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78822B - 卫生清洗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卫生清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78822B
CN108978822B CN201810536754.7A CN201810536754A CN108978822B CN 108978822 B CN108978822 B CN 108978822B CN 201810536754 A CN201810536754 A CN 201810536754A CN 108978822 B CN108978822 B CN 108978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ilet seat
radio wave
wave sensor
toilet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367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78822A (zh
Inventor
立木翔一
安形壮史
田之头优太
辻田正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t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t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to Ltd filed Critical Tot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78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78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78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KSANITARY 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OILET ACCESSORIES
    • A47K13/00Seats or covers for all kinds of closets
    • A47K13/24Parts or details not covered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A47K13/02 - A47K13/22, e.g. devices imparting a swinging or vibrating motion to the seats
    • A47K13/30Seats having provisions for heating, deodorising or the like, e.g. ventilating, noise-damping or clean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4Special arrangement or operation of ventilat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DWATER-CLOSETS OR URINALS WITH FLUSHING DEVICES; FLUSHING VALVES THEREFOR
    • E03D9/00Sanitary or other accessories for lavatories ; Devices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the toilet room or the toilet bowl; Devices for eliminating smells
    • E03D9/08Devices in the bowl producing upwardly-directed sprays; Modifications of the bowl for use with such devices ; Bidets; Combinations of bowls with urinals or bidets; Hot-air or other devices mounted in or on the bowl, urinal or bidet for cleaning or disinfec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4Systems determining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50Systems of measurement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of target
    • G01S13/52Discriminating between fixed and moving objects or between objects moving at different speeds
    • G01S13/56Discriminating between fixed and moving objects or between objects moving at different speeds for presence detection

Landscapes

  • Public Healt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det-Like Cleaning Device And Other Flush Toilet Accessories (AREA)
  • Toilet Supp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误检测的卫生清洗装置。具体而言,卫生清洗装置具备:本体部;便座,可转动地轴支撑于所述本体部;及电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通过电波来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和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电波传感器的位置不会改变,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第1区域、比所述第1区域更靠上方的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所述第1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而不会在所述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

Description

卫生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形态通常涉及卫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卫生清洗装置,其具备检测使用者的电波传感器。例如,通过该电波传感器,能够检测使用者向厕所内进入、使用者从厕所退出、站立在打开的便座之前的使用者(例如进行站立小便的使用者)等。
卫生清洗装置能够基于电波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执行其功能。例如,当检测出使用者向厕所进入并向便器接近时,则卫生清洗装置自动打开便盖。此外,例如,当检测出使用者结束站立小便并从便器离开时,则卫生清洗装置或是自动将便座、便盖关闭,或是自动清洗便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26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常,站立在打开的便座之前的使用者的动作比进出厕所时的使用者的动作更小。例如,站立小便中的使用者在便器之前几乎不动。因此,为了对进行站立小便的使用者等站立在打开的便座之前的使用者进行检测,希望电波传感器能够对使用者的微小的摇动进行检测。
在此,可考虑下述方法,即,通过使电波传感器的电波的接收灵敏度提高,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可是,当使灵敏度提高时,则噪音的影响也变大,所述噪音起因于例如在卫生清洗装置的外部产生的电波、外部的设备的反射波等。此时,可能会导致将噪音误检测成使用者。例如,可能会导致即使使用者从便座之前离开并从厕所退出,电波传感器也继续误检测为使用者存在。当产生这样的误检测时,则存在有或是无法进行自动关闭便座、便盖,或是无法进行自动便器清洗的情况。
本发明是基于这样的课题的认识而进行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抑制电波传感器的检测精度降低的卫生清洗装置。
第1发明为一种卫生清洗装置,具备:本体部;便盖,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本体部;便座,可转动地轴支撑于所述本体部;及电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通过电波来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便盖打开的状态下,所述便盖位于比所述电波传感器的电波发射部分更靠后方,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和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电波传感器的位置不会改变,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第1区域、比所述第1区域更靠上方的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所述第1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而不会在所述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座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电波传感器的下部重叠,所述第1区域是电波的行进不会被关闭状态下和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便座妨碍的区域。
根据该卫生清洗装置,在便座打开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不会在位于上方的第2区域中检测使用者。即,在便座打开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不会接收在第2区域中通过并朝向电波传感器的电波。由此,能够降低起因于在卫生清洗装置外部产生的电波的噪音。此外,由于在便座打开的状态下,从电波传感器向第2区域未发射电波,因此能够降低起因于外部设备等的反射波的噪音。因而,能够抑制误检测。
第2发明为一种卫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1发明中,从所述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的最大指向方向比水平方向更朝向上方,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最大指向方向在便座的下方通过。
根据该卫生清洗装置,由于最大指向方向在便座的下方通过,因此便于切实地检测便座之前的使用者。此外,在比最大指向方向更靠上方传播的电波被便座遮挡。由此,能够降低噪音,所述噪音起因于在比最大指向方向更靠上方传播的电波。
第3发明为一种卫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2发明中,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最大指向方向在比所述便座更靠上方通过。
根据该卫生清洗装置,由于最大指向方向在便座的上方通过,因此即使在便座关闭的状态下,也容易切实地检测使用者。
根据本发明的形态,可提供一种可抑制误检测的卫生清洗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设置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4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a)及图6(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8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10A-便座;10a-金属部件;13-供水管;15-便盖;20-本体部;21-壳;22-供水部;23-电磁阀;30-温水加热器;32-控制电路;33-第2喷嘴软管;34-第1喷嘴;34e-吐水口;35-喷嘴马达;36-第2喷嘴;37-第1喷嘴软管;38-流路切换单元;38a-转子;38b-马达;39-喷嘴清洗室;40-送风单元;41-电路基板;41U-上面;50-便座开闭部;50U-上端;51-旋转轴;52-马达;53-齿轮;54-弹簧;60-便盖开闭部;60U-上端;61-旋转轴;62-马达;63-齿轮;64-弹簧;70-电波传感器;72-电波收发部;74-控制部;76-壳体;100-卫生清洗装置;150-便器;151-盆;200-冲厕装置;D-最大指向方向;F-延长面;R1-第1区域;R2-第2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各附图中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适当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1是例示设置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冲厕装置的立体图。
冲厕装置200具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100、洋式座便器(下面仅称作“便器”)150。卫生清洗装置100被设置于便器150之上。
卫生清洗装置100具有便座10、便盖15、本体部20。本体部20被设置在便座10及便盖15的后方。便座10及便盖15分别被转动自如地轴支撑于本体部20。图1表示便座10关闭的状态(放下的状态)且便盖15打开的状态(抬起的状态)。
在本说明书的说明中使用了“上方”“下方”“前方”“后方”“右侧方”及“左侧方”等方向。这些方向是从坐在关闭状态的便座10上的使用者观察到的方向。
本体部20具有壳21(框体),在壳21的内部,具有对使用者的局部(例如“臀部”等)进行清洗的局部清洗单元、吹出温风来使使用者的局部干燥的干燥单元、电动开闭便座10及便盖15的电动开闭单元等。
图2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2模式化表示了本体部20的壳21的内部的情况。此外,通过虚线来表示便座10。如图2所示,在本体部20的内部设置有温水加热器30、控制电路32、第1喷嘴34、喷嘴马达35、第2喷嘴36、流路切换单元38、送风单元40、便座开闭部50、便盖开闭部60及电波传感器70等。
在控制电路32中使用有微型计算机等。控制电路32基于来自电波传感器70及遥控器(未图示)等的信号,来控制电磁阀23、温水加热器30、喷嘴马达35、流路切换单元38、送风单元40、便座开闭部50、便盖开闭部60等的动作。
在本体部20上,从与自来水管、贮水箱等连接的供水管13,介由供水部22进行供水。在供水部22的下游侧设置有电磁阀23。电磁阀23基于来自控制电路32的信号,对向其下游的供水和停水进行切换。
在电磁阀23的下游设置有温水加热器30。温水加热器30对供给的水进行加热,以便转化成温水。温水加热器30为,例如使用了陶瓷加热器等的瞬间加热式(即热式)的换热器。也可以使用贮热水加热式的换热器,所述贮热水加热式的换热器使用有贮热水箱。
在温水加热器30的下游设置有流路切换单元38。流路切换单元38进行向第1喷嘴34或第2喷嘴36、喷嘴清洗室39流动的水的流路的切换或开闭。此外,在该例子中,流路切换单元38还作为对其下游的流量进行调整的流量调整单元而发挥功能。但是,也可以将流路切换单元与流量切换单元分开设置。
在流路切换单元38的下游设置有第1喷嘴34、喷嘴清洗室39及第2喷嘴36。
第1喷嘴34受到来自喷嘴马达35的驱动力,可或是进入到便器150的盆151内,或是后退到壳21的内部。即,喷嘴马达35可基于来自控制电路32的信号而使第1喷嘴34进退。
在第1喷嘴34的顶端部上设置有多个吐水口34e(参照图6(b))。多个吐水口34e为用于臀部清洗的臀部清洗吐水口、用于下身清洗的下身清洗吐水口等。在流路切换单元38的下游设置有将水引导到这些多个吐水口34e的多个流路(臀部清洗流路、下身清洗流路)。
在第1喷嘴34从壳21出来的状态下,从任意的吐水口34e吐出从流路切换单元38供给的水,可对坐在便座10上的使用者的局部(例如“臀部”等)进行清洗。流路切换单元38可通过切换流路,来切换进行吐水的吐水口34e。例如,通过将流路切换到臀部清洗流路,流路切换单元38从臀部清洗吐水口吐出水,而通过将流路切换到下身清洗流路,则从下身清洗吐水口吐出水。
此外,在流路切换单元38的下游设置有向喷嘴清洗室39引导水的流路(表面清洗流路)。通过将流路切换到表面清洗流路,流路切换单元38将水供给到喷嘴清洗室39。喷嘴清洗室39从设置于其内部的吐水部喷射水,来清洗第1喷嘴34的外周表面(本体)。
此外,在流路切换单元38的下游设置有向第2喷嘴36引导水的流路(喷雾流路)。通过将流路切换到喷雾流路,流路切换单元38将水供给到第2喷嘴36。第2喷嘴使所供给的水形成雾状并朝向便器150的盆151内吐出。
便座开闭部50具有轴支撑便座10的旋转轴51。此外,在便座开闭部50的内部设置有与旋转轴51卡合的机构(马达、齿轮等)。通过基于来自控制电路32的信号而进行动作,便座开闭部50内部的马达可对便座10进行开闭。
同样,便盖开闭部60具有轴支撑便盖15的旋转轴61。此外,在便盖开闭部60的内部设置有与旋转轴61卡合的机构(马达、齿轮等)。通过基于来自控制电路32的信号而进行动作,便盖开闭部60内部的马达可对便盖15进行开闭。
在送风单元40的内部设置有风扇、加热器。风扇向坐在便座10上的使用者的局部吹出风。加热器对因风扇而通过送风单元40内部的空气进行加热。由此,可朝向使用者的局部吹出温风。
在便座10的内部设置有金属部件10a(参照图1等),所述金属部件10a作为用于加热就座面的加热器。金属部件10a沿着便座的开口的周围而设置。在使用者就座于便座10时,通过向金属部件10a进行通电,可加热便座10。作为设置于便座10的加热器,例如可使用管式加热器、护套式加热器、卤素加热器及碳加热器等。金属部件10a例如由铝、铜等构成。此外,金属部件10a的形状可采用片状或缆线状、网状等各种各样的形状。
图3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波传感器的分解立体图。
电波传感器70例如为利用了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传感器。在该例子中,电波传感器70具有电波收发部72、控制部74。
电波收发部72例如包含电路,且为了检测检测对象(使用者)而发射微波或毫米波等高频的电波,并接收来自检测对象的反射波。反射波中包含与检测对象的状态相关的情报。
控制部74为形成有微型计算机等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带有金属(例如铜、铝等)。基于电波收发部72所发射的电波、接收的反射波,控制部74对检测对象的状态进行判断,并将与该判断结果相关的信号(即电波传感器70的检测结果)向控制电路32输出。基于该信号,控制电路32进行便座10的开闭、便盖15的开闭、便器150的清洗、便座10的加热、第1喷嘴34(喷嘴马达35)的动作控制、流路切换单元38的动作控制等。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控制部74进行判断的“检测对象的状态”的范围至少任意包含有无检测对象及检测对象的移动(是否在移动、移动的方向、速度等)。“检测对象的状态”所指的范围还可以包含就座、离座,而不仅是使用者的接近、背离。
电波收发部72与控制部74连接并安装。电波收发部72及控制部74被收纳在壳体76之中,构成1个模块。该电波传感器70被固定在本体部20的壳21内。在便座10及便盖15打开的状态和关闭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70的位置及方向不变。即,无论便座10、便盖15进行开闭,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电波的方向(最大指向方向)都不改变。
另外,电波的最大指向方向是指,在发射的电波的强度分布中呈现最大值的方向。在实施方式中,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的电波的最大指向方向D(参照图5)为朝向前方的方向,比水平方向更朝向上方。在从电波传感器70向多个方向发射具有最大值的电波时,其中至少1个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方侧倾斜即可。
如图2所示,电波传感器70被配置在送风单元40的上方。电波传感器70位于比便盖开闭部60更靠前方,且位于比便座开闭部50更靠后方。
在第1喷嘴34的右侧方设置有水系统的构成(水的流路、温水加热器30等)及控制电路32,在第1喷嘴34的左侧方设置有风系统的构成(送风单元40、除臭单元(未图示)等)、便座开闭部50、便盖开闭部60。而且,从第1喷嘴34进行观察,电波传感器70被设置在与水系统的构成的相反侧。由此,能够抑制从电波传感器70的电波被水或是反射或是被遮挡,能够抑制电波的接收被阻挡。此外,能够抑制控制电路32所发出的电磁噪音的对电波传感器70的影响。
图4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4对电波传感器70的附近进行了放大表示。图5表示图4所示的A-A线的截面。
便座开闭部50位于便盖开闭部60的前方。如图4所示,便座开闭部50在其内部具有马达52、齿轮53、弹簧54。同样,便盖开闭部60在其内部具有马达62、齿轮63、弹簧64。此外,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分别带有金属。即,分别在马达、齿轮及弹簧上可使用金属部件。该金属可以是铝、铜等任意的金属。此外,也可以在马达、齿轮及弹簧的一部分上使用树脂等。
如图5所示,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上下方向上的位置)与便盖开闭部60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大致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上,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便盖开闭部6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在像图5那样从侧方进行观察时,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将便盖开闭部60向前方投影的范围内。
如前所述,电波传感器70主要朝向前方发射电波。存在有从电波传感器70向前方发射的电波的一部分被本体部20、便座10反射,导致向后方返回的情况。因此,存在有在前方电波传感器70的检测精度降低的情况。在此,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带有金属。因此,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对电波进行反射。在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上所述对便盖开闭部60和电波传感器70进行配置,从电波传感器70向前方发射并向后方返回的电波的一部分被便盖开闭部60向前方反射。即,使向后方返回的电波的一部分再次向前方返回。由此,由于能够使电波以最小限度的损失向本体部前方传播,因此能够抑制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外,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与便座开闭部50的至少一部分的高度大致相同。即,在水平方向上,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便座开闭部50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换言之,在像图5那样从侧方进行观察时,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将便座开闭部50向后方投影的范围内。
便座开闭部50被设置在比便盖开闭部60更低的位置上。即,便座开闭部50的上端50U位于比便盖开闭部的上端60U更靠下方。由此,能够防止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的电波即被便盖开闭部60向前方反射的电波的行进被便座开闭部50阻挡。由此,能够更高效地检测使用者。
此外,如图4所示,相对于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的位置,电波传感器70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发生偏移。换言之,在从上方进行观察时,在前后方向上,电波传感器70的至少一部分与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不重叠。在该例子中,电波传感器70的电波收发部72被配置在比便座开闭部50及便盖开闭部60更靠右侧方。通过如此在左右方向上产生偏移,能够抑制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并被便盖开闭部60反射的电波的向前方的行进被电波传感器70自身阻挡。
如图4及图5所示,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电路基板41被设置在便座10和电波传感器70之间。在该例子中,电路基板41为基于来自本体部20的控制电路32的信号而对送风单元40的加热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电路。电路基板41包含金属部件。该金属部件可以为铝、铜等任意的金属。
例如,在电波传感器的配置不适当时,存在有下述情况,即,因卫生清洗装置的部件(树脂、加热器的金属部件)的遮挡、反射或折射,而导致从电波收发部发射的电波变得不容易朝向使用者行进。因此,可能会导致检测使用者的精度降低。尤其,在便座位于电波传感器的前方时,存在有下述情况,即,从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的行进被形成便座的树脂、设置于便座内部的金属的加热器阻挡。
相对于此,如图4及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中,包含金属部件的电路基板41位于便座10和便座10的后部的电波传感器70(电波收发部72)之间。电路基板41以下述方式配置在电波传感器70的附近,即,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对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并朝向便座10的电波进行反射的方式。由此,能够抑制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的电波的行进被便座10阻挡。
更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电路基板41的上部(前方的端部41f)被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与电波传感器70的下部重叠。电路基板41的后方的端部41r被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不与电波传感器70的下部重叠。即,电路基板41相对于前后方向被倾斜配置。
此外,从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的最大指向方向D比水平方向更朝向上方。最大指向方向D在比电路基板41更靠上方通过。例如,电路基板41的上面41U是以沿着最大指向方向D的方式而配置的。另外,上面41U沿着最大指向方向D的状态是指上面41U与最大指向方向D之间的角度例如为10°以下的状态。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上面41U平行于最大指向方向D。此外,上面41U为形成有电路的基板的主面。
通过这样的配置,从电波传感器70向最大指向方向D发射的电波可不与电路基板41相撞而行进。此外,由于从电波传感器70朝向比水平方向更靠下方发射的电波被电路基板41向上方且前方反射,因此不容易向下方行进,且不容易与便座10相撞。由此,使电波变得更加容易朝向使用者行进,从而能够抑制检测精度的降低。
并且,如图5所示,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便座10的后部的一部分10r在前后方向上与电波传感器70的下部及电路基板41的后方的端部41r重叠。此外,最大指向方向D在比便座10更靠上方通过。由此,从电波传感器70向最大指向方向D发射的电波不会与便座10相撞。因而,能够使电波变得容易朝向使用者行进,进而抑制检测精度的降低。
此外,也可以如图5中以点划线表示的便座10A那样,通过使便座比电路基板41相对更低等,来使电路基板41的上面41U的延长线(延长面F)不与便座10相交。由此,可抑制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并被电路基板41反射的电波与便座10A相撞。能够便于使电波朝向使用者行进,进而抑制检测精度的降低。
图6(a)及图6(b)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图6(a)及图6(b)对第1喷嘴34的附近进行放大表示。图6(a)为第1喷嘴34缩短而被收纳在本体部20的壳21内的状态。图6(b)为第1喷嘴34伸长而从本体部20的壳21出来的状态。
图7表示图6(a)所示的B-B线的截面。在图7中,为了易于观察,对一部分的要素进行了省略。
本体部20具有多个第1喷嘴软管37。各第1喷嘴软管37与第1喷嘴34及流路切换单元38连接,从流路切换单元38向第1喷嘴34供给水。多个第1喷嘴软管37为向多个吐水口34e引导水的多个流路(臀部清洗流路、下身清洗流路)。
本体部20具有第2喷嘴软管33。第2喷嘴软管33与第2喷嘴36及流路切换单元38连接,从流路切换单元38向第2喷嘴36供给水。第2喷嘴软管33为向第2喷嘴36引导水的喷雾流路。
流路切换单元38具有:转子38a,具有多个水通过的孔;及马达38b,使转子38a旋转。由于通过马达38b的驱动,转子38a进行旋转,因此水通过的孔被切换。由此,流路切换单元38可对向第1喷嘴34、第2喷嘴36流动的水的流路进行切换。即,流路切换单元38从多个第1喷嘴软管37及第2喷嘴软管33之中选择使水流过的软管。例如,通过马达38b的驱动,流路切换单元38可对水向第1喷嘴34(第1喷嘴软管37)流动的状态、水向第2喷嘴36(第2喷嘴软管33)流动的状态进行切换。
图8及图9是例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卫生清洗装置的剖视图。
图8表示便座10关闭的状态,图9表示便座10打开的状态。在图8及图9中,便盖15为打开的状态。
如图8所示,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从电波传感器70发射的电波TW的最大指向方向D在便座10的上方通过。此外,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电波TW被发射到包含第1区域R1、比第1区域R1更靠上方的第2区域R2的范围内。由此,电波传感器70可检测存在于第1区域R1及第2区域R2的至少任一区域中的使用者。第1区域R1例如为比最大指向方向D更靠下方的区域的一部分。第2区域R2例如为比最大指向方向D更靠上方的区域的一部分。
如图9所示,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最大指向方向D在便座10的下方通过。
便盖15、便座10的外廓、本体部20的壳21由树脂等使电波容易透过的原材料构成。另一方面,金属(例如便座10内部的金属部件10a等)对电波进行反射,而不是其透过。因此,虽然在便座10的下方通过的电波维持原状向前方行进,但射入到便座10的电波的一部分被金属部件10a反射,不会向前方行进。其结果,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电波TW被发射到第1区域R1,但未发射到图8所示的第2区域R2。
换言之,第1区域R1为电波TW的行进不会被便座10阻挡的区域,第2区域R2为电波TW的行进被打开的便座10遮挡的区域。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通过电波传感器,在第1区域R1中检测本体部20前方的使用者,而不会在第2区域R2中检测本体部20前方的使用者。另一方面,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通过电波传感器70,在第1区域R1和第2区域R2中检测本体部20前方的使用者。
另外,也可以向第2区域R2发射微弱的电波。即,在此,未向第2区域R2发射电波是指,除未向第2区域R2发射一切电波的情况之外,还包含向第2区域R2发射有不足以检测人体的微弱的电波的情况。
通常,站立在打开的便座之前的使用者的动作比进出厕所时的使用者的动作更小。例如,站立小便中的使用者在便器之前几乎不动。因此,存在有使用者的站立小便动作的检测比较难的情况。当无法检测站立小便中的使用者的移动时,则可能会导致下述情况,即,尽管使用者在站立小便,也被检测为冲厕装置的使用已结束。在冲厕装置收到检测结果而进行便器的清洗、便座的开闭等时,当形成有这样的错误的检测时,则存在有在站立小便中或是对便器进行清洗,或是将便座、便盖关闭的可能性。为了对进行站立小便的使用者进行检测,希望电波传感器能够对使用者的微小的摇动进行检测。
在此,可考虑下述方法,即,通过使电波传感器的电波的接收灵敏度提高,来提高检测灵敏度。可是,当使灵敏度提高时,则噪音的影响也变大,可能会导致变得容易产生误检测。当电波传感器受到噪音的影响时,则存在有下述可能性,即,尽管在便器之前不存在使用者,也产生在便器之前存在有使用者这样的误检测,且即使使用者从便器之前离开,便器也不进行清洗或不将便座、便盖关闭。
例如,存在有下述情况,即,从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被位于上方的外部设备(例如荧光灯、换气扇等)反射,其反射波在第2区域R2通过并朝向电波传感器。这样的反射波在使用者的检测中可能会成为噪音的原因。此外,例如,在位于上方的第2区域R2中,从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的反射波以外的电波(例如站立在便器前的人所持的手机等,在卫生清洗装置的外部产生的电波)容易朝向电波传感器传播。这样的在外部产生的电波在使用者的检测中也可能会成为噪音的原因。由于站立在打开的便座之前的使用者的动作比较小,因此在便座打开时,噪音的影响变大。因此,在便座打开时,当受到上述那样的噪音的影响时,则电波传感器比较容易产生上述的误检测。
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中,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70不会用位于上方的第2区域R2来检测使用者。即,在便座打开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70不接收在第2区域R2中通过并朝向电波传感器70的电波。由此,能够降低起因于反射波以外的在卫生清洗装置外部产生的电波的噪音。此外,由于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从电波传感器70向上方发射的电波被便座10遮挡,因此能够降低噪音,所述噪音起因于位于上方的外部设备等的反射波。因而,能够抑制误检测。
另一方面,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70对使用者的进出等比较大的动作进行检测。因此,与便座10打开时相比,在便座10关闭时,噪音的影响更小。因此,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电波传感器向第1区域R1及第2区域R2发射电波,在更广范围内检测使用者。
此外,当从电波传感器朝向最大指向方向发射的电波与便座相撞时,则因电波被反射,而可能会导致检测精度降低。相对于此,在实施方式中,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最大指向方向D在便座10的下方通过,在便座10关闭的状态下,最大指向方向D在便座10的上方通过。由此,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关闭的状态下,都容易对便座10之前的使用者切实地进行检测。此外,在便座打开的状态下,比最大指向方向D更靠上方传播的电波被便座10遮挡。由此,能够降低噪音,所述噪音起因于在比最大指向方向D更靠上方传播的电波。
此外,例如电波传感器70被配置在比便盖开闭部60更靠近便座开闭部50。例如,如图4所示,电波传感器70与便座开闭部50之间的距离L1比电波传感器70与便盖开闭部60之间的距离L2更短。此外,例如电波收发部72与便座开闭部50之间的距离L3比电波收发部72与便盖开闭部60之间的距离L4更短。如此,通过将电波传感器70配置在靠近便座开闭部50的位置即靠近便座10的位置上,在便座10打开的状态下,能够缩窄发自电波传感器70的电波被便座10遮挡的区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的方式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记述。对于前述的实施的方式,只要具备本发明的特征,则本领域技术人员加以适当设计变更的产物也都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卫生清洗装置100、冲厕装置200等所具备的各要素的形状、尺寸、材质、配置、设置方式等并不局限于所例示的内容,而可以适当进行变更。
另外,只要在技术上可行,可以对前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具备的各要素进行组合,但只要包含本发明的特征,则这些要素组合后的产物也都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卫生清洗装置,具备:
本体部;
便盖,能够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本体部;
便座,可转动地轴支撑于所述本体部;
及电波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内部,通过电波来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便盖打开的状态下,所述便盖位于比所述电波传感器的电波发射部分更靠后方,
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和关闭的状态下,所述电波传感器的位置不会改变,
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第1区域、比所述第1区域更靠上方的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
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电波传感器,在所述第1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而不会在所述第2区域中检测所述本体部前方的使用者,
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所述便座的一部分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电波传感器的下部重叠,所述第1区域是电波的行进不会被关闭状态下和打开状态下的所述便座妨碍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卫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电波传感器发射的电波的最大指向方向比水平方向更朝向上方,
在所述便座打开的状态下,所述最大指向方向在便座的下方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卫生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便座关闭的状态下,所述最大指向方向在比所述便座更靠上方通过。
CN201810536754.7A 2017-06-02 2018-05-30 卫生清洗装置 Active CN1089788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10389 2017-06-02
JP2017110389A JP6665832B2 (ja) 2017-06-02 2017-06-02 衛生洗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78822A CN108978822A (zh) 2018-12-11
CN108978822B true CN108978822B (zh) 2021-03-23

Family

ID=6445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36754.7A Active CN108978822B (zh) 2017-06-02 2018-05-30 卫生清洗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79693B2 (zh)
JP (1) JP6665832B2 (zh)
CN (1) CN108978822B (zh)
TW (1) TWI6839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5644B1 (ja) * 2019-06-14 2020-10-07 Toto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JP6979175B2 (ja) * 2019-07-05 2021-12-08 Toto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02654A (ja) * 2001-09-28 2003-04-08 Toto Ltd 便座装置
JP2003284655A (ja) * 2002-03-28 2003-10-07 Toto Ltd 便座装置
JP2010185214A (ja) 2009-02-12 2010-08-26 Panasonic Corp 衛生洗浄装置
CN101912244B (zh) * 2010-08-05 2011-11-09 宁波志岳电子有限公司 感应自动座便器坐圈与摇盖
JP5724510B2 (ja) * 2011-03-28 2015-05-27 Toto株式会社 暖房便座装置
JP5862921B2 (ja) * 2011-03-29 2016-02-16 Toto株式会社 暖房便座装置
US20120317709A1 (en) * 2011-06-17 2012-12-20 B. O. & M. M. Enterprises, LLC. Retrofit automatic toilet flush apparatus
US9594500B2 (en) * 2012-06-27 2017-03-14 sigmund lindsay clements Touch Free hygienic display control panel for a smart toilet
JP6108288B2 (ja) * 2013-03-28 2017-04-05 Toto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
TWM470860U (zh) * 2013-09-03 2014-01-21 Toko Sanitaryware Trading Dev Corp 自動感應掀座馬桶結構
WO2015087541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便座装置、および便器装置
CN204676671U (zh) * 2015-04-15 2015-09-30 诸洪平 智能马桶盖
US9532686B1 (en) * 2016-07-21 2017-01-03 James Donald Heiss Toilet lid and seat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JP2018031140A (ja) * 2016-08-23 2018-03-01 Toto株式会社 トイレ装置
JP6800425B2 (ja) * 2016-08-23 2020-12-16 Toto株式会社 衛生洗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204295A (ja) 2018-12-27
TW201903256A (zh) 2019-01-16
CN108978822A (zh) 2018-12-11
JP6665832B2 (ja) 2020-03-13
US20180344111A1 (en) 2018-12-06
TWI683947B (zh) 2020-02-01
US10779693B2 (en) 2020-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78826B (zh) 卫生清洗装置
CN108978824B (zh) 卫生清洗装置
CN108978825B (zh) 卫生清洗装置
TWI710689B (zh) 衛生清洗裝置
CN108978822B (zh) 卫生清洗装置
KR20210105861A (ko) 위생 세정 장치
US10267025B2 (en) Wet area device
JP7054045B2 (ja) 便座装置
JP7012434B2 (ja) トイレ装置
JP7174340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JP7180701B2 (ja) トイレ装置
JP7189492B2 (ja) 衛生洗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