所述第一活动杆内部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杆与第三滑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杆的侧面,第二活动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滑块;所述第三滑杆的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弧形杆的侧面;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U形壳主体的角处;所述滑块与第二滑槽间隙配合,并且滑块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有弹簧;
所述动力装置由齿轮、第二电机、第二电机支架、固定座、滑动装置构成;所述第二电机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支架;所述齿轮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转轴上;所述齿轮与滑动装置配合;所述滑动装置位于固定座上;所述第二电机支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的内部;所述齿轮与第一弧形槽内部的齿啮合;
所述固定座由固定座主体、第二弧形槽构成;所述固定座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固定座主体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内部;
所述滑动装置由链条、第四滑槽、第一圆杆、第二支撑杆、第二圆杆、中心轴、卡块构成;所述链条首尾相连,并且链条的外端设有齿;所述第四滑槽设置在链条的侧面;所述第一圆杆设置在链条的内部,并且第一圆杆设有两个,第一圆杆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第二圆杆设置在链条的内部,并且第二圆杆位于两个第一圆杆之间;所述中心轴与第一圆杆上的轴孔间隙配合,并且中心轴的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支撑杆;所述卡块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上,卡块的另一端与第四滑槽间隙配合,并且卡块位于中心轴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主体侧面;所述链条与齿轮啮合;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锥齿轮的中心;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所述第一电机、第一电机支架、第一锥齿轮、连接件、辅助支撑装置均设有两个。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所述第二圆杆设有多个,并且第二圆杆与第一圆杆紧靠。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所述链条位于第二弧形槽内,并且链条与第二弧形槽接触。
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可以调节雷达的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并且雷达的朝向以及倾仰角可以同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雷达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U形固定壳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U形壳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辅助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动力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动力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滑动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一种新型雷达支架的滑动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底座主体1-1;通孔1-2;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支架1-4;第一锥齿轮1-5;第一支撑杆1-6;控制装置2;雷达2-1;弧形杆2-1-1;第一弧形槽2-1-2;连接杆2-1-3;雷达主体2-1-4;U形固定壳2-2;连接件2-2-1;套筒2-2-1-1;第一滑杆2-2-1-2;杆2-2-1-3;U形壳2-2-2;第二滑杆2-2-2-1;U形壳主体2-2-2-2;第一滑槽2-2-2-3;第二锥齿轮2-2-2-4;弹簧2-2-2-5;第二滑槽2-2-2-6;辅助支撑装置2-2-3;第三滑杆2-2-3-1;第一活动杆2-2-3-2;第三滑槽2-2-3-3;第二活动杆2-2-3-4;滑块2-2-3-5;动力装置2-3;齿轮2-3-1;第二电机2-3-2;第二电机支架2-3-3;固定座2-3-4;固定座主体2-3-4-1;第二弧形槽2-3-4-2;滑动装置2-3-5;链条2-3-5-1;第四滑槽2-3-5-2;第一圆杆2-3-5-3;第二支撑杆2-3-5-4;第二圆杆2-3-5-5;中心轴2-3-5-6;卡块2-3-5-7。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发明涉及一种雷达支架,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包括底座1、控制装置2,可以调节雷达的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并且雷达的朝向以及倾仰角可以同时调节,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底座1由底座主体1-1、通孔1-2、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支架1-4、第一锥齿轮1-5、第一支撑杆1-6构成;所述底座主体1-1内部中空,并且底座主体1-1的上端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支架1-4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座主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1-5设置在第一电机1-3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1-1的内部底面上,并且第一支撑杆1-6位于通孔1-2的下方;
所述控制装置2由雷达2-1、U形固定壳2-2、动力装置2-3构成;所述U形固定壳2-2的底部固定设有动力装置2-3;所述雷达2-1连接在U形固定壳2-2的顶端;
所述雷达2-1由弧形杆2-1-1、第一弧形槽2-1-2、连接杆2-1-3、雷达主体2-1-4构成;所述弧形杆2-1-1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槽2-1-2;所述第一弧形槽2-1-2内部设有齿;所述连接杆2-1-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上端,连接杆2-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雷达主体2-1-4上;
所述U形固定壳2-2由连接件2-2-1、U形壳2-2-2、辅助支撑装置2-2-3构成;所述U形壳2-2-2的顶端设有连接件2-2-1;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2-3设置在U形壳2-2-2的内部;
所述连接件2-2-1由套筒2-2-1-1、第一滑杆2-2-1-2、杆2-2-1-3构成;所述套筒2-2-1-1内部设有槽;所述第一滑杆2-2-1-2的一端与套筒2-2-1-1内部的槽间隙配合,第一滑杆2-2-1-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杆2-2-1-3;所述杆2-2-1-3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上端;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其两端均带动连接件2-2-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接件2-2-1带动第一滑杆2-2-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避免第一滑杆2-2-1-2挡住雷达主体2-1-4需要接收的信号;
所述U形壳2-2-2由第二滑杆2-2-2-1、U形壳主体2-2-2-2、第一滑槽2-2-2-3、第二锥齿轮2-2-2-4、弹簧2-2-2-5、第二滑槽2-2-2-6构成;所述U形壳主体2-2-2-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槽2-2-2-6;所述弹簧2-2-2-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2-2-2-6内;所述第二锥齿轮2-2-2-4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下端;所述第一滑槽2-2-2-3设置在U形壳主体2-2-2-2上;所述第二滑杆2-2-2-1与第一滑槽2-2-2-3间隙配合;所述套筒2-2-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2-2-2-1的上端;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2-3由第三滑杆2-2-3-1、第一活动杆2-2-3-2、第三滑槽2-2-3-3、第二活动杆2-2-3-4、滑块2-2-3-5构成;所述第一活动杆2-2-3-2内部设有第三滑槽2-2-3-3;所述第三滑杆2-2-3-1与第三滑槽2-2-3-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2-2-3-4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杆2-2-3-2的侧面,第二活动杆2-2-3-4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滑块2-2-3-5;所述第三滑杆2-2-3-1的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侧面;所述第一活动杆2-2-3-2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角处;所述滑块2-2-3-5与第二滑槽2-2-2-6间隙配合,并且滑块2-2-3-5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有弹簧2-2-2-5;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并且雷达主体2-4-1带动第三滑杆2-2-3-1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活动杆2-2-3-2绕着铰链转动,第一活动杆2-2-3-2带动第二活动杆2-2-3-4运动,进而带动滑块2-2-3-5压缩或者拉伸弹簧2-2-2-5,使之为支撑弧形杆2-1-1。
所述动力装置2-3由齿轮2-3-1、第二电机2-3-2、第二电机支架2-3-3、固定座2-3-4、滑动装置2-3-5构成;所述第二电机2-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支架2-3-3;所述齿轮2-3-1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2-3-2的转轴上;所述齿轮2-3-1与滑动装置2-3-5配合;所述滑动装置2-3-5位于固定座2-3-4上;所述第二电机支架2-3-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内部;所述齿轮2-3-1与第一弧形槽2-1-2内部的齿啮合;
所述固定座2-3-4由固定座主体2-3-4-1、第二弧形槽2-3-4-2构成;所述固定座主体2-3-4-1的上端设有第二弧形槽2-3-4-2;所述固定座主体2-3-4-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内部;
所述滑动装置2-3-5由链条2-3-5-1、第四滑槽2-3-5-2、第一圆杆2-3-5-3、第二支撑杆2-3-5-4、第二圆杆2-3-5-5、中心轴2-3-5-6、卡块2-3-5-7构成;所述链条2-3-5-1首尾相连,并且链条2-3-5-1的外端设有齿;所述第四滑槽2-3-5-2设置在链条2-3-5-1的侧面;所述第一圆杆2-3-5-3设置在链条2-3-5-1的内部,并且第一圆杆2-3-5-3设有两个,第一圆杆2-3-5-3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第二圆杆2-3-5-5设置在链条2-3-5-1的内部,并且第二圆杆2-3-5-5位于两个第一圆杆2-3-5-3之间;所述中心轴2-3-5-6与第一圆杆2-3-5-3上的轴孔间隙配合,并且中心轴2-3-5-6的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支撑2-3-5-4;所述卡块2-3-5-7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2-3-5-4上,卡块2-3-5-7的另一端与第四滑槽2-3-5-2间隙配合,并且卡块2-3-5-7位于中心轴2-3-5-6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3-5-4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主体2-3-4-1侧面;所述链条2-3-5-1与齿轮2-3-1啮合;齿轮2-3-1转动时,齿轮2-3-1带动链条2-3-5-1转动,链条2-3-5-1内部第一圆杆2-3-5-3由第二支撑杆2-3-5-4以及中心轴2-3-5-6支撑,进而使齿轮2-3-1在工作时滑动装置2-3-5以及固定座2-3-4提供支撑力,减小第二电机2-3-2的转轴受到的压力,增加其使用寿命;
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锥齿轮2-2-2-4的中心;所述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2-2-2-4啮合。当需要调节雷达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时,改变雷达的朝向时,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第一锥齿轮1-5通过齿带动第二锥齿轮2-2-2-4转动,第二锥齿轮2-2-2-4固定连接在U形壳2-2-2的下端,所以第二锥齿轮2-2-2-4转动带动U形壳2-2-2转动,U形壳2-2-2通过连接件2-2-1以及辅助支撑装置2-2-3带动弧形杆2-1-1转动,弧形杆2-1-1带动连接杆2-1-3运动,连接杆2-1-3带动雷达主体2-1-4转动,使雷达主体2-1-4完成调节朝向;当需要调节倾仰角时,启动第二电机2-3-2,第二电机2-3-2带动齿轮2-3-1转动,齿轮2-3-1与第一弧形槽2-1-2内的齿啮合,所以齿轮2-3-1转动带动弧形杆2-1-1转动,弧形杆2-1-1带动连接杆2-1-3转动,进而带动雷达主体2-1-4转动,进而完成雷达主体2-1-4倾仰角的调节;齿轮2-3-1转动时,齿轮2-3-1带动链条2-3-5-1转动,链条2-3-5-1内部第一圆杆2-3-5-3由第二支撑杆2-3-5-4以及中心轴2-3-5-6支撑,进而使齿轮2-3-1在工作时滑动装置2-3-5以及固定座2-3-4提供支撑力,减小第二电机2-3-2的转轴受到的压力,增加其使用寿命;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其两端均带动连接件2-2-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接件2-2-1带动第一滑杆2-2-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避免第一滑杆2-2-1-2挡住雷达主体2-1-4需要接收的信号;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并且雷达主体2-4-1带动第三滑杆2-2-3-1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活动杆2-2-3-2绕着铰链转动,第一活动杆2-2-3-2带动第二活动杆2-2-3-4运动,进而带动滑块2-2-3-5压缩或者拉伸弹簧2-2-2-5,使之为支撑弧形杆2-1-1。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支架1-4、第一锥齿轮1-5、连接件2-2-1、辅助支撑装置2-2-3均设有两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二圆杆2-3-5-5设有多个,并且第二圆杆2-3-5-5与第一圆杆2-3-5-3紧靠。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2、3、4、5、6、7、8、9、10、11、12、1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链条2-3-5-1位于第二弧形槽2-3-4-2内,并且链条2-3-5-1与第二弧形槽2-3-4-2接触。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当需要调节雷达倾仰角以及雷达的朝向时,改变雷达的朝向时,启动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带动第一锥齿轮1-5转动,第一锥齿轮1-5通过齿带动第二锥齿轮2-2-2-4转动,第二锥齿轮2-2-2-4固定连接在U形壳2-2-2的下端,所以第二锥齿轮2-2-2-4转动带动U形壳2-2-2转动,U形壳2-2-2通过连接件2-2-1以及辅助支撑装置2-2-3带动弧形杆2-1-1转动,弧形杆2-1-1带动连接杆2-1-3运动,连接杆2-1-3带动雷达主体2-1-4转动,使雷达主体2-1-4完成调节朝向;当需要调节倾仰角时,启动第二电机2-3-2,第二电机2-3-2带动齿轮2-3-1转动,齿轮2-3-1与第一弧形槽2-1-2内的齿啮合,所以齿轮2-3-1转动带动弧形杆2-1-1转动,弧形杆2-1-1带动连接杆2-1-3转动,进而带动雷达主体2-1-4转动,进而完成雷达主体2-1-4倾仰角的调节;齿轮2-3-1转动时,齿轮2-3-1带动链条2-3-5-1转动,链条2-3-5-1内部第一圆杆2-3-5-3由第二支撑杆2-3-5-4以及中心轴2-3-5-6支撑,进而使齿轮2-3-1在工作时滑动装置2-3-5以及固定座2-3-4提供支撑力,减小第二电机2-3-2的转轴受到的压力,增加其使用寿命;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其两端均带动连接件2-2-1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进而通过连接件2-2-1带动第一滑杆2-2-1-2向上或者向下移动,避免第一滑杆2-2-1-2挡住雷达主体2-1-4需要接收的信号;在调节雷达主体2-1-4的倾仰角时,雷达主体2-4-1的一侧向下移动,另一侧向上移动,并且雷达主体2-4-1带动第三滑杆2-2-3-1向下移动或者向上移动,并且带动第一活动杆2-2-3-2绕着铰链转动,第一活动杆2-2-3-2带动第二活动杆2-2-3-4运动,进而带动滑块2-2-3-5压缩或者拉伸弹簧2-2-2-5,使之为支撑弧形杆2-1-1。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包括底座(1)、控制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底座主体(1-1)、通孔(1-2)、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支架(1-4)、第一锥齿轮(1-5)、第一支撑杆(1-6)构成;所述底座主体(1-1)内部中空,并且底座主体(1-1)的上端设有通孔(1-2);所述第一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支架(1-4)上;所述第一电机支架(1-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底座主体(1-1)的内部;所述第一锥齿轮(1-5)设置在第一电机(1-3)的转轴上;所述第一支撑杆(1-6)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一底座(1-1)的内部底面上,并且第一支撑杆(1-6)位于通孔(1-2)的下方;
所述控制装置(2)由雷达(2-1)、U形固定壳(2-2)、动力装置(2-3)构成;所述U形固定壳(2-2)的底部固定设有动力装置(2-3);所述雷达(2-1)连接在U形固定壳(2-2)的顶端;
所述雷达(2-1)由弧形杆(2-1-1)、第一弧形槽(2-1-2)、连接杆(2-1-3)、雷达主体(2-1-4)构成;所述弧形杆(2-1-1)的下端设有第一弧形槽(2-1-2);所述第一弧形槽(2-1-2)内部设有齿;所述连接杆(2-1-3)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上端,连接杆(2-1-3)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雷达主体(2-1-4)上;
所述U形固定壳(2-2)由连接件(2-2-1)、U形壳(2-2-2)、辅助支撑装置(2-2-3)构成;所述U形壳(2-2-2)的顶端设有连接件(2-2-1);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2-3)设置在U形壳(2-2-2)的内部;
所述连接件(2-2-1)由套筒(2-2-1-1)、第一滑杆(2-2-1-2)、杆(2-2-1-3)构成;所述套筒(2-2-1-1)内部设有槽;所述第一滑杆(2-2-1-2)的一端与套筒(2-2-1-1)内部的槽间隙配合,第一滑杆(2-2-1-2)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杆(2-2-1-3);所述杆(2-2-1-3)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上端;
所述U形壳(2-2-2)由第二滑杆(2-2-2-1)、U形壳主体(2-2-2-2)、第一滑槽(2-2-2-3)、第二锥齿轮(2-2-2-4)、弹簧(2-2-2-5)、第二滑槽(2-2-2-6)构成;所述U形壳主体(2-2-2-2)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槽(2-2-2-6);所述弹簧(2-2-2-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滑槽(2-2-2-6)内;所述第二锥齿轮(2-2-2-4)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下端;所述第一滑槽(2-2-2-3)设置在U形壳主体(2-2-2-2)上;所述第二滑杆(2-2-2-1)与第一滑槽(2-2-2-3)间隙配合;所述套筒(2-2-1-1)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滑杆(2-2-2-1)的上端;
所述辅助支撑装置(2-2-3)由第三滑杆(2-2-3-1)、第一活动杆(2-2-3-2)、第三滑槽(2-2-3-3)、第二活动杆(2-2-3-4)、滑块(2-2-3-5)构成;所述第一活动杆(2-2-3-2)内部设有第三滑槽(2-2-3-3);所述第三滑杆(2-2-3-1)与第三滑槽(2-2-3-3)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活动杆(2-2-3-4)的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杆(2-2-3-2)的侧面,第二活动杆(2-2-3-4)的另一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有滑块(2-2-3-5);所述第三滑杆(2-2-3-1)的上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弧形杆(2-1-1)的侧面;所述第一活动杆(2-2-3-2)的下端通过铰链活动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角处;所述滑块(2-2-3-5)与第二滑槽(2-2-2-6)间隙配合,并且滑块(2-2-3-5)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有弹簧(2-2-2-5);
所述动力装置(2-3)由齿轮(2-3-1)、第二电机(2-3-2)、第二电机支架(2-3-3)、固定座(2-3-4)、滑动装置(2-3-5)构成;所述第二电机(2-3-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支架(2-3-3);所述齿轮(2-3-1)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2-3-2)的转轴上;所述齿轮(2-3-1)与滑动装置(2-3-5)配合;所述滑动装置(2-3-5)位于固定座(2-3-4)上;所述第二电机支架(2-3-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的内部;所述齿轮(2-3-1)与第一弧形槽(2-1-2)内部的齿啮合;
所述固定座(2-3-4)由固定座主体(2-3-4-1)、第二弧形槽(2-3-4-2)构成;所述固定座主体(2-3-4-1)的上端设有第二弧形槽(2-3-4-2);所述固定座主体(2-3-4-1)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U形壳主体(2-2-2-2)内部;
所述滑动装置(2-3-5)由链条(2-3-5-1)、第四滑槽(2-3-5-2)、第一圆杆(2-3-5-3)、第二支撑杆(2-3-5-4)、第二圆杆(2-3-5-5)、中心轴(2-3-5-6)、卡块(2-3-5-7)构成;所述链条(2-3-5-1)首尾相连,并且链条(2-3-5-1)的外端设有齿;所述第四滑槽(2-3-5-2)设置在链条(2-3-5-1)的侧面;所述第一圆杆(2-3-5-3)设置在链条(2-3-5-1)的内部,并且第一圆杆(2-3-5-3)设有两个,第一圆杆(2-3-5-3)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第二圆杆(2-3-5-5)设置在链条(2-3-5-1)的内部,并且第二圆杆(2-3-5-5)位于两个第一圆杆(2-3-5-3)之间;所述中心轴(2-3-5-6)与第一圆杆(2-3-5-3)上的轴孔间隙配合,并且中心轴(2-3-5-6)的两端均通过焊接连接在第二支撑杆(2-3-5-4);所述卡块(2-3-5-7)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第二支撑杆(2-3-5-4)上,卡块(2-3-5-7)的另一端与第四滑槽(2-3-5-2)间隙配合,并且卡块(2-3-5-7)位于中心轴(2-3-5-6)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2-3-5-4)的下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在固定座主体(2-3-4-1)侧面;所述链条(2-3-5-1)与齿轮(2-3-1)啮合;
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上端通过轴承连接在第二锥齿轮(2-2-2-4)的中心;所述第一锥齿轮(1-5)与第二锥齿轮(2-2-2-4)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支架(1-4)、第一锥齿轮(1-5)、连接件(2-2-1)、辅助支撑装置(2-2-3)均设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杆(2-3-5-5)设有多个,并且第二圆杆(2-3-5-5)与第一圆杆(2-3-5-3)紧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条(2-3-5-1)位于第二弧形槽(2-3-4-2)内,并且链条(2-3-5-1)与第二弧形槽(2-3-4-2)接触。
CN201811098764.3A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Active CN1090312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8764.3A CN109031209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98764.3A CN109031209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209A CN109031209A (zh) 2018-12-18
CN109031209B true CN109031209B (zh) 2020-09-04

Family

ID=64617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98764.3A Active CN109031209B (zh) 2018-09-18 2018-09-18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312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06099B (zh) * 2018-12-29 2020-08-18 安徽鹰龙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角度的雷达装载箱移动支撑架
CN109654349B (zh) * 2018-12-29 2020-10-30 苏州市永升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新式的多功能雷达用辅助支撑架
CN111025264B (zh) * 2019-12-16 2022-04-15 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支架装置及激光雷达标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20032B2 (ja) * 2016-07-05 2021-08-1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レーダ装置および角度検出方法
CN206369803U (zh) * 2017-01-11 2017-08-01 淮南律动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多角度雷达转向驱动装置
CN107492286A (zh) * 2017-08-22 2017-12-19 泰州市江南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教学积木
CN107930925B (zh) * 2017-11-18 2020-09-18 江苏长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喷涂机器人行走装置
CN207740664U (zh) * 2017-11-30 2018-08-17 西安智悦达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角度可调的计算机显示屏放置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31209A (zh) 201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31209B (zh) 一种新型雷达支架
EP2633944B1 (en) Double-shaft variable pitch electric bolt fastening machine
US20190219037A1 (en)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operated by gravity
CN206335255U (zh) 饰品切割机
CN112938463A (zh) 一种适应性强的圆柱型工件输送用输送机构
CN101938030B (zh) 一种天线面板用的调整装置的校零方法
CN211525971U (zh) 一种雷达的可调节安装底座
CN106788212B (zh) 定日镜总成
CN206135692U (zh) 一种永磁传动装置以及泵
CN219293727U (zh) 一种多功能加工夹具
CN104483976A (zh) 具有自动抗风功能的双轴跟踪太阳光照的装置
CN205564957U (zh) 一种新型的船载卫星动中通天线系统
CN203259887U (zh) 一种太阳跟踪装置
CN211495918U (zh) 一种用于永磁电机冲片加工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08543053U (zh) 双焊枪焊接位置调节装置
CN211277011U (zh) 一种圆管切割机的输送切割机构
CN101666554B (zh) 一种能减少或消除太阳能跟踪传动系统回差的装置
CN206139913U (zh) 波纹管开槽机的可调节传动机构
CN217748722U (zh) 一种钢卷粗放料机构
CN104345447A (zh) 高速二维扫描机构
CN212008932U (zh) 一种便捷式小型化侦测雷达
CN218673712U (zh) 一种升降式激光测量头
CN211364323U (zh)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供电装置用对中装置
CN208913293U (zh) 一种新型滚齿机结构
CN219665589U (zh) 一种全方位焊接旋转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812

Address after: No.100 Wuzhen street, shangmawu village, Tongqin Town,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an Jinghui

Address before: 310058 Zhejiang University, 388 Yuhangtang Road, Xihu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ang Shuzh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3

Address after: 272000 Room 301, Creative Building, No. 69, Haichuan Road, Jining High tech Zone,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ing High-tech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rk Service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201 No. 100, Wuzhen street, shangmawu, shangmaling village, Tongqin Town,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 Ji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