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9357B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9357B
CN108869357B CN201810749400.0A CN201810749400A CN108869357B CN 108869357 B CN108869357 B CN 108869357B CN 201810749400 A CN201810749400 A CN 201810749400A CN 108869357 B CN108869357 B CN 1088693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fan
motor
fan blad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4940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9357A (zh
Inventor
张焕明
崔世强
易榕
张旭升
方与
康瑞祥
梁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Environment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74940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935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9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935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23808 priority patent/WO2020010807A1/zh
Priority to US17/058,608 priority patent/US11512703B2/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32593A priority patent/KR102505058B1/ko
Priority to JP2020568786A priority patent/JP7069355B2/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93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93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04D29/388Blad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扇,其中,风扇包括支架、第一电机、第一风叶、第二电机、第二风叶和电控板;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转轴并与所述第一电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相对旋转。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不同出风模式间的快速调节。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电风扇按照不同的功能和形态可以分为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换气扇、空调扇等多种;按照进出风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轴流式风扇、贯流式风扇、离心式风扇和横流式风扇等多种。其中,家用台扇和落地扇多为轴流式风扇,通常情况下家用台扇和落地扇风量较小,在高档位时风量相对稍大,但是高档位大风量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使用环境多通常为室内,噪音的影响会更大。此外,轴流式风扇出风模式单一,不能适用于需要送风距离较远的情况和需要送风距离较近的情况。例如,在客厅面积较大时,普通家用落地扇的送风距离难以从客厅的一边吹到客厅的另一边,尤其是在摆动出风时,其送风距离更近;在卧室面积较小需要为老年人或婴幼儿送风时,又容易因距离太近而造成体感风速较快,不利于老年人或婴幼儿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风扇,旨在解决目前电风扇送风模式单一,不能根据实际需求对风量和送风距离进行具体调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风扇包括支架、第一电机、第一风叶、第二电机、第二风叶和电控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转轴并与所述第一电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叶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相对旋转。
优选地,所述电控板包括转速比调节模块、调速模块和转向调节模块;其中,所述转速比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和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转速之比,所述调速模块用于同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所述转向调节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
优选地,所述转向调节模块包括保护开关,以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工作时切断所述转向调节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控板还包括档位调节模块,所述档位调节模块包括可编辑档位的编辑器和存储器;所述档位调节模块还包括多个预设档位选择键和至少一个自定义档位选择键。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数量为n1,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数量为n2;所述第一风叶的扭转角度为θ1,所述第二风叶的扭转角度为θ2;定义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数量与第二风叶的叶片数量之比和所述第一风叶扭转角度与第二风叶扭转角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一差异系数,则第一差异系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21
所述第一差异系数k1∈[0.7,1.2]。
优选地,所述则第一差异系数k1∈[0.9,1.1]。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为l1,面积为S1,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为l2,面积为S2;定义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之比和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二差异系数,则第二差异系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22
所述第二差异系数k2∈[0.8,1.2]。
优选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23
优选地,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间距为L;则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24
优选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25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第三风叶,所述第三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
优选地,所述第三风叶设于第一风叶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风叶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第四风叶,所述第四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
优选地,所述第四风叶设于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之间,且所述第四风叶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相互独立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驱动第一风叶和第二风叶的旋转,并通过中控系统进行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转速比的调节,可以使本发明的风扇具备从气流快速散开的柔风出风能力到气流聚拢的远距离出风能力,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不同出风模式间的快速调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扇的风叶及电机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扇的风叶及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风扇的另一实施例电机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支架 301 第二风叶
200 第一电机 302 第二转轴
201 第一风叶 400 第三风叶
202 第一转轴 500 第四风叶
300 第二电机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家用落地扇、台扇等轴流风扇采用的是一个电机带动固定在电机转轴上的倾斜的风叶旋转,从而将空气朝电机的轴向驱动的出风方式,这种风扇结构简单,出风方式直接,应用最为普遍,但这种风扇的风叶所直接推动的空气除具有沿轴向的动量之外,还具有因风叶与空气摩擦而使气体产生的与转轴垂直的动量,其中,与转轴垂直的气流的动量会使气流扩散开,气流散开之后气流束的横截面增大,沿轴向运动时所受的阻力急剧增加,导致轴向的有效送风距离较近,尤其是风扇摇头摆风时,轴向有效送风距离相比于单一方向出风时的送风距离更近。
以“美的FS40-12DR”落地扇为对象进行风量台风速检测测试,与其他落地扇基本一样,美的FS40-12DR的最大出风速度为4m/s左右。打开风扇,调至最高档位,将风量台放置在风扇轴线前方不同距离处,对风速进行检测,数据如下:
距离(m) 1 2 3 4 5
风速(m/s) 3.85 2.47 1.65 0.75 0.6
从实验数据来看,风扇衰减为非线性衰减,速度越高衰减越快,并在在3m处衰减到1.65m/s,而人体感受到有风需要风速在1.6m/s左右。
从上述试验数据可得出结论,普通落地扇的有效送风距离为3m左右,与日常使用中经验一致。
通常,3m的有效送风距离可以满足多数应用场景的需求,但是在落地扇等轴流风扇开启到高档位时产生的噪音较大。同样以“美的FS40-12DR”进行档位与噪音对比试验(档位越高则出风速度越高)。“美的FS40-12DR”在同类产品中机械噪音控制较好,运行中几乎没有部件机械振动或摩擦而产生的噪音,因此检测的噪音可以认为全部源于风叶吹动气流时产生的噪音。FS40-12DR具有三个档位,在距离风扇两米处检测各档位对应的噪音大小,数据如下:
档位 1 2 3
噪音(分贝) 36.3 43.2 53.8
白天噪音超过50分贝,夜晚噪音超过45分贝时会干扰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0类声环境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的要求是白天噪音不大于50分贝,夜晚噪音不大于40分贝;1类声环境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的要求是白天噪音不大于55分贝,夜晚噪音不大于45分贝。
由此可知,常规落地扇在夜晚使用时,其最大档位情况下产生的噪音会比较明显的影响到睡眠和休息。即使在白天,其最大档位情况下传产生的噪音也不符合0类声环境区的要求。
因此常规的单电机单风叶结构的落地扇不能在保持充分安静的前提下,保证充足的有效送风距离。同时,常规落地扇也不能满足一些较大空间的送风需求,例如面积较大的客厅等需求的场景。
此外在一些特殊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在面积较小的卧室内为婴幼儿送风或为老年人送风等情况下,需要的不再是较大的有效送风距离,而是尽快将气流散开的柔风,以避免较大风速直吹婴幼儿或者老人身体。目前,人们通常将风扇朝向墙壁,利用墙壁对气流的反冲作用使气流达到快速散开的目的,而不能通过直接调整风扇达到目的。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风扇。本发明提出的风扇采用两个电机分别单独控制两个风叶反向旋转,两风叶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两风叶反向旋转时其出风方向相同。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该风扇包括支架100、第一电机200、第一风叶201、第二电机300、第二风叶301和电控板;其中,所述第一电机200安装于所述支架100,所述第一电机200具有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一风叶201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二电机300安装于所述支架100,所述第二电机300具有第二转轴302并与所述第一电机200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风叶301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302;所述第二风叶30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0和所述第二电机300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200和所述第二电机300相对旋转。
第一电机200驱动第一转轴202旋转以带动第一风叶201转动;同样的,第二电机300驱动第二转轴302旋转以带动第二风叶301转动。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分别电连接电控板,所述电控板分别单独控制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转动方向和转动速度,使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转动方向保持相反。
双电机对旋同向出风可以使空气受到轴向叠加的驱动作用,和径向相互抵消的驱动作用,减小气流在轴向运动时的扰动,使气流平稳的向前运动。在两风叶转速相差不大时,相对于单风叶出风,气流的聚拢效果明显,可以传送到更远的距离。两风叶转速的不同会导致风扇出风效果的不同,关于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转速比对风扇出风量和有效送风距离的影响,下文中会进行具体说明。
所述电控板包括转速比调节模块、调速模块和转向调节模块;其中,所述转速比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和固定所述第一电机200与所述第二电机300转速之比,所述调速模块用于同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200与所述第二电机300的转速,所述转向调节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机200和所述第二电机300的转动方向。
转向调节模块具有两种调节模式,一种是正转模式,另一种是反转模式,正转模式下,风扇正向出风,反转模式下,风扇反向出风;转向调节模块包括调节开关和保护开关,保护开关用于在风扇工作时切断转向调节模块,防止在风扇工作时触发转向调节开关使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在工作中反向而造成损害;转向调节开关用于在风扇停止工作时对切换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供电模式,以控制风扇正向或者反向出风。保护开关为常闭开关,当风扇工作时,保护开关打开,切断转向调节模块的供电;当风扇接通电源并且不工作时,保护开关闭合,转向调节模块可以正常工作。
对于单电机单风叶的常规风扇来说,在电机输出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风扇出风能力(主要包括出风量和有效送风距离)的因素包括风叶的叶片数量、单个的叶片面积、叶片的扭转角度(叶片转动时,叶片宽度方向与叶片线速度方向的夹角)、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和叶片转速等多种,这些因素对风扇出风能力的贡献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会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将叶片等效为矩形时,单个叶片的面积为叶片长度与宽度的乘积,在单个叶片的面积一定时,叶片的长度越大,风扇的出风总量会越大,但是叶片的长度与风扇的有效出风距离之间的关系却不具有一致性,叶片的长度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风扇的有效出风距离的减小。
对于本发明提出的风扇来说,在电机输出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影响风扇出风能力的因素除了上述影响单电机单风叶出风能力的因素之外,还包括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各自的上述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会同时影响风扇的有效送风距离和出风总量。
以风扇向第一风叶201一侧出风为例,第一风叶201的转速为ω1,第二风叶301的转速为ω2,保持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总输出功率一定,并采用仅扭转方向不同的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进行不同转速比的情况下风扇有效送风距离和出风总量的对比试验,部分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1
从上述试验数据可知,当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2
时,出风量较高;当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3
时,有效送风距离较远。此外,还可以得出当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4
时,出风量和有效送风距离的的衰减量逐渐减慢;当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5
时,出风量的衰减和有效送风距离的衰减都明显增快,并且有效送风距离的衰减速度明显高于出风量的衰减速度。通过进一步的试验,数据表明在,当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6
时,出风量的衰减速度明显降低;当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77
时,有效送风距离最小。
送风距离的衰减速度明显大于出风量的衰减速度时,可以推断出送风截面会明显增大,也即是气流会明显发散开来。在需要远距离送风时,可以通过转速比调节模块进行调节,并将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1
控制在0.9到1之间即可实现最大距离的有效送风;而在需要近距离送风并需要气流快速散开时,可以通过转速比调节模块将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2
控制在较小值,例如,控制在0.4到0.6之间。
普通风扇通常预设三个档位,本发明的风扇也可以进行档位的预设,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控板包括档位调节模块,所述档位调节模块包括可编辑档位的编辑器和存储器;所述档位调节模块还包括多个预设档位选择键和至少一个自定义档位选择键。本发明的风扇可以实现不同的出风模式,因此,预设档位除常规的控制风速的档位之外,还包括出风模式的档位,例如预设档位中包括柔风模式档位和直风模式档位,柔风模式下预设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3
直风模式下预设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4
配合不同风速的档位,可以实现柔风模式下多档出风和直风模式下的多档出风;预设档位中还可以预设常规模式的档位,对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5
在保持较大有效送风距离的前提下,气流又具有一定的发散角,风感较为适中。除此之外,用户可以适用档位编辑器进行自定义档位设置,可编辑的内容包括总输出功率和转速比,编辑完成后保存在存储器中,与自定义档位选择键进行关联,实现自定义出风模式的直接调用选择。
应当指出的是,在采用平面叶片时,通过转向调节模块改变电机的转向,出风方向相反,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6
对出风效果的影响不在直接适用前述内容,需要经过倒置,替换为第二风叶301与第一风叶2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7
在采用弧面叶片时,通过转向调节模块改变电机转向,出风方向相反,但出风效果与采用平面叶片时有所差别,除整体出风能力有所减小外,其他方面与上述内容基本符合。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相互反向旋转的电机,带动叶片扭转方向相反的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驱动空气沿轴向出风,并通过电控板控制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转速在一定的比值范围内,以调节风扇的出风模式,例如将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88
控制在[0.9,1.0]的范围内时,可以使气流垂直于电机轴向方向的动量被相互抵消从而使气流更为聚拢,出风量更大,送风距离更远,从而可以在满足一定送风距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转速,进而降低风扇工作时的噪音;而通过电控板将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转速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91
控制在0.55以内时,可以使出风气流更加快速的散开,以满足婴幼儿和老年人柔风模式的送风需求;此外,还可以通过电控板的转速比调节模块调节第一电机200和第二电机300的转速比,从而使风扇具备从气流快速散开的柔风出风功能逐渐到气流聚拢的远距离送风的功能;通过可编辑档位的编辑器和存储器,可以将用户经常用到的出风模式进行编辑存储,并将其作为自定义档位与自定义档位键进行关联,设置好之后可以一键选择而不需要每次需要使用时进行重复设置。
风扇除了其两电机的转速比会影响出风效果之外,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叶片数量n1、所述第二风叶301的叶片数量n2、所述第一风叶201的扭转角度θ1、所述第二风叶301的扭转角度θ2的数值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也会对出风效果有所影响。较多的影响因素共同影响风扇的出风能力并且难以具体计算时,如何组合这些影响因素的关系才能实现最优设计就面临理论和试验上的困难。
为此,定义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叶片数量与第二风叶301的叶片数量之比和所述第一风叶201扭转角度与第二风叶301扭转角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之间的第一差异系数;定义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之比和所述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长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二差异系数。则第一差异系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92
第二差异系数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093
第一差异系数反应的是在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在叶片形状、面积、长度、宽度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其本身的出风能力的比值;第二差异系数反应的是在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叶片数量、叶片的扭转角度和叶片的宽度等条件一定时,其本身的出风能力的比值。
在恒定总输出功率和叶片的其他条件均相同时,对不同k1值的风扇进行出风能力的分组试验,结果如下:
k<sub>1</sub>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出风量(m<sup>3</sup>/h) 522 705 850 950 986 988 970 945 830
送风距离(m) 3.2 4.5 5.4 7.2 8.7 8.2 7.5 6.2 5.0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在k1∈[0.7,1.2]时,风扇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都可以达到较佳的取值范围,并且出风量和送风距离的最优区间为k1∈[0.9,1.1]。
在恒定总输出功率和叶片的其他条件均相同时,对不同k2值的风扇进行出风能力的分组试验,结果如下:
k<sub>2</sub>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出风量(m<sup>3</sup>/h) 615 745 851 876 869 860 845 751 683
送风距离(m) 4.2 5.0 6.2 7.7 7.4 7.0 6.2 5.5 4.8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风扇的出风量和送风距离的最优区间为k2∈[0.8,1.2]
此外,第一风叶201的长度、第二风叶301的长度和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之间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风扇的出风能力。
本发明的风扇的出风能力得益于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相对旋转而产生的对气流的共同作用,而当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间距过大或者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与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长度差异较大时,两风叶对旋对气流的共同作用的效果会减弱,因此需要将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与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长度之比设定在某一区间之内,并将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与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之间的距离之比设定在某一区间之内。
对此,固定其他影响因素,进行单一变量的对比试验,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与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长度之比对出风量和送风距离的影响,数据如下:
l<sub>1</sub>/l<sub>2</sub>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出风量(m<sup>3</sup>/h) 701 765 821 842 840 817 800 771 683
送风距离(m) 3.6 4.7 5.6 6.9 7.0 6.4 5.2 4.9 3.2
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和第一风叶201与第二风叶301之间距离之比对出风量和送风距离的影响,数据如下:
l<sub>1</sub>/L 1 1.5 2 2.5 3 3.5
出风量(m<sup>3</sup>/h) 785 821 842 856 830 828
送风距离(m) 6.7 7.4 8.2 7.7 7.6 7.0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111
的较佳取值区间为[0.8,1.3];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112
的较佳取值区间为[1.5,3];并且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113
的最佳取值区间为[0.9,1.1],
Figure BDA0001724743660000114
的最佳取值区间为[2,2.5]。
影响对旋风扇出风能力的因素繁多,且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导致难易确定对旋风扇最佳出风时的具体设置。本发明通过一系列独创的对比试验,得出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较佳比值,且界定出了影响对旋风扇出风能力的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的各因素的比例以及取值区间,使对旋风扇的出风能力达到最佳。
上述实施例是采用了双风叶的风扇的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提高风扇的送风距离,本发明在双风叶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另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4,本实施例风扇还包括第三风叶400,增加第三风叶400在双风叶对旋出风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整流调节,增大最远送风距离。具体的,所述第三风叶400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202;所述第三风叶400设于第一风叶201与所述第二风叶301相对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三风叶400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风叶201的叶片长度。
风叶会改变气流的流速和流向,采用两组风叶时可以对气流进二次调整,并通过对两组风叶进行特定的设定和调整以达到对出风效果进行人为调节的目的,据此,本发明提出了上述两组风叶风扇的实施例。而气流流动时会受到周围空气的阻碍,因此气流的边界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气流可以等效区分为气流束中心区和气流束边界区,相比之下,气流束中心区的流速对送风距离的影响更大,而气流束边界区对送风的角度影响较大。因此,本发明提出在上述双风叶的基础上增加整流风叶的实施例。
其中,第三风叶400为整流风叶,整流风叶主要用于调整气流束中心区区域比例和流速,已达到在总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气流束中心区与边界区的范围和比例获得更远的送风距离。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风扇运行时的稳定性和进一步提高整流风叶的整流能力,本发明提出又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风扇还包括第四风叶500,所述第四风叶500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302且设于所述第一风叶201与所述第二风叶301之间。同样的,所述第四风叶500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风叶301的叶片长度。需要指出的是,整流风叶可以单独采用第三风叶400或第四风叶500,也可以同时设置第三风叶400和第四风叶500。
整流风叶与第一风叶201和第二风叶301配合,可以使气流的可调整性更强,而整流风叶对气流额外的驱动作用,且该额外的驱动作用集中在风束中心区域,可以调整风扇所产生气流束的中心区和边界区的区域比例和流速比例,从而获得更远的出风距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电机具有第一转轴;
第一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
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二电机具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同轴设置;
第二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二风叶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风叶的倾斜方向相反;
电控板,所述电控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并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相对旋转;
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数量为n1,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数量为n2;所述第一风叶的扭转角度为θ1,所述第二风叶的扭转角度为θ2;定义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数量与第二风叶的叶片数量之比和所述第一风叶扭转角度与第二风叶扭转角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一差异系数,则第一差异系数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11
所述第一差异系数k1=0.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包括转速比调节模块、调速模块和转向调节模块;其中,所述转速比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和固定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转速之比,所述调速模块用于同步调节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速,所述转向调节模块用于切换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调节模块包括保护开关,以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工作时切断所述转向调节模块。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板还包括档位调节模块,所述档位调节模块包括可编辑档位的编辑器和存储器;所述档位调节模块还包括多个预设档位选择键和至少一个自定义档位选择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为l1,面积为S1,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为l2,面积为S2;定义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之比和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面积与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之比的乘积为第二差异系数,则第二差异系数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21
所述第二差异系数k2∈[0.8,1.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2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间距为L;则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23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24
Figure FDF0000012256510000025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第三风叶,所述第三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一转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风叶设于第一风叶的外侧,且所述第三风叶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风叶的叶片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第四风叶,所述第四风叶安装于所述第二转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风叶设于所述第一风叶与所述第二风叶之间,且所述第四风叶的叶片长度小于所述第二风叶的叶片长度。
CN201810749400.0A 2018-07-09 2018-07-09 风扇 Active CN1088693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9400.0A CN108869357B (zh) 2018-07-09 2018-07-09 风扇
PCT/CN2018/123808 WO2020010807A1 (zh) 2018-07-09 2018-12-26 风扇
US17/058,608 US11512703B2 (en) 2018-07-09 2018-12-26 Fan for adjusting air flow
KR1020207032593A KR102505058B1 (ko) 2018-07-09 2018-12-26 선풍기
JP2020568786A JP7069355B2 (ja) 2018-07-09 2018-12-26 扇風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49400.0A CN108869357B (zh) 2018-07-09 2018-07-09 风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9357A CN108869357A (zh) 2018-11-23
CN108869357B true CN108869357B (zh) 2021-07-27

Family

ID=64300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49400.0A Active CN108869357B (zh) 2018-07-09 2018-07-09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93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10807A1 (zh) * 2018-07-09 2020-01-16 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风扇
JP7008654B2 (ja) * 2019-02-18 2022-01-25 リズム株式会社 扇風機
CN110057040B (zh) * 2019-04-30 2021-03-1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12842A (zh) * 2019-08-23 2021-02-26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送风装置、送风装置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2556404A (zh) * 2020-12-07 2021-03-26 九江市钒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钒氮合金的烧结炉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6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直列式轴流风扇
CN206309618U (zh) * 2016-12-09 2017-07-07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叶轮风机
CN106968973A (zh) * 2017-05-09 2017-07-2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
CN207229425U (zh) * 2017-08-25 2018-04-13 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 双风叶电机组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5065A (zh) * 2013-06-07 2014-12-24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直列式轴流风扇
CN206309618U (zh) * 2016-12-09 2017-07-07 杭州微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双叶轮风机
CN106968973A (zh) * 2017-05-09 2017-07-2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轴流风机
CN207229425U (zh) * 2017-08-25 2018-04-13 宁波宝工电器有限公司 双风叶电机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9357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3186B (zh) 风扇
CN108869357B (zh) 风扇
CN109306968B (zh) 风扇
CN108869358B (zh) 风扇
CN108869356B (zh) 风扇
JP2008240612A (ja) シロッコファン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AU2013366976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circuit
JP3731397B2 (ja) 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送風機の送風方法
JP2021516305A (ja) ファン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2015045500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JP7050222B2 (ja) 送風装置
US11512703B2 (en) Fan for adjusting air flow
CN208765087U (zh) 空调器
JP5027614B2 (ja) 建物の送風設備
CN112503653B (zh) 风扇
CN108999798B (zh) 风扇
CN112963902A (zh) 空调器
CN208778287U (zh) 风扇
JPH11351653A (ja) 椅子吹出空調の吹出装置
KR102500708B1 (ko) 선풍기
JP6164394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制御回路
CN115030912A (zh) 一种具有多风机的无叶风扇
JP329647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432355A (zh) 蜗壳组件、送风组件和空调系统
JPH04236026A (ja) 個別空調方法及び個別空調用チャンバ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