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27645A -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27645A
CN108827645A CN201810259085.3A CN201810259085A CN108827645A CN 108827645 A CN108827645 A CN 108827645A CN 201810259085 A CN201810259085 A CN 201810259085A CN 108827645 A CN108827645 A CN 1088276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carbon
canister
checked
standard
closed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90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27645B (zh
Inventor
王进
祝思敏
邓海文
兰天
龙文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ling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590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276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27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7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276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276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向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当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连接;向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若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Description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法规对于车辆的污染排放控制也越加严格,最新国六出版IV型试验中,单车碳氢蒸发排放由之前的2g/test降至0.7g/24h;其中由于碳氢蒸发排放燃油系统贡献最大,故此,需要对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进行严格控制。
因此在开发燃油箱总成时,需要对燃油箱以及与所述燃油箱连接的管路进行碳氢蒸发排放测试,碳氢蒸发排放合格的燃油箱、管路及其工艺,才能作为整个燃油系统满足碳氢蒸发排放要求的前提。
现有技术中,目前检测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数值的方法通常是将油箱、加油管以及管路等零件同时放入一密闭箱内按照标准温度循环进行试验,以测试出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是否合格,但在实际应用中,燃油系统的工作环境复杂,因此只通过简单的温度循环试验并不能确保在实际的汽车运行中该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不能准确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应用于一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该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包括待检测加油管、待检测碳罐、待检测管路和待检测油箱,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
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当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连接;
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若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本发明提出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首先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接着对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中的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待检碳罐及待检油箱等各部件进行零件级别的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得到碳氢蒸发排放合格的各个待检零件,其中在对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进行冲洗的步骤中,能够使完成冲洗后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在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仍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确保所述待检碳罐的工作能力符合要求;最终将测试合格的各零件对应连接后进行整个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准确确定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合格,提高了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步骤包括:
将一标准碳罐、标准管路及标准加油管分别与所述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三静止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以得到第一质量值;
将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加载至饱和状态后,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冲洗;
当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记录此时已通过所述标准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室温23±5℃环境下,向所述待检油箱内加入对应体积的燃油,将与所述待检碳罐连接的所述待检油箱、与所述待检油箱连接的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置于恒温为38±2℃第二密闭箱内热浸60±0.5min后,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至20±2℃并静置6~36h,若所述待检碳罐在该时间内质量不再波动,则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保持所述第一密闭箱温度为38±2℃并持续热浸1h后,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至20±2℃并静置36h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所述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静置处理及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静置处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密闭箱及所述第二密闭箱进行清扫,以使所述第一密闭箱及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值。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所述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及通入冲洗气体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标准碳罐、及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对应的冲洗气体及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所述气体流量曲线包括单位时间与通过所述标准碳罐及所述待检碳罐的冲洗气体体积的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中所加入的燃油的体积分别为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体积的40%。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出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出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下面的描述和附图,将清楚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这些和其他方面。在这些描述和附图中,具体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一些特定实施方式,来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原理的一些方式,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范围不受此限制。相反,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中,包括步骤S11~S15。
步骤S11,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
如上所述,将该燃油系统内所需测试的各标准零件对应连接,向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零件内放入标准体积的燃油,向放入标准体积燃油的所述标准零件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所述标准零件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清洗,当所述标准零件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降低至预设值时,记录此时已通过所述标准零件的冲洗气体的体积,则此时通过所述标准零件内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为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其中,所述标准零件为所述燃油系统中测试合格的标准碳罐、标准管路、标准加油管及标准油箱。优选的,在对所述标准零件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清洗的步骤之前,需使所述标准零件内的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标准零件内的碳氢化合物还可以不处与饱和状态。可以理解的,当所述标准零件内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降低至预设值时,所得到的冲洗气体的体积即为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所述预设值可以经过测试与分析或经验值进行确定,在此不做限制。
步骤S12,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如上所述,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所述标准油箱对应连接,并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冲洗与第一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具体实施时,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步骤之前,还需对所述第一密闭箱进行清扫,以使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值。优选的,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应低于500ppm,其中500ppm是根据多次的测试与分析所得,以避免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所述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过高,而使最终测得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的质量出现较大的误差,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还可以为其他值。
进一步地,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存放有对应体积燃油的所述标准油箱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为38±2℃并持续1h,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在38±2℃的温度下持续热浸1h。
在热浸1h结束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0℃并持续36h,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在20±2℃的温度下持续静置36h。
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38℃,对位于所述标准油箱内的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0min后断电,其中在给所述油泵进行通电的过程中,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以对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40min的清洗。
在进行40min的清洗结束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在(20℃~33℃)±15℃的温度循环下持续静置两日昼夜。同时在第一静置处理的过程中监测对应的温度与时间下所述待检碳罐碳氢化合物质量的变化,并计算出在第一静置处理后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其中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可以通过电子秤或相应的称重元件测得,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惯用技术手段,在此不予赘述。
具体的,所述燃油的体积为所述标准油箱容积的40%,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时,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进行,其中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包括单位时间,与对应的单位时间内通过所述标准碳罐和所述待检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优选地,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以及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是根据多次的测试与分析后所得出的,以使对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清洗的过程与实际汽车行驶过程中对碳氢化合物进行清洗状态一致。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以及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还可以根据经验所的。可以理解的,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可以为曲线也可以为直线,在此不做限制。
与此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为38℃并持续1h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0℃并持续36h;在进行36h的静置处理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0~30℃,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计算出所述待检碳罐在第一静置处理后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与此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方法还可以为: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为恒温,以使应连接后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标准油箱在温度恒定的第一密闭箱内进行恒定时间的第一静置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及第一静置处理的时间均可以根据测试与分析的结果或经验值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静置处理后得到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为: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减去所冲洗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后,再加上冲洗和第一静置处理过程中所述待检碳罐所吸收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所述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步骤是为了验证所述待检碳罐的工作能力,从而得出工作能力合格的所述待检碳罐。
步骤S13,当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连接。
如上所述,当向所述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则表明所述待检碳罐的工作能力合格。将工作能力合格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再次加载至饱和状态后,和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分别对应与待检油箱连接,以进行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测试。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预设质量值是根据多次的测试与分析所得,用于验证所述待检碳罐的工作能力,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经验值所得。
步骤S14,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步骤S15,若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如上所述,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对应连接,并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待检油箱置于第二密闭箱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具体实施时,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待检油箱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步骤之前,还需对所述第二密闭箱进行清扫,以使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值。优选的,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应低于500ppm。
进一步地,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所述待检管路、以及所述待检油箱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优选的,在室温23℃环境下,向所述待检油箱内加入所述待检油箱容积的40%的燃油,将所述第二温度循环内的温度调整为38±2℃并持续60±0.5min,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所述待检管路、及所述待检油箱在38±2℃的温度下持续热浸60±0.5min。
在热浸60±0.5min结束后,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0℃并持续6h,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待检油箱在20±2℃的温度下持续静置6~36h。
若所述待检碳罐的质量在该时间内不再波动,则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为38℃,对位于所述待检油箱内的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5min后断电,其中在给所述油泵进行通电的过程中,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以对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45min的清洗,可参考步骤S11进行碳氢化合物的清洗,在此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对位于所述待检油箱内的所述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5min及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的步骤,以及对位于所述标准油箱内的所述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0min及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的步骤中,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为不同的曲线,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同一曲线。
在进行45min的清洗结束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7℃,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以使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及所述待检油箱在(20℃~33℃)±15℃的温度循环下持续静置两日昼夜。同时在第二静置处理的过程中监测对应的温度与时间下所述待检碳罐碳氢化合物质量的变化,并计算出所述待检碳罐在第二静置处理后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若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在实际应用中,若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为标准质量值的80%,则表明整个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在此仅作为优选,以避免所述燃油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后由于系统的老化而出现碳氢蒸发排放量升高的状况,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还可以等于所述标准质量值。
进一步地,在测试过程中,当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不合格时,可以通过增加通入当前所述待检碳罐内冲洗气体的体积,直至当前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或等于标准质量值时记录此时通过所述当前待检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以作为当前燃油系统的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与此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所述待检管路、及所述待检油箱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在室温23℃环境下,向所述待检油箱内加入所述待检油箱容积的40%的燃油,将所述第二温度循环内的温度调整为40℃并持续60min后;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2℃并持续21h;若所述待检碳罐在该时间内质量不再波动,则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计算出所述第二密闭箱在第二静置处理后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为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时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减去所冲洗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加上冲洗和第二静置处理过程中所述待检碳罐所吸收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后,再加上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管路和所述待检油箱内的燃油挥发至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最终再进行处理与计算所得。因此,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为整个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量,从而可以准确确定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是否合格,提高了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的可靠性。
其中,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对应连接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冲洗及第二静置处理的过程中,实时监测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变,以判断该段时间内所述第二密闭箱的环境及所述标准碳罐的性能是否正常。
与此同时,在其他实施例中,将对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所述待检管路、及所述待检油箱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将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为恒温,以使应连接后的所述待检加油管、所述待检碳罐、所述待检管路、及所述待检油箱在温度恒定的第二密闭箱内进行恒定时间的第二静置处理。其中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及第二静置处理的时间均可以根据测试与分析的结果或经验值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可以理解的,所述标准质量值是根据国六法规所得,用于验证所述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是否合格,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标准质量值可以根据测试所得。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为标准质量值的80%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以避免所述燃油系统在长时间的运行后由于系统的老化而出现碳氢蒸发排放量升高的状况。
本发明提出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首先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接着对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中的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待检碳罐及待检油箱等各部件进行零件级别的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得到碳氢蒸发排放合格的各个待检零件,其中在对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进行冲洗的步骤中,能够使完成冲洗后的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在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仍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以确保所述待检碳罐的工作能力符合要求;最终将测试合格的各零件对应连接后进行整个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准确确定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合格,提高了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的可靠性。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包括步骤S21~S27。
步骤S21,将一标准碳罐、标准管路及标准加油管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三静止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以得到第一质量值。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在将标准碳罐、标准管路及标准加油管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所述第一密闭箱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将装有5L燃油的敞开容器至于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直至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浓度超过500ppm时,取出装有5L燃油的敞开容器,并对所述第一密闭箱进行7分钟的吹扫,同时检测7分钟内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若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浓度在7分钟内降低到15ppm以下,则所述第一密闭箱合格。可以理解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密闭箱的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上一实施例中第二密闭箱是否合格的判断。
具体实施时,将所述标准碳罐、所述标准管路及所述标准加油管分别与所述标准油箱对应连接后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三静置处理的方法可以为:
向所述标准油箱内放入所述标准油箱容积的40%的燃油,将与所述标准碳罐连接的所述标准油箱,以及与所述标准油箱连接的所述标准加油管和所述标准管路置于温度为38±2℃的所述第一密闭箱内并持续热浸1h后,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至20±2℃并静置36h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以进行第三静置处理,同时在第三静置处理的过程中监测所述标准碳罐碳氢化合物质量的变化,确定对应时间段内所述标准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以判断该段时间内所述第一密闭箱的环境及所述标准碳罐的性能是否正常,最终计算出在第三静置处理后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以得到第一质量值。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质量值为多次测试所得,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质量值还可以为经验值。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质量值为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即为所述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中的碳氢蒸发排放总和。
步骤S22,将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加载至饱和状态后,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冲洗。
步骤S23,当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记录此时已通过所述标准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如上所述,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与所述标准油箱对应连接的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加载至饱和状态后,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冲洗,直至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停止对所述标准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清洗,记录此时已通过所述标准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可以理解的,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以对所述碳氢化合物进行冲洗的量为: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标准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减少量,加上冲洗和第三静置处理过程中所述标准碳罐所吸收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后,再加上所述第以密闭箱内的所述标准加油管、所述标准管路和所述标准油箱内的燃油挥发至所述第以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最终再进行处理与计算。从而得出所述标准体积冲洗气体与所冲洗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所述待检测燃油系统的碳氢蒸发排放量符合要求。其中,所述标准体积冲洗气体与所冲洗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多次测试分析所得。
具体的,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为38℃,对位于所述标准油箱内的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5min后断电,其中在给所述油泵进行通电的过程中,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的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45min的清洗,可参考上一实施例进行碳氢化合物的清洗,在此不予赘述。其中对位于所述标准油箱内的所述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5min的时间是根据国六法规中汽车进行低速、中速、高速、高速的时间而设置的,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所述对位于所述标准油箱内的油泵进行通电运行的时间还可以通过测试分析或经验值得到。
其中,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标准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的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45min的清洗;与对位于所述待检油箱内的所述油泵进行通电运行45min,并根据对应的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的步骤中,所述预设气体流量曲线为相同的曲线,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不同曲线。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可对多个所述标准碳罐分别或同时通入冲洗气体,当对应的所述第一密闭箱内所剩余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则记录此时已通过对应的所述标准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根据通入的所述冲洗气体的体积将所述标准碳罐分为至少一组,确定每组所述标准碳罐所需通入的冲洗气体的最小值,以确保每组所述标准碳罐在该冲洗气体下,均能够满足所述第一密闭箱内所剩余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的条件。可以理解的,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等于每组所述标准碳罐所需通入冲洗气体的最小值。
其中,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可以通如下方法得到:
将多个待检油箱、待检加油管及待检管路内分别放入燃油的体积为所述待检油箱、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体积的40%的燃油,并将其分别置于对应的温度为40℃的第三密闭箱内存放20周后,计算出对应的所述第三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并分别与对应的目标碳氢化合物排放量进行比对;当所述待检油箱、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的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均与对应的所述目标碳氢化合物排放量相同,则将对应的所述待检油箱、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分别作为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若存在任意所述待检油箱、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所对应的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与所述目标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不同,则更换下一待检油箱、待检加油管及待检管路进行测试,直至得到碳氢化合物排放量合格的所述待检油箱、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作为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
步骤S24,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步骤S25,当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连接。
步骤S26,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步骤S27,若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如上所述,通过零件级别的测试以得出工作能力合格的所述待检碳罐后,进行整个待检燃油碳氢蒸发排放测试,以得出碳氢蒸发排放测试合格的待检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
本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提升了实用性。
需要说明是,本实施例重点说明的是与上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未重复描述,可以相互参见,且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进行选择性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应用于一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该待检测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包括待检测加油管、待检测碳罐、待检测管路和待检测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
将标准加油管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待检碳罐分别与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待检碳罐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当所述待检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将待检加油管、待检管路及碳氢化合物处于饱和状态的所述待检碳罐分别与待检油箱连接;
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
若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小于标准质量值时,则所述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标准燃油碳氢蒸发排放系统进行冲洗试验,以得到进行冲洗的冲洗气体的标准体积步骤包括:
将一标准碳罐、标准管路及标准加油管分别与所述标准油箱连接,并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三静止处理后,计算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碳氢化合物的质量,以得到第一质量值;
将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加载至饱和状态后,向所述标准碳罐内通入冲洗气体以对所述标准碳罐内的碳氢化合物进行冲洗;
当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质量与第一质量值之和等于第一预设质量值时,记录此时已通过所述标准碳罐的冲洗气体的体积,以得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并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步骤包括:
在室温23±5℃环境下,向所述待检油箱内加入对应体积的燃油,将与所述待检碳罐连接的所述待检油箱、与所述待检油箱连接的所述待检加油管及所述待检管路置于恒温为38±2℃第二密闭箱内热浸60±0.5min后,向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所述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至20±2℃并静置6~36h,若所述待检碳罐在该时间内质量不再波动,则调整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保持所述第一密闭箱温度为38±2℃并持续热浸1h后,将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调整至20±2℃并静置36h后,调整所述第一密闭箱内的温度范围为20℃~33℃,并按照增量为±15℃的温度进行循环至两日昼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置于第一密闭箱内进行第一静置处理及置于第二密闭箱内进行第二静置处理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第一密闭箱及所述第二密闭箱进行清扫,以使所述第一密闭箱及所述第二密闭箱内的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低于预设浓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入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及通入冲洗气体的步骤包括:
根据对应的预设气体流量曲线向所述标准碳罐、及所述待检碳罐内通入对应的冲洗气体及标准体积的冲洗气体,所述气体流量曲线包括单位时间与通过所述标准碳罐及所述待检碳罐的冲洗气体体积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中所加入的燃油的体积分别为所述标准油箱、所述标准加油管及所述标准管路体积的40%。
CN201810259085.3A 2018-03-27 2018-03-27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Active CN1088276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9085.3A CN108827645B (zh) 2018-03-27 2018-03-27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9085.3A CN108827645B (zh) 2018-03-27 2018-03-27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7645A true CN108827645A (zh) 2018-11-16
CN108827645B CN108827645B (zh) 2020-06-26

Family

ID=64154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9085.3A Active CN108827645B (zh) 2018-03-27 2018-03-27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2764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2872A (zh) * 2018-12-11 2019-04-12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国六蒸发排放法规的碳罐开发方法
CN110514255A (zh) * 2019-09-06 2019-11-29 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排放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10514254A (zh) * 2019-09-06 2019-11-29 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车排放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12557055A (zh) * 2020-12-08 2021-03-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系统的试验方法
CN115045779A (zh) * 2022-07-15 2022-09-1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加油过程碳氢蒸发排放的实验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453A (en) * 1993-02-26 1995-02-14 Power-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vaporative vehicle emissions
US6378505B1 (en) * 2000-08-15 2002-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uel tank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CN101672720A (zh) * 2008-09-12 2010-03-1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其真空衰减测试方法
CN201926550U (zh) * 2010-12-15 2011-08-10 江苏大学 一种测量汽油车油箱加油蒸发损失的试验装置
CN103527353A (zh) * 2012-07-06 2014-01-22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放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
CN104343510A (zh) * 2013-08-02 2015-02-11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测试装置
CN205138935U (zh) * 2015-11-13 2016-04-06 柳州舜泽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碳罐汽油工作能力检测装置
CN205209705U (zh) * 2015-11-20 2016-05-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系统密封性及蒸发污染物排放测试设备
CN105781696A (zh) * 2014-12-22 2016-07-20 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
CN106017902A (zh) * 2016-07-15 2016-10-12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箱碳氢排放测试组件及测试方法
CN106337762A (zh) * 2016-09-07 2017-01-1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及诊断系统
US20170370306A1 (en) * 2016-06-22 2017-12-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argeted heating in an evaporative fuel vapor canister purge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88453A (en) * 1993-02-26 1995-02-14 Power-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evaporative vehicle emissions
US6378505B1 (en) * 2000-08-15 2002-04-30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Fuel tank pressure control system
CN101672720A (zh) * 2008-09-12 2010-03-17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机动车辆的蒸发排放控制系统及其真空衰减测试方法
CN201926550U (zh) * 2010-12-15 2011-08-10 江苏大学 一种测量汽油车油箱加油蒸发损失的试验装置
CN103527353A (zh) * 2012-07-06 2014-01-22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摩托车排放碳罐脱附时机的控制方法
CN104343510A (zh) * 2013-08-02 2015-02-11 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 汽油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控制系统测试装置
CN105781696A (zh) * 2014-12-22 2016-07-20 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一种汽车炭罐试验装置
CN205138935U (zh) * 2015-11-13 2016-04-06 柳州舜泽尔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碳罐汽油工作能力检测装置
CN205209705U (zh) * 2015-11-20 2016-05-04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油系统密封性及蒸发污染物排放测试设备
US20170370306A1 (en) * 2016-06-22 2017-12-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argeted heating in an evaporative fuel vapor canister purge
CN106017902A (zh) * 2016-07-15 2016-10-12 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箱碳氢排放测试组件及测试方法
CN106337762A (zh) * 2016-09-07 2017-01-18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燃油蒸发排放控制及诊断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付铁强: "欧III蒸发排放研究", 《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GB 18352.3-2005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 July 2007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2872A (zh) * 2018-12-11 2019-04-12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国六蒸发排放法规的碳罐开发方法
CN109612872B (zh) * 2018-12-11 2021-06-15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满足国六蒸发排放法规的碳罐开发方法
CN110514255A (zh) * 2019-09-06 2019-11-29 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排放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10514254A (zh) * 2019-09-06 2019-11-29 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单车排放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CN112557055A (zh) * 2020-12-08 2021-03-2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系统的试验方法
CN112557055B (zh) * 2020-12-08 2021-10-22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油系统的试验方法
CN115045779A (zh) * 2022-07-15 2022-09-13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加油过程碳氢蒸发排放的实验方法及系统
CN115045779B (zh) * 2022-07-15 2023-11-14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加油过程碳氢蒸发排放的实验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27645B (zh) 2020-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27645A (zh) 燃油系统碳氢蒸发排放测试方法
CN105484869B (zh) 曲轴箱完整性裂口检测
KR100237817B1 (ko) 탱크내의 유체 수위를 검출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6422343B2 (ja) 内燃機関のガスセンサのダイナミック特性を監視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529659B2 (en) Diagnosis of the operability of fuel vapour intermediate stores
KR101512531B1 (ko) 탱크 시스템 내의 누설을 감지하기 위한 방법
CN110031160A (zh) 燃油蒸发泄漏检测系统及方法
DE10028157A1 (de) Kraftstoffanlagen-Leckerkennung
CN110230547B (zh) 一种车载燃油泄漏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US11073111B2 (en) Fuel vapor pressure detection by bi-directional pump
US8365706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esting the tightness of a fuel tank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KR20140049936A (ko) 연료 탱크 시스템의 기밀성을 모니터링하기 위한 방법
JP2009503319A5 (zh)
US20180245545A1 (en) Fuel volatility sensor system
JP2005233184A (ja) 内燃機関を有する自動車のタンク通気装置の機能性検査方法
JPH08327493A (ja) タンク通気装置のシール性の検査方法およ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ための装置
JP3285861B2 (ja) 車両用のタンク排気装置並びに該排気装置の機能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CN109236517A (zh) 一种发动机的燃油滤清器、燃油系统及故障检测装置
US894387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blockage of a gasoline vapor filter purge valve
US20150025781A1 (en) Canister purge valve leak detection system
Karpiuk et al. Possibilities of analysis of condition and repair of common-rail system injectors
US6966347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ank leakage diagnosis at elevated fuel degassing
CN112945483B (zh) 一种车辆或台架、燃料泄漏模拟检测系统和方法
KR20220034237A (ko) 내연 기관의 연료 증발 보유 시스템을 진단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207215784U (zh) 一种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中co的在线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