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13607A -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13607A
CN108913607A CN201810794425.2A CN201810794425A CN108913607A CN 108913607 A CN108913607 A CN 108913607A CN 201810794425 A CN201810794425 A CN 201810794425A CN 108913607 A CN108913607 A CN 108913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ycelium
cogongrass
dyestuff
culture
dy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944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13607B (zh
Inventor
吴庆喜
程小度
金忆文
赵锦
陈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944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13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13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3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13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13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02F3/347Use of yeasts or fungi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308Dyes; Colorants; Fluorescent agen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Vir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对一种目前尚不能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进行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控制,将液体发酵培养得到的茅草菇菌丝体用于染料去除研究,表明其具有高效的染料去除能力,两天后的染料脱色率接近百分之百。本发明茅草菇菌丝体具有广阔的应用研究价值,对工业生产废水诸如纺织废水、造纸废水中的染料去除具有潜在的开发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 及其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染料脱色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染料是现代印染、纺织及造纸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活性物质,在现代化工及日用品生产中也被大量使用,然而染料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环境负荷,即污染问题,特别是对水体资源的污染。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染料或染料中间体直接或间接的排入水体,而大部分染料的化学性质稳定,且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人体健康和生物链的安全造成严重危害,因而如何处理体积庞大的工业染料废水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目前,处理染料废水有三大类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吸附法、萃取法、膜分离法及磁分离法等。例如活性炭吸附法,其成本低廉、脱色效率显著,适合于小体积规模的染料废水处理,但该法只是将染料分子吸附在吸附剂上,仍需后续处理。常用的化学处理方法有化学混凝法、电化学法及高级氧化法等。例如臭氧氧化法,其具有氧化能力强、降解速率快,且环境友好等优点,但该法对染料的选择性要求高,同时能耗大、成本高。常用的生物处理法有好氧生物法、厌氧生物法及好氧-厌氧生物联合法等。相比较于物理法与化学法而言,生物处理法具有来源可再生、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及环境友好等优点,因而近年来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关注。例如微生物处理法,其关键在于高效脱色工程菌株的选育。因而,从自然界中筛选出具有高效脱色效率的菌株是生物处理法的关键环节。
食用菌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作为珍惜的美味佳肴其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食用菌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其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氧化及抗衰老成为研究的热门领域。然而,目前仍然有很多珍惜的食用菌不能人工驯化栽培,受到季节限制,其开发利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野生食用菌菌丝体的发酵培养及开发利用受到关注。作为皖南大别山区的一种特色生物资源,茅草菇是一种生长在安徽省潜山县山区里的野生食用菌,又被称为三九菇,受到季节限制加之不能人工栽培,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甚少,国外少量文献报道了气候、种群密度等因素对其在原始林中子实体产量的研究,国内个别文献报道了茅草菇多糖的免疫活性。然而,目前利用野生茅草菇菌丝体发酵培养用于染料的脱色研究尚无报道,该研究一方面可以拓展野生食用真菌菌丝体的功能化应用范围,尤其对于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意义重大;另外可以对目前尚不能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通过对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培育,使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染料具有高效的去除能力。
本发明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固体发酵培养
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1-3cm的菌肉,将所得菌肉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4-32℃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5-10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
步骤2:液体发酵培养
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步骤1中得到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将菌片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35℃恒温摇床中,75-150rpm/min下振荡培养5-15d,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
步骤1中,所述表面灭菌处理是采用50-75%(v/v)乙醇溶液、2-3%(v/v)过氧化氢溶液或3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对野生茅草菇子实体的表面进行擦拭灭菌。
步骤1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或LB培养基。
步骤2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或LB培养基。
本发明制备的茅草菇菌丝体的用途,是在处理染料废水时作为染料脱除剂的应用。
本发明制备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应用,是以所述茅草菇菌丝体作为染料脱除剂处理染料废水,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染料废水灭菌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随后置于20-35℃恒温摇床中,75-150rpm/min下振荡处理2-5d。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从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染料标准曲线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染料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所述灭菌为高压灭菌(121℃、灭菌30min)或超滤膜过滤(0.22μm或0.45μm)中的一种。
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接种比例为按重量(g):体积(mL)比1:20接种。
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0-35℃恒温摇床中,75-150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3-7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
所述染料标准曲线通过如下方法获得:
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染料标准溶液(0-80μg/mL),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染料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染料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染料的定量分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对一种目前尚不能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进行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对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控制,将液体发酵培养得到的茅草菇菌丝体用于染料去除研究,表明其具有高效的染料去除能力,十天后的染料脱色率接近百分之百。用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进行染料的脱色,其操作简便、无二次污染,不会造成环境负荷;同时,染料对茅草菇菌丝体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可重复利用。
本发明通过对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优化培育,使其在生长的过程中对染料具有高效的去除能力,为探索利用食用真菌菌丝体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开辟新的途径。作为一种生物法处理染料废水的潜在材料,该菌丝体易于再生繁殖、处理过程简便、染料脱色率高、无二次污染,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真菌,其可应用于染料废水处理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旨在更好的解释本发明的内容,以下实施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65%(v/v)的乙醇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1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PDA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5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置于25℃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氨基黑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氨基黑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氨基黑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氨基黑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氨基黑的模拟染料废水(30μg/mL),采用高压灭菌(121℃、灭菌30min);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5℃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处理2d。
4、模拟染料废水中氨基黑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绘制的标准曲线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氨基黑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5℃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3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2d后,发酵液中氨基黑的脱色率达到96.5%,回收再利用三个批次处理后,氨基黑的脱色率达到96.3%,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2: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2-3%(v/v)过氧化氢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2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PDA培养基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7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甲基橙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甲基橙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甲基橙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甲基橙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甲基橙的模拟染料废水(50μg/mL),采用超滤膜过滤(0.22μm或0.45μm);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处理3d。
4、模拟染料废水中甲基橙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甲基橙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甲基橙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4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3d后,发酵液中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8.6%,回收再利用五个批次处理后,甲基橙的脱色率达到97.3%,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3: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3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2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LB培养基上,置于31℃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9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中,置于31℃恒温摇床中,115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考马斯亮蓝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考马斯亮蓝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考马斯亮蓝的模拟染料废水(40μg/mL),采用高压灭菌(121℃、灭菌30min);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31℃恒温摇床中,115rpm/min下振荡处理2d。
4、模拟染料废水中考马斯亮蓝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考马斯亮蓝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考马斯亮蓝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31℃恒温摇床中,115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4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2d后,发酵液中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7.1%,回收再利用五个批次处理后,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6.9%,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4: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2-3%(v/v)过氧化氢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2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PDA培养基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11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亚甲基蓝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亚甲基蓝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亚甲基蓝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亚甲基蓝的模拟染料废水(60μg/mL),采用超滤膜过滤(0.22μm或0.45μm);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处理4d。
4、模拟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亚甲基蓝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亚甲基蓝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4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4d后,发酵液中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95.8%,回收再利用七个批次处理后,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94.9%,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5: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3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2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LB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7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LB培养基中,置于25℃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考马斯亮蓝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考马斯亮蓝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考马斯亮蓝的模拟染料废水(70μg/mL),采用高压灭菌(121℃、灭菌30min);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5℃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处理5d。
4、模拟染料废水中考马斯亮蓝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考马斯亮蓝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考马斯亮蓝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5℃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3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5d后,发酵液中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8.3%,回收再利用十三个批次处理后,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7.1%,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6: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65%(v/v)的乙醇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1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PDA培养基上,置于25℃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5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置于22℃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氨基黑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氨基黑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氨基黑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氨基黑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氨基黑的模拟染料废水(80μg/mL),用高压灭菌(121℃、灭菌30min);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2℃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处理5d。
4、模拟染料废水中氨基黑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氨基黑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氨基黑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2℃恒温摇床中,85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4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5d后,发酵液中氨基黑的脱色率达到94.7%,回收再利用六个批次处理后,氨基黑的脱色率达到95.1%,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实施例7:
1、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体及液体发酵培养:采用2-3%(v/v)过氧化氢溶液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消毒灭菌,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约2cm的菌肉,将其接种到固体PDA培养基上,置于28℃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9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活化三次后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接种到液体PDA培养基中,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培养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取适量该液体发酵物离心(4500rpm/min)10min,得到菌丝体培养物。
2、染料标准曲线的绘制:精确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每组设置3个平行,利用UV-Vis光谱法对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的标准溶液进行全波长扫描,确定其特征吸收峰波长,在此波长下,测定不同浓度梯度的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标准溶液的吸光值,并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R2≥0.999),用于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的定量分析。
3、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染料去除方法:配制含亚甲基蓝与考马斯亮蓝的模拟染料废水(60μg/mL,终浓度),采用超滤膜过滤(0.22μm或0.45μm);在无菌环境下,取适量步骤1中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接种于模拟染料废水中,按重量:体积比1:30接种,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处理4d。
4、模拟染料废水中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脱色率测定:在一定的间隔时间内,从步骤3振荡处理的染料废水中用移液器抽取5ml处理液(避免吸入菌丝体),离心(9000rpm/min,10min),取上清液,用UV-Vis光谱法测定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值,并带入步骤2中已测定的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标曲中,计算待测溶液染料浓度。亚甲基蓝或考马斯亮蓝脱色率计算方法如下:
染料脱色率(%)=(C0-Ct)/C0×100%
其中:C0为染料的初始浓度,Ct为某一时刻测定的染料浓度。
5、染料脱色后菌丝体的回收再利用方法:取步骤3中染料脱色完成后的菌丝体处理液,4500rpm/min离心10min,得到菌丝体,加入同等体积的新鲜的液体培养基,置于28℃恒温摇床中,100rpm/min下振荡活化培养4d,即可用于下一批次的染料废水处理,按步骤3、4的方法测定处理其它批次染料废水的脱色率。
结果显示,经液体发酵的茅草菇菌丝体的处理,4d后,发酵液中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94.8%,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7.9%,回收再利用五个批次处理后,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93.2%,考马斯亮蓝的脱色率达到96.8%,菌丝体微球前期对染料具有明显的吸附作用,后期对吸附到菌丝体微球中的染料具有显著的降解作用。

Claims (8)

1.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固体发酵培养
对新鲜采摘的野生茅草菇子实体进行表面灭菌处理,用灭菌刀片沿子实体表面削去表皮,切下长宽1-3cm的菌肉,将所得菌肉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置于24-32℃恒温培养箱内,连续静置培养5-10d,获得活化后的菌丝体菌落;
步骤2:液体发酵培养
使用灭菌的直径为10mm的打孔器将步骤1中得到的菌丝体菌落分成均一的菌片,在无菌环境下将菌片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置于20-35℃恒温摇床中,75-150rpm/min下振荡培养5-15d,得到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茅草菇菌丝体的液体发酵物,离心,得到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表面灭菌处理是采用50-75%乙醇溶液、2-3%过氧化氢溶液或30-250mg/L二氧化氯溶液对野生茅草菇子实体的表面进行擦拭灭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固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或LB培养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液体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或LB培养基。
5.一种权利要求1-4中制备的任一种茅草菇菌丝体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是在处理染料废水时作为染料脱除剂的应用。
6.一种权利要求1-4中制备的任一种茅草菇菌丝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是以所述茅草菇菌丝体作为染料脱除剂处理染料废水,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染料废水灭菌处理,在无菌环境下接种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随后置于20-35℃恒温摇床中,75-150rpm/min下振荡处理2-5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灭菌为121℃高压灭菌30min,或超滤膜过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茅草菇菌丝体培养物的接种比例为1g:20mL。
CN201810794425.2A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ctive CN108913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425.2A CN108913607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94425.2A CN108913607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3607A true CN108913607A (zh) 2018-11-30
CN108913607B CN108913607B (zh) 2021-06-15

Family

ID=64415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94425.2A Active CN108913607B (zh) 2018-07-19 2018-07-19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1360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488A (zh) * 2020-09-24 2020-12-15 安徽大学 一种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定化方法及其染料脱色应用
CN112121060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安徽大学 一种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茅草菇多糖-硒纳米粒复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541A (zh) * 2004-06-30 2005-03-16 浙江大学 一种虫草真菌及其分离方法
CN101914440A (zh) * 2010-07-06 2010-12-15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2676342A (zh) * 2012-06-01 2012-09-19 郭景龙 一种块菌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2135A (zh) * 2017-02-24 2017-08-04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吸附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
CN107311721A (zh) * 2017-07-03 2017-11-03 株洲市金盟熹农业拓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汁乳菇完全人工培育种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4541A (zh) * 2004-06-30 2005-03-16 浙江大学 一种虫草真菌及其分离方法
CN101914440A (zh) * 2010-07-06 2010-12-15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一种印染废水脱色菌规模化培育方法
CN102676342A (zh) * 2012-06-01 2012-09-19 郭景龙 一种块菌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12135A (zh) * 2017-02-24 2017-08-04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吸附固定化白腐真菌降解印染废水的方法
CN107311721A (zh) * 2017-07-03 2017-11-03 株洲市金盟熹农业拓展有限公司 一种红汁乳菇完全人工培育种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VINE DAMERTEY SEWU等: "Synergistic dye adsorption by biochar from co-pyrolysis of spent mushroom substrate and Saccharina japonica", 《BIORESOUR TECHNOL》 *
徐鸿雁等: "外源营养因子对红汁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 《青海科技》 *
杨祥开等: "红汁乳菇的组织分离及鉴定", 《育种驯化》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80488A (zh) * 2020-09-24 2020-12-15 安徽大学 一种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固定化方法及其染料脱色应用
CN112121060A (zh) * 2020-09-24 2020-12-25 安徽大学 一种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茅草菇多糖-硒纳米粒复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CN112121060B (zh) * 2020-09-24 2021-11-09 安徽大学 一种具有肿瘤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茅草菇多糖-硒纳米粒复合物及其制备与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13607B (zh) 2021-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75891B (zh) 一种植物内生菌及其应用
CN102442726B (zh) 一种真菌介导的微藻固定化废水处理方法
CN104611227B (zh) 一种耐受高ph的斜生栅藻及其选育方法
CN103045529B (zh) 一种诱导烟草疫霉菌产生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的方法
Phang Algal production from agro-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wastes in Malaysia
CN103074231B (zh) 利用生物丁醇的工业废水废气生产微藻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626584A (zh) 一种微藻处理酱油废水的方法
CN108913607A (zh) 一种具有高效去除染料功能的野生茅草菇菌丝体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1993847B (zh) 一种细菌纤维素菌株
CN102337299A (zh) 一种芽孢杆菌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3215311A (zh) 一种利用黑曲霉菌转化生产优质沉香的方法
JP2014060967A (ja) 微細藻類の培養方法及び微細藻類の培養設備
CN102816687A (zh) 一种简易升流式光生物反应器体系培养微藻的装置和方法
CN108624506A (zh) 微藻和酵母混合培养净化沼液联产微生物生物质的方法
CN109897784A (zh) 一种新型的两阶段自养-异养培养促进微藻脂质的方法
CN103210791B (zh) 利用柿木屑栽培金顶侧耳的方法
CN108531401A (zh)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糖蜜废醪液的方法
TWI271157B (en) A process for recycling and reusing waste medium for mushroom culture
CN107760605A (zh) 一种利用微藻培养净化豆腐废水的研究方法
Romaidi et al. Lipid production from tapioca wastewater by culture of Scenedesmus sp. with simultaneous BOD, COD and nitrogen removal
US20230052976A1 (en) Method for fermenting biomass and producing material sheets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CN105400697A (zh) 微藻在二氧化碳下生长净化未稀释厌氧发酵尾液的方法
CN109868224A (zh) 一种高产漆酶的疣孢漆斑菌及应用
CN114591878A (zh) 一种制备海水养殖尾水处理菌剂的工艺及尾水处理方法
CN108033564A (zh) 一种利用微藻培养净化豆腐废水的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