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03909A -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03909A
CN108803909A CN201710289084.9A CN201710289084A CN108803909A CN 108803909 A CN108803909 A CN 108803909A CN 201710289084 A CN201710289084 A CN 201710289084A CN 108803909 A CN108803909 A CN 108803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layer
display module
display
circuit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890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江通
颜克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2890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80390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803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03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层、显示控制层和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触控层连通以控制所述触控层工作,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显示控制层连通以控制所述显示控制层工作。本公开通过为显示模组设置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柔性线路板,简化了柔性线路板的分布,使显示模组的结构设置更紧凑,进而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例如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模组通常包括触控层和显示控制层,触控层和显示控制层分别与独立的柔性线路板连接以分别控制触控层及显示控制层的工作。其中,触控层柔性线路板与显示控制层柔性线路板通过连接器整合后与电子设备主板连接以实现显示模组的正常工作。而两块独立的柔性线路板以及连接器的使用都占用了电子设备更多的内部空间,降低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触控层、显示控制层和柔性线路板;
所述柔性线路板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触控层连通以控制所述触控层工作,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显示控制层连通以控制所述显示控制层工作。因此简化了柔性线路板的分布,使显示模组的结构设置更紧凑,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上玻璃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触控层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显示控制层连通。
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通过绑定工艺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触控层的边沿。上述结构设置便于第三连接部与柔性线路板上对应的第一连接部的连接工艺操作,同时简化了柔性线路板走线,提升了柔性线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显示控制层的边沿。上述结构设置便于第四连接部与柔性线路板上对应的第二连接部的连接工艺操作,同时简化了柔性线路板走线,提升了柔性线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为多层线路板,所述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分别位于不同层。减小了该柔性线路板的平铺面积,提升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阴极层、阳极层和位于二者中间的有机自发光层。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包括盖板玻璃及上述显示模组。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或者上述屏幕组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通过为显示模组设置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的柔性线路板,其中,第一电路与触控层连通,第二电路与显示控制层连通,以简化柔性线路板分布,使显示模组的结构设置更紧凑,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柔性线路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层和显示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层和显示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显示模组a包括触控层a1、显示控制层a2、与触控层a1连接的触控层柔性线路板a11以及与显示控制层a2连接的显示控制层柔性线路板a21。其中,触控层柔性线路板a11与显示控制层柔性线路板a21通过连接器a3整合后与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以实现相应的触控和显示控制功能。从图1中可以看出,分别设置的触控层柔性线路板a11与显示控制层柔性线路板a21使显示模组a的内部空间排布较乱,而且连接两块柔性线路板的连接器a3也占据了电子设备的大块的内部空间,降低了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对显示模组a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下面结合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2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10可以包括触控层11、显示控制层12和柔性线路板14。其中,柔性线路板14可以包含与触控层11连通的第一电路143和与显示控制层12连通的第二电路144。在上述显示模组10中,控制触控层11工作的第一电路143与控制显示控制层12工作的第二电路144都被设置在上述柔性线路板14上,省去了相关技术中用于整合触控层柔性线路板111与显示控制层柔性线路板121的连接器13,因此使显示模组10的结构设置更紧凑,进而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图3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14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41,触控层11可以包括第三连接部112,上述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三连接部112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路143与所述触控层11连通。第二电路144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142,显示控制层12可以包括第四连接部122,上述第二连接部142与第四连接部122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路144与所述显示控制层12连通。其中,第一连接部141和第二连接部142可以为分别从第一电路143和第二电路144引出的引脚、第三连接部112和第四连接部122可以为分别从触控层11和显示控制层12的功能元件中引出的引脚。为实现显示模组10的触控功能和显示控制功能,上述对应的引脚可以分别通过绑定(bonding)工艺相连,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进行连接,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112可以位于触控层11的边沿,第四连接部122可以位于显示控制层12的边沿,上述结构设置便于第三连接部112和第四连接部122分别与柔性线路板14上对应的第一连接部141与第二连接部142的连接工艺操作,同时简化了柔性线路板14走线,提升了柔性线路板14的空间利用率。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电路143和第二电路144可以位于柔性线路板14的同一层。或者,当柔性线路板14为多层线路板时,第一电路143与第二电路144可以分别位于该柔性线路板14的不同层;例如图4所示,柔性线路板14包括第一电路143和第二电路144,第一电路143可以包括第一连接部141、以连接至触控层11的第三连接部112,第二电路144可以包括第二连接部142、以连接至显示控制层12的第四连接部122。由于第一电路143与第二电路144分别位于该柔性线路板14的不同层,使得可以减小该柔性线路板14的平铺面积,提升电子设备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上述显示模组1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组。为了使上述显示模组10更加轻薄、提升显示效果,可以将触控层11嵌入到显示控制层12之中,上述层级的设置方案即为显示模组10的Incell方案。图5是本公开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层和显示控制层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显示控制层12可以包括上玻璃基板123、下玻璃基板124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125,所述触控层11位于所述上玻璃基板123与所述液晶层125之间。为了降低显示模组10成型过程中的技术难度,上述显示模组10的触控层11也可以设置在显示控制层12之上,上述层级的设置方案即为显示模组10的Oncell方案。图6是本公开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层11和显示控制层1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显示控制层12可以包括上玻璃基板123、下玻璃基板124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125,所述触控层11位于所述上玻璃基板123上。
上述显示模组10也可以有机电激光(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模组,其中显示控制层12可以包括阴极层、阳极层和位于二者中间的有机自发光层。触控层11可以位于显示控制层12的上表面外侧,或其他位置,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公开进一步提出一种屏幕组件,该屏幕组件包括盖板玻璃及上述显示模组10。
本公开还进一步提出一种包括上述显示模组10或者上述屏幕组件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也可以为PC等非移动式的电子设备,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触控层、显示控制层和柔性线路板;
所述柔性线路板包含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触控层连通以控制所述触控层工作,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显示控制层连通以控制所述显示控制层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上玻璃基板、下玻璃基板和位于二者之间的液晶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上玻璃基板与所述液晶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触控层包括第三连接部,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一电路与所述触控层连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接触配合以使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显示控制层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分别通过绑定工艺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位于所述触控层的边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接部位于所述显示控制层的边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为多层线路板,所述第一电路与第二电路分别位于不同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控制层包括:阴极层、阳极层和位于二者中间的有机自发光层。
9.一种屏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盖板玻璃;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或者,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幕组件。
CN201710289084.9A 2017-04-27 2017-04-27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8039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9084.9A CN108803909A (zh) 2017-04-27 2017-04-27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289084.9A CN108803909A (zh) 2017-04-27 2017-04-27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03909A true CN108803909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689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89084.9A Pending CN108803909A (zh) 2017-04-27 2017-04-27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8039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4292A (zh) * 2019-11-08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545A (zh) * 2012-04-06 2012-09-12 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模组
EP2538301A1 (en) * 2011-06-21 2012-12-26 Apple Inc. Flexible circuit routing
CN105630244A (zh) * 2016-01-06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08013A (zh) * 2016-05-03 2016-07-2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6649261U (zh) * 2017-04-07 2017-11-17 深圳卓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38301A1 (en) * 2011-06-21 2012-12-26 Apple Inc. Flexible circuit routing
CN102662545A (zh) * 2012-04-06 2012-09-12 江西合力泰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模组
CN105630244A (zh) * 2016-01-06 2016-06-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CN105808013A (zh) * 2016-05-03 2016-07-27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06649261U (zh) * 2017-04-07 2017-11-17 深圳卓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54292A (zh) * 2019-11-08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CN110854292B (zh) * 2019-11-08 2022-06-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43114B (zh) 一种可弯折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180753B2 (en) Touchscreen panel
JP6772387B2 (ja) 接合画面、表示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EP335222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isplay device
CN208172458U (zh) 显示装置及柔性电路板
US2016012819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5224117B (zh) 触控显示屏及其制造方法
EP3786761A1 (en) Sensing panel having fingerprint sensing pixel and electronic pen sensing pixel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ensing panel
CN111316443B (zh)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0156456A1 (zh) 柔性电路板及制作方法、电子装置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07093606A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3941914A (zh) 触控面板、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信号的感测方法
CN108874247A (zh) 内嵌式触控面板
CN108336833B (zh) 一种无线充电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终端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KR20120133390A (ko) 유리에 대한 플렉서블 인쇄 회로 조립 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210024339A (ko) 표시 장치
CN110308820A (zh)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8803909A (zh) 显示模组、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US9218084B2 (en) Touch-sensing device and touch-sensing display therewith
CN105611714B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显示装置
CN108766978B (zh) Oled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6164987U (zh) 一种用于垫高闪光灯的pcb板及电子设备
CN211630501U (zh) 电路板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3853369A (zh) 触控面板模块及其触控装置
CN106484164A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