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9509B -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9509B
CN108809509B CN201710367204.2A CN201710367204A CN108809509B CN 108809509 B CN108809509 B CN 108809509B CN 201710367204 A CN201710367204 A CN 201710367204A CN 108809509 B CN108809509 B CN 1088095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ap
information length
target base
target
grap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72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09509A (zh
Inventor
张荻
王加庆
潘学明
孙韶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TT
Priority to US16/610,72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11190211B2/en
Priority to EP18795197.5A priority patent/EP3621223B8/en
Priority to PCT/CN2018/083743 priority patent/WO2018201912A1/zh
Priority to JP2019560773A priority patent/JP7179018B2/ja
Priority to KR1020197035803A priority patent/KR102291480B1/ko
Priority to TW107114402A priority patent/TWI6882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095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95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05Decoding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51Algebraically constructed LDPC codes, e.g. LDPC codes derived from Euclidean geometries [EG-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54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nvolutional codes [LDPC-CC]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6Quasi-cyclic LDPC [QC-LDPC] codes, i.e. the parity-check matrix being composed of permutation or circulant sub-matric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6Quasi-cyclic LDPC [QC-LDPC] codes, i.e. the parity-check matrix being composed of permutation or circulant sub-matrices
    • H03M13/1162Array based LDPC codes, e.g. arra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71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ces with non-binary elements, e.g. for non-binary LDPC cod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using multiple parity bits
    • H03M13/1102Codes on graphs and decoding on graphs, e.g.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 H03M13/1148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de parity-check or generator matrix
    • H03M13/118Parity check matrix structured for simplifying encoding, e.g. by having a triangular or an approximate triangula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1Aspec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error detection, not provided for otherwis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8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parametrability and configur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5Purpose and implementation aspects
    • H03M13/6508Flexibility, adaptability, parametrability and configurability of the implementation
    • H03M13/6516Support of multiple code parameters, e.g. generalized Reed-Solomon decoder for a variety of generator polynomials or Galois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 H04L1/0063Single parity check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本发明的方案,解决了无法明确选择出编译码所需的基础图的问题。

Description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使用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码用于5G NR(New Radio,新无线)的增强移动宽带(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应用场景。
LDPC码通过对基础图base graph使用lifting方法得到支持特定信息长度和码率的校验矩阵,从而进行编译码。由于base graph和lifting参数的限制,校验矩阵可以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码率限制在一个范围内。因此,确定的base graph所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码率范围也是确定的。不同的base graph可以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码率也不同。
根据3GPP会议结论,NR中可以使用具有两个base graph的LDPC编码方案,其中,由于两个base graph要覆盖到所有码长和码率,这两个base graph所支持的信息长度、码率范围不同,且存在覆盖重叠。
但是,在进行base graph选择之前,基站和终端是通过获得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的调试编码方式(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信息,查询存储的MCS表格获得传输块大小(TBs,Transport Block size)和目标R的值,并计算出分段结果,得到LDPC编译码使用的目标K和R。
由此可知,目标K、R是根据要传输的数据长度和信道可提供的物理资源计算出来的。所以,当基于该目标K、R以及上述两个base graph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码率范围进行basegraph选择时,会因无法覆盖,或者覆盖重叠一些要传输的数据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的组合,存在无法明确选择出编译数据所需的base graph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在两个base graph中无法明确选择出编译码所需的base graph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包括:
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优选的,所述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优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在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优选的,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优选的,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四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五选择单元,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六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七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八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优选的,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优选的,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首先获取本次编译的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之后根据该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出适宜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进而,再依据该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该信道编码码率,最终确定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避免了因base graph各自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无法覆盖,或者覆盖重叠一些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的组合时,无法明确所需要使用的目标base graph的情况,更有效地确定出了目标base graph。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编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base graph选择方式中无法明确选择出编译数据所需的basegraph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通过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选定出适宜的选择策略,进而更明确的确定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步骤102,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步骤103,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由于待选择的base graph具有各自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因此,本实施例中,设定了针对不同信息长度范围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这样,通过上述步骤101-103,由移动终端或基站了解本次编译的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后,即可根据该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出适宜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进而,再依据该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该信道编码码率,最终确定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避免了因base graph各自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无法覆盖,或者覆盖重叠一些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的组合时,无法明确所需要使用的目标base graph的情况,更有效地确定出了目标base graph。
应该知道的是,根据3GPP会议结论,可选地,NR中使用具有两个base graph的LDPC编码方案。其中,第一图base graph#1支持信息长度【Kmin1,Kmax1】,码率范围【Rmin1,Rmax1】。第二图base graph#2支持信息长度【Kmin2,Kmax2】,码率范围【Rmin2,Rmax2】。其中,Kmin1表示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ax1表示第一图的第一最大信息长度,Rmin1表示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ax1表示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Kmin2表示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ax2表示第二图的第二最大信息长度,Rmin1表示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由于两个base graph要覆盖到编译数据的所有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因此,Kmin2<Kmin1≤Kmax2<Kmax1,Rmin2<Rmin1<Rmax2<Rmax1,Kmin2等于编译数据的最小信息长度Kmin,Kmax1等于编译数据的最大信息长度Kmax,Rmin2等于编译数据的最小编码码率Rmin,Rmax1等于编译数据的最大编码码率Rmax。
而由上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的基础图选择策略是对应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的,因此,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步骤102包括:
步骤102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步骤1022,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步骤1023,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这里,经步骤1021-1023,移动终端或基站分别获取到基础图中第一图和第二图的最小信息长度、最大信息长度,进而依据数据信息长度与获取到的各个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出适宜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优选的,步骤1023包括:
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这里,基于设定的基础图选择策略与数据信息长度所适合的范围,就能够先确定出该待编译数据的进行最终基础图选择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来进行目标基础图的确定。
还应该知道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目标基础图的确定,是依据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以及信道编码码率来实现的,具体的,如图3所示,步骤103包括:
步骤103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步骤1032,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步骤1033,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步骤1034,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按照上述步骤,首先要获取第一图、第二图的最小编码码率、最大编码码率,然后比较该信道编码码率与各个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进而依据比较结果与已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来完成目标基础图的确定。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in2≤R≤Rmax2,则确定选择第二图,即base graph#2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ax2<R≤Rmax1,则确定选择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例如,Kmax1=8448,Kmax2=2000,Kmin1=512,Kmin2=100,Rmin1=1/3,Rmax1=8/9,Rmin2=1/5,Rmax2=2/3,信息长度单位为bit,编码码率的单位为kbps,当获取到待编译数据对应的K=500,R=5/6时,通过上述方法,由Kmin2≤K<Kmin1,先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然后,在该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中,又因Rmax2<R≤Rmax1,确定选择base graph#2作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在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in2≤R≤Rmax2,则确定选择第二图,即basegraph#2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在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ax2<R≤Rmax1,则确定选择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in2≤R<Rmin1,则确定选择第二图,即base graph#2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通过比较结果也进一步了解到Rmax2≤R≤Rmax1,则确定选择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通过比较结果进一步了解到Rmin1≤R<Rmax2,则还需要通过将K与K0,R与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第二图,即base graph#2作为目标基础图。两个base graph使用的提升规模lifting size不同,考虑到使用较大的lifting size可以减少时延,在两个base graph独立的情况下性能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设立阈值的方法进行选择,该预设信息长度值K0和预设编码码率值R0是根据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的。这样,K0和R0的设置,会实现所选择的目标基础图,能使得编译码过程中得到更大的liftingsize、更少时延、更优的误块性。如果第二图为较短的码块做专门优化,其误块性能在所适用的信息长度和码率范围内全面优于第一图,则可设置K0=Kmax2,R0=Rmax2,以实现将第二图作为目标基础图;如果第二图在所适用的信息长度和码率范围内lifting size值最大,其编译码所需的硬件并行度高,时延低,因此也可设置K0=Kmax2,R0=Rmax2,使用第二图作为目标基础图进行编译码。
延续上例中第一图和第二图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的范围,且设定K0=Kmin1=512,R0=Rmin1=1/3,那么对于获取到待编译数据的K和R,Kmin1≤K<Kmax2且Rmin1≤R<Rmax2范围内的所有组合都属于K>K0、R>R0,可确定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而若假设基础图所支持范围中,Kmax2=2560,其他不变,设定K0=2000,R0=1/2。如果K=2100、R=0.6,则K、R在Kmin1≤K≤Kmax2、Rmin1≤R<Rmax2范围内,属于base graph的重合范围,并且K>K0、R>R0,此时,可确定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如果K=1900、R=0.4,则属于K<K0、R<R0范围,可确定第二图,即base graph#2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通过比较结果也进一步了解到Rmin2≤R<Rmin1,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延续上例中第一图和第二图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的范围,假设basegraph#1在满足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此时,Nmax=Kmax1/Rmin1=8448/(1/3)=25344。当K=6000、R=1/4,此时满足K/R=24000<Nmax,则确定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可选的,步骤1034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这里,在已经确定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通过比较结果也进一步了解到Rmin1≤R≤Rmax1,则确定选择第一图,即base graph#1作为目标基础图。
延续上例中第一图和第二图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的范围,当获取到待编译数据对应的K=8448,R=9/10时,通过上述方法,由K=Kmax1,先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然后,在该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中,又因Rmin1≤R≤Rmax1,确定选择base graph#1作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其中,在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后,若Rmin2≤R<Rmin1,base graph#1不支持R<Rmin1的任何编码参数,这个范围内不能使用base graph#1和#2直接编码,因此将按照使用base graph#2进行编码。由于base graph#2支持的最大信息长度是Kmax2,但是此时K>Kmax2,出现矛盾。即base graph#1不支持对Kmax2≤K≤Kmax、Rmin2≤R<Rmin1范围内的任意K、R组合进行直接编码时,目标K、R将不会出现在这个范围内。
在确定目标基础图后,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为实现对待编译数据的编译,需要生成校验矩阵,这里,在步骤103确定目标基础图后,将会基于该目标基础图和参数(也就是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来生产该校验矩阵。
其中,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而目标信息长度为适应上述方法,以明确选择出编译码所需的基础图,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这里,将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新信息长度作为目标信息长度,用于校验矩阵的生成。其他情况下,直接使用获得的数据信息长度作为目标信息长度即可。
延续上例中第一图和第二图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的范围,当获取到待编译数据对应的K=500,R=5/6时,确定第一图为目标基础图后,会对数据信息长度K进行补零,补充Kmin1-K=5012-500=12个零,将零后得到的新信息长度作为目标信息长度,用于校验矩阵的生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首先获取本次编译的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之后根据该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出适宜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进而,再依据该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该信道编码码率,最终确定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避免了因base graph各自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无法覆盖,或者覆盖重叠一些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的组合时,无法明确所需要使用的目标base graph的情况,更有效地确定出了目标base graph。
如图4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第一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模块4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四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五选择单元,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六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七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优选的,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八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优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优选的,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首先获取本次编译的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之后根据该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出适宜的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进而,再依据该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该信道编码码率,最终确定出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避免了因base graph各自支持的信息长度和编码码率无法覆盖,或者覆盖重叠一些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的组合时,无法明确所需要使用的目标base graph的情况,更有效地确定出了目标base graph。
需要说明的是,该装置是应用了上述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的装置,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实现方式适用于该装置,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Kmin2<Kmin1≤Kmax2<Kmax1。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Rmin2<Rmin1<Rmax2<Rmax1。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可以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可选地,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可选地,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编译设备(移动终端或基站),包括:处理器500,用于读取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收发机510,用于在处理器5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5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5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5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5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处理器5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520可以存储处理器5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Kmin2<Kmin1≤Kmax2<Kmax1。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Rmin2<Rmin1<Rmax2<Rmax1。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可选地,处理器50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可选地,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可选地,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移动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且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上述范例性实施例是参考该些附图来描述的,许多不同的形式和实施例是可行而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及教示,因此,本发明不应被建构成为在此所提出范例性实施例的限制。更确切地说,这些范例性实施例被提供以使得本发明会是完善又完整,且会将本发明范围传达给那些熟知此项技术的人士。在该些图式中,组件尺寸及相对尺寸也许基于清晰起见而被夸大。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只是基于描述特定范例性实施例目的,并无意成为限制用。如在此所使用地,除非该内文清楚地另有所指,否则该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是意欲将该些多个形式也纳入。会进一步了解到该些术语“包含”及/或“包括”在使用于本说明书时,表示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及/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或更多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操作、构件、组件及/或其族群的存在或增加。除非另有所示,陈述时,一值范围包含该范围的上下限及其间的任何子范围。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0)

1.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其中,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包括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和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所述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in2≤K<Kmin1,所述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in1≤K≤Kmax2,所述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ax2<K≤Kmax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的步骤,包括:
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16.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编译数据的数据信息长度和信道编码码率;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基础图的信息长度范围,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信道编码码率,确定本次编译数据的目标基础图;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1和第一最大信息长度Kmax1;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Kmin2和第二最大信息长度Kmax2;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数据信息长度K与所述第一最小信息长度、所述第一最大信息长度、所述第二最小信息长度和所述第二最大信息长度之间的大小关系,确定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其中,
Kmin2<Kmin1≤Kmax2<Kmax1;
其中,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包括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和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所述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in2≤K<Kmin1,所述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in1≤K≤Kmax2,所述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对应于Kmax2<K≤Kmax1。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2≤K<Kmin1时,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Kmin1≤K≤Kmax2,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Kmax2<K≤Kmax1,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编码码率Rmin1和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1;
第四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编码码率Rmin2和第二最大编码码率Rmax2;
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信道编码码率R与所述第一最小编码码率、所述第一最大编码码率、所述第二最小编码码率和所述第二最大编码码率之间的大小,得到一比较结果;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和所述比较结果,确定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
Rmin2<Rmin1<Rmax2<Rmax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一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ax2,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四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2≤R<Rmin1,则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五选择单元,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ax2≤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六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二基础图选择策略,且Kmin1<Kmax2时,若Rmin1≤R<Rmax2,则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的误块性能和其提升参数影响的时延性能确定预设信息长度值K0、预设编码码率值R0,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与预设信息长度值K0,所述信道编码码率与预设编码码率值R0分别比较,在K0≤K<Kmax2且R0≤R<Rmax2时,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在K<K0或R<R0时,选择所述第二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七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2≤R<Rmin1,且所述第一图在K/R≤Nmax的情况下,支持使用小于Kmax1的K和小于Rmin1的R进行编码,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其中,Nmax=Kmax1/Rmin1。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八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基础图选择策略为第三基础图选择策略时,若Rmin1≤R≤Rmax1,则选择所述第一图作为所述目标基础图。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基础图、目标信息长度和目标编码码率,生成本次编译数据的校验矩阵。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当Kmin2≤K<Kmin1,Rmax2<R≤Rmax1时,所述目标信息长度是将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增加Kmin1-K个零后得到的;反之,所述目标信息长度等于所述数据信息长度;其中,
K表示所述数据信息长度,Kmin1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一图的第一最小信息长度,Kmin2表示所述基础图中第二图的第二最小信息长度,R表示所述信道编码码率,Rmax1表示所述第一图的第一最大编码码率,Rmax2表示所述第二图的第二最大编码码率。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编码码率等于所述信道编码码率。
CN201710367204.2A 2017-05-05 2017-05-23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8095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610,722 US11190211B2 (en) 2017-05-05 2018-04-19 Method and device of selecting base graph of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
EP18795197.5A EP3621223B8 (en) 2017-05-05 2018-04-19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ng base graph for 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
PCT/CN2018/083743 WO2018201912A1 (zh) 2017-05-05 2018-04-19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JP2019560773A JP7179018B2 (ja) 2017-05-05 2018-04-19 低密度パリティ検査符号のベースグラフ選択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20197035803A KR102291480B1 (ko) 2017-05-05 2018-04-19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코드의 베이스 그래프 선택 방법 및 장치
TW107114402A TWI688233B (zh) 2017-05-05 2018-04-27 低密度同位碼的基礎圖選擇方法及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4028 2017-05-05
CN2017103140286 2017-05-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9509A CN108809509A (zh) 2018-11-13
CN108809509B true CN108809509B (zh) 2021-01-22

Family

ID=64094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7204.2A Active CN108809509B (zh) 2017-05-05 2017-05-23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0211B2 (zh)
EP (1) EP3621223B8 (zh)
JP (1) JP7179018B2 (zh)
KR (1) KR102291480B1 (zh)
CN (1) CN108809509B (zh)
TW (1) TWI688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4901B2 (en) 2015-11-12 2020-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for structur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US11043966B2 (en) 2016-05-11 2021-06-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ly generating multiple lifte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s
US10454499B2 (en) 2016-05-12 2019-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hanced puncturing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structure
US10291354B2 (en) 2016-06-14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performance, flexible, and compact 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 code
JP7318270B2 (ja) 2019-03-29 2023-08-01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水性グラビアインキを使用した印刷物製造方法
CN112865810A (zh) * 2019-11-28 2021-05-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WO2021168763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graph selection for multi-slot shared channel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33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结构化低密度校验码的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5484B2 (en) * 2002-07-02 2008-07-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heck matrix generation method and check matrix generation device
US8132072B2 (en) 2006-01-06 2012-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ARQ rate compatible codes for high throughput applications
KR20070020039A (ko) * 2006-11-20 2007-02-1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재송 제어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01217337B (zh) * 2007-01-01 2013-0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递增冗余混合自动重传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装置和方法
US7966548B2 (en) * 2007-06-29 2011-06-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coding data using rate-compatible irregular LDPC codes based on edge growth and parity splitting
CN101567697B (zh) * 2009-05-25 2012-12-12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速率兼容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编码方法和编码器
CN102025441B (zh) 2009-09-11 2013-07-31 北京泰美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Ldpc码校验矩阵的构造方法、ldpc码的编码方法和编码装置
CN102412842B (zh) 2010-09-25 2016-06-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4868925B (zh) * 2014-02-21 2019-0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结构化ldpc码的编码方法、译码方法、编码装置和译码装置
CN104158550A (zh) 2014-08-26 2014-11-19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深空通信环境的码率兼容原模图ldpc码构造方法
EP3497794A1 (en) * 2016-08-10 2019-06-19 IDAC Holdings, Inc. Protograph based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odes in combination with harq
CN106341138B (zh) * 2016-09-05 2019-05-10 厦门大学 基于原模图ldpc码的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矩阵构造方法
EP3522378A4 (en) * 2016-09-30 2020-09-16 LG Electronics Inc. -1- LDPC QC CODE RATE ADAPTATION PROCESS AND ASSOCIATED DEVICE
JP7075409B2 (ja) * 2017-02-03 2022-05-25 アイディーエーシー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Ldpc基底行列の選択によるコードブロックのセグメント化
US10340949B2 (en) * 2017-02-06 2019-07-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base graph design
US10348329B2 (en) * 2017-02-13 2019-07-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circular buffer rate matching
US10419188B2 (en) * 2017-03-24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Virtual time-domain multiplexing for reference signals and data with modified cyclic prefix
CN108809487B (zh) * 2017-05-04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终端设备
CN114679185A (zh) * 2017-08-11 2022-06-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编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1133A (zh) * 2007-10-23 2008-03-12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结构化低密度校验码的编码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DPC Design Considerations;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 NR Ad Hoc,R1-1700831》;20170116;全文 *
LDPC Rate Compatible Design;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 #86 R1-166388》;20160813;第3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88233B (zh) 2020-03-11
US11190211B2 (en) 2021-11-30
EP3621223A4 (en) 2020-05-06
CN108809509A (zh) 2018-11-13
KR102291480B1 (ko) 2021-08-18
EP3621223B1 (en) 2021-06-23
TW201909581A (zh) 2019-03-01
JP2020520597A (ja) 2020-07-09
EP3621223A1 (en) 2020-03-11
JP7179018B2 (ja) 2022-11-28
EP3621223B8 (en) 2021-08-04
KR20200003878A (ko) 2020-01-10
US20200162109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09509B (zh)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US20190150122A1 (en) Procedure,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process
AU201742662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10152314A1 (en)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18059070A1 (en) Sub-channel mapping
TW201943310A (zh) 基地台、使用者設備與提早資料傳輸方法
US11057055B2 (en)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Golay-based block codes
WO2020228419A1 (zh) 一种信令传输的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220069946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decod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713105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processor
US8504031B2 (en)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s
CN111436156B (zh) 调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91494B (zh) 一种编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37047A1 (zh) 一种传输资源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474732B (zh) 一种调制与编码策略mcs表格的指示方法、装置及基站
WO2018201912A1 (zh)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基础图选择方法及装置
KR102506828B1 (ko)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기기
US11218248B2 (en) Channel en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19019803A1 (zh) 控制信道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3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