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913B -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913B
CN108879913B CN201810591875.1A CN201810591875A CN108879913B CN 108879913 B CN108879913 B CN 108879913B CN 201810591875 A CN201810591875 A CN 201810591875A CN 108879913 B CN108879913 B CN 1088799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piezoelectric power
pole segment
plate
single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918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9913A (zh
Inventor
刘代军
石一非
李璐
涂铭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8105918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9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9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9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99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91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 charging set comprising a non-electric prime mover rotating at constant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dynamo-electric generators driven at varying speed, e.g. on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lectrical Machinery Utilizing Piezoelectricity,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包括压电发电组合板,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连接滑动导柱,滑动导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基础柱上,滑动导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压电发电组合板下板面及基础柱上板面抵靠,压电发电组合板两极的导线分别与整流电路的两端连接,整流电路还与储能电源连接,储能电源上还并联有电容器;发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转轮,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与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转轮连接,压电发电组合板上下移动对应转轮的转动;发电机的接线端与压电发电组合板两极的导线并联,该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应用到诸如路灯等需要公共照明的场所,为社会节省一大批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能源危机是指因为能源供应短缺或是价格上涨而影响经济。这通常涉及到石油、电力或其他自然资源的短缺。能源危机通常会造成经济衰退。
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对策,克服能源危机的出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可获得持续的发展。而在这场新型的“工业革命”中,新能源无疑具有开拓性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当代科学家与环境学家正不遗余力地展开对新能源的研究。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如果能对运动物体的动能进行收集存储,并应用到诸如路灯等需要公共照明的场所,将会为社会节省一大批能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耐久性好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包括压电发电组合板,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连接滑动导柱,所述滑动导柱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基础柱上的导孔内,所述滑动导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压电发电组合板下板面及基础柱上板面抵靠,基础柱固定在基础上;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两极的导线分别与整流电路的两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还与储能电源连接;
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包括直接与滑动导柱连接的基板和最上层的缓冲板,以及两者之间的单晶压电板,三者之间胶接,且三者的刚度由下到上依次减小;
所述基础的旁侧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的转轴上设置有转轮,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与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转轮连接,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上下移动对应转轮的转动;所述发电机的接线端与压电发电组合板两极的导线并联。
优选的,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基础柱上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牵引绳分别与第一滚轮及第二滚轮抵靠。
优选的,所述储能电源上还并联有电容器。
优选的,所述电容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盖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插接极片段,所述插接极片段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极片段,所述固定极片段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极片段,所述锁紧极片段的一端设置有外连接极片段,所述插接极片段与固定极片段整体构成呈“L”形折板状,所述锁紧极片段整体呈“U”形。
优选的,所述插接极片段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凸点,所述第一凸点沿着第一卡槽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点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固定极片段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孔口设置有垫片。
优选的,所述锁紧极片段的底部板面设置有第二凸点,所述第二凸点沿着底部板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点的截面呈三角形。
优选的,所述外连接极片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
优选的,所述插接极片段的一端与固定极片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固定极片段与锁紧极片段之间圆弧过渡,所述锁紧极片段与外连接极片段之间圆弧过渡。
优选的,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的下板面、电容器外表面、储能电源外表面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由如下方法加工获得:
按溶液体积份数,由13~30%的二氧化硅溶胶、13~30%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0~75%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涂料,且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体积;然后将待处理部件表面的空洞进行封盖保护后浸入所述涂料中,8~10min后取出,取出时间≤10s,在室温下干燥;重复上述操作3次,干燥后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散热涂层。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己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浓氨水,45℃下搅拌12h,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即得二氧化硅溶胶;其中,按体积份数,正硅酸己酯:无水乙醇:浓氨水:A-151=10:50~120:2~5:1;
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将1份氧化石墨烯加入20~30份去离子水中,功率60W超声处理3h,即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所述聚苯乙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苯乙烯单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充分搅拌形成乳液,所得乳液在70℃下通入氮气,再加入浓度为3%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聚合反应7h,得到聚苯乙烯乳液;其中,按重量份数,苯乙烯单体:去离子水:Tween 80:过硫酸铵水溶液=1:3~7:0.05~0.10:0.1~0.3。
优选的,按溶液体积份数,由22%的二氧化硅溶胶、56%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2%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
优选的,在涂料中浸没时间为1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将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滑动设置在基础上方,当汽车或者行人踏压时,上述的压电产生的电能导入上述的整流电路上进行整流以及电容器的配套使用,从而将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源内,供其他使用,并且压电发电组合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连动发电机的转轮转动,从而还可利用发电机发电,因此该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应用到诸如路灯等需要公共照明的场所,为社会节省一大批能源。同时压电发电组合板、电容器、储能电源都是容易发热的部件,其表面设置有散热涂层能够明显改善散热效果,使得装置工作状态和性能更稳定。本发明能够使用到道路、普通人行道等多种场合,利用原本被忽视和浪费的能量进行发电,提供补充电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晶压电发电系统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单晶压电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电容器的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图5是压电发电组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散热涂层形成前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单晶压电发电系统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包括压电发电组合板10,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连接滑动导柱11,所述滑动导柱11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基础柱30上的导孔内,所述滑动导柱1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所述复位弹簧40的上下端分别与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下板面及基础柱30上板面抵靠,基础柱30固定在基础20上;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板面水平且相对于基础20可以竖直滑动。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两极的导线分别与整流电路50的两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50还与储能电源60连接,所述储能电源60上还并联有电容器70。
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包括直接与滑动导柱11连接的基板101和最上层的缓冲板102,以及两者之间的单晶压电板103,三者之间胶接,且三者的刚度由下到上依次减小。例如用作道路上发电的时候,缓冲板102可以用减速带橡胶材料,如果是集成到鞋子上的压电发电结构则缓冲板102可以用软性织物。基板101一般就用硬的树脂或者金属。这样利用复位弹簧40和缓冲板102的双重缓冲,避免对单晶压电板103的物理冲击和破坏。
所述基础20的旁侧设置有发电机80,所述发电机80的转轴上设置有转轮81,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与牵引绳12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12的另一端与转轮81连接,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上下移动对应转轮81的转动;所述发电机80的接线端与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两极的导线并联。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将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10滑动设置在基础20上方,当汽车或者行人通过时,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10产生的电能导入上述的整流电路50上进行整流,从而将电能存储在储能电源60内,供其他使用。并且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上下移动,从而连动发电机80的正反转,因此可利用发电机80产生电能,因此该发电系统能够有效应用到诸如路灯等需要公共照明的场所,为社会节省一大批能源。
上述的整流电路50为桥式整流电路,能够有效实现对压电发电组合板10产生的电流的整流操作;该发电系统可设置在公交车的停靠站,或者人行道上,能够有效实现对行人或者车辆能量的利用,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10设置在可升降结构上,避免压电发电组合板10由于应力过于集中导致的磨损、损坏问题。
优选地,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滚轮131,所述基础柱30上设置有通道31,所述通道31上设置有第二滚轮311,所述牵引绳12分别与第一滚轮131及第二滚轮311抵靠;上述的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连动上述的发电机80的转轮81转动,进而实现对发电机80的发电。
为避免上述电路与电容器70接电时,造成的电容器70的接头出现的松动导致的漏液问题,所述电容器70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上设置有盖体72,所述壳体72内设置有插接极片段73,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极片段74,所述固定极片段74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极片段75,所述锁紧极片段75的一端设置有外连接极片段76,所述插接极片段73与固定极片段74整体构成呈“L”形折板状,所述锁紧极片段75整体呈“U”形;上述的锁紧极片段75卡置在壳体71与盖体72之间,能够有效实现对外连接极片段76的固定,避免外连接极片段76的松动问题。
进一步地,接结合3和图4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外连接极片段76的防松性能,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731,所述第一卡槽731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凸点732,所述第一凸点732沿着第一卡槽731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点732的截面呈直角梯形。为实现对电极片的固定,所述固定极片段74上设置有螺纹孔741,所述螺纹孔741孔口设置有垫片742。为进一步增强锁紧极片段75的防滑性能,所述锁紧极片段75的底部板面设置有第二凸点751,所述第二凸点751沿着底部板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点751的截面呈三角形。更进一步地,所述外连接极片段7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761;该第二卡槽761内涂设有镍及锡,从而提高通电性能。为进一步增强该电极片的强度,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端与固定极片段74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固定极片段74与锁紧极片段75之间圆弧过渡,所述锁紧极片段75与外连接极片段76之间圆弧过渡。
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电容器70表面、储能电源60表面设置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由如下方法加工获得:
将二氧化硅溶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聚苯乙烯乳液混合形成涂料胶体,将待散热的载体(如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浸入涂料胶体溶液中,8~10min后取出,取出时间≤10s,以保证载体上涂层的均匀性,在室温下干燥;重复上述操作3次,干燥后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即得具有亲疏水性混合蜂窝状散热涂层;其中,按溶液体积份数比,二氧化硅溶胶:聚苯乙烯乳液:氧化石墨烯分散液=13~30%:40~75%:13~30%;且二氧化硅溶胶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体积。
其中,
制备二氧化硅溶胶:将正硅酸己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后再加入浓氨水,45℃下搅拌12h,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A-151),即得具有疏水性能的二氧化硅溶胶;其中,按体积份数,正硅酸己酯:无水乙醇:浓氨水:A-151=10:50~120:2~5:1。
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由Hummers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3h(功率60W),即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其中,按重量份数,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0~30。
制备聚苯乙烯乳液:将苯乙烯单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Tween 80),充分搅拌形成乳液,所得乳液在70℃下通入氮气,再加入浓度为3%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聚合反应7h,得到聚苯乙烯乳液;其中,按重量份数,苯乙烯单体:去离子水:Tween 80:过硫酸铵水溶液=1:3~7:0.05~0.10:0.1~0.3。
如图6所示,图6左图示意为:聚苯乙烯形成气泡,帮助二氧化硅与氧化石墨烯形成蜂窝状结构;图6右图示意为:经300℃热处理后,聚苯乙烯分解,留下蜂窝状涂层结构,为后续帮助载体导热散热做准备。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阐释。另外,使用上述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制备散热涂料/涂层,最终散热性能相当,故未在实施例中展示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参数。下述实施例中为方便操作,均采用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5。
对比例
按上述方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5。制备聚苯乙烯乳液,苯乙烯单体:去离子水:Tween 80:过硫酸铵水溶液=1:5:0.07:0.25。不添加二氧化硅溶胶,氧化石墨烯分散液:聚苯乙烯乳液=44%:56%。提拉速度为10cm/min,制备涂层,作为对比例。
实施例一:优选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参数
1、按上述方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10组,具体参数如表所示。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5。制备聚苯乙烯乳液,苯乙烯单体:去离子水:Tween 80:过硫酸铵水溶液=1:5:0.07:0.25。二氧化硅溶胶:聚苯乙烯乳液: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2%:56%:22%。提拉速度10cm/min,制备涂层10组。
表1 二氧化硅溶胶具体参数
组别 无水乙醇 浓氨水
组1 50 3
组2 70 3
组3 90 3
组4 100 3
组5 110 3
组6 120 3
组7 100 2
组8 100 4
组9 100 5
组10 100 3
2、导热系数测试:采用C-THERM TCI导热系数测量仪,测试温度为20℃,对上述10组涂层进行导热系数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导热系数展示
Figure BDA0001690993380000071
Figure BDA0001690993380000081
3、冷热循环升降温速度测试:将散热器内部通入50%的乙二醇和50%的水(体积比)。施加100kPa±20kPa的压力,以10℃到90℃进行温度循环,记录各涂层材料10℃到90℃升温过程所需时间,以及90℃到10℃降温过程所需时间。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冷热循环升降温效果展示
组别 升温时间(min) 降温时间(min)
组1 15.6 5.4
组2 15.4 5.3
组3 15.3 5.8
组4 15.7 5.3
组5 16.1 5.5
组6 16.2 5.5
组7 15.8 5.7
组8 15.9 5.6
组9 15.8 5.4
组10 15.7 5.3
对比例 6.5 18.9
从上述表2、表3可以看出,使用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制备的二氧化硅溶胶,对最终散热涂料的性能影响差异不大,效果相当。
使用纯的氧化石墨烯,导热系数非常高,但在升降温试验中,导热系数较高的纯氧化石墨烯涂层升温时间显著低于本发明各组,降温时间显著高于本发明各组,说明其导热性能明显弱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涂层材料。
实施例二:优选聚苯乙烯乳液的制备参数
1、按上述方法制备聚苯乙烯乳液8组,具体参数如表4所示。按实施例一组4的方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8组;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5。按照二氧化硅溶胶:聚苯乙烯乳液: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2%:56%:22%,提拉速度10cm/min,制备涂层8组。
表4 各组具体参数
组别 去离子水 Tween 80 过硫酸铵水溶液
组1 3 0.07 0.25
组2 5 0.07 0.25
组3 7 0.07 0.25
组4 5 0.05 0.25
组5 5 0.10 0.25
组6 5 0.07 0.10
组7 5 0.07 0.20
组8 5 0.07 0.30
2、按实施例一的方法测试导热系数,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导热系数展示
组别 导热系数(W/(m*K))
组1 26.0
组2 26.1
组3 25.9
组4 26.0
组5 26.1
组6 25.8
组7 25.7
组8 25.8
3、按实施例一的方法测试升降温效果,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冷热循环升降温效果展示
组别 升温时间(min) 降温时间(min)
组1 15.2 5.5
组2 15.4 5.4
组3 15.3 5.5
组4 15.0 5.6
组5 15.1 5.7
组6 15.0 5.6
组7 15.3 5.5
组8 15.2 5.5
从上述表5、表6可以看出,使用在本发明限定的范围内制备的聚苯乙烯乳液,对最终散热涂料的性能影响差异不大,效果相当。对比例的相关数据已在实施例一中展示,此处效果相当,因此未再次展示。
实施例三:优选散热涂料的制备参数
1、按实施例一组4的方法制备二氧化硅溶胶5组;按实施例二组2的方法制备聚苯乙烯乳液5组;按照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氧化石墨烯:去离子水=1:25,制备氧化石墨烯分散液5组。按上述方法制备5组涂层,具体制备涂层的参数如表7所示。
表7 各组具体参数
Figure BDA0001690993380000101
2、按实施例一的方法测试导热系数,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导热系数展示
组别 导热系数(W/(m*K))
组1 16.5
组2 23.2
组3 26.1
组4 28.9
组5 30.1
组6 25.1
组7 23.2
对比例 39.8
3、按实施例一的方法测试升降温效果,结果如表9所示。
表9 冷热循环升降温效果展示
组别 升温时间(min) 降温时间(min)
组1 12.3 7.6
组2 14.2 6.5
组3 15.8 5.3
组4 13.3 6.2
组5 12.9 7.9
组6 13.1 7.2
组7 13.5 7.8
对比例 6.5 18.9
从表8、表9可以看出,随着氧化石墨烯添量的增加,导热系数不断增加,但升降温效果时并不完全如此。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硅添量过低,无法有效形成蜂窝状结构,升温变快,降温变慢;氧化石墨烯添量过高,升降温效果也不理想。
本发明散热材料中,石墨烯的导热系数高,比表面积大,能显著提升涂料的导热性能,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涂料中,但石墨烯极易团聚,破坏了材料分散的均匀性,导致涂料的综合导热性能降低。本发明将二氧化硅溶胶和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一起加入聚苯乙烯乳液,一部分的二氧化硅和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作用力吸附到聚苯乙烯乳胶粒表面;另一部分则分散在乳液的水相中;并最终通过浸渍提拉法,形成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硅都分布均匀的表面结构,极利于导热通路的形成。且提高涂料的导热系数并不能完全提高其导热性能,还需要提高涂料与界面之间的导热性能才能更快地将热量传递出去。通过热处理分解有机组分(聚苯乙烯),涂层表面呈现多孔蜂窝状,相比于平滑的表面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利于热量的传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有效实现主要电器元件内产生的热量的更均匀分布和快速散发,从而提高使用寿命。
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发电组合板(10),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两极的导线分别与整流电路(50)的两端连接,所述整流电路(50)还与储能电源(60)连接,所述储能电源(60)上还并联有电容器(70);
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电容器(70)外表面、储能电源(60)外表面中的至少一处设置有散热涂层,所述散热涂层由如下方法加工获得:
按溶液体积份数,由13~30%的二氧化硅溶胶、13~30%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40~75%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涂料,且所述二氧化硅溶胶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等体积;然后将待处理部件表面的空洞进行封盖保护后浸入所述涂料中,8~10min后取出,取出时间≤10s,在室温下干燥;重复上述操作3次,干燥后在300℃下进行热处理,即得散热涂层;
其中,
所述二氧化硅溶胶的制备方法为:将正硅酸己酯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浓氨水,45℃下搅拌12h,再加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即得二氧化硅溶胶;其中,按体积份数,正硅酸己酯:无水乙醇:浓氨水:A-151=10:50~120:2~5:1;
所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将1份氧化石墨烯加入20~30份去离子水中,功率60W超声处理3h,即得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所述聚苯乙烯乳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苯乙烯单体加入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聚氧乙烯醚,充分搅拌形成乳液,所得乳液在70℃下通入氮气,再加入浓度为3%的过硫酸铵水溶液,聚合反应7h,得到聚苯乙烯乳液;其中,按重量份数,苯乙烯单体:去离子水:Tween80:过硫酸铵水溶液=1:3~7:0.05~0.10:0.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连接滑动导柱(11),所述滑动导柱(11)的下端滑动设置在基础柱(30)上的导孔内,所述滑动导柱(1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40),所述复位弹簧(40)的上下端分别与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下板面及基础柱(30)上板面抵靠,基础柱(30)固定在基础(20)上;
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包括直接与滑动导柱(11)连接的基板(101)和最上层的缓冲板(102),以及两者之间的单晶压电板(103),三者之间胶接,且三者的刚度由下到上依次减小;所述基础(20)的旁侧设置有发电机(80),所述发电机(80)的转轴上设置有转轮(81),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与牵引绳(12)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12)的另一端与转轮(81)连接,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上下移动对应转轮(81)的转动;所述发电机(80)的接线端与压电发电组合板(10)两极的导线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发电组合板(10)的下板面设置有支架(13),所述支架(13)上设置有第一滚轮(131),所述基础柱(30)上设置有通道(31),所述通道(31)上设置有第二滚轮(311),所述牵引绳(12)分别与第一滚轮(131)及第二滚轮(311)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70)包括壳体(71),所述壳体(71)上设置有盖体(72),所述壳体(71)内设置有插接极片段(73),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极片段(74),所述固定极片段(74)的一端设置有锁紧极片段(75),所述锁紧极片段(75)的一端设置有外连接极片段(76),所述插接极片段(73)与固定极片段(74)整体构成呈“L”形折板状,所述锁紧极片段(75)整体呈“U”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731),所述第一卡槽(731)的槽底设置有第一凸点(732),所述第一凸点(732)沿着第一卡槽(731)的槽长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一凸点(732)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固定极片段(74)上设置有螺纹孔(741),所述螺纹孔(741)孔口设置有垫片(7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极片段(75)的底部板面设置有第二凸点(751),所述第二凸点(751)沿着底部板面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凸点(751)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外连接极片段(7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卡槽(7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极片段(73)的一端与固定极片段(74)之间圆弧过渡,所述固定极片段(74)与锁紧极片段(75)之间圆弧过渡,所述锁紧极片段(75)与外连接极片段(76)之间圆弧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晶压电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按溶液体积份数,由22%的二氧化硅溶胶、56%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22%的聚苯乙烯乳液组成。
CN201810591875.1A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799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1875.1A CN108879913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91875.1A CN108879913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913A CN108879913A (zh) 2018-11-23
CN108879913B true CN108879913B (zh) 2020-11-03

Family

ID=643378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9187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79913B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91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081B (zh) * 2010-06-08 2012-07-04 江苏大学 一种用于公交汽车的压力发电系统
CN203467763U (zh) * 2013-04-16 2014-03-12 胡瑞平 机压一体发电鞋
CN106298253A (zh) * 2015-06-10 2017-01-04 辽宁立德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超级电容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KR20150122112A (ko) * 2015-10-19 2015-10-30 김종수 동시 가압장치를 이용한 동시압력전달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압전발전모듈
CN106356973B (zh) * 2016-10-12 2019-03-12 盐城工学院 压电陶瓷纤维发电系统、发电鞋和发电轮胎
CN107418206B (zh) * 2017-05-25 2020-07-28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散石墨烯导热母料及制备方法
CN107313906A (zh) * 2017-08-17 2017-11-03 孝昌县桂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减速带新能源发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913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26648B (zh) 一种MOS2/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46301B (zh) 三维结构的石墨烯基金属氧化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80158B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余热利用装置
CN103871755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铁酸镍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N110350184A (zh) 一种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的高容量NiMoO4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99588B (zh) 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二氧化钛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4051580B (zh) 硅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7723B (zh) 一种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硒化钴超级电容器材料的方法
CN110444759A (zh) 一种用于镍锌电池的三维NiMoO4-石墨烯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8879913B (zh) 一种单晶压电发电系统
CN103887080A (zh) 一种氮掺杂石墨烯/铁酸铜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CN104425135B (zh) 还原氧化石墨烯对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6259363U (zh) 一种低串阻多主栅高效组件
CN104779407A (zh) 一种含氮多膦酸基聚硅氧烷/Nafion双层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46969A (zh) 一种用于光伏背膜的丙烯酸紫外光转换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81004B (zh) 一种高比电容的SnO2/C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3730A (zh) 一种纳米晶薄膜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9403A (zh) 一种用于刻蚀方法制备Se电池的扩散工艺
CN103664740A (zh) 一种新型的醇溶性富勒烯衍生物的制备
CN107195718B (zh) 一种多层导热型光伏背板材料
CN107256949B (zh) 层状二硫化钼/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988683B (zh) 一种陶瓷压电发电系统
CN205355088U (zh) 基于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发电装置
CN103531754A (zh) 石墨烯/二氧化硅/铜/硅/软碳叠层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054824A (zh) 一种能提高光电转化效率的光伏发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10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