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3078B -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3078B
CN108893078B CN201810513691.3A CN201810513691A CN108893078B CN 108893078 B CN108893078 B CN 108893078B CN 201810513691 A CN201810513691 A CN 201810513691A CN 108893078 B CN108893078 B CN 1088930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ded
mixture
preparation
graphene
acry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136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3078A (zh
Inventor
高宏
吴波
金玲
夏友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WEISIDUN BOND MATE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HUT
Priority to CN2018105136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30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30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30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30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30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4/00Adhesives based on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 adhesives, based on monomer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f groups C09J183/00 - C09J183/16
    • C09J4/06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having at least one polymerisable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 in combination with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ther than an unsaturated polymer of groups C09J159/00 - C09J187/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Conductiv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属于光伏叠瓦组件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如下:首先制备氧化石墨烯,然后将氧化石墨烯进行功能化并还原得到功能化的石墨烯;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丙烯酸酯预聚物和丙烯酸酯单体在室温下混合得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将磷酸酯单体加入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中得到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将功能化的石墨烯加入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中得到含有石墨烯的混合物,然后将微米金属粉加入该混合物中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将产物研磨并通过真空搅拌制得导电粘合剂。本发明制备的粘合剂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粘度强度修复和导电性能修复功能,能够有效提高叠瓦组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伏叠瓦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石墨烯的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组件电池片之间采用汇流条连接结构,大量汇流条的使用,增加了组件内部的损耗,降低了组件转换效率,同时单片电池片的差异在串联结构下,反向电流对组件影响会增加,从而产生热斑效应而损坏组件甚至影响整个光伏系统的运转。
太阳能光伏组件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组件这一相对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叠瓦组件是一种新型的光伏封装技术。叠瓦技术将电池片栅线重新设计成可合理切割成小片的图形,使切割后每个小片的正负极按照叠瓦的设计工艺。再将每小片焊接制作成串,并且摒弃了传统的焊带串接电池结构,以导电胶材料将其焊接成串的技术,这样充分利用组件内的间隙,在相同的面积下,可以放置多于常规组件13%以上的电池片,并且由于此组件结构的优化,采用无焊带设计,减少了组件的线损,大幅度提高了组件的输出功率。由以上可以看出,导电胶是决定叠瓦组件可靠性的关键材料之一。
导电胶是一种固化后具有一定导电和导热性能的胶黏剂,它通常由基体树脂、导电填料和助剂等组成。树脂基体主要起到粘结作用,填料用来形成导电通路。基体树脂主要为热固性的环氧树脂、有机硅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等;导电填料可以是金、银、铜、铝、锌、铁、镍的粉末和镀银金属粉等。
叠瓦组件中电池片与电池片重叠部分需要用导电胶连接串联起来,要求导电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优异的导电性和粘结性能。导电胶的导电机理主要是通过树脂固化收缩进而导电填料之间有良好的接触,所以一般情况下柔韧性较好的基体将会使导电性变差,需要提高导电性需要增加填料的含量,但是增加填料的含量会不利于柔韧性和粘接性。另外增加导电金属粉的含量必将会增加导电胶的粘度,在高速点胶时会可能产生拉丝拖尾等现象,不利于导电胶的应用。所以解决柔韧性、导电性和粘接性这三者矛盾才能使导电胶在叠瓦技术上大规模应用。
在导电胶中加入导热性很高的石墨烯材料,这种方法由于可靠性高,综合性能较好等优点已经吸引了人们的广泛注意。石墨烯结构可以看作被剥离的单原子层石墨,结构为sp2杂化碳原子形成的类六元环苯单元并无限扩展的二维晶体材料,这是目前世界上仅有单原子厚度的材料,这种特殊结构使石墨烯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质,具体包括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室温下电子迁移率可达2×105cm2/(V·s)),突出的导热性能(5000W/(m·K)),超常的比表面积(2630m2/g),其杨氏模量(1100GPa)和断裂强度(125GPa)也可与碳纳米管媲美。
虽然石墨烯具有优异的电,热和力学性能,但是石墨烯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高分子基体中容易聚集等特点,因此解决石墨烯在树脂体系中的分散和界面结合是发挥其高导热导电性能的前提条件。为此,本发明通过共价键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功能化,有利于其在树脂体系中的分散和增强界面结合,然后与微米级金属粉混合使用,通过调整微米级金属粉和石墨烯的比例,获得高导热的导电胶,具有在叠瓦组件中应用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导电胶在叠瓦组件中应用时柔韧性不足以及破坏后不能自修复,提供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巯基-双键的点击加成反应,制备具有自修复作用的柔性基体,另外通过引入功能化石墨烯纳米材料,提供一种高导热导电性能,从而叠瓦组件中导电连通。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导电粘合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而成: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0.1%-20%,微米金属粉50%~80%,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10%~25%,丙烯酸酯预聚物1%~5%,丙烯酸酯单体3%~10%,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0.5-1%及磷酸酯单体0.5%~2%。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采用改性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在冰水浴中,往三口烧瓶中加入1~10ml的98wt%浓硫酸,再依次加入1~100g的石墨、1~10g的NaNO3,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20g的KMnO4,接着控制整个体系在35~100℃下反应1h,然后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控制体系温度在80℃下反应45~90min,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加100~500ml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并加入H2O2终止反应,接着将产物用稀HCl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得到的产物常温晾干或冷冻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
(2)石墨烯的功能化: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0.5~1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加入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占所述氧化石墨烯的1wt%~10wt%,加热搅拌5~10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50~80℃下搅拌10~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后制得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
(3)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丙烯酸酯预聚物和丙烯酸酯单体在室温下混合3~30分钟,得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将磷酸酯单体加入到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30分钟得到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
(4)将步骤(2)制备的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加入步骤(3)制备的所述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混合物中,超声波分散1~5小时,然后室温下高速混合3~30分钟得到混合物。
(5)将微米金属粉加入步骤(4)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搅拌60~120min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然后将产物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研磨3~30分钟,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并在20~40℃下通过真空搅拌脱除气泡制备得到所述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
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纳米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的厚度范围为1~100nm,优选厚度为1~10nm范围。
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结构式为HS(C2H4-O-CH2-O-C2H4SS)xC2H4-O-CH2-O-C2H4SH,选自日本东丽的LP-3、LP-33、LP-23、LP-980、LP-2、LP-32、LP-12、LP-31、LP-55和LP-56中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选自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物和胺类还原剂,具体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蔗糖、叔丁基过氧化氢/雕白块、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酒石酸、过氧化氢/吊白块、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N,N-二乙基苯胺、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过硫酸钾/硝酸银、过硫酸盐/硫醇、异丙苯过氧化氢/氯化亚铁、过硫酸钾/氯化亚铁、过氧化氢/氯化亚铁及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中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磷酸酯单体为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PM-2)、PM1000、PM1500、PM1510、PM1520、PM1580、PM3000、PM3050和PM3060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微米金属粉包括银粉、金粉、镍粉、铜粉、铁粉或镀银粉末;所述镀银粉末包括镀银铜粉、镀银镍粉或镀银铝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所述微米金属粉的粒径范围为0.5μm~100μm,优选范围为1μm~50μm。
所述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任一种或两者的混合。
本发明通过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与丙烯酸酯进行点击加成制备柔性自修复的网络结构,加入导电金属粉和石墨烯可以大幅度提高导电胶的导热和导电性能,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导电胶,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石墨烯具有高比表面积,容易团聚,导致其在树脂基体中很难分散,本发明通过用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对石墨烯进行表面功能化,该有机物能够与石墨烯通过羟基-羟基缩合作用,将巯基官能团引入到石墨烯中,固化时石墨烯表面的巯基官能团与丙烯酸酯树脂或者单体发生反应,使其较好的分散在树脂基体中。
(2)本发明采用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含有二硫键是一种动态共价键,当聚硫橡胶与丙烯酸酯预聚物或者单体反应生成含有二硫键的网络,当基体发生破坏时候,二硫键发生交换反应,促使导电网络和基体再次修复,有效延长材料使用寿命,从而能够广泛应用在大功率器件中。
(3)本发明制备采用的树脂基体具有很好的柔韧性、粘度强度修复和导电性能修复,能够有效提高的叠瓦组件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实施例及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对比例1: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对对比例1指定的各组分,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2)、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0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min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体系引发剂,并在2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对比例2: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对对比2指定的各组分,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3和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并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过硫酸铵/硫酸亚铁体系引发剂,并在4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1:
在常温下,按照表1中实施例1制定各组分,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55、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然后加入石墨烯,超声波分散1h后室温下高速混合30min得到混合物,然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体系引发剂,并在2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2: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实施例2指定的各组分,改性的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加热搅拌5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80℃下搅拌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制备得到KH580功能化的石墨烯,备用。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2、LP3、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0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加入上述备用的石墨烯,超声分散60min后室温下高速混合30min;然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12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体系引发剂,并在2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3: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实施例3指定的各组分,改性的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加热搅拌5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80℃下搅拌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制备得到KH580功能化的石墨烯,备用。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2、LP55、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加入上述备用的石墨烯,超声分散120min后室温下高速混合60min;然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12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硫酸铵/硫酸亚铁体系引发剂,并在40℃下通过真空搅拌3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4: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实施例4指定的各组分,改性的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加热搅拌5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80℃下搅拌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制备得到KH590功能化的石墨烯,备用。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3、LP55、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0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加入上述备用的石墨烯,超声分散180min后室温下高速混合60min;然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1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体系引发剂,并在2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5: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实施例5指定的各组分,改性的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加热搅拌5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80℃下搅拌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制备得到KH580和KH590功能化的石墨烯,备用。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2、LP3、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0min。加入上述备用的石墨烯,超声分散60min后室温下高速混合60min;然后加入片状银粉通过搅拌6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体系引发剂,并在30℃下通过真空搅拌1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实施例6:
在常温下,分别按照表1中实施例6指定的各组分,改性的Hummers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加入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和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90加热搅拌5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80℃下搅拌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制备得到KH580和KH590功能化的石墨烯,备用。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LP3、LP55、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和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在室温下混合30min,得到丙烯酸酯树脂基体混合物,将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加入到丙烯酸酯基体的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min。加入上述备用的石墨烯,超声分散120min后室温下高速混合60min;然后加入镀银铜粉通过搅拌120min混合均匀后,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进行研磨30min,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加入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体系引发剂,并在40℃下通过真空搅拌30min脱除气泡制备得到导电粘合剂。
表1:各对比例和实施例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
备注:片状银粉,平均粒径10微米;石墨烯,平均厚度为3-5纳米。
将以上各实施例得到的本发明导电粘合剂在固化条件为120℃的烘箱内放置5min。固化后材料的电阻率的测试按照四线法测试的方法,导热率的测试按照激光闪点发测试进行。修复程序按照100℃下修复120min,然后测试导电性能和导热性能。电修复效率=初始电阻率/修复后电阻率,热修复效率=修复后导热率/初始的导热率。玻璃化转变温度用热机械分析仪测试,按照各个实施例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各实施例及对比例得到的导电粘合剂性能测试结果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功能化的石墨能够大幅度提高导电粘合剂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并且具有很好的导电和导热修复效率,并且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可以满足在叠瓦组件中的应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粘合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制备而成: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0.1%~20%,微米金属粉50%~80%,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10%~25%,丙烯酸酯预聚物1%~5%,丙烯酸酯单体3%~10%,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0.5-1%及磷酸酯单体0.5%~2%;所述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在冰水浴中,往三口烧瓶中加入1~10ml的98wt%浓硫酸,再依次加入1~100g的石墨、1~10g的NaNO3,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加入1~20g的KMnO4,接着控制整个体系在35~100℃下反应1h,然后缓慢加入去离子水,控制体系温度在80℃下反应45-90min,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加100~500ml去离子水进行稀释,并加入H2O2终止反应,接着将产物用稀HCl洗涤除去金属离子,再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将得到的产物常温晾干或冷冻干燥,制得氧化石墨烯;
(2)石墨烯的功能化:将上述氧化石墨烯分散于去离子水中,超声0.5~1h,得到氧化石墨烯/水分散液,加入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所述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占所述氧化石墨烯的1wt%~10wt%,加热搅拌5~10h,然后加入水合肼,在50~80℃下搅拌10~24h,洗涤除去多余的改性剂分子,干燥后制得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
(3)将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丙烯酸酯预聚物和丙烯酸酯单体在室温下混合3~30分钟,得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将磷酸酯单体加入到所述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中,室温下混合3~30分钟得到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
(4)将步骤(2)制备的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加入步骤(3)制备的所述含磷酸酯单体的丙烯酸酯树脂混合物中,超声波分散1~5小时,然后室温下高速混合3~30分钟得到混合物;
(5)将微米金属粉加入步骤(4)得到的所述混合物中,搅拌60~120min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然后将产物在三辊研磨机上室温下研磨3~30分钟,成为细腻的均匀混合物,并在20~40℃下通过真空搅拌脱除气泡制备得到所述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纳米片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所述巯基功能化的石墨烯的厚度范围为1~1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封端的聚硫橡胶结构式为HS(C2H4-O-CH2-O-C2H4SS)x C2H4-O-CH2-O-C2H4S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预聚物选自标准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改性双酚A环氧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酯单体为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环己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12-十二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乙氧化双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环癸烷二甲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中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600,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蔗糖、叔丁基过氧化氢/雕白块、叔丁基过氧化氢/焦亚硫酸钠、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过氧化氢/酒石酸、过氧化氢/吊白块、过硫酸铵/硫酸亚铁、过氧化氢/硫酸亚铁、过氧化苯甲酰/N,N-二乙基苯胺、过氧化苯甲酰/焦磷酸亚铁、过硫酸钾/硝酸银、过硫酸盐/硫醇、异丙苯过氧化氢/氯化亚铁、过硫酸钾/氯化亚铁、过氧化氢/氯化亚铁及异丙苯过氧化氢/四乙烯亚胺中的一组或两组以上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酯单体为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金属粉包括银粉、金粉、镍粉、铜粉、铁粉或镀银粉末;所述镀银粉末包括镀银铜粉、镀银镍粉或镀银铝粉中的任意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所述微米金属粉的粒径范围为0.5μm~10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巯基的硅烷偶联剂为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任一种或两者的混合。
CN201810513691.3A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8930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3691.3A CN108893078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13691.3A CN108893078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3078A CN108893078A (zh) 2018-11-27
CN108893078B true CN108893078B (zh) 2019-10-25

Family

ID=643430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13691.3A Active CN108893078B (zh) 2018-05-25 2018-05-25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30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9974B (zh) * 2019-03-15 2020-08-25 广东格瑞纳思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共价键合的pet基纳米银线石墨烯复合透明柔性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608A (zh) * 2019-03-21 2019-07-30 苏州微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压敏性导电胶膜在光伏叠瓦电池组件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US11437162B2 (en) * 2019-12-31 2022-09-06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conductive material prepared therefrom
CN113130113B (zh) * 2019-12-31 2022-10-28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导电材料组合物及其所制得的导电材料
WO2021142750A1 (zh) * 2020-01-17 2021-07-22 深圳市首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导电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62784A (zh) * 2020-08-28 2020-12-11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一种3-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的合成方法
CN113061398A (zh) * 2021-03-15 2021-07-02 零零壹(苏州)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导电胶带及其制备工艺、及使用该导电胶带的电路构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164A (zh) * 2013-04-26 2013-07-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高温自修复型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79725A (ja) * 2013-09-13 2015-04-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
KR101663479B1 (ko) * 2015-09-02 2016-10-07 명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시광선 경화형 자가치유 투명 광학 점착소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94164A (zh) * 2013-04-26 2013-07-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高温自修复型导电银胶及其制备方法
JP2015079725A (ja) * 2013-09-13 2015-04-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導電性ペースト
KR101663479B1 (ko) * 2015-09-02 2016-10-07 명지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가시광선 경화형 자가치유 투명 광학 점착소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fluence of Cross-linkers on the Cohesive and Adhesive Self-Healing Ability of Polysulfide-Based Thermosets;U.Lafont et.al;《Applied Materials》;20121119(第4期);第6280-6288页 *
一种丙烯酸酯固化的聚硫弹性体力学性能研究;丁晓冬等;《弹性体》;20131025;第5卷(第23期);第19-2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3078A (zh) 201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93078B (zh) 一种用于叠瓦组件的柔性自修复导电粘合剂的制备方法
CN105081310B (zh) 一种制备石墨烯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US7550529B2 (en) Expanded graphite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CN106558729B (zh) 一种石墨烯作为正极浆料导电剂的锂离子电池
CN107819136B (zh) 一种层叠结构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3738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47239A (zh) 一种电力减震导电橡胶垫
CN104846224A (zh) 一种利用石墨烯表面改性ab3型储氢合金的方法
WO2022217832A1 (zh) 一种异质结电池用银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062080A (zh) 一种耐电弧硅橡胶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4103305B (zh) 一种高Tg高导热的金属基覆铜板及其加工工艺
CN114784220A (zh) 干法电极制备方法
Jing et al. Ionic liquid etched and microwave-assisted delaminated MXene as an excellent electrocatalyst for the hysteretic negative reaction of 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CN113387386B (zh) MoS2/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复合正极及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1740107A (zh) 一种无机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界面用缓冲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1189665A1 (zh) 一种含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391650B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真空层压机专用硅胶板
CN110022624B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片
CN107286757A (zh) 一种涂布液、集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37692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导电涂层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48811A (zh) 超疏水抗腐蚀导电碳浆
CN114426413B (zh) 吸波沥青混合料
CN109524682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金属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62002A (zh) 三相复合的环氧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997750A (zh) 一种氧化石墨烯自修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21

Address after: 213000 East Changhong Road 397, Yaoguan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WEISIDUN BOND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43002 59 Hudong Middle Road, Huashan District, Ma'anshan, Anhui

Patentee before: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