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7528A -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7528A
CN108957528A CN201810281664.8A CN201810281664A CN108957528A CN 108957528 A CN108957528 A CN 108957528A CN 201810281664 A CN201810281664 A CN 201810281664A CN 108957528 A CN108957528 A CN 108957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quake
performance
seismic
probability
r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1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57528B (zh
Inventor
刘文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2816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7528B/zh
Priority to US16/652,419 priority patent/US1096266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8/112248 priority patent/WO201919216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7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75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575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75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01Measuring or predicting earthquak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282Application of seismic models, synthetic seismogra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3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velocity profiles or travel tim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0Analysis
    • G01V1/306Analysis for determining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ubsurface, e.g. impedance, porosity or attenuation profi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7/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mathematical models
    • G06N7/01Probabilistic graphical models, e.g. probabilistic network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10Aspects of acoustic signal generation or detection
    • G01V2210/12Signal generation
    • G01V2210/123Passive source, e.g. microseismics
    • G01V2210/1232Earthquak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60Analysis
    • G01V2210/62Physical property of subsurface
    • G01V2210/622Velocity, density or impedance
    • G01V2210/6222Velocity; travel tim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Algebra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从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出发,通过设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能水准,在性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设定了地震需求的超越概率,与设定地震的地震危险性结合,最终确定地震动输入,建立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方法。这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始初衷不完全一致,从“基于性能水准”出发,是从最终结果把握设计,设计主控性、目标性明显增强。

Description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震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Cornell,Krawinkler(2000),Moehle,Deierlein(2004)给出了性能抗震的概率地震 风险分析的框架,基于全概率理论,通过地震动强度指标(Intensity Measures,IM)、工程需 求参数(Engineering Demand Parameters,EDP)、损伤指标(Damage Measures,DM)和决策变量 (Mecision Variables,DV)四个指标,将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构反应分析、损伤分析及损失评 估四个方面,通过条件概率相连,完成基于性能的抗震分析,成为下一代性能抗震设计的基 准(FEMA 445,2006)。
下一代性能抗震设计是全概率地震危险分析设计,已考虑地震动的不确定性、结构的不 确定性、建造过程的不确定性、知识的不完备性等问题,目前还只是框架阶段,急需创新性 的研究。基于概率地震风险分析方法存在以下问题:①全概率地震危险分析是从地震发生的 概率出发,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概率抗震能力分析,最终确定达到某 一性能水准的概率,缺乏“从性能水准”出发,计算地震危险性的方法,这与“基于性能的 抗震设计(Perfornanc-based Seismic Design)”原始初衷不完全一致。从“基于性能水准” 出发,是从最终结果把握设计,设计主控性、目标性明显增强。未形成从“基于性能水准” 出发的抗震设计方法的原因,是该设计方法的若干关键技术没有解决。②地震工程分析方法 与抗震设计方法结合上不够密切,一是缺乏从“基于性能水准”出发的提取地震作用和相应 地面运动强度的方法;二是“基于性能水准”的多模态协同设计技术没有解决,即如何“基 于性能水准”在多模态空间提取反应谱谱强度和选择地面运动;三是未形成“基于概率性能 水准”,建立条件概率链条,形成设计方法。③设计规范正从模式规范向性能规范转变,模式 规范只规定确保公共安全的最低性能目标要求和设计流程,其它“个性化”、“多样性”的性 能目标和相应的设计流程由设计者和业主自己确定(Version 2.03(2017)的增强性能目标 (Enhanced Objectives)),发展规范以外的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十分必要,潜在的社会需求大。 而且,我国新颁布四级地震作用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极罕遇地震作用下规范设计方法尚未出现,规范以外新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的研 究,更具紧迫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该评估方 法,以反问题的视角,从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出发,提出了一种设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 能水准,在性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设定了地震需求的超越概率,与设定地震的地 震危险性结合,最终确定地震动输入,建立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 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选择地震动记录,并根据地震风险控制要求,设 定所设计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
S2.设定所设计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确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
S3.对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 系的性能水准;
S4.将步骤S1中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 系中,反复调整地震动记录的大小,使得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反应峰值达到对 应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每条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 震加速度反应谱值;
S5.建立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即计算得到不同性能水准时的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S6.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确定相应地震加速度 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根据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 峰值的确定值,确定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S7.计算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所设计结构,计算不同模态振型下结构周期、模态振型和模态参与系数;
S32.对于任意反应量,计算不同模态振型的贡献系数,设定贡献阈值ε,求解需要模态振 型的个数;
S33.以第一结构周期为标准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为基础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
S34.令结构抗震响应效应等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 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1中,采用动力特征方程对设计结构进行动力特征分析,动力 特征方程为,
其中,k为结构本身的刚度矩阵,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ωn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 结构频率,则第n阶模态振型的结构周期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其中N为结构模态振型总阶数,也为模态振型的总数;mj为结构第j层的 质量;为结构第j层的模态振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3中,采用平方和开平方法或者完全二次组合法,合成结构抗 震响应效应。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设定地震,采用 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立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 曲线,确定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地震发生年超 越概率函数,取两者的最大值为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进行计 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7中,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等于设定性能水准超越概率× 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 超越概率。
本发明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从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出发,通过设 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能水准,在性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设定了地震需求的超 越概率,与设定地震的地震危险性结合,最终确定地震动输入,建立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 震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方法。这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原始初衷不完全一致,从“基于性能水 准”出发,是从最终结果把握设计,设计主控性、目标性明显增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 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 发明。
本发明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选择地震动记录,并根据地震风险控制要求,设 定所设计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
S2.设定所设计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确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
抗震性能水准,是指结构地震作用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破坏程度。
所述性能水准指标包括力、位移、变形、应变、延性、能量和曲率,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位移,根据抗震规范,结合实际需要设定所设计结构达到的位移为Dper
S3.对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 系的性能水准;
S31.根据所设计结构,计算不同模态振型下结构周期、模态振型和模态参与系数;
在步骤S31中,根据动力特征方程求解不同模态振型下结构周期、模态振型和模态参与 系数,动力特征方程为:
其中,k为结构本身的刚度矩阵,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ωn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 结构频率,则第n阶模态振型的结构周期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其中N为结构模态振型总阶数,也为模态振型的总数;mj为结构第j层的 质量;为结构第j层的模态振型。
S32.对于任意反应量,计算不同模态振型的贡献系数,设定贡献阈值ε,求解需要模态振 型的个数;
设由外力S引起结构r的静力值为rst,则第n阶模态振型下的静力值设第n阶模态 振型对rst的贡献量为
求解得到需要模态振型的个数。
S33.以第一结构周期为标准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为基础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
对应步骤S2中,选取的抗震性能水准为位移,此处的结构抗震响应效应也选为位移。
第n阶模态振型下的静力值为则第n阶模态振型下的位移为
其中,San和Sa1分别为设计地震加速度反应谱第n结构周期的谱值;
在所述步骤S33中,采用平方和开平方法或者完全二次组合法,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 即位移。
其中,平方和开平方:
其中,完全二次组合法:
ρin为振型偶联系数,
其中,ζi、ζn分别为第i个和第n个振型的阻尼比,ρin为第i个结构频率与第n个结构频率的相关系数,λT为第i个结构频率与第n个结构频率的比值。
S34.令结构抗震响应效应等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 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
S4.将步骤S1中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 系中,反复调整地震动记录的大小,使得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反应峰值达到对 应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每条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 震加速度反应谱值;
S5.建立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即计算得到不同性能水准时的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S6.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确定相应地震加速度 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根据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 峰值的确定值,确定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设定地震,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立地震发生年 超越概率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曲线,确定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 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取两者的最大值为达 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S7.计算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
所述步骤S7中,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进行计算。
本发明中地震需求是指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
设定地震风险的马尔可夫概率模型链包括:性能水准的设定超越概率、达到性能水准的 地震需求的设定超越概率和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根据全概率原理,建立达 到不同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公式,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等于设定性能水准 超越概率×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达到性能水准的 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
vDM(n)表示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风险概率,损伤指标DM表示性能水准,n表示不同性 能水准数,λIM(n|y)表示不同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dGEDP|DM(y|x)表示给定性能水 准DM时地震动需求指标EDP的概率密度函数,dGDM(x)表示给定性能水准DM时的概率密度 函数。
根据上述公式,完成基于风险概率控制(设定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和设定地震 需求超越概率),达到性能水准的年超越概率,完成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
本发明的方法与相关研究的不同点:
1)与地震易损性分析的不同:地震易损性分析是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给定地震强度,在 给定一定地震强度水平时,确定地震需求的条件概率。本发明是设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 能水准,在性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的条件概率。
2)与现行弹性设计方法的不同:我国、欧美抗规均是按照设防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计算地 震作用。本发明的性能水准和地震需求均需设定超越概率,作为地震风险的概率控制水平, 基于性能水准和缩放技术,确定地面运动的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谱强度,作为地震动输入计 算地震作用。
3)与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的不同:Chopra等的模态PUSHOVER分析(参考文献40)是基于规范设计反应谱输入地震动参数。本发明是基于性能水准,确定输入地震动参数。
4)与模态PUSHOVER的地面运动缩放方法的不同:模态PUSHOVER缩放,是基于规 范设计反应谱确定位移目标,进行地面运动缩放。本发明缩放方法是确定结构性能水准转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然后按照结构性能水准,进行地面运动缩放。
本发明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以反问题的视角,从性能水准的超越 概率出发(不是地震危险性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设定超越概率,确定结构性能水准,在性 能水准一定时,确定地震需求,设定了地震需求的超越概率,与设定地震的地震危险性结合, 最终确定地震动输入,建立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评估方法的新方法。这与基于性能 的抗震设计原始初衷不完全一致,从“基于性能水准”出发,是从最终结果把握设计,设计 主控性、目标性明显增强。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 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选择地震动记录,并根据地震风险控制要求,设定所设计结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
S2.设定所设计结构的不同性能水准的超越概率,确定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水准;
S3.对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
S4.将步骤S1中选出的地震动记录,输入到不同性能水准下的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中,反复调整地震动记录的大小,使得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位移反应峰值达到对应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得到不同性能水准下每条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
S5.建立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即计算得到不同性能水准时的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概率密度函数;
S6.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确定相应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根据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的确定值,确定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S7.计算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31.根据所设计结构,计算不同模态振型下结构周期、模态振型和模态参与系数;
S32.对于任意反应量,计算不同模态振型的贡献系数,设定贡献阈值ε,求解需要模态振型的个数;
S33.以第一结构周期为标准单自由度弹塑性结构体系为基础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
S34.令结构抗震响应效应等于所设计结构的不同的性能水准,求解不同性能水准下,结构第一周期单自由度体系的性能水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1中,采用动力特征方程对设计结构进行动力特征分析,动力特征方程为,
其中,k为结构本身的刚度矩阵,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ωn为第n阶模态振型的结构频率,则第n阶模态振型的结构周期第n阶模态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 其中N为结构模态振型总阶数,也为模态振型的总数;mj为结构第j层的质量;为结构第j层的模态振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3中,采用平方和开平方法或者完全二次组合法,合成结构抗震响应效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按照抗震设计场地的地震环境特征,设定地震,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立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和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曲线,确定不同性能水准下,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取两者的最大值为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函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采用马尔可夫链模型对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进行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达到性能水准的概率地震风险等于设定性能水准超越概率×设定地震动记录加速度峰值和地震加速度反应谱值的超越概率×达到性能水准的地震发生年超越概率。
CN201810281664.8A 2018-04-02 2018-04-02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Active CN1089575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1664.8A CN108957528B (zh) 2018-04-02 2018-04-02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US16/652,419 US10962664B2 (en) 2018-04-02 2018-10-27 Method for assessing a 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by setting a seismic risk
PCT/CN2018/112248 WO2019192166A1 (zh) 2018-04-02 2018-10-27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1664.8A CN108957528B (zh) 2018-04-02 2018-04-02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7528A true CN108957528A (zh) 2018-12-07
CN108957528B CN108957528B (zh) 2019-12-17

Family

ID=64498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1664.8A Active CN108957528B (zh) 2018-04-02 2018-04-02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62664B2 (zh)
CN (1) CN108957528B (zh)
WO (1) WO201919216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531A (zh) * 2019-04-03 2019-08-13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性能水准的全概率性能评估方法
CN112699438A (zh) * 2020-12-25 2021-04-2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基于破坏强度的全球地震动定量排序的输入地震动选取方法
CN114792020A (zh) * 2022-04-12 2022-07-26 云昇昇安全科技(大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抗震韧性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236040A (zh) * 2023-09-25 2023-12-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剩余寿命的抗震设防标准确定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9755B (zh) * 2021-04-20 2021-08-10 北京华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电路分析中进行整体回代求解和收敛性判定方法
CN113484911B (zh) * 2021-04-30 2022-11-15 石家庄学院 一种基于地震动演化功率谱的地震位移反应计算方法
CN114004436B (zh) * 2021-06-10 2024-05-28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性能反应谱的自复位海上风电升压站抗震性能评估方法
CN113591181B (zh) * 2021-07-15 2023-11-24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协调地震作用超越概率进行抗震性能鉴定的方法
CN114065534B (zh) * 2021-11-22 2022-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地铁地下车站的震后修复方案确定方法
CN114186460B (zh) * 2021-12-09 2024-04-30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桥梁地震-冲刷灾害耦合作用下的危险性分析方法
CN114693066B (zh) * 2022-02-28 2024-03-1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05372B (zh) * 2023-01-05 2023-10-27 镇江默勒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核电配电柜的抗震结构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6306174B (zh) * 2023-05-16 2023-08-01 合肥工业大学 近场隔震桥梁多参地震响应及易损性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7744444B (zh) * 2023-12-26 2024-06-18 广州大学 基于bspls-rsm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曲面预测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2545A (zh) * 2017-08-23 2017-10-24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CN107589445A (zh) * 2017-07-25 2018-01-1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设定反应谱的多段天然地震动合成方法
CN107784154A (zh) * 2017-08-29 2018-03-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性态双谱的抗震性能概率评估方法
US20180081073A1 (en) * 2014-07-01 2018-03-22 Pgs Geophysical As Interference attenuation of a residual portion of seismic data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57940A4 (en) * 2000-01-12 2004-08-04 Karma2Go Com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ALYZING STRUCTURES SUBJECT TO CATASTROPHIC EVENTS
JP3571619B2 (ja) * 2000-06-07 2004-09-29 旭化成ホームズ株式会社 建物の振動レベル予測方法及び建物の設計方法
JP2011094394A (ja) * 2009-10-29 2011-05-12 Asahi Kasei Homes Co 耐震設計方法
CN102787676B (zh) * 2011-05-20 2014-07-16 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结构多目标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CN102966196B (zh) * 2012-10-26 2017-02-08 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结构超设防烈度地震的抗震安全评估方法
KR101490308B1 (ko) * 2013-04-30 2015-02-16 대한민국 지진가속도 계측을 통한 건축물 건전성 평가 장치
KR101549350B1 (ko) * 2014-10-25 2015-09-01 신동열 내진규모 산정을 포함하는 구조물 내진설계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CN106049951B (zh) 2016-05-25 2018-04-24 青岛理工大学 多级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评估方法
CA2951421A1 (en) * 2016-12-14 2018-06-14 Kinetica Compu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building-specific earthquake risk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81073A1 (en) * 2014-07-01 2018-03-22 Pgs Geophysical As Interference attenuation of a residual portion of seismic data
CN107589445A (zh) * 2017-07-25 2018-01-16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设定反应谱的多段天然地震动合成方法
CN107292545A (zh) * 2017-08-23 2017-10-24 中铁二院贵阳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地震风险评估的桥梁抗震分析方法
CN107784154A (zh) * 2017-08-29 2018-03-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性态双谱的抗震性能概率评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吕大刚等: "基于可靠度和性能的结构整体地震易损性分析", 《自然灾害学报》 *
张怀超等: "某超限高层结构抗震性能设计与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9531A (zh) * 2019-04-03 2019-08-13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性能水准的全概率性能评估方法
CN110119531B (zh) * 2019-04-03 2022-10-21 青岛理工大学 基于性能水准的全概率性能评估方法
CN112699438A (zh) * 2020-12-25 2021-04-23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基于破坏强度的全球地震动定量排序的输入地震动选取方法
CN114792020A (zh) * 2022-04-12 2022-07-26 云昇昇安全科技(大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抗震韧性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4792020B (zh) * 2022-04-12 2024-05-0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建筑抗震韧性快速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7236040A (zh) * 2023-09-25 2023-12-15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剩余寿命的抗震设防标准确定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292721A1 (en) 2020-09-17
US10962664B2 (en) 2021-03-30
WO2019192166A1 (zh) 2019-10-10
CN108957528B (zh) 2019-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7528A (zh) 设定地震风险的性能抗震设计评估方法
CN106049951B (zh) 多级地震作用下工程结构抗震性能设计评估方法
CN109344511B (zh) 基于性能水准的结构构件抗震承载力计算方法
Liu et al.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ies on the optimal design of tuned mass dampers for vibration control of high-rise structures
Li et al. Dynamic behavior of Taipei 101 tower: Field measurement and numerical analysis
D'Altri et al. Seismic-induced damage in historical masonry vaults: A case-study in the 2012 Emilia earthquake-stricken area
Liu et al. Pushover analysis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Method and application
CN103065024B (zh) 基于设计反应谱谐函数的抗震设计方法
Christovasilis et al.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of woodframe buildings
CN103793567B (zh) 消能减震结构消能器附加有效阻尼比的取值方法-时变法
CN108446444B (zh) 基于性能水准的多模态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CN107784154A (zh) 一种基于性态双谱的抗震性能概率评估方法
CN108460200B (zh) 基于性态双谱的多模态性能化抗震设计方法
Lu et al. Regional seismic-damage prediction of buildings under 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
Wang et al. Fragility analysis and collapse margin capacity assessment of mega-sub controlled structure system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mainshock-aftershock sequence
Zhang et al. Estimation of aleatory randomness by Sa (T1)-based intensity measures in frag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CN103106304B (zh) 基于性态谱谐函数的抗震设计方法
Yao et 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Time‐History Analysis of Hydraulic Climbing Formwork for Seismic Motions
Suresh et al. Influence of diagonal braces in RCC multi-storied frames under wind loads: A case study
Pingaro et al. Full 3D CAD procedure for the speedy evaluation of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masonry towers
Manie et al. Collapse response assessment of low-rise buildings with irregularities in plan
Elkholy et al. Collapse analysis of R/C structures using improved applied element method
Chen et al. Structural Design and Analysis of Flat LOFT Apartment with Large Aspect Ratio
Blok et al. Seismic isolation for existing masonry houses in Groningen/NL combined with thermal upgrading
Hassani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ecorded and Simulated Earthquakes on Buildings with Different Heights Using the ASCE 7-22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