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8020B -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8020B
CN108878020B CN201810556297.8A CN201810556297A CN108878020B CN 108878020 B CN108878020 B CN 108878020B CN 201810556297 A CN201810556297 A CN 201810556297A CN 108878020 B CN108878020 B CN 1088780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lectric layer
signal
stratum
transmssion lin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62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8020A (zh
Inventor
李奎
郭旭
谢长虹
吉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562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78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8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8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8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8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该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可以应用于信号传输的场景中。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为降低传输损耗,终端设备中的射频信号一般使用信号传输线来传输。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Fifth-generation,简称5G)时代的到来,因天线数量的增加,使得终端设备内部信号传输线的需求量增加,并且由于终端设备的整机尺寸以及终端设备内部的空间布局要求高等问题,传统的圆形同轴传输线已不再适合作为终端设备内部的信号传输线。
目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液晶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简称LCP)材质的扁平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传输线替代传统的圆形同轴传输线,以适应终端设备的整机尺寸以及终端设备内部的空间布局要求。
然而,现有技术的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中,为了实现信号传输,将位于介质层内和介质层外的信号线通过导通孔连接。由于LCP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存在方向性取向,即在不同的方向上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LCP材料受热膨胀时,可能会使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以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
其中,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传输线。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包括:
制作至少一条信号线;
在该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注塑形成介质层;
其中,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由于该方案中,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位于介质层内,第二部分(两端部分)位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介质层外面),因此信号传输线中的每条信号线均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没有导通孔,不会发生导通孔断裂,从而能够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的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俯视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剖面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信号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俯视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剖面图之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之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符号“/”表示关联对象是或者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者B。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例如,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表面,而不是用于描述金属镀层的特定顺序。且“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代表一类对象,不用于表示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等用于代表不同的凹槽,不代表凹槽的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终端设备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如图1所示,为相关技术中的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10的剖面图,其中,11为FPC板,12为介质层,13为参考地,14为导通孔(通过银浆填孔的工艺制成),15为绝缘层。由于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的制作过程是在FPC板的单层基材上制成图形后,再通过层层堆叠而成,并且层与层之间还需要银浆填孔、高温压合等工序,因此使得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的制作过程比较复杂。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还存在导通孔可靠性差的问题。一方面,由于LCP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存在方向性取向,即在不同的方向上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在LCP材料受热膨胀时,可能会使导通孔发生断裂,从而导致导通孔失效不能导通的问题。另一方面,信号传输时,在导通孔位置可能产生涡流现象,从而造成传输损耗。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一些术语/名词进行解释说明。
银浆填孔:将能导电的银浆印料通过网版漏印渗入到预制好的孔中,使孔径内注满注体或铆钉式结构的导电印料,以使经固化形成互连导通孔。
阻抗匹配:信号源内阻与所接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或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与所接负载阻抗的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同,分别称为传输线的输入端或输出端处于阻抗匹配状态,简称为阻抗匹配。
氟塑料是部分或全部氢被氟取代的链烷烃聚合物,它们有聚四氟乙烯(PTFE)、全氟(乙烯丙烯)(FEP)共聚物、聚全氟烷氧基(PFA)树脂、聚三氟氯乙烯(PCTFE)、乙烯一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乙烯一四氟乙烯(ETFE)共聚物、聚偏氟乙烯(PVDF)和聚氟乙烯(PVF)等。
等离子处理:指用放电、高频电磁振荡、冲击波及高能辐射等方法使惰性气体或含氧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对被胶接表面进行处理,以改变表面性质,有利于改善胶接性能,提高胶接强度。多用于聚烯烃等难粘塑料表面的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规定如图2所示的各个方向为三维坐标的x、y和z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线,该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由于该方案中,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位于介质层内,第二部分(两端部分)位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介质层外面),因此信号传输线中的每条信号线均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没有导通孔,不会发生导通孔断裂,从而能够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可以用于高频信号传输领域,也可以用于其他信号传输领域,例如数字信号传输领域、模拟信号传输领域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图2为的信号传输线的立体图,图3为信号传输线的俯视图,图4为信号传输线的A—A向剖面图,图5为每条信号线的立体图,图6为有3条信号线的信号传输线的俯视图和剖面图,图7为有3条信号线的信号传输线的传输线在介质层的第一表面方向上的投影图。下面结合图2至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结构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结合图2至图5所示,信号传输线20,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21和介质层22,每条信号线21包括第一部分210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211,该第一部分210为信号线21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211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211之外的部分;其中,该第一部分210设置于该介质层22内,且每个第二部分211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也是扁平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结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信号线2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等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根据阻抗匹配原则等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信号线21是导电性较好的金属导线,可以是金属合金导线,也可以是纯金属导线,通常为纯度为999的铜线,也可以是其他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信号线21的形状可以凹形线,如图5所示,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信号线沿信号传输方向上的横截面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等任意图形,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信号传输线20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21,即信号传输线20包括一条信号线21或多条信号线21。图2至图5是均是以信号传输线20包括一条信号线21为例说明的。当信号传输线20包括多条信号线21,该多条信号线21互不接触。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条信号线21互不接触,即多条信号线21两两互不接触。示例性的,信号传输线20包括3条信号线21,分别为第一信号线、第二信号线和第三信号线,这3条信号线互不接触,即第一信号线与第二信号线不接触,第一信号线与第三信号线不接触,且第二信号线与第三信号线也不接触。该多条信号线21的长度、宽度、厚度和材料等参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该介质层22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形状等参数根据实际需要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制成该介质层22的材料可以是LCP、氟塑料等,也可以是其他的满足要求的材料,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相比现有技术的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除了制作工艺简单之外,还存在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的抗变形能力强;一体成形的信号线可以降低传输损耗,有效提高传输性能和可靠性;介质层材料的选择也更为广泛;降低了器件的制作成本等。
可选的,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是一个平面,每个第二部分211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
可选的,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该每个第二部分211分别设置于一个第一凹槽内,且该每个第二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与子表面齐平,该子表面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中除设置有该第一凹槽的区域以外的表面,也可以说该子表面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中与该每个第一凹槽相邻的表面,即高于每个第一凹槽的内表面的表面。这样内部形状比较规则,有利于层与层之间的设置,例如有利于模具制造等。可选的,设置于每个第一凹槽内的第二部分211的第一表面也可以与子表面不齐平,即设置于每个第一凹槽内的第二部分211的第一表面高于子表面或低于子表面都可以。且设置于每个第一凹槽内的第二部分211 的第一表面是第二部分211上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不接触的表面。
可选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为至少两条信号线21;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互不接触,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是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该第一方向是与该子表面垂直的方向,即第一方向为z方向。示例性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为3条信号线21,参考图6所示,图中仅有3条信号线和介质层。其中,图6中的(a)为俯视图,图6中的(b)为图6中的 (a)B-B向剖面图。这样设置可以节省y方向上的空间。
可选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为至少两条信号线21;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互不接触,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是沿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该第二方向与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中任意一条信号线21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即第二方向为y方向;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中的每条信号线21的第一部分210的第一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中的每条信号线21的第一部分210的第一表面是与该子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示例性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为3条信号线21,如图7所示为信号线在介质层的第一表面方向上的投影。这样设置可以节省z方向上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信号线的轴线为信号传输线上,沿信号传输方向的中心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线的形状不是平直的,在信号线的延伸方向上是有折弯的(例如图5所示),因此,信号线的轴线是曲线,信号线的轴线所在的平面是唯一确定的。
可选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为至少两条信号线21;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互不接触,该至少两条信号线21可以示任意设置的,具体的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本发明实施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的表面粗糙度Rz小于或等于0.8微米,这样可以提高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损失。该至少一条信号线21的表面粗糙度Rz也可以是其他的值,本发明实施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信号传输线20还包括: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至少四个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其中,该介质层22的至少四个表面包括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该介质层22上与该介质层 22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该介质层22上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和该介质层22的第二表面均相邻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在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该参考地层23和该每个第二部分211设置于不同的区域,且在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该参考地层23和该每个第二部分211不接触,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具体的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是该介质层22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设置参考地层23可以屏蔽外界信号对信号线的干扰,有利于信号传输。
若该参考地层23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四个表面上,则优选的,参考图2所示,该参考地层23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上、下、前和后四个表面(面积最大的四个表面)上,即围绕信号线的走向(或传输方向)的四个表面。可选的,还可以是任意四个表面,本发明实施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在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且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的参考地层23的第一表面与子表面齐平,该子表面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中除设置有该第二凹槽的区域以外的表面,该子表面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中与该每个第二凹槽相邻的表面即高于每个第而凹槽的内表面的表面。这样内部形状比较规则,有利于层与层之间的设置,如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的设置。可选的,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的参考地层23的第一表面也可以与子表面不齐平,即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的参考地层23的第一表面高于子表面或低于子表面都可以。且设置于该第二凹槽内的参考地层23的第一表面是参考地层23上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不接触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不同,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可以为仅设有第一凹槽的表面,也可以为仅设有第二凹槽的表面,也可以是同时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表面,还可以是设有其他的凹槽的表面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当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为同时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表面,或者为还设有其他的凹槽的表面等时,该子表面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中除设置有该所有凹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以及其他凹槽)的区域以外的表面。
可选的,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相应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沿目标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该目标方向为垂直于该相应表面的方向。该相应表面为该介质层22上设置参考地层23的任一表面。示例性的,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沿垂直于该第一表面的方向(z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第二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沿垂直于该第二表面的方向(z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垂直于y轴的表面(图2中前表面或后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沿y轴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参考地层的厚度这样设置在保证产品所占空间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工艺的实施,增加良品率,可以降低加工成本等。
可选的,该参考地层23的表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图形,例如可以在该参考地层23 的表面蚀刻网格,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该参考地层23的材料选择导电性良好的金属或金属金合,例如铜、银、金等金属及其合金,结合考虑成本等问题通常选择铜材料,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信号传输线20还包括:设置于每条信号线的每个第二部分211上的第一信号接口层(图中未示出),以及设置于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中的第一区域上且分别与每个第一信号接口层相邻的第二信号接口层(图中未示出)。第一信号接口层覆盖每个第二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第一区域可以是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中与每个第二部分211的第一表面相邻的任意区域,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优选的,参考图3所示,第二区域为俯视图中能看到参考地层23的区域。第二信号接口层覆盖俯视图中能看到参考地层23的每个区域。第一信号接口层和第二信号接口层可以是焊盘,也可以是其他的能够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口器件,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设置第一信号接口层和第二信号接口层可以方便信号传输线与其他器件的连接,以使能够很好地进行信号传输。
可选的,该信号传输线20还包括:设置于该参考地层23上以及该介质层22上除设置有参考地层23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上的绝缘层24;其中,在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中,绝缘层24设置于第二区域上,该第二区域为该介质层22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23中除该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该介质层22上除设置有参考地层23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为该介质层22上未设置参考地层的表面。若该介质层22上的四个表面上设置了参考地层,则该介质层22上未设置参考地层的表面为其余的两个表面。若该介质层22上的六个表面上设置了参考地层,则该介质层22上没有未设置参考地层的表面。设置绝缘层可以对信号传输线起到保护作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中,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位于介质层内,第二部分(两端部分)位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介质层外面),因此信号传输线中的每条信号线均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没有导通孔,不会发生导通孔断裂,从而能够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20,例如,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对如图2至图7所示的信号传输线20的相关描述。对于信号传输线20的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移动终端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终端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 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确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包括信号传输线,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位于介质层内,第二部分(两端部分)位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介质层外面),因此信号传输线中的每条信号线均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因此,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没有导通孔,不会发生导通孔断裂,从而能够解决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存在由于导通孔发生断裂不能导通,从而导致信号无法传输的问题。
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1-步骤102。
步骤101、制作至少一条信号线。
可以采用3维成型的方式制作信号线,具体的可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102、在该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注塑形成介质层。
将传输线固定到注塑模具中,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将介质层树脂材料(例如LCP纯树脂)注入模具,冷却后形成信号传输线。
其中,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而且该信号传输线的结构抗变形能力强,一体成形的信号线可以降低传输损耗,有效提高传输性能和可靠性,介质层材料的选择也更为广泛。
示例性的,结合图8,如图9所示,在步骤101之后,步骤102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3。在步骤10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的步骤104-步骤108。
步骤103、对每条信号线上除该两个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以外的其他表面进行第一处理。
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为第二部分上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不接触的表面。
实际上在信号线上与介质层接触的表面上进行第一处理,第一处理可以是等离子处理,也可以是其他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注塑前对信号线上与介质层接触的表面进行处理,可以使信号线与介质层能够良好的结合。
步骤104、对该介质层的各个表面上除设置第二部分的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进行第二处理。
实际上可以是对介质层的各个表面上设置参考地层的区域进行第二处理。第二处理与第一处理的方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处理可以是等离子处理,也可以是其他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在设置参考地层前,对介质层的各个表面上设置参考地层的区域进行第二处理,可以保证参考地层与介质层能够良好的结合。
步骤105、在该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上设置参考地层。
该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包括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该介质层上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该介质层上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和该介质层的第二表面均相邻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在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该参考地层和该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不同的区域,即该参考地层上设置了信号线的区域不能再设置参考地层。该第三表面和该第四表面是该介质层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
在该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上设置参考地层可以是在该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上镀铜、镀金、镀银,或者镀金属合金,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且具体的电镀技术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予赘述。
步骤106、在每条信号线的每个第二部分上设置第一信号接口层,以及在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的第一区域上设置分别与每个第一信号接口层相邻的第二信号接口层。
具体的设置第一信号接口层和第二信号接口层的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予赘述。
步骤107、对该参考地层上以及该介质层上除设置有该参考地层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进行粗化处理。
其中,在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的第二区域进行粗化处理,该第二区域为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除该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粗化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予赘述。粗化处理可以使绝缘层能够与介质层、参考地层良好的结合。
步骤108、在该粗化处理后的参考地层上以及该粗化处理后的该介质层上除设置有参考地层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上设置绝缘层。
具体的,可以是在该粗化处理后的参考地层上以及该粗化处理后的该介质层上除设置有参考地层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上喷涂绝缘材料或二次注塑上绝缘材料或采用其他方式设置绝缘材料,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参考现有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不予赘述;绝缘材料可以是油墨、树脂等,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具体制作过程中,上述步骤103和步骤104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只有步骤103,或者只有步骤104,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步骤107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定;为了形成完整的、传输性能符合要求的信号传输线,在制作过程中可能还需要一些辅助结构切除的工序,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对于信号传输线20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通过制作至少一条信号线;在该至少一条信号线上,注塑形成介质层;其中,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该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该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该第一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由于信号传输线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中间部分)位于介质层内,第二部分(两端部分)位于该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介质层外面),因此信号传输线中的每条信号线均是独立的、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也是一个完整的结构。而现有技术的LCP材质的扁平FPC传输线中位于介质层外的信号线和位于介质层内部的信号线之间需要通过导通孔(通过银浆填孔的工艺制成)连接,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可以完成信号传输功能的信号线;且介质层与信号线层之间也是层层堆叠的关系,制作过程中需要高温压合工艺。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传输线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能够解决LCP材质的扁平 FPC传输线的制作过程复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条信号线和介质层,每条信号线包括第一部分和位于两端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为信号线上位于两个第二部分之间、且除所述两个第二部分之外的部分;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介质层内,且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每个第二部分分别设置于一个第一凹槽内,且所述每个第二部分的第一表面与子表面齐平,所述子表面为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中除设置有所述第一凹槽的区域以外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为至少两条信号线;
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互不接触,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是沿第一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方向是与所述子表面垂直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为至少两条信号线;
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互不接触,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是沿第二方向依次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中任意一条信号线的轴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中的每条信号线的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是与所述子表面相对设置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信号线的表面粗糙度Rz小于或等于0.8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上的参考地层;
其中,所述介质层的至少四个表面包括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所述介质层上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以及所述介质层上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和所述介质层的第二表面均相邻设置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在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参考地层和所述每个第二部分设置于不同的区域,所述第三表面和所述第四表面是所述介质层上相对设置的两个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设置有第二凹槽,在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的参考地层的第一表面与子表面齐平,所述子表面为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中除设置有所述第二凹槽的区域以外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相应表面上的参考地层沿目标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10微米且小于或等于20微米,所述目标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相应表面的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设置于每条信号线的每个第二部分上的第一信号接口层,以及设置于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的第一区域上且分别与每个第一信号接口层相邻的第二信号接口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参考地层上以及所述介质层上除设置有参考地层的表面之外的其他表面上的绝缘层;
其中,在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绝缘层设置于第二区域上,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介质层的第一表面上的参考地层中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传输线。
CN201810556297.8A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Active CN108878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6297.8A CN10887802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6297.8A CN10887802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8020A CN108878020A (zh) 2018-11-23
CN108878020B true CN108878020B (zh) 2019-11-26

Family

ID=64336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6297.8A Active CN108878020B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780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41139B2 (ja) * 1993-02-04 2001-1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キャリア信号伝送線路
JP2003264405A (ja) * 2002-03-08 2003-09-19 Opnext Japan Inc 高周波伝送線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部品並びに電子装置
EP1698016B1 (en) * 2003-12-24 2008-09-03 Molex Incorporated Triangular conforming transmission structure
US7151420B2 (en) * 2003-12-24 2006-12-19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omagnetically shielded slot transmission line
WO2014021372A1 (ja) * 2012-08-03 2014-02-06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8020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27052A1 (en) Semi-suspended coplanar waveguide on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08668425B (zh) 信号传输线本体及其制作方法、USB Type C连接器
CN109065223A (zh) 一种信号传输线及其制作方法、终端设备
CN101365294B (zh) 覆铜基材及使用该覆铜基材的柔性电路板
CN105666983A (zh) 一种人工石墨/铜的复合材料散热片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18046B1 (ko) 신규한 전송 라인을 갖는 ic 지지 기판
CN108878020B (zh) 一种信号传输线和终端设备
CN212303125U (zh) 一种易折弯软性传输线
CN205071432U (zh) 柔性线路板
TWI243388B (en)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 multi-electrode capacitor
CN212115764U (zh) 一种高频低介电双面柔性覆铜板
WO2023134474A1 (zh) 封装天线基板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06954343A (zh) 一种厚导体层的母排电路板的制作方法
US7432776B2 (en) Dielectric-filled transmission lines
CN101489346A (zh) 线路板的图案化结构
CN2515773Y (zh) 过电流保护元件
CN116093567B (zh) 射频介质集成同轴长距离传输结构
CN212848743U (zh) 微带多合一功分器
US20230318160A1 (en) Multilayer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212010396U (zh) 一种计算机用三线电缆
CN212303115U (zh) 一种高速传输ffc
US11764451B2 (en) Waveguide structure
CN214254397U (zh) 用于毫米波的天线封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395130U (zh) 传输线结构
WO2023051055A1 (zh) 连接件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