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60072B -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60072B
CN108860072B CN201710333554.7A CN201710333554A CN108860072B CN 108860072 B CN108860072 B CN 108860072B CN 201710333554 A CN201710333554 A CN 201710333554A CN 108860072 B CN108860072 B CN 1088600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channel
motor vehicle
channel
waterw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335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60072A (zh
Inventor
王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3335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600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600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00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600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600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3/00Vehicle cleaning apparatus not integral with vehicles
    • B60S3/04Vehicle cleaning apparatus not integral with vehicles for exteriors of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的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包括第一清洗区和可选择的第二清洗区,其中,所述第一清洗区包括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所述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其控制,满足机动车通过所述水道时,所述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清洗,且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可非常经济、方便、有效地实现机动车除尘和保洁,同时抑制和降低因机动车引起的固体颗粒物对城区大气的污染。

Description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包括该系统的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以及它们的应用。
背景技术
城市中,人的行为对环境质量,特别是对大气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行驶在城区的机动车辆,特别是行驶在非轨道上的机动车辆的如下行为:
(1)在行进中,通过车轮的卷带以及反复的碾压、车体行进中对大气的扰动等,使本已沉附于地表等处的尘埃重新扬起,这种被扬起的尘埃或悬浮于大气中,或在微风的驱动下在城区大气中扩散;
(2)对于燃油和燃气的机动车辆,发动机的尾气排放(包括水、二氧化碳以及颗粒物等);
(3)轮胎与路面磨耗产生的微细颗粒物等;
已成为引发城区,特别是城区的道路周边固体颗粒物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此外,疏于清洗的机动车辆的车体上沉积有尘土。这种车辆一旦上路,行进中受到空气流的冲击这些尘土再入大气,成为城区大气中悬浮固体颗粒物的另一污染来源。
因此,如何有效地保持机动车清洁,降低道路二次扬尘污染,已成为以净化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为目的的城区空气治理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清洗的系统以及包括该系统的建筑物、车道、停车场以及它们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的内容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清洗区和可选择的第二清洗区,其中,所述第一清洗区包括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所述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其控制,满足机动车通过所述水道时,所述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清洗,且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系统。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道,所述车道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系统。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停车场,所述停车场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系统。
第五方面,前述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的应用。
针对机动车可能造成的包括机动车道及其周边大气中固体颗粒物污染,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济、便捷和有效的机动车清洗系统。将该系统可设置于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物内、机动车道上和停车场内,可实现对机动车进行日常清洗,在保持机动车洁净的同时,可明显抑制和降低因机动车引起的机动车道及其周边固体颗粒物对城区大气的污染。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为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此处给出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仅用于理解本发明,而不应解释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其中:
图1-a.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一种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图中,轮迹带和非轮迹带在同一直线上。
图1-b.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一种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该底面的非轮迹带包括一凸起,图中,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不在同一直线上。
图1-c.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一种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与图1-b所示底面的不同是,所述凸起包括一个回流槽。
图1-d.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一种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与图1-c所示底面的不同是,所述回流槽纵向包括有凹槽。
图1-e.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一种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示意图,与图1-d所示的水道底面的不同是,水道的两侧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在该非轮迹带的纵向包括有凹槽。
图2-a.横向剖面如图1的水道底面的纵向剖面示意图,该水道底面为平面。
图2-b.横向剖面如图1的水道底面的纵向剖面示意图,该水道的底面为斜面。
图2-c.横向剖面如图1的水道底面的纵向剖面示意图,该水道的底面为起伏的曲面。
图2-d.横向剖面如图1的水道底面的纵向剖面示意图,该水道的底面为起伏的曲面,起伏的曲面间存在一个过渡的水平面。
图3-a.适合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横向包括凹槽的水道底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3-b.图3-a所示水道横向凹槽处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的组成框图。
图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包括三水道的第一清洗区的组成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2a、2b、2c:轮迹带;2d、2e:纵向包括凹槽的轮迹带;
2f:横向、纵向包括凹槽的轮迹带;3a:位于水道底面中间的非轮迹带;
3b:位于水道底面中间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
3c:位于水道底面中间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其中包括回流槽;
3d、3e:位于水道底面中间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其中包括回流槽和纵向凹槽;
3f:位于水道底面中间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其中包括回流槽、横向和纵向凹槽;
4e:位于水道的两侧的非轮迹带,其中包括凸起和凹槽;
4f:位于水道底面两侧包括凸起的非轮迹带,其中包括横向和纵向凹槽;
5b:位于水道中间非轮迹带上的凸起;
5c:位于水道中间非轮迹带上的凸起,其中包括回流槽;
5d、5e:位于水道中间非轮迹带上的凸起,其中包括回流槽和纵向凹槽;
5f:位于水道中间非轮迹带上的凸起,其中包括回流槽、横向和纵向凹槽;
6:回流槽;7:纵向凹槽;8:位于水道边侧、凸起的非轮迹带;
9:横向凹槽;21:平面的水道底面;22:斜面的水道底面;
23、24:曲面的水道底面;25:过渡的平面水道底面;α:斜面倾角;
41、51:机动车行驶方向;42、52:水的流动方向;43:第一清洗区;
44:第二清洗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中,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是指,通过所述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控制,抑制或消除回落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与水道中的水的混合(也称返混)。因此,任意的通过水道、供水单元和排水单元等的设计置足以抑制或消除这种混合的技术方案均应理解为属于本发明所述的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的范围。
本发明中,所述设置是指设计和/或布置。
本发明中,所述纵向指与机动车行驶的方向平行的方向,所述横向是指与机动车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所述上游方向是指机动车在水道中行驶的方向。进行位置比较时,依机动车行驶方向靠前者所处的位置为上游,反之为下游。
本发明中,依横向,所述水道的底面包括轮迹带和非轮迹带。其中,受水道限制,机动车驶过所述水道时车轮可碾压的部分称为轮迹带;机动车车轮不能碾压的部分称为非轮迹带。一般地,水道底面横向的中间部分为非轮迹带,该非轮迹带两侧为轮迹带,可选择的地,每个轮迹带外侧包括非轮迹带。
本发明中,所述平面指与水平面不存在倾角(倾角为0)的面,所述水道的底面为平面是指轮迹带和非轮迹带在一个平面上的水道的底面;所述斜面为与水平面存在大于0度倾角的坡面,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斜面是指轮迹带和非轮迹带在一个斜面上的水道的底面;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曲面是指除去前述的平面、斜面之外任意的可满足所述水道要求的水道底面形态。例如,所述水道底面可以为一种横向起伏变化的曲面;可以为一种纵向起伏变化的曲面;或者为一种横向和纵向均发生变化的曲面。在这些变化中,所述水道底面中的轮迹带和非轮迹带可以同步变化,也可以不同步变化。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以满足机动车可通过所述水道、所述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冲洗,且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为前提,本发明中所述水道、供水单元和排水单元的设置可以有多种变化。其中,所述水道的设置包括将所述水道的底面设置为平面、斜面、曲面或者为平面、斜面和曲面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水道底面的组合;所述供水单元的设置包括设置水道的供水口,视需要,所述水道可在一处或多处设置供水口,所述供水口设置的位置可以是水道的底部、两侧、上方或者它们任意的组合;所述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包括设置水道的排水口,视需要,所述水道的可在一处或多处设置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位置可以是水道的底部、两侧或者它们的组合。
一般地,为便于实现本发明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的技术目的,所述水道至少在水道的上游端设置一处供水口,即至少在水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设置一处供水口;至少在水道的下游端设置一处排水口,即至少在水道的开始端或靠近开始端设置一处排水口。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包括对所述水道的底面、供水口、排水口以及供水口的供水量和排水口的排水量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要素的调整,可实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的目的。例如,它们可以是但不限于: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平面,水道供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使得供水单元供水和排水单元排水时,水在水道中形成位差(也称水头),该位差使水在水道中逆机动车行驶的方向流动。例如,在水道的起始端或靠近起始端设置排水口,在排水口的上游,如水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设置供水口,供水口向水道供水时,进入水道的水在水道中逆机动车行驶的方向流动,并通过排水口控制和维持水道中的水量满足要求,确保机动车通过所述的水道时,水道中的水在机动车车轮卷带下发生搅动和/或溅射,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在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中得到冲洗的同时,回落至所述水道中的水在逆机动车行驶方向流动水的带动下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平面,在该底面的非轮迹带处可拆装地配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设置使得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可选择地:(1)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进入回流槽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经排水口排出水道;(2)或者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或不联通,在所述回流槽的两个侧向分别包括开口,所述开口的设置使进入回流槽的水部分或全部原位或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中通过所述开口回流至轮迹带所在的水道。当部分进入回流槽的水经回流槽侧向开口回流至水道时,其余部分经排水口排出水道。在此前提下,本发明对所述回流槽的样式和结构可以做灵活设计。例如,所述回流槽为一种预制的可配置于所述水道底面上的沟槽。
本技术方案中,回流槽的存在可以实现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因此,在通过对供水口的供水量和排水口的排水量的控制,使水道中水的存量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本技术方案中对供水口和排水口在水道中设置的位置等可不做特别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设计使得水道中包括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优选所述斜面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延伸升高,其倾角大于0°至小于等于45°;优选为2°至小于等于35°。
本技术方案中,可以在所述水道设置多处供水口和排水口,并通过对供水口和排水口的组合使用以及对供水口供水量和排水口排水量的控制,使水道中水的存量满足要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延伸升高,其倾角大于0°至小于等于45°;优选为2°至小于等于35°。在该底面的非轮迹带处可拆装地配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设置使得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可选择地:(1)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进入回流槽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经排水口排出水道;(2)或者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或不联通,在所述回流槽的两个侧向分别包括开口,所述开口的设置使进入回流槽的水部分或全部原位或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中通过所述开口回流至轮迹带所在的水道。当部分进入回流槽的水经回流槽侧向开口回流至水道时,其余部分可经排水口排出水道。在此前提下,本发明对所述回流槽的样式和结构可以做灵活设计。例如,所述回流槽为一种预制的可配置于所述水道底面上的沟槽。
本技术方案中,斜面及回流槽的存在可以实现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因此,可以在所述水道设置多处供水口和排水口,并通过对供水口和排水口的组合使用以及对供水口供水量和排水口排水量的控制,使水道中水的存量满足要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曲面,通过对曲面底面和所述供水单元的供水口和所述排水单元的排水口的设置,以及对供水口的供水量和排水口的排水量的控制,可使水道中包括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
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将所述水道的底面设计为:
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为不在同一平面的底面,其中,非轮迹带高于轮迹带,非轮迹带的纵向至少包括一个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设计使得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可选择地:(1)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进入回流槽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经排水口排出水道;(2)或者回流槽下游槽口与排水口联通或不联通,在所述回流槽的两个侧向分别包括开口,所述开口的设置使进入回流槽的水部分或全部原位或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中通过所述开口回流至轮迹带所在的水道,当部分进入回流槽的水经回流槽侧向开口回流至水道时,其余部分经排水口排出水道。在此前提下,本发明对所述回流槽的样式和结构可以做灵活设计。例如,所述回流槽为一种预制的可配置于所述水道底面上的沟槽。这里,在满足机动车通行且所述回落的水在所述回流槽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的前提下,对所述非轮迹带底面部分高出轮迹带底面的部分没用特别限制。
或者是轮迹带底面为一种凹曲面,非轮迹带底面为平面或凹曲面,其中,呈凹曲面的轮迹带底面的高点与呈平面或呈凹曲面的非轮迹带的高点持平或高于呈平面或呈凹曲面的非轮迹带的高点,在非轮迹带底面的纵向至少包括一个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设计使得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并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当呈凹曲面的轮迹带底面的高点高于呈平面或呈凹曲面的非轮迹带的高点时,以满足机动车通行且所述回落的水在所述回流槽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为前提,这里对所述轮迹带底面部分高出非轮迹带底面的部分没有特别限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底面为选自平面、斜面和曲面底面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对水道底面和所述供水单元的供水口和所述排水单元的排水口的设置,以及对供水口的供水量和排水口的排水量的控制,可使水道中包括所述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
在上述几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水道的供水口可以设置在水道的底部(包括底面的轮迹带和非轮迹带部分)、上方、两侧,或者它们任意的结合;排水口可以设置在水道的底部(包括底面的轮迹带和非轮迹带部分)和两侧,或者它们的结合。
本发明中,所述分段设置的水道是指所述第一清洗区的水道为多个独立设置的水道(也称子水道)串联使用的水道组合。在所述水道的组合中,各个独立设置的水道的底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各独立设置的水道可以各自单独设置供水单元和排水单元,也可以是设置共用的供水单元和排水单元。
一般地,对于分段设置的彼此靠近或彼此之间存在距离的水道,都可采用串接的方式,即采用如导水管将位于下游位置水道的供水口与位于上游位置水道的排水口连接,水道中的水经导水管从一水道引入另一水道。对彼此靠近的分段设置的水道,可选择地,水道与水道之间包括水溢流槽,水道以及水溢流槽的设置可使水道中的水经溢流槽沿机动车行驶的相反方向从一段水道溢流至另一段水道。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机动车在驶过所述水道,车轮搅动和/或溅射水道中的水,并使包括底盘在内的至少机动车的部分被冲洗的过程为一动态过程。因此,设置所述水道的环境须满足这一要求。
在足以存留水,且存留水的量满足至少部分在驶过的机动车车轮卷带下发生搅动和/或溅射,该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车轮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得到冲洗的前提下,本发明可视具体使用环境等进行所述水道的设置。一般地,适合布置本发明所述系统的环境包括但不限于机动车道、停车场、可供机动车出入的广场以及能够满足要求的建筑物内或外等场地。所述水道可以是但不限于在所述水道布置的场地,例如机动车道上通过开凿和/或围堰的方式形成;可以是但不限于在所述水道布置的场地,例如停车场或建筑物在建设施工中按照设计建造形成;也可以是但不限于由预制件在所述水道布置的场地上组装形成等。在具体实施中,视需要水道建造中包括采用现有技术对水道进行防渗水处理。
视场地情况,本发明提供系统中的所述水道可以是直线水道、曲线水道、环形(包括闭合或不闭合)水道或者是它们中任意的组合。所述水道可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也可以是分段设置的水道的组合。基于所述水道的这些特点,以满足机动车可通行并使驶过所述水道的机动车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被清洗为前提,本发明对所述水道的长短、宽窄等不做具体限制。
一般地,对于一个独立设置的非环形水道的长度最短可以是但不限于2米以上,优选大于20米,进一步优选为40米以上;最长可以是但不限于2000米以下,优选1000米以下。环形水道的半径可以是但不限于大于车辆最小转弯径,例如,环形水道的半径可以是但不限于2L米以上,L为机动车体的车体长(具体实施中可按所泊车中车体最长的车辆为基准计算);对于非规则的闭合水道(首尾连接的水道),其中的弯道的转弯半径应该是但不限于大于或等于包括该水道的机动车清洗系统主要面向的机动车的转弯半径。
一般地,所述水道的宽度与机动车辆的车体宽度相匹配,当所述水道底面的轮迹带外侧包括非轮迹带时,所述水道的宽度应包括该部分。
按照本发明,在行驶的机动车车轮搅动和/或溅射起来的水对机动车包括底盘在内的至少部分冲洗后,回落至水道中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与水道中水的混合。本发明提供系统的这一特点,使得冲洗机动车的水沿机动车行驶方向趋于澄清,进而使机动车的清洗质量得到保障。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水道的底面(包括轮迹带、非轮迹带和回流槽)沿纵向和/或横向包括设置有凹槽。视需要,所述凹槽可做灵活设计。例如,所述纵向凹槽可以是贯通水道的整体设计,也可以是分段的多段设计,视需要,所述纵向凹槽可以是一条或多条;同样,所述横向凹槽可以是贯通水道横截面的整体设计,也可以是轮迹带和/或非轮迹带之间的分段设计,所述横向凹槽可以是一条或多条。
当所述水道的底面沿纵向设置有凹槽时,凹槽的槽底底面可以为斜面,如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延伸,倾角大于0°至小于等于45°;进一步优选为2°至小于等于35°的斜面;当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斜面时,所述凹槽的槽底底面的斜面的倾角优选等于或大于所述水道底面的倾角。
在确保不影响机动车通行的前提下,本发明对在所述水道底面上所包括的凹槽的样式没有限制。一般地,当所述轮迹带包括凹槽时,为了不影响机动车的通行,所述凹槽的宽应小于机动车车轮轮胎的宽;优选所述凹槽的宽为小于等于机动车车轮宽的二分之一;进一步优选所述凹槽的宽为30mm-100mm。当所述非轮迹带包括凹槽时,该凹槽可允许的宽窄则主要受非轮迹带可利用空间限制。
可选择地,所述凹槽可以嵌有预制的具有凹槽功能的刚性结构体,例如,预制的与所述凹槽适配的金属凹槽,以降低和减小机动车行驶可能对路面所造成的损坏。
视需要,在所述凹槽处(包括所述凹槽的端口和/或非端口处)可设置有供水口和/或排水口。
发明人发现,当所述水道的底面的纵向和/或横向包括所述的凹槽时,可为水道使用带来包括至少如下的便利:
(1)有利于水道中可沉积污染物的聚集和清除;
(2)在保持水道中较低水位的前提下,可增加水道中水的保有量。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选择地,在所述回流槽和/或凹槽处配置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的作用在于对冲洗车体后的水进行净化,因此,以满足此目的为前提,各种可用作过滤或渗滤的材料都可用于制备本发明所述的过滤体。例如,所述过滤材料为滤布,可将滤布以一种方便拆装的方式嵌装在所述的回流槽和/或凹槽上;所述过滤材料为具有过滤功能的填料,可将这种填料以装填的方式填入所述的回流槽和/或凹槽中使用。
发明人发现:
(1)对于轮迹带低于非轮迹带,非轮迹带包括回流槽,或者轮迹带与非轮迹带在同一面内,非轮迹带可拆装地设置有高于轮迹带的回流槽,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中的回流槽沿纵向均包括凹槽,且这些纵向凹槽由横向凹槽联通的水道底面,进入回流槽中的水经原位或下游横向凹槽可回流补充至轮迹带所在的下游水道。
(2)对于轮迹带低于非轮迹带,非轮迹带包括回流槽,或者轮迹带与非轮迹带在同一面内,非轮迹带可拆装地设置有高于轮迹带的回流槽,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中的回流槽沿纵向均包括凹槽,且非轮迹带设置有与凹槽平行并联通的引水管线(例如回流槽底面下方设置的与所述回流槽沿纵向包括的凹槽底面在一个水平面上的引水管线),将该引水管线通过横向设置的引水管或凹槽与轮迹带包括的纵向凹槽联通,进入回流槽中的水经该引水管线可回流补充至指定的轮迹带所在水道的位置。
关于水道包括但不限于这些方面的设计,在保证清洗效果的同时对提高水的使用效率有利。特别是当在纵向凹槽和可选择的横向凹槽中设置有过滤体时,该水道自身可实现对水道中的水净化。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供水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供水方法通过供水口向所述水道供水。例如,可以将所述水道的供水口接入公共供水系统进行的供水或补水;利用水车机动地向所述水道的给水或补水等。一般地,所述系统配置有供水单元,包括配置可向水道供水的水池、水箱、水塔、水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等。视实际需要,所述水道的供水单元可以配置一个或多个包括水池、水箱、水塔或水泵等的供水点,每个供水点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供水口向水道供水。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排水单元可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排水方法通过排水口排水,并与供水单元一同维持水道中供水与排水的平衡,使所述水道中的水满足所述系统对水道中存留水量的要求。例如,所述水道的位置高于周边环境,可以通过在所述水道的底部或两侧设置排水口(也称自然排水口),依靠水自身重力流出所述水道的方式排水;或者所述水道的位置低于周边环境或与周边环境持平,在所述水道的底部或两侧设置排水口,依靠与排水口连接的排水泵排水;或者所述水道分段设置,各段设置有供水口和排水口,分段设置的水道之间,将处于水道上游的排水与处于下游的供水口管线连接,如需要,连接管线间配置排水泵,使上游的水通过管线流入下游水道。除具有自身水净化功能的水道,一般地,所述水道至少有一处排水口可配置有水泵,通过水泵向水道外进行排水和排水控制。
本发明中,所述可将水道的供水口设置于所述水道的底部、两侧、上方或者它们任意的组合;将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水道的底部、两侧或者它们的组合的含义包括,在不影响机动车通行和满足所述水道对水量的要求,以及满足那些需要通过供水和排水的设计控制水在水道中的流向,从而消除或部分消除回流水沿机动车行驶方向混合的前提下,本申请对通过供水口向水道供水的方式以及通过排水口向水道外排水的方式没有限制。例如,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是但不限于:
水道供水口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和/或两侧,可以在所述供水口处直接加装水的控制开关和喷头,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喷头从所述水道的底部和/或侧向向水道供水或补水,或者所述供水口作为水的溢流口直接与上游排水口连接,使上游水道中的水溢流至下游水道;水道供水口设置于水道的上方,可以在所述供水口处直接加装水的控制开关和喷头,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喷头从所述水道的上方向水道供水或补水。视需要,所述水道可以设置一处或多处供水口,每处供水口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如前述的控制开关和喷头。当所述水道设置多处供水口时,优选至少一处供水口的供水为清水。所述清水指源自水道之外的澄清的水,或者是源自水道的经净化处理后的水。其他供水口所供的水可以是上游直接向下溢流的水或者是自上游排水口排放的水,例如,当所述水道为分段设置时,可将上游水道排水口通过导水管与下游水道供水口连接,使上游水道的水通过导水管引入下游水道。视需要,可在上游排水口与下游供水口之间配置排水泵以实现这一过程。一般地,所述清水的供水口优选置于所述水道沿机动车行驶方向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
当所述供水口为设置于所述水道的两侧和/或上方的一组或多组喷头,所述喷头的设置以及输送至喷头处的水压使水以喷淋的方式向所述水道供水。采用这种方式供水,且水直接喷淋至机动车车体时,可使机动车其他部分得到清洗。
水道排水口可设置于水道的底部和/或两侧,包括在所述排水口处加装水的控制开关,排水管、排水泵等。当所述排水口配置有排水泵时,可选择地设置过滤器与水泵配合使用。由此以去除和减少在使用过程水道中形成的污染物,如沉积的泥砂一类的固体颗粒物,经如此净化后的水可以直接循环入水道,也可以循环至所述供水单元回用。
在足以实现对所述供水口和排水口实施供排水控制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任意的现有技术实现对供水和排水的控制。例如,由人力对供水口供水和排水口排水进行控制;利用传感器,例如水位传感器、运动目标感应装置等对水位和机动车进行判断和识别,并据此对供水泵和排水泵进行控制等。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水道中包括设置水的折射体,通过水折射体的设置,可进一步调整和控制被机动车轮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二次溅射的方向,使二次溅射的水至少部分溅射至车体或特定的方向,以提高对车体冲洗的效率等。在足以实现所述功能的前提下,本发明对所述水折射体的结构样式以及在所述系统中布置的位置没有限制。
可选择地,所述第一清洗区配置水净化单元。所述水净化单元包括与水泵配合使用的过滤器、水沉降池等。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系统包括设置所述水道的屏蔽单元。所述屏蔽单元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1)防止或抑制由包括车轮搅动和/或溅射可能引起的水的外溢。
(2)防止或抑制沙尘对水道的污染,隔热或者保温。
当以防止或抑制由包括车轮搅动和/或溅射可能引起的水的外溢为主要目的时,所述屏蔽单元可以是开放的挡水体。在满足包括防止或抑制由包括车轮搅动和/或溅射可能引起的水外溢作用等的前提下,本发明可对所述挡水体结构样式做灵活设计。例如,沿所述水道的两侧设置挡水板等。当所述水道设置挡水板时,可以但不限于通过设计赋予挡水板一定的水折射体的功能,使该挡水板具有挡水功能的同时兼有水折射体的作用。
当以防止或抑制沙尘对水道的污染、隔热或者保温为主要目的时,所述屏蔽单元可以是允许机动车驶入和驶出的封闭的通道。当所述水道和所述屏蔽单元均采用预制的组件组合而成时,可以但不限于将所述水道和所述屏蔽单元的构成组件做一体设计。
在足以满足机动车清洗要求且不会在车体上明显残留渍痕及污染的前提下,本发明对引入所述水道中的水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澄清的雨水、河水、中水和源自公共供水系统的自来水,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是经离子交换得到的去离子水等。在特殊天气状况下,例如北方的冬季,且系统在露天使用时,所述水中可含有防冻添加组分等。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视需要可以包括任何不影响或有助于所述系统工作的辅助单元。例如,在机动车驶入或驶出所述水道处设置过渡连接部,以缓冲或降低机动车通过所述水道时可能产生的震动和颠簸;还可以在所述水道末端即机动车驶离所述水道可以设置所述水道的延展部,所述水道的延展部包括吸水体,所述的吸水体的设置满足机动车通过所述延展部时,机动车车轮至少部分可碾压到所述吸水体,由此至少可部分地抹去机动车包括车轮上附着的水。当所述系统包括所述水道延展部时,其中的所述吸水体可以整体设置成其宽度或与机动车辆的车体宽度匹配,也可以设置成两条并行的吸水体,每个吸水体的宽度与通行车辆的车轮的宽度匹配,两个并行吸水体的间距与机动车的轮间距匹配。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可选择地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清洗区,其目的在于在第一清洗区清洗后的机动车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进一步精洗和护理,例如包括给机动车上蜡以及驾驶室在内的清扫等。可以采用任意的现有技术实现这些目的,对此本发明对所述二次清洗的实现方式不做特别限制。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第二清洗区与第一清洗区的联通方式可以是但不限于:包括在所述第一清洗区的所述水道上设置有辅助通道,机动车通过辅助通道驶离所述水道进入第二清洗区;或包括在所述第一清洗区设置有机动车转移台架,通过该台架机动车平移或以升降的方式转移至所述第二清洗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关于水道底面,图1-a、图1-b、图1-c、图1-d和图1-e给出了几种可用于本发明第一清洗区的水道底面的横向剖面(横剖面)示意图,其中:
图1-a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轮迹带2a和非轮迹带3a。
在图1-a中,由轮迹带2a和非轮迹带3a构成的水道底面(剖面轮廓线)为一条直线。
图1-b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轮迹带2b和非轮迹带3b。
在图1-b中,非轮迹带3b包括一个凸起5b,由轮迹带2b和非轮迹带3b构成的水道底面(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曲线(即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不在同一面上形成的剖面轮廓线,下同)。
图1-c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轮迹带2c和非轮迹带3c。
在图1-c中,非轮迹带3c包括一个凸起5c,凸起5c中间包括一个V字型凹陷,该V字型凹陷为在所述凸起5c处纵向设置的回流槽6。在图1-c中,由轮迹带2c和非轮迹带3c构成的水道底面(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曲线。
图1-d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轮迹带2d和非轮迹带3d。
在图1-d中,构成水道底面的两条轮迹带2d各包括一个U字型凹陷,构成水道底面的非轮迹带3d的凸起5d包括一个V字型的回流槽6,V字型回流槽6包括一个U字型凹陷,分布在轮迹带和非轮迹带的3个U字型凹陷为在所述轮迹带和V字型回流槽处纵向设置的纵向凹槽7。在图1-d中,由轮迹带2d和非轮迹带3d构成的水道底面(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曲线。
图1-e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轮迹带2e、非轮迹带3e和非轮迹带4e。与图1-d的不同是,水道的两侧包括非轮迹带4e,非轮迹带4e包括一个凸起8,凸起8包括纵向凹槽7。在图1-e中,由轮迹带2e、非轮迹带3e和非轮迹带4e构成的水道底面(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曲线。
应当理解的是,各图中的轮迹带和非轮迹带以及不同非轮迹带中包括的纵向凹槽7的尺寸以及样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图2-a、图2-b、图2-c和图2-d给出了几个具有图1-a横剖面的水道底面的纵剖面示意图,其中:
图2-a中包括水1,水道底面21。
在图2-a中,水道底面21(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水平的直线。
由图1-a和图2-a决定的水道的底面为平面。
如前述,对底面为平面的水道可通过系统至少在所述水道上游,例如水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设置供水口,在所述水道下游,例如水道的开始端或靠近开始端处,设置排水口,通过供水口的供水在水道中形成逆机动车行驶方向流动的水头,在机动车驶过所述的水道时,水道中的水1在机动车车轮作用下发生搅动和/或溅射,使包括车轮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在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中得到冲洗的同时,回落至所述水道中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不反混。
图2-b中包括水,与水平面夹角为α角(也称为斜面倾角)的斜面的水道底面22。
在图2-b中,斜面的水道底面22(剖面轮廓线)为一条斜线。
由图1-a和图2-b决定的水道的底面为斜面。
图2-c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曲面的水道底面23。
在图2-c中,曲面的水道底面23(剖面轮廓线)为一条连续起伏的曲线。
由图1-a和图2-c决定的水道的底面为纵向、连续起伏变化的曲面。
图2-d中包括水1,构成水道底面的曲面的水道底面24和过渡的平面水道底面25。
在图2-d中,曲面的水道底面24和过渡的平面水道底面25(剖面轮廓线)为一条纵向、不连续起伏的线。
由图1-a和图2-d决定的水道的底面为纵向、不连续起伏变化的曲面,在所述曲面之间包括一个过渡的平面。
当所述水道为纵向、不连续起伏变化的曲面时,水道中的水在过渡的平面水道处形成缓流并以溢流的方式沿机动车行驶的相反方向流至另一起伏段的水道。可选择地,所述过渡的平面水道处处配置有供水和/或排水口。
图2-b,图2-c和图2-d给出了三种通过对所述水道底面的不同设计,实现的抑制回落至所述水道中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反混的例子。
其中,在图2-b所示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的水道底面22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升高,使用时,机动车驶入所述的水道,水道中的水1在机动车车轮作用下发生搅动和/或溅射,使包括车轮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在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中得到冲洗。由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升高的斜面的水道底面22决定,被搅动和/或溅射以及冲洗车体后的水回落至沟槽后逆机动车行驶方向流动。与其他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方案对所述供水口设置的位置不做特别限制。
在图2-c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曲面的水道底面23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呈一种升高、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起伏变化。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计每个波纹的波峰高度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通过系统至少在所述水道上游,例如水道的末端或靠近末端处,设置供水口,在所述水道下游,例如水道的开始端或靠近开始端处,设置排水口,通过供水口的供水在水道中形成逆机动车行驶方向流动的水头,在机动车驶过所述的水道时,水道中的水1在机动车车轮作用下发生搅动和/或溅射,使包括车轮在内的至少部分车体在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中得到冲洗的同时,回落至所述水道中的水沿机动车行驶的方向不反混。
图2-d所述的技术方案与图2-c所述的技术方案的区别在于,在波纹与波纹之间有一个槽底呈水平的连接部。该连接部的存在可使水道中存在一个相对的深水区,对调节和改变机动车通过水道时的清洗形态有利。例如,在相对的深水区,可使机动车在搅动的水中得到清洗,在波纹区在溅射的水中得到清洗。
图2-c和图2-d给出的技术方案说明,当所述水道布置在水平的场地(如水平的路面)上,所述水道底面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升高的斜面作用,可通过在水平场地上分段设置多个这种水道底面,使每段水道底面满足要求,之后将各段逐一连接形成一种波纹形水道,通过对系统在所述水道上的供水口和排水口上的设置,可实现对所述水道中水的流向进行控制。当所述水道布置在坡体上时,同样可以将坡体设计成类似的波纹水道,以调整或强化系统的斜面作用。
一般地,由图1-a分别与图2-a、图2-b、图2-c和图2-d决定的所述水道的底面,可视为以剖面图1-a中由轮迹带2a和非轮迹带3a构成的水道底面的轮廓线为动线在特定空间上连续运动的轨迹。据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以包括但不限于图1-a、图1-b、图1-c、图1-d和图1-e横向剖面图中水道底面的轮廓线作为动线,将这些动线在给定条件和空间中连续运动的轨迹设计出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所述水道底面,这里不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图1-a横向剖面图的水道底面的轮廓线为动线可给出的运动轨迹,且可设计为所述水道底面用于本发明的包括但不限于由图1-a和图2-a决定的水道底面、由图1-a和图2-b决定的水道的底面、由图1-a和图2-c决定的水道的底面以及图1-a和图2-d决定的水道的底面。
此外,以包括但不限于纵向剖面图2-a、图2-b、图2-c和图2-d中水道底面轮廓线为动线,这些动线在给定条件和空间中连续运动的轨迹都可设计成为本发明所述的水道底面使用。
一般地,依据包括图1-a、图1-b、图1-c、图1-d和图1-e,或者图2-a、图2-b、图2-c和图2-d设计的水道底面,它们分别具有相同的横向剖面或者相同的纵向剖面图。根据不同需要,在具体实施的水道设计中的一个水道中的底面可以设计具有多种横剖面样式或纵剖面样式,以使所述系统与所布置的环境适应,使实施技术方案达到优化。
视需要,所述水道的底面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横向的凹槽。
例如,将图1-e所示水道底面的横剖面的轮廓线视为动线,依据该动线在平面上直线连续运动的轨迹可以设计得到一种水道底面,在该水道底面设置一个或多个横向的凹槽,可得到一种适合用于本发明的横向包括凹槽的水道底面。该水道底面的俯视示意图见图3-a,设置横向凹槽处的横剖面图见图3-b。
由图3-a和图3-b所示的水道底面包括轮迹带2f、非轮迹带3f、非轮迹带4f和横向凹槽9。其中,轮迹带2f包括凹槽7;非轮迹带3f包括凸起5f,凸起5f包括回流槽6,回流槽6包括凹槽7;非轮迹带4f包括凸起8,凸起8包括凹槽7。横向设置的凹槽9将分别设置于非轮迹带4f、非轮迹带3f和轮迹带2f处的凹槽7联通。当机动车通过水道时,其中的水1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冲洗,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6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由于设置在凸起5f上的回流槽高于轮迹带2f处的水道底面,上游回落的水可经回流槽6和横向的横向凹槽9回流至下游轮迹带所在的水道内。
在具体中,可在回流槽和/或凹槽处设置过滤体,并依靠前述的所述回落水在水道中的流动特性,实现所述水道中至少部分得到净化。
视需要,图3-a和图3-b所示的水道底面中横向凹槽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当所述凹槽为多个时,它们可以在所述水道底面均匀发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例如,当所述回流槽和/或凹槽处设置过滤体,并强调所述水道自身的水净化功能时,所述横向凹槽在所述水道中可以是但不限于上游疏,下游密的分布。一般地,所述横向凹槽间的距离可以是但不限于1m-50m。
在包括图1-a、图1-b、图1-c、图1-d和图1-e,或者图3-a、图3-b涉及的技术方案中,包括轮迹带和非轮迹带的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度应与机动车辆的车体宽度以及对水道功能要求匹配。其中,所述非轮迹带包括水道底面中间(横向)的非轮迹带以及可选择的水道底面的两侧的非轮迹带。一般地,当所述水道为混合车辆共同使用,且水道底面两侧不包括非轮迹带时,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度应满足卡车以及大型轿车(载客30人以上)的通过,例如,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2.6-3.8m,其中,处于水道底面中间部分的非轮迹带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300-1500mm;当所述水道底面包括两侧非轮迹带(在该轮迹带上包括或不包括回流槽和/或凹槽)时,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2.6米-3.8米,其中,处于水道底面中间部分的非轮迹带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300-1500mm,两侧非轮迹带宽可以是但不限于50-1000mm;当所述水道仅限于包括轿车在内的小型机动车使用,且水道底面两侧不包括非轮迹带时,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2米-3米,其中,处于水道底面中间部分的非轮迹带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300-1000mm;当所述水道底面包括两侧非轮迹带(在该轮迹带上开或不开回流槽和或凹槽)时,所述水道底面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2米-3.8米,其中,处于水道底面中间部分的非轮迹带的宽可以是但不限于300-1500mm,两侧非轮迹带宽可以是但不限于50-1000mm。
视需要,本发明中构成所述水道底面的非轮迹带部分相对轮迹带部分可以呈凸起、凹陷或持平状。其中,当处于水道底面中间区(横向)的非轮迹带为凸起时,其凸起的高度受机动车最小离地间隙限制,一般地,所述凸起的高可以是但不限于10mm-200mm;处于水道底面两侧的非轮迹带为凸起时,其凸起的高通常没有限制,当在两侧非轮迹带上开有回流槽时,考虑到搅动和/或溅射起来的水可进入回流槽的效率,一般地,所述凸起的高可以是但不限于10mm-200mm。
当所述水道非轮迹带处设置有回流槽时,在可满足搅动和/或溅射起来的水可进入回流槽,其中至少部分流动方向与机动车行驶反向的前提下,本发明中所述回流槽的样式、结构和布置方式,可视非轮迹带情况作灵活设计。例如,在两个轮迹带中间的非轮迹带上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一条或多条回流槽,例如设置1条至10条;在水道底面两侧的非轮迹带的每侧各开有或设置一条。所述的回流槽可以是但不限于呈V字型、U字型和W型等结构。
一般地,在包括但不限于如下述情况下,所述回流槽在结构上应有相应的适配性,例如,当在回流槽中设置过滤体(如滤布)时,所述回流槽在结构上应配置所述过滤体固定和拆装的构件,以方便这种拆装;当所述回流槽横向和/或纵向开有凹槽,回流槽和凹槽结合后的结构可以是但不限于如图1-d漏斗型,凹槽的槽底通常低于轮迹带所在的水道底面,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低于轮迹带所在水道底面10-400mm。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的框图,包括第一清洗区43和可选择的第二清洗区44。第一清洗区包括水道、供水单元、排水单元和可选择的水净化单元。其中,所述水道可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也可以是多个独立设置的水道的组合。水的流动方向42包括供水单元的供水经水道至排水单元。使用中,机动车按照机动车行驶方向41驶入并通过水道。其中,所述水道和/或供、排水单元的设置以及向水道的供、排水量的控制满足机动车通过水道时,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冲洗,且冲洗后回落的水在所述水道中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经在第一清洗区43清洗的机动车,可以直接驶离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根据需要也可以进入第二清洗区44进一步对机动车进行清理,之后驶离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
本发明所述第一清洗区中的水道为分段独立设置水道组合的例子,如图5所示。
图5中,所述的第一清洗区包括水道I、水道II和水道III、供水单元、排水单元和可选择的水净化单元。其中,水的流动方向52包括供水单元的供水经水道至排水单元。可选择地,可通过供水单元分别向水道I、水道II和水道III供水,通过排水单元分别从水道I、水道II和水道III排水;或者是通过供水单元向水道III供水,依此流经水道III、水道II和水道I的水,通过排水单元从水道I中排出水道。使用中,机动车按照机动车行驶方向51驶入并通过水道,其中,所述水道和/或供、排水单元的设置以及它们向水道的供、排水量的控制满足机动车通过水道时,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冲洗,且冲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之后驶离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提供的如图4所示的机动车清洗系统设置在机动车车道上。
以满足机动车的通行,并使驶入水道的机动车在其中完成第一清洗区的清洗为前提,所述水道的底面可做多种设计,包括:机动车道的路面为平面,所述水道的底面可设置为平面或曲面;机动车道的路面为斜面,所述水道的底面可设置为斜面或曲面;机动车道的路面起伏变化,所述水道可由多个与起伏路面配合的水道底面(如包括但不限于平面、曲面或斜面)构成的独立设置的水道串联组成。
视车道情况,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第二清洗区,也可以不包括第二清洗区。例如,所述机动车车道分为主路和辅路,当设置于机动车主车道上时,所述系统通常不包括所述第二清洗区;当设置于机动车道的辅路上,且辅路周边有足够空间设置所述第二清洗区(如辅路临近立交桥,立交桥下有足够空间的情况),所述系统通常可以包括第二清洗区。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如图4所示的机动车清洗系统设置在停车场。包括:
停车场足以设置环形水道,所述系统中的第一清洗区中的水道可设置为环形,环形水道的设置可使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直接驶入水道完成第一清洗区的清洗。当所述系统不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驶离所述系统;当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可选择驶离所述系统或选择进入第二清洗区对机动车进行进一步清洗,之后驶离所述系统。
停车场不足以设置环形水道,所述系统中第一清洗区的水道可设置为线形水道(包括直线型形和/或曲线形水道),线形水道可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也可以是分段设置的水道的组合。线形水道的设置可使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直接驶入水道,完成机动车在所述第一清洗的清洗,当所述系统不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驶离所述系统;当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可选择驶离所述系统或选择进入第二清洗区,对机动车进行进一步清洗。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的如图4所示的机动车清洗系统设置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设置于建筑物内和/或建筑物外。
这里所述建筑物包括但不限于封闭的停车场、含有洗车、泊车、修车以及其他商用区域的建筑物。
视建筑物的空间情况,所述系统可以包括第二清洗区,也可以不包括第二清洗区。其中,第一清洗区中的水道可以是直线形、曲线形、环形或者是它们中任意的组合。包括:
建筑物内和/或外满足设置环形水道要求,所述系统中第一清洗区中的水道可设置为环形,环形水道的设置可使进入所述建筑物的机动车直接驶入环形水道,完成机动车在所述第一清洗区的清洗,当所述系统不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驶离所述系统;当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可选择驶离所述系统或者选择进入第二清洗区,对机动车进行进一步清洗。
建筑物不能满足设置环形水道的要求,所述系统中的第一清洗区中的水道可设置为线形水道(包括直线形和/或曲线形水道),线形水道可以是一个贯通的整体,也可以是分段设置的水道的组合。线形水道的设置可使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直接驶入水道,完成机动车在所述第一清洗区的清洗,当所述系统不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驶离所述系统;当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清洗区时,完成第一清洗区清洗的机动车可选择驶离所述系统,也选择进入第二清洗区,对机动车进行进一步清洗。
当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设置在包括机动车道、停车场和建筑物等不同场地时,其中的供水和排水单元在设置上可做不同选择。例如:
当所述系统设置在机动车道上,机动车道的路面为平面,所述水道可设置为具有图3-a和图3-b所示底面结构。可选择地,通过在包括回流槽、凹槽等处设置过滤体,使水道中的水在使用中不断自身净化并在水道内循环。对于这种水道,通常只需对因蒸发或机动车车体吸收和携带引起的水的流失部分进行补充。可采用任意现有技术对这种水道进行补水,例如,通过水车随机对水道进行补水;配置滴流装置,以滴流的方式向水道进行补水等。
当所述系统设置在机动车道上,机动车道的路面为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升高的坡面,所述水道设置为具有图1-b和图2-b(图2-b为具有图1-b横向截面的水道底面在轮迹带处的纵向截面)所构成的底面结构。
当系统水道为一个水道,可以在所述水道设置一个或多个供水口和排水口,通过对供水口和排水口的组合使用以及对供水口供水量和排水口排水量的控制,使水道中水的存量满足要求,例如:在所述水道设置一个供水口和一个排水口,其中的供水口设置在水道上游靠近水道的末端处,排水口设置于水道的下游靠近起始端处;在所述水道设置多个供水口和多个排水口,以调节水道中的水满足要求为前提,各供水口和排水口可以同时启动,也可以错时启动对水道进行供水和排水。
当系统水道为包括多个独立设置的水道的组合时,如图5所示的水道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水道,可选择地,可通过供水单元分别向水道I、水道II和水道III供水,通过排水单元分别从水道I、水道II和水道III排水;或者是通过供水单元向水道III供水,依此流经水道III、水道II和水道I的水,通过排水单元从水道I中排出水道。其中,每个独立设置水道中的供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可以是在所述水道设置一个或多个供水口和排水口,通过对供水口和排水口的组合使用以及对供水口供水量和排水口排水量的控制,使每个水道中水的存量满足要求,例如在所述水道设置一个供水口和一个排水口,其中的供水口设置在水道上游靠近水道的末端处,排水口设置于水道的下游靠近起始端处;可以是在所述水道设置多个供水口和多个排水口,以调节水道中的水满足要求为前提,各供水口和排水口可以同时启动,也可以错时启动对水道进行供水和排水。视需要,所述供水口可以设置在水道的底面、侧面和上方。当所述供水口设置在水道的侧面和上方时,优选以喷淋的方式供水。一般地,排水口通过配置水泵排水,并给水泵加装过滤器,水泵从水道中排出的水可以循环入供水口循环使用。
当所述系统设置在围绕广场形成的环形路面、停车场或建筑物内和/或外,环形路面、停车场或建筑物提供的场地空间满足机动车以所述场地空间的一处为起点出发,在行驶轨迹不重复的前提下可返回起点的场地空间时,该场地空间可以设置环形水道。该环形水道可以是一个贯通、闭合的整体,也可以是分段、成环形设置的水道的集合。视环形水道的不同,其供水口和排水口的设置可以包括多种变化,例如:
环形水道设置一处入口,从机动车入口至机动车出口依次包括的水道底面可以是但不限于:由图1-a和图2-a决定的具有平面结构的水道底面、由图1-a和图2-b决定的具有斜面结构的水道底面、由图1-c和图2-a决定具有曲面结构的水道底面。
对该水道的供水和排水可以是但不限于,在底面为平面结构的水道的底面处设置多个排水口,在底面为斜面结构的水道和底面为曲面结构的水道设置供水口,供水口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在水道的两侧和/或水道的上方,供水口以喷射的方式从侧向和/或上方向水道供水。其中,底面为平面结构的水道配置水位感应装置,当该段水道的水位超过设定值时,排水单元启动排水口排水;底面为斜面结构的水道和底面为具有曲面结构的水道处配置机动车感应装置,当机动车驶入时,所述感应装置指令供水单元启动供水口以喷射的方式供水。采用这种方式,在向所述水道供水的同时可以同时对机动车车体的其他部分进行清洗。
视需要可以在该环形水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口。当设置多个出口时,优选所述出口的位置设置在底面为曲面结构的水道上。其中,所述底面为曲面结构的水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出口与出口间为各自独立的水道,每个水道各自设置供水口和排水口,通过各自的排水口将水引入底面为斜面和/或平面结构的水道。
环形水道设置多处入口,从水道的机动车入口至环形水道包括或不包括过渡水道,当从水道的机动车入口至环形水道包括过渡水道时,过渡水道可以做多种选择,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由图1-a和图2-a决定的具有平面底面的水道,机动车经过渡水道进入所述环形水道。所述环形水道可以是由多个具有不同底面的水道组合而成,也可以是由单一底面的水道组成。例如,水道底面为由图1-a和图2-c决定的曲面结构;或者为由图3-a和图3-b决定的曲面结构。
所述水道不论是贯通的整体还是多个分段水道各自独立,对于由图1-a和图2-c决定的具有曲面结构的水道,排水口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在水道底面的波峰与波峰见的谷底处,供水口设置在水道的两侧和/或水道的上方。对于水道底面为由图3-a和图3-b决定的具有曲面结构的水道,排水口可以是但不限于设置在水道底面的横向凹槽处,供水口设置在水道的两侧和/或水道的上方。
视需要可以在该环形水道上设置一个或多个出口。当设置多个出口时,所述环形水道可以由几个独立水道集合而成,每个独立的水道包括机动机动车出口,该出口的设置即可由该水道单独使用,也可以通过环形水道供经由其他入口驶入的机动车辆使用。
当所述环形水道设置于停车场、建筑物内时,优选设置包括有水沉降池的水净化单元,以保证和提高水的净化效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变型,这些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此外,对于本文中披露的数值范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视为在本文中具体的公开。

Claims (14)

1.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包括第一清洗区,其中,所述第一清洗区包括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所述水道、水道供水单元和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其控制,满足机动车通过所述水道时,所述水道中的水能够被搅动和/或溅射,该被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使包括机动车底盘在内的机动车的至少部分被清洗,且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所述水道的设置包括设置水道的底面,所述水道的底面设置为平面、斜面、曲面或者为它们任意的组合,所述水道包括水的折射体,通过水折射体的设置,进一步调整和控制被机动车轮搅动和/或溅射的水二次溅射的方向,使二次溅射的水至少部分溅射至车体或特定的方向;所述水道供水单元的设置包括设置水道的供水口,所述供水口设置一处或多处,供水口设置的位置是水道的底部、两侧、上方或者是它们的任意的组合;所述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包括设置水道的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设置一处或多处,排水口设置的位置是水道的底部、两侧或者它们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水道供水单元与所述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其控制,使得水道中包括所述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或者所述水道的底面为平面,所述底面上设置有回流槽,所述回流槽的设置使得所述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进入回流槽,并在所述回流槽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或者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斜面,所述斜面的设置使得水道中包括所述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在所述水道中沿机动车行驶的反向流动;或者所述水道的底面为曲面,所述水道底面的设置和/或所述水道供水单元与水道排水单元的设置及其控制,使得水道中包括所述清洗后回落的水至少部分沿机动车行驶的反方向流动;或者所述水道的底面为选自平面、斜面和曲面底面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槽设置有过滤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的底面包括轮迹带和非轮迹带,沿水道底面的轮迹带和/或非轮迹带的纵向和/或横向设置有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供水单元在所述凹槽端口处设置有供水口;和/或
所述水道排水单元在所述凹槽端口处设置有排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纵向设置的凹槽的槽底为斜面,所述斜面的倾角等于或大于所述水道底面的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设置有过滤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分段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水道屏蔽单元。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二清洗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清洗区为与第一清洗区联通的驻车清洗区。
12.一种建筑物,所述建筑物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提供的机动车清洗系统。
13.一种车道,所述车道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提供的机动车清洗系统。
14.一种停车场,所述停车场包括一种机动车清洗系统,所述机动车清洗系统为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提供的机动车清洗系统。
CN201710333554.7A 2017-05-12 2017-05-12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Active CN1088600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3554.7A CN108860072B (zh) 2017-05-12 2017-05-12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33554.7A CN108860072B (zh) 2017-05-12 2017-05-12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0072A CN108860072A (zh) 2018-11-23
CN108860072B true CN108860072B (zh) 2021-06-25

Family

ID=64319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3554.7A Active CN108860072B (zh) 2017-05-12 2017-05-12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600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7516A (zh) * 2019-11-15 2020-01-10 山东职业学院 一种多功能的轨道交通车辆清洗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079U (zh) * 1987-06-22 1988-04-20 徐模宏 车道路面润湿装置
GB0006654D0 (en) * 1999-03-25 2000-05-10 Entwistle Lorne Vehicle washing apparatus
CN203157948U (zh) * 2013-03-26 2013-08-28 周典 一种压溅清洗装置
CN103835255A (zh) * 2014-02-28 2014-06-04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车辆行驶时路面扬尘的方法及道路系统
CN203768755U (zh) * 2014-03-27 2014-08-1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自动清洗的路基路面结构
CN105813906A (zh) * 2013-11-12 2016-07-27 日本公营株式会社 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
CN106143423A (zh) * 2015-03-27 2016-11-23 南京松之青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清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13549U (en) * 2006-10-13 2007-06-11 An Hsin Agriculture Co Ltd Ground level safe spraying structure improvement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7205079U (zh) * 1987-06-22 1988-04-20 徐模宏 车道路面润湿装置
GB0006654D0 (en) * 1999-03-25 2000-05-10 Entwistle Lorne Vehicle washing apparatus
CN203157948U (zh) * 2013-03-26 2013-08-28 周典 一种压溅清洗装置
CN105813906A (zh) * 2013-11-12 2016-07-27 日本公营株式会社 车辆用附着物去除装置
CN103835255A (zh) * 2014-02-28 2014-06-04 成都易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车辆行驶时路面扬尘的方法及道路系统
CN203768755U (zh) * 2014-03-27 2014-08-13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自动清洗的路基路面结构
CN106143423A (zh) * 2015-03-27 2016-11-23 南京松之青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车清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60072A (zh) 2018-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1015B1 (ko) 유출지하수 및 빗물을 이용한 도로용 비산 미세먼지 저감 장치
CN108860072B (zh) 机动车清洗系统、含该系统建筑物、车道和停车场及应用
CN201357815Y (zh) 一种洗车设备
CN110965413B (zh) 城区净尘系统和城区净尘方法
KR101384490B1 (ko) 자동 우수 처리 장치
CN111794043A (zh) 一种复合透水砖
CN110960935B (zh) 城区扬尘净化系统及其应用和城区扬尘净化方法
CN109795453A (zh) 一种施工现场通用绿色洗车台系统
KR102277516B1 (ko) 토사유출방지 및 집진 기능을 가진 펜스
CN112078548A (zh) 洗车机地基结构
CN112109669A (zh) 具有调整风机位置和角度功能的洗车机
CN202518236U (zh) 工程洗车用冲洗装置
CN213502216U (zh) 洗车机地基结构
CN102677764A (zh) 一种针对山地城市面源污染进行源头或传输过程调控的系统
CN211417220U (zh) 一种车辆减速清洁路段
CN220639781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车辆冲洗平台
CN215883605U (zh) 一种自动震动清洗及清洗水再利用系统
CN212980159U (zh) 便于拆卸的洗车机刷辊位置调节机构
CN110509897A (zh) 钢铁厂大型工程用车全自动无接触式清洗装置
CN216508269U (zh) 可拆卸的洗车台系统
CN204915609U (zh) 道路循环喷泉式车辆轮胎泥土冲洗拦截器
CN112455392B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工程车辆智能快速清洗系统
CN2501751Y (zh) 汽车轮胎压力喷洗设备
CN218616585U (zh) 一种工地用自动洗车台及洗车系统
CN210122682U (zh) 一种高架桥建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