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0595B -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0595B
CN108780595B CN201780016666.8A CN201780016666A CN108780595B CN 108780595 B CN108780595 B CN 108780595B CN 201780016666 A CN201780016666 A CN 201780016666A CN 108780595 B CN108780595 B CN 1087805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imaging
unit
forgery
captured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66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0595A (zh
Inventor
冈田崇
增田智仁
宫本惠理
青野耕太
藤田尚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ppan Inc
Original Assignee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ppa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ppa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80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5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05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5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7D7/128View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3Identity c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4Relie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8Diffraction gratings; Hologr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64Liquid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69Magnetised or magnetisable materi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1Control of illu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3Sensing or illuminating at different wavelength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10Image acquisition
    • G06V10/12Details of acquisition arrangemen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G06V10/14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ice performing the acquisition or on the illumination arrangements
    • G06V10/145Illumin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tern recognition, e.g. using grat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30/00Character recognition; Recognising digital ink; 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0Document-oriented image-based pattern recognition
    • G06V30/41Analysis of document content
    • G06V30/413Classification of content, e.g. text, photographs or tabl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03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security elements
    • G07D7/0032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security elements using hologram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7D7/1205Testing spectr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06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wave or particle radiation
    • G07D7/12Visible light,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07D7/121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detai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20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 G07D7/202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using pattern matching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20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 G07D7/202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using pattern matching
    • G07D7/205Matching spectr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20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 G07D7/202Testing patterns thereon using pattern matching
    • G07D7/206Matching template 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oxi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识别装置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具有:类似度计算部,其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真伪判定部,其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以及一致比例通知部,其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Description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 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用于针对商品券等有价证券、信用卡、以及名牌商品、仪器零件的伪造的真伪判定的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050172号、以及2016年3月1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6-050277号而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纸币、股票、商品券甚至信用卡等有价证券类、药品、食品、高级名牌商品等商品,为了防止基于对商品的伪造·复制的不当使用而使用了防伪介质。防伪介质直接印刷或者转印于有价证券类。另外,对于商品而施加设置有防伪介质的密封封印、标签。
然而,近年来,制造出了防伪介质本身被伪造、复制的不当的有价证券类以及商品,仅通过防伪介质的有无难以判断是正品还是不正当品(伪造品·复制品)。
作为上述防伪介质的一个例子,已知颜色、图案根据观察防伪介质的观察角度而变化的衍射光栅、全息图等。另外,作为防伪介质的其他例子,已知颜色、亮度发生变化的OVD(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墨水、珠光颜料等。
然而,至于防伪介质本身是真是假,通过真的防伪介质和假的防伪介质的比较、或者专家的目视检查能够容易地判别,但通常的用户难以通过目视的方式简单地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
在通过目视的方式无法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的情况下,使用能够严格地控制由拍摄装置对防伪介质进行观察的观察角度的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对于上述真伪判定装置的操作需要专业知识、特殊器具,因此通常的用户难以利用该装置而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
另外,在对使得以规定的观察角度观察的图案引起光学变化的防伪介质的真伪进行判定的情况下,观察的图案的光学变化根据观察角度而不同,因此需要对作察防伪介质的图像拍摄装置的拍摄方向即观察角度进行推定。在进行该观察角度的推定时,当前使用组装于图像拍摄装置的陀螺仪传感器。
而且,存在如下方法,即,使由陀螺仪传感器推定出的观察角度和用于真伪判定的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的信息一致并输入至识别程序,由此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8657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真伪判定装置中,用户无法充分辨别以适当的观察角度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进行真伪判定等的判定算法。
因此,即使用户使拍摄装置移动而对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进行拍摄,也无法进行拍摄的视点位置是否为能够对用于进行真伪判定的图像进行拍摄的位置的判定。
另外,还存在如下方法,即,为了相对于拍摄装置的显示画面以规定的角度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对防伪介质的外形进行显示,在拍摄对象的防伪介质与该外形重叠的状态下进行拍摄。
即使利用该方法,使拍摄对象的防伪介质与外形重叠也较为麻烦,除此之外,还难以直观地辨别防伪介质的拍摄算法,因此用户无法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因此,直至将针对拍摄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结果输出为止,用户无法判断是否实际上利用拍摄的拍摄图像而进行了真伪判定。
因此,真伪判定的应用程序是否正常地执行动作、或者是否因自己的拍摄方法不良而无法进行真伪判定等、真伪判定处理的进展状况不明朗,用户无法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
另外,用户无法充分辨别以适当的观察角度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进行真伪判定等判定的算法。因此,即使用户使拍摄装置移动而对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进行拍摄,直至将真伪判定结果输出为止,也无法判断是否利用拍摄的拍摄图像而实际进行了真伪判定。
因此,用户会对真伪判定的应用程序是否正常地执行动作、或者是否因自己的拍摄方法不良而无法进行真伪判定等、真伪判定处理的进展状况感到不安,无法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提供即使不像以往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用户未必能够辨别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也会使得真伪判定处理的进展状况变得明朗,能够直观地容易地辨别处理进度从而能够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的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状况而提出的,提供即使不像以往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用户无法充分辨别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也不会对真伪判定处理感到不安,能够容易地进行真伪判定的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具有:类似度计算部,其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真伪判定部,其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以及一致比例通知部,其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有正确图像生成部,该正确图像生成部以与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方式,生成与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所述真伪判定部将以动画方式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帧图像中的与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帧图像用作所述拍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1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有对与所述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对表示所述一致比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对所述一致比例进行通知。
本发明的第2方式所涉及的识别方法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类似度计算部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真伪判定部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一致比例通知部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本发明的第3方式所涉及的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方法,即,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本发明的第4方式所涉及的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如下识别程序,该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过程,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过程的识别程序,即,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具有:类似度计算部,其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真伪判定部,其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以及实现度通知部,其求出并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
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所述实现度通知部求出针对预先设定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而判定为真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数量的比例作为所述实现度。
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针对每个规定的设定拍摄角度而求出所述正确图像数据,还包含以与所述设定拍摄角度一致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的数量在内而求出所述实现度。
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有正确图像生成部,该正确图像生成部以与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方式,生成与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
在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中,可以形成为,所述真伪判定部将以动画方式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帧图像中的与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帧图像用作所述拍摄图像数据。
本发明的第5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可以形成为,还具有对与所述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所述实现度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对表示所述实现度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对所述实现度进行通知。
本发明的第6方式所涉及的识别方法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类似度计算部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真伪判定部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实现度通知部求出并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的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
本发明的第7方式所涉及的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方法,其中,所述识别程序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方法,即,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求出并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的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本发明的第8方式所涉及的包含如下识别程序,该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过程,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过程的识别程序,即,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求出并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的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式~第4方式,提供即使用户不如当前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未必能够辨别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真伪判定处理的进程也变得明朗,能够直观且容易地辨别处理的进度、且能够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的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式~第8方式,提供即使用户不如当前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未必能够辨别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对于真伪判定处理也不会感到不安、且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的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说明拍摄部101对防伪介质进行观察的观察角度的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俯视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4所示的防伪介质的Z-Z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第2凹凸构造部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第2凹凸构造部将衍射光射出的情形的图。
图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第1凹凸构造部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9A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B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A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B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0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A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B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1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A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B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2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A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B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3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用于真伪判定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6是详细表示图1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的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点引导处理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19A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B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9C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4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25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
图26是说明拍摄部3101对防伪介质进行观察的观察角度的图。
图27是概略地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俯视图。
图28是示意性地表示沿着图27所示的防伪介质的Z-Z线的剖面的剖面图。
图29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第2凹凸构造部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30是概略地表示第2凹凸构造部将衍射光射出的情形的图。
图31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第1凹凸构造部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32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
图33A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B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3C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4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用于真伪判定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6A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通知实现度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6B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通知实现度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6C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通知实现度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7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图39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真伪判定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中,真伪判定装置1具有拍摄部101、拍摄控制部102、曝光控制部103、照明部104、观察角度推定部105、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正确图像生成部108、类似度计算部109、真伪判定部110、显示部112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各部件。该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拍摄部101和照明部104实现了一体化,能应对进行回归反射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处理。
拍摄部101例如是使用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者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图像传感器的照相机等。拍摄部101将对对象物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数据而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在拍摄部101拍摄作为对相对于入射的光从防伪介质射出的光的图案(光的颜色(波长)或者字符、图案等图像)进行拍摄的图像的拍摄图像数据时,拍摄控制部102对焦点深度、拍摄元件的灵敏度(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灵敏度)等拍摄部101的拍摄条件进行控制。
曝光控制部103将快门速度、光圈值、照明光的有无、照明光的强度等拍摄部101的拍摄条件作为曝光的拍摄条件而进行控制。另外,曝光控制部103与真伪判定装置1所拍摄的防伪介质的周围的亮度相对应地在拍摄时根据需要而对照明部104输出用于使照明部104将拍摄用的光(照明光)射出的发光指示。
照明部104可以是不仅进行使光连续地照射通常的拍摄对象的照明,而且还对拍摄对象在短时间内照射光的闪光灯或者被称为“ストロボ”(注册商标)等的发光装置。该照明部104与来自曝光控制部103的发光指示相对应地对拍摄的对象物照射规定强度的光。这里,拍摄控制部102对曝光控制部103供给表示拍摄定时的控制信号。由此,如上所述,曝光控制部103与从拍摄控制部102供给的表示拍摄定时的控制信号相对应地,对照明部104输出使照明部104将向防伪介质照射的照明光射出的发光指示。
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坐标变换式(后述)而求出拍摄视点,该拍摄视点的信息分别包含在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各自的被拍摄的3维空间中进行拍摄的位置即拍摄位置(拍摄坐标值)以及拍摄部101的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即,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拍摄图像数据而求出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和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求出拍摄部101针对进行拍摄而获得了拍摄图像数据的防伪介质400的拍摄角度,由此求出拍摄视点(拍摄坐标值以及拍摄角度的组)。
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将包含求出的拍摄视点的拍摄图像数据信息和用于识别对拍摄图像数据施加的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相对于入射的光从防伪介质射出、且用于观察的光的图案根据该观察角度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拍摄部101以规定的焦点距离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获得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数据。这里,在进行拍摄而获得多幅拍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需要使针对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而进行拍摄。如上所述,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该拍摄所得的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并利用预先设定的坐标变换式,对3维空间中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各自的观察角度进行推定。
这里使用的坐标变换式是作为针对设置于真伪判定对象的防伪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处理的前处理(进行真伪判定处理的准备),在事先根据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对后述的校准板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对3维空间进行再生时,在使多幅拍摄图像数据的2维坐标的像素的坐标位置和3维空间中的坐标位置建立关联时生成的式子。将预先生成的坐标变换式预先和真伪判定对象或者针对每个真伪判定对象而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图2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作为与该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视点的拍摄坐标值(观察位置)、拍摄角度(观察角度)以及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分别写入并存储于图2的拍摄图像数据表。
这里,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用于识别各拍摄图像数据的信息。
上述拍摄角度(观察角度)是例如在将真伪判定对象的任一顶点或者坐标点作为3维空间的坐标系(下面称为3维坐标系)中的原点而配置该真伪判定对象的情况下,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中的拍摄方向和相对于防伪介质的表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拍摄坐标值(观察位置)表示3维空间中的拍摄部101对真伪判定对象进行拍摄的坐标位置。拍摄图像数据地址表示各拍摄图像数据被存储的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区域的地址,构成将拍摄图像数据读出时的索引。
图3是说明拍摄部101针对防伪介质的观察角度的图。在图3中,防伪介质400用于防止物品、例如纸币、股票、商品券等代金券、或者信用卡等有价证券类、药品、食品、高级名牌商品等商品的伪造以及复制。防伪介质400直接印刷或者转印于代金券、有价证券类,另外,防伪介质400还印刷或者转印于针对商品(或者商品的包装)而附加的密封封印或者标签。
在图3中,针对信用卡300的表面300A设置有防伪介质400。作为该防伪介质40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举出颜色、图案根据观察角度而变化的衍射光栅或者全息图等,另外,可以使用颜色、亮度根据观察角度而变化的OVD(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墨水、珠光颜料等。光源(也称为照明)200根据作为光的照射方向200A和法线350所成的角度的照射角度β而对防伪介质400照射拍摄用的光。如果射入有拍摄用的光,则防伪介质将规定的光的图案射出。与照射光相对应地从防伪介质射出的光的图案根据各观察角度α以及照射角度β而不同。
法线350是表示信用卡300的表面300A的面方向的法线。观察角度α是拍摄部101的拍摄方向101A和法线350所成的角度。这里,例如,观察角度推定部105以将与法线350平行的方向设为z轴、且使得信用卡300的各边分别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方式将信用卡配置于3维坐标系中。例如,以使得由信用卡300的各边形成的任一顶点与3维坐标系的原点O一致的方式,在3维坐标系中将信用卡300配置于由x轴以及y轴构成的2维平面。因此,信用卡300的厚度方向相对于z轴平行。该信用卡300的3维形状作为预先已知的信息而与已经叙述的坐标变换式一起预先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这里,对防伪介质400进行详细叙述。
防伪介质400可以是利用衍射构造而将各种衍射光射出的全息图之类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全息图可以使用反射型、透射型、相位型、体积型等各种全息图。
下面,特别是以具有凹凸构造的凸版型构造体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详细叙述。
作为图4及图5所示的形成于凸版构造形成层302的第1凹凸构造部310、第2凹凸构造部320等的凹凸构造的形成方法,可以利用金属性的压模等、并利用放射线硬化成型、挤出成型、热冲压成型等各种方法。
第1凹凸构造部310具有包含凹部或者凸部的槽状构造,具有所谓的凸版型衍射光栅构造、或者分别形成有方向一致的多个直线状的凹部或者凸部的区域,可以使用由所述方向互不相同的多个区域的组合构成的定向性散射构造等凹凸构造。
通常用于显示体的通常的衍射光栅放入空间频率大多设为500~1600个/mm,可以根据衍射光栅的空间频率或者朝向等而对从恒定方向观察的用户显示不同的颜色。
对此,定向性散射构造包含如图8所示在特定的区块或者单元内实现了恒定的取向方向332的多个光散射构造331。上述光散射构造331分别为直线状,在特定的区块或者单元内大致平行地排列。
但是,无需各光散射构造331完全平行,只要上述定向性散射构造330的区域具有能表现出充分的各向异性的散射性能,则一部分光散射构造331的长度方向和另一部分光散射构造331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交叉。
通过采取上述构造,如果从与取向方向332垂直的倾斜方向照射光并从正面观察由定向性散射构造330构成的区域,则因较高的光散射性能而看上去比较明亮。
另一方面,如果从与光散射轴333垂直的倾斜方向照射光并从正面观察包含定向性散射构造330的区域,则因较低的光散射性能而看上去比较黑暗。
因此,在包含这种光散射构造331的区块或者单元中,通过在各区块或者各单元任意地设置取向方向332而形成比较明亮的部分和比较黑暗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图案,通过改变观察的位置或者照射光的位置进行观察而观察到明暗的颠倒等。
上述第1凹凸构造部310可以单独或复合地设置上述凸版型衍射光栅构造、定向性散射构造等构造,但未必限定于上述构造。
另外,图6中作为斜视图而示出了第2凹凸构造部320中能够采用的构造的一个例子。
在图6所示的第2凹凸构造部320设置有多个凸部321。
这里,仅由多个凸部321形成第2凹凸构造部320,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利用多个凹部而形成第2凹凸构造部320。
优选地,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第2凹凸构造部320的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使单个凹部或者凸部在凸版构造形成层302表面排列所需的占有面积的1.5倍。
通过将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设为大于或等于占有面积的1.5倍,能够获得良好的低反射性、低散射性。即,这是因为,变为与第1凹凸构造部明显不同的色调,在利用拍摄部101进行拍摄时容易判断。另一方面,在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小于占有面积的1.5倍的情况下,反射率升高,因此并非优选。
另外,用于在凸版构造形成层302形成的第2凹凸构造部320的多个凹部或者凸部的形状,优选正锥形状。
这里,正锥形状是指形成为相对于凹部或者凸部的基材表面平行的剖面面积从凹部或者凸部的基端趋向前端而减小的情况。具体而言,能举出圆锥状、棱锥状、椭圆锥状、圆柱状或圆筒状、棱柱状或棱筒状、截头圆锥状、截头棱锥状、截头椭圆锥状、使得圆锥与圆柱或圆筒接合后的形状、使得棱锥与棱柱或棱筒接合后的形状、半球、半椭圆体、弹珠型、以及形成为碗型的形状等。
如图6所示,在第2凹凸构造部320中,在相邻的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恒定时,如图7所示,如果对第2凹凸构造部320照射光,则第2凹凸构造部320相对于入射光501的行进方向而沿特定的方向将衍射光射出。
通常关于衍射光,可以由下式表示。
d(sinα±sinβ)=nλ…(1)
在式(1)中,d表示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λ表示入射光以及衍射光的波长。另外,α表示入射光的入射角,β表示衍射光的射出角,n表示次数,最具有代表性的衍射光为1次衍射光,因此可以考虑设为n=1。
这里,α可以考虑设为与0次衍射光即正反射光的射出角相同,另外,关于α、β,将相对于显示体的法线方向即从图5的Z轴绕顺时针的方向设为正向。因而,式(1)以下面的方式表示。
d(sinα-sinβ)=λ…(2)
因此,在将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d、以及入射角即0次衍射光的入射角α设为恒定时,根据式(2)明确可知,1次衍射光503的射出角β根据波长λ而变化。因此,在照明光为白色光的情况下,如果使得凹凸构造部的观察角度发生变化,则拍摄部101进行拍摄的颜色发生变化。
第2凹凸构造部320形成为各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小于或等于400nm的正锥形状,从法线方向的拍摄中几乎全部为黑色,与此相对,在特定条件下即白色光的入射角α为60°~90°的环境下,可以将特定波长的光的1次衍射光503的射出角|β|设计于入射角的附近。
例如,在设为入射角α=60°、d=340nm的情况下,相对于λ=600nm的射出角|β|约为64°。
与此相对,第1凹凸构造部310为所谓的衍射光栅构造等,因此难以将1次衍射光的射出角设定于入射角附近。
因此,在基于真伪判定装置1的识别作业中,光源200和拍摄部101处于较近的位置,从而能够捕捉到某特定条件下的所述第2凹凸构造部320的明确的颜色变化。
并且,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在表面设置纳米级别大小的微细孔等、微细构造而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播的结构;或者灵活运用通过控制凹凸构造的深度而控制相对于入射光的反射光、透射光的颜色的构造色的结构。
另外,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微小球体或者球状构造引起的再激起反射特性的结构;通过在微小区域的表面构造形成斜度并使其表现出反射特性而使得入射光仅向特定方向反射/透射的角度控制镜之类的结构;或者具有通过凹版印刷而设置的凹凸形状的印刷物之类的结构。
并且,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通过在狭窄区域配置多个具有在防窥视膜等中灵活运用的高度的壁面而灵活运用限制视野的构造的结构;灵活运用通过在面上以特定间隔设置的细线来限制视野而看到在面的里侧形成的图像的变化的视差屏障方式的结构;或者灵活运用通过使用微透镜或者微透镜阵列等而看到在透镜的里侧形成的图像的变化的方式的结构。
另外,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通过印刷等而设置有金属氧化物覆盖于云母的珠光颜料的结构。
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通过设置多层折射率不同的透明材料、金属等薄膜使得颜色因干涉现象根据入射光的反射角度、透射角度而变化的多层薄膜的结构;通过印刷等使多层薄膜破碎成片状而作为颜料的结构;通过印刷等将因通过化学处理等将薄膜覆盖而产生干涉现象的粒子设置成微小粒子的结构;以及利用聚合物等将以胆甾型液晶为代表的液晶材料固定化而灵活运用的结构。对于液晶材料,可以使用设置为面状的液晶材料,也可以使用在施加了破碎处理并实施了颜料化之后通过印刷等而设置的液晶材料。
另外,防伪介质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采用利用磁力使以氧化铁、氧化铬、钴以及铁素体等为代表的磁性体进行取向并设置为面状而使得反射光、透射光具有定向性的磁取向材料的结构;以上述磁取向材料为核心并如前所述追加化学处理等而设置有多层膜的结构;以及灵活运用以银纳米粒子或者量子点为代表的纳米大小的粒子而产生的光学效应的结构。
返回至图1,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在对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角度进行求解时,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出拍摄图像数据,通过上述坐标变换式而使3维坐标系中的信用卡300的3维形状的各坐标、与拍摄图像数据(2维坐标系)的各像素(坐标)建立关联。由此,求出3维空间的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坐标值并根据该拍摄坐标值而求出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角度。此时,如上所述,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在3维坐标系中将信用卡300的3维形状的任一顶点作为原点,以使得法线350与z轴平行、且使得各边与x轴或者y轴平行的方式将信用卡300配置于3维空间。
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105以该信用卡300的3维形状为基准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部101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坐标值、以及拍摄方向。由此,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求出法线350和拍摄部101的拍摄方向所成的拍摄角度(观察角度)α。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将求出的拍摄坐标值、拍摄角度、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分别与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拍摄图像数据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以事先对拍摄部101进行照相机校准(照相机校正)为前提。该照相机校准是指预先在拍摄区域内对三维形状已知的校准板进行一次或者多次拍摄,利用拍摄所得的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而使得三维空间的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图像数据的2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二维像素)的多个坐标点建立关联。由此,对表示拍摄部101和校准板的相对位置关系(下面称为外部参数)的上述坐标变换式、以及拍摄部101的光学中心、各像素(2维像素)的光线入射方向矢量、透镜失真等(下面称为拍摄部101的内部参数)进行推定。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对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进行推定,根据预先由拍摄部101拍摄、且从多个不同的拍摄视点对校准板进行拍摄所得的2维图像、即多视点的拍摄图像数据,而再构成标准坐标系(3维坐标系)。而且,预先在照相机校准时求出表示同一像素的再构成的3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部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2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的对应关系的坐标变换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观察角度的推定的前提在于,事先对拍摄部101进行照相机校准(照相机校正),在识别装置对防伪介质执行真伪判别处理时,拍摄部101的内部参数是已知的、且真伪判定对象以及防伪介质的三维形状是已知的。由此,从多个不同的拍摄视点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获得拍摄图像数据,利用上述坐标变换式而获得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图像数据的二次元坐标系的像素的多个对应点信息,能够根据该多个对应点坐标而推定出拍摄部101和防伪介质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样地,在仅对防伪介质拍摄一次的情况下,也针对一幅拍摄图像的数据而利用上述坐标变换式获得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二次元坐标系的像素的多个对应点信息,能够根据该多个对应点坐标而推定出拍摄部101与防伪介质的相对位置关系。即,能够推定出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时的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以及拍摄角度(如上所述,根据拍摄方向进行求解)。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应用作为照相机校准的广为人知的方法之一的Z.Zhang的解析方法(Z.Zhang,“A flexible new technique for camera calibration”,IEEE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Vol.22,No.11,pages1330-1334,2000),能够推定出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观察角度。但是,在应用上述的Z.Zhang的解析方法而进行观察角度的推定的情况下,输入至识别装置的拍摄图像数据需要是以与照相机校准时固定的焦点相同的焦点(优选为同一焦点)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数据。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根据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求出的3维坐标系中的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拍摄位置)以及拍摄角度(观察角度)而求出作为相对于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拍摄坐标值以及拍摄角度)的参照拍摄视点的偏移量的差值。例如以由拍摄控制部102将配置于信用卡300的表面的标记为原点而生成上述3维坐标系。另外,特别是可以通过印刷或者粘贴而不配置标记,将信用卡300的防伪介质400的形状的顶点等、拍摄图像的特征点用作标记。参照拍摄视点是参照拍摄角度和参照拍摄坐标值的数据的组合。
另外,例如,在对防伪介质400进行拍摄时,根据从照明部104对防伪介质400放射的照射光的放射角度、以及为了使得相对于该照射光而从防伪介质400射出的光的图案向拍摄部101入射的3维坐标系中的照明部104、拍摄部101以及防伪介质400的各自的3维坐标系中坐标值的相对关系,而设定上述参照拍摄视点。根据真伪判定装置(包含安装有真伪判定的应用程序的智能手机的便携终端等)产品的种类的不同,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哪个位置配置有照明部104以及拍摄部101(的透镜)的情况不同,因此以上述标记为基准而针对每个真伪判定装置设定参照拍摄视点。这里,预先判断真伪判定装置1的拍摄部101以及照明部104的相对位置,因此能够容易地预先设定3维坐标系中的作为对信用卡300的防伪介质400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的参照拍摄视点(参照拍摄坐标值、参照拍摄角度)。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视点处的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Q(x1,y1,z1)以及表示拍摄部101的拍摄方向的拍摄角度α1分别与参照拍摄视点的参照坐标值P(x,y,z)、参照拍摄角度α的差值,作为拍摄坐标值差值ΔP(Δx,Δy、Δz)、拍摄角度差值Δα而求出。作为参照坐标值P和拍摄坐标值Q的差值,有时还作为参照坐标值P以及像坐标值Q间的距离而求出平方差值ΔR。
这里,Δα=α-α1
ΔP=((x-x1)+(y-y1)+(z-z1))
ΔR=((x-x1)2+(y-y1)2+(z-z1)2)1/2
另外,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得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以及拍摄角度差值Δα分别与预先设定的评价等级表中的评价等级建立关联。该评价等级表根据实现度的通知方法而不同。另外,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拍摄角度差值Δα变换为对用户通知表示拍摄视点是接近参照拍摄视点的值还是远离的值的评价值、即是否接近能够进行真伪判定的状态的一致比例。
而且,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画面111A对表示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一致的比例即一致比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用户为了使拍摄视点与参照拍摄视点一致而提示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相对于防伪介质400进行相对移动。
图9A~图9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9A~图9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中,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
在图9A~图9C中,作为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而使用进度条。
而且,如图9A及图9B所示,在进度仪表1111M中,成为进度条1111B将与计算出的一致比例对应的比例的面积充满的结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使用户辨别是否为能够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真伪判定的处理是否准确无误地进行,能够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处理。
这里,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和平方差值ΔR代入规定的评价式,计算出进度条中的作为评价值的一致比例。该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和平方差值ΔR代入变量,由此计算出显示于图9A~图9C的进度条的一致比例。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分别作为维度,预先将能读出一致比例的2维的评价表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评价表读出一致比例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对应的评价值。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求出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在每次新求出一致比例时便重新对进度仪表1111M中与实现度对应的比例的面积的进度条1111B进行显示。
图9C是表示在针对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情况下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由于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一致(在规定的误差范围中一致),进度条的一致比例为100%,由此,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进度条(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中的进度仪表1111M由进度条1111B全部充满。
而且,如果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而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并未进行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伪,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
图10A~图10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0A~图10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中,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水准器图像)1121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在图10A~图10C中,作为模拟1维的水准器的水准器图像1121而对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如图10A所示,在水准器图像1121的水准器1121M中,计算出的一致比例表示评价条1121B在H方向上相对于水准值1121T的距离较近的状态还是较远的状态。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以与拍摄视点相对于参照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相对应的方式使评价条1121B移动,如果一致比例较大,则使评价条1121B移动相对于水准值1121T较近的距离,另一方面,如果一致比例较小,则使评价条1121B移动相对于水准值1121T较远的距离。另外,在距离为正的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评价条1121B向水准值1121T的上方移动,在距离为负的情况下,使评价条1121B向水准值1121T的下方移动。
这里,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和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规定的评价式,计算出作为水准器的评价值的一致比例。该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和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变量,由此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图10A~图10C的水准器1121M中的水准值1121T和评价条1121B之间的距离(评价值)。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拍摄坐标值差值ΔP分别作为维度,将能读出一致比例的2维的评价表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水准值1121T和评价条1121B之间的距离,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拍摄坐标值差值ΔP对应的评价值。
图10B表示评价条1121B以规定的比例与水准值1121T重叠、且参照拍摄视点与拍摄视点一致。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处于能进行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状态。
而且,如果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图10C表示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的图。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而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伪,因此将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在内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显示于显示画面111A。
图11A~图11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1A~图11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中,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脸部图像)1131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在图11A~图11C中,作为模拟人脸的3维形状的CG(computer graphics)图像(下面,称为脸部图像)而对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在该图11A~图11C中,根据与一致比例对应的脸部图像1131的脸部图像的倾斜状况、即朝向左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的情况,以2维方式对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进行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左右方向的朝向的旋转角度表示基于参照拍摄坐标值和拍摄坐标值的差值即拍摄坐标值差值ΔP的评价值,相对于水平位置的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表示基于参照拍摄角度和拍摄角度的差值即拍摄角度差值Δα的评价值。因此,如果基于拍摄坐标值差值ΔP的评价值即旋转角度为负(-),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脸部图像1131的脸部的倾斜以旋转角度而向左旋转,另一方面,如果旋转角度为正(+),则使脸部图像1131的脸部的倾斜以旋转角度而向右旋转。另外,如果基于拍摄角度差值Δα的评价值即倾斜的角度为负,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脸部图像1131的脸部的倾斜与角度相应地向下倾斜,另一方面,如果倾斜角度为正,则使脸部图像1131的脸部的倾斜与角度相应地向上倾斜。
这里,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规定的第1评价式,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脸部图像1131的左右的旋转角度。该第1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变量,由此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脸部图像1131的旋转角度(评价值)。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为负,则该第1评价式将负的旋转角度输出,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为正,则将正的旋转角度输出,另外,还求出如下倒数关系,即,一致比例越大,旋转角度越小。另外,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代入规定的第2评价式,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脸部图像1131的上下倾斜角度。该第2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代入变量,由此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脸部图像1131的上下倾斜(评价值)。对于该第2评价式,如果拍摄角度差值Δα为负,则输出负的旋转角度,如果拍摄角度差值Δα为正,则输出正的旋转角度,另外,求出如下关系,即,一致比例越大,旋转角度越小。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作为维度,将能读出一致比例的1维的第1评价表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第1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脸部图像1131的向左右的旋转角度,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坐标值差值ΔP对应的评价值。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作为维度,将能读出一致比例的1维的第2评价表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第2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脸部图像1131的上下倾斜角度,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坐标值差值Δα对应的评价值。
图11B表示脸部图像1131朝向正面的、即脸部图像1131的左右旋转角度和上下倾斜角度这二者为0(或者,处于规定的判定为一致的范围内)的情况。用户通过目不转睛地使脸部图像1131朝向正面而能够凭视觉辨别是否处于能够进行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状态。
而且,如果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图11C表示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的图。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而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伪,因此将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在内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显示于显示画面111A。
另外,可以不是如上所述的人类的脸部图像,作为使工作台在左右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倾斜的处理,可以对球体在工作台的上方滚动的CG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用户使真伪判定装置相对于防伪介质400进行相对移动,以使得球体稳定地在处于工作台的中心的停止标记的位置停止。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杯子放置于上述工作台的上方,用户使真伪判定装置1相对于防伪介质400进行相对移动,以不使杯中的液体溢出、且使得工作台水平地稳定。
图12A~图12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2A~图12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中,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在图12A~图12C中,作为图像1112的遮蔽图像而分别对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1151进行显示。在该图12A~图12C中,根据图像1112与一致比例对应地被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遮蔽的区域的大小而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左右方向上由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遮蔽的区域表示基于作为参照拍摄坐标值和拍摄坐标值的差值的拍摄坐标值差值ΔP的评价值,在上下方向上由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遮蔽的区域表示基于作为参照拍摄角度和拍摄角度的差值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的评价值。这里,随着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的降低,图像1112由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遮蔽的区域增大。
因此,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的评价值为负(-),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利用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而将在图像1112的左侧与一致比例对应的面积的区域遮蔽。另一方面,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的评价值为正(+),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利用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而将在图像1112的右侧与一致比例对应的面积的区域遮蔽。另外,如果基于拍摄角度差值Δα的评价值为负,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利用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而将在图像1112的下侧与一致比例对应的面积的区域遮蔽。另一方面,如果基于拍摄角度差值Δα的评价值为正,则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利用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而将在图像1112的上侧与一致比例对应的面积的区域遮蔽。
这里,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规定的第1评价式,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图像1112的左右方向上被遮蔽的区域。该第1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代入变量,由此作为一致比例而计算出向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的左右侧偏移的偏移量。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为负,则该第1评价式将显示画面111A中使得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向右移动的偏移量输出,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为正,则将显示画面111A中使得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向左移动的偏移量输出。另外,根据一致比例越大则被图像1112遮蔽的区域越小的关系,第1评价式计算出相对于标准位置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的偏移量。另外,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代入规定的第2评价式,与一致比例对应地计算出作为一致比例的向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的上下侧偏移的偏移量。对于该第2评价式而言,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代入变量,如果拍摄角度差值Δα为负,则将显示画面111A中使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向下移动的偏移量输出,如果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为正,则将显示画面111A中使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向上移动的偏移量输出。另外,第2评价式根据如下关系而计算出相对于标准位置的偏移量,即,一致比例越大,图像1112被遮蔽的区域越小。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作为维度,将能读出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的偏移量的1维的第1评价表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第1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向左右方向的偏移量,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坐标值差值ΔP对应的评价值。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作为维度,将能读出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的偏移量的1维的第2评价表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第2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图像1151(一致比例显示图像)向上下方向的偏移量,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坐标值差值Δα对应的评价值。
图12B表示图像1112未分别由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遮蔽的情况、即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通过使图像1112未分别由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遮蔽,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是否变为能够进行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状态。
而且,如果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图12C表示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的图。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而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伪,因此将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在内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显示于显示画面111A。
另外,可以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并非是上述那样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41以及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51,而是在显示画面111A利用CG对在上部开设有孔的圆顶与图像1112一起进行显示,根据一致比例而使圆顶的显示位置移动,拍摄视点相对于参照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越高,能够从圆顶的孔观察图像1112的面积越大。
图13A~图13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3A~图13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基准浓度框1115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在图13A~图13C中,基准浓度框1115内的图像的浓度与拍摄的状态对应。另一方面,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的浓度以与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对应的浓度来显示。而且,如图13A所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构成为以与一致比例对应的浓度对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进行显示。
这里,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和平方差值ΔR代入规定的评价式,计算出一致比例而作为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的浓度系数η(≤1)。该评价式是如下函数,即,将差值Δα和差值ΔR代入变量,由此计算出与图13A~图13C中的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的灰度相乘的浓度系数η。
另外,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将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分别作为维度,预先将能读出一致比例的2维的评价表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而进行准备。在该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评价表读出作为一致比例的浓度系数η而作为与求出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对应的评价值。
因此,如图13A所示,对各像素的灰度乘以与一致比例对应的浓度系数η。因此,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1112的区域1112A的图像的浓度由与一致比例对应的浓度来显示。另一方面,基准浓度框1115内的图像1112的区域1112B由拍摄时的浓度来显示。浓度系数η以如下方式设定,即,一致比例越接近100%,则设定为越接近1。
因此,用户通过使真伪判定装置1移动而辨别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1112的区域1112A的图像的浓度在变化。而且,用户使真伪判定装置1移动至使得基准浓度框1115外的图像1112的区域1112A的图像的浓度接近基准浓度框1115内的图像1112的区域1112B的图像的浓度的位置。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使用户辨别是否为能够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的状态。因此,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真伪判定处理是否准确无误地进行,能够使真伪判定处理顺利地进行。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求出的拍摄角度差值Δα以及平方差值ΔR而从评价表读出与一致比例对应的浓度系数η,在每次新求出一致比例时进行对各像素的灰度乘以读出的浓度系数η的处理,重新对区域1112A进行显示。图13B表示在图像1112中区域1112A的浓度与区域1112B的浓度相同的情况、即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一致。通过使得区域1112A的浓度与区域1112B的浓度相同,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是否处于能进行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状态。
图13C是表示在针对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情况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果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而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虽未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结果为伪,因此将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在内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显示于显示画面111A。
返回至图1,在判定为一致比例在规定的范围内一致的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经由拍摄控制部102而向拍摄部101输出对拍摄进行指示的拍摄指示信号。
另外,如果拍摄部101被从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供给拍摄指示信号,则进行拍摄处理,将拍摄图像数据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进行拍摄部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是否为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判定。这里,在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从拍摄部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对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选择时,例如进行防伪介质400的整个形状是否被拍摄为拍摄图像数据、或者焦点是否适合、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后述)是否适当等的判定处理。
而且,在拍摄图像数据满足所有上述判定处理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将该拍摄图像数据设为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对判定为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施加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将其与该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图14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使得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该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示正确图像数据被存储的区域的先头地址的正确图像数据地址、以及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建立关联而写入并存储于图14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在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中,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识别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识别信息。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识别拍摄图像数据的识别信息。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表示分别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的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区域的地址,成为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出正确图像数据时的索引。存储于该正确图像数据地址的正确图像数据是用于与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图像数据。类似度是表示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性的程度的数值。
返回至图1,正确图像生成部108生成用于与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所选择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正确图像数据。该正确图像数据是从与拍摄图像数据相同的观察角度观察所得的图像数据,通过与防伪介质400的构造对应地进行模拟、根据预先对防伪介质400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而求出。如上说明,防伪介质400有时是由衍射光栅、全息图形成的结构,有时是由包含金属氧化物覆盖于云母的颜料的OVD墨水、珠光颜料形成的结构,有时是折射率不同的层反复层叠而形成的结构,有时是由胆甾型液晶形成的结构。
因此,正确图像生成部108与上述各情况对应地进行正确图像数据的生成。例如,在防伪介质400是利用衍射光栅而形成的结构的情况下,基于该衍射光栅的设计信息,利用以观察角度为参数的正确图像生成函数,通过模拟而计算生成正确图像数据。而且,正确图像生成部108将生成的正确图像数据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将其被写入的区域的先头地址作为正确图像数据地址。正确图像生成部108将上述正确图像数据地址与进行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另外,对于在OVD墨水、珠光颜料的情况下、折射率不同的层反复层叠的情况下、由胆甾型液晶构成的情况下等无法利用正确图像数据的函数进行计算的对象,从所有观察角度对防伪介质400进行拍摄,将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作为正确图像数据而在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实施数据库化。由此,正确图像生成部108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与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对应地从数据库读出正确图像数据,与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类似度计算部109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依次将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以及正确图像数据地址分别读出。而且,类似度计算部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与该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由此,类似度计算部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出与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与正确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
而且,类似度计算部109通过模板匹配而对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读出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进行计算。这里,类似度计算部109例如针对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分别求出对应的每个像素(如果是彩色图像,则为RGB(Red(红色)、Green(绿色)、Blue(蓝色)的每种颜色)的亮度值的平均平方误差,针对所有像素(像素)或者一部分对应的像素而加上该平均平方误差,将该加法运算结果作为表示类似度的数值而输出。因此,类似度的数值越低,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越类似。这里,作为一部分对应的像素,在正确图像数据中针对其他像素,选择使用根据观察角度而大幅不同的特征的光的图案的部分。
另外,类似度计算部109可以是如下结构,即,在适当的颜色空间中对拍摄图像数据以及正确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或者一部分对应的像素的RGB的数值进行变换之后,加上颜色空间的欧几里得距离的平方值,将该加法运算结果作为表示类似度的数值而输出。在该情况下,也与使用平均平方误差的情况相同地,类似度的数值越低,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越类似。
如上所述,类似度计算部109依次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求出各拍摄图像数据和与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而且,类似度计算部109使求出的类似度与求出该类似度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另外,在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照明光的强度不与正确图像数据对应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单纯的像素的比较。
因此,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以规定的像素间的RGB的色泽进行评价、即对拍摄图像数据的规定的像素间的R/G(R的灰度以及G的灰度的比)、和与拍摄图像数据的规定的像素间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像素间的R/G的平均平方误差进行计算,吸收照明光的强度的差而对表示较高精度的类似度的数值进行计算。规定的像素间是指预先将2点的像素A以及像素B设为一组,作为由像素B的G的灰度除像素A的R的灰度的比而求出R/G。另外,不仅可以使用R/G,也可以组合使用B/G(B的灰度以及G的灰度的比)。这里,规定的像素间是指预先对R/G、B/G较大的像素的组合进行设定。
在每次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将类似度写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时,真伪判定部110都从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类似度。而且,真伪判定部110对与读出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类似度分别与预先设定的类似阈值进行比较。对于该类似阈值,以多个不同的拍摄止点、放射亮度值对以任意的拍摄视点(如后所述,拍摄坐标值处于拍摄坐标值范围内、且拍摄角度处于拍摄角度范围内)、放射亮度值进行拍摄得到的拍摄图像数据、和与该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视点、放射亮度值分别对应地求出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进行计算,以使得成为针对同一拍摄视点且同一放射亮度值而超过拍摄图像数据与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的数值的方式,作为实验值而预先求出并设定该类似阈值。求出根据每个观察角度而不同的类似阈值,真伪判定部110利用与观察角度对应的类似阈值而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处理。
另外,真伪判定部110对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进行求解,如果与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则将附加有该防伪介质400的信用卡300(真伪判定对象)判定为伪(赝品)。
另一方面,真伪判定部110对一幅至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类似度进行求解,如果所有类似度都小于类似阈值,则判定为附加有该防伪介质400的信用卡300(真伪判定对象)为真(真品)。
另外,拍摄控制部102进行是否满足拍摄时的拍摄部101对具有能够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条件的判定。
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对于拍摄条件中的曝光条件,根据需要而增加照明的有无或者照明的强度。
另外,作为拍摄条件,拍摄控制部102生成设定拍摄部101的曝光条件时的亮度直方图。拍摄控制部102使用表示各像素的灰度的分布的亮度直方图,该亮度直方图是在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的分布是否偏向高灰度侧或者低灰度侧的判定中生成的亮度直方图。例如,在亮度直方图中的灰度的分布偏向低灰度侧的情况下,即,在灰度表现为“0”至“255”的256个等级、且拍摄图像数据的灰度处于“0”附近的像素较多的情况下,在拍摄图像数据产生曝光不足而无法进行与正确图像数据的比较。另一方面,在亮度直方图中的灰度的分布偏向高灰度侧的情况下,即,在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处于“255”附近的像素较多的情况下,在拍摄图像数据产生过度曝光而无法进行与正确图像数据的比较。
因此,需要将曝光条件设定为使得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存在于灰度从“0”至“255”的范围的中央附近。
拍摄控制部102基于亮度直方图的灰度的分布而进行是否需要进行照明的调整的判定。拍摄控制部102对是否产生了曝光不足进行推定,在需要进行使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向高灰度侧偏移的照明的调整的情况下,使曝光控制部103以规定的强度而进行照明部104的拍摄时的防伪介质400的照明(例如使闪光灯光向拍摄方向照射)。另外,在真伪判定装置1不具有曝光控制部103以及照明部104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提示对防伪介质400照射用户所需的光强度的照明。
另一方面,拍摄控制部102对是否产生了过度曝光进行推定,在需要进行使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向低灰度侧偏移的照明的调整的情况下,使曝光控制部103不进行或者以规定的强度而进行照明部104的拍摄时的防伪介质400的照明。另外,拍摄控制部102对防伪介质400照射用户所需的光强度的照明,因此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提示使当前的防伪介质400周围的照明的强度降低。
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上述处理中,制作记载有亮度直方图的分布状态、以及与分布状态对应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的控制条件的曝光控制表,并将其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在该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曝光控制表检索与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亮度直方图的图案类似的亮度直方图,读出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控制条件的信息,如上所述那样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该控制条件进行显示。
另外,也可以针对曝光控制部103而设置照度传感器,根据由该照度传感器测定出的照度而设定曝光条件、照明的照度。这里,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制作记载有照度、以及与照度对应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的控制条件的曝光控制表,并预先将其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在该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与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照度对应地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中的曝光控制表进行检索,读出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控制条件的信息,如上所述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该控制条件进行显示。
将已经说明的拍摄图像数据、正确图像数据、拍摄图像数据表以及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分别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显示部112例如是液晶显示器,在自身的显示画面对图像进行显示。
然后,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用于真伪判定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以动画模式对防伪介质400进行拍摄作为前提。
步骤S1:
拍摄控制部102对拍摄部101的真伪判定对象的当前的拍摄条件进行检测,例如对曝光条件等进行检测。
步骤S2:
拍摄控制部102进行如下判定,即,曝光条件等拍摄条件是否全部都是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
此时,在是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3。另一方面,在并非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4。
步骤S3:
在对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的拍摄角度进行求解时,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拍摄图像数据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以及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的拍摄坐标值。另外,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3维坐标系中的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和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而求出拍摄部101针对防伪介质400的拍摄角度,将该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和拍摄角度分别作为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以使得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与对应于真伪判定装置1而预先设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方式,在显示画面111A对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对用户提示真伪判定装置1的移动。
而且,在判定为拍摄视点与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对拍摄控制部102输出拍摄指示信号。
步骤S4:
拍摄控制部102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拍摄条件中不满足的条件进行显示,对用户提示拍摄条件中不满足的条件的调整,使处理进入步骤S1。
步骤S5:
拍摄控制部102使拍摄部101进行拍摄处理,获得防伪介质400的拍摄图像数据。这里,在以动画模式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102与动画中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地提取出拍摄视点处的帧作为拍摄图像数据。在动画的模式下,将提取该帧的处理设为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处理。
步骤S6:
而且,拍摄控制部102对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施加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与写入有拍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区域的地址即拍摄图像数据地址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
然后,图16是详细表示图15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3的拍摄装置的拍摄视点引导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在显示画面111A对图9A~图9C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步骤S301:
观察角度推定部105通过预先设定的坐标变换式并根据拍摄图像数据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
步骤S302: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计算出以与防伪介质400的坐标位置对应而在相对位置设定的正确图像数据的参照拍摄视点(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参照拍摄坐标值),作为与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求出的3维坐标系对应的绝对位置。
步骤S303:
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拍摄图像数据并通过坐标变换式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部101的拍摄坐标值。
步骤S304: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求出拍摄坐标值差值ΔP作为参照拍摄坐标值与拍摄坐标值的差值。
步骤S305: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根据求出的坐标差值ΔP而求出平方差值ΔR作为坐标评价值。
步骤S306:
观察角度推定部105根据拍摄图像数据并通过坐标变换式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部101的拍摄角度。
步骤S307: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求出拍摄角度差值Δα作为参照拍摄角度与拍摄角度的差值。
步骤S308: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从评价表读出并求得与平方差值ΔR以及拍摄角度差值Δα对应的一致比例。
步骤S309:
如图9A所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画面111A对求出的一致比例进行显示。
步骤S310:
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进行一致比例是否包含于预先设定的规定范围、即拍摄视点是否与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判定。
此时,在拍摄视点与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使处理结束(进入图15中的步骤S5)。另一方面,在拍摄视点与参照拍摄视点不一致的情况下,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进入步骤S301。
然后,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步骤S21: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进行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是否存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拍摄图像数据表中的判定。
此时,在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存在于拍摄图像数据表中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使处理进入步骤S22。另一方面,在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未存在于拍摄图像数据表中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反复进行步骤S21的处理。
步骤S22: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从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
而且,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根据该拍摄图像数据地址而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入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将其用于能否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判定。
步骤S23: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进行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能否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判定。
这里,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例如判定是否防伪介质400的形状全部都被拍摄于拍摄图像数据、或者焦点是否适合、亮度直方图的分布是否适当等。此时,在拍摄图像数据能够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使处理进入步骤S23,另一方面,在拍摄图像数据无法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使处理进入步骤S24。
步骤S24: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在判定为能够比较的情况下,对拍摄图像数据施加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而且,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将该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与施加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25:
在判定为无法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使处理向步骤S21返回,再次进行拍摄图像数据的获取处理。
此时,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对拍摄的拍摄视点进行变更,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提示拍摄防伪介质400的通知进行显示。该通知是用于获得焦点以及亮度直方图的分布适当的拍摄图像数据的通知。通过该通知而获得对拍摄视点进行变更的提示,从而用户进行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处理而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因此能够辨别需要进一步获得防伪介质400的信息。
步骤S26:
正确图像生成部108基于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视点并通过规定的模拟等进行计算而生成与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视点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正确图像生成部108将生成的正确图像数据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并且将写入的地址作为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而写入并存储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27:
类似度计算部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未进行类似度的计算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而且,类似度计算部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与所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类似度计算部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出与所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另外,类似度计算部109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对应的拍摄角度的正确图像数据地址。根据该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而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读出正确图像数据。
而且,类似度计算部109通过模板匹配而计算出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类似度计算部109将计算出的类似度与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28:
真伪判定部110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将未进行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读入,进行读出的类似度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类似阈值的判定。
而且,真伪判定部110进行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是否小于类似阈值的判定。此时,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小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判定为防伪介质为真,判定为真伪判定对象为正品(真品)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29。另一方面,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判定为防伪介质为伪(赝品)、真伪判定对象为不正当品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30。
步骤S29:
真伪判定部110进行经由显示部112而在显示画面对真伪判定对象是正品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例如参照图9C)。而且,真伪判定装置1使相对于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结束。
步骤S30:
真伪判定部110经由显示部112而在显示画面进行表示真伪判定对象为不正当品的图像显示。而且,真伪判定装置1使相对于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结束。
根据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一致比例通知部106进行拍摄视点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参照拍摄视点的判定,利用表示拍摄视点相对于参照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作为真伪判定的处理的进度而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参照拍摄视点和拍摄视点的一致比例较高或者较低进行显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用户使真伪判定装置1移动,由此能够根据实现度显示图像的变化并直观地辨别进度处于接近能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的状态还是远离能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的状态的哪一种状态。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使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作为该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下的防伪介质的图像的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防伪介质是真品或者赝品中的哪一个的判定,因此不如当前这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不依赖于防伪介质的设置状况,利用通用的数码照相机之类的简易的图像拍摄装置对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便能够容易地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是真品还是赝品的识别)。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通知方法,将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111A对表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进度条进行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作为通知真伪判定的进度状态的一个例子进行了说明。
然而,并不局限于上述进度条,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111A将图10A~图10C、图11A~图11C、图12A~图12C、图13A~图13C所示的图像作为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而进行显示,由此对真伪判定的进度进行通知。
<第2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18中,真伪判定装置1A具有拍摄部101、拍摄控制部102、曝光控制部103、照明部104、观察角度推定部105、一致比例通知部106、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正确图像生成部108、类似度计算部109、真伪判定部110、实现度通知部111、显示部112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各部件。该第1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拍摄部101和照明部104实现了一体化,与针对进行回归反射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的处理对应。对与图1中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下面仅对不同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真伪判定装置1A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而增加了实现度通知部111。
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每次被从真伪判定部110供给判定信息时,对供给的判定信息进行累计计算而求出判定信息数。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利用规定数除所求出的判定信息数而求出实现度,并对用户通知所求出的实现度。
在与多个规定数相应地设定了参照拍摄视点的情况下,在每个参照拍摄视点,对上述用户进行将拍摄部101的拍摄视点向参照拍摄视点引导的处理,在与每个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拍摄视点获取拍摄图像数据,针对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真伪判定。
另外,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每次被从真伪判定部110供给判定信息时,对供给的判定信息进行累计计算而求出判定信息数。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利用规定数除所求出的判定信息数而求出实现度,并对用户通知求出的实现度。在通知求出的实现度时,实现度通知部111例如对用户能够直观地辨别该实现度的进展阶段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进行新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是否为已经获得的参照拍摄视点的判定。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的数量预先设定、且与真伪判定的可靠性的水平对应。即,预先设定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数量、即对进行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拍摄的不同的参照拍摄视点(拍摄角度、拍摄坐标值的组合)的规定数。此处,在与已经获得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将与对应于该拍摄视点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删除。另一方面,在求出的拍摄视点与预先设定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且与已经获得的参照拍摄视点不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使正确图像生成部108进行正确图像的生成。
真伪判定部110求出一幅或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类似度,即使一幅的与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也判定为附加有该防伪介质400的信用卡300(真伪判定对象)为伪(赝品)。另一方面,真伪判定部110求出一幅或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类似度,如果所有类似度都小于类似阈值,则判定为附加有该防伪介质400的信用卡300(真伪判定对象)为真(真品)。
此时,真伪判定部110针对拍摄视点的拍摄图像数据而进行真伪判定,在每次判定为真时,对实现度通知部111输出表示针对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判定信息。
图19A~图19C是表示一致比例通知部106以及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实现度显示图像各自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9A~图19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1的显示画面111A(图1的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包含信用卡300的图像1112、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实现度显示图像2111在内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
在图19A~图19C中,作为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以及实现度显示图像2111而分别使用进度条。关于一致比例显示图像1111,与图9A~图9C相同,因此下面将说明省略。而且,如图19A及图19B所示,在进度仪表2111M中,成为进度条2111B将与计算所得的实现度对应的比例的面积充满的结构。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使用户对真伪判定的阶段的进度和真伪判定的进展状态一起进行辨别。因此,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辨别真伪判定的处理是否准确无误地进行,能够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处理。
这里,实现度通知部111进行如下处理,即,基于利用规定数除判定信息数而求出的实现度,在每次新求出实现度时,都对进度仪表2111M中与实现度对应的比例的面积的进度条2111B重新进行显示。
图19C是表示针对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情况下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果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实现度达到100%,因此实现度通知部111利用进度条2111B将进度条(实现度显示图像2111)中的进度仪表2111M全部充满。另外,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真,在显示画面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该结果通知图像1113例如是如下图像,即,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1113A在内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视觉呈现。另一方面,并未进行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111从进度条中的进度仪表1111M将进度条1111B的图像消除。而且,真伪判定部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伪,因此在显示画面111A对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的结果通知图像1113进行显示。
然后,图20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在图20中,对与图17相同的处理标注相同的步骤编号并将说明省略。下面,对步骤S28至步骤28D进行说明。
步骤S28:
真伪判定部110从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依次读入未进行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进行读出的类似度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类似阈值的判定。
而且,真伪判定部110进行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是否小于类似阈值的判定。此时,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小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判定为防伪介质为真、真伪判定对象为正品(真品),使处理进入步骤S28A。另一方面,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判定为防伪介质为伪(赝品),真伪判定对象为不正当品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30。
步骤S28A:
真伪判定部110在判定为真的情况下,作为表示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信息而对实现度通知部111输出执行实现度的计算的判定信息。
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每次被从真伪判定部110供给判定信息时,对判定信息数加1(加1的加法运算)而求出累计值。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利用预先设定的判定信息数的规定数除所求出的累计值而计算出实现度。
步骤S28B: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针对计算出的实现度而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111A对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例如,图19A~图19C中的实现度显示图像2111),对用户通知实现度。
步骤S28C:
实现度通知部111进行判定信息数是否达到规定次数的判定,在达到的情况下,对真伪判定部110输出计算出的实现度,使处理进入步骤S28D。
另一方面,在判定信息数未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111使处理进入步骤S25。
步骤S28D:
真伪判定部110进行从实现度通知部111供给的实现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真判定阈值的判定。这里,在实现度超过真判定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29,另一方面,在实现度小于或等于真判定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20。
过上述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阶段对应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因此用户通过使真伪判定装置1移动而能够根据实现度显示图像的变化凭直观地辨别真伪判定的阶段在进展。由此,即使用户无法充分辨别针对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对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进行也不会感到不安,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通知方法,以实现度通知部111将表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进度条显示于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的实现度显示图像,作为通知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一个例子而进行了说明。
然而,并不局限于上述进度条,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将进度圆(progress circle)或者进度对话框(progress dialog)作为实现度显示图像而进行显示,由此通知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作为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对使得矩形的显示区域的颜色以根据实现度的阶段而从无色逐渐变为高浓度的方式变化的图像进行显示。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如果该实现度显示图像为用户能够辨别出的大小,则可以对任何形状的图像进行显示。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作为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对于形象图像,根据实现度的阶段对以逐渐形成为规定的完成形状的方式变化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变为完成型,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对破坏的形状进行显示。实现度显示图像无需是构造物,只要是用户能够识别为接近完成型的形状,可以对动物等的根据实现度的阶段成长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变为以成长结束的状态或者判定为真的情况的图像(例如天使等),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变为开始成长的时刻的最初的形状、表示判定为伪的形状(例如,恶魔、鬼怪等形状)。
另外,示出了如下例子,即,作为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对于字符图像的百分比(%)的数字,根据实现度的阶段而对从0%逐渐变化为表示结束的100%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显示图像无需为百分比,只要是使得用户能够辨别真伪判定接近结束的字符图像,则可以对等级、阶段等的数值变化这样的字符图像进行显示。
另外,除了上述结构以外,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作为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在规定的区域配置太阳、电灯、动物、构造物等的形象图像。而且,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从黑暗的状态起直至始终点亮的明亮状态为止,实现度通知部111使该形象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阶段对应,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逐渐加快点亮/闪烁的频率,根据闪烁的状态而辨别实现度。
另外,作为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三角形的图像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对应,在每次实现度进展时,角数增加,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显示为圆形,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显示为×。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拍摄的拍摄图像的防伪介质400的图像的亮度值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阶段对应而从低的亮度值向高亮度值逐渐变化。即,实现度通知部111从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显示的拍摄图像提取出防伪介质400的图像,对于拍摄图像中的除了防伪介质400以外的图像,保持对拍摄图像进行拍摄的亮度值不变地进行显示,使防伪介质400的图像的亮度值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变化对应,使其从规定的低亮度值逐渐向拍摄图像被拍摄时的防伪介质400的图像的亮度值变化。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不使用上述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而是使用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振荡器,根据振动的频率而通知实现度的状态。例如,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启动了真伪判定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111对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振荡器功能部进行控制,使振荡器的振动的频率从最高的频率随着真伪判定的阶段的进展而逐渐降低。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111从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或者语音输出端子将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百分比、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以几成比例而结束等、表示能够直观地辨别实现度的数值的语音数据输出。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111从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或者语音输出端子使得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对应的频率的语音数据、例如“do、re、mi、fa、so、la、si、do”的音阶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向高频的音阶变换而将其输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判定为真时、或简单地提高规定的声音的频率,表示实现度的变化。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3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与第2实施方式的图18的识别装置相同。在第2实施方式中,即使能够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为1幅也进行真伪判定处理,但在第3实施方式中,仅在能够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幅数的情况下进行真伪判定处理。这里,该幅数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需要从各不相同的观察角度进行拍摄。关于拍摄处理,与第2实施方式的图15、图16、图20的流程图同样地进行。
图21是表示针对使用了第3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关于步骤S21至步骤S27、步骤S28至步骤S30、以及步骤S33以后的步骤,与第2实施方式中的图17的流程图的动作相同。下面,仅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24A(S28D):
实现度通知部111对图像数据存储部113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统计),求出拍摄视点。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将当前的拍摄视点数和判定信息数的累计值进行相加,由规定数的2倍的数值(拍摄视点的数和规定数进行相加所得的数值)进行除法运算而求出实现度。
步骤S24B(28E):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111针对计算出的实现度而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对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例如,图19A~图19C中的实现度显示图像2111),对用户通知实现度。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度通知部111在显示部112的显示画面,包含预先与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拍摄视点的获取状态在内而对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阶段对应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因此用户通过使真伪判定装置1移动,能够根据实现度显示图像并直观地辨别真伪判定的阶段在进展、比第1实施方式更细致的进度状况的变化。由此,即使用户无法充分辨别针对防伪介质4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也不会对真伪判定的处理的进行感到不安,能够容易地进行真伪判定。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2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22中,识别装置具有真伪判定装置1B以及拍摄装置2。真伪判定装置1B具有拍摄控制部102、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正确图像生成部108、类似度计算部109、真伪判定部110、显示部112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各部件。另外,拍摄装置2具有拍摄部101、曝光控制部103、照明部104各部件。在图22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拍摄装置2具有第1实施方式中的拍摄以及曝光的功能而与真伪判定装置1B分离。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作为拍摄装置而通用的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包含手机、智能手机)等用于真伪判定用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
另外,真伪判定装置1A作为云结构并未进行图示,但可以利用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与互联网等信息通信回线进行通信。而且,真伪判定装置1B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与已经叙述的第1实施方式至第3实施方式相同地,利用从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数据而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处理。
<第5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已经叙述的第1实施方式至第4实施方式的防伪介质具有进行回归反射的特性,真伪判定装置1或者拍摄装置2与拍摄部10一起构成为一体。然而,来自图3所示的照明200的光从防伪介质透射,该透射的光的图案的拍摄图像数据也具有用于真伪判定的特性(例如透射全息图等)。在该情况下,防伪介质的透射光入射至拍摄部的位置,需要配置照明200。因此,如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需要使照明部104与拍摄装置2或者真伪判定装置1分离。
图23是表示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23中,识别装置形成为使得照明装置3(照明部104)与真伪判定装置1B以及拍摄装置2A分离的结构。由此,如图3所示,从照明装置3(光源200)根据照射角度β而对防伪介质400照射拍摄用的光。如果该拍摄用的光入射,则防伪介质400将规定的光的图案射出。如已经叙述的那样,该射出的光的图案根据观察角度α而不同。另外,根据照射角度β,即使观察角度α相同,从防伪介质400射出的光的图案也不同。
如上所述,在通过透射而将光的图案射出的特性的防伪介质的情况下,不仅是观察角度α,来自拍摄真伪判定用的拍摄图像时的照明装置3的照明光对防伪介质400的照明光的照射角度β也需要进行调整,以使得成为与生成正确图像数据的防伪介质400的构造对应地进行模拟、事先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防伪介质400的照明光的照射角度β。
因此,在第5实施方式中,识别装置具有真伪判定装置1A、拍摄装置2A以及照明装置3。真伪判定装置1A具有拍摄控制部102、观察角度推定部105、可利用图像选择部107、正确图像生成部108、类似度计算部109、真伪判定部110、显示部112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113各部件。真伪判定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以及第2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拍摄装置2具有拍摄部101以及曝光控制部103各部件。在图23中,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照明装置3与照明部104相同地,不仅是通常的连续地对拍摄对象照射光的照明,也可以是在短时间内对拍摄对象照射光的、闪光灯或者被称为“ストロボ”(注册商标)等的发光装置。该照明装置3对应于来自曝光控制部103的发光指示而对拍摄的对象物照射规定强度的光。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拍摄了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数据、和该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下的真的防伪介质的图像即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防伪介质是真品或者赝品的判定,因此不如当前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不依赖于防伪介质的设置状况,利用基于通用的数码照相机之类的简单的图像拍摄装置得到的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而能够容易地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真品或赝品的识别)。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照明装置3设置为与真伪判定装置1A或者拍摄装置2A分离,因此在来自照明装置3的光透射时,能够与具有对应于观察角度α而透射的光的图案不同的特性的防伪介质对应地,容易地对各观察角度α下的透射的光的图案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24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真伪判定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24中,真伪判定装置3001具有拍摄部3101、拍摄控制部3102、曝光控制部3103、照明部3104、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类似度计算部3108、真伪判定部3109、实现度通知部3110、显示部3111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各部件。该第6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拍摄部3101和照明部3104实现了一体化,与进行回归反射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的处理对应。
拍摄部3101例如是使用了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图像传感器的照相机等。拍摄部3101将拍摄对象物得到的图像作为拍摄图像数据而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
在拍摄部3101对拍摄相对于入射的光从防伪介质射出的光的图案(光的色(波长)或者字符、图画等图像)得到的图像即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拍摄控制部3102对焦点深度、拍摄元件的灵敏度(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灵敏度)等拍摄部3101的拍摄条件进行控制。
作为曝光的拍摄的条件,曝光控制部3103对快门速度、光圈值、照明光的有无、照明光的强度等拍摄部3101的拍摄条件进行控制。另外,曝光控制部3103与真伪判定装置3001的进行拍摄的防伪介质的周围的亮度对应地,在拍摄时根据需要而对照明部3104输出使照明部3104射出拍摄用的光(照明光)的发光指示输出。
照明部3104不仅可以是通常的对拍摄对象连续地照射光的照明,也可以是在短时间内对拍摄对象照射光的闪光灯或者被称为“ストロボ”(注册商标)等的发光装置。该照明部3104与来自曝光控制部3103的发光指示对应地对拍摄的对象物照射规定强度的光。这里,拍摄控制部3102对曝光控制部3103供给表示拍摄定时的控制信号。由此,如上所述,曝光控制部3103根据与表示从拍摄控制部3102供给的拍摄定时的控制信号而对照明部3104输出使照明部3104射出将向防伪介质照射的照明光的发光指示。
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根据坐标变换式(后述)而求出在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各自被拍摄的3维空间中进行拍摄的位置即观察位置(坐标值)以及包含拍摄部3101的各拍摄方向在内的信息即拍摄视点。即,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根据所求出的上述拍摄视点(观察位置以及拍摄方向)而求出各拍摄图像数据中的防伪介质的观察角度。
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将包含所求出的观察位置以及观察角度在内的拍摄图像数据信息和对施加给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识别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相对于入射的光从防伪介质射出而被观察的光的图案根据该观察角度而不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拍摄部3101以规定的焦点距离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获得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这里,在进行拍摄而获得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情况下,需要使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互不相同而进行拍摄。如上所述,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根据该拍摄所得的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并利用预先设定的坐标变换式而推定对3维空间中的伪造拍摄媒体进行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各自的观察角度。
这里使用的坐标变换式是作为对设置于真伪判定对象的防伪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处理的前处理(进行真伪判定处理的准备),在事先根据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后述的对校准板进行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而再生3维空间时,在使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2维坐标中的像素的坐标位置和3维空间中的坐标位置建立关联时生成的式子。预先针对每个真伪判定对象或者真伪判定对象而将预先生成的坐标变换式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
图25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将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与该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观察位置以及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分别写入并存储于图2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这里,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用于对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识别的信息。
上述观察角度例如是在将真伪判定对象的任一顶点或者坐标点作为3维空间的坐标系(下面称为3维坐标系)中的原点而配置该真伪判定对象的情况下,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拍摄部3101的拍摄方向和相对于防伪介质的表面的法线所成的角度。观察位置表示3维空间中的拍摄部3101进行真伪判定对象的拍摄的坐标位置。拍摄图像数据地址表示各拍摄图像数据被存储的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区域的地址,成为读出拍摄图像数据时的索引。
图26是说明拍摄部3101针对防伪介质的观察角度的图。在图26中,防伪介质3400例如用于防止纸币、股票、商品券等代金券、或者信用卡等有价证券类、药品、食品、高级名牌商品等商品的伪造以及复制。防伪介质3400直接印刷或转印于代金券、有价证券类,另外,印刷或者转印于附加于商品(或者商品的包装)的密封封印或者标签。
在图26中,防伪介质3400设置于信用卡3300的表面。作为该防伪介质3400,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能举出颜色、图案根据观察角度而变化的衍射光栅或者全息图等,另外,还可以使用颜色、亮度根据观察角度而变化的OVD(Optically Variable Device)墨水、珠光颜料等。光源(也称为照明)3200根据作为光的照射方向3200A与法线3350所成的角度的照射角度β而对防伪介质3400照射拍摄用的光。如果该拍摄用的光射入,则防伪介质将规定的光的图案射出。
照射光对应地从防伪介质射出的光的图案根据各观察角度α以及照射角度β而不同。
这里,对防伪介质3400进行详细叙述。
防伪介质3400可以是通过衍射构造而将各种衍射光射出的全息图之类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全息图可以使用反射型、透射型、相位型、体积型等各种全息图。
下面,特别是以具有凹凸构造的凸版型构造体的例子为中心进行详细叙述。
作为在如图27以及图28所示的凸版构造形成层3302形成的第1凹凸构造部3310、第2凹凸构造部3320等凹凸构造的形成方法,可以使用金属性压模等,并使用放射线硬化成型、挤出成型、热冲压成型等各种方法。
第1凹凸构造部3310具有包含凹部或者凸部的槽状构造,具有所谓的凸版型衍射光栅构造、或者方向一致的多个直线状的凹部或者凸部分别形成的区域,可以使用由所述方向互不相同的多个区域的组合构成的定向性散射构造等凹凸构造。
通常用于显示体的通常的衍射光栅的空间频率大多设为500~1600本/mm,可以根据衍射光栅的空间频率或者朝向等而对从恒定的方向观察的用户显示不同的颜色。
与此相对,定向性散射构造包含如图31所示那样在特定的区块或者单元内选取恒定的取向方向3332的多个光散射构造3331。上述光散射构造3331分别为直线状,在特定的区块或者单元内大致平行地排列。
但是,各光散射构造3331无需完全平行,只要上述定向性散射构造3330的区域具有表现出充分的各向异性的散射性能,则一部分光散射构造3331的长度方向和另一部分光散射构造3331的长度方向可以交叉。
通过设为上述构造,从与取向方向3332垂直的倾斜方向照射光,从正面观察由定向性散射构造3330构成的区域,因较高的光散射性能而看起来比较明亮。
另一方面,从与光散射轴3333垂直的倾斜方向照射光,从正面观察包含定向性散射构造3330的区域,因较低的光散射性能而看起来比较黑暗。
因此,在包含这种光散射构造3331的区块或者单元中,针对各区块或者各单元而任意地设置取向方向3332,由此形成比较明亮的部分和比较黑暗的部分的组合的图案,通过使观察的位置或者照射光的位置变化而进行观察,由此观察到明暗的颠倒等。
上述第1凹凸构造部3310可以单独或复合地设置上述凸版型衍射光栅构造、定向性散射构造等构造,但并不限定于上述构造。
另外,图29中以斜视图的方式示出了在第2凹凸构造部3320能够采用的构造的一个例子。
在图29所示的第2凹凸构造部3320设置有多个凸部3321。这里,仅由多个凸部3321形成第2凹凸构造部3320,但这不过是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利用多个凹部而形成第2凹凸构造部3320。
优选本实施方式中的设置于第2凹凸构造部3320的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使得单个凹部或者凸部在凸版构造形成层3302表面排列所需的占有面积的1.5倍。
通过将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设为大于或等于占有面积的1.5倍,能够获得良好的低反射性、低散射性。即,这是因为,成为与第1凹凸构造部明显不同的色调,利用拍摄部3101进行拍摄时容易识别。另一方面,在单个凹部或者凸部的表面积小于占有面积的1.5倍的情况下,反射率升高,因此并非为优选。
另外,作为用于在凸版构造形成层3302形成的第2凹凸构造部3320中的多个凹部或者凸部的形状,优选为正锥形状。
这里,正锥形状是指形成为相对于凹部或者凸部的基材表面平行的剖面积随着从凹部或者凸部的基端趋向前端而减小。具体而言,能举出形成为圆锥状、棱锥状、椭圆锥状、圆柱状或者圆筒状、棱柱状或者棱筒状、截头圆锥状、截头棱锥状、截头椭圆锥状、圆锥与圆柱或者圆筒接合所成的形状、棱锥与棱柱或棱筒接合所成的形状、半球、半椭圆体、弾丸型、以及碗型的形状等。
如图29所示,在第2凹凸构造部3320中,在相邻的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恒定时,如图30所示,如果对第2凹凸构造部3320照射光,则第2凹凸构造部3320相对于入射光3501的行进方向而在特定的方向上射出衍射光。
通常关于衍射光,可以由下式来表示。
d(sinα±sinβ)=nλ…(1)
式(1)中,d表示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λ表示入射光以及衍射光的波长。另外,α表示入射光的入射角,β表示衍射光的射出角,n为次数,最具有代表性的衍射光为1次衍射光,因此可以考虑设为n=1。
这里,可以认为入射角α与0次衍射光即正反射光的射出角相同,另外,α、β设为相对于显示体的法线方向即将从图28的Z轴的顺时针方向设为正向。因此,以下述方式表示式(1)。
d(sinα-sinβ)=λ…(2)
因此,在将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d、入射角即0次衍射光的入射角α设为恒定时,根据式(2)明确可知,1次衍射光3503的射出角β根据波长λ而变化。因此,在照明光为白色光的情况下,如果使凹凸构造部的观察角度变化,则拍摄部3101所拍摄的颜色发生变化。
第2凹凸构造部3320设为各凹部或者凸部的中心间距离小于或等于400nm的正锥形状,因此从法线方向的拍摄则几乎为黑色,与此相对,在特定的条件下即白色光的入射角α为60°~90°的环境下,可以将特定波长的光的1次衍射光3503的射出角|β|设计于入射角的附近。
例如,在设为入射角α=60°、d=340nm的情况下,相对于λ=600nm的射出角|β|约为64°。
与此相对,第1凹凸构造部3310为所谓的衍射光栅构造等,因此难以在入射角附近设定1次衍射光的射出角。
因此,在真伪判定装置3001所涉及的识别作业中,光源3200和拍摄部3101处于比较近的位置,由此能够捕捉到某特定条件下的所述第2凹凸构造部3320的明确的颜色变化。
并且,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在表面设置纳米级别大小的微细孔等、微细构造而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播的结构;或者灵活运用通过控制凹凸构造的深度而控制相对于入射光的反射光、透射光的颜色的构造色的结构。
另外,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微小球体或者球状构造引起的再激起反射特性的结构;通过在微小区域的表面构造形成斜度并使其表现出反射特性而使得入射光仅向特定方向反射/透射的角度控制镜之类的结构;或者具有通过凹版印刷而设置的凹凸形状得印刷物之类的结构。
并且,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通过在狭窄区域配置多个具有在防窥视膜等中灵活运用的高度的壁面而灵活运用限制视野的构造的结构;灵活运用通过在面上以特定间隔设置的细线来限制视野而看到在面的里侧形成的图像的变化的视差屏障方式的结构;或者灵活运用通过使用微透镜或者微透镜阵列等而看到在透镜的里侧形成的图像的变化的方式的结构。
另外,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通过印刷等而设置有金属氧化物覆盖于云母的珠光颜料的结构。
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灵活运用通过设置多层折射率不同的透明材料、金属等薄膜使得颜色因干涉现象根据入射光的反射角度、透射角度而变化的多层薄膜的结构;通过印刷等使多层薄膜破碎成片状而作为颜料的结构;通过印刷等将因通过化学处理等将薄膜覆盖而产生干涉现象的粒子设置成微小粒子的结构;以及利用聚合物等将以胆甾型液晶为代表的液晶材料固定化而灵活运用的结构。对于液晶材料,可以使用设置为面状的液晶材料,也可以使用在施加了破碎处理并实施了颜料化之后通过印刷等而设置的液晶材料。
另外,防伪介质3400例如可以具有如下结构:采用利用磁力使以氧化铁、氧化铬、钴以及铁素体等为代表的磁性体进行取向并设置为面状而使得反射光、透射光具有定向性的磁取向材料的结构;以上述磁取向材料为核心并如前所述那样追加化学处理等而设置有多层膜的结构;以及灵活运用以银纳米粒子或者量子点为代表的纳米大小的粒子所产生的光学效应的结构。
法线3350是表示信用卡3300的表面3300A的面方向的法线。观察角度α是拍摄部3101的拍摄方向3101A和法线3350所成的角度。这里,例如,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以将与法线3350平行的方向设为z轴、且将信用卡3300的各边分别设为与x轴以及y轴平行的方式将信用卡配置于3维坐标系。例如,以使得由信用卡3300的各边形成任一顶点与3维坐标系的原点O一致的方式,在3维坐标系中将信用卡3300配置于由x轴以及y轴构成的2维平面。因此,信用卡3300的厚度方向相对于z轴平行。该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作为预先已知的信息而与已经叙述的坐标变换式一起预先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
在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对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进行求解时,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读出拍摄图像数据,通过上述坐标变换式而使得3维坐标系中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的各坐标、和拍摄图像数据(2维坐标系)中的各像素(坐标)建立关联。由此,求出3维空间的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位置、和从该拍摄位置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方向。此时,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如已经叙述的那样在3维坐标系中将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的任一顶点设为原点,以使得法线3350与z轴平行、且使得各边与x轴或者y轴平行的方式将信用卡3300配置于3维空间。
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以该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为基准而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拍摄部3101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位置、以及拍摄方向。由此,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求出法线3350和拍摄部3101的拍摄方向所成的观察角度α。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将求出的观察角度、观察位置、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分别和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
在本实施方式中,需要以事先对拍摄部3101进行照相机校准(照相机校正)为前提。该照相机校准是指在拍摄区域内预先对三维形状已知的校准板拍摄一次或者多次,利用拍摄所得的一幅或者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而获得三维空间的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图像数据的2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二维像素)的多个坐标点的对应。由此,推定出表示拍摄部3101和校准板的相对位置关系(下面称为外部参数)的上述坐标变换式、以及拍摄部3101的光学中心、各像素(2维像素)的光线入射方向矢量、透镜失真等(下面称为拍摄部3101的内部参数)。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对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进行推定,因此根据从预先由拍摄部3101进行拍摄的多个不同的视点方向对校准板进行拍摄所得的2维图像、即多视点的拍摄图像数据而再构成全球坐标系(3维坐标系)。而且,在照相机校准时预先求出表示同一像素的再构成的3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部3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的2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的对应关系的坐标变换式。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角度的推定的前提如下,即,事先对拍摄部3101进行照相机校准(照相机校正),在执行识别装置的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别处理时,拍摄部3101的内部参数已知、且真伪判定对象以及防伪介质的三维形状已知。由此,从多个不同的位置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而获得拍摄图像数据,通过上述坐标变换式而获得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拍摄图像数据的二次元坐标系的像素的多个对应点信息,能够根据该多个对应点坐标而推定出拍摄部3101和防伪介质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样地,在对防伪介质仅拍摄一次的情况下,也在一幅拍摄图像的数据中根据上述坐标变换式而获得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点和二维坐标系的像素的多个对应点信息,根据该多个对应点坐标而能够推定出拍摄部3101和防伪介质的相对位置关系。即,能够推定出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时的拍摄部3101的观察位置以及观察角度(拍摄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作为照相机校准,可以应用作为广为人知的方法之一的Z.Zhang所涉及的解析手法(Z.Zhang,“A flexible newtechnique for cameracalibr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Vol.22,No.11,pages 1330-1334,2000)而推定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观察角度。但是,在应用上述Z.Zhang所涉及的解析手法而进行观察角度的推定的情况下,输入至识别装置的拍摄图像数据需要是以在照相机校准时固定的焦点相同的焦点(优选为同一焦点)进行拍摄所得的图像数据。
返回至图24,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从拍摄部3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中选择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这里,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在从拍摄部3101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选择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时,进行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是否处于能够进行真伪判定的可判定角度内的判定。另外,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例如对防伪介质3400的所有形状是否已拍摄于拍摄图像数据、或者焦点是否适合、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后述)是否适当等进行判定。
而且,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选择观察角度处于能够进行真伪判定的可判定角度内的拍摄图像数据作为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
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对选择的拍摄图像数据附加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并将其与该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另外,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进行由后述的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求出的观察角度是否包含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观察角度(例如包含规定的误差的观察角度范围)的任一个、以及是否与已经获得的设定观察角度对应的观察角度的判定。规定的设定观察角度的数量与规定数量相同。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将预先设定的设定观察角度设定为规定数。这里,在求出的观察角度未与预先设定的设定观察角对应的情况下、或者与已经获得的设定观察角度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将与对应于该观察角度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删除。另一方面,在求出的观察角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观察角度对应、且不与已经获得的设定观察角度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使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进行正确图像的生成。
图32是表示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结构例的图。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该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表示正确图像数据被存储的区域的先头地址的正确图像数据地址、拍摄图像数据以及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相关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32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在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中,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对能够用于真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是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识别的识别信息。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表示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被存储的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区域的地址,是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读出正确图像数据时的索引。存储于该正确图像数据地址的正确图像数据是用于与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图像数据。类似度是表示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性的程度的数值。
返回至图24,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生成用于与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所选择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正确图像数据。该正确图像数据是从与拍摄图像数据相同的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图像数据,与防伪介质3400的构造对应地进行模拟、根据预先对防伪介质3400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而求出。如已经说明的那样,防伪介质3400有时为由衍射光栅、全息图形成的结构,有时为由包含金属氧化物覆盖于云母的颜料的OVD墨水、珠光颜料形成,有时通过折射率不同的层反复层叠而形成的结构,有时为由胆甾型液晶形成的结构。
因此,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与上述各情况对应地进行正确图像数据的生成。例如,在防伪介质3400为利用衍射光栅而形成的结构的情况下,基于该衍射光栅的设计信息,利用将观察角度作为参数的正确图像生成函数,通过模拟而计算生成正确图像数据。而且,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将生成的正确图像数据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将该写入的区域的先头地址作为正确图像数据地址。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使上述正确图像数据地址与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另外,对于无法进行利用OVD墨水、珠光颜料的情况下、折射率不同的层反复层叠而成的情况下、由胆甾型液晶构成的情况下等的正确图像数据的函数的计算的对象,从所有观察角度对防伪介质3400进行拍摄,预先将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作为正确图像数据而在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实施数据库化。由此,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与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对应地从数据库读出正确图像数据,使其与比较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类似度计算部3108参照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依次读出分别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以及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而且,类似度计算部3108将与该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由此,类似度计算部3108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将与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与正确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读出。
而且,类似度计算部3108通过模板匹配而计算出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读出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这里,类似度计算部3108例如针对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而求出对应的每个像素(如果是彩色图像,则为RGB(Red(红色)、Green(绿色)、Blue(蓝色))的亮度值的平均平方误差,对于所有像素(像素)或者一部分对应的像素而加上该平均平方误差,将该加法运算结果作为表示类似度的数值而输出。因此,类似度的数值越低,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越类似。这里,作为一部分对应的像素,在正确图像数据中,针对其他像素,选择使用根据观察角度而大不相同的特征的光的图案的部分。
另外,类似度计算部3108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将拍摄图像数据以及正确图像数据的所有像素、或者一部分对应的像素的RGB的数值变换为适当的颜色空间之后,对颜色空间的欧几里得距离的平方值进行加法运算,将该加法运算结果作为表示类似度的数值而输出。在该情况下,也与利用平均平方误差的情况相同,类似度的数值越低,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越类似。
如上所述,类似度计算部3108按顺序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求出各拍摄图像数据和与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而且,类似度计算部3108使求出的类似度与求出该类似度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另外,在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照明光的强度未与正确图像数据对应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单纯的像素的比较。
因此,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即,对以规定像素间的RGB的色泽进行的评价、即拍摄图像数据的规定像素间的R/G(R的灰度以及G的灰度的比)、和与拍摄图像数据的规定像素间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像素间的R/G的平均平方误差进行计算,吸收照明光的强度的差并计算出表示较高精度的类似度的数值。规定的像素间是指预先将2点的像素A以及像素B设为一组,作为由像素B的G的灰度除像素A的R的灰度的比而求出R/G。另外,不仅可以使用R/G,也可以组合使用B/G(B的灰度以及G的灰度的比)。这里,规定的像素间是指圆设定R/G、B/G较大的像素的组合。
每当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将类似度写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时,真伪判定部3109从该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依次读出与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类似度。而且,真伪判定部3109对与读出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各类似度、和预先设定的类似阈值进行比较。该类似阈值根据以多个不同的观察角度而计算出任意角度(后述的角度范围内的角度)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与该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对应地求出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预先求出以每个相同的观察角度而超过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的数值的实验值。求出根据每个观察角度而不同的类似阈值,真伪判定部3109利用与观察角度对应的类似阈值而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处理。
另外,真伪判定部3109求出一幅至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类似度,只要一幅与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则将对该防伪介质3400附加的信用卡3300(真伪判定对象)判定为伪(赝品)。另一方面,真伪判定部3109求出一幅至多幅拍摄图像的数据的类似度,如果所有类似度都小于类似阈值,则判定为附加有该防伪介质3400的信用卡3300(真伪判定对象)为真(真品)。这里,预先设定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数量、即对进行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分别进行拍摄的不同的拍摄角度的规定数(即,预先将各拍摄角度下的正确图像数据的数量设定为规定数)。
此时,真伪判定部3109针对拍摄角度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真伪判定,每当判定为真时,将表示针对防伪介质3400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判定信息对实现度通知部3110输出。
每当从真伪判定部3109供给判定信息时,在与对供给的判定信息进行累计计算并与判定信息数、即正确图像数据的比较中,实现度通知部3110将判定为真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数作为判定信息数而求出。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利用规定数除求出的判定信息数算而求出实现度,对用户通知该求出的实现度。
显示部3111例如为液晶显示器,在自身的显示画面对图像进行显示。该实现度是表示真伪判定的处理进度状况的数值。
将已经说明的拍摄图像数据、正确图像数据、拍摄图像数据表以及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分别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
另外,在通知求出的实现度时,实现度通知部3110例如对用户能够直观地识别其实现度的进行的阶段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
图33A~图33C是表示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33A~图33C中,在真伪判定装置3001的显示画面3111A(图24的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包含信用卡3300的图像3112以及实现度显示图像3114的拍摄图像进行显示。
在图33A~图33C中,作为实现度显示图像3114而使用进度条。
而且,如图33A以及图33B所示,进度仪表3114M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进度条3114B充满与计算出的实现度对应的比例的面积。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容易地使用户对真伪判定的阶段的进度情况进行判断。因此,用户能够凭视觉而识别准确无误地进行了真伪判定的处理,能够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的处理。
这里,实现度通知部3110基于由规定数除判定信息数而求出的实现度而进行如下处理,即,针对每个新求出的实现度而重新对进度仪表3114M中与实现度对应的比例的面积的进度条3114B进行显示。
图33C是表示针对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情况下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一个例子的图。
如果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则实现度为100%,因此实现度通知部3110利用进度条3114B而将所有进度条(实现度显示图像3114)的进度仪表3114M充满。另外,实现度通知部3110对直接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真,因此在显示画面3111A对结果通知图像3113进行显示。该结果通知图像3113例如以真伪判定的处理结果为真而结束,因此包含表示“真”的字符图像3113A,凭视觉对真伪判定的结果进行表现的图像。另一方面,并未进行图示,但在真伪判定结果为伪而结束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3110从进度条的进度仪表3114M将进度条3114B的图像消除。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直观地对用户通知真伪判定的结果为伪,因此在显示画面3111A对包含表示“伪”的字符图像的结果通知图像3113进行显示。
返回至图24,拍摄控制部3102在拍摄时进行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时的观察角度是否落入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的判定。这里,角度范围表示在衍射光栅、全息图中能够观察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而各不相同的颜色或者光的图案的角度的范围。在观察角度未落入该角度范围的情况下,无法以较高的精度而生成对对应的颜色或者光的图案进行拍摄所得的正确图像数据,无法高精度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
此时,拍摄控制部3102使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对作为拍摄部3101的拍摄方向的观察角度进行推定。而且,拍摄控制部3102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进行如下显示,即,在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推定出的观察角度落入角度范围的情况下,满足拍摄处理的角度条件,另一方面,在推定出的观察角度未落入角度范围的情况下,不满足拍摄处理的角度条件,对用户提示对角度范围的观察角度的调整。
另外,拍摄控制部3102进行如下判定,即,是否满足拍摄时的拍摄部3101对具有能够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条件。
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针对拍摄条件中的曝光条件,根据需要而增加照明的有无或者照明的强度。
另外,作为拍摄条件,在设定拍摄部3101的曝光条件时,拍摄控制部3102生成亮度直方图。拍摄控制部3102在表示各像素的灰度的分布、即拍摄图像数据的灰度的分布是否偏向高灰度侧或者偏向低灰度侧的判定中使用生成的亮度直方图。例如,在亮度直方图中的灰度的分布偏向低灰度侧的情况下,即,以“0”至“255”的256个等级对灰度进行表现、且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0”附近的像素较多的情况下,在拍摄图像数据产生曝光不足而无法进行与正确图像数据的比较。另一方面,在亮度直方图中的灰度的分布向高灰度侧偏移的情况下、即拍摄图像数据中的灰度为“255”附近的像素较多的情况下,在拍摄图像数据产生过度曝光而无法进行与正确图像数据的比较。
因此,需要以如下方式设定曝光条件,即,使得亮度直方图的分布中的灰度存在于“0”至“255”的范围的中央附近。
拍摄控制部3102基于亮度直方图的灰度的分布而进行是否需要照明的调整的判定。拍摄控制部3102对是否产生曝光不足进行推定,在需要使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向高灰度侧偏移的照明的调整的情况下,使曝光控制部3103以规定的强度进行照明部3104的拍摄时的防伪介质3400的照明(例如使闪光灯光向拍摄方向照射)。另外,在真伪判定装置3001不具有曝光控制部3103以及照明部3104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对用户提示对防伪介质3400照射所需光强度的照明。
另一方面,在拍摄控制部3102推定为产生了过度曝光而需要进行使得亮度直方图的分布向低灰度侧偏移的照明的调整的情况下,使曝光控制部3103不进行照明部3104的拍摄时的对防伪介质3400的照明或者以规定的强度而进行照明。另外,拍摄控制部3102对防伪介质3400照射用户所需的光强度的照明,因此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提示使当前的防伪介质3400周围的照明强度降低的显示。
在上述处理中,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制作记载有亮度直方图的分布状态、以及与分布状态对应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的控制条件的曝光控制表,并将其预先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在该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曝光控制表检索与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亮度直方图的图案类似的亮度直方图,读出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的控制条件的信息,以上述方式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该控制条件进行显示。
另外,可以针对曝光控制部3103而设置照度传感器,根据利用该照度传感器测定出的照度而设定曝光条件、照明的照度。这里,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制作记载有照度、以及与照度对应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控制条件的曝光控制表,将其预先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在该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使拍摄图像数据与拍摄时的照度对应地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曝光控制表进行检索,读出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曝光条件、照明的强度等控制条件的信息,如上所述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该控制条件进行显示。
然后,图34是表示用于第6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针对使用了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的动作例的流程图。下面说明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的处理,针对每个预先设定的观察角度(与规定数对应的数量)、即进行与规定数对应的次数的处理,获得与各观察角度对应的拍摄图像。
步骤S501:
拍摄控制部3102对拍摄部3101对真伪判定对象的当前的拍摄条件进行检测,例如对曝光条件等进行检测。
步骤S502:
拍摄控制部3102进行如下判定,即,曝光条件等拍摄条件是否全部都是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
此时,在是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503。另一方面,在并非能够对能与正确图像数据比较的品质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条件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504。
步骤S503:
拍摄控制部3102提取拍摄图像数据中的防伪介质3400的拍摄位置。即,拍摄控制部3102获得拍摄部3101的拍摄范围内的信用卡3300(真伪判定对象)的3维形状。而且,拍摄控制部3102对获得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和预先存储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进行比较,提取拍摄部3101的拍摄范围内的防伪介质3400的区域。
步骤S504:
拍摄控制部3102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拍摄条件中不满足的条件进行显示,对用户提示拍摄条件中的不满足的条件的调整。
步骤S505:
拍摄控制部3102对拍摄部3101的拍摄范围的防伪介质3400、和预先存储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的防伪介质3400进行比较。而且,拍摄控制部3102进行如下判定,即,防伪介质3400整体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方向、即观察角度是否落入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
此时,在拍摄部3101的观察角度处于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506,另一方面,在拍摄部3101的观察角度未处于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507。
步骤S506:
拍摄控制部3102使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进行对防伪介质3400的拍摄方向、即观察角度的推定处理。
由此,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对拍摄部3101的拍摄范围的从拍摄图像数据获得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和预先存储的3维坐标系中的信用卡3300的3维形状进行比较,由此推定防伪介质3400的观察角度。这里,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通过上述比较而求出拍摄部3101对信用卡3300进行拍摄的拍摄方向。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信用卡3300的附加有防伪介质3400的面(信用卡3300的上面或者下面的附加有防伪介质3400的任一面)的法线、和拍摄部3101的拍摄方向所成的角度作为观察角度,并对拍摄控制部3102输出。
步骤S507:
拍摄控制部3102以使得防伪介质3400的区域全部包含于拍摄部3101的拍摄范围内的方式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对拍摄部3101进行拍摄的拍摄位置进行调整,对用户提示拍摄位置的变更。
步骤S508:
拍摄控制部3102进行如下判定,即,对防伪介质3400整体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方向、即观察角度是否落入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
此时,在拍摄部3101的观察角度落入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3102使处理进入步骤S510,另一方面,在拍摄部3101的观察角度未落入角度范围内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509。
步骤S509:
拍摄控制部3102以使得拍摄部3101的观察角度包含于预先设定的角度范围以内的方式,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对拍摄部3101拍摄的拍摄方向进行调整,对用户提示拍摄方向的变更。
步骤S510:
拍摄控制部3102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表示能够对防伪介质3400进行拍摄的图像进行显示,对用户提示防伪介质3400的拍摄。
而且,用户对显示画面进行确认,从真伪判定装置3001的输入单元将拍摄指示输入。
由此,拍摄控制部3102使拍摄部3101进行拍摄处理而获得拍摄图像数据。
步骤S511:
而且,拍摄控制部3102对所拍摄的拍摄图像数据附加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将其与写入有拍摄图像数据的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中的区域地址即拍摄图像数据地址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
然后,图35是表示第6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利用防伪介质对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步骤S521: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进行如下判定,即,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是否存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
此时,在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存在于拍摄图像数据表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使处理进入步骤S522。另一方面,在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未存在于拍摄图像数据表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反复进行步骤S521的处理。
步骤S522: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从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
而且,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根据该拍摄图像数据地址而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依次读入未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将其用于能否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判定。
步骤S523: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进行所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能否分别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判定。
这里,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例如判定是否防伪介质3400的形状全部都被拍摄于拍摄图像数据、或者焦点是否适合、亮度直方图的分布是否适当等。此时,在拍摄图像数据能够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使处理进入步骤S523,另一方面,在拍摄图像数据无法与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524。
步骤S524: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在判定为能够比较的情况下,对拍摄图像数据施加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而且,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将该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与施加的判定图像数据识别信息一起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525:
在判定为无法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使处理向步骤S521返回,再次进行拍摄图像数据的获取处理。
此时,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对拍摄的拍摄视点进行变更,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提示拍摄防伪介质3400的通知进行显示。该通知是用于获得焦点以及亮度直方图的分布适当的拍摄图像数据、以及用于获得后述的拍摄图像的观察角度是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观察角度的拍摄图像数据的通知。通过该通知而获得对拍摄视点进行变更的提示,从而用户进行防伪介质3400的真伪判定的处理,为了使真伪判定的处理进行,能够辨别需要进一步获得防伪介质3400的信息。
步骤S526:
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而且,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从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与该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另外,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根据该拍摄图像数据地址而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读入拍摄图像数据,由此求出3维坐标系中的每个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并对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输出。
步骤S527:
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进行从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供给的观察角度是否包含于预先设定的规定的设定观察角度的任一个、以及是否为与已经求出的设定观察角度对应的观察角度的判定。
在求出的观察角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观察角不对应的情况下、或者与已经获得的设定观察角度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将与对应于该观察角度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数据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删除,使处理进入步骤S525。另一方面,在求出的观察角度与预先设定的设定观察角对应、且不与已经获得的设定观察角度一致的情况下,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使处理进入步骤S528。
步骤S528:
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基于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通过规定的模拟等进行计算而生成与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对应的正确图像数据。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将生成的正确图像数据写入至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且将写入的地址作为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而写入并存储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529:
类似度计算部3108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未进行类似度的计算处理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而且,类似度计算部3108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与所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类似度计算部3108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读出与所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地址对应的拍摄图像数据。另外,类似度计算部3108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将对应的拍摄角度的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读出,根据该正确图像数据地址而将正确图像数据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读出。
而且,类似度计算部3108通过模板匹配而计算出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正确图像数据的类似度。类似度计算部3108将计算出的类似度与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对应地写入并存储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
步骤S530:
真伪判定部3109从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将未进行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读入,进行读出的类似度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类似阈值的判定。
而且,真伪判定部3109进行从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是否小于类似阈值的判定。此时,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小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3109判定为防伪介质为真、使真伪判定对象为正品(真品)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531。另一方面,在读出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所表示的拍摄图像数据的类似度大于或等于类似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3109判定为防伪介质为伪(赝品)、真伪判定对象为不正当品而使处理进入步骤S536。
步骤S531:
在真伪判定部3109判定为真的情况下,将指示实现度的计算的判定信息作为表示真伪判定结果为真而结束的信息输出至实现度通知部3110。
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每次被从真伪判定部3109供给判定信息时,对判定信息数加1(加1的运算)而求出累计值。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利用预先设定的判定信息数的规定数除所求出的累计值而计算出实现度。
步骤S532: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针对计算出的实现度而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例如,图33A~图33C中的实现度显示图像3114),对用户通知实现度。
步骤S533:
实现度通知部3110进行判定信息数是否达到规定次数的判定,在达到的情况下,将计算出的实现度对真伪判定部3109输出,使处理进入步骤S534。
另一方面,在判定信息数未达到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3110使处理进入步骤S525。
步骤S534:
真伪判定部3109进行从实现度通知部3110供给的实现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真判定阈值的判定。这里,在实现度超过真判定阈值的情况下,真伪判定部3109使处理进入步骤S536,另一方面,在实现度小于或等于真判定阈值的情况下,使处理进入步骤S535。
步骤S535:
真伪判定部3109经由显示部3111而在显示画面进行表示真伪判定对象为正品的图像显示(例如,参照图33C)。而且,真伪判定装置3001使相对于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结束。
步骤S536:
真伪判定部3109经由显示部3111而在显示画面进行表示真伪判定对象为不正当品的图像显示。而且,真伪判定装置3001使相对于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处理结束。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阶段对应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因此用户通过使真伪判定装置3001移动,能够根据实现度显示图像的变化更直观地辨别真伪判定的阶段在进展。由此,即使用户无法充分辨别针对防伪介质34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但对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进展也不会感到不安,能够容易地进行真伪判定。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对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该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下的真的防伪介质的图像即正确图像数据比较而进行防伪介质是真品或者赝品中的哪一个的判定,因此无需如当前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无需依赖于防伪介质的设置状况,根据通用的数码照相机之类的简易的图像拍摄装置所涉及的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便能够容易地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真品或赝品的识别)。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通知方法,以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表示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进度条进行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作为通知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一个例子而进行了说明。
然而,并不局限于上述进度条,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将进度圆或者进度对话框作为实现度显示图像而进行显示,由此通知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
图36A~图36C是表示对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进行通知的实现度显示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36A表示如下例子,即,作为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对使得矩形的显示区域的颜色根据实现度的阶段而从无色逐渐向高浓度变化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图36A的情况下,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实现度显示图像无需为矩形,如果为用户能够识别的大小,则可以对任何形状的图像进行显示。
图36B表示作为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而根据形象图像的实现度的阶段对以逐渐变为规定的完成形状的方式变化的图像进行显示的例子。在该情况下,另外,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变为完成形状,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对破坏的形状进行显示。另外,在该图36B的情况下,实现度显示图像无需是构造物,只要是用户能够识别为接近完成形状的形状,可以对动物等的根据实现度的阶段成长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情况下,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变为以成长结束的状态或者判定为真的情况的图像(例如天使等),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变为开始成长的时刻的最初的形状、表示判定为伪的形状(例如,恶魔、鬼怪等形状)。
图36C表示如下的例子,即,作为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对于字符图像的百分比(%)的数字,根据实现度的阶段而从0%逐渐变化为表示结束的100%的图像进行显示。在该图36C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显示图像无需为百分比,只要是使得用户能够辨别真伪判定接近结束的字符图像,则可以对等级、阶段等的数值变化这样的字符图像进行显示。
另外,除了上述图36A~36C以外,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作为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在规定的区域配置太阳、电灯、动物、构造物等的形象图像。而且,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从黑暗的状态起直至始终点亮的明亮状态为止,实现度通知部3110使该形象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阶段对应,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逐渐加快点亮/闪烁的频率,根据闪烁的状态而辨别实现度。
另外,作为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的实现度显示图像,三角形的图像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对应,在每次实现度进展时,角数增加,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真(正品)而结束则显示为圆形,如果真伪判定结果为伪(非正品)则显示为×。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所显示的、拍摄的拍摄图像的防伪介质3400的图像的亮度值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阶段对应而从低的亮度值向高亮度值逐渐变化。即,实现度通知部3110从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显示的拍摄图像提取出防伪介质3400的图像,对于拍摄图像中的除了防伪介质3400以外的图像,保持对拍摄图像进行拍摄的亮度值不变地进行显示,使防伪介质3400的图像的亮度值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变化对应,使其从规定的低亮度值逐渐向拍摄图像被拍摄时的防伪介质3400的图像的亮度值变化。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不使用上述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而是使用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振荡器,根据振动的频率而通知实现度的状态。例如,在启动了真伪判定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实现度通知部3110对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振荡器功能部进行控制,使振荡器的振动的频率从最高的频率随着真伪判定的阶段的进展而逐渐降低。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3110从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或者语音输出端子将真伪判定的实现度的状态的百分比、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以几成比例而结束等、表示能够直观地辨别实现度的数值的语音数据输出。
另外,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实现度通知部3110从便携终端或者智能手机的扬声器或者语音输出端子使得与真伪判定的实现度对应的频率的语音数据、例如“do、re、mi、fa、so、la、si、do”的音阶在每次真伪判定的阶段进展时向高频的音阶变换而将其输出。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判定为真时、或简单地提高规定的声音的频率,表示实现度的变化。
<第7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7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与第6实施方式的图24的识别装置相同。第6实施方式是即使能够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为1幅也进行真伪判定处理,在第7实施方式中,仅在能够用于真伪判定的拍摄图像数据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幅数的情况下进行真伪判定处理。这里,对于该幅数的拍摄图像数据的各图像数据,需要根据各不相同的观察角度进行拍摄。关于拍摄处理,与第6实施方式的图35的流程图同样地进行。
图37是表示第7实施方式的识别装置的使用防伪介质对真伪判定对象的真伪判定的处理的动作例的流程图。
关于步骤S521至步骤S527、步骤S528至步骤S530、以及步骤S533以后,与第6实施方式中的图35的流程图的动作相同。下面,仅对与第6实施方式不同的动作进行说明。
步骤S531A(S531B):
实现度通知部3110对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的真伪判定用拍摄图像数据表中的拍摄图像数据识别信息的数量进行计数(统计),求出拍摄角度数。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将当前的拍摄角度数和判定信息数的累计值进行相加,利用规定数的2倍的数值(设定角度的数和规定数进行相加所得的数值)而求出实现度。
步骤S532A(S532B):
而且,实现度通知部3110针对计算出的实现度而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对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例如图33A~图33C中的实现度显示图像3114),对用户通知实现度。
通过上述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实现度通知部3110在显示部3111的显示画面,包含与预先设定观察角度对应的观察角度的获取状态在内而对与真伪判定的处理的阶段对应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因此用户通过使真伪判定装置3001移动,能够根据实现度显示图像而直观地辨别真伪判定的阶段正在进展、比第6实施方式更细致的进度状况的变化。由此,即使用户无法充分辨别针对防伪介质3400的真伪判定的判定算法,也不会对真伪判定处理的进行感到不安,能够容易且顺利地进行真伪判定。
<第8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8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38是表示第8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38中,识别装置具有真伪判定装置3001A以及拍摄装置3002。真伪判定装置3001A具有拍摄控制部3102、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类似度计算部3108、真伪判定部3109、显示部3111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各部件。另外,拍摄装置3002具有拍摄部3101、曝光控制部3103、照明部3104各部件。在图38中,对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如下结构,即,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具有第6实施方式中的拍摄以及曝光的功能的拍摄装置3002与真伪判定装置3001A分离。由此,能够在真伪判定用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中容易地使用通用的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包含手机、智能手机)等作为拍摄装置。
另外,真伪判定装置3001A作为云结构并未进行图示,但可以利用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和互联网等的信息通信回线进行通信。而且,真伪判定装置3001A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与已经叙述的第6实施方式或者第7实施方式相同地,利用从数码照相机或者便携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数据而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处理。
<第9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已经叙述的第6实施方式至第8实施方式形成为如下结构,即,防伪介质具有进行回归反射的特性,真伪判定装置3001或者拍摄装置3002和拍摄部3101一起实现了一体化。然而,防伪介质中还存在具有使得来自图26所示的照明3200的光透射,将该透射的光的图案的拍摄图像数据用于真伪判定的特性的结构(例如透射全息图等)。在该情况下,需要在防伪介质的透射光入射至拍摄部的位置配置照明3200。因此,如本发明的第9实施方式,需要使照明部3104与拍摄装置3002或者真伪判定装置3001分离。
图39是表示第9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识别装置的结构例的框图。在图39中,识别装置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照明装置3003(照明部3104)与真伪判定装置3001A以及拍摄装置3002A分离。由此,如图26所示,从照明装置3003(光源3200)以照射角度β对防伪介质3400照射拍摄用的光。如果该拍摄用的光入射,则防伪介质3400将规定的光的图案射出。如已经叙述的那样,该射出的光的图案根据观察角度α而不同。另外,即使观察角度α相同,从防伪介质3400射出的光的图案也根据照射角度β而不同。
如上所述,在通过透射而将光的图案射出的特性的防伪介质的情况下,不仅是观察角度α,来自拍摄真伪判定用的拍摄图像时的照明装置3003的照明光对防伪介质3400的照明光的照射角度β也需要进行调整,以使得成为与生成正确图像数据的防伪介质3400的构造对应地进行模拟、事先对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时的防伪介质3400的照明光的照射角度β。
因此,在第9实施方式中,识别装置具有真伪判定装置3001A、拍摄装置3002A以及照明装置3003。真伪判定装置3001A具有拍摄控制部3102、观察角度推定部3105、可利用图像选择部3106、正确图像生成部3107、类似度计算部3108、真伪判定部3109、显示部3111以及图像数据存储部3115各部件。真伪判定处理与第6实施方式以及第7实施方式相同。
另外,拍摄装置3002具有拍摄部3101以及曝光控制部3103各部件。在图39中,对与第6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照明装置3003与照明部3104相同地,不仅可以是通常的连续地对拍摄对象照射光的照明,也可以是在短时间内对拍摄对象照射光的、闪光灯或者被称为“ストロボ”(注册商标)等的发光装置。该照明装置3003对应于来自曝光控制部3103的发光指示而对拍摄的对象物照射规定强度的光。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拍摄了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数据、和该拍摄图像数据的观察角度的真的防伪介质的图像即正确图像数据进行比较,进行防伪介质为真品或者赝品中的哪一种的判定,因此不如当前那样使用特殊的真伪判定装置、且不依赖于防伪介质的设置状况,利用基于通用的数码照相机之类的简单的图像拍摄装置得到的防伪介质的拍摄图像而能够够易地进行防伪介质的真伪判定(真品或赝品的识别)。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照明装置3003设置为与真伪判定装置3001A或者拍摄装置3002A分离,因此在来自照明装置3003的光透射时,能够与具有与观察角度α对应地透射的光的图案不同的特性的防伪介质对应地,容易地对各观察角度α下的透射的光的图案的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
此外,可以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图1的真伪判定装置1的功能、图22的真伪判定装置1A的功能、图24的真伪判定装置3001的功能、图38的真伪判定装置3001A的功能的程序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将记录于该记录介质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通过执行该程序而对使用了拍摄图像数据的防伪介质进行真伪判定处理。此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指包含OS(Operating System)、外围仪器等硬件的系统。
另外,“计算机系统”设为还包含具有主页提供环境(或者显示环境)的WWW(WorldWide Web)系统。另外,“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ReadOnlyMemory)、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等移动介质、内置于计算机系统的硬盘等存储装置。并且,“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是指在经由互联网等网络、电话回线等通信回线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服务器、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那样地还包含保有恒定时间程序的介质。
另外,上述程序可以从该程序储存于存储装置等的计算机系统经由传送介质、或者通过传送介质中的传送波而传送至其他计算机系统。这里,传送程序的“传送介质”是指如互联网等网络(通信网)、电话回线等通信回线(通信线)这样地具有传送信息的功能的介质。另外,上述程序可以用于实现前述功能的一部分。并且,也可以是能够通过与已经将前述功能记录于计算机系统的程序的组合而实现的、所谓的差分文件(差分程序)。
标号的说明
1、1A、1B、3001、3001A…真伪判定装置(识别装置)
2、2A、3002、3002A…拍摄装置
3、3003…照明装置
101、3101…拍摄部
102、3102…拍摄控制部
103、3103…曝光控制部
104、3104…照明部
105、3105…观察角度推定部
106…一致比例通知部
107、3106…可利用图像选择部
108、3107…正确图像生成部
109、3108…类似度计算部
110、3109…真伪判定部
111、3110…实现度通知部
112、3111…显示部
113、3112…图像数据存储部
200、3200…光源
300、3300…信用卡
302、3302…凸版构造形成层
310、3310…第1凹凸构造部
320、3320…第2凹凸构造部
321、3321…凸部
330、3330…定向性散射构造
331、3331…光散射构造

Claims (16)

1.一种识别装置,其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
所述识别装置具有:
类似度计算部,其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真伪判定部,其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以及
一致比例通知部,其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
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在所述一致比例处于规定范围时,向拍摄部输出对拍摄进行指示的拍摄指示信号,
所述拍摄部在从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供给来所述拍摄指示信号时,拍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针对每个所述参照拍摄视点而求出并通知所述拍摄视点的所述一致比例,并且还包含真伪判定所需的拍摄图像数据的拍摄比例在内而进行通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还具有正确图像生成部,该正确图像生成部以与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方式,生成与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真伪判定部将以动画方式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帧图像中的与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帧图像用作所述拍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还具有对与所述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对表示所述一致比例的一致比例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对所述一致比例进行通知。
7.一种识别方法,其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
类似度计算部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真伪判定部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
一致比例通知部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
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8.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含如下识别程序,该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过程,其中,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过程的识别程序,即,
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
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
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9.一种识别装置,其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
所述识别装置具有:
类似度计算部,其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真伪判定部,其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
实现度通知部,其求出并以振动或语音的方式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以及
一致比例通知部,其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实现度通知部求出针对预先设定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而判定为真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相对于预先设定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数量的比例作为所述实现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针对每个规定的设定拍摄角度而求出所述正确图像数据,还包含以与所述设定拍摄角度一致的拍摄角度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的数量在内而求出所述实现度。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还具有正确图像生成部,该正确图像生成部以与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方式,生成与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的所述正确图像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所述真伪判定部将以动画方式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帧图像中的与所述正确图像数据的参照拍摄视点对应的帧图像用作所述拍摄图像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识别装置,其中,
还具有对与所述拍摄图像数据对应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
所述实现度通知部在所述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对表示所述实现度的实现度显示图像进行显示,对所述实现度进行通知。
15.一种识别方法,其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其中,
类似度计算部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真伪判定部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
实现度通知部求出并以振动或语音的方式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的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
一致比例通知部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所述一致比例通知部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16.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含如下识别程序,该识别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利用如果观察角度变化则观察到的光的图案发生变化的防伪介质而进行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的真伪判定的识别过程,其中,
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使计算机进行动作以执行如下识别过程的识别程序,即,
求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所得的拍摄图像数据和正确图像数据之间的类似度,
通过判定所述类似度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而进行所述防伪介质是否为正品的真伪判定,
求出并以振动或语音的方式通知实现度,该实现度表示所述真伪判定的进度状况,是预先规定的次数的所述真伪判定中的已结束的真伪判定的比例,
对附加有所述防伪介质的物品进行真伪判定,
对一致比例进行通知,所述一致比例表示对所述防伪介质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和作为对用于真伪判定的所述拍摄图像数据进行拍摄的拍摄视点而预先规定的参照拍摄视点一致的程度,
根据3维坐标中的所述拍摄视点的各拍摄角度以及各拍摄装置坐标值、与所述参照拍摄视点的各参照拍摄角度以及各参照拍摄装置坐标值的差值即各拍摄角度差值以及各坐标值差值而求出所述一致比例,所述一致比例是1维的量。
CN201780016666.8A 2016-03-14 2017-03-14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087805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50172 2016-03-14
JP2016-050277 2016-03-14
JP2016050277 2016-03-14
JP2016-050172 2016-03-14
PCT/JP2017/010198 WO2017159681A1 (ja) 2016-03-14 2017-03-14 識別装置、識別方法、識別プログラム、及び識別プログラムを含む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0595A CN108780595A (zh) 2018-11-09
CN108780595B true CN108780595B (zh) 2021-03-09

Family

ID=59851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6666.8A Active CN108780595B (zh) 2016-03-14 2017-03-14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91818B2 (zh)
EP (1) EP3432278A4 (zh)
JP (1) JP6311842B2 (zh)
CN (1) CN108780595B (zh)
WO (1) WO20171596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04158B2 (en) 2018-03-16 2019-12-10 Intersection Parent, Inc.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med products for electronic bidding on and electronic tracking, delivery and performance of digital advertisements on non-personal digital devices
US20210213772A1 (en) * 2018-06-07 2021-07-15 Nanobrick Co., Ltd. Security medium printed on which color code for security information is printed using magnetically color turnable photonic crystal ink,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JP7333688B2 (ja) 2018-10-18 2023-08-2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カメラ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240439B2 (en) * 2018-12-20 2022-02-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capable of detecting hal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electronic apparatus, method of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476061B (zh) * 2019-01-23 2023-05-0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商品生产中的计数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TWI717716B (zh) * 2019-04-01 2021-02-01 陳膺任 防偽元件驗證方法及系統
US11235613B2 (en) 2019-04-08 2022-02-01 iProov Ltd.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by attitude-independent determination of surface appearance using controlled illumination
CN111191549A (zh) * 2019-12-23 2020-05-22 浙江大学 一种两级人脸防伪检测方法
CN112001419A (zh) * 2020-07-22 2020-11-27 李峰 一种防伪识别方法和装置
EP4099218A1 (en) * 2021-06-04 2022-12-07 Klöckner Pentaplast Europe GmbH & Co. KG Product authentication using security marks and optical means
JP2023046978A (ja) * 2021-09-24 2023-04-05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照合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4328878A1 (en) * 2022-08-26 2024-02-28 ETH Zurich Authentication of paper documents with help from digital mea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92916A (ja) * 1999-09-20 2001-04-06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反射光学素子の認識装置および記憶媒体の認識装置
US20040078299A1 (en) * 2002-01-31 2004-04-22 Kathleen Down-Logan Portable color and style analysis, match and management system
JP3865763B2 (ja) 2006-01-19 2007-01-10 吉秋 飯田 検査器
JP5347692B2 (ja) * 2009-04-30 2013-11-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識別装置及び識別方法
JP2012083957A (ja) * 2010-10-12 2012-04-26 National Printing Bureau 小切束及び小切束の判別方法
EP2856409B1 (en) * 2012-05-30 2024-02-14 Infotoo International Limited Article authent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built-i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camera
DE102013101587A1 (de) * 2013-02-18 2014-08-21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der echtheit eines identifikationsdokumentes
JP6081227B2 (ja) * 2013-02-28 2017-02-1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真贋認証対象物、真贋判定装置、真贋判定方法及び真贋認証対象物の製造方法
US20140279516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Nicholas Rellas Authenticating a physical device
DE102013110785A1 (de) * 2013-09-30 2015-04-02 Bundesdruckerei Gmbh Positionierverfahren für die positionierung eines mobilgerätes relativ zu einem sicherheitsmerkmal eines dokumentes
BR112016006391B8 (pt) * 2013-10-11 2023-04-25 Sicpa Holding Sa Dispositivo portátil e método para autenticação de uma marcação em um objeto
JP6369143B2 (ja) * 2014-06-03 2018-08-0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真贋評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311842B2 (ja) 2018-04-18
CN108780595A (zh) 2018-11-09
JPWO2017159681A1 (ja) 2018-03-29
US20190012868A1 (en) 2019-01-10
WO2017159681A1 (ja) 2017-09-21
EP3432278A1 (de) 2019-01-23
US10891818B2 (en) 2021-01-12
EP3432278A4 (en) 2019-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0595B (zh)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098759B2 (ja) 識別装置、識別方法、識別プログラム、及び識別プログラムを含む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US10538122B2 (en) Identification de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including identification program
JP6269897B2 (ja) 識別装置、識別方法、識別プログラム、及び識別プログラムを含む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CN108780594B (zh) 识别装置、识别方法、识别程序以及包含识别程序的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934779B (zh) 用于验证安全元件的方法和光学可变的安全元件
JPWO2017094761A1 (ja) 識別方法、ならびに識別媒体
CN109565577A (zh) 色彩校正装置、色彩校正系统、色彩校正用全息图、色彩校正方法以及程序
WO2016190107A1 (ja) 真贋判定支援装置、真贋判定支援方法、真贋判定支援プログラム、及び真贋判定支援プログラムを含む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JP2019036234A (ja) 偽造防止媒体の貼付体および真贋判定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