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1779B -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1779B
CN108811779B CN201810691238.1A CN201810691238A CN108811779B CN 108811779 B CN108811779 B CN 108811779B CN 201810691238 A CN201810691238 A CN 201810691238A CN 108811779 B CN108811779 B CN 1088117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lic
clamping
fixed
clamping crawler
crawler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912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1779A (zh
Inventor
胡转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utongda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i Ruxi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i Ruxiang filed Critical Zhai Ruxiang
Priority to CN2018106912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1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11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1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1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91/00Methods for harves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s
    • A01D91/02Products growing in the soil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蒜收获方法,包括移动车架;夹拔装置,夹拔装置用于夹持大蒜的根茎并提升至高位;水平转移装置,水平转移装置的进料口与夹拔装置的高位出料口衔接;收料装置,收料装置设置在水平转移装置的出料口下方位置处;切割装置,切割装置设置在水平转移装置的旁侧且实施对大蒜蒜杆的切断操作,蒜在实际收获时,利用上述的夹拔装置,利用夹拔装置将大蒜的蒜杆夹紧并且从种植地拔起,拔起后的大蒜排列在夹拔装置并转运至水平转移装置上,位于水平转移装置旁侧的切割装置,将水平转移装置上显露的蒜杆切断,保存蒜头及一部分蒜杆,并掉落至收料装置内,该大蒜收获机能够实现对大蒜的自动化采收,提高大蒜的采收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采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蒜收获机及大蒜收获方法。
背景技术
大蒜在种植的过程中,为提高保存时间,一般将大蒜的蒜头晾晒干燥,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大蒜蒜头的保存时间,处在青蒜阶段的大蒜,大蒜的蒜叶及杆部营养较为丰富,可直接炒食。每年5月份是我国大蒜的采收季节,大蒜在实际采收时,主要获得的是大蒜的蒜头部分,在实际采收操作时,一般都是人工首先将将近枯萎的大蒜拔起,并且捆扎在一起,将捆扎在一起的大蒜转运晾晒厂或者就地将蒜头从蒜杆的端部截断,以获取所需的蒜头,将蒜头转运至晾晒场进行晾干,并且对大蒜的根须部割除,即可获得成品,可直接进行包装出售。现有的大蒜在实际采收时,大多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采收,人工方式采收效率低下,市场上也有针对大蒜的采收机械,但是一般设计都不太成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蒜收获方法,能够实现对大蒜的自动化采收,提高大蒜的采收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大蒜收获方法,该收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收获框放置在收料装置的收料框架内,并且将收获机转移至大蒜种植地内;
第二步,调节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安装支架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在适宜的位置;
第三步,距离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固定夹持履带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之间的夹紧度,调节第二固定夹持履带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之间的夹紧度,并且足够将大蒜蒜杆夹紧并拔起;
第四步,将连轴与驱动机械的输出轴连接,启动耙土装置、夹拔装置、水平转移装置、收料装置及切割装置,并且启动驱动机械,使得大蒜收获机沿着种植地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收获框满载,并且将收获框卸载下去,换上空的收获框,重复收获操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的技术效果为:大蒜在实际收获时,将该采收机转运至种植地内,启动采收机,利用上述的夹拔装置,利用夹拔装置将大蒜的蒜杆夹紧并且从种植地拔起,拔起后的大蒜排列在夹拔装置并转运至水平转移装置上,位于水平转移装置旁侧的切割装置,将水平转移装置上显露的蒜杆切断,保存蒜头及一部分蒜杆,并掉落至收料装置内,该大蒜收获机能够实现对大蒜的自动化采收,提高大蒜的采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至图3是大蒜收获机的三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大蒜收获机的夹持机构仰视图;
图5是图4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大蒜收获机的夹拔装置及耙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大蒜收获机的水平转移装置及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平行”和“垂直”不限于其严格的几何定义,而是包括对于机加工或人类误差合理和不一致性的容限。
下面详尽说明该大蒜收获机的具体特征:
大蒜收获机,包括移动车架10;
夹拔装置20,所述夹拔装置20用于夹持大蒜的根茎并提升至高位;
水平转移装置30,所述水平转移装置30的进料口与夹拔装置20的高位出料口衔接;
收料装置40,所述收料装置40设置在水平转移装置30的出料口下方位置处;
切割装置50,所述切割装置50设置在水平转移装置30的旁侧且实施对大蒜蒜杆的切断操作;
结合图1至图3所示,大蒜在实际收获时,将该采收机转运至种植地内,启动采收机,利用上述的夹拔装置20,利用夹拔装置20将大蒜的蒜杆夹紧并且从种植地拔起,拔起后的大蒜排列在夹拔装置20并转运至水平转移装置30上,位于水平转移装置30旁侧的切割装置50将水平转移装置30上显露的蒜杆切断,保存蒜头及一部分蒜杆,并掉落至收料装置40内,该大蒜收获机能够实现对大蒜的自动化采收,提高大蒜的采收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7所示,所述夹拔装置20的出料口与水平转移装置30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耙土装置60,所述耙土装置60用于实施对大蒜根须的耙土操作;
由于利用夹拔装置20将大蒜拔起后,大蒜的根须部位残存大梁的泥土,为将大蒜根须部位存留的泥土拨除,上述的耙土装置60能够将大蒜的快速的将大蒜根须的泥土打落,并且还可将一部分须根打断,从而确保大蒜的基本洁净。
优选地,结合图1至图7所示,所述夹拔装置20包括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带面竖直且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所述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带面竖直且与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平行,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带面抵靠,所述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带面抵靠,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及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转动方向相反;
上述的夹拔装置包括两排夹持软履带构成,分别是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构成,上述的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带面抵靠,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带面抵靠,从而能够将大蒜的蒜杆夹持,启动上述的驱动机构,使得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转动方向相反,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利用两股驱动力,将大蒜从种植地中拔起,并且使得蒜头与泥土分离,确保能够将大蒜拔起。
进一步地,结合图1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位于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之间,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低端前方延伸设置有固定拨料架71,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的低端前方分别延伸设置有移动拨料架72;
上述的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转动式设置在架体上,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也转动式设置在架体上,固定拨料架71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低端前方,移动拨料架72设置在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的低端前方,当收获机沿着种植地移动时,上述的固定拨料架71与移动拨料架72能够将大蒜的蒜叶撩拨开来,方便使得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夹持住大蒜的茎秆。
具体地,所述固定拨料架71包括前端的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所述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布置且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拨料块712,所述第一拨料块712的板面竖直且中段转动式设置有第一导料滚轮713,所述第一导料滚轮713的轮芯竖直且辊面伸出第一拨料块712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一拨料块7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料弧板714,所述第一导料弧板714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导料弧板714分布在第一拨料块712的两侧;
所述移动拨料架72前端的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所述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布置且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的尾端设置有第二拨料块722,所述第二拨料块722的板面竖直且中段转动式设置有第二导料滚轮723,所述第二导料滚轮723的轮芯竖直且辊面伸出第二导料滚轮723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二拨料块72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料弧板724,所述第二导料弧板724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向前延伸;
上述的固定拨料架71导大蒜的植株内,收获机在移动的过程中,上述的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及第二拨料导杆721导入上述的大蒜蒜叶及茎秆位置处,从而将大蒜蒜叶撩拨开来,并且使得大蒜的茎秆导入上述的第一导料滚轮713与第二导料滚轮723之间形成的通道内,进而能够确保大蒜能够准确的进入上述的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之间形成的夹持口内,从而方便将大蒜的茎秆夹住并从泥土中拔起。
结合图4至图7所示,为实施对上述的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之间结合紧密度的调整,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固定在安装支架25上,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与安装支架25之间设置有距离调节机构,所述距离调节机构用于调节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的间距;
由于大蒜从泥土中拔起需要的力度较大,因此采用夹持履带夹紧拔起的方式很容易导致大蒜茎秆与履带的脱落,因此利用上述的距离调节机构,方便调节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带面的间距,进而调节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的夹紧度,以确保将绝大部分的大蒜从泥土中拔起即可。
具体地,结合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的框架上均设置有第一、第二支撑滑架26、27,所述第一、第二支撑滑架26、27向安装支架25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上的第一支撑滑架26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滑杆261,所述第一支撑滑杆261的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上的第二支撑滑架27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滑杆271,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71与第一支撑滑杆261平行,所述第二支撑滑杆271上套设有支撑弹簧272,所述支撑弹簧27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滑架27抵靠,所述第一支撑滑杆261及第二支撑滑杆271的两端与安装支架25固定;
上述的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在正常状态下与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处在分离状态下;
当需要对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的夹紧度调节时,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的框架下的调节楔块281,所述调节楔块281沿着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一侧设置有调节斜面,调节楔块281的旁侧设置有调节滚轮282,所述调节滚轮282的轮芯竖直且轮缘与调节楔块281的调节斜面抵靠,距离调节机构驱动调节滚轮282沿着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水平往复移动;
结合图6和图7所示,所述调节楔块281的旁侧设置有调节滑轨284,所述调节滑轨284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平行,所述调节滚轮282转动式设置在滚轮支架2821上且滑动设置在调节滑轨284上,所述滚轮支架2821上设置有调节螺母2822,所述调节螺母2822内设置有调节丝杆283,所述调节丝杆283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平行,所述调节丝杆283的一端与转向器285的转轴连接,所述转向器285之间通过连接轴286连接,所述转向器285上设置有第一驱动手轮287;
通过转动第一驱动手轮287,使得调节丝杆283转动,从而联动上述的滚轮支架2821及调节滚轮282沿着调节滑轨284长度方向滑动,从而使得调节滚轮282与调节楔块281的外侧斜面抵靠,以压缩上述的支撑弹簧272,进而使得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分别向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靠近,直至两组带面贴靠夹紧,从而确保将大蒜茎秆进行并从泥土中拔起。
结合图7所示,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框架底部均设置有滑料挡板29,所述滑料挡板29与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滑料挡板29的高端水平延伸,所述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一侧设置有第一挡板291,所述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旁侧设置有固定滑板61,所述固定滑板61与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间隙布置,所述固定滑板6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挡板611,所述第一挡板291与第二挡板611呈“八”字形且小尺寸端构成出料口,所述第一挡板291与第二挡板611上均设置有拨料辊64,两拨料辊64的辊芯竖直且构成物料通过的通道;
所述耙土装置60包括设置在固定滑板61与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之间间隙下方的拨土辊62,所述拨土辊62辊芯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拨土辊62的辊面轴向方向上设置有多个摇臂621,所述摇臂621的一端与拨土辊62的辊面铰接且铰接轴与拨土辊62平行,动力机构驱动拨土辊62转动;
上述的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与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构成的夹持通道将大蒜拔起并且转移至高位,直至导送至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及固定滑板61之间,在拨料辊64的拨动作用下,从而将大蒜拨至水平转运装置30的入料口处;
上述的大蒜位于滑料挡板29的水平延伸段及固定滑板61之间移动时,大蒜的根须显露在二者之间的间隙内,动力机构驱动拨土辊62转动的过程中,摇臂621位于拨土辊62上摆动,从而方便将根须上的土块以及一部分根须打落下来,确保大蒜不存在较大的土块,方便后续的清洗、晾干及剔除根须的操作。
更进一步地,结合图8和图9所示,为实施对大蒜的水平导送,所述水平转移装置30包括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所述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的带面竖直且长度方向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水平加持带3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输送带33,所述第二水平加持带3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输送带34,动力机构驱动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及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同步转动;
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的架体之间设置有支撑滑板35,所述支撑滑板35的下板面通过连接支架与安装支架25固定,所述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的架体分别设置有支撑滑块36,所述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上的支撑滑块36之间设置有导向滑杆37,所述导向滑杆37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导向滑杆37上套设有夹紧弹簧371,所述夹紧弹簧371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滑块36抵靠,所述支撑滑块36滑动设置在支撑滑板35的上板面;
由于该处的大蒜已经从泥土中拔出,因此对上述的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的与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之间的夹持力要求不大,只需要将大蒜的茎秆稍稍夹紧即可,上述的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滑动设置在导向滑杆37上,在夹紧弹簧371的弹性支撑力作用下,从而使得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分别与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的带面抵靠,进而实现两组夹持皮带的同步转动,方便将大蒜夹紧并且水平转移。
为实施对大蒜茎秆的切除,结合图5所示,所述切割装置50包括设置在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上方的固定刀座51,所述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的上方还设置有移动刀板52,所述移动刀板52的板面水平且长度方向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移动刀板52垂直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且与固定刀座51抵靠或分离;
结合图5所示,为确保将处在两组夹持皮带的大蒜茎秆切除,上述的固定刀座51分别固定在第一、第二固定输送带33、34相对带面的边侧位置,上述的移动刀板52垂直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往复移动,从而与固定刀座51靠近时,以将大蒜的茎秆切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水平加持带31、32的上方还设置有支撑滑轨53,所述支撑滑轨53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移动刀板52与移动支架板54固定,所述移动支架板54滑动设置在支撑滑轨53上;
为方便将切断的茎秆导出,所述移动刀板52的上板面设置有赶料框架521,所述赶料框架521整体呈弧形,所述固定刀座51的旁侧设置有滑料框511,所述滑料框511的框面倾斜布置;
上述的移动刀板52位于支撑滑轨53上往复移动时,上述的赶料框架521将切断的茎秆推送至滑料框511内并且从收获机滑落出去。
结合图5所示,所述拨土辊62设置在连轴63上,所述连轴63长度方向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连轴63的中段设置有偏心轮631,所述移动支架板54的一侧与连杆55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杆55的另一端驱动滑块56铰接,所述连杆55的两端的铰接轴竖直,所述驱动滑块56滑动设置在驱动滑杆57上,所述驱动滑杆57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平行,所述驱动滑杆57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板58,所述固定板58与安装支架25固定,所述驱动滑块56上设置有抵靠滑板561,所述抵靠滑板561的板面竖直,所述偏心轮631的轮面与抵靠滑板561抵靠,所述驱动滑杆57上套设有弹簧571,所述弹簧571的两端分别与驱动滑块56及固定板58抵靠;
上述的连轴63可以作为该收获机的动力源,与牵引设备的变速箱输出轴连接,从而联动拨土辊62转动,以实现对大蒜根须的拨土操作,并且连轴63转动的过程中,所述偏心轮631的轮面与抵靠滑板561抵靠,连轴63在转动的过程中,联动上述的驱动滑块56位于驱动滑杆57上滑动,进而联动上述的连杆55推动移动刀板52位于支撑滑轨53上往复移动,使得移动刀板52与固定刀座51抵靠或分离,进而实现对大蒜茎秆的切断操作;
上述的弹簧57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移动刀板52与固定刀座51常态下处在分离状态,因此不影响大蒜位于水平转移装置30上的正常移动。
结合图图3和图4所示,为确保上述的夹拔装置20能够准确的夹持住大蒜的茎秆部位,确保将大蒜从泥土中拔起,所述安装支架25的尾端设置有支撑轴251,所述支撑轴251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移动车架10与支撑轴25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轴251与安装支架25之间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整安装支架2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转动式设置在安装支架25中段的调节轴252,所述调节轴252水平且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调节轴252的中段设置有调节轮253,所述调节轮253与调节轴252偏心布置,所述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限位板11,所述调节轮253与限位板11抵靠,所述调节轴252的轴身上设置有棘轮254,所述安装支架25上设置有棘爪255,所述棘爪255一端与安装支架25转动连接,所述棘爪255另一端与棘轮254配合,所述调节轴252的一端设置有调节手轮256;
当需要对安装支架2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调整时,通过转动调节手轮256,使得调节轴252转动,并且使得调节轮253与限位板11抵靠,从而调整安装支架2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利用上述的棘爪255与棘轮254配合,从而将调节轴252锁止,避免调节轴252随意转动;
上述的调节轮253的轮芯朝向位于调节轴252的后方,从而避免重力原因导致的调节轮253的反向转动,并且上述的棘爪255与棘轮254配合,可实时实现对调节轴252的锁止,调节操作时十分方便。
结合图4、图5和图6所示,为实现对上述的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同步反向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架体一端上方的第一同步带轮211及第二同步带轮221,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11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过渡带轮212、213,所述第一同步带轮211、第二同步带轮221及第一、第二过渡带轮212、213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上述的第一同步带轮211、第二同步带轮221及第一、第二过渡带轮212、213之间的同步带轮连接关系可结合
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架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三同步带轮214,所述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架体一端下方设置有第四同步带轮231,所述第四同步带轮231的旁侧设置有第四过渡带轮232,所述第三同步带轮214的旁侧设置有第三过渡带轮215,所述第三同步带轮214、第四同步带轮231、第三过渡带轮215及第四过渡带轮232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上述的第三同步带轮214、第四同步带轮231、第三过渡带轮215及第四过渡带轮232之间的同步带轮连接关系可结合图4和图5所示;
所述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架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五同步带轮222,所述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架体一端下方设置有第六同步带轮241,所述第六同步带轮241的旁侧设置有第六过渡带轮242,所述第五同步带轮222的旁侧设置有第五过渡带轮223,所述第五同步带轮222、第六同步带轮241、第五过渡带轮223及第六过渡带轮242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
上述的第五同步带轮222、第六同步带轮241、第五过渡带轮223及第六过渡带轮242之间的同步带轮连接关系可结合图4和图5所示;
所述第三过渡带轮215、第四过渡带轮232、第五过渡带轮223及第六过渡带轮242均转动式设置在调节支撑架80,所述安装支架25上设置有支撑条257,所述支撑条257上平行间隔设置有两个滑柱258,所述滑柱258与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平行,所述调节支撑架80滑动设置在滑柱258上,所述滑柱258上套设有挤压弹簧259,所述挤压弹簧259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条257及调节支撑架80抵靠;
结合图4和图5所示,上述的两个滑柱258能够有效实现对调节支撑架80的滑动支撑,并且在挤压弹簧259的弹性力作用下,使得上述的第三过渡带轮215、第四过渡带轮232、第五过渡带轮223及第六过渡带轮242处在张紧的状态,从而确保对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以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同步反向转动。
为实现对上述带轮的驱动,所述第六过渡带轮242上同芯设置有驱动蜗轮243,所述连轴63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蜗杆632,所述驱动蜗杆632与驱动蜗轮243配合。
同理,为实现对上述的第一固定输送带33及第二固定输送带34的驱动,所述动力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固定输送带33架体一端下方的第一带轮331,以及第二固定输送带34架体一端下方的第二带轮341,所述第一带轮331的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连接带轮332、333,所述第一带轮331、第二带轮341以及第一、第二连接带轮332、333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输送带34架体另一端下方设置有蜗轮342,所述连轴63的轴身上设置有蜗杆633,所述蜗杆633与蜗轮342配合,结合图7、图8和图9所示;
上述的第一带轮331、第二带轮341以及第一、第二连接带轮332、333之间的同步带轮连接关系可结合图9所示。
上述的蜗杆633驱动蜗轮342转动,从而联动上述的水平转运装置30的正常转运。
具体地,所述收料装置40包括设置在移动车架10上的收料框架41,所述收料框架41的框口竖直向上且位于第一水平加持带31与第一固定输送带33的出料口以及第二水平加持带32与第二固定输送带34的出料口下方位置,所述收料框架41的框底及框壁上分别设置有支撑滚珠;
上述的移动车架10的前后端分别设置有车轮及万向轮12,移动车架10上设置有与转运机械连接的支架,转运机械可以使拖拉机,拖拉机上设置有动力输出轴与该收获机的连轴63的一端连接收获时所用的动力。
大蒜收获方法,该收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收获框放置在收料装置40的收料框架41内,并且将收获机转移至大蒜种植地内;
第二步,调节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安装支架2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在适宜的位置;
第三步,距离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之间的夹紧度,调节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之间的夹紧度,并且足够将大蒜蒜杆夹紧并拔起;
第四步,将连轴63与驱动机械的输出轴连接,启动耙土装置60、夹拔装置20、水平转移装置30、收料装置40及切割装置50,并且启动驱动机械,使得大蒜收获机沿着种植地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收获框满载,并且将收获框卸载下去,换上空的收获框,重复收获操作。
收获的大蒜还有一段茎秆及蒜头,将该大蒜导入清洗装置进行清洗,而后晾干后,将大蒜的根须再次切除,进行包装,即可进行销售。

Claims (1)

1.大蒜收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收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收获框放置在收料装置(40)的收料框架(41)内,并且将收获机转移至大蒜种植地内;
第二步,调节角度调节机构,使得安装支架(2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处在适宜的位置;
第三步,距离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之间的夹紧度,调节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之间的夹紧度,并且足够将大蒜蒜杆夹紧并拔起;
第四步,将连轴(63)与驱动机械的输出轴连接,启动耙土装置(60)、夹拔装置(20)、水平转移装置(30)、收料装置(40)及切割装置(50),并且启动驱动机械,使得大蒜收获机沿着种植地的长度方向移动,直至收获框满载,并且将收获框卸载下去,换上空的收获框,重复收获操作;
所述夹拔装置(20)包括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带面竖直且倾斜布置,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及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旁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所述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及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带面竖直且与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平行,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的带面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带面抵靠,所述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的带面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带面抵靠,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及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固定夹持履带(21)与第一移动夹持履带(23)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2)与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4)的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位于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之间,所述第一、第二固定夹持履带(21、22)的低端前方延伸设置有固定拨料架(71),所述第一、第二移动夹持履带(23、24)的低端前方分别延伸设置有移动拨料架(72);
所述固定拨料架(71)包括前端的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所述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布置且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根第一拨料导杆(711)的尾端设置有第一拨料块(712),所述第一拨料块(712)的板面竖直且中段转动式设置有第一导料滚轮(713),所述第一导料滚轮(713)的轮芯竖直且辊面伸出第一拨料块(712)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一拨料块(71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导料弧板(714),所述第一导料弧板(714)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向前延伸,所述第一导料弧板(714)分布在第一拨料块(712)的两侧;
所述移动拨料架(72)前端的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所述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布置且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两根第二拨料导杆(721)的尾端设置有第二拨料块(722),所述第二拨料块(722)的板面竖直且中段转动式设置有第二导料滚轮(723),所述第二导料滚轮(723)的轮芯竖直且辊面伸出第二导料滚轮(723)的两侧板面,所述第二拨料块(72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导料弧板(724),所述第二导料弧板(724)沿着移动车架(10)长度方向向前延伸。
CN201810691238.1A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Active CN108811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238.1A CN108811779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91238.1A CN108811779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779A CN108811779A (zh) 2018-11-16
CN108811779B true CN108811779B (zh) 2021-10-01

Family

ID=6413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91238.1A Active CN108811779B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1177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10724B2 (en) * 2012-01-16 2014-12-16 Spudnik Equipment Co., Llc Telescoping coult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5123113B (zh) * 2015-09-28 2017-01-25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叶类蔬菜自动化采收机
CN106804195A (zh) * 2015-11-28 2017-06-09 青岛沃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花生收获机
CN106233923B (zh) * 2016-06-22 2018-11-30 新疆中收农牧机械有限公司 农作物秸秆拔杆装置
CN106171242B (zh) * 2016-09-12 2018-04-10 淮阴工学院 马铃薯收获装置
CN207022494U (zh) * 2017-08-17 2018-02-23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用于多行大蒜联合收获机的挖掘角度调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1779A (zh) 2018-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931811U (zh) 一种矮丛蓝莓振动采摘机
CN108575315B (zh) 采收枣分级处理一体机
CN112616428B (zh) 韭菜联合收割机
CN107960197B (zh) 一种叶片收割机
CN110972694A (zh) 一种双行式菠萝收割机
CN206260306U (zh) 自走式绿叶菜收获机的整株连续采收装置
CN108033087B (zh) 一种艾叶自动分离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0432435U (zh) 一种侧跨激振式浆果采收机
CN108770460B (zh) 采收装置
CN108925203B (zh) 切割装置
CN108925202B (zh) 一种大蒜收获机
CN111083987A (zh) 一种割台及其玉米果穗收割机
CN108811707B (zh) 夹拔耙土装置
CN106717511A (zh) 一种仿生绿叶菜整株连续采收装置及方法
CN108811779B (zh) 一种大蒜收获方法
CN110731161B (zh) 一种青菜头多行联合收获机净菜装置
CN109005857B (zh) 水平转移装置
CN113748838A (zh) 一种叶茎类蔬菜联合收割机的割台
CN208353952U (zh) 一种茎叶类蔬菜有序收割输送装置
CN110741806A (zh) 旋转轨道式桑叶采摘机
CN212278894U (zh) 一种叶茎类蔬菜联合收割机的割台
CN214545709U (zh) 一种甘蔗割堆机的送蔗机构
CN113475230A (zh) 一种莴苣联合收获机
CN208387314U (zh) 一种新型仿生摘穗辊式甜玉米摘穗机构
CN208639040U (zh) 一种采收枣分级处理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5

Address after: 317100 No. 88, Mei'an Village, Puba Port Town,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ai Ruxiang

Address before: 266000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308 Ningxia road,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 Zhuanx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5

Address after: Office-3, No. 1005, Building 2, No. 1101, Mingzhu South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9000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Sutongda Tra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100 No. 88, Mei'an Village, Puba Port Town, Sanmen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i Rux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