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79502A -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79502A
CN108779502A CN201780014579.9A CN201780014579A CN108779502A CN 108779502 A CN108779502 A CN 108779502A CN 201780014579 A CN201780014579 A CN 201780014579A CN 108779502 A CN108779502 A CN 108779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lt board
top plate
drying unit
ai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45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拉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kepapel AS
Minkpapir AS
Original Assignee
Minkepapel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1616291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3225700A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kepapel AS filed Critical Minkepapel AS
Publication of CN108779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79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4SKINS; HIDES; PELTS; LEATHER
    • C14BMECHANICAL TREATMENT OR PROCESSING OF SKINS, HIDES OR LEATHER IN GENERAL; PELT-SHEARING MACHINES; INTESTINE-SPLITTING MACHINES
    • C14B1/00Manufacture of leather; Machines or devices therefor
    • C14B1/58Dr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4SKINS; HIDES; PELTS; LEATHER
    • C14BMECHANICAL TREATMENT OR PROCESSING OF SKINS, HIDES OR LEATHER IN GENERAL; PELT-SHEARING MACHINES; INTESTINE-SPLITTING MACHINES
    • C14B15/00Mechanical treatment of furs
    • C14B15/04Fur dressing
    • C14B15/06Fur-stretch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4SKINS; HIDES; PELTS; LEATHER
    • C14CCHEMICAL TREATMENT OF HIDES, SKINS OR LEATHER, e.g. TANNING, IMPREGNATING, FINISHING; APPARATUS THEREFOR; COMPOSITIONS FOR TANNING
    • C14C3/00Tanning; Compositions for tanning
    • C14C3/02Chemical tanning
    • C14C3/08Chemical tanning by organic agents
    • C14C3/22Chemical tanning by organic agents using polymerisation produ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一种毛皮处理系统,其包括鞣制单元,所述鞣制单元用于鞣制已经被固定到扩张毛皮板的毛皮,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相对于毛皮板底部移动连接元件,毛皮板还可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操作。提供保持单元,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保持单元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并且每个孔都适于容纳连接元件。还提供了鼓风单元,该鼓风单元与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底板,该底板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提供气体入口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以及提供侧壁,其用于以流体密封的方式与顶板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该系统还包括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用于使保持单元上的毛皮板呈现非扩张状态。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采用毛皮处理系统干燥毛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以及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相关联方法。
背景技术
毛皮板和干燥单元在毛皮工业中用于毛皮鞣制过程。将毛皮,诸如来自较小哺乳动物(优选水貂、狐狸等的)的毛皮拉伸到毛皮板上进行干燥。历史上,这种毛皮板由实木制成,然而,最近使用了由塑料制成的中空毛皮板。这种中空毛皮板通常由两个细长的半部分制成,这两个半部分围绕中心轴线一起形成凸面。半部可以相对于彼此移动,以允许毛皮板紧缩,以便在干燥后简化毛皮的移除。毛皮板从底端到顶端通常具有略微圆锥形状。将毛皮拉伸到毛皮板上,使得毛皮的颅骨末端位于毛皮板的顶端,并且毛皮的尾端位于毛皮板的底端。
毛皮板通常与一层脂肪吸收材料(诸如,纸)一起使用,以用于从毛皮吸收脂肪。然而,使用干燥单元除去毛皮的湿气,以通过空气流干燥毛皮。为此目的,毛皮板具有多个开口或孔,以用于允许干燥空气穿过毛皮板。在毛皮板的底部接收干燥空气,并且干燥空气经由中空毛皮板的内部穿过毛皮板和毛皮。因此,干燥空气主动地从毛皮中去除湿气和水,因此与使用木质毛皮板相比,总干燥时间显著缩短。
通常将毛皮板放置在干燥单元中进行干燥。干燥单元包括限定内部空间的浅箱形单元和鼓风单元。干燥单元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表面。毛皮板在底端具有连接元件。连接元件被接纳并且被留置在孔中。鼓风单元经由孔迫使气流进入内部空间并且进入毛皮板的底端中。每个干燥单元通常具有25-100个孔的范围,允许干燥相应数量的毛皮板和相关联的毛皮。干燥单元通常是可移动的,简化了多个毛皮板的运输,并且允许干燥在具有增加的空气交换的房间中进行。
这种干燥单元的示例可以在申请人自己的国际申请WO2005/026394A1和WO2007/085269A1中找到,其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干燥伸出并且固定在毛皮板上的该位置上的毛皮的皮革侧的方法和干燥单元,以及用于分别用直立的扩张毛皮板全部或部分地清空/填充干燥体的装置。
与通过完全依靠自然对流的实心毛皮板进行干燥相比,使用鼓风机形式的强制对流产生通过毛皮的干燥空气流缩短了总干燥时间。通过增加鼓风机的容量以产生更强大的干燥空气流,可以进一步改善干燥时间。然而,申请人已经发现,增加干燥空气流的强度可能导致毛皮过快干燥或过度干燥,这可能导致毛皮质量下降和/或在毛皮上形成斑点或痕迹。因此需要能够以合适的干燥强度干燥毛皮并且留下少量残留湿气的干燥单元。
此外,申请人已经发现,传统的干燥单元不一定通过其所有孔输送相同量的干燥空气。通过增加鼓风机的容量并且由此增加流速,孔之间的差异变得更加明显。具有大致相同的空气流量是重要的,因为它将允许干燥单元中的所有毛皮被适当地干燥。否则会出现干燥单元中的一些毛皮被过度干燥而一些仍然潮湿的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使用干燥单元更有效地干燥毛皮的技术并且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通过一种干燥单元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每个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孔都适于容纳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顶板和底板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该侧壁的范围使得顶板和底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
干燥单元限定由面向上的顶板、面向地面的底板、侧壁和气体入口限定的内部空间。预期可以省略底板并且可以将房间的地板表面用作底板。顶板具有孔,这些孔用于留置毛皮板的连接元件。通常,200个毛皮板可以被容纳在一个干燥单元上。这些孔还经由毛皮板的底部将干燥气体(优选空气)从内部容积分配到中空毛皮板。气体由内部空间优选地沿垂直于毛皮板方向的方向通过气体入口接收。
根据现有技术的如今在市场上销售的(例如,由申请人公司销售的)标准干燥单元被制造得非常浅,即顶面位于非常低的位置,例如在底板上方约100mm,即内部空间的内部高度约为100mm。其原因在于毛皮板非常高,大约1米至1.5米或更高的事实。为了能够以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在干燥单元的顶表面上放置和移除毛皮板,并且能够安全地移动干燥单元通过门等,期望使得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尽可能小。
申请人进行了大量实验,发现当使用高流速时,标准的浅干燥单元不会在孔内均匀地分配来自气体入口的空气流。高流速引起各种流动效应,诸如压力增加、压力波、流动分离和湍流,这又使得通过每个孔的气流非常不可预测。这可能导致放置在干燥单元中的毛皮板上的毛皮之间的不均匀干燥。该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使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更大,使得干燥单元的内部空间限定更大的体积。这将允许维持干燥单元内的流速,同时可以增加流过内部容积的气体的总体积。因此,可以使上述负流动效应最小化。
因此,本申请人建议,与目前市场上的标准干燥单元相比,干燥体的内部空间的内部高度更高,例如200mm,有效地使内部空间的容积加倍。为了能够在工业环境中有效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地使用干燥单元,上述优选范围是合适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侧壁是柔性的,并且其中干燥单元还包括将底板和顶板互连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能够使顶板和底板相对于彼此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顶板和底板彼此相邻,在所述第二位置,顶板和底板彼此远离,提升装置可选地可通过锁定装置锁定。
增加干燥单元的高度具有以下缺点:使用干燥单元的人体工程学方面变得更糟,因为用户必须将毛皮板提升到较高位置和从较高位置提升。为了能够在毛皮板的放置和移除期间以及在干燥单元的运输期间保持干燥单元的浅轮廓的同时受益于孔之间的改善的气流分布,可以将侧壁制成柔性的,即,能够限定较大和较小的区域,并且干燥单元可以设置有能够使顶板和底板相对于彼此移动的提升装置。可以理解的是,干燥单元的板和壁基本上是耐压的,即,柔性侧壁应该能够在不打开侧壁中的任何孔的情况下限定更大的区域。
以这种方式,在放置和移除毛皮板期间以及在干燥单元的运输期间,顶板和底板可以彼此相邻,例如相隔100mm。当干燥即将开始时,可以移开顶板和底板,使得干燥单元更高,诸如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以这种方式,在干燥期间需要时改善流量分布,而为用户维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高度。
为了使提升装置免于过载和长时间磨损,可以提供锁定装置,以便以特定距离机械地锁定顶板和底板之间的距离。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柔性侧壁包括连接到顶板的第一侧壁元件和连接到底部元件的第二侧壁元件,第一侧壁元件和第二侧壁元件以伸缩式构造流体密封地互连在一起。
这样,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第一收缩位置和第二伸展位置之间有效地移动,其中第二位置与第一位置相比实际上构成干燥单元高度的两倍,从而构成内部容积的两倍。可以使用更多元件来达到更高的水平,从而甚至达到更大的内部容积。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柔性侧壁包括弹性和/或褶状和/或卷起元件。
柔性侧壁可以例如是褶状的或弹性的,以便能够重新成形,使得在不打开侧壁中的任何孔的情况下改变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它也可以在杆上卷起并且随着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卷起/扩张,就像卷帘一样。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提升装置位于内部空间内,和/或提升装置包括从底板延伸并且穿过顶板的引导元件。
优选地,提升装置位于内部空间内以节省空间。此外,为了增加顶板和底板间隔开时的稳定性,提升装置可以包括例如以杆形式的引导元件。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提升装置构成液压或气动提升装置或机械提升装置,诸如具有在1和10之间,优选地在2和5之间的机械优势并且优选地由电动马达、液压缸驱动,或者包括用于由用户手动操作的齿轮机构的缩放仪。
因此,提升装置可以是手动使用用于杠杆、动力或甚至自动控制的齿轮。可以例如使用具有杠杆作用或机械优势的缩放仪。在顶板相对于底板移动期间,机械优势减小了提升装置上的机械应力。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气体入口连接到机载鼓风机,该机载鼓风机能够将空气从干燥单元外部输送到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孔口输出。
为了能够使用空气作为干燥气体,可以使用鼓风机迫使环境空气通过气体入口进入内部空间。鼓风机可以固定到干燥单元并且基本上成为干燥单元的一部分。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气体入口可连接到能够与气体入口连通的外部鼓风机,外部鼓风机能够将空气从干燥单元外部输送到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孔输出。
当将毛皮板放置在干燥单元上或从干燥单元移除时,为了使干燥单元更紧凑并且使鼓风机不用于其它用途,鼓风机可以在干燥单元的外部并且能够连接到干燥单元的气体入口。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外部鼓风机能够将空气从室外位置输送到内部空间中并且通过孔输出。
这种外部鼓风机可以采用外部空气而不是环境空气。来自外部的空气通常比室内空气干燥,因此具有更高的干燥效果。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鼓风机包括除湿器。
此外,为了降低干燥空气或干燥气体的湿度,可以使用除湿器。以这种方式,干燥效果增加,因为干燥空气或气体在饱和之前可以接受更高量的湿气。除湿器既可以与机载鼓风机一起使用,也可以与外部鼓风机一起使用。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气体入口位于侧壁中。
以这种方式节省了空间,因为完整的顶板可以用于容纳毛皮板。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底板配有轮子。
以这种方式,干燥单元可以容易地运输。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底板配有支脚,使得干燥单元可以通过使用地面输送机(诸如叉车、千斤顶升降机或托盘搬运车)移动。
或者,用支脚取代轮子,以使干燥单元的定位更稳定。因此,干燥单元通过地面输送机移动。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气体入口和顶板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流量分配器。
为了确保通过每个孔的流动尽可能均匀,可以使用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器应理解为包括一个或多个流量调节器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装置,以用于在内部空间内实现均匀的流速和压力分布,并且避免再循环、压力波、过度湍流和类似的流动效应。空气分配器的示例可以在文献WO2015/154729A1、WO2015/062559A1、EP2578957A1、EP2573479A2中找到,其描述了用于通风设备中的空气分配的各种管道和元件。在上面引用的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空气分配器示出了在通风工业中使用的一些原理示例,但是也适合作为根据本发明目的的流量分配器。流量分配器优选地从顶板的孔口向下延伸并且离所有孔径大致相等的距离。下面是适用于本目的的流量分配器的一些实施例: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流量分配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且可透气的软管,或者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板,该刚性或半刚性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排气构件,或者可选地,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导流元件,或者流量分配器包括在内部空间内的壁,其在气体入口和顶板之间限定封闭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优选地包括风扇。
一种选择是使用一个或多个柔性和透气软管。软管可以由柔性网状材料制成,诸如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例如,纺织品)的网状材料,允许气体流过网状材料中的细孔。以这种方式,由于材料的柔韧性结合软管中的多个孔的分配效果,任何压力波动都将减小。一个或多个软管应该优选地沿着内部空间的大部分延伸,以便在所有孔上均匀地分配流。
或者,具有柔性通气构件或翼片的刚性或半刚性板可以用于相同的目的。刚性或半刚性板将内部空间分开,并且柔性通风口构件应分布在内部空间内的刚性或半刚性板上,以在所有孔上均匀地分配流。柔性通风口在受到大压力时通过打开而抵消任何压力波动,而当压力较小时,柔性通风口关闭,从而限制通过通风口的最大流量。
或者,使用刚性或半刚性导流元件,其导致干燥空气流分成多个部分,并且流的每个部分指向单独的孔或一组孔。以这种方式,大多数上述负流动效应(诸如,再循环)在很大程度上被抵消。流量分配器甚至可以包括壁,该壁形成将内部空间分隔成单独空间的单元格,其与分开的孔组连通。每个单元格都可以包括单独的风扇,可以控制该风扇以在不同的单元格之间和每个单元格内实现均匀的流动。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底板和/或顶板和/或侧板上的多个气体入口。
以这种方式,当进入内部空间时,流动已经更均匀地分布。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孔包括用于调节空气流的喷嘴,和/或孔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并且适于与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和/或喷嘴互连的适配器。
可以使用喷嘴在孔中形成流动收缩,从而允许更高的压力在内部空间中积聚。这样,喷嘴之间的流动将更均匀。
适配器可以用于在顶板上提供对毛皮板的更稳定定位。适配器固定在顶板的相应孔中。适配器具有与毛皮板的连接元件相对应的形状,使得毛皮板被保持在稳定位置。因此,适配器可以用于在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接元件的各种类型的毛皮板之间提供接口,因此相同的干燥单元可以与各种适配器一起装运以与不同的毛皮板兼容。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通过提供一种干燥单元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侧壁的范围使得顶板和底部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并且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孔中,和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内部空间,以使气体通过一个孔流入毛皮板中。
根据第二方面的上述方法优选与具有固定的侧壁的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干燥单元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中通过提供一种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柔性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柔性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侧壁的范围使得顶板和底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和
提升装置,其连接底板和顶板,提升装置能够使顶板和底板相对于彼此移动,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该第一位置中,顶板和底板彼此相邻,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孔中,
将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该第二位置中,顶板和底板彼此远离,和
优选地,将气体引入内部空间,以使气体通过一个孔流入毛皮板中。
根据第三方面的上述方法优选地与具有柔性侧壁和提升装置的根据第一方面的上述干燥单元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通过一种干燥单元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干燥单元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每个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孔适于容纳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气体入口和顶板之间的内部空间内的流量分配器。
另选地,或与根据第一方面的所述干燥单元和根据第二和第三方面的方法结合,干燥单元可设置有流量分配器,以防止与高流速相关联的负流动效应,以如上所述实现对毛皮的更快干燥。因此,在不可能增加干燥单元的高度或者由于任何原因需要低干燥单元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流量分配器来防止导致孔之间的不均匀的流动分布的再循环区域和类似的流动效应。
此外,假使干燥单元的高度增加不足以防止负流效应,或者假使使用非常高的流速来实现毛皮的更快干燥。
流量分配器适于提供通过孔的基本均匀的气流。流量分配器可以是任何形式的物理流动引导元件,其在流进入内部空间之后并且在流离开孔之前影响流动方向、速度或压力,并且其目的是实现通过孔的均匀流动分布。
根据第四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流量分配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且可透气的软管,或者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板,该刚性或半刚性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通风构件,或者可选地,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导流元件,或者流量分配器包括在内部空间内的壁,该壁在气体入口和顶板之间限定封闭的单元格,每个单元格优选地包括风扇。
优选使用上述流量分配器,并且因此已经结合第一方面详细描述的所有上述流量分配器同样适用于根据第四方面的干燥单元以及下面所描述的相关联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通过提供一种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气体入口和顶板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流量分配器,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孔中,和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内部空间,以使气体通过一个孔流入毛皮板中。
根据第五方面的上述方法优选与根据第四方面的干燥单元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通过毛皮处理系统来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毛皮处理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经固定到扩张的毛皮板的毛皮,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相对于毛皮板底部移动连接元件,毛皮板还可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操作,
保持单元,其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该保持单元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孔都适于容纳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底板,其与顶板平行且间隔开;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以及侧壁,其用于以流体密封方式与顶板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和释放机构,其用于使保持单元上的毛皮板呈现非扩张状态。
在WO 2005/028682 A1中描述了适合于当前情况的鞣制单元的示例。鞣制单元将毛皮拉伸并且固定在扩张的毛皮板上。保持单元可以制造得非常轻,因为它不能包括任何机械部件、鼓风机或流量分配器。轮子也是可选的,因为保持单元可以通过地面输送机移动。它必须仅能够将毛皮板保持在基本稳定的位置。这可以通过顶板中的孔与如上所述的适配器一起完成。
鼓风单元可以是静止的,并且当将保持单元连接到鼓风单元时,在鼓风单元和保持单元之间形成内部空间。在鼓风单元中可以包括释放机构,或者释放机构可以是独立单元。释放机构构成致动器,其作用在毛皮板上的连接元件上,以使所有毛皮板都处于非扩张状态。当从毛皮板上取下毛皮时,使用非扩张状态。非扩张状态也称为紧缩状态。这种毛皮板在本领域中通常称为可紧缩的毛皮板,并且在例如WO 2005/026394和WO 2015/144774中描述。连接元件具有双重功能:将毛皮板保持直立并且通过沿远离毛皮板底部的方向拉动毛皮板使毛皮板紧缩。
根据第六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释放机构形成鼓风单元或保持单元的一部分。因此,释放机构可以集成到鼓风单元中,以便在干燥后直接简单地释放毛皮。还可以考虑在保持单元中包括释放机构或其一部分,然而,它会使其更重并且因此更难以操纵。
根据另一实施例,毛皮处理系统包括毛皮释放工作站,该毛皮释放工作站包括释放机构并且与鼓风单元分离,毛皮释放工作站与保持单元兼容并且能够容纳保持单元。优选地,释放机构是单独的释放工作站的一部分。根据第六方面的本毛皮处理系统优选地是模块化的,因为鞣制单元、保持单元、鼓风单元和释放机构是单独的独立单元。以这种方式,鼓风单元内部的并且通过孔的气流不会受到负面影响,并且不需要将外皮释放功能所需的机械装置包括在每个鼓风单元中。
根据另一实施例,释放机构包括夹持构件,该夹持构件适于当被容纳在保持单元的一个孔中时接合连接元件并且使连接元件相对于毛皮板底部移动。夹持构件能够接合(即,夹持)连接元件,牢固地保持连接元件并且相对于板底部拉动或推动连接元件,使得毛皮板由于其内部结构而接触。这种收缩是大多数现代毛皮板的特征,并且以这种方式,与旧的木质毛皮板相比,毛皮板上的干燥外皮将更容易去除。在干燥期间,毛皮接触并且因此一旦在毛皮板上干燥就更难以移除。以前,为了收缩毛皮板而连接元件的这种移动是手动完成的,这是一种相当辛苦的劳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夹持构件例如通过弹簧被致偏到非接合位置,在非接合位置中,该夹持构件位于保持单元附近并且适于接收连接元件,该释放机构还包括致动器,该致动器用于将夹持构件移动到接合连接元件的接合位置,随后移动到释放位置,在释放位置中,连接元件已经相对于毛皮板底部移动并且毛皮板已经呈现非扩张状态。为了能够从保持单元放置和移除毛皮板,夹持构件被偏置在非接合位置。当需要释放外皮时,用户可以使致动器移动夹持构件,使得其夹持或接合连接元件,并且随后移动连接元件,使得毛皮从如上所述的毛皮板被释放。
根据另一实施例,致动器能够使夹持构件远离保持单元。在申请人公司所使用的普通类型的毛皮板中,通过向下拉动连接元件,即,远离板底部的底部,毛皮板从扩张状态切换到非扩张状态或接触/紧缩状态。因此,可以通过简单地将连接元件向内推向毛皮板的底部来恢复扩张状态。
根据另一实施例,释放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构件,并且致动器可在夹持构件之间移动,以便依次移动夹持构件。通过一次仅移动一个或一些夹持元件并且由此一次仅释放毛皮板中的一个或一些皮,可以使致动器的驱动机构更小且更轻。致动器可以是例如包括皮带和皮带轮,用于在夹持构件之间移动一个致动器。
根据另一实施例,释放机构是细长的,并且多个夹持构件对应于保持单元的一排孔。以这种方式,可以使用相同的致动器来释放整排毛皮板。
根据另一实施例,释放机构安装在框架上,并且释放机构可在保持单元的多排孔之间移动。以这种方式,可以使用相同的致动器一个接一个地逐排地释放保持器上的所有毛皮板。
根据另一实施例,致动器由手动驱动,或者可选地,由电动、液压或气动驱动器驱动。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杠杆来操作致动器,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将使用电动、液压或气动驱动器以简化操作者的工作。
根据另一实施例,夹持构件包括第一卡爪和相对的第二卡爪,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可在相应的引导件内在卡爪打开的非接合位置、卡爪闭合的接合位置、以及卡爪移动远离保持单元的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卡爪在非接合位置打开,允许连接元件放置在卡爪之间。随后,卡爪在接合位置闭合,将连接元件固定到夹持元件,然后,两个卡爪在闭合位置时向下移动,即,远离毛皮板底部和保持单元,以便在释放位置释放外皮。颠倒步骤以使连接元件和夹持构件脱开。
根据另一实施例,保持单元和/或鼓风单元包括包含轮子的运输工具。以这种方式,可以容易地移动这些单元。
根据另一实施例,运输装置还包括马达,该马达可操作地连接到轮子或者是用于运输保持单元和/或鼓风单元的单独的轮式单元的一部分。优选地,保持单元和/或鼓风单元是机动的,进一步减少了所需的手工劳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运输装置还包括用户界面,其安装在保持单元和/或鼓风单元上,或者可选地构成用于经由无线通信从远程位置控制运输工具的面板。用户界面可以安装在该单元上,以便在其后面行走时移动该单元,类似于动力托盘搬运车。或者,可以通过面板远程控制这些单元。这些单元甚至可以是完全自主,即,在没有使用参与的情况下在工作站之间移动。
根据另一实施例,干燥单元包括气体入口,该气体入口具有中央流入部、周向流入部和邻近中央流入部的锥体,该锥体用于引导来自中央流入部的流入气体经过周向流入部,从而在周向流入部处产生夹带效应。以这种方式,柯恩达效应用于将额外的干燥空气带入干燥单元。干燥空气构成流入空气的混合物。上述实施例可以与空调系统一起使用或不与空调系统一起使用以提供主流。空调单元可以供应湿度低于环境温度的空气。此外,可以包括与中央流入部和/或周向流入部相关的一个或多个通风机。
根据另一实施例,中央流入部和/或周向流入部包括一个或多个阀,优选地,干燥单元包括用于控制阀的传感器。可以使用传感器来监测干燥空气的压力、温度和/或湿度。可以使用中央流入部和/或周向流入部中的阀,以优化干燥空气的压力、温度和/或湿度。以这种方式,当将中央流入部连接到空调系统时,可以建立调节空气和环境空气的完美混合。
包括锥体的上述气体入口可以与根据任何前述方面的任何前述干燥单元一起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教义,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通过提供一种干燥系统来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经固定到扩张的毛皮板的毛皮,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保持单元,其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孔适于容纳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与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的气体入口;以及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和
释放机构,其用于使保持单元上的毛皮板呈现非扩张状态。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毛皮板,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操作连接元件,毛皮板还可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调节,将毛皮容纳在处于扩张状态的细长中空毛皮板上,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孔中,
通过可选地提升保持单元将保持单元和鼓风单元互连,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内部空间,使气体经由一个孔流入毛皮板,
断开保持单元和鼓风单元,并且优选地将保持单元移动到包括释放机构的毛皮释放工作站,以及,
操作释放机构从而使毛皮板处于非扩张状态。
通过操作释放机构,使所有毛皮板处于紧缩状态。释放机构可以是手动的或自动的。
根据第七方面的方法优选地与根据第六方面的系统一起使用。该系统优选是模块化的。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中通过一种干燥系统来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干燥系统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每个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用于接收干燥空气的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单元,该干燥单元限定具有多个主孔的顶板,每个主孔都容纳适配器,每个适配器都限定辅助孔,辅助孔能够容纳一个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并且允许干燥空气从干燥系统通向毛皮板,干燥单元限定适配器中和/或在顶板和适配器之间的夹带开口,夹带开口位于每个辅助孔附近,当连接元件被容纳在适配器的辅助孔中时,允许干燥空气从干燥单元无阻碍通过毛皮板。
本适配器允许毛皮板被保持在非常稳定的位置,并且另外允许通过将适配器更换为不同尺寸的另一个适配器而将不同尺寸的毛皮板附接到干燥单元。适配器的外形可以是标准化的,以便装配在干燥单元的顶板的主孔中,而辅助孔适合于特定毛皮板的特定连接元件,以便将毛皮板保持在一个非常稳定的位置。
适配器牢固地保持连接元件,同时允许干燥空气通过连接元件和适配器之间的相互配合的通道。然而,由此建立的空气通道必然必须使气流具有非直线路径,即,连接部分将充当从干燥系统流过辅助孔并且进入毛皮板的空气的障碍物。通过在辅助孔附近建立夹带开口,一些量的空气可以通过连接元件从干燥单元通过夹带开口无阻碍地流入毛皮板。以这种方式,更多的空气从夹带开口的额外贡献被引入到毛皮板中。此外,由于夹带开口提供通过适配器的无阻碍的流动路径,因此通过适配器的夹带开口的流速将超过通过适配器的辅助孔的流速。这将产生所谓的夹带效应,也称为喷射器效应,因为通过夹带开口的高流速将降低毛皮板与适配器之间的接口处的气压,根据众所周知的伯努利原理,这将导致额外的空气经由适配器的辅助孔被吸入毛皮板中。夹带开口应位于辅助孔附近。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辅助孔与一个以上的夹带开口相关联,诸如2-20个夹带开口,优选地2个、3个、4个、5个、6个、7个或8个夹带开口。
邻近辅助孔的更多夹带开口将增强夹带效应。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每个辅助孔都被夹带开口围绕。
优选地,使用一个以上的夹带开口,以允许夹带开口周向地包围辅助孔,以进一步增强夹带效应。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任何夹带开口与相邻的辅助孔之间的距离都小于10mm,诸如1-5mm。
夹带开口应邻近辅助孔,同时仍允许适配器具有高结构强度。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顶板包括主顶板和辅助顶板,适配器被固定在主顶板和辅助顶板之间。
以这种方式,适配器可以牢固地固定在主顶板与辅助顶板之间的干燥系统中。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辅助顶板包括用于供应孔和/或夹带开口的附加开口。
辅助顶板可以通过装配有额外的开口而有助于空气有效地流入毛皮板中,所述额外的开口允许空气流过辅助顶板进入辅助孔和/或夹带开口,而没有阻碍或仅具有最小的阻碍。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适配器由聚合材料诸如塑料制成。
以这种方式,将简化毛皮板的引入和移除。
根据第八方面的另一实施例,干燥单元还包括与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以及侧壁,侧壁将顶板与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
以这种方式,可以设置干燥单元或干燥箱。
还可以设想,连接元件和/或适配器可以设置有流动通道,以用于将空气从干燥单元引导到毛皮板。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中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限定具有多个主孔的顶板,每个主孔都容纳限定辅助孔的适配器,干燥单元限定与适配器中的每个辅助孔相邻的夹带开口,和/或顶板和适配器之间的夹带开口,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该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用于接收干燥空气的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辅助孔中,和
经由连接元件部分地阻挡的一个辅助孔和经由相邻的夹带开口不受阻碍地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毛皮板底部。
根据第九方面的方法优选地与根据第八方面的系统一起使用,并且根据相应的第八和第九方面的方法和系统还可以包括来自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的任何一个的干燥单元和系统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中通过一种干燥单元来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干燥单元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每个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孔都适于容纳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体入口和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限定每个孔至少10升的体积,优选20升至200升,更优选50升至100升。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在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中通过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实现上述需要和上述目的,该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顶板并且其与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柔性侧壁,其将顶板和底板以流体密封方式互连,以建立在顶板、底板、气
体入口和柔性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内部空间限定每个孔至少10升的体积,优选20升至200升,更优选50升至100升,和
提升装置,其将底板和顶板互连,该提升装置能够使顶板和底板相对于彼此移动,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中,顶板和底板彼此相邻,
将毛皮板的连接元件容纳在顶板的一个孔中,
将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中,顶板和底板彼此远离,以及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内部空间,使气体经由一个孔流入毛皮板中。
根据第九方面的方法优选地与根据第八方面的系统一起使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处于第一低位置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B是处于第二高位置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2A是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机械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2B是处于第二高位置的机械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3A是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液压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3B是处于第二高位置的液压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3C是使用卷起元件的另一个液压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3D是上述干燥单元的卷起机构的侧视特写图。
图4A是干燥单元和外部鼓风机的侧视图。
图4B是连接到外部鼓风机的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5A是具有支脚和卧式千斤顶的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5B是当移动到外部鼓风机时具有支脚的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6是具有固定高度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7A是具有多个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分解图。
图7B是具有作为流量分配器的软管的上述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8A是具有多个软管的上述干燥单元的透视剖视图。
图8B是上述干燥单元的透视图,示出了空气流动。
图9A是作为流量分配器的软管中的气流的透视图。
图9B是作为流量分配器的另一软管中的气流的透视图。
图10是具有作为流量分配器的一个大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1A是具有一个大软管的上述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11B是具有柔性膜的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11C是具有板和柔性通气构件的干燥单元的侧视图。
图12A是具有多个侧入口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2B是具有多个底部入口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3A是具有导流板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3B是具有以相反方式固定的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3C是具有锥形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4A是具有单元格和风扇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4B是具有单元格、风扇和袋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5是使用第一缩放仪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16是使用第二缩放仪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17是使用第三缩放仪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
图18A是具有引导元件的高干燥单元的侧视/前视剖面图。
图18B是具有引导元件的低干燥单元的侧视/前视剖面图。
图19A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分解图。
图19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19C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的透视侧视图。
图20A是具有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分解图。
图20B是具有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20C是具有软管的干燥单元的透视侧视图。
图21A是高干燥单元的透视分解图。
图21B是高干燥单元的透视图。
图21C是高干燥单元的透视侧视图。
图22A是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22B是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22C是适配器的前视图。
图22D是适配器的底视图。
图22E是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3A是适配器和大连接元件的侧视图。
图23B是附接到大连接元件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3C是当干燥时的适配器和大连接元件的侧视图。
图24A是适配器和小连接元件的侧视图。
图24B是附接到小连接元件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4C是当干燥时的适配器和小连接元件的侧视图。
图25是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6A是具有处于关闭状态的止回阀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6B是具有处于打开状态的止回阀的适配器的侧视图。
图27是毛皮处理系统的透视图。
图28A是另选毛皮处理系统的透视图。
图28B是在组装期间的另选系统的透视图。
图28C是在操作期间的另选系统的透视图。
图29A是从侧面看到的低干燥单元的CFD模拟。
图29B是从顶部看到的低干燥单元的CFD模拟。
图29C是低接口的CFD模拟。
图29D是高接口的CFD模拟。
图29E是毛皮板的CFD模拟。
图29F是从侧面看到的高干燥单元的CFD模拟。
图29G是从侧面看到的高干燥单元的CFD模拟。
图30A是用于固定在孔中的另选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30B是如上所示的适配器的底视图。
图30C是适配器的第一侧视图。
图30D是适配器的第二侧视图。
图30E是示出顶部的适配器的俯视图。
图31A是毛皮板、顶板和适配器的透视图。
图31B是毛皮板的透视图。
图32是干燥单元的顶板的另选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33A是辅助顶板的透视图。
图33B是辅助顶板的俯视图。
图33C是辅助顶板的侧视图。
图34A是从侧面看到的干燥单元的CFD模拟。
图34B是从侧面观到的干燥单元的另一CFD模拟。
图34C是CFD模拟,示出了孔中的抽吸效果。
图35示出了用于干燥单元的空气供应部分的流动模拟。
图36示出了说明进入空气供应部分的空气量的图。
图37示出了干燥单元的透视图和部分透明图。
图38A示出了用于覆盖空气供应部分的通用壳体的前视图。
图38B示出了通用壳体的俯视图。
图38C示出了通用壳体的透视图。
图39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的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0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的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1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的优选实施例的前视图。
图42至图47示出了流量分配锥的各种设计。
图48A示出了用于自动释放的释放机构的透视图。
图48B示出了释放机构的完整透视图。
图48C示出了释放机构的另选实施例。
图49A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49B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49C示出了夹持构件的侧视图。
图50A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50B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50C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50D示出了释放机构的侧视图。
图51A-D示出了与先前的干燥单元类似的各种机动干燥单元。
图52示出了包括绞盘的毛皮处理系统。
图53A示出了具有牵引杆和移动器的保持单元。
图53B示出了具有牵引杆的保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示出了处于第一低位置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干燥单元包括顶板12、柔性侧壁14和与顶壁12相对的底壁(不可见)。顶壁12设有孔16。每个孔16都适于容纳毛皮板18。毛皮板18具有限定顶部20和底部22的细长且凸起的形状,并且容纳在毛皮板18的外侧上伸展的毛皮(未示出)。毛皮板18是中空的并且适于接收来自相应孔16的空气。经由干燥单元10的内部空间从机载鼓风机24输送空气。为了便于运输,干燥单元设有手柄26和轮子28。侧壁14是柔性的并且在当前视图中,干燥单元10处于适合的低位置,使得顶板12具有适合于用户从顶板12放置和移除毛皮板18的高度。底板和顶板12之间的距离通常是低于200mm,诸如100mm。
图1B示出了处于第二高位置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本实施例中的柔性侧壁14是可伸缩的,包括第二侧壁元件14'。以这种方式,干燥单元10的内部空间的容积加倍,允许通过干燥单元10的内部空间的气流限定较低的速度,从而限定更均匀的流动模式。该位置适用于干燥操作。底板和顶板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
图2A示出了处于第一低位置的机械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内部空间30在切通透视图中是可见,并且可以看到,毛皮板18的连接元件32到达内部空间30并且留置毛皮板18。机械提升装置34位于顶板12和底板36之间的内部空间中。机械提升装置34可以是例如由电动马达(未示出)或用手通过齿轮(未示出)驱动。
图2B示出了处于第二高位置的机械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顶板12通过使用机械提升装置34如由箭头所示地从底板36提升,从而增加内部空间30的体积。柔性壁具有两个元件14、14',它们以伸缩构造的方式密封。
图3A示出了处于类似于先前实施例的第一低位置中的液压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然而,提升装置34'是液压(或气动)的并且使柔性侧壁14″成褶状。
图3B示出了处于第二高位置中的液压干燥单元的侧视图,类似于先前实施例。应当注意,上述实施例10'和10″的组合是可能的,诸如具有液压提升装置和伸缩侧壁的干燥单元,或者具有机械提升装置和褶状侧壁的干燥单元。
图3C示出了使用卷起元件14″′代替褶状壁的另一个液压干燥单元的侧视图。卷起元件14″′类似于由流体密封的柔性材料制成的卷帘,并且被固定在顶板12和底板36之间。顶板12包括将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卷起机构35。
图3D是上述干燥单元10″的卷起机构35的侧视特写图。卷起机构包括圆筒37,圆筒37可以是马达驱动的或通过弹簧等张紧,使得在顶板12和底板36之间的卷起元件14″中始终存在张力。
图4A示出了具有气体入口38的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该气体入口38能够与外部鼓风机40配合。外部鼓风机从外部单元42接收空气。
图4B示出了当连接到外部鼓风机40时的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气流如箭头所示从外部42经由鼓风机40、气体入口38、内部空间30通过顶板12中的孔16进入毛皮板18,穿过毛皮。
图5A示出了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干燥单元10具有支脚44和用于移动干燥单元10的千斤顶46。以这种方式,干燥单元10不必具有轮子并且可以定位得更稳定。
图5B示出了在移动到外部鼓风机40时的具有支脚44的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当然,具有支脚和机载鼓风机的干燥单元同样是可行的。
图6示出了具有固定高度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这可以被认为是改进流动模式并且不需要提升装置的经济解决方案,因此节省了一些成本,然而,与现有技术相比,人体工程学将不那么理想。因此,顶板和邻近地面的底板之间的距离至少为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在400mm和600mm之间。
图7A示出了具有多个软管48a-f作为流量分配器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分解图。软管48a-f由天然或合成纤维的柔性网状材料制成,并且形成柔性织物。流入口38'对应于软管48a-f。
图7B示出了处于第一低位置的上述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组装干燥单元10,并且软管48位于干燥单元的内部空间内并且因此不再可见。
图8A示出了具有多个软管48a-f的上述干燥单元10的透视剖视图。当鼓风机24迫使空气进入流入口38时,空气分布在软管48a-f中。软管48a-f延伸到干燥单元10的内部空间30中并且一起或多或少地完全覆盖底板36。空气以基本均匀的方式穿过软管的网状结构中的间隙并且分布在内部空间30内。软管48a-f有效地将内部空间30分成下部和上部,该下部与入口38″流体连通,并且上部与顶板12的孔16流体连通。当空气(或气体)通过入口38″被引入软管48a-f中时,将在软管48a-f上建立压力差,促使软管48a-f充气并且扩张。空气通过软管的网状材料泄漏并且压力差越大,软管将扩张越多,并且软管48a-f的网状材料中的间隙将更大,允许更多的空气渗透。以这种方式,压力在软管48a-f内均匀地分布。
图8B示出了上述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示出了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该流动来自如前图所述的软管,并且孔16之间的流动是基本均匀的。
图9A示出了作为流量分配器的软管48中的气流的透视图。由于完整的软管48由柔性网状材料制成,因此气流在所有方向上都基本均匀的。
图9B示出了作为流量分配器的另一软管48'中的气流的透视图。气流基本均匀地通过软管48'的上侧,即软管48'的面向顶板的部分,而没有流通过软管48'的下侧,即软管48'的面向底板的一部分。因此,软管的上部由柔性网状材料制成,而软管48'的下部由诸如橡胶的不透流体材料制成。以这种方式,大部分流动可以指向上板,这可以进一步减少内部空间30内的湍流和其它负流动效应。
图10示出了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该干燥单元10具有作为流量分配器的一个大软管48″。由柔性网状材料制成的大软管48″可以制造成延伸到内部空间30中以覆盖底板36的大部分并且有效地将内部空间30分成下部和上部,该下部与入口38″流体连通,该上部与顶板12的孔16流体连通。
图11A示出了上述具有一个大软管48″的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大软管的均匀结构在大软管48″上方的内部空间10中产生均匀的流动分布。大软管48″可以用与先前软管相同的材料制造,并且可选地具有不透流体的下部。
图11B示出了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该干燥单元10具有由网状材料制成的柔性膜48″′。膜48″′在侧壁14之间延伸并且有效地将内部空间30分成下部和上部,该下部与入口38″流体连通,该上部与顶板12的孔16流体连通。膜48″′可以用与上述大软管相同的材料制造,并且可选地具有不透流体的下部。工作原理类似于大软管。
图11C示出了干燥单元10的侧视图,该干燥单元10具有包括柔性通气构件52的导流板50。导流板50在侧壁14之间延伸并且有效地将内部空间30分成下部和上部,该下部与入口38″流体连通,该上部与顶板12的孔16流体连通。排气构件52由柔性翼片组成,当流动导向板50上的压力差很低或不存在时,所述柔性翼片闭合或呈现小开口。在板上的较高压力差下,翼片将呈现较大的开口,从而模仿上述柔性软管的效果。
图12A示出了具有多个侧入口38a-f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侧入口38a-f分布在干燥单元10的侧壁16上,以在内部空间30中实现均匀的流动模式。
图12B示出了具有多个底部入口38a-f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底部入口38a-f分布在干燥单元10的底板36上,以在内部空间30中实现均匀的流动模式。这种设置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内部空间30的空气的总体流动方向不必被重新引导。
图13A示出了在内部空间30中具有导流板50'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导流板50'模仿先前实施例的侧壁入口。通过侧壁16中的公共入口38″′接收空气(或气体)。空气由板50和通过开口54引导,开口54沿着内部空间的圆周分布以用于在内部空间30内分配空气,并且实现均匀的流动模式。
图13B示出了具有固定在两侧上的软管48a-c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这些软管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软管,然而,软管48不从气体入口38延伸,而是从内部空间30内的导流板50″中的开口54延伸。这种构造可以减少软管在内部空间内的任何可能的移动。
图13C示出了具有锥形的软管48a-f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软管类似于先前描述的软管,但是仅固定在一侧上。因此,软管48以交替构造在内部空间30内从导流板50″中的开口54延伸。因此可以使软管更短并且减少软管的移动。
图14A示出了具有单元格和风扇56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单元格由板50″形成,板50″将内部空间30分成公共入口38″和顶板之间的独立空间(未示出)。每个单元格与顶板(未示出)的多个孔(未示出)流体连通。每个单元格的孔数可以变化。在极限情况下,每个孔可以与单独的单元格连通。每个单元格还最佳地包括风扇56,风扇56可以用作唯一的鼓风机或者如前所述与机载或外部鼓风机结合。以这种方式,单元格将接收恒定的空气流并且可以减少再循环效应。
图14B示出了具有单元格、风扇和袋56'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本实施例与先前实施例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风扇被袋覆盖,该袋可以是与前述软管相同的材料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流动分配效果。
图15示出了使用呈第一缩放仪形式的机械提升装置34″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提升装置34″包括第一杆58,该第一杆58附接到底板36并且使顶板12与辊60接触。第一杆58通过在第一杆58的中心中的轴62连接到第二杆58'。第二杆58'与第一杆58相对地进一步附接到顶板12。通过移动辊60,顶板12相对于底板36的距离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被调节。
图16示出了使用呈第二缩放仪形式的机械提升装置34″′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提升装置34″包括连接到辊60的第一杆58,辊60又在相对的位置处接触底板36。两个单独的杆58'经由相应的轴62并且在顶板12下方的相对位置处连接在每个辊60之间。通过水平地移动第一杆58,顶板12相对于底板36的距离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被调整。
图17示出了使用呈第三缩放仪形式的机械提升装置34″′的机械提升装置的侧视图。提升装置34″包括第一杆58,该第一杆58在一端处附接到底板58,并且在相对端处连接到辊60,该辊60又接触底板36。两个单独的杆58'经由相应的轴62连接在第一杆58的每端之间并且在顶板12下方的相对位置处具有相对的端部,由此定位成与第一杆58的辊60邻近的端部具有与顶板12接触的辊60',由此定位成与第一杆58的附接到底板36的端部相邻的端部附接到顶板12,并且由此两个杆58在中心位置交叉,其中所述杆58通过轴62互连。通过水平地移动第一杆58,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调节顶板12相对于底板36的距离。
图18A示出了具有引导元件64的高干燥单元10的侧剖视图。侧壁已被省略以便可视化内部空间。本视图示出了处于高位置中的干燥单元10,该干燥单元10优选在干燥期间使用。引导元件64、64'附接到底板36并且延伸穿过上板12,以便在高位置提供稳定性。
还示出了具有引导元件64的高干燥单元10的前剖视图。引导元件形成倒U形。
图18B示出了具有引导元件64的低干燥单元的侧剖视图。该视图示出了处于低位置的干燥单元10,该干燥单元10优选地在运输和处理期间使用。
还示出了具有引导元件的低干燥单元的前剖视图。引导元件可以兼作用于移动干燥单元10的手柄。
图19A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分解图。干燥单元10很低并且没有任何流量分配器。
图19B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的透视图。本视图示出了当流速增加时表示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流动分布是不均匀的,因为通过一些孔16的流速非常高,而通过其它孔的流速甚至是负的。
图19C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干燥单元的透视侧视图。本视图除了示出表示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还示出了表示内部空间30内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流速和湍流在靠近气体入口38处非常强烈,在气体入口38附近产生文丘里效应吸力。
图20A示出了具有软管48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分解图。
图20B示出了具有软管48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该视图示出了表示当流速增加时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流动分布是均匀的,并且通过所有孔16的流速大致相同。
图20C示出了具有软管48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侧视图。该视图除了示出表示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还示出了表示内部空间30内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由软管48构成的流量分配器的存在减少了湍流并且消除了气体入口38邻近文丘里效应吸力。
图21A示出了高干燥单元10的透视分解图。
图21B示出了高干燥单元的透视图。本视图示出了当流速增加时表示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流动分布是均匀的,并且通过所有孔16的流速大致相同。
图21C示出了高干燥单元10的透视侧视图。该视图除了示出表示通过孔16的空气流动的箭头,还示出了表示内部空间30内的空气流动的箭头。可以看出,气体入口38和孔16之间的较大距离减小了湍流并且消除了气体入口38邻近的文丘里效应吸力。
图22A示出了适配器66的透视图,该适配器66固定在干燥单元(未示出)的顶板(未示出)的孔(未示出)中。适配器66具有与毛皮板连接元件(未示出)的形状对应的内部形状,使得毛皮板连接元件可以更容易地被放入并且更稳定地被容纳在孔(未示出)中。适配器66优选地由诸如塑料的聚合材料制成。适配器66包括用于附接到干燥单元(未示出)的顶板(未示出)的夹持机构。
图22B示出了适配器66的底视图。可以看出,适配器66是中空的,以允许气体以很小的流动阻力或在没有流动阻力的情况下通过。
图22C示出了当在孔16处附接到干燥体(未示出)的顶板12时的适配器66的前视图。
图22D示出了适配器66的俯视图。
图22E示出了适配器66的侧视图。
图23A示出了适配器66和毛皮板(未示出)的大连接单元32的侧视图。适配器66安装在顶板12和辅助顶板12'之间的孔16中,辅助顶板12'类似于顶板12,但是位于内部空间30内的顶板12下方,以便固定适配器66。夹子机构附接到辅助顶板12',而适配器66的顶部70用作配对保持器。
图23B示出了附接到毛皮板(未示出)的大连接元件32的适配器66的侧视图。可以看出,适配器66确保了毛皮板连接元件32的稳定位置。
图23C示出了当干燥时适配器66和大连接元件32的侧视图。如箭头所示,适配器66的中空构造允许空气从内部空间30通过孔16中的适配器66传递到毛皮板(未示出)。
图24A示出了毛皮板(未示出)的适配器66'和小连接元件32'的侧视图。适配器66安装在顶板12和辅助顶板12'之间的相同孔16中,辅助顶板12'类似于顶板12,但是位于内部空间30内的顶板12下方,用于固定适配器66'的目的。夹子机构附接到辅助顶板12',而适配器66'的顶部70用作配对保持器。因此,相同的干燥单元可以与不同的适配器一起用于不同尺寸的连接元件。
图24B示出了附接到毛皮板(未示出)的小连接元件32'的适配器66'的侧视图。可以看出,适配器66'确保了毛皮板连接元件32'的稳定定位。
图24C示出了当干燥时适配器66'和小连接元件32'的侧视图。如箭头所示,适配器66'的中空构造允许空气从内部空间30通过孔16中的适配器66'传递到毛皮板(未示出)。
图25示出了与波纹顶板12″一起使用的适配器66″的侧视图。本适配器66'仅被保持在一个位置,然而,同样可行的是提供辅助顶板,以便允许适配器被保持在两个位置处,以便获得如上所示的额外的稳定性。此外,本顶板12″可以是非波纹的和/或与具有不同尺寸的适配器一起使用。
图26A示出了具有处于闭合状态的止回阀72的适配器66″′的侧视图。当没有毛皮板连接元件被插入到适配器66″′中时,止回阀保持关闭,因此将没有空气流过适配器66″′。以这种方式,防止了通过孔的任何干燥气体/空气的损失,该孔没有附接连接元件/毛皮板。作为止回阀的替代或补充,喷嘴可用于类似的目的。
图26B示出了具有处于打开状态的止回阀的适配器的侧视图。当将毛皮板连接元件插入到适配器66″′中时,止回阀72将打开并且允许干燥空气/气体通过。
图27示出了毛皮处理系统74的透视图。毛皮处理系统包括呈鞣制单元76、保持单元78、鼓风单元80和释放机构82形式的不同的模块化工作站。鞣制单元76是当使毛皮板处于其扩张状态时,毛皮板18'上的毛皮被拉伸的第一工作站。随后将毛皮和毛皮板18'放入保持单元78中,保持单元78包括具有孔16的顶板12,以用于保持毛皮板18'的连接元件32。然后,保持单元78通过例如地面输送机46移动到鼓风单元80,鼓风单元80包括外部鼓风机40和侧壁14。保持单元78和鼓风单元80一起形成干燥单元,以用于干燥毛皮板上的毛皮。最后,在干燥毛皮之后,使保持单元78移动到释放机构82,在该释放机构82处,所有的毛皮板都收缩到其未扩张的状态。释放机构可以例如经由压缩机84由压缩气体驱动,然而,诸如电动马达或甚至手柄的其它装置同样可行。
图28A示出了毛皮处理系统74'的另选实施例的透视图。毛皮处理系统74'包括保持单元78'和鼓风单元80'。保持单元78'包括顶板12,顶板12具有用于保持毛皮板18'的连接元件的孔。鼓风单元80'包括鼓风机40'、侧壁12和可打开的端口86。鼓风单元80'的底部由建筑物的地板表面构成,鼓风单元80'位于该表面中。此外,提供手动释放机构82'用于同时使所有毛皮板18紧缩,然而,机动化释放机构同样可行。
图28B示出了在组装期间毛皮处理系统74'的另选实施例的透视图。现在,已经通过例如卧式千斤顶或通过安装在保持单元78'上的轮子将保持单元78'插入鼓风单元80'中。
图28C示出了在操作期间毛皮处理系统74'的另选实施例的透视图。为了密封鼓风单元80',端口86如箭头所示闭合,并且为了形成内部空间30,提升装置34″用于提升保持装置78'。本提升装置是缩放仪的形式,然而,液压或气动提升机构同样可行。随后,启动鼓风机40'以干燥毛皮。提升装置34″和鼓风机40'由控制器88控制。端口86和释放机构82'通常是手动操作的,但也可以由控制器88机动化和控制。
以下图29A-G是为了增加对本发明的理解而进行的自解释概念验证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图29A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低干燥单元的CFD模拟。模拟显示了内部空间内的流速。可以看出,流速是不均匀的。
图29B示出了从顶部观察的低干燥单元的CFD模拟。该模拟示出通过孔的每小时流量。可以看出,通过孔的每小时流量是不均匀的。
图29C示出了让较少量空气通过的低接口/适配器的CFD模拟。
图29D示出了高接口/适配器的CFD模拟,其允许更多空气从干燥单元传递到毛皮板。
图29E示出了毛皮板的CFD模拟。大流道产生通过整个毛皮板的气流。
图29F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高干燥单元的CFD模拟。该模拟示出了内部空间内的流速。可以看出,流速比低干燥单元更均匀。
图29G示出了从顶部观察的高干燥单元的CFD模拟。该模拟示出了通过孔的每小时流量。可以看出,通过孔的每小时流量比低干燥单元更均匀。
图30A示出了用于固定在干燥单元(未示出)的顶板(未示出)的孔(未示出)中的另选适配器66″′的透视图。另选适配器66″′包括位于孔16'附近的夹带开口90。孔16'适于容纳毛皮板的连接元件(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四个夹带开口90,然而,可以使用诸如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六个、七个或更多个的其它数量。构成穿过适配器66″′的附加开口的夹带开口90位于孔16'附近并且围绕孔16'。
夹带开口90的目的是提供从干燥单元(未示出)到毛皮板(未示出)的无阻碍的流动路径。因此,流过夹带开口90的空气与流过孔16'的空气相比能够达到更高的流速,该孔16'被由孔16'保持的毛皮板(未示出)的连接元件(未示出)部分地阻挡。因此,与仅具有部分被毛皮板阻挡的单个孔16'相比,每单位时间显著更多的空气将能够流入毛皮板。流入毛皮板并且通过毛皮流出的大量空气将允许毛皮更快且更有效地干燥。
通过夹带开口90的高速空气流将在相邻的孔16'中产生额外的流动效应,这种效应在这里被称为“夹带效应″,其因更快流动的空气通过夹带开口90而导致孔16'中的流动被拖动。基于伯努利原理的效应也被称为“喷射器效应″。通过夹带开口的高速流将根据伯努利原理导致夹带开口中和夹带开口附近的压力下降,这种压力下降将导致通过孔16'的流动增加。
进一步预期,本发明的适配器为了进一步增加夹带效应还可以利用用于流体泵和类似装置中的所谓的“文丘里效应″。
图30B示出了如上所述的适配器66″′的底视图。适配器66″′包括夹持机构68,以用于连接到干燥单元(未示出)的顶板(未示出)。孔16'以及夹带开口90是可见的,都处于贯通状态。孔16'将被毛皮板(未示出)的连接元件(未示出)部分地阻挡,该连接元件将占据孔16'的大部分空间并且减小通过孔的有效流动面积。夹带开口90提供从干燥单元(未示出)的内部到毛皮板(未示出)的内部的直接流动路径。
图30C示出了适配器66″′的第一侧视图。本视图解释了夹持机构68的工作原理,夹持机构68如前所述抓住顶板(未示出)下方。
图30D示出了适配器66″′的第二侧视图,示出了适配器66″′的外形以及夹持机构68的工作原理。
图30E示出了适配器66″′的俯视图,示出了顶部70并且示出了贯通孔16'以及贯通夹带开口90。
图31A示出了毛皮板18、干燥单元的顶板12和适配器66″′的透视图。适配器66″′被固定在干燥单元的顶板12的孔16中。毛皮板的连接元件32又放置在适配器66″′的孔16'中。如箭头所示,空气从干燥单元的内部通过孔16以无阻碍的高速流流过每个夹带开口90,并且以部分阻塞的低速流通过孔16'流入毛皮板18中。连接元件32部分地阻塞通过孔16'的流动,因为连接元件必须紧密地配合到孔16中以将毛皮板18保持在稳定位置,并且它必须包含中空空气通道92,允许足够量的空气流入毛皮板18中。如上所述,通过夹带开口90的高速流动也增加了通过孔16'的流动。
图31B示出了毛皮板12的透视图。该视图通过箭头清楚地示出了从孔(未示出)和夹带开口(未示出)进入毛皮板18的流动或空气。连接元件32部分地阻碍源自干燥单元(未示出)的孔的中心流动路径,而来自夹带开口的周边流动保持不受连接元件32的阻碍。
图32示出了干燥单元的顶板12和适配器66″″的替代实施例的透视图,包括毛皮板18。干燥单元的本实施例包括配合的顶板12、12',配合的顶板12、12'一起容纳配合孔16、16″中的适配器66″″。毛皮板18的连接元件32被容纳在适配器66″″的孔16'中。与先前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适配器本身不会形成夹带开口,而是在顶板12的孔16与适配器66″″的顶部70的外周之间建立夹带开口90'。辅助顶板12'包括开口90″、90″′,所述开口90″、90″′将空气供应到在顶板12的孔16和适配器66″″的顶部70的外周之间建立的夹带开口90'。可选地,在孔16″附近设置附加孔16″′,以减小通过孔16、16'和16″的流动阻碍的影响。
图33A示出了辅助顶板12'的透视图。该图清楚地示出了用于容纳适配器(未示出)的孔16,用于减小通过其它孔16、16″的流动阻力的附加孔16″′,以及将空气供应至夹带开口的开口90″、90″′。
图33B示出了辅助顶板12'的俯视图。
图33C示出了辅助顶板12'的侧视图。
以下图35A-C是为了增加对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另选适配器的理解而进行的自解释概念验证CFD(计算流体动力学)模拟。
图34A示出了从侧面观察的干燥单元的CFD模拟。该模拟示出了内部空间内的流速。可以看出,在无阻碍的夹带开口中流速非常高。
图34B示出了从侧面看的干燥单元的CFD模拟。该模拟是顶板、适配器、连接元件和毛皮板下部的特写。可以看出,无阻碍夹带开口中的流速非常高,这又增加了孔中较慢中心流的速度。
图34C示出了CFD模拟,其示出了由夹带开口中的高速流产生的孔中的吸力效应。
图35示出了用于干燥单元的空气供应部分94的流动模拟。干燥空气的主流96通过中心入口98进入干燥单元的空气供应部分94,而干燥空气的辅助流100通过周向入口102引入。在优选实施例中,主流96构成来自空调系统的经调节的干燥空气,而辅助流100构成来自周围环境的环境空气,其通常具有比经调节的空气更高的湿度。
主流96进入由风扇驱动的空气供应部分94的中心入口98,并且附接到流动分配锥体104,该流动分配锥体104将流向外引导经过周向入口102。这样,辅助流100经由柯恩达效应建立,即,辅助流100从经过的主流96自动地被吸入周向入口102中,并且主流和辅助流随后将混合。流由箭头示出并且旨在在空气供应部分94内混合。
图36示出了说明进入空气供应部分的空气量的图。纵轴定义以Pa为单位的压力差,而横轴定义以m3/h为单位的流量。虚线106表示现有技术的具有内部鼓风机和单个气体入口的干燥单元中的进气量,而点线表示上述具有主入口和利用柯恩达效应的周向入口的干燥单元中的进气量。
图3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干燥单元10的透视图和部分透明图。本干燥单元的特征在于如上所述的空气供应部分94以及还有辅助鼓风机110,辅助鼓风机110因此是可选的,但是有助于在空气供应部分中建立负压以便迫使更多的空气进入干燥单元10。
图38A示出了用于覆盖如上所述的空气供应部分的通用壳体112的前视图。壳体112包括到干燥单元的气体入口的接口114。此外,壳体112的顶部限定可移除的圆顶116,将在下面详细说明该可移除的圆顶116。
图38B示出了通用壳体112的俯视图。壳体限定了圆顶116,该圆顶116由周向空气入口102周向围绕。在没有空调单元可用的情况下,所有干燥空气从周围环境接收并且因此周向空气入口用于接收主干燥空气流,而可选的侧开口(未示出)可以用于接收辅助流,如果需要的话。需要一个或两个内部风扇来实现干燥空气的流动。
然而,在空调单元可用的情况下,可以移除圆顶116并且空气流如上所示,即,当移除圆顶116时,主空气流通过可用的中心入口98,并且辅助空气流通过周向空气入口102。
图38C示出了通用壳体112的透视图,其用于如上所述地覆盖空气供应部分。
图39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94'的基本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周向入口102被用作唯一的空气入口,由风扇118提供能量。该实施例在没有任何空调单元的情况下使用。
图40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94″的实施例的前视图,其中没有使用空调单元,然而,期望增加的干燥空气量。主空气流96在中心入口98处进入,附着到流量分配锥体104,流过辅助空气入口102,从而使得额外的干燥空气100经由周向开口102被吸入。辅助风扇110可以用于在空气供应部分94'内建立负压以提供额外的空气吸入。
图41示出了空气供应部分94″′的优选实施例的前视图。本实施例与空调单元120一起使用,以在空气供应部分内添加和混合经调节的干燥空气96的强制流以及单独的未经调节的空气流100。
环境空气通过由速度受控的通风机/风扇110的构造结合经调节的空气96造成的负压吸入的方式被吸入到空气供应部分94″′中,外部通风/空调系统施加的正压力迫使经调节的空气96进入管122中的空气供应部分94″′中。由流量分配锥体104形成的空气混合系统有效地混合这两股单独的进气。空调系统可以使用来自建筑物外部或内部的空气,并且可以包括冷却/加热/加湿器/除湿器/过滤器等,以便提高干燥效率。
由内置风扇/通风机118产生的负压产生吸力/流,并且空气吸力将经调节的空气96吸入到空气供应部分94″′中。流量分配锥体104用作空气供应部分94″′中的分流器,并且确保来自干燥单元周围环境的辅助气流进入空气流并且有效地与经调节的空气混合。申请人公司通过使用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分析和算法来设计和优化空气供应部分94″′的当前布局。
当前布局确保将等量的空气供给至干燥系统的主空气腔分配通道,然后随着时间推移供给到各个毛皮。空气供应部分94″′中的双空气流使得系统较少依赖于或甚至独立于外部空气调节系统120和管122,因为如果通过连接管将较少量的调节空气压入壳体中,则风扇118自然地将其均衡化并且通过简单地从空气供应部分94″′外部的周围空气吸入更多空气来保持平衡。通过这种方式,无论外部空气状况如何运行,始终将正确数量的干燥空气吹入工作站,从而吹入毛皮。干燥单元将始终非常有效地使用添加的调节空气,并且中心锥体104的设计与由负空气压力产生的气流相结合将总是试图将所有良好的调节空气从入口/供给管122抽出。
传感器组件(未示出)和相关/连接的控制系统(未示出)可以可选地用在空气供应部分94″′内,以便监测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包括与控制箱组合的一个或一组气流传感器和空气湿度传感器。这些值可以与阀(未示出)一起使用,阀可以响应于测量值而打开和关闭,以实现调节空气和环境空气的完美混合。阀门可以是例如安装在中心入口98和/或周向入口102处,以便调节通过所述通道的流。例如,在认为干燥空气太干燥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周向入口102处进一步打开阀来吸入更多的环境空气,或者反之亦然。此外,内部风扇118和/或空调系统120的RPM(每分钟转数)也可以由传感器控制。可以在中心入口98和/或周向入口102处和/或在风扇118处直接测量气流。
如果外部空调系统迫使大量“非常干燥的空气″进入管并且进入干燥单元中,则控制箱可以调节具有自然高湿度的环境空气的吸入量。调节参数可以通过建立在如何最有效地干燥毛皮的经验上的数学算法或公式确定,并且还可以通过测量周围环境空气和干燥室内的温度来调整,在干燥室中,发生毛皮干燥等。
历史上,在毛皮加工装置使用的空调系统通常是波动的,即,温度和湿度从设定值增加和减少。这是由于外部气候天气条件(室外温度和室外湿度),并且这些系统通常尺寸过小,即太小,以始终保持一定的设定点/所有外部气候条件。此外,这些空调系统通常反应缓慢,因此干燥站内的快速动作控制和辅助系统可以帮助干燥室空调系统保持更接近期望定义的设定点/多个设定点。
图42至图47示出了流量分配锥体104的各种设计。这些图示出了具有略微不同形状但基本上相同功能的流量分配锥体104的各种视图,并且可以使用CFD计算并且取决于气流来优化设计和希望通过柯恩达效应吸收多少环境空气。干燥单元内的设计和可用空间也对流量分配锥体104的形状以及相关的中心入口98和周向入口102起作用。锥体104通过固定件124保持就位。
图48A示出了目前优选的释放机构82的透视图,该释放机构82用于从毛皮板(未示出)自动释放外皮/毛皮。用于使毛皮板扩张和收缩的毛皮板连接元件延伸到释放机构82的孔126中,这优选地形成独立的释放工作站的一部分,但是也可以结合到干燥单元中。毛皮板保持单元(未示出)被放置在释放机构82上。销128可用于将释放机构82保持在适当位置。夹持构件130用于拉动毛皮板的连接元件以使毛皮板紧缩,这将允许容易地移除毛皮。驱动机构132用于接合夹持构件130。夹持构件130的运动受凸件134的控制,这些凸件134与致动器接合,驱动机构132在纵向方向上沿着一排毛皮板驱动致动器以便对这些毛皮板进行紧缩。如将在下面结合图49和图50进一步说明的。
图48B示出了释放机构82的完整透视图,该释放机构82包括框架144并且优选地形成释放工作站的一部分。保持单元(未示出)放置在释放机构82的顶部上,并且释放机构如两个相反指向的箭头所示可在框架144上沿横向移动,以便能够一次释放保持单元上的一排毛皮板。通过沿实心箭头所示的纵向移动致动器136来释放毛皮。
图48C示出了释放机构82'的另选实施例,其也可在框架144上沿横向方向移动。释放机构82'包括另选致动器136',其可在如由实心箭头所示的纵向方向上移动,并且包括另选夹持器130'。另选释放机构82'类似于2D机器人那样操作并且能够将另选夹持器130'移动到保持单元下方的2D平面上的任何位置,接合毛皮板(未示出)的连接元件(未示出),并且使毛皮板紧缩,从而容易地移除干燥的毛皮。
图49A示出了根据当前优选实施例的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保持包括相关联毛皮板的若干连接元件32的保持单元78放置在释放机构82上。释放机构82包括致动器136,该致动器136由驱动器132驱动,以沿着一排释放工作站/保持单元顺序地释放毛皮。致动器136沿着凸件134被驱动,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夹持构件130当前处于脱离位置,其中可以移除连接元件和相关联的毛皮板。致偏弹簧138确保脱离位置是默认位置。
图49B示出了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每个夹持构件132都包括两个相对的卡爪140a/b,这两个相对的卡爪140a/b由引导件142引导。
图49C示出了夹持构件132的侧视图。可以看出,两个相对的卡爪140a/b夹持毛皮板的连接元件32的专用部分。
图50A示出了当夹持构件130仍然处于脱离位置时的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即,卡爪140a/b打开,允许连接元件和相关联的毛皮板被移除。
图50B示出了当夹持构件130处于接合位置时的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通过使用驱动器132朝向夹持构件130的凸件134移动致动器136,致动器136的形状使得凸件134向下移动,使得由引导件142引导的卡爪140a/b一起移动到闭合位置,在闭合位置处,连接元件32接合在对于拉动有用或专用的位置处。
图50C示出了当夹持构件132朝向释放位置移动时的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致动器136的形状使得凸件134向下移动,从而导致由引导件142引导的卡爪140a/b向下移动,从而拉动与夹持元件接合的连接元件32。相关联的毛皮板通过保持单元保持静止,从而使毛皮板紧缩或收缩。
图50D示出了当夹持构件132处于释放位置时的释放机构82的侧视图,致动器136的形状使得凸件134进一步向下移动到最终位置,在最终位置中,毛皮板紧缩或者收缩。同时,致动器136使随后的凸件134'向下移动,从而使随后的夹持构件132'与随后的连接元件32接合。此后,当致动器进一步移动时,致使第一夹持构件132通过弹簧致偏返回到默认位置,而随后的夹持构件132释放随后的毛皮。
图51A示出了类似于先前的干燥单元的机动化干燥单元10a,然而,包括为相应的后驱动轮150a和150b供电的马达146a、146b。马达由位于手柄26上的控制器148a、148b控制,使得机动化干燥单元10a可以通过沿向前方向驱动两个马达146a、146b而向前移动,通过沿向后方向驱动两个马达146a、146b向后移动,并且通过沿不同的方向驱动马达146a、146b而转向。前轮28是旋转轮。
图51B示出了类似于先前的干燥单元的另选机动化干燥单元10b,然而,包括为中央驱动轮150供电的单个马达146,中央驱动轮150可以是单个轮或者在本实施例中是两个直列构造的轮。马达146由单个控制器148控制,使得机动化干燥单元10b可以通过沿向前方向驱动马达146而向前移动,并且沿向后方向驱动马达146而向后移动。可以通过简单地沿所需方向操作手柄26并且使机动化干燥单元10b绕中心驱动轮148转动来手动完成转向。其它轮28是旋转轮。
图51C示出了类似于先前的干燥单元的机动化干燥单元10c,然而,包括为相应的中间驱动轮150a、150b供电的马达146a、146b。马达由位于手柄26上的控制器148a、148b控制,使得机动化干燥单元10a可以通过沿向前方向驱动两个马达146a、146b而向前移动,通过沿向后方向驱动两个马达146a、146b而向后移动,并且通过沿不同的方向驱动马达146a、146b而转向。前轮28和后轮28是旋转轮。
图51D示出了类似于先前的干燥单元的另选机动化干燥单元10b,然而,包括为后驱动轮150供电的单个马达146,后驱动轮150可以是如本实施例中的单个轮或者是呈紧密平行构型的一对轮或多个轮。马达146由单个控制器148控制,使得机动化干燥单元10b可以通过沿向前方向驱动马达146而向前移动,并且通过沿向后方向驱动马达146而向后移动。可以通过简单地沿所需方向操作手柄26并且使机动化干燥单元10b绕后驱动轮148转动来手动完成转向。前轮28是旋转轮。
图52示出了包括绞盘152的毛皮处理系统74。绞盘152通过金属线连接保持单元12和干燥单元10,使得保持单元78可以被拉入到干燥单元中。
图53A示出了具有牵引杆154和移动器156的保持单元78。
图53B示出了具有连接到移动器156的牵引杆154的保持单元78。移动器156是遥控的并且用于拉动保持单元78。移动器甚至可以是自动的,允许保持单元在工作站之间移动而不需要用户参与。
上述干燥系统是高度模块化的,并且应理解,上述实施例的特征是可更换的。模块化允许非常有效地使用设备并且允许毛皮加工装置非常经济且有效地操作。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体现,其示出了具体特征,然而,对于熟练的个人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修改、组合或聚合上述实施例以形成许多其它实施例。例如,鼓风机可以可选地包括加热器或者由一瓶压缩气体代替。
附图标记
描述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方面的要点:
1、一种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每个所述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的连接元件,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用于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顶板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流量分配器。
2、根据要点1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流量分配器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且可透气的软管,或者另选地,所述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板,所述刚性或半刚性板包括一个或多个柔性通风口构件,或者另选地,所述流量分配器包括:刚性或半刚性导流元件,或者另选地,所述流量分配器包括在所述内部空间内的壁,所述壁在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顶板之间限定封闭的单元格,每个所述单元格优选地包括风扇。
3、一种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每个所述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的连接元件,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侧壁具有使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地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400mm和600mm之间的范围。
4、根据前述任一要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侧壁是柔性的,并且其中所述干燥单元还包括将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互连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能够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于彼此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相邻,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远离,所述提升装置可选地可通过锁定装置锁定。
5、根据要点4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柔性侧壁包括连接到所述顶板的第一侧壁元件和连接到所述底部元件的第二侧壁元件,所述第一侧壁元件和所述第二侧壁元件以伸缩构造流体紧密地互连,和/或所述柔性侧壁包括弹性的和/或褶状的和/或卷起元件。
6、根据要点4-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提升装置位于所述内部空间内和/或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从所述底板延伸并且穿过所述顶板的引导元件,和/或所述提升装置构成液压或气动提升装置或机械提升装置,诸如具有1至10,优选2至5的机械优势,并且优选地由电动马达、液压缸驱动或可选地包括用于由用户手动操作的齿轮机构的缩放仪。
7、根据要点1-6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气体入口连接到机载鼓风机,所述机载鼓风机能够将空气从所述干燥单元外部输送到所述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孔排出,所述鼓风机优选地包括除湿器,和/或气体入口可连接到能够与所述气体入口连通的外部鼓风机,所述外部鼓风机能够将空气从所述干燥单元外部输送到所述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孔输出,所述外部空气鼓风机优选地能够将空气从室外位置输送到所述内部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孔排出,所述鼓风机优选地包括除湿器。
8、根据要点1-7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气体入口位于所述侧壁中,优选地邻近所述底板和/或所述底板装配有轮子和/或其中所述底板装配有支脚,使得通过使用地面输送机,诸如叉车、千斤顶升降机或托盘搬运车,可以移动所述干燥单元。
9、根据前述要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或所述顶板和/或所述侧板上的多个气体入口。
10、根据前述要点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单元,其中,所述孔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空气流的喷嘴,和/或所述孔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制成的适配器,并且所述适配器适于与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和/或喷嘴互连。
11、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侧壁具有使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例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地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400mm和600m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的连接元件,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以及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内部空间,以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中。
12、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柔性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柔性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侧壁具有使得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能够将它们之间的距离限定为至少200mm,诸如在200mm和2500mm之间,优选地在250mm和1000mm之间,更优选地在300mm和800mm之间,最优选地在400mm和600mm之间的范围,以及
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能够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于彼此移动,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相邻,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远离,以及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以使所述气体通过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中。
13、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干燥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气体入口与所述顶板之间的所述内部空间内的流量分配器,
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以及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以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中。
14、一种毛皮处理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经固定到扩张毛皮板的毛皮,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相对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移动所述连接元件,所述毛皮板还可以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操作,
保持单元,其用于容纳多个所述细长中空毛皮板,所述保持单元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所述孔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所述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以及用于以流体密封方式与所述顶板互连的侧壁,以用于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
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保持单元上的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15、一种通过提供干燥系统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经固定到扩张毛皮板的毛皮,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保持单元,其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所述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以及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互连的侧壁,以便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
释放机构,用于使所述保持单元上的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毛皮板,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操作所述连接元件,所述毛皮板还可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调节,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下的所述细长中空毛皮板上,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
通过可选地提升所述保持单元将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鼓风单元互连,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内部空间,以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
断开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鼓风单元,以及
操作所述释放机构,从而促使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16、一种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系统,每个所述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用于接收干燥空气的毛皮板底部和在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所述干燥系统包括干燥单元,所述干燥单元限定具有多个主孔的顶板,每个所述主孔容纳适配器,每个所述适配器限定辅助孔,所述辅助孔能够容纳所述毛皮板之一的所述连接元件并且允许干燥空气从所述干燥系统通向所述毛皮板,所述干燥单元在所述适配器中和/或在所述顶板和所述适配器之间限定夹带开口,所述夹带开口位于每个所述辅助孔附近,当所述连接元件被容纳在所述适配器的所述辅助孔中时,允许干燥空气从所述干燥单元无阻碍地通向所述毛皮板。
17、根据要点16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辅助孔与一个以上的夹带开口相关联,诸如2-20个夹带开口,优选2、3、4、5、6、7或8个夹带开口。
18、根据要点17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每个所述辅助孔中的每一个都被夹带开口围绕。
19、根据要点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任何夹带开口和相邻的辅助孔之间的距离小于10mm,诸如1-5mm。
20、根据要点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顶板包括主顶板和辅助顶板,所述适配器被固定在所述主顶板和所述辅助顶板之间。
21、根据要点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辅助顶板包括用于供应所述孔和/或所述夹带开口的附加开口。
22、根据要点16-20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适配器由诸如塑料的聚合材料制成。
23、根据要点16-22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所述干燥单元还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和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的侧壁,以便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
24、根据要点23所述的干燥系统,还包括要点4-10的任何特征。
25、根据要点16-24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在所述连接元件中提供另外的流动通道。
26、根据要点16-25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系统,其中,在所述适配器中提供另外的流动通道。
27、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单元限定具有多个主孔的顶板,每个所述主孔容纳限定辅助孔的适配器,所述干燥单元在所述适配器中的每个所述辅助孔附近和/或在所述顶板和所述适配器之间限定夹带开口,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用于接收干燥空气的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辅助孔中,以及
经由所述一个辅助孔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毛皮板底部,所述一个辅助孔被所述连接元件部分地阻挡并且经由所述相邻的夹带开口通畅。
28、一种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每个所述毛皮板都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和
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限定每孔至少10升,优选20升至200升,更优选50升至100升的容积。
29、根据要点28所述的干燥单元,还包括要点4-10的任何特征。
30、一种通过提供干燥单元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单元限定:
顶板,其具有多个孔,
底板,其平行于所述顶板并且与所述顶板间隔开,
气体入口,其用于接收气流,优选空气流,以及
柔性侧壁,其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柔性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所述内部空间限定每孔至少10升,优选20升至200升,更优选50升至100升的容积,和
提升装置,其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所述提升装置能够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相对于彼此移动,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细长中空毛皮板上,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相邻,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
将所述提升装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远离,以及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内部空间,以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中。
31、进一步设想,任何上述气体入口都可以具有中央流入部、周向流入部和邻近所述中央流入部的锥体,以用于引导来自所述中央流入部的流入气体经过所述周向流入部,从而在所述周向流入部处产生夹带效应,优选地,所述中央流入部和/或所述周向流入部包括一个或多个阀,更优选地,所述干燥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的传感器。

Claims (15)

1.一种毛皮处理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经固定到扩张的毛皮板的毛皮,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所述毛皮板底部处的连接元件,通过相对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移动所述连接元件,所述毛皮板还能够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操作,
保持单元,其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的所述毛皮板,所述保持单元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所述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以及侧壁,所述侧壁用于以流体密封方式与所述顶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
释放机构,其用于使所述保持单元上的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形成所述鼓风单元或保持单元的一部分,或者可选地,其中所述毛皮处理系统包括毛皮释放工作站,所述毛皮释放工作站包括所述释放机构并且与所述鼓风单元分开,所述毛皮释放工作站与所述保持单元兼容并且能够容纳所述保持单元。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包括夹持构件,所述夹持构件适于当被容纳在所述保持单元的所述孔之一中时接合所述连接元件,并且使所述连接元件相对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夹持构件例如通过弹簧被偏置到非接合位置,在非接合位置,所述夹持构件位于所述保持单元附近并且适于接收所述连接元件,所述释放机构还包括致动器,以用于将所述夹持构件移动到接合所述连接元件的的接合位置并且随后移动到释放位置,在所述释放位置中,所述连接元件已经相对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移动并且所述毛皮板已经呈现非扩张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能够使所述夹持构件移动远离所述保持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4和5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包括多个夹持构件,并且所述致动器能够在所述夹持构件之间移动,以用于依次移动所述夹持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机构是细长的,并且所述多个夹持构件对应于所述保持单元的一排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释放机构安装在框架上,并且所述释放机构能够在所述保持单元的多排孔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致动器是手动驱动的,或者可选地,由电动、液压或气动驱动器驱动。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夹持构件包括第一卡爪和相对的第二卡爪,所述第一卡爪和所述第二卡爪可在相应的引导件内在所述非接合位置、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非接合位置,所述卡爪是打开的,在所述接合位置,所述卡爪闭合,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卡爪移动远离所述保持单元。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保持单元和/或所述鼓风单元包括包含轮子的运输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马达,所述马达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轮子或者是用于运输所述保持单元和/或所述鼓风单元的单独的轮式单元的一部分,所述运输装置还包括用户界面,所述用户界面安装在所述保持单元和/或所述鼓风单元上,或者可选地构成用于经由无线通信从远程位置控制所述运输装置的面板。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干燥单元包括气体入口,所述气体入口具有中央流入部、周向流入部和邻近所述中央流入部的锥体,所述锥体用于引导来自所述中央流入部的流入气体经过所述周向流入部,从而在所述周向流入部产生夹带效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毛皮处理系统,其中,所述中央流入部和/或所述周向流入部包括一个或多个阀,优选地,所述干燥单元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阀的传感器。
15.一种通过提供干燥系统来干燥毛皮的方法,所述干燥系统包括:
鞣制单元,其用于鞣制已固定到扩张的毛皮板的毛皮,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在所述毛皮板底部处连接元件,
保持单元,其限定具有多个孔的顶板,每个所述孔都适于容纳所述连接元件,
鼓风单元,其与所述保持单元兼容,并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且间隔开的底板、用于接收气流、优选为空气的气体入口以及侧壁,所述侧壁以流体密封方式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互连,以建立在所述顶板、所述底板、所述气体入口和所述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
释放机构,其用于使在所述保持单元上的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毛皮板,所述毛皮板具有毛皮板顶部、毛皮板底部和位于所述毛皮板底部的连接元件,通过操作所述连接元件,所述毛皮板还能够在扩张状态和非扩张状态之间调节,
将所述毛皮容纳在处于所述扩张状态的所述细长中空毛皮板上,
将所述毛皮板的所述连接元件容纳在所述顶板的一个所述孔中,
通过可选地提升所述保持单元将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鼓风单元互连,
将气体,优选空气引入所述内部空间中,以用于使所述气体经由所述一个孔流入所述毛皮板中,
断开所述保持单元和所述鼓风单元,并且优选地将所述保持单元移动到包括所述释放机构的毛皮释放工作站,以及,
操作所述释放机构,从而使所述毛皮板呈现所述非扩张状态。
CN201780014579.9A 2016-01-08 2017-01-06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Pending CN1087795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6150675.3 2016-01-08
EP16150675 2016-01-08
EP16162910.0A EP3225700A1 (en) 2016-03-30 2016-03-30 Drying unit for accommodating a plurality of elongated hollow pelt boards
EP16162910.0 2016-03-30
EP16185953.3 2016-08-26
EP16185953 2016-08-26
PCT/EP2017/050253 WO2017118721A1 (en) 2016-01-08 2017-01-06 Drying unit for accomodating a plurality of elongated hollow pelt board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79502A true CN108779502A (zh) 2018-11-09

Family

ID=5801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4579.9A Pending CN108779502A (zh) 2016-01-08 2017-01-06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9720B2 (zh)
EP (1) EP3212812A1 (zh)
CN (1) CN108779502A (zh)
WO (1) WO20171187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06174A1 (en) * 2014-03-25 2022-06-01 Minkpapir A/S An elongated pelt board for accomodaitng an animal pelt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EP3322825B1 (en) 2015-07-13 2019-06-12 Minkpapir A/S A pelt boar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pelt board
EP3366787A1 (en) 2017-02-28 2018-08-29 Minkpapir A/S A pelt board bag and an assembly of a pelt board bag and a pelt boar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683A (zh) * 2003-09-16 2006-11-22 玛伊戈德投资公司 用于干燥被拉伸并固定在毛皮板上的毛皮皮质一侧的方法和设备
CN1977054A (zh) * 2004-06-14 2007-06-06 玛伊戈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毛皮板的脂肪和水分吸收材料的套/袋物品
EP2913410A1 (en) * 2014-02-28 2015-09-02 Pamutec Patents ApS Pelting board system comprising a pelting board and a pelting board block
WO2015144774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Minkpapir A/S A system for drying a pelt, a drying unit, a pelt board and an adap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54697A (en) * 1930-10-10 1934-04-10 Walter A Gibbs Frame for stretching skins
US2231903A (en) * 1939-02-17 1941-02-18 Edward A Graham Pelt stretcher
US2362062A (en) * 1943-10-18 1944-11-07 Philip F Fishbeck Pelt stretcher
US2913410A (en) * 1955-08-11 1959-11-17 Gulf Oil Corp Soluble oil
US4381654A (en) * 1981-08-19 1983-05-03 Baldridge Lee M Fur stretcher
DK177012B1 (da) 2003-09-19 2010-12-06 Dansk Mink Papir As Fremgangsmåde og tanemaskine til ikke-destruktiv udstrækning og fastgørelse (taning) af skind på et udspilningselement/tane
DK176518B1 (da) * 2006-01-24 2008-06-30 Dansk Mink Papir As Indretning for hel eller delvis tömning/fyldning af et törreaggregat med opretstående ekspansionstaner.
EP2573479B1 (en) 2011-08-30 2019-01-16 Prihoda s.r.o. Duct member for air distribution
CZ23418U1 (cs) 2011-10-07 2012-02-20 PRÍHODA s.r.o. Potrubní dílec s vodicím prvkem
DK201300091Y6 (da) * 2013-05-23 2014-09-12 4M Globe Man Ltd Tane
CZ2013840A3 (cs) 2013-11-01 2015-01-28 Příhoda S.R.O. Vzduchotechnický dílec
WO2015154729A1 (en) 2014-04-07 2015-10-15 Prihoda S.R.O. Air-conditioning element for air distribution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67683A (zh) * 2003-09-16 2006-11-22 玛伊戈德投资公司 用于干燥被拉伸并固定在毛皮板上的毛皮皮质一侧的方法和设备
CN1977054A (zh) * 2004-06-14 2007-06-06 玛伊戈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毛皮板的脂肪和水分吸收材料的套/袋物品
EP2913410A1 (en) * 2014-02-28 2015-09-02 Pamutec Patents ApS Pelting board system comprising a pelting board and a pelting board block
WO2015144774A1 (en) * 2014-03-25 2015-10-01 Minkpapir A/S A system for drying a pelt, a drying unit, a pelt board and an adap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689720B2 (en) 2020-06-23
WO2017118721A1 (en) 2017-07-13
US20190017127A1 (en) 2019-01-17
EP3212812A1 (en) 2017-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79502A (zh) 用于容纳多个细长中空毛皮板的干燥单元
US20160157447A1 (en) Plant cultivation apparatus
KR101045302B1 (ko) 온실의 덕트장치
JP5989413B2 (ja) 植物栽培装置及び植物栽培方法
CN108351167A (zh) 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CN109990387A (zh) 空调组件
CN105324543A (zh) 流体移动装置
CN104027056B (zh) 全自动鞋底烘干机
JP2016202110A (ja) 植物栽培装置
CN101326892B (zh) 一种用于栽培室的风管装置
CN101981385B (zh) 调湿系统
EP2570151A1 (en) Inflatable structure
CN205917288U (zh) 高效皮革干燥系统
CN205470835U (zh) 一种集装箱
DK201700041U1 (en) Drying unit for accomodating a plurality of elongated hollow pelt boards
CN206875840U (zh) 电热鼓风干燥箱
CN206875826U (zh) 一种沸腾干燥机
CN206447864U (zh) 一种酒醅自动摊凉装置
CN205812879U (zh) 一种食用菌养菌育菇室
CN106225058B (zh) 引流式立式空调及混风方法
CN214547706U (zh) 一种制鞋用烘干装置
CN208579418U (zh) 穿墙机
CN105437761B (zh) Uv光固机
CN106893790A (zh) 易于调节温度及湿度的调湿干燥机
CN201233081Y (zh) 一种自动循环风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