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91610A -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91610A
CN108891610A CN201810785605.4A CN201810785605A CN108891610A CN 108891610 A CN108891610 A CN 108891610A CN 201810785605 A CN201810785605 A CN 201810785605A CN 108891610 A CN108891610 A CN 108891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manned plane
foldable inflating
inflating seat
seat
manned unman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5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91610B (zh
Inventor
胡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07856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91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91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1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91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91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25/00Emergency apparatus or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25/02Supports or holding means for living bodies
    • B64D25/04Seat modif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中低空逃生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该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包括折叠充气座椅、充气瓶、充气阀、固定带、固定架和蓄力装置。折叠充气座椅包括折叠成飞行器座椅外观的第一形态和充气后形成具备降落伞外观的第二形态,折叠充气座椅通过蓄力装置与机体连接,蓄力装置用于将折叠充气座椅弹射出机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能够避免现有低空逃生中出现的难题,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适用于载人无人机直升机和旋翼机的多种方式,易保养、维护和更换,无需对飞行器构造进行改动。此外其还具备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重量轻以及可回收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中低空逃生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飞行器逃生方案为以下几种:
1、自旋翼,自旋翼逃生需要的条件包括飞机必须达到一定高度,再保持机体水平落地,在接近地面时,利用旋翼产生一定升力,再水平着地,利用机体缓冲来达到逃生效果。其具备多种缺点:(1)飞行器在出现故障时,很难保持水平姿态(2)飞行器飞行高度不够,在落地时瞬间拉起的升力不足,故不能达到逃生的目的(3)飞行器与地面之间距离较难把握,离地面太高升力会被浪费,而离地面太低会升力不够造成直接落地的效果,比较考验飞行员的心理素质和反应速度,特别不是运输直升机,其不稳定性会进一步提高。
2、整机缓冲,整机缓冲的条件是要求直升机水平着地,由机轮、机腹、缓冲座椅来减少冲击,从而进行逃生,为目前最广泛的逃生方案。其具备的缺点是:(1)直升机要求水平着地,而飞机出现故障时不容易保持水平姿态(2)飞行器内无缓冲座椅的人员更容易受到伤害(3)整机缓冲即使成功,对飞行器内人员伤害较大,从而丧失行动能力和作战能力。
3、火箭弹射逃生,火箭弹射逃生缺点在于步骤过多、以俄罗斯的卡-52为例需要先炸掉直升机旋翼.在炸掉直升机座舱盖才能实施火箭座椅弹射逃生,而直升机旋翼在高速旋转时脱离机体会对附近友军造成直接伤害故而友军编队必须大于逃生飞机150米以上否则容易误伤友军还有以及成本高养护困难的问题。
4、降落伞逃生,降落伞逃生的要求是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很高并且飞行姿态要好。其具备的缺点是:(1)直升机飞行高度一般较低,所以大多数时候高度不适合利用跳伞的方式逃生,容易出现降落伞未打开就已经落地的情况(2)跳伞后要一定距离才能够完成展开,如果开伞过早容易被直升机下方混乱气流拉扯使伞面不能快速展开或伞绳缠绕,从而导致逃生失败。
综上所述,飞行器驾驶人员以及机乘人员在飞行器出现故障时或失去动力时,如何安全有效的逃生是公认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飞行器驾驶人员以及机乘人员在飞行器出现故障时或失去动力时,如何安全有效的逃生的问题,尤其是针对中低空逃生,提供了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包括:
折叠充气座椅,所述折叠充气座椅包括折叠成飞行器座椅外观的第一形态和充气后形成具备降落伞外观的第二形态;
充气瓶,所述充气瓶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连接,用于当所述折叠充气座椅处于第一形态时,向所述折叠充气座椅内充气至第二形态;所述充气瓶内设有高压轻质气体;
充气阀,所述充气瓶通过所述充气阀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连接;
固定带,所述固定带设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上,用于将使用者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之间固定;
蓄力装置,所述折叠充气座椅通过所述蓄力装置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蓄力装置用于将所述折叠充气座椅弹射出所述机体;
固定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蓄力装置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保持所述第一形态。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调整气囊;所述调整气囊设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顶部;所述调整气囊内设有轻质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所述折叠充气座椅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与所述蓄力装置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弹出所述机体时的角度。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充气阀和所述折叠充气座椅通过若干进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操控杆稳定器;所述操控杆稳定器与所述机体可分离的设置。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能够避免现有低空逃生中出现的难题,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适用于载人无人机直升机和旋翼机的多种方式,易保养、维护和更换,无需对飞行器构造进行改动。此外其还具备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重量轻以及可回收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第一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第二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折叠充气座椅;20-充气瓶;21-充气阀;22-进气管;30-固定带;40-蓄力装置;11-调整气囊;12-角度调节机构;31-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参考图1,图中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针对于直升机或载人无人机中驾驶人员或其他人员需要在飞机出现故障、失去动力或被导弹锁定的情况下,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逃生方式。
同时参考图2,具体的,该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包括:
折叠充气座椅10,折叠充气座椅10包括折叠成飞行器座椅外观的第一形态和充气后形成具备降落伞外观的第二形态,折叠充气座椅10在常规状态下,以第一形态设于飞机内,并供使用者乘坐,当出现危险或其他需要逃离机体的情况下,利用充气后形成第二形态,供逃生使用。
充气瓶20,充气瓶20与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用于当折叠充气座椅10处于第一形态时,向折叠充气座椅10内充气至第二形态,充气瓶20内设有高压轻质气体,在本实施例中,高压轻质气体可以是氢气或氦气,由于氢气易燃为避免发生爆炸,还可以将氢气以及上述氮气混合使用。为避免出现充气瓶20内气体不够的情况,在飞行器内还可以设置一个轻质气体补充瓶,但不与折叠充气座椅10一同弹射出机体。
充气阀21,充气瓶20通过充气阀21与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利用该充气阀21,在折叠充气座椅10需要由第一形态展开为第二状态时,持续向折叠充气座椅10内充气,将其展开。由于氢气或氦气密度比较低,在展开后,可以抵消一部分使用者的重力,从而无需将折叠充气座椅10体积做的非常大即可足够使用者安全降落,此外,通过轻质气体,还减少了普通降落伞中使用绳子控制的情况,减少开扇时间,并且避免在飞机气流混乱的情况下,绳子相互缠绕带来的风险。
可选的,充气阀21还可以具备维持压力的功能,在折叠充气座椅10处于第一形态时,若出现气体流失,可持续向折叠充气座椅10内填充气体,避免突发情况。
固定带30,固定带30设于折叠充气座椅10上,用于将使用者与折叠充气座椅10之间固定,固定带30与使用者之间的固定在折叠充气座椅10为第一形态时,其为安全带的形式,将使用者与座椅固定。而当弹射后,折叠充气座椅10敞开为第二形态后,其作为牵引绳31方式将使用者与展开后的座椅固定,避免使用者与扇体分离。
蓄力装置40,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蓄力装置40与机体连接,蓄力装置40用于将折叠充气座椅10弹射出机体。蓄力装置40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气缸或者弹簧等部件,在发生情况时,利用该蓄力装置40将折叠充气座椅10与使用者脱离机体,并帮助折叠充气座椅10展开。
具体的,利用折叠充气座椅10,在使用中,维持常量气体供支撑使用者即可,折叠充气座椅10其质量较轻,可以降低飞行器的负荷,减少燃油的使用。并且折叠充气座椅10具备一定弹性,在飞行器正常行驶中,起到一定缓冲效果,也能作为故障飞机在需要整机缓冲来保护机乘人员时对使用者提供一定保护。
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固定架与蓄力装置40连接;固定架用于控制折叠充气座椅10保持第一形态。在使用者弹出机体时,固定架解除对折叠充气座椅10的限制,使其能够充气后顺利展开成第二形态。
可选的,根据折叠充气座椅10折叠方式的不同,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折叠充气座椅10完全充满气体,然后通过折叠并利用固定架将其固定为第一状态,在弹出机体时,迅速张开至第二状态,利用该方式可以是其在脱离机体时,不在携带充气瓶20,减轻重量。
具体的,蓄力装置40在实际使用中,装在机舱内部的右侧,适用于直升机逃生,此外也可装在底部,例如亿航184载人无人飞行器。
在本实施例中,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调整气囊11,调整气囊11设于折叠充气座椅10顶部,调整气囊11内设有轻质气体。调整气囊11内的气体一直处于充满状态,在蓄力装置40将折叠充气座椅10弹出机体时,由于其浮力,使使用者顶部较轻,保持使用者头朝上的方向,便于方向调整,为折叠充气座椅10变形的过程,提供一定的缓冲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2,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2与蓄力装置40连接,角度调节机构12用于控制折叠充气座椅10弹出机体时的角度。即在蓄力装置40在安装时,根据机体内的构造,利用该角度调节机构12,预先调整好弹射的角度以及弹射的距离,保证发生事故时,使用者和折叠充气座椅10能够顺利与机体分离。该调节结构为成熟设计,在此不过多赘述。
折叠充气座椅10离开机体时,为了便于使用者对其控制,从而选择安全的降落区域,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牵引绳31,牵引绳31与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优选的,为了避免弹出机体时,混乱气流对牵引绳31或固定带30之间缠绕,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松紧绳作为该牵引绳31,提供更好的安全性能,避免逃生失败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充气阀21和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若干进气管22连接。通过该方式加快充气瓶20向折叠充气座椅10充气的速度,同时避免氢气太集中,在机体中遇到火源发生燃烧或爆炸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充气座椅10内还设有开伞辅助结构。该开伞辅助结构用于在折叠充气座椅10展开至第二状态时,提供一定动力,保证其展开效率,并提供更多一层的保障,保护使用者的安全。
该折叠充气座椅10在使用者落于湖面或海面上时,利用其浮力能够当做救生筏使用,在特定场合,对使用者提供更一步的保护,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操控杆稳定器,操控杆稳定器与机体可分离的设置。在飞行器出现故障或其他情况需要弹出时,通过该操控杆稳定器固定该飞行器的操控杆,避免逃生时由于飞行器飞行姿态变化太快而发生旋翼与逃生人员或逃生设备相接触而发生事故。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在机舱外设置挡板,也可以将机仓门上跷来实现反吸力阻隔,保证使用者安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能够避免现有低空逃生中出现的难题,保证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适用于载人无人机直升机和旋翼机的多种方式,易保养、维护和更换,无需对飞行器构造进行改动。此外其还具备操作简便,制造成本低、实用性强、重量轻以及可回收的优点。
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针对中低空逃生,对国家来讲,能够挽救宝贵的飞行员和机乘人员的生命,此外其还适用于民用领域,对人民来说,其能够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减少伤亡。该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对军队、人民以及企业都具有一定作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折叠充气座椅(10),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包括折叠成飞行器座椅外观的第一形态和充气后形成具备降落伞外观的第二形态;
充气瓶(20),所述充气瓶(20)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用于当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处于第一形态时,向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内充气至第二形态;所述充气瓶(20)内设有高压轻质气体;
充气阀(21),所述充气瓶(20)通过所述充气阀(21)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
固定带(30),所述固定带(30)设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上,用于将使用者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之间固定;
蓄力装置(40),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所述蓄力装置(40)与所述机体连接;所述蓄力装置(40)用于将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弹射出所述机体;
固定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所述固定架与所述蓄力装置(40)连接;所述固定架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保持所述第一形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调整气囊(11);所述调整气囊(11)设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顶部;所述调整气囊(11)内设有轻质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角度调节机构(12);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与所述蓄力装置(40)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2)用于控制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弹出所述机体时的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牵引绳(31);所述牵引绳(31)与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气阀(21)和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通过若干进气管(2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还包括操控杆稳定器;所述操控杆稳定器与所述机体可分离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叠充气座椅(10)内还设有开伞辅助结构。
CN201810785605.4A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Active CN108891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605.4A CN108891610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605.4A CN108891610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1610A true CN108891610A (zh) 2018-11-27
CN108891610B CN108891610B (zh) 2021-07-06

Family

ID=64350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5605.4A Active CN108891610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9161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913A (zh) * 2019-04-26 2019-06-25 上海盛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智能逃生座椅
CN111410130A (zh) * 2020-04-26 2020-07-14 秦皇岛知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吊塔安全逃生系统
CN111846248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以及无人机逃生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8946A (en) * 1966-11-25 1969-07-23 James Martin Improvements in Vehicle Ejection Seats and Mechanism therefor.
EP1038769A1 (en) * 1999-03-25 2000-09-27 Martin-Baker Aircraft Co. Ltd. An ejection seat
CN1676423A (zh) * 2005-04-19 2005-10-05 西南交通大学 客机上的乘客降落伞装置
CN101870360A (zh) * 2010-06-13 2010-10-2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员逃生用气囊
CN102785779A (zh) * 2012-08-23 2012-11-21 余自玄 一种主动展开式降落伞
CN104029819A (zh) * 2014-06-15 2014-09-10 李家涛 一种飞机逃生座椅
CN108238258A (zh) * 2016-12-24 2018-07-03 刘小龙 弹射气囊降落伞坐椅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158946A (en) * 1966-11-25 1969-07-23 James Martin Improvements in Vehicle Ejection Seats and Mechanism therefor.
EP1038769A1 (en) * 1999-03-25 2000-09-27 Martin-Baker Aircraft Co. Ltd. An ejection seat
CN1676423A (zh) * 2005-04-19 2005-10-05 西南交通大学 客机上的乘客降落伞装置
CN101870360A (zh) * 2010-06-13 2010-10-27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员逃生用气囊
CN102785779A (zh) * 2012-08-23 2012-11-21 余自玄 一种主动展开式降落伞
CN104029819A (zh) * 2014-06-15 2014-09-10 李家涛 一种飞机逃生座椅
CN108238258A (zh) * 2016-12-24 2018-07-03 刘小龙 弹射气囊降落伞坐椅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913A (zh) * 2019-04-26 2019-06-25 上海盛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智能逃生座椅
CN109927913B (zh) * 2019-04-26 2023-03-24 上海盛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智能逃生座椅
CN111410130A (zh) * 2020-04-26 2020-07-14 秦皇岛知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吊塔安全逃生系统
CN111410130B (zh) * 2020-04-26 2021-09-28 江苏三里港高空建筑防腐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施工吊塔安全逃生系统
CN111846248A (zh) * 2020-07-27 2020-10-30 北京京东乾石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机以及无人机逃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91610B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82017B1 (en) Aircraft with a detachable passenger escape cabin and an aircraft with airbags
CN108891610A (zh) 一种载人无人机和直升机用逃生伞椅
JPH08192796A (ja) 安全航空機
US3622108A (en) Safety device for disabled airplanes
JP6616283B2 (ja) ヘリコプタ外装救命いかだポッド
US20130200218A1 (en) Rotorcraft escape system
CN205469842U (zh) 一种低空降落伞
US3042347A (en) Emergency ejection seat
CN109927913B (zh) 一种飞机智能逃生座椅
JPH09240595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RU2021164C1 (ru) Аэробус "люси"
JP2908824B2 (ja) 緊急射出飛行型シート
AU2001214072B2 (en) An aircraft with a detachable passenger escape cabin and an aircraft with airbags
CN113955127B (zh) 一种飞机整体逃逸救生舱
GB2221199A (en) Escape unit for the crew members of a space craft
CN110606185A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安全飞机
CA2403158C (en) An aircraft with a detachable passenger escape cabin and an aircraft with airbags
KR100856789B1 (ko) 비행기 및 선박용 안전장치
CN104627378B (zh) 直升机海空故障停车时的安全降落装置
AU2001214072A1 (en) An aircraft with a detachable passenger escape cabin and an aircraft with airbags
JPH09193896A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RU2813173C1 (ru) Самораскрывающийся парашют с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ими стропами
Hepper Restraint systems and escape from aircraft
WO2003080438A1 (es) Dispositivo de eyección para pasajeros y cargas en aeronaves
DE19625926A1 (de) Luftfahrzeu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