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2292B -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2292B
CN108812292B CN201810584490.2A CN201810584490A CN108812292B CN 108812292 B CN108812292 B CN 108812292B CN 201810584490 A CN201810584490 A CN 201810584490A CN 108812292 B CN108812292 B CN 1088122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oyster
sargassum fusiforme
seedling
ro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844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2292A (zh
Inventor
见凯
骆其君
陈海敏
陈再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b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5844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2292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2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2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2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22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3/00Cultivation of seaweed or alg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CARE OF BIRDS, FISHES, INSECTS;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60Floating cultivation devices, e.g. rafts or floating fish-far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包括养殖筏架、桩缆以及固定在养殖海域底部的桩,所述养殖筏架的四角处通过桩缆与桩相连接;所述养殖筏架包括由两根纵向撑杆和两条横向绠缆连接而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至少一条加强撑杆,所述加强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条横向绠缆上,所述加强撑杆与纵向撑杆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形成的单位养殖区内分别系挂有若干条苗绳,所述加强撑杆以及纵向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浮球。本发明操作简单、经济投入少,提高养殖设施利用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水养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羊栖菜Hizikia fusiformes隶属于褐藻门,墨角藻目,马尾藻科,羊栖菜属,自然分布在太平洋西海岸。我国北至大连,南至海南岛均有分布,尤以浙江和福建等地区分布最广、生长最繁茂。羊栖菜是一种食用海藻,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膳食纤维、维生素含量丰富,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碘等矿物营养,有较高的食疗价值,可以防治甲状腺肿、高血压和大肠癌,还能消除大脑疲劳,促进儿童发育,对老年人亦有明显的食疗作用。羊栖菜是重要的栽培海藻,核心栽培区在浙江洞头。栽培的干品主要外销日本和韩国。新鲜藻体的气囊、叶、茎分离后,制作即食产品、酱料、调味品等类型的产品。1988年,浙江洞头在我国首次开展羊栖菜人工栽培并获成功。30年来,逐步发展了规模化育苗、栽培与加工业,每年栽培面积1500公顷,总产2万吨,栽培产值超2亿元。羊栖菜的规模化栽培,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渔民的转产转业、改善近海的海洋环境、有效地抑制赤潮的形成。每年羊栖菜采收后,部分羊栖菜碎片进入海区,赤潮失去了羊栖菜的竞争作用,往往出现长时期、大范围的赤潮,此时,正是海区养殖鱼类的生长盛期、培育贝类幼苗的高峰时期。赤潮的爆发,影响养殖鱼类与贝类幼苗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问题。
牡蛎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牡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清肺补心、滋阴养血”功效,是我国第一批被列为药食同源的食品之一,素有“海底牛奶”美称。垂下牡蛎养殖法是目前国内外牡蛎常规养殖的方法,包括栅架式、延绳式和筏架式,其中以延绳式为常见。如公开号为CN106305533的发明专利“牡蛎浮筏式养殖方法”,就公开了浮筏式养殖方法。但是如公开号为CN105766611A的发明专利“一种龙须菜与牡蛎的立体养殖设备与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就公开了通过上层设置龙须菜养殖层与下层牡蛎养殖层。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龙须菜生长需要光、营养盐等要素,牡蛎所需的浮游植物也是需要同样的要素才能合成,龙须菜与牡蛎相互竞争。
而轮养有利于提高养殖设施利用率,实现专业化生产,增加养殖经济收益。如公开号为CN103828748的发明专利“池塘温室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三茬轮养的方法”,就公开了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轮养的方法,类似的还有公开号为CN104604764的发明专利“一种黄颡鱼养殖池塘轮养南美白对虾的方法”以及公开号为CN103988795的发明专利“一种日本黄姑鱼和刺参轮养方法”等。
羊栖菜栽培的时期选择在相对低温的阶段,一般在每年的11月进行栽培,次年的4月开始采收。牡蛎作为广温性的种类,高温时生长快,低温时生长缓慢,养成的时期选择在相对高温的阶段,在每年的4月到11月前后。这样,在浙江海区,开展羊栖菜与牡蛎轮养并不存在着时间上的严格重叠。我们还注意到在夏季海域中,正是生长盛期的浮游植物,能够很好解决养殖贝类食物问题;同时养殖贝类又能够滤食浮游植物,降低了赤潮爆发的可能性。但迄今为止,尚无实现浅海羊栖菜这样的海洋藻类与牡蛎这样的海洋经济动物轮养的装置与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包括养殖筏架、桩缆以及固定在养殖海域底部的桩,所述养殖筏架的四角处通过桩缆与桩相连接;所述养殖筏架包括由两根纵向撑杆和两条横向绠缆连接而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至少一条加强撑杆,所述加强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条横向绠缆上,所述加强撑杆与纵向撑杆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形成的单位养殖区内分别系挂有若干条苗绳,所述加强撑杆以及纵向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浮球。
进一步,每一侧的纵向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Y字型的桩缆,Y字型的桩缆的节点交叉处也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吊绳分别固定连接在养殖筏架和桩缆的上方。
优选的,每个单位养殖区内均系挂有1-4条苗绳。
优选的,所述苗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上部,所述苗绳为用来养殖羊栖菜的苗绳I。
优选地,所述苗绳通过系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下部,所述述苗绳为用来养殖牡蛎的苗绳II。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羊栖菜栽培装置:构建养殖筏架,并通过吊绳固定连接浮球,将苗绳I系挂在加强撑杆的上部,完成后通过Y字型的桩缆与桩相连接从而将养殖筏架固定在选定的海域;
(2)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把需移栽的羊栖菜幼苗人工夹在苗绳I中,从而系挂在养殖筏架上,进入养殖海区的栽培阶段,在羊栖菜栽培结束时,将栽培羊栖菜的苗绳I连同羊栖菜苗一起撤下,转移到陆上,完成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过程;
(3)构建牡蛎养殖装置:采用斜平挂的方式将苗绳II的两端分别用系绳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加强撑杆的下方,在苗绳II的中间位置通过吊绳固定连接浮球以保证浮力;
(4)牡蛎的养成与采收:对牡蛎进行采苗培苗,然后将选择附着有牡蛎苗的附着片夹到苗绳II中进行放养,当牡蛎苗的平均壳高达到10cm以上,总重在150g以上时,对长成的牡蛎进行采收;
(5)日常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工作,遇到被大风吹断的苗绳I和苗绳II,及时重新连接,每隔一段时间采集样品,监测样品的壳长、壳高、鲜重及肥满度的指标数据,判定羊栖菜和牡蛎的生长状况以及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苗绳I的长度与加强撑杆和纵向撑杆的间距长度相等;所述海域的深度为-8m到-25m。
优选的,步骤(2)中,在羊栖菜栽培的一个月前,需移栽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阶段达到5cm以上,然后再人工夹在苗绳I中;每年从11月份开始即将羊栖菜在所述养殖筏架中放养,至次年4月采收结束。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加强撑杆与其相邻的纵向撑杆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的距离均为4m,所述系绳的长度为0.5m。
优选的,步骤(4)中,牡蛎苗的大小为5-10mm,每个附着片上附着有20-30个牡蛎苗个体;牡蛎苗的放养时间为次年的4月份,牡蛎的采收时间为次年的11月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本发明操作简单、经济投入少,提高养殖设施利用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收益,同时,羊栖菜栽培时期能够吸收大量的N、P营养盐,具有缓解海区负荷;羊栖菜采收后利用牡蛎轮养,摄食赤潮生物,减少浮游生物的生物量,这种生产模式,有利于保护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来养殖羊栖菜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用来养殖牡蛎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桩;2、桩缆;3、浮球;4、吊绳;5、横向绠缆;6-1、苗绳I;6-2:苗绳II;7、加强撑杆;8、牡蛎;9、羊栖菜;10、纵向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
如图1-4所示,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包括养殖筏架、桩缆2以及固定在养殖海域底部的桩1,所述养殖筏架的四角处通过桩缆2与桩1相连接。所述养殖筏架包括由两根纵向撑杆10和两条横向绠缆5连接而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至少一条加强撑杆,所述加强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条横向绠缆5上,所述加强撑杆与纵向撑杆10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形成的单位养殖区内分别系挂有1-4条苗绳,苗绳数量优选为3条。苗绳的选择有两种,一种是系在加强撑杆的上部用来养殖羊栖菜9的苗绳I 6-1,一种是通过系绳(图中未示出)系在加强撑杆的下部用来养殖牡蛎8的苗绳II 6-2,这两种苗绳根据羊栖菜和牡蛎的轮养顺序进行选择性连接使用。
所述加强撑杆以及纵向撑杆10的两端均连接有浮球3,所述浮球3通过吊绳4分别固定连接在养殖筏架和桩缆2的上方。而且,为了保证养殖筏架两侧的浮力,将桩缆2设计为Y字型,每一侧的纵向撑杆10的两端均连接有一Y字型的桩缆2,Y字型的桩缆2的节点交叉处也设有浮球3。
实施例2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羊栖菜栽培装置:构建养殖筏架,并通过吊绳4固定连接浮球3,将苗绳I6-1系挂在加强撑杆的上部,完成后通过Y字型的桩缆2与桩1相连接从而将养殖筏架固定在选定的深度为-8m到-25m的海域。每个单元单位养殖区内的宽度为4m(即所述加强撑杆与纵向撑杆10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的间距为4m),所述苗绳I 6-1的长度与加强撑杆和纵向撑杆10的间距长度相等。在撑杆之间系挂苗绳,并将羊栖菜的苗绳I 6-1系在加强撑杆的上部,并使苗绳I 6-1和撑杆之间的间距相等(即能够使苗绳I 6-1绷紧不下坠),有利于羊栖菜位于水表层,更好地吸收光照。
(2)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在羊栖菜栽培的一个月前,需移栽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阶段达到5cm以上,然后把需移栽的羊栖菜幼苗人工夹在苗绳I 6-1中,从而系挂在养殖筏架上,进入养殖海区的栽培阶段,在羊栖菜栽培结束时,将栽培羊栖菜的苗绳I 6-1连同羊栖菜苗一起撤下,转移到陆上,完成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过程。每年从11月份开始即将羊栖菜在所述养殖筏架中放养,至次年4月采收结束;在4月份再开始养殖牡蛎,到11月进行采收。
(3)构建牡蛎养殖装置:在上述羊栖菜栽培筏架上,使用牡蛎养殖苗绳II 6-2代替羊栖菜的苗绳I 6-1,所述加强撑杆与其相邻的纵向撑杆10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的距离均为4m。采用斜平挂的方式将苗绳II 6-2的两端分别用系绳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加强撑杆的下方,所述系绳的长度为0.5m,因为近纵向撑杆10或加强撑杆的地方水层较近水面防止水层相互影响,这种悬挂方式有利于水团的上升流的营养物质竞争吸收,提高养殖效率。而且,鉴于牡蛎的重量较大,需要在苗绳II 6-2的中间位置通过吊绳4固定连接浮球3以保证浮力。
(4)牡蛎的养成与采收:对牡蛎进行采苗培苗,当牡蛎苗的大小为5-10mm、每个附着片上附着有20-30个牡蛎苗个体时,将选择附着有牡蛎苗的附着片夹到苗绳II 6-2中进行放养,相邻的牡蛎苗附着片之间的间隔为15cm。在风浪的作用下,苗绳II 6-2能够波动,增加了与环境交换物质能力。当牡蛎苗的平均壳高达到10cm以上,总重在150g以上时,对长成的牡蛎进行采收。牡蛎苗的放养时间为次年的4月份,牡蛎的采收时间为次年的11月份。
(5)日常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工作,遇到被大风吹断的苗绳I 6-1和苗绳II 6-2,及时重新连接,每隔一段时间采集样品,监测样品的壳长、壳高、鲜重及肥满度的指标数据,判定羊栖菜和牡蛎的生长状况和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在上述羊栖菜养殖筏架中,桩缆2之间的横向绠缆5的长度一般在144米,宽度4m,按照纵向方向上每间隔0.50米系挂一条苗绳,可以张挂4m长的289条苗绳I 6-1。拉紧使苗绳I 6-1绷紧,羊栖菜苗绳平铺在水面上,羊栖菜采收后,去掉了苗绳I 6-1,在原来的筏架上,用2条连接而成的牡蛎养殖苗绳II代替一条羊栖菜养殖苗绳I,用来进行牡蛎养殖,间隔0.50米挂一条苗绳II 6-2,每2米系上吊绳4与浮球3,吊绳4的底端与纵向撑杆10或者加强撑杆相接,使苗绳II 6-2斜平挂水层中。
羊栖菜栽培从每年的11月下旬开始,到次年4月完成栽培采收。而牡蛎开始养殖的时间是在4月开始,一般到11月结束。从时间上,轮养比单养牡蛎,时间利用率提高70%,轮养比单养羊栖菜,时间利用率则增加到1.4倍。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包括养殖筏架、桩缆以及固定在养殖海域底部的桩,所述养殖筏架的四角处通过桩缆与桩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筏架包括由两根纵向撑杆和两条横向绠缆连接而成的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至少一条加强撑杆,所述加强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条横向绠缆上,所述加强撑杆与纵向撑杆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形成的单位养殖区内分别系挂有若干条苗绳,所述加强撑杆以及纵向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浮球;
其中,每个单位养殖区内均系挂有1-4条苗绳;
所述苗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上部,或所述苗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下部;
当苗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上部时,所述苗绳为用来养殖羊栖菜的苗绳I;
当苗绳系在加强撑杆的下部时,所述苗绳为用来养殖牡蛎的苗绳II;
所述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构建羊栖菜栽培装置:构建养殖筏架,并通过吊绳固定连接浮球,将苗绳I系挂在加强撑杆的上部;
(2)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把需移栽的羊栖菜幼苗人工夹在苗绳I中,从而系挂在养殖筏架上,进入养殖海区的栽培阶段,在羊栖菜栽培结束时,将栽培羊栖菜的苗绳I连同羊栖菜苗一起撤下,转移到陆上,完成羊栖菜的栽培与采收过程;
(3)构建牡蛎养殖装置:采用斜平挂的方式将苗绳II的两端分别用系绳固定连接在相邻的加强撑杆的下方,在苗绳II的中间位置通过吊绳固定连接浮球以保证浮力;
(4)牡蛎的养成与采收:对牡蛎进行采苗培苗,然后将选择附着有牡蛎苗的附着片夹到苗绳II中进行放养,当牡蛎苗的平均壳高达到10cm以上,总重在150g以上时,对长成的牡蛎进行采收;
(5)日常管理:做好日常检查工作,遇到被大风吹断的苗绳I和苗绳II,及时重新连接,每隔一段时间采集样品,监测样品的壳长、壳高、鲜重及肥满度的指标数据,判定羊栖菜和牡蛎的生长状况以及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纵向撑杆的两端均连接有一Y字型的桩缆,Y字型的桩缆的节点交叉处也设有浮球;所述浮球通过吊绳分别固定连接在养殖筏架和桩缆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苗绳I的长度与加强撑杆和纵向撑杆的间距长度相等;所述海域的深度为-8m到-25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在羊栖菜栽培的一个月前,需移栽的幼苗经过海区培苗阶段达到5cm以上,然后再人工夹在苗绳I中;每年从11月份开始即将羊栖菜在所述养殖筏架中放养,至次年4月采收结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加强撑杆与其相邻的纵向撑杆之间、所述加强撑杆之间的距离均为4m,所述系绳的长度为0.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牡蛎苗的大小为5-10mm,每个附着片上附着有20-30个牡蛎苗个体;牡蛎苗的放养时间为次年的4月份,牡蛎的采收时间为次年的11月份。
CN201810584490.2A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088122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490.2A CN1088122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84490.2A CN1088122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2292A CN108812292A (zh) 2018-11-16
CN108812292B true CN108812292B (zh) 2023-12-29

Family

ID=64144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84490.2A Active CN108812292B (zh) 2018-06-08 2018-06-08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2292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6827A (ja) * 1996-11-13 1998-05-26 Ube Nitto Kasei Co Ltd 牡蠣養殖用u字型吊下げ連結具
CN101491221A (zh) * 2009-01-22 2009-07-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贝类与藻类浅海生态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1695287A (zh) * 2009-10-13 2010-04-21 张芹 一种牡蛎的养殖技术
US7992509B1 (en) * 2001-02-05 2011-08-09 Sidney Edwin Veazey Shellfish habitats
CN202262323U (zh) * 2011-09-28 2012-06-06 马庆涛 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套养浮筏
CN102812896A (zh) * 2012-06-06 2012-1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带和龙须菜轮养的方法
CN203181721U (zh) * 2013-01-31 2013-09-11 宁波大学 一种养殖羊栖菜的抗风浪筏架
CN103719005A (zh) * 2014-01-08 2014-04-16 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青虾与水芹菜轮作的生态养殖方法
WO2014057212A1 (fr) * 2012-10-09 2014-04-17 René Munier Systeme et procede pour cultiver des algues dans un milieu aquatique
CN104067962A (zh) * 2014-06-11 2014-10-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热带亚热带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增殖方法
KR20150103435A (ko) * 2014-03-03 2015-09-11 엠에스(주) 외해형 해조류 양식장치
CN107473394A (zh) * 2017-10-10 2017-12-15 宁波大学 一种半封闭性海域的生态净化装置与使用方法
KR20180029715A (ko) * 2016-09-13 2018-03-21 조호현 해초류 종묘 자동 꽂이 장치
CN208402793U (zh) * 2018-06-08 2019-01-22 宁波大学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3895A1 (en) * 2010-04-07 2011-10-13 Leslie Steven J Aquaculture assembly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36827A (ja) * 1996-11-13 1998-05-26 Ube Nitto Kasei Co Ltd 牡蠣養殖用u字型吊下げ連結具
US7992509B1 (en) * 2001-02-05 2011-08-09 Sidney Edwin Veazey Shellfish habitats
CN101491221A (zh) * 2009-01-22 2009-07-2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贝类与藻类浅海生态养殖装置及方法
CN101695287A (zh) * 2009-10-13 2010-04-21 张芹 一种牡蛎的养殖技术
CN202262323U (zh) * 2011-09-28 2012-06-06 马庆涛 太平洋牡蛎与龙须菜套养浮筏
CN102812896A (zh) * 2012-06-06 2012-12-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海带和龙须菜轮养的方法
WO2014057212A1 (fr) * 2012-10-09 2014-04-17 René Munier Systeme et procede pour cultiver des algues dans un milieu aquatique
CN203181721U (zh) * 2013-01-31 2013-09-11 宁波大学 一种养殖羊栖菜的抗风浪筏架
CN103719005A (zh) * 2014-01-08 2014-04-16 常州市武进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一种青虾与水芹菜轮作的生态养殖方法
KR20150103435A (ko) * 2014-03-03 2015-09-11 엠에스(주) 외해형 해조류 양식장치
CN104067962A (zh) * 2014-06-11 2014-10-0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热带亚热带海洋牧场贝藻综合增殖方法
KR20180029715A (ko) * 2016-09-13 2018-03-21 조호현 해초류 종묘 자동 꽂이 장치
CN107473394A (zh) * 2017-10-10 2017-12-15 宁波大学 一种半封闭性海域的生态净化装置与使用方法
CN208402793U (zh) * 2018-06-08 2019-01-22 宁波大学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我国海上筏式养殖模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丁刚;吴海一;郭萍萍;李美真;;中国渔业经济(01);第164-169页 *
象山港羊栖菜养殖的初步研究;顾晓英 等;浙江海洋学院学报;第21卷(第3期);第282-284页 *
贝类筏式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冯继兴;许修明;吴雪;李秉钧;崔龙波;;水产养殖(03);第30-3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2292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04259B (zh) 一种中国龙虾浅海筏式健康高效养殖方法
CN101919359B (zh) 综合调控波纹唇鱼性腺成熟排卵方法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CN101940182B (zh) 一种脉红螺人工育苗的方法
CN104206329A (zh) 一种池塘克氏原螯虾春苗繁育方法
CN102224800B (zh) 一种羊栖菜幼孢子体苗的度夏培育方法
CN102626057B (zh) 织锦巴非蛤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5494193A (zh) 一种双线紫蛤的育苗方法
CN105766707A (zh) 耐高温海胆的培育方法
CN102067823A (zh) 一种浮筏网箱海参养殖装置及海参养殖方法
CN108552090B (zh) 一种二龄美洲鲥仿洄游土池大棚越冬育肥方法
CN107581106A (zh) 一种圆燕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Tseng Laminaria mariculture in China
Mohamed Current trends and prospects of seaweed farming in India
CN107926774B (zh) 大泷六线鱼野生亲鱼池塘网箱培育方法
CN205546824U (zh) 一种龙须菜与牡蛎的立体养殖设备与养殖系统
CN110754405B (zh) 一种卤虫成虫大规模生产方法
CN112568159A (zh) 一种有机虾养殖病害防控方法
CN107864901A (zh) 一种大型浮式围网鱼类生态混合养殖方法
CN102100194A (zh) 缢蛏育苗方法
KR101348070B1 (ko) 그물발 수평면 양식장치를 이용한 해조류 코토니 양식방법
CN208402793U (zh)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
CN108812292B (zh) 一种羊栖菜与牡蛎轮养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614163B (zh) 日本海神蛤人工苗种繁育方法
CN105766611A (zh) 一种龙须菜与牡蛎的立体养殖设备与养殖系统及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