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0091A -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0091A
CN108930091A CN201810744708.6A CN201810744708A CN108930091A CN 108930091 A CN108930091 A CN 108930091A CN 201810744708 A CN201810744708 A CN 201810744708A CN 108930091 A CN108930091 A CN 108930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y bar
jacquard
follows
schlagblech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47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0091B (zh
Inventor
苏成喻
柯文新
石建良
杨孝清
黄小欣
任波
邓魏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Jinjiang Huayu Weav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Jinjiang Huayu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Jinjiang Huayu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Jinjiang Huayu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47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00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0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0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0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0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1/00Warp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21/10Open-work fabrics
    • D04B21/12Open-work fabric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27/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arp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27/10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27/24Thread guide bar assemblie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401/00Physical properties
    • D10B2401/13Physical properties anti-allergenic or anti-bact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 Y02P70/62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production or treatment of textile or flexible materials or products thereof, including foot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具体的编织方法为:贾卡梳栉JB1.1,JB1.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贾卡梳栉JB2.1,JB2.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压纱板位于JB2.2与GB3之间对贾卡梳进行压纱;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GB3,GB4在底层进行垫纱成圈,梳栉GB5在底层做衬垫组织;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本申请的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该织物具任意部位前后贾卡交换位置立体感,透视感非常强,且透气性极好、风格独特,是一款新型的贾卡网布;本申请的压纱板压纱编织的网布的立体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布生产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410077.1涉及一种新型混编丝网混编网布,网布包括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经线和一组相互平行且等距的纬线,经线与纬线垂直,且经线间距和线径与纬线间距和线径不同。相邻丝线间的距离范围为10μm~500μm,线径范围1μm~500μm。相邻两条纬线间距为经线间距的0.01-300倍,的0.01-50倍。本发明采用不同目数和不同线径的丝线混合编织丝网,使网布具有更精密的丝网印刷效果,实现高精密印刷,降低了新型网版制作的技术难度,同时保持网布的稳定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03875.1涉及一种纬向加强网布,包括第一经向编织线、第二经向编织线和第三经向编织线,所述第一经向编织线与第二经向编织线交错编织成多个内凹六边形线圈,所述内凹六边形线圈两两交错,所述第三经向编织线交错穿过内凹六边形线圈,本发明结构采用多轴向编织,使网布可按照特定方向伸直取向,使编织线的力学性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将第一经向编织线与第二经向编织线交错编织形成内凹六边形线圈,利用内凹六边形线圈具有负泊松比的结构特性,赋予网布纬向强度,并引入第三经向编织线,限制网布变形剪切,增加网布的整体强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03993.2涉及一种稳定性高强度加强网布,包括织线,主线孔位于相邻两个侧线孔中间位置的右侧,该一条织线上设有多个侧线孔,且侧线孔之间通过竖轴线固定串连接,且多根织线横向排列,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侧线孔之间通过横轴线固定串连接,该多根织线构成第一层织布,且第一层织下方设有第二层织布。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在织线上对称设置侧线孔,同时侧线孔上横向和纵向设有横轴线和竖轴线,从而加强每条织线之间的连接性,避免在网布受力时织线之间发生脱离,通过在侧线孔的外侧横向设有主线孔,通过双层织布的设置,加强网布的强度,同时加强线采用多轴线缠绕设置,在保证加强线的美观度同时增加其强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03915.2涉及一种稳定性平纹加强网布,包括纬编线、经编线、锦纶线、芯纱以及包纱,本发明结构通过将网布的组成机构完全运用针织物进行编织,使此新型结构不仅减少了成本,还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将经编线以及纬编线进行交叉设置,且经编线具有一定空间结构,使此新型结构的构造更加切合实际,通过将经编线以及纬编线设置为复合纱线,且对复合纱线的材质进行设置,配合锦纶线进行连接,使此新型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使用时更加稳定平滑,通过将经编线设置为空间多层结构,使其左右绕接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纵行,且锦纶线穿插设置该纵行之间,使此新型结构在多种环境使用时,都可以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390298.7涉及服装布料领域,公开了一种带有亮片的网布,包括面料层和亮片层,所述面料层由纱线编织而成,所述亮片层包括缝接在所述面料层上的第一亮片、第二亮片和第三亮片,所述亮片层上缝接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包括玻璃纱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在面料层上用纱线将第一亮片、第二亮片和第三亮片缝接在其上,以此形成亮片层,起到美化和装饰的效果,并在亮片层上缝接保护层,而保护层包括一层玻璃纱,由于玻璃纱具有稀薄透明的特点,不影响亮片层的装饰效果,且玻璃纱的存在对亮片层上的亮片起到保护作用,从而达到防止亮片脱落的目的。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75939.3涉及一种兼具防虫功效的遮阳网布的加工方法,首先分别进行两层复合网布结构的加工:外抗菌防虫层,内遮阳基层;其中外抗菌防虫层的纺丝材料通过复合防虫混合液浸泡后进行纺丝,最后将双层网布通过加热辊筒温度的调整变化,进行预热、熔融,在胶黏剂的辅助下,通过橡胶辊与铁辊按顺序压合、再经过冷却定型而成;工艺条件为:外抗菌防虫网布预热温度为55℃;内遮阳基层网布的预热温度为 70℃;橡胶辊与铁辊压合压力为50-54kg/cm2。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遮阳性能强;兼具强抗菌防防虫霉性能,耐腐蚀耐化学性能强,避免害虫的侵蚀,使用寿命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043340.1涉及一种分区的3D网布支撑垫,包括3D网布的本体,本体包括表层以及设置在表层内的单丝支撑层,所述单丝支撑层包括多个单丝密度不同或单丝粗细不同的区域,可以根据不同的支撑度的需求将单丝支撑层设置成不同密度的区域或将单丝支撑层的单丝设置成不同粗细的区域,如制作成坐垫时,中间区域的单丝密度或单丝粗细大于四周区域的单丝密度或单丝区域,即中间区域的支撑度大于四周区域,使得坐垫在使用时更加的舒适;制作成床垫时,中部支撑腰背部的区域的单丝密度或单丝粗细大于两端支撑头部以及腿部的区域的单丝密度或单丝粗细,适应人体不同部位对于床垫的压力,使得床垫更加的舒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751774.7涉及一种超强抗芯吸工业网布,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着强度不高的问题。本超强抗芯吸工业网布包括抗芯吸布材料的基层,还包括连接层、加强层和表层,上述表层、加强层、连接层和基层由外至内设置,所述连接层呈网格状且在连接层的网格处具有胶水,上述基层与加强层通过涂覆有胶水的连接层相联,上述表层呈网格状且表层内侧通过胶水与加强层相联,上述表层外侧涂覆有防水漆。本超强抗芯吸工业网布强度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468198.1涉及一种具有3D效果的复合网布,其包括一层基础布层,一层贴合在所述基础布层上的发光层,一层粘着在所述发光层上的透明胶体层,以及一层粘合在所述透明胶体层上的网状布层。所述基础布层由多根经线与多根纬线相互交叉形成且相邻的两根经线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纬线形之间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发光层夹设在所述基础布层与透明胶体层之间。所述网状布层具有多个透光孔,且该网状布层的厚度大于所述基础布层的厚度。本发明不仅可以利用该网状布层保护该基础布层的表面,从而增加发光层的耐磨性,以确保反光或夜光效果能持久的使用,同时还可透过该网状布层的透光孔的设计,呈现一种3D的光效效果,从而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465716.4涉及一种能提升抗拉强度的网布结构,其由多条经线与多条纬线编织而成;所述经线与纬线皆由聚氯乙烯纱线与高强度复合纱线组成。所述高强度复合纱线为包覆纱。所述包覆纱由含有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KEVLAR)材料制成的芯纱与包覆在所述芯纱外面的包覆层构成。在所述经线中两条相邻的高强度复合纱线之间排列有至少四条聚氯乙烯纱线。在所述纬线中两条相邻的高强度复合纱线之间排列有至少四条聚氯乙烯纱线。所述能提升抗拉强度的网布结构利用该高强度复合纱以一定距分别设置在该网布的经线及纬线上,从而交错形成多个格状结构,以提升该网布的抗拉强度与耐磨性,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减轻网布、编织带的自身重量,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03876.6涉及一种经向加强网布,包括第一经向编织线、第二经向编织线和第三经向编织线,所述第一经向编织线与第二经向编织线交错编织形成粗经线,第三经向编织线沿着粗经线交错编织形成梯形网格,本发明结构采用多轴向编织,使网布可按照特定方向伸直取向,通过将第一经向编织线与第二经向编织线交错编织形成粗经线,加强网布在经向的强度,并引入第三经向编织线,优化网布结构,加强网布在经向和纬向的强度。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747253.4涉及一种高强度低收缩经编骨架网布,属于纺织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本高强度低收缩经编骨架网布包括经编布材料的内层,还包括连接层、加强层和外层,上述连接层和加强层相联形成一侧部单元,所述侧部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的分布在内层两侧,上述内层和处于内层两侧处的侧部单元形成一内部单元,上述外层呈袋状且外层内侧与内部单元相匹配,上述外层套在内部单元上。本高强度低收缩经编骨架网布稳定性高。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03886.X涉及一种伸缩性强的经编网布,包括主织线,主织线构成成多个上织孔和下织孔,上织孔和下织孔连接处为固定连接,且该上织孔和下织孔构成一组织孔,主织线上存在多个织孔,下织孔的下端端织线上缠绕设有纵轴线,纵轴线和下织孔的连接处为纵绕孔,上织孔的右侧织线上缠绕有横轴线,横轴线和上织孔的右侧连接处横绕孔。本发明结构通过纵轴线将猪织线固定串连,且相邻两个纵绕孔之间的距离大于上下相邻两个下织孔的纵向长度,从而可以让织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纵向拉伸,且相邻两个横绕孔之间的距离大于相邻两个上织孔横向长度,从而可以让织孔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横向拉伸,从而在保证经编网布具有良好的伸缩性。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667269.4涉及一种拉丝点状结构经编绦纶间隔网布,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间隔纱层;所述上表面层与所述下表面层通过所述间隔纱层连接在一起,且所述间隔纱层在所述上表面层和所述下表面层均形成交织点;所述交织点在所述上表面层和所述下表面层均匀点状分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利用包括上表面层、下表面层和间隔纱层配合,并在上表面层和下表面层形成均匀点状分布的交织点,能够使各拉丝冲气后受力均匀,使产品表面效果平整。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313346.6涉及一种具电子设备扫描识别功能的经编网布,包括有布面和能用于识别的本体,该本体由经编缇花机利用经编组织形成,本体具有可识别区域,该可识别区域由多个下凹区域和多个凸起区域构成,下凹区域为编织编链组织,凸起区域为编织经平组织或变化经平组织。通过由编织编链组织形成下凹区域,由编织经平组织或变化经平组织形成凸起区域,两者配合形成的组织区域不同使得布面反光效果不同,从而形成0-1状态不同的组成代码以电子设备供扫描识别。将品牌纺织用品的商品信息设计到经编网布的这种可识别区域,可方便顾客在选购商品时利用电子设备识别商品的正确信息而辨别商品真伪。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1468671.0涉及一种透气立体鞋面结构,包括网布基层、网布面层及位于网布基层和网布面层之间的立体胶印层和接合层,所述立体胶印层由下及上依次为油性光油层、水性立体金油层、发泡色浆层和网点印刷层,所述立体胶印层覆盖部分网布基层,所述网布面层通过接合层分别与网布基层和立体胶印层热压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透气立体鞋面结构的制作工艺。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实现无车缝一体式鞋面并在鞋面的非最表层上形成立体装饰感非常强,又对整个鞋面有定型支撑的作用,使得鞋面具有良好的挺括性和美观度,透过网布面层可直接观察到印花图案,且鞋面各层结合紧固,牢靠耐穿。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092094.5涉及一种记忆棉3D床垫,属于床上用品领域。本发明包括记忆棉层、3D网布层和支撑层;记忆棉层置于3D网布层之上,3D网布层置于支撑层之上,记忆棉层、3D网布层和支撑层之间采用胶黏的方式固定连接;支撑层由若干个弹性塑料细管排列而成,弹性塑料细管为热塑性弹性体TPE细管。本发明回弹性好,不易凹陷变形,3D网布层透气性强,不易滋生螨虫、细菌。同时,本发明采用了记忆绵材,舒适度大大提高,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睡眠质量。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11091785.3涉及一种远红外3D床垫,属于床上用品领域。本发明包括能量层、3D网布层和支撑层,3D网布层置于能量层之上,能量层置于支撑层之上;能量层包括防护层和远红外层,防护层包覆远红外层;支撑层由若干个弹性塑料细管排列而成。本发明回弹性好,不易凹陷变形,3D网布层透气性强,不易滋生螨虫、细菌。远红外层可有效地阻隔环境中电磁波的干扰,对抗大地磁场的影响,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酸痛与失眠、帮助新陈代谢、并同时提升睡眠质量,进而达到维持身体健康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具体的编织方法为:
贾卡梳栉JB1.1,贾卡梳栉JB1.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贾卡梳栉JB2.1,贾卡梳栉JB2.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压纱板位于贾卡梳栉JB2.2与梳栉GB3之间对贾卡梳进行压纱;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梳栉GB3,梳栉GB4在底层进行垫纱成圈,梳栉GB5在底层做衬垫组织;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该织物具任意部位前后贾卡交换位置立体感,透视感非常强,且透气性极好、风格独特,是一款新型的鞋材面料。JB1.1、JB1.2,JB2.1、 JB2.2既可以编织成面层和底层,而GB3、GB4、GB5仅仅是可以编织成底层。
各梳栉的垫纱组织和穿纱方式为:
(1)梳栉JB1.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1、JB1.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2)梳栉JB2.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1、JB2.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3)压纱板在每次贾卡成圈时进行压纱;可以实现织物的局部加厚或者外突功能。
(4)梳栉GB3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3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5)梳栉GB4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4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6)梳栉GB5的垫纱组织为:1-1/0-0//;
梳栉GB5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各梳栉使用的编织原料为:
梳栉JB1.1、JB1.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450D涤纶低弹丝;
梳栉JB2.1、JB2.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300D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梳栉GB3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4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5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所述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其制备方法为:
以抗菌功能改性剂和阳离子可染切片混合后进行热熔纺丝,抗菌功能改性剂和PET切片的质量比为2:98;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得到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
具体纺丝工艺为:卷绕速度为3500~4500米/分钟,环吹风风速为0.25~0.5米/分钟,环吹风风筒长度为110~185厘米,拉伸倍数为1.6~2.1倍;
以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DTY加弹方法,通过预网络喷嘴、第一罗拉、变形热箱、冷却板、假捻器、第二罗拉、主网络喷嘴、辅助第二罗拉、定型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轮、卷绕成型制备得到所需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DTY加弹过程中具体工艺为:加工速度为480~710米/分钟,拉伸倍数1.6~1.76倍,变形温度175~195℃,热定型温度为150~170℃,其中摩擦盘的表面线速度与丝条离开假捻器的速度比D/Y值为1.90~1.95,网络度为110~140个/米;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具有优异的三维卷曲性能和保暖性能;在经编间隔织物尤其是网布织物上应用广泛,涤纶低弹丝作为介于氨纶和尼龙之间的弹性,能够保持优异的弹性基础上,赋予其优异的保暖性能,且添加在纤维中的抗菌功能颗粒,能偶赋予其优异的保健功能,并且具有协同的保暖效果,在网布等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且具有可染型,染色方便。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的单数为50~500D。
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的制备
取芦苇杆经剥离处理,得到芦苇秸秆芯层材料,把芦苇秸秆芯经酸洗然后再进行碱洗工艺预处理后,再采用清水清洗三次得到预处理后得到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酸洗工艺为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在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为硝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采用强氧化性的酸性溶液进行酸化和活化处理,保证了纤维素能够被充分的酸化和活化,同时也可以保证金属离子能够被完全侵出纤维素,保证金属离子的除杂;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碱性工艺为把酸化工艺处理后的芦苇秸秆芯用碱性醇溶液在 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碱性醇溶液为者氢氧化钾的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钾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05~1:25;
芦苇秸秆作为一种生物质纤维素材料,本身具有纤维含量高,目前被大量用于纤维素或者造纸浆料;而芦苇秸秆中的芯材料中,其本身为高含量纤维素,碳元素含量丰富,同时本身为薄层材料,其每层之间的厚度为微米级别,因此通过后期炭化后,本身的石墨层能够很好的被炭化剥离;同时作为芦苇秸秆中的内部材料,本身具有可氧化,可酸化等性能,因此通过对芦苇秸秆中的纤维素材料再进行酸化处理,使其表面能够得到充分的活化,并且是纤维素中的其他重金属离子除去,同时再进行碱性溶液的除杂,从而保证芦苇秸秆中的金属离子含量降低,避免后期在炭化以及石墨化过程中的催化失活等问题。
(2)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制备
以步骤(1)得到的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为原料,以植酸和植酸铜的混合溶液为功能化处理液,在强力搅拌下,进行功能化负载反应,功能化负载反应的温度为85~90℃,功能化负载反应时间为24~36h;功能化负载后,采用超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沉淀物,离心沉淀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质量分数为2~5%;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3%;
植酸作为一种有机酸,本身具有六元环结构,同时植酸的磷酸结构能够对木质纤维素起到很好的酸化,催化炭化的效果,也是目前用于石墨烯制备的主要催化剂;通过配合植酸铜的结构,利用活化的芦苇秸秆芯的吸附作用,通过吸附后的植酸以及质酸铜的附着效果,从而利于芦苇秸秆芯的催化炭化和石墨化效果,并且含铜离子在高温的炭化效果后,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从而起到既可以催化炭化得到石墨烯,同时还可以在石墨烯表面负载得到抗菌功能的铜离子,从而进一步增强材料的抗菌性能。
(3)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铜系抗菌材料的中间处理物为原料,在185~200℃氧化温度,氧气体积分数为10~15%,臭氧的体积分数为1~1.5%的氧化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10~20h;然后再在氦气气氛中,500~600℃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
通过多步骤的加热,利用臭氧的氧化效果,提高功能化负载芦苇杆芯的氧化性能,从而利于后期的惰性气体中的炭化过程,提高其预氧化炭化效率。
(4)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为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然后以连续输送物料和低氧的氮气混合气体,使铜系抗菌材料的改性物在低氧气氛中进行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收集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的混合气体出口的气体,经冷却后收集得到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得质量比为1:0.04~1:0.09;
所述的高温爆炸石墨化过程中温度为1000~2100℃,其中低氧的氮气气氛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6%;
所述的连续输送过程中物料与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800~1:1000;
所述的混合气体的输送流量为8~20L/min。
硝酸钾本身具有一定的助燃效果,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起到爆炸协效剂,而铜系抗菌材料的改性物本身通过硝酸钾在瞬间的爆炸作用,利用爆炸的瞬间作用力,从而达到剥离石墨烯的效果,并且利用硝酸钾和氧气浓度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石墨烯本身的层数控制,并且在硝酸钾的燃烧爆炸过后,产生的气体以及产物通过后期的收集,从而达到石墨烯的高效和连续化生产作业,效率高且成本低。同时通过负载具有抗菌的铜离子,具有协效增强石墨烯本身的抗菌的效果,同时通过采用硝酸钾的燃烧爆炸剥离石墨烯,利用控制硝酸钾含量以及氧气浓度,达到在有限空间的材料燃烧爆炸,利用爆炸力达到剥离石墨烯的作用,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5)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的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和PET粒子经过混合熔融后挤出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在抗菌功能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5%,氧化石墨烯在在抗菌功能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5%。氧化石墨烯由于其自身含有大量的羟基,起到相容剂的功能,且自身具有抗菌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加抗菌功能改性剂的抗菌性。
一种压纱板,其材质为不锈钢。
一种压纱板,其形状为仿长方体;其中,长为2.5-3.5米左右,宽为2-20厘米,厚度为0.1-2厘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长为3.5米左右,宽为12厘米,厚度为1厘米。
一种压纱板,其截面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长方形的宽边和三角形的一边重合。
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如图1所示。
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对于七梳栉经编机,其设置在第五梳栉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
不锈钢上涂覆防腐功能涂层,防腐功能涂层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一种防腐功能涂层,其原料质量百分比为:氧化石墨烯改性剂为7%,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为5%,低聚壳聚糖为7%,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为2%,乙醇为3%,硅氧烷为76%。控制总体为100%即可。
一种防腐功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氧化石墨烯改性剂的制备:
将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与硝酸钡的水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钡离子的氧化石墨烯改性剂;控制氧化石墨烯与硝酸钡的摩尔比比为1:1.5;
本步骤利用石墨烯的尺寸小的特点使得石墨烯可以填充到涂料的微孔洞和缺陷中,在一定程度上阻止和延缓了小分子腐蚀介质浸入金属基体,增强了涂层的物理隔绝作用,增强了涂层的防腐性能;同时石墨烯呈层状结构,是极其薄的片层结构,它可以在涂层中层层叠加,形成致密的物理隔离层,小分子的腐蚀介质很难通过这层致密的物理隔离层,因此含有石墨烯的防腐涂料有极强的物理隔绝作用。本申请的另外一个改进点在于利用石墨烯自带的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与溶液中的分散均匀的钡离子相结合,主要是将利用氧化石墨烯与钡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得到改性剂,利用钡离子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而将其涂在金属表面,可以保护金属不受腐蚀,从而延长最终产品的使用寿命;本申请的氧化石墨烯的自身含有的羟基,羧基以及环氧基,利用后续的交联反应,而不是像石墨烯本身与其他介质难以交联反应。节省了石墨烯的改性工艺。
(2)含氟的硅烷改性剂的制备:
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氟的硅烷改性剂;控制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比为4:1;
本步骤利用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进行混合反应,来完成含氟功能材料的加入,完成含氟功能材料的固定功能,同时改善材料表面的疏油功能,硅烷材料其具有良好的疏水功能,达到疏水疏油功能的实现;且同时利用氟功能材料的低表面能的功能从而实现材料的耐磨功能,同时含氟材料也具有优异的耐污性能,最终达到延长最终产品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3)防腐功能涂层的制备:
将氧化石墨烯改性剂,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低聚壳聚糖,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硅氧烷以及乙醇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0~20小时,得到防腐功能涂层。
硅氧烷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聚硅氧烷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防污,同时具有高硬度,耐磨性能,同时本身的高透明度在光学膜,金属耐腐蚀等领域应用广泛;
低聚壳聚糖由于自身含有大量的正电荷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既可以和氧化石墨烯改性剂进行交联作用,也可以含氟的硅烷改性剂进行交联,同时也可以硅氧烷进行交联,低聚壳聚糖易溶于水以及醇的溶液,其来自于虾蟹壳的壳聚糖降解成的带有氨基的小分子寡糖,是聚合度2~20的糖链,纯天然、无辐射、无污染、无添加等特点。而将其加入到涂料中,充当交联剂,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材料。起到健康环保的功能。
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因为其自身为微球结构,微球具有规则球状形貌、致密二氧化硅保护的超顺磁性内核、高度开放的单层有序介孔硅铝酸盐外壳、规则排列的孔道,且孔壁具有高密度酸性活性位点,孔径大,因此易于与氧化石墨烯改性剂,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低聚壳聚糖中的基团发生交联反应,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自身为硅酸盐材料,也非常易于三甲氧基硅烷进行交联,相容性交好。另外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由于其微孔结构,在金属表面形成隔离层,起到隔离外界的油污以及等材料,起到防腐环保功能。
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1)通过stober方法,四氧化三铁分散乙醇中,然后加入TEOS 和氨水中,制备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以两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 乙烯基吡啶(Ps-b-P4VP)作为导向剂,加入氢氧化铝以及TEOS反应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Ps-b-P4VP/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最后进行煅烧处理,除去两性嵌段共聚物 Ps-b-P4VP,得到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
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该织物具任意部位前后贾卡交换位置立体感,透视感非常强,且透气性极好、风格独特,是一款新型的贾卡网布。
本申请的压纱板压纱编织的网布的立体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压纱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2压纱板的左视图;
图3压纱板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拉曼光谱;
图5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图6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透射电镜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曲轴,2连杆,3压纱板,4摆臂,5主轴,5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发明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请参见附图,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具体的编织方法为:
贾卡梳栉JB1.1,JB1.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贾卡梳栉JB2.1,JB2.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压纱板位于JB2.2与GB3之间对贾卡梳进行压纱;压纱板3通过摆臂4与主轴5相连,经编机的曲轴1通过连杆2与主轴5相连;GB3,GB4在底层进行垫纱成圈,梳栉GB5在底层做衬垫组织;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该织物具任意部位前后贾卡交换位置立体感,透视感非常强,且透气性极好、风格独特,是一款新型的鞋材面料。JB1.1、JB1.2,JB2.1、JB2.2既可以编织成面层和底层,而GB3、GB4、GB5仅仅是可以编织成底层。
各梳栉的垫纱组织和穿纱方式为:
(1)梳栉JB1.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1、JB1.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2)梳栉JB2.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1、JB2.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3)压纱板在每次贾卡成圈时进行压纱;可以实现织物的局部加厚或者外突功能。
(4)梳栉GB3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3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5)梳栉GB4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4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6)梳栉GB5的垫纱组织为:1-1/0-0//;
梳栉GB5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各梳栉使用的编织原料为:
梳栉JB1.1、JB1.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450D涤纶低弹丝;
梳栉JB2.1、JB2.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300D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梳栉GB3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4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5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所述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其制备方法为:
以抗菌功能改性剂和阳离子可染切片混合后进行热熔纺丝,抗菌功能改性剂和PET切片的质量比为2:98;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得到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
具体纺丝工艺为:卷绕速度为3500~4500米/分钟,环吹风风速为0.25~0.5米/分钟,环吹风风筒长度为110~185厘米,拉伸倍数为1.6~2.1倍;
以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DTY加弹方法,通过预网络喷嘴、第一罗拉、变形热箱、冷却板、假捻器、第二罗拉、主网络喷嘴、辅助第二罗拉、定型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轮、卷绕成型制备得到所需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DTY加弹过程中具体工艺为:加工速度为480~710米/分钟,拉伸倍数1.6~1.76倍,变形温度175~195℃,热定型温度为150~170℃,其中摩擦盘的表面线速度与丝条离开假捻器的速度比D/Y值为1.90~1.95,网络度为110~140个/米;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的单数为50~500D。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效果大于94.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大于94%。
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的制备
取芦苇杆经剥离处理,得到芦苇秸秆芯层材料,把芦苇秸秆芯经酸洗然后再进行碱洗工艺预处理后,再采用清水清洗三次得到预处理后得到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酸洗工艺为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在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为硝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15%,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碱性工艺为把酸化工艺处理后的芦苇秸秆芯用碱性醇溶液在 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碱性醇溶液为者氢氧化钾的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钾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05;
(2)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制备
以步骤(1)得到的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为原料,以植酸和植酸铜的混合溶液为功能化处理液,在强力搅拌下,进行功能化负载反应,功能化负载反应的温度为85~90℃,功能化负载反应时间为24~36h;功能化负载后,采用超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沉淀物,离心沉淀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质量分数为2%;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铜的质量分数为1%;
(3)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铜系抗菌材料的中间处理物为原料,在185~200℃氧化温度,氧气体积分数为10~15%,臭氧的体积分数为1~1.5%的氧化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10~20h;然后再在氦气气氛中,500~600℃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
(4)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为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然后以连续输送物料和低氧的氮气混合气体,使铜系抗菌材料的改性物在低氧气氛中进行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收集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的混合气体出口的气体,经冷却后收集得到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图4所示,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图谱中1595cm-1对应的是石墨化程度的特征峰,1350cm-1对应的是石墨烯中无序的碳层结构,且峰的强度比值为16.3,因此说明所制备的材料石墨化程度高,同时在图谱中能明显的看出石墨烯材料特有的2D峰,且2D峰高,因此所制备的生物质石墨烯品质好。图5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图6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的透射电镜图;石墨烯呈片层结构,且在电镜照片中,能够清晰的分辨出石墨烯的片层,并且石墨烯中包含负载的功能颗粒材料。
所述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得质量比为1:0.04;
所述的高温爆炸石墨化过程中温度为1000~2100℃,其中低氧的氮气气氛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6%;
所述的连续输送过程中物料与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800;
所述的混合气体的输送流量为8~20L/min。
(5)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的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和PET粒子经过混合熔融后挤出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和PET粒子的质量比为1:5。
一种压纱板,其材质为不锈钢。
一种压纱板,其形状为仿长方体;其中,长为2.5-3.5米左右,宽为2-20厘米,厚度为0.1-2厘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长为3.5米左右,宽为12厘米,厚度为1厘米。
一种压纱板,其截面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长方形的宽边和三角形的一边重合。
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如图1所示。
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对于七梳栉经编机,其设置在第五梳栉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
不锈钢上涂覆防腐功能涂层,防腐功能涂层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一种防腐功能涂层,其原料质量百分比为:氧化石墨烯改性剂为7%,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为5%,低聚壳聚糖为7%,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为2%,乙醇为3%,硅氧烷为76%。
一种防腐功能涂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氧化石墨烯改性剂的制备:
将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与硝酸钡的水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钡离子的氧化石墨烯改性剂;控制氧化石墨烯与硝酸钡的摩尔比比为1:1.5;
(2)含氟的硅烷改性剂的制备:
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氟的硅烷改性剂;控制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摩尔比比为4:1;
(3)防腐功能涂层的制备:
将氧化石墨烯改性剂,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低聚壳聚糖,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硅氧烷以及乙醇进行交联反应,反应时间为10~20小时,得到防腐功能涂层。
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因为其自身为微球结构,微球具有规则球状形貌、致密二氧化硅保护的超顺磁性内核、高度开放的单层有序介孔硅铝酸盐外壳、规则排列的孔道,且孔壁具有高密度酸性活性位点,孔径大,因此易于与氧化石墨烯改性剂,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低聚壳聚糖中的基团发生交联反应,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自身为硅酸盐材料,也非常易于三甲氧基硅烷进行交联,相容性交好。另外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由于其微孔结构,在金属表面形成隔离层,起到隔离外界的油污以及等材料,起到防腐环保功能。
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1)通过stober方法,四氧化三铁分散乙醇中,然后加入TEOS 和氨水中,制备出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以两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4- 乙烯基吡啶(Ps-b-P4VP)作为导向剂,加入氢氧化铝以及TEOS反应制备得到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硅-Ps-b-P4VP/氢氧化铝/二氧化硅;最后进行煅烧处理,除去两性嵌段共聚物 Ps-b-P4VP,得到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详细的制备过程见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Directed Interface Coassembly to Construct Multifunctional Microspheres withMagnetic Core and Monolayer Mesoporous Aluminosilicate Shell(Adv.Mater.,2018,DOI: 10.1002/adma.201800345)。
实施例2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采用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具体的编织方法为:
贾卡梳栉JB1.1,JB1.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贾卡梳栉JB2.1,JB2.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压纱板位于JB2.2与GB3之间对贾卡梳进行压纱;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GB3,GB4 在底层进行垫纱成圈,梳栉GB5在底层做衬垫组织;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该织物具任意部位前后贾卡交换位置立体感,透视感非常强,且透气性极好、风格独特,是一款新型的鞋材面料。JB1.1、JB1.2,JB2.1、JB2.2既可以编织成面层和底层,而GB3、GB4、 GB5仅仅是可以编织成底层。
各梳栉的垫纱组织和穿纱方式为:
(1)梳栉JB1.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1.1、JB1.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2)梳栉JB2.1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2的垫纱组织为:0-1/3-2//;
梳栉JB2.1、JB2.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3)压纱板在每次贾卡成圈时进行压纱;可以实现织物的局部加厚或者外突功能。
(4)梳栉GB3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3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5)梳栉GB4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4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6)梳栉GB5的垫纱组织为:1-1/0-0//;
梳栉GB5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各梳栉使用的编织原料为:
梳栉JB1.1、JB1.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450D涤纶低弹丝;
梳栉JB2.1、JB2.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300D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梳栉GB3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4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5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所述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其制备方法为:
以抗菌功能改性剂和阳离子可染切片混合后进行热熔纺丝,抗菌功能改性剂和PET切片的质量比为2:98;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得到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
具体纺丝工艺为:卷绕速度为3500~4500米/分钟,环吹风风速为0.25~0.5米/分钟,环吹风风筒长度为110~185厘米,拉伸倍数为1.6~2.1倍;
以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DTY加弹方法,通过预网络喷嘴、第一罗拉、变形热箱、冷却板、假捻器、第二罗拉、主网络喷嘴、辅助第二罗拉、定型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轮、卷绕成型制备得到所需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DTY加弹过程中具体工艺为:加工速度为480~710米/分钟,拉伸倍数1.6~1.76倍,变形温度175~195℃,热定型温度为150~170℃,其中摩擦盘的表面线速度与丝条离开假捻器的速度比D/Y值为1.90~1.95,网络度为110~140个/米;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对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抑菌效果大于94.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大于94%。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的单数为50~500D。
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的制备
取芦苇杆经剥离处理,得到芦苇秸秆芯层材料,把芦苇秸秆芯经酸洗然后再进行碱洗工艺预处理后,再采用清水清洗三次得到预处理后得到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酸洗工艺为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在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强氧化酸性混合溶液为硝酸与双氧水的混合溶液,其中硝酸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0~15%,双氧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15%;
所述的芦苇秸秆芯的碱性工艺为把酸化工艺处理后的芦苇秸秆芯用碱性醇溶液在80~90℃条件下浸泡3~6h;
所述的碱性醇溶液为者氢氧化钾的异丙醇的混合溶液,其中氢氧化钾与异丙醇的摩尔比为1:25;
(2)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制备
以步骤(1)得到的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为原料,以植酸和植酸铜的混合溶液为功能化处理液,在强力搅拌下,进行功能化负载反应,功能化负载反应的温度为85~90℃,功能化负载反应时间为24~36h;功能化负载后,采用超高速离心,得到离心沉淀物,离心沉淀物再在80℃条件下真空干燥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质量分数为5%;
所述的功能化处理液中的植酸铜的质量分数为3%;
(3)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铜系抗菌材料的中间处理物为原料,在185~200℃氧化温度,氧气体积分数为10~15%,臭氧的体积分数为1~1.5%的氧化气氛中,进行氧化处理10~20h;然后再在氦气气氛中,500~600℃条件下进行炭化处理,得到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
(4)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为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然后以连续输送物料和低氧的氮气混合气体,使铜系抗菌材料的改性物在低氧气氛中进行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收集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的混合气体出口的气体,经冷却后收集得到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
所述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得质量比为1:0.09;
所述的高温爆炸石墨化过程中温度为1000~2100℃,其中低氧的氮气气氛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6%;
所述的连续输送过程中物料与混合气体的体积比为1:800~1:1000;
所述的混合气体的输送流量为8~20L/min。
(5)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的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和PET粒子经过混合熔融后挤出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和PET粒子的质量比为1:5。
一种压纱板,其材质为不锈钢。
一种压纱板,其形状为仿长方体;其中,长为2.5-3.5米左右,宽为2-20厘米,厚度为0.1-2厘米。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长为3.5米左右,宽为12厘米,厚度为1厘米。
一种压纱板,其截面为长方形和三角形组合而成,长方形的宽边和三角形的一边重合。
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如图1所示。
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对于七梳栉经编机,其设置在第五梳栉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
不锈钢上涂覆防腐功能涂层,防腐功能涂层起到延长使用寿命的功能。
一种防腐功能涂层,同实施例1。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具体的编织方法为:
贾卡梳栉JB1.1,贾卡梳栉JB1.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贾卡梳栉JB2.1,贾卡梳栉JB2.2在面层底层交换垫纱成圈,压纱板设置在梳栉的中间位置上,压纱板位于贾卡梳栉JB2.2与梳栉GB3之间对贾卡梳进行压纱;压纱板通过摆臂与主轴相连,经编机的曲轴通过连杆与主轴相连;梳栉GB3,梳栉GB4在底层进行垫纱成圈,梳栉GB5在底层做衬垫组织;七把梳栉配合编织成经编织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梳栉的垫纱组织和穿纱方式为:
(1)贾卡梳栉JB1.1的垫纱组织为:0-1/3-2//;
贾卡梳栉JB1.2的垫纱组织为:0-1/3-2//;
贾卡梳栉JB1.1、贾卡梳栉JB1.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2)贾卡梳栉JB2.1的垫纱组织为:0-1/3-2//;
贾卡梳栉JB2.2的垫纱组织为:0-1/3-2//;
贾卡梳栉JB2.1、贾卡梳栉JB2.2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3)压纱板在每次贾卡成圈时进行压纱;
(4)梳栉GB3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3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5)梳栉GB4的垫纱组织为:1-0/0-1//;
梳栉GB4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6)梳栉GB5的垫纱组织为:1-1/0-0//;
梳栉GB5的穿纱方式为:满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梳栉使用的编织原料为:
贾卡梳栉JB1.1、贾卡梳栉JB1.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450D涤纶低弹丝;
贾卡梳栉JB2.1、贾卡梳栉JB2.2使用的编织原料为:300D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梳栉GB3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4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梳栉GB5使用的编织原料为:200D涤纶低弹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其制备方法为:
以抗菌功能改性剂和阳离子可染切片混合后进行热熔纺丝,抗菌功能改性剂和PET切片的质量比为2:98;经环吹风冷却,上油,牵伸,卷绕得到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
以阳离子可染涤纶纤维为原料,采用DTY加弹方法,通过预网络喷嘴、第一罗拉、变形热箱、冷却板、假捻器、第二罗拉、主网络喷嘴、辅助第二罗拉、定型热箱、第三罗拉、上油轮、卷绕成型制备得到所需的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热熔纺丝的具体纺丝工艺为:卷绕速度为3500~4500米/分钟,环吹风风速为0.25~0.5米/分钟,环吹风风筒长度为110~185厘米,拉伸倍数为1.6~2.1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DTY加弹过程中具体工艺为:加工速度为480~710米/分钟,拉伸倍数1.6~1.76倍,变形温度175~195℃,热定型温度为150~170℃,其中摩擦盘的表面线速度与丝条离开假捻器的速度比D/Y值为1.90~1.95,网络度为110~140个/米。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阳离子可染涤纶低弹丝的单数为50~500D。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芦苇秸秆芯预处理物的制备
(2)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制备
(3)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的制备:
(4)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的制备:
以步骤(3)制备的功能化负载芦苇秸秆芯的预氧化炭化材料和硝酸钾为原料,经搅拌均匀混合后,然后以连续输送物料和低氧的氮气混合气体,使铜系抗菌材料的改性物在低氧气氛中进行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收集高温爆炸石墨化反应的混合气体出口的气体,经冷却后收集得到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
(5)抗菌功能改性剂的制备:
以步骤(4)制备的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烯和PET粒子经过混合熔融后挤出得到抗菌功能改性剂;负载铜的石墨烯抗菌复合材料在抗菌功能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5%,氧化石墨烯在在抗菌功能改性剂中的质量分数为1~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纱板,其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上涂覆防腐功能涂层,防腐功能涂层的原料质量百分比为:氧化石墨烯改性剂为7%,含氟的硅烷改性剂为5%,低聚壳聚糖为7%,核壳型介孔硅铝酸盐为2%,乙醇为3%,硅氧烷为76%;氧化石墨烯改性剂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烯的水溶液与硝酸钡的水溶液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钡离子的氧化石墨烯改性剂;含氟的硅烷改性剂的制备:三氟醋酸与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进行超声分散,得到含氟的硅烷改性剂。
CN201810744708.6A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Active CN1089300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4708.6A CN108930091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4708.6A CN108930091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0091A true CN108930091A (zh) 2018-12-04
CN108930091B CN108930091B (zh) 2023-04-21

Family

ID=64447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4708.6A Active CN108930091B (zh) 2018-07-09 2018-07-09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009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1789A (zh) * 2020-11-20 2021-03-12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活化定型并一体编织领口的针织鞋面及生产工艺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087A (zh) * 2007-11-28 2008-05-28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抗菌超细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101967730A (zh) * 2010-10-26 2011-02-09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压纱型经编机的梳栉装置
CN201753396U (zh) * 2010-06-03 2011-03-02 郑依福 一种28e带压纱板带贾卡的双色经编机
CN103726209A (zh) * 2014-01-24 2014-04-16 浙江青松轻纺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排汗超细涤纶抗菌经编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4047106A (zh) * 2014-07-07 2014-09-17 郑依福 一种压纱型双贾卡经编机
CN106299258A (zh) * 2015-05-11 2017-01-04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的石墨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1114A (zh) * 2016-12-21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水性超疏水/超双疏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7188165A (zh) * 2017-07-03 2017-09-22 上海景烯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移动式石墨化系统
EP3272921A1 (en) * 2016-07-22 2018-01-24 Nippon Mayer Ltd. Method of knitting warp knitted fabric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7087A (zh) * 2007-11-28 2008-05-28 盛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抗菌超细涤纶长丝的制备方法
CN201753396U (zh) * 2010-06-03 2011-03-02 郑依福 一种28e带压纱板带贾卡的双色经编机
CN101967730A (zh) * 2010-10-26 2011-02-09 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压纱型经编机的梳栉装置
CN103726209A (zh) * 2014-01-24 2014-04-16 浙江青松轻纺有限公司 一种吸湿排汗超细涤纶抗菌经编面料的生产方法
CN104047106A (zh) * 2014-07-07 2014-09-17 郑依福 一种压纱型双贾卡经编机
CN106299258A (zh) * 2015-05-11 2017-01-04 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的石墨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EP3272921A1 (en) * 2016-07-22 2018-01-24 Nippon Mayer Ltd. Method of knitting warp knitted fabric
CN106811114A (zh) * 2016-12-21 2017-06-09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水性超疏水/超双疏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07188165A (zh) * 2017-07-03 2017-09-22 上海景烯新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移动式石墨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81789A (zh) * 2020-11-20 2021-03-12 信泰(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活化定型并一体编织领口的针织鞋面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0091B (zh) 2023-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4170B (zh) 一种具有变色龙效果的经编间隔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8950851A (zh) 一种纱架式经编间隔网布的生产方法
CN108930091A (zh)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202800955U (zh) 一种华佗丝纤维拉舍尔毛毯
CN203834116U (zh) 一种立体保暖针织面料
CN208632768U (zh) 一种压纱板贾卡织物
CN205255654U (zh) 一种抗菌柔肤面料
CN211165654U (zh) 一种阻燃复合面料
CN109423738A (zh) 一种抗菌透气的人造棉面料
CN210116230U (zh) 一种防酸碱面料
CN203212720U (zh) 一种防刺织物纱线
CN102268778A (zh) 用特殊编织在罗纹、双面机上生产仿单面毛巾布的方法
CN110699843A (zh) 压纱板
CN208151582U (zh) 一种保暖毛衣
CN202202196U (zh) 一种吸湿排汗牛仔织物
CN105533874A (zh) 一种用于服装的锁紧收口织带的制造方法
CN214016035U (zh) 一种高仿真皮毛防脱毛防潮外套
CN220681851U (zh) 一种带有隔热防水功能的尼龙面料
CN213830644U (zh) 一种抗静电粗针布
CN211591610U (zh) 一种防污织带
CN204058785U (zh) 一种牦牛绒羊绒复合织物
CN212147772U (zh) 一种棉涤烫金面料
CN219824490U (zh) 一种抗皱亚麻纱线
CN109957880A (zh) 一种用于经编间隔织物生产的纱架
CN109835001A (zh) 一种抗菌透气的人造棉面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