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9118A -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9118A
CN108879118A CN201810918188.6A CN201810918188A CN108879118A CN 108879118 A CN108879118 A CN 108879118A CN 201810918188 A CN201810918188 A CN 201810918188A CN 108879118 A CN108879118 A CN 108879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ine
contact portion
contact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81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9118B (zh
Inventor
周国标
周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ev Hef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818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9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9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9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wrapp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Suspension Of Electric Lines Or Cabl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板、监控线及连接线。固定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监控线设置在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一连接段包括分别由多根连接丝组成的第一组连接丝及第二组连接丝,监控线包括接触段,第一组连接丝绕设在第二组连接丝及接触段上,以实现监控线与连接线的电性连接。其中,第二组连接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接触段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第二组连接丝与接触段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保证监控线与连接线有效紧密结合,抗拉力大,并且连接处的结点直径小。

Description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监控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的措施为设置监控板,该监控板中设置有锡丝,电线与该锡丝连接,从而实现对电池热失控的监控。当前采用的电线与锡丝的接法为将锡丝直接缠绕在电线的铜丝上,或者采用焊接方式等。上述方式虽然可以实现连接,但是直接缠绕会造成连接结点直径大,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会使得锡丝断开,焊接方式也存在锡丝易断开的不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其能够通过将连接线的部分连接丝绕设在另一部分连接丝及监控线的接触段上,保证监控线与连接线有效紧密结合,抗拉力大,并且连接处的结点直径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板、监控线及连接线,
所述固定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
所述监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分别由多根连接丝组成的第一组连接丝及第二组连接丝,所述监控线包括接触段,所述第一组连接丝绕设在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及所述接触段上,以实现所述监控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组连接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段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与所述接触段接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第一绕线段,所述监控线还包括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监控段,
所述接触段包括第一接触部、弯折部及第二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监控段连接,另一端经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
所述第一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段形成的第一绕线部靠近所述弯折部。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连接丝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绕线段连接的第二绕线段,
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其中,所述第二绕线段形成的第二绕线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绕线部相邻。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第二宽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之和。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部的长度。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缠绕的圈数为2~3圈。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6~8根连接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及所述的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用于监控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失控。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板、监控线及连接线。所述固定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监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分别由多根连接丝组成的第一组连接丝及第二组连接丝。所述监控线包括接触段。所述第一组连接丝绕设在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及所述接触段上,以实现所述监控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组连接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段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与所述接触段接触。由此,既可以保证监控线与连接线有效紧密结合,并且抗拉力大,还使得连接处的结点直径小。
为使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发明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与连接线的连接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与连接线的连接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与连接线的连接示意图之三。
图标:100-监控组件;110-固定板;120-监控线;121-接触段;1211-第一接触部;1212-第二接触部;1213-弯折部;123-监控段;130-连接线;131-第一连接段;132-第二连接段;135-第一组连接丝;1351-第一绕线部;1352-第二绕线部;136-第二组连接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组件1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监控组件100可以包括固定板110、监控线120及连接线130。所述固定板110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监控线120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以实现对所述监控线120的固定及保护。所述连接线130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0外,其中,所述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处具有结点直径小的特点,并且抗拉力大,可保证该连接处不会松散。由此,即使由于某安装空间对固定板110中接线处的厚度有要求(比如,不超过3mm),上述监控组件100依然可以满足该要求,应用于该安装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线120包括接触段121及监控段123,所述监控段123通过所述接触段121与所述连接线130实现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线130包括第一连接段131及第二连接段132,所述第一连接段131用于与所述监控线120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用于与其他器件连接,以使其他器件通过所述连接线130获得所述监控线120的相关信息(比如,所述监控线120是否熔断)。可选地,为便于实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13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段13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10外。
请结合参照图2~图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的连接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的连接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的连接示意图之三。所述连接线130中包括多根连接丝。所述第一连接段131处的多根连接丝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连接丝组成第一组连接丝135,剩余的另一部分连接丝组成第二组连接丝136。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绕设在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及所述接触段121上,从而实现所述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段121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与所述接触段121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可以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的长度不同,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也可以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的长度相同。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便于实施,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并不是将所述第一连接段131处的所有连接丝直接缠绕在所述接触段121上,而是将所述第一连接段131处的部分连接丝缠绕在另一部分连接丝及所述接触段121上,由此可保证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有效紧密结合,并且具有抗拉力大的特点,同时上述设置可保证连接处的结点直径相对将所有连接丝直接缠绕在接触段121上形成的结点的直径小。由于上述方式使得所述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的连接处结点直径小,使得该监控组件100可应用于小空间内,并且不宜被压伤、压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包括第一绕线段,所述第一绕线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连接。所述接触段121包括第一接触部1211、第二接触部1212及弯折部1213,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一端与所述监控段123连接,另一端经所述弯折部1213与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连接。所述第一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一绕线段绕设成环状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位于该环状中。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段绕设后形成的第一绕线部1351靠近所述弯折部1213。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一绕选段缠绕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可保证在实现连接处结点直径小的基础上,实现所述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的稳固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段的长度可以等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还可以小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缠绕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的第一绕线段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绕线段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的长度,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分为相邻的两段,即,分为第一绕线段及第二绕线段。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位于所述弯折部1213的同一侧,即,所述接触段121为长条状,经弯折后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第二接触部1212及弯折部1213。所述第二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绕线段绕设成环状后,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第二接触部1212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位于该环状中。其中,所述第二绕线段形成的第二绕线部1352与所述弯折部121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绕线部1351与所述弯折部1213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绕线部1351与所述第二绕线部1352相邻。由此,通过将所述第二绕选段缠绕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第二接触部1212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可进一步加强所述监控线120与所述连接线130连接的稳固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绕线部1351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所述第二绕线部1352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为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宽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绕线部1351在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上缠绕的圈数为2~3圈。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之和。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的长度,由此可保证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的结合处松散,使得所述监控线120不易被压伤、压断,从而避免由于监控线120被压伤或压断而导致所述监控组件100的监控功能失效。
可选地,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136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线130可以是电线,包括13根铜丝,所述第一组连接丝135包括6~8根铜丝,剩余的铜丝则组成第二组连接丝136。所述监控线120可以是锡丝,在电池或其他器件发生热失控甚至爆炸时,锡丝会熔断,由此所述监控组件100实现热失控监控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再次参照图2及图3,由于所述固定板110尺寸的限制,所述第一接触部1211的长度L1可以为13mm左右;所述第二接触部1212与所述弯折部1213的长度之和L2可以为8mm左右;在将所述第一绕线段及所述第二绕选段以不同方式绕设完成后,第二接触部1212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132的距离L3为不大于7mm。由此,既保证结合处的结点直径小,并且保证各方面尺寸与固定板110尺寸匹配。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可以均为云母板,可以将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通过压合设置在一起。由于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结合处松散,在压合形成固定板110的过程中,监控线120与连接线130的连接依然紧密可靠,不易被压伤、压断,进而避免了由于压合的影响使得监控线120被压断或者压伤,然后经过一端时间的振动,使得监控组件100的监控功能失效,导致监控组件100的不良率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及所述监控组件100,所述监控组件100的数量与所述电池模组的数量匹配,每个监控组件100设置在相邻的电池模组之间,由此,可基于监控组件100中监控线120的相关信息判断电池模组中的电池是否发生热失控。比如,假设监控线120为锡丝,在电池发生热失控时,锡丝会熔断,其他装置可通过连接线130检测到锡丝熔断,从而确定电池发生热失控。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板、监控线及连接线。所述固定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监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分别由多根连接丝组成的第一组连接丝及第二组连接丝。所述监控线包括接触段。所述第一组连接丝绕设在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及所述接触段上,以实现所述监控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组连接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段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与所述接触段接触。由此,既可以保证监控线与连接线有效紧密结合,并且抗拉力大,还使得连接处的结点直径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组件包括固定板、监控线及连接线,
所述固定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
所述监控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
所述连接线包括第一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分别由多根连接丝组成的第一组连接丝及第二组连接丝,所述监控线包括接触段,所述第一组连接丝绕设在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及所述接触段上,以实现所述监控线与所述连接线的电性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组连接丝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接触段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与所述接触段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第一绕线段,所述监控线还包括与所述接触段连接的监控段,
所述接触段包括第一接触部、弯折部及第二接触部,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的一端与所述监控段连接,另一端经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连接;
所述第一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其中,所述第一绕线段形成的第一绕线部靠近所述弯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绕线段连接的第二绕线段,
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弯折部的同一侧;
所述第二绕线段沿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延伸方向绕设在所述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其中,所述第二绕线段形成的第二绕线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弯折部之间的距离,且所述第一绕线部与所述第二绕线部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小于所述第二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长度延伸方向上的第二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宽度与所述第二宽度之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接触部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线部在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二组连接丝上缠绕的圈数为2~3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组连接丝包括的连接丝的数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连接丝包括6~8根连接丝。
10.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模组及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设置在相邻的所述电池模组之间,用于监控所述电池模组是否发生热失控。
CN201810918188.6A 2018-08-13 2018-08-13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Active CN108879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8188.6A CN108879118B (zh) 2018-08-13 2018-08-13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8188.6A CN108879118B (zh) 2018-08-13 2018-08-13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118A true CN108879118A (zh) 2018-11-23
CN108879118B CN108879118B (zh) 2024-02-09

Family

ID=6431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8188.6A Active CN108879118B (zh) 2018-08-13 2018-08-13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91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139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线之间连接的方法
CN113745679A (zh) * 2021-08-03 2021-12-03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参比电极、三电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3070A1 (de) * 2010-07-03 2012-01-04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Federkontakt
WO2012023575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N202564556U (zh) * 2012-04-11 2012-11-28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连接线
CN103165989A (zh) * 2011-12-16 2013-06-19 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缝织电性连接结构
DE102014207414A1 (de) * 2013-05-03 2014-11-06 Lear Corporation Batterieüberwachungsanordnung mit einem Batterieüberwachungsmodul und einem Kabel für die Verbindung mit einem Nebenschluss des Moduls
WO2017162525A1 (de) * 2016-03-21 2017-09-28 Lisa Dräxlmaier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verbindungsverfahren, kontaktelement und steckergehäuse
CN107910657A (zh) * 2017-11-15 2018-04-13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8507976U (zh) * 2018-08-13 2019-02-15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403070A1 (de) * 2010-07-03 2012-01-04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Federkontakt
WO2012023575A1 (en) * 2010-08-20 2012-02-23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ion method and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CN103165989A (zh) * 2011-12-16 2013-06-19 金鼎联合科技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缝织电性连接结构
CN202564556U (zh) * 2012-04-11 2012-11-28 肇庆理士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组连接线
DE102014207414A1 (de) * 2013-05-03 2014-11-06 Lear Corporation Batterieüberwachungsanordnung mit einem Batterieüberwachungsmodul und einem Kabel für die Verbindung mit einem Nebenschluss des Moduls
WO2017162525A1 (de) * 2016-03-21 2017-09-28 Lisa Dräxlmaier GmbH Verbindungsvorrichtung, verbindungsverfahren, kontaktelement und steckergehäuse
CN107910657A (zh) * 2017-11-15 2018-04-13 无锡格菲电子薄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208507976U (zh) * 2018-08-13 2019-02-15 华霆(合肥)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8139A (zh) * 2020-12-14 2021-04-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导线之间连接的方法
CN113745679A (zh) * 2021-08-03 2021-12-03 联动天翼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参比电极、三电极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9118B (zh) 2024-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03711A1 (en) Method of assembly of a battery module with unified connection array
KR101343773B1 (ko) 에너지 전달 시스템 및 에너지 전달 시스템 어셈블링 방법
US7511229B2 (en) Sensor modu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nsors in proximity to circuit breakers
CN108879118A (zh)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CN100541948C (zh) 具有光触发的功率半导体元件的火花隙
CN1088197C (zh) 开关器
CN208507976U (zh) 监控组件及电源装置
CN101189525B (zh) 在断路器附近安装电流传感器的改进的系统和方法
KR20070090785A (ko) 저항성 한류기
KR20190019458A (ko) 전력량계의 단자대 접속구조
CN108767343A (zh) 电池检测组件、电池模组及制造方法
US11476705B2 (en) Capacitive power harvesting
CN208111621U (zh) 电压采集装置及电池包
EP3742538A1 (en) Assembly having a battery module or pack and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 adapter for such an assembly and a method for repairing such an assembly
CN110045312A (zh) 一种绝缘监测仪的校验设备
EP2009651A1 (en)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CN219458242U (zh) 转接板
CN107230604A (zh) 一种保险丝装置
JP4865519B2 (ja) 電線の耐屈曲性試験装置およびその試験方法
CN214477805U (zh) 一种双面板
AU2020393921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control pin (gate pin) of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MOSFET)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in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CN219868378U (zh) 稳压器组件、空调器控制系统及空调器
US20220399256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and method of interfacing control pin (gate pin) of a power semiconductor device (mosfet) to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pcb) in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bms)
CN101828065A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电视接收装置
CN117368657A (zh) 一种高压试验短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