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671196A -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671196A
CN116671196A CN202180087359.5A CN202180087359A CN116671196A CN 116671196 A CN116671196 A CN 116671196A CN 202180087359 A CN202180087359 A CN 202180087359A CN 116671196 A CN116671196 A CN 1166711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s
terminal device
prss
supported
s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873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荣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6711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6711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2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using radio waves
    • G01S5/0257Hybrid positioning
    • G01S5/0268Hybrid positioning by deriving positions from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signals or of estimated positions in a single positioning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5/0009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2205/00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rection or position line determinations; Position-fixing by co-ordinating two or more distance determinations
    • G01S2205/001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 G01S2205/008Transmission of position information to remote stations using a mobile telephon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Description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根据定位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用于定位的信号的带宽如果增大,理论上可以提高定位精度。一方面,一个NR载波的最大带宽是有限的,例如:在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 1),一个NR载波的最大带宽是100MHz。另一方面,运营商的频谱受限,单个载波的频谱可能达不到协议支持的最大带宽。对于不同载波上的定位信号,可以各自独立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可以把多个(是指两个及以上)定位信号联合使用来支持定位功能。目前针对多个定位信号联合使用来支持定位功能的方案还没有相关的定位测量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可以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可以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具有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具有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的功能。该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所述芯片与所述通信设备中的存储器耦合,使得所述芯片在运行时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设备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即可以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1为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技术的一个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下行链路的一种定位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上行链路的一种定位方法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实现方式中梳齿大小取值的一个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测量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先对本发明中涉及相关背景做一个简要说明,如下所示:
定位技术是现代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例如卫星导航系统,蓝牙,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等都提供了定位功能。同样,现代蜂窝通信系统也都支持定位功能,从3G和4G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统开始,各种先进的定位技术逐渐都加入到蜂窝通信系统中。在5G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中,同样也会支持定位技术,具体标准在Release16版本被引入。在3GPP Release 16(R16)版本的新无线(New Radio,NR)中,引入了下列一些定位技术:
1)下行链路到达时间差定位法(Down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DL-TDOA)
2)上行链路到达时间差定位法(Uplink-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UL-TDOA)
3)多个往返时间定位法(Multiple Round Trip Time,Multi-RTT)
4)下行链路离开角定位法(Downlink-Angle of Departure,DL-AoD)
5)上行链路到达角定位法(Uplink-Angle of Departure,UL-AoA)
6)增强小区标识(Enhanced Cell ID)定位法
如图1-1所示,为一种实现方式中定位技术的一个示意图。
为了支持各种定位方法,R16NR在下行链路引入了定位参考信号(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PRS),在上行链路引入了用于定位的探测参考信号(SRS for positioning,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for Positioning)。
基于NR的定位功能,主要涉及三大部分:
1)终端(User Equipment,UE)
2)多个网络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Reception Point,TRP)
终端周围多个TRP参与蜂窝定位;
一个基站可能是一个TRP;
一个基站下面可能有多个TRP。
3)定位服务器(Location Server)
定位服务器工作包括定位流程等,例如定位服务器可以包含定位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LMF)。
1、基于下行链路的定位方法,又可以细分为两大类
1)终端协助的定位方法(UE-assisted)
i、UE负责定位相关测量;
ii、网络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来计算位置信息。
2)基于UE的定位方法(UE-based)
i、UE进行定位相关测量,并基于测量结果来计算位置信息。
2、下面以基于下行链路的一种定位(终端协助的定位方法,UE-assisted)方法为例来说明基本流程(图1-2):
1)定位服务器通知TRP相关配置;
可能包括PRS的配置信息,和/或,终端需要上报测量结果的类型等。
2)TRP发送定位信号PRS。
3)终端接收定位信号PRS,进行测量;
根据不同的定位方法,终端需要的测量结果也不一样。
4)终端将测量结果反馈给定位服务器;
终端将测量结果通过基站反馈给定位服务器。
5)定位服务器计算出位置相关信息。
上面是UE-assisted定位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对于基于终端的定位方法(UE-based),在上述第四步中,终端根据测量结果直接计算出位置相关的信息,不需要把测量结果上报给定位服务器,然后由定位服务器来进行计算。在UE-based定位方法下,终端需要知道TRP对应的位置信息,因此网络需要把TRP对应的位置信息提前通知UE。
3、下面以基于上行链路的一种定位方法为例来说明基本流程(图1-3):
1)定位服务器通知TRP相关配置;
2)基站发送相关信令给终端;
3)终端根据发送上行信号(SRS for positioning);
4)TRP进行对SRS for positioning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发送给定位服务器;
5)定位服务器计算出位置相关信息。
4、下行定位参考信号资源聚合(Aggregation of DL PRS resources)
在一个或多个连续PRS频率层(PRS frequency Layer,PFL)中由基站(gNB)同时发射和由UE同时接收带内一个或多个连续载波可以进一步研究,并且如果需要,在规范性工作期间指定;从gNB和UE的角度,可以进一步研究这种增强在不同场景、配置、频段和射频(radio frequency,RF)架构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by the gNB and reception by the UE of intra-band one or more contiguous carriers in one or more contiguous PFLs can be studied further and if needed,specified during normative work;
From both gNB and UE perspective,the applicabil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enhancement for different scenarios,configurations,bands and RF architectures,can be further studied.
5、PRS comb size
(1)DL PRS序列:
在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 Reference Signal,CSI-RS)中的Gold序列;
支持4096序列;
序列初始化(考虑与CSI-RS共存)。
(2)DL PRS重新映射:
一个PRS资源中的交错映射模式(Staggered mapping pattern in one PRS resource)
梳齿大小取值(Comb size):2,4,6,12;
符号数(Number of symbols):2,4,6,12。
如图1-4所示,为一种实现方式中梳齿大小取值的一个示意图。
6、静默模式(Muting pattern):
降低多个PRS传输之间的干扰:
目的是使一个PRS机会静默,以便UE可以在同一资源上检测到另一个PRS。
支持两种降噪方法:设置电平和重复电平。
7、PRS配置:
1个频率层中的所有PRS资源在频率上有相同的频域分配:
相同的资源带宽:粒度4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PRB,最少24个PRB到272个PRB;
相同的起始PRB,相同节点(Point)A,相同CombSize;
1个频率层中的所有PRS资源在时域上,有如下限制:相同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
1个PRS资源集中PRS资源有如下限制:相同的周期和设置水平偏移量;
每个PRS资源还配置如下参数,除了上述频率层或设置共通的参数:
DL-PRS-SequenceId(序列标识);
DL-PRS-ReOffset(重新补偿);
DL-PRS-ResourceSlotOffset(时隙偏移);
DL-PRS-ResourceSymbolOffset(符号偏移);
DL-PRS-NumSymbols(符号数)。
DL-PRS-QCL(Quasi Co-Location,准共址)信息:
在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中的PRS/SSB的QCL-TypeD。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中的SSB的QCL-TypeC;
QCL-TypeD用于支持FR2;
QCL-TypeC用于协助估计PRS的时间。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DL-PRS-QCL-Info:
QCL-TypeD to a PRS/SSB in serving cell or non-serving cell.QCL-Type C to a SSB in serving cell or non-serving cell.
QCL-TypeD is used for supporting FR2.
QCL-TypeC is used for assisting estimating the timing of PRS.
8、测量间隔和定位周期
测量间隔用于支持PRS测量。
通过网络配置;
UE可以向网络请求关于测量间隔的配置。
9、PRS时间差(RSTD)(timing difference of PRS(RSTD))
(1)、RSTD测量配置参数:
配置为RSTD测量时间参考的DL PRS资源或PRS资源集;
DL PRS expectedRSTD:时差,不参考DL SF;
DL PRS expectedRSTD不确定性:搜索时间窗口。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DL PRS resource(s)or PRS set configured as as RSTD measurement time reference.
DL-PRS-expectedRSTD:time difference w.r.t reference DL SF.
DL-PRS-expectedRSTD-uncertainty:search time window.
(2)、DL RSTD测量的定义
NR的DL-RSTD被定义为两个TRP的子帧开始时间之间的相对时间差;
UE可以使用多个PRS来确定一个TRP的一个子帧的开始。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DL RSTD of NR is defined as the relative time difference between subframe starting time of two TRPs.
UE can use multiple PRS to determine start of one subframe of one TRP.
(3)、RSTD测量
度量量:定时测量值和定时测量不确定度;
如果由UE确定,则参考PRS资源ID或用作参考的集;
用于计算RSTD的PRS ID或集合;
时间戳。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RSTD measurement.
Quality metric:TimingMeasQuality-value and TimingMeasQuality-uncertainty.
Reference PRS resource ID(s)or set used as reference if determined by the UE.
PRS ID(s)or set used to calculate the RSTD.
A timestamp.
关于MRTD(Maximum receive timing difference,最大接收时间差)可以参考ts38133协议,此处不再赘述。
10、关于NR载波聚合的最小要求
如下述表1所示,为关于带内非连续NR载波聚合的最大接收时间差要求
频段定义 最大接收时间差(us)
FR1 3
FR2 0.26
表1
如下述表2所示,为关于带间NR载波聚合的最大接收时间差要求
每对载波的频段 最大接收时间差(us)
FR1 33
FR2 8
FR1和FR2之间 25
表2
根据定位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用于定位的信号的带宽如果增大,理论上可以提高定位精度。一方面,一个NR载波的最大带宽是有限的,例如:在频率范围1(Frequency Range 1),一个NR载波的最大带宽时100MHz。另一方面,运营商的频谱受限,单个载波的频谱可能达不到协议支持的最大带宽。对于不同载波上的定位信号,可以各自独立测量。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一种方法把不同载波上用于定位的信号联合使用。对于不同载波上定位信号的联合使用,有两种不同方法:
(1)简单联合方法:对不同载波上的定位信号的测量结果进行简单联合处理,即相当于增加了测量样本。这种方法对于两个载波上的时间同步误差(timing alignment error),相位连续要求较低。
(2)聚合处理方法:不同载波上的定位信号联合起来看成是一个“等效的”更大带宽的信号,即把信号聚合起来(aggregation of signals),作为一个“聚合的信号”来进行测量。根据不同的具体实现,可以对应NR定位频率层的聚合(Aggregation of NR positioning frequency layers),或者下行定位信号的聚合(Aggregation of DL PRS),或者下行定位信号资源的聚合(Aggregation of DL PRS resources),或者下行定位信号的聚合(Aggregation of DL PRS),或者1个或多个定位频率层上下行定位信号的聚合(Aggregation of DL PRS in one or more positioning frequency layers)。聚合(aggregation)也可以使用其他类似的词来表示,例如绑定(bundling),频域绑定(bundling in frequency domain),联合接收(joint reception),这儿不一一列举。
以2个下行定位信号聚合为例,终端需要以更大的采样率来把两个信号直接接收下来,即相当于把两个信号当做占用更大频域资源的一个等效信号接收下来,而不能简单分成两路信号,每路分别接收其中1个下行定位信号。
这种方法对于两个载波上的时间同步误差、相位连续要求较高;对于信号发送方,以及信号测量方的时延要求很高;根据具体频段和带宽,终端可能需要采用更大的采样率(sampling rate)来实现聚合处理方法。由于聚合处理方法对于产品实现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设计合理的终端能力(UE能力,UE capacity)上报机制,一方面在终端能力条件限制下,尽可能支持聚合处理方法的,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对于终端能力要求过高,导致商用终端无法实现。目前还没有看到针对相关UE能力的设计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NR系统的演进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LTE(LTE-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LTE-U)系统、非授权频谱上的NR(NR-based access to unlicensed spectrum,NR-U)系统、非地面通信网络(Non-Terrestrial Networks,NTN)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第五代通信(5th-Generation,5G)系统或其他通信系统等。
通常来说,传统的通信系统支持的连接数有限,也易于实现,然而,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将不仅支持传统的通信,还将支持例如,设备到设备(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车辆间(Vehicle to Vehicle,V2V)通信,或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本申请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这些通信系统。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也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场景,还可以应用于独立(Standalone,SA)布网场景。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应用于非授权频谱,其中,非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共享频谱;或者,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授权频谱,其中,授权频谱也可以认为是非共享频谱。
本申请实施例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其中,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
终端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站点(STAION,ST),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NR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终端设备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NR网络中的网络设备(gNB)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NT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具有移动特性,例如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的设备。可选地,网络设备可以为卫星、气球站。例如,卫星可以为低地球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中地球轨道(medium earth orbit,MEO)卫星、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高椭圆轨道(High Elliptical Orbit,HEO)卫星等。可选地,网络设备还可以为设置在陆地、水域等位置的基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与终端设备(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例如定位服务器)等设备。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可选地,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又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即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用于与接入网设备进行通信的多个核心网。接入网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next radio,NR)系统或者授权辅助接入长期演进(authorized auxiliary access long-term evolution,LAA-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可以为eNB或e-NodeB)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基站”)、微微基站、接入站点(access point,AP)、传输站点(transmission point,TP)或新一代基站(new generation Node B,gNodeB)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2示出的通信系统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由于聚合处理方法对于产品实现要求较高,因此需设计合理的聚合等级和UE能力要求。一方面在终端能力在一定聚合等级下,尽可能支持聚合处理方法的,同时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时延;另一方面又避免终端能力与聚合等级失配的情况,要求过高,导致商用终端无法实现。本申请中给出所述聚合等级和UE能力的具体设计方案,并给出不同场景下UE相应的测量要求。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定位测量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3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
示例性的,UE能力可以包含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例如8个。其中,“同时”可以指的是一个时隙(slot)内,或者,一个UE processing capability(处理能力)周期内。
(2)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示例性的,UE能力可以包含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例如96个RB的带宽),或,最大PRS资源(max_prs_recourse)(例如192个MHz的资源)。
(3)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
UE能力还可以包含PRS聚合的几个PRS层数是否满足同时接收时间差要求。
UE应能够处理要在UE接收器处聚合的不同载波的时隙定时之间的至少相对接收定时差。对应翻译为:the UE shall be capable of handling at least a relative receive timing difference between slot timing of different carriers to be aggregated at the UE receiver。
即MRTD(Maximum receive timing difference,最大接收时间差)与PRS frequency layer所在band或FR(Frequency range,频段)有关。例如,沿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MRTD要求,FR1intra-band MRTD=3us,FR2intra-band MRTD=0.26us,FR1inter-band MRTD=33us,FR2inter-band MRTD=8us,FR1-FR2inter-band MRTD=25us。又例如,专门为PRS聚合定义MRTD要求,每个值比上述值更小。
(4)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
UE能力与UE processing能力有关。现有UE processing capabilities的定义每个频段组合(Combination per band):{N,T},表示T时间内能处理N时间长度的PRS。N决定一次处理周期内可处理PRS bundling的长度,T决定了一次测量PRS bundling的时延。例如:UE processing capability为40ms,80ms,160ms,等等。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可以为支持所述多个PRS聚合的能力。即网络设备可以定义UE能力,为支持同时处理多个PRS frequency layers的能力(for scenarios of coherent and concurrent processing of multiple PFLs from the same TRP)。那么,可以理解的是,UE能力为明确的支持或不支持PRS聚合的能力。例如:通过1bit RRC信令来指示。
可选的,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可以理解的是,该多个PRS是否为同一个TRP的PRS。例如:通过1bit RRC信令来指示。
302、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多个PRS是聚合在同一PRS层中,那么,测量时延要求是相同的,如果多个PRS是聚合在不同PRS层中,那么,测量时延要求是不同的。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示例性的,UE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多个PRS和PRS bundling的配置信息,得到聚合等级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网络设备定义聚合等级(或叫聚合类型)时,假设那些共通的PRS资源配置相同(如相同的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起始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梳齿大小取值(Comb size)、相同的PRS periodicity)。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基于定位参考信号PRS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基于定位参考信号PRS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
(1)所述配置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相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arrier component,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PRS资源集对应的周期不同,相同PRS资源集对应的周期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数的不同PRS resource set下的PRS resource,或,属于同一PRS层数的相同PRS resource set下的不同PRS resource,或,属于不同PRS层数s的PRS resource。满足PRS最大聚合层数的限制,如max=8;满足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要求,如max=80MHz或192个PRS resource;不同PRS的周期(周期配置在set里面的)相同的。时域配置相同(频域可以不同),SCS&CP相同,Comb-size相同;PRS层数/CC timing相同(这里的相同也可以理解为很接近,预期expected接收信号时间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RSTD)满足小于等于最大接收时间差(Maximum receive timing difference,MRTD)的要求);多个PRS的准共址(Quasi Co-Location,QCL)关系配置相同。
可选的,所有参与聚合的PRS resource配置相同的DL-PRS-QCL-Info,如下所示:
某PRS QCL关联到在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的PRS或SSB。或,QCL-TypeC关联到服务小区或非服务小区中的SSB。
QCL类型用于支持FR2。
QCL-TypeC用于协助估计PRS的时间。
对应英文翻译如下所示:
QCL-TypeD to a PRS/SSB in serving cell or non-serving cell.QCL-TypeC to a SSB in serving cell or non-serving cell.
QCL-TypeD is used for supporting FR2.
QCL-TypeC is used for assisting estimating the timing of PRS.
(2)聚合等级信息
可选的,聚合等级信息可以显式地配置聚合等级给UE。示例性的,可以用bit map表示,x个bit表示PRS层数(layer),y个bit表示带宽。可选地,layer数和带宽的典型值,分别为等差数列。或,排序编号如level 1,2,3,分别映射为配置参数的组合。
可选的,聚合等级信息可以隐式地由UE根据配置参数(或组合)得到聚合等级。
1)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可以理解的是,聚合等级信息可以根据可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max_PFLs),和/或,最大聚合带宽(max_prs_recourse)等决定等级划分。
可选的,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2)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或PRS集的周期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PRS或PRS集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聚合等级信息还可以满足频率层(frequency layer)或set共通的参数的限制。例如SCS,不同的SCS对应一个等级;例如PRS periodicity,不同的periodicity对应一个等级。
3)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可以理解的是,聚合等级信息还可以满足时间偏移量的限制。示例性的,属于PRS配置参数中每个PRS resource独有的。每个等级中所配置的参数适用于所有聚合的PRS。比如,所有聚合的PRS resource的offset,或符号数,或QCL配置一样等。
DL-PRS-SequenceId;
DL-PRS-ReOffset;
DL-PRS-ResourceSlotOffset;
DL-PRS-ResourceSymbolOffset;
DL-PRS-NumSymbols:如按PRS符号数不同来分等级;
DL-PRS-QCL-Info:如Type C或D来不同等级。
实现方式1:聚合等级的指示至少包含如下1个bit。
1bit:是否严格时域对齐;
比如,最严格的对齐表示每个PRS(layer或set)周期和offset相同,PRS resource长度(DL-PRS-NumSymbols)相同。
非严格的对齐即其他情况,至少PRS(layer或set)周期相同,PRS resource长度(DL-PRS-NumSymbols)或offset(如DL-PRS-ResourceSlotOffset或DL-PRS-ResourceSymbolOffset)不同。
严格对齐的,测量要求比较简单,只需要比较UE处理能力和周期就可以确定测量时间。
非严格对齐,较复杂一些,可能测量要求就按每个PRS layer来处理,或者处理PRS bundling中对齐的那部分PRS resource(长度和offset一样的)。
实现方式2:聚合等级的指示至少包含如下1个bit。
1bit:是否满足聚合带宽(至少满足不超过max_prs_recourse)仍包含在UE激活BWP内。
多个PRS layer聚合后的带宽大概率会超过BWP带宽范围。
不论Within BWP和outside BWP,所有定位测量都在gap内执行,避免了BWP和PRS bundling切换导致的gap配置的切换。
或者,判断聚合带宽与激活BWP的位置关系,决定PRS bundling的测量是否需要gap。完全不包含或部分重叠时,都需要gap。原则上PRS bundling内的所有PRS layer或resource都得按照同样的gap配置去测量。否则,PRS bundling和激活BWP完全不重叠,不需要gap。
(3)UE能力与聚合等级信息之间的关系
1)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可选地,与UE能力支持的同时测量的PRS数目,和PRS聚合等级信息中的“layer数目(PFL number)”有关。
示例性的,如果UE支持PRS聚合,则具备同时测量多个PRS的能力(例如M=3个layer)。再进一步根据聚合等级(主要看layer数目N),判断测量时间做对应的缩放。比如聚合等级不高于门限(N小于等于M)时,测量时延为没有聚合的1/N。比如聚合等级高于门限(N大于M)时,测量时延为没有聚合的N/M,测量时延的scaler为N/M。
2)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与UE能力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和PRS聚合等级信息中“聚合带宽”有关。
示例性的,比如1个MO配置1个PRS layer最多支持x个PRS resource(对应Y个RBs),那么UE带宽处理能力BWthreshold决定了当前的聚合是否可以1次测量。如果超出UE能力支持的带宽门限,则按照聚合前的N个PRS对待,即不支持聚合后更快的测量。
3)可选的,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与UE能力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和PRS聚合等级信息中期望时间差“expectedRSTD”有关。
示例性的,如果任何两个PRS layer之间的expectedRSTD小于UE能力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要求,则例如:The measurement delay requirements for simultaneous PRS measurements on multiple PFLs in this clause apply only if the timing difference among the first symbol of slot carrying PRS resource for all PFLs is received within the MRTD for intra-band or inter-band CA as defined.对应翻译为:本条中对多个PFL的同时PRS测量的测量延迟要求,仅适用于在MRTD内接收到所有PFL的带内或带间CA的时隙携带PRS资源的第一符号之间的定时差的情况。
如果任何两个PRS layer之间的expectedRSTD超出了最大接收时间差要求,则UE认为不需满足PRS bundling的要求,仍按照原有的per PRS layer去测量。
4)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可以理解的是,与UE能力支持的处理能力(processing capability),和PRS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每个PRS layer或每个PRS set上的PRS时域长度或符号可以不同)有关。
例如,如果UE processing capability小于PRS聚合的等效周期(如果多个PRS在时域上完全重叠,则取多个PRS的周期中的最大值;如果时域上部分重叠或者不重叠,且多个PRS的周期的首尾长度不应超过UE processing capability可处理PRS的长度即N,则N或多个PRS的周期的首尾长度),则无法满足PRS聚合测量的要求。
例如,如果UE processing capability(取决于N,N<T)大于PRS聚合的PRS周期,则可以满足PRS聚合测量的要求。对于该UE而言,如果还支持其他非聚合的PRS同时在测量,且UE processing capability不能再满足除聚合的PRS外更多的PRS,则优先去处理聚合的PRS,测量时间相应变短,非聚合的PRS的测量时间相应缩放。
如PRS聚合周期为80ms,UE processing capability为{100ms,120ms},还有一个PRS非聚合的周期为40ms,则每个UE processing优先处理前者。
如PRS聚合周期为80ms,UE processing capability为{100ms,120ms},还有一个PRS非聚合的周期为20ms,则每个UE processing可同时处理二者。
303、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地,聚合等级至少包含是否满足聚合带宽(至少满足不超过max_prs_recourse)仍包含在UE激活BWP内,也就是否需要gap测量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UE可根据聚合等级判断知道是否需要gap。
如长周期的(long-periodicity)的PRS bunding(如1600ms),不需要gap;如聚合带宽等级高的或者超过一定门限(如40Mhz,或192个resource,或192个RB)的,需要在gap内测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基于定位参考信号PRS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不同的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即可以提高同时处理PRS的效率,缩短测量时延,同时提高测量精度。
为了提高定位精度,研究了NR定位频率层的聚合。评估结果表明,如第8.4节所述,NR定位频率层的聚合提高了特定场景、配置和建模损伤假设下的定位精度。在一个或多个连续PFLs(下行链路)中由gNB同时传输和由UE聚合接收带内一个或多个连续载波;UE的同时传输和gNB的SRS的聚合接收,用于在多个连续的带内载波(上行链路)中定位。
Aggregation of NR positioning frequency layers for improving positioning accuracy were investigated.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ggregation of NR positioning frequency layers improves positioning accuracy under certain scenarios,configurations,and assumptions on modelled impairments as outlined in Section 8.4.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by the gNB and aggregated reception by the UE of intra-band one or more contiguous carriers in one or more contiguous PFLs(Downlink)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by the UE and aggregated reception by the gNB of the SRS for positioning in multiple contiguous intra-band carriers(Uplink)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处理模块401,用于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模块402,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可选的,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模块402,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401,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可选的,处理模块401,还用于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处理模块401,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5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可选的,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所述聚合等级信息和所述UE能力,用于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 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的,收发模块5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与上述至少一个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实施例的方法相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或多种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实施上述方法中的任意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另一个实施例示意图,终端设备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610、存储器620、输入单元630、显示单元640、传感器650、音频电路6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670、处理器680、以及电源690等部件。其中,射频电路610包括接收器614和发送器61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6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6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680处理;另外,将设计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6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6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上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6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6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6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6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6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630可包括触控面板6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632。触控面板6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631上或在触控面板6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6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680,并能接收处理器6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631。除了触控面板631,输入单 元6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6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6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6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640可包括显示面板6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631可覆盖显示面板641,当触控面板6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6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6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6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6中,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631与显示面板6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手机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6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6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6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660、扬声器661,传声器6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6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661,由扬声器6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6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6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680处理后,经RF电路6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620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通过WiFi模块6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6示出了WiFi模块67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68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6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6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6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68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69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6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680,用于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可选的,RF电路6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可选的,处理器680,具体用于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的,RF电路6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处理器680,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可选的,处理器680,还用于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处理器680,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可以包括:
存储器702,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存储器702与收发器701耦合;
收发器701,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可选的,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的,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可选的,收发器7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所述聚合等级信息和所述UE能力,用于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可选的,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可选的,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可选的,收发器7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可选的,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Claims (115)

  1. 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9. 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11. 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13. 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14. 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15. 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16. 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17. 根据权利要求6-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18.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19. 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20. 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 相同。
  21. 一种定位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22. 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23. 根据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24. 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25. 根据权利要求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所述聚合等级信息和所述UE能力,用于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26. 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27. 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28. 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29.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30. 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31.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32. 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33. 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34. 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35. 根据权利要求25-3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36. 根据权利要求25-3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37. 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38. 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39.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40. 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41. 根据权利要求39或4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 力。
  42.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43. 根据权利要求39-4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44. 根据权利要求39-43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45. 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46. 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47. 根据权利要求44-4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48. 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49. 根据权利要求44-4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50. 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51. 根据权利要求44-5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52. 根据权利要求44-5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53. 根据权利要求44-5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54. 根据权利要求44-5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55. 根据权利要求44-5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56.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57. 根据权利要求55或5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58. 根据权利要求45-57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59.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60.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61. 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62. 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63. 根据权利要求59-62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所述聚合等级信息和所述UE能力,用于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64. 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65.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66. 根据权利要求63-6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67. 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68. 根据权利要求63-6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69. 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70. 根据权利要求63-6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71. 根据权利要求63-6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72. 根据权利要求63-6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73. 根据权利要求63-69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74. 根据权利要求63-7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75. 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76. 根据权利要求74或75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77. 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根据配置的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执行定位测量。
  78. 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79. 根据权利要求77或78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80. 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81. 根据权利要求77-80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设备配置的UE能力。
  82. 根据权利要求77-8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和UE能力,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83. 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84. 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85. 根据权利要求82-84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86.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87. 根据权利要求82-86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88. 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89. 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90. 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91. 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92. 根据权利要求82-8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93. 根据权利要求81-92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94. 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确定测量间隔gap信息;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终端设备按照所述测量时延要求和所述测量间隔gap信息,执行定位测量。
  95. 根据权利要求93或9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96. 根据权利要求93-9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97. 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UE能力,所述UE能力用于所述终端设备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所述测量时延要求用于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定位测量。
  98. 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中的至少一项。
  99. 根据权利要求97或98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E能力为支持多个PRS聚合的能力。
  100. 根据权利要求99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PRS是同一个发送接收点TRP的PRS,或,所述多个PRS是不同TRP的PRS且所述不同PRS的准共址QCL相同。
  101. 根据权利要求97-100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的聚合等级信息,所述聚合等级信息和所述UE能力,用于确定多个聚合定位参考信号PRS的测量时延要求。
  102. 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最大PRS层数,和/或,最大聚合带宽的限制。
  103. 根据权利要求102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PRS层数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所述最大聚合带宽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
  104. 根据权利要求101-103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PRS的周期的限制。
  105. 根据权利要求10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RS的周期小于等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处理能力对应的时间。
  106. 根据权利要求101-105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等级信息满足所述终端设备支持聚合的时间偏移量的限制。
  107. 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偏移量offset、符号数或QCL配置相同。
  108. 根据权利要求101-10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数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层数确定的。
  109. 根据权利要求101-10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同时测量的最大PRS带宽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聚合带宽确定的。
  110. 根据权利要求101-10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最大接收时间差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的期望时间差确定的。
  111. 根据权利要求101-107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的处理能力是根据所述聚合等级信息中PRS的周期确定的。
  112. 根据权利要求101-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确定所述聚合等级信息。
  113. 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网络设备,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不同PRS资源集下的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同一PRS层的相同PRS资源集下的不同PRS资源;或者,
    所述多个PRS属于不同PRS层的PRS资源。
  114. 根据权利要求112或113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所述多个PRS满足预置条件,所述预置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最大聚合层数、最大聚合带宽、周期相同、时域配置相同、子载波间隔SCS相同、循环前缀CP相同、梳齿大小取值Comb-size相同、PRS层数相同、载波CC时长timing相同、PRS的准共址QCL配置相同。
  115.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20中任意一项,或,21-3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80087359.5A 2021-01-08 2021-01-08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667119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1/070981 WO2022147805A1 (zh) 2021-01-08 2021-01-08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71196A true CN116671196A (zh) 2023-08-29

Family

ID=82357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87359.5A Pending CN116671196A (zh) 2021-01-08 2021-01-08 定位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50003A1 (zh)
EP (1) EP4277377A4 (zh)
CN (1) CN116671196A (zh)
WO (1) WO20221478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0151A (zh) * 2022-08-08 2024-02-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7641372A (zh) * 2022-08-09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7640025A (zh) * 2022-08-09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2638B (zh) * 2007-02-08 2011-08-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与系统
CN101277511B (zh) * 2007-03-30 2011-06-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定位方法与装置
CN104349454A (zh) * 2013-08-02 2015-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定位处理方法、用户设备以及定位服务器
CN105848165B (zh) * 2015-01-14 202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非授权资源的使用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JP2017204741A (ja) * 2016-05-11 2017-1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336354B2 (en) * 2017-06-15 2022-05-17 Lg Electronics In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20200235877A1 (en) * 2019-01-21 2020-07-23 Qualcomm Corporated Bandwidth part operation and downlink or uplink 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scheme
CN113647161A (zh) * 2019-04-01 2021-11-12 苹果公司 用于nr定位的测量和过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77377A1 (en) 2023-11-15
WO2022147805A1 (zh) 2022-07-14
US20230350003A1 (en) 2023-11-02
EP4277377A4 (en) 2024-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77377A1 (en) Positioning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CN109819511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70013412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fine time measurement (FTM) procedure with a responder station
US20230337175A1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positioning capability,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2021445A1 (zh) 测量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1204293A1 (zh) 定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30134401A1 (en) Method for confuguring measurement gap,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2738852B (zh) 一种切换bwp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40163832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terminal, and medium
US20230353307A1 (en) Method for srs 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512685A (zh)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347768B (zh) 前导资源分组方法、前导选择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2637953A (zh) 一种切换bwp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20230224836A1 (en)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SSB)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469131B (zh) 一种配置srs资源符号数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372308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584412B (zh)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6134922A (zh) Pusch重复传输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601254A (zh) 一种切换bwp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6097899A (zh) 确定上行传输时域资源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4307766A1 (en) Beam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4032439A1 (zh) 定位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00146A1 (zh) 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23051935A1 (en) Positioning in new radio, nr, spectra and nr-unlicensed, nr-u, spectra
CN116569608A (zh) 一种寻呼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