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6448A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6448A
CN108886448A CN201780020099.3A CN201780020099A CN108886448A CN 108886448 A CN108886448 A CN 108886448A CN 201780020099 A CN201780020099 A CN 201780020099A CN 108886448 A CN108886448 A CN 1088864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dmrs sequence
resource
pusch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0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6448B (zh
Inventor
朴钟贤
金沂濬
金炳勋
朴海旭
徐翰瞥
梁锡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886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6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64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3Code application, i.e. aspects relating to how codes are applied to form multiplexed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0007Code type
    • H04J13/004Orthogo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及其装置。具体地,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DMRS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从基站接收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生成用于PUSCH的DMRS序列;将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其中,DMRS序列能够在DMRS序列映射到的符号内以预定资源元素(RE)的间隔被映射。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 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生成/映射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的方法、通过使用序列生成/映射方法来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以及支持这些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已发展成在确保用户的活动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然而,移动通信系统的服务覆盖甚至已扩展到数据服务以及语音服务。现今,业务的爆炸式增长已经导致资源的短缺和用户对高速服务的需求,从而需要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可以包括支持巨大的数据流量、每个用户传送速率的显著增加、显著增加的连接设备的数目的容纳、非常低的端到端延迟以及高能量效率。为此,对各种技术(诸如双连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NOMA)、对超宽带的支持以及设备联网)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生成/映射上行链路DMRS序列的方法以及通过使用该方法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分配正交上行链路DMRS的方法。
本发明要实现的技术目标不限于前述的技术目的,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明显地理解在上面未被描述的其他技术目的。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发送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生成用于PUSCH的DMRS序列;将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其中DMRS序列在DMRS序列映射到的符号内以预定资源元素(RE)的间隔被映射。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DMRS的UE包括:射频(RF)单元,该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和处理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RF单元,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从基站接收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生成用于PUSCH的DMRS序列;并且将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其中DMRS序列被映射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的预定资源元素(RE)。
优选地,预定RE的间隔可以是2。
优选地,DMRS序列可以仅映射到具有偶数频域索引的RE或仅映射到具有奇数频域索引的RE。
优选地,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DMRS序列的正交覆盖码(OCC)以及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可以在联合编码之后被发送。
优选地,可以根据用于确定DMRS资源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来确定映射DMRS序列的RE。
优选地,DCI可以包括循环移位字段;预定义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DMRS序列的OCC、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以及循环移位字段当中的第一映射表;并且,可以通过第一映射表,使用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来确定因子的值、OCC的码字和指示符的值。
优选地,可以确保可以由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值当中的最大循环移位距离的值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并且剩余值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
优选地,循环移位字段配置有3个比特(或由3个比特组成),并且如果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00”、“001”、“010”或“111”,则它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并且如果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11”、“100”、“101”或“110”,则其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
优选地,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可以共同地应用于用于传输PUSCH的所有层。
优选地,预定义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DMRS序列的OCC和循环移位字段当中的第二映射表,并且是否使用第一映射表或第二映射表由DCI内的用于指示映射表的指示符来指示。
优选地,在重传PUSCH时,可以使用与用于确定用于PUSCH的传输的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相同的值。
优选地,当为UE配置与是否使用第一映射表有关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参数时,通过第一映射表,使用循环移位字段的值,可以确定因子的值、OCC的码字和指示符的值。
优选地,可以通过以预定符号内的资源元素为单位与另一UE的DMRS序列进行交错映射来进行频率复用DMRS序列。
优选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的时域索引在正常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是3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是2。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分配部分重叠的频率带宽(BW),并且可以分配更大数量的正交上行链路DMRS以启用两个或更多个上行链路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UL MU-MIMO)调度。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确保更多数量的上行链路DMRS的正交性,从而可以确保UL MU-MIMO调度的灵活性。
通过本发明可以获得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下面的描述中明显地理解在上面未描述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被包括在此,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借助于以下的说明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图1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2是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图。
图3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示出已知的MIMO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6是示出从多个发射天线到单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的图。
图7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块对的参考信号图案。
图8是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的资源的图。
图9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64个天线单元的2D-AAS。
图10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eNB或UE具有能够基于AAS形成3D波束的多个发射/接收天线的系统。
图11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交叉极化的2D天线系统。
图12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器单元模型。
图13图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1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
图1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要与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旨在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且不旨在描述本发明的唯一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包括更多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可以在没有这样的更多细节的情况下实现本发明。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避免本发明的构思变得模糊,可以省略已知结构和设备,或者可以基于每个结构和设备的核心功能以框图格式示出已知结构和设备。
在本说明书中,基站具有通过其基站直接地与设备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的意义。在本文档中,被描述成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根据情形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也就是说,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设备的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除该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执行。基站(BS)可以由诸如固定站、节点B、eNB(演进型节点B)、基站收发系统(BTS)或者接入点(AP)的其他术语取代。另外,设备可以是固定的或者可以具有移动性,并且可以用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移动用户站(MSS)、用户站(SS)、高级移动站(AMS)、无线终端(WT)、机器型通信(MTC)设备、机器到机器(M2M)设备或者设备到设备(D2D)设备的其他术语取代。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DL)意指从eNB到UE的通信,并且上行链路(UL)意指从UE到eNB的通信。在DL中,发射机可以是eNB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UE的一部分。在UL中,发射机可以是UE的一部分并且接收机可以是eNB的一部分。
在下面的描述中所使用的特定术语已经被提供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将这样的特定术语的使用更改为各种形式。
以下技术可以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以及非正交多址(NOMA)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使用。CDMA可以使用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使用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使用诸如电气电子工程师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或者演进型UTRA(E-UTRA)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的一部分,并且其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高级(LTE-AA)是3GPP LTE的演进。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由在IEEE 802、3GPP和3GPP2,即,无线接入系统中的至少一个中所公开的标准文档来支持。也就是说,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没有被描述以便于清楚地揭露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步骤或者部分可以由这些文档来支持。另外,本文档中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由标准文档来描述。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主要对3GPP LTE/LTE-A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一般系统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3GPP LTE/LTE-A支持无线电帧结构类型1,其可以被应用于频分双工(FDD),和无线电帧结构类型2,其可以被应用于时分双工(TDD)。
时域中的无线电帧的大小被表示为T_s=1/(15000*2048)的时间单位的倍数。UL和DL传输包括持续时间为T_f=307200*T_s=10ms的无线电帧。
图1(a)例示无线电帧结构类型1。类型1无线电帧可以被应用于全双工FDD和半双工FDD两者。
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无线电帧包括T_slot=15360*T_s=0.5ms长度的20个时隙,并且给每个时隙0到19的索引。一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连续的两个时隙,并且子帧i包括时隙2i和时隙2i+1。发送子帧需要的时间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子帧i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FDD的UL传输和DL传输在频域中被区分。而在全双工FDD中没有限制,UE在半双工FDD操作中不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在3GPP LTE中,因为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被用来表示一个符号时段。OFDM符号可以被称为一个SC-FDMA符号或符号时段。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在一个时隙中包括多个连续的子载波。
图1(b)示出帧结构类型2。
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均为153600*T_s=5ms长度的两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30720*T_s=1ms长度的5个子帧。
在TDD系统的帧结构类型2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是指示是否向所有的子帧分配(或者保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规则。
表1示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
[表1]
参考表1,在无线电帧的每个子帧,“D”表示用于DL传输的子帧,“U”表示用于UL传输的子帧,并且“S”表示包括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和上行导频时隙(UpPTS)的三种类型的字段的特殊子帧。
DwPTS用于UE中的初始小区搜索、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用于eNB中的信道估计并用于同步UE的UL传输同步。GP是用于去除由于UL和DL之间的DL信号的多路径延迟而导致在UL中发生的干扰的持续时间。
每个子帧i包括T_slot=15360*T_s=0.5ms的时隙2i和时隙2i+1。
UL-DL配置可以被分类为7种类型,并且对于每个配置,DL子帧、特殊子帧和UL子帧的位置和/或数量是不同的。
执行从下行链路到上行链路的变化的时间点或者执行从上行链路到下行链路的变化的时间点被称为切换点。切换点的周期性意指其中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被改变的周期被相同地重复。在切换点的周期性中支持5ms或10ms两者。如果切换点的周期性具有5ms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则在每个半帧中特殊子帧S存在。如果切换点的周期性具有5ms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周期,则特殊子帧S仅存在于第一半帧中。
在所有配置中,0和5子帧以及DwPTS仅被用于下行链路传输。UpPTS以及继该子帧之后的子帧始终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对于eNB和UE两者来说可以已知作为系统信息的这样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不论何时改变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eNB都可以通过向UE仅发送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的索引来通知UE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配状态的变化。此外,配置信息是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可以像其他的调度信息一样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被发送。通过广播信道可以将配置信息作为广播信息发送到小区内的所有的UE。
表2表示特殊子帧的配置(DwPTS/GP/UpPTS的长度)。
[表2]
根据图1的示例的无线电帧的结构只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改变被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子载波的数目、被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被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图。
参考图2,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仅为了示例性目的,在此描述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此。
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并且一个资源块包括12×7个资源元素。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NDL取决于下行链路传输带宽。
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3,位于子帧的第一时隙的前面部分中的最多三个OFDM符号对应于其中分配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并且剩余的OFDM符号对应于其中分配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域。3GPP LTE中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包括,例如,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等。
PCFICH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被发送并且携带关于被用于在子帧中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信息。PHICH是用于上行链路的响应信道并且携带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在PDCCH中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DCI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或针对特定UE组的上行链路发射(Tx)功率控制命令。
PDCCH可以携带关于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的信息(还被称为“下行链路许可”)、关于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还被称为“上行链路许可”)、PCH上的寻呼信息、DL-SCH上的系统信息、诸如在PDSCH上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针对特定UE组中的单个UE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以及互联网语音协议(VoIP)的激活等等。可以在控制区域内发送多个PDCCH,并且UE可以监测多个PDCCH。PDCCH在单个控制信道元素(CCE)或者一些连续的CCE的聚合上被发送。CCE是被用于根据无线电信道的状态向PDCCH提供编码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通过在CCE的数目与由CCE提供的编码率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PDCCH的格式和PDCCH的可用比特的数目。
eNB基于要被发送到UE的DCI来确定PDCCH的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检验(CRC)附加到控制信息。根据PDCCH的所有者或者使用,唯一标识符(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是用于特定的UE的PDCCH,对于UE唯一的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是用于寻呼消息的PDCCH,寻呼指示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P-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是用于系统信息(更加具体地,系统信息块(SIB))的PDCCH,系统信息标识符,例如,系统信息-RNTI(SI-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随机接入-RNTI(RA-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以便于通过UE指示作为对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4,可以在频域中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携带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携带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为了保持单载波特性,一个UE不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
在子帧内资源块(RB)对被分配给用于一个UE的PUCCH。属于RB对的RB在两个时隙中的每一个中占据不同子载波。这被称为被分配给PUCCH的RB对在时隙边界处跳频。
多输入多输出(MIMO)
MIMO技术不使用迄今为止通常已经使用的单个发射天线和单个接收天线,而是使用多个发射(Tx)天线和多个接收(Rx)天线。换句话说,MIMO技术是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射端或者接收端中使用多输入/输出天线来提高容量或者增强性能的技术。在下文中,MIMO被称作“多输入/输出天线”。
更具体地说,多输入/输出天线技术不取决于单个天线路径以便接收单个总的消息以及通过收集经由数个天线接收的多个数据块来完成总的数据。因此,多输入/输出天线技术能够增加在特定系统范围内的数据传送速率,并且还能够通过特定数据传送速率增加系统范围。
期待将会使用高效的多输入/输出天线技术,因为下一代移动通信需要比现有的移动通信的速率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在这样的情形下,MIMO通信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可以在移动通信UE和中继节点中被广泛地使用,并且作为可以克服由数据通信的扩展而引起的另一移动通信的传送速率的限制的技术已经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同时,正在开发的各种传输效率改进技术的多输入/输出天线(MIMO)技术,作为即使在没有额外的频率的分配或者功率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显著地提升通信容量和发送/接收性能的方法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图5示出已知的MIMO通信系统的配置。
参考图5,如果发射(Tx)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_T,并且接收(Rx)天线的数目同时增加到N_R,则与仅在发射机或者接收机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形不同,理论上的信道传输容量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提高。因此,传送速率能够被增加,并且频率效率能够被显著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信道传输容量的增加的传送速率理论上可以增加将以下的速率增量R_i乘以如果使用一个天线时的最大传送率R_o所获得的值。
[等式1]
Ri=min(NT,NR)
也就是说,例如,在使用4个发射天线和4个接收天线的MIMO通信系统中,与单个天线系统相比,理论上能够获得四倍的传送速率。
这样的多输入/输出天线技术可以被划分为使用经过各种信道路径的符号来增加传输可靠性的空间分集方法,和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同时发送多个数据符号来提升传送速率的空间复用方法。此外,近来正在对通过组合该两种方法来适当地获得两种方法的优点的方法进行积极研究。
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该方法中的每个。
首先,空间分集方法包括同时使用分集增益和编码增益的空时块码系列方法和空时Trelis码系列方法。通常,就误比特率改进性能和码生成自由度而言,Trelis码系列方法是较好的,而空时块码系列方法具有低的运算复杂度。这样的空间分集增益可以对应于与发射天线的数目(N_T)和接收天线的数目(N_R)的乘积(N_T×N_R)相对应的量。
其次,空间复用方案是在发射天线中发送不同的数据流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机中,在由发射机同时发送的数据之间产生互干扰。接收机使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方案除去干扰,并且接收该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噪声去除方法可以包括最大似然检测(MLD)接收机、迫零(ZF)接收机、最小均方误差(MMSE)接收机、对角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码(D-BLAST)和垂直的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码(V-BLAST)。尤其是,如果发送端能够知道信道信息,则可以使用奇异值分解(SVD)的方法。
第三,存在使用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组合的方法。如果仅要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则根据分集差异的增加的性能提升增益逐渐地饱和。如果仅使用空间复用增益,则在无线电信道中的传输可靠性被恶化。解决该问题并获得两种增益的方法已经被研究,并且可以包括双空时发送分集(双STTD)方法和空时比特交织编码调制(STBICM)。
为了描述多输入/输出天线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如上所述,更详细地,通信方法可以经由数学建模被如下地表示。
首先,如图5所示,假设存在N_T个发射天线和N_R个接收天线。
首先,在下面描述传输信号。如果存在如上所述的N_T个发射天线,则能够发送的信息的最大条目是N_T,其可以使用以下的矢量表示。
[等式2]
同时,发射功率可以在传输信息s_1、s_2、...、s_NT的每一条中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各个发射功率是P_1、P_2、...、P_NT,则具有控制的发射功率的传输信息可以使用以下的矢量来表示。
[等式3]
此外,等式3中的具有控制的发射功率的传输信息可以使用发射功率的对角矩阵P被如下地表示。
[等式4]
同时,在等式4中具有控制的发射功率的信息矢量乘以加权矩阵W,从而形成实际地发送的N_T个传输信号x_1、x_2、...、x_NT。在这种情况下,加权矩阵用于根据传输信道状况向天线适当地分布传输信息。可以使用传输信号x_1、x_2、...、x_NT来表示下述等式。
[等式5]
在这样的情况下,w_ij表示在第i个发射天线和第j个传输信息之间的权重,并且W是权重的矩阵的表达式。这样的矩阵W被称作加权矩阵或者预编码矩阵。
同时,诸如如上所述的传输信号x可以被考虑以在使用空间分集的情形下和使用空间复用的情形下使用。
如果使用空间复用,则因为不同的信号被复用和发送,所以所有信息矢量s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值。相比之下,如果使用空间分集,则因为通过几个信道路径发送相同的信号,所以所有信息矢量s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值。
可以考虑混合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的方法。换句话说,例如,可以通过3个发射天线使用空间分集发送相同的信号,并且剩余的不同的信号可以被空间复用并发送。
如果存在N_R个接收天线,则使用矢量y如下地表示各个天线的接收信号y_1、y_2、...、y_NR。
[等式6]
同时,如果在多输入/输出天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被建模,则可以按照发射/接收天线索引分类信道。从发射天线j通过接收天线i的信道被表示为h_ij。在这种情况下,要注意的是,按照h_ij的索引的顺序,接收天线的索引首先出现,并且发射天线的索引随后出现。
数个信道可以被分组,并且以矢量和矩阵形式表示。例如,在下面描述矢量表达式。
图6是示出从多个发射天线到单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的图。
如图6所示,从总共N_T个发射天线到接收天线i的信道可以被如下地表示。
[等式7]
此外,如果通过矩阵表示从N_T个发射天线到N_R个接收天线的所有信道,诸如等式7,则它们可以被如下地表示。
[等式8]
同时,在实际的信道经历信道矩阵H之后,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被增加给实际的信道。因此,使用矢量如下地表示分别被添加给N_R个接收天线的AWGN n_1、n_2、...、n_NR。
[等式9]
在多输入/输出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接收信号、信道和AWGN可以通过诸如如上所述的发送信号、接收信号、信道和AWGN的建模表示为具有以下的关系。
[等式10]
同时,指示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矩阵H的行和列的数目由发射/接收天线的数目确定。在信道矩阵H中,如上所述,行的数目变为等于接收天线的数目N_R,并且列的数目变为等于发射天线的数目N_T。也就是说,信道矩阵H变为N_R×N_T矩阵。
通常,矩阵的秩被定义为独立的行或者列的数目中的最小数。因此,矩阵的秩不大于行或者列的数目。就表现形式而论,例如,信道矩阵H的秩被如下地限制。
[等式11]
rank(H)≤min(NT,NR)
此外,如果矩阵经历本征值分解,则秩可以被定义为本征值的数目,其属于本征值并且不是0。同样地,如果秩经历奇异值分解(SVD),则其可以被定义为除0以外的奇异值的数目。因此,在信道矩阵中的秩的物理意义可以被说成是可以在给定信道中发送的不同的信息的最大数。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MIMO传输的“秩”指示通过其信号可以在特定时间点和特定频率资源上被独立地发送的路径的数目。“层数”指示通过每个路径发送的信号流的数目。通常,除非另外描述的,秩具有与层的数目相同的意义,因为发射端发送对应于在信号传输中使用的秩的数目的层数。
参考信号(R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数据是通过无线电信道来发送的,所以信号可能在传输期间失真。为了让接收端准确地接收失真的信号,需要使用信道信息来校正接收的信号的失真。为了检测信道信息,主要使用了当通过信道来发送对于发送侧和接收侧两者已知的信号时利用信号传输方法的失真度以及对于发送侧和接收侧两者已知的信号来检测信道信息的方法。前述信号被称作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RS)。
此外近来,当大多数移动通信系统发送分组时,他们使用能够通过采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而不是使用迄今为止使用的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来提高发送/接收数据效率的方法。当使用多个输入/输出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必须检测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以便准确地接收信号。因此,每个发射天线必须具有单独的参考信号。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RS可以根据其目的基本上被划分成两种类型。存在具有获得信道状态信息的目的的RS和用于数据解调的RS。前者具有通过UE获得下行链路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目的。因此,必须在宽带中发送相应的RS,并且UE必须能够接收和测量RS,虽然UE不在特定子帧中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此外,前者也被用于无线电资源管理(RRM)测量,诸如切换。后者是当eNB发送下行链路时连同相应的资源一起发送的RS。UE可以通过接收相应的RS来执行信道估计并且因此可以对数据进行解调。必须在发送数据的区域中发送相应的RS。
下行链路RS包括用于由小区内的所有UE共享的关于信道状态的信息的获取和测量(诸如切换)的一个公共RS(CRS)以及用于仅针对特定UE的数据解调的专用RS(DRS)。可使用此类RS来提供用于解调和信道测量的信息。也就是说,DRS仅被用于数据解调,而CRS被用于信道信息获取和数据解调的两个目的。
接收侧(即,UE)基于CRS来测量信道状态,并且向发送侧(即,eNB)反馈与信道质量有关的指示符,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或秩指示符(RI)。CRS也被称作小区特定RS。相比之下,可以将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有关的参考信号定义为CSI-RS。
如果需要对PDSCH上的数据进行解调,则可以通过资源元素来发送DRS。UE可以通过较高层来接收关于是否存在DRS的信息,并且只有当已经映射了相应的PDSCH时DRS才有效。DRS也可以被称作UE特定RS或解调RS(DMRS)。
图7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块对的参考信号图案。
参考图7,可以以时域中的一个子帧×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的形式表示下行链路资源块对(即,映射有参考信号的单元)。也就是说,在时间轴(x轴)上,一个资源块对在正常循环前缀(CP)(图7a)的情况下具有14个OFDM符号的长度,而在扩展循环前缀(CP)(图7b)的情况下具有12个OFDM符号的长度。在资源块格中,由“0”、“1”、“2”和“3”指示的资源元素(RE)分别意指天线端口索引“0”、“1”、“2”和“3”的CRS的位置,并且由“D”指示的RE意指DRS的位置。
在下面对CRS进行更详细的描述。CRS是用于估计物理天线的信道并且可以由位于小区内的所有UE共同接收的参考信号。CRS被分配给全频带宽。也就是说,CRS是小区特定信号并在宽带中每子帧被发送。此外,CRS可以被用于信道质量信息(CSI)的获取和数据解调。
根据发送侧(eNB)上的天线阵列以各种格式来定义CRS。在3GPPLTE系统(例如,版本8)中,根据eNB的发射天线的数目发送用于最多四个天线端口的RS。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一侧具有三种类型的天线阵列,诸如单个发射天线、两个发射天线和四个发射天线。例如,如果eNB的发射天线的数目是两个,则发送用于0号天线端口和1号天线端口的CRS。如果eNB的发射天线的数目是四个,则发送用于0号至3号天线端口的CRS。如果eNB的发射天线的数目是四个,则在图7中示出一个RB中的CRS图案。
如果eNB使用单个发射天线,则排列用于单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
如果eNB使用两个发射天线,则使用时分复用(TDM)方案和/或频分复用(FDM)方案来排列用于两个发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也就是说,为了区分用于两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分配不同的时间资源和/或不同的频率资源。
此外,如果eNB使用四个发射天线,则使用TDM和/或FDM方案来排列用于四个发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由下行链路信号的接收侧(即,UE)测量的信道信息可以用于对使用诸如以下各项的传输方案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单个发射天线传输、发射分集、闭环空间复用、开环空间复用或多用户多输入/输出(MIMO)天线。
如果支持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则当通过特定天线端口来发送RS时,在根据RS的图案而指定的资源元素的位置中发送RS,而不在为其他天线端口指定的资源元素的位置中发送RS。也就是说,不同天线之间的RS不重叠。
在下面对DRS进行更详细的描述。DRS用于对数据进行解调。在多输入多输出天线传输中,当UE接收到RS时,用于特定UE的预编码权重与由每个发射天线发送的传输信道组合,并且用于估计相应的信道而无需任何改变。
3GPP LTE系统(例如,版本8)支持最多四个发射天线,并且定义了用于秩1波束形成的DRS。用于秩1波束形成的DRS也指示用于天线端口索引5的RS。
在LTE-A系统(即,LTE系统的先进和发展形式)中,设计有必要在eNB的下行链路中支持最多八个发射天线。因此,也必须支持用于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的RS。在LTE系统中,已经定义了仅用于最多四个天线端口的下行链路RS。因此,如果在LTE-A系统中eNB具有四个至最多八个下行链路发射天线,则必须附加地定义和设计用于这些天线端口的RS。关于用于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端口的RS,必须设计用于信道测量的前述RS和用于数据解调的前述RS。
在设计LTE-A系统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后向兼容性,也就是说,即使在LTE-A系统中LTE UE也必须很好地操作,这必须由该系统来支持。从RS传输的角度看,在每子帧在全频带中发送LTE中定义的CRS的时频域中,必须附加地定义用于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端口的RS。在LTE-A系统中,如果使用与现有LTE的CRS相同的方法来每子帧在全频带中添加用于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的RS图案,则RS开销会过度地增加。
因此,在LTE-A系统中重新设计的RS被基本上划分成两种类型,其包括具有用于选择MCS或PMI的信道测量目的的RS(信道状态信息-RS或信道状态指示-RS(CSI-RS))和用于通过八个发射天线发送的数据的解调的RS(数据解调-RS(DM-RS))。
用于信道测量目的的CSI-RS的特征在于,与用于测量(诸如信道测量和切换)和用于数据解调的目的的现有CRS不同,它是为专注于信道测量的目的而设计的。此外,CSI-RS也可以被用于诸如切换的测量的目的。与CRS不同,不必每子帧发送CSI-RS,因为它是为了获得关于信道状态的信息的目的而发送的。为了减少CSI-RS的开销,在时间轴上间歇地发送CSI-RS。
对于数据解调,DM-RS被专门地发送到在相应的时间-频率域中调度的UE。也就是说,仅在相应UE已被调度的区域中(即,在接收数据的时间-频率域中)发送用于特定UE的DM-RS。
在LTE-A系统中,在eNB的下行链路中支持最多八个发射天线。在LTE-A系统中,如果使用与现有LTE中的CRS相同的方法来每子帧在全频带中发送用于最多八个发射天线的RS,则RS开销会过度地增加。因此,在LTE-A系统中,RS已被分成用于选择MCS或PMI的CSI测量目的的CSI-RS和用于数据解调的DM-RS,并且因此已添加了两个RS。CSI-RS也可以被用于诸如RRM测量的目的,但是已被设计用于获取CSI的主要目的。不需要每子帧发送CSI-RS,因为它未被用于数据解调。因此,为了减少CSI-RS的开销,在时间轴上间歇地发送CSI-RS。也就是说,CSI-RS具有与一个子帧的整数倍相对应的周期并且可以被周期性地发送或者以特定传输图案发送。在这种情况下,发送CSI-RS的周期或图案可以由eNB来设定。
对于数据解调,DM-RS被专门地发送到在相应的时间-频率域中调度的UE。也就是说,仅在针对相应的UE执行调度的区域中(即,仅在接收数据的时间-频率域中)发送用于特定UE的DM-RS。
为了测量CSI-RS,UE必须知道关于用于该UE所属于的小区的每个CSI-RS天线端口的CSI-RS的传输子帧索引、CSI-RS资源元素(RE)时间频率在传输子帧内的位置和CSI-RS序列的信息。
在LTE-A系统中,eNB必须针对最多八个天线端口中的每一个发送CSI-RS。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的CSI-RS传输的资源必须是正交的。当一个eNB针对不同的天线端口发送CSI-RS时,它可以通过将用于各个天线端口的CSI-RS映射到不同的RE来根据FDM/TDM方案正交地分配资源。可替选地,可以根据用于将CSI-RS映射到彼此正交的码的CDM方案来发送用于不同的天线端口的CSI-RS。
当eNB向属于eNB的UE通知关于CSI-RS的信息时,首先,eNB必须向UE通知关于被映射有用于每个天线端口的CSI-RS的时间频率的信息。具体地,该信息包括发送CSI-RS的子帧编号或发送CSI-RS的周期、发送CSI-RS的子帧偏移、发送特定天线的CSI-RS RE的OFDM符号编号、频率间距以及RE在频率轴上的偏移或移位值。
通过一个、两个、四个或八个天线端口来发送CSI-RS。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天线端口分别是p=15、p=15、16、p=15、...、18以及p=15、...、22。可以针对子载波间隔Δf=15kHz定义CSI-RS。
在为CSI-RS传输而配置的子帧中,CSI-RS序列如在等式12中一样被映射到用作每个天线端口p上的参考符号的复值调制符号a_k,l^(p)。
[等式12]
l″=0,1
在等式12中,(k’,l’)(其中k’是资源块内的子载波索引并且l’指示时隙内的OFDM符号索引)并且n_s的条件是根据CSI-RS配置而确定的,诸如表3或表4。
表3图示来自正常CP中的CSI-RS配置的(k’,l’)的映射。
[表3]
表4图示来自扩展CP中的CSI-RS配置的(k’,l’)的映射。
[表4]
参考表3和表4,在CSI-RS的传输中,为了减少包括异构网络(HetNet)环境的多小区环境中的小区间干扰(ICI),定义了最多32个不同的配置(在正常CP的情况下)或最多28个不同的配置(在扩展CP的情况下)。
CSI-RS配置根据天线端口的数目和小区内的CP而不同,并且邻近小区可以具有最多不同的配置。此外,可以根据帧结构将CSI-RS配置划分成它被应用于FDD帧和TDD帧两者的情况以及它被应用于仅TDD帧的情况。
(k’,l’)和n_s是根据基于表3和表4的CSI-RS配置而确定的,并且用于CSI-RS传输的时间-频率资源是根据每个CSI-RS天线端口而确定的。
图8是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参考信号被映射到的资源的图。
图8(a)示出可由一个或两个CSI-RS天线端口用于CSI-RS传输的二十种类型的CSI-RS配置,图8(b)示出可用于四个CSI-RS天线端口的十种类型的CSI-RS配置,并且图8(c)示出可用于八个CSI-RS天线端口的五种类型的CSI-RS配置。
如上所述,发送CSI-RS的无线电资源(即,RE对)是根据每个CSI-RS配置而确定的。
如果对于特定小区一个或两个天线端口被配置用于CSI-RS传输,则在图8(a)中所示的二十种类型的CSI-RS配置中的配置的CSI-RS配置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CSI-RS。
同样地,当对于特定小区四个天线端口被配置用于CSI-RS传输时,在图8(b)中所示的十种类型的CSI-RS配置中的配置的CSI-RS配置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CSI-RS。此外,当对于特定小区八个天线端口被配置用于CSI-RS传输时,在图8(c)中所示的五种类型的CSI-RS配置中的配置的CSI-RS配置的无线电资源上发送CSI-RS。
用于每个天线端口的CSI-RS针对每两个天线端口(即,{15,16}、{17,18}、{19,20}和{21,22})在相同的无线电资源上进行CDM并被发送。例如,在天线端口15和16的情况下,用于相应天线端口15和16的CSI-RS复制符号是相同的,但是被乘以不同类型的正交码(例如,沃尔什码)并且映射到相同的无线电资源。用于天线端口15的CSI-RS的复制符号被乘以[1,1],并且用于天线端口16的CSI-RS的复制符号被乘以[1-1]并映射到相同的无线电资源。天线端口{17,18}、{19,20}和{21,22}也是如此。
UE可以通过与发送的符号已经乘过的码相乘来检测用于特定天线端口的CSI-RS。也就是说,为了检测用于天线端口15的CSI-RS,发送的符号乘以相乘过的码[1 1],并且为了检测用于天线端口16的CSI-RS,发送的符号乘以相乘过的码[1-1]。
参考图8(a)至图8(c),在相同的CSI-RS配置索引的情况下,根据具有大量天线端口的CSI-RS配置的无线电资源包括具有少量CSI-RS天线端口的无线电资源。例如,在CSI-RS配置0的情况下,用于8个天线端口的无线电资源包括用于4个天线端口的无线电资源和用于一个或两个天线端口的无线电资源。
可以在一个小区中使用多个CSI-RS配置。0或一个CSI-RS配置可以被用于非零功率(NZP)CSI-RS,并且0个或多个CSI-RS配置可以被用于零功率(ZP)CSI-RS。
对于在作为由高层配置的16个比特的位图的零功率(ZP)CSI-RS(“ZeroPowerCSI-RS”)中设定为1的每个比特,UE假定在与表3和表4的四个CSI-RS列相对应的RE(除了RE与假定由高层配置的NZPCSI-RS的RE重叠的情况之外)中零发射功率。最高有效位(MSB)对应于最低CSI-RS配置索引,并且位图中的下一个比特顺序地对应于下一个CSI-RS配置索引。
仅在满足表3和表4中的(n_s mod 2)的条件的下行链路时隙和满足CSI-RS子帧配置的子帧中发送CSI-RS。
在帧结构类型2(TDD)的情况下,不在特殊子帧、同步信号(SS)、与PBCH或SystemInformationBlockType1(SIB1)消息传输冲突的子帧或被配置成寻呼消息传输的子帧中发送CSI-RS。
此外,发送用于属于天线端口集合S(S={15}、S={15,16}、S={17,18}、S={19,20}或S={21,22})的任意天线端口的CSI-RS的RS未被用于PDSCH的传输或者用于另一天线端口的CSI-RS传输。
用于CSI-RS传输的时间-频率资源不能被用于数据传输。因此,数据吞吐量随着CSI-RS开销增加而减少。通过考虑这一点,CSI-RS未被配置成每子帧被发送,而是被配置成在与多个子帧相对应的每个传输周期中被发送。在这种情况下,与每子帧发送CSI-RS的情况相比,可显著地减少CSI-RS传输开销。
在表5中示出了用于CSI-RS传输的子帧周期(在下文中被称为“CSI传输周期”)T_CSI-RS和子帧偏移量Δ_CSI-RS。
表5图示CSI-RS子帧配置。
[表5]
参考表5,CSI-RS传输周期T_CSI-RS和子帧偏移Δ_CSI-RS是根据CSI-RS子帧配置I_CSI-RS而确定的。
可以将表5的CSI-RS子帧配置配置为前述“SubframeConfig”字段和“zeroTxPowerSubframeConfig”字段中的一个。可以相对于NZP CSI-RS和ZP CSI-RS单独地配置CSI-RS子帧配置。
包括CSI-RS的子帧满足等式13。
[等式13]
在等式13中,T_CSI-RS意指CSI-RS传输周期,Δ_CSI-RS意指子帧偏移值,n_f意指系统帧编号,并且n_s意指时隙编号。
在已经对于服务小区配置了传输模式9的UE的情况下,可以为UE配置一个CSI-RS资源配置。在已经对于服务小区配置了传输模式10的UE的情况下,可以为UE配置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配置。
在当前的LTE标准中,CSI-RS配置包括天线端口数(antennaPortsCount)、子帧配置(subframeConfig)和资源配置(resourceConfig)。因此,CSI-RS配置提供有多少天线端口发送CSI-RS的通知,提供将发送CSI-RS的子帧的周期和偏移的通知,并且提供在相应子帧中的哪一个RE位置(即,频率和OFDM符号索引)中发送CSI-RS的通知。
具体地,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用于每个CSI-RS(资源)配置的以下参数。
-如果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则配置CSI-RS资源配置标识符
-CSI-RS端口数(antennaPortsCount):指示用于CSI-RS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目的参数(例如,一个CSI-RS端口、两个CSI-RS端口、四个CSI-RS端口或八个CSI-RS端口)
-CSI-RS配置(resourceConfig)(参考表3和表4):关于CSI-RS分配资源位置的参数
-CSI-RS子帧配置(subframeConfig,即I_CSI-RS)(参考表5):关于将发送CSI-RS的子帧的周期和/或偏移的参数
-如果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9,则配置用于CSI反馈的发射功率P_C:关于UE用于反馈的参考PDSCH发射功率的假定,当UE导出CSI反馈并按照1-dB步长在[8,15]dB范围内取值时,P-C被假定为每个PDSCH RE的每资源元素能量(EPRE)和CSI-RS EPRE的比率。
-如果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则配置对于每个CSI过程用于CSI反馈的发射功率P_C。如果对于CSI过程通过高层配置CSI子帧集合C_CSI,0和C_CSI,1,则为CSI过程中的每个CSI子帧集合配置P_C。
-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参数n_ID
-如果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则配置包括用于准共置(QCL)类型BUE假定的QCL加扰标识符(qcl-ScramblingIdentity-r11)、CRS端口计数(crs-PortsCount-r11)和MBSFN子帧配置列表(mbsfn-SubframeConfigList-r11)参数的高层参数“qcl-CRS-Info-r11”。
当由UE导出的CSI反馈值具有[-8,15]dB范围内的值时,P_C被假定为PDSCH EPRE与CSI-RS EPRE的比率。在这种情况下,PDSCH EPRE对应于PDSCH EPRE与CRS EPRE的比率是ρ_A的符号。
不同时在服务小区的相同子帧中配置CSI-RS和PMCH。
在帧结构类型2中,如果已经配置了四个CRS天线端口,则不在UE中配置在正常CP的情况下属于[20-31]集合(参考表3)的CSI-RS配置索引或在扩展CP的情况下属于[16-27]集合(参考表4)的CSI-RS配置索引。
UE可以假定CSI-RS资源配置的CSI-RS天线端口与延迟扩展、多普勒扩展、多普勒频移、平均增益和平均延迟具有QCL关系。
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和QCL类型B的UE可以假定与CSI-RS资源配置相对应的天线端口0-3和与CSI-RS资源配置相对应的天线端口15-22与多普勒扩展和多普勒频移具有QCL关系。
在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9的UE的情况下,可以对于服务小区在UE中配置一个ZPCSI-RS资源配置。在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的UE的情况下,可以对于服务小区在UE中配置一个或多个ZP CSI-RS资源配置。
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用于ZP CSI-RS资源配置的以下参数。
-ZP CSI-RS配置列表(zeroTxPowerResourceConfigList)(参见表3和表4):关于零功率CSI-RS配置的参数
-ZP CSI-RS子帧配置(eroTxPowerSubframeConfig,即I_CSI-RS)(参考表5):关于发送零功率CSI-RS的子帧的周期和/或偏移的参数
不同时在服务小区的相同子帧中配置ZP CSI-RS和PMCH。
在已经配置了传输模式10的UE的情况下,可以对于服务小区在UE中配置一个或多个信道状态信息-干扰测量(CSI-IM)资源配置。
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来配置用于每个CSI-IM资源配置的以下参数。
-ZP CSI-RS配置(参见表3和表4)
-ZP CSI RS子帧配置I_CSI-RS(参见表5)
CSI-IM资源配置与配置的ZP CSI-RS资源配置中的任何一个相同。
不同时在服务小区的相同子帧内配置CSI-IM资源和PMCH。
大规模MIMO
具有多个天线的MIMO系统可以被称作大规模MIMO系统并且作为用于提高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和处理复杂度的手段一直备受关注。
在最近的3GPP中,为了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的要求,关于大规模MIMO系统的讨论已开始。大规模MIMO也被称作全维MIMO(FD-MIMO)。
在LTE版本(Rel)-12之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考虑引入有源天线系统(AAS)。
与已经使能够调整信号的相位和大小的放大器和天线分离的现有无源天线系统不同,AAS意指每个天线被配置成包括有源元件(诸如放大器)的系统。
因为使用有源天线,所以AAS不需要用于连接放大器和天线的单独的电缆、连接器和其他硬件,并且因此在能量和运行成本方面具有高效率特性。特别地,因为AAS支持每个电子波束控制方法,所以AAS能够实现先进MIMO技术,诸如考虑波束方向和波束宽度的精确波束图案或3D波束图案的形成。
由于诸如AAS的先进天线系统的引入,也考虑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天线的大规模MIMO结构和多维天线结构。例如,与在现有的直型天线阵列中不同,如果形成二维(2D)天线阵列,则可通过AAS的有源天线形成3D波束图案。
图9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64个天线单元的2D-AAS。
图9图示常见的2D天线阵列。可以考虑如在图9中一样N_t=N_v·N_h个天线具有正方形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N_h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天线列的数目,并且N_v指示垂直方向上的天线行的数目。
如果使用这种2D结构的天线阵列,则可在垂直方向(仰角)和水平方向(方位角)两者上控制无线电波,使得可在3D空间中控制发射波束。这种类型的波长控制机制可以被称作3D波束形成。
图10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eNB或UE具有能够基于AAS形成3D波束的多个发射/接收天线的系统。
图10是前述示例的图并图示使用2D天线阵列(即,2D-AAS)的3D MIMO系统。
从发射天线的角度来看,如果使用3D波束图案,则除了水平方向之外还可在波束的垂直方向上形成半静态或动态波束。例如,可以考虑诸如在垂直方向上形成扇区的应用。
此外,从接收天线的角度来看,当使用大规模接收天线来形成接收波束时,可以预期根据天线阵列增益的信号功率上升效应。因此,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eNB可通过多个天线接收来自UE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如下优点,即,UE可通过考虑大规模接收天线的增益来将其发射功率设定得非常低以便减少干扰影响。
图11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具有交叉极化的2D天线系统。
可以如图11中所示的那样用图表示考虑极化的2D平面天线阵列模型。
与根据无源天线的现有MIMO系统不同,基于有源天线的系统可通过对附接(或包括)有每个天线单元的有源元件(例如,放大器)应用权重来动态地控制天线单元的增益。因为辐射图案取决于天线单元的数目和天线布置(诸如天线间距),所以可以在天线单元级别上对天线系统进行建模。
天线阵列模型(诸如图11的示例)可以通过(M、N、P)来表示。这对应于表征天线阵列结构的参数。
M指示在每列(即,垂直方向)上具有相同极化的天线单元的数目(即,在每列中具有+45°倾斜的天线单元的数目或在每列中具有-45°倾斜的天线单元的数目)。
N指示水平方向上的列数(即,水平方向上的天线单元的数目)。
P指示极化的维数。如在图11的情况下一样在交叉极化的情况下P=2,或者在共极化的情况下P=1。
天线端口可以被映射到物理天线单元。天线端口可以通过与相应天线端口有关的参考信号来定义。例如,在LTE系统中,天线端口0可以与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有关,而天线端口6可以与定位参考信号(PRS)有关。
例如,可以以一对一方式映射天线端口和物理天线单元。这可以对应于单个交叉极化天线单元被用于下行链路MIMO或下行链路发射分集的情况。例如,天线端口0被映射到一个物理天线单元,然而天线端口1可以被映射到另一个物理天线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从UE的角度来看,存在两种类型的下行链路传输。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有关,而另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1的参考信号有关。
又例如,单个天线端口可以被映射到多个物理天线单元。这可以对应于单个天线端口被用于波束形成的情况。在波束形成中,使用多个物理天线单元,所以下行链路传输可以被导向特定UE。一般而言,这可以利用使用多列多个交叉极化天线单元所配置的天线阵列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从UE的角度来看,存在从单个天线端口生成的一种类型的下行链路传输。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0的CRS有关,而另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1的CRS有关。
也就是说,天线端口指示从UE的角度来看的下行链路传输,而不是通过eNB来自物理天线单元的实际下行链路传输。
又例如,多个天线端口被用于下行链路传输,但是每个天线端口可以被映射到多个物理天线单元。这可以对应于天线阵列被用于下行链路MIMO或下行链路分集的情况。例如,天线端口0和1中的每一个可以被映射到多个物理天线单元。在这种情况下,从UE的角度来看,有两种类型的下行链路传输。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0的参考信号有关,而另一个与用于天线端口1的参考信号有关。
在FD-MIMO中,数据流的MIMO预编码可以经历天线端口虚拟化、收发器单元(或发送和接收单元)(TXRU)虚拟化以及天线单元图案。
在天线端口虚拟化中,天线端口上的流在TXRU上被预编码。在TXRU虚拟化中,TXRU信号在天线单元上被预编码。在天线单元图案中,由天线单元辐射的信号可以具有定向增益图案。
在现有收发器建模中,假定了天线端口与TXRU之间的静态一对一映射,并且TXRU虚拟化效果被结合到包括TXRU虚拟化和天线元件图案的效果的静态(TXRU)天线图案中。
可以通过频率选择性方法来执行天线端口虚拟化。在LTE中,定义了天线端口以及参考信号(或导频)。例如,对于天线端口上的预编码数据传输,在与数据信号相同的带宽中发送DMRS,并且DMRS和数据两者由相同的预编码器(或相同的TXRU虚拟化预编码)来预编码。对于CSI测量,通过多个天线端口来发送CSI-RS。在CSI-RS传输中,表征CSI-RS端口与TXRU之间的映射的预编码器可以用唯一矩阵加以设计,使得UE可估计用于数据预编码矢量的TXRU虚拟化预编码矩阵。
在下面参考附图描述的1D TXRU虚拟化和2D TXRU虚拟化中对TXRU虚拟化方法进行讨论。
图12图示在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收发器单元模型。
在1D TXRU虚拟化中,M_TXRU TXRU与在具有相同极化的单个列天线阵列中配置的M个天线单元有关。
在2D TXRU虚拟化中,可以通过(M_TXRU、N、P)来表示与图11的天线阵列模型配置(M、N、P)相对应的TXRU模型配置。在这种情况下,M_TXRU意指在2D同一列和同一极化中存在的TXRU的数目,并且总是满足M_TXRU≤M。也就是说,TXRU的总数与M_TXRU×N×P相同。
可以根据天线单元与TXRU之间的相关性将TXRU虚拟化模型划分成如在图12(a)中一样的TXRU虚拟化模型选项1:子阵列分割模型以及如在图12(b)中一样的TXRU虚拟化模型选项2:全连接模型。
参考图12(a),在子阵列分割模型的情况下,天线单元被分割成多个天线单元组,并且每个TXRU连接到这些组中的一个。
参考图12(b),在全连接模型的情况下,多个TXRU的信号被组合并传送到单个天线单元(或天线单元的布置)。
在图12中,q是在一列内具有M个共极化的天线单元的传输信号矢量。W是宽带TXRU虚拟化矢量,并且W是宽带TXRU虚拟化矩阵。X是M_TXRU TXRU的信号矢量。
在这种情况下,天线端口与TXRU之间的映射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
在图12中,TXRU与天线单元之间的映射(TXRU到单元映射)示出一个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从硬件的角度来看,本发明可以被同样地应用于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的TXRU与天线单元之间的映射。
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图13图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13,UE可以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以估计除了发送PUSCH的频带之外的上行链路频带(子频带)的信道,或者获得与整个上行链路带宽(宽带)相对应的信道的信息。
当周期性地发送SRS时,可以通过上层信号确定相应的周期。eNB可以通过使用具有PDCCH上行链路/下行链路DCI格式的“SRS请求”字段来指示非周期性SRS的传输,或者可以发送触发消息以开始传输。
如图13中所示,在一个子帧内可以发送SRS的区域是时间轴上的最后区域,其包含SC-FDMA符号。根据它们的频率位置可以相互区分被发送到相同子帧的最后SC-FDMA符号的来自不同UE的SRS。与PUSCH不同,用于变换成SC-FDMA信号的离散傅立叶变换(DTF)不在SRS上执行,不采用预编码矩阵,可以直接发送SRS。
此外,可以在一个子帧内发送用于PU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区域是时间轴上的每个时隙的中心区域,其包含SC-FDMA符号;以相同的方式,通过频域的数据传输频带发送SRS。例如,如图13中所示,在应用正常CP的子帧中,DMRS被发送到第四和第十一SC-FDMA符号。另一方面,在应用扩展CP的子帧中,DMRS被发送到第三和第九SC-FDMA符号。
DMRS可以与PUSCH或PUCCH的传输组合。SRS是UE发送到eNB的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参考信号。eNB通过接收的SRS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并使用用于上行链路调度的估计的上行链路信道。SRS不与PUCCH或PUCCH的传输组合。相同类型的基本序列可以被用于DMRS和SRS。同时,应用于用于上行链路多天线传输的DMRS的预编码可以与应用于PUSCH的预编码相同。
支持两种类型的上行链路参考信号:
-与PUSCH或PUCCH的传输相关联的DMRS
-与PUSCH或PUCCH的传输无关的SRS
对于DMRS和SRS,以相同的方式使用相同的基本序列集。
参考信号序列,是通过使用基本序列的循环移位α来定义的,如下面的等式14中所示。
[等式14]
在等式14中,参考信号序列的长度是这里,表示频率区域中的资源块的大小,并且由子载波的数量表示。而且m是
通过应用不同的循环移位值α,从单个基本序列生成多个参考信号序列。
基本序列由其组号区分。这里,u∈{0,1,...,29}表示组号,并且v表示组内的基本序列号。
每个组包含其长度为的一个基本序列(v=0)和其长度均为的两个基本序列(v=0,1)。根据序列的长度不同地定义基本序列
1)当基本序列的长度等于或大于时,基本序列由等式15如下地定义。
[等式15]
在等式15中,Zadoff-Chu(ZC)序列的长度,由满足条件的最大素数确定。
第q根Zadoff-Chu(ZC)序列由下面的等式16定义。
[等式16]
2)当基本序列的长度小于()时,基本序列由下面的等式17定义。
[等式17]
当对于每个基本序列组如下面的表6中所示定义等式17的 时。
[表6]
当对于每个基本序列组如下面的表7中所示定义等式17的 时。
[表7]
3)组跳变
时隙n_s内的序列组编号u由组跳变模式fgh(ns)和序列移位模式fss定义,如下面的等式18所表达。
[等式18]
u=(fgh(ns)+fss)mod30
存在17种类型的跳变模式和30种类型的序列移位模式。可以通过由上层提供的小区特定的参数“启用组跳变”来启用或禁用序列组跳变。如果PUSCH传输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但是不对应于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则可以通过上层参数“禁用序列组跳变”对特定UE禁用PUSCH的序列组跳变,即使可以基于小区启用PUSCH的序列组跳变。
对于PUSCH、PUCCH和SRS,组跳变模式可以分别不同,其通过下面的等式19定义。
[等式19]
这里,c(i)是伪随机序列和小区特定值。在每个无线电帧的开始处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被初始化为其中根据下面的“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来确定
对于PUCCH、PUSCH和SRS,序列移位模式fss被不同地定义。
在PUCCH的情况下,序列移位模式被确定为其中,根据如下面“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确定
在PUSCH的情况下,如果上层不提供的值,或者PUSCH传输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但不对应于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则序列移位模式,被确定为并由上层确定Δss∈{0,1,...,29}。否则,序列移位模式,被确定为其中,根据下面“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来确定
在SRS的情况下,序列移位模式,被确定为其中,根据如下面的“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确定
4)序列跳变
仅当参考信号的长度为时应用序列跳变。
当参考信号的长度是时,基本序列组内的基本序列号v是0。
当参考信号的长度是时,时隙n_s中的基本序列组内的基本序列号v由下面的等式20定义。
[等式20]
这里,c(i)是伪随机序列并且包含小区特定值。由上层提供的“参数Sequence-hopping-enabled”确定是否启用序列跳变。如果PUSCH传输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但不对应于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则可以通过上层参数“Disable-sequence-group-hopping”为特定UE禁用用于PUSCH的序列跳变,尽管基于小区启用用于PUSCH的序列跳变。
在PUSCH的情况下,在每个无线电帧的开始处伪随机序列生成器被初始化为其中根据下面的“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来确定
在SRS的情况下,在每个无线电帧的开始处将伪随机序列生成器初始化为其中根据下面的“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中所述确定并且根据上面描述的“3)组跳变”确定Δss
5)确定用于序列生成的虚拟小区标识
的定义取决于传输类型。
与PUSCH相关的传输:
-如果值不是由上层设置,或者如果PUSCH传输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并且对应于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则
否则,
与PUCCH有关的传输:
-如果值不是由上层设置,则
-否则,
SRS:
-
6)解调参考信号(DMRS)
与层索引相关的PUSCH DMRS序列由下面的等式21定义。
[等式21]
m=0,1
这里,表示为上行链路传输调度的带宽,其由子载波的数量表示。
如上所述,表示通过应用循环移位值,αλ,从基本序列获得的参考信号序列。
为DCI格式0设置正交序列w(λ)(m),使得当未设置上层参数“Activate-DMRS-withOCC”时或者当临时C-RNTI被用于发送与相应的PUSCH传输有关的最近的上行链路相关DCI时[wλ(0) wλ(1)]=[1 1]。
另外,可以根据关于与相应的PUSCH传输相关的传输块的最近的上行链路相关DCI中包括的“循环移位字段”,如下表9中所示设置正交序列。
在[w(λ)(0) w(λ)(1)]中,w(λ)(0)是应用于层索引λ的第一时隙的值,并且w(λ)(1)是应用于层索引λ的第二时隙的值。
在时隙号ns中,循环移位值,αλ,由下面的等式22定义。
[等式22]
αλ=2πncs,λ/12
这里,ncs,λ可以由下面的等式23定义。
[等式23]
在等式23中,值由上层参数“cyclicShift”指示。上层参数“cyclicShift”
表8示出“cyclicShift”参数与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8]
在等式23中,对于在关于与相应的PUSCH传输有关的传输块的最近的上行链路相关DCI内递送的DMRS字段,通过3比特的循环移位来设置并且值在表9中示出。
表9示出上行链路相关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与[w(λ)(0) w(λ)(1)]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9]
如果关于与相应的PUSCH传输相关的相同传输块的上行链路相关DCI不存在并且对应于以下情况之一,则表9的第一列可以用于和w(λ)(m)值:
-半持久地调度相同传输块的初始PUSCH的情况,或者
-通过随机接入响应许可调度相同传输块的初始PUSCH的情况。
等式23中的nPN(ns)值可以由下面的等式24定义。
[等式24]
这里,c(i)是伪随机序列和小区特定的值。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在无线电帧的开始处被初始化为cinit。如果的值不由上层设置或者如果PUSCH传输是随机接入响应许可或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一部分并且对应于相同传输块的重传,则cinit确定为否则,cinit确定为
参考信号的矢量被预编码,如下面的等式25所表达。
[等式25]
这里,P表示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数量。
在使用单个天线端口的PUSCH传输的情况下,P=1、W=1并且υ=1。
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P=2或者P=4,并且预编码矩阵W与用于在相同子帧内对PUSCH进行预编码的预编码矩阵相同。
在用于PUSCH传输的天线端口的情况下,序列乘以幅度缩放因子βPUSCH并且以从开始的顺序映射到资源块。用于映射过程的一组物理资源块以及索引与天线端口数量p之间的关系与相应的PUSCH传输中的相同。
在子帧内映射到资源元素(k,l)(即,具有频域索引k和时域索引1的资源元素)(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l=3,而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l=2)按增加k的顺序执行,并且然后按增加时隙数的顺序执行。
表10示出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层(例如,RRC层)参数。
[表10]
用于有效多用户(MU)MIMO配对的上行链路DMRS设计
在下文中,本文中的基站的术语被全面地用于包括远程无线电头端(RRH)、传输点(TP)、接收点(RP)、eNB和中继站。
在下文中,为了方便起见,关于3GPP LTE系统描述本发明。然而,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技术范围可以扩展到包括3GPP LTE系统的其他系统。
当前,关于UE执行的上行链路PUSCH传输时的DMRS配置,基于循环移位的正交性的方法和基于正交覆盖码(OCC)的方法主要用于有效支持UL MU–MIMO方案。
在前一种情况下,从UL MU配对的UE当中的相同基本序列生成DMRS序列;然而,因为针对每个UE设置不同的循环移位(CS),所以可以在DMRS传输期间确保关于UL MU-MIMO配对的UE的正交性(换句话说,可以复用DMRS)。为此,必须为相应的MU配对的UE设置相同的UL调度RB。
在后一种情况下,完全重叠的RB不一定必须在MU配对的UE当中进行调度;尽管分配部分重叠的带宽(BW),但是OCC可以确保正交性。
根据基于OCC的方法,对于在一个子帧中定义的两个PUSCH DMRS符号系列中的每一个(即,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的第四符号(l=3),并且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第三符号(l=2)),应用[+1,+1]或[+1,-1],并且从而由于OCC长度-2关于UL MU-MIMO配对UE的正交性可以被确保(即,可以复用DMRS)。
在本发明中,为了启用两个或更多个UL MU-MIMO调度,提出一种用于分配比现有方法更多的正交PUSCH DMRS的方法。
具体地,本发明考虑其中eNB配备有多个天线的情况,诸如大规模MIMO(其可以替代地称为全维(FD)-MIMO、增强型MIMO、大规模天线系统、超大MIMO或超MIMO)环境。
此外,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分配正交PUSCH DMRS以在分配完全重叠的RB或部分重叠BW时启用两个或更多个UL MU-MIMO调度的方法。
1.时域OCC扩展(例如,多子帧(SF)形式)
A.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另外分配PUSCH DMRS被映射到的时间域的符号,可以应用时域OCC长度-T(这里,T>2,例如,T=4)。
B.作为一个示例,当eNB向UL-MIMO配对的UE发送特定的上行链路许可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eNB可以指示使得在以相同的方式始终调度RB的带上的S个(相邻)子帧当中以捆绑的形式调度上行链路许可。例如,当S=2时,通过向其中S=2的整个子帧中定义的总共4个PUSCH DMRS符号应用OCC长度-4(例如,来自[+1,+1,+1,+1]、[+1,-1,+1,-1]、[+1,+1,-1,-1]或[+1,-1,-1,+1]的一个OCC),eNB可以指示或配置使得UE发送PUSCH DMRS。
图1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4图示其中应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
为了便于描述,图14图示频域中的一个RB(即,12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两个子帧的PUSCH资源被分配给UL MU-MIMO配对UE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情况。
参考图14,UE可以将DMRS序列映射到分配的PUSCH资源区域内的4个符号(即,第一子帧的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第二子帧的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以及第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
并且OCC长度-4可以应用于总共4个PUSCH DMRS符号。例如,如果应用[+1,-1,+1,-1],则将+1乘以映射到第一个子帧的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的DMRS序列,将-1乘以映射到第一子帧的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将+1乘以映射到第二子帧的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并且将-1乘以映射到第二子帧的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
可替选地,与图14的示例不同,除了在单个子帧(SF)内映射现有的PUSCH DMRS的符号之外(即,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的第四个符号(l=3),并且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每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l=2)),通过分配附加的PUSCH DMRS符号(例如,通过为每个符号另外分配一个DMRS符号),可以指示或设置使得OCC长度-T(其中T>2)可以被应用。
C.携带前述的UL许可(即,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调度)的特定UL相关DCI可以具有单个资源分配(RA)字段。但是,假设已从SF#n发送DCI。然后,UE可以识别多SF调度许可被发送,并且从而不仅在传统的SF#n+k(例如,k=4)时间点而且在下一个SF#n+k+1个时间点处执行相应的调度PUSCH传输。
如果UE接收携带UL许可的DCI并且在以下方法当中满足至少一个条件,则UE可以将相应的UL许可视为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以下述条件的部分可以被组合)形式的资源分配。
i)使用上层信令的指示方法
通过特定的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元素(CE)),前述操作的激活(和/或停用)(即,通过单个RA字段指示的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资源分配)可以以半静态方式配置。
或者通过隐式地链接到诸如传输模式配置的现有RRC配置的特征,可以配置前述操作的激活(和/或停用)。在一个示例中,如果针对相应UE配置特定TM,则UE可以识别以隐式地激活该操作。
ii)使用显式DCI指示的方法
或者以定义附加比特字段或者重用用于特定DCI格式的现有字段的形式,可以显式地指示前述操作(即,由于单个RA字段而执行的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资源分配)的激活。
并且/或者可以定义单独的RNTI,用于指示前述不同的PUSCH调度(即,由于单个RA字段而执行的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资源分配)。当检测到根据RNTI(由相应的RNTI掩蔽的DCI)调度的DCI时,可以使UE执行上述PUSCH传输。
iii)使用隐式指示的方法
当eNB事先向UE提供子帧集相关配置,并且在特定子帧内接收到相应的UL相关DCI时,前述操作(即,由于单个RA字段而执行的S个(相邻的)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资源分配)可以被执行。
可替选地,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使得以特定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或4)递送调度许可,则仅将调度许可递送到特定搜索空间(例如,仅递送到UE特定搜索空间(USS)或仅递送到公共搜索空间(CSS)),或者调度许可被递送到特定控制信道类型(例如,增强型PDCCH(EPDCCH))或EPDCCH的特定集合(集合0或集合1)中,可以执行前述操作(即,由于单个RA字段而执行的S个(相邻)子帧当中的捆绑形式的资源分配)。上述特定条件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预定义或配置。
2.频域扩展(例如,梳状形式)
A.根据传统方法,当映射PUSCH DMRS序列时,针对一个SC-FDMA符号内的特定调度的RB区域中的每个子载波(或针对每个RE)映射PUSCH DMRS序列元素。
另一方面,根据本实施例,可以针对PUSCH 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的每个D_k子载波(或针对每个RE)(例如,D_k=2)映射PUSCH DMRS序列。换句话说,PUSCH DMRS序列可以以与PUSCH 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的D_k个子载波(或RE)一样多的间距来映射。此时,PUSCH DMRS序列可以被映射在其中已经调度PUSCH DMRS序列的RB区域内。
此时,D_k值可以设置为1、2、3、4等。例如,D_k值可以由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 CE)提供,或者预定义为具有固定值。这里,D_k=1的情况对应于不使用现有方法中的梳状形式的情况。
此外,可以以更具体的方式配置的D_k值可以被限制为2的幂,诸如1、2、4等。另外,可以允许D_k=3的情况(其考虑一个RB由12个子载波组成的事实)。
作为一个示例,eNB可以向相应的UE通知DMRS序列是否形成用于UE对DMRS序列的映射的“偶数梳”或“奇数梳”。
此时,如上所述,如果针对UE配置2的D_k值,则eNB可以向相应的UE通知该序列是否形成“偶数梳”或“奇数梳”。
可替选地,D_k值被加前缀为2,并且eNB可以向相应的UE通知该序列是“偶数梳”或者“奇数梳”。
关于序列是否形成“偶数梳”或“奇数梳”,eNB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以半静态方式配置将要被相应UE使用的梳型。
可替选地,关于序列是否形成“偶数梳”或“奇数梳”,eNB可以通过DCI动态地指示梳型(当通过DCI以梳状的形式指示DMRS序列映射操作时)。例如,可以定义1比特的新DCI字段,并且可以通过相应字段指示序列是否“偶数梳”或者“奇数梳”。此外,通过1.C中描述的各种形式的指示方法当中的至少一种方法(即,使用上层信令的指示方法、使用显式DCI指示的方法和使用隐式指示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指示序列是否形成“偶数梳”或“奇数梳”。
在本文中,指示序列是否形成偶数梳或者奇数梳等于指示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DMRS序列的映射符号内(换句话说,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具有符号索引3的符号,以及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具有符号索引2的符号)的RE。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指示序列是否为偶数梳或者奇数梳。在本文中,描述可以简称为“梳状”,或者描述也可以称为梳形、梳形资源、梳形配置方法、梳形相关配置、梳型或梳型配置。此外,该描述还可以称为交错/交织频分多址(IFDMA)配置、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即,子载波或RE)的指示符等等。
i)当配置/指示“偶数梳”时,UE可以从相应调度的RB区域内的第一RB索引开始执行PUSCH DMRS序列映射(即,由DCI的RA字段指示)。换句话说,UE可以将PUSCH DMRS序列从相应调度的RB区域内的第一RB索引到最后RB索引映射到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的RE。
此时,在“偶数梳”的情况下,PUSCH DMRS序列可以按照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索引的升序仅映射到RE,诸如在相应的初始RB索引内的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的12个子载波索引(0,1,2,3,...,11)中的{0,2,4,6,8,10}。并且随后对于下一个RB索引,PUSCH DMRS序列可以仅被映射到在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具有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索引的RE。
ii)当配置/指示“奇数梳”时,UE可以执行从相应的调度的RB区域内的第一RB索引开始的PUSCH DMRS序列映射(即,由DCI的RA字段指示)。换句话说,UE可以将PUSCH DMRS序列从相应的调度的RB区域内的第一RB索引到最后RB索引映射到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的RE。
此时,在“奇数梳”的情况下,PUSCH DMRS序列可以仅以奇数子载波索引的升序映射到RE,诸如在相应的初始RB索引内的在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的12个子载波索引(0,1,2,3,...,11)当中的{1,3,5,7,9,11}。并且随后对于下一个RB索引,PUSCH DMRS序列可以仅被映射到在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具有奇数编号的子载波索引的RE。
图1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5图示其中应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
为了便于描述,图15示出了频域中的一个RB(即12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一个子帧的PUSCH资源被分配给UL MU-MIMO配对UE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特定情况。
此外,为了便于描述,图15假设D_k值为2,UE 1的DMRS映射资源对应于偶数梳资源,并且UE 2的DMRS映射资源对应于奇数梳资源。
另外,图15假设DMRS被映射到与时域中的现有符号相同的符号。
参考图15,UE 1和UE 2可以在所分配的PUSCH资源区域内以梳状的形式将DMRS序列映射到两个符号(即,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
UE 1可以将DMRS序列映射到在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内具有偶数编号的子载波索引(即,{0,2,4,6,8,10})的RE。
另一方面,UE 2可以将DMRS序列映射到在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个符号内具有奇数编号的子载波索引(即,{1,3,5,7,9,11})的RE。
并且UE 1和UE 2可以分别将OCC长度-2应用于总共两个PUSCH DMRS符号。
例如,如果UE 1应用[1,-1],则可以将+1应用于映射到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并且-1可以乘以映射到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
此外,如果UE 2应用[-1,1],则-1被应用于映射到第一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并且+1可以乘以映射到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的DMRS序列。
iii)上面给出的描述中的偶数/奇数梳是当D_k=2时的示例。同时,例如,如果D_k>2,则可以指示/配置UE以将相应的PUSCH DMRS序列仅映射到具有对应于特定配置/指示值(d_k)的子载波索引的RE,其中在UE取D_k值的模数之后获得子载波索引作为余数。例如,如果D_k=4,则UE可以被配置以具有四个梳状资源中的一个(d_k=0,1,2,...,D_k-1)。此时,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DCI为UE指示/配置d_k值。
例如,由d_k=0指示/配置的UE可以仅以子载波索引的升序将PUSCH DMRS序列映射到具有每个RB的子载波索引{0,4,8}的RE。由d_k=1指示/配置的UE可以仅以子载波索引的升序将PUSCH DMRS序列映射到具有每个RB的子载波索引{1,5,9}的RE。由d_k=2指示/配置的UE可以仅以子载波索引的升序将PUSCH DMRS序列映射到具有每个RB的子载波索引{2,6,10}的RE。由d_k=3指示/配置的UE可以仅以子载波索引的升序将PUSCH DMRS序列映射到具有每个RB的子载波索引{3,7,11}的RE。
iv)在另一种方法中,代替如上所述将用于DMRS映射的频率资源划分为子载波单元,可以配置/指示UE以在RB索引单元中为DMRS映射划分频率资源。
例如,在相应的调度的RB区域(即,由DCI的RA字段指示的区域)内,UE 1可以仅将DMRS序列映射到偶数索引的RB,而UE 2可以将DMRS序列仅映射到奇数索引的RB。以这种方式,可以在UL MU-MIMO配对的UE当中的RB单元中应用用于DMRS映射的资源划分。
如上所述,即使当在RB单元中应用用于DMRS映射的资源划分时,如果三个或更多个UE是UL MU-MIMO配对,则每个UE可以仅将DMRS序列映射到RB单元中的与从特定模运算获得的余数一致的RB。
以这种方式,可以根据eNB的配置来预定义或应用诸如RE级或RB级的频率粒度。此外,本发明不限于RE级或RB级;然而,对于更大的粒度,显然的是,可以修改本发明以在特定RB组单元(例如,2RB组单元)中包括用于UL MU-MIMO配对UE当中的DMRS映射的频率资源划分。
B.前述方法旨在从频率资源划分中获得额外的正交性。
因此,在不应用如上面方法1中描述的OCC长度-T(例如,T>2)的情况下,OCC长度-2仍然可以应用于相应的调度的子帧内的两个PUSCH DMRS符号。
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方案,但是如下面方法3中所述,OCC长度-T(例如,T>2)形式的扩展可以与梳状扩展一起应用(即,UL MU-MIMO配对的UE将PUSCH DMRS序列映射到梳状形式的方法)。
C.具体地,从利用梳状扩展的方法获得的效果之一是传统UE 1还能够如下接收ULMU-MIMO调度。
例如,UE1、UE2和UE3可以如下接收用于UL MU-MIMO传输的调度。
-传统UE1(应用OCC[+1,+1])
-增强型UE2(OCC[+1,-1]和“偶数梳”被应用)
-增强型UE3(OCC[+1,-1]和“奇数梳”被应用)
如果如上所述配置,因为在频域中在UE2和UE3之间区分(换句话说,频分复用(FDM))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资源,并且相互正交的OCC(即,[+1],+1]和[+1,-1])被应用于UE 1和UE 2之间的各个DMR序列;并且UE1和UE3,保持正交性。因此,可以将包括传统UE的3个UE一起共同调度,并且因此,即使在其中包括没有获知梳状扩展的传统UE,也可以获得在3个UE当中可以执行UL MU-MIMO配对的优点。
D.另外,可以限制用于由于梳状扩展而生成PUSCH DMRS并且根据其发送PUSCH的方法,使得该方法仅应用于特定调度的RB大小或更大的情况。
也就是说,可以限制该方法,使得仅当调度的RB大小大于T_RB(=2或3或4)时应用梳状扩展。
作为一个示例,T_RB可以被固定或配置为2。在这种情况下,T_RB=2的原因是,如果即使对于1RB调度的情况允许基于梳状扩展的操作,例如,通过划分为偶数/奇数梳来分配相应的1RB,则必须新定义映射在6个子载波(RE)上的PUSCH DMRS序列,并且序列长度变得过度缩短,这可能导致性能劣化。
也就是说,简单地通过配置/应用T_RB=2,可以应用梳状扩展,同时仍然以相同的方式利用用于生成传统PUSCH DMRS序列的方法。
换句话说,例如,设置T_RB=2旨在仅允许特定调度的RB能够重用传统DMRS序列同时仍然利用梳状扩展而无需引入如上所述的新DMRS序列。T_RB=2的设置显式地指示仅当调度的PRB的数量是2、4、6等时允许由于梳状扩展而进行的调度。换句话说,如果调度的PRB的数量是2、4、6等,则2的重复因子(RPF)可以应用于传统PUSCH DMRS序列,其PRB的数量是1、2、3、等等;序列内的元素之间的间距被加宽为与PRF=2一样多(即,通过在序列元素之间插入零),并且然后DMRS可以与PUSCH数据一起发送。
此时,可以将T_RB定义/配置为具有大于2的特定值。尽管可以根据T_RB被定义/配置为具有大于2的值来限制调度,但是以更可靠的方式确保由于梳状扩展的方法的性能是有利的。
结果,因为如上所述定义/配置可以应用梳状扩展的特定T_RB值,所以梳状扩展可以不应用于小于特定值的调度RB大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从DCI的RA字段中计算出的调度RB大小小于T_RB,则UE可以根据未应用梳状扩展的传统DMRS生成方法来执行PUSCH传输。另一方面,如果调度的RB大小大于T_RB,则可以根据应用梳状扩展的新DMRS生成方法来执行PUSCH传输。
换句话说,例如,如果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1、3、5等,则可以直接使用如现有技术中异常应用RPF=1的传统DMRS序列而无需梳状扩展。同时,如果调度的PRB的数量是2、4、6等,则应用RPF=2的传统序列(其PRB的数量分别为1、2、3、...)可以与用于与PUSCH数据一起发送DMRS的梳状扩展一起被应用。
i)在又一种方法中,例如,如果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1、3、5等,则通过针对PRB的数量分别为2、4、6等的情况(例如,使用具有长度12/24/36(应用RPF=2)的DMRS序列的情况)应用DMRS长度可以配置/操作用于将DMRS发送到大于由相应的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指定的频率区域的方法。
换句话说,发送与相应的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一样多的PUSCH数据;然而,因为在DMRS传输的情况下,具有大于1的RPF的DMRS序列(与PRB大小(PRB的数量为1、3、5、...)完全相同)不存在,除非采用截断,所以在不截断DMRS序列的情况下DMRS可以在更大的频率区域中被发送。
为此目的,如果DMRS的PRB的数量大于调度的PRB的数量(其中应用大于1的RPF),则可以定义/配置使得可以通过映射针对被调度的PRB区域从最低索引PRB开始并且连续地超出被调度的PRB区域的最高索引PRB的DMRS序列来发送DMRS序列。
可替选地,DMRS序列的映射可以针对调度的PRB区域仅与最高索引的PRB对齐。为此,可以定义/配置使得DMRS序列映射可以从调度的PRB区域中的具有低于最低索引PRB的索引的PRB开始。
以这种方式,可以为UE预定义或配置/指示映射到大于PUSCH数据映射区域的频率区域的DMRS序列是否被映射超出关于PUSCH数据映射区域的最低索引的PRB的边界并且/或者DMRS序列是否被映射超出最高索引PRB的边界。作为一个示例,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者切换/指示到第一层(L1:层1)级别(例如,通过DCI)和/或第二层(L2:层2)级别(例如,通过MAC CE)以半静态方式配置/指示UE。
例如,可以通过根据被调度到相应的UE的PRB区域的形式(或位置)通过隐式指示动态地切换/选择DMRS序列的映射方向(即,沿着其DMRS序列被映射超出PUSCH数据的资源区域的方向),使得如果对应的调度的PRB区域是比相应系统的整个PRB区域的中心区域更低索引的PRB区域,则DMRS序列朝向后述的较高索引的PRB被映射到比PUSCH数据占用的更大的区域;如果相应的调度的PRB区域对应于比整个PRB区域的中心区域更高索引的PRB区域,则DMRS序列朝向前述的较低索引的PRB被映射到比PUSCH数据占用的更大的区域。通过这样做,可以提高eNB的调度灵活性。
可替选地,可以为UE预先确定或配置DMRS序列的映射方向(即,沿着其DMRS被映射超出PUSCH数据占用的区域的的资源区域的方向),使得与特定梳类型结合隐式地确定映射方向。例如,可以为UE预先确定或配置映射方向,使得当以奇数梳的形式调度资源区域时,朝向较低索引的PRB区域DMRS序列被映射超出PUSCH数据映射区域,而当资源区域以偶数梳的形式被调度时,朝向更高索引的PRB区域被映射超出PUSCH数据映射区域。
ii)在另一种方法中,当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1时,具有特定定义的长度或预先配置的长度为6的DMRS序列(例如,重用用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序列))可以被使用。并且/或者当调度的PRB的数量大于1时(例如,当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3、5、......时),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应用不长于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的最大可能的DMRS长度的操作(例如,当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3、5等时,可以使用分别参考PRB的数量是2、4等等的情况的具有12、24等长度的DMRS序列)。
该方法的特征可以在于下述事实,与其中DMRS序列的长度长于PUSCH PRB的数量的上述方法i)不同,在该方法中,DMRS序列的长度短于PUSCH PRB的数量,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上述方法i)中描述的各种方法可以类似地应用为相应DMRS序列的配置/分配选项。
例如,可以映射DMRS序列,使得其总是与PUSCH调度的最低索引PRB对齐。相反,可以映射DMRS序列,使得其与PUSCH调度的最高索引PRB对齐。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可以被用于配置哪种方法应用于包括上述方法的PUSCH数据区域内的DMRS序列的映射,或者可以动态地切换动态指示(例如,通过DCI)。类似地,还可以应用基于与PUSCH调度的PRB区域相关联(和/或与诸如指示的梳型的参数相关联)的特定隐式指示的方法。
iii)在又一种方法中,当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1、3、5、...时,可以为UE配置/指示在其级联中使用多个DMRS序列(RPF>1)的操作。
例如,在长度为18的DMRS序列的情况下(例如,当以偶数/奇数梳的形式映射DMRS序列时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3的情况),长度为12的DMRS序列和长度为6的DMRS序列可以级联成一个序列。并且/或者在长度为30的DMRS序列的情况下(例如,当以偶数/奇数梳形式映射DMRS序列时PUSCH调度的PRB的数量是5的情况),长度为24的DMRS序列和长度为6的DMRS序列可以被级联。
此时,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长度为6的DMRS序列。例如,可以为UE预定义或预先配置长度为6的特定DMRS序列以支持诸如旨在用于NB-IoT应用的特定序列的重用或基于计算机搜索的确定的操作。
为了执行上述操作,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确定要级联的DMRS序列当中的映射顺序的特定规则。例如,类似于上面D.i)中描述的方法,可以首先将具有长长度的序列映射到较低PRB区域,或者可以首先将具有较短长度的序列映射到较低PRB区域。前述优先级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事先以半静态方式配置,或者在L1级(例如,通过DCI)和/或L2级(例如,通过MAC CE)切换/指示。
可替选地,例如,根据相应的调度PRB区域是否是比相应系统的整个PRB区域的中心区域更低索引或更高索引的PRB区域,首先要级联哪个序列可以被隐式地关联或者首先级联哪个序列可以通过隐式地与为UE指示的梳状类型相关联来确定。
E.作为另外的方法,假设由于在初始PUSCH传输时的梳状扩展而创建DMRS,并且根据DMRS发送初始PUSCH。如果从eNB接收到PHICH NACK(非肯定应答),则关于以何种方式发送下一个对应的重传PUSCH可以应用下述选项之一:
i)可以通过以与对应的初始PUSCH传输中相同的方式应用梳状相关操作来执行PUSCH重传。
例如,如果在初始PUSCH传输时调度的RB大小小于T_RB,并且由此即使对于初始PUSCH传输执行传输而不使用梳状扩展,仍然可以不应用梳状扩展而执行PUSCH重传。
如果通过应用特定梳(例如,偶数梳或奇数梳)来发送初始PUSCH,因为调度的RB大小在初始PUSCH传输时大于T_RB,则可以通过应用梳状相关配置来执行PUSCH重传。。
更具体地,如果从PHICH发送NACK信号,则可以执行PUSCH重传。此时,PUSCH重传可以是非自适应的或自适应的。
非自适应重传由PHICH上的NACK信号触发。非自适应重传使用与先前PUSCH传输中相同的资源集。例如,在PUSCH重传期间不改变调制方法和分配的资源块集。
另一方面,自适应重传由PDCCH DCI(例如,DCI格式0或4)触发。如果针对先前的PUSCH传输没有切换新数据指示符(NDI)标志,则触发重传。在自适应重传的情况下,可以改变分配的资源块集。
如上所述,如果UE通过应用用于在初始PUSCH传输时确定特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例如,偶数梳或奇数梳)来发送DMRS,则UE还可以通过甚至对于相应的PUSCH的重传应用相同的指示符来执行DMRS传输。
为了给出基于非自适应重传的示例,UE可以在PUSCH重传时不再从eNB接收DCI。因此,UE可以在PUSCH重传时通过使用用于确定在最近的上行链路相关DCI(即,用于PUSCH调度的DCI)内指示的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来发送DMRS(即,DMRS序列可以被映射)。
ii)如果通过应用特定梳(例如,偶数梳)已经发送了对应的初始PUSCH(例如,当调度的RB大小大于T_RB时),则可以通过应用具有与对应的初始PUSCH的传输不同的模式的梳状有关的配置来执行PUSCH重传。
为了更一般地描述特征,当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为UE预定义或配置基于一种梳状相关配置的跳变模式时,可以根据在初始PUSCH传输时指示/应用的特定梳(例如,偶数梳或奇数梳)配置来配置UE,并且然后可以自动定义/配置用于重传的梳状相关配置的改变模式。
例如,如果在第一(初始)PUSCH传输时应用偶数梳,则当接收到PHICH NACK信号时可以将奇数梳应用于第二PUSCH传输。当接收到PHICH NACK信号时,可以再次将偶数梳应用于第三PUSCH传输。
以这种方式,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根据特定梳状相关“跳变模式”启用要针对每个PUSCH重传改变的梳状相关配置的方法。
iii)在其他方法中,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使得始终应用默认的梳状相关方案,不管是否已经对相应的初始PUSCH传输应用了特定梳(例如,偶数梳)(例如,调度的RB大小大于T_RB的情况)或者是否已经根据没有梳状应用的传统方案执行初始PUSCH传输(例如,调度的RB大小小于T_RB的情况)。
例如,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默认模式,使得仅在不涉及梳状扩展的传统方案中执行传输。此方案带来这样的效果,尽管梳状扩展操作被应用于初始PUSCH传输,但如果由于PHICH NACK信号而触发重传(通过不采用梳状但仅在传统方案中以相同的形式执行传输),则可以尽可能可靠地执行重传。
可替选地,可以为UE单独定义或配置相应的默认形式,使得默认模式可以采用梳状扩展,但是限于特定的梳状相关配置。例如,可以为UE定义或配置始终仅采用偶数梳的单个特定默认梳型。
F.作为另外的方法,可以以新表(例如,下面的表11至13之一)中所示的方式为UE定义或配置基于梳状扩展的DMRS生成方法,其还包括如在现有技术的表9中的
表(即,定义循环移位字段、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和OCC([w(λ)(0) w(λ)(1)])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表)中的梳状配置方法。换句话说,CS+OCC+梳(即,[w(λ)(0) w(λ)(1)]和梳状配置方法)可以联合编码到循环移位字段并在DCI内递送到UE。
并且DCI可以用于动态指示。换句话说,DCI可以动态地指示是否使用诸如表9的现有表,或者是否使用包括梳状配置方法的新表。
表1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
之间的联合编码表的一个示例。
换句话说,表11图示循环移位字段、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OCC([w(λ)(0) w(λ)(1)])和用于确定映射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即,梳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1]
表11的阴影单元对应于从上面的表9更新的字段。换句话说,可以从上面的表9更新梳状类型的值(偶数/奇数);以及用于确定关于循环移位字段011、100、101和110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OCC([w(λ)(0) w(λ)(1)])的码字。
更具体地,可以以下述方式更新表,即,包括可以由现有循环移位字段011、100、101和110指示的2的循环移位(CS)距离的内容全部被删除,并且重复应用仅应用3的CS距离的其他现有状态(以及与状态相同的OCC配置),但是区分DMRS是否为偶数或者奇数梳。换句话说,被重复地应用的与3的CS距离相关的状态的组(即{'000','001','010','111'}和{'011','100','101','110'})可以被指示以揭示是否DMRS是偶数梳或者奇数梳。
这里,CS距离可以意指关于相同UE(即,相同的循环移位字段值)的不同层的循环移位值(或值)之间的差或者关于同一层的不同UE(即,不同的循环移位字段值)的循环移位值(或值)之间的差,然而,为了便于描述,CS距离指示关于不同UE的相同层1或2或更小的值的差。换句话说,从表9中,在层1的情况下,因为循环移位字段“011”、“100”、“101”和“110”所指示的值分别是2、4、8和10,所以(最小)循环移位距离(值之间的差)对应于2,同时,因为“000”、“001”、“010”和“111”指示的值分别为0、3、6和9,所以(最小)循环移位距离(值之间的差)对应于3。
也就是说,在本文中,循环移位字段的状态当中的011、100、101和110被称为循环移位(CS)距离为2的状态;并且000、001、010和111被称为循环移位距离为3的状态。
结果,表11可以被视为仅保留表9的部分配置(例如,表11的那些没有阴影的状态),并且保留状态可以被视为被分配用于梳型指示符(即,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其可以被用于指示偶数或奇数梳。
表11仅是示例,并且可以以如下方式定义/指示,即,至少一个其他表修改元素被如下应用,其中用于CS、OCC和梳状的对应组合的联合编码表被改变。
i)代替当前的3比特表(即,可以由3比特的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用于CS和OCC的组合的联合编码表),循环移位字段的比特宽度可以被扩展,例如,4比特表,以分配更多的状态信息。
例如,如果表11被扩展到4个比特(即,循环移位字段由四个比特组成),则按原样使用表9,但是重复两次以通过偶数梳配置一个,而另一个可以是由奇数梳配置。
ii)表可以以反映CS距离为3(表9中的“000”、“001”、“010”和“111”状态)或者CS距离为2(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的状态混合在一起的方式在循环移位字段的总共3个比特内组成。
例如,如表11中所示,四个重复状态不仅仅被提取为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与四个重复状态一起,反映CS距离为2的部分状态(即,表9的“011”、“100”、“101”和“110”状态)以特定比率混合。提取混合状态中的X种状态(例如,X=4)来定义表,并且可以由相应的表指示诸如偶数或奇数梳的特定梳状类型。
例如,当X=4时,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来自于表9中的“000”、“001”、“010”和“111”状态)和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即,来自于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可以如下表12或13中所示定义。
表12和1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OCC([w(λ)(0) w(λ)(1)])和梳(偶数/奇数)之间的联合编码表的示例。
也就是说,表12和13定义循环移位字段、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OCC([w(λ)(0) w(λ)(1)])、以及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即,梳状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12]
[表13]
在表11中,已经针对被重复应用的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组配置指示偶数或奇数梳的不同梳型;已经为属于同一组的状态配置相同的梳型。在表12和13中,因为反映CS距离为3的重复状态组之一(即,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被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即,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替换,所以,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以与表11中相同的方式分组在一起,为其配置相同的梳状类型,同时反映状态CS距离为2也组合在一起,为其配置相同的梳型。
在表12中,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即,表9中的“000”、“001”、“010”和“111”状态)和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被提取。如表11中反映的CS距离为3的状态指示偶数梳,而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指示奇数梳。
另一方面,在表13中,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表9中的“000”、“001”、“010”和“111”状态)和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表9中的“011”、“100”、“101”和“110”状态)被提取。与表11相反,反映CS距离为3的状态指示奇数梳,而反映CS距离为2的状态指示偶数梳。
参考表12和13,可以以相同的方式为表9和所有循环移位字段的状态定义OCC([w(λ)(0) w(λ)(1)])的码字和值。然而,可以由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部分值(即,状态)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即,偶数或奇数),并且剩余值(即,状态)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此时,第一和第二值彼此不同。
作为一个示例,保证可以通过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值(即,状态)中的最大循环移位距离的值(即,“000”、“001”、“010”和“111”状态)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即,偶数(在表12的情况下)或奇数(在表13的情况下)),并且剩余值(即,“011”、“100”、“101”和“110”状态)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即,奇数(在表12的情况下)或奇数(在表13的情况下))。此时,第一和第二值彼此不同。
为了更详细地描述该示例,CS分离可以用作DMRS复用的主要方法。在基于码分复用(CDM)的信道估计中,如果将大间隔CS值分配给每个层或每个天线,则可以实现更好的信道估计性能。
在单用户(SU)-MIMO的情况下,如果一个UE发送秩2上行链路传输,则可以通过使用关于第一和第二层的DMRS序列来相互区分每个层的信道。因此,优选的是,每层的CS值在它们之间具有最大间隔。此外,在MU-MIMO的情况下,因为对于每个UE来说可以存在不同的定时偏移,所以优选的是,分配在每个UE的相同层中具有大间隔的CS值。
因此,在可以由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值(即,状态)当中,确保最大循环移位距离的那些值(即,“000”、“001”、“010”和“111”状态)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相同值(即,可以全部指示为偶数或奇数的值)。
结果,如果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00”、“001”、“010”或“111”,则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而如果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11”、“100”、“101”和“110”,则可以指示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
iii)如表11至13所示,梳状类型(即,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例如,偶数或奇数)可以共同应用于用于PUSCH传输的多层(即,Lambda=0、1、2或3)。
可替选地,可以定义表,使得可以对用于PUSCH传输的每个层应用不同的梳状类型(即,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
也就是说,例如,当针对特定UE动态地指示循环移位字段“001”时,(并且针对特定UE调度关于3层Lambda=1、2、3的PUSCH传输),可以定义表格以对每个层以下述方式应用不同的梳状类型,即,偶数梳应用于Lambda=1,奇数梳应用于Lambda=2,以及偶数梳应用于Lambda=3。
为此,优选地,总表比特宽度(即,循环移位字段的比特长度)被扩展为具有多于4个比特。
iv)当分配与梳状类型设置(即,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一起配置时,可以比现有方法更有效地重新配置每层的OCC的分配。
例如,可以修改现有表元素以通常在“000”字段(即,状态)和“001”字段(即,状态)之间应用OCC[1 1],其中值形成如在0到6之间找到的关系。
因为“000”字段(即,状态)与“001”字段(即,状态)之间的CS距离为6,其中值形成如在0到6之间找到的关系,其已经彼此最大地分开(当1层调度被假定时),所以没有必要应用不同的OCC;相反,如上所述应用相同的OCC以将不同的OCC资源分配给不同的情况。此外,本发明甚至对梳状类型配置执行联合编码,并且从而扩展正交资源的区域,直到其中梳状类型被不同地分配的情况。因此,可以修改表的元素,使得为状态(和层)尽可能多地分配相同的OCC和/或梳型,状态(和层)的允许的CS距离没有展示彼此不同的大的差异。同时,可以修改表的元素,使得为状态(和层)尽可能多地分配不同的OCC和/或不同的梳状类型,状态(和层)的允许的CS距离展示了彼此不同的大的差异。前述方案在性能增强和配置灵活性方面是有利的。
如上所述,当引入诸如表11至表13之一的新表时,是否使UE使用新的PUSCH-DMRS表或传统表(参见表9)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切换/指示。
类似地,通过使用下面描述的G方法或者详细描述的后续方法之一,可以明确地或隐含地指示是否使UE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或传统表(参见表9)。
例如,通过以DCI格式定义附加比特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可以指示是否使UE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诸如图11至13之一或传统表(参考表9)(第二映射表)。
可替选地,通过重用DCI格式内的现有字段,可以指示是否使UE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或传统表(参见表9)。
作为另一示例,可以隐式地指示以仅针对特定子帧集、特定DCI格式(例如,DCT格式0或4)、特定控制信道类型(例如,EPDCCH或EPDCCH的特定集合(集合0或集合1))、递送到特定搜索空间(例如,仅递送给USS或CSS)的DCI、和/或由特定RNTI掩码的DCI应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然而可以隐式指示以将传统表(参见表9)应用于其他情况。
G.当满足以下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或者可以组合使用以下条件的一部分以被用作一个新的条件)时,使用于配置将特定梳状扩展应用于UE的操作的上述方法如下地操作
i)通过特定的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与由诸如TM配置的现有的特定RRC配置的特征隐式结合),梳状扩展操作可以以半静态方式配置以被激活(和/或停用)。
ii)通过显式DCI的指示:通过以特定DCI格式定义附加比特字段或通过重用现有字段,可以显式地指示梳状扩展操作的激活。
并且/或者可以指配用于指示如上所述的不同PUSCH调度的单独RNTI,并且当检测到根据RNTI调度的DCI时,可以使UE执行PUSCH传输(即,梳状扩展操作)。
iii)隐式指示:
eNB可以预先向UE提供子帧集相关配置,并且当在特定子帧内接收到对应的UL相关DCI时,可以执行梳状扩展操作。
可替选地,如果满足特定条件,诸如以特定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或4)递送调度许可的条件、其中将调度许可递送到特定搜索空间(例如,仅到USS或CSS)的条件、或者其中将调度许可递送到特定控制信道类型(例如,EPDCCH或EDPCCH的特定集合(集合0或集合1))的条件,前述梳状扩展操作可以被执行。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预定义或配置特定条件。
3.时域/频域扩展(例如,组合梳和OCC的扩展形式)
A.因为本实施例组合上述方法1和2,所以上述操作的全部或部分可以默认地一起/同时应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增加正交PUSCH DMRS资源的数量。例如,如果通过方法1应用时域OCC长度-4(其将正交资源的数量增加至原始量的两倍),并且通过方法2将频域偶数/奇数梳一起应用(其将正交资源量增加至原始量的两倍),正交资源的总量增加为原始量的四倍。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附加特定操作。
B.可以以修改的形式操作/配置由方法2执行的梳状扩展,使得代替分配(即,UE 1使用偶数梳,并且UE 2使用奇数梳)不同的增强型UE当中的梳状扩展,一个UE使用所有偶数和奇数梳状资源,但是对于每个梳型应用不同的OCC。
也就是说,前述操作可以被解释为应用OCC长度-4,而不是如方法1所做的那样仅将OCC长度-4应用于时域,一种时间/频率OCC长度–4被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如在方法1中那样不涉及诸如子帧捆绑的多子帧调度,可以如在现有技术中那样在单个子帧中执行PUSCH调度。
此时,根据现有技术,在属于相应子帧的2个DMRS符号上应用OCC长度-2,在本实施例中,每个DMRS符号内的频率资源被另外划分(以梳的形式),并且为每种梳状类型应用其他OCC资源。
图1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上行链路PUSCH DMRS映射方法。
图16图示其中应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
为了便于描述,图16图示为UE分配频域中的一个RB(即,12个子载波)和时域中的一个子帧的PUSCH资源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特定情况。
例如,具有OCC长度-4的四个资源被如下地调用。
-OCC1:[+1,+1,+1,+1],
-OCC2:[+1,-1,+1,-1],
-OCC3:[+1,+1,-1,-1],
-OCC4:[+1,-1,-1,+1]。
例如,假设相应的UE被配置为具有OCC4。
参考图16,可以通过以下述方式执行DMRS序列的映射来执行PUSCH传输,即,将+1应用于(即,映射到对应符号的DMRS序列乘以+1)一个调度的子帧内的第一DMRS映射资源(第一DMRS符号(即,第一时隙的DMRS符号)的偶数梳资源),-1被应用于第二DMRS映射资源(第一DMRS符号(即,第一时隙的DMRS符号)的奇数梳状资源),-1被应用于第三DMRS映射资源(第二DMRS符号(即,第二时隙的DMRS符号)的偶数梳状资源),并且+1被应用于第四DMRS映射资源(第二DMRS符号(即,第二时隙的DMRS符号)的奇数梳状资源)。
其中OCCx应用于DMRS映射资源的顺序可以以与上面所示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定义或配置。
例如,当配置OCC4时,与示出应用+1、-1、-1和+1的顺序的前述示例不同,可以首先在第二DMRS符号上执行映射,或奇数梳状资源位置可以被首先映射。
此时,UE可以映射用于应用OCCx(例如,OCC4)的四个RE位置组的相同序列元素。换句话说,类似于其中当现有OCC长度-2应用于时域中的2个符号,禁用斜坡跳变并且应用相同的序列元素的情况,在基于OCC长度的4个RE组当中,不仅可以禁用时隙跳变,而且可以映射相同的序列元素并将其发送到要在同一DMRS符号内应用OCC的DMRS资源对。
换句话说,当将一个RB以6个RE为单位划分为偶数/奇数梳时,由相应的UE生成的DMRS序列以下述方式重复,即,在6个RE上分布的6个序列元素在偶数和奇数位置处重复,并且OCC必须适用于重复的位置。
上述方法仅是示例,并且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3的特定OCC长度-T(例如,T=4)被应用于参考方法2所描述的每个频率资源划分方法,相同的DMRS序列元素可以应用于属于同一DMRS符号内的OCC对的两个或更多个RE位置。
此时,在第一或第二DMRS符号的情况下,尽管符号之间的间隔可以与当前图中所示的相同(即,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第一个时隙的第三个符号和第二时隙的第三符号),但DMRS符号可以被新设计为具有不同的间隔,这可以被概括成使第一或第二DMRS符号被定位在不同的子帧处。
此外,将RB划分成偶数或奇数梳资源也仅是示例。用于DMRS映射的资源分配可以应用于方法2中描述的各种形式的频域扩展方法中的每一种,其可以被概括成针对每种方法应用不同的OCC。例如,可以定义/配置使得应用条件D_k>2,并且可以针对根据要通过相对应的UE应用的所指示/配置的D_k=1、2或D_k-1中的哪一个被使用来区分的各个DMRS资源区域应用不同的OCC。而且,如方法2中所述,DMRS映射的频率资源划分也可以以诸如RE级或RB(组)级的各种形式应用。
C.在用于配置UE以执行前述操作的方法中,如果在以下方法中满足至少一个条件,则UE可以识别时域/频域扩展(例如,梳+OCC扩展)被应用(或以下条件的部分可以被组合)。
i)使用上层信令的指示方法
通过特定的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或MAC控制元素(CE)),前述操作的激活(和/或停用)(即,DMRS序列映射和应用时域/频域扩展的传输操作)可以以半静态方式配置。
可替选地,通过隐式地链接到诸如传输模式配置的现有RRC配置特性,可以配置前述操作的激活(和/或停用)。
ii)使用隐式指示的方法
当eNB预先向UE提供子帧集相关配置,并且在特定子帧内接收到对应的UL相关DCI时,前述操作(即,DMRS序列映射和应用时间/频域扩展的传输操作)可以被执行。
并且/或者可以定义单独的RNTI,用于指示前述其他PUSCH调度(即,通过应用时域/频域扩展来映射到DMRS序列的PUSCH调度)。当根据RNTI(由对应的RNTI掩蔽的DCI)调度DCI时,可以使UE执行上述PUSCH传输。
iii)使用隐式指示的方法
iii-1)当预先向UE提供子帧集相关配置,并且在特定子帧内接收到对应的UL相关DCI时,前述操作(即,DMRS序列映射和应用时间/频域扩展的传输操作)可以被执行。
iii-2)如果满足特定条件使得以DCI格式(例如,DCI格式0或4)递送调度许可,将调度许可递送到特定搜索空间(例如,仅USS或者仅CSS),或者将调度许可递送给特定控制信道类型(例如,EPDCCH或EPDCCH的特定集合(集合0或集合1)),则可以执行前述操作。上述特定条件可以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预定义或配置。
同时,本发明提出的至少一种特定方法可以通过使用特定UE能力信令预先通知eNB关于UE是否支持相应的方法。
因此,基于UE能力信令,eNB可以在相应UE支持的技术内向UE发送关于特定操作的配置/指示。
例如,如果无线通信系统支持基于前述方法1、方法2和/或方法3的PUSCH DMRS生成(和映射)方法,则UE可以通过更精确的UE能力信令通知eNB,只支持特定方法。例如,UE可以通知eNB UE仅支持方法2的梳状扩展方法。
更具体地,UE还可以向eNB通知UE支持关于相应方法的特定技术细节。例如,UE可以通知eNB UE仅支持方法2的梳状扩展方法当中的A方法,或者UE支持A方法和E方法。
图1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
参考图17,UE从eNB接收用于PUSCH调度的DCI(例如,DCI格式4)S1701。
DCI可以包括关于分配给UE的一组资源块的信息。
具体地,DCI可以包括循环移位字段(例如,3个比特),并且根据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或状态)(例如,3个比特),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即,)、应用于DMRS序列的OCC的码字(即,[w(λ)(0) w(λ)(1)]),和/或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梳状配置)可以被确定。
如上所述,如果定义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诸如表11至13中的一个,则是否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或者是否使用诸如表9的现有PUSCH-DMRS相关表(第二映射表)可以由在DCI内另外定义的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例如,1比特)或由先前定义的字段指示。
UE为PUSCH生成DMRS序列S1702。
此时,在UE生成用于PUSCH的DMRS序列之前,可以使用上述方法1、2或3。
换句话说,如上所述,UE可以生成基本序列并将循环移位应用于基本序列,从而生成已经应用循环移位的参考信号序列。并且可以通过将OCC应用于已经应用循环移位的参考信号序列来生成PUSCH DMRS序列。
例如,如果使用上面的方法2,则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DMRS序列的OCC([w(λ)(0) w(λ)(1)])以及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可以被联合编码以被发送。作为一个示例,因子、OCC和指示符可以联合编码到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并被发送。
换句话说,可以在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DMRS序列的OCC([w(λ)(0) w(λ)(1)])、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以及循环移位字段之间预先预定义第一映射表;并且通过使用循环移位字段的值,可以通过第一映射表确定因子、OCC的码字和指示符。
此时,如果在DCI或预定义字段内另外定义的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指示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则根据(或通过)表11至表13之一,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值确定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即,)。
同时,如上所述,如果在DCI或预定义字段内另外定义的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指示使用诸如表9的现有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二映射表),则根据(或通过)表9,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可以确定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即,)。
此外,如果在DCI或预定义字段内另外定义的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指示使用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诸如表11至13之一,则根据(或通过)表11至13中的一个,可以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来确定OCC(即,[w(λ)(0) w(λ)(1)])。
同时,如上所述,如果在DCI或预定义字段内另外定义的字段(例如,映射表指示符)指示使用现有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二映射表),诸如表9,则根据(通过)表9,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可以确定OCC(即,[w(λ)(0) w(λ)(1)])。
这里,当应用与上述方法1、2和3中描述的DMRS映射操作相关的上层(例如,RRC层)参数时,如果诸如表11至表13中的一个的新的PUSCH-DMRS相关表(第一映射表)被指示使用,则可以根据(或者通过)表11至表13中的一个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确定用于确定应用于DMRS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即,)和OCC(即,[w(λ)(0) w(λ)(1)])。
换句话说,如果不应用与上述方法1、2和3中描述的DMRS映射操作相关的上层(例如,RRC层)参数,则可以根据(或者通过)表9,使用DCI内的循环移位字段确定OCC(即,[w(λ)(0) w(λ)(1)])。
UE将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S1703。
此时,在生成用于PUSCH的DMRS序列之前,UE可以使用上述方法1、2或3。
例如,如果使用上面的方法2,则在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可以利用预定资源元素(RE)(或子载波)的间隔来映射DMRS序列(换句话说,在正常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符号索引/时域索引l=3,而在扩展循环前缀的情况下,符号索引/时域索引l=2)。
此时,预定资源元素的间隔可以是1、2、3等。
如果预定资源元素的间隔是1,则DMRS序列可以仅映射到具有偶数频域索引的RE(或子载波)或仅映射到具有奇数编号的频域索引的RE(或子载波)。
此时,可以根据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来确定映射DMRS序列的RE。换句话说,根据用于确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DMRS序列仅映射到具有偶数频域索引的RE(或子载波)或者仅映射到具有奇数编号的频域索引的RE(子载波)。
UE将DMRS发送到eNB S1704。
此时,UE可以通过复用来发送PUSCH和DMRS。UE可以通过在为PUSCH分配的一组资源块内映射DMRS来发送DMRS,或者通过将DMRS映射到为PUSCH分配的资源块集合中来发送DMRS。
如果UE在PHICH上接收关于PUSCH的NACK信号,则UE可以重新发送PUSCH;此时,UE可以通过应用复用重传的PUSCH和DMRS来发送PUSCH和DMRS,同时再次执行S1702和S1703步骤以重新发送PUSCH。
此时,如果UE通过应用用于在初始PUSCH传输时确定特定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例如,偶数梳或奇数梳)来发送DMRS,则UE也可以通过在重传相应的PUSCH时应用相同的指示符值来执行DMRS传输。换句话说,UE可以通过使用指示符的值来发送DMRS(即,UE可以映射DMRS序列),该指示符用于确定在最近的上行链路相关DCI(即,用于PUSCH调度的DCI)内指示的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
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的通用装置
图1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框图。
参考图18,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站(eNB)1810,和位于eNB 1810的区域内的多个用户设备(UE)1820。
eNB 1810包括处理器1811、存储器1812和射频单元1813。处理器1811执行在上面的图1至17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811执行。存储器1812被连接到处理器181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81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单元1813被连接到处理器181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1820包括处理器1821、存储器1822和射频单元1823。处理器1821执行在图1至17中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1821执行。存储器1822被连接到处理器182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182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单元1823被连接到处理器182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1812和1822可以位于处理器1811和1821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公知的手段被连接到处理器1811和1821。此外,eNB 1810和/或UE 1820可以具有单个天线或者多个天线。
迄今为止描述的实施例是以预先确定的形式被耦合的元素和技术特征的实施例。虽然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明显的提及,但该元素或者技术特征中的每个应被认为是选择性的。该元素或者特征中的每个可以在不与其他的元素或者技术特征相耦合的情况下被实现。此外,也能够通过耦合元素和/或技术特征的一部分来构造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的顺序可以被改变。实施例的元素或者技术特征的一部分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或者可以以对应于其他实施例的元素或者技术特征替换。显然,可以通过组合在下述的权利要求书中不具有明确的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来构成实施例,或者可以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修改将其包括在新的权利要求集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例如,硬件、固件、软件和它们的组合实现。在硬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序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等来实现。
在由固件或者软件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以执行迄今已经描述的功能或者操作的模块、过程或者函数的形式来实现。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驱动。该存储器可以位于在处理器的内部或者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公知的手段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对于那些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会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详细描述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但是其应被视为示例。应通过所附的权利要求的合理解释来确定本发明的范围,并且在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的修改应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实用性
基于被应用于3GPP LTE/LTE-A系统的示例已经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可以被应用于除了3GPP LTE/LTE-A系统之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5)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UE发送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生成用于所述PUSCH的DMRS序列;以及
将所述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
其中,在所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以预定资源元素(RE)的间隔映射所述DMRS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RE的间隔是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MRS序列仅被映射到具有偶数编号的频域索引的RE或仅映射到具有奇数编号的频域索引的RE。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确定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正交覆盖码(OCC)以及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在被联合编码之后发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用于确定所述DMRS资源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确定所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RE。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CI包括循环移位字段,
其中,预定义用于确定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OCC、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以及所述循环移位字段当中的第一映射表,并且
其中,通过所述第一映射表,使用所述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来确定所述因子的值、所述OCC的码字和所述指示符的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由所述循环移位字段指示的值当中的能够确保最大循环移位距离的值指示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并且剩余值指示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二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循环移位字段配置有3个比特,
其中,如果所述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00”、“001”、“010”或“111”,则指示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第一值,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循环移位字段的值是“011”、“100”、“101”或“110”,则指示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所述指示符的第二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的值被共同地应用于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的所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义用于确定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循环移位值的因子、应用于所述DMRS序列的OCC和所述循环移位字段当中的第二映射表,并且
其中,由DCI内的用于指示映射表的所述指示符指示使用所述第一映射表还是所述第二映射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在重传所述PUSCH时,使用与用于确定所述DMRS序列的映射资源的指示符相同的值,所述DMRS序列用于所述PUSCH的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当为所述UE配置与是否使用所述第一映射表有关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参数时,通过所述第一映射表,使用所述循环移位字段的值,确定所述因子的值、所述OCC的码字和所述指示符的值。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以预定符号内的资源元素为单位与另一UE的DMRS序列进行交错映射来频率复用所述DMRS序列。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所述符号的时域索引在正常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是3并且在扩展CP的情况下是2。
15.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DMRS的UE,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控制所述RF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从基站接收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调度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
生成用于所述PUSCH的DMRS序列;并且
将所述DMRS序列映射到物理资源,
其中,在所述DMRS序列被映射到的符号内以预定资源元素(RE)的间距映射所述DMRS序列。
CN201780020099.3A 2016-03-27 2017-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8886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662313804P 2016-03-27 2016-03-27
US62/313,804 2016-03-27
US201662384692P 2016-09-07 2016-09-07
US62/384,692 2016-09-07
PCT/KR2017/003189 WO2017171314A1 (ko) 2016-03-27 2017-03-24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복조 참조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6448A true CN108886448A (zh) 2018-11-23
CN108886448B CN108886448B (zh) 2021-06-29

Family

ID=59966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0099.3A Active CN108886448B (zh) 2016-03-27 2017-03-24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2310B2 (zh)
EP (1) EP3439218B1 (zh)
KR (1) KR102192250B1 (zh)
CN (1) CN108886448B (zh)
WO (1) WO2017171314A1 (zh)

Cited B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14085A (zh) * 2019-01-23 2019-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双极化mimo的下行noma传输方法
CN111182646A (zh) * 2019-01-18 2020-05-19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20135027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156558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索尼公司 接收设备、发送设备、通信方法以及介质
WO2020186982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837356A (zh) * 2019-02-15 2020-10-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2040479A (zh) * 2020-09-25 2020-12-04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信息安全的实时传输加密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2189319A (zh) * 2019-05-02 202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低峰均功率比的计算机生成序列配对
CN112236983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14006A (zh) * 2019-04-03 2021-02-0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通信的两级侧链路控制信息
CN112333838A (zh) * 2020-10-26 2021-02-05 南通新飓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渲染的虚拟现实教育场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239945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449403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83552A (zh) * 2019-09-29 202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idelink信道复用方法及终端
CN112840720A (zh) * 2018-08-10 2021-05-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3242116A (zh) * 2020-01-23 2021-08-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直通链路的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13348642A (zh) * 2019-02-14 2021-09-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13439412A (zh) * 2019-02-15 2021-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13473600A (zh) * 2020-03-30 2021-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网络设备、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473599A (zh) * 2020-03-30 2021-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和基站、终端及通信网络设备
WO2021195975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3711526A (zh) * 2019-02-15 2021-1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377997A1 (en) * 2018-11-02 2021-12-02 Apple Inc. Random dmrs sequence generation in nr uplink
CN113748637A (zh) * 2019-05-02 2021-12-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WO2022077469A1 (en) * 2020-10-16 2022-04-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23050343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usch repetition transmissions
CN113473599B (zh) * 2020-03-30 2024-05-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和基站、终端及通信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555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b adaptation for interlaced fdm dmrs
US11412534B2 (en) * 2016-11-04 2022-08-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pp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7460055A (zh) 2017-08-10 2024-0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KR20190017612A (ko) * 2017-08-10 2019-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28869A1 (en) * 2017-08-11 2019-02-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MRS TRANSMISSION
US11121808B2 (en) * 2017-09-08 2021-09-14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coding in the fifth generation new radio system
CN114696928A (zh) * 2017-09-29 2022-07-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9802811B (zh) * 2017-11-17 2021-05-18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的配置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9842478A (zh) * 2017-11-26 2019-06-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序列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0862722B2 (en) 2018-02-01 2020-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techniques for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19153233A1 (en) 2018-02-09 2019-08-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non-orthogonal dmrs for noma
EP3753151A1 (en) * 2018-02-16 2020-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de rate enhancement for uplink data repetition
CN110475345A (zh) * 2018-05-10 2019-11-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US11737084B2 (en) 2018-07-30 2023-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hopping for grant-free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ommunication
EP3830970A1 (en) * 2018-07-30 2021-06-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of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dmrs with cross-polarization antenna
CN110830195B (zh) * 2018-08-09 2021-10-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处理方法和通信装置
WO2020050653A1 (ko) * 2018-09-05 2020-03-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apr 감소를 위한 기준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54120B1 (ko) * 2018-09-05 2024-04-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papr 감소를 위한 기준 신호 시퀀스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10536270B (zh) * 2018-09-28 2023-09-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WO2020073257A1 (zh) * 2018-10-10 2020-04-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132221B (zh) * 2018-11-01 2021-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与设备
WO2020091571A1 (ko) * 2018-11-02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상향 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0091572A1 (ko) * 2018-11-02 2020-05-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사물 인터넷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이 단말에게 자원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20093198A1 (en) 2018-11-05 2020-05-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of schedul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resource
US11658780B2 (en) * 2019-01-09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multiplexing scheme selec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220078835A1 (en) * 2019-01-10 2022-03-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464478B (zh) * 2019-01-21 2023-04-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3366896B (zh) * 2019-02-03 2022-1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接收与发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KR20200099470A (ko) * 2019-02-14 2020-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준신호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133914B2 (en) 2019-02-14 2021-09-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127908A (ko) * 2019-05-02 2020-11-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조 참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에 대한 장치
WO2021029760A1 (ko) * 2019-08-15 2021-0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BR112022008840A2 (pt) * 2019-11-07 2022-09-06 Zte Corp Sistema e método para indicadores de modo de repetição de transmissão
WO2021102952A1 (en) * 2019-11-29 2021-06-03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channel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an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KR102262474B1 (ko) * 2019-12-11 2021-06-08 에티포스 시오 Lte v2x 통신에 있어서 pscch dmrs 검출 장치 및 그 검출 방법
US11564248B2 (en) * 2020-01-29 2023-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resources configured across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US11910217B2 (en) * 2020-05-07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self-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US11924142B2 (en) 2020-05-14 2024-03-05 Sony Goup Corporation Coverage enhancement
WO2021255493A1 (en) * 2020-06-15 2021-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CN112073156B (zh) * 2020-11-11 2021-03-26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高维非正交传输方法
US20220360482A1 (en) * 2021-05-05 2022-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dulating reference signals for convey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CN113259277B (zh) * 2021-05-18 2023-02-28 成都图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5g上行pusch接收机信道估计方法
WO2023178091A1 (en) * 2022-03-15 2023-09-21 Intel Corporation Enhance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dmr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24035007A1 (en) * 2022-08-09 2024-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n reference signal for spatial multiplexing among multiple user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530A (zh) * 2009-09-16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29388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US20150023270A1 (en) * 2012-02-20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04786A (zh) * 2012-10-04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75A (zh) * 2013-03-13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74414C (en) * 2009-09-16 2017-02-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in a multi-antenna system
JP5610861B2 (ja) * 2010-06-10 2014-10-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CN102300313B (zh) 2010-06-28 2013-03-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专用解调参考信号的资源配置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03444240B (zh) * 2010-12-31 2016-12-2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确认信道到具有固定传送能量的信道群组的分配
CN104137461B (zh) * 2012-02-20 2017-11-17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传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140286255A1 (en) 2013-03-25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530A (zh) * 2009-09-16 2012-07-1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多天线系统中发射基准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023270A1 (en) * 2012-02-20 2015-0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704786A (zh) * 2012-10-04 2015-06-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考虑天线端口关系收发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5191175A (zh) * 2013-03-13 2015-12-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送无线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US2014029388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selection

Cited B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40720B (zh) * 2018-08-10 2024-05-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2840720A (zh) * 2018-08-10 2021-05-2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210377997A1 (en) * 2018-11-02 2021-12-02 Apple Inc. Random dmrs sequence generation in nr uplink
WO2020135027A1 (zh) * 2018-12-28 2020-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182646A (zh) * 2019-01-18 2020-05-19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WO2020147827A1 (zh) * 2019-01-18 2020-07-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1182646B (zh) * 2019-01-18 2022-01-25 维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09714085B (zh) * 2019-01-23 2021-02-02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双极化mimo的下行noma传输方法
CN109714085A (zh) * 2019-01-23 2019-05-03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一种基于双极化mimo的下行noma传输方法
CN113348717A (zh) * 2019-02-02 2021-09-03 索尼集团公司 接收设备、发送设备、通信方法以及介质
WO2020156558A1 (zh) * 2019-02-02 2020-08-06 索尼公司 接收设备、发送设备、通信方法以及介质
CN113348642A (zh) * 2019-02-14 2021-09-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CN113348642B (zh) * 2019-02-14 2024-04-0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系统
US11722346B2 (en) 2019-02-15 2023-08-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control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3439412A (zh) * 2019-02-15 2021-09-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设备
CN111837356A (zh) * 2019-02-15 2020-10-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3711526A (zh) * 2019-02-15 2021-11-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上行链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11838234B2 (en) 2019-02-15 2023-12-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for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WO2020186982A1 (zh) * 2019-03-19 2020-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及终端
CN112314006A (zh) * 2019-04-03 2021-02-02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侧链路通信的两级侧链路控制信息
CN112314006B (zh) * 2019-04-03 2024-03-08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两级侧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48637A (zh) * 2019-05-02 2021-12-03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执行发送和接收操作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12189319A (zh) * 2019-05-02 2021-01-05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低峰均功率比的计算机生成序列配对
TWI728794B (zh) * 2019-05-02 2021-05-21 新加坡商聯發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無線通訊方法、無線通訊裝置及電腦可讀介質
CN112399457A (zh) * 2019-08-16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2449403A (zh) * 2019-09-05 2021-03-05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449403B (zh) * 2019-09-05 2023-10-20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低轨卫星通信中的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83552A (zh) * 2019-09-29 2021-03-3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idelink信道复用方法及终端
CN112583552B (zh) * 2019-09-29 2022-05-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sidelink信道复用方法及终端
CN113242116A (zh) * 2020-01-23 2021-08-1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直通链路的解调导频参考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13473600A (zh) * 2020-03-30 2021-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通信网络设备、基站和存储介质
CN113473599A (zh) * 2020-03-30 2021-10-0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和基站、终端及通信网络设备
CN113473599B (zh) * 2020-03-30 2024-05-2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资源映射方法和基站、终端及通信网络设备
WO2021195975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16026A (zh) * 2020-03-31 2022-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36983A (zh) * 2020-09-11 2021-01-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6983B (zh) * 2020-09-11 2023-10-0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估计的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40479B (zh) * 2020-09-25 2023-10-27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信息安全的实时传输加密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2040479A (zh) * 2020-09-25 2020-12-04 郑州轻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信息安全的实时传输加密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16325610A (zh) * 2020-10-16 2023-06-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22077469A1 (en) * 2020-10-16 2022-04-2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2333838A (zh) * 2020-10-26 2021-02-05 南通新飓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云端渲染的虚拟现实教育场景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23050343A1 (en) * 2021-09-30 2023-04-06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usch repetition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71314A1 (ko) 2017-10-05
US11432310B2 (en) 2022-08-30
EP3439218A1 (en) 2019-02-06
KR20180112862A (ko) 2018-10-12
CN108886448B (zh) 2021-06-29
US20210185706A1 (en) 2021-06-17
EP3439218A4 (en) 2019-11-13
KR102192250B1 (ko) 2020-12-17
EP3439218B1 (en) 2021-0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644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17483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21935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716887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测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14126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92382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的探测方法和用于所述探测方法的装置
CN105981454B (zh)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866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0428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估计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543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4254996B (zh) 无线接入系统中的tti绑定方法及其设备
CN10462062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059740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829294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181097B (zh) 用于在支持多个天线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有效反馈的方法和设备
CN109565431A (zh) 发送用于信道状态变化测量的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6539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68667A (zh) 报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925466A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7431522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8028684A (zh) 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于码本的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其设备
CN107534540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956532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35258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收发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60633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