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10965A -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10965A
CN108810965A CN201710314166.4A CN201710314166A CN108810965A CN 108810965 A CN108810965 A CN 108810965A CN 201710314166 A CN201710314166 A CN 201710314166A CN 108810965 A CN108810965 A CN 1088109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device
measurement report
mobile status
random access
statu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416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10965B (zh
Inventor
刘亚林
袁世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416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6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085185 priority patent/WO2018202020A1/zh
Priority to EP18794116.6A priority patent/EP3611959B1/en
Priority to JP2019560658A priority patent/JP6891297B2/ja
Publication of CN108810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65A/zh
Priority to US16/671,259 priority patent/US2020006845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109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109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e.g. scheduled or random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 H04W74/0833Non-scheduled or contention based access, e.g. random access, ALOHA, CSMA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us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Abstract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其中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包括: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所述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中的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业务的发展对无线通信的数据速率和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在未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波束成型技术用来将传输信号的能量限制在某个波束方向内,从而增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的效率。
当终端设备从服务小区移动到相邻的小区时,需要在新的小区重新发起接入。服务小区所属的源基站会向相邻小区所属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源基站会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了用于指示目标基站给终端设备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而由于从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到终端设备真正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这两个事件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移动状态,则在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时,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可能已经失效。例如请参考图1,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了波束0和波束1的随机接入资源,但在终端设备开始进行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已经移动到了波束2的覆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已经无法再使用波束0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或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而目标基站又没有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2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这时,终端设备就需要使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如果同时有其它终端设备也在使用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接入,将导致冲突,进而可能导致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
由此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的切换成功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小区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可由目标网络设备执行,目标网络设备例如为目标基站。该方法包括: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发送给目标基站,用于供目标基站给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对应的基于非竞争的专属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状态信息可以为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移动速度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速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网络设备还可以将获取的用于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的因素,例如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或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发送给目标网络设备,由目标网络设备根据上述因素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基站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或有效的减少目标基站提供过多的随机接入资源,从而在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当前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所述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n为整数且所述n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确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当前测量报告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及与指示的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由于指示的波束及与指示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能够覆盖终端设备的移动范围,从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利用有效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接入,进而可以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也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相邻,例如n以1为例,这个波束可以是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的波束,也可以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1个波束的波束。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当前测量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在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根据当前测量报告和历史测量报告,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目标网络设备根据移动状态信息及移动方向,可以更精确地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及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高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中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正常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高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中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正常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或高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中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正常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或高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中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正常移动状态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数量、第二预定数量均可以根据对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设置,还可以根据其它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可由源网络设备执行,源网络设备例如为源基站。该方法包括: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所述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所述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小区切换请求,该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则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源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
所述源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源网络设备的小区由多个波束覆盖,因此,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来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实现方式较为简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源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源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及所述距离,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处于源网络设备的小区的不同位置时,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可能不相同。所以,源网络设备结合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能够更精确地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基站还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来获得移动状态信息,具体的,终端设备获取自身的移动状态信息,例如终端设备通过速度传感器,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得移动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获得移动方向,然后将获得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源基站,或者通过其它方式获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若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来确定,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数量、第二预定数量均可以根据对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设置,还可以根据其它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或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报告可以为当前测量报告,也可以为当前测量报告及历史测量报告,则目标基站能够根据当前测量报告和历史测量报告更精确地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接收由源小区网络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中除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中除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所述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n为整数且所述n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除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及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高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中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正常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向目标小区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其中,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中除所述移动状态外的其它信息用于供所述目标小区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及所述距离,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若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小区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或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状态信息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时使用,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能够获取自身的移动状态信息并发送给源基站,以在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中携带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以使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可以包含不同的内容,且以上几种只是举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制移动状态信息的内容。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包括接收模块和分配模块。接收模块和分配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包括获得模块和发送模块。获得模块和发送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包括接收模块和分配模块。接收模块和分配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获得模块和发送模块。获得模块和发送模块可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的具体结构可包括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获取模块和发送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等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等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等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等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通信接口耦合,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等功能模块。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通信接口,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收发器耦合,存储器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存储器和处理器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
第十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六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一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七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二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八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三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九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四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网络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第二十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为上述第十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十五方面所描述的通信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为用户设备所设计的程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由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该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过程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小区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中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9-图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几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方案可用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系统,还可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网络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基站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基站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基站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2)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手表、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手环、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3)波束(beam),是天线阵列通过在不同天线端口分配能量,调整相位,使得信号在某一方向上叠加,最终在空间上形成具有方向性的信号覆盖范围,它的覆盖范围是动态可变的。基站的波束包括上行波束和下行波束,基站通过上行波束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信号,基站通过下行波束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波束”称为“传输资源”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对于“波束”的名称不作限制,只要表达的是如上的概念即可。
(4)随机接入资源(Random Access Channel Resources,RACH Resources),由时频码组成,例如在终端设备选择一组确定的随机接入资源时,终端设备发起随机接入的时间、频点及前导码也就是确定的。
(5)X2接口,是两个基站之间的互连接口,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本申请对于“X2接口”的名称不作限制,只要表达的是如上的概念即可。
(6)S1接口,是LTE系统中的基站与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之间的通讯接口。S1接口沿袭了承载和控制分离的思想,又分成两个接口,一个用于连接基站和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的接口S1-MME,一个用于连接基站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的接口S1-U。本申请对于“S1接口”的名称不作限制,只要表达的是如上的概念即可。
(7)MME,用于对终端设备的位置信息、安全性以及业务连续性方面的管理。本申请对于“MME”的名称不作限制,也可是核心网中其它的能够实现如上功能的实体。
(8)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目前,LTE系统或LTE-A系统中使用未经过波束赋形的信号覆盖整个小区,可以看作是使用一个固定的宽波束覆盖整个小区。那么在这种场景下,若终端设备从服务小区移动到相邻小区,需要在新小区发起随机接入,具体的小区切换过程,请参考图2,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信息;
例如,源基站可以通过无线资源控制连接重配置消息(Radio Resource Control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携带的消息配置(measConfig)信元将测量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终端设备需要测量的对象、报告方式、测量标识、事件参数等。
其中,报告方式为按时触发类型,分为周期性和事件触发。测量标识,每一个测量ID对应一个测量对象和一个报告配置;或者多个测量ID对应多个测量对象和同一个报告配置;或者多个测量ID对应一个测量对象和多个报告配置。事件参数,包括服务小区测量结果、事件的滞后参数、事件的门限参数等等。
2、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对目标基站发送的下行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得到测量报告,并向源基站发送该测量报告;
3、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4、若满足切换条件,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Handover Request),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5、目标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小区切换请求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HandoverRequest ACK),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
6、源基站根据接收到的切换请求响应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HandoverCommand),切换命令中包括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
7、终端设备利用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在上述小区切换过程中,由于LTE系统并未广泛使用波束赋形技术,所以终端设备在新的小区进行随机接入时,并不存在波束选择的问题。而对于利用波束覆盖的系统中,当终端设备从服务小区移动到相邻的小区时,需要在新的小区重新发起接入,服务小区所属的源基站会向相邻小区所属的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源基站会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响应,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有用于指示目标基站给终端设备配置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而由于从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到终端设备真正向目标基站发起随机接入,这两个事件之间有时间差,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移动状态,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的随机接入资源可能已经失效。例如请参考图1,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的波束信息中的波束0和波束1的随机接入资源,但在终端设备开始进行随机接入时,终端设备已经移动到了波束2的覆盖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已经无法再使用波束0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或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而目标基站又没有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2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这时,终端设备就需要使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随机接入。如果同时有其它终端设备也在使用该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资源发起接入,将导致冲突,进而可能导致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在该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中,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由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该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请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图3中包括多个基站,每个基站覆盖一个或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基站的多个波束覆盖,每个小区中包括多个终端设备。其中,基站通过上行波束接收由每个终端设备发送的前导码,并通过与前导码对应的下行波束给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下面的介绍过程中,以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为例,且以源网络设备是源基站,目标网络设备是目标基站为例。
请参见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大致如下:
S401、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步骤S401中的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参考图2的第一个步骤中测量配置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S402、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的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设备测量获得的目标基站的波束信息,例如终端设备测量的目标基站能够为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的下行波束的波束信息,波束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逻辑端口、面板、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CSI-RS)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波束信息中包括的下行波束称为上报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处的测量报告指的是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也就是终端设备接收到测量配置信息后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S403、源基站根据接收的测量报告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切换条件已知,源基站确定接收的测量报告中的测量结果是否满足切换条件,若满足,就确定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切换。
S404、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移动状态、移动速度或移动方向。移动速度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或终端设备切换的下行波束的速度;移动状态可以为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或正常移动状态。其中,高移动状态是指终端设备以高速移动,中移动状态是指终端设备以中速移动,正常移动状态是指终端设备以低速移动,而关于高速、中速、低速如何界定,将在后文描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终端设备获取自身的移动状态信息,例如终端设备通过速度传感器,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得移动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获得移动方向,然后将获得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源基站。
第二种,由源基站自身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A、源基站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来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时长可以是源基站基于当前时刻向前设定的一个时间段,其中,当前时刻可以为源基站在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的时刻,也可以是源基站接收测量报告的触发事件的时刻。此处的当前时刻,也可以是触发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的时刻。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可以理解为在一时间段内,终端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时,在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这个区间内,所遍历的下行波束的数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基站可以在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链接后刻便一直获取终端设备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或者按照一定的周期获取终端设备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源基站也可以是在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时开始获取终端设备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以在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时使用,例如,源基站在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时,从已获取的终端设备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中确定出终端设备在当前时刻之前的一个时间段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从而能够有效减少终端设备的切换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且大于第二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及正常移动状态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的。或
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数量、第二预定数量均可以根据对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设置。例如,如果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或在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的情况下,源基站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设置的较小,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5,第二预定数量可以为2;如果为了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且在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则源基站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设置的更小,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2;如果在对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没有要求或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设置的较高,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10,第二预定数量可以为5。以第一预定数量为10,第二预定数量为5为例,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10,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10且大于5,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5,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
其中,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还可以根据其它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方式B、源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及,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来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方式B中的预定时长及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可参考方式A,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首先确定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根据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确定用于划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例如,终端设备在距离源基站较近时,确定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可以多些,终端设备在距离源基站较远时,确定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可以少些。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近,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且大于第二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远,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三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三预定数量且大于第四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如果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第四预定数量,则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其中,第三预定数量小于第一预定数量。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近,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远,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四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四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近,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远,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四预定数量且小于所述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四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近,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终端设备距离源基站较远,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大于等于第四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三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如果所述数量小于所述第四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数量、第二预定数量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终端设备的接入成功率的要求及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来确定,例如,在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确定的情况下,根据对终端设备的接入成功率的要求和/或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来确定。如果为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或在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则源基站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设置的较小,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5,第二预定数量可以为2;如果为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且在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则源基站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设置的更小,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2;如果在对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没有要求或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设置的较高,例如第一预定数量可以为10,第二预定数量可以为5。
第三预定数量和第四预定数量可以参考第一预定数量和第二预定数量的设置方式进行设置,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404的执行顺序可以在步骤S403之前,也可以在步骤S403之后,也可以和步骤S403同步执行,也就是源基站可以在进行判断之前就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以在需要进行小区切换,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时使用,也可以在判断之后,即,在需要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时,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也可以在进行判断的同时,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S405、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发送给目标基站,用于供目标基站给终端设备分配终端设备上报的波束信息对应的基于非竞争的专属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状态信息可以为移动速度、移动方向、移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其中,移动速度可以为终端设备的移动速度,也可以为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速度;移动状态可以为高移动状态、低移动状态或正常移动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基站可以通过X2接口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可以是源基站根据终端设备在一定时间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确定移动状态的直接结果,或者是用于表征确定出的直接结果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源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设备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确定出的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直接结果,或者是用于表征确定出的直接结果的指示信息。其中,指示信息可以用数字、字符或数字与字符的组合形式进行表示,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此处的测量报告并不等同于步骤S402中的“测量报告”。此处测量报告包括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或者报告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其中,当前测量报告同步骤S402中的测量报告,而历史测量报告是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标基站不是通过小区切换请求,而是通过其它方式获取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的情况下,则在小区切换请求中可以只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和测量报告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同时发送给目标基站,也可以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先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然后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将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也可以是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先将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发送给目标基站,然后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目标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后,通过小区切换请求发送给目标基站。也可以是源基站将获取的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发送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或者是源基站将获取的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发送给目标基站,由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与源基站之间的距离以及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S406、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报告中包含终端设备测量获得的目标基站的波束信息,因此,目标基站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405中的测量报告包括的内容不同时,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过程也不相同,下面则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
目标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n为整数、且n根据移动状态信息及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也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相邻,例如n以1为例,这个波束可以是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的波束,也可以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1个波束的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量也不相同,具体的: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n可以为1;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而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0。具体的,n以1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邻的波束2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1。具体的,n以2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关的波束2和波束3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4;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而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2。具体的,n以3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关的波束2、波束3及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或能够有效减少目标基站提供过多的随机接入资源,从而实现在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二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及历史测量报告。
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目标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移动方向以及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在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3和波束4为例,而历史测量报告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1和波束2为例,那么,源基站根据波束1、波束2、波束3、波束4及目标基站的波束的分布情况,便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目标基站在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便可以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例如目标基站在知晓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波束信息的情况下,会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3、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3、波束4相邻的波束5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而不会是与波束1、波束2相邻的波束0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4及与波束4相邻的波束5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是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4相邻的波束的随机接入资源。所以,通过该实现方式,能够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随机接入资源包括前导码、时域资源、频域资源及随机接入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随机接入时间包含随机接入在时间上的密度,例如,每N个帧中有K个子帧用于随机接入,以及包括随机接入资源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或随机接入资源的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起始时间或结束时间包括帧、子帧、时隙、小时隙(mini-slot)、以及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的编号中的至少一种。一个帧、子帧、小时隙、或时隙,是由多个OFDM符号构成。
S407、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408、源基站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响应,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409、终端设备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了随机接入资源后,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然后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的切换命令,在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切换命令时,便基于切换命令中包含的信息,获取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例如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了波束3、波束4及波束5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那么终端设备可以从这三个随机接入资源中任意选择选择一个,以波束3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为例,终端设备则将波束3对应的前导码通过上行波束发送给目标基站,目标基站就可以通过波束3为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号。
请参考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S601、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S602、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测量配置信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
S603、源基站根据接收的测量报告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S604、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S605、源基站向源移动性管理实体MME发送小区切换请求,该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S606、源MME向目标MME发送小区切换请求;
S607、目标MME发送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
S608、目标基站根据移动状态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S609、目标基站向目标MME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610、目标MME向源MME发送切换请求响应;
S611、源MME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响应,向源基站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612、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
S613、终端设备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步骤S601-步骤S604的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5中的步骤S401-S404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其中,源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终端设备获取自身的移动状态信息,例如终端设备通过速度传感器,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得移动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获得移动方向,然后将获得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源基站。
第二种,由源基站自身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源基站自身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可参考步骤S604中的方式A和方式B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源基站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之后,源基站要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也就是上述步骤S603-步骤S605的过程,即,小区切换请求是由源基站通过S1-MME接口发送给源基站对应的源MME,由源MME转发给目标基站对应的目标MME,然后由目标MME发送给目标基站,其中,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的信息可以参考图5的步骤S405中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步骤S606之后,也就是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具体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报告中包含了终端设备测量获得的目标基站的波束信息,因此,目标基站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605中的测量报告包括的内容不同时,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过程也不相同,下面则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
目标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n为整数、且n根据移动状态信息及目标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也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相邻,例如n以1为例,这个波束可以是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的波束,也可以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1个波束的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量也不相同,具体的: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n可以为1;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而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0。具体的,n以1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邻的波束2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1。具体的,n以2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关的波束2和波束3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且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4;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而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2。具体的,n以3为例,目标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关的波束2、波束3及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或能够有效减少目标基站提供过多的随机接入资源,从而实现在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二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及历史测量报告。
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目标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移动方向以及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在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3和波束4为例,而历史测量报告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1和波束2为例,那么,源基站根据波束1、波束2、波束3、波束4及目标基站的波束的分布情况,便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目标基站在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便可以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例如目标基站在知晓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波束信息的情况下,会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3、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3、波束4相邻的波束5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而不会是与波束1、波束2相邻的波束0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4及与波束4相邻的波束5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4相邻的波束5的随机接入资源。所以,通过该实现方式,能够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后,目标基站向目标MME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目标MME向源MME发送切换请求响应;然后源MME向源基站发送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的切换命令,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在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切换命令时,便根据切换命令中包含的信息,获取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并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图5所示的小区切换算法和图6所示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法适用于图3中包括多个基站的情况,也就是为不同基站的小区之间的切换下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下面提供一种适用于同一基站的不同小区之间的切换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且以源小区网络设备是源小区基站,目标小区网络设备是目标小区基站为例。
请参考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如下:
S701、源小区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消息;
S702、源小区基站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S703、终端设备向源小区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S704、源小区基站向目标小区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S705、目标小区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测量报告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S706、目标小区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除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S707、目标小区基站向源小区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含用于指示目标小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708、源小区基站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响应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包含用于指示目标小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709、终端设备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小区基站和目标小区基站属于逻辑概念,是由同一基站的同一硬件装置支撑的不同通信单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701-步骤S702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4的步骤S401及步骤S404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702之后,终端设备向源小区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源小区基站接收到测量报告后,将测量报告发送给目标小区基站,在目标小区基站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测量报告之后,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除移动状态外的其它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源小区基站还可以通过其它信息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发送给目标小区基站,这样在测量报告中不必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量报告中包含了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测量获得的目标小区基站的波束信息,因此,目标小区基站能够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步骤S703中的测量报告包括内容不同时,目标小区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除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过程也不相同,下面则分别进行介绍。
第一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
目标小区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n为整数、且n根据移动状态信息及目标小区基站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也可以是指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相邻,例如n以1为例,这个波束可以是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相邻的波束,也可以与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间隔1个波束的波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小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量也不相同,具体的: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n可以为1;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且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正常移动状态,而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0。具体的,n以1为例,目标小区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邻的波束2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n可以为2;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中移动状态,且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1。具体的,n以2为例,目标小区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邻的波束2和波束3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则n可以为3;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且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充足,则n可以为4;如果终端设备处于高移动状态,而目标小区基站的随机接入资源紧张,则n可以为2。具体的,n以3为例,目标小区基站不仅为终端设备分配上报波束的波束0和波束1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还为终端设备分配与波束0和波束1相邻的波束2、波束3及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不同的移动状态时,目标小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不同数量的随机接入资源,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或能够有效减少目标基站提供过多的随机接入资源,而导致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在保证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第二种、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及历史测量报告。
目标小区基站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除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及所述历史测量结果,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目标小区基站根据移动状态信息、移动方向及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1,在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结果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3和波束4为例,而历史测量报告中的波束信息以波束1和波束2为例,那么,目标小区基站根据波束1、波束2、波束3、波束4及目标小区基站的波束的分布情况,便可以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例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目标小区基站在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便可以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例如目标小区基站在知晓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波束信息的情况下,会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3、波束4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波束3、波束4相邻的波束5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而不会是与波束1、波束2相邻的波束0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或者为终端设备分配波束4及与波束4相邻的波束5的随机接入资源。所以,通过该实现方式,能够更精确的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在目标小区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后,至以及后续终端设备利用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4的步骤S406-S409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下面的介绍过程中,以将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图3所示的应用场景中为例,且以源网络设备是源基站,目标网络设备是目标基站为例。
请参考图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该方法的流程描述大致如下:
S801:终端设备获得移动状态信息;
S802:源基站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S803: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测量配置信息,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包括移动状态信息;
S804、源基站根据接收的测量报告判断终端设备是否满足切换条件;
S805、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小区切换请求,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S806、目标基站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中除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外的其它信息,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S807、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响应,该切换请求响应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808、源基站根据接收的切换请求响应,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该切换命令中包括用于指示目标基站为终端设备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的信息;
S809、终端设备基于分配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随机接入。
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移动状态、移动速度或移动方向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速度传感器,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 System,GPS)获得移动速度;通过方向传感器或角度传感器获得移动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步骤S801和步骤S802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制,即,终端设备可以在与源基站建立通信连接后,就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也可以是在接收到由源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时,再获取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测量报告的触发事件发生时向源基站发送移动状态信息;也可以在向源基站发送测量报告时向源基站发送移动状态信息。相应的,移动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在测量报告中发送给源基站,以减少信令开销,也可以单独发送给源基站,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804-步骤S809的实现方式可以参考图5中的步S403、S405-S409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805中的切换请求的发送途径也可以参考图6中步骤S603-步骤S605的实现方式来实现,在此,就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901和分配模块902。其中,接收模块9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05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07,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分配模块902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06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08,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获得模块1001和发送模块1002。其中,获得模块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0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002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405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05,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1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1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1101和分配模块1102。其中,接收模块1101和分配模块1102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7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2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2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200可以包括获得模块1201和发送模块1202。其中,获得模块1201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70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202可以用于执行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7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13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13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300可以包括获得模块1301和发送模块1302。其中,获得模块1301可以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80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发送模块1302可以用于执行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8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900~通信装置1300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还可以将通信装置900~通信装置1300中的任意一个通信装置通过如图14所示的结构实现。
如图14所示,通信装置1400可以包括:存储器1401、处理器1402、系统总线1403以及通信接口1404。其中,处理器1402、存储器1401以及通信接口1404通过系统总线1403连接,存储器1401可以设置在处理器1402中,存储器1401和处理器1402可以通过芯片实现。存储器1401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通信装置1400运行时,处理器1402执行存储器1401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通信装置1400执行图4所示的实施例、图6所示的实施例、图7所示的实施例或图8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步骤。具体的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可参考上文及附图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其中,通信接口1404可以是收发器,或者是独立的接收器和发送器。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模块901可以对应图14中的通信接口1404。分配模块902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300的处理器1202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模块1002可以对应图14中的通信接口1404。获得模块1001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400的存储器1401中。
在一个示例中,接收模块1101可以对应图14中的通信接口1404。分配模块1102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400的存储器1401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模块1202可以对应图14中的通信接口1404。获得模块1201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400的存储器1401中。
在一个示例中,发送模块1302可以对应图14中的通信接口1404。获得模块1301可以以硬件形式/软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通信装置1400的存储器1401中。
可选的,通信装置1200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或者,通信装置900也可以是单独的网元,例如为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前的图4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前的图6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前的图7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存储有程序,该程序执行时包括如前的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步骤。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通信装置1300可用于执行上述的通信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网络设备接收由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该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的状态信息及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目标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测量报告,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由于目标网络设备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来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目标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的方式更为灵活,能够有效降低终端设备在切换过程中接入失败的概率,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4)

1.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网络设备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所述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偶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所述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n为整数且所述n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包括当前测量报告及历史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包括: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当前测量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及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高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中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正常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6.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所述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所述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源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
所述源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源网络设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源网络设备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
所述源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及所述距离,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包括:
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
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
若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所述源网络设备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或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11.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源基站发送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状态信息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时使用,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用于接收源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所述源网络设备切换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当前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所指示的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以及与所述波束相关的n个波束对应的随机接入资源;所述n为整数且所述n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所述当前测量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以及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方向,以及所述当前测量中包括的波束信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所述随机接入资源。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权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高移动状态、中移动状态及正常移动状态;其中,所述高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中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正常移动状态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的状态;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用于请求将终端设备从源网络设备切换到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小区切换请求,其中,所述小区切换请求中包括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备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
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获得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时,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预定时长内切换的下行波束的数量,及确定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
根据所述数量及所述距离,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根据所述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时,具体用于:
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一预定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高移动状态;
若所述数量大于第二预定数量且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定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中移动状态;
若所述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定数量,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为正常移动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所述第二预定数量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的要求和/或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能够提供的随机接入资源获得。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任一权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或
所述测量报告包括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测量报告及所述终端设备的历史测量报告;其中,所述当前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所上报的测量报告;所述历史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为进行本次切换之前的切换操作所上报的测量报告。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移动状态信息;
发送器,用于向源基站发送所述移动状态信息,所述移动状态信息用于在所述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用于请求将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源基站切换到所述目标基站的切换请求时使用,以使目标基站根据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及所述终端设备的测量报告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随机接入资源。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状态信息包括移动状态、移动方向及移动速度中的至少一种。
CN201710314166.4A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109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166.4A CN108810965B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CT/CN2018/085185 WO2018202020A1 (zh) 2017-05-05 2018-04-28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18794116.6A EP3611959B1 (en) 2017-05-05 2018-04-28 Method and device for allocating random access resource
JP2019560658A JP6891297B2 (ja) 2017-05-05 2018-04-28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6/671,259 US20200068459A1 (en) 2017-05-05 2019-11-01 Random access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166.4A CN108810965B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10965A true CN108810965A (zh) 2018-11-13
CN108810965B CN108810965B (zh) 2020-12-04

Family

ID=64015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4166.4A Active CN108810965B (zh) 2017-05-05 2017-05-05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68459A1 (zh)
EP (1) EP3611959B1 (zh)
JP (1) JP6891297B2 (zh)
CN (1) CN108810965B (zh)
WO (1) WO20182020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7185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215340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O2023011655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84280A1 (en) * 2021-03-05 2022-09-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state information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905A (zh) * 2006-12-21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316436A (zh) * 2007-05-30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台
WO2009058069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peed-dependent adaptation of mobility parameters with dual speed measurement
CN101909322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上报移动状态的方法
CN102111831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中提高切换效率的方法
CN103209450A (zh) * 2012-01-11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移动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629015B2 (en) * 2012-05-28 2017-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36150A1 (en) * 2012-08-28 2014-03-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for handover of a communication link using a primary beam
US11968570B2 (en) * 2016-09-17 2024-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andovers in the presence of directional wireless beams
WO2018176418A1 (zh) * 2017-03-31 2018-10-04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7905A (zh) * 2006-12-21 2008-06-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1316436A (zh) * 2007-05-30 2008-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移动台
WO2009058069A1 (en) * 2007-11-02 2009-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Speed-dependent adaptation of mobility parameters with dual speed measurement
CN101909322A (zh) * 2009-06-03 2010-1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上报移动状态的方法
CN102111831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中提高切换效率的方法
CN103209450A (zh) * 2012-01-11 2013-07-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移动终端移动速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US9629015B2 (en) * 2012-05-28 2017-04-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07185A1 (zh) * 2018-11-26 2020-06-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23939B2 (en) 2018-11-26 2022-05-0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968583B2 (en) 2018-11-26 2024-04-2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215340A1 (en) * 2019-04-26 2020-10-29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WO2023011655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1959B1 (en) 2021-07-28
JP6891297B2 (ja) 2021-06-18
US20200068459A1 (en) 2020-02-27
EP3611959A4 (en) 2020-04-22
CN108810965B (zh) 2020-12-04
EP3611959A1 (en) 2020-02-19
JP2020519181A (ja) 2020-06-25
WO2018202020A1 (zh)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68205B1 (en) Positioning and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923651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57838B1 (en) Measurement gap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and reference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s and devices
CN110880958B (zh) 一种射频参数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CN110213809B (zh) 用于非蜂窝式无线接入的系统和方法
CN107734573A (zh) 切换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08810965A (zh) 一种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EP2720503A1 (e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3945471A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JP6843895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9392135A (zh)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4285483A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JP7358710B2 (ja) 装置およびユーザ機器測位方法
KR20230002537A (ko) 포지셔닝 신호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EP3685604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5047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696890A (zh) 处理测量间距的装置及方法
WO2015001844A1 (ja)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EP3496454A1 (en)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JP2023543067A (ja) アップリンク基準信号関連付け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6671196A (zh)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326340A (zh) 多切片网络中的切片激活技术
CN107113335A (zh) 一种用户设备切换方法及设备
CN109286948A (zh) 处理测量配置及回报的装置及方法
CN101511115A (zh) 用于确定是否必须为终端执行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