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74210B -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74210B
CN108874210B CN201810455871.0A CN201810455871A CN108874210B CN 108874210 B CN108874210 B CN 108874210B CN 201810455871 A CN201810455871 A CN 201810455871A CN 108874210 B CN108874210 B CN 1088742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ensing
electrodes
touch senso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558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74210A (zh
Inventor
金道益
金佳英
林相铉
金英植
李相哲
丁焕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683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4521A/zh
Priority to CN202110368629.1A priority patent/CN113064523B/zh
Priority to CN202110368317.0A priority patent/CN113064520A/zh
Priority to CN202110368626.8A priority patent/CN113064522A/zh
Priority to CN202110367790.7A priority patent/CN113064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74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74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74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06F3/04182Filtering of noise external to the device and not generated by digitiser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感测通道。第一电极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极单体、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第一电极单体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第一开口。第二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中的电极部。电极部与第一电极单体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与第一电极分离。感测通道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端子连接到第二电极。

Description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5月15日提交的第10-2017-006013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出于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包含于此,如同在这里充分阐述。
技术领域
示例性实施例涉及一种触摸传感器和一种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摸传感器是一种信息输入器件,并且可以用于显示装置。例如,触摸传感器可以附着到显示面板的一侧或者可以与显示面板一体地制造。用户能够在观看显示装置的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同时通过按压或者触摸触摸传感器来输入信息。
本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对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灵敏度的触摸传感器和一种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
其它方面将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通过公开将明显,或者可以通过发明构思的实践而知晓。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感测通道。第一电极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极单体、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第一电极单体的第一连接部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第一开口。第二电极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中的电极部。电极部与第一电极单体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与第一电极分离。感测通道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连接到第一电极。第二端子连接到第二电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可以是多个第一开口中的一个;所述电极部可以是多个电极部中的一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可以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对应的第一开口;第二电极可以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多个电极部以及在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电极部的连接图案。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个第一开口可以与所述多个电极部中的对应的电极部以及连接图案的连接到对应的电极部的区域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图案的与第一电极单体中的对应的第一电极单体叠置的区域和第一电极单体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中,并且绝缘层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层之间。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连接图案的另一区域可以设置在设置有对应的第一电极单体的对应的第一开口中。对应的第一开口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中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单体中。所述另一区域可以一体地连接到所述对应的第一电极单体。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可以包括与对应的第一开口交叉的精细线。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子电极部,设置在精细线之间的区域中并且与精细线分离,子电极部构造所述多个电极部中的每个电极部;以及子电极线,与子电极部设置在不同的层中,使得子电极线经由绝缘层与子电极部分离,子电极线将子电极部彼此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第一电极单体中,仅设置在一端处的第一电极单体可以包括第一开口,或者第一开口可以是多个第一开口中的一个,并且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第一电极单体中,仅设置在不同端处的两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可以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对应的第一开口。电极部可以与第一开口叠置,或者可以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离的第三电极以及被构造为向第三电极供应驱动信号的驱动电路。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电极可以包括第二开口。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二开口中并与第三电极分离的第四电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包括所述第一电极;多个第二电极,包括所述第二电极;多个感测通道,包括所述感测通道;以及处理器,被构造为从所述多个感测通道接收输出信号,并且基于输出信号来检测触摸输入。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的第一端子可以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对应的第一电极。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可以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对应的第二电极。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被构造为产生与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输出信号。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可以彼此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的一端的布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的另一端的另一布线。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可以是多个第一开口中的一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可以是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一个。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单体,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包括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对应的第一开口;以及所述多个第一连接部中的对应的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可以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对应的第一电极叠置。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可以包括:电极部,电极部中的每个电极部可以与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位于对应的第一电极中的对应的第一开口叠置;以及连接图案,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电极部。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交叉连接布线。交叉连接布线可以与第二电极交叉并连接第二电极。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个第一开口可以与电极部中的对应的电极部、连接图案的连接到对应的电极部的区域以及交叉连接布线的区域叠置。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多个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之间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放大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电路还可以包括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参考电源之间彼此串联连接的电阻器。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可以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参考电源之间的节点中的不同节点。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电路还可以包括并联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的可变电阻器。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可以连接到可变电阻器中的不同的可变电阻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电路还可以包括:电阻器组,并联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以及第一开关单元,包括连接在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电阻器组中的每个电阻器组之间的开关。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电阻器组中的每个电阻器组可以包括连接到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不同感测通道的电阻器,电阻器可以彼此并联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开关单元,第二开关单元可以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与电阻器组之间的开关。
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触摸传感器。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像素。触摸传感器包括与显示区域叠置的有效区域。触摸传感器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感测通道和处理器。第一电极设置在有效区域中。第一电极包括第一开口。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分离。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包括与第一开口中的对应的第一开口叠置的电极部。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第一端子连接到第一电极中的第一电极。第二端子连接到第二电极中的第二电极。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被构造为产生与感测通道的第一端子中的对应的第一端子和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中的对应的第二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输出信号。处理器被构造为从感测通道接收输出信号,并且基于输出信号来检测触摸输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第三电极,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离;以及驱动电路,被构造为向第三电极顺序地供应驱动信号。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与每个第三电极的区域叠置的虚设图案。虚设图案可以与第三电极分离。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极可以彼此电连接。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在第二电极和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之间的放大电路。放大电路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到第二电极的放大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放大电路还可以包括并联连接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的可变电阻器,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可以连接到可变电阻器中的不同的可变电阻器。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一基底;发光元件,设置在第一基底的第一表面上;以及薄膜密封层,设置在发光元件上并至少覆盖发光元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以设置在薄膜密封层上。
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触摸传感器(其可以包括在显示装置中或者作为显示装置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地消除(或至少减少)从显示面板等输入到触摸传感器的感测单元的噪声信号。因此,能够使由于噪声信号引起的触摸传感器的故障最少化(或者至少减少由于噪声信号引起的触摸传感器的故障),并且能够改善感测灵敏度。
前面的总体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意图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发明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发明构思的原理,其中,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发明构思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包括在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感测单元。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6A和图6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修改实施例。
图7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7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8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8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8C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区域的剖面的示例。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9中的剖面线III-I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13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13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2中的剖面线IV-IV’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16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16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17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5中的剖面线V-V’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17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5中的剖面线VI-V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
图18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19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19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21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21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2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23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
图23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27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28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2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
图3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利用图31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来调节噪声信号的增益值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33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1中示出的放大电路的实施例。
图3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利用图33中示出的放大电路来调节噪声信号的增益值的方法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解释的目的,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彻底的理解。然而,明显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或者在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等同布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在其它情况下,为了避免使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不必要地模糊,以框图的形式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此外,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可以不同,但不必是排他性的。例如,在不脱离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示例性实施例的具体的形状、构造和特性可以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实现。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将被理解为提供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细节的示例性特征。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在不脱离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各个图示的特征、组件、模块、层、膜、面板、区域或各方面等(在下文中,单独地或共同地称为“元件”)可以另外组合、分离、互换和/或重新布置。
通常提供在附图中使用交叉影线和/或阴影来阐明相邻元件之间的边界。如此,除非说明,否则交叉影线或阴影的存在或缺失均不传达或表明对元件的具体材料、材料性质、尺寸、比例、示出的元件之间的共性和/或任何其它特性、属性、性质等的任何偏好或者要求。此外,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和/或描述性目的,可以夸大元件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当可以不同地实施示例性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特定的工艺顺序。例如,可以基本同时执行或者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此外,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元件。
当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连接到”或“结合到”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所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然而,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直接连接到”或“直接结合到”另一元件时,不存在中间元件。为此,术语“连接”可以指物理连接、电连接和/或流体连接。此外,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直角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以更广泛的意义来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为了本公开的目的,“X、Y和Z中的至少一个(种/者)”和“从由X、Y和Z组成的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种/者)”可以解释为仅X、仅Y、仅Z或者X、Y和Z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的任何组合,诸如以XYZ、XYY、YZ和ZZ为例。如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所列项的任何组合和全部组合。
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在不脱离公开的教导的情况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可被命名为第二元件。
为了描述的目的,可以在这里使用诸如“在……之下”、“在……下方”、“在……下”、“下”、“在……上方”、“上”、“在……之上”、“比……高”和“在……侧”(例如,如在“侧壁”中)等的空间相对术语,由此来描述如附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的关系。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包含设备在使用、操作和/或制造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元件随后将被定位为“在”所述其它元件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上方和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设备可以被另外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位处),如此,相应地解释这里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语。
这里使用的术语是出于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意图进行限制。如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种)”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以及它们的变型时,说明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还注意的是,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大约”和其它类似的术语被用作近似的术语而不是用作程度的术语,如此,它们被用来解释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计算值和/或提供的值的固有偏差。
这里参照作为理想化示例性实施例和/或中间结构的示意图的剖视图和/或分解图来描述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如此,将预期出现例如由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的形状的变化。因此,这里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应该被解释为局限于区域的具体示出的形状,而是包括例如由制造导致的形状的偏差。以这种方式,附图中示出的区域本质上是示意性的,这些区域的形状可以不示出装置的区域的实际形状,并且如此不意图进行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作为其一部分的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通常理解的意思相同的意思。除非这里明确地如此定义,否则术语(诸如在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该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意思一致的意思,并且将不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含义来解释它们。
根据本领域的惯例,按照功能块、单元和/或模块在附图中描述并示出了一些示例性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电子(或光学)电路(诸如,逻辑电路、离散组件、微处理器、硬布线电路、存储元件、布线连接等)物理地实现,这可以利用基于半导体的制造技术或其它制造技术来形成。在块、单元和/或模块通过微处理器或其它类似的硬件实现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软件(例如,微码)来编程并控制它们以执行这里所讨论的各种功能,并且可以可选地通过固件和/或软件来驱动它们。还预期的是,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实现,或者作为执行某些功能的专用硬件和执行其它功能的处理器(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编程的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的组合来实现。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每个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分离成两个或更多个交互的且离散的块、单元和/或模块。此外,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块、单元和/或模块可以物理地组合成更复杂的块、单元和/或模块。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的感测单元。
参照图1,显示装置包括感测单元(或结构)100、触摸驱动器200、显示面板300和显示驱动器400。感测单元100和触摸驱动器200构造触摸传感器。虽然在图1中分开地示出了感测单元100和显示面板300,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感测单元100和显示面板300可以被一体地制造。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单元10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个区域中。例如,感测单元100可以设置为在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与显示面板300叠置。例如,感测单元100可以沿图像发射所沿的方向(例如,诸如Z方向的第三方向)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两个表面的一个表面(例如,上表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单元100可以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300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或者可以形成在显示面板300内部。例如,感测单元100可以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或密封层)上,或者可以直接形成在上基底或下基底的内表面(例如,上基底的下表面或下基底的上表面)上。
感测单元100包括能够感测触摸输入的有效区域101和位于有效区域101外侧(例如,围绕有效区域101的至少一部分)的非有效区域102。根据一些实施例,有效区域101可以设置为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301对应,非有效区域102可以设置为与显示面板300的非显示区域302对应。例如,感测单元100的有效区域101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301叠置,感测单元100的非有效区域102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的非显示区域302叠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有效区域101可以设置有用于检测触摸输入的至少一个电极(例如,多个感测电极120和多个驱动电极130)。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可以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或与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301叠置。在这种情况下,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个电极叠置。例如,当显示面板300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或液晶显示面板时,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可以至少与显示面板300的阴极电极或共电极叠置。
更具体地,感测单元100可以包括在有效区域101中设置为彼此交叉的多个感测电极120和多个驱动电极130。例如,有效区域101可以设置有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的多个感测电极120和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以与多个感测电极120交叉的多个驱动电极130。虽然未示出,但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绝缘层或至少一个绝缘膜使感测电极120与驱动电极130绝缘。
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之间(特别是在它们的交叉处)形成电容Cse。当在对应点处或在对应点周围发生触摸输入(或相互作用)时,电容Cse改变。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电容Cse的变化来检测触摸输入。
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的形状、尺寸和/或设置方向不受具体限制。作为关于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的布置和构造的非限制性实施例,可以如图2中所示构造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在图1和图2中,虽然作为示例性触摸传感器公开了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但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不局限于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
参照图2,感测单元100包括:基体基底110,包括有效区域101和非有效区域102;多个感测电极120和多个驱动电极130,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以及多条布线140和垫(pad,或焊盘)部150,在基体基底110上设置在非有效区域102中。同时,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自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在触摸驱动时段中的一个时段期间接收驱动信号并在另一时段期间输出感测信号的多个感测电极120可以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
基体基底110是感测单元100的基体,并且可以是刚性基底或柔软(或易弯)基底。例如,基体基底110可以是由玻璃或钢化玻璃形成的刚性基底,或者是由至少一个柔性塑料材料薄膜形成的柔软基底。同时,根据一些实施例,基体基底110可以是构造显示面板300的基底中的一个。例如,在感测单元100和显示面板300一体地形成的一些实施例中,基体基底110可以是构造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个基底(例如,上基底)或者是薄膜密封层(或薄膜封装层)。
感测电极120可以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在每行中的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第一电极单体122和在第一方向上连接每行中的第一电极单体122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124。如这里所使用的,术语“连接”可以广泛地表示物理“连接”和/或电“连接”。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每个感测电极120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第一电极单体122,则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12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24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一体地构造,或者可以通过桥式连接图案构造。
虽然图2中示出了第一连接部124设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4可以设置在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上。此外,虽然图2中示出了第一连接部124具有直线形状(或条形形状)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4可以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具有弯折或弯曲的形状。此外,虽然图2中示出了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单体122通过设置在其间的一个第一连接部124而彼此连接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一电极单体122可以通过设置在其间的多个第一连接部124而彼此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通过包括金属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和各种其它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具有导电性。例如,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由各种金属材料中的至少一种金属(诸如,金(Au)、银(Ag)、铝(Al)、钼(Mo)、铬(Cr)、钛(Ti)、镍(Ni)、钕(Nd)、铜(Cu)和铂(Pt)中的至少一种和/或它们的合金)形成。此外或可选地,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由各种透明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诸如,银纳米线(AgNW)、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锑锌(AZO)、氧化铟锡锌(ITZO)、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此外或可选地,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包括可以提供导电性的各种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诸如,导电聚合物)。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被构造为单层、多种材料的单一复合层或多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当触摸传感器是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时,感测电极120可以感测与输入到驱动电极130的驱动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例如,感测电极120可以是输出与触摸输入对应的感测信号的Rx电极。
驱动电极130可以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在每列中的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布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单体132以及在第二方向上连接每列中的第二电极单体132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134。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每个驱动电极130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第二电极单体132,则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13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连接部134可以与第二电极单体132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通过桥式连接图案形成。当触摸传感器是互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时,驱动电极130可以是在触摸传感器被激活的时段期间接收驱动信号的Tx电极。
虽然为了方便起见第一电极单体122和第二电极单体132在图2中以菱形形状示出,但第一电极单体122和第二电极单体132的形状、尺寸等可以各种改变。例如,第一电极单体122和第二电极单体132可以具有诸如圆形形状、六边形形状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多边形形状或无定形形状的其它形状。
此外,虽然图2中示出了第二连接部134设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4可以设置在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的倾斜方向上。此外,虽然图2中示出了第二连接部134具有直线形状(或条形形状)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34可以在至少一个区域中具有弯折或弯曲的形状。此外,虽然图2中示出了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单体132通过设置在其间的一个第二连接部134而彼此连接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第二电极单体132可以通过设置在其间的多个第二连接部134而彼此连接。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可以通过包括金属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和各种其它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具有导电性。例如,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可以包括描述为上面描述的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的构造材料的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此外,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可以由与形成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的导电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此外,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可以由单层、多种材料的单一复合层或多层形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于将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电连接到触摸驱动器200的布线140可以设置在非有效区域102中。根据一些实施例,布线140可以包括用于将每个感测电极120电连接到垫部150的第一布线142和用于将每个驱动电极130电连接到垫部150的第二布线144。例如,每条布线140可以将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中的一者电连接到垫部150中包括的预定的垫152。同时,虽然为了方便起见图2示出了第一布线142连接到感测电极120一端以及第二布线144连接到驱动电极130的一端,但是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与第一布线142和第二布线144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各种改变。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布线142和第二布线144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连接到感测电极120的两端或驱动电极130的两端。
垫部150可以包括用于将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电连接到外部驱动电路(例如,触摸驱动器200)的多个垫152。感测单元100和触摸驱动器200可以通过垫部150而彼此通信。
再次参照图1,触摸驱动器200电连接到感测单元100以传输并接收用于驱动感测单元100的信号。例如,触摸驱动器200可以在向感测单元100供应驱动信号之后通过从感测单元100接收与驱动信号对应的感测信号来检测触摸输入。为此,触摸驱动器200可以包括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可以集成在一个触摸集成电路(IC)(T-IC)中,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一些实施例,驱动电路210可以电连接到感测单元100的驱动电极130以向驱动电极130顺序地供应驱动信号。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电路220可以电连接到感测单元100的感测电极120以从感测电极120接收感测信号,并且执行对感测到的信号的信号处理以检测触摸输入。
显示面板300包括显示区域301和围绕显示区域301的至少一个区域的非显示区域302。显示区域301设置有多条扫描线310、多条数据线320以及连接到扫描线310和数据线320的多个像素P。非显示区域302可以设置有用于供应用来驱动像素P的各种驱动信号和/或驱动电力的布线(诸如,电力布线等)。
显示面板300的类型不受限制。例如,显示面板300可以是诸如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面板)等的自发光显示面板。此外或可选地,显示面板300可以是诸如液晶显示面板(LCD面板)、电泳显示面板(EPD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EWD面板)等的非发光显示面板。如果显示面板300是非发光显示面板,则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向显示面板300供应光的光源(例如,背光单元)。光源可以提供一个或更多个边缘光和背光。
显示驱动器400电连接到显示面板300以供应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信号。例如,显示驱动器400可以包括用于向扫描线310供应扫描信号的扫描驱动器、用于向数据线320供应数据信号的数据驱动器和用于驱动扫描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的时序控制单元(或时序控制器)中的至少一者。根据一些实施例,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和/或时序控制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显示器IC(D-IC)中,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扫描驱动器、数据驱动器和时序控制单元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集成或安装在显示面板300上。
图3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为了方便起见,图3示出了设置在感测单元100中的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中的每者以及形成在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之间的交叉处的电容Cse。图3示出了在形成电容Cse的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周围的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
参照图3,感测单元100包括形成电容Cse的至少一对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驱动电极130电连接到触摸驱动器200的驱动电路210,感测电极120电连接到触摸驱动器200的感测电路220。同时,虽然图3示出了彼此分离的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根据一些实施例,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可以分开设置,或者驱动电路210和感测电路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一体地集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将描述驱动触摸传感器的方法。首先,将驱动信号Sdr从驱动电路210供应到驱动电极130。如果感测单元100包括如图1和图2中示出的多个驱动电极130,则驱动电路210可以向驱动电极130顺序地供应驱动信号Sdr。然后,通过电容Cse的耦合作用,从每个感测电极120输出与施加到每个驱动电极130的驱动信号Sdr对应的感测信号Sse。将感测信号Sse输入到触摸驱动器200的感测电路220。
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感测单元100包括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多个感测电极120,则感测电路220可以包括电连接到每个感测电极120的多个感测通道(Rx通道)222,并且可以通过感测通道222接收从多个感测电极120输出的感测信号Sse。感测电路220放大、转换并处理从每个感测电极120输出的感测信号Sse,并且根据结果来检测触摸输入。为此,感测电路220可以包括与每个感测电极120对应的多个感测通道222、连接到感测通道222的至少一个模数转换器(在下文中,称为ADC)224以及处理器226。为了方便起见,在下文中,感测通道222和ADC 224将被描述为单独的构造元件,但在一些实施例中,ADC 224可以被构造在每个感测通道222内。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模拟前端(在下文中,称为“AFE”)。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感测电路220包括以1:1方式连接到每个AFE的ADC224,则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一对AFE和ADC 224。然而,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多个AFE可以共用一个ADC 224。为了方便起见,将通过将连接到每个感测电极120的AFE限定为每个感测通道222并且将ADC 224当作与感测通道222分离的构造元件来描述示例性实施例。
感测通道222可以从每个感测电极120接收感测信号Sse,并将接收到的信号放大以输出到ADC 224。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被构造为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放大器AMP1(诸如,运算放大器)的AFE。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通道222的第一输入端子(也被称为第一端子)IN1(例如,运算放大器AMP1的反相输入端子)可以连接到感测电极120中的一个。即,来自感测电极120中的任何一个的感测信号Sse可以输入到第一输入端子IN1。此外,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也被称为第二端子)IN2(例如,运算放大器AMP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可以连接到参考电源(诸如,接地(GND))。同时,电容器C和复位开关SW可以并联连接在运算放大器AMP1的输出端子OUT1和第一输入端子IN1之间。
ADC 224将从感测通道22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将ADC 224设置为与感测电极120的数目一样多,从而以1:1的比例对应于与每个感测电极120对应的每个感测通道222。可选地,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多个感测通道222可以被构造为共用一个ADC 22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感测通道222和ADC 224之间附加地设置用于选择感测通道222的开关电路。
处理器226处理来自ADC 224的转换后的信号(数字信号),并根据信号处理结果来检测触摸输入。例如,处理器226可以对经由每个感测通道222和每个ADC 224从多个感测电极120输出的信号(例如,放大后的且转换后的感测信号Sse)进行集体分析,以检测是否发生触摸输入以及触摸输入的位置。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226可以被构造为微处理器(MPU)。在这种情况下,驱动处理器226(例如,向处理器226提供一个或更多个指令的一个或更多个序列(例如,编程代码))所需的存储器(未示出)可以附加地设置在感测电路220内部(或者连接到感测电路220);然而,处理器226的构造不限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处理器226可以被构造为微控制器(MCU)等。
如上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与显示面板300等结合。例如,触摸传感器的感测单元100可以与显示面板300一体地制造或者可以在与显示面板300分开制造之后附着到显示面板300的至少一个表面。
如果感测单元100结合到显示面板300,则在感测单元100和显示面板300之间会产生寄生电容。来自显示面板300的噪声信号通过寄生电容的耦合作用会传输到触摸传感器(例如,感测单元100)。例如,由用于驱动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驱动信号至少部分引起的噪声信号会输入到感测单元100。例如,感测单元100的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可以设置为与显示面板300的阴极电极或共电极叠置,在这种情况下,由施加到显示面板300的显示驱动信号至少部分引起的共模噪声会输入到感测单元100。
例如,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300可以是具有薄膜密封层(TFE)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并且可以通过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直接形成在TFE的一个表面(例如,上表面)上的on-cell式传感器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至少一个电极(例如,阴极电极)靠近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设置。因此,由显示驱动信号至少部分引起的相对大的噪声信号会输入到感测单元100。输入到感测单元100的噪声信号会引起感测信号Sse的波纹(或在感测信号Sse中引起波纹)。由此,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会降低。因此,发明构思提供能够改善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的各种实施例,并且下面将对其详细描述进行描述。
图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为了方便起见,图2中示出的基体基底110和垫部150未示出在图4中,但图4的感测单元100可以形成在基体基底110上。在图4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1至图3中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4,触摸传感器包括感测单元100、电连接到感测单元100的驱动电路210以及电连接到感测单元100的感测电路220。感测单元100还包括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至少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
根据一些实施例,彼此分离的多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设置在感测单元100的有效区域101中,并且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与任何一个感测电极120成对形成。即,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单元100包括构造有彼此对应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对。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根据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中,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之中的多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彼此电连接。作为示例,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所有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彼此电连接以基本上实现为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
例如,感测单元100包括至少一对感测电极(第一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第二电极)160。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单元100还可以包括与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交叉的至少一个驱动电极(第三电极)130。例如,感测单元100可以包括多个噪声检测电极(第二电极)160和多个驱动电极(第三电极)130,所述多个噪声检测电极(第二电极)160与每个感测电极120配对并与感测电极120分离,所述多个驱动电极(第三电极)130与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彼此交叉并且与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分离。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电极120、噪声检测电极160和驱动电极130可以彼此物理分离和/或电分离。例如,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彼此叠置和/或交叉,并且可以通过一个或更多个绝缘层或绝缘图案(未示出)在至少叠置区域中彼此分离。即,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彼此分离以被电隔离,并且可以在其间形成电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电极120可以在有效区域101中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延伸,驱动电极130可以在有效区域101中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延伸以与感测电极120交叉。此外,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像感测电极120那样在有效区域101中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噪声检测电极160的一个区域可以与感测电极120叠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的多个第一电极单体122以及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第一电极单体122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124。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每个感测电极120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第一电极单体122,则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12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一连接部124可以通过包括各种透明导电材料(包括ITO和IZO)、各种金属材料(包括Ag)以及其它各种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具有导电性。同时,感测电极120的形状不限于示出的形状。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由整体的条形电极形成。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包括位于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或孔)OP1。例如,至少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的中心可以是开口的。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包括位于任何一个感测电极120中包括的第一开口OP1内部的至少一个电极部162。即,所述至少一个电极部162可以与第一开口OP1叠置。例如,如果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OP1,则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122中的第一开口OP1内部(或与第一开口OP1叠置)的多个电极部162,所述第一电极单体122构造与噪声检测电极160中的相应的噪声检测电极160配对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120。成对构造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120和任何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设置为彼此对应,使得至少一个区域可以彼此叠置。此外,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连接电极部162的至少一条连接线(也被称为连接图案)164。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电极部162,则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包括多条连接线164。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极部162和/或连接线164可以通过包括金属材料、透明导电材料和各种其它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具有导电性。例如,电极部162和/或连接线164可以包括描述为形成第一电极单体122、第一连接部124、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的材料的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此外,电极部162和/或连接线164可以由与形成第一电极单体122、第一连接部124、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的导电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或者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此外,电极部162和/或连接线164中的每个可以被构造为单层、多种材料的单一复合层或多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一开口OP1可以与电极部162中的任何一个电极部162和连接线164的连接到任何一个电极部162的至少一个区域叠置。例如,每个第一开口OP1可以与位于第一开口OP1中的任何一个电极部162叠置,并且可以与至少一条连接线164的连接到任何一个电极部162的至少一端的一个区域叠置。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电极120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一布线142连接到不同的感测通道222。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三布线146连接到不同的感测通道222。根据一些实施例,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连接到同一个感测通道222。例如,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连接到多个感测通道222中的同一个感测通道222,并且可以分别连接到任何一个感测通道222中的不同的输入端子(例如,第一输入端子IN1和第二输入端子IN2)。
根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缓冲器BU可以设置在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和与其对应的感测通道222之间。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缓冲器BU连接在彼此对应的噪声检测电极160和感测通道222之间,并且缓冲从噪声检测电极160输出的信号(例如,噪声信号Sno)以输出缓冲后的信号。根据一些实施例,缓冲器BU可以包括电连接到输出端子OUT2的第三输入端子IN3和电连接到对应的噪声检测电极160以接收噪声信号Sno的第四输入端子IN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三输入端子IN3和第四输入端子IN4可以分别是反相输入端子和非反相输入端子,但实施例不限于此。即,缓冲器BU的连接结构可以各种改变。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二方向上的多个第二电极单体132以及在第二方向上连接相邻的第二电极单体132的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134。根据一些实施例,如果每个驱动电极130包括三个或更多个第二电极单体132,则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13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电极单体132和/或第二连接部134可以通过包括各种透明导电材料(包括ITO和IZO)、各种金属材料(包括Ag)以及其它各种导电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具有导电性。
驱动电极130的形状不限于示出的示例。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由整体的条形电极形成。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驱动电极130可以通过不同的第二布线144连接到驱动电路210。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单元100还可以包括与至少一个驱动电极130叠置的至少一个第一虚设图案(也被称为第四电极)166。例如,感测单元100可以包括与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的一个区域叠置的多个第一虚设图案166。根据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绝缘层(未示出)可以设置在第一虚设图案166和驱动电极130之间。例如,每个第一虚设图案166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绝缘层来与驱动电极130分离,并且可以实现为电浮置的岛图案。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一虚设图案166可以设置为在与电极部162相同的层中与电极部162分离。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虚设图案166可以由与电极部16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虚设图案166和电极部162可以彼此具有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区域101具有总体均匀的图案。因此,能够确保在整个有效区域101中均匀的可视性特性。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不必设置第一虚设图案166,可以选择性地设置第一虚设图案166等。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虚设图案166。
虽然图4示出了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中的每者包括板状电极单体122和132或电极部162的实施例,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中的至少一者可以由网格形状的电极形成。
驱动电路210电连接到驱动电极130以向驱动电极130供应驱动信号Sdr。例如,驱动电路210可以在触摸传感器被激活的时段期间顺序地向驱动电极130供应驱动信号Sdr。根据一些实施例,驱动信号Sdr可以是具有预定周期的交流(AC)信号(诸如,脉冲波)。
感测电路220可以包括:多个感测通道222,从每个感测电极120接收感测信号Sse1;多个ADC 224,电连接到每个感测通道222的输出端子OUT1;以及处理器226,从ADC224接收转换后的信号(数字信号)以检测触摸输入。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包括连接到任何一个感测电极120的第一输入端子IN1以及连接到至少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第二输入端子IN2。例如,每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一输入端子IN1可以连接到感测电极120中的不同的感测电极120,每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可以连接到至少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
例如,每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一输入端子IN1和第二输入端子IN2可以分别连接到彼此对应的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例如,感测通道222的从位于有效区域101的第一行中的感测电极120接收感测信号Sse1的第一输入端子IN1可以连接到第一行中的感测电极120,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可以电连接到第一行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每个感测通道222产生与第一输入端子IN1和第二输入端子IN2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输出信号Sse2。例如,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利用输入到第二输入端子IN2的噪声信号Sno的电势来放大从第一输入端子IN1输入的感测信号Sse1,并且可以输出作为输出信号Sse2的放大的信号。即,感测通道222可以利用作为参考的噪声信号Sno的电势来操作,而不是利用作为固定参考的预定的参考电势(例如,接地电势)来操作。
从感测通道222输出的信号(例如,输出信号Sse2)输入到至少一个ADC 224以被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输入到处理器226。处理器226通过ADC 224接收感测通道222的输出信号Sse2,并基于输出信号Sse2来检测触摸输入。
如上所述,除了用于检测触摸输入的电极(例如,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之外,附加地设置了噪声检测电极160。噪声检测电极160与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隔离。因此,在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和/或噪声检测电极160之间可以形成电容。
根据一些实施例,噪声检测电极160电连接到每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参考端子)。因此,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参考电压根据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压变化而一起改变。即,感测通道222的参考电势可以根据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势(电压电平)而变化。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势可以根据从显示面板300等输入到感测单元100的噪声信号Sno而改变。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势可以对应于从显示面板300等输入到感测单元100的共模噪声而变化。
因此,如前所述,由于噪声检测电极160进一步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并且感测通道222的参考电势利用来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输出信号(例如,噪声信号Sno)而变化,所以可以消除(或去除)输入到感测单元100的共模噪声。例如,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具有对应于共模噪声的彼此对应的波纹。即,成对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在有效区域101中沿同一方向延伸并且设置在彼此对应的位置处,从而接收具有非常相似的形状和/或尺寸的噪声信号Sno。此外,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通过不同的第三布线146电连接到不同的感测通道222。例如,其中第一输入端子IN1连接到预定的感测电极120的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通过预定的第三布线146电连接到与所述预定的感测电极120配对的噪声检测电极160。
如此,如果每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一输入端子IN1和第二输入端子IN2分别电连接到彼此对应的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则可以在感测通道222中有效地消除来自感测单元100的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例如,纹波)。因此,每个感测通道222可以输出其噪声被去除(或减少)的输出信号Sse2。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部162设置在每个感测电极120的内部(例如,设置在第一开口OP1内部)。因此,能够确保用于接收驱动信号Sdr的驱动电极130与用于接收噪声信号Sno的噪声检测电极160之间的足够的分隔距离。因此,能够通过减小或防止由驱动信号Sdr引起的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压变化来有效地检测噪声信号Sno。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开口OP1形成在每个感测电极120中,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部162设置在第一开口OP1内部。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开口OP1可以与至少一个电极部162以及至少一条连接线164的连接到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叠置。即,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减小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彼此叠置的区域或者使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彼此叠置的区域最小化。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减小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之间的寄生电容或使感测电极120和噪声检测电极160之间的寄生电容最小化。
如前所述,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有效地消除从显示面板300等输入到触摸传感器的感测单元100的噪声信号Sno,并且能够提高信噪比(SNR)。因此,可以使由于噪声信号Sno引起的触摸传感器的故障最少化(或至少减少由于噪声信号Sno引起的触摸传感器的故障),并且可以改善感测灵敏度。即,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提供具有高灵敏度的触摸传感器以及包括该触摸传感器的显示装置。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在感测单元100与显示面板300之间具有短距离的显示装置。例如,通过在显示面板300的上基底或薄膜密封层上直接形成感测电极120和驱动电极130,这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提高对噪声敏感的on-cell式显示装置的触摸灵敏度。应用范围不限于此,并且不用说,发明构思可以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和/或电子装置。
图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一个实施例,图6A和图6B分别示出了根据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不同的修改实施例。图7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7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图8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图8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5中的剖面线II-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图8C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一个区域的剖面的示例。即,图8C示出了在显示装置中彼此叠置的感测单元100和显示面板300的布置结构的实施例。在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和图8A至图8C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4中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首先,参照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和图8B,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以及第二电极单体132、132_1或132_2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上。例如,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以及第二电极单体132、132_1或132_2可以设置在基体基底110上的第一层L1上。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和第二连接部134、134_1或134_2中的一者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以及第二电极单体132、132_1或132_2一起设置在第一层L1上。例如,如图5、图7A、图7B、图8A和图8B中所示,第二连接部134一体地连接到第二电极单体132并设置在第一层L1中,第一连接部124可以以桥状连接图案来形成并且设置在不同于第一层L1的第二层L2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开口OP1可以形成在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的内部中(例如,在至少中心区域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可以通过将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绝缘层170)置于其间而彼此分离。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可以通过穿过第一绝缘层170的第一接触孔CH1连接到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层L2可以位于基体基底110和第一层L1之间。即,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可以形成为如结合第一连接部124的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下桥接件。然而,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颠倒第一层L1和第二层L2的位置。即,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层L1可以设置在基体基底110和第二层L2之间,并且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可以形成为上桥接件。
可选地,如图6A中所示,第一连接部124_1可以一体地连接到第一电极单体122_1,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层L1中。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示例,第二连接部134_1可以以桥状连接图案来形成,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层L2中。
然而,发明构思不限于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和图8B中示出的实施例。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以及第二连接部134、134_1或134_2两者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以及第二电极单体132、132_1或132_2不同的层中,或者可以设置在彼此分离的不同层中。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构造每个感测电极120、120_1或120_2的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以及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可以一体地形成并设置在第一层L1中,构造每个驱动电极130、130_1或130_2的第二电极单体132、132_1或132_2以及第二连接部134、134_1或134_2可以一体地形成并设置在第二层L2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电极部162或162_1可以设置在第一开口OP1内部,并且可以设置在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不同的层中,所述第一开口OP1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中的任何一个中。例如,电极部162或162_1可以通过将第一绝缘层170置于电极部162或162_1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之间而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设置在不同的层中,并且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分离。例如,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可以设置在基体基底110上的第一层L1中,电极部162或162_1可以设置在第二层L2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连接线164可以与电极部162或162_1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二层L2)中。在这种情况下,构造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或160_1的电极部162或162_1以及连接线164或164_1可以一体地连接。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电极部162或162_1以及连接线164或164_1可以与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设置在同一层上。在这种情况下,电极部162或162_1以及连接线164或164_1可以设置为不与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叠置。例如,连接线164或164_1可以绕过而不穿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的区域,从而将相邻的两个电极部162或162_1连接。因此,感测电极120、120_1或120_2以及噪声检测电极160或160_1可以保持彼此绝缘。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虚设图案166或166_1可以与电极部162或162_1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二层L2)中。此外,第一虚设图案166或166_1可以具有与电极部162或162_1的形状和尺寸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始终均匀地观看到有效区域101。
同时,图5和图6A示出了均具有板形形状或条形形状的图案的第一电极单体122和122_1、第二电极单体132和132_1、第一连接部124和124_1、第二连接部134和134_1、电极部162以及第一虚设图案166,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第一电极单体122和122_1、第二电极单体132和132_1、第一连接部124和124_1、第二连接部134和134_1、电极部162以及第一虚设图案166中的至少一者可以是网格形状的电极或图案。即,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感测电极120和120_1、驱动电极130和130_1、噪声检测电极160以及第一虚设图案166中的至少一者可以以网格形状形成。
例如,如图6B中所示,第一电极单体122_2、第二电极单体132_2、第一连接部124_2、第二连接部134_2、电极部162_1和第一虚设图案166_1中的每者可以是包括多条导电精细线FL的网格形状的电极或图案。此外,图6B示出了呈单线形状的每条连接线164_1,但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连接线164_1也可以以包括多条导电精细线FL的网格形状形成。此外,图6B作为示例示出了导电精细线FL沿倾斜方向设置的实施例,但导电精细线FL的设置方向和/或形状可以各种改变。此外,如果第一电极单体122_2和第一连接部124_2设置在不同的层上,则根据一些实施例,构造每个感测电极120_2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2和连接部124_2可以通过接触孔(未示出)而彼此物理连接和/或电连接。
同时,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体122或122_1、第二电极单体132或132_1、第一连接部124或124_1、第二连接部134或134_1、电极部162和第一虚设图案166中的一部分可以形成为板形形状或条形形状的电极或者图案,剩余部分可以以网格形状形成。即,感测电极120、120_1和120_2、驱动电极130、130_1和130_2、噪声检测电极160和160_1以及第一虚设图案166和166_1的形状和结构可以以各种形式修改。
在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和图8B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开口OP1与设置在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内部的至少一个电极部162或162_1叠置。此外,每个第一开口OP1与至少一条连接线164或164_1的连接到任何一个电极部162或162_1的至少一端(例如,两端)的一个区域叠置。同时,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的一个区域可以与噪声检测电极160或160_1的一个区域叠置,以防止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与噪声检测电极160或160_1分离。例如,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可以在与第一连接部124、124_1或124_2以及第二连接部134、134_1或134_2相邻的两端处与连接线164或164_1的一个区域叠置,从而防止第一电极单体122、122_1或122_2的上部和下部彼此分离。
根据各种实施例,能够减小会在噪声检测电极160或160_1、感测电极120、120_1或120_2和/或驱动电极130、130_1或130_2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或者能够使寄生电容最小化。因此,能够防止触摸传感器发生故障并能够有效地检测噪声信号Sno。
同时,根据一些实施例,用作感测单元100的基体的基体基底110可以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密封层。在这种情况下,基体基底110可以形成为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和至少一个无机层的多层,或者可以构造有包括有机材料的组合的单层。例如,基体基底110可以构造有包括至少两个无机层和置于所述至少两个无机层之间的至少一个有机层的多层。如此,在基体基底110构造有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薄膜密封层的显示装置中,构造感测单元100的传感器图案和构造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图案可以设置在基体基底110的不同的表面上。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8C描述设置在感测单元100中的传感器图案和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中的显示图案的布置结构的实施例。为了方便起见,以与图8A中示出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在图8C中示出感测单元100的结构,但是感测单元100的结构不限于此。为了避免多余的描述,在描述图8C中将省略感测单元100的结构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8C,感测单元100可以直接形成和/或设置在显示面板(具体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300的薄膜密封层110_1上。因此,可以提供传感器-显示器集成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即,根据一些实施例,上述的感测单元100的基体基底110可以是显示面板300的薄膜密封层110_1,因此将给出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为了方便起见,图8C仅示出了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每个像素区域中的像素图案中的一个发光元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连接到所述一个发光元件OLED的一个薄膜晶体管TFT。
根据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包括第一基底330、设置在第一基底330的一个表面上的发光元件OLED以及设置在发光元件OLED上并至少覆盖发光元件OLED的薄膜密封层110_1。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显示面板300还可以包括连接到发光元件OLED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TFT。根据一些实施例,薄膜晶体管TFT可以位于第一基底330和发光元件OLED之间。此外,显示面板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条电源线、信号线和/或电容器,图8C中均未示出电源线、信号线和电容器。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基底330可以是刚性基底和/或柔软(或易弯)基底,并且其材料不受具体限制。例如,第一基底330可以是具有柔性特性的薄膜基底。缓冲层BFL设置在第一基底330的一个表面上。缓冲层BFL可以防止杂质从第一基底330扩散并改善第一基底330的平坦度。根据一些实施例,缓冲层BFL可以设置为单层,但也可以设置为至少两层或更多层,或者两种或更多种材料的复合层。根据一些实施例,缓冲层BFL可以是由无机材料形成的无机绝缘层。例如,缓冲层BFL可以由氮化硅、氧化硅和氮氧化硅等中的至少一种形成。如果缓冲层BFL设置为多层,则每层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或不同的材料来形成。同时,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省略缓冲层BFL。
薄膜晶体管TFT设置在缓冲层BFL上。薄膜晶体管TFT包括有源层ACT、栅电极GE、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根据一些实施例,有源层ACT可以设置在缓冲层BFL上并且可以由半导体材料形成。例如,有源层ACT可以是由多晶硅、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等形成的半导体图案,并且可以由掺杂有杂质的半导体层或未掺杂的半导体层形成。可选地,有源层ACT的一个区域(例如,与栅电极GE叠置的区域)可以不掺杂有杂质,剩余区域可以掺杂有杂质。
根据一些实施例,栅极绝缘层GI可以设置在有源层ACT上,栅电极GE可以设置在栅极绝缘层GI上。此外,层间绝缘层IL可以设置在栅电极GE和栅极绝缘层GI上,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设置在层间绝缘层IL上。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可以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GI和层间绝缘层IL的相应的第二接触孔CH2而连接到有源层ACT的不同的端部。
根据一些实施例,钝化层PSV设置在源电极SE和漏电极DE上。钝化层PSV可以覆盖薄膜晶体管TFT,并且钝化层PSV的上表面可以被平坦化。
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OLED设置在钝化层PSV上。发光元件O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L1、第二电极EL2以及置于第一电极EL1和第二电极EL2之间的发光层EML。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电极EL1可以是阳极电极,但不限于此。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电极EL1通过穿过钝化层PSV的第三接触孔CH3连接到薄膜晶体管TFT的一个电极(例如,漏电极DE)。
用于分隔每个像素区域(或每个像素的发光区域)的像素限定层PDL设置在第一基底330的形成有发光元件OLED的第一电极EL1的一个表面上。根据一些实施例,像素限定层PDL可以暴露第一电极EL1的上表面(或上表面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沿每个像素区域的外围从第一基底330突出。以这种方式,像素限定层PDL可以覆盖第一电极EL1的边缘部分。
发光层EML设置在由像素限定层PDL围绕的像素区域中。例如,发光层EML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EL1的暴露的表面上。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层EML可以具有至少包括光产生层的多层薄膜结构。例如,发光层EML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光产生层、空穴阻挡层(HB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中的至少一些。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层EM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可以是红色、绿色、蓝色和白色中的一种,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例如,发光层EML中产生的光的颜色可以是品红色、青色和黄色中的一种。
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可以设置在发光层EML上。根据一些实施例,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可以是阴极电极,但不限于此。
根据一些实施例,覆盖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的薄膜密封层110_1可以设置在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上。如果利用薄膜密封层110_1来密封显示面板300的像素区域,则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厚度并可以确保柔性特性。
根据一些实施例,薄膜密封层110_1可以具有多层或单层结构。例如,薄膜密封层110_1可以包括彼此叠置的第一无机层111和第二无机层113以及置于第一无机层111和第二无机层113之间的有机层112。可选地,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薄膜密封层110_1可以是包括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的单层。
根据一些实施例,有机层112可以具有比第一无机层111和第二无机层113大的厚度。例如,有机层112可以具有大约4μm至10μm的厚度,第一无机层111和第二无机层113中的每个可以具有
Figure BDA0001659638940000301
Figure BDA0001659638940000302
的厚度。
根据各种实施例,显示面板300可以实现为具有薄膜密封层110_1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并且感测单元100的传感器图案可以直接形成在薄膜密封层110_1上。例如,感测电极120、驱动电极130、噪声检测电极160和/或第一虚设图案166可以直接设置在薄膜密封层110_1上。
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图案靠近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中的显示图案(具体地,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设置。因此,来自发光元件OLED的第二电极EL2的噪声信号会输入到传感器图案。然而,在各种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利用噪声检测电极160有效地消除噪声信号。如此,虽然如图8C中所示形成传感器-显示器集成面板,并且薄膜密封层110_1的有机层112形成为小于或等于10μm的厚度,但是可以充分确保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例如,如果应用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噪声降低/消除结构,则虽然薄膜密封层110_1的整体厚度被设计为小于或等于10μm,但是可以充分确保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
图9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图11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9的剖面线III-II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在图9、图10A、图10B和图11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4、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和图8B中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9、图10A、图10B和图11,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设置在感测单元100中以与电极部162叠置的多个第二虚设图案126。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虚设图案126设置为与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的第一开口OP1中的电极部162叠置,并且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单体122和电极部162分离。例如,第二虚设图案126可以在与第一电极单体122分离的状态下与作为浮置的岛形状的图案的第一电极单体122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一层L1_1)中。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虚设图案126可以由与第一电极单体12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但发明构思不限于此。因此,在减小会在噪声检测电极160、感测电极120和/或驱动电极130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同时,可以始终均匀地观看有效区域101。
图1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13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13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图1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2中的剖面线IV-IV’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在图12至图14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4、图5、图6A、图6B、图7A、图7B、图8A和图8B中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2、图13A、图13B和图14,每个驱动电极130_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OP2,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一层L1_2中。例如,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3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OP2。
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第二开口OP2可以具有与每个第一开口OP1相似的形状和/或尺寸。例如,每个第二开口OP2可以在与每个第一开口OP1的纵向方向(例如,X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然而,第二开口OP2的形状和/或尺寸可以根据对有效区域101的可视特性的考虑而进行各种改变。因此,在减小会在噪声检测电极160、感测电极120和/或驱动电极130_3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同时,可以始终均匀地观看有效区域101。
图1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16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16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5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图17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5的剖面线V-V’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图17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沿图15的剖面线VI-VI’截取的剖面的示例。在图15、图16A、图16B、图17A和图17B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5、图16A、图16B、图17A和图17B,每个驱动电极130_4可以包括与包括在感测电极120中的第一开口OP1对应的第二开口OP2_1。例如,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4可以包括具有与第一开口OP1的尺寸和形状基本相同的尺寸和形状的第二开口OP2_1。此外,感测单元100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二虚设图案126和多个第三虚设图案136。例如,每个第二虚设图案126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一开口OP1中,每个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二开口OP2_1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虚设图案126可以设置为与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的第一开口OP1中的电极部162叠置,并且可以设置为与第一电极单体122和电极部162分离。例如,第二虚设图案126可以在与第一电极单体122分离的状态下与作为浮置的岛形状的图案的第一电极单体122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一层L1_3)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设置为与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4的第二开口OP2_1中的第一虚设图案166叠置,并且可以设置为与第二电极单体132_4和第一虚设图案166分离。例如,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在与第二电极单体132_4分离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单体132_4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一层L1_3)中。即,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设置在驱动电极130_4的内部(例如,由驱动电极130_4围绕的区域)中,并且可以在与驱动电极130_4分离的状态下以浮置的岛形状的图案设置。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由与第一电极单体122和/或第二电极单体132_4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但实施例不限于此。
因此,通过在有效区域101中均匀地分布均匀形状的图案,可以确保在整个有效区域101中更均匀的可视特性。然而,可以减小会在噪声检测电极160、感测电极120和/或驱动电极130_3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图18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19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19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18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在图18、图19A和图19B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前面实施例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8、图19A和图19B,第一层L1_4包括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3和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5,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3包括在与每个电极部162叠置的区域中的第一开口OP1,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5包括在与每个第一虚设图案166叠置的区域中的第二开口OP2_2。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单体122_3可以在与电极部162叠置的区域中具有网格形状的图案,并且可以与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叠置;第二电极单体132_5可以在与第一虚设图案166叠置的区域中具有网格形状的图案,并且可以与第一虚设图案166的一个区域叠置。
例如,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3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开口OP1中的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叠置,并且可以具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与第一开口OP1交叉的网格形状的精细线122a。此外,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5可以与设置在第二开口OP2_2中的第一虚设图案166的一个区域叠置,并且可以具有在至少两个方向上与第二开口OP2_2交叉的网格形状的精细线132a。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开口OP1形成在感测电极120_3中以使感测电极120_3与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叠置最小化,并且第一电极单体122_3的一个区域(即,精细线122a)设置在其中设置有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部162的区域的一部分中。因此,通过在整个有效区域101中提供均匀的灵敏度,能够提高触摸传感器的灵敏度。此外,通过在有效区域101中均匀分布均匀形状的图案,能够确保在整个有效区域101中更均匀的可视特性。
图20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21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21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0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在图20、图21A和图21B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20、图21A和图21B,第一电极单体122_1中的每个和第二电极单体132_6中的每个分别包括第一开口OP1和第二开口OP2_3。根据一些实施例,每个电极部162和连接线164_2的连接到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一开口OP1中,每个第三虚设图案136可以设置在每个第二开口OP2_3中。
根据一些实施例,虽然噪声检测电极160_2的电极部162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设置在同一层中(例如,设置在第一层L1_5中),但噪声检测电极160_2的电极部162可以设置成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分离。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通过在至少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叠置的区域中在连接线164_2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上述的第一绝缘层170),连接线164_2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设置在不同的层中。例如,在至少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1叠置的区域中,连接线164_2可以设置在通过第一绝缘层170与第一层L1_5分离的第二层L2_1中。
同时,连接线164_2的另一区域(例如,与每个第一开口OP1叠置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电极部162设置在同一层中,并可以一体地连接到电极部162中的任何一个。例如,每条连接线164_2的一个区域可以与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122_1中的任何一个中的第一开口OP1叠置,并且可以与设置在第一开口OP1中的电极部162设置在同一层中,以一体地连接到电极部162。在这种情况下,每条连接线164_2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层L1_5中的第一子连接线164a和设置在第二层L2_1中的第二子连接线164b。第一子连接线164a和第二子连接线164b可以通过至少一个接触孔(未示出)彼此连接。
图2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4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图23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一层,图23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22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第二层。在图22、图23A和图23B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重复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22、图23A和图23B,感测电极120_4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4和驱动电极130_7的第二电极单体132_7具有与图18、图19A和图19B中的网格形状的图案相同的网格形状的图案,电极部162_2和第三虚设图案136a可以以与图20、图21A和图21B中相同的方式分别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和第二电极单体132_7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一层L1_6)中。即,在图22、图23A和图23B中,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4可以具有与第一开口OP1交叉的多条精细线122a,每个第二电极单体132_7可以具有与第二开口OP2_4交叉的多条精细线132a。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电极部162_2可以被分成多个子电极部162a并且可以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分离。如图23A和图23B中所示,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开口OP1中的子电极部162a可以通过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设置在不同的层(诸如,第二层L2_2)中的多条子电极线162b彼此电连接。
即,每个电极部162_2可以包括多个子电极部162a和多条子电极线162b,所述多个子电极部162a设置为在第一电极单体122_4的精细线122a之间的区域中彼此分离并且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设置在同一层中,所述多条子电极线162b通过在子电极线162b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的精细线122a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绝缘层(例如,第一绝缘层170)而与第一电极单体122_4的精细线122a分离,并电连接子电极部162a。根据一些实施例,子电极线162b可以与构造同一噪声检测电极160_3的连接线164设置在同一层(例如,第二层L2_2)中,并且可以一体地连接到连接线164。
以与前面描述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根据各种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可以包括设置在感测单元100的有效区域101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_3,以检测噪声信号Sno。此外,感测单元100包括用于减小噪声检测电极160_3、感测电极120_4和/或驱动电极130_7之间的寄生电容的第一开口OP1。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单元100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现,以确保高触摸灵敏度和/或均匀可视特性。
图2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4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4中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4,在触摸传感器中,多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共用第三布线146。例如,第三布线146可以公共地连接到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在有效区域101的一侧处的一端。根据一些实施例,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共同通过第三布线146连接到多个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在这种情况下,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被集成到一个电极中,因此,可以将噪声检测电极160视为集成电极。虽然图24示出了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所有噪声检测电极160共用第三布线146,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的一部分可以共用第三布线146。
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在有效区域101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共同连接到同一条第三布线146以彼此电连接。因此,可以一次检测出全部噪声信号Sno。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减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内部的布线的数量。因此,图24的降噪结构可以应用于窄边框式触摸传感器。
此外,图24的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连接在感测通道222的第二输入端子IN2与噪声检测电极160之间的放大电路230。根据一些实施例,放大电路230可以至少包括第二放大器AMP2。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放大器AMP2可以包括通过第三布线146公共地连接到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第五输入端子IN5以及通过至少一个电阻器Ra连接到输出端子OUT3的第六输入端子IN6。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五输入端子IN5和第六输入端子IN6可以分别是反相输入端子和非反相输入端子,但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一些实施例,图24中的电阻器Ra和Rb分别表示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
放大电路230可以通过第三布线146从噪声检测电极160接收噪声信号Sno,将噪声信号Sno放大到与第二放大器AMP2的增益值对应的大小,并将放大后的噪声信号Sno2输出到感测通道222。此时,通过调节放大电路230的增益值,可以容易地调节输入到感测通道222的放大后的噪声信号Sno2的大小。具体地,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调节放大电路230的增益值,使得可以在感测通道222中有效地消除从感测电极120输出的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图25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5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4和图24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5,放大电路230_1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和预定的参考电源(例如,GND)之间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器R1、R2、R3和R4。例如,放大电路230_1可以包括数量与感测通道222的数量对应的电阻器(例如,电阻器R1、R2、R3和R4)。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通道222可以分别连接到第二放大器AMP2和参考电源GND之间的节点(例如,节点N1、N2、N3和N4)中的不同节点。根据一些实施例,电阻器R1、R2、R3和R4可以是其电阻值可以调节的可变电阻器,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电阻器R1、R2、R3和R4中的每个也可以具有预定的固定电阻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感测电极120的位置,可以不同地施加输入到从每个感测电极120接收感测信号Sse1的感测通道222的噪声信号Sno3的增益值。例如,如果输入到感测单元100_2的噪声信号Sno的大小从有效区域101的第一行到最后一行逐渐减小,则噪声信号Sno3的增益值可以从接收来自第一行中的感测电极120的感测信号Sse1的第一个感测通道222到接收来自最后一行中的感测电极120的感测信号Sse1的最后的感测通道222逐渐减小。
根据一些实施例,在根据感测单元100_2的位置测量噪声信号Sno之后,能够对应于所测量的噪声信号Sno的大小而单独地调节施加到每个感测通道222的噪声信号Sno3的增益值(或衰减量)。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将多个噪声检测电极160连接到第三布线146来共同检测感测单元100_2的噪声信号Sno,并且可以利用放大电路230_1针对每个感测通道222不同地调节噪声信号Sno3的增益值。因此,不仅能够减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2中的布线的数量,而且能够有效地消除每个感测通道222中的噪声信号Sno。
图26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6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4、图24和图25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6,触摸传感器可以具有仅分布在感测单元100_3的有效区域101_1的一个侧边缘区域中(或仅分布在感测单元100_3的有效区域101_1的一个侧边区域上)的噪声检测电极160。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仅设置在第一电极单体122_5内部并且设置在构造每个感测电极120_5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5的左边缘中。
例如,仅设置在构成每个感测电极120_5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5的一端(例如,左边缘)中的一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5可以包括第一开口OP1。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由设置在置于任何一个感测电极120_5的一端中的第一开口OP1内部的一个电极部来构造。根据一些实施例,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3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通过共同连接到一条第三布线146而形成为集成电极。
因此,噪声检测电极160仅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3的一个侧边缘区域上,从而,与噪声检测电极160设置在整个感测单元(例如,感测单元100)中的触摸传感器相比,能够提供一种更强力地抵抗由于弯曲而导致的诸如裂纹的损坏的触摸传感器。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使由噪声检测电极160和外围电极(例如,感测电极120_5和驱动电极130)引起的寄生电容的产生最少化(或者至少减少寄生电容的产生),并且能够使对用户可见的噪声检测电极160最少化(或者至少减少对用户可见的噪声检测电极160)。
图27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7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4和图24至图26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7,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一端的第三布线146以及公共地连接到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另一端的第四布线148。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通过位于感测单元100_4的有效区域101_2内部的连接线164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连接并且通过位于有效区域101_2外侧的第三布线146和第四布线148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连接,从而形成为集成电极。同时,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布线结构不受具体限制,并且可以各种修改。
图28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8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4和图24至图27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8,触摸传感器可以具有仅分布在感测单元100_5的有效区域101_3的两个侧边缘区域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仅设置在两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6的内部中(诸如设置在构造每个感测电极120_6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6的不同端中)。
例如,在构造每个感测电极120_6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6中,设置在左边缘中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6和设置在右边缘中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6中的任一者或两者可以包括第一开口OP1,并且其它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6可以不设置有第一开口OP1。每个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由设置在置于任何一个感测电极120_6的一端中的第一开口OP1内部的一个电极部来构造。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5中的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通过第三布线146和第四布线148彼此电连接以形成集成电极。在这种情况下,集成电极可以构造为设置在每个感测电极120_6的两端中设置的每个第一开口OP1内部的多个电极部。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三布线146和第四布线148可以共同连接到放大电路230_1的第五输入端子IN5。
因此,噪声检测电极160仅设置在有效区域101_3的部分区域(特别地,感测单元100_5的部分边缘区域)中,从而,与噪声检测电极160分散地设置在整个感测单元(诸如,感测单元100)中的触摸传感器相比,能够提供一种更强力地抵抗由于弯曲而导致的诸如裂纹的损坏的触摸传感器。此外,与噪声检测电极160仅设置在感测单元(诸如,感测单元100_3)的一侧中的触摸传感器相比,通过在感测单元100_5的两侧上设置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更有效地检测噪声信号Sno。此外,能够使由噪声检测电极160和外围电极(例如,感测电极120_6和驱动电极130)引起的寄生电容的产生最少化(或者至少减少寄生电容的产生),并且能够使对用户可见的噪声检测电极160最少化(或者至少减小对用户可见的噪声检测电极160)。
图29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29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4和图24至图28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29,触摸传感器还包括交叉连接布线168,所述交叉连接布线168在感测单元100_6的有效区域101_4内部在第二方向(例如,Y方向)上将噪声检测电极160彼此连接。例如,在触摸传感器中,噪声检测电极160通过位于有效区域101_4内部的连接线164在第一方向(例如,X方向)上连接,并且通过至少一条交叉连接布线168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连接。例如,噪声检测电极160可以在有效区域101_4内部以网格形状连接,以形成集成的单一电极。即,噪声检测电极160的布线结构不受具体限制,并且可以各种修改。
图30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图29中示出的感测单元的实施例。在图30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30,每个第一开口OP1_1可以与构造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部162中的任何一个叠置,并且还可以与连接线164的连接任何一个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和交叉连接布线168的连接所述任何一个电极部162的一个区域叠置。即,在一些实施例中,感测电极120_7的第一电极单体122_7的部分区域可以对应于设置有交叉连接布线168的区域而额外地开口。例如,每个第一电极单体122_7的一个区域可以在与其对应的电极部162周围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开口。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第一开口OP1_1可以具有在电极部162周围的十字形形状。
因此,能够减小感测电极120_7、噪声检测电极160和/或交叉连接布线168之间的叠置区域或者能够使感测电极120_7、噪声检测电极160和/或交叉连接布线168之间的叠置区域最小化。因此,能够减小会在感测单元100_6中产生的寄生电容或者使可以在感测单元100_6中产生的寄生电容最小化。
图31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摸传感器。在图31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例如结合图24的前面描述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31,感测单元100_1可以具有应用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个的结构(诸如,结合图24描述的结构)。然而,图31的感测单元100_1的结构的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感测单元100_1包括感测电极120以及与感测电极120对应的至少一个噪声检测电极160的范围内,感测单元100_1的结构可以各种改变。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感测电极120可以与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电极部162叠置,并且可以不包括对应于噪声检测电极160的第一开口OP1。
在一些实施例中,放大电路230_2还可以包括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和预定的参考电源(例如,GND)之间并联连接的多个可变电阻器VR1、VR2、VR3和VR4。例如,放大电路230_2可以包括数量与感测通道222的数量对应的可变电阻器VR1、VR2、VR3和VR4。
根据一些实施例,感测通道222可以连接到设置在放大电路230_2中的可变电阻器VR1、VR2、VR3和VR4中的不同的可变电阻器。例如,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可以连接到第一可变电阻器VR1,并且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可以连接到第二可变电阻器VR2。此外,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可以连接到第三可变电阻器VR3,并且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可以连接到第四可变电阻器VR4。
因此,根据包含在输入到每个感测通道(例如,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的一个)的感测信号Sse1中的噪声分量的大小,能够独立地调节输入到一个对应的感测通道(例如,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的一个)的第二输入端子(例如,第二输入端子IN21至IN24中的一个)的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例如,根据感测电极120的位置,能够不同地施加向连接到每个感测电极120的感测通道222a至222d输入的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例如,如果经由感测单元100_1检测到的噪声信号Sno的大小从有效区域101的第一行到最后一行逐渐减小,则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可以从连接到第一行的感测电极120的第一感测通道222a到连接到最后一行的感测电极120的第四感测通道222d逐渐减小。因此,根据感测电极120在感测单元100_1中的竖直位置(例如,Y坐标),能够独立地调节增益值,以更有效地消除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在顺序驱动驱动电极130的时段期间,可以以驱动每个驱动电极130的子时段为单位来调节可变电阻器VR1、VR2、VR3和VR4的电阻值,从而,可以以子时段为单位独立地调节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因此,也能够补偿会由于感测单元100_1的横向位置(例如,X坐标)引起的噪声的大小偏差。例如,也能够补偿由于显示面板300的共电极或阴极电极的阻抗的横向偏差而引起的噪声的大小偏差。因此,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更准确和更有效地消除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图32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利用图31中示出的触摸传感器来调节噪声信号的增益值的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32,在顺序地驱动驱动电极130的时段Pe期间,可以以驱动每个驱动电极130的子时段SP1、SP2和SP3为单位来调节可变电阻器VR1、VR2、VR3和VR4的电阻值。以这种方式,可以针对每个子时段SP1、SP2和SP3独立地调节输入到感测通道222a至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至IN24的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为了方便起见,根据一些实施例,在下文中将在图31的感测单元100_1中设置三个驱动电极130的假设下来描述调节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的方法。
首先,可以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的第一列中的第一驱动电极130(在下文中,称为“Tx1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可以将根据第一可变电阻器VR1的第一增益值Gain1设置为第十一增益G11,可以将根据第二可变电阻器VR2的第二增益值Gain2设置为第二十一增益G21,可以将根据第三可变电阻器VR3的第三增益值Gain3设置为第三十一增益G31,可以将根据第四可变电阻器VR4的第四增益值Gain4设置为第四十一增益G41。然后,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向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输入放大到与第十一增益G1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并且向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输入放大到与第二十一增益G2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向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输入放大到与第三十一增益G3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并且向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输入放大到与第四十一增益G4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如此,第十一增益G11至第四十一增益G41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接下来,在第一子时段SP1之后的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可以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的第二列中的第二驱动电极130(在下文中,称为“Tx2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可以将根据第一可变电阻器VR1的第一增益值Gain1设置为第十二增益G12,可以将根据第二可变电阻器VR2的第二增益值Gain2设置为第二十二增益G22,可以将根据第三可变电阻器VR3的第三增益值Gain3设置为第三十二增益G32,可以将根据第四可变电阻器VR4的第四增益值Gain4设置为第四十二增益G42。然后,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向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输入放大到与第十二增益G1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输入放大到与第二十二增益G2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向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输入放大到与第三十二增益G3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输入放大到与第四十二增益G4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如此,第十二增益G12至第四十二增益G42可以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接下来,在第二子时段SP2之后的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可以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的第三列中的第三驱动电极130(在下文中,称为“Tx3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可以将根据第一可变电阻器VR1的第一增益值Gain1设置为第十三增益G13,可以将根据第二可变电阻器VR2的第二增益值Gain2设置为第二十三增益G23,可以将根据第三可变电阻器VR3的第三增益值Gain3设置为第三十三增益G33,可以将根据第四可变电阻器VR4的第四增益值Gain4设置为第四十三增益G43。然后,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向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输入放大到与第十三增益G1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输入放大到与第二十三增益G2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向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输入放大到与第三十三增益G3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输入放大到与第四十三增益G4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如此,第十三增益G13至第四十三增益G43可以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根据一些实施例,能够以前述的方式反复并顺序地驱动Tx1电极至Tx3电极。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感测单元100_1的每个位置(例如,二维XY坐标),可以不同地施加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因此,可以更有效地消除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图33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图31中示出的放大电路的实施例。在图33中,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或标号表示与图31的放大电路的构造元件相似或相同的构造元件,并且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参照图33,放大电路230_3包括:第二放大器AMP2,通过第三布线146连接到噪声检测电极160;多个电阻器组GR1、GR2和GR3,并联连接到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以及第一开关单元232,连接在第二放大器AMP2与电阻器组GR1、GR2和GR3之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一开关单元232包括连接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与各个电阻器组GR1、GR2和GR3之间的多个开关SW1、SW2和SW3。例如,第一开关单元232可以包括:第一开关SW1,连接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和第一电阻器组GR1之间;第二开关SW2,连接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和第二电阻器组GR2之间;以及第三开关SW3,连接在第二放大器AMP2的输出端子OUT3和第三电阻器组GR3之间。
根据一些实施例,电阻器组GR1、GR2和GR3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连接到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的不同感测通道并且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器VR11、VR21、VR31、VR41、VR12、VR22、VR32、VR42、VR13、VR23、VR33和VR43(在下文中,统称为“VR11至VR43”)。例如,第一电阻器组GR1可以包括:第十一电阻器VR11,连接到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第二十一电阻器VR21,连接到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第三十一电阻器VR31,连接到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以及第四十一电阻器VR41,连接到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第二电阻器组GR2可以包括:第十二电阻器VR12,连接到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第二十二电阻器VR22,连接到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第三十二电阻器VR32,连接到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以及第四十二电阻器VR42,连接到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第三电阻器组GR3可以包括:第十三电阻器VR13,连接到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第二十三电阻器VR23,连接到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第三十三电阻器VR33,连接到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以及第四十三电阻器VR43,连接到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
根据一些实施例,包括在电阻器组GR1、GR2和GR3中的电阻器VR11至VR43中的每个可以被构造为可变电阻器,但实施例不限于此。例如,在至少一个其它实施例中,电阻器VR11至VR43可以具有固定的电阻值。
此外,根据一些实施例,放大电路230_3还包括连接在每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与电阻器组GR1、GR2和GR3之间的第二开关单元234。根据一些实施例,第二开关单元234包括:第十一开关SW11,连接在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与第十一电阻器VR11之间;第十二开关SW12,连接在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与第十二电阻器VR12之间;第十三开关SW13,连接在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与第十三电阻器VR13之间;第二十一开关SW21,连接在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与第二十一电阻器VR21之间;第二十二开关SW22,连接在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与第二十二电阻器VR22之间;第二十三开关SW23,连接在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与第二十三电阻器VR23之间。此外,第二开关单元234包括:第三十一开关SW31,连接在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与第三十一电阻器VR31之间;第三十二开关SW32,连接在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与第三十二电阻器VR32之间;第三十三开关SW33,连接在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与第三十三电阻器VR33之间;第四十一开关SW41,连接在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与第四十一电阻器VR41之间;第四十二开关SW42,连接在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与第四十二电阻器VR42之间;以及第四十三开关SW43,连接在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与第四十三电阻器VR43之间。
因此,根据感测单元100_1的每个位置(例如,二维XY坐标),可以独立地设置噪声信号Sno的增益值。以这种方式,可以更有效地消除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图34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关于利用图33中示出的放大电路来调节噪声信号的增益值的方法的实施例。为了说明和描述方便,将结合图31的感测单元100_1的构造来描述该方法。
参照图34,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可以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的第一列中的Tx1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设置在第一开关单元232中的开关SW1至SW3中的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组GR1的第一开关SW1导通。此外,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设置在第二开关单元234中的开关SW11至SW43中的连接到第一电阻器组GR1的第十一开关SW11、第二十一开关SW21、第三十一开关SW31和第四十一开关SW41导通。因此,感测通道222a至222d通过第一电阻器组GR1来接收噪声信号Sno4。
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接收根据第十一电阻器VR11放大到与第十一增益G1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接收根据第二十一电阻器VR21放大到与第二十一增益G2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接收根据第三十一电阻器VR31放大到与第三十一增益G3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接收根据第四十一电阻器VR41放大到与第四十一增益G41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时,第十一增益G11至第四十一增益G41可以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一子时段SP1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接下来,在第一子时段SP1之后的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可以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_1的第二列中的Tx2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设置在第一开关单元232中的开关SW1至SW3中的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组GR2的第二开关SW2导通。此外,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设置在第二开关单元234中的开关SW11至SW43中的连接到第二电阻器组GR2的第十二开关SW12、第二十二开关SW22、第三十二开关SW32和第四十二开关SW42导通。因此,感测通道222a至222d通过第二电阻器组GR2来接收噪声信号Sno4。
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向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输入根据第十二电阻器VR12放大到与第十二增益G1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输入根据第二十二电阻器VR22放大到与第二十二增益G2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向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输入根据第三十二电阻器VR32放大到与第三十二增益G3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输入根据第四十二电阻器VR42放大到与第四十二增益G42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如此,第十二增益G12至第四十二增益G42可以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二子时段SP2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接下来,在第二子时段SP2之后的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可以向设置在感测单元100的第三列中的Tx3电极供应驱动信号Sdr。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设置在第一开关单元232中的开关SW1至SW3中的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组GR3的第三开关SW3导通。此外,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设置在第二开关单元234中的开关SW11至SW43中的连接到第三电阻器组GR3的第十三开关SW13、第二十三开关SW23、第三十三开关SW33和第四十三开关SW43导通。因此,感测通道222a至222d通过第三电阻器组GR3来接收噪声信号Sno4。
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向第一感测通道222a的第二输入端子IN21输入根据第十三电阻器VR13放大到与第十三增益G1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二感测通道222b的第二输入端子IN22输入根据第二十三电阻器VR23放大到与第二十三增益G2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此外,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向第三感测通道222c的第二输入端子IN23输入根据第三十三电阻器VR33放大到与第三十三增益G3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向第四感测通道222d的第二输入端子IN24输入根据第四十三电阻器VR43放大到与第四十三增益G43对应的程度的噪声信号Sno4。如此,第十三增益G13至第四十三增益G43可以被设置为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在第三子时段SP3期间在各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中经由其可以被有效消除的值。
当以上面描述的方式反复并顺序地驱动Tx1电极至Tx3电极时,可以向每个感测通道222a至222d供应噪声信号Sno4。根据一些实施例,根据感测单元100_1的每个位置(例如,二维XY坐标),独立地设置噪声信号Sno4的增益值,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消除感测信号Sse1中包含的噪声分量。
虽然这里已经描述了特定示例性实施例和实施方式,但通过该描述,其它实施例和修改将是明显的。因此,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而是限于给出的权利要求的较宽范围以及各种明显的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24)

1.一种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
第一电极,包括布置在第一方向上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的多个第一电极单体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的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
第二电极,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的所述第一开口内侧的多个电极部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电极部的至少一个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电极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单体布置于同一层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
感测通道,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子;
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离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以及
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侧并与所述第三电极分离,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中具有闭环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个第一开口与所述多个电极部中的任何一个电极部以及连接到所述任何一个电极部的所述连接图案的至少一个区域叠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连接图案的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单体叠置的一个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单体设置在不同的层中且绝缘层置于所述连接图案的所述一个区域与所述第一电极单体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连接图案的另一区域布置在设置有所述电极部中的任何一个电极部的第一开口内;并且
所述另一区域一体地连接到所述任何一个电极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交叉的多条精细线;并且
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子电极部,设置在所述精细线之间的区域中并彼此分离,构成所述多个电极部中的每个电极部;以及多条子电极线,设置在与所述子电极部分离的层中且绝缘层置于所述子电极部与所述多条子电极线之间,并使所述多个子电极部彼此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驱动电路,向所述第三电极供应驱动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多个第一电极,包括所述第一电极;
多个第二电极,包括所述第二电极;
多个感测通道,包括所述感测通道;以及
处理器,接收所述感测通道的输出信号;并且基于所述输出信号来检测触摸输入,
其中:
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的第一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彼此不同的第一电极;
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并且
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产生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输出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至少一条布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至少一条另一布线,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的另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体,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以及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第一电极单体;
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的每个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电极部,设置在包括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中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中的所述第一电极单体的第一开口内侧;以及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电极部;并且
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至少一条交叉连接布线,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所述交叉连接布线与所述第二电极交叉并使所述第二电极彼此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中的每个第一开口与所述电极部中的任何一个电极部叠置,并且还与连接到所述任何一个电极部的所述连接图案的一个区域以及所述交叉连接布线的一个区域叠置。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放大电路,连接在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和所述多个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之间,
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放大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在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和参考电源之间彼此串联连接的多个电阻器;并且
所述多个感测通道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参考电源之间的节点中的彼此不同的节点。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并联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的多个可变电阻器;并且
所述多个感测通道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变电阻器中的彼此不同的可变电阻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
多个电阻器组,并联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以及
第一开关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放大器的所述输出端子和所述多个电阻器组中的每个电阻器组之间的多个开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
所述多个电阻器组中的每个电阻器组包括连接到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彼此不同的感测通道的多个电阻器;并且
所述多个电阻器彼此并联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中,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连接在所述多个感测通道中的每个感测通道与所述多个电阻器组之间的多个开关。
19.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布置有多个像素;以及
触摸传感器,包括与所述显示区域叠置的有效区域,
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每个第一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单体和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在所述有效区域中沿第一方向布置并且均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开口,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多个第二电极,每个第二电极包括多个电极部和至少一个连接图案,所述多个电极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的第一开口内侧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分离,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图案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所述多个电极部;第三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离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开口;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内侧并与所述第三电极分离;多个感测通道,每个感测通道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极中的任何一个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子和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子,每个感测通道产生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之间的电压差对应的输出信号;以及处理器,接收所述感测通道的输出信号,并且基于所述输出信号来检测触摸输入,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口在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单体中的每个第一电极单体中具有闭环形状。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触摸传感器还包括:
驱动电路,向所述多个第三电极顺序地供应驱动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放大电路,公共地连接在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与所述多个感测通道的第二端子之间,
其中,所述放大电路包括公共地连接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放大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放大电路还包括并联连接到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子的多个可变电阻器;并且
所述感测通道连接到所述多个可变电阻器中的彼此不同的可变电阻器。
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发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底的一个表面上;以及薄膜密封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上并且至少覆盖所述发光元件;并且
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薄膜密封层上。
CN201810455871.0A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874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8319.XA CN113064521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9.1A CN113064523B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317.0A CN113064520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6.8A CN113064522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7790.7A CN113064519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60138A KR101932650B1 (ko) 2017-05-15 2017-05-15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017-0060138 2017-05-15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8319.XA Division CN113064521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9.1A Division CN113064523B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6.8A Division CN113064522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7790.7A Division CN113064519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317.0A Division CN113064520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74210A CN108874210A (zh) 2018-11-23
CN108874210B true CN108874210B (zh) 2021-04-23

Family

ID=62385990

Famil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8626.8A Pending CN113064522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9.1A Active CN113064523B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319.XA Pending CN113064521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1810455871.0A Active CN108874210B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202110368317.0A Pending CN113064520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7790.7A Pending CN113064519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8626.8A Pending CN113064522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629.1A Active CN113064523B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8319.XA Pending CN113064521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8317.0A Pending CN113064520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N202110367790.7A Pending CN113064519A (zh) 2017-05-15 2018-05-14 触摸传感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4) US10732746B2 (zh)
EP (1) EP3407170A1 (zh)
KR (1) KR101932650B1 (zh)
CN (6) CN11306452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75274B1 (ko) * 2015-09-10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180064625A (ko) 2016-12-05 2018-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90936A (ko) 2017-02-03 2018-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55519B1 (ko) 2017-05-02 2022-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1932650B1 (ko) 2017-05-15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75273B1 (ko) 2017-05-15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2387631B1 (ko) * 2017-06-30 2022-04-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일체형 표시장치와 그의 제조방법
KR102508964B1 (ko) * 2018-01-31 2023-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11054942B2 (en) * 2018-04-05 2021-07-0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Noise suppression circuit
KR102475958B1 (ko) * 2018-04-27 2022-12-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US10635251B2 (en) * 2018-05-30 2020-04-28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touch device
KR102553542B1 (ko) * 2018-07-20 2023-07-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디스플레이 패널,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0890998B2 (en) 2018-09-12 2021-01-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Input sensing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632245B1 (ko) 2018-11-06 2024-02-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KR20200052483A (ko) 2018-11-06 2020-05-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 장치
KR102640257B1 (ko) * 2018-11-08 2024-02-2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US11256359B2 (en) * 2019-03-29 2022-02-22 Mianya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creen,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00117084A (ko) * 2019-04-02 2020-10-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표시장치
KR20200142611A (ko) 2019-06-12 2020-12-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KR20210004005A (ko) 2019-07-02 2021-01-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20210010714A (ko) 2019-07-17 2021-01-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감지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20210044346A (ko) 2019-10-14 2021-04-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CN111158516B (zh) * 2019-12-04 2021-06-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屏
KR20210073695A (ko) 2019-12-10 2021-06-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3138689A (zh) * 2020-01-20 2021-07-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和触控信号的处理方法
EP4123432A4 (en) 2020-03-19 2023-04-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EP4123431A4 (en) * 2020-03-19 2023-04-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10130333A (ko) * 2020-04-21 2021-11-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검사방법
CN113741724A (zh) 2020-05-27 2021-12-03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感测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635853B2 (en) 2020-05-27 2023-04-25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Touch sensing method with noise reduction
TWI750700B (zh) * 2020-06-18 2021-12-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顯示裝置
KR20220021055A (ko) 2020-08-12 2022-02-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력 감지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12394843B (zh) * 2020-11-27 2022-08-16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20094273A (ko) * 2020-12-28 2022-07-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12631470B (zh) * 2021-01-07 2024-01-0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KR20230019291A (ko) * 2021-07-29 2023-02-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99519B1 (ko) * 2021-09-17 2023-02-16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입력 장치
KR102611373B1 (ko) * 2021-10-08 2023-12-07 주식회사 지2터치 짧은 안정화 시간을 가지는 액티브 펜 센싱 장치
US11880536B2 (en) * 2021-10-21 2024-01-23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KR20230144151A (ko) * 2022-04-06 2023-10-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025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互电容触摸屏装置和用于创建互电容触摸屏装置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4316Y2 (zh) 1972-09-07 1976-12-25
US5159159A (en) 1990-12-07 1992-10-27 Asher David J Touch sensor and controller
JP3225561B2 (ja) 1991-12-05 2001-11-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濾過器
US5861875A (en) 1992-07-13 1999-01-19 Cirqu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input
AU759050B2 (en) 1996-12-10 2003-04-03 Touchsensor Technologies Llc Differential touch sensors and control circuit therefor
JP4694323B2 (ja) 2005-09-09 2011-06-08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差動増幅回路および半導体装置
US7880479B2 (en) * 2007-08-17 2011-02-01 Generalplus Technology, Inc. Capacitive sensor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power immunity
US8536880B2 (en) * 2007-08-26 2013-09-17 Atmel Corporation Capacitive sensor with additional noise-registering electrode
JP4945483B2 (ja) 2008-02-27 2012-06-06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表示パネル
TWI378377B (en) 2008-06-23 2012-12-01 Au Optronics Corp Capacitive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5154316B2 (ja) 2008-06-30 2013-02-27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タッチパネル
US8711105B2 (en) 2008-08-21 2014-04-29 Wacom Co., Ltd. Touchscreen with extended conductive pattern
KR101025023B1 (ko) 2009-02-23 2011-03-25 (주)이엔에이치 정전용량 방식의 터치스크린 패널
TWI386838B (zh) * 2009-03-02 2013-02-2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顯示面板與觸控基材
KR101128669B1 (ko) 2010-02-19 2012-03-20 (주)삼원에스티 저저항 라인을 포함하는 터치패널센서
KR101050460B1 (ko) * 2009-03-25 2011-07-20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1943975B (zh) 2009-07-09 2015-12-16 敦泰科技有限公司 超薄型互电容触摸屏及组合式超薄型触摸屏
TWI407347B (zh) 2009-10-09 2013-09-0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位置偵測的方法與裝置
CN201622554U (zh) * 2010-02-04 2010-11-03 深圳市汇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传感器、触摸检测装置及触控终端
TWI461996B (zh) 2010-03-03 2014-11-21 Miraenanotech Co Ltd 靜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KR101127589B1 (ko) * 2010-03-23 2012-03-26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048974B1 (ko) * 2010-04-01 2011-07-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TWI435292B (zh) * 2010-06-17 2014-04-21 Au Optronics Corp 感測式顯示裝置
US8730200B2 (en) * 2010-09-03 2014-05-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ouch-screen panel comprising cells that have holed or dummied interior portions
TWI430164B (zh) * 2010-12-30 2014-03-1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電容式觸摸屏與電容式觸摸屏的偵測方法
US9377905B1 (en) * 2011-05-31 2016-06-28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Multiplexer for a TX/RX capacitance sensing panel
KR101875020B1 (ko) 2011-05-31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정전용량 방식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KR101292147B1 (ko) 2011-09-20 2013-08-09 네오뷰코오롱 주식회사 터치패널의 불량검사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터치패널 제조방법
KR101620463B1 (ko) 2011-10-21 2016-05-13 미래나노텍(주) 정전 용량 방식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201317873A (zh) 2011-10-28 2013-05-01 Sentelic Corp 雙層電容式觸控板及其製造方法
US20130154996A1 (en) * 2011-12-16 2013-06-20 Matthew Trend Touch Sensor Including Mutual Capacitance Electrodes and Self-Capacitance Electrodes
TW201331799A (zh) * 2012-01-31 2013-08-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US9817523B2 (en) 2012-02-09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apacitive touch panel for mitigating and/or exaggerating floating condition effects
TW201337698A (zh) * 2012-03-14 2013-09-16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觸控面板
US9348470B2 (en) * 2012-03-30 2016-05-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rojected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with reference and guard electrode
US20140111707A1 (en) 2012-05-16 2014-04-24 Joon SONG Touch Screen Panel
KR101929427B1 (ko) 2012-06-14 2018-12-1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10126883B2 (en) * 2012-07-03 2018-1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ith height determination function
US8711120B2 (en) 2012-07-16 2014-04-29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ingle integrated circuit configured to operate both a capacitive proximity sensor device and a resistive pointing stick
US9182432B2 (en) 2012-07-18 2015-11-10 Synaptics Incorporated Capacitance measurement
TWI509560B (zh) 2012-08-31 2015-11-2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影像分割的方法與裝置
KR102029106B1 (ko) 2012-10-26 2019-10-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터치 패널 제조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521288B (zh) * 2013-03-07 2016-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一種觸控單元陣列以及觸控顯示面板
KR102080011B1 (ko) * 2013-06-13 2020-02-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476980U (en) 2013-09-17 2014-04-2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US9933879B2 (en) * 2013-11-25 2018-04-03 Apple Inc. Reconfigurable circuit topology for both self-capacitance and mutual capacitance sensing
US9105255B2 (en) * 2013-12-20 2015-08-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criminativ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WO2015102977A1 (en) 2014-01-03 2015-07-09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apacitive touch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differential signal techniques
JP2015170139A (ja) 2014-03-07 2015-09-28 シナプティクス・ディスプレイ・デバイス合同会社 半導体装置
KR102381284B1 (ko) 2014-04-08 2022-03-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KR101577297B1 (ko) 2014-04-10 2015-12-15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입력 장치
US9965108B2 (en) 2014-05-16 2018-05-08 Apple Inc. Simultaneous self- and mutual capacitance sensing
KR102281575B1 (ko) 2015-02-12 2021-07-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264888B1 (ko) 2014-08-13 2021-06-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US9927939B2 (en) 2014-08-13 2018-03-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4317470B (zh) 2014-11-14 2017-06-1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互电容式ogs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1158A (zh) 2014-12-26 2015-03-25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444891B2 (en) 2014-12-29 2019-10-15 Lg Display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349436B1 (ko) * 2015-01-06 2022-0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4571765B (zh) 2015-01-09 2017-08-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2333962B1 (ko) 2015-04-02 2021-12-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감지 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KR102339300B1 (ko) * 2015-04-06 2021-12-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플렉서블 터치 스크린 표시장치
KR101650297B1 (ko) 2015-07-08 2016-09-05 주식회사 하이딥 터치 검출 회로
CN105138184B (zh) 2015-09-25 2018-06-22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摸液晶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KR102397874B1 (ko) 2015-09-30 2022-05-1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지문센서 어레이 및 그를 구비한 표시장치
US10248255B2 (en) 2015-12-25 2019-04-02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Array substrat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ouch pressure
US10061415B2 (en) 2016-06-30 2018-08-28 Synaptics Incorporated Input device receiver with delta-sigma modulator
JP2018036896A (ja) 2016-08-31 2018-03-08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JP6715145B2 (ja) 2016-09-27 2020-07-0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センサ付表示装置
WO2018076343A1 (zh) 2016-10-31 2018-05-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检测装置、方法和压力检测系统
KR20180074880A (ko) 2016-12-23 2018-07-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US10474295B2 (en) 2016-11-10 2019-11-12 Samsun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ensor and auxiliary sensor parts
KR20180064625A (ko) 2016-12-05 2018-06-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180090936A (ko) * 2017-02-03 2018-08-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55519B1 (ko) 2017-05-02 2022-01-2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1932650B1 (ko) 2017-05-15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375273B1 (ko) 2017-05-15 2022-03-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2411704B1 (ko) * 2017-09-29 2022-06-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2508964B1 (ko) 2018-01-31 2023-03-1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5025A (zh) * 2012-03-30 2014-12-10 夏普株式会社 互电容触摸屏装置和用于创建互电容触摸屏装置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329555A1 (en) 2018-11-15
US11182005B2 (en) 2021-11-23
KR101932650B1 (ko) 2018-12-28
CN113064522A (zh) 2021-07-02
CN113064520A (zh) 2021-07-02
CN113064523A (zh) 2021-07-02
CN108874210A (zh) 2018-11-23
US20220155895A1 (en) 2022-05-19
US10732746B2 (en) 2020-08-04
EP3407170A1 (en) 2018-11-28
CN113064521A (zh) 2021-07-02
US20230325019A1 (en) 2023-10-12
US11714503B2 (en) 2023-08-01
CN113064519A (zh) 2021-07-02
CN113064523B (zh) 2024-04-02
KR20180125672A (ko) 2018-11-26
US20200363893A1 (en) 2020-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4210B (zh) 触摸传感器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KR102612047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26683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8874209B (zh) 触摸传感器
KR101979891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55043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703969B2 (en) Touch sensor having strain gaug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1142700B (zh)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装置
KR102395265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21062B1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구비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53049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