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81454B -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81454B
CN105981454B CN201580005896.5A CN201580005896A CN105981454B CN 105981454 B CN105981454 B CN 105981454B CN 201580005896 A CN201580005896 A CN 201580005896A CN 105981454 B CN105981454 B CN 1059814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ation signal
resource
channel
mapped
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058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81454A (zh
Inventor
金学成
徐翰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59814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4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814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814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3Acquisition of prim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within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04J11/0076Acquisition of 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channel, e.g. detection of cell-ID gro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57Carrier synchron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04W56/002Mutual synchroniz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Signal structure ensuring backward compatibility with legacy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5Maintenance of orthogonality, e.g. for signals exchanged between cells or users, or by using covering codes or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2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using repet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6Pilot sequence conve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在支持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该方法的装置。具体地,一种用于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方法,包括步骤:将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以及将映射的D2D同步信号和映射的D2D同步信道发送到终端,其中,D2D同步信号在频域中能够被映射到64个子载波,以及D2D同步信道能够被映射到与D2D同步信号的资源块相同的资源块。

Description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 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已发展成在确保用户的活动的同时提供语音服务。然而,移动通信系统已被扩展到它们的区域直到数据服务以及语音。现今,由于业务的爆炸式增加而导致了资源的短缺,并且由于用户对更高速服务的需求而需要更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针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基本上包括爆炸式数据业务的接受、每用户传送速率的显著增加、显著增加的连接设备的数目的接受、非常低的端到端延迟以及高能量效率。为此,对各种技术(诸如双连接、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带内全双工、非正交多址(NOMA)、对超宽带的支持以及设备联网)进行了研究。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为UE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到设备 (D2D)通信之前必须彼此同步,所以需要D2D同步信号以在UE之间获得同步。并且,还需要D2D同步信道以发送用于D2D通信的必要信息。然而,尚未定义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此外,本发明提供通过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提出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 D2D同步信道的方法。
由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以上技术问题,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以下描述理解其他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 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方法包括:将D2D同步信号和D2D 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以及将映射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发送到UE,其中,D2D同步信号在频域中被映射到64个子载波,以及D2D同步信道被映射到与D2D同步信号相同的资源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 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UE包括:射频(RF)单元,所述 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将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以及将映射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发送到UE,其中D2D同步信号在频域中被映射到64个子载波,以及D2D同步信道被映射到与D2D同步信号相同的资源块。
优选地,一个资源块能够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以及D2D 同步信号能够被映射到位于6个资源块的中心的64个子载波。
优选地,D2D同步信道能够在频域中被映射到六个资源块。
优选地,能够在频域中以资源块为单位映射D2D同步信道。
优选地,能够在频域中将D2D同步信道以与D2D同步信号相同的方式映射到64个子载波。
优选地,在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符号中,在D2D同步信号未被映射到的符号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能够被用零填充。
优选地,D2D同步信号能够包括D2D主同步信号(PSS)和D2D 辅同步信号(SSS);以及能够在时域中将D2D PSS映射到在D2D SSS 之前的符号。
优选地,能够在时域中按照D2D PSS、D2D信道以及D2D SSS的顺序来执行映射。
优选地,D2D同步信道能够发送用于发送D2D同步信号的设备的标识符、发送D2D同步信号的设备的类型以及用于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发现信道的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同步信道能够发送指示是否接收同步信道的UE使用来自预配置的资源池的传输资源、是否接收同步信道的UE使用由同步信道所指示的资源或者是否接收同步信道的UE使用预定资源单元的指示符。
优选地,D2D同步信道能够递送有关关于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发现信道的调度指派被发送到的资源的信息。
优选地,D2D同步信道能够递送关于用于发送用于为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发现信道请求资源的调度指派的资源的信息。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支持D2D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能够通过根据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发送D2D同步信号和 D2D同步信道来平滑地执行D2D通信。
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并且根据以下描述,在本文中未描述的其他效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本说明书一起用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图2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图。
图3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4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图5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PUCCH 格式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物理资源块的PUCCH区域的形式的示例。
图6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常规 CP的情况下的CQI信道的结构。
图7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常规 CP的情况下的ACK/NACK信道的结构。
图8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一个时隙期间产生并发送5个SC-FDMA符号的示例。
图9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载波和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10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根据跨载波调度的子帧的结构的示例。
图11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 UL-SCH的传输信道处理的示例。
图12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即,传输信道)的信号处理过程的示例。
图13示出已知的多输入多输出天线(MIMO)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14是示出从多个传输天线到一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的图。
图15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映射到一对下行链路资源块的参考信号图案。
图16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包括探测参考信号符号的上行链路子帧。
图17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节点资源的分段。
图18是在概念上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D2D通信的图。
图19示出本说明书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的D2D通信的各种场景的示例。
图2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 同步信道的场景。
图21和图2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资源的配置。
图23至图3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 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31和图3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的方法。
图33至图3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3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到D2D同步信道的信息的配置以及根据该信息的D2D操作。
图3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方法。
图3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具体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要在下文中与附图一起公开的详细描述是为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描述用于执行本发明的唯一实施例。下面的详细描述包括细节以便提供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知道,能够在没有细节的情况下执行本发明。
在一些情况下,为了防止本发明的构思模糊,可以省略已知结构和设备,或者可以基于每个结构和设备的核心功能以框图格式图示已知结构和设备。
在说明书中,基站意指直接执行与终端的通信的网络的终端节点。在本文档中,被描述成由基站执行的特定操作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由基站的上层节点执行。也就是说,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基站的多个网络节点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终端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基站或除该基站以外的其他网络节点执行。基站(BS)可以通常用诸如固定站、节点B、演进型NodeB(eNB)、基站收发系统(BTS)、接入点(AP)等的术语取代。另外,“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可移动的,并且用诸如用户设备(UE)、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移动订户站(MSS)、订户站(SS)、先进移动站(AMS)、无线终端 (WT)、机器型通信(MTC)设备、机器到机器(M2M)设备、设备到设备(D2D)设备等的术语取代。
在下文中,下行链路意指从基站到终端的通信,而上行链路意指从终端到基站的通信。在下行链路中,发射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在上行链路中,发射器可以是终端的一部分并且接收器可以是基站的一部分。
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特定术语被提供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将特定术语的使用修改成其他形式。
以下技术可以被用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FDMA (SC-FDMA)、非正交多址(NOMA)等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中。CDMA 可以通过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以通过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增强型数据率GSM演进(EDGE)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以作为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E-UTRA(演进型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被实现。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作为使用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的演进型UMTS(E-UMTS) 的一部分的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advanced (A)是3GPP LTE的演进。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基于在作为无线接入系统的IEEE 802、3GPP 和3GPP2中的至少一个中所公开的标准文档。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当中未被描述为明确地示出本发明的技术精神的步骤或部分可以基于这些文档。另外,本文档中所公开的所有术语可以由标准文档来描述。
为了清楚描述,主要对3GPP LTE/LTE-A进行描述,但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不限于此。
一般系统
图1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帧的结构。
在3GPP LTE/LTE-A中,无线电帧结构类型1可以应用于频分双工(FDD),并且无线电帧结构类型2可以应用于时分双工(TDD)。
图1的(a)举例说明无线电帧结构类型1。无线电帧由10个子帧构成。一个子帧由时域中的2个时隙构成。发送一个子帧所需的时间将被称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一个子帧的长度可以是1ms并且一个时隙的长度可以是0.5ms。
一个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并且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在3GPP LTE中,因为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A,所以OFDM符号被用来表达一个符号周期。OFDM符号可以是一个SC-FDMA符号或符号时段。资源块是资源分配方式并且包括一个时隙中的多个连续的子载波。
图1的(b)图示帧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类型2由2个半帧构成,每个半帧由5个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 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构成,并且它们当中的一个子帧由2 个时隙构成。DwPTS被用于终端中的初始小区发现、同步或信道估计。UpPTS被用于基站中的信道估计并且和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同步匹配。保护时段是用于去除由于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下行链路信号的多路径延迟而在上行链路中发生的干扰的时段。
在TDD系统的帧结构类型2中,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是指示是否相对于所有子帧分配(可替选地,保留)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规则。表1示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
[表1]
参考表1,针对无线电帧的每个子帧,‘D’表示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子帧,‘U’表示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子帧,并且‘S’表示由诸如DwPTS、 GP和UpPTS的三个字段所构成的特殊子帧。可以将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划分成7种配置,并且下行链路子帧、特殊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的位置和/或数目可以针对每种配置而变化。
当下行链路被切换到上行链路时的时间或者当上行链路被切换到下行链路时的时间被称为切换点。切换点周期意指上行链路子帧和下行链路子帧的方面被切换的周期被类似地重复并且支持5ms或10ms 两者。当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的周期是5ms时,每个半帧存在特殊子帧S,而当下行链路-上行链路切换点的周期是5ms时,特殊子帧 S仅存在于第一半帧中。
在所有配置中,子帧#0和子帧#5以及DwPTS仅用于下行链路传输的间隔。UpPTS以及正好继该子帧之后的子帧是连续地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间隔。
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可以由基站和终端两者作为系统信息而获知。基站每当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信息被改变时仅发送配置信息的索引,以向终端通告无线电帧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分配状态的改变。另外,作为一种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配置信息可以与其他调度信息类似地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来发送,并且可以作为广播信息通过广播信道被共同发送到小区中的所有终端。
无线电帧的结构只是一个示例,并且可以不同地改变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子载波的数目或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包括在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
图2是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一个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的图。
参考图2,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在本文中,示例性地描述了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包括7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
资源网格上的每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并且一个资源块包括12 ×7个资源元素。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资源块的数目NDL服从下行链路传输带宽。
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
图3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3,子帧的第一时隙中的最多前三个OFDM符号是分配有控制信道的控制区域,而剩余的OFDM符号是分配有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的数据区域。3GPP LTE中所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示例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等。
PFCICH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中发送并且传输关于用于在子帧中发送控制信道的OFDM符号的数目(即,控制区域的大小)的信息。作为上行链路的响应信道的PHICH传输针对混合自动重传请求 (HARQ)的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通过PDCCH 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包括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下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或针对预定终端组的上行链路发射(Tx)功率控制命令。
PDCCH可以传输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资源分配和传输格式(还被称为下行链路许可)、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还被称为上行链路许可)、寻呼信道(PCH)中的寻呼信息、DL-SCH中的系统信息、针对诸如在PDSCH中发送的随机接入响应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针对预定终端组中的单独终端的发射功率控制命令的聚合、IP语音(VoIP)。可以在控制区域中发送多个PDCCH并且终端可以监控所述多个PDCCH。PDCCH由多个连续的控制信道元素(CCE)中的一个或聚合构成。CCE是被用来向PDCCH 提供根据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的编译速率的逻辑分配方式。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PDCCH的格式以及可用PDCCH的比特数是根据 CCE的数目与由CCE所提供的编译速率之间的关联来确定的。
基站根据要发送的DCI来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控制信息附加到控制信息的循环冗余检验(CRC)。CRC根据PDCCH的所有者或目的利用唯一标识符(被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NTI))进行掩码处理。在PDCCH用于特定终端的情况下,终端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可以利用CRC进行掩码处理。可替选地,在PDCCH用于寻呼消息的情况下,例如,CRC可以利用寻呼指示标识符(寻呼-RNTI(P-RNTI))进行掩码处理。在PDCCH用于系统信息(更具体地,系统信息块(SIB))的情况下,CRC可以利用信息标识符(即,系统信息(SI)-RNTI)进行掩码处理。CRC可以利用随机接入(RA)-RNTI进行掩码处理,以便指示作为对随机接入前导的传输的响应的随机接入响应。
图4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子帧的结构。
参考图4,可以在频域中将上行链路子帧划分成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传输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被分配给控制区域。传输用户数据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 被分配给数据区域。一个终端不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以便维持单载波特性。
子帧中的资源块(RB)对被分配给用于一个终端的PUCCH。包括在RB对中的RB分别占据两个时隙中的不同子载波。分配给PUCCH 的RB对在时隙边界跳频。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
通过PUCCH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可以包括调度请求 (SR)、HARQ ACK/NACK信息以及下行链路信道测量信息。
-SR(调度请求):用于请求上行链路UL-SCH资源。SR通过开关键控(OOK)方案来发送。
-HARQ ACK/NACK:对PDSCH上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做出响应的信号。这个信号指示是否已成功接收到下行链路数据分组。响应于单个下行链路码字发送ACK/NACK 1个比特,而响应于两个下行链路码字发送ACK/NACK 2个比特。
-CSI(信道状态信息):关于下行链路信道的反馈信息。CSI能够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 (PMI)以及预编码类型指示符(PTI)中的至少一个。对于每个方案, 20个比特被用来表示CSI。
可以根据PDSCH上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被成功地解码来产生 HARQ ACK/NACK信息。在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中,1个比特作为针对下行链路单码字传输的ACK/NACK信息被发送,并且2个比特作为针对下行链路2码字传输的ACK/NACK信息被发送。
指定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相关联的反馈信息的信道测量信息可以包括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秩指示符(RI)。还可以将信道测量信息共同地表达为CQI。
可以每子帧使用20个比特以用于发送CQI。
可以通过使用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和正交相移键控(QPSK) 技术来对PUCCH进行调制。可以通过PUCCH来发送多个终端的控制信息,并且当码分复用(CDM)被执行来区分相应的终端的信号时,主要使用具有长度为12的恒幅零自相关(CAZAC)序列。因为CAZAC 序列具有在时域和频域中维持预定幅度的特性,所以CAZAC序列具有适合于通过减小终端的峰均功率比(PAPR)或立方量度(CM)来增加覆盖范围的性质。另外,通过使用正交序列或正交覆盖(OC)来覆盖用于通过PUCCH执行的下行链路数据传输的ACK/NACK信息。
另外,可以通过使用具有不同的循环移位(SC)值的循环移位序列来区分在PUCCH上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使基础序列循环移位特定循环移位(CS)量来产生循环移位序列。特定CS量由循环移位(CS) 索引来指示。可用循环移位的数目可以根据信道的延迟扩展而变化。可以将各种类型的序列用作基本序列,CAZAC序列是相应序列的一个示例。
另外,可以根据可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SC-FDMA符号的数目(即,除用于发送参考信号(RS)以用于PUCCH的相干检测的SC-FDMA符号以外的SC-FDMA符号)来确定终端可以在一个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量。
在3GPP LTE系统中,PUCCH根据所发送的控制信息、调制技术、控制信息的量等被定义为总共7个不同的格式,并且可以像在下面给出的表2中所示出的那样概括根据每个PUCCH格式发送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的属性。
[表2]
PUCCH格式1被用于仅发送SR。在仅发送SR的情况下采用未被调制的波形,并且将在下面对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PUCCH格式1a或1b被用于发送HARQ ACK/NACK。当在预定子帧中发送仅HARQ ACK/NACK时,可以使用PUCCH格式1a或1b。可替选地,可以通过使用PUCCH格式1a或1b在同一子帧中发送HARQ ACK/NACK和SR。
PUCCH格式2被用于发送CQI,并且PUCCH格式2a或2b被用于发送CQI和HARQ ACK/NACK。在扩展CP的情况下,PUCCH格式2可以被用于发送CQI和HARQ ACK/NACK。
PUCCH格式3被用于承载48个比特的编码UCI。PUCCH格式3 能够承载关于多个服务小区的HARQ ACK/NACK、SR(若存在)以及关于一个服务小区的CSI报告。
图5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PUCCH格式被映射到上行链路物理资源块的PUCCH区域的类型的一个示例。
在图5中,表示上行链路中的资源块的数目并且意指物理资源块的数目。基本上,PUCCH被映射到上行链路频率块的两个边缘。如图5中所例示的,PUCCH格式2/2a/2b被映射到表达为 m=0、1的PUCCH区域,并且这可以以PUCCH格式2/2a/2b被映射到定位在频带边缘处的资源块的这样一种方式来表达。另外,PUCCH 格式2/2a/2b和PUCCH格式1/1a/1b两者可以被混合地映射到表达为m =2的PUCCH区域。接下来,可以将PUCCH格式1/1a/1b映射到表达为m=3、4和5的PUCCH区域。可以通过广播信令将可由PUCCH 格式2/2a/2b使用的PUCCH RB的数目指示给小区中的终端。
对PUCCH格式2/2a/2b进行描述。PUCCH格式2/2a/2b是用于发送信道测量反馈(CQI、PMI和RI)的控制信道。
信道测量反馈(在下文中,被共同地表达为CQI信息)的报告周期以及要测量的频率方式(可替选地,频率分辨率)可以由基站控制。在时域中,可以支持周期性CQI报告和非周期性CQI报告。PUCCH 格式2可以仅被用于周期性报告,并且PUSCH可以被用于非周期性报告。在非周期性报告的情况下,基站可以指示终端发送加载有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单独的CQI报告的调度资源。
图6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常规CP的情况下的CQI信道的结构。
在一个时隙的SC-FDMA符号0至6中,SC-FDMA符号1和5(第二和第六符号)可以被用于发送解调参考信号,并且可以在剩余的 SC-FDMA符号中发送CQI信息。此外,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一个SC-FDMA符号(SC-FDMA符号3)被用于发送DMRS。
在PUCCH格式2/2a/2b中,支持通过CAZAC序列的调制,并且具有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被乘以QPSK调制的符号。序列的循环移位(CS)在符号与时隙之间改变。对DMRS使用正交覆盖。
参考信号(DMRS)被加载在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7个SC-FDMA 符号当中的被3个SC-FDMA符号彼此分离的两个SC-FDMA符号上,并且CQI信息被加载在5个剩余的SC-FDMA符号上。两个RS被用在一个时隙中以便支持高速终端。另外,通过使用CS序列来区分相应的终端。CQI信息符号被调制并传送到所有SC-FDMA符号,并且 SC-FDMA符号由一个序列构成。也就是说,终端对CQI进行调制并且将CQI发送到每个序列。
可以被发送到一个TTI的符号的数目是10并且CQI信息的调制被确定直到QPSK。当QPSK映射被用于SC-FDMA符号时,因为可以加载2个比特的CQI值,所以可以在一个时隙上加载10个比特的CQI 值。因此,可以在一个子帧上加载最多20个比特的CQI值。频域扩展码被用于在频域中对CQI信息进行扩展。
可以将具有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例如,ZC序列)用作频域扩展码。可以对要彼此区分的相应的控制信道应用具有不同的CS值的CAZAC序列。对频域扩展的CQI信息执行IFFT。
可以通过具有12个等效间隔的循环移位在同一PUCCH RB上以正交方式复用12个不同的终端。在常规CP的情况下,在SC-FDMA 符号1和5上(在扩展CP的情况下在SC-FDMA符号3上)的DMRS 序列与频域上的CQI信号序列类似,但是不采用CQI信息的调制。
可以通过上层信令来半静态地配置终端,以便在指示为PUCCH 资源索引()的PUCCH资源上周期性地报告不同的CQI、PMI和RI类型。在本文中,PUCCH资源索引是指示用于PUCCH格式2/2a/2b的PUCCH区域以及要使用的CS值的信息。
PUCCH信道结构
对PUCCH格式1a和1b进行描述。
在PUCCH格式1a和1b中,具有长度为12的CAZAC序列被乘以通过使用BPSK或QPSK调制方案而调制的符号。例如,通过将已调制符号d(0)乘以具有长度为N的CAZAC序列r(n)(n=0、1、2、...、 N-1)所获取的结果变为y(0)、y(1)、y(2)、...、y(N-1)。可以将y(0)、...、 y(N-1)符号指定为符号的块。已调制符号被乘以CAZAC序列,并且此后,使用正交序列的逐块扩展被采用。
对一般ACK/NACK信息使用具有长度为4的哈达玛(Hadamard) 序列,并且对ACK/NACK信息和参考信号使用具有长度为3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TF)序列。
在扩展CP的情况下,对参考信号使用具有长度为2的哈达玛序列。
图7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常规CP的情况下的ACK/NACK信道的结构。
在图7中,示例性地图示了用于在没有CQI的情况下发送HARQ ACK/NACK的PUCCH信道结构。
参考信号(DMRS)被加载在7个SC-FDMA符号当中的中间部分的三个连续的SC-FDMA符号上,并且ACK/NACK信号被加载在4个剩余的SC-FDMA符号上。
此外,在扩展CP的情况下,可以在中间部分的两个连续的符号上加载RS。RS中所使用的符号的数目和位置可以取决于控制信道而变化,并且与RS中所使用的符号的位置相关联的ACK/NACK信号中所使用的符号的数目和位置也可以取决于控制信道而相应地变化。
1个比特和2个比特的应答响应信息(不是加扰状态)分别可以通过使用BPSK调制技术和QPSK调制技术被表达为一个HARQ ACK/NACK已调制符号。肯定应答响应(ACK)可以被编码为‘1’而否定应答响应(NACK)可以被编码为‘0’。
当在分配的频带中发送控制信号时,2维(D)扩展被采用以便增加复用容量。也就是说,频域扩展和时域扩展被同时采用,以便增加终端或可以被复用的控制信道的数目。
频域序列被用作基础序列以便在频域中扩展ACK/NACK信号。作为CAZAC序列中的一个的Zadoff-Chu(ZC)可以被用作频域序列。例如,不同的CS被应用于作为基础序列的ZC序列,并且结果,对不同的终端或不同的控制信道进行复用可能适用。针对用于HARQ ACK/NACK传输的PUCCH RB,在SC-FDMA符号中支持的CS资源的数目由小区特定上层信令参数来设置。
被频域扩展的ACK/NACK信号通过使用正交扩展码在时域中被扩展。作为正交扩展码,可以使用沃尔什-哈达玛(Walsh-Hadamard) 序列或DFT序列。例如,可以通过对4个符号使用长度为4的正交序列(w0、w1、w2和w3)来扩展ACK/NACK信号。另外,也通过具有长度为3或2的正交序列来扩展RS。这被称为正交覆盖(OC)。
可以通过使用上面所描述的频域中的CS资源以及时域中的OC资源利用码分复用(CDM)方案对多个终端进行复用。也就是说,可以在同一PUCCH RB上对许多终端的ACK/NACK信息和RS进行复用。
关于时域扩展CDM,ACK/NACK信息支持的扩展码的数目受RS 符号的数目限制。也就是说,因为发送SC-FDMA符号的RS的数目小于发送SC-FDMA符号的ACK/NACK信息的数目,所以RS的复用容量小于ACK/NACK信息的复用容量。
例如,在常规CP的情况下,可以在四个符号中发送ACK/NACK 信息,并且不是4个而是3个正交扩展码被用于ACK/NACK信息,并且原因是发送符号的RS的数目被限于3,导致仅3个正交扩展码用于 RS。
在常规CP的子帧的情况下,当在一个时隙中3个符号被用于发送 RS并且4个符号被用于发送ACK/NACK信息时,例如,如果可以使用频域中的6个CS和3个正交覆盖(OC)资源,则可以在一个PUCCH RB中复用来自总共18个不同的终端的HARQ应答响应。在扩展CP 的子帧的情况下,当在一个时隙中2个符号被用于发送RS并且4个符号被用于发送ACK/NACK信息时,例如,如果可以使用频域中的6个 CS和2个正交覆盖(OC)资源,则可以在一个PUCCH RB中复用来自总共12个不同的终端的HARQ应答响应。
接下来,对PUCCH格式1进行描述。调度请求(SR)通过终端请求调度或者未请求调度的方案来发送。SR信道在PUCCH格式1a/1b 中重用ACK/NACK信道结构并且基于ACK/NACK信道设计通过开关键控(OOK)方案来配置。在SR信道中,不发送参考信号。因此,在常规CP的情况下,使用具有长度为7的序列,而在扩展CP的情况下,使用具有长度为6的序列。可以将不同的循环移位(CS)或正交覆盖 (OC)分配给SR和ACK/NACK。也就是说,终端通过为SR而分配的资源来发送HARQ ACK/NACK以便发送肯定SR。终端通过为ACK/NACK而分配的资源来发送HARQ ACK/NACK以便发送否定 SR。
接下来,对增强型PUCCH(e-PUCCH)格式进行描述。e-PUCCH 可以对应于LTE-A系统的PUCCH格式3。使用PUCCH格式3,块扩展技术可以应用于ACK/NACK传输。
不像现有的PUCCH格式1系列或PUCCH格式2系列,块扩展技术是通过使用SC-FDMA方案来对控制信号的传输进行调制的方案。如图8中所例示的,可以通过使用正交覆盖码(OCC)在时域上扩展并发送符号序列。可以通过使用OCC在同一RB上复用多个终端的控制信号。在上面所描述的PUCCH格式2的情况下,在时域中自始至终发送一个符号序列并且通过使用CAZAC序列的循环移位(CS)来复用多个终端的控制信号,然而在基于PUCCH格式(例如,PUCCH格式 3)的块扩展的情况下,在频域中自始至终发送一个符号序列并且通过使用应用OCC的时域扩展来复用多个终端的控制信号。
图8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在一个时隙期间产生并发送5个SC-FDMA符号的一个示例。
在图8中,通过在一个时隙期间在一个符号序列中使用具有长度为5(可替选地,SF=5)的OCC来产生并发送5个SC-FDMA符号(即,数据部分)的示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一个时隙期间使用两个RS 符号。
在图8的示例中,RS符号可以从应用有特定循环移位值的CAZAC 序列产生并且按照在多个RS符号中自始至终应用(可替选地,乘以) 预定OCC的类型发送。另外,在图8的示例中,当假定了12个已调制符号被用于每个OFDM符号(可替选地,SC-FDMA符号)并且相应的已调制符号由QPSK产生时,可以在一个时隙中发送的最大比特数变为24个比特(=12×2)。因此,可由两个时隙发送的比特数变为总共48个比特。当使用块扩展方案的PUCCH信道结构时,与现有的 PUCCH格式1系列和PUCCH格式2系列相比,可以发送具有扩展大小的控制信息。
一般载波聚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考虑的通信环境包括多载波支持环境。也就是说,本发明中所使用的多载波系统或载波聚合系统意指在配置目标宽带以便支持宽带时聚合并使用具有小于目标频带的较小带宽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CC)的系统。
在本发明中,多载波意指载波的聚合(可替选地,载波聚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载波的聚合意指连续载波之间的聚合以及非连续载波之间的聚合两者。另外,可以不同地设置在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聚合的分量载波的数目。下行链路分量载波(在下文中,被称为“DL CC”)的数目以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在下文中,被称为“UL CC”)的数目彼此相同的情况被称为对称聚合,而下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以及上行链路分量载波的数目彼此不同的的情况被称为不对称聚合。载波聚合可以与诸如载波聚合、带宽聚合、频谱聚合等的术语混合使用。
通过组合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而配置的载波聚合旨在在LTE-A 系统中支持多达100MHz的带宽。当具有除目标频带外的带宽的一个或多个载波被组合时,要组合的载波的带宽可以限于现有系统中所使用的带宽以便维持与现有IMT系统的后向兼容性。例如,现有的3GPP LTE系统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 的带宽,并且3GPP LTE-advanced系统(即,LTE-A)可以被配置成通过在带宽上使用以便与现有系统兼容来支持大于20MHz的带宽。另外,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载波聚合系统可以被配置成通过独立于现有系统中所使用的带宽定义新带宽来支持载波聚合。
LTE-A系统使用小区的概念以便管理无线电资源。
载波聚合环境可以被称作多小区环境。小区被定义为一对下行链路资源(DL CC)和上行链路资源(UL CC)的组合,但是不需要上行链路资源。因此,小区可以仅由下行链路资源或者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两者构成。当特定终端仅具有一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该小区可以具有一个DL CC和一个UL CC,但是当特定终端具有两个或更多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该小区具有和小区一样多的DL CC,并且 UL CC的数目可以等于或小于DL CC的数目。
可替选地,与此相反,可以配置DL CC和UL CC。也就是说,当特定终端具有多个配置的服务小区时,也可以支持具有多于DL CC的 UL CC的载波聚合环境。也就是说,载波聚合可以被认为是具有不同的载波频率(中心频率)的两个或更多个小区的聚合。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小区”需要与通常使用的作为由基站所覆盖的区域的小区区分开。
LTE-A系统中所使用的小区包括主小区(PCell)和辅小区(SCell)。 P小区和S小区可以被用作服务小区。在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但是不具有经配置的载波聚合或者不支持载波聚合的终端中,存在仅由P小区构成的仅一个服务小区。相反,在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具有经配置的载波聚合的终端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服务小区,并且P小区和一个或多个S小区被包括在所有服务小区中。
可以通过RRC参数来配置服务小区(P小区和S小区)。作为小区的物理层标识符的PhysCellId具有0至503的整数值。作为用来标识S小区的短标识符的SCellIndex具有1至7的整数值。作为用来标识服务小区(P小区或S小区)的短标识符的ServCellIndex具有0至7的整数值。值0应用于P小区并且SCellIndex被预先许可以便应用于S 小区。也就是说,在ServCellIndex方面具有最小小区ID(可替选地,小区索引)的小区成为P小区。
P小区意指在主频率(可替选地,主CC)上操作的小区。终端可以被用来执行初始连接建立过程或连接重新建立过程,并且可以被指定为在切换过程期间指示的小区。另外,P小区意指成为在载波聚合环境中配置的服务小区当中的控制关联通信的中心的小区。也就是说,终端可以被分配有PUCCH并仅在其P小区中发送PUCCH,并且仅使用P小区来获取系统信息或者改变监控过程。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N)可以通过使用上层的包括移动控制信息 (mobilityControlInfo)的RRC连接重新配置(RRCConnectionReconfigutaion)消息来仅将用于切换过程的P小区改变到支持载波聚合环境的终端。
S小区意指在辅频率(可替选地,辅CC)上操作的小区。可以仅将一个P小区分配给特定终端并且可以将一个或多个S小区分配给特定终端。S小区可以在实现RRC连接建立之后被配置并且用于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PUCCH不存在于除P小区以外的剩余小区(即,在载波聚合环境中配置的服务小区当中的S小区)中。E-UTRAN可以在将S小区添加到支持载波聚合环境的终端时通过专用信号来提供与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的相关小区相关联的所有系统信息。可以通过释放并添加相关S小区来控制系统信息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上层的RRC连接重新配置 (RRCConnectionReconfigutaion)消息。E-UTRAN可以针对每个终端执行具有不同的参数的专用信令,而不是在相关S小区中广播。
在初始安全激活过程开始之后,E-UTRAN将S小区添加到在连接建立过程期间最初配置的P小区以配置包括一个或多个S小区的网络。在载波聚合环境下,P小区和S小区可以作为相应的分量载波操作。在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将主分量载波(PCC)用作与P小区相同的含义,并且可以将辅分量载波(SCC)用作与S小区相同的含义。
图9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分量载波和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9的(a)图示LTE系统中所使用的单载波结构。分量载波包括 DL CC和UL CC。一个分量载波可以具有20MHz的频率范围。
图9的(b)图示LTE系统中所使用的载波聚合结构。在图9的(b) 的情况下,图示了具有20MHz的频率带宽的三个分量载波被组合的情况。提供了三个DL CC和三个UL CC中的每一个,但是DL CC的数目和UL CC的数目不受限制。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同时监控三个CC,并且接收下行链路信号/数据并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数据。
当在特定小区中管理N个DL CC时,网络可以将M(M≤N)个DL CC分配给终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仅监控M个有限的DL CC 并接收DL信号。另外,网络给出L(L≤M≤N)个DL CC以将主DL CC 分配给终端,并且在这种情况下,UE需要特别监控L个DL CC。这种方案甚至可以类似地应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下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可替选地,DL CC)与上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可替选地,UL CC)之间的链接可以由诸如RRC消息或系统信息的上层消息来指示。例如,可以通过由系统信息块类型2 (SIB2)所定义的链接来配置DL资源和UL资源的组合。具体地,链接可以意指PDCCH传输UL许可的DL CC与使用UL许可的UL CC 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意指其中发送HARQ的数据的DL CC(可替选地,UL CC)与其中发送HARQ ACK/NACK信号的UL CC(可替选地, DL CC)之间的映射关系。
跨载波调度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在针对载波或服务小区的调度中,提供了两种类型的自调度方法和跨载波调度方法。跨载波调度可以被称作跨分量载波调度或跨小区调度。
跨载波调度意指将PDCCH(DL许可)和PDSCH发送到不同的相应DL CC或者通过除与接收UL许可的DL CC链接的UL CC以外的其他UL CC来发送根据DL CC中所发送的PDCCH(UL许可)而发送的PUSCH。
是否执行跨载波调度可以被UE特定地激活或者去激活并且通过上层信令(例如,RRC信令)针对每个终端半静态地获知。
当跨载波调度被激活时,需要指示通过哪一个DL/UL CC来发送由所对应的PDCCH指示的PDSCH/PUSCH的载波指示符字段(CIF)。例如,PDCCH可以通过使用CIF来将PDSCH资源或PUSCH资源分配给多个分量载波中的一个。也就是说,当PDSCH或PUSCH资源被分配给DL/UL CC中的DL CC上的PDCCH被复合地聚合的一个 DL/UL CC时设置CIF。在这种情况下,LTE-A版本8的DCI格式可以根据CIF扩展。在这种情况下,经设置的CIF可以被固定为3比特字段,并且经设置的CIF的位置可以不管DCI格式的大小都是固定的。另外,可以重用LTE-A版本8的PDCCH结构(相同编译和基于相同 CCE的资源映射)。
相反,当DL CC上的PDCCH分配同一DL CC上的PDSCH资源或者分配被单独地链接的UL CC上的PUSCH资源时,不设置CIF。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与LTE-A版本8相同的PDCCH结构(相同编译和基于相同CCE的资源映射)和DCI格式。
当跨载波调度是可能的时候,终端需要根据每个CC的传输模式和/或带宽在监控CC的控制区域中监控用于多个DCI的PDCCH。因此,需要可以支持监控用于多个DCI的PDCCH的搜索空间的配置和PDCCH监控。
在载波聚合系统中,终端DL CC聚合表示终端被调度来接收 PDSCH的DL CC的聚合,并且终端UL CC聚合表示终端被调度来发送PUSCH的UL CC的聚合。另外,PDCCH监控集合表示执行PDCCH 监控的一个或多个DL CC的集合。PDCCH监控集合可以与终端DL CC 集合或终端DL CC集合的子集相同。PDCCH监控集合可以包括终端 DL CC集合中的DL CC中的至少任一个。可替选地,可以独立于终端 DL CC集合单独地定义PDCCH监控集合。可以以针对已链接UL CC 的自调度连续可用的这样一种方式配置包括在PDCCH监控集合中的 DL CC。可以UE特定地、UE组特定地或者小区特定地配置终端DL CC 集合、终端UL CC集合以及PDCCH监控集合。
当跨载波调度被去激活时,跨载波调度的去激活意味着PDCCH 监控集合连续地意指终端DL CC集合,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诸如针对PDCCH监控集合的单独信令的指示。然而,当跨载波调度被激活时,在终端DL CC集合中优选地定义PDCCH监控集合。也就是说,基站仅通过PDCCH监控集合来发送PDCCH,以便对用于终端的 PDSCH或PUSCH进行调度。
图10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取决于跨载波调度的子帧结构的一个示例。
参考图10,图示了三个DL CC与用于LTE-A终端的DL子帧相关联并且DL CC‘A’被配置为PDCCH监控DL CC的情况。当不使用 CIF时,每个DL CC可以在没有CIF的情况下发送对其PDSCH进行调度的PDCCH。相反,当通过上层信令来使用CIF时,仅一个DL CC ‘A’可以通过使用CIF来发送对其PDSCH或另一CC的PDSCH进行调度的PDCCH。在这种情况下,未配置PDCCH监控DL CC的DL CC‘B’和‘C’不发送PDCCH。
一般ACK/NACK复用方法
在终端同时需要发送与从eNB接收的多个数据单元相对应的多个 ACK/NACK的情形下,可以考虑基于PUCCH资源选择的ACK/NACK 复用方法,以便维持ACK/NACK信号的单频特性并且减少ACK/NACK 发射功率。
与ACK/NACK复用一起,可以通过组合PUCCH资源以及用于实际的ACK/NACK传输的QPSK调制符号的资源来标识针对多个数据单元的ACK/NACK响应的内容。
例如,当一个PUCCH资源可以发送4个比特并且可以最大地发送四个数据单元时,可以像在下面给出的表3中所示出的那样在eNB 中标识ACK/NACK。
[表3]
在上面给出的表3中,HARQ-ACK(i)表示第i个数据单元的 ACK/NACK结果。在上面给出的表3中,不连续传输(DTX)意味着没有要针对所对应的HARQ-ACK(i)发送的数据单元或者终端可能未检测到与HARQ-ACK(i)相对应的数据单元。
根据上面给出的表3,提供了最多四个PUCCH资源( ),并且b(0)和b(1)是通过使用选择的PUCCH 发送的两个比特。
例如,当终端成功地接收到所有的四个数据单元时,终端通过使用来发送2个比特(1、1)。
当终端在第一和第三数据单元中解码失败而在第二和第四数据单元中解码成功时,终端通过使用来发送比特(1、0)。
在ACK/NACK信道选择中,当存在至少一个ACK时,NACK和 DTX彼此耦合。原因是PUCCH资源和QPSK符号的组合可能不是所有ACK/NACK状态。然而,当不存在ACK时,DTX与NACK解耦。
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保留链接到与一个确定的NACK相对应的数据单元的PUCCH资源以发送多个ACK/NACK的信号。
用于半持久性调度的PDCCH的验证
半持久性调度(SPS)是将要在特定时间间隔期间持久地维持的分配资源给终端的调度方案。
当像基于互联网协议的语音(VoIP)一样在特定时间内发送预定量的数据时,因为不必每隔用于资源分配的数据传输间隔发送控制信息,所以可以通过使用SPS方案来减少控制信息的浪费。在所谓的半持久性调度(SPS)方法中,优先地分配可以将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时间资源域。
在这种情况下,在半持久性分配方法中,分配给特定终端的时间资源域可以被配置成具有周期。然后,必要时,分配频率资源域以完成时间-频率资源的分配。可以将分配频率资源域指定为所谓的激活。当使用半持久性分配方法时,因为通过一次信令在预定周期期间维持资源分配,所以不必重复地分配资源,并且结果,可以减少信令开销。
此后,因为不需要到终端的资源分配,所以可以从基站向终端发送用于释放频率资源分配的信令。可以将释放频率资源域的分配指定为去激活。
在当前LTE中,在哪些子帧中通过针对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的 SPS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信令来首先发送/接收SPS被通告给终端。也就是说,在通过RRC信令为SPS而分配的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当中优先地指定时间资源。为了通告可用子帧,例如,可以通告子帧的时段和偏移。然而,因为终端通过RRC信令仅被分配有时间资源域,所以即使终端接收到RRC信令,终端也不通过SPS立即执行发送和接收,并且必要时,终端分配频率资源域以完成时间-频率资源的分配。可以将分配频率资源域指定为去激活,并且可以将释放频率资源域的分配指定为去激活。
因此,终端接收指示激活的PDCCH,并且此后,根据包括在所接收的PDCCH中的RB分配信息来分配频率资源并且根据调制和编译方案(MCS)信息应用调制和编译速率以根据通过RRC信令所分配的子帧的时段和偏移来开始发送和接收。
接下来,当终端从基站接收到通告去激活的PDCCH时,终端停止发送和接收。当终端在停止发送和接收之后接收到指示激活或去激活的PDCCH时,终端通过使用由PDCCH所指定的RB分配、MCS等按照通过RRC信令所分配的子帧的时段和偏移再次重新开始发送和接收。也就是说,通过RRC信令来执行时间资源,但是可以在接收到指示SPS的激活和去激活的PDCCH之后实际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并且信号发送和接收在接收到指示SPS的去激活的PDCCH之后停止。
当满足在下面所描述的所有条件时,终端可以验证包括SPS指示的PDCCH。首先,针对PDCCH净荷添加的CRC奇偶比特需要利用SPS C-RNTI加扰,并且其次,需要将新数据指示符(NDI)字段设置为0。在本文中,在DCI格式2、2A、2B和2C的情况下,新数据指示符字段指示一个激活的传输块。
此外,当根据在下面给出的表4和表5来设置DCI格式中所使用的每个字段时,验证完成。当验证完成时,终端识别所接收的DCI信息是有效的SPS激活或去激活(可替选地,释放)。相反,当验证未完成时,终端识别不匹配的CRC被包括在所接收的DCI格式中。
表4示出用于验证指示SPS激活的DPCCH的字段。
[表4]
表5示出用于验证指示SPS去激活(可替选地,释放)的PDCCH 的字段。
[表5]
当DCI格式指示SPS下行链路调度激活时,PUCCH字段的TPC 命令值可以被用作指示由上层设置的四个PUCCH资源值的索引。
版本8LTE中的PUCCH捎带确认
图11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UL-SCH的传输信道处理的一个示例。
在3GPP LTE系统(=E-UTRA,版本8)中,在UL的情况下,具有影响功率放大器的性能的极好的峰均功率比(PAPR)或立方度量 (CM)特性的单载波传输被维持以得到终端的功率放大器的高效利用。也就是说,在发送现有LTE系统的PUSCH的情况下,要发送的数据可以通过DFT预编码来维持单载波特性,而在发送PUCCH的情况下,信息在被加载在具有单载波特性的序列上的同时来发送以维持单载波特性。然而,当要被DFT预编码的数据被不连续地分配到频率轴或者同时发送PUSCH和PUCCH时,单载波特性劣化。因此,当像图11中所图示的那样在与PUCCH的传输相同的子帧中发送PUSCH 时,通过PUSCH与数据一起发送(捎带确认)要被发送到PUCCH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
因为可能不像上面所描述的那样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所以现有LTE终端使用将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CQI/PMI、 HARQ-ACK、RI等)复用到发送PUSCH的子帧中的PUSCH区域的方法。
作为一个示例,当需要在被分配来发送PUSCH的子帧中发送信道质量指示符(CQI)和/或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时,在DFT扩展之后复用UL-SCH数据和CQI/PMI以发送控制信息和数据两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考虑CQI/PMI资源对UL-SCH数据进行速率匹配。另外,使用诸如HARQ ACK、RI等的控制信息打孔要复用到PUSCH区域的UL-SCH数据的方案。
图12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信道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的信号处理过程的一个示例。
在本文中,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在下文中,被称为“UL-SCH”)的信号处理过程可以应用于一个或多个传输信道或控制信息类型。
参考图12,UL-SCH每隔传输时间间隔(TTI)以传输块(TB) 的形式向编译单元传送数据一次。
CRC奇偶比特p0、p1、p2、p3、…、pL-1被附加到从上层接收的传输块的比特(S120)。在这种情况下,A表示传输块的大小并且L表示奇偶比特的数目。在b0、b1、b2、b3、…、bB-1中示出了附加有CRC 的输入比特。在这种情况下,B表示包括CRC的传输块的比特的数目。
b0、b1、b2、b3、…、bB-1根据TB的大小被分段成多个码块(CB) 并且CRC被附加到多个分段的CB(S121)。在cr0、cr1、cr2、cr3、…、 cr(Kr-1)中示出了码块分段和CRC附加之后的比特。在此,r表示码块的编号(r=0、…、C-1)并且Kr表示取决于码块r的比特数。另外,C 表示码块的总数。
随后,执行信道编译(S122)。在中示出了信道编译之后的输出比特。在这种情况下,i表示编译流索引并且可以具有0、1或2的值。Dr表示码块r的第i个编码流的比特的数目。r表示码块编号(r=0、…、C-1)并且C表示码块的总数。可以通过turbo编译对每个码块进行编译。
随后,执行速率匹配(S123)。在er0、er1、er2、er3、…、er(Er-1)中示出了速率匹配之后的比特。在这种情况下,r表示码块编号 (r=0、…,、C-1)并且C表示码块的总数。Er表示第r个码块的速率匹配比特的数目。
随后,再次执行码块之间的级联(S124)。在f0、f1、f2、f3、…、 fG-1中示出了在执行码块的级联之后的比特。在这种情况下,G表示用于传输的编译比特的总数,并且当与UL-SCH一起复用控制信息时,不包括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比特的数目。
同时,当在PUSCH中发送控制信息时,独立地执行作为控制信息的CQI/PMI、RI和ACK/NACK的信道编译(S126、S127和S128)。因为不同的编译符号被分配用于发送每个控制信息,所以相应的控制信息具有不同的编译速率。
在时分双工(TDD)中,作为ACK/NACK反馈模式,ACK/NACK 捆绑和ACK/NACK复用的两种模式由上层配置支持。用于ACK/NACK 捆绑的ACK/NACK信息比特由1个比特或2个比特构成,而用于 ACK/NACK复用的ACK/NACK信息比特由1至4个比特构成。
在步骤S134中的码块之间的级联之后,UL-SCH数据的编译比特f0、f1、f2、f3、…、fG-1以及CQI/PMI的编译比特 被复用(S125)。在g 0g 1g 2g 3、…、g H′-1中示出了数据和CQI/PMI的复用结果。在这种情况下,g i(i=0,...,H′-1)表示具有长度为(Qm·NL)的列向量。H=(G+NL·QCQI)并且H′=H/(NL·Qm)。NL表示映射到UL-SCH传输块的层的数目,并且H表示分配给映射有用于 UL-SCH数据和CQI/PMI信息的传输块的NL个传输层的编译比特的总数。
随后,经复用的数据和CQI/PMI、信道编码的RI以及ACK/NACK 被信道交织以产生输出信号(S129)。
多输入多输出(MIMO)
MIMO技术通过迄今打破通常为一个发射天线和一个接收天线来使用多个发射(Tx)天线和多个接收(Rx)天线。换句话说,MIMO 技术是用于通过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器侧或接收器侧使用多输入多输出天线来实现容量递增或能力增强的技术。在下文中,“MIMO”将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天线”。
更详细地,MIMO技术不取决于一个天线路径以便接收一个总消息并且通过收集经由多个天线接收的多个数据片来完成总数据。因此, MIMO技术可以在特定系统范围内增加数据传送速率,并且另外,通过特定数据传送速率来增加系统容量。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因为需要比现有移动通信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所以预计特别需要高效的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在这种情形下, MIMO通信技术是可以被广泛地用在移动通信终端和中继站中并且作为用于根据由于数据通信扩展等而导致的限制情形来克服另一移动通信的传输量的限制的技术而引起关注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同时,近年来作为可以在没有附加频率分配或功率递增的情况下空前地提升通信容量以及发送和接收性能的方法已被研究的各种传输效率改进技术当中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近年来备受关注。
图13是一般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配置图。
参考图13,当发射天线的数目增加到NT并且接收天线的数目同时增加到NR时,因为理论信道传输容量不像仅在发送器或接收器中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与天线的数目成比例地增加,所以可以提升传送速率并且可以空前地提升频率效率。在这种情况下,取决于信道传输容量的增加的传送速率可以理论上增加到通过将在使用一个天线的情况下的最大传送速率(Ro)乘以在下面给出的速率增加速率(Ri)所获取的值。
[等式1]
Ri=min(NT,NR)
也就是说,例如,在使用四个发射天线和四个接收天线的MIMO 通信系统中,可以获取为单天线系统的四倍的传送速率。
可以将这种MIMO天线技术划分成通过使用通过各种信道路径的符号来增加传输可靠性的空间分集方案以及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天线来同时发送多个数据符号而改进传送速率的空间复用方案。另外,对旨在通过适当地组合两个方案来适当地获取相应的优点的方案的研究也是近年来一直研究的领域。
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相应的方案。
首先,空间分集方案包括同时使用分集增益和编译增益的空时块编译系列方案和空时Trelis编译序列方案。一般而言,Trelis在比特误码率增强性能和码产生自由度方面是出色的,但是空时块码在操作复杂度方面简单。在这种空间分集增益的情况下,可以获取与发射天线的数目(NT)和接收天线的数目(NR)的倍数(NT×NR)相对应的量。
其次,空间复用技术是在各个的发送天线中发送不同的数据数组的方法,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在接收器中从发送器同时发送的数据当中发生相互干扰。接收器在通过使用适当的信号处理技术来去除干扰之后接收数据。在此所使用的噪声去除方案包括最大似然检测(MLD) 接收器、迫零(ZF)接收器、最大均方误差(MMSE)接收器、对角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码(D-BLAST)、垂直贝尔实验室分层空时码 (V-BLAST)等,并且特别地,当可以在发送器侧中获知信道信息时,可以使用奇异值分解(SVD)方案等。
第三,可以提供组合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的技术。当仅获取空间分集增益时,取决于分集度增加的性能增强增益逐渐饱和,而当仅获取空间复用增益时,传输可靠性在无线电信道中劣化。已经研究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这两个增益的方案,并且这些方案包括空时块码 (Double-SSTD)、空时BICM(STBICM)等。
为了通过更具体方法来描述上面所描述的MIMO天线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当在数学上对该通信方法进行建模时,可以示出数学建模如下。
首先,假定如图13中所图示的那样存在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
首先,关于传输信号,当提供NT个发射天线时,因为可发送信息的最大数目是NT,所以可以将NT表达为在下面给出的向量。
[等式2]
同时,传输功率可以在相应的传输信息s1、s2、...、sNT中不同,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当相应的传输功率是P1、P2、...、PNT时,可以将传输功率被调整的传输信息表达为在下面给出的向量。
[等式3]
另外,可以像在下面所描述的那样将表达为传输功率的对角矩阵 P。
[等式4]
同时,传输功率被调整的信息向量被乘以权重矩阵W以构成被实际发送的NT个传输信号x1、x2、...、xNT。在本文中,权重矩阵用来根据传输信道情形等将传输信息适当地分配给相应的天线。可以通过使用向量x来将传输信号x1、x2、...、xNT表达如下。
[等式5]
在本文中,wij表示第i个发射天线与第j个传输信息之间的权重并且W将该权重表示为矩阵。矩阵W被称作权重矩阵或预编码矩阵。
同时,可以将上面所描述的传输信号x划分成在使用空间分集的情况以及使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的传输信号。
在使用空间复用的情况下,因为不同的信号被复用并发送,所以信息向量s的所有元素具有不同的值,然而当使用空间分集时,因为通过多个信道路径来发送同一信号,所以信息向量s的所有的元素具有相同的值。
当然,还可以考虑混合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的方法。也就是说,例如,还可以包括通过使用空间分集经由三个发射天线来发送同一信号并且通过空间复用经由剩余的发送天线来发送不同的信号的情况。
接下来,当提供了NR个接收天线时,相应的天线的接收信号y1、 y2、...、yNR被表达为如在下面所描述的向量y。
[等式6]
此外,在MIMO天线通信系统中对信道进行建模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发射和接收天线索引来区分相应的信道并且从发射天线j到接收天线i通过的信道将被表示为hij。在此,注意hij的索引的顺序,接收天线索引在前而发射天线索引在后。
多个信道被群集成一个以被表达为向量和矩阵形式。将在下面描述向量的表达式的示例。
图14是图示从多个发射天线到一个接收天线的信道的图。
如图14中所图示的,可以将从总共NT个发射天线到达接收天线 I的信道表达如下。
[等式7]
另外,可以通过上面给出的等式中所示出的矩阵表达式来示出从 NT个发射天线到NR个接收天线通过的所有信道如下。
[等式8]
此外,因为加性白高斯噪声(AWGN)是在实际信道中通过上面给出的信道矩阵H之后添加的,所以添加到NR个接收天线的白噪声 n1、n2、...、nNR分别被表达如下。
[等式9]
可以利用在下面通过对发送信号、接收信号、信道和白噪声进行建模所给出的关系来表达MIMO天线通信系统中的发送信号、接收信号、信道和白噪声中的每一个。
[等式10]
表示信道的状态的信道矩阵H的行和列的数目由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数目确定。在信道矩阵H的情况下,行的数目变得等于接收天线的数目的NR并且列的数目变得等于发射天线的数目的NT。也就是说,信道矩阵H成为NR×NT矩阵。
一般而言,矩阵的秩被定义为独立行或列的数目当中的最小数。因此,矩阵的秩不可能大于行或列的数目。作为等式型示例,信道矩阵H的秩(rank(H))被限制如下。
[等式11]
rank(H)≤min(NT,NR)
另外,当矩阵经历特征值分解时,可以将秩定义为不是0而是特征值当中的特征值的数目。利用类似的方法,当秩经历奇异值分解时,可以将秩定义为不是0而是奇异值的数目。因此,信道矩阵中的秩的物理含义可以是可以在给定信道中发送不同信息的最大数。
在本说明书中,MIMO传输的‘秩’表示用于在特定时间并在特定频率资源中独立地发送信号的路径的数目,并且“层数”表示通过每个路径发送的信号流的数目。一般而言,因为发送器侧发送与用于发送信号的秩数相对应的数目的层,所以在未特别提及的情况下秩具有与层数相同的含义。
参考信号(R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为通过无线电信道来发送数据,所以信号可能在传输期间失真。为让接收器侧准确地接收已失真信号,需要通过使用信道信息来校正所接收的信号的失真。为了检测信道信息,主要使用由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两者都已知的信号发送方法以及用于在通过信道来发送信号时通过使用失真度来检测信道信息的方法。前述信号被称为导频信号或参考信号(RS)。
当通过使用MIMO天线来发送和接收数据时,需要依次检测发射天线与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状态以准确地接收信号。因此,相应的发射天线需要具有单独的参考信号。
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包括由一个小区中的所有终端所共享的公共 RS(CRS)以及针对特定终端的专用RS(DRS)。可以通过使用参考信号来提供用于解调和信道测量的信息。
接收器侧(即,终端)从CRS来测量信道状态并且向发射侧(即,基站)反馈与信道质量相关联的指示符,诸如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和/或秩指示符(RI)。CRS还被称为小区特定RS。相反,可以将与信道状态信息(CSI)的反馈相关联的参考信号定义为CSI-RS。
当需要对PDSCH的数据解调时可以通过资源元素来发送DRS。终端可以通过上层来接收DRS是否存在并且只有当所对应的PDSCH 被映射时才有效。DRS可以被称为UE特定RS或解调RS(DMRS)。
图15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映射到下行链路资源块对的参考信号图案。
参考图15,作为映射参考信号的方式,下行链路资源块对可以由时域中的一个子帧×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来表达。也就是说,一个资源块对在常规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具有14个OFDM符号的长度(图15的 (a)),而在扩展循环前缀(CP)的情况下具有12个OFDM符号的长度(图15的 (b))。在资源块网格中表示为‘0’、‘1’、‘2’和‘3’的资源元素(RE)分别意指天线端口索引‘0’、‘1’、‘2’和‘3’的CRS的位置,并且表示为‘D’的资源元素意指DRS的位置。
在下文中,当更详细地描述CRS时,CRS被用来估计物理天线的信道并且作为可以由定位在小区中的所有终端共同接收的参考信号被分布在整个频带中。另外,CRS可以被用来对信道质量信息(CSI)和数据进行解调。
根据在发射器侧(基站)处的天线阵列,CRS被定义为各种格式。 3GPP LTE系统(例如,版本8)支持各种天线阵列并且下行链路信号发射侧具有三个单发射天线、两个发射天线和四个发射天线的三种类型的天线阵列。当基站使用单发射天线时,用于单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被排列。当基站使用两个发射天线时,用于两个发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通过使用时分复用(TDM)方案和/或频分复用(FDM)方案来排列。也就是说,不同的时间资源和/或不同的频率资源被分配给彼此区分开的用于两个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
此外,当基站使用四个发射天线时,通过使用TDM方案和/或FDM 方案来排列用于四个发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由下行链路信号接收侧(终端)所测量到的信道信息可以被用来对通过使用诸如单发射天线传输、传输分集、闭环空间复用、开环空间复用或多用户MIMO的传输方案发送的数据进行解调。
在支持MIMO天线的情况下,当从特定天线端口发送参考信号时,参考信号根据参考信号的图案被发送到特定资源元素的位置,而针对另一天线端口未发送到特定资源元素的位置。也就是说,不同的天线当中的参考信号彼此不重复。
将CRS映射到资源块的规则被定义如下。
[等式12]
k=6m+(v+vshift)mod6
在等式12中,k和l分别表示子载波索引和符号索引,并且p表示天线端口。表示一个下行链路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并且表示分配给下行链路的无线电资源的数目。ns表示时隙索引,并且表示小区ID。mod表示模运算。参考信号的位置在频域中取决于 vshift值而变化。因为vshift服从小区ID,所以参考信号的位置根据小区具有各种频移值。
更详细地,可以根据小区在频域中使CRS的位置移位以便通过 CRS来改进信道估计性能。例如,当以三个子载波的间隔定位参考信号时,一个小区中的参考信号被分配给第3k个子载波并且另一小区中的参考信号被分配给第3k+1个子载波。在一个天线端口方面,参考信号在频域中以六个资源元素的间隔排列并且以三个资源元素的间隔与分配给另一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分离。
在时域中,参考信号从每个时隙的符号索引0起以恒定间隔排列。时间间隔根据循环移位长度被不同地定义。在常规循环移位的情况下,参考信号被定位在时隙的符号索引0和4处,而在扩展CP的情况下,参考信号被定位在时隙的符号索引0和3处。用于在两个天线端口之间具有最大值的天线端口的参考信号被定义在一个OFDM符号中。因此,在四个发射天线的传输的情况下,用于参考信号天线端口0和1 的参考信号被定位在符号索引0和4(在扩展CP的情况下为符号索引 0和3)处,并且用于天线端口2和3的参考信号被定位在时隙的符号索引1处。在频域中用于天线端口2和3的参考信号的位置在第二时隙中彼此交换。
在下文中,当更详细地描述DRS时,DRS被用于对数据进行解调。在MIMO天线传输中用于特定终端的预编码权重在无需改变的情况下被使用,以便估计与在终端接收到参考信号时在每个发射天线中发送的传输信道相关联并相对应的信道。
3GPP LTE系统(例如,版本8)支持最多四个发射天线并且定义了用于秩1波束赋形(beamforming)的DRS。用于秩1波束赋形的 DRS也意指用于天线端口索引5的参考信号。
将DRS映射到资源块的规则被定义如下。等式13示出常规CP 的情况并且等式14示出扩展CP的情况。
[等式13]
[等式14]
在上面给出的等式12至等式14中,k和p分别表示子载波索引和天线端口。ns分别表示RB的数目、时隙索引的数目以及分配给下行链路的小区ID的数目。在频域方面,RS的位置取决于vshift值而变化。
在等式13和等式14中,k和l分别表示子载波索引和符号索引,并且p表示天线端口。表示频域中的资源块的大小并且被表达为子载波的数目。nPRB表示物理资源块的数目。表示用于PDSCH传输的资源块的频带。ns表示时隙索引并且表示小区ID。mod表示模运算。参考信号的位置在频域中取决于vshift值而变化。因为vshift服从小区ID,所以参考信号的位置根据小区具有各种频移值。
探测参考信号(SRS)
SRS被主要用于信道质量测量以便执行频率选择性调度并且不与上行链路数据和/或控制信息的传输相关联。然而,SRS不限于此并且 SRS可以被用于各种其他目的以便支持功率控制的改进以及尚未被调度的终端的各种启动功能。启动功能的一个示例可以包括初始调制和编译方案(MCS)、针对数据传输的初始功率控制、定时提前以及频率半选择性调度。在这种情况下,频率半选择性调度意指将频率资源选择性地分配给子帧的第一时隙并且通过伪随机跳频将频率资源分配给第二时隙中的另一频率的调度。
另外,SRS可以被用于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无线电信道互易的假定下测量下行链路信道质量。该假定尤其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共享同一频谱并且在时域中被划分的时分双工中有效。
由小区中的任何终端所发送的SRS的子帧可以由小区特定广播信号来表达。4比特小区特定“srsSubframeConfiguration”参数表示可以通过每个无线电帧来发送SRS的15个可用的子帧阵列。通过这些阵列,根据布署场景提供用于调整SRS开销的灵活性。
它们当中的第16个阵列完全关掉小区中的SRS的切换并且主要适合于为高速终端服务的服务小区。
图16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包括探测参考信号的上行链路子帧。
参考图16,通过经排列的子帧上的最后SC FDMA符号来连续地发送SRS。因此,SRS和DMRS被定位在不同的SC-FDMA符号处。
在用于SRS传输的特定SC-FDMA符号中不允许PUSCH数据传输,并且因此,当探测开销最高时,即,即便当SRS符号被包括在所有子帧中时,探测开销也不超过大约7%。
每个SRS符号由与给定时间方式和给定频带相关联的基础序列 (基于Zadoff-Ch(ZC)的随机序列或序列集合)产生,并且同一小区中的所有终端使用同一基础序列。在这种情况下,在同一频带中并且同时来自同一小区中的多个终端的SRS传输通过要彼此区分开的基础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而彼此正交。
来自不同小区的SRS序列可以通过将不同的基础序列分配给相应的小区而彼此区分开,但是不确保不同的基础序列之间的正交性。
协作多点传输和接收(CoMP)
根据LTE-advanced的需求,提出了CoMP传输以便改进系统的性能。CoMP也被称作co-MIMO、协作式MIMO、网络MIMO等。预计 CoMP将改进位于小区边缘处的终端的性能并且改进小区(扇区)的平均吞吐量。
一般而言,小区间干扰降低位于小区边缘处的终端在频率重用索引为1的多小区环境中的性能和平均小区(扇区)效率。为了减轻小区间干扰,LTE系统采用诸如LTE系统中的部分频率重用(FFR)的简单被动方案,使得位于小区边缘处的终端在干扰有限的环境中具有适当的性能效率。然而,重用小区间干扰或者减轻小区间干扰作为终端需要接收的信号(期望信号)的方法是更优选的,代替用于每个小区的频率资源的使用的减少。可以采用CoMP传输方案以便实现前述目的。
可以将可以应用于下行链路的CoMP方案分类为联合处理(JP) 方案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S/CB)方案。
在JP方案中,可以以CoMP方式在每个点(基站)处使用数据。 CoMP方式意指CoMP方案中使用的基站的集合。可以将JP方案再次分类为联合传输方案和动态小区选择方案。
联合传输方案意指以CoMP方式通过作为所有或部分点的多个点同时发送信号的方案。也就是说,可以从多个传输点同时发送向单个终端发送的数据。通过联合传输方案,可以不管相干地或不相干地都改进向终端发送的信号的质量并且可以主动地去除对另一终端的干扰。
动态小区选择方案意指以CoMP方式通过PDSCH从单个点发送信号的方案。也就是说,以CoMP方式,从单个点发送在特定时间向单个终端发送的数据并且在另一点处不向终端发送数据。可以动态地选择将数据发送到终端的点。
根据CS/CB方案,CoMP方式通过用于将数据发送到单个终端的协作来执行波束赋形。也就是说,数据被发送到仅在服务小区中的终端,但是可以以CoMP方式通过多个小区的协作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赋形。
在上行链路的情况下,CoMP接收意指接收通过地理上分离的多个点之间的协作而发送的信号。可以将可以应用于上行链路的CoMP 方案分类为联合接收(JR)方案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S/CB)方案。
JR方案意指作为所有或部分点的多个点以CoMP方式接收通过 PDSCH发送的信号的方案。在CS/CB方案中,仅单个点接收通过 PDSCH发送的信号,但是可以以CoMP方式通过多个小区的协作来确定用户调度/波束赋形。
中继节点(RN)
中继节点通过两个不同的链路(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来传送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基站可以包括施主(donor)小区。中继节点通过施主小区无线连接到无线接入网络。
同时,关于中继节点的频带(频谱)的使用,回程链路在与接入链路相同的频带中操作的情况被称为“带内”并且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在不同频带中操作的情况被称为“带外”。在带内和带外的两种情况下,根据现有LTE系统(例如,版本8)操作的终端(在下文中,被称为传统终端)需要能够接入施主小区。
可以根据终端是否识别中继节点来将中继节点分类为透明中继节点或不透明中继节点。透明意指可能不识别终端是否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而不透明意指识别终端是否通过中继节点与网络进行通信的情况。
关于中继节点的控制,可以将中继节点划分成作为施主小区的一部分构成的中继节点或者自主地控制小区的中继节点。
作为施主小区的一部分构成的中继节点可以具有中继节点标识 (ID),但是不具有其小区标识。
当通过施主小区所属于的基站来控制无线电资源管理(RRM)的至少一部分时,即使RRM的剩余部分位于中继节点处,该中继节点也被称为作为施主小区的一部分构成的中继节点。优选地,中继节点可以支持传统终端。例如,包括智能重发器、解码转发中继节点、L2(第二层)中继节点等以及类型2中继节点的各种类型对应于中继节点。
在自主地控制小区的中继节点的情况下,中继节点控制一个或多个小区并且唯一物理层小区标识被提供给由中继节点所控制的相应的小区。另外,由中继节点所控制的相应的小区可以使用相同的RRM机制。在终端方面,在接入由中继节点所控制的小区与接入由一般基站所控制的小区之间不存在差异。由中继节点所控制的小区可以支持传统终端。例如,自回程中继节点、L3(第三层)中继节点、类型1中继节点以及类型1a中继节点对应于中继节点。
作为带内中继节点的类型1中继节点控制多个小区,并且在终端方面多个相应的小区被识别为与施主小区区分开的单独的小区。另外,多个相应的小区可以具有物理小区ID(它们被定义在LTE版本8中) 并且中继节点可以发送同步信道、参考信号及其类似物。在单小区操作的情况下,终端可以直接从中继节点接收调度信息和HARQ反馈并且向中继节点发送其控制信道(调度请求(SR)、CQI、ACK/NACK 等)。另外,类型1中继节点作为传统基站(根据LTE版本8系统操作的基站)被示出给传统终端(根据LTE版本8系统操作的终端)。也就是说,类型1中继节点具有后向兼容性。同时,根据LTE-A系统操作的终端将类型1中继节点识别为与传统基站不同的基站以提供性能改进。
类型1a中继节点具有包括作为带外操作的与类型1中继节点相同的特征。类型1a中继节点的操作可以被配置使得对L1(第一层)操作的影响被最小化或者不存在。
作为带内中继节点的类型2中继节点不具有单独的物理小区ID,并且结果,不形成新小区。类型2中继节点相对于传统终端是透明的,并且传统终端可能不识别类型2中继节点的存在。类型2中继节点可以发送PDSCH,但是至少不发送CRS和PDCCH。
同时,为让中继节点作为带内操作,需要为回程链路保留时间-频率空间中的一些资源并且这些资源可以被配置成不用于接入链路。这被称为资源分割。
可以描述中继节点中的资源分割的一般原理如下。可以在一个载波频率上在时分复用方案中复用回程下行链路和接入下行链路(即,在特定时间激活回程下行链路和接入下行链路中的仅一个)。类似地,可以在一个载波频率上在时分复用方案中复用回程上行链路和接入上行链路(即,在特定时间激活回程上行链路和接入上行链路中的仅一个)。
在FDD中的回程链路复用中,可以在下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回程下行链路传输并且可以在上行链路频带中执行回程上行链路传输。在 TDD中的回程链路复用中,可以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子帧中执行回程下行链路传输并且可以在基站和中继节点的上行链路子帧中执行回程上行链路传输。
在带内中继节点的情况下,例如,当在同一频带中执行来自基站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以及到终端的接入下行链路发送两者时,可能由从中继节点的发射器侧发送的信号在中继节点的接收器侧产生信号干扰。也就是说,可能在中继节点的RF前端处发生信号干扰或RF抑制。类似地,即便当在同一频带中执行到基站的回程上行链路发送以及来自终端的接入上行链路接收时,也可能发生信号干扰。
因此,为让中继节点在同一频带中同时发送和接收信号,当未提供接收的信号与发送的信号之间的充分分离(例如,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被安装成像安装在地面上和地面下一样彼此明显地在地理上间隔开)时,难以实现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作为解决信号干扰的问题的一个方案,中继节点操作以不在从施主小区接收信号的同时将信号发送到终端。也就是说,在从中继节点到终端的传输中产生间隙并且终端可以被配置成在该间隙期间不期望来自中继节点的任何传输。该间隙可以被配置成构成多播广播单频网络(MBSFN)子帧。
图17图示本发明能够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中继资源分割的结构。
在图17中,在作为一般子帧的第一子帧的情况下,从中继节点发送下行链路(即,接入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而在作为MBSFN子帧的第二子帧的情况下,在下行链路子帧的控制区域中从中继节点到终端发送控制信号,但是在剩余区域中不执行从中继节点到终端的传输。在此,因为传统终端期望在所有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 PDCCH(换句话说,因为中继节点需要在其区域中支持传统终端以使其通过每子帧接收PDCCH来执行测量功能),所以针对传统终端的校正操作需要在所有下行链路子帧中发送PDCCH。因此,即使在为从基站到中继节点的下行链路(即,回程下行链路)传输而配置的子帧(第二子帧)上,中继站也不接收回程下行链路但是需要在子帧的前N(N =1、2或3)个OFDM符号间隔中执行接入下行链路传输。在这点上,因为在第二子帧的控制区域中从中继节点向终端发送PDCCH,所以可以提供与由中继节点所服务的传统终端的后向兼容。在第二子帧的剩余区域中,中继节点可以在不执行从中继节点到终端的传输的同时从基站接收传输。因此,通过资源分割方案,可以不在带内中继节点中同时执行接入下行链路传输和回程下行链路接收。
将详细地描述使用MBSFN子帧的第二子帧。第二子帧的控制区域可以被称为中继非听见间隔。中继非听见间隔意指中继节点不接收回程下行链路信号并发送接入下行链路信号的间隔。该间隔可以由如上面所描述的1、2或3的OFDM长度来配置。在中继节点非听见间隔中,中继节点可以执行到终端的接入下行链路传输,并且在剩余区域中,中继节点可以从基站接收回程下行链路。在这种情况下,因为中继节点可能不在同一频带中同时执行发送和接收,所以中继节点花费时间从发送模式切换到接收模式。因此,在回程下行链路接收区域的第一部分间隔中,保护时间(GT)需要被设置使得中继节点切换到发送/接收模式。类似地,即便当中继节点操作以从基站接收回程下行链路并且将接入下行链路发送到终端时,也可以设置用于中继节点的接收/发送模式切换的保护时间。保护时间的长度可以作为时域的值被给出,并且例如,作为k(k≥1)个时间样本(Ts)的值被给出或者设置为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的长度。可替选地,当中继节点回程下行链路子帧被连续地配置或者根据预定子帧定时对齐关系时,可能不定义或者设置子帧的最后一部分的保护时间。可以仅在为回程下行链路子帧传输而配置的频域中定义保护时间,以便维持后向兼容性(当在接入下行链路间隔中设置保护时间时,可能不支持传统终端)。在除保护时间以外的回程下行链路接收间隔中,中继节点可以从基站接收 PDCCH和PDSCH。这可以以中继节点专用物理信道的含义被表达为中继(R)-PDCCH和中继-PDSCH(R-PDSCH)。
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
可以将MIMO方案划分成开环方案和闭环方案。开环MIMO方案意味着发射器侧在无需来自MIMO接收器侧的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的情况下执行MIMO传输。闭环MIMO方案意味着发射器侧通过从 MIMO接收器侧接收信道状态信息的反馈来执行MIMO传输。在闭环 MIMO方案中,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中的每一个可以基于信道状态信息来执行波束赋形,以便获取MIMO发射天线的复用增益。发射器侧 (例如,基站)可以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或上行链路共享信道分配给接收器侧(例如,终端)。
被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可以包括秩指示符(R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以及信道质量指示符(CQI)。
RI是关于信道的秩的信息。信道的秩意指可以通过同一时间-频率资源来发送不同信息的层(可替选地,流)的最大数目。因为秩值主要由信道的长时间衰落来确定,所以可以通常根据比PMI和CQI长的周期(即,不太频繁地)反馈RI。
PMI是关于来自发射器侧的用于传输的预编码矩阵以及通过反映信道的空间特性所获取的值的信息。预编码意指将传输层映射到发射天线并且层-天线映射关系可以由预编码矩阵来确定。PMI对应于基站的预编码矩阵索引,终端倾向于基于诸如信干噪比(SINR)等的测量值(度量)来获取预编码矩阵索引。为了减少预编码信息的反馈开销,可以使用发射器侧和接收器侧预先共享包括各种预编码度量的码本并且仅反馈指示特定预编码矩阵的索引的方案。
CQI是指示信道质量或信道强度的信息。CQI可以被表达为预定 MCS组合。也就是说,被反馈的CQI指示对应的调制方案和对应的编码速率。一般而言,CQI变为通过反映可以在基站通过使用PMI来配置空间信道时获取的接收SINR而获取的值。
在支持扩展天线配置的系统(例如,LTE-A系统)中,考虑通过使用多用户MIMO(MU-MIMO)方案来获取附加的多用户分集。在 MU-MIMO方案中,因为存在天线域中复用的终端之间的干扰信道,所以当基站通过使用多用户当中的一个终端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来执行下行链路传输时,需要防止另一终端中的干扰。因此,与单用户MIMO (SU-MIMO)方案相比,需要反馈具有更高准确性的信道状态信息,以便正确地执行MU-MIMO操作。
可以采用增强由RI、PMI和CQI所构成的CSI的新CSI反馈方案以便测量并报告更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例如,可以通过组合两个PMI 来指示接收器侧反馈的预编码信息。两个PMI当中的一个(第一PMI) 可以具有长期和/或宽带的属性并且被指定为W1。两个PMI当中的另一PMI(第二PMI)可以具有短期和/或子带的属性并且被指定为W2。最终PMI可以由W1和W2的组合(可替选地,函数)来确定。例如,当最终PMI被称为W时,可以将W定义为W=W1*W2或W=W2* W1。
在此,W1反映信道的平均频率和/或时间特性。换句话说,可以将W定义为反映时间上长期信道的特性、反映频率上宽带信道的特性或者反映时间上长期信道并且频率上宽带信道在的特性的信道状态信息。为了简要地表达W1的特性,W1被称为长期和宽带属性的信道状态信息(可替选地,长期宽带PMI)。
同时,W2反映比W1相对更即时的信道特性。换句话说,可以将 W2定义为反映时间上短期信道的特性、反映频率上子带信道的特性或者反映时间上短期信道并且在频率上子带信道的特性的信道状态信息。为了简要地表达W2的特性,W2被称为短期和子带属性的信道状态信息(可替选地,短期子带PMI)。
为了根据指示信道状态的两个不同的属性的信息(例如,W1和 W2)来确定一个最终预编码矩阵W,需要配置由指示相应属性的信道信息的预编码矩阵所构成的单独的码本(即,用于W1的第一码本和用于W2的第二码本)。如上所配置的一种类型码本可以被称为分层码本。另外,通过使用分层码本来确定要最终使用的码本可以被称为分层码本变换。
在使用码本的情况下,更高准确性的信道反馈与在使用单个码本的情况下相比是可能的。可以通过使用高准确性的信道反馈来支持单小区MU-MIMO和/或多小区协作通信。
用于MU-MIMO或CoMP的增强型PMI
在诸如LTE-A的下一代通信标准中,为了实现高传输速率,提出了诸如MU-MIMO和CoMP的传输方案。为了实现所提出的传输方案,UE需要向基站反馈复杂和各种CSI。
例如,在MU-MIMO中,当UE-A选择PMI时,采用上传UE-A 的期望PMI以及与UE-A一起调度的UE的PMI(在下文中,被称为最佳伙伴PMI(BCPMI))的CSI反馈方案。
也就是说,在预编码矩阵码本中,当协同调度UE被用作预编码器时,对UE-A给予更少干扰的BCPMI被计算并且附加地反馈给基站。
基站通过使用该信息来对优选UE-A以及最佳伙伴预编码矩阵 (BCPM)(与BCPMI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另一UE进行 MU-MIMO调度。
BCPMI反馈方案根据反馈净荷的存在与否被划分成显式反馈和隐式反馈中的两个。
首先,存在具有反馈净荷的显式反馈方案。
在显式反馈方案中,UE-A在预编码矩阵码本中确定BCPMI,然后通过控制信道将所确定的BCPMI反馈给基站。作为一个方案,UE-A 选择在码本中使估计SINR最大化的干扰信号预编码矩阵并且将所选择的干扰信号预编码矩阵作为BCPMI值来反馈。
作为显式反馈的优点,可以选择并发送具有更有效的干扰去除的 BCPMI。UE通过将码本中的所有码字逐个地假定为干扰波束并且对诸如SINR的度量进行比较来将干扰去除的最有效值确定为BCPMI。然而,随着码本大小增加,BCPMI的候选增加,并且因此需要较大的反馈净荷大小。
其次,存在没有反馈净荷的隐式反馈方案。
隐式反馈方案是UE-A不在码本中搜索接收更少干扰的码字以将所搜索到的码字选择为BCPMI、但是在确定了所期望的PMI时静态地确定与所期望的PMI相对应的BCPMI的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优选的是,BCPMI由所确定的期望PMI中的正交向量构成。
原因是所期望的PM被设置在使信道H的信道增益最大化以便使接收的SINR最大化的方向上,并且因此,在减小通过在PM的方向上避免而选择干扰信号的干扰时有效。当信道H通过奇异值分解(SVD) 作为多个独立的信道被分析时,进一步证明了BCPMI确定方案。可以像以下等式15一样通过SVD来对4x4信道H进行分解。
[等式15]
在等式15中,U,V是单位矩阵、ui、vi和λi分别表示4×1左奇异向量、4×1右奇异向量以及信道H的奇异值并且按照λi>λi+1的升序进行排列。在发送终端中使用波束赋形矩阵V并且在接收终端中使用波束赋形矩阵UH的情况下,可以在没有损失的情况下获得可以在理论上获得的所有信道增益。
在秩1的情况下,使用发送波束赋形向量v1和接收波束赋形向量 u1可以获得信道|λ1|2以在SNR方面获得最佳性能。例如,UE-A在秩1 的情况下选择与v1最类似的PM是有利的。理想地,当所期望的PM 与v1完全一致时,接收波束被设置为u1并且干扰信号的发送波束被设置为正交方向上的PM,以在不损失所期望的信号的情况下完全去除干扰信号。实际上,由于量化误差,当所期望的PM与v1具有轻微差异时,在与PM的正交方向上设置的干扰信号的发送波束不再等于v1的正交波束,并且因此,所期望的信号可能在不损失所期望的信号的情况下未完全去除干扰信号,而是在量化误差小时帮助控制干扰信号。
作为隐式反馈的示例,在使用LTE码本的情况下,可以将BCPMI 静态地确定为与PMI正交的向量索引。
假定传输天线是四个并且反馈PMI的UE的接收秩是1,与所期望的PMI正交的三个向量被表达为三个BCPMI。
例如,在PMI=3的情况下,BCPMI=0、1、2。PMI和BCPMI表示码本中的4×1向量码字的索引。基站通过在干扰去除中将BCPMI集合(BCPMI=0、1、2)认为是有效预编码索引来将一些或全部用作协同调度UE的预编码器。
隐式PMI具有优点的原因在于不存在附加反馈开销,因为所期望的PMI和BCPMI集合被映射为1:1。然而,由于所期望的PM(PM:与PMI相对应的预编码矩阵)的量化误差,服从其的BCPM可能对于干扰去除具有最佳波束方向和误差。当不存在量化误差时,三个BCPM 表示完全去除所有干扰的干扰波束(理想干扰波束),但是当存在误差时,每个BCPM与理想干扰波束出现差异。
另外,与每个BCPM的理想干扰波束的差异平均是相同的,但是可能在某些时刻不同。例如,当期望的PMI=3时,在按照BCPMI 0、1 和2的顺序去除干扰信号时可能有效,并且不知道BCPMI 0、1和2 的相对误差的基站可以通过将与理想干扰波束具有最大误差的BCPMI 2确定为干扰信号的波束在协同调度UE之间的强干扰存在的同时进行通信。
一般D2D通信
通常,D2D通信被有限地用作对象之间的通信或对象智能通信的术语,但是本发明中的D2D通信可以包括除具有通信功能的简单装置之外的诸如智能电话和个人计算机的具有通信功能的各种类型的设备之间的所有通信。
图18是用于示意性地描述本发明可以应用于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D2D通信的图。
图18的 (a)图示基于现有基站eNB的通信方案,以及UE1可以在上行链路上向基站发送数据并且基站可以在下行链路上向UE2发送数据。该通信方案可以被称为通过基站的间接通信方案。在该间接通信方案中,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定义的Un链路(被称为和基站之间的链路或基站与重发器之间的链路一样的回程链路)和/或Uu链路(被称为和基站与UE之间的链路或重发器与UE之间的链路一样的接入链路)可能是相关的。
图18的 (b)图示作为D2D通信的示例的UE到UE通信方案,并且可以在不通过基站的情况下执行UE之间的数据交换。该通信方案可以被称为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方案。D2D直接通信方案与通过基站的现有间接通信方案相比具有减少延迟并且使用更少无线资源的优点。
图19图示本说明书中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的D2D通信的各种场景的示例。
可以根据UE1和UE2是否位于覆盖范围内/覆盖范围外来将D2D 通信场景划分成(1)覆盖范围外网络、(2)部分覆盖范围网络以及 (3)覆盖范围内网络。
可以根据与基站的覆盖范围相对应的小区的数目来将覆盖范围内网络划分成覆盖范围内单小区和覆盖范围内多小区。
图19的 (a)图示D2D通信的覆盖范围外网络场景的示例。
覆盖范围外网络场景意指在没有基站的控制的情况下在D2D UE 之间执行D2D通信。
在图19的 (a)中,仅存在UE1和UE2并且UE1和UE2可以彼此直接进行通信。
图19的 (b)图示D2D通信的部分覆盖范围网络场景的示例。
部分覆盖范围网络场景意指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D2D UE与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的D2D UE之间执行D2D通信。
在图19的 (b)中,可以图示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的D2D UE和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的D2D UE彼此进行通信。
图19的 (c)图示覆盖范围内单小区的示例并且图19的 (d)图示覆盖范围内多小区场景的示例。
覆盖范围内网络场景意指D2D UE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通过基站的控制来执行D2D通信。
在图19的 (c)中,UE1和UE2在基站的控制下位于同一网络覆盖范围(可替选地,小区)内。
在图19的 (d)中,UE1和UE2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内,但是位于不同的网络覆盖范围内。此外,UE1和UE2在管理网络覆盖范围的基站的控制下执行D2D通信。
这里,将更详细地描述D2D通信。
D2D通信可以在图(19)中所图示的场景中操作,但是通常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和在网络覆盖范围外操作。用于D2D通信(UE之间的直接通信)的链路可以被称为D2D链路、直接链路、副链路(sidelink),但是为了描述的方便,链路通常被称为副链路。
副链路传输在FDD的情况下可以在上行链路频谱中操作,而在 TDD的情况下在上行链路(可替选地,下行链路)子帧中操作。为了对副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进行复用,可以使用时分复用(TDM)。
副链路传输和上行链路传输不同时发生。在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子帧以及与UpPTS部分地或完全交叠的副链路子帧中,不会发生副链路传输。可替选地,不会同时发生副链路的发送和接收。
副链路传输中所使用的物理资源的结构可以被同样地用于上行链路物理资源的结构。然而,副链路子帧的最后符号由保护时段构成并且不用在副链路传输中。
副链路子帧可以由扩展CP或常规CP构成。
可以主要将D2D通信划分成发现、直接通信和同步。
1)发现
可以在网络覆盖范围内应用D2D发现。(包括小区间和小区内)。可以在小区间覆盖范围内考虑同步小区或异步小区的置换。D2D发现可以被用于诸如广告、优惠券发行以及在附近区域中查找UE的朋友的各种商业目的。
当UE 1具有发现消息传输的角色时,UE 1发送发现消息并且UE 2接收发现消息。UE 1和UE 2的发送和接收可以是相反的。来自UE 1 的传输可以由诸如UE 2的一个或多个UE接收。
发现消息可以包括单MAC PDU,并且这里,单MAC PDU可以包括UE ID和应用ID。
可以将物理副链路发现信道(PSDCH)定义为发送发现消息的信道。PSDCH的结构可以重用PUSCH结构。
为D2D发现分配资源的方法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类型1和类型2。
在类型1的情况下,eNB可以以非UE特定方式分配用于发送发现消息的资源。
具体地说,分配包括用于在特定周期(在下文中,“发现周期”) 内发送和接收发现消息的多个子帧集合和多个资源块集合的无线电资源池,并且发现发送UE以任意方式选择无线电资源池内的特定资源并且发送发现消息。
能够以半静态方式分配周期发现资源池以用于发送发现信号。用于发现传输的发现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包括发现周期、能够被用于在发现周期内发送发现信号的子帧集合以及关于资源块集合的信息。能够通过上层信令将发现资源池的配置信息发送到UE。在覆盖范围内UE 的情况下,用于发现传输的发现资源池由eNB建立并且能够通过RRC 信令(例如,系统信息块(SIB))被通知给UE。
分配用于一个发现周期内的发现的发现资源池能够通过TDM和/ 或FDM方案被复用到相同大小的时间-频率资源块,其中相同大小的时间-频率资源块能够被称作“发现资源”。发现资源能够被设置为一个子帧单元并且在每个子帧中每时隙包括两个物理资源块(PRB)。一个UE能够将一个发现资源用于发送发现MAC PDU。
并且,UE能够在用于发送一个传输块的发现周期内重复地发送发现信号。能够在发现周期(即无线电资源池)内连续地或者不连续地重复由一个UE发送MAC PDC(例如,四次)。能够通过上层信令将用于一个传输块的发现信号的传输时间发送到UE。
UE可以在可以被用于MAC PDU的重复传输的发现资源集合中随机地选择第一发现资源并且可以确定与第一发现资源有关的剩余发现资源。例如,可以预先确定特定图案,并且可以取决于由UE首先选择的发现资源的位置而根据经预先确定的特定图案来确定下一个发现资源。可替选地,UE可以在可以被用于MAC PDU的重复传输的发现资源集合内随机地选择每个发现资源。
在类型2的情况下,用于发现消息传输的资源是以UE特定方式分配的。类型2被细分成类型-2A和类型-2B。类型-2A是在UE在发现周期内发送发现消息的实例中由eNB分配资源的方法,并且类型-2B 是半持久地分配资源的方法。
在类型-2B的情况下,RRC_CONNECTED UE请求eNB通过RRC 信令为D2D发现消息的传输分配资源。此外,eNB可以通过RRC信令分配资源。当UE转变为RRC_IDLE状态时或者当eNB通过RRC信令撤销资源分配时,UE释放最近分配的传输资源。如上所述,在类型 -2B的情况下,可以通过RRC信令分配无线电资源,并且可以通过 PDCCH来确定分配的无线电资源的激活/去激活。
用于接收发现消息的无线电资源池可以由eNB配置,并且可以通过RRC信令(例如,系统信息块(SIB))向UE通知所配置的无线电资源池。
发现消息接收UE监控类型1和类型2的前述发现资源池两者以便接收发现消息。
2)直接通信
D2D直接通信被应用于的区域包括除在网络覆盖范围内部和外部 (即,覆盖范围内和覆盖范围外)之外的网络覆盖范围边缘区域(即,覆盖范围边缘)。D2D直接通信可以被用于诸如公共安全(PS)的目的。
如果UE 1具有直接通信数据传输的角色,则UE 1发送直接通信数据,并且UE 2接收该直接通信数据。可以改变UE 1和UE 2的发送和接收角色。来自UE 1的直接通信传输可以由一个或多个UE(诸如 UE 2)接收。
D2D发现和D2D通信可以在彼此不关联的情况下被独立地定义。也就是说,在组播和广播直接通信中,不需要D2D发现。如果如上所述独立地定义D2D发现和D2D直接通信,则UE不必感知相邻UE。换句话说,在组播和广播直接通信的情况下,不需要组内的所有接收UE彼此相邻。
可以将物理副链路共享信道(PSSCH)定义为用于发送D2D直接通信数据的信道。此外,可以将物理副链路控制信道(PSCCH)定义为用于发送用于D2D直接通信的控制信息(例如,调度指派(SA)、用于直接通信数据传输的传输格式)的信道。可以将PUSCH的结构重用作为PSSCH和PSCCH的结构。
两种类型的模式1和模式2可以被用作为用于D2D直接通信的资源分配方法。
模式1是指由eNB对用于通过UE的D2D直接通信的数据或用于UE发送控制信息的资源进行调度的方法。模式1被应用于覆盖范围内。
eNB配置用于D2D直接通信的资源池。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用于D2D通信的资源池划分成控制信息池和D2D数据池。当eNB使用 PDCCH或ePDCCH(增强型PDCCH)在为发送D2DUE而配置的资源池内对控制信息和D2D数据传输资源进行调度时,发送D2D UE使用所分配的资源来发送控制信息和D2D数据。
发送UE从eNB请求传输资源。eNB对用于发送控制信息和D2D 直接通信数据的资源进行调度。也就是说,在模式1的情况下,发送UE需要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以便执行D2D直接通信。发送 UE向eNB发送调度请求,并且执行缓冲器状态报告(BSR)过程,使得eNB可以确定由发送UE所请求的资源的量。
接收UE监控控制信息池。当对与接收UE有关的控制信息进行解码时,接收UE可以选择性地对与相应控制信息有关的D2D数据传输进行解码。接收UE可以不基于对控制信息的解码的结果对D2D数据池进行解码。
模式2是指由UE随机地选择资源池中的特定资源以便发送用于 D2D直接通信的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方法。模式2被应用于覆盖范围外和/或覆盖范围边缘。
在模式2下,可以预配置或者可以半静态地配置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资源池和/或用于发送D2D直接通信数据的资源池。UE被供应有配置的资源池(时间和频率)并且在资源池中选择用于D2D通信传输的资源。也就是说,UE可以在控制信息资源池中选择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资源以便发送控制信息。此外,UE可以在数据资源池中选择资源以便发送D2D直接通信数据。
在D2D广播通信中,控制信息由广播UE发送。控制信息显式地和/或隐式地指示与在上面承载D2D直接通信数据的物理信道(即, PSSCH)有关的用于数据接收的资源的位置。
3)同步
D2D同步信号/序列(D2DSS)能够由UE用来获得时间-频率同步。特别地,因为eNB不能控制位于网络覆盖范围外的UE,所以能够定义用于在UE之间建立同步的新信号和过程。D2D同步信号能够被称作副链路同步信号。
周期性地发送D2D同步信号的UE能够被称作D2D同步源或副链路同步源。在D2D同步源是eNB的情况下,正被发送的D2D同步信号的结构可以与PSS/SSS的结构相同。在D2D同步源不是eNB(例如, UE或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情况下,能够重新定义正被发送的D2D同步信号的结构。
D2D同步信号被以不短于40ms的周期周期性地发送。每个UE 能够具有物理层D2D同步标识。物理层D2D同步标识符可以被称作物理层副链路同步标识或者简称为D2D同步标识符。
D2D同步信号包括D2D主同步信号/序列和D2D辅同步信号/序列。这些信号分别能够被称作主副链路同步信号和辅副链路同步信号。
在发送D2D同步信号之前,UE可以首先搜索D2D同步源。如果找到D2D同步源,则UE能够通过从所找到的D2D同步源接收到的 D2D同步信号来获得时间-频率同步。并且相应的UE能够发送D2D同步信号。
在D2D通信中,为了清楚,两个设备之间的直接通信被作为示例在下面描述,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相同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多个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的D2D通信。
用于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用于设计被用于D2D通信的同步信道或信号的方法。
为了执行D2D通信,假定UE彼此已经同步,并且因此需要同步信号以获得同步。如上所述,这个信号可以被称作D2D同步信号/序列 (D2DSS)或副链路同步信号,但是为了描述的方便,统称为D2D同步信号(D2DSS)。
并且,与同步一起,可能需要旨在递送用于D2D通信的必要信息的信道。这个信道可以被称作物理D2D同步信道(PD2DSCH)或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PSBCH),但是为了描述的方便,统称为物理D2D 同步信道(PD2DSCH)(或者简称为D2D同步信道)。
D2DSS能够使用LTE/LTE-A系统中使用的Zadoff-Chu(ZC)序列或M序列。然而,长度及其组成可以是不同的。
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能够被用来使覆盖范围内或覆盖范围外的D2D UE同步;或者能够被用于覆盖范围外的D2D UE获得同步以便于通信。
图2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 同步信道的场景。
参考图20,UE A将由UE A自身所产生或者从eNB接收到的D2D 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递送给UE B和UE C。UE A是中继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的这样一种UE。
在这种情况下,D2D同步信道能够包括诸如同步源、类型、资源配置、跳计数器、TDD/FDD指示符以及功率控制的信息。同步源指示同步信号起源于哪个,类型指示已经产生同步信号的设备是UE还是 eNB,并且资源配置表示指示哪一个资源应该被用来执行通信的资源分配信息。
并且,图20图示在D2D同步源位于覆盖范围外的情况下递送D2D 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的示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假定D2D同步源(例如,UE 1)与eNB断开,则覆盖范围外的一个UE(例如,UE 1)通过产生D2D同步信号/D2D 同步信道来执行广播。UE 1广播的信号或信息被递送给通信范围内的所有UE,诸如UE 2和UE 3。UE 2和UE 3分析接收到的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并且确定是否与UE 1同步。如果UE 2和UE 3确定不与UE 1同步,则UE 2和UE 3能够搜索不同的D2D同步信号/D2D 同步信道并且再次确定是否与其同步。因此,以D2D信号消失时相同的方式,UE 2和UE 3搜索新D2D同步源。
图2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资源的配置。
图21图示用于发送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或者用于D2D 同步信号序列映射的子载波,其包括DC载波。图21假定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的结构包括62个子载波。
如图21中所示,如果DC载波存在于D2D同步信号中心,则该 D2D同步信号能够通过从子载波索引中排除相应的DC载波来防止DC 载波被映射。如果DC载波未被排除,则映射到相应的子载波的序列符号可以被穿孔或者由于噪声而可以不在接收UE中被解调。
换句话说,在总共73个子载波当中,DC载波被排除,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两端中的每一个的信息以及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的实际传输。
这时,对于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被发送到的符号,两端中的每一个中的5个子载波能够用零或者用预定值填充。
填充到两端的零实际上不承载信息;为了通过使用那些频带来发送附加信息,能够通过将比特/符号图案映射到两端中的5个子载波来发送预定比特/符号图案。附加信息的一个示例可以是响应于传输的响应信号(例如,HARQ/ARQ)。除该示例之外,附加信息能够被用于各种用途。例如,附加信息可以指示D2D同步信号的类型;表示唯一标识符或标识符组;或者补充该表示。并且,附加信息能够指示是否应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D2D同步信号。并且,附加信息可以包括资源分配信息或者通过与该资源分配信息组合来产生新信息。
与现有的下行链路PSS(主同步信号)不同,能够附加地使用前述区域。这个规则能够被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D2D SSS和PD2D SCH。换句话说,额外资源区域能够被用来提供附加信息。
同时,尽管图21假定DC载波位于子载波中心,但是它可以根据情形位于73个子载波中的任何地方。DC载波的位置能够根据上行链路子载波索引与RB索引之间的关系以及D2D同步信号映射规则而变化。例如,可以在无需对DC载波进行计数的情况下执行RB配置。
另一方面,与下行链路不同,在上行链路传输的情况下,D2D UE 或给予给UE组的资源区域常常遭遇不包括DC载波的情形。因此根据不同方案的映射也是可能的,将在下面参考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2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资源的配置。
图22图示用于不考虑DC载波发送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或者用于D2D同步信号序列映射的子载波。图22假定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的结构包括62个子载波。
参考图22,因为不考虑DC载波,所以总共72个子载波被实际地用来占据6个资源块(RB)。换句话说,在全部72个子载波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信息的实际传输,并且D2D同步信号和/或D2D 同步信道被映射到剩余的62个子载波。
在这种情况下,此外,如图21的示例中所描述的,在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被发送到的符号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能够用零填充或者填满预定值。换句话说,能够将附加信息发送到在两端处的除用来发送D2D PSS、D2D SSS和/或PD2DSCH的62个子载波以外的5个子载波区域。附加信息的示例与早先所描述的相同,其将在下文中被省略。
同时,尽管图21和图22假定D2D同步信号和/或D2D同步信道的结构包括62个子载波,但是这些假定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该示例。
换句话说,D2D同步信号能够使用具有与LTE/LTE-A PSS/SSS的长度不同的长度(例如,4个RB或5个RB)的信号。
例如,在使用4个RB的情况下,仅48个子载波被使用,并且能够使用长度48的ZC序列。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使用循环扩展方案来产生序列以适合48的长度。
在另一方法中,能够利用通过上行链路参考信号(例如,解调参考信号)所产生的具有长度为1RB或2RB的计算机产生的序列。例如,具有长度为1RB(12个子载波)的序列能够被用来通过重复该序列4、5或6次而形成具有长度为4RB、5RB或6RB的D2D PSS(或D2D SSS)。并且,具有长度为2RB(24个子载波)的序列可以被用来通过重复该序列1、2或3次而形成具有长度为2RB、4RB或6RB 的D2D PSS(或D2D SSS)。
这时,存在30个ZC序列,其中的每一个具有1RB或2RB的长度;可以使用这些序列中的全部或者可以选择并使用它们中的部分。是否使用这些序列中的全部或部分与有多少类型的唯一标识符(即物理层D2D同步标识符或物理层副链路同步标识符)将通过使用D2DPSS和D2D SSS来产生紧密相关。例如,能够通过将D2D PSS的数目增加至30并且将D2D SSS的数目减小至20来产生600个唯一标识符。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D2D同步信号(D2D PSS和 D2D SSS)以及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3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3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311、2321、2331能够在时域中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311、2321、2331可以通过使用符号移位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311、2321、2331之后映射D2D PSS 2312、2322、233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312、2322、233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紧挨着D2D PSS 2312、2322、2332,PD2DSCH 2313、 2323、2333以及D2D SSS 2314、2324、2334能够被映射为交错的。还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 2314、2324、2334。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或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尽管D2D PSS 2312、2322、2332以及D2D SSS 2314、2324、2334 全部被用来获得同步以便于D2D通信,但是它们能够被用作PD2DSCH 2313、2323、2333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特别地,D2D SSS 2314、 2324、2334适合于被用作接近于PD2DSCH 2313、2323、2333的DM RS。
在下文中,将考察在其中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 的频带。
首先,如图23a中所示,为了发送D2D PSS 2312、D2D SSS 2314 以及PD2DSCH 2313而分配的带宽可以是彼此相同的。这时,传输带宽能够根据用于D2D PSS 2312和/或D2DSSS 2314的序列类型和长度而彼此不同。
例如,D2D PSS 2312和D2D SSS 2314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D2D PSS 2312 和D2D SSS 2314能够被映射到62个子载波发送。并且,还能够在频域中将PD2DSCH 2313映射到62个子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312、D2D SSS 2314以及PD2DSCH 2313的传输。
并且,能够以RB为单位发送D2D PSS 2312、D2D SSS 2314以及 PD2DSCH 2313。换句话说,PD2DSCH 2313被按照RB单元映射到物理资源,并且能够调整序列长度,使得D2DPSS 2312和D2D SSS 2314 能够具有与带宽相同的长度。例如,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在频域中包括6个RB,则4个RB能够被用来发送 D2D SSS 2314和PD2DSCH 2313,排除该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中的 1RB。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322、D2D SSS 2324以及 PD2DSCH 2323。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23b,极有可能的是,信道资源的分配是按RB的整数倍数执行的,能够按RB的整数倍数将PD2DSCH 2323映射到物理资源。
然而,用于发送D2D PSS 2322和D2D SSS 2324的带宽可能不同于用于PD2DSCH2323的传输带宽。这时,D2D PSS 2322和/或D2D SSS 2324的传输带宽能够根据用于D2DPSS 2322和/或D2D SSS 2324的序列的类型和长度而彼此不同。
D2D PSS 2322和D2D SSS 2324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能够通过62个子载波来发送D2D PSS和D2D SSS。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该频带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322和D2D SSS 2324的传输。
并且如果用于D2D PSS 2322、D2D SSS 2324以及PD2DSCH 2323 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该频带的两端处的子载波的部分(例如, 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322和D2D SSS 2324的传输,排除在整个频带的两端处的两个RB的4个RB能够被分配给PD2DSCH2323的传输。换句话说,在使用N_rb个RB的整个频带的D2D PSS 2322/D2D SSS 2324的情况下,能够将PD2DSCH 2323映射到排除位于整个频带的两端处的两个RB的(N_rb-2)个RB。
并且,零填充被应用于的子载波的数目能够根据D2D同步信号的带宽或长度而变化。例如,如果使用N_rb个RB的整个带宽的D2D PSS 2322/D2D SSS 2324包括在两端处用零填充的两个RB的子载波,则能够将PD2DSCH 2323映射到排除在两端处的两个RB的(N_rb–4)个 RB。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等于或大于4个RB的频带来发送D2D PSS 2322和D2D SSS2324。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322、D2D SSS 2324以及 PD2DSCH 2323。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接下来,参考图23c,D2D SSS 2334可以被用于PD2DSCH 2333 的信道估计和解调,能够调整D2D SSS 2334的序列长度,使得D2D SSS 2334的带宽与PD2DSCH 2333的带宽相同。
如上所述,D2D PSS 2332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能够通过62个子载波来发送D2D PSS。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该频带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322和D2D SSS 2324的传输。
并且以RB为单位计算的带宽(例如,4个RB)被分配给PD2DSCH 2333,并且能够调整D2D SSS 2334的序列长度以适合带宽。以这种方式,在D2D SSS 2334的序列长度适合于以RB为单位计算的带宽的情况下,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利用预先定义的PUSCH DM RS的4RB DMRS序列。因为能够重新利用传统技术,所以从设计观点看按照RB单元分配D2D SSS 2334是更有利的。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332、D2D SSS 2334以及 PD2DSCH 2333。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图2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4概括图23中所图示的情况。换句话说,虽然图23描述D2D SSS和PD2DSCH被定位为彼此交错的情况,然而本描述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
图24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4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411、2421、243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411、2421、2431可以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411、2421、2431之后映射D2D PSS 2412、2422、243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412、2422、243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继D2D PSS 2412、2422、2432之后的D2D SSS 2414、 2424、2434以及PD2DSCH 2413、2423、2433的位置可以不同于图23 的情况。例如,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中,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 D2D PSS 2412、2422、2432,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PD2DSCH 2413、2423、2433,并且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SSS 2414、 2424、2434。
然而,因为用来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的针对图 24的情况的频率带宽与在图23的描述中相同,所以将在下文中省略相关描述。
同时,D2D SSS或PD2DSCH可以具有利用全频带的这样的结构,将参考相关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2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5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5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51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511可以通过使用符号移位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511之后映射D2D PSS 251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51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 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紧挨着D2D PSS 2512,PD2DSCH 2513和D2D SSS 2514能够被映射为彼此交错。还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 2514。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如上所述,D2D PSS 2512和D2D SSS 2514能够被用作PD2DSCH 2513的DM RS。特别地,D2D SSS 2514适合于被用作接近于PD2DSCH 2513的DM RS。
在下文中,将考察在其中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 的频带。
能够通过整个频带的仅一部分来发送D2D PSS 2512,但是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SSS 2514和PD2DSCH 2513。
能够通过除频带的两端的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之外的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PSS 2512。
例如,D2D PSS 2512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 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能够通过62个子载波来发送D2D PSS 2512。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2512的传输。
并且,能够按照RB单元调整D2D PSS 2512的序列长度。例如,在频域中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 的情况下,4个RB能够被用来发送D2D PSS2512,排除该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中的1RB。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512。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并且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SSS 2514和PD2DSCH 2513。例如,在用于D2DPSS 2512、D2D SSS 2514以及PD2DSCH 2513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的情况下,能够从这6个RB发送D2D SSS 2514 和PD2DSCH 2513。
在不必需要零填充的情况下,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在整个频带的两端处的零填充区域,但是可能附加地增加相应区域中的传输的净荷,或者可能添加用于减小净荷的编译速率的附加编译信息。并且,通过插入保留比特,可以执行用于向解码任务提供附加信息的人工CRC角色。
特别地,考虑到D2D SSS 2514能够被用作PD2DSCH 2513的DM RS的事实,如果用于PD2DSCH 2513的频带作为整个频带被分配,则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SSS 2514能够提高解调性能。换句话说,这指示相同的频带宽度被分配给PD2DSCH 2513和D2D SSS 2514。
图2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6概括图25中所图示的情况。换句话说,虽然图25描述D2D SSS和PD2DSCH被布置为彼此交错的情况,然而本描述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
图26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6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61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611可以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 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611之后映射D2D PSS 261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61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 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继D2D PSS 2612之后的D2D SSS 2614和 PD2DSCH 2613的位置能够不同于图25的情况。例如,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中,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PSS2612,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PD2DSCH 2613,并且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SSS 2614。
然而,因为用来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的针对图 26的情况的频率带宽与在图25的描述中相同,所以将在下文中省略相关描述。
同时,尽管D2D PSS和D2D SSS使用现有的序列和映射方法,但是PD2DSCH可以具有利用全频带的这样的结构,将参考相关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2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7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7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711、2722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711、 2712可以通过使用符号移位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 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711、2721之后映射D2D PSS 2712、 272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712、272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紧挨着D2D PSS 2712、2722,PD2DSCH 2713、 2723以及D2D SSS2714、2724能够被映射为彼此交错。还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2714、2724。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如上所述,D2D PSS 2712、2722以及D2D SSS 2714、2724能够被用作DM RS。特别地,D2D SSS 2714、2724适合于被用作接近于 PD2DSCH 2713、2723的DM RS。
在下文中,将考察在其中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 的频带。
首先,如图27a中所示,能够通过整个频带的仅一部分来发送D2D PSS 2712和D2DSSS 2714,但是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PD2DSCH 2713。
能够通过除频带的两端的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之外的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PSS 2712和D2D SSS 2714。
例如,D2D PSS 2712和D2D SSS 2714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能够通过62个子载波来发送D2D PSS 2712和D2D SSS2714。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712和D2D SSS 2714的传输。
并且,能够按照RB单元调整D2D PSS 2712和D2D SSS 2714的序列长度。例如,在频域中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的情况下,4个RB能够被用来发送D2D PSS 2712 和D2D SSS 2714,排除该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中的1RB。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712和D2D SSS 2714。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并且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PD2DSCH 2713。在用于D2D PSS 2712、D2D SSS2714以及PD2DSCH 2713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的情况下,能够从这6个RB发送PD2DSCH2713。
接下来,参考图27b,通过整个频带的仅一部分发送D2D PSS 2722 和D2D SSS2724,但是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PD2DSCH 2723。
与图27a的情况相比,除了D2D SSS 2724被发送到的零填充区域被分配给PD2DSCH2723的事实,图27b的示例与图27a的示例相同。换句话说,D2D PSS 2722和D2D SSS 2724通过相同频带来发送,但是零填充区域是为D2D PSS 2722被发送到的符号而定义的,同时用于发送PD2DSCH 2723的资源被分配给D2D SSS 2724被发送到的符号。
因为PD2DSCH 2713、2723是用于发送信息的信道,所以不需要必须通过与D2D PSS2712、2722和/或D2D SSS 2714、2724相同的频带来发送PD2DSCH。
因此,如图27中所描述的,只要可能,使用所分配的整个频带(例如,全带宽或6个RB)有助于减小编译速率。
图2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8概括图27中所图示的情况。换句话说,虽然图27描述D2D SSS和PD2DSCH被定位为彼此交错的情况,然而此描述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
图28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8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811、282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811、 2821可以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811、2821之后映射D2D PSS 2812、 282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812、282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继D2D PSS 2812、2822之后的D2D SSS 2814、2824 以及PD2DSCH2813、2823的位置能够不同于图27的情况。例如,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中,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PSS 2812、 2822,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PD2DSCH 2813、2823,并且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SSS 2814、2824。
然而,因为用来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的针对图 28的情况的频率带宽与在图27的描述中相同,所以将在下文中省略相关描述。
同时,通过整个频带的仅一部分发送D2D PSS和PD2DSCH,但是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SSS,将随着相关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2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29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29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2911、292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2911、 2921可以通过使用符号移位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 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2911、2921之后映射D2D PSS 2912、 292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2912、292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紧挨着D2D PSS 2912、2922,PD2DSCH 2913、 2923以及D2D SSS2914、2924能够被映射为彼此交错。还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2914、2924。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S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如上所述,D2D PSS 2912、2922以及D2D SSS 2914、2924能够被用作DM RS。特别地,D2D SSS 2914、2924适合于被用作接近于 PD2DSCH 2913、2923的DM RS。
在下文中,将考察在其中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 的频带。
首先,如图29a中所示,D2D PSS 2912和PD2DSCH 2913能够被仅映射到整个频带的部分发送并且能够具有相同的带宽。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SSS 2914。
换句话说,能够通过除频带的两端的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 RB)之外的整个频带来发送D2D PSS 2912和PD2DSCH 2913。
例如,D2D PSS 2912能够具有与LTE/LTE-A中定义的下行链路 PSS/SSS相同的序列长度。换句话说,D2D PSS 2912能够被映射到62 个子载波发送。还能够在相同频域中将PD2DSCH 2913映射到62个子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则在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 2912 和PD2DSCH 2913的传输。
并且,以RB为单位计算的带宽(例如,4个RB)被映射到PD2DSCH 2913,并且能够调整D2D PSS 2912的序列长度以适合带宽。以这种方式,在D2D PSS 2912的序列长度适合于以RB为单位计算的带宽的情况下,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利用预先定义的PUSCH DM RS的4RBDM RS序列。例如,在频域中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频带是6RB的情况下,4个RB能够被利用来发送D2D PSS 2912和 PD2DSCH 2913,排除在频带的两端处的1RB。
整个频带中的两端的未用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或1RB)能够用零或预定值填充以发送D2D PSS 2912和PD2DSCH 2913。这时,两端的子载波的部分可以发送如上所述的附加信息;因为附加信息的示例与上面所描述的相同,所以将省略其描述。
并且在整个频带中,能够调整D2D SSS 2914的序列长度以发送 D2D SSS 2914。在用于D2D PSS 2912、D2D SSS 2914以及PD2DSCH 2913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的情况下,能够从这6个RB发送D2D SSS 2914。
接下来,参考图29b,能够按RB的整数倍分配用来发送PD2DSCH 2923的带宽。换句话说,用来发送D2D PSS 2922和D2D SSS 2924的带宽与在图29a的示例中相同,PD2DSCH2923被映射到的带宽可以是 RB的整数倍。
在用于D2D PSS 2922、D2D SSS 2924以及PD2DSCH 2923的整个频带包括6个RB的情况下,在该频带的两端处的子载波的部分(例如,5个子载波)未被用于D2D PSS的传输,排除在整个频带的两端处的两个RB的4个RB能够被映射到PD2DSCH 2923。换句话说,在使用N_rb个RB的整个频带的D2D PSS 2922/D2D SSS 2924的情况下,能够将PD2DSCH 2923映射到排除位于整个频带的两端处的两个RB 的(N_rb-2)个RB。
图30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图30概括图29中所图示的情况。换句话说,虽然图29描述D2D SSS和PD2DSCH被定位为彼此交错的情况,然而此描述仅是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
图30图示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整个资源区域能够在频域中包括 m个RB(例如,6个RB)并且在时域中包括n个时隙(或子帧)(例如,一个子帧)。
如图30中所示,能够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D2D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同一资源块。并且能够通过复用来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
更具体地说,保护时段(GP)3011、3021能够位于第一时隙和最后时隙处。然而,这个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应该注意的是,GP 3011、 3021可以在时域中位于第一区域处或者位于最后区域处。并且,能够将时域中的GP的长度设置成具有各种值。例如,GP的长度可以短于一个符号,等于一个符号,或者长于一个符号。
并且能够在时域中继GP 3011、3021之后映射D2D PSS 3012、 3022。能够从一个子帧内的一个或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 3012、3022。在从多个符号发送D2D PSS的情况下,能够从连续符号或者从非连续符号发送它。
并且在时域中继D2D PSS 3012、3022之后的D2D SSS 3014、3024 以及PD2DSCH3013、3023的位置能够不同于图29的情况。例如,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中,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PSS 3012、 3022,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PD2DSCH 3013、3023,并且然后能够从超过一个符号起映射D2D SSS 3014、3024。
然而,因为用来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的针对图 30的情况的频率带宽与在图29的描述中相同,所以将在下文中省略相关描述。
图31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的方法。
图31a图示通过使用如图23a中所示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来将D2D同步信道(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即 RE映射)的方法。图31b图示通过使用如图23b中所示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来将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的方法。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基于前述结构的描述仅是示例,并且用于将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的方法仍然能够被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具有不同结构的那些情况。在下文中,将省略关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描述。
参考图31,能够沿着时间轴对PD2DSCH应用符号级重复编译。换句话说,要在PD2DSCH上发送的数据被重复以产生与相应的数据相同的多个拷贝数据。例如,如果PD2DSCH是从一个子帧中的n个符号发送的,则能够执行总共n次重复编译。在图31的示例中图示了通过 D2D PSS、D2D SSS和PD2DSCH被发送到的整个资源区域PD2DSCH 被从总共5个符号发送并且因此执行沿着时间轴被重复5次的符号级重复编译的情况。
并且,能够对一个或多个符号进行分组,并且能够按照符号-组单元执行重复编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每组符号的数目保持恒定,优选用于发送PD2DSCH的符号的总数被保持为偶数或整数倍。例如,如果一个组由两个符号构成,则总共6个符号能够被用于PD2DSCH的传输。
用于PD2DSCH的符号的数目及其位置仅是示例,并且即使当符号的数目及其位置与以上示例不同地被确定时,也能够以相同的方式应用沿着时间轴的符号级重复编译。
以这种方式,当PD2DSCH在时间相关重复编译被应用之后被发送时,PD2DSCH传输错误的鲁棒性被改进。换句话说,能够使通过 PD2DSCH的传输期间的信息损失最小化,并且能够改进系统传输效率。
图32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将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的方法。
图32a图示通过使用图23a中所示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来将D2D同步信道(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即 RE映射)的方法。图32b图示通过使用如图23b中所示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来将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的方法。
然而,应该注意的是,基于前述结构的描述仅是示例,并且用于将PD2DSCH映射到无线电资源的方法仍然能够被以相同的方式应用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具有不同结构的那些情况。在下文中,将省略关于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描述。
参考图32,PD2DSCH根据符号顺序被首先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如果到达了D2D PSS、D2D SSS和PD2DSCH被发送到的整个资源区域的端部,则在PD2DSCH被发送到的第一符号的第二子载波中根据符号顺序再次映射编译比特。并且编译比特通过使用相同方案被顺序地映射直到最后子载波。换句话说,时间优先RE映射被执行。
在图32的示例中,假定了PD2DSCH是从总共K个符号和N个子载波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按照1、2、…、K、K+1、K+2、…、 2K、2K、2K+1、2K+2、…、3K、…、(N-1)K+1、(N-1)K+2、…、NK 的顺序映射编译比特。
这时,时间约束能够对应于一个子帧或时隙;并且,在在数个子帧上(例如,两个子帧)发送D2D PSS、D2D SSS和PD2DSCH的情况下,可以在数个子帧上执行时间优先映射。在频域中,可以基于RB 单元执行时间优先映射。
同时,在图23至图32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用LTE/LTE-A中定义的 PUSCH DM RS代替D2D SSS用于PD2DSCH的解调。换句话说,尽管D2D PSS使用ZC序列,但是D2D SSS能够使用PUSCH DM RS中定义的N-RB DM RS序列。并且,PUSCH DM RS能够与D2D PSS一起被用作用于获得同步的手段。
并且,图23至图32的实施例中的D2D SSS可以在被穿孔之后被映射到PD2DSCH。换句话说,PD2DSCH能够被映射(例如,在整个频带上映射)到排除D2D PSS的区域,并且D2DSSS能够在适于D2D PSS的带宽之上在预定符号位置处被穿孔之后被映射到前述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D2D SSS被用作用于PD2DSCH的解调的DM RS,则优选使D2D SSS被映射的带宽保持为与PD2DSCH的带宽相同。
并且,尽管在图32中未示出,但是可以应用频率优先映射方法来将PD2DSCH映射到物理资源。更具体地,PD2DSCH被按照在发送 PD2DSCH的第一符号处的子载波索引的升序映射到无线电资源;如果达到了D2D PSS、D2D SSS和PD2DSCH被发送到的整个资源区域的最后子载波,则按照在PD2DSCH被发送到的第二符号处的子载波索引的升序再次映射编译比特。并且编译比特通过使用相同方案被顺序地映射直到最后符号。
在图32的示例中,按照1、K+1、2K+1、…、(N-1)K+1、2、K+2、 2K+2、…、(N-1)K+2、…、K、2K、3K、…、NK的顺序映射编译比特。
同时,尽管以上实施例基于D2D PSS、D2D SSS和PD2DSCH在时域中被连续地映射的结构,但是可以在时域中彼此分开地发送它们,将在下面参考相关附图对此进行描述。
图33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参考图33,在时域中彼此分开地发送D2D同步信号(即D2D PSS 3301、D2D SSS3302和PD2DSCH 3303)。
D2D同步信号(即D2D PSS 3301和D2D SSS 3302)以及PD2DSCH 可以随着两者的周期不同而彼此重叠,但是D2D同步信号和PD2DSCH 可以位于不同的子帧中。
因此,在从同一子帧发送D2D同步信号(即D2D PSS 3301和D2D SSS 3302)以及PD2DSCH 3303的情况下,它们能够像图23至图32 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被复用地发送。
然而,在从相应的子帧单独地发送D2D同步信号和PD2DSCH的情况下,图33的结构能够被用于传输。在这种情况下,D2D PSS 3301 和D2D SSS 3302能够被配置成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5 个子载波应用零填充而具有62个子载波的带宽或者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1RB应用零填充而具有4个RB的带宽。并且不同于以上配置,PD2DSCH能够被配置使得包括所有6个RB的整个频带被使用。
并且,如图33的实施例中所示,能够在时域中的一个子帧内发送 PD2DSCH 3303。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示例,并且时域中的 PD2DSCH 3303的所分配的区域能够不同于该示例的区域。
并且,如图33的实施例中所示,能够通过两个连续符号来发送 D2D SSS 3302。然而,本发明不限于前述示例,并且在时域中D2D SSS 3302被发送到的符号的位置能够不同于该示例的位置。
图3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参考图34,不同于图33的示例,在D2D PSS 3401、D2D SSS 3403 和PD2DSCH 3402的周期彼此全部不同或者D2D PSS 3401的周期不同于D2D SSS 3403和PD2DSCH 3402的周期的情况下,D2D SSS 3403 能够被与D2D PSS 3401分开地从同一子帧与PD2DSCH 3402一起被复用地发送。
在这种情况下,D2D PSS 3401能够被配置成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5个子载波应用零填充而具有62个子载波的带宽或者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1RB应用零填充而具有4个RB 的带宽。
同时,因为D2D SSS 3403能够执行PD2DSCH 3402的解调参考信号以及执行D2D同步的功能的角色,所以D2D SSS能够被映射到针对PD2DSCH 3402形成相同带宽的6个RB的带宽发送。
并且,如图34的示例中所示,能够在一个子帧内发送PD2DSCH 3402三次(具有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并且能够发送D2D SSS 3403 两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但是在一个子帧内PD2DSCH和 D2D SSS的发送次数可能不同于以上示例的那些次数。
图3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如图34的示例中所示,当D2D SSS在同一子帧内与PD2DSCH 复用的情况下,D2DSSS被映射在PD2DSCH的相同带宽之上;当不在同一子帧内执行D2D SSS与PD2DSCH的复用的情况下,D2D SSS 序列需要具有两个不同的长度,以便被映射在用于D2D PSS的相同带宽之上。
因此,不是将D2D SSS序列设计成具有两个不同的长度,而是 D2D SSS序列能够被配置成具有与D2D PSS序列的长度相同的长度,使得能够从同一子载波发送它。
在这种情况下,D2D PSS 3501能够被配置为使得它能够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5个子载波应用零填充而具有包括62个子载波的频率带宽或者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1RB应用零填充而具有包括4个RB的频率带宽。
并且,即使D2D SSS 3403被从同一子帧与PD2DSCH 3502一起被复用地发送,D2DSSS也能够被配置使得它能够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5个子载波应用零填充而具有包括62个子载波的频率带宽或者通过以与D2D PSS 3501相同的方式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1RB应用零填充而具有包括4个RB的频率带宽。
并且,如图35的示例中所示,能够在一个子帧内发送PD2DSCH 3502三次(具有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并且能够发送D2D SSS 3503 两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但是在一个子帧内PD2DSCH和 D2D SSS的发送次数可能不同于以上示例的那些次数。
图36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结构。
参考图36,对于PD2DSCH 3602来说像在PUSCH中一样按照RB 单元采用资源分配实际上更方便;因此,PD2DSCH 3602优选被配置成具有RB单元的整数倍(诸如4RB、5RB或6RB)的带宽。
在这种情况下,D2D PSS 3301能够被配置成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5个子载波应用零填充而具有62个子载波的带宽或者通过对在频带的两端中的每一个处的1RB应用零填充而具有4个RB 的带宽。
另一方面,在D2D SSS 3603在同一子帧内被与PD2DSCH 3602 一起复用地发送的情况下,优选通过使D2D SSS的带宽保持为具有与 PD2DSCH 3602的带宽相同的大小(即为RB的整数倍)而具有其大小与PD2DSCH 3602的带宽大小相同的带宽。
并且,如图36的示例中所示,能够在一个子帧内发送PD2DSCH 3602三次(具有相同或不同的信息),并且能够发送D2D SSS 3603 两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示例,但是在一个子帧内PD2DSCH和 D2D SSS的发送次数可能不同于以上示例的那些次数。
在下文中,将描述通过D2D同步信道发送的信息的配置以及根据该信息的UE之间的操作。在下文中,D2D同步信道的术语被共同地用来不仅表示前述PD2DSCH,而且表示映射到PD2DSCH的传输信道或逻辑信道。
图37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发送到D2D同步信道的信息的配置以及根据该信息的D2D操作。
图37提供图20的示例的更多细节。换句话说,UE A将由UE A 自身所产生或者从eNB接收到的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递送给 UE B和UE C。UE A是中继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的这样一种 UE。并且UE 1通过其自身产生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并且将该D2D同步信号/D2D同步信道发送到UE 2和UE 3。
D2D同步信道能够承载以下信息。
-同步源的标识符
-同步源的类型
-针对数据和/或控制信令的资源分配
-针对数据和/或控制和/或发现的调度指派的资源分配或池
-数据
-其他信息
特别地,在覆盖范围外操作的D2D UE(在图37的情况下,UE B、 UE C、UE 2以及UE3)的情况下,可能需要预定资源区域以执行初始通信。
这时,资源区域包括数据传输资源、控制信息传输资源、发现传输资源和/或调度指派传输资源。这时,调度指派是指承载调度信息的信道或信息;并且包括关于为数据或控制信息分配的资源的信息。
用于D2D UE执行初始通信的数据、控制信息、发现和/或SA传输资源可以被事先固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更合适的资源分配方法,因为资源利用效率可能下降,使得在特定情况下资源之间的冲突可能是极有可能的。
作为资源分配方法的一个示例,UE可以从基于UE的标识符(例如,C-RNTI、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全球唯一临时标识符(GUITI)、 SAE临时移动用户标识(S-MSI)或IP地址(分组数据网(PDN)地址))而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固定资源当中选择一个资源。在图37的示例中,UE A通过基于其自身的标识符而选择的资源来发送D2D 同步信道,并且UE 1通过基于其自身的标识符而选择的资源来发送 D2D同步信道。
以这种方式,根据各个UE或正被发送的信息的各个类型(例如,数据、控制、发现或SA)能够在各种固定资源区域上分发D2D同步信道。这时,UE可以基于以随机方式产生的数字而不是使用其自身的标识符来选择资源。
并且,eNB、中继UE(在图37的情况下为UE A)、要用于数据、控制、发现和/或SA的资源、簇头或同步头可以分配要用于数据、控制、发现和/或SA的资源,这可能比以上方法更稳定。
在图37的示例中,UE A向UE B和UE C通知可用于数据、控制、发现和/或SA的资源。以相同的方式,UE 1向UE B和UE C通知可用于数据、控制、发现和/或SA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配置一个或更多个预定资源区域(例如,资源池),并且D2D同步信道能够被用来指定这些资源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即选择并指定数据、控制、发现和/或SA传输资源)。
更具体地,能够使用D2D同步信道的资源配置(RA)字段。换句话说,资源配置字段指示数据、控制、发现或SA传输资源。
这时,能够事先定义规则,使得RA字段能够指示特定比特流的特定目的。例如,能够根据D2D同步信道的目的不同地配置比特流,诸如用于比特流1的数据资源配置和用于比特流2的控制资源配置。
并且,RA字段的前1比特能够被用来通知RA字段是否指示动态资源配置(即使用由D2D同步信道所指示的资源)或预配置的资源(即接收D2D同步信道的UE从预定资源池中选择传输资源或者直接使用预定资源单元)。
并且,RA字段的前1比特可以被用来指示接收D2D同步信道的 UE是否必须选择数据、控制、发现或SA传输资源;或者接收D2D同步信道的UE是否必须直接将指定的资源区域用于实际传输。因为指示的目标可能是有限的或者在预配置的RA的情况下为预定义资源区域,所以可以不必使用字段中的全部。例如,如果第一位比特被设置为“1”使得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地利用预配置的资源,则能够以后独立于 RA比特流的内容连续地使用预配置的资源,所述RA比特流简单地仅需要1比特信息。
并且,RA字段(其比特宽度被扩展)能够被用来指示来自预配置的资源池的特定传输资源。作为示例,紧急情况被进一步划分,指示状态通过利用一个或多个比特来扩展,并且因此可以以更精确的控制执行预配置的资源指示。例如,紧急情况0、1、2和3通过利用2比特信息来定义,并且D2D同步信道的RA字段被用来指示能够根据相应的情况使用单独的预配置的资源。
如上所述,在使用RA字段的仅一部分的情况下,该字段的剩余比特被留作为保留比特。并且,剩余比特可以被用来通过用已知比特填充剩余比特并且使用这些比特作为虚拟CRC来降低编译速率。并且,通过将预配置指示比特重复到剩余比特位置中,可以减小编译速率。
在接收器侧,可以方便地读取经预配置的比特的内容,但是可以丢弃、忽视或者像不关心这些比特那样处理经预配置的比特之后的比特信息。
在图37的示例中,UE A(或UE 1)能够直接通知由UE B和UE C(或者UE 2和UE 3)使用的用于数据、控制和/或发现传输的资源。并且,UE A(或UE 1)能够通知UE B和UE C(或者UE 2和UE 3) 能够用来执行对于数据、控制和/或发现传输的资源请求的调度请求资源。并且,UE A可以通知指示用于数据、控制和/或发现传输的资源的调度指派被发送到的(候选)资源区域。
在这种情况下,D2D同步信道能够被用来指示是否使用预配置的资源或指示/调度的资源。这时,经预配置的资源或调度的资源能够指示发送实际数据的资源;或者发现或控制信道。并且,经预配置的资源或调度的资源可以指示通知数据、发现和/或控制信息是从其发送的调度指派资源。
在下文中,将描述针对D2D同步信道的净荷的编译方法。
D2D同步信道的源比特不只是序列,而是表示要发送的特别是与控制信息的属性紧密地有关的信息。换句话说,如上所述,D2D同步信道递送诸如同步信号源ID、源类型和RA的信息。
在LTE/LTE-A系统中,咬尾卷积编译(TBCC)被用于下行链路/ 上行链路控制信息。这时,诸如里德-穆勒(RM)编译的块编译被用于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当中的CQI。
在PUCCH CQI的情况下,如果PUCCH CQI少于11个比特(在包括ACK/NACK的情况下13个比特)或更少,则使用块码(20,A) (这里,‘A’表示比特的数目,其中最大值是13)。
并且在PUSCH CQI的情况下,如果PUSCH CQI少于11个比特则使用块码(32,O)(这里,‘O'表示比特的数目,其中最大值是11),然而如果PUSCH CQI大于12个比特则使用TBCCCQI编译。特别地,如果PUSCH CQI由于与PUCCH冲突而在PUSCH上被捎带确认,则与环形缓冲器速率匹配一起使用块码(32,11)。
因此,在通过D2D同步信道发送的信息少于K个比特(例如,11、 12或13个比特)的情况下,使用块编译,然而如果信息大于K个比特则使用TBCC编译。换句话说,能够通过使通过D2D同步信道发送的信息超过K个比特的情况与该信息不超过K个比特的情况分开来配置不同的编译方法。
另一方面,能够以非常简单的方式配置必须通过D2D同步信道发送的比特。例如,如果针对特定情形递送仅关于资源类型以及预配置资源使用指示的信息,则能够递送仅非常少的比特。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用现有的RM编译方法。
图38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发送D2D同步信号和 D2D同步信道的方法。
参考图38,第一UE将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S3801。
第一UE根据关于图21至图36所描述的实施例将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并且将省略用于将D2D同步信号和 D2D同步信道映射到物理资源的方法的详细描述。
并且第一UE将映射到物理资源的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发送到第二UES3803。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被应用于的一般无线通信设备
图39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设备的框图。
参考图39,无线通信系统包括eNB 3910以及被放置在eNB 3910 的区域内的多个UE 3920。
eNB 3910包括处理器3911、存储器3912以及射频(RF)单元3913。处理器3911实现参考图1至图38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3911实现。存储器3912连接到处理器3911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391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单元 3913连接到处理器391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UE 3920包括处理器3921、存储器3922以及RF单元3923。处理器3921实现参考图1至图38所提出的功能、过程和/或方法。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可以由处理器3921实现。存储器3922连接到处理器3921 并且存储用于驱动处理器3921的各种类型的信息。RF单元3923连接到处理器3921并且发送和/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存储器3912、3922可以被放置在处理器3911、3921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众所周知的各种装置连接到处理器3911、3921。此外, eNB 3910和/或UE 3920可以具有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详细实施例。除非另外明确地描述,否则元件或特性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认为是可选的。可以以不与其他元件或特性组合的这样一种方式实现每个元件或特性。此外,可以组合元件和/或特性中的一些以形成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改变联系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描述的操作的顺序。一个实施例的元件或特性中的一些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或者可以用另一实施例的相应元件或特性代替。显然,在权利要求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通过组合不具有显式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来构建或者可以通过提交申请之后的修改作为一个或多个新权利要求被包括。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通过各种装置(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通过硬件的实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D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
在通过固件或软件的实现的情况下,可以以用于执行前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或功能的形式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且由处理器驱动。存储器可以被放置在处理器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通过各种已知装置与处理器交换数据。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的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必要特性的情况下以其他特定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解释为从所有方面是限制性的,而是应该被解释为是说明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通过对所附权利要求的合理分析来确定,并且落在本发明的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中。
工业适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D2D同步信号和D2D同步信道的方法已经被图示为被应用于3GPP LTE/LTE-A系统,但是其可以被应用于除3GPP LTE/LTE-A系统以外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同步信号和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同步信号映射到资源块集合;
将PSBCH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以及
将所述映射的同步信号和所述映射的PSBCH发送到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的62个子载波,并且所述PSBCH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的72个子载波,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用于所述D2D通信的主同步信号和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辅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在所述映射的主同步信号和所述映射的辅同步信号之间的资源块集合中存在至少一个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被映射在所述资源块集合的中心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每个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在时域中按照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顺序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同步信号被映射到的符号中,在所述同步信号未被映射到的符号的两端处的5个子载波被用零填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主同步信号、所述辅同步信号和所述PSBCH在时间域中按照所述主同步信号、所述PSBCH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顺序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SBCH包括同步源的标识符信息、同步源的类型信息或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SBCH包括与是否接收所述PSBCH的UE使用来自预配置的资源池的传输资源、是否接收所述PSBCH的UE使用由所述PSBCH所指示的资源或者是否接收所述PSBCH的UE使用预定资源单元有关的指示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SBCH包括有关关于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发现信道的调度指派被发送到的资源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SBCH包括关于用于发送用于为数据信道、控制信道和发现信道请求资源的调度指派的资源的信息。
1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用于设备到设备(D2D)通信的同步信号和物理副链路广播信道(PSBCH)的用户设备(UE),所述UE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RF单元用于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以及
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将所述同步信号映射到资源块集合;
将所述PSBCH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以及
发送所述映射的同步信号和所述映射的PSBCH,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的62个子载波,并且所述PSBCH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的72个子载波,
其中,所述同步信号包括用于所述D2D通信的主同步信号和用于所述D2D通信的辅同步信号,以及
其中,在所述映射的主同步信号和所述映射的辅同步信号之间的资源块集合中存在至少一个符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同步信号被映射在所述资源块集合的中心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每个资源块包括12个子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同步信号在时域中按照所述主同步信号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顺序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主同步信号、所述辅同步信号和所述PSBCH在时间域中按照所述主同步信号、所述PSBCH和所述辅同步信号的顺序被映射到所述资源块集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中,所述PSBCH包括同步源的标识符信息、同步源的类型信息或资源分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CN201580005896.5A 2014-01-26 2015-01-21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59814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461931686P 2014-01-26 2014-01-26
US61/931,686 2014-01-26
US201461939685P 2014-02-13 2014-02-13
US61/939,685 2014-02-13
PCT/KR2015/000616 WO2015111908A1 (ko) 2014-01-26 2015-01-21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및 동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81454A CN105981454A (zh) 2016-09-28
CN105981454B true CN105981454B (zh) 2019-11-15

Family

ID=53681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05896.5A Active CN105981454B (zh) 2014-01-26 2015-01-21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9893855B2 (zh)
EP (2) EP3624511B1 (zh)
JP (2) JP2017509221A (zh)
KR (1) KR101769958B1 (zh)
CN (1) CN105981454B (zh)
WO (1) WO20151119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69958B1 (ko) * 2014-01-26 201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및 동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150245334A1 (en) * 2014-02-27 2015-08-27 Innovative Soni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247142B1 (ko) * 2014-05-09 2021-05-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단말 간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AU2014401578B2 (en) * 2014-07-21 2018-10-18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U2015300551A1 (en) 2014-08-06 2017-03-02 Nec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WO2016021930A1 (ko) * 2014-08-06 2016-02-11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전력 제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425921B2 (en) * 2015-04-01 2019-09-24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16161623A1 (zh) * 2015-04-10 2016-10-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发现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WO2016182602A1 (en) 2015-05-08 2016-11-17 Intel IP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figurabl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 channel design
EP3294026B1 (en) * 2015-06-12 2021-04-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etwork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US11153837B2 (en) * 2015-07-02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0206189B2 (en) 2015-07-27 2019-0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arrowband LTE cell search
KR102062126B1 (ko) * 2015-08-10 2020-01-03 후아웨이 테크놀러지 컴퍼니 리미티드 D2d 동기화 방법, 사용자 장비, 및 서빙 셀
US10727967B2 (en) 2015-08-20 2020-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node,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and handling superposed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WO2017057984A1 (ko) * 2015-10-02 2017-04-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협대역 사물인터넷을 지원하는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주동기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JP6626580B2 (ja) * 2016-01-29 2019-12-25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17135877A1 (en) * 2016-02-04 2017-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cellular handovers involving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JP6694075B2 (ja) * 2016-03-30 2020-05-13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ユニークワード(UW)離散フーリエ変換拡散直交周波数分割多重(DFT−s−OFDM)を用いて物理レイヤ効率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手順
CN107371233B (zh) * 2016-05-12 2020-10-09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同步信号收发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EP3448097B1 (en) 2016-05-13 2020-12-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terminal
US11469937B2 (en) * 2016-06-02 2022-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cation encoding for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o conve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P3501191A4 (en) * 2016-08-18 2020-04-15 Sierra Wireless, Inc. VARIABLE BANDWIDTH BROADCAS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7770733B (zh) * 2016-08-22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039102B2 (en) * 2016-08-24 2018-07-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transmission on a sidelink subframe and wireless device thereof
ES2940268T3 (es) 2016-08-24 2023-05-0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étodos para señalización eficiente en comunicaciones V2X
KR102123233B1 (ko) * 2016-09-01 2020-06-1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 액세스 망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EP4040834A1 (en) * 2016-09-27 2022-08-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erminal, storage medium, and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CN109804679A (zh) 2016-10-13 2019-05-24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侧链路同步信号发送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07995605B (zh) * 2016-10-27 2020-07-1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及终端直通单播发送控制方法
WO2018084570A1 (ko) * 2016-11-01 2018-05-1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오프셋을 적용한 d2d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9906591B (zh) * 2016-11-02 2021-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网络同步的设备和方法
US11096128B2 (en) 2016-11-03 2021-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gnaling and channel design in new radio
US11419083B2 (en) 2016-11-08 2022-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used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odes
US10531410B2 (en) * 2016-11-08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nified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design used in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modes
CN108111197A (zh) * 2016-11-25 2018-06-01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和通信方法
KR20190120342A (ko) * 2017-03-02 2019-10-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719354C1 (ru) 2017-03-04 2020-04-17 ЭлДжи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ИНК.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того
CN108632885B (zh) * 2017-03-2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缓存器状态报告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032808B2 (en) * 2017-03-30 2021-06-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for control resource set with single carrier waveform
US10673552B2 (en) * 2017-04-14 2020-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desig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L270222B2 (en) * 2017-04-28 2024-01-0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KR102366009B1 (ko) * 2017-05-16 2022-02-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정보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9246750B (zh) 2017-05-17 2022-01-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接入网设备及终端
SG11202000700UA (en) * 2017-08-04 2020-02-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9031854A1 (ko) * 2017-08-08 2019-02-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9030935A1 (ja) * 2017-08-10 2019-02-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同期信号送信方法
CN109428693B (zh) * 2017-08-23 2021-11-1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同步信号块传输位置的指示、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US10694562B2 (en) 2017-09-18 2020-06-23 Apple Inc. Off grid radio service system design
US10666489B2 (en) 2017-09-18 2020-05-26 Apple Inc.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 design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11153137B2 (en) * 2017-09-29 2021-10-1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Feedback message having a sequence indicat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data blocks
CN109600852B (zh) 2017-09-30 2021-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通信装置及网络设备
US11057854B2 (en) * 2017-11-17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for V2X carrier aggregation
KR102481958B1 (ko) 2018-01-04 2022-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영구적 채널 상태 정보 리포트
CN111405523B (zh) 2018-02-09 2022-01-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送同步信号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90261294A1 (en) 2018-02-19 2019-08-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ergy efficient synchronization in mesh wide area network (wan) for machine-type-communication (mtc) and internet of everything (ioe) communication
CN111543107A (zh) * 2018-04-04 2020-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分双工物联网中传输系统信息块类型一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89580B1 (ko) * 2018-04-06 2023-0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동기화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11160055B2 (en) 2018-04-10 2021-10-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unication of direct current (DC) tone location
KR102519339B1 (ko) * 2018-04-17 2023-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개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92079B1 (ko) * 2018-05-04 2022-05-0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 무선망에서 포지셔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17669B1 (ko) 2018-06-27 2023-04-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ES2940127T3 (es) 2018-07-05 2023-05-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y aparato de transmisión de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método y aparato de configuración de agrupación de recursos, y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CN110768771B (zh) * 2018-07-27 2021-07-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传输方法及终端
EP3834318A1 (en) * 2018-08-09 2021-06-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Harq in sidelink in coverage and out-of-coverage scenarios
CN110855327B (zh) * 2018-08-20 2023-08-08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基于上行非正交多址的信号检测方法
CN109314896B (zh) * 2018-09-04 2021-03-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40786A (zh) * 2018-09-27 2021-04-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通信方法
KR102602450B1 (ko) 2018-10-01 2023-11-14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동기 신호 블록 전송을 위한 사용자 장비 및 그 방법
WO2020085853A1 (ko) * 2018-10-25 2020-04-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Nr v2x에서 동기화 정보를 전송할지 여부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11582635B2 (en) * 2018-11-01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gestion control and priority handling in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s
KR102160792B1 (ko) * 2018-11-01 2020-09-29 한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Nr v2x에서 사이드링크 프레임 및 물리계층 구조
KR102486809B1 (ko) 2018-11-15 2023-01-10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동기화 신호 블록의 구성 정보의 방송,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82016B (zh) * 2018-11-26 2020-07-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多频段自主信道质量测量的机器人系统
US11323961B2 (en) 2019-03-08 2022-05-03 Parallel Wireless, Inc. Energy-efficient base station with synchronization
EP3952430A4 (en) * 2019-04-02 2022-11-16 Ntt Docomo, Inc.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523354B2 (en) * 2019-08-14 2022-12-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for sidelink
CN112261715B (zh) * 2020-10-16 2023-04-07 锐迪科(重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室分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4387B (zh) * 2020-12-04 2022-11-01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映射方法、解资源映射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034338A1 (en) * 2021-07-23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rect current location sharing between unicast user equipments in sidelin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38754A (zh) * 2012-11-27 2013-02-20 东南大学 超蜂窝移动通信终端直通技术同步序列构造方法
WO2013055173A2 (ko) * 2011-10-14 2013-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75340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adio resource sharing and contention schem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hite space spectrum bands
WO2013100831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nd a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CN103369585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069B2 (en) * 2010-04-15 2016-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proximity detection signal for peer discovery
US8446872B2 (en) * 2010-06-18 2013-05-21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for data communication,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llocation
EP2595425A1 (en) 2011-11-18 2013-05-22 Panasonic Corporation Active bandwidth indicator for power-saving UEs
US9560592B2 (en) * 2012-04-27 2017-01-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ing in dense network operations
CN103795668B (zh) * 2012-11-02 2017-08-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EP2915400A1 (en) * 2012-11-05 2015-09-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Neighbor discovery i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EP2984898B1 (en) * 2013-04-10 2019-1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wireless device for providing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2987370B1 (en) * 2013-04-15 2017-11-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ondary cell synchronization for carrier aggregation
US9924478B2 (en) * 2013-09-01 2018-03-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ync signals for Device-to-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KR102210635B1 (ko) * 2013-09-27 2021-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단말간 동기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2252510B1 (ko) * 2013-09-27 2021-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동기 참조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6511048B2 (ja) * 2013-10-28 2019-05-08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装置対装置端末の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US20150117295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9572171B2 (en) * 2013-10-31 2017-02-14 Intel IP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efficient device-to-device channel contention
WO2015062747A1 (en) * 2013-11-01 2015-05-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ansmitter, receiver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ynchronisation signals
US9615341B2 (en) * 2013-11-01 2017-04-04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ynchronization signal
WO2015069000A1 (ko) * 2013-11-11 2015-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device-to-device) 통신을 위한 동기화 신호 검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095595A1 (en) * 2013-12-20 2015-06-25 Kyocera Corporation Coverage transition indicato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US20150208371A1 (en) * 2014-01-23 2015-07-23 Humax Holdings Co., Ltd. Apparatus for device to device synchronization signal transmission on l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CA2937925C (en) * 2014-01-24 2020-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2d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EP3091798B1 (en) * 2014-01-24 2018-09-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synchronization method thereof in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KR101769958B1 (ko) * 2014-01-26 201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 및 동기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681472B2 (en) * 2014-01-31 2017-06-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pping identities to device-to-device synchronization sequenc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55173A2 (ko) * 2011-10-14 2013-04-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3075340A1 (en) * 2011-11-25 2013-05-3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Radio resource sharing and contention scheme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in white space spectrum bands
WO2013100831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nd a radio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therein
CN102938754A (zh) * 2012-11-27 2013-02-20 东南大学 超蜂窝移动通信终端直通技术同步序列构造方法
CN103369585A (zh) * 2013-04-24 2013-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快速建立d2d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scussion on design of D2DSS and PD2DSCH;LG 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R1-135479》;20131101;第2-7页 *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and Channel Design for D2D Discovery and Communication;Ericsson;《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75, R1-135903》;20131113;第2-1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7509221A (ja) 2017-03-30
KR101769958B1 (ko) 2017-08-30
US9893855B2 (en) 2018-02-13
EP3099123A1 (en) 2016-11-30
US20180159672A1 (en) 2018-06-07
JP2018170781A (ja) 2018-11-01
US11133906B2 (en) 2021-09-28
EP3624511A1 (en) 2020-03-18
JP6728274B2 (ja) 2020-07-22
WO2015111908A1 (ko) 2015-07-30
EP3099123A4 (en) 2017-09-06
EP3624511B1 (en) 2022-09-21
US10411858B2 (en) 2019-09-10
KR20160102501A (ko) 2016-08-30
CN105981454A (zh) 2016-09-28
US20190394003A1 (en) 2019-12-26
US20170012753A1 (en) 2017-01-12
EP3099123B1 (en) 2019-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81454B (zh) 在支持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同步信号和同步信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606866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设备到设备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101759609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79311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794055B1 (ko)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승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KR101905878B1 (ko) 단말간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을 할당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634708B (zh) 用于基站与中继站之间的无线链路的信道估计的方法和设备
KR10210940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87561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전송에 대한 확인응답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41391B (zh) 无线电通信系统中减少小区间干扰的方法和设备
CN110140408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副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956542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参考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15122629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063152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WO2015111909A1 (ko) 단말 간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 식별자를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2141463A2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65112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WO2015080510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메시지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