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52536A -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52536A
CN108952536A CN201811105283.0A CN201811105283A CN108952536A CN 108952536 A CN108952536 A CN 108952536A CN 201811105283 A CN201811105283 A CN 201811105283A CN 108952536 A CN108952536 A CN 108952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al spring
aluminum pipe
spring
rotating assembly
support abu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52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1052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525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52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525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40Roller blinds
    • E06B9/42Parts or details of roller blinds, e.g. suspension devices, blind boxes
    • E06B9/44Rollers therefor; Fastening roller blinds to 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转轴组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包括铝管,所述铝管的第一端与左支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铝管的第二端与右支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铝管将所述左支座的第一端、消音管、扭簧、支座限位套、导向柱和所述右支座的第一端包容在所述铝管的内孔中;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连接,且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消音管并由所述消音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消音管;所述支座限位套的第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二端固定;所述左支座与所述支座限位套的连接处设有减磨垫片。本发明可有效的减轻弹簧扭曲变形,避免左支座与支座限位套相互摩擦,减小因两个零件端面不平整产生局部磨损。

Description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轴组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窗帘转轴的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背景技术
转轴组件是转动时所用的连接部件,可应用于汽车天窗遮阳帘、汽车遮物帘、家庭窗户遮阳帘等的窗帘转轴,转轴组件的使用,使帘子收放更加方便,因而被人们喜爱和广泛使用。
目前的蓄能转轴组件结构均大致如中国专利号ZL201621156508.1(授权公告日:2017.05.24)的背景技术中公开的蓄能结构;包括:套管;扭簧总成中轴;设置在套管第一端的第一固定块;扭簧;套设在扭簧外周面和套管内壁之间的缓冲套;扭簧的尾端的直径逐渐缩小,最后接近于扭簧总成中轴的外径,扭簧的尾端设置为有勾状结构,扭簧总成中轴的靠近尾端位置设置有销孔,穿过销孔的销钉与勾状结构配合以对扭簧的尾端固定,扭簧总成中轴的尾端与销孔之间套设有一与套管内壁过盈配合的弹性缓冲垫圈,弹性缓冲垫圈的两端被销钉以及一设置在扭簧总成中轴的尾端上的锁固件限位。
但是这种蓄能机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①机构两端的塑料件都与弹簧装配,在转轴运行过程中,塑料件与弹簧时接触,时不接触,产生摩擦、干涉的异响声;涂油工艺无法100%避免该故障发生;②弹簧与铝管之间用缓冲套隔离,但缓冲套的厚度有限,无法完全吸收两者之间的撞击、磕碰;导致车辆在过颠簸路面时,转轴组件发出撞击、磕碰声;③现有结构零件多,装配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包括铝管,所述铝管的第一端与左支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铝管的第二端与右支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铝管将所述左支座的第一端、消音管、扭簧、支座限位套、导向柱和所述右支座的第一端包容在所述铝管的内孔中;所述消音管插入到所述铝管的内部;所述扭簧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固定,且所述扭簧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消音管并由所述消音管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消音管;所述支座限位套的第一端与所述扭簧第二端固定;所述右支座的第一端的螺纹接头处接触右定位销,且所述右定位销的外侧套接弹簧;所述左支座与所述支座限位套的连接处设有减磨垫片。
优选的,所述左支座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径向突出的第四限位筋,所述铝管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径向凹陷的若干个限位槽,且所述第四限位筋与所述限位槽之间相互嵌合,以实现防止所述铝管与所述左支座的相互转动。
优选的,所述支座限位套的第一端向一侧轴向延伸形成第一弹簧支柱,且所述第一弹簧支柱由所述扭簧的第一端插入到所述扭簧的内孔中并与所述扭簧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支柱与所述扭簧的内孔间隙配合,以改进运行过程中的摩擦而引起的异响。
优选的,所述消音管的内径与所述扭簧的外径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消音管的外管壁上设置有一轴向延伸、径向突出的第三限位筋,所述消音管外管壁上的所述第三限位筋嵌入到所述铝管内管壁上的所述限位槽中,以实现所述消音管与所述铝管之间的防转。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第一端设置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弹簧支柱,且所述第二弹簧支柱插入到所述扭簧的内孔中并与所述扭簧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支柱与所述扭簧的内孔的间隙配合,以改进运行过程中的摩擦而引起的异响。
优选的,所述支座限位套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第二定位孔,在所述左支座上设置有与垂直贯通的第一定位孔,且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的内部插入定位销,插入所述固定销实现所述弹簧、所述支座限位套、所述左支座三者之间的连接以及防退及预紧防回转。
优选的,所述支座限位套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轴的第一端,且所述固定轴的第二端末端设置有扁平面;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支座限位套的中心处。
优选的,所述右支座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一轴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第一限位筋,且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铝管内管壁上的所述限位槽相互嵌合,以实现防止所述铝管与所述右支座的相互转动。
优选的,所述扭簧的第一端固定第一卡扣,且所述第一卡扣插入到所述导向柱内部的第一卡位孔的内部;所述扭簧的第二端固定第二卡扣,且所述第二卡扣插入到所述支座限位套的第二卡位孔的内部,实现对所述扭簧进行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引入导向柱,对弹簧一端固定,弹簧受力变形的同时克服摩擦阻力推动导向柱向右移动,减轻弹簧扭曲变形,通过在扭簧的端部设置的卡扣扣合在支座限位套的内部并与左支座连接,通过左支座可以限制弹簧脱出卡槽,另外增加减磨垫片,不但避免左支座与支座限位套相互摩擦,而且减小因两个零件端面不平整产生局部磨损;扭簧内径与导向柱、支座限位套的支柱间隙配合,防止整体在运行过程中摩擦,无异响;整个装配工序都可手工完成,结构简单,零件少,装配工艺简单,生产效率提高100%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扭簧与支座限位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右支座,101、螺纹接头,102、第一限位筋,200、右定位销,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300、弹簧,400、铝管,401、限位槽,500、导向柱,501、第二限位筋,502、第一卡位孔,503、第二弹簧支柱,600、扭簧,601、第一卡扣,602、第二卡扣,700、消音管,701、第三限位筋,800、左支座,801、第四限位筋,802、第一定位孔,900、减磨垫片,1000、支座限位套,1001、第二定位孔,1002、固定轴,1003、第一弹簧支柱,1004、第二卡位孔,110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如图1-5所示,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本实施案例中的铝管400采用6063-T5铝挤出管,右支座100、右固定销200、左支座800、支座限位套1000为塑料件;消音管700为橡胶件;弹簧300、扭簧600、定位销1100为绕制弹簧件,固定轴1002为机加不锈钢件,减磨垫片900为塑料件。
在铝管400的内管壁上开设有轴向延伸且径向凹陷的表面开有限位槽401,且若干个限位槽401的槽宽不等。
支座限位套1000、减磨垫片900、左支座800、扭簧600、消音管700、导向柱500组装成转轴扭簧总成,设置在铝管400内并被铝管400包容;定位销1100固定支座限位套1000和左支座800,实现预紧功能。
右支座100、右固定销200、弹簧300组成右支座总成,分组件具有伸缩功能并便于安装,设置在铝管400内并被铝管400包容。
在扭簧600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扣601、第二卡扣602;第一卡扣601、第二卡扣602分别与导向柱500的第一卡位孔502、支座限位套1000的第二卡位孔1004配合,限位防退;在扭簧600和铝管400之间设置消音管700,消音管700通过内径与扭簧600外径配合。
在右支座100的第二端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筋102,其中第一限位筋102设有若干个,且所述第一限位筋的厚度不等。
在左支座800的第二端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限位筋801,其中第四限位筋801设有若干个,且第四限位筋801的厚度不等。
在消音管700的外管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第三限位筋701。
右支座100上的第一限位筋102、消音管700上的第三限位筋701和左支座800上的第四限位筋801嵌入到铝管400的限位槽401中,右支座100上的第一限位筋102和左支座800上的第四限位筋801嵌入到铝管400的限位槽401并配合,限制零件的相对圆周转动。
其中,要求扭簧600的内孔与导向柱500第一端上的第二弹簧支柱503、左支座限位套1000上的第一弹簧支柱1003间隙配合,防止本发明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摩擦,产生异响;消音管700控制厚度和材料硬度,最大极限实现缓冲磕碰、消减噪音分贝值。
本发明装配时,首先将减磨垫片900装入支座限位套1000,扭簧600的外径穿入左支座800的内,再将扭簧600的第二卡扣602通过支座限位套1000的导向槽进入到第二定位孔1004中,然后推动左支座800到支座限位套1000的台阶处停止,扭簧600的第一卡块601通过消音管700的内径,扭簧600的第一卡扣601通过导向柱500的导向槽进入导向柱500的第一卡位孔502,完成转轴扭簧总成装配。
将右固定销200的第一连杆201穿入右支座100的内孔,接着将弹簧300旋入右支座100的第二连杆202中完成右支座总成装配。
接下来,将已装配好的右支座总成装入铝管400,要求装配时注意防转限位的位置,右支座100上的第一限位筋102嵌入铝管400的限位槽401中,限制零件的相对径向转动;右支座100的筋位与铝管400的内孔过盈配合,防止轴向松脱。
下一步将已装配好的转轴扭簧总成装入铝管400,要求装配时注意防转限位的位置,导向柱500上的第二限位筋501嵌入铝管400的防转限位槽401中,
消音管700上的第三限位筋701嵌入到铝管400的限位槽401中,左支座800上的第四限位筋801嵌入到铝管400的限位槽401中并配合,限制零件的相对径向转动;左支座800的筋位与铝管400的内孔过盈配合,防止轴向松脱。
根据要求旋转固定轴1002规定圈数后,当支座限位套1000上的第二定位孔1001与左支座800上的第一定位孔802重合时,插入定位销1100实现预紧防回转,个装配工序完成。
以上装配工序均可手工完成。
在固定轴1002的第二端末端设置有扁平面,扁平面与天窗导轨装配面装配,实现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总定位。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包括铝管(400),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管(400)的第一端与左支座(8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铝管(400)的第二端与右支座(100)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铝管(400)将所述左支座(800)的第一端、消音管(700)、扭簧(600)、支座限位套(1000)、导向柱(500)和所述右支座(100)的第一端包容在所述铝管(400)的内孔中;所述消音管(700)插入到所述铝管(400)的内部;所述扭簧(600)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向柱(500)的第一端固定,且所述扭簧(600)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消音管(700)并由所述消音管(700)的第二端伸出所述消音管(700);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第一端与所述扭簧(600)第二端固定;所述右支座(100)的第一端的螺纹接头(101)处接触右定位销(200),且所述右定位销(200)的外侧套接弹簧(300);所述左支座(800)与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连接处设有减磨垫片(9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800)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径向突出的第四限位筋(801),所述铝管(400)的内管壁上设置有轴向延伸、径向凹陷的若干个限位槽(401),且所述第四限位筋(801)与所述限位槽(401)之间相互嵌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第一端向一侧轴向延伸形成第一弹簧支柱(1003),且所述第一弹簧支柱(1003)由所述扭簧(600)的第一端插入到所述扭簧(600)的内孔中并与所述扭簧(600)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弹簧支柱(1003)与所述扭簧(600)的内孔间隙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700)的内径与所述扭簧(600)的外径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管(700)的外管壁上设置有一轴向延伸、径向突出的第三限位筋(701),所述消音管(700)外管壁上的所述第三限位筋(701)嵌入到所述铝管(400)内管壁上的所述限位槽(401)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500)的第一端设置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二弹簧支柱(503),且所述第二弹簧支柱(503)插入到所述扭簧(600)的内孔中并与所述扭簧(600)的内孔配合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支柱(503)与所述扭簧(600)的内孔的间隙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上设置有垂直贯通的第二定位孔(1001),在所述左支座(800)上设置有与垂直贯通的第一定位孔(802),且所述第二定位孔(1001)、所述第一定位孔(802)的内部插入定位销(1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端部固定连接固定轴(1002)的第一端,且所述固定轴(1002)的第二端末端设置有扁平面;所述固定轴(1002)位于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中心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支座(100)的第一端上设置有一轴向延伸且径向突出的第一限位筋(102),且所述第一限位筋(102)与所述铝管(400)内管壁上的所述限位槽(401)相互嵌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600)的第一端固定第一卡扣(602),且所述第一卡扣(602)插入到所述导向柱(500)内部的第一卡位孔(502)的内部;所述扭簧(600)的第二端固定第二卡扣(602),且所述第二卡扣(602)插入到所述支座限位套(1000)的第二卡位孔(1001)的内部。
CN201811105283.0A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Pending CN1089525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5283.0A CN108952536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5283.0A CN108952536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52536A true CN108952536A (zh) 2018-12-07

Family

ID=64471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5283.0A Pending CN108952536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525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740A (zh) * 2021-01-15 2021-06-04 杭州宇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卷轴的柔性传动系统
CN113585896A (zh) * 2021-08-23 2021-11-02 海安奥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58640B1 (ko) * 2006-02-06 2006-12-19 곽재석 롤 스크린의 자동 승강 구동장치
CN1958339A (zh) * 2005-10-14 2007-05-09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适配器部件的保护装置
CN101223331A (zh) * 2005-07-15 2008-07-16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卷帘装置用的卷绕轴
CN204418999U (zh) * 2015-01-15 2015-06-24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扭簧动力结构
CN205036279U (zh) * 2015-09-29 2016-02-17 郑州椿长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卷帘控制装置
CN107869301A (zh) * 2017-11-03 2018-04-03 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209875008U (zh) * 2018-09-21 2019-12-31 杨军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3331A (zh) * 2005-07-15 2008-07-16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卷帘装置用的卷绕轴
CN1958339A (zh) * 2005-10-14 2007-05-09 博斯股份有限两合公司 具有可更换的适配器部件的保护装置
KR100658640B1 (ko) * 2006-02-06 2006-12-19 곽재석 롤 스크린의 자동 승강 구동장치
CN204418999U (zh) * 2015-01-15 2015-06-24 昆山皇田汽车配件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扭簧动力结构
CN205036279U (zh) * 2015-09-29 2016-02-17 郑州椿长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卷帘控制装置
CN107869301A (zh) * 2017-11-03 2018-04-03 安徽中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209875008U (zh) * 2018-09-21 2019-12-31 杨军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1740A (zh) * 2021-01-15 2021-06-04 杭州宇昌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卷轴的柔性传动系统
CN113585896A (zh) * 2021-08-23 2021-11-02 海安奥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锁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2536A (zh)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107044502B (zh) 稳定器衬套及使用了该稳定器衬套的带衬套的稳定杆
CN103209868A (zh) 用于风挡刮水器系统的枢转本体
CN107869301B (zh) 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205311321U (zh) 一种汽车的悬置防撞垫
CN112065861B (zh) 一种防水防尘性好的轮毂轴承
CN209875008U (zh) 一种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102207147A (zh) 一种汽车橡胶衬套组件
CN2795550Y (zh) 带内衬套的汽车减振器吊环
CN207620683U (zh) 改进型自预紧力转轴组件
CN207315097U (zh) 一种防爆式电撑杆
CN104896702A (zh) 一种空调管路固定装置
CN215949964U (zh) 一种防脱高稳定离心泵
CN213981769U (zh) 避震器
CN208698351U (zh) 一种旋压式铆合汽车轮毂单元
CN208897157U (zh) 一种汽车转向中间轴
CN208393537U (zh) 一种车辆、其乘坐系统及其鞍管夹紧结构
CN205780257U (zh) 一种电动床铰链
CN216447358U (zh) 一种降噪型汽车减震器
CN209430859U (zh) 一种管路固定装置、车辆
CN2113909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汽车排汽管法兰螺栓
CN104626910B (zh) 减震器安装结构
CN209479780U (zh) 非承载式车体结构
CN213774955U (zh) 一种变节距汽车尾门长弹簧
CN209309150U (zh) 一种转向管柱中间轴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