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9341A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9341A
CN108899341A CN201810700055.1A CN201810700055A CN108899341A CN 108899341 A CN108899341 A CN 108899341A CN 201810700055 A CN201810700055 A CN 201810700055A CN 108899341 A CN108899341 A CN 108899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display panel
electrode signal
line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000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9341B (zh
Inventor
李莉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000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9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9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9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9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9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和设置于衬底基板显示区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设置于非显示区的电极信号线,电极信号线与第二电极电连接;还包括折叠区,电极信号线包括与折叠区交叠的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电极信号线包括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沿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电极信号子线段包括交替排布第一部和第二部,相邻的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互连接,且形成弯曲图案;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相互嵌合。通过设置电极信号子线段减小面板的弯折应力,并通过“非对称”设计,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减小电极信号的压降。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长足进步,消费者对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者在看电影,看视频,玩游戏的需要超大的屏幕满足观感的需求,携带的时候又需要足够的小,具备便携的特性。传统的固定弯曲的半径的显示装置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折叠面板是兼具差大的屏幕和便携性的解决方案。然而,在反复弯折的过程中,信号线会发生断裂,导致显示面板失效,使得折叠显示面板一直没有能够量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衬底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显示区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
设置于非显示区的电极信号线,所述电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区,所述电极信号线包括与所述折叠区交叠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电极信号线包括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沿所述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电极信号子线段包括交替排布第一部和第二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互连接,且形成弯曲图案;所述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中任意相邻的两条相互嵌合。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为椭圆形,所述椭圆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部包括第二镂空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矩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可选地,所述矩形的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二部包括第四镂空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L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可选地,所述L形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首尾相接。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极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信号连接部;所述信号连接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电极信号线形成接触部;所述第二电极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信号连接部。
可选地,所述信号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且至少在所述折叠区域,所述信号连接部包括第一过孔。
可选地,在非折叠区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宽度;在所述折叠区,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可选地,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设置有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有源层、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电极信号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与栅极金属层和/或有源层同层设置的第一补偿部,所述第一补偿部与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与第二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二补偿部,所述第二补偿部与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补偿部包括第二过孔。
可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信号子线段之间设置有间隙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信号线接触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在所述间隙区设置有第一刻缝。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前述的显示面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面板的折叠区域,将电极信号线分为至少两个点电极信号子线段减小面板的弯折应力,并通过将电极信号子线段设置成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且形成弯曲图案,然后使得相邻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相互嵌合。利用“非对称”设计,并且嵌合的方式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减小电极信号的压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MM’的截面示意图;
图1C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折叠后的显示面板;
图1D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B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2A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2B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3A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3B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在现有技术的显示面板设计应用到折叠显示面板中时,容易遇到断线导致显示面板失效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一种新的设计避免了显示面板断线的问题,同时保证了信号的正常传输。
请参考图1A、1B、1C和1D,图1A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1B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MM’的截面示意图;图1C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折叠后的显示面板;图1D是图1A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B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衬底基板101和设置于该衬底基板101显示区AA的发光器件20;该发光器件20包括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203和设置于第一电极201和第二电极203之间的发光功能层202;
设置于非显示区NA的电极信号线301,该电极信号线301与第二电极203电连接;非显示区NA围绕显示区AA设置;
该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区FA,电极信号线301包括与折叠区FA交叠的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所述电极信号线包括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3010;沿所述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Y上,参见图1D电极信号子线段包括交替排布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相邻的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相互连接,且形成弯曲图案;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中相邻的两条相互嵌合。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弯曲图案的意思是电极信号子线段不是直线段,而是在Y方向上具有“凹”的部分和“凸”的部分。而嵌合的意思是,两个相邻的电极信号子线段中,一侧的电极信号子线段凸的部分和另一电极信号子线段中凹的部分对应,并伸入其中,形成较为精密的配合。
本申请通过在折叠区域,将电极信号线分为至少两个点电极信号子线段减小面板的弯折应力,并通过将电极信号子线段设置成交替排布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并且形成弯曲图案,然后使得相邻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相互嵌合。利用“非对称”设计,并且嵌合的方式尽可能的利用空间,减小电极信号的压降。
请继续参考图1D,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可以均为L形,在垂直于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第一部3010a与第二部3010b交替排列。如前所述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是为了形成弯曲图形的凸部和凹部设置的,并且响铃的凸部和凹部会相互的嵌合,因此,将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在垂直于Y的方向上交替设置,便于形成嵌合的结构。
L形的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首尾相接,形成电连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可以是和非折叠区的电极信号线同层同材质形成的,这里的首尾相接并没有过孔连接而是本身就是一体结构。
以图1D中最左侧的电极信号子线段3010为例,可以看出第一部的L形形成凹部的空间,用于容纳相邻电极信号子线段的第二部;第二部的L形空间可第一部的L形共同形成了凸部,同时还与第一部的L形形成了平行于折叠方向的凹槽,这个凹槽可用于在折叠的时候释放应力。而相邻的电极信号子线段3010之间不仅形成了处置与折叠方向的凹槽,同时也形成了平行于折叠方向的凹槽,用于释放应力。并且,当裂纹产生时,由于这些凹槽的存在,裂纹无法向内继续延伸,可以保证电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本申请中交替设置的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可以宽度不一样,示例性的,相互嵌合的电极信号子线段中,其中一条宽度逐渐增大,另一条宽度逐渐减小。本申请中,如果以一个数值α表示电极信号子线段际布局面积/占用面积,那么由于嵌合带来的效果,相互嵌合的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的共同α值远小于单独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的α值。而在实际布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横向空间无法容纳偶数条电极信号子线段的情况,因此,可以通过电极信号子线段不等宽的设置,使得两条相互嵌合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的占用面积较小,这样使得电极信号子线段使用以偶数个的形式形成嵌合,实际电极信号子线段布局面积的最大值,从而减小电阻和压降值。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和第二部还可以为圆形或者椭圆形。请参考图2A和图2B,图2A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图2B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在垂直于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部3010a与第二部3010b交替排列。如前所述交替排布以实现嵌合的效果;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也就意味着电极信号子线段的边缘为圆形或者椭圆形,那么边缘比较圆滑,工艺上容易实现。并且,不会形成尖端,不容易受到静电的影响,可以保证电极信号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显示效果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椭圆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Y平行,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部包括第一镂空部3011a,第二部包括第二镂空部3011b。设置镂空部可以有效的释放弯折应力,保证显示面板在折叠过程中将应力释放到镂空部,而不是集中在电极信号子线段上,防止型号线折断。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部可第二部还可以为矩形。请参考图3A和图3B,图3A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局部放大图;
第一部3010a和第二部3010b均为矩形,在垂直于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部3010a与第二部3010b交替排列。如前所述交替排布以实现嵌合的效果;
进一步的,矩形的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矩形的对角线方向与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也就是矩形的边缘方向与Y方向不平行,以正方形为例。应用此设计可以使得电极信号子线段线的任意边缘均为45°,不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量,进而进一步避免了折断的风险。
进一步的,第一部3010a包括第三镂空部3011c,第二部3010b包括第四镂空部3011d。以进一步形成释放应力的区域,保证显示面板在折叠过程中将应力释放到镂空部,而不是集中在电极信号子线段上,防止型号线折断。
需要说明的是,如本申请的附图所示,本申请中第一部和第二部在相互连接或者与非折叠区的电极信号线连接处可以不为完整的图形。例如是不完整的L型、圆形、椭圆形或者矩形。这这些地方进行按照图形进行一定的延伸可以得出本申请所保护的形状。
请进一步参考图1B;
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电极信号线301和第二电极203之间的信号连接部302;信号连接部302至少覆盖部分电极信号线301形成接触部;第二电极203由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NA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信号连接部302。
以第二电极为阴极为例,阴极通常使用蒸镀的工艺制备,其蒸镀边界的精度并不高。显示面板的周围还包括驱动电路11,因此,电极信号线301的宽度受限,又由于阴极的边界精度不高,有可能出现阴极未搭接到电极信号线的情况,造成显示面板的失效。本申请的信号连接部由于和第二电极203同层设置,从而并不占据驱动电路11中的膜层,可以和驱动电路11交叠,并且具有较大的宽度,这样可以确保阴极会蒸镀在信号连接部302上,确保阴极电连接。
请进一步参考图1B和图4,图4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信号连接部302与第一电极201同层同材料设置,且至少在折叠区域,所述信号连接部302包括第一过孔3021。为了在电极信号线301和第二电极203之间形成信号连接部302,同时又为了不增加新的导电层,可以将信号连接部302与第一电极201同层设置。这里以第一电极为阳极为例,通常材料包括ITO,ITO是脆性比较高的材料,因此在折叠区设置ITO容易发生断裂。本申请在此处设置开口以释放应力,防止信号连接部302断裂的风险。
应用本申请的设计在折叠区域,电极信号线被分为了电极信号子线段,其面积必然小于非折叠部分的电极信号线的宽度,因此,此处电阻相对其他位置比较大,造成第二电极电位不均而造成显示不均的现象。
请参考图5,本申请的图5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在非折叠区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宽度D1;在所述折叠区,接触部具有第二宽度D2,第二宽度D2大于第一宽度D1。接触部的宽度更宽使得接触电阻小,补偿折叠区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电阻大的缺陷,解决显示均一性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截面示意图;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01和第一电极201之间还设置有驱动层10,所述驱动层10包括有源层106、栅极金属层107和源/漏极金属层108,电极信号线301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108同层同材料设置。无需额外的设置金属层来设置电极信号线,可以较少工艺过程,降低成本。
如图8所示,在第一区域,还包括与栅极金属层107和/或有源层106同层设置的第一补偿部303,所述第一补偿部303与电极信号线301电连接。通过第一补偿部与电极信号子线段并联,降低折叠区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的电阻,解决显示均一性问题。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第一区域,还包括与第二电极203同层设置的第二补偿部304,所述第二补偿部304与信号连接部302电连接。通过第二补偿部与电极信号子线段并联,降低折叠区的电极信号子线段的电阻,解决显示均一性问题。
进一步的,第二补偿部包括第二过孔。第二过孔释放折叠时第二补偿部的应力,防止第二补偿部产生裂纹。
这折叠中不仅仅导电层会产生裂纹,无机绝缘层一般包括氧化硅、氮化硅或者氮氧化硅,其也是容易发生断裂的。而与电极信号子线段接触的无机层如果发生断裂则可能将裂纹进一步传导到电极信号子线段,使得子线段发生断裂。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是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折叠区的局部放大图;
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极信号子线段之间设置有间隙区3015,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信号线接触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在所述间隙区设置有第一刻缝。当裂纹在向显示区绝缘层延伸时,第一刻缝可以阻断裂纹,防止裂纹延伸破坏到与其解除的电极信号子线段。进一步的,还可以避免裂纹延伸到显示区,影响绝缘性能。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显示装置。本申请的显示装置可以是任何包含如上所述的驱动单元的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如图6所示的蜂窝式移动电话500、平板电脑、计算机的显示器、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上的显示器、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上的显示装置等等。只要显示装置包含了本申请公开的显示装置所包括的驱动单元,便视为落入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底基板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显示区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发光功能层;
设置于非显示区的电极信号线,所述电极信号线与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所述非显示区围绕所述显示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折叠区,所述电极信号线包括与所述折叠区交叠的第一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电极信号线包括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沿所述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电极信号子线段包括交替排布第一部和第二部,相邻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相互连接,且形成弯曲图案;所述至少两条电极信号子线段中相邻的两条相互嵌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为椭圆形,所述椭圆的长轴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镂空部,所述第二部包括第二镂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矩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的对角线方向与所述电极信号线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相互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三镂空部,所述第二部包括第四镂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均为L形,在垂直于所述电极信号线延伸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与所述第二部交替排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的第一部和第二部首尾相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极信号线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信号连接部;所述信号连接部至少覆盖部分所述电极信号线形成接触部;所述第二电极由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信号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信号连接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且至少在所述折叠区域,所述信号连接部包括第一过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非折叠区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一宽度;在所述折叠区,所述接触部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还设置有驱动层,所述驱动层包括有源层、栅极金属层和源/漏极金属层,所述电极信号线与所述源/漏极金属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与栅极金属层和/或有源层同层设置的第一补偿部,所述第一补偿部与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区域,还包括与第二电极同层设置的第二补偿部,所述第二补偿部与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补偿部包括第二过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极信号子线段之间设置有间隙区,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电极信号线接触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在所述间隙区设置有第一刻缝。
1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1~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700055.1A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899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0055.1A CN1088993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00055.1A CN1088993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9341A true CN108899341A (zh) 2018-11-27
CN108899341B CN108899341B (zh) 2021-01-12

Family

ID=6434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00055.1A Active CN108899341B (zh) 2018-06-29 2018-06-29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9341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765A (zh) * 2018-12-13 2019-03-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边框基板
CN109887420A (zh) * 2019-04-29 2019-06-1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WO2020118836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11427467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柔性触摸显示屏
CN111757592A (zh) * 2020-06-18 2020-10-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屏体组件
CN112703603A (zh) * 2018-11-29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240618A (zh) * 2020-01-23 2021-08-10 株式会社理光 工件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0811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149A (zh) * 2015-07-28 2017-02-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板基板和使用该背板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CN206601913U (zh) * 2017-03-31 2017-10-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4086A (zh) * 2017-09-15 2018-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19016A (zh) * 2017-10-30 2018-03-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946317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US20180123060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80110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9149A (zh) * 2015-07-28 2017-02-1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背板基板和使用该背板基板的柔性显示器
US20180123060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06601913U (zh) * 2017-03-31 2017-10-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634086A (zh) * 2017-09-15 2018-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819016A (zh) * 2017-10-30 2018-03-2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946317A (zh) * 2017-11-20 2018-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阵列基板及制备方法、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8011051A (zh) * 2017-11-30 2018-05-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603A (zh) * 2018-11-29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18836A1 (zh) * 2018-12-12 2020-06-1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9410765A (zh) * 2018-12-13 2019-03-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边框基板
US11206733B2 (en) 2018-12-13 2021-12-2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bezel substrate thereof
CN111427467A (zh) * 2019-01-10 2020-07-17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柔性触摸显示屏
CN111427467B (zh) * 2019-01-10 2022-05-10 安徽精卓光显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控模组及柔性触摸显示屏
CN109887420A (zh) * 2019-04-29 2019-06-14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13240618A (zh) * 2020-01-23 2021-08-10 株式会社理光 工件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57592A (zh) * 2020-06-18 2020-10-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屏体组件
CN111757592B (zh) * 2020-06-18 2021-12-1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电路板和显示屏体组件
CN114120811A (zh) * 2020-08-26 2022-03-01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9341B (zh) 2021-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934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764636B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69932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触摸显示装置
CN104808376B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9065583A (zh) 柔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及柔性显示面板
CN103852942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6020562B (zh) 一种触控屏及其制作方法、外挂式触摸屏
CN108227327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126822B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7787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M567410U (zh)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20035472A1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US11609656B2 (en) Touch modul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KR101814656B1 (ko) 전기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단일 층 상호 정전용량 터치 스크린
CN103913896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990419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3034366A (zh) 一种显示基板制作方法及黑矩阵、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09062441A (zh) 阵列基板
US11366560B2 (en) Touch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20220214767A9 (en) Touch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24093273A1 (zh) 触控膜层和触控显示面板
CN10699713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00411562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module
CN104951121A (zh) 触摸显示屏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09270754A (zh) 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