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3870A -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3870A
CN108913870A CN201811109002.9A CN201811109002A CN108913870A CN 108913870 A CN108913870 A CN 108913870A CN 201811109002 A CN201811109002 A CN 201811109002A CN 108913870 A CN108913870 A CN 1089138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oling
cooling unit
unit
anneal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090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泽辉
卢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Hongwa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Hong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Hongwa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Hongwa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0900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38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3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38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52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wires; for strips ; for rods of unlimited length
    • C21D9/54Furnaces for treating strips or wire
    • C21D9/56Continuous furnaces for strip or wire
    • C21D9/573Continuous furnaces for strip or wire with cooling
    • C21D9/5735Deta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1/00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 C21D1/26Methods of annea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将风冷段分成多个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的冷却单元,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出风系统,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该方法使冷却段后段过余的风量得到二次利用,使其用于提高冷却段前段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段的冷却效果,又简化了设备结构和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带退火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不锈钢板带轧制后的退火工序,其目的是均匀钢带的化学成分及组织,细化晶粒,调整硬度,该退火工序通常在退火炉内进行。钢带在退火炉内传输,此时退火炉内的温度最高可达1600摄氏度,因此在从退火段传出的钢带表面温度高,需要进行冷却段。钢带在冷却段的炉体内传输,并通过通入冷却风将钢带表面的温度带着,达到冷却钢带的目的。
由于位于冷却段前段的钢带温度高,而经过前段冷却传输到冷却段后段的温度则越来越低。现有的钢带冷却段的炉体各处通入的冷却风量相同,造成冷却段前段冷却不够快、冷却段后段则风量太多造成浪费,因此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使冷却段后段过余的风量得到二次利用,使其用于提高冷却段前段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段的冷却效果,又简化了设备结构和节约能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风冷段分成多个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的冷却单元,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出风系统,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
进一步地,至少包括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一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一个冷却单元。
进一步地,当有多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时,多个该冷却单元传出的冷却风汇聚成一处后再被送入其他的冷却单元。
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内的冷却风流向与传带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各自设有独立的出风系统,或者,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两两之间共用一个出风系统。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段主体,所述冷却段主体由多个冷却单元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抽气出风系统和回风装置,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连接所述风冷段主体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冷却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单元设有10个,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装置包括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设有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另一端设有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所述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连接,所述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上,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于所述冷却单元的旁侧,所述进风接头连接于正对所述通风管道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对侧,且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进风接头连接的两侧为与传带方向相邻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使冷却段后段过余的风量得到二次利用,使其用于提高冷却段前段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段的冷却效果,又简化了设备结构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本发明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的主视图;
图2:本发明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的俯视图。
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
1、冷却单元;2、回风装置;3、送风系统;4、出风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风冷段分成多个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的冷却单元,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出风系统,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4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
不锈钢钢带在退火炉加热段经过高温加热,传输至风冷段。在风冷段中,钢带保持一定的速度从冷却段的一端传到另一端,在传输的过程中,该冷却段被分隔成多个互相连通的冷却单元,每个冷却单元本质上并无明显的分隔界限,只是形式上的分隔。这些冷却单元各种形成一个系统的风向,用于冷却处于该段位置处的钢带。可以理解的是,钢带自开始进入冷却段时温度最高,经过一个个冷却单元逐级的冷却后,越到后面段的钢带,其表面的温度越低。因此,处于靠后位置的冷却单元内冷却风在经过对钢带冷却作用后,其传出冷却单元时这些冷却风温度并不高,在以往的冷却技术中,这些风会和前端冷却单元出来的冷却风一起排走,而本发明中,将上述这些冷却风再次通入到前端的冷却单元中,这样一来,前端的冷却单元进风量大,提高了前端冷却单元对钢带的冷却效率和效果,继而形成联动效应,使得后端对应冷却单元所处的钢带比以往温度更低,从而使回风的冷却效果加强。不仅于此,由于本发明将后端的冷却风排入前端的冷却单元,比起以往的冷却段,在该冷却单元即可不用再设置出风系统,从而使得退火炉风冷段的冷却系统结构更简化。
至少包括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一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一个冷却单元。可以理解的是,最后端的冷却单元排出的冷却风使用效率最低,其温度最低,而最前端的冷却单元处的钢带温度最高,以温度最低的回风冷却风作用于最前端温度最高的冷却单元处的钢带上,对回风的冷却利用效率最高,节约能耗效果最佳。
当有多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时,多个该冷却单元传出的冷却风汇聚成一处后再被送入其他的冷却单元。具体的,由于靠后端的冷却单元被利用后出来的冷却风普遍都比靠前端的冷却单元出来的冷却风,理论上,任何一个靠后端的冷却单元出来的风都可以被靠前端的冷却单元再次利用,但是为了利用效率以及利用成本的综合考虑,并不会对所有的冷却单元排出的冷却风都再次利用,而一般只会选取靠最后位置的占总数的2/5左右的冷却单元的风进行二次重复利用。这个时候,被重复利用的多个冷却单元的回风并不是一一对应地排入前端的对应数量的冷却单元中,而是将这些重复利用的回风在回传的过程中即混合,使在混合回传过程中即完成热交换,然后分别排入一个或多个靠前端的冷却单元时,回风基本处于同样温度,可任意排入这些冷却单元中,无需风类排放,避免了分组造成的系统结构复杂化。
在本方法的实施例中,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内的冷却风流向与传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各自设有独立的出风系统,或者,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两两之间共用一个出风系统。
参照附图1-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上述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的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段主体,所述冷却段主体由多个冷却单元1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各个所述冷却单元1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3,还包括抽气出风系统4和回风装置2,所述回风装置2一端连接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1,且所述回风装置2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单元1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1,所述出风系统4连接所述风冷段主体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1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1排风。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靠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1排出的冷却风需要回风二次利用的,是通过回风装置2传送到其前端的所述冷却单元1内,所述出风系统4用于给那些未进行回风利用的冷却单元1出风时使用并加速出风效率,一般的,所述出风系统4由出风管道和一个抽风风机组成。
所述回风装置2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1,且所述回风装置2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冷却单元1。
所述冷却单元1设有10个,所述回风装置2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1,且所述回风装置2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1。
所述回风装置2包括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设有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另一端设有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所述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1连接,所述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1连接。
所述送风系统3包括送风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上,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于所述冷却单元1的旁侧,所述进风接头连接于正对所述通风管道的所述冷却单元1的对侧,且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进风接头连接的两侧为与传带方向相邻的两侧。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使冷却段后段过余的风量得到二次利用,使其用于提高冷却段前段的冷却风量,从而提高冷却段的冷却效果,又简化了设备结构和节约能源。
只要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对本发明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风冷段分成多个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的冷却单元,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抽气出风系统,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一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一个冷却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多个所述冷却单元的冷却风从该冷却单元传出后作为新的冷却风被送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时,多个该冷却单元传出的冷却风汇聚成一处后再被送入其他的冷却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内的冷却风流向与传带方向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各自设有独立的出风系统,或者,所述依靠出风系统排风的冷却单元两两之间共用一个出风系统。
6.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段主体,所述冷却段主体由多个冷却单元沿传带方向依次排布组成,各个所述冷却单元均设有独立的冷却风送风系统,还包括抽气出风系统和回风装置,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至少一个位于传带方向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该冷却单元前端的至少一个冷却单元,所述出风系统连接所述风冷段主体用于给除该冷却单元以外的其他冷却单元排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所述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冷却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单元设有10个,所述回风装置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后端的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且所述回风装置另一端连接位于传带方向最前端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装置包括回风管,所述回风管的一端设有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另一端设有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所述三个分岔的进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八、第九、第十个冷却单元连接,所述四个分岔的出风接头分别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个冷却单元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送风风机和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连接于所述送风风机的出风口上,所述通风管道的出风端连接于所述冷却单元的旁侧,所述进风接头连接于正对所述通风管道的所述冷却单元的对侧,且所述通风管道与所述进风接头连接的两侧为与传带方向相邻的两侧。
CN201811109002.9A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89138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002.9A CN108913870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09002.9A CN108913870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3870A true CN108913870A (zh) 2018-11-30

Family

ID=64408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09002.9A Pending CN108913870A (zh) 2018-09-21 2018-09-21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387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071A (zh) * 2019-01-07 2019-03-19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风冷系统
CN109487072A (zh) * 2019-01-07 2019-03-19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风冷系统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439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烟气再利用方法和系统、及环冷机
JP2011184782A (ja) * 2010-03-11 2011-09-22 Nippon Steel Corp 連続焼鈍炉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CN202440537U (zh) * 2012-01-18 2012-09-19 哈尔滨松江电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锈钢及钛钢连续退火炉喷冷装置
CN202913033U (zh) * 2012-11-20 2013-05-01 宜宾同鑫晟预应力线材有限公司 一种钢绞线冷却装置
CN106670074A (zh) * 2017-02-15 2017-05-17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涂装行业烘干系统的多级强冷系统
CN206689198U (zh) * 2017-03-22 2017-12-01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热轧工艺的生产设备
CN107490106A (zh) * 2017-07-03 2017-12-19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工位送风与吊顶排热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7276675U (zh) * 2017-08-11 2018-04-27 浙江康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带钢退火炉冷却装置
CN208917267U (zh) * 2018-09-21 2019-05-31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439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环冷机烟气再利用方法和系统、及环冷机
JP2011184782A (ja) * 2010-03-11 2011-09-22 Nippon Steel Corp 連続焼鈍炉における冷却装置
CN202440537U (zh) * 2012-01-18 2012-09-19 哈尔滨松江电炉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不锈钢及钛钢连续退火炉喷冷装置
CN202913033U (zh) * 2012-11-20 2013-05-01 宜宾同鑫晟预应力线材有限公司 一种钢绞线冷却装置
CN106670074A (zh) * 2017-02-15 2017-05-17 中国汽车工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涂装行业烘干系统的多级强冷系统
CN206689198U (zh) * 2017-03-22 2017-12-01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热轧工艺的生产设备
CN107490106A (zh) * 2017-07-03 2017-12-19 西安工程大学 一种工位送风与吊顶排热结合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207276675U (zh) * 2017-08-11 2018-04-27 浙江康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带钢退火炉冷却装置
CN208917267U (zh) * 2018-09-21 2019-05-31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7071A (zh) * 2019-01-07 2019-03-19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退火炉风冷系统
CN109487072A (zh) * 2019-01-07 2019-03-19 山东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钢带风冷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13870A (zh)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方法及系统
CN208917267U (zh)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冷却系统
EP1331461A3 (en) Multi-tank evaporator for improved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airside temperature spread
JP200032936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壁掛型室内ユニット
CN203746387U (zh) 用于户外广告机的温控装置及具有温控装置的户外广告机
EP0754579A3 (en) Heat exchanging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N208188562U (zh) 一种投影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CN110736178A (zh) 中央全热交换器
CN105066251A (zh) 风管机
CN203100087U (zh) 风道系统及空调器
CN206347645U (zh) 空调器
CN108155438A (zh) 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和车辆
CN108043054A (zh) 一种节能环保高效蒸发釜
CN208917249U (zh) 改进的退火炉冷却段
CN101105354A (zh) 一种高效冷凝器及具有所述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10569191U (zh) 一种电暖换热结构和电暖风机
CN213578598U (zh) 一种板材烘干装置
CN216308677U (zh) 一种竖向箭尾微结构液膜蒸发换热器
CN210189237U (zh) 一种用于机床的冷却风机
CN211142115U (zh) 一种退火炉风冷段循环冷却系统
CN220750912U (zh) 一种定型机尾气余热回收装置
CN106225208A (zh) 一种多排换热器
CN209096428U (zh) 一种节能中央水冷系统
CN205048533U (zh) 一种水暖一体机的高效热交换器
CN212133041U (zh) 一种印刷机飞达风柜的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