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8432A -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8432A
CN108988432A CN201810903301.3A CN201810903301A CN108988432A CN 108988432 A CN108988432 A CN 108988432A CN 201810903301 A CN201810903301 A CN 201810903301A CN 108988432 A CN108988432 A CN 108988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screw rod
robot
knob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0330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8432B (zh
Inventor
刘建刚
林建波
柳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Changr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0330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843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8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8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8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位于机器人主体一侧的充电桩,所述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均设有红外二极管,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第一孔位于第二孔的上方,且第二孔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第一孔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丝杆的外侧螺纹套装有滑板。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两个红外二极管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且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使得两个红外二极管能够保持平齐,便于两个红外二极管相互接收红外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器人等用电设备的智能充电是当今的热门项目,机器人的无线充电、自动定位识别等方法和设备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然而,目前的无线充电设备上的放电触片虽然在常态下是不带电的,但是如果受到外界干扰、误操作等影响,如小朋友或者小动物的误触,容易导致设备短路,充电桩两个放电触片进入充电模式而带电,从而发生危险。经检索,申请号为201621031195.7的专利文件公开了机器人上的红外自动充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桩和移动接收端,所述移动接收端设置在机器人上,可随着机器人移动,在所述充电桩上设置有用于充电的放电触片和用于身份验证的第一红外二极管,在所述移动接收端上设置有与之相匹配的感应触片和第二红外二极管,所述感应触片与机器人上的蓄电池相连,通过第一红外二极管和第二红外二极管进行身份验证,在确认机器人已到达预定区域并且放电触片与感应触片互相抵接后再执行充电作业,从而保证充电的安全,规避了误操作带来的危害。该设计中的机器人和充电桩能够通过第一红外二极管和第二红外二极管进行身份验证,而当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不一致时不便收发红外信号,这将导致机器人和充电桩之间无法正常进行身份验证操作,且上述设计中的机器人和充电桩都不便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且不便对红外二极管进行安装操作,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和位于机器人主体一侧的充电桩,所述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均设有红外二极管,所述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位于第二孔的上方,且第二孔的底部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孔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套装有滑板,且两个红外二极管分别与两个滑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孔内并焊接有第一旋钮,所述第二孔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转动套装有矩形管,所述矩形管的底端与对应的安装槽的底部内壁上相焊接,所述矩形管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橡胶板,所述橡胶板的顶部延伸至矩形管的上方,所述橡胶板位于对应的第一旋钮的正下方,所述转轴的底侧焊接有卡杆,且两个矩形管均位于两个卡杆之间,所述第二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杆相适配的弧形槽,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对应的矩形管的内侧,所述转盘位于橡胶板的下方,所述转盘与橡胶板相配合,且两个转轴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旋钮,两个第二旋钮均位于两个矩形管之间,两个第二旋钮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螺纹安装有螺杆,所述螺杆与对应的矩形管相配合。
优选的,两个矩形管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螺纹槽与对应的螺杆相配合,且螺纹槽位于转轴的上方。
优选的,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旋钮,两个第三旋钮均位于两个第二旋钮之间。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底端与对应的矩形管的内侧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与对应的第一孔相连通,丝杆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轴承,轴承的外圈与对应的转动孔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孔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转轴孔,转轴的外侧与对应的转轴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弧形槽位于对应的卡杆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二旋钮位于第一旋钮的下方,所述螺杆位于转轴的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机器人主体、充电桩、红外二极管、安装槽、安装板、第一孔、第二孔、丝杆、滑板、第一旋钮、转动孔和轴承相配合,将安装板拉出安装槽,能够将安装板从安装槽内取出,当需要将两个红外二极管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时,将安装板放入对应的安装槽内,旋动第一旋钮,第一旋钮带动丝杆旋转,丝杆与滑板之间为螺纹连接,丝杆能够带动滑板在第一孔内上下移动,滑板带动红外二极管移动,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使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能够始终保持平齐。
2)通过转轴、矩形管、卡杆、弧形槽、橡胶板、转盘、第二旋钮、螺栓孔、螺杆、第三旋钮、弹簧、螺纹槽和转轴孔相配合,红外二极管的高度调节合适时,旋动第二旋钮,第二旋钮通过转轴带动转盘和卡杆旋转,当第二旋钮旋转半周时,卡杆的底端将旋入对应的弧形槽内,固定安装板的位置,由于转轴孔开设在转盘的一侧顶部,所以转盘转动时转盘的外侧将推动橡胶板向上移动,使橡胶板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旋钮的底部接触并紧密贴合,第二旋钮旋转半周后,第二旋钮带动螺杆向上移动,螺杆移动至与螺纹槽的位置相平齐,旋动第三旋钮,第三旋钮带动螺杆在螺栓孔内转动,将螺杆旋入螺纹槽内,固定第二旋钮的位置,能够固定转盘和卡杆的位置,使得安装板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内,从而将两个红外二极管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
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两个红外二极管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和充电桩上,且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的高度,使得两个红外二极管能够保持平齐,便于两个红外二极管相互接收红外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的C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转盘和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主体、2充电桩、3红外二极管、4安装槽、5安装板、6第一孔、7第二孔、8丝杆、9滑板、10第一旋钮、11转轴、12矩形管、13卡杆、14弧形槽、15橡胶板、16转盘、17第二旋钮、18螺栓孔、19螺杆、20第三旋钮、21弹簧、22转动孔、23轴承、24螺纹槽、25转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5,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和位于机器人主体1一侧的充电桩2,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均设有红外二极管3,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安装槽4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板5,且两个安装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孔6和第二孔7,第一孔6位于第二孔7的上方,且第二孔7的底部设置为开口,第一孔6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8,丝杆8的外侧螺纹套装有滑板9,且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与两个滑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丝杆8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孔7内并焊接有第一旋钮10,第二孔7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11,转轴11的外侧转动套装有矩形管12,矩形管12的底端与对应的安装槽4的底部内壁上相焊接,矩形管12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橡胶板15,橡胶板15的顶部延伸至矩形管12的上方,橡胶板15位于对应的第一旋钮10的正下方,转轴11的底侧焊接有卡杆13,且两个矩形管12均位于两个卡杆13之间,第二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杆13相适配的弧形槽14,转轴11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转盘16,转盘16位于对应的矩形管12的内侧,转盘16位于橡胶板15的下方,转盘16与橡胶板15相配合,且两个转轴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旋钮17,两个第二旋钮17均位于两个矩形管12之间,两个第二旋钮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栓孔18,螺栓孔18内螺纹安装有螺杆19,螺杆19与对应的矩形管12相配合,在机器人主体1、充电桩2、红外二极管3、安装槽4、安装板5、第一孔6、第二孔7、丝杆8、滑板9、第一旋钮10、转动孔22和轴承23的配合之下,将安装板5拉出安装槽4,能够将安装板5从安装槽4内取出,当需要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时,将安装板5放入对应的安装槽4内,旋动第一旋钮10,第一旋钮10带动丝杆8旋转,丝杆8与滑板9之间为螺纹连接,丝杆8能够带动滑板9在第一孔6内上下移动,滑板9带动红外二极管3移动,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使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能够始终保持平齐;在转轴11、矩形管12、卡杆13、弧形槽14、橡胶板15、转盘16、第二旋钮17、螺栓孔18、螺杆19、第三旋钮20、弹簧21、螺纹槽24和转轴孔25的配合之下,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调节合适时,旋动第二旋钮17,第二旋钮17通过转轴11带动转盘16和卡杆13旋转,当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时,卡杆13的底端将旋入对应的弧形槽14内,固定安装板5的位置,由于转轴孔25开设在转盘10的一侧顶部,所以转盘10转动时转盘10的外侧将推动橡胶板15向上移动,使橡胶板15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旋钮10的底部接触并紧密贴合,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后,第二旋钮17带动螺杆19向上移动,螺杆19移动至与螺纹槽24的位置相平齐,旋动第三旋钮20,第三旋钮20带动螺杆19在螺栓孔18内转动,将螺杆19旋入螺纹槽24内,固定第二旋钮17的位置,能够固定转盘16和卡杆13的位置,使得安装板5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3内,从而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且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使得两个红外二极管3能够保持平齐,便于两个红外二极管3相互接收红外信号。
本实施例中,两个矩形管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24,螺纹槽24与对应的螺杆19相配合,且螺纹槽24位于转轴11的上方,两个螺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旋钮20,两个第三旋钮20均位于两个第二旋钮17之间,橡胶板1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底端与对应的矩形管12的内侧相焊接,第二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22,转动孔22与对应的第一孔6相连通,丝杆8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轴承23,轴承23的外圈与对应的转动孔22的侧壁固定连接,滑板9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孔6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转盘16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转轴孔25,转轴11的外侧与对应的转轴孔25的内壁固定连接,橡胶板15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弧形槽14位于对应的卡杆13的正上方,第二旋钮17位于第一旋钮10的下方,螺杆19位于转轴11的下方,在机器人主体1、充电桩2、红外二极管3、安装槽4、安装板5、第一孔6、第二孔7、丝杆8、滑板9、第一旋钮10、转动孔22和轴承23的配合之下,将安装板5拉出安装槽4,能够将安装板5从安装槽4内取出,当需要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时,将安装板5放入对应的安装槽4内,旋动第一旋钮10,第一旋钮10带动丝杆8旋转,丝杆8与滑板9之间为螺纹连接,丝杆8能够带动滑板9在第一孔6内上下移动,滑板9带动红外二极管3移动,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使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能够始终保持平齐;在转轴11、矩形管12、卡杆13、弧形槽14、橡胶板15、转盘16、第二旋钮17、螺栓孔18、螺杆19、第三旋钮20、弹簧21、螺纹槽24和转轴孔25的配合之下,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调节合适时,旋动第二旋钮17,第二旋钮17通过转轴11带动转盘16和卡杆13旋转,当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时,卡杆13的底端将旋入对应的弧形槽14内,固定安装板5的位置,由于转轴孔25开设在转盘10的一侧顶部,所以转盘10转动时转盘10的外侧将推动橡胶板15向上移动,使橡胶板15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旋钮10的底部接触并紧密贴合,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后,第二旋钮17带动螺杆19向上移动,螺杆19移动至与螺纹槽24的位置相平齐,旋动第三旋钮20,第三旋钮20带动螺杆19在螺栓孔18内转动,将螺杆19旋入螺纹槽24内,固定第二旋钮17的位置,能够固定转盘16和卡杆13的位置,使得安装板5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3内,从而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且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使得两个红外二极管3能够保持平齐,便于两个红外二极管3相互接收红外信号。
本实施例中,将安装板5拉出安装槽4,能够将安装板5从安装槽4内取出,当需要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时,将安装板5放入对应的安装槽4内,此时旋动第一旋钮10,第一旋钮10带动丝杆8开始旋转,由于丝杆8与滑板9之间为螺纹连接,丝杆8转动时能够带动滑板9在第一孔6内上下移动,滑板9带动红外二极管3上下移动,便于调节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使得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能够始终保持平齐,两个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不一致时将无法正常接收红外信号,这将导致无法正常进行身份验证,当红外二极管3的高度调节合适时,旋动第二旋钮17,第二旋钮17通过转轴11带动转盘16和卡杆13开始旋转,当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时,卡杆13的底端将旋入对应的弧形槽14内,固定了安装板5的位置,由于转轴孔25开设在转盘10的一侧顶部,所以转盘10转动时转盘10的外侧将推动橡胶板15向上移动,橡胶板15在矩形管12内向上滑动,能够使橡胶板15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旋钮10的底部接触并紧密贴合,第二旋钮17旋转半周后,第二旋钮17带动螺杆19向上移动,使得螺杆19移动至与螺纹槽24的位置相平齐,此时旋动第三旋钮20,第三旋钮20带动螺杆19在螺栓孔18内转动,直至将螺杆19旋入螺纹槽24内,固定第二旋钮17的位置,能够固定转盘16和卡杆13的位置,使得安装板5稳固的安装在安装槽3内,从而可将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9)

1.一种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和位于机器人主体(1)一侧的充电桩(2),所述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上均设有红外二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和充电桩(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安装槽(4)内活动安装有安装板(5),且两个安装板(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孔(6)和第二孔(7),所述第一孔(6)位于第二孔(7)的上方,且第二孔(7)的底部设置为开口,所述第一孔(6)的顶部内壁上转动安装有丝杆(8),所述丝杆(8)的外侧螺纹套装有滑板(9),且两个红外二极管(3)分别与两个滑板(9)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8)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孔(7)内并焊接有第一旋钮(10),所述第二孔(7)内设有水平设置的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外侧转动套装有矩形管(12),所述矩形管(12)的底端与对应的安装槽(4)的底部内壁上相焊接,所述矩形管(12)的内侧滑动安装有橡胶板(15),所述橡胶板(15)的顶部延伸至矩形管(12)的上方,所述橡胶板(15)位于对应的第一旋钮(10)的正下方,所述转轴(11)的底侧焊接有卡杆(13),且两个矩形管(12)均位于两个卡杆(13)之间,所述第二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与卡杆(13)相适配的弧形槽(14),所述转轴(11)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转盘(16),所述转盘(16)位于对应的矩形管(12)的内侧,所述转盘(16)位于橡胶板(15)的下方,所述转盘(16)与橡胶板(15)相配合,且两个转轴(11)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旋钮(17),两个第二旋钮(17)均位于两个矩形管(12)之间,两个第二旋钮(17)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栓孔(18),所述螺栓孔(18)内螺纹安装有螺杆(19),所述螺杆(19)与对应的矩形管(12)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矩形管(12)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螺纹槽(24),螺纹槽(24)与对应的螺杆(19)相配合,且螺纹槽(24)位于转轴(11)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两个螺杆(19)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三旋钮(20),两个第三旋钮(20)均位于两个第二旋钮(17)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15)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1),弹簧(21)的底端与对应的矩形管(12)的内侧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7)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转动孔(22),转动孔(22)与对应的第一孔(6)相连通,丝杆(8)的外侧固定套装有轴承(23),轴承(23)的外圈与对应的转动孔(22)的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9)的两侧分别与对应的第一孔(6)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6)的一侧顶部开设有转轴孔(25),转轴(11)的外侧与对应的转轴孔(25)的内壁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板(15)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弧形槽(14)位于对应的卡杆(13)的正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钮(17)位于第一旋钮(10)的下方,所述螺杆(19)位于转轴(11)的下方。
CN201810903301.3A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884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301.3A CN108988432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03301.3A CN108988432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432A true CN108988432A (zh) 2018-12-11
CN108988432B CN108988432B (zh) 2020-08-07

Family

ID=64555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03301.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988432B (zh) 2018-08-09 2018-08-09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843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2282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apparatus thereof
CN106026288A (zh) * 2016-07-18 2016-10-12 旗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自动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06401952U (zh) * 2017-01-23 2017-08-11 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机器人用充电桩
CN107685334A (zh) * 2017-09-27 2018-02-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充电方法和服务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22282A1 (en) * 2008-06-26 2009-12-31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harging system and charging apparatus thereof
CN106026288A (zh) * 2016-07-18 2016-10-12 旗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自动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06401952U (zh) * 2017-01-23 2017-08-11 太仓韬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机器人用充电桩
CN107685334A (zh) * 2017-09-27 2018-02-1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机器人充电方法和服务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8432B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25723B (zh) 一种用于充电桩的充电插头自动插接装置
CN103590666B (zh) 一种智能遥控门锁
CN107948690B (zh) 一种新型机顶盒
CN203570005U (zh) 一种智能遥控门锁
CN105383276B (zh) 一种电动汽车侧面换电装置
CN205422210U (zh) 一种基于机械手臂的防盗门室内反锁装置
CN110053499A (zh) 无线充电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06532375A (zh) 一种移动机器人全向充电座及其自主充电方法
CN109167415A (zh) 一种便携式防盗手机充电桩
CN108988432A (zh) 一种自我身份验证的机器人
JP3244483U (ja) 無人インテリジェント駐車設備に用いられる車両用自動充電装置
CN106193898B (zh) 开门器
CN206226087U (zh) 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及充电路灯
CN106168090B (zh) 兼具门挡和开门功能的开门器
CN208324950U (zh) 一种电动汽车直流充电桩
CN104300607B (zh) 一种带式输送机巡检系统的充电系统及方法
KR101439996B1 (ko) 도어 스토퍼
CN207275468U (zh) 一种可自动移动式智能感应垃圾桶
CN205445175U (zh) 一种基于移动小车的防盗门室内反锁装置
CN211765737U (zh) 一种可移动式多功能全自动无人机库
CN212098477U (zh) 一种充电桩
CN107386814A (zh) 智能锁开关检测装置、智能锁及检测智能锁开关的方法
CN209320737U (zh) 一种充电枪及充电桩
CN106786866A (zh) 一种无人机充电系统及方法、充电路灯
CN208441764U (zh) 一种轮式巡检机器人充电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16

Address after: 030600 3rd floor, Hetian commercial building, Yingbin West Street, Jinzhong Development Zone, Jinzh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xi Changr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436 Room 302, No. 76 and 78, JIANGCHANG Third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CHANGR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