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72A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72A
CN1088672A CN93118147A CN93118147A CN1088672A CN 1088672 A CN1088672 A CN 1088672A CN 93118147 A CN93118147 A CN 93118147A CN 93118147 A CN93118147 A CN 93118147A CN 1088672 A CN1088672 A CN 10886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ressure fan
air conditioner
hous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3118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97C (zh
Inventor
仲岛正和
山口和吉
原田道也
西川慎一
内田胜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427668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7586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2766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07105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429217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H06117658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一种空调机,可将电气箱设在壳体的前侧面并处 在送风机吸气口的上方,在维修电气箱时,作业员蹲 下或坐着便能使电气箱处在与其眼部等高的位置上, 使维修易于进行。还可将冷媒管的连接端部设在送 风机前方,在设置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而需要与 室外单元的冷媒管衔接时,作业员蹲下或坐着就能使 冷媒管的连接端部处在与其眼部等高的位置上而使 连接易于进行。送风机的风扇罩上设有背板与壳体 的背面叠加,降低了因背面振动而产生的噪音。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机(以下称作空调机),特别是涉及放置在地板上的落地式封装型空调机。
一般在办公室或大厦内部都使用可以直接放置在地板上的落地式封装型空调机。
在先有技术中,第1种该种型式的空调机如特公昭62-14732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设有:在壳体内倾斜安装着的热交换器,向该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以及收容着用于控制该空调机的运转(例如送风机等的运转)的电气元件的电气设备箱。上述各器械在壳体内是从上方开始按着热交换器、送风机、电气设备箱的顺序而设置的,因此,电气设备箱设在送风机之下,也就是该空调机的最下部。
第2种是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构成的分体式空调机,在该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中的热交换器与室外单元中的热交换器之间有冷媒在循环,因此,为了将从室外单元引出的冷媒管接到室内单元中的热交换器上,从该室内单元中的热交换器延伸出一个用于导入和引出冷媒的连接端部。例如实公昭63-45635号公报及实公昭57-49063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该种冷媒管连接端都是从热交换器的下方延伸出来,并设置在送风机之下,实际上是延伸到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最下部。
第3种如特公昭62-14730号公报所公开的那样,在空调机的壳体内有一向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其用于将叶轮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的风扇罩被安装固定在空调机壳体的背面。
上述送风机的风扇罩仅由构成吸气口的前板以及用于将叶轮吹出的风向送风口进行导向的涡旋部构成,而该涡旋部固定在空调机壳体背面上以安装送风机,因此,风扇罩的背面也兼作空调机壳体的背面。
然而,上述先有技术中的第1种空调机,由于其电气设备箱设在离地面近的最下部,在对电气设备箱内的电器零部件进行维护和修理时,作业人员须将头部贴近地面进行操作,或是仰卧在地面上进行操作,很难操作。
特别是由于空调机的电气设备箱作为负责控制空调机运转的部分,需要经常进行维修,因此有必要使维修等工作容易进行。
另外,上述第2种空调机,由于其冷媒管的连接端部实际上是设在分体式空调机室内单元的最下部,因此,当将来自室外单元的冷媒管向由热交换器延伸出来的连接端部连接时,需要将头部贴近地面或是仰卧着进行操作,连接工作很困难。
上述第3种空调机,如果空调机的壳体是用金属板材制成的,送风机内的电机,叶轮以及由风扇罩导向的风等所产生的振动会直接传向由金属板材制的壳体背面,使壳体发出振动音,成为噪声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保养和维修的空调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由送风机的振动产生的噪音的空调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第1个发明是,一种空调机,其结构是,热交换器设置在壳体内部上方,送风机设置在下方,而该送风机形成的吸气口设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侧;该种空调机的特点是,收容着用于控制上述空调机运转的控制无件的电气设备箱被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侧,并在上述送风机的上述吸气口的上方。
根据该第1发明,由于电气设备箱被安装在壳体的前面一侧并处在送风机吸气口的上方,所以在对收容于电气设备箱内的电器零部件进行维修等工作时,操作人员在蹲着或是坐着的时候,电气设备箱便处在与操作人员的眼部同高的位置,从而方便操作。
而且,由于电气设备箱设置在壳体的前面板一侧,使壳体的深度比以往的大,热交换器的倾斜也加大了,所以使通过热换器的风发出的啸音变小了。
本申请的第2个发明是,一种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构成的分体式空调机,它的特点是,在室内单元的壳体中设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上述送风机在上述壳体的前面形成有吸气口,而在上述壳体内的上述热交换器侧形成有排气口,从上述热交换器延伸出的可以与上述室外单元的冷媒管连接以便输入和导出冷媒的连接端部延伸至上述送风机的前面侧。
根据该第2发明,由于将冷媒管的连接端部设在送风机的前方,安装分体式空调机室内单元时进行的与室外单元冷媒管连接的工作,作业人员蹲下或坐着时,冷媒管的连接端部处在与工作人员眼部同高的位置,便于连接工作。
本申请的第3个发明是,一种空调机具有金属板材制成的壳体,所述壳体之内设置着热交换器,以及向该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该送风机被固定在上述壳体上;该种空调机的特点是,上述送风机的风扇罩由形成为吸气口的前板、将该送风机的叶轮吹出的风向送风口进行导向的涡旋部以及固定着该涡旋部的背板构成;该背板被固定在上述壳体的背面上。
根据该第3发明,在送风机的风扇罩上设有背板,而该背板又叠加地固定在壳体的背面上,因此,实际上是将壳体的背面加强了,这样就降低了壳体背面因振动而发出的噪音。
再进一步,通过在壳体的背面设置消音材料以及将送风口侧的端部弯曲用以引导送来的风,就会进一步降低噪音。
附图图面简单说明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主要部分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室内单元的外观斜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室内单元的纵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室内单元的正视图。
图5是图1所示送风机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空调机的噪声频率分析图。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机1是一个分体式空调机的室内单元,主要由壳体3、倾斜设置在该壳体3中的热交换器5、向上述热交换器5送风的送风机7、收容着能控制该送风机7等的运转的电器零部件(图未示出的)的电气设备箱9构成,热交换器5与室外单元26相连接以使冷媒可以循环。
壳体3具有将一块薄金属板材弯曲成横断面呈“コ”形状的框板11,在框板11的敝开的侧面(前面)上安装前面板13(参照图2),在框板11的上方安装顶板15,在下方安装底板17。
前面板13具有吸气嵌板13a及排气嵌板13b,吸气嵌板13a位于壳体3的下方,并形成为能吸入空气的吸气口14;排气嵌板13b位于壳体3的上方,并形成为能将进行热交换后的热空气排出的排气口16。在该吸气嵌板13a与排气嵌板13b之间设置着中央嵌板13c。
热交换器5倾斜着设置在由上述壳体3与内侧板13d围成的空气通道27中,这样可以使吹来的空气形成的啸声减小。该热交换器5从前面板13到背面以倾斜的状态设置,因此,壳体的深度W便决定着它的倾斜角度。一般来说,热交换器5的倾斜角度愈是小则空气通过时产生的啸声就愈小,因此,壳体深度W愈长,啸声愈小。在这一点上,在本实施例中,壳体深度W与以往技术相比宽出一个电气设备箱9的尺寸,由于热交换器5的倾斜度加大了,因此空气通过热交换器5时产生的啸声便减小了。
此外,在热交换器5的背面设有向送风空气加湿气的加湿器28,以便在采暖时可根据需要向室内加湿。
如图3至图5所示,送风机7是一个所谓离心式的送风机,它由下列构成:在其前面侧形成为吸气口37的单向吸入风扇罩29,设在该风扇罩29内的叶轮31、驱动该叶轮31的电机33。它能将从吸气口37吸入的空气经过送风口35吹向热交换器5。
如图5所详细显示的那样,送风机7的风扇罩29是由形成为吸气口37的前板30、对从叶轮31周围吹出的风进行导向的涡旋部32、以及固定涡旋部32的背板34构成。
前板30形成为平板状,在其大致中央部位形成有吸气口37。
涡旋部32是用带状金属板材沿着叶轮31的周围弯曲而成,它罩在叶轮31的周围以将从叶轮吹出的风导向送风口35,在其两端经折曲而形成弯曲部32a、32b。该弯曲部32a、32b与送风口35的送风口一起将热交换器5的空气通道27隔离开了。
此外,涡旋部32与前板30之间用点焊焊接加以固定。
背板34是一个大致呈矩形的平板,它具有在壳体3的背面6能够将设置送风机7的部分全部覆盖住的尺寸,也就是说,背板34的尺寸不必与壳体背面6的大小相同,与装设送风机7的那部分的尺寸(大约相当于整个壳体背面6的一半)相对应,就能取得大的消音效果。
该背板34与涡旋部32之间是通过将该涡旋部32侧缘上形成的连接部分36用点焊焊接到背板34上而固定起来的。
背板34在送风口35处的端部38被折弯,以与壳体3的背面6形成一个台阶,该端部(弯曲部)38除了可以限制消音材料18的位置以外,并可将送风口的风的吹出方向导向壳体的内侧,因此,可使由送风口35吹出的风不能直接接触设在壳体3的背面6上的消音材料18。这样就可以防止因风直接吹向消音材料而发出的啸声。从消除上述啸声的观点来看,将端部38倾斜弯曲以便将吹出的风顺畅地导向壳体3之内为宜。
此外,背板34是用点焊接被固定在壳体3的背面6上,但背板34是先作为风扇罩29被组装起来之后再固定到背面6上的。这是因为,如果先在壳体板3的背面6上将背板34固定住,再用点焊焊接将涡旋部32组装到背板34上的话,该点焊部会变得很厚而使难于焊接。
在热交换器5的下端设有承接热交换器的结露水的露水盘21(参看图3)。冷媒输出入管(冷媒管)23、25沿着风扇罩29一直延伸至位于热交换器5的下方的送风机7的吸气口37附近,在该冷媒管23、25的连接端部23a、25a上用螺纹连接着用以与室外单元26的冷媒管(以下称作室外冷媒管)50、52相连接的管接头24。
冷媒管23、25在风扇罩29的前面侧(即吸气口37侧)经送风机的排气口35向下方延伸,并如图4所示被设置在壳体3的一个侧面,在本实施例中被设置在正面右侧。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壳体具有足够大的深度(宽度)W,因此,即使将冷媒管23、25设置在送风机7的前面,也能保证为管接头24以及连接工作提供足够的空间。
而且,由于将冷媒管23、25设置在壳体3的一个侧面,使壳体3内的结构紧凑,又具有在检修送风机7时冷媒管23、25不会碍手的优点,同时,由于冷媒管23、25不是延伸到壳体3的最下端,而是延伸至吸气口37附近,因此,与将冷媒管延伸到最下部的以往技术相比,可使冷媒管23、25的总长度缩短。
同时,上述冷媒管23及25分别在吸气口37侧被压接在送风机7上,这样使送风机7驱动时冷媒管23及25的振动受到了遏止。
电气设备箱9由罩壳41、收容于该罩壳41中的基板43、以及盖子45构成,在基板43上设置着图未示出的电器零部件及控制电路。此外,当进行维修保养时,打开盖子45时电器零部件及控制电路便能显露出来。
该电气设备箱9被固定在送风机7的吸气口37的上方,具体地说是固定在送风机7的送风口35对应的前面板13一侧上,置身于在送风机7的风扇罩29与前面板13之间形成的空间47中。这样,通过将电气设备箱9设在送风机7的吸气口37的上方位置上,使电气设备箱9的高度成为约570mm(参照图3),因此,当检修收容于该电气设备箱内的电器零部件时,作业人员蹲下或是坐着时就能使电气设备箱处在与作业人员眼部同高的位置,从而使维修保养等工作容易进行。
此外,由于电气设备箱被设在离地面较高的位置(约570mm)上,因此可以防止灰尘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空调机1被送风机的电机33驱动后,空气通过吸气嵌板13a后从送风机的吸气口37被吸入,再从送风口35向上方送风。一般来说,这时从吸气口37的上部附近A吸入吸气口37的空气量要少于从吸气口37的下部附近B吸入吸气口37的空气量,因此,将电气设备箱9设在被吸入空气量少的地方,能够防止送风机吸气量的降低。然后,经送风口35吹出的风通过热交换器5后再经由排气嵌板13b的排气口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吹出。
此外,可根据需要使从送风机7吹出的一部分空气流入加湿器28,用以加湿送往室内的空气。
对空调机1中的电气设备箱9内的电器零部件等进行维修时,需将前面板13卸下以使壳体内部显露出来,特别是在对电气设备箱9进行检修时,可将吸气嵌板13a卸下,作业人员以单腿蹲立或坐着的姿态来进行操作。这样,采取蹲着等姿态时,电气设备箱处在与作业人员眼部大致同高的位置上,因此使作业人员的操作易于进行并可提高工作效率,以能长时间作业。
另外,在对送风机7进行维修时,由于送风机的主要部件如电机33等所在吸气口37位于电气设备箱9的附近,因此,也可象维修电气设备箱9时那样,采取蹲着或坐着的姿态进行操作。而对热交换器5进行维修时,可将排气嵌板13b或中央嵌板13c卸下,用站立的姿态进行操作。
在进行空调机的安装工作时,要将热交换器5的冷媒管23、25与来自室外单元26的室外冷媒管50、52相接,在连接时,将吸气嵌板13a卸下,冷媒管23、25的连接端部23a、25a便显露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孔34将室外冷媒管50、52引入壳体3内,借助管接头24将室外冷媒管50、52的端头连接到冷媒管23、25的连接端部23a、25a上。
在上述安装工作中,作业人员可采取单腿跪蹲或坐着的姿态进行工作。这时,由于冷媒管23、25的连接端部23a、25a以及管接头24都处在与作业人员的眼部大致等高的位置上,所以作业人员可以蹲着等较省力的姿态高效率地进行工作,而且能进行长时间的工作。
在送风机7运转时由电机33、叶轮31以及吹送的风等的振动都会传到壳体3的背面6上,但是由于在背面上有风扇罩29的背板34叠加其上,使其实际上成为双重结构,因此使背面6被强化而抑制了振动。从而降低了送风机6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壳体3的背面6中安装着送风机7的位置之上方贴有消音材料18,它主要用于吸收因振动传递至背面而产生的噪音。当然,消音材料18不仅能吸收背面6振动时产生的噪音,同时也能吸收壳体3内因振动产生的噪音。
另外,从送风机7的送风口35吹出的风被风扇罩29的背板34的弯曲端部38(参照图5)所引导而不会直接吹向消音材料18,因此能防止消音材料发出的啸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使用和不使用消音材料时的噪音量分别进行了测量,其结果如图6所示。图6是噪音频率分析曲线图,取纵轴为频带级(dB),取横轴为频带中心频率(Hz),以此显示有和没有消音材料18时的测量结果。
从图6可清楚地看到,同是在风扇罩29上设置了背板34的结构,当进一步在壳体3的背面贴上消音材料18时(图中实线曲线),与没有消音材料时(图中虚线曲线)相比,能进一步降低噪音(总计约2dB)。
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有种种弯型。
例如,电气设备箱9的设置位置不限于设在送风机7的送风口35的近傍,只要是在送风机7的吸气口37的上方,也可设在热交换器5一侧。
又如,冷媒管的连接端部23a、25a只要是在送风机与前面板13之间,并不只限于设在送风机7的吸气口37附近,也可以设在出气口35的附近。
再如,设在风扇罩29上的背板34不限于只1张,可以是2张、3张等由数张板材重合而成的背板。而且,背板34不限于全面实心的整张板,也可以是有孔的或是有割断部分的板,可获得同样的效果。

Claims (7)

1、一种空调机,其结构为,在壳体内上方设置热交换器,下方设置送风机,并将在该送内机上形成的吸气口设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侧,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装有用于控制上述空调机的控制零部件的电气设备箱被设置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侧,并处在上述送风机的上述吸气口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电气设备箱被设置在上述送风机的送风口处。
3、一种由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构成的分体式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室内单元的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上述送风机在上述壳体的前面侧形成有吸气口,而在上述壳体的热交换器侧形成有排气口,来自上述热交换器的能与上述室外单元的冷媒管接通以导入和输出冷媒的连接端部被延伸至上述送风机的前面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导入和输出冷媒的连接端部被延伸至上述送风机的吸气口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用于导入和输出冷媒的连接端部被压接在上述送风机的风扇罩上。
6、一种空调机,它具有金属板材制成的壳体,在上述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器以及和向该热交换器送风的送风机,该送风机被固定在上述壳体上,所述空调机的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的风扇罩是由:形成为吸气口的前板、将由该送风机的叶轮吹出的风导向送风口的涡旋部、以及固定着该涡旋部的背板构成;该背板被固定在上述壳体的背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在收容着热交换器及送风机的壳体背面的与上述热交换器相对着的内壁面上贴有消音材料,而且,上述送风机的风扇罩的背板端部在该送风机送风口处被折弯,并有上述消音材料与该端部对接。
CN93118147A 1992-09-21 1993-09-21 空调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0575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4276682A JP3075862B2 (ja) 1992-09-21 1992-09-21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4276681A JP3071051B2 (ja) 1992-09-21 1992-09-21 床置きタイプの空気調和機
JP276681/1992 1992-09-21
JP276682/1992 1992-09-21
JP276681/92 1992-09-21
JP276682/92 1992-09-21
JP4292174A JPH06117658A (ja) 1992-10-06 1992-10-06 空気調和機
JP292174/1992 1992-10-06
JP292174/92 1992-10-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72A true CN1088672A (zh) 1994-06-29
CN1057597C CN1057597C (zh) 2000-10-18

Family

ID=27336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18147A Expired - Lifetime CN1057597C (zh) 1992-09-21 1993-09-21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970001278B1 (zh)
CN (1) CN1057597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3436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体式蜗壳设计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765576A (zh) * 2017-01-03 2017-05-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塑料蜗壳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32042B1 (ko) * 2004-03-09 2007-06-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23436A (zh) * 2017-01-03 2017-03-22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分体式蜗壳设计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6765576A (zh) * 2017-01-03 2017-05-31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塑料蜗壳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40007466A (ko) 1994-04-27
CN1057597C (zh) 2000-10-18
KR970001278B1 (ko) 1997-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9022C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AU2007221336B2 (en) Triangular shaped heat exchanger
CN1746584A (zh) 空调器
CN1154805C (zh) 一种空调器的户外单元
CN1057597C (zh) 空调机
CN1143997C (zh) 减少空调器的室外单元的噪声的结构和方法
CN1051840C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JP2004156800A (ja) 冷凍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CN1178029C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和包含该单元的空调器
CN1139754C (zh) 内部和外部风扇的电机装在外侧的一体式空调器
CN1239850C (zh) 加湿装置
CN1265139C (zh) 一体式空调机的室内侧空气流动装置
JP3071051B2 (ja) 床置きタイプの空気調和機
CN10107855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盘
KR200156399Y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CN1590902A (zh) 空调器室内机遮蔽固定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234999C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242222C (zh) 顶棚式空气调节器
JP349670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590898A (zh) 空调室内机的显示器的安装构造
JPH06101865A (ja) 分離型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CN220253904U (zh) 一种弱电楼宇监控用的排线接线装置
CN1502910A (zh) 空气调节器的控制盒安装结构
JP379213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JPH0835688A (ja) 水冷式の熱交換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