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18833A -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18833A
CN109018833A CN201811251915.4A CN201811251915A CN109018833A CN 109018833 A CN109018833 A CN 109018833A CN 201811251915 A CN201811251915 A CN 201811251915A CN 109018833 A CN109018833 A CN 1090188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axis
fixed
rotation
chamber
sl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5191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25191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18833A/zh
Publication of CN1090188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1883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22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20Auxiliary treatments, e.g. aerating, heating, humidifying, deaerating, cooling, de-watering or drying, dur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in a fluid medium other than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座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罩壳,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左右延伸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输送轮,左右两个所述输送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腔中环形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安装腔之间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罩壳中设有左右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背景技术
在陶瓷烧结过程中往往要进行冷却工作,而传统中一般都是采用自然冷却方式,但是自然冷却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其严重的降低了生产效率,现有中也有较大采用单一风冷进行辅助降温的方式,但其冷却效果差,耗时长,难以满足现有需求,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本发明装置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座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罩壳,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左右延伸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输送轮,左右两个所述输送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腔中环形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安装腔之间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罩壳中设有左右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叶轮以及位于所述叶轮后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空腔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多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动盘以及位于所述转动盘后侧的第一传动轮,所述转动盘外圆上固定设有多组翻动臂,所述安装座右侧端面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侧端面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通槽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通风槽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四转动轴,所述通风槽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扇叶,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空腔左侧内壁中固定设有抽泵,所述抽泵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空腔中的吸热管,所述罩壳顶部端面固定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抽泵之间连通设置有导管,所述第一转动腔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连通设置有冷凝管。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槽以及所述安装腔后侧的所述安装座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六转动轴,所述通槽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后侧延伸端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后侧延伸末端固定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通槽左侧端壁中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中固定设有进料板,所述安装腔右侧端壁中设有开口朝右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固定设有出料板,所述安装座右侧设有位于所述出料板下方的物料传输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腔后侧内壁中固定设有位于左侧的所述输送轮后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左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后侧端动力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同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抽泵,然后将烧结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进料板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抽泵开启后可将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水抽入所述吸热管中,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后通过所述输送轮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后可带动陶瓷件向右移动,此时,烧结后的陶瓷件所散发的高温被所述吸热管吸收,从而可使陶瓷件温度迅速下降,达到初步冷却效果;
而当所述吸热管吸收热量后可将所述吸热管中的冷却水蒸发,冷却水蒸发后产生高温蒸汽进入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而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第四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转动轴以及所述扇叶转动,所述扇叶转动后可对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的陶瓷件进行吹风,从而实现风冷操作,进一步达到冷却降温效果;
而冷却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出料板滑落至所述物料传输装置上,并由所述物料传输装置传输至下一步的加工工序;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右侧的所述输送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六转动轴、第二传动轮、第三转动轴、转动盘以及所述翻动臂转动,所述翻动臂转动后可翻动输送中的陶瓷件,从而可调节陶瓷件的散热面,使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化;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利用水冷、风冷对陶瓷件进行快速输送以及冷却操作,可大大提高冷却效果,缩短冷却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箭头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2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10上的安装座11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1上的罩壳12,所述安装座11中设有左右延伸的安装腔38,所述安装腔38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动轴42,所述第一转动轴42上固定设有输送轮43,左右两个所述输送轮43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41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腔38中环形设置有第二输送带39,所述第二输送带39与所述安装腔38之间通过固定柱40固定连接,所述罩壳12中设有左右延伸的空腔15,所述空腔15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一转动腔21,所述第一转动腔21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23,所述第二转动轴23上固定设有叶轮22以及位于所述叶轮22后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空腔15与所述安装腔38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19,所述通槽19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多组第三转动轴46,所述第三转动轴46上固定设有转动盘47以及位于所述转动盘47后侧的第一传动轮,所述转动盘47外圆上固定设有多组翻动臂48,所述安装座11右侧端面固定设有固定座26,所述固定座26左侧端面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通槽19的通风槽31,所述通风槽31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二转动腔29,所述通风槽31与所述第二转动腔29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四转动轴30,所述通风槽31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30上固定设有扇叶32,所述第二转动腔29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30上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28,所述第二转动腔29与所述第一转动腔21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动轴25,所述第二转动腔29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25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21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25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28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27,所述空腔15左侧内壁中固定设有抽泵14,所述抽泵14与所述第一转动腔21之间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空腔15中的吸热管16,所述罩壳12顶部端面固定设有储液箱17,所述储液箱17与所述抽泵14之间连通设置有导管13,所述第一转动腔21与所述储液箱17之间连通设置有冷凝管18。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通槽19以及所述安装腔38后侧的所述安装座11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三转动腔50,所述通槽19与所述第三转动腔50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六转动轴44,所述通槽19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44上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45,所述第二传动轮45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49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腔50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44上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51,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42后侧延伸端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50中且后侧延伸末端固定设有第四传动轮53,所述第三传动轮51与所述第四传动轮53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52传动配合连接。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通槽19左侧端壁中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料口37,所述进料口37中固定设有进料板36,所述安装腔38右侧端壁中设有开口朝右的出料口34,所述出料口34中固定设有出料板33,所述安装座11右侧设有位于所述出料板33下方的物料传输装置35。
有益地或示例性地,其中,所述安装腔38后侧内壁中固定设有位于左侧的所述输送轮43后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左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42后侧端动力连接。
使用时,首先同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抽泵14,然后将烧结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进料板36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39上,所述抽泵14开启后可将所述储液箱17中的冷却水抽入所述吸热管16中,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后通过所述输送轮43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41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39转动,所述第二输送带39转动后可带动陶瓷件向右移动,此时,烧结后的陶瓷件所散发的高温被所述吸热管16吸收,从而可使陶瓷件温度迅速下降,而当所述吸热管16吸收热量后可将所述吸热管16中的冷却水蒸发,冷却水蒸发后产生高温蒸汽进入所述第一转动腔21中而驱动所述叶轮22转动,所述叶轮22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25、第四锥齿轮27、第二锥齿轮28、第四转动轴30以及所述扇叶32转动,所述扇叶32转动后可对所述第二输送带39上的陶瓷件进行吹风,从而实现风冷操作,进一步达到冷却降温目的,而冷却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出料板33滑落至所述物料传输装置35上,并由所述物料传输装置35传输至下一步的加工工序;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右侧的所述输送轮43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42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轮53、第三传动轮51、第六转动轴44、第二传动轮45、第三转动轴46、转动盘47以及所述翻动臂48转动,所述翻动臂48转动后可翻动输送中的陶瓷件,从而可调节陶瓷件的散热面,使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同时开启所述驱动电机以及抽泵,然后将烧结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进料板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带上,所述抽泵开启后可将所述储液箱中的冷却水抽入所述吸热管中,所述驱动电机转动后通过所述输送轮带动所述第一输送带以及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所述第二输送带转动后可带动陶瓷件向右移动,此时,烧结后的陶瓷件所散发的高温被所述吸热管吸收,从而可使陶瓷件温度迅速下降,达到初步冷却效果;
而当所述吸热管吸收热量后可将所述吸热管中的冷却水蒸发,冷却水蒸发后产生高温蒸汽进入所述第一转动腔中而驱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叶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锥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带动所述第五转动轴、第四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四转动轴以及所述扇叶转动,所述扇叶转动后可对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的陶瓷件进行吹风,从而实现风冷操作,进一步达到冷却降温效果;
而冷却后的陶瓷件通过所述出料板滑落至所述物料传输装置上,并由所述物料传输装置传输至下一步的加工工序;
由于本发明装置中右侧的所述输送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一转动轴带动所述第四传动轮、第三传动轮、第六转动轴、第二传动轮、第三转动轴、转动盘以及所述翻动臂转动,所述翻动臂转动后可翻动输送中的陶瓷件,从而可调节陶瓷件的散热面,使散热效果达到最大化;
本发明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同时利用水冷、风冷对陶瓷件进行快速输送以及冷却操作,可大大提高冷却效果,缩短冷却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包括固定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座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中设有左右延伸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左右对称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输送轮,左右两个所述输送轮之间通过第一输送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安装腔中环形设置有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输送带与所述安装腔之间通过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罩壳中设有左右延伸的空腔,所述空腔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一转动腔,所述第一转动腔前后端壁中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上固定设有叶轮以及位于所述叶轮后侧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空腔与所述安装腔之间连通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前后端壁中可转动的设置有多组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上固定设有转动盘以及位于所述转动盘后侧的第一传动轮,所述转动盘外圆上固定设有多组翻动臂,所述安装座右侧端面固定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左侧端面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通槽的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右侧端壁内设有第二转动腔,所述通风槽与所述第二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四转动轴,所述通风槽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扇叶,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四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转动腔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五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的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一转动腔中的所述第五转动轴上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的第四锥齿轮,所述空腔左侧内壁中固定设有抽泵,所述抽泵与所述第一转动腔之间连通设置有位于所述空腔中的吸热管,所述罩壳顶部端面固定设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抽泵之间连通设置有导管,所述第一转动腔与所述储液箱之间连通设置有冷凝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以及所述安装腔后侧的所述安装座中上下延伸设置有第三转动腔,所述通槽与所述第三转动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六转动轴,所述通槽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的所述第六转动轴上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右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后侧延伸端伸入所述第三转动腔中且后侧延伸末端固定设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四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左侧端壁中设有开口向左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中固定设有进料板,所述安装腔右侧端壁中设有开口朝右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中固定设有出料板,所述安装座右侧设有位于所述出料板下方的物料传输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后侧内壁中固定设有位于左侧的所述输送轮后侧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左侧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后侧端动力连接。
CN201811251915.4A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Withdrawn CN1090188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1915.4A CN109018833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251915.4A CN109018833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18833A true CN109018833A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1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51915.4A Withdrawn CN109018833A (zh) 2018-10-25 2018-10-25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1883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156A (zh) * 2019-04-17 2019-08-06 潘瑶麟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输送线调整式生产输送设备
CN111234894A (zh) * 2020-01-15 2020-06-05 西安旭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发电原料成型处理装置
CN113895933A (zh) * 2021-10-26 2022-01-07 新晃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制造生产线用传输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92156A (zh) * 2019-04-17 2019-08-06 潘瑶麟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输送线调整式生产输送设备
CN110092156B (zh) * 2019-04-17 2020-10-27 新昌县兴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的输送线调整式生产输送设备
CN111234894A (zh) * 2020-01-15 2020-06-05 西安旭旌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发电原料成型处理装置
CN113895933A (zh) * 2021-10-26 2022-01-07 新晃都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制造生产线用传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18833A (zh)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
CN206181640U (zh) 一种具有方便移动和散热功能的电力设备柜
CN109141039A (zh) 一种双层冷却输送带及其冷却输送方法
CN107191374A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罗茨真空泵
CN206957924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罗茨真空泵
CN212039095U (zh) 一种醋酸钠饱和溶液冷却结晶装置
CN210423059U (zh) 新能源汽车内部液体循环泵驱动组件
CN211063528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变频器
CN218637149U (zh) 一种保温纺织品专用涂料快速混合装置
CN216897731U (zh) 一种新风系统用余热回收处理装置
CN109405472B (zh) 一种贯通式高效烘干机
CN212383762U (zh) 一种水泥生产原料砂磨装置
CN208685052U (zh) 一种高效的光学真空镀膜机
CN210320831U (zh) 一种热送辊道水冷却装置
CN209988748U (zh) 一种干颗粒物料冷却装置
CN210409576U (zh) 一种高氯酸铵连续结晶系统
CN211246757U (zh) 一种斜齿板叶轮输送粉碎泵
CN217979613U (zh) 一种高位制动灯密封垫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9097625U (zh) 一种化工产品的贮存装置
CN220648749U (zh) 一种冷却装置
CN208651590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减速机
CN220432595U (zh) 一种污泥干化冷却机
CN211147238U (zh) 一种特殊尼龙生产用多级式原料烘干装置
CN220981821U (zh) 一种配棉器内部用烘干装置
CN218459307U (zh) 一种抗车辙剂生产用原料混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