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9915A -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9915A
CN108989915A CN201810616103.9A CN201810616103A CN108989915A CN 108989915 A CN108989915 A CN 108989915A CN 201810616103 A CN201810616103 A CN 201810616103A CN 108989915 A CN108989915 A CN 108989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g
line card
main control
control unit
out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161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9915B (zh
Inventor
吴浩
周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Wuhan Fiberhome Technical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Fiberhome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6161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1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04254 priority patent/WO201923752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9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15A/zh
Priority to CL2020001129A priority patent/CL2020001129A1/es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9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99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本发明OLT设备的线卡PON芯片和线卡交换芯片识别从不同ONU转发的报文,使用T‑Tag携带ONU信息给线卡交换芯片建立第一虚拟转发域;线卡交换芯片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使用O‑Tag携带OLT切片信息给OLT主控盘交换芯片建立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两级虚拟转发域的定义,在OLT设备中实现业务转发及配置管理的相互独立和隔离,实现了基于ONU粒度的OLT切片功能,满足运营商对接入设备灵活划分切片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PON接入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是一种低成本、高容量的新型光纤接入网技术。它采用点到多点结构、无源光纤传输,能同时支持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具备低成本、高带宽、扩展性高、兼容性强、管理方便、业务承载方式灵活等诸多优点。
典型的PON接入系统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和光配线网(ODN)组成。OLT(Optical Line Terminal)放在中心机房,提供面向无源光纤网络的光纤接口。ONU(Optical Network Unit)为用户端设备,主要采用以太网协议,为用户提供宽带语音、数据或视频等业务。ODN(Optical DistributedNetwork)主要由一个或数个光分路器(Splitter)来连接OLT和ONU,它的功能是分发下行数据并集中上行数据。ODN采用无源器件,可置于全天候的环境。
由于PON网络点到多点接入的的特性,OLT是PON接入系统的一个汇聚节点,用户侧数据通过ONU和ODN汇聚到OLT的线卡PON芯片,多个线卡再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汇聚到上联端口。这种汇聚转发的方式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数据转发层面,由于将所有用户的业务数据汇聚在一起,很难实现不同用户间、不同业务间的差异性服务,如在系统拥塞时保证高优先级的用户和业务的服务质量;其次是在业务管理层面,一台OLT往往汇聚了数千个远端用户,每个用户的业务和能力复杂多样(如家庭客户、集团客户或移动客户),统一管理难度较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引入接入网络切片的概念,将物理OLT划分为多个逻辑切片,切片之间的业务转发以及配置管理都相互独立。由于OLT是一种包含主控盘和线卡的多级交换架构的网络设备,目前主流的切片方案是在主控交换芯片上划分多个转发域,实现基于槽位的切片能力。基于槽位的OLT切片功能可以解决粗粒度的接入网络划分问题,但是无法满足精细化的切片需求。例如无法将同一个ODN下不同的ONU划分到多个逻辑域中进行独立转发和管理,而这类需求是运营商隔离不同业务或进行业务分包的典型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实现了ONU粒度的切片,满足运营商对接入设备灵活划分切片的需求。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隧道标签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操作标签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设置T-TAG的VLAN ID值与ONU的GemPort ID的值相等,并将上行报文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PON口号和T-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并剥除T-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线卡逻辑子端口和线卡上联口之间创建第一虚拟转发域;
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线卡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槽位口号和O-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和主控盘上联口之间创建虚第二拟转发域;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的上联口转发至上游设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收到下行报文的主控盘上联口号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
在第二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及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O-TAG,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下行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线卡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的下行报文中的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
先剥除O-TAG,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线卡逻辑子端口以及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
根据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PortID对应Gem帧中,转发给对应的ONU。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包括线卡PON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和主控盘交换芯片:
上行方向,线卡PON芯片用于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线卡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主控盘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下行方向,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线卡PON芯片用于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设置T-TAG的VLAN ID值与ONU的GemPort ID的值相等,并将上行报文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PON口号和T-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并剥除T-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线卡逻辑子端口和线卡上联口之间创建第一虚拟转发域;
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线卡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槽位口号和O-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和主控盘上联口之间创建虚第二拟转发域;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的上联口转发至上游设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收到下行报文的主控盘上联口号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
在第二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及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O-TAG,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下行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线卡交换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的下行报文中的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
先剥除O-TAG,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线卡逻辑子端口以及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
根据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PortID对应Gem帧中,转发给对应的ONU。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OLT设备的线卡PON芯片和线卡交换芯片识别从不同ONU转发的报文,使用T-Tag携带ONU信息给线卡交换芯片建立第一虚拟转发域;线卡交换芯片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使用O-Tag携带OLT切片信息给OLT主控盘交换芯片建立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两级虚拟转发域的定义,在OLT设备中实现业务转发及配置管理的相互独立和隔离,实现了基于ONU粒度的OLT切片功能,满足运营商对接入设备灵活划分切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的网络切片的组网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的基于ONU粒度的GPON接入网络切片的数据流映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GEM(G-PON EncapsulationMode,GPON封装方式)是一种在GPON上封装数据的方式。GEM可以实现多种数据的简单、高效的适配封装,将变长或者定长的数据分片进行统一的适配处理,并提供端口复用功能,提供和ATM一样的面向连接的通信。
LLID(Logical Link Identifier,逻辑链路标记)。LLID是EPON系统分配给逻辑链接的一种数字标识.每一个逻辑链接都会分配到不同的LLID。
Gemport是GPON中一种虚拟的接口,是实现OLT和ONU之间转发的基本数据单元。Gemport可以承载单业务,也可以承载多业务,即可将单个或多个VLAN映射到Gemport中。Gemport ID为Gemport接口号,在同一个PON口下,Gemport ID是唯一的。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隧道标签(Tunnel-Tag,简称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操作标签(Operator-Tag,简称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参见图1所示,PON接入网络包括局端的OLT设备和远端的ONU设备,OLT和ONU之间通过光分路器ODN连接。传统的PON接入网络中,OLT的转发路径被其服务的所有ONU共享,通过统一网络管理系统(EMS)来管理。将OLT分割成多个网络切片后,OLT的转发路径被分割成多个独立的虚拟转发域。图1中物理OLT被划分为3个网络切片:切片1包含上联口1和PON1的ONU1~2。切片2包含上联口2和PON1的ONU3、PON2的ONU1~2。切片3包含系统剩余的所有对象。每个切片之间的转发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2所示,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设置T-TAG的VLAN ID值与ONU的GemPort ID的值相等,并将上行报文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S2,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PON口号和T-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并剥除T-TAG;根据下发的配置在线卡逻辑子端口和线卡上联口之间创建第一虚拟转发域;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线卡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S3,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槽位口号和O-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根据下发的配置在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和主控盘上联口之间创建虚第二拟转发域;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的上联口转发至上游设备。
S4,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收到下行报文的主控盘上联口号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第二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及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O-TAG,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根据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下行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线卡交换芯片。
S5,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的下行报文中的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先剥除O-TAG,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线卡逻辑子端口以及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根据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S6,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Port ID对应Gem帧中,转发给对应的ONU。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其中所述步骤S1,线卡PON芯片可将多个GEM或LLID映射到同一个T-TAG,由下发给线卡PON芯片的配置决定。PON口之间映射的T-TAG可以相同。
其中所述步骤S2,PON口+T-TAG到逻辑子端口是一一映射的关系。线卡交换芯片根据配置来完成第一虚拟转发域的定义,配置的参数包括线卡逻辑子端口列表、线卡上联口、第一虚拟转发域ID和O-TAG ID。如果某线卡逻辑子端口未被配置到任何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则它属于默认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其O-TAG ID为默认值O-TAGdef。第一虚拟转发域由硬件控制转发和学习的独立性,在上行方向,上行报文的出端口为线卡上联口,在转发表中学习{MAC地址、SVLAN(Service VLAN)、逻辑子端口号}三元组。不同线卡间的不同第一虚拟转发域如果属于同一个OLT切片,则上行报文携带的O-TAG相同。
其中所述的步骤S3,槽位口+O-TAG与主控盘逻辑子端口是一一映射的关系。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配置来完成第二虚拟转发域的定义,配置的参数包括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列表、主控盘上联口列表、第二虚拟转发域ID和O-TAG ID。如果O-TAG ID为默认值O-TAG def,则它属于默认的第二虚拟转发域。第二虚拟转发域由硬件控制转发和学习的独立性,在上行方向,上行报文查表决定出方向的上联口,在转发表中学习{MAC地址、SVLAN、逻辑子端口号}三元组。如果是广播报文,则会在其第二虚拟转发域内洪泛。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时,其中所述的步骤S4,主控盘上联口与第二虚拟转发域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如果某主控盘上联口未被配置到任何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则它属于默认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下行报文可以通过主控盘上联口唯一确定一个第二虚拟转发域,进行查表转发。如果是广播报文,则会在其第二虚拟转发域内洪泛。
其中所述的步骤S5,O-TAG与线卡交换芯片的第一虚拟转发域是一一映射的关系。携带O-TAGdef的下行报文被映射到默认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下行报文在第一虚拟转发域内进行查表转发,如果是广播报文,则被打上标识广播GEM或广播LLID的T-TAG。
本发明提出的OLT切片的最小粒度为ONU,若将PON口+T-TAG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修改为PON口映射为线卡逻辑子端口,可实现粒度为PON口的OLT切片;若将槽位口+O-TAG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修改为槽位口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可以实现粒度为槽位的OLT切片。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基于ONU粒度的GPON接入网络切片的具体实施方法,包括:
101:上行方向,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GemPort接收到上行报文;
102:线卡PON芯片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VLAN ID的值与GemPort ID的值相等;
103:线卡交换根据T-TAG和PON口号,将上行数据流映射到逻辑子端口(VP,Virtual Port),并剥除T-TAG;
104:根据多个逻辑子端口和上联口,在线卡交换上划分虚拟转发域(VD,VirtualDomain),上行报文根据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虚拟转发域中学习并转发;
105:根据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将上行报文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106:主控交换根据O-TAG和槽位口号,将上行数据流映射到逻辑子端口(VP),并剥除O-TAG;
107:根据多个逻辑子端口和上联口,在主控交换上划分虚拟转发域(VD),上行报文根据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虚拟转发域中学习并转发;
108:主控交换转发上行报文到虚拟转发域对应的上联口;
109:下行方向:主控交换从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数据流,并确定下行报文的虚拟转发域;
110:在虚拟转发域中,下行方向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逻辑子端口;
111:根据逻辑子端口的配置,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112:根据O-TAG,线卡交换芯片确定下行报文的虚拟转发域;
113:在虚拟转发域中,下行方向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
114:根据逻辑子端口的配置,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115: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帧中,转发给ONU。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包括线卡PON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和主控盘交换芯片:
上行方向,线卡PON芯片用于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线卡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主控盘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下行方向,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线卡PON芯片用于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14)

1.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隧道标签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操作标签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设置T-TAG的VLAN ID值与ONU的GemPort ID的值相等,并将上行报文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PON口号和T-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并剥除T-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线卡逻辑子端口和线卡上联口之间创建第一虚拟转发域;
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线卡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槽位口号和O-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和主控盘上联口之间创建虚第二拟转发域;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的上联口转发至上游设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收到下行报文的主控盘上联口号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
在第二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及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O-TAG,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下行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线卡交换芯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的下行报文中的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
先剥除O-TAG,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线卡逻辑子端口以及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
根据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Port ID对应Gem帧中,转发给对应的ONU。
8.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卡PON芯片、线卡交换芯片和主控盘交换芯片:
上行方向,线卡PON芯片用于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线卡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主控盘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
下行方向,主控盘交换芯片用于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
线卡交换芯片用于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线卡PON芯片用于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卡PON芯片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NU信息的T-TAG,并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从不同的ONU接收到上行报文时,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设置T-TAG的VLAN ID值与ONU的GemPort ID的值相等,并将上行报文转发给线卡交换芯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卡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一虚拟转发域,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携带OLT切片信息的O-TAG,通过所述第一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PON口号和T-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线卡逻辑子端口,并剥除T-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线卡逻辑子端口和线卡上联口之间创建第一虚拟转发域;
根据第一虚拟转发域的配置,在上行报文外层打上对应的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线卡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主控盘交换芯片。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盘交换芯片剥除上行报文外层的O-TAG,根据配置创建多个第二虚拟转发域,通过所述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上行报文转发至上游设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根据槽位口号和O-TAG,将上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并剥除O-TAG;
根据下发的配置在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和主控盘上联口之间创建虚第二拟转发域;
根据收到上行报文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在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中将上行报文通过主控盘交换芯片的上联口转发至上游设备。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控盘交换芯片收到下行报文时,将下行报文映射到主控盘上联口号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二虚拟转发域对应的O-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至线卡交换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主控盘交换芯片从主控盘上联口接收到下行报文,根据收到下行报文的主控盘上联口号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
在第二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及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O-TAG,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O-TAG,作为OLT切片的标识;
根据主控盘逻辑子端口对应的第二虚拟转发域将下行报文转发给对应的线卡交换芯片。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卡交换芯片根据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O-TAG,再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第一虚拟转发域对应的T-TAG,并将下行报文转发给线卡PON芯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交换芯片根据收到的下行报文中的O-TAG将下行报文映射到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
先剥除O-TAG,在对应的第一虚拟转发域中,通过查表找到对应的线卡逻辑子端口以及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
根据目的PON口和GemPort ID,在下行报文外层打上T-TAG,转发给线卡PON芯片。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将下行报文转发至T-TAG对应的ONU,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线卡PON芯片剥除下行报文外层的T-TAG,根据T-TAG将下行报文封装到GemPort ID对应Gem帧中,转发给对应的ONU。
CN201810616103.9A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089899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103.9A CN10898991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PCT/CN2018/104254 WO2019237521A1 (zh) 2018-06-14 2018-09-06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CL2020001129A CL2020001129A1 (es) 2018-06-14 2020-04-28 Método y sistema de segmentación de olt de red de acceso empleando granularidad de onu.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16103.9A CN10898991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9915A true CN108989915A (zh) 2018-12-11
CN108989915B CN108989915B (zh) 2020-07-14

Family

ID=64540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16103.9A Active CN108989915B (zh) 2018-06-14 2018-06-14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9915B (zh)
CL (1) CL2020001129A1 (zh)
WO (1) WO2019237521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05785A (zh) * 2019-03-29 2019-06-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385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设备虚拟化的方法及olt设备
CN11215289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48838A (zh) * 2019-09-05 2021-03-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8801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宁波华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n网络的局域网建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077940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07799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86206A (zh) * 2021-05-20 2021-08-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跨盘链路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82320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on的调整方法、系统和olt
CN113395612A (zh) * 2020-03-11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中的数据转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1259189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处理方法、olt设备、onu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18A (zh) * 2006-04-19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VLANtag的方法
CN101115005A (zh) * 2007-08-13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4222A (zh) * 2012-08-27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1090C (zh) * 2007-03-15 2010-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帧的切片方法和光网络单元
WO2017206306A1 (zh) * 2016-06-01 2017-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帧发送、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CN108111931B (zh) * 2017-12-15 2021-07-16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光纤接入网的虚拟资源切片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52218A (zh) * 2006-04-19 2006-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VLANtag的方法
CN101115005A (zh) * 2007-08-13 2008-0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边缘到边缘伪线仿真的方法和装置
CN103634222A (zh) * 2012-08-27 2014-03-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报文处理的装置、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026B (zh) * 2018-12-29 2022-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设备虚拟化的方法及olt设备
CN111385026A (zh) * 2018-12-29 2020-07-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设备虚拟化的方法及olt设备
CN109905785A (zh) * 2019-03-29 2019-06-18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152899A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259085A1 (zh) * 2019-06-28 2020-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切片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48838A (zh) * 2019-09-05 2021-03-0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8838B (zh) * 2019-09-05 2023-05-1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流量转发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77940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化方法及装置
WO2021077995A1 (zh) * 2019-10-21 2021-04-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片共享上联口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82320A (zh) * 2020-03-10 2021-09-1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on的调整方法、系统和olt
CN113382320B (zh) * 2020-03-10 2022-05-1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on的调整方法、系统和olt
CN113395612A (zh) * 2020-03-11 2021-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中的数据转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1179648A1 (zh) * 2020-03-11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通信中的数据转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1259189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组播报文处理方法、olt设备、onu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88801B (zh) * 2020-12-14 2022-09-02 宁波华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n网络的局域网建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88801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宁波华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pon网络的局域网建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286206A (zh) * 2021-05-20 2021-08-20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olt跨盘链路聚合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L2020001129A1 (es) 2020-08-14
WO2019237521A1 (zh) 2019-12-19
CN108989915B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9915A (zh) 一种基于onu粒度的接入网olt切片的方法及系统
CN101005445B (zh) 一种将业务流映射到业务传输通道的方法及光网络终端
JP3865741B2 (ja) Gponにおけるont管理制御情報伝送のためのgtc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その伝送方法
JP3933642B2 (ja) フレームのペイロードタイプを表示するgemフレーム構造及びそ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US7990853B2 (en) Link aggregation with internal load balancing
JP3830944B2 (ja) ギガビット受動型光加入者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gemoamフレーム伝送方法
JP3742406B2 (ja) イーサネット(登録商標)受動光加入者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4794630B2 (ja) パッシブ光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異なる優先順位を有するデータパケットを送信する方法
KR101475053B1 (ko) 광 회선 단말(olt) 시스템
EP1978654B1 (en) A method for mapping the service stream to the service transmission channel, system and optical network terminator thereof
US8467683B2 (en) Mapp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KR20080005513A (ko) 시스템-레벨 통신 링크 본딩 장치와 방법
ES2375414T3 (es) Sistema y método conjuntor integrado y módulo conjuntor integrado.
JP2005039825A (ja) ギガビット受動型光加入者網のgemモードにおけるマルチキャスト転送方法及びそのフレーム処理方法
TW201304469A (zh) 一種同軸電纜媒體轉換器及流量交換的方法
CN101257487B (zh) 一种将业务流映射到业务传输通道的方法及光网络终端
CN107070693B (zh) 基于OpenFlow流表的快速配置POTN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95103A (zh) 业务转发方法及系统
EP1786149A1 (en) A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central communication unit and a peripheral communication unit for controlling accesses to a shared medium
CN101102157A (zh) 发送终端和数据发送方法
CN109936781A (zh) 一种数据传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JP2002101132A (ja) Atm−ponにおいて粒度を改良するマルチテーブルベースグラント発生器
KR20030079311A (ko) 기가비트 이더넷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의 점 대 점에뮬레이션 방법
Shan et al. EPON upstream multiple access scheme
KR100547864B1 (ko) Gpon에서의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